多媒体应用技术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5: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媒体应用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媒体应用技术

篇1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任课老师;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4-0000-01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Technology Popularity of Teacher

Liu Jie

(Henan Kaifeng People's Police School,Kaifeng475001,China)

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productive,modern education is the educational power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the current situation,this energy depends on the power of education instructor,master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 technology,a direct impact on education reform proces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pend energy to the instructor as soon as possible to master the technology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s,as soon as possible to promot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words:Multimedia technology;Instructor;Teaching effectiveness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更新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速度,已是势在必行。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基本动力。然而,总体上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仍是教育过程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任课老师没能掌握多媒体的应用技术,影响了教学改革的进程。

一、任课老师没有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的原因及对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影响

任课老师没有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以前未学。九十年代初,计算机课程的普及程度不高,多媒体应用还处在理论探讨阶段,难得一见;二是条件欠缺。任教后,老师的主要精力都用于备课上课上,加上各单位计算机数量有限,老师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和机会相对于掌握多媒体技术的需要来说,远远不够。有些老师因此对多媒体技术产生了“畏惧”心理,丧失了掌握多媒体技术的信心;三是没有压力。部分领导在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方面,没有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施加压力,使老师产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紧迫感,更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帮助、督促老师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任课老师不完全懂多媒体技术,对多媒体教学造成了直接的影响。以我们学校为例,这种影响表现在:

(一)多媒体教学的学科失衡。多媒体教学只在计算机使用较多的专业有所开展,因为这些专业的任课老师大多会用计算机。而其它学科和专业,几乎是空白。

(二)资源的闲置浪费。由于掌握多媒体技术的老师不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次不多,为开展多媒体教学而配置的设备、编购的软件,虽然数量不多,仍然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多媒体资源的浪费。

(三)多媒体软件开发的低水平徘徊。大多数是在对多媒体技术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提出软件制作要求的,因此,制作内容往往是代替板书式的传统教学手段,简单的与计算机合而为一,没有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功能优势。

二、帮助任课老师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多媒体应用技术是开展群众性科技授课活动的突破口。现在我们国家处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提高老师自身的科技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提高老师科技素质。科技授课要收到成效,就必须“有的放矢”,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指导思想,紧密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否则就会造成“学了的用不上,用不上全忘光”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课老师学习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也是把学校科技授课引向深入的突破口。

二是它能够促使现代教育技术尽快转化为教学效益。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手段”、“方法”的概念,开始“生成”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收到了传统教学手法难以收到的教学效果,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特殊力量。多媒体教学效益的形成和提高,要以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一线为前提。换言之,任课老师掌握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就“如虎添翼”,而多媒体技术只有被任课教师所掌握,才能化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与技术桥梁,实现它的教学效益。

三是它能促进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现代社会的知识交叉融合性,使一项技术可以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在某一领域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与该领域对此技术的应用和在应用基础上产生的新的需要成正比,多媒体技术也不例外。最重要的就是一线教学人员对多媒体技术的熟练掌握和应用。使得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反映一线教学的最新成果,并且为了适应教学实践得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相应产生教育技术的进步和完善。

三、任课老师尽快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的途径

经过近几年来的探索,在对多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试验总结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用起来再学”、“边用边学”是任课老师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捷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看。对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过程,多媒体软件的功能没有真正“见识”过,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的魅力是能使老师对它“一见钟情”的。凡是观摩过多媒体教学课的老师,无不感叹:“大开眼界”,由此萌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强烈愿望。为此,精心组织若干次多媒体教学的观摩活动,对掀起老师学习多媒体应用技术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学。老师有了学习多媒体应用技术的愿望,要适时用办培训班的方法予以满足。这里的“学”,不是对计算机知识的系统学习,而是“现用现学”,不搞循序渐进,而直接讲授多媒体软硬件的操作程序和必备知识,使学用结合,立竿见影,增强任课老师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的信心。

(三)用。在任课老师学会了操作技能后,应要求老师把学到的技能用于课堂教学。利用现有的软件,进行初步的教学尝试,在教学中进一步熟悉操作技能和多媒体技术性能。

(四)创。老师在用的过程中,由不熟悉到熟悉,熟能生巧,逐渐不满足于现成的教学软件,而希望有一些能体现自己的思路和风格的软件。这时,老师产生的“欲望”已由多媒体的“使用欲望”演变为“创造欲望”。此时,应不失时机地提出软件开发课题,下达软件编制任务,促进这种“创造欲望”变为创造的实际行动。

篇2

常见的技术解决方案

减小多媒体文件的大小

网络多媒体教学有赖于多媒体文件在网上传输的实现。传统的多媒体文件相当大,一个用Authorware或Director制作的CAI课件至少几百兆,一段几分钟的视频文件也有几十兆,这么大的文件要直接在现在的网络上传输是不现实的。需要在保证使用者能接受的品质下将庞大的多媒体信息进行最大程度的减小,首选的方案是大比例压缩多媒体文件。比如:可以将那些人耳很难分辨的声音从多媒体信息文件中删除,将图像缩小,采用单声道等办法来减小多媒体文件的大小,以满足网络传输的要求。但这种压缩的方法是以牺牲多媒体信息的品质为代价的,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多媒体信息远达不到传统多媒体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但在低速的网络传输条件下,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Realnetworks公司的.RM文件格式就是这种压缩方式的代表。

除了加大压缩程度外,减小多媒体文件大小的另一种办法是使用矢量图形文件和三维实时着色技术。矢量图形和点阵图的最大区别在于,点阵图靠无数的小点来描述信息,而矢量文件却是以数学表达式的方法来描述信息,它具有所需信息量小、表达准确的特点,特别适合在网络环境下用作图形的表示。但矢量图形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只适合用来表达一些几何图形的信息,对于照片等层次丰富、细节复杂的画面,除了增加文件的大小,降低图像效果外,丝毫体现不出优势,而这一点正是点阵图的所长。因此,只有两者优势互补,才能在保持视觉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小多媒体文件的大小。Macromedia公司的.SWF文件格式正在成为矢量动画的标准,并且在新版本中嵌入MP3音频功能,加上它允许制作者进行交互式的编程设计,使得它成为了多媒体在网络教学上应用的大热门。

