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5: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

篇1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高校的职能与社会互动得到进一步强化,高校对区域发展产生的作用日益重要,而地方文化资源也越来越对高校产生影响。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是高校责无旁贷的责任。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的作用

一流的高校为地方聚集一流的人才。众观企业的人才招聘要求:为人正直、工作认真、责任感强,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强、形象气质佳。这就是企业对人才观的定义。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塑造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格,使学生成为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良好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和对高校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对于高校毕业生成功求职大有帮助。

2.现代高校是构筑文化根基的主阵地

高校是优秀文化传承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实践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价值观体系,是价值认同,也是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它包含了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办学治校理念文化等。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提出的新任务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3.创新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高校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和当地输出有用的人才。一个地区的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高校如何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国内某些高校与地方文化资源互动的介绍,阐述地方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为例,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50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所以建筑产业类学科为主、工管理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属河北省人民政府主管。学院位于塞外名城张家口市。张家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200万年前,古人类在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盆地起源、繁衍;5000年前,炎、黄、蚩尤“三祖”在涿鹿合符釜山,定都立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统一、大融合,开创了中华文明史;明末清初,张家口发展为著名的陆路商埠,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张库大道即从这里起始;时期,这里是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所在地,享有“第二延安”等美誉。张家口以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通过参与“冀台心・两岸情”青年大型交流活动、开展地方特色文化进校园活动等,使高校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激发学生们爱国、爱乡的情感。

据报道,为使学生们感受老北京乡土文化的魅力,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于2008年11月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大型主题活动月。活动包括四个主题:老北京曲艺知识讲座、老北京民间手工艺现场制作展示、老北京地方戏剧专场、老北京曲艺专场。学校还组织学生进行了北京市"非遗"保护工作调查的社会实践,同学们都感到收获很大。

2013年,江苏省某学校还开设了《民间美术》课程,该校艺术组教师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常熟花边”引入课堂。传统文化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和追捧。常熟花边”工艺传承者、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陆皓东评价说:青年学生文化素质好,将来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校期间受到艺术熏陶,将来分布到各行各业,他们的影响可以为传统文化争取到更多的爱好者。因此高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在全国科普日,保国寺文化志愿者为江北灵峰某高校送去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外讲座“历史的记忆―粮票”,并与粮票展览同期举行。宁波市收藏协会资深藏家向学生们讲述了粮票的历史和种类,使学生对中国特殊时期的票证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遗产宣教、临特展览等优质文化服务受到了学生好评。

近年来,浙江黄岩区积极开展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出台了《黄岩区地方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各校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结合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区教育局定期召开地方文化进校园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场推进会,就各校推进地方文化进校园工作进行总结交流。全区各学校根据实施方案,把活动开展作为学校充实发展内涵、打造品牌、办出特色的重要举措,推进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制度化、规范化。为进一步深化地方特色文化活动,让地方文化走进教室,融入课堂,形成特色的学校文化,各校加强对特色文化内涵的研究,探索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邀请专家引领、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搜集理论依据、召开各个层面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确定所要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深化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据统计,该区地方文化进校园的研究课题有29项,其中1项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子课题,另有6个课题被列为省市级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了一套比较科学、规范传承地方文化的模式。同时,通过从生活中汲取、走访老艺人中了解、书籍资料中查找等形式加强对地方传统文化中观赏性、健身性、艺术性、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的挖掘和整理,汲取精华,编写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据统计,该区已编写校本教材学校有15所。如今,“作铜锣”、“太极功夫扇”、“踩高跷”等地方文化已得到传承,成为学校文化的补充与拓展,并逐渐发展为不同学校的文化特色与亮点。

4.结论

综上所述,一些高校通过引进地方文化资源,与地方文化机构的互动,传承和保护了地方文化,激发了学生们爱国、爱乡的情感,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也提升学校在教育机构中的竞争力和美誉度。

注:本文为张家口市第十届社科联项目。

参考文献:

篇2

为充分发挥校园廉洁文化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探求校园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根据甬纪发[20*]47号《关于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精神,现就我县加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青少年学生为重点,以青少年学生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为主旨,通过师德建设、学科渗透、主体活动、课外阅读,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和影响青少年学生树立尊廉崇洁、积极向上的高尚思想道德情操,自觉养成自律、诚信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将来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与学校德育教育相结合。严格遵循学校正常教学计划,不额外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把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及要求自然地渗透到德育教育工作中,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乐于和易于接受,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灌输浸润中,树立廉洁的意识和观念。

(二)与其他课堂学科教学相结合。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基础上,在其他社会人文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挖掘、利用廉洁教育的资源,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

(三)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借助校园文化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有的放矢地开展校园廉洁文化活动,使广大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受到廉洁的教育和熏陶。

(四)与学校党建工作和团队工作及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通过开展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活动,把廉洁文化建设要求渗透到学校党建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校教育管理和师生日常管理的各个领域,真正建立起廉洁文化育人的制度和机制。

三、主要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典型示范、榜样引路,培养青少年学生远大人生理想和高尚人生信念,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基础道德教育。以诚信、正直、节俭、负责为核心价值观,开展基础道德教育,塑造青少年学生的完美人格。

(三)传统美德教育。挖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从小培养公民崇尚廉洁的道德观念。

(四)法制意识教育。拓宽廉洁教育领域,下移反腐倡廉重心,从青少年抓起,重点培养其反腐倡廉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达到预防和教育的目的。

四、方法载体

(一)注重宣传功能,促进廉洁文化的传播。充分发挥校园网、校报、宣传窗等宣传工具在传播廉洁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广泛宣传反腐倡廉工作成果和先进典型事迹,组织开展反腐时评,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互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二)坚持分层施教,发挥德育教育在校园廉洁文化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师中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对青少年学生起好师表作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敬廉崇廉”教育活动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结合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重点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敬廉崇洁的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地方教材、乡土教材、校本教材,相应地渗透廉洁文化有关内容,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小养成以廉为荣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以廉为美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开展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廉洁体验。根据不同年龄特点,结合班团队活动,分层设计、组织开展各类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体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大赛、廉政漫画征集、小品、人生AB剧、社会调查等,帮助学生在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感知、体悟、探究、思考和积累,使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从而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借助文化力量,广泛开展廉洁文化艺术活动。根据校园文化资源实际,围绕不同人群特点,有侧重地举办寓教于乐的廉洁文化艺术活动,让广大师生在参与中益智养廉。如针对中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特点,可组织开展廉洁辩论赛、廉洁建设大家谈等活动;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又好动的特点,组织开展廉洁故事比赛、廉洁趣味竟猜等启蒙教育活动。

五、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认真实施。从*年九月新学期起,各中小学要把校园廉洁文化建设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要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明确责任,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学校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于20*年9月底前书面报县教育局普教科、审计监察室。学校党员干部和教师作为廉洁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实践者,主要领导要亲自动手,自觉参与,精心部署,狠抓落实,抓出成效。

(二)讲究方法,把握规律。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成长的规律,适应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使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学生;把握学校教育规律,防止廉洁教育与学校教育“两张皮”现象,把廉洁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学计划,渗透到学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力求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使学生受到廉洁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篇3

一、携手名家,创办“泥校”

2009年6月,湘江小学携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知名民间艺术家、“非遗”传人“泥猴张”――张希和先生,共同创办了 “鹤壁市湘江小学‘泥猴张’少儿艺术学院”。

学校聘任张希和先生担任“泥猴张”少儿艺术学院名誉校长,兼任泥塑指导教师,在指导全校泥塑教学工作的同时,重点负责专任泥塑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张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学校泥塑课专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快速提升。2012年,在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中,湘江小学教师李莉的泥塑课《学捏泥动物――猴子》荣获“特等奖”,李莉本人也因泥塑教学成绩显著、特色明显,于次年被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为确保泥塑课程系统开展、有序实施,湘江小学成立了教材编写组,为学校泥塑课程编写专业教材。2010年8月,在张希和先生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湘江小学特色校本教材,也是鹤壁市首部乡土文化特色教材――《“泥猴张”爷爷教我学泥塑》正式出版发行,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试用,为泥塑文化传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泥猴张”爷爷教我学泥塑》不仅在湘江小学师生中广受好评,在社会上也备受欢迎。2010年9月11日,张希和先生在鹤壁市新华书店举行《“泥猴张”爷爷教我学泥塑》新书签售会,一小时内便签售一空。2012年,在第六届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作品评选中,这本对传承泥塑文化起到重要作用的教材,毫无悬念地被评为“特等奖”。

