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计划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虫害防治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蔓延,按照《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和赋予的职权,我们不定期地对调运木材、苗木等林产品的车辆进行了抽查。对非法调运苗木及木材的车辆进行了严肃处理,并补检,签发了检疫证,同时向他们讲解了非法调运的危害性,使调运检疫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六、切实加强美国白蛾的防控工作,严防美国白蛾传入我县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提高了对美国白蛾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疫情监测工作。按照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2009年度美国白蛾监控方案》的通知,各乡(镇)都成立了美国白蛾防控领导小组,落实了防控责任,加大了监测力度,制定了上报制度。
八月十六日接到市美国白蛾调查的紧急通知后,我们意识到美国白蛾对我县的威胁日趋严重。尽管是在与北京相邻的怀来县东花园发现的,但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张家口已经出现美国白蛾,发生地已逐渐逼近我县。为此,我们及时组织本站技术人员深入到全县重点监测点,进行督导检查,重新明确了检测任务,要求各监测点查防员必须恪尽职守,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同时,我们协同各检测点查防员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重点调查了交通道路和村镇周边的树木,到目前为止,未在我县境内发现美国白蛾。
在监测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加大检疫执法力度,严防美国白蛾入侵,保护我县生态安全。
篇2
关键词:花生病虫害;镇赉县;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083-1
1 茎腐病
1.1 症状 花生茎腐病发生严重,苗期子叶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成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黄褐色后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花生茎腐病发生严重,发病面积80%左右,一般发病率在60%—70%、严重发病菌块高达80%—90%,有些重病植株已整株枯死。茎腐病多在花生生长中后期发病,成株发病多在近地面茎基部第一对侧枝处。初为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变为黑褐色,并向四周扩展包围茎基部,引起黑褐色腐烂,使地上部萎缩枯死,潮湿时病部密生黑色小粒(分生孢子器)。病株荚果腐烂,或种仁不饱满。
1.2 防治方法
1.2.1 农业防治 选用无病的种子和抗病品种;轮作换茬,轻病地块可与非寄主作物轮作1—2年,重病地块轮作3—4年,可与禾谷类作物轮作。此外,做好田间开沟排水,勿用混有病残的土杂肥,增施磷钾肥料。
1.2.2 药剂防治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公斤加水50—60公斤冷浸种子100公斤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0.5%),浸种24小时播种,防治效果显著;在发病初期,选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间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上述药剂还可兼治花生叶斑病。
2 根腐病
2.1 症状
该病在花生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感病植株矮小,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干枯脱落,主根外皮变黑腐烂,直到整株死亡。该病主要靠雨水和田间传播。苗期田间积水,地温低或播种过早、过深,均易引发该病。引起根腐病的罪魁祸首,水量大、不通风、光照不足、土壤粘性大,根部受损伤等都是造成病菌侵入的主要原因。发病后根部由浅褐色逐渐变为深褐色。病菌残留在土壤中过冬,翌年从进入作物中,并通过灌溉或下雨进行传播。
2.2 防治根腐病方法 与其他病害一样,农药防治根腐病首先就是种子消毒,然后就是土壤消毒,最后就是发病后的作物灌根用药选择。
2.2.1 栽种前种子消毒 也是最常见的第一步减轻病害的方法。
种子消毒用药量:因为种子与土壤用药比起来,面积小。所以种子拌种可以使用倍液相对较低药物。600-800倍液的恶霉灵或800-1000倍液的甲霜恶霉灵
2.2.2 栽种前土壤消毒 第二步减轻病害的方法。
土壤消毒较种子消毒药使用的倍液相对较高。1200-1500倍液的恶霉灵或1500-2000倍液的甲霜恶霉灵
2.2.3 发病后灌根 第三步减轻病害的方法。
灌根与土壤消毒相似,施药面积较大,所以用量一样。1200-1500倍液的恶霉灵或1500-2000倍液的甲霜恶霉灵
3 花生网斑病
别名云纹斑病或网纹污斑病。
3.1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叶柄和托叶。田间自然发病一般先从植株基部叶片开始,初期叶片正面产生针头大小的小褐点,逐渐变为褐色星芒状斑,进而扩展成网纹状,边缘灰绿。随着病斑的逐渐扩大,最后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至栗褐色大斑,病斑边缘绿浅褐色,界限不明显,导致叶片过早脱落。叶片背面初期无症状,后期呈现边缘不清晰的浅褐色病斑。