三维实时着色技术也是降低文件大小的有效手段。我们常见的三维动画是按制作人员的设定,着色后生成的影片文件,庞大的影片文件只有通过有损质量的大比例压缩方式才能适应网络传输。而Metacreations的Metastream(.MTS)则是先在网络上传输未生成的3D模型和相应的贴图文件,然后在使用者的计算机上实时进行渲染着色,这就大大减少了网络传输的负担,非常适合网络的特定环境。

信息流的传输

“流”技术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使用流式传输,用户可以在信息到达时就能看到或听到它,可节省等待下载的时间。这种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上的传输问题。几乎每一种网络多媒体信息传输的解决方法都使用了流式传输技术。

传统多媒体制作工具的网络功能

除了专门针对网络而开发的多媒体技术外,一些传统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如Authorware、Director等)也纷纷在升级版本中开始支持网络应用。以Director为例:在文件制作完成后,将其存为Shockwave影片格式(.dcr),用自带的Aftershock生成HTML代码,然后插入网页文件,就完成了“网络化”的工作。Authorware虽然在方式和具体操作上与Director不同,但也无须做什么改动就能使生成的文件适应网络的要求。

二、常见的网络多媒体软件

篇3

关键词: 多媒体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和管理文本、图形、声音,以及活动视频信号的功能,它把计算机技术的交互性和电视的真实感加在一起,改变了传统计算机的概念,给计算机带来了新的活力。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信息量大、易于接受和传播迅速等显著的特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断有新的发展。

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概述

1.1多媒体的概念。

“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顾名思义就是多种媒体,如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我们常说的“多媒体”最终被归结为是一种“技术”。事实上,正是由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进展,我们今天才拥有了处理多媒体信息的能力,并使得“多媒体”成为一种现实。“多媒体”通过文字、声音,以及视频影像的结合,使信息变得栩栩如生。

1.2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数字通讯技术、家用电器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高度综合的新技术。它可以交互式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视频图像、数据、声音等多种信息,使他们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一个系统。多媒体技术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综合技术,是开放性的没有最后界限的技术。

1.3多媒体技术应用领域的几种关键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领域比较广泛,所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图像技术:图像处理、图像、图形动态生成;图像压缩技术:图像压缩、动态视频压缩;音频技术:音频采样、压缩、合成及处理、语音识别等;视频技术:视频数字化及处理;通信技术:语音、视频、图像的传输等。

1.4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1.4.1数字化。多媒体软件中的各种媒体素材都以数字形式储存在计算机中。

1.4.2集成性。将多种媒体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素材一体化,表达一个完整的信息。

1.4.3交互性。是指人和计算机能够“对话”,使人可以选择控制应用过程。交互性是多媒体应用技术的关键特性。

1.4.4实时性。多媒体中有些媒体是与时间密切相关的,所以多媒体技术必须能支持实时处理。

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从以研究开发为重心转移到以应用为重心,改善了人类信息的交流,缩短了人类传递信息的路径,使计算机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和手段更加友好和方便,非专业人员可以方便地使用和操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音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三大信息处理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石。多媒体技术发展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在声音、视频、图像压缩方面的基础技术已逐步成熟,并形成了产品进入市场,现在热门的技术如模式识别、MPEG压缩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2.1数据压缩,图像处理的应用。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面向三维图形、环绕立体声和彩色全屏幕运动画面的处理技术。而数字计算机面临的是数值、文字、语言、音乐、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的问题,它承载着由模拟量转化成数字量信息的吞吐、存储和传输。数字化了的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它给存储器的存储容量、通信干线的信道传输率,以及计算机的速度都增加了极大的压力,解决这一问题,单纯用扩大存储器容量、增加通信干线的传输率的办法是不现实的。数据压缩技术为图像、视频和音频信号的压缩,文件存储和分布式利用,提高通信干线的传输效率等应用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使计算机实时处理音频、视频信息,以保证播放出高质量的视频、音频节目成为可能。

2.2音频信息处理的应用。

在多媒体技术中,存储声音信息的文件格式主要有:WAV文件、VOC文件、MIDI文件、AIF文件、SON文件和RMI文件等。

2.2.1音频信息录制编辑。把音乐和语音加到多媒体应用中,是我们研究音频处理技术的目的,下面是我们常用的音频信息录制编辑软件。

WaveEdit工具的REC命令;Sound Blaster卡的VEdit2软件;Microsoft SoundSystem卡的Quick Recorder软件;Cooledit软件;Wave Edit工具;Creative WaveStudio。

2.2.2语音识别。语音的识别长久以来一直是人们的美好梦想,让计算机听懂人说话是发展人机语音通信和新一代智能计算机的主要目标。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计算机,如何给不熟悉计算机的人提供一个友好的人机交互手段,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而语音识别技术就是其中最自然的一种交流手段。

2.2.3文语转换。世界上已研制出汉、英、日、法、德等语种的文语转换系统,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3数据库和基于内容检索的应用。

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的应用使多媒体信息检索系统、多媒体数据库,可视信息系统、多媒体信息自动获取和索引系统等应用逐渐变为现实。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文本检索系统己成为近年来多媒体信息检索领域中最为活跃的研究课题,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是根据其可视特征,包括颜色、纹理、形状、位置、运动、大小等,从图像库中检索出与查询描述的图像内容相似的图像,利用图像可视特征索引,可以大大提高图像系统的检索能力。