学校泥塑教学按照“点面结合”的原则开展,做到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结合。全面性即每周开设一课时的泥塑课程,一至三年级学生人人参加,做到个个有泥塑作品,班班有泥塑能手。重点性即成立泥塑兴趣小组,每周定期开展兴趣活动,由专业老师负责指导,培养泥塑新苗,发挥学生特长。通过上泥塑课,大部分学生掌握了鉴别泥土的基本方法和捏制泥塑的基本技巧,懂得了如何鉴赏泥塑作品。如今,湘江小学参与泥塑学习的学生已达全校学生总数的50%以上。

二、丰富载体,扩大影响

为了扩大泥塑艺术的影响,学校不定期举办泥塑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营造浓郁的泥塑文化氛围。

学校将张希和先生的部分作品搬进校园,举办“泥猴张艺术作品展”,组织全体师生和部分外校学生、家长参观欣赏,充分感受泥塑艺术的魅力和精髓(见图1)。

学校定期举办泥塑作品展评,对学生的泥塑作品进行评选、展示(见图2)。师生送展的作品千姿百态、内涵丰富,其中不乏泥塑精品。2012年10月,河南省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在鹤壁举行时,组委会特地为湘江小学泥塑作品开辟展区,展出学生作品150余件,受到各地师生的好评。

湘江小学“太阳花”艺术团结合泥塑艺术特点,参照泥塑作品造型,编创了多个形式新颖的节目,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大家感受泥塑艺术魅力,接受泥塑文化熏陶。情景音乐剧《爷爷教我学泥塑》不仅在各类大型演出活动中广受好评,在省、市和国家级评比中也屡获殊荣:鹤壁市“庆六一文艺汇演”特等奖、河南省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全国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电视展演活动金奖……

三、凝炼特色,深挖内涵

经过数年的发展,湘江小学在泥塑艺术传承教育上取得了累累硕果,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传统。教师们从关注学生塑型技能发展到关注泥塑活动对学生情感、能力、态度等全方位发展的影响;从以主题为线索设计活动内容拓展到与节日、领域、生活情景等相结合;从单一的个体创作形式到同伴间的协商、合作的大型创作活动。以泥塑教育为主题的教学研究课题也应运而生:与泥塑文化相吻合的《泥塑的起源》,依托区域文化资源开展的《泥塑文化与风土人情》《中国各地泥塑艺术的比较》等,都是对泥塑这一民间艺术的拓展和提升。

篇4

一、营造“融合共生”的学校人际文化

1. 注重教师观念引领。教师文化的核心是教师的价值观,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师业精良、师风正派、师行规范的优秀教师队伍。我校引导教师从书本上学习,在实践中汲取,在借鉴中提高,在科研中升华,培养教师工作学习化、学习习惯化的职业生活方式,让读书成为教师生活的智慧方式。

2. 实现教师行为文化转变。教师需加强个人修养,养成豁达乐观的心态。学校要开展教师沙龙、教师论坛、教师联谊会等各种文化活动,丰富教师的生活,化解教师心头的各种压力。我校组织教师撰写个人发展计划,深入开展“八自活动”(自查、自摆、自省、自悟、自学、自改、自创、自进),让每位教师从备课、评课、人际交往等方面去透析学校文化,开展文化自我诊断活动,使每位教师明白:改变自己的行为就是重塑学校文化,从而促进教师由自然成长型转向学习型、研究型、智慧型、专家型,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围绕特色,构造校园环境文化

1. 坚持以“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优美化”的理念进行校园环境建设。我校现已拥有标准化教室31间,音乐、美术、手工制作、计算机、电子钢琴、南音等专用教室27间;建立了学校信息网络,实现千兆进校园、百兆进教室,全校现有教学计算机300多台,还建有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及拥有4万多册图书的电子阅览室、图书馆;铺设了标准的橡胶跑道,配置了足够的体育、健身器材,设立了设施齐全的心理咨询室,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环境的绿化和美化。现如今,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学已初具现代化水准,整个校园洋溢着快乐、和谐、文明、尚美的精神风貌。

2. 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精心建设校园文化。精心设计,突出人文主题:一是以新《守则》、新《规范》、新《弟子规》、格言警句等为内容,从行为规范要求体现制度文化;二是以《国歌》、“民族大团结”、“锦绣中华”、校史等进行国家、民族、乡土文化教育;三是以“西隅园地”、板报橱窗、“空中广播”为载体,以“每周要闻”“文艺长廊”“科普知识”等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四是以校雕、校训、人物雕像等主题形象,陶冶学生情操,努力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素养,开阔眼界,启迪智慧。

3. 认真抓好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特性发展”为依据,围绕各自特色主题,设立了“品位书香班”“巧手之家”“妙笔生花”“静心读书班”“文艺大本营”“小小种植园”“摄影之家”“环保特色班”班本文化。按照“个性与共性、主题与特长、特色与实效”相结合的原则布置各班教室,把一面面无声的墙壁,变成有声的教育,融入了学校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真正使班集体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成为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舞台。

三、发展特色,形成个性

1. 开展读书活动,创建“书香校园”。学校每年拨出专用经费,添购新图书资料和报刊,定时向学生开放阅览室,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利用每年3月“学习雷锋月”及4月“世界读书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征文及演讲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2. 重视实践探究,普及科学知识。利用有效空间,建立科普园地、科普橱窗,普及科学知识;设立“科学探究室”,严格按要求开设科普知识课程,组织开展科学实践、社会实践;定期举行科技节活动,展示学生的优秀科技小制作、科技手抄报等,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知精神,营造浓郁的科普教育氛围。

3. 开展体艺活动,丰富学校生活。学校严格按规定开足开齐艺术体育课程,坚持举办校园艺术节和体育节;开设合唱、南音、科技、舞蹈、书法、腰鼓等各类课外兴趣小组;开展“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努力做到“一生一特长,学校有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 弘扬传统文化,展现“闽南”魅力。一是建设“闽南文化长廊”。突出地方特色,设立民俗文化展板(海丝文化、泉州十八景、民族服饰、民俗风情、民间工艺、历史名人),让学生对闽南文化有初步的认识,激发他们更主动地深入了解闽南文化。二是充分挖掘、选择有效资源。学校编制了“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南音”两本校本课程。注重整合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充分挖掘和利用源远流长的优秀闽南民间艺术,发挥多元文化的总体效益。三是与常规教学相结合,与德育活动相结合,将闽南优秀文化渗透各学科、活动之中。如,“喜迎元宵佳节,亲子创意花灯”展览,“传唱优秀闽南童谣,做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快乐课间,闽南游戏”创意设计活动,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闽南知识,明事理,练本领。

四、规范制度,人性管理

1. 整合修改规章,完善制度体系。认真组织开展制度重建工作,重新审视原有的管理规章,重新修订、完善,制订切合我校实际的《现代管理》《西隅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等。学校继续执行《教师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制订了一些针对性强的特色制度,如行政每天“七个一”工作制度、“文明班级考核办法”等,促进广大师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2. 坚持感情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学校行政领导善于做好教师之间的沟通工作,教师善于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工作。学校重视“教代会”和家长会的作用,强调家校互通,师生交流。校内班子成员之间团结协作,同事关系平等和谐,学生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学校资助在校贫困生,为留守儿童结对子,对弱势群体帮扶有措施、有落实。

篇5

关键词:民间艺术;高校;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近几年,我国的高校艺术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了保护和传承我国民间艺术发展,人们开始重视一些生存在边缘、形式比较独特的民间艺术,高校在艺术教学中也开始越来越注重把民间艺术精华引进到艺术教育教学中,对保护民间艺术和传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根据目前民间艺术和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我们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民间艺术教育资源推动地方艺术院校对民间艺术的深入研究和培养地方艺术院校特色人才,开办有鲜明地方特色、为当地经济文化服务的地方性艺术院校。