3.2 防治方法 该病菌在落入田间的花生病叶残叶进行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外,在田间病株率达到5%以上时,可选用抗枯宁7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400倍液,或“农抗120”(每亩0.5公斤)200掊液,初次每亩用药液75—100公斤,间隔10—15天喷1次,连喷2次—4次。
4 黑霉病
4.1 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花生生长前期,病菌先染子叶使其变黑腐烂,继而侵染幼苗根茎部,潮湿时病部长出许多霉状物覆盖茎基部,茎叶失水萎蔫死亡。
4.2 防治方法
(1)整地改土,增施腐熟的有机肥,防涝排水,加强田间管理。
(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
5 白绢病
花生白绢病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该病在花生荚膨大至成熟期才表现出症状,发病后再进行防治效果较差,因此,应从花生播种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防治。
5.1 发病症状 花生根、荚果及茎基部受侵染后,初呈褐色软腐状,地上部根茎处白色绢状菌丝(故称白绢病),并有油菜籽状菌核,茎叶变黄,逐渐枯死,花生荚果腐烂。该病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开始萌动,侵染花生,沙质土壤、连续重茬、密度过大不通风、阴雨天发生较重。
5.2 防治方法 5.2.1 合理轮作 病株率达到10%的地块就应该实行轮作,一般实行2—3年轮作,重病地块轮作3年以上,以花生与禾谷类作物轮作为宜。
5.2.2 深翻改土,加强田间管理 花生收获前,清除病残秧枝,收获后深翻土地冻垡,减少田间越冬菌源,花生播种后做到“三沟”配套,下雨后及时排出地中积水。
5.2.3 药剂防治 花生播种期每亩应用五氯硝基苯1公斤对细湿土20公斤,施在播种沟内盖种,同时注意用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等药剂防止地下害虫,花生结荚初期喷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补海因1000倍液防治,发病期还可用三唑酮、根腐灵、硫菌灵等药剂灌根,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6 花生虫害
篇3
关键词 金银花;病虫害;症状;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6.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134-01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别名银花、双花、二花、金花、苏花、金钗股、吸桂、二宝花、鸳鸯草等。以花蕾及藤入药,花蕾味甘,微苦,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表、解毒利咽、凉血止痢的功能。藤味甘,微苦,性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解毒、舒筋通络的功能,隶属食品、药品植物序列。
1 病害
1.1 灰斑病(Cercospora lonicericola)
灰斑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尾孢属引起,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叶片上出现赤黄色失绿小斑,后扩大成近圆形,由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无明显边缘,斑上生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发现病叶立即摘除,全株喷洒1∶1∶1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50%苯菌灵及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也可喷32%克菌(乙蒜·酮)5+5乳剂及30%菌无菌(乙蒜素)乳剂1 500倍液。隔7 d喷1次,连喷2次。
1.2 褐斑病(Ascochyta tenerrima)
褐斑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壳二孢属引起。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赤色小斑后扩大成圆形,直径2~4 mm,淡褐色,有明显褐色边缘病斑,上生黑色小点。
防治方法: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1∶100波尔多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8%赛福(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菌无菌(乙蒜素)乳剂1 500倍液。每7 d喷1次[1]。
1.3 煤病(Fumago vagahs)
煤病由煤炱、刺盾炱及小煤炱共同感染所致,主要危害叶片。病初叶片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褐色小斑,后扩大成绒毛状黑色,暗褐色或稍带灰色霉层,因病菌不同症状稍有区别,煤炱的症状如黑色薄纸,很容易剥离脱落,刺盾炱如锅底黑灰,以叶正面发生较多,小煤炱为辐射状小霉斑。
防治方法:一是有蚜虫蚧类、粉虱类发生时,用松碱合剂300倍液及40%毒死蜱乳剂,或25%杀扑磷噻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洒。二是病初可清水反复冲刷或用石油助长剂2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隔7~10 d喷1次,连喷2次以上。
1.4 白粉病(Erysiphe sp.)
