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篇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4-0000-01

New Curriculum Reform New Requirements on Teaching

Xie Peiyan,Zhao Peipei

(Shandong Province Yanzhou No.1 High School,Yanzhou272100,China)

Abstract: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ince the community's joint efforts,made a lot of gratifying results.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but also the need for a revolutionary change. In this paper,for teaching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quests,in several ways to do a brief introduction,I hope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will help the staff.

Key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Quality education

新课程改革自提出以来,犹如燎原之势在全国上下迅速的铺开。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许多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不仅在教学观念上发生着变化,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也有惊人地突破;学生不仅知识面有所拓展,与教师的关系也是不断地走向融洽。然而我们在看到这些成果的同时,也发现我们的教学依然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这次课程改革当中,教学的改革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它决定着新课程是否能够真正的被实施。所以新课程改革给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行为的指导。要想进行革命性的教学改革,就必须树立起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教育理念。只有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学改革才能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树立起与新课程改革相符合的教学观念,从而对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革命性的变革。新课程改革要求确立的教育理念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思想是一种与国际接轨、与未来接轨、与人接轨的思想。素质教育理念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符合我国教育改革实际的教育理论。所以素质教育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要想成功地完成本次课程改革,必须首先树立起素质教育理念。

二、建立民主的教学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论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在教学论中一般都把教学划分为三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与课程。在不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关系。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是一种约束与被约束、压抑与被压抑的关系。课程约束、压抑着教师与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受着课程和教师的双重约束和压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和不平等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进行的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因此可以说传统的教学关系是导致教学古板僵化、枯燥乏味和缺乏创造力的罪魁祸首,是导致学生学习范围狭窄、学习方法死板、机械的罪魁祸首。

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学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民主关系,即实现教师、学生、课程之间的民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即是要求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课程与教师、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关系,主要表现在让教师与学生成为课程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程的主体开发者与创造者。他们对课程的体验、领悟和独立思考是课程的主要关注点。这样教师与学生就不再受制于课程,而是将课程化为己用,实现课程与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总之,具有民主性的新课程要求具有民主性的教学,而具有民主性的教学主要表现在打破教学个要素之间的隔阂,形成互通、互动、互促的教学氛围。

三、改革教学与学习方式

无论是教学观念的变革,还是教学关系的变革,都需要通过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来实现。因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具体行为。不同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反映出不同的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在以往的教学中,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采取的是灌输式、“一言堂”是的教学方式,而学生则采取记忆、背诵等机械式的学习方式。而新课程改革不仅内容广泛、丰富多彩而且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这样的课程必然要求教师采取与以往不同的、而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同时也要求学生进行主动地、创造性的学习,而不是成为知识的容器。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彻底的改革是在新课程改革指导下的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决定着新课程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实施的程度。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与学习方式不是对传统教与学的补充,而是对其进行的彻底变革,在这种变革中,它更注重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要求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由选择为前提条件的学习方式、建立起一种充分利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来激发学生进行思维、创造的学习方式。所以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学与学习方式打破僵化、统一和机械化,走向互动、开放和创新。

四、重建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地提出要转变传统的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即改变以往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管理模式。因为从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于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角度来看,只有这种民主化的课程管理模式,才有利于课程与地方学校实际的结合。评价制度也由从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转向发挥评价的促进学生与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的这些转变要求教学也要进行相应的转变。所以为了新课程改革顺利地进行,我们必须下决心、下大力气对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在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下,重新建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真正的让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成为新课程实施的保驾护航者。

结论

以上四个方面是新课程对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从这些要求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要适应新课程的发展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必须破釜沉舟彻底的变革传统的教学理念,重新建构适应时展的新的教学理念。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而且教师也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各种指导思想,并将其真正的落实到教育的第一线,不断的完善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参考资料:

[1]张德伟.新课程与教学改革[J].北京出版社

篇2

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它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的教学观念的一次大的改革更新。在高中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对课程价值的认识体现了更多的人文精神。“把学习当作是人发展的一部分”这一全新的理念贯穿了高中课程改革的始终。它把教学由过去注重知识和技能两方面扩展到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围绕新课程理念和要求,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应该作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观念更新,实现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而已。不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知识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既要作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又要作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继续学习的学习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只有更新了这一观念,转变了互动(互动即是师生双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里的互动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班级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动的内容包括情感、行为、心理、思想、意识形态、以及内驱力等等)的角色,教师才能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地加以解决和修改,从而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启发,增长见识,找出自己的优缺点,进而能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所谓“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这个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注重因材施教与团体进步