一我省高校民间艺术教育发展现状

(一)教学内容单一,教育资源匮乏当地高校在教育教学中教学内容选择面比较单一狭窄,教育资源匮乏,从而导致课程设计缺乏吸引力。各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课堂教学,但是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艺术教育设施都很难与专业艺术院校相提并论,因此,各高校要利用校外的艺术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最大限度的接受艺术教育,例如,可以充分利用省内民间艺术手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们学习艺术的兴趣,让学生从更广阔的途径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质,使我们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二)缺少对民间美术热爱随着社会和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更多的途径了解外国文化,人们在追捧外国文化和艺术的同时忽略了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精髓,很多年轻人认为民间艺术是很土的,没有西方的艺术洋气,正因为如此现在民间艺术的传承存在后继无人的现状,所以目前我国需要一批有责任心、热爱民间艺术的年轻人承担起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的重任。因此在高校艺术教育中,注重民间艺术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引入更多形式的民间艺术来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继承民族特色文化,唤醒当代年轻人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他们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责任心。(三)课程体系布局不合理由于受到河北省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实施与推荐,我省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逐渐重视,不少高校都在艺术教育课程中引进民间艺术,但是很少设置民间美术专业,处在需求与条件、目标与现实的矛盾。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好奇心很强,艺术门类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们对不同艺术的学习欲望,因此完善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二高校培养民间艺术人才的意义

(一)高校民间艺术的培养可以唤起当代大学生对我省民间艺术的记忆,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彰显了地方民族特色,将民间艺术精髓深深扎根于心中,使他们成为传承和保护我国民间艺术的接班人。(二)开展民间艺术教育可以挖掘民间艺术精华,丰富我省高校的艺术教育,提高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民间艺术的整理、挖掘,对提升和创作民间艺术作品提升了新的切入点。(三)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我国科教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高校这个平台使民间艺术能够得到重新定位和认识,使民间艺术登上高雅的艺术殿堂,增加民间艺术的知名度。(四)民间艺术是由当地的人民群众根据自己的生活、风俗所创作的,是反映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信仰的艺术形式,其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但是由于民间艺术乡土味十足的特点使得它一直不被社会重视,导致多年来人们对民间艺术的价值一直熟视无睹,然而随着民间艺术面临逐渐消亡的趋势,人们又开始关注民间艺术,古语道:“天行地生,百物宜殖”,保护和传承我国民间艺术刻不容缓,而这个重要的使命就落在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上。因此,高校开展培养民间艺术教育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三利用河北地域民间资源创新高校民间艺术人才培养新模式

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如何利用和整合我省民间艺术资源建立高校民间艺术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创新首先,高校要将传承地方性民间艺术发挥重要作用,明确学校艺术教育办学思路和教学目标,将民间艺术列入教学计划,建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河北省具有地方性的民间艺术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其次,从教学角度来讲,要对本地的民间艺术资源进行调查筛选,了解民间艺术在不同地域和形式上的差异,探究民间艺术课程的表现空间,这样才能对教学过程进行更新和优化,从而拓展高校课程资源,使学生通过对民间艺术的课程学习,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最后,对于教学方法,民间艺术专业与传统的美术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有所不同,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比较注重强调造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缺少一脉相承的理论研究;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法过多的强调学生对技能和市场的杠杆调节作用,创新能力不足。民间艺术的培养应该吸取两者的教学优点,既要注重艺术审美造型又要有创新,在汲取传统民间艺术的精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加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二)教材创编注重民间艺术理论研究,更新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与民间艺术资源传承和保护相结合,教师应该多去实地考察,进行艺术实践,从而创编特色教材,将本地民间艺术内容作为科研和教研的重点。(三)技能培训由于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日渐稀薄,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和民间艺术形式已经慢慢的淡出我们的视线,开发和利用民间艺术资源,学习民间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由于近些年来高校扩招迅速,高校大多都引进比较年轻的硕士毕业生,年轻的教师队伍富有朝气,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由于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多数年轻教师教学任务中,整天忙于教学,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改、科研和进修,缺乏实践教学能力。所以一方面高校应该强化在编教师对民间艺术知识、技能、创作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还要将地方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人请进学校,补充学校的师资力量。(五)民间艺术进校园由于高校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设置和艺术配套设施,学生在接受民间艺术的时候大多处于被动状态,表现不是很积极,因此,高校可以利用本地传统的民俗活动和文化节日来展示民间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识,也促进了民间艺术在新时期吸收新的血液和营养,以提高当代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共同参与到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行动中。如:河北省高校可以利用河北省的民间艺术资源,组织唐山皮影、武强年画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走进校园,使学生和教师更近距离的接近民间艺术,体会它艺术价值,进一步促进我省民间艺术与高校教育紧密结和,开拓了民间美术发展和传承的新途径。

四总结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传统文化和科技发展融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的载体,民间美术的魅力在于它能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特色,是我国的一种文化财富;大力挖掘民间艺术,在高等院校开展民间艺术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可以培养和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好的保护、复兴和传承民族文化,因此,如何整合和利用河北省地域民间艺术资源,对推动艺术院校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和培养民间艺术人才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高校艺术专业教学和改革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佟利平.本土民间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及方案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3(10):260-260.

[2] 袁玲.高师民间美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初探[J].美与时代:下,2012(3):122-123.

[3] 马越颖.河北民间美术引入大学校园的调查与分析[J].戏剧之家,2014(12):140-140.

[4] 王胜彩.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美术资源调查研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2(3):69-70.

[5] 苏娟娟.高校美术类专业民间美术课程资源整合的探析[J].青年与社会,2014(16):164-164.

篇6

“十三五”时期,怀柔区将围绕“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怀柔教育”的目标,聚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两大主题,健全“完善学区制建设的统筹教育机制、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机制、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协调教育机制”三大机制,坚持“优质化、均衡化、特色化、法治化”四条路径,强化“促进公平、立德树人、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五个着力点,全力构筑教育优质均衡之路,让每所学校都精彩,让每个孩子都成功。

在资源供给端提质,缩小城乡校际差距

为了缩小与市区教育的差距,给怀柔的孩子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怀柔区不断深化与西城、东城、海淀的战略合作。目前,全区有52所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城乡一体化学校(如:北京一零一中学怀柔校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怀柔分校)、名校分校(如:光明小学怀柔分校、黄城根小学怀柔分校等)、教育集团成员校(如:怀柔三小、北房镇中心小学成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员校)、手拉手学校(如:怀柔一中与北京四中、怀柔一小与北京小学、九渡河镇中心小学与史家小学)等形式,借助市区优质校资源优势,在干部教师挂职、教学研讨交流、学生实践活动等方面深化合作,在课程建设、教学教研等方面学习借鉴市区优质校的经验,提升办学品质,提高教育质量。在“十三五”时期,怀柔区还将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学校,由人大附中实行一体化管理,建立起从幼儿园到高中的高端教育体系。

在此基础上,2014年9月,区教委推出教育综合改革新举措,建立了城区校、平原校和山区校深度合作的教育联盟,试行学区制建设。中学划分为5个学区,小学划分为6个学区。每个学区建立校长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学区教学研究与管理中心、德育研究与管理中心、设施设备资源与服务中心。学区内打破校际资源壁垒,探索骨干教师跨校兼课、大备课组等新的机制,实现硬件设施共享、人力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促进了城乡学校间的优质均衡发展,扩大了改革红利,基本满足了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

在课程和教学端发力,提供适合的教育选择

怀柔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示范课等活动,使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教材、进课程;通过召开怀柔三中、四中、杨宋小学、琉璃庙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展示会,展示学科德育渗透、主题教育活动和学校文化建设典型经验;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月”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教育。深入实施“一十百千”工程和“四个一”工程,组织学生深入资源单位和社会单位开展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全区中小学走进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纪念馆等社会大课堂活动基地,走进老爷车博物馆、鹿世界、景泰蓝厂等实践基地和雁栖湖、慕田峪、青龙峡等景点,阅读《魅力杨宋》《五彩九渡河》《危岭雄关》《满乡情怀》等富有浓郁怀柔特色的乡土教材,让学生了解国情、民生及社会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同时,广泛开展“三爱三节”教育活动,组织读美德故事、学雷锋好榜样、新童谣创编、经典诵读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少先队活动课观摩展示、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建队日仪式教育等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实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区教委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新课程计划”,抓好区级和学校层面的顶层规划和方案设计,建立行政、教研、科研、学校等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各中小学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外活动为抓手、以社团活动为补充,以社会实践为拓展,全力构建多元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文化,为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提供最适合的“土壤”,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自己最喜欢的课程。同时,采取教师培训、联校教研、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会和骨干教师公开课等措施,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进学科课堂教学,优化教与学的方式,努力构建快乐、平等、尊重、宽容的生态课堂,教师不照本宣科,学生不盲目跟从,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成为师生生命的共同历程。