2.4 CAI及远程教育系统的应用。

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数字化的声音、文字、图片,以及动态画面,展现物理、化学、数学中的可视化内容,并且以“示教型”课堂教学为基本出发点,展示形象、逼真的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科普知识,以及各个领域的尖端技术等,意在强化形象思维模式,使性质和概念更易于接受。

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Internet)的迅猛发展,使远程教育的手段有了质的飞跃,成为高新技术条件下的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主,兼容面授、函授和自学等传统教学形式,多种媒体优化组合的教育方式。

2.5蓝牙(Bluetooth)技术的应用。

所谓蓝牙(Bluetooth)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短距离无线电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因特网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蓝牙技术使现代一些能轻易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和电脑设备,不必借助电缆就能联网,并且能够实现无线上因特网,其实际应用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各种家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信息家电,组成一个巨大的无线通信网络。

2.6远程医疗的概念。

远程医疗是近几年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实验的一种新型医疗服务项目。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正在兴建遍布全国的远程医疗计算机网络。顾名思义,远程医疗就是医师和病人在相隔远距离的情况下,互相递送信息,交流信息,以达到诊治目的。病人的病史、检查数据、心电图、超声波图像、X线片、CT等的诊断用的图像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传送给远方的医师,医师据此作出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又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传送给病人。在此期间,医师和病人或两地医师可以交谈讨论(通过多媒体技术),最后做出结论。按这种方式进行的医疗活动即称作“远程医疗”。

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产,协同工作、生产过程可视化等将换来生产率的提高;多媒体技术也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活和消费,新的多媒体消费产品和应用将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课程体系结构;交互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3-3514-02

Reflections on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 Technology

QI Jian

(Hebei Vocational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Qinhuangdao 066311, China)

Abstract: Multimedia technology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The course Multimedia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s in accordance with teaching law. It makes Multimedia technology get more reasonable and more effective use in Classroom Teaching. It is important to stress the completeness and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course as well as to reflect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while teaching. The teaching goal is reached by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Key words: Multimedia technology; Curriculum system structure; Interactive learning

多媒体是将文字、数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表现形式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系统,集中到同一个系统中,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和配合的整体。多媒体使人们能以更加自然与更易接受的方式(交互式)来处理和使用信息。多媒体技术是指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对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大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的基本理论以及分析方法和应用技术对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背景

我国为了进一步提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该意见对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教育目标、课程建设目标、重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和教学要求、课程设置等做了详细规划。《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就是面向高等教育学生而设置计算机技术基础教学的课程。

2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体系结构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全数字技术。多媒体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它满足了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需求。现代多媒体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多模态转换、压缩编码)、数字图像技术、数字音频技术、数字视频技术、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超媒体技术等。多媒体系统按硬件组成分计算机硬件、多媒体计算机所配置的硬件、多媒体I/O控制及接口、多媒体的核心系统、创作系统、应用系统;按照功能分开发系统、演示系统、培训系统、家庭系统;按照应用分多媒体信息咨询系统、多媒体管理系统、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多媒体通信系统、多媒体娱乐系统等。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变化都很快,这给我们跟踪和学习计算机先进技术创造了条件,同时也给我们讲授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多媒体技术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适合利用教学资源共享,进行教材立体化建设和教学网络化实践。

2.1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是使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多媒体数据的特点和基本处理方法,熟练掌握应用多媒体创作工具设计多媒体作品的基本技能,培养应用多媒体工具软件创作多媒体软件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要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尤其是让学生自己体验和领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应用进一步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

2.2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置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这门课程全书分为多媒体应用入门、多媒体技术基础和多媒体制作三部分,涉及多媒体基本概念,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多媒体项目的开发过程和应用领域,以及PowerPoint、Photoshop、Flash和Authorware等主流多媒体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多媒体与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开发的美学设计、数据压缩技术、光存储技术、数字音频技术(声音数字化,音频压缩标准,声卡,音频处理软件,MIDI,语音识别)、图形图像技术(图形与图像异同,图像数字化及压缩标准,扫描仪)、数字视频技术(视频数字化,视频压缩标准,摄像头,视频编辑软件,DVD制作)、多媒体软件开发技术,多媒体教学系统,电子出版物,流媒体技术等等。本课程除了向学生介绍多媒体的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利用现有的一些多媒体软件制作作品,课程任务的安排是和授课内容相结合的能够适合不同起点、不同层次学生多媒体技术的需要,并具备必要的技术深度。针对《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设置,由于本课程重在让学生掌握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和了解多媒体软件的使用过程,因此本课程的课程讲授课时与实训课时安排做到1:1。

2.3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成绩评定

评定学生成绩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试卷,包括单选题、多选题、问答题、计算题。主要测试学生多媒体的基础知识即理论部分掌握情况。第二部分作品设计,需要3-5人共同完成一个作品。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本课程侧重于作品设计,由于现在的大学生自主性较强,并且个性宣扬,通过最终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可以为教学收集一些优秀的作品,也能够从作品中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建设创新点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建设,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

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进行传授,学生的各种感观都被激活,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课程上课比较灵活,重在要开拓学生思维,加强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交互式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交互式学习中,侧重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具备获取知识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向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在交互式学习中,主要由学生动手操作,主观能动地探求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虚拟现实是多媒体计算机所营造的交互式虚拟世界,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形象逼真的感觉,加以一些接口操作设备,学习者就可以低成本地进行各种参与性很强的学习活动。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式学习。在实践中建设了课程教学专题网站,提供师生之间交流和资源建设的平台,加强师生沟通。按需培养人才。为了面向学校、广告公司、电子商务应用等岗位群,培养师资队伍、多媒体综合应用开发人才。学生学完本课程以后,可以直接根据社会需求,制作出符合他们要求的作品甚至可以去参加比赛。

4 结论

总之,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建设能够让教师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及相关软件的基本操作,具有一定的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且能够将基本操作综合地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能得到开拓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党向盈. 非计算机专业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与研究[J].科技信息,2009(31).