众所周知,在每一个班级里总有先进生与后进生之分,他们之间的兴趣爱好,交往团体,思维方式,判断能力,天性禀赋都有差异。正如世界上找不到完全雷同的一对树叶一样,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果给予同一个目标,同一种方法,很难获得同样的效果。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找出最适合每一个个体的目标和方法,才能使他们团体共同进步。在这里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制定具体化的学习方案上面。而不是传统的怎样备好一堂课,怎样组织一堂课这方面。根据心理学家的团体动力试验可以看出,一个人在团体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个体独处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团体的动力可以带动个体的进步。而众多个体的进步又可以促进团体发生质的飞跃。这种良性循环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在个体中培养团体意识,在团体中促进个体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影响力、号召力、相互协调能力。

三、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所谓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就没有奋斗的目标。学习的积极性从何而来?肩负的使命怎样才能完成?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是21世纪的栋梁。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发展方向,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是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理智挑战、使学生获得丰富积极体验的学习,才能促进学生树立更远大的理想和更高的奋斗目标。只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价值观,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必须接触社会。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即使考试成绩再好,考分再高,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人,更不用说是好学生,或者说全面发展的学生了。很多高分低能的毕业生,已经给了我们太多,太深刻的教训。所以应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质、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待人接物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教师就是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这里的潜能包括社会生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社会生存能力、社会沟通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高尚艺术的鉴赏能力。我们要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具备良好的个性和诚信健全的人格:能够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关注国际趋势。崇尚社会美德,公共美德,自然美德。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发展方向。作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以此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审美观。

五、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篇3

关键词:民主平等;自主探究;提高水平

新课程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使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同时也向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我们应如何做呢?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语文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旧课程是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教师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分解,学生通过听讲、练习和背诵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而新课程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掌握终身有用的学习方法,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

二、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是师生的交流。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新课程要求通过交流互动,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相互沟通、教学相长,真正形成“学习共同体”。为此,语文教师要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既是“严父”又是“慈母”,既是“老师”又是“朋友”,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三、构建全新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课堂、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核心,以讲授为主要手段,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采用反复操作的办法来巩固知识。这种单一、沉闷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而新课程则强调教学方式要开放、互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一切教学手段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感受主动探索的乐趣。

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新的课程理念、教材、管理与评价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教师加强学习进修,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语文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面极其广泛,这就要求教师要博览群书,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以自己丰富的知识、不俗的谈吐、独特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和影响学生。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它给教师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新平台,只要我们保持新时代的热情,勇于开拓创新,教改就一定能成功!

参考文献:

[1]刘毅.语文教改新趋势.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07.

篇4

关键词 : 新课程改革;物理教师;角色地位;探讨;

新课程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物理教师应当改革妨碍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相适应的教育手段和体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采用新的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教师需要从教育观念、教育能力、教育方法上实现角色转型。

一、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构建

多年来的物理教学,使我们习惯了原来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因为旧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是硬性的,它严格规定了各知识点之间的要求,对于没有达到大纲要求和超纲也有十分明确的界限。而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内容的规定则比较广泛,很多情况下对知识的学习没有给出硬性的规定,给我们留下了较多的自主空间,让我们能够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去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第一是确立整体发展的个性化教育观。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初中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善于实验操作,有的善于小制作、小创造,有的善于资料查阅,有的善于调查研究,有的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善于分析问题,有的善于归纳总结,有的善于思维发散……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并努力培养他们独特的才能和志趣,从而塑造学生的创造个性。第二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不应是站在讲台上的“高高在上”者,而应走到学生中间去,与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习小组平等“对话”,不断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上课时的角度地位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也就增加了,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也就会活起来。教师只有把新的教育理念带进课堂,才能适应时展的新要求;也只有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生观,才能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启发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转变能力要求,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提高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物理新课程的实施,不仅是物理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学生能力创新与提升的活动。为此,物理教师一是要有变革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师要学会根据整体性原则处理好教材,将有关内容组成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达到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感知、整体理解和整体应用,改变孤立地、单一地处理教学内容的现象。二是要有灵活的教育能力。教师不仅要会引导学生对现成的概念、定理、定律、公式进行证明,还要会进行一系列的问题设计,让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在创新教育中学生会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甚至是误区,教师应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维持学生积极向上的思维状态。真正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帮助学生疏通思想、理清思路,引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完成知识的内化。三是要学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提高,学校教育设备的配备越来越现代化,尤其是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领域中。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就能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逼真的图象,生动形象的动画,优美动听的音乐,虚拟的实验场景,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尤其是人机互动,能为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大容量提供充足的技术保证。