以“体育、艺术2+1项目”为抓手,推出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体育、艺术、科技特色活动:独轮车代表队曾4次参加世界锦标赛,共夺得奖牌258枚;冰壶运动初具规模,现已形成小、初、高梯队,多次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佳绩;此外,高跷、抖空竹、舞龙、腰鼓、绘画、竹马等突显地域特色的民族项目正在蓬勃开展。目前,全区中小学已经形成了人人有特长、班班有项目、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更为坚实。

在可持续发展端布局,推动学校、教师发展

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过程中,怀柔区着眼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有特长,也关注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是坚持教育内涵发展,不断加强依法治校和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学校、幼儿园章程建设;鼓励学校坚持标准,突出特色,结合区情、校情、学情,开展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的实践探索,鼓励学校在课程设置、课程资源、教学组织等方面大胆创新;改变单纯以分数和升学率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倾向,把学生的进步程度和发展水平作为考核学校的重要指标,努力让每所学校都精彩。

篇7

关键词:儿童需求;小学校园;活动景观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2012年的《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蓝皮书》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合肥等5座城市的5441位小学生进行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儿童课余时间静态活动时间是户外活动时间的3.7倍,25%的儿童每天户外活动不足一小时,而小区空地替代了校园成为儿童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在儿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校园作为承载儿童教育的主要空间之一,应为儿童行为发展提供自主、快乐的学习、感知、实践和活动场所。在校园景观中如何合理安排活动设施,如何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如何保护儿童的活动安全等等问题,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本文将结合江阴山湾学校的景观设计,从景观中活动场地设置的角度,来阐述景观活动场地的设置对儿童全面发展的带动作用。

1 我国中小学校园景观活动场地现状

通过实地走访与调研发现,我国中小学现状校园户外活动场地的设计思路通常还停留在数十年前的模式,除了格式化的攀爬设施和配合体育课教学设置操场外,校园景观却很少能够提供儿童交往、探索和体验的机会,缺乏新时期少年儿童喜爱的活动场地。具体总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功能分区存在交叉与互相影响,彼此之间又缺乏整体连续的户外活动空间有机串联,空间场地缺少秩序和节奏感。

(2)校园建筑与景观缺乏特色,且建筑风格、色彩与造型常常缺乏统一与协调;雕塑小品等也缺乏新意。

(3)景观设计缺乏人文精神的体现,同时忽视了学生在场地中的活动参与性与主动性,校园缺乏空间活力。

(4)过分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模式使得校园活动中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一些体育运动场地为了避免破坏常采用封闭管理制度,导致虽然有气派的运动场地,但开放度与利用率都不高,很多学生不得不去校园之外寻找运动及游戏空间。

2 儿童的行为特殊性及活动需求

小学校园的主体使用者是7-12岁的儿童,另外还有教职工与家长等成人,小学校园景观设计不仅要识别儿童和成人的共同需求,更重要的是配合儿童的特殊需求。笔者通过对高、中、低三个年龄层的小学生、教师及家长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分析总结了儿童、教师以及家长从不同角度对于小学校园户外活动场地的需求。

2.1 儿童对小学校园活动场地的需求

2.1.1 生理层面

考虑到塑造儿童活动景观空间对象主体的特殊性,就需要关注到儿童生理尺度与儿童心理尺度。儿童生理尺度是指儿童自身生理发育的绝对尺寸与周边环境及设施尺寸的关系[2]。儿童在户外活动时所接触的场地、植物、小品、台阶、走道、设施都应从儿童的身高、眼高、坐高、臂长、步幅等出发来进行设计,例如灌木的遮蔽高度、旱池的下沉深度、户外桌椅与娱乐设施的高度及安全度等都需要配合儿童的活动尺度。

2.1.2 心理层面

小学生年龄较小,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自信心逐渐增强,希望受到表扬与肯定。他们尚没有准确的判断能力,面对自己喜爱的新鲜有趣的事物十分积极并善于模仿,而对不喜欢的活动抵触心理明显。同时,对活动性强、变化多样的课程较有兴趣,朋友的重要性提高,开始团体活动。但克制力有待训练,存在自我管控意识薄弱的问题,接纳事物广度加大,反而无法集中注意力。而不同年级的儿童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低年级学生的理解偏向与直观与零散信息,中年级学生较喜爱参与活动与彼此交流,高年级学生则有更多的逻辑观念与主动选择性。

2.1.3 社会层面

时代的发展使得当今的儿童又更多直接或间接的机会和渠道接触社会。因此在校园设计中应与时俱进,促进校园中的儿童与社会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进行接触与互动,增强校园与家长、老师、社区、媒体的互动,需要有满足班级、年级、学校社区等不同人数群体单位的多样化活动场地。同时也通过校园的对外展示让社会对学校有更多的关注和了解。

2.2 教职工及家长对小学校园活动场地的需求

教职工是校园环境的组成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小学校园中儿童的数量远在教职工之上,所以在设施比例上教职工的尺寸是要迁就学生的。小学校园内的座椅,石桌等等都会比成人用的小。如座椅的设计,一般来说成人的正常坐凳高度为40cm到50cm,而小学生的坐凳高度大概在20cm到30cm。而另外一些设施如廊架尺寸就用正常的尺度,既面对成人又面对孩童[4]。此外考虑到家长有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需求,就应在校门口设置一个等候与停车区作为缓冲空间,以缓解上下学高峰期的交通拥堵。

3 小学校园户外景观活动场地设计的要点

基于上述分析,小学生往往对机械性的活动没有持久性,常常表现为对游戏的兴趣大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校园户外景观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实践氛围,通过生理尺度上、心理需求上、功能配套上的协调塑造良好的交流共享空间,加以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开朗乐观的性格,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

3.1以人为本

儿童行为在认知、情绪、兴趣、人格、道德的发展中,随年龄的改变有许多成长。在景观规划中,校园户外活动空间应结合不同年龄层设置多样化的广场、绿地、花园、游戏场等,使儿童在校园中的活动可以有多元的选择,即开放的、围合的、动态的、静态的。如可为低年级学生设置趣味科普墙、读书廊等,培养孩子对学校和求知的兴趣;对中年级学生可是遏制英语角、种植园等,培养集体观念和动手能力;对高年级学生可提供积极规范的社团交流空间等。

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特殊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通过自然、轻松、富有趣味的景观设计来增进学习兴趣,缓解学习过程中的压力,积极调动其参与性。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安全问题,在小品的造型设计与材质选择、水体设计、植物品种选择中都要精心避免安全隐患。

3.2整体效能

在设计过程中强调外部空间的整体性,塑造流畅、多元化、个性化的空间。利用建筑在校园中配置后的剩余空间,通过统一整体的硬质铺装图案和视觉元素,使其形成完整的校园外部景观,使零碎无意义的空间消失,空间利用达到最大的效能。使儿童在校园外部空间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活动。让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群体可以自由进行不同内涵的连续[6]。

3.3多层复合

外部空间的层次变化,会使空间丰富有趣,同时提高空间可达性。在有限的空间场地设计中,不仅考虑了地面环境,同时增加了“屋顶花园”的空间利用,使校园空间的层次更为多样化,活动场地连通性、使用度与绿化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其次,校园设计中可以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兼有两种以上功能的复合型场地。这不仅有效的解决了学校活动场地较少的问题,同时也使空间更具活力。如教学楼周围主题花园不仅是认知教学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课间活动与休息场地;校园中轴广场则是集学生活动、交往、集会、休憩和景观等多重功能的户外空间。