白粉病由子囊菌亚门真菌白粉属引起,发病部位有叶片、花及嫩梢。叶片上初生白色粉状小点,进而扩大成白色粉状斑,后布满整个叶片,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叶片发黄,皱缩变形,最后落叶、落花,枝条干枯[2]。
防治方法:一是注意修剪整形。二是病初用50%胶体硫加90%晶体敌百虫100 g对水20 kg,弥雾机喷洒,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600倍液、20%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粉霉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叶秀奶悬浮剂1 500倍液喷洒。隔7 d喷1次,连喷2次以上。
1.5 叶斑病(Kabatia lonicerae)
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多见于叶片边缘和叶尖,初现淡黄色斑,后扩大成近圆形,褐色,边缘深褐色稍隆起,后形成直径10~20 mm近圆形斑。潮湿时见散生暗褐色载孢体。
防治方法:一是越冬前清除枯枝落叶,带出田外烧焚。二是早春大田普喷1遍施必康600倍液,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角炭霜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2%乙蒜素酮水剂1 500~2 000倍液喷洒。每隔7 d喷施1次,连喷2次以上。
2 虫害
2.1 蚜虫
常见种为胡萝卜微管蚜,以成若虫刺吸茎、叶、花的汁液,使叶片卷曲皱缩,造成生长不良,重则枯死。可用20%快克乐(氰·马)乳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洒。同时保护好天敌昆虫瓢虫及草蛉等[3]。
2.2 红蜘蛛
常见种为朱砂叶螨,以成若螨在叶背吸食汁液,相应叶面出现黄白褐斑,重时叶片脱落。发现危害即用1.8%阿维菌素乳剂2 5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剂1 500倍液、3.2%快克螨(阿维·哒)乳剂2 000倍液喷洒。
2.3 蓑蛾
以幼虫躲在蓑囊内取食叶片,造成叶片缺刻,严重时可食光叶片,仅留叶脉及满树蓑袋。发现危害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1.8%爱福丁1号3 0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2 000倍液、15%毒赛尔乳剂1 000倍液或1亿活孢子/g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菌液喷洒。
2.4 褐天牛
成虫为害树皮,幼虫钻蛀树干内蛀食,蛀孔处有唾液状胶质分泌物并虫粪或木屑,受害株长势弱。发现虫孔用80%敌敌畏乳油原液浸棉球塞虫孔内,用胶泥封孔,也可用1/3磷化铝片塞虫孔内泥块封孔。
3 参考文献
[1] 向道辉.浅谈金银花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J].现代园艺,2012(8):48,50.
篇4
[关键词] 棉花 常见病虫害 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137-01
棉花是从亚热带地区移植过来的作物,在春夏时段播种,夏秋季成熟,其生长过程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和相应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河南地区的气候特点相对比较合适棉花生长。棉花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相应的病害和虫害,对其良好生长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而且随着各类防治措施的实行,各类病虫害也在不断升级,给防治带来了难度。只有全面了解各类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依据实际情况,才能对相应的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确保棉花的正常生长。
一、棉花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 立枯病
立枯病是在棉花生长初期出现的病症。立枯病会导致没有出土的棉花种子形成相应的烂芽或烂种。而对于出土后的棉苗,立枯病会导致其根部产生相应的黄褐色病斑,并逐渐扩散开来,造成棉苗幼茎的凹陷和腐烂,甚至会棉苗产生相应的枯死。
针对棉苗出现的这种立枯病,本站通过相应的实地测验得出如下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1)分别用一半用量的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并用其600倍液进行相应的喷洒;(2)用70%用量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并用其600倍液到800倍液进行相应的喷雾;(3)用立枯净800倍液到1000倍液对棉花幼苗进行灌根和喷雾。
2. 细菌性角斑病
细菌性角斑病是棉花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细菌病害,它是由油菜黄单胞菌棉葵产生相应的病变而引起的。棉籽是这种细菌病的主要浸染源,同时,病残体和土壤中残余病菌也是产生这种病害的因素。一旦产生这种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的相应部位会产生一定的菌脓情况,这种病菌还能通过风雨和昆虫产生传染性的传播,从而导致这种病害得到大面积的流行。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还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在一些温室大棚中容易产生相应的发病。