三、转变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导

(一)不断改进教法,变“接受式”为“探究式”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总是被动式地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而多数教师只关注自己如何提问,却很少顾及怎样引导学生回答提问。这种“生从师问”的状况,容易形成学生消极的、被动的学习心理。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应用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学习习惯、方法的改变。一是运用“问题互动式”教学方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提出相关的中心问题,然后通过一系列实验和问题,交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逐步来解决问题。以“奥斯特的发现”教学为例,通过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研究目标:即通电导体的磁场与哪些因素有关?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设计通电螺线管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师生互动、信息交流,最后由学生进行小结归纳,解决提出的问题。通过系列的活动,引发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们的一个又一个的认知冲突,从而促使他们的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二是运用了“讨论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进行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去思考、去质疑、去总结,充分发挥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作用。如教学“测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各组谈谈如何进行测定?所需的器材、公式是?等。课堂互动中,学生纷纷发言,从思路到器材,从公式(P=UI)到方法,有学生提出先算出电流做的功,然后利用时间计算(P=W/t)的办法等。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交流,真正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

篇5

一、热爱学生的高度责任心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做到“诲人不倦”。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可以说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前提。我们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关心学生,更要在生活中关怀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这就要求我们应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心思放在学生身上,善于观察他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和我们就会产生一种亲近感,才会乐于敞开心扉,乐意听从我们的教诲,从而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以前有好多教师认为教学就是给学生传授一些科学文化知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素质教育的冲激,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教育不单单指对学生知识的传播,更主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小学语文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例如,教学《鸟儿的侦察报告》时,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一)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鸟儿的知识,课堂中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教会了他们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还为上课奠定了基础,可谓一举多得。(二)本文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来写的,童话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因此,教学中师生精心准备,把这篇文章编排成课本剧进行表演,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文章的主题。(三)本文是以鸟儿的身份发回的侦察报告,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教学中我抓住了鸟儿对话的语气,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从而增强环保意识。(四)注重合作探究。教学中我让学生分析讨论:从四份侦察报告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为什么鸟儿会遭到迫害?你有什么感想?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真正了解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三、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

几千年的教育被素质教育的春风一吹,把站在教育第一线的人们吹醒了,他们明白了教育需要创新,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于是,人们意识到过去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应改为启发诱导式教学,更要求我们应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弊端,努力做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仅如此,素质教育还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教法学法。如《黄河象》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因此,本课教学中我并没有让学生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弄清科学假想,而是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大胆实践,共同讨论黄河象化石的形成过程,并编成故事。之后,学生把自己创编的故事再与科学家的假想相比较,从而感受到了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严谨性。

四、博览群书,拓展知识结构

小学语文教师担负着全面地塑造儿童心灵的任务,他的工作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这就决定了小学教师在文化素质方面的特殊要求,不仅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性的知识和才能,还要掌握必备的语文知识。还应掌握一些数学、科学、地理、历史、音乐、美术、体育等知识,知道一些人生哲理,清楚了解国家重大的方针、政策,了解现代科技新发展,总之,教育要求我们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做到博览群书,以提供给学生源源不断的活水,