4 实例分析

4.1项目概况

基地位于阴市郊东南角,处于市区和东部三镇(周庄、华士、新桥)的衔接点,是江阴新区建设的重点区域,占地总面积约7.5hm2。区外建设和规划主干道通向各个地区,交通便捷发达,周边自然环境优美,临湖环山。作为新区最早启动项目,设计的发挥空间较大,特色的学校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家庭入住该社区,以提高社区品质。

4.2景观策划思路

在江阴山湾学校的设计试图通过空间直接或间接的引导与启发,充分利用了鲜明的色彩、丰富的形状变化、开放的场地空间来充分刺激儿童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感官,在景观中融合环境保护教育、创新实践教育与交往合作教育,“告诉”孩子们应如何行动,为孩子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积极参与的,沟通的,学习与游戏相融合的景观空间。鼓励不同年龄层的学生在一起沟通,开展更多的课余活动,带着积极的态度参加交流和学习。使校园环境真正达到趣味性、美观性、生态性、科技性和信息性的结合统一,建设富有凝聚力、自豪感、启发性与进取心的校园环境场所。在设计中,特别关注了以下几方面的解决策略:

(1)文化展示及功能分区

为反映校园户外活动空间的整体化、多样化、个性化,除教学区及满足常规体育课程所需要的操场、篮球场、网球场及器械区外,还结合设计理念营造年级运动小庭院、复合中轴活动区、种植区及屋顶花园4个主题功能区。

(2)路线组织与景观串联

以中轴贯穿主线,强调富有连续性的景观,消除明显的区域划分,实现景观空间之间的渗透与延伸。将不同主题空间的设计理念,通过抽象的设计手法与元素的变形组合,展现富有现代感的景观空间。

图1 江阴山湾学校方案总平面图

4.3环境景观设计

4.3.1复合中轴活动区

在中轴区,创建融合文化展示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两旁高大的行道树为学生提供了遮荫蔽日的好场所,局部设置坐凳,多样化的景观促进不同年龄孩子间的社会交往。在建筑设计时,在体育馆及舞蹈、音乐教室外采用大面积的、低矮通透的玻璃窗,沿教室布置条形坐凳,培养孩子的观察与兴趣,同时融入各种活动中去。

4.3.2年级运动小庭院

7-12岁的儿童必须要求有足够的运动场地,以培养儿童的运动智能发展。除设置国标要求的200m标准塑胶跑道之外,在年级小庭院中,还按照不同年级儿童的身体尺度设置了丰富的游戏运动场地。不同年龄的庭院利用不同颜色的坐凳、铺装及种植进行区分,识别性强。以中间消防通道为界保留至少4米宽的开阔活动区设置广场草坪等开敞绿地,减少幽闭的乔灌木,让学生多接触阳光,尽情的奔跑玩耍,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

在开阔区域两侧设计了不规则雕塑坐凳,不仅有效利用了规划后的剩余场地,而且也为运动场地提供了看台观看空间,学生可以坐在周围边缘彼此交流、阅读学习、课外游戏活动或创意表演。坐凳与建筑间可堆坡种植大树,不仅可以为活动中的孩子提供遮荫,也可避免对上课的干扰。在庭院中,我们通过有机形态雕塑创造弹性空间――攀爬架,攀爬架包含平衡木或坐凳、秋千、吊环、双杠、爬竿等项目,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任意的游戏活动。

4.3.3屋顶花园景观

为了给儿童创造更多的活动场地,同时丰富美化了校园空间,在设计中最大限度的将屋顶和较宽的平台利用起来设计屋顶花园。屋顶花园不仅有丰富的植物群落,同时也有一些轻便的活动设施。让学生除了教学楼走廊空间之外,还能在课间休息的短短10分钟时间尽可能的接触自然,得到休息与放松,以良好的状态投入下一堂课的学习。绿色的屋顶增加了整个基地的绿化面积,也为顶层起到隔热作用。学生可通过实际观察,认识到生态环保的理念,从身边每一个小细节进行环保。

4.3.4校园入口区

该区域是校内与校外空间的交界,是动静两种不同性质场地的缓冲地带,同时又是学校向外界展示校园风采、联系学生、家长和社区等的窗口,同时学校的人流特点为早中晚时段高峰集中型。因此在设计中留出一定的空间设置停车区与等候区,并在等候区设置了学生绘画作品等宣传展示橱窗,方便学生集散、家长接送与校车停泊,同时减缓上下学期间的大量密集人流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影响,让校门口更有秩序。

5结语

校园不仅是物质的实体,同时也是精神的载体。优美的校园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校园环境特有的学习、文化气氛对整天身处其中的学生来说,无疑也是一种对人生观审美取向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在其中的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良好的校园环境应该是拥有较好的设计质量和设施,能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的需要,能促使儿童在环境中探索、观察、交互、个体联系、增进关系和拥有感。作为景观设计师,应当重视校园景观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作用,应倾听儿童的想法,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从儿童角度出发的“易位思考”能帮助设计师更加合理地设计儿童户外活动场所。当然,解决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的问题是一项全民事业,需要多方努力协同解决教育体制问题、资金问题、规划设计问题、管理维护问题等,只有在社会普遍关注和共同参与下才能够蓬勃、健康地发展,为孩子们创造出激发快乐的、有创造性的、开放合作的、多角度学习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玮,董靓,王。基于儿童需求的校园景观设计――以日本儿童校园景观设计为例。《华中建筑》,2013(11):90-94

[2] 李秋英,邹志荣。小学校园植物空间设计中儿童生理心理尺度的引入。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29-30

[3]宋霞.浅析小学校园景观设计――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分析视角[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4):152―154.

[4] 云俊红。人体工程学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江西建材》,2014(1):197-200

篇8

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2011年派国家级专家团队对云南省两个县的基线调研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业表现上普遍不及汉族学生。调研人员在一些学校听课时发现,汉族学生的参与明显活跃于少数民族学生;部分学校少数民族学生一般坐在教室后排,当调研人员试图与这些学生沟通时,他们的表情非常羞涩和紧张,常常避而不答或低头不语;有教师反映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花在做作业上的时间更长。初步推断,这些表现可能与少数民族的汉语语言读写能力相较汉族学生为弱有一定的关系。但调研也发现,即使在一些少数民族儿童能顺利用汉语进行交流的地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仍不理想。研究者认为,即使从表面来看,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比较自如地应用汉语进行日常交往,但在运用汉语进行抽象思维和概括的学术语言能力上是欠缺和落后的。我们将其归因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缺少语言和文化适切的教育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教学语言不是母语这一现实不仅阻碍了他们的学业表现,更是教育不公平的表现。针对这一现状,项目的国家级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强海燕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裴淼副教授及项目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多元文化和少数民族中心主任郑新蓉教授商议,准备基于英语浸入式在中国开展20年来的本土经验,引进浸入式的某些理念。例如,基于学科内容的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和TPR教学策略,以弱化教学中的语言障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及教育公平。

一、民族地区语言适切的TPR教学法

TPR(全称Total Physical Response),又叫“全身动作反应法”或“肢体反应教学法”,由美国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创立,力图通过肢体动作进行语言教学,是一种建立在言语和行动和谐一致基础之上的语言教学法。TPR最大的特色是用具体、形象的肢体语言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首先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然后再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2)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感知语言和概念,提高理解力,从而掌握语言,理解概念。(3)这种身体反应由教师有计划地设计,辅助教学目标的实现。(4)在学生没有准备好时,教师不强迫学生发言,能理解并用肢体表达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就行。(5)适用于初学语言之时。

这些特点使得教师在运用TPR进行教学时,必须把握住TPR教学的几个核心。(1)活用肢体动作和现有资源;

(2)语言和概念的形象化;(3)输入语言的丰富性,如成人教幼儿学讲话时的喋喋不休;(4)教学设计的跨学科性;(5)基于学生经验进行设计。

TPR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对一线教师还是项目组,这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项目县负责人的积极协助配合及一线教师的努力学习实践下,两个县的TPR项目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着。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和实践,2013年项目组对项目县的课堂进行了考察,发现运用TPR的课堂,学生的表现较之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中TPR策略的运用,不仅收到预期的活跃身心降低焦虑、活跃思维促进认知等弱化语言障碍的效果,而且学生的情感也在TPR的运用下被带动起来。在对一线教学情境TPR案例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地区课堂中TPR的运用,在弱化语言障碍的基础上,同时促进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本文以项目县腾冲为例,说明TPR教学策略如何被当地的教师所理解和掌握,并在教学中尝试及产生了如何优良的效果。