篇5

一、多媒体技术的特性

1.多样性。多样性是针对媒体的处理形式而言的。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单一化,多媒体技术更加的实用,它可以实现对图片、文字、图形等信息的处理。通过超媒体系统,实现对图形、音频等的多项使用,从而激起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项感官,人们对于所显示的信息记忆也更加深刻。

2.交互性。传统的媒体技术中,传输者与接收者间有着最本质的区别,接收者只负责接受信息,并不能进行双向沟通,如此接收者在得到信息后也无法进行反馈。多媒体是一种交互性的信息技术,用户除了获取信息外,还可以向系统提出查询、搜索等功能,实现了系统用户间的实时沟通,信息的传递更加便捷。多媒体的交互性特征使用户获取信息由被动变为主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率,延长了信息的存储时间,也更便于用户的理解。

3.集成性。多媒体的集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多媒体信息的集成;第二,操作信息工具与设备的集成。多媒体将多项数据信息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又能够帮助用户更好的理解;而多项设备的集成操作促进了多媒体的灵活性,同时也为多媒体的开发与实现建立起了一个理想的集成环境。

二、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1.农业生产管家咨询系统。传统的农业发展缺失技术支持,农民对于农作物的栽培仍然采用老办法,对于新型的病虫害仍然没有很好的防治措施。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农业生产管家咨询系统,可实现农民与专家的实时沟通,对当前农业领域较为普遍的问题做出了解答,弥补农业生产缺少科技助力的缺陷。该系统的操作简单,?D文搭配,声情并茂,帮助农民快速的理解。例如,多媒体玉米生产专家咨询系统、多媒体水稻专家咨询系统等等。

2.多媒体农作物病虫害与畜牧疾病诊断咨询系统。农作物的病虫害种类繁多,且不同季节作物的发病情况各有不同,若没有科学的诊断手法,很难快速准确的诊断出农作物的病症。近年来,随着复合肥、氮磷肥的兴起,使农民过度的依赖施肥与喷药,但往往因为对于农药的了解不全面,导致药不对症,作物反倒产生大面积枯萎或长势不佳等,该系统就是针对农作物病虫害诊断而推出的一项多媒体应用技术。系统中包含有大量的病虫害防治史、害虫的分类及特征、不同农作物易感染的病虫害解析等,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资源库,利用专家系统来进行推理,使诊治过程更加的直观化、简单化。例如,蔬菜病害模拟防治系统、蔬菜病虫害信息咨询系统等等。

3.农业实用技术教学系统。农业科技中往往涉及大量的概念、定义等,大量的术语使内容过于抽象,不易记忆,更不容易理解,许多理论知识的操作性强,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够掌握。多媒体农业实用技术中包含课件资源及教学光盘等,内容全面,表述生动,农民可以通过视频了解到实际的操作步骤,还可咨询专家教授,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且该学习系统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建立的,农民只需用移动设备就可实现在线学习,不仅克服了传统教学的时间限制,也使学习的方式更加灵活。

4.农业科技电话咨询系统。电话咨询向来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村通电话成为了现实,农民的沟通渠道更加宽阔,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更加丰富。但由于受到人工值守、工作量大、服务时间短、运行费用高等特点,致使电话热线逐渐淡出农民的视线。多媒体技术结合电话热线建立的咨询系统,极大的提高了热线服务质量,为建立实用型农业技术推广系统提供了平台。

5.农业网站的建设。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农业网站不断涌现,截止2008年,我国涉农网站就已多达2000个,且每年仍在以一定的比例上涨,农民的意识形态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一举措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民通过网络能够实时获取到需要的科技信息、致富途径等,足不出户就可实现与专家的沟通,极大的提升了农业多媒体的使用性能。可以说多媒体在农业领域的适用,为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6.视频宣传。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计算机在农村的应用越来越广。视频宣传可以帮助个体户产品实现更好的推广,网络上出现大量的PPT,可以使视频的制作更加便捷,农民只需下载软件就可实现视频制作,并将视频公布到公众网络上,实现宣传的目的。一天时间内,可能会产生上千甚至上万的点击量,相较于传统的宣传方式,视频宣传更加的具有效力,在农村未来的发展中,视频宣传+网站售卖将成为农业经营的重要方式,而视频宣传也将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当前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1.问题分析。多媒体技术涵盖领域广泛,单就农业领域而言,就分为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诊断技术等等,这就意味着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大量的专业型人才。然而,我国农村的经济始终跟不上,很难吸引到技术人才,致使农业技术推广的进度十分缓慢。

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农业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原因的影响,导致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不均匀,且已有的网络技术平台服务形式也较为单一,技术含量不高。此外,我国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于信息化技术的认识不足,也是导致多媒体网络技术无法实现推广的重要原因。

2.相关对策。想要实现技术的推广,就需要建立起靠谱的推广团队,重视对团队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致使培养技术型人才,不断招揽社会各界的贤人志士,加强对团队的专业技术培训,跟进时代的步伐,从而培养出一批现代化的农民队伍,为我国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人才基础。

在多媒体技术的推广过程中,政府的的大力宣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管理层面出发,加强对系统内部的规划,并不断的拓宽推广渠道,完善政府的补贴政策,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政府当做好协调工作,凡是推广中涉及到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的,都需要配合政府安排,做好衔接工作,从而实现技术推广质的飞跃。