五、有效、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篇6

关键词: 输入输出假设 输出驱动 《精读》

一、引言

2013年7月,教育部新一届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英语专业分委员会成立。新一届教指委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和制定《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外语类各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刘贵芹,2013;钟美荪,孙有中,2014),以此保障外语类本科教育质量,进一步完善外语类专业的教学评估体系,开展新一轮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仲伟合,2015)。新《国标》的培养目标为: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国标》对能力要求表述为:学生应具有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文学赏析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及运用本专业知识进行思辨、创新和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新国标的指导下,英语专业各门课程的培养方案相应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以适应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这一革新的时期,基础课程的改进如何适时地与新国标相接轨,如何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估中实现新国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值得身在一线的任课教师思考。作为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重要前提――课程的理论依据,是教师们首要探索的问题。目前在外语教学的学术讨论中,“输入―输出”假设和“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分别在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和实践。

二、语言“输入―输出”假设

20世纪80年中期,二语习得理论中出现了Krashen输入假设、Swain的输出假设。Krashen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通过理解含有略高与他们现有水平的结构的输入沿着自然顺序进行;尽管对习得的完成来说可理解性的输入是必要的,但它还不够,因为学习者还需主观上摄取他们理解的语言输入;输入借助语境和语言之外的线索,并通过简化变得可理解,进行有意识的语言调整是没有必要的;说话是习得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学习者的输出并不直接有助于习得。然而,仅靠可理解的输入不一定是学习者获得很高的二语学习水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开始对输出在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其中Swain提出的可理解输出假设明确地阐明了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有助于促进他们流利和准确地使用语言。Swain提出学习者在进行语言输出时就需要对该语言的规则有明确的理解和掌握,因而输出能促使学习者更有意识地关注新语言信息的形式。输出能有效地使学习者在接受正确反馈信息的同时检测他们对目的语的假设,从而帮助他们纠正错误。Swain认为输出假设对语言习得有四大功能,即注意功能、检测假设功能、元语言功能和增强流利性。

自2000年以来,国内学者纷纷在学术期刊上介绍并探讨输入-输出假设理论,同时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广大学者对输入-输出假设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是从语言习得者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的教学研究,并没有对一线教师具体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估,细化到每一堂课的实践要求提出更加明确和精准的设计,教师往往困惑于输入和输出到底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安排,在这一过程如何起到监督和评价的作用,什么形式的输出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这一理论在一线教学中产生的实际理论指导的意义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开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三、“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

输出假设探讨的是二语习得理论,主要研究输入和输出在二语习得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而输出驱动假设则是针对二语教学效率提出的理论。文秋芳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输出比输入对外语学习的内驱动力更大,不仅促进接受性语言知识运用,而且激发学生学习新语言知识的欲望;在教学目标上,培养说、写、译表达性语言技能更符合社会需求,因此说、写、译等表达性技能为显性目标,听、读接受性技能仅为隐性目标;根据社会就业的实际需要,学习者可以从说、写、译中选择一种或几种输出技能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输出驱动假设认为输出驱动可以提高学生汲取新语言知识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输出驱动假设将职场需要的输出能力作为教学考核目标,同时允许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则培养部分表达能力。输出驱动假设给教师的实践环节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同时使得教师主动思考如何把所讲授的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有机结合,更加量化、更加科学、更加精准地实施教学。无疑,在一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输出驱动假设为其提供了先进的理论思想和依据。

四、输出驱动假设下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

以往对《精读》这门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课教师都对“精读”中的“精”字在教学过程中颇感困惑,到底要怎么讲才能达到“精”读。之前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过输入-输出假设,但是发现单一的课文讲解的输入和课外材料的补充及课下的口头和笔头表达的作业输出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输出能力,很多情况下多留为形式,究其原因,是对此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理解有误、有偏差,认为只要给学生一定量的输入,比如课上对课文的逐字逐句的精讲,然后通过课下学生对课文的模仿写作或是简单的练习就能达到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或锻炼,然而实践下来发现,学生普遍兴趣欠缺,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高,而这种精的讲解往往让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一堂课下来老师累得口干舌燥,学生很可能听得云里雾里。如何实现新国标下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从而使他们能够适应将来的职场要求,这对于任课教师来说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要求:

1.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开展。

笔者在学习并研究了文秋芳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后,认为这一假设能够明确地、精准地、科学地、量化地对教师的教学任务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地、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并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改变以往教师只是从性质上凭着教学经验授课的这一现象,而是制定明确的输出任务,提供相应的输入材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输出提供适当的帮助。整个过程中,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教师通过难度适中的输出任务促进学生英语技能的输出练习,从而内化成能力。这一教学理念和模式与以往的教师经验式的课堂教学相比,赋予了教学过程更强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因此,一线教师要适时地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开展。

2.设计真实的输出任务,提供恰当的输入材料,提供适当的输出帮助。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课前设计说、写、译的产出活动,这些输出任务需要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交际真实性和语言难度适当。输出应当多与学生的实际输出活动的真实有效性相结合,与其交际实际表达的需求相匹配。如在用英语进行实际交际中,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政治体制和思想、中国的风俗习惯进行说、写、译的训练,从而能够让他们真实地感受交际的场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所讲授的课文内容的输入上要与输出任务相吻合,输入材料和输出任务之间的关联度要高,真正达到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输出帮助,可以通过课上反馈,课下解答,利用网络平台、微信等互联网媒介促进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语言输出,让他们明确语言的学习目标性,提高开展的积极性,并且能够逐步提高语言能力。

五、结语

在新国标的指导下,教师应当适时地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之一,通过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指导有的放矢地具体量化地开展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通过说、写、译的输出任务提高其英语的语言交际能力才是《精读》这门课程新的改革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孙有中.英语教育十大关系――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原则初探[J].中国外语教育,2014,(1).

[2]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

[3]仲伟合,潘鸣威.论《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创新与思考[J].现代外语,2015(2).

[4]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篇7

[关键词]新改革 教师情绪 消极 机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226-01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虽然对教师可能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但也使其不得不进入新一轮的教学考验以及自身教师专业理论的再学习过程[1],让不确定成为每一位教师都要面对,而且必须面对的日常之物,从而使得教师情绪受到强烈的冲击。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除了喜悦外,更表现出紧张、焦虑、担忧、冷漠、无奈等消极情绪。

一、新课程改革视阀下教师消极情绪的产生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许多教师因为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教师因职业原因而产生职业倦怠等原因而衍生出消极情绪[2],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阻力。

二、新课程改革视阀下教师表征消极情绪的原因

(一)制度落实不到位

虽然新课程改革提出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是相关的教育评价政策,尤其是考试制度及模式却迟迟未有改革之姿,这无疑给予新课程的实施极大的阻力,也使得教师在新课改实施中饱尝辛酸。[3]

(二)课程资源不到位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对教师同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具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意识。而目前,许多教师想要实行新课程改革,而课程资源匮乏的现状使得其寸步难行,只能以观望之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显示出极大的无奈。

(三)角色转换压力大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悄然发生着变化,而许多教师自身并未在角色转换中做好充足的准备,面对教师权威受到挑战,而一向依靠权威来管束学生且自身权威意识极浓的教师,失落与沮丧的情绪油然而生。

(四)师范素养显不足

新课程的实施打破了以往教师只需掌握学科知识的局面,需要教师要有深厚的学科知识以外,还要有其他知识和能力,如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课程的组织和实施等。正是因为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使得教师出现焦虑、自我贬低等不良情绪。

(五)缺乏勇气实践难

新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者既是一线工作的教师,由于教师本身职业易产生倦怠从而导致教师缺乏改革的主动性,再加上制度和现实的不统一,使得教师表现出犹疑、漠然的情绪。

面对课程改革的紧迫形势,由于教师职业本身易产生职业怠倦等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对外界的动态漠不关心。不管媒体如何狂轰滥炸,也不管大会小会如何强调,依旧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以观望的姿态处理这件事,等到别人成功以后再依样画葫芦。

三、课程改革视阈下教师消极情绪应对策略

(一)深入课程改革

我国新一轮课改的目标是要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转变,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4]因此,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应该更改对学生的考核制度,从单一的闭卷考试向多元化发展。

(二)完善资源配置

新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对学校的硬件资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在资源方面的不足,使得新课程的一些举措难以顺利实施,导致教师的消极情绪。[5]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的补助力度,对于基础教育落后的地区,提高资源配置。

(三)提高教师素质

缓解参与新课改的压力,不能仅靠外部环境的改变,更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靠自身的努力排解消极情绪。许多消极情绪的产生皆因教师自身素养有待提高而引起,应该注重对教师的再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观念的更新和先进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是推动新课改的必备条件,是缓解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6]

教师要学会控制管理好不良情绪,使自己的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在教学中尽最大可能地保持良好的情绪,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享受快乐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壮成.课程改革视阈下教师的情绪表征及应对策略[J].教育导刊,2009(9):40-43.