二、腾冲推广TPR的实践与探索

2012年8月的项目国家级培训中,项目负责TPR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国家级专家做了“语言与认知”的专题讲座,从学习和学习理论、认知视角下的第二语言学习研究、口语快速测评工具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少数民族儿童第二语言发展及学习的科学研究成果,还带领现场来自两个县的县级导师通过参与式学习了解“语言学习途径之―全身行动反应法TPR”。

从对培训效果的反馈中,我们发现县级项目负责人意识到云南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困境的症结所在。腾冲县项目负责人说,“我们突然就找到了少数民族学生为什么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为什么学习成绩远远低于汉族学生,为什么我们的教师教得那么辛苦却得不到学业成绩明显提高的回报的原因”。他们进一步认识到,所有问题的根源是当地教师没有掌握语言发展及学习的发生机制,即少数民族在学校的学习属于在第二语言条件下的学习,需要教师学习、了解第二语言学习规律及如何基于第二语言学习学科课程的发生机制,课堂上首先需要解决少数民族学生“语言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的问题。而TPR教学法就是解决语言理解性问题,解决民族学生课堂上紧张、不敢说、不能说、可以意会不能言传的问题。如此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向,腾冲市项目办在全市民族学校全面开展了TPR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1.项目管理

腾冲县教育局为做好项目,充分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职能部门的作用,按照县教育局―乡镇中心学校―项目校的流程来操作,做到不跨级、不越位,充分发挥每个环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中的重点是做好县/乡级导师团队的培训管理,第一年是县级导师承包制,两人承包一个乡镇;第二年是承包制+交叉培训,发挥导师特长,帮助学校解决问题;第三年启用培养的乡级导师入校指导,更有亲和力和针对性;第四年,成熟的乡级导师辐射带动第二批项目学校,第二批项目学校乡级导师团队重点培训培养。

2.“四步走”项目培训模式

“四步走”项目培训模式是项目办开展的国家级―县级―乡级―校级四级培训,逐级逐步落实项目理念和策略。

项目办将每次国家级培训的内容,与项目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对应的理解分析,并整理专家培训的讲稿、视频及参观学校的各种视频打包下发,制订科学有效的学习培训方案,在规定时间(按时间表)组织全员培训,做到县乡两级层层把关,严格督查落实。

一是学习培训,知晓理念。由学校按规定时间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中心校随机参与培训并督促检查;也可以由教师自学,学校召开学习交流会。

二是尝试实践,感知魅力。听了专家的讲座,观看了教学视频,要求所有教师在课堂中尝试运用。

三是校内演练,互帮互评。由学校组织教师分小组上研讨课,了解TPR教学方法运用情况,选出优秀课例参与县内交流。

四是县内交流,指导提高。将所有项目校分成四大片区,开展TPR课堂研讨活动,先听课,以课为例,县级导师指导课堂,培训TPR理念。利用TPR理念方法分组设计教学片断,并展示交流。

整个学习培训过程,体现做中学、操作中学,使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简单对接。教师容易学习,容易迁移,学了就会用、能用。

3.“五重视”项目实施经验

经历3年的实施和推广,项目在腾冲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效,梳理总结经验,涉及以下几点。

一是问题诊断,把准脉。不间断地对项目学校的问题和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形成项目学校问题单。例如,哪所学校进步了,哪些教师成长了,哪所学校遇到什么问题,教师需要什么,哪位教师需要帮助,哪个任务的落实教师存在困难……

二是身先士卒,能实践。项目培训中学习的每一种教学法和每一个项目任务,县级项目办都身先士卒,要求教师学的,做到自己先学习弄懂,会操作实践,之后才带着去做,教他们做。在实际的课堂观察指导和培训中,腾冲县项目涉及的所有县级导师,包括项目办的3位教师,都能够现场做课堂示范活动,手把手地指导教师。这种基于现场的、实际的、结合新理念和新方法讲解的培训方式,让一线教师最容易接受,能够直接改变他们的教学方式。

三是资源利用,善整合。(1)项目中的资源共享。好的教学视频、管理理念、教学设计等都共享。(2)用好专家资源。专家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二次培训及专家实地指导时,主动提出问题,请专家在课堂上做示范(教师学得快)。(3)县内优质教育资源利用。自主到腾越中心跟班学习,城区优秀作业到项目校展示,城区优秀教师经验交流。(4)将项目实施中的照片和视频,每年编辑专题,唤醒教师,付出有价值,付出有收获。

四是搭建平台,指好路。第一批项目校的教师成长了,他们需要认可,已有的教学经验需要固化;第二批项目学校的教师对项目理念、教学方法一知半解,需要同伴的引领。基于这两者的需求,腾冲县项目办将第一批和第二批项目乡镇结对子,每年组织结对子学校开展项目研讨活动,让教师在项目搭建的平台上有机会展现,获得认可,产生荣誉感,快速成长。

五是本土契合,有创造。国家级专家为民族地区的教育把脉、指路,并在每一步的实施中跟进陪伴,项目办教师从山村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本土化融合。例如,编写TPR教材,专家的设计是一、二年级重新编写TPR教材,解决入学民族孩子语言发展问题,但落实到腾冲,由于当地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指挥”,县里教师不会认真地去开展这门课程。项目办通过和国家级专家的沟通,将TPR教学法运用于语文和数学的教学中,编写TPR教学案例分析,教师乐意参与,又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问题。

了解到项目专家的浸入式英语项目经验,项目办尝试指导荷花中学改革英语教学,联系组织教师到西安―英语浸入式在中国的发源地学习phonics教学法,大胆地在县内移植实践于汉语拼音的教学改革。项目办的教师还跟随项目国家级专家强海燕教授到加拿大学习,受多元文化视野下教室文化的启发,回国后在项目学校实践利用教室文化巩固所学知识的理念,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六是承办活动,促发展。超前策划,将每年一次的项目经验交流暨总结会办成有强大影响力和推动力的品牌活动,是推进承办学校发展的重要举措。每到一所学校开总结会,项目办的规定程序是必须随堂听课,对学校教学进行全面检阅;必须参观学校特色,比如校园文化、特色操舞等;必须全县项目校课堂教学大展示。第一年由水城完全小学承办,管理常规学习,推着走;第二年由蔡家寨民族完全小学承办,以校园文化和乡土教材开发为主题,逼着走;第三年由自治完全小学承办,学校特色展示,赛着走;第四年由第二批项目学校承办,以督促发展为宗旨,学着走。这几年,大山里的教师都盼望着项目总结会的到来,能够全员走出去学习、分享兄弟学校的经验。

三、TPR在腾冲民族学校开花结果

4年来,在TPR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指导下,腾冲民族地区的教学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

一是教师教育观念得到更新,教学方法得到改变,觉得自己会教了,容易教了。教师认识到文化适切性在民族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和尊重民族文化,在工作中能够理解少数民族孩子第二语言学习的困难,无论是什么课都设置了语言学习目标,不再用对待汉族孩子的要求来对待少数民族孩子,不再用教汉族孩子的方法来教民族孩子。备课中,教师认真分析少数民族孩子语言可理解性问题,然后根据TPR理念设计教学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有:充分利用肢体语言辅助学习理解;用学生熟悉的素材帮助理解;让学生在做中学、动中学;让学生通过民族文化来学习;让学生通过儿歌、游戏、画画等方式(多元智能)来辅助学习。

二是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明显改善,学会了,爱学了,主动学了。在民族文化和语言适切性的关照下,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得到认同、尊重和理解。灵活的TPR教学方法使孩子能够听懂,课堂上,他们积极发言,自信,快乐。