篇6

关键词:现代多媒体技术 地理教学 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不可替代的先进性正在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许多地理教师正积极学习多媒体应用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地理教学引入多媒体,不仅增加了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更加将抽象的理论演变为形象的模拟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由于其表现形式多样, 表现手法新颖, 表现情节、细节生动, 极富趣味性, 而且以其多样化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 使原来比较抽象枯燥的地理内容, 让学生学起来不再感到空洞乏味, 有效防止了单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循环, 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趣味, 因而,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 引起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开发。传统地理教学手段, 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只能利用文字和地图及一些简单的教具阐明地理科学内容, 缺少大量真实形象并有说服力的感性材料加以佐证, 给学生学习掌握和理解地理知识带来了难度。而多媒体教学则由于其形象鲜明、典型、动画造型逼真, 其内容具有直观性, 描写生动易懂, 极富表现力, 它既可以提供大量文字材料所无法表现的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 直观形象地再现地理事物的时空运行和分布特征, 又可以传播大量文字材料无法传递的科学信息。因此,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使学生勤于思考, 达到启迪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智能开发的目的。比如, 在讲“火山”之前, 先放一段火山爆发时的奇景: 乱石飞天、浓烟滚滚, 十分壮观。学生就会见其形、生其疑、发其思、追其源、探其果。另外, 地理多媒体教学还有助于学生左右大脑的协调发展,实现了两个半脑的综合开发, 克服了传统教学普遍存在的只重左脑的片面性, 从而全面合理、充分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智能。

(三)有利于学生记忆能力的提高。地理科学不同于其他学科, 它是探求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组合和运动规律的一门跨学科领域和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因此, 需要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的一些常识性的基础知识很多, 学生们常常为熟记这些抽象、枯燥、纷繁的地理名称、地理概念、地理常数、地理特征而苦恼, 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学好地理的诀窍就是死记硬背, 可见, 提高学生理解记忆能力的重要性。多媒体教学由于其新颖性、多样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并以其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 眼看、耳听、脑动等多种感官共同运用,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

二、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发展方向

(一)科学性

多媒体地理教学课件建设应设有一定的框架和体系以便于人们查找,而这个体系和框架要符合计算机程序编制系统并用菜单和窗口表现出来,应遵循地理教学的顺序和分章结构,便于教师认识;内容符合地理科学规律;正确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操作要规范。

(二)丰富性

多媒体地理教学课件应满足使用者的多种构想与需要,所以对各种图像、图表的收集和制作、视听材料的收集应是多多益善的。

(三)教学适用性

多媒体地理教学课件不同于地图册、资料集,电脑和光盘的作用不仅仅是贮存器,更要充分利用电脑的功能来为教学服务。图中适时闪示的、局部放大的,相配的文字、图片点击一下鼠标就能出现。能用动画表现的尽可能制成动画;地理分布图中地名不能太多,图面简洁明了,色彩鲜艳;地理过程模拟要符合教学程序和教学逻辑,并具有良好的展示性等。

三、多媒体地理教学课件的制作

制作多媒体地理教学课件,有一个资料积累的过程,教师应做有心人,平时从杂志、画刊、电视上收集可用于地理教学的素材,然后,再集中制作。多媒体地理教学课件的电脑制作可分为教师制作和教师与专业人员合作制作两种情况。

题库的制作可以教师自己解决,它的制作技术要求不高,主要是文字输入及地图的黑白扫描,体系可以这样分:高考题、会考题、统考题;期中、期末考试题;可以按年份排、题型排或按章节排。

电视播放的一些地理科教影片,我们只要用录像机录取便是,这不一定要做成光盘。录像带在有双向闭路电视的学校可直接播放,这也是教师自己可解决的。对于多维的动画素材、地理过程模式、精美的地图等素材的制作就需要教师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才能完成。

四、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普通直观教具有更强的直观性,更生动形象。比如在讲述中国铁路分布网时,将铁路网制作成幻灯片,把“东西三线,南北五线”主要干线顺次叠放,使讲授的内容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声感”和“画感”成为一体。这种安排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注意力也被集中到课堂上来了,学生会不断向教师提出疑问,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接受效果。

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很多事物都是动态,比如讲述洋流、地形雨的形成,地形的演变等,但教材展示的图像却是静态的。这样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实现现象的模拟。比如利用Power Point程序,制作洋流运动的情景,模拟地形雨的形成,如果懂flash技术,则可以制作更加精良的课件。当然,现如今很多教学素材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学的便利性。

地理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充分应用到地理课程教学工作中去,通过借助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提升地理课程教学效果,从而将枯燥的地理教学变成一门妙趣横生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周铝.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农业网络信息[J],2006(5),108-109

[2]李波 李娟.浅谈多媒体与中学地理教学的整合作用.科教文汇[J],2006(10)

篇7

关键词:多媒体;音乐教学;应用

根据教育部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要求,高校非音乐类学生选修音乐欣赏课程,课堂教学不仅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课堂结构安排,更需要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有机结合,集图文声像多形态信息为一体,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开创活跃、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听讲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变得鲜活、生动, 这样就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合理运用多媒体在欣赏教学之中,可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背景色彩、动画效果设计画面、音响的效果

(一)做好背景色彩的运用。

合理搭配颜色,可激发学生想象力,比如在欣赏作品《广岛受难者挽歌》时背景我选择以红、黄、黑为基色,表现战争的血腥、恐怖、凝重、静穆等。

(二)选择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视频与音频

根据多媒体技术特点,为使音响与画面更形象、直观。选用与上课内容密切联系的视频资料,可使教学的内容得以充分地描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解《蓝色多瑙河》作品时,教师先对作品分析, 学生可在聆听老师讲解的同时,投影幕布上映射出多瑙河的粼粼波光和沿岸的美丽风光,加上听到华丽优美的旋律,引导学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作品的表现,此时知识、音乐、想像将会构成完美的结合,犹如身临其境,使学生不自觉地萌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不易忘记此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听”的培养