[2]尹弘飚,李子建.课程实施与教师心理变化[J].全球教育展望,2006(10):20-25.

[3]尹弘飚.教师情绪劳动:一个象征互动论的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11(8):27-33.

[4]汤志东.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英语教师问题转型探讨[J].安顺学院学报,2008(2):54-56.

篇8

然而,前一阶段我们在与部分中小学教师的接触和调查了解中,却听到、看到许多与新课程改革理念和要求不相吻全、甚至是背道而驰的现象和做法,如许多教师、教育部门的领导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中,没有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仍然只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个性、价值观、创造性的教育和培养,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普遍存在;应试教育、英才教育,分数至上的做法和理念仍然统治着许多地区的基础教育;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模式滞后于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阻碍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不少教育工作者至今还在怀疑新课改的正确性,担心新课改的长期性;许多教师知识贮备不足,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面对这种种现象,我们深深的担忧。为此我们对我省黔南地区的贵定、瓮安、福泉、三都、荔波五地40多所中小学展开了大面积的调研,收集到了许多真实而丰富的宝贵资料,获得了重要的反馈信息。

一、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得到有关新课改的高质量培训及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在调研中,广大第一线的中小学领导和教师普遍反映,要使新课程改革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必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以尽快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经我们统计,有超过10%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培训,60%左右的教师参加培训的时间不超过一周,10%左右的教师认为在培训中没有实际收获,近40%的教师认为培训流于形式,超过50%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培训时间不足;仅有20%左右的教师认为在培训中很有收获,认为新课改时间基本上够的教师不到10%。因此我们人为:

1、新课改培训力度、培训标准、培训时间、培训广度等各项培训指标远远不能满足本地区教育现实的需求,远远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不少的新课程培训无论是培训规格、组织管理,还是培训者的能力水平、态度和认识上,都不够规范,有失水准;新课程培训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

3、广大教师对过去的培训极不满意,他们渴望尽快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渴望能得到高水平、足够培训时间的新课程培训。

二、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没有认真系统地学习过;不少教师在思想观念、教育理念上还没有彻底从传统教育中走出来,对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认识不足,甚至还持怀疑和反对态度。

在“对新课改基本精神理念及对新课改的思想认识”的调查统计中我们发现::

1、由于新课改的师资培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因此对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基本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有近半数教师不甚了解,甚至还有极少数教师对此一无所之。

2、超过50%的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具体要求知之甚少,甚至个别教师一无所知;

3、有近两层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必然性缺乏正确认识,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错误地理解为“长官意志”、新的“文化运动”,“瞎折腾”,对新课程改革持怀疑、否定态度,认为新课程改革毫无必要的;

4、近三层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在主观上是被动地去适应,极个别教师甚至还带着对立和抵触的情绪。

三、在教学中教师们对新课标的理解、把握和实施上普遍存在困难,存有疑虑;广大中小学教师急需得到指导、帮助和培训。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80%左右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有较大的困难,其中近20%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实施新课标非常困难;在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上,许多教师存有疑虑,没有从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的高度上认识理解新课程标准,其中有20%左右的教师认为新课标不符合学生实际,要求不合理,而更多的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没有完全理解和接受,能完全理解和接受的教师仅有20%。由此可见加强对新课标的培训刻不容缓。

四、不少教师认为新教材难与把握和实施,在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普遍没有从传统教材中走出来