三是教学成绩得到提高。猴桥镇三所民族小学部分班级成绩提升较大,进入全镇前10名;猴桥民族小学部分班级的平均分达到镇同级组平均分;蔡家寨民族小学部分教师的成绩进入前5名,受到中心学校的表彰;虽然部分班级名次依然靠后,但班级平均分提高了2~15分;羡多完全小学成绩平均上升5分,番启回老师的语文成绩排在全乡第二名。

四是山村民族学校特色初显。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有了民族课间活动;民汉双语校歌,民族文化环境创设,关照、主持民族孩子后续学习的教室文化。

五是项目理念在县内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已成为一种培训品牌,教师积极主动地参加项目培训学习,组织教师到项目学校参观、考察。

六是在项目的推动下,一大批县乡级导师队伍成长起来,成为乡镇级教育教学指导小团队,在当地的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篇9

关键词:民族社区;文化传承;价值困境;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070-04

民族社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生活和一些地区文化生态的巨大变化,大量的民族社区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特别是在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出现的传承断层现象日益严重,致使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即在剧烈的文化变迁时代地处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如何才能有意识、有能力传承并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社会性问题。笔者认为,民族社区文化是在民族不断演化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生的,引领文化传承的核心是一个民族所认同的基本价值观。本文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价值认同对于民族社区文化传承的价值困境,同时针对民族社区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困境加以理性思考。

一、价值认同:民族社区文化传承的精神内核

民族文化传承是“民族社会成员纵向交接(代际间的纵向传递)的过程,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表现出强制性和模式化的要求,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受内在机制的支配,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并在不断传承中呈现出再生的特性的过程”。

认同的核心问题则是价值问题。在农村社区场域中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依赖于村落社群中的成员是否具有一致性的看法以及感情基础,即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社区中,村民们是否拥有共同的价值和行动取向,换言之,这也是某一特定农村社区的成员是否拥有稳定的集体观念的重要标志。同时,农村社区中世居的村民,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在群居生活中通过身份的澄清与确认,从而来正确认识个体、群体及本民族文化价值的。村民身份感的确立,是农村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来源:“当人民在确立自己身份感时……总是认同那些与自己的利益需求、情感和信仰相一致或相近似的东西,利益、情感和信仰影响着人们对‘他者’的评价问题”。

在现代性所开启的价值世界中强调的是“获取性”的发展,缺少对传统原生态文化传承过程中人之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审视和关注;自然、生态主义的发展观,则更强调乡土价值世界中人的“生存性”价值的体现。以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为例,农村文化价值在以对物质利益的诉求中整体性退却、边缘化甚至贬值。因此,基于价值认同的农村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目标在于充分激活并蓄养住乡土社会自身的永恒性价值。

二、价值困境:民族社区文化传承的两难选择

对于民族农村社区里的村民而言,在本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所遭遇的价值困境主要表现为:特定的传统文化如何在“延续”与“颠覆”的选择性价值观博弈中得以留存?由此,本文将基于两种不同价值取向,将农村民族文化传承类型分为保护性传承和破坏性传承两种类型。保护性传承在选择传承路径时,主要依据社会现实发展的要求,在保留本民族文化原有精神内核和发展根基的基础上,充分吸纳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元素,实现融合式传承与发展;破坏性传承,是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颠覆,即最能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内核未能在传承中得以较好保护,其结果将有可能给多元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性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和谐共生局面的营造。由此我们不难做出这样的判断: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尽量避免破坏性传承,选择保护性传承的路径进行。诚然,在实然状态下,农村民族文化传承过程所涉及的来自社群中的个体、群体对不同传承途径的看法以及可接受程度无疑都是多元、多层的,并非可截然区分为这样理想的两种状态,往往是交融性的存在。也就是说,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思考,“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实现当地现代化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在以何种价值为导向的传承路径选择问题上,我们大致可对这样两种成问题的价值选择进行分析。

(一)文化传承的价值在社会变革趋同化模式中消退

在我国目前政府主导的社会变革模式中,普遍存在社会价值的预设化和固化的现象。即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传承过程中,政府所拥有的价值观念在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导向性政策中已然起到最决定性的作用。因其在这个社会文化演变的过程中主导价值观念处于核心位置,这同样会给农村传统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消退埋下了不易直接辨识的隐患,甚至一度演化为城市取向的农村民族文化传承。例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背景下,给少数民族的物质生活带来了较大改善,但究竟少数民族同胞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和认同这样的改善呢?

例如,云南L地区W族同胞聚居地,政府主导的村屋改造项目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可是当改造完毕后,房顶再次有漏雨现象发生时,村民们的应对策略竟然是找到房屋的对口援建单位告知:“你们的瓦坏了。”

类似的社区民族文化消退得太快!不仅如此,还有传统的服装工艺、建筑设计都一同消失。表面上看村民们的物质生活较之以往是有所改善,但少数民族的精神生活品质却并无太大改善……由此,我们不难反省到:民主生态的传承策略应是在充分考虑少数民族需要和要求的基础上做出的发展决策,以反映民族同胞的需要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毕竟,只有政策支撑一个民族特有的东西,少数民族同胞才会更为之而感到自豪。

(二)文化传承的价值在社会变革的不当保护中异化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不断边缘化,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要么无人问津,要么就是在盲目的文化开发中丧失了文化本真,流于形式,甚至走向毁灭。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价值异化现象主要指的是政策在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引入了市场机制。在市场竞争机制中经济人假设人人都为追逐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奋斗。为维护自身利益,少数民族在构建和发展各自文化体系的过程中期望自己所尊崇的价值观能够成为民族发展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代表不同个人、群体、社会阶层利益的价值观念。一些决策权力主体本身所代表的就是以追逐经济利益为主的个人、群体或是社会阶层,而往往那些在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个人、群体、基层所信奉的价值观念在此价值选择博弈中胜算更大,从而导致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价值取向被迫发生异化。民族文化传承的最理想主体应是文化的持有者。进而,决策过程中尊重传承主体在价值观传承过程中的意义,才是最需要考量文化传承成本之关键所在。

譬如,为保护一些濒临销声匿迹的传统民族文化或民间工艺,人们开始逐渐选用数字化技术再现一些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但数字化呈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存在的价值显然是较为有限的。也有学者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藏传唐卡进行数字化修复与再创造是对这一具有千百年历史且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进行保护的有效措施。但笔者认为传统唐卡在创作中的线条、色彩经过数字化方法处理后早已丧失了创作的灵性。换言之,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到底数字技术给唐卡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音?

就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价值角度来考量,传统手艺人的价值没有了,而民间艺人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价值是数字化技术所替代不了的。尤其在艺术创作中,要求最为严格的就是创作者的心境,那是一种即时性的灵感体验与捕获,没有了创造的心态,批量制造和生产的民族民间工艺品一样会失去灵性。所以,从此种意义上分析,不顾创作生态的民间工艺文化传承,缺少了传承的灵性与文化。

又如,云南腾冲农民画是20世纪70年代在群众性绘画活动中产生并形成的,与我国民族民间传统美术及手工艺术品如剪纸、面塑、泥人、皮影、窗花、版画、年画等一脉相传,其整体艺术价值较高。在自然、淳朴的自然状态下的农民画创作是一种心灵对身处意境感知的释放,每一次创作都是独一无二的。可时下各地发展旅游业,有的地方主管部门也鼓励把民间艺术开发为旅游产品和树立地方文化形象,农民画创作纯粹为了“画”而画,那么,此时虽然也是在作画,但缺少了创作的基本态度和心境。

综上,民间艺术在民族社区文化传承中的影响,也就是其不可替代性,正是体现在未知性、不可重复性中,任何一幅作品都是不可复制的,因为创作者创作时的心态和意境是绝无仅有的。

因而民族民间文化的多元、多形态存在,只有先保护才谈得上传承,而真正生态与和谐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则是在保护中的传承与创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过程中所秉承的价值追求应该是建立在利益相关者价值冲突与融合的基础上的。尊重多元价值是以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等多元需要作为价值选择的基础从而进行融合的必然结果。在国家政策导向与社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生态与需要之间形成合理有效的传承,教育成为人们最容易想到的路径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本身兼具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于是有学者提出“面临全球化挑战的华人教育路向,首先在于找准自己的位置,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与它文化交融发展”。“当前在对待西部和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上,没有重视‘人’,没有从文化特色和具体的情况出发考虑教育,而只是把教育定位为工具层面的‘脱贫致富’的手段,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共生教育理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只有把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的东西融合成一个很好的培养基地去培养和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对自然是尊重的,对其他文化是尊重的。他既知道自己的特点,又能吸取人家的长处”。