同一作品不同欣赏者审美想象是有差异的。为了让他们在欣赏作品时激发其想象力、各抒己见,播放纯粹的音频(不含视频),这样能发挥学生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当学生只用“听”难以理解作品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视频播放作辅助,引导学生通过“看”来理解作品。在“看”的问题上,教师应多花一点时间,针对学生“看什么”和“怎么看”精心筛选,既要符合教材、年龄、身心特点的审美规律,激发学生形象思维,又要不同于一般的娱乐欣赏,充分体现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视频资料的确有提高教学效率的优势,但倘若把看视频作为欣赏教学的唯一手段或中心环节,就偏离了音乐的本质。欣赏音乐的核心是“听”而不是“看”,其最大的特点是音乐的形象性及情感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学生缺少了形象思维这一过程,无法对作品有自己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想象,是音乐教学的误区。

因此,要从课堂实效出发,真正做到以听觉审美为主,视觉审美为辅的原则,坚持让学生在聆听中去感受、体验音乐的内涵,想像音乐的意境,参与音乐的创作,这样才能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目的。

二、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发挥主体地位

合理选择与运用多媒体技术,须建立在对教学目标与过程设计的基础上,目的性要明确,教学特点及规律要熟知,传统的音乐教学是以教师说教为主导和手段,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融洽,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可以展开来讨论。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无法替代传统教学形式,教师需在传统音乐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我们要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经验,不断地反思和创新,把多媒体技术用的恰到好处,让它能适时、有效地为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所服务。笔者认为重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音乐欣赏是情感教育艺术,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更需要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我们应明确多媒体仅是为优化教学过程而采用的一种手段,教师才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因此,制作课件时,应在教学中留一定师生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能现场聆听教师的示范与讲解,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不能把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手段,多媒体仅起辅助作用,仅对传统教育的扩展和补充。多媒体的音像视听也不能替代课堂的听、唱、奏训练。

3.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的设计要考虑到能够培养学生对所接受知识的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不应成为传统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运用多媒体课件,不能只图花哨热闹导致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上无法专心听课。还要注意不要把多媒体单纯当作投影仪来使用,这样的教学是没有生气、没有活力的。

4.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要求教师做到多看、多思、多用、多创、多比。

多看:观摩优秀课件,理清设计思路,感悟知识点如何在课件中展现出来,教学过程又如何具体实施。这样对促进教师多媒体应用技术学习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多思:我们不是简单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制作粗糙的课件,是在总结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抓住学生心理,使课堂教学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多用:在教师掌握课件制作过程后,应积极把学到的技能用于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进一步熟悉操作技能和多媒体技术性能。

多创:在使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中,创作体现自己的思路和风格的软件。信息技术的“使用欲望”会逐渐演变为“创造欲望”。促进信息技术掌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多比:我们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与同行教师上课使用的课件对比、并分析,通过比,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欠缺所在,使我们开阔视野、博采众长,最终制作更好的有助于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

综上所述,在音乐欣赏课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要求,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合理利用现代化设备为教学服务,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把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使学生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去,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音乐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这一代年轻的音乐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继续加强探索和实践,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影响下更深层次地创新,不断取得新的飞跃,更好地为音乐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宋瑞杰. 多媒体教学在音乐课中的运用. 学苑教育, 2011,

(05)

[2]陈景来.以人为本优化音乐教学――浅论音乐多媒体课件

的制作和使用.中国音乐教育. 2005年第1期

[3]苏丽.浅谈多媒体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J]. 当代教育科学,

2007,(02)

[4]张璐. 浅析多媒体手段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

内江师范学院校报.2008年第70期

[5]刘嵬嵬.浅谈多媒体音乐教育的利与弊. 承德民族师专学

报. 2005年5月

作者简介:

篇8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舞台美术;虚拟现实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把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使之建立起逻辑连接,并对它们进行采样、编码压缩、编辑、存储传输等处理。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加速发展,软件的不断更新,为计算机在设计表现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不仅以它崭新的形式给舞台视觉艺术带来了一场革命,还促使人们的审美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舞美艺术已摆脱手工业时代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将舞台设计成一个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体,既有文学与音乐的时间性、听觉性,又有绘画与建筑的空间性、视觉性。在功能上,既要扩展人们的视觉范围,还要扩展人们的思维能力。

舞台美术包括布景、灯光、服装、化妆、道具、效果等内容.主要作用在于运用多种表演艺术手段,营造戏剧环境、渲染舞台气氛、塑造人物形象.舞台美术有其自己的创作艺术规律.可以说它是一种集“平面”、“空间”和“时间”为一体的极具观赏性的艺术. 长期以来,我国的舞台美术紧跟21世纪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并呈现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舞美艺术密切渗透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拟现实技术在舞美中的应用。

计算机神奇的表现力使理想形态的创造达到随心所欲的境地。计算机三维技术有极强的仿真能力和创造力,它可以在虚拟的空间里,创造出极其逼真的世界,又可以凭借想像力创造出大自然的视野,在三维动画所表现的空间画面中,以超现实的表现力设计出动态的理想世界,在这里传统的描绘材料工具及技法都望尘莫及。传统的舞美设计,总是先要有一个初步构思,画出草图,通过与导演和各部门的协商,让构思具体化,然后画出效果图。但是手画的效果图是二维空间表现三维空间的,与真实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又很不直观。另外灯光的效果也无法体现, 因为一台晚会的灯光变化是很多的,不可能每一种变化都要画一张效果图。所以,舞美设计的最终面貌还是要到装台后才能看到。在舞台上,灯光布景都装好后,一旦对光时发现灯光、布景存在什么问题或有什么不足之外的话, 想改是很困难的。利用计算机三维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灯光设计效果图来说,应该充分表现出光与景的关系,表现出不同材质、不同介质的特点,准确地表现光线、包括光线在空间的造型。而利用计算机灯光设计软件,可在瞬时对颜色、材质、影子、光及大量附加效果进行如意的编辑、强大的动画工具和快速的图像生成功能,可以使灯光效果图更接近现场的效果,达到艺术设计理念的氛围。当电脑作为对舞台演出灯光的控制设备时,即可严格依照灯光设计者键入的编程方案,迅速而准确无误地调控灯具完成对光色的组合、移动、变化,极大地强化了舞台灯光的可控性和可塑性,从而拓展了设计者对假定时空的想象和创造及舞台体现前瞻能力。