篇9

【关键词】转型领导理论 学校领导 转型策略

一、转型领导理论的基本视角

转型领导理论最初是由Bass在1985年的《领导与超越期望之绩效》一书中所构建。转型领导是领导者为组织构建愿景,并通过沟通、激发等方式,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获得他们对组织目标的认可,变革组织原有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组织文化等,追求卓越的组织利益的过程。研究者一般把该理论划分为构建愿景、魅力影响、鼓舞激励、激发才智和个性关怀五个维度:愿景是由组织全体成员共同形成,具有引导与激励组织成员的未来情景的意象描绘,是促使组织成员工作的原动力。魅力影响是领导者运用魅力型影响力来实施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才智激发是领导者鼓励下属,对当前假设提出疑问,从新的角度看问题,用新方法革新性、创造性地重构问题、看待形势,强调采取行动前全面思考的重要性。激励鼓舞是指领导者向员工提供富有意义和挑战性工作的行为,唤起下属更大的努力和归属感。个别关怀要求领导者对下属的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及时做出反应,并帮助下属开发出最大潜能。

转型领导通过引导成员超越个人利益,使成员在分享愿景和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体会工作的意义,对组织产生高度承诺,从外在动机转为内发的道德层面的动机,愿意付出巨大努力创造出超越期望的绩效。学校转型领导是运用转型领导理论来转变其领导方式和风格,进而引领学校转型的领导。学校领导者能否变革其基本理念,转变学校运行机制,塑造教师的新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满足其高层次需要,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

二、转型领导理论视角下的学校领导需求分析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旧有教育观念进行了大胆扬弃,总体上要求注重学生个性与创新,学习的主动性,重视综合能力培养和以评价促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对学校领导者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挑战,主要表现如下:

(一)学校领导者对新课程愿景认识不足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领导者和教师改变以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的教育理念。新课程的价值在于通过包括知识教育在内的各种手段,赋予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使其能在各种变化的环境中,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存在价值不再停留或满足于实现知识文化的“代际遗传”,而是为个人终身发展服务的存在价值,使教育成为人类社会更新性的再生系统。学校领导者对新课程改革的价值重视不够或错误认识,会表现出对改革进程缺乏前瞻眼光,直接导致改革决策能力不足。

(二)专注于权力性影响力,缺少团队互动

我国科层制教育领导体制下,学校领导者习惯于运用权力性影响力。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课程学习空间、教学习惯乃至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行重新组织。教师如果能及时获得信息,会有一种自觉参与感,能够发挥更大的工作热情。国家将课程权力下发到学校后,学校领导者仅以权力影响力推行新课程必然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权力受损,不利于层级间的信息交流,教师的参与意识自然会下降,无法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和建议,最终会导致新课程改革中的失真现象。

(三)学校领导的团队动机内化意识淡薄

以往“交易式”的领导方式下,学校领导者通过给与教师物质奖励、晋升等外在诱因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新课程改革具有长期性,只通过外在动机激发不足以提供改革的长期动力。学校领导必须使整个团队的外在动机转化为成员的内在动机,提供稳定的改革动力。现阶段,我国领导更倾向于交易性的领导方式,对教师的内源性动机的激励重视不够。

基于上述分析,学校领导者在新课改中缺乏全局性的,和长远性的意识,与下属之间缺少信息互动,其自身魅力又不足以影响教师,迷恋通过行政权力、外在激励的方式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种领导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需要借鉴转型领导理论转型学校领导。

三、促进学校领导转型的策略

(一)实施愿景领导,科学决策

科特的一个著名观点是“领导的主要职能是产生变革,经过权衡利弊从而确定变革的方向正是领导的核心所在”。学校领导应具有变革的战略眼光,并形成对新课程目标的科学认识,结合学校和变革对象的实际情况引导改革团队发展新课程远景。对于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有重大影响的复杂问题,学校领导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学校实际和教师在新课程开发中的心理,努力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学校领导还要具有充分的战略视野考虑到新课程改革在长远时期可能发生的问题的决策。

(二)发挥魅力影响,增强团队互动

学校领导者应凭借自身魅力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通过对教师鼓舞激励、激发才智,给予教师个性化的关怀等手段,培养教师积极的新课改态度。新课改中学校领导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必须关注自身的品格、能力、知识和情感的培养。品格因素是学校领导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新课程改革涉及到改革主体的利益变动并引发矛盾,具有高尚品格的领导者才能更好的协调好这些关系。学校领导还应通过平等对话来突出教师主体的价值,互动中交流新课程改革的信息,通过合理的阐述使教师取得对新课改应有的了解,弄清是非利弊,逐步充实或更新他们工作态度中的认知成分,最终形成由新认知支撑的新态度,进而促使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改善组织氛围,增强凝聚力。