三、文化自觉:价值认同视野下的文化传承路径思考

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教育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承担着传承与创新文化的重任,它要以怎样的途径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良性发展?这是当下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而迫切的问题。

根据文化传承场域的不同,可分为家庭传承、社会传承、学校传承等三种。学界普遍认为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学者提出:“坚持不脱离文化原生地的传承为主导,辅之以脱离文化原生地的传承等模式……突出培育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觉’意识等是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理应由民族地区青年一代来承担传承的重要责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文化和大众消费文化的强势冲击中迷失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情感与责任感,与民族传承文化之间产生的疏离。归根结底,民族文化传承还得靠村民自己来完成。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发展中的保护,“承”是保护中的传承。教育之所以被视为能够承载文化传承的路径,其根本也正是看中了教育在提升文化承载主体自身传承能力建设方面。

(一)家庭教育:增强青少年自觉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家庭作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的必需性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家庭除了具有繁衍后代,绵延种族这一人口再生产的功能之外,就还要承担促使其成员实现个体社会化这一社会再生产的功能”。因此,家庭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不可比拟的优势就在于它是一个能够创造让青少年具有耳濡目染父辈祖辈文化行为的天然的“心理场”,而且各不相同。与其他形式的文化传承途径相比,家庭教育是通过文化行为支撑起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之认同的。笔者在走访云南昆明D乡S村一户村民家中从村民口述了解彝族(白彝)民族服饰制作的传统工艺:“我们的衣服和羊毛毡子都是纯手工制作的,羊毛用的是我们自己养的绵羊毛做的。自家搓线,织布,做一套衣服要花一年多时间(农忙时节要忙地里活)……哪家有姑娘出嫁时就要带着妈妈给她做的衣服一起嫁出去,带得越多就表示这家人越有本事(能干)。在家里的姑娘都还是会学着做呢,出去(打工)呢么,会的就不多了。”

当询问到服饰上的图案有何特殊含义时,家中主人解释道:“我们衣服的脚边要用双线缝制,表示对逝去的人的怀念。这跟一个传说有关系,听说我们是从外地搬来的,在当地一直有个做法:老的不在(去世)了就要用线绑成一个十字架,以便以后遇到来寻亲的亲戚有个认亲的凭证。不管到什么时候,亲戚一看到这个用线绑的十字架就晓得不在的人曾经是亲戚了。衣领上缝上的五颜六色的,层层叠叠的布条,象征着我们民族团结、奋斗……”当再次问及能否讲得清楚白彝这一支系的历史时,年纪最长的家长都表示讲不清,至于村子里谁能讲得清楚更是无从知晓了。

由此我们所反思到的就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途径存有诸多困境:其一,村落空心化现象日益普遍,客观上导致家庭本位的民族文化传承过程存在时空的屏障。少数民族青少年长期外出打工,使得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包括亲子之间的沟通也出现了关系上的断裂。其二,文化传承是一种周期性的状态,特别是增强青少年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教育与信念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目前家庭教育内容中设计文化传承的内容不够明晰和具体。进而导致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礼仪礼节、文娱活动的了解是在耳濡目染中完成的,也缺乏家庭教育本身承担有本民族文化传承重任的认识,很容易导致家长自身的言传身教也是不全面、不系统的。

(二)村落(社区)教育:引领社区少数民族实现文化创新

一个民族无论其族群规模有多大,居住分散还是相对集中,本民族独有的文化传承过程是不会停止的。当一个文化共同体内部的人们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遇到新的生存危机或是信仰危机时,必然会突破其传统的思维方式,从传统习俗和文化惯例之外,在冲突与融合中去寻找新办法,即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在长期的生活、生产、民族节日与习俗中沉淀为民族信仰,寄托特殊的民族情感,满足着文化共同体复杂的心理需求。民族社区是规范和引领一个民族的风尚习俗传承与发展的外层结构,由于少数民族的居住地长期与外界隔离,外出成本较高,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促成了许多民族农村社区风貌的变化。然而外来的价值观,是一种强加的价值观,简单粗暴地割断了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历史,而非引领民族文化传承共同体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选择合理扬弃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元素。民族社区从一定意义上分析,隐喻并代表着民族文化传统与发展的共同体。民族社区有责任引领社区中的绝大多数人做到文化自觉,理解和认识到集成与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只有是本民族同胞,只有族群中的同胞才能真正关心民族文化在融入现代性元素后是否有出路,是什么样的出路,也才能够真正抓住地方政府依托经济与文化政策上给少数民族地区给予帮扶的契机。

当笔者在访谈云南省昆明市六哨乡传承民族文化的社区传承模式时,村长说道:“平时文化传承活动很少,在参与县或乡的大型活动时才会集中组织一下。平时村民们自发地会集体跳一跳广场舞。其他村里的要过节的时候才跳……”民族社区肩负着启发、引领和培育少数民族同胞作为其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主体的文化使命感,从全局视角来预警外来价值观的影响,预防村民对传统价值观的抛弃或是决裂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农村社区利用国家政策环境和发展契机,规划、拓展并引领村民拓展传承路径。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主张依托社区学习中心建立能够为社区居民充实力量并为促进社会共同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这样的组织旨在为社区发展提供多种学习机会,鼓励当地居民用自己的方式发展并提高当地人的生活质量。在民族文化传承视野下,提升社区居民对民族文化遗产的自主传承能力俨然也就成为社区学习中心的主要职能之一。

具体以提升农村社区少数民族家庭教育能力为例,就可通过建立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建立有计划、有规模、有目的地提升家庭成员多元文化传承与教育能力的培训方案,周期性地对村民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指导村民了解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的功能、对象、内容范围、具体的要求和行动策略都做出明确规范和引导;或是通过开发家庭民族文化传承指导手册等方式,以提高村民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此外,学校、社区共同联合建立地域性的民族文化保护及研究组织;农村学校中的教师、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艺人等均可借助社区资源提高其民族传统文化素养,以期望能够引导少数民族用民族自己的方式弘扬本民族文化。综上,如果说商业化浪潮对农村的影响是不可回避的,那么,社区组织何不着力思考如何将其转化为发展契机,引领村民们心甘情愿来学,靠文化产业来带动起少数民族服饰的制作以及民间工艺术品的开发与制作等。

(三)乡村学校:提升人力资源系统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不断冲击,家庭和社区中的“随境式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已难以为继,学校作为民族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而长期受到民族学、文化学和人类学家们的关注。

多元共生教育是当下及未来少数文化认同良性发展的应然选择。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更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教育之文化传承功能,着力打造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然而,当前许多中小学校以“升学考试”为其主导价值,特别是学段越高的学校,几乎很少开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学生在学校中更多获得的是以国家课程为主的主流文化价值。

虽然在一些中小学仍会组织和开展一些民族文化传统活动,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许多传承活动缺乏规范性和持久性。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因素,若不对其进行再次开发与转化,是较难在学校教育中实现传承的。例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省石屏县彝族海菜腔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承就有较大难度,因为“其演唱难度大,其音域跨度可达14-17度之多”,节拍多变,大小嗓音交替使用,同时还伴有歌唱性音调和叙述性说唱交替使用等演唱技艺。如此演唱风格和技巧如若不经过再次开发是很难在学校中转化为可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的,同时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校园还得兼顾考虑传承内容载体是否积极健康向上等原则。教师是否具备这样的多元文化筛选与实施整合式教学的能力,也是该课题有待持续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域。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17.

[2]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3]李辅敏.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传承中的伦理思考――以贵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8,(5).

[4]倪胜利,张诗亚.“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6,(7).

[5]张诗亚.共生教育论: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

[6]晏鲤波.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综论[J].思想战线,2007,(3).

[7]和少英.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本体论”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8]容中逵.家庭教育:你在传统文化传承中都做了些什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6).

[9]普丽春,李文杰.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现状调查研究――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海菜腔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