(2)新型影像设备在舞美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光学、电子技术、视频技术的发展,各种影像设备在舞台演出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促进了舞台演出艺术的发展。LED显示屏是集光电子技术,视频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为一体的科技产品。因其强大的功能在现代舞台演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可以模拟实景,再现自然,也可以显示效果图像,还可以用来展现资料等。它有传统布景所无法比拟的灵活性和虚拟性,又有灯光系统所具备的部分光源特点,如大屏幕是利用发光二极管制作,通过本身的光源性能摸拟出现形态迥异的现实空间造型,还能表现出灯光的光效效果。 随着LED在舞台演出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和设计者创作观念的改善,在某些演出中,它已经作为舞台美术中极其重要的构成元素出现了。在演出中,大屏幕出现与演出节目相匹配画面,代替了传统布景功能,而且所营造出的虚拟画面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比实景更有气氛。传统舞美布景是用具体的物质材料构造,具有可视的外部样式,能够给观众身临其境的完美享受,进而直接影响观众的心理变化,左右观众的情绪。纵观近几年的春晚歌舞类节目,原本非常不受关注的舞蹈类节目借助形式上的创新和内容上的丰富化,变成了包装精美,具有吸引力的亮点。

(3)视听特技在舞美中的应用。

视听特技在舞美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舞台照明和舞台音响是最重要的两大板块。

利用灯光手段为舞台照明并为人物、景物造型的艺术,称做舞台照明。其作用是根据演出要求,按照舞台美术的整体构思,运用舞台灯光的技术设备及手段配合演员表演,塑造舞台上的视觉形象。灯光设计面对如今多样的节目形式,必须紧扣晚会的主题,对不同的节目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与艺术创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灯光的表现形式与节目内容的高度统一。通常晚会舞台的灯光主要是以节目的音乐变化和节奏的变化来控制灯光的亮度与闪光点闪频速度,灯光的色彩变换主要是以聚焦变化为主,通常可以制造色彩的变化与亮度和聚焦灯点有交叉影合的绚丽美感,为节目内容增光添彩,渲染气氛,增强节目电视画面的视觉效果。在上世纪80年代初,舞台灯光一直采用人工更换涤纶色纸的方法,这种手动操作模式的繁琐、不安全,及演出过程中同一盏灯不能换色等问题制约了灯光设计的发展。随着我国文艺演出逐渐兴盛、演出规模日益扩大,灯具的使用数量越来越大,逐渐摆脱了手动换色的局限,让舞台变幻出更多更美的色彩,推进了舞台灯光艺术向更高水平发展。而实现舞台灯光自动化、智能化和科学化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它涉及人们对艺术观念的认识、照明设备的创新、剧场建筑的配合、演艺制作的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变革,这是戏剧艺术、剧场建筑、科学技术三者紧密结合的“大系统”工程。

在当今国际艺术创作潮流中,舞台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表演艺术中不可分割的创作体现元素,文艺科技已作为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载体。在发达国家中以高科技声、光、电等各种先进技术组合体现的舞台艺术已经独树一帜,足以让人为之振奋,它符合了人们的现代审美理念和文化消费需求,已成为强大的文化产业的基础。国外舞台艺术创造运用高科技手段所呈现的表演样式,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为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丰富的体现手段。我国的舞台科技研究开发由原来的单一舞台科技项目研究,发展到以技术项目的整体综合。戏剧演出的震撼力,不但在于艺术创作的内涵,还在于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使演出更具张力,而且利用与拓展舞台表演空间,增强剧情气氛,提升演出表现力与震撼力。我们要使舞台科技从单一硬件设备、设施的改造走向用于舞台艺术的互动发展。

篇9

关键词:项目;项目化教学法;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5-10041-02

Project Approach in Vocational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XU Sai-hua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Jinhua College, Jinhua 321004,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results in Vocational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urse,the author put forward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methods,which is project-based and realizes the rearrangement of each teaching unit,and at the same time it emphasizes the project as a carrier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This project is mainly focused on assessment to build the integrated capacity.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s in actual teaching has achieved good teachingresults.

Key words: project; applic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multiMedia technology

《多媒体技术》课程是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全院计算机类选修课程之一。它以计算机领域的各种媒体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现状及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相关考试考证、熟悉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领域中的应用,并能独立设计开发各类媒体主题作品,合作完成一个主题多媒体应用系统。但长期以来,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沿袭了传统的按知识点方式组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与上机实验,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安排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我院课程组教师进行了教学改革,分别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在实际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项目教学法介绍

项目教学法是在实施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借鉴和探索出的课堂教学方法,主张在教学中把实际生产中的一些相应技术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对项目的讲解、分析与制作来完成对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内容。项目教学法的思路是先用后懂,边用边学,旨在引导学生先感兴趣后主动学习,先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按照教学大纲,除学习教材之外,还引导和训练学生主动查找和运用其它资料,通过学习一门课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其它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最终教会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注重操作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切实提高学生的心智技能。

2 项目化教学实施

2.1 以项目为明线,实现教学单元重组

项目设计以项目为明线,以知识为暗线,以能力为主线。课程以“项目”为单元,不论项目的典型性如何,它都是具有特殊性的个案,如何从特殊的“项目”个案中获得普遍性的规律,需要在设计项目时充分考虑知识的分配,以保证学生的岗位适应性。我院根据的多媒体制作员技能为标准,选择了主题电子台历、Flash MV、多媒体娱乐平台三个项目(项目表如图1)。项目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在项目下设置了若干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