(三)构建组织愿景,激发团队内源性动机

动机内化是学校通过变革达到自主可持续发展的最高境界。学校领导需要创造条件,关注教师的需求、激发整个改革团队的改革动机,并使外在动机转化为内源性动机,形成推动组织发展的长远动力。“仅当被共享,愿景才是鲜活的”,学校领导者要同教师共同合作建立、发展新课程愿景,使教师参与新课程开发的设计过程中,从而使其具有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意识,对新课程改革的使命产生认同并愿意为之而奋斗。学校领导者要善于对教师进行精神激励,激发他们的内在工作动机。学校领导通过为教师提供有意义并且具有挑战性的新课改工作,明确对他们的期望目标,向他们展示对新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的承诺,积极乐观的改革态度等方式,来充分激起教师的改革动力,培养团队精神。

借鉴转型领导理论的同时,还要注意其本身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愿景实施过程中,缺乏对纪律规范的研究。应结合其它领导理论中的合理部分,依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学校领导转型。

参考文献

[1]陈雯艳.转型领导、愿景变革在企业转型中的作用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6.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36-01

新课程改革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其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众多教师和学者的认可与肯定。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造成了极大冲击,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成绩。本文在此浅谈从新课程改革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旨在阐述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改变,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课改实验带来的教育观念上的变化

1、教育教学观的改变

教育教学观是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深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受到自身业绩、学校升学率的双重压迫。在这种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教学观带有足够的功利性,往往以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按照考纲和教材完成教学任务为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对小学语文教师造成极大的冲击,使其教育教学观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不再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而是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这种更加先进的教学观念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模式带来极大的变革。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不再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为主要目标,而是在教学中融入了趣味教学、情趣教学等先进的教学理念,旨在引导学生快乐的学习,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2、学生观的改变

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将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不断的通过灌输来提高学生的知识量,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目的。从根本上说,这是应试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并没有重视学生儿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只是将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和存储知识的容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开始意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中的建构知识理论,不再将学生当作存储知识的容器,而是当作主动建构知识的“人”,这也是教师学生观改变的有力体现。

3、教学质量观的改变

最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观也在新课程改革中得到明显变化。同样是与教学观念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背景下,教师通常认为学生成绩的好坏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这是一种错误且片面的认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教育观念得到改变,其对于教学质量的认识也随之改变。具体地说,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学生是否获得快乐这些因素进行综合,以此作为教学质量的评定标准。

换言之,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重视学生是否能够健康快乐的发展,并将其当作教学的主要目标,使之成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

二、新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

1、推动教育公平

从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其所取得的首要成绩是推动了教育公平的发展与进步。具体地说,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变化,也使教师的学生观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教师不再以学生语文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因此,教师能够更全面的看待学生、观察学生,能够让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获得同等的对待,减少了教学中的歧视现象。教师不在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也就使教师能公平公正的对待学生,使教育的公平性得到体现。

2、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

新课程改革有效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众多小学语文教师发现,虽然自己已经不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计划上进行了倾斜,但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新课程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学生比以往更加主动的进行英语学习,其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在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支撑下,学生不但提高了英语成绩,其多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塑造,使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3、学生的负担降低 实现快乐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减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步实现了快乐学习,使学生不再将语文学习当作负担,而是当作一种快乐和乐趣。

例如,在学习生字中,教师往往要求在课后抄写生字或者成语,并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听写和默写。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有的字词结构复杂,并不便于记忆和掌握,这种课后作业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负担。

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不再使用这样的方法迫使学生进行学习,而是以建构知识理论作为支撑,使学生能够在主动学习中建构知识。如,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在不同学生身上贴不同的生字边旁部首,在适当的游戏教学中加深学生的记忆,达到降低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课程改革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冲击非常明显,已经在教学中获得不俗的成绩。但与此同时,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还并不彻底,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这就需要众多小学语文教师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改革,推动新课程改革,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