针对这种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种植户可以在苗期实施相应的中耕,使土壤的湿度相应降低,还要在施肥时增加磷钾肥的用量减少氮肥的用量。与此同时,棉花种植户还要加强相应的棉田管理,合理地整枝打杈,并及时清除相应的老叶和病叶,避免病菌的残留和扩散。此外,棉户可以用72%农用链霉素按3000:1的比例,按每亩60千克药液喷洒,也可以用12%绿乳铜600倍液进行喷洒。
3. 炭疽病
棉花生长过程中的炭疽病会使其植株根部出现相应的红褐色斑点,而后转变成紫褐色凹陷斑。与此同时,棉花的子叶和茎部也会受到影响,出现相应的病变情况。棉花的炭疽病在严重时会出现失水纵裂,甚至幼苗枯死的情况。
针对棉花中的炭疽病,可以用一些湿拌种或浸种方式来预防。首先,可以用70%代森锰锌粉按每100千克种子500克粉剂的比例进行湿拌种;其次,可以用40%的五氯硝基苯按每100千克种子1000克的比例进行湿拌种。此外,还可以用50%的多菌灵可湿粉按每100千克种子250克的用量,再兑250升的水进行浸种,浸种时长保持在24小时。
二、棉花常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 棉铃虫
棉铃虫是棉花常见虫害中的杂食性害虫,其幼虫会蚕食或破坏棉花的生长点和棉花蕾铃,造成相应的虫蛀或腐烂脱落等现象;其成虫会取食棉花花蜜,并能产出大量的卵子,对棉花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威胁。
针对棉花生长过程中出现棉铃虫的现象,我站经过实地研究发现,棉铃虫在产卵高峰期每天可达30粒以上。棉农应在产卵高峰期出现以前就开始进行相应的防治,可在每百株棉花中发现6-8头幼虫时就开始用药,并保持5-7施药一次的频率,一直到8月底。针对棉铃虫的施药,棉农可选用1000倍液的40%辛硫磷或阿维高氯,也可选用25%的三唑磷500倍液,也可对其交替使用。
2. 棉蚜
棉蚜,俗称腻虫,主要是通过吸食棉液中的汁液来对棉花生长造成影响。有棉蚜的棉叶上会形成相应的蜜露。被棉蚜损害过的棉叶会出现卷缩变小,叶片凋落等情况,进而或造成受害植株发育矮小,花蕾少,现蕾和吐絮拖延等情况。
针对棉花生长中的棉蚜虫害,棉农可以用喷洒杀虫剂的方式进行防治,既可以用蚜虱灵、速杀威等高效低毒杀虫剂,也可以用“镇蚜”或“云大- 啶虫”等产品,并按照相应的药液比例进行喷洒。
3. 棉红蜘蛛
棉红蜘蛛是一种有害叶螨,它寄生在棉叶背面,通过吸食棉叶中的汁液对其造成相应的危害。被棉红蜘蛛危害过的棉叶在最初会出现相应的黄白斑点,随着危害程度的加深和棉红蜘蛛的增加,棉叶会变成红褐色,甚至会出现脱落和整株棉花死亡的现象。
针对棉红蜘蛛,棉农可以用1000~1500倍液的20%三氯杀螨醇或40%氧化乐果、久效磷等进行相应的喷雾,会达到一定的良好效果。
棉花生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病虫害,给棉花的生长和棉农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困扰。本文通过实地研究,对棉花生长中出现的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办法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希望能给棉农们提供一些帮助,从而保障棉花的正常生长。
参考文献
篇5
一、花生病虫害综合防治
(一)播种前防治要点
冬耕、深耕减轻病虫害发生;实行轮作轮茬、选用抗病品种;配方施肥,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氮磷钾复合肥。
(二)播种期防治要点
1.药剂拌种。用18%辛硫福美双或25%多福毒死蜱或60%蚍虫啉种衣剂拌种,可预防病害,防治地下虫、蚜虫。
2.土壤处理。用0.1%二嗪磷颗粒剂或3%辛硫磷颗粒剂或5%毒死蜱颗粒剂适量,拌细土30公斤于犁后耙前撒于地表,可防治蛴螬、金龟甲、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蚜虫等害虫。
3.防治杂草。播种后3天内喷施乙草胺。
(三)苗期防治要点
1.防治蚜虫。可喷施氰戊蚍虫啉、啶虫脒、抗芽威、氧乐果等药剂。
2.预防病害。喷施塞弗嘧菌酯、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
3.化学除草。防治禾本科杂草用盖草能或精喹禾灵,防治阔叶杂草用氟磺胺草醚或乙羧氟草醚或百垄通。
(四)中后期防治要点
1.防治病害。从初花期开始,喷施塞弗嘧菌酯、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药剂,间隔10~15天连续3~4次,可防治根腐病、茎腐病、叶斑病等多种病害。
2.防治蛴螬。在7月上旬、中旬,蛴螬孵化盛期和低龄幼虫期及时施药防治。用0.1%二嗪颗粒剂或3%辛硫磷颗粒剂或5%毒死蜱颗粒剂适量,拌细土30公斤,开沟穴施。施药后及时浇水,效果更好。也可用50%毒死蜱乳油或氰戊蚍虫啉顺行喷于根部或灌墩。
3.防治其他害虫。叶面喷施氰戊蚍虫啉、阿维菌素、毒死蜱等农药,可防治棉铃虫、造桥虫、蚜虫、斜纹夜蛾等虫害。也可用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磷酸二氢钾、钙肥混合喷雾。
(五)收获期防治要点
结合花生收刨和复收,捡拾蛴螬或金龟甲,降低害虫密度,减轻翌年危害。花生收刨、晾晒及储藏等环节都要保持通风、干燥,杜绝种子霉捂。霉捂种子是导致花生枯萎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清除田间病残体,减轻翌年叶斑病、茎腐病、锈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