改革前,《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采用按知识点进行组织,由多媒体概述、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文本、数字图像、数字声音、动画、数字视频、多媒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多媒体网络课程9个教学单元组成,在内容上强调的是概念和理论,而应用性较强教学单元极少,在内容框架构建上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逻辑性,知识点与知识点直接连接,缺少应用主线的贯穿。

而高职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技能型人才要以培养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主,因此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内容和组织方式必须进行改革。在《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课题组主要借鉴项目课程开发的理论,采用项目导向法。所谓项目导向法是指打破原有内容结构,以实际项目”主题电子台历“、”Flash MV“、”多媒体娱乐平台“的设计与制作为载体,将多媒体基础基础、文本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视频处理技术、音频处理技术等多媒体技术各知识点融合于各项目中。采用“以项目为明线”进行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前、后教学安排表分别见表1、表2。

对照表1、表2,可以发现重组后的教学内容是以项目为导向组织课程内容,内容囊括了多媒体技术课程的各个应用领域。

2.2 以项目为载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采用项目导向法对《多媒体技术》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后,摈弃了传统的理论课堂+上机实践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即“项目引领及驱动”。所谓“项目引领”即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演示项目成品,借此引导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项目驱动”是指根据项目需要进行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进而完成项目各子任务的设计,也就是分析和解决问题。以Flash TV为例,学生学习该项目的目的是要掌握Flash MV项目设计流程,各种动画制作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先演示“Flash MV”动画作品,学生通过欣赏,提出什么是Flash MV,完成Flash需要用到什么技术?如何完成动画制作,声画字同步等。

采用“项目引领和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强调教学做一体的同时应突出“做”的作用,教学应安排在实验或实训室进行,应将每个项目合理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不宜过大,以学生能掌握操作步骤为准,每个子项目讲解完以后,即安排学生上机进行练习。学生每学习完项目的内容必须完成项目中对应的子任务,整个课程学习完以后,同时也完成了整个项目(产品)的设计。

项目引领和驱动教学法以“多媒体娱乐平台”设计为线索,突出“做”的作用,体现了“以应用为目的”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项目引领和驱动教学法以完成“多媒体娱乐平台”设计为目的,体现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所强调的“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教学思想。

2.3 以项目考核为重点,实现综合能力提升

我院《多媒体技术》课程实现项目化教学改革后,课程考核方案如表3。

课程总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x50%+终结性考核成绩x50%。

1)形成性考核:由课堂表现10%、阶段性实践考核20%、课程大作业20%。

①课堂考核(10%):包括到课率的统计(5%)、回答提问和上课纪律(5%)。

②阶段性实践考核(20%):共2个项目,每个项目上交作品。考核包括实验过程(10%),实验结果(10%)。为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师指定类型的多媒体项目。

③课程大作业(20%):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要求的综合性大项目,共考核1次。为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师指定类型的多媒体项目。

2)终结性考核(50%):考核内容包括选择题和操作题,根据考试大纲设计题库,选择题由考试系统自动评分,操作题由教师根据评分标准评分。终结性考核共由理论题和上机题构成,各占50%。

教改后,课程考核突出项目过程考核,突出了应用性。终结性考核以设计过程或操作方法为主。采用过程性的考核方式,学生不再需要长时间的死记硬背,只要在平时的教学做中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和重要的操作步骤,设计制作出满意的“多媒体作品”。过程性考核注重对技能考核,符合高职生特点,也符合计算机类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过程性考核以项目成品为结果,可激励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形成性考核及终结性考核内容知识点覆盖本学期基本教学内容。

3 项目化教学保障

1)项目案例是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基础。选择项目案例时既要考虑项目的真实性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课程组教师选择的 “主题电子台历”、“Flash MV”、“多媒体娱乐平台”教学项目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及真实性,将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教师能力是能否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教师既要掌握课程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应用课程知识进行实际项目开发和设计的能力。参加科研是提高教师开发应用能力和“双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多媒体技术》课程组的任课教师通过参与项目的调研与研发,培养了实际动手能力及巩固了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4 结束语

项目化教学法让学生在项目中学习,在项目中成长,缩短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将大大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课题组通过为期两年的《多媒体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7-2009年参加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设计竞赛,共获得二等奖三项,三等奖若干项。获得校级多媒体作品竞赛一、二、三等奖若干项。从2007年起学院毕业生被网站公司、广告公司等录用的学生逐年增加,毕业生的多媒体作品设计能力得到了企业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刘德强.项目教学法在《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机械职业教育,2009(4).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美术教学;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应用多媒体这种高效率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愉悦,追求上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发展探索精神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合理的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利用这项技术直观且新颖的特点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自身的心理上被诱发,其主体意识也得到强化。比如在《海洋生物》这一课时的教学中,笔者从网上下载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的图片,从它们的外形以及动作去给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分析和演示,让学生对海洋生物品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在flash课件中,笔者还让学生将看到的最喜欢的海洋生物种类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来,看谁画得最像最好,学生对画画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纷纷拿起画笔一边搜寻自己喜欢的物种一边画。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他们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在美术创作中展示他们的能力。比如在小学美术第七册的《染纸》这一课中,笔者先通过电脑课件将一些染纸作品呈现给学生,每张染纸作品都有着丰富的色彩和灵动的形象,学生们看完这些图片之后,就想着它们是如何做出来的,都跃跃欲动,我将染纸制作的课件给学生欣赏,让学生更全面的从视觉上去感受这一艺术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思维被多媒体课件中的作品打开,开始进行自己的创作思考,一边又自己动手开始制作,新的知识逐渐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系统,其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在这个系统的循环使用中逐步得到提升。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推进素质教育

经过多年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笔者深有感触: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基础,但是如果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以辅助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教学要求的是素质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不断地去更新美术教学的内容,实施新的素质教学的途径,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以轻松的心态掌握好知识,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更有效的开发,让他们的创作才能在美术绘画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挥,更大的提高。

总而言之,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发展以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将会让我们的美术课堂更加的缤纷灿烂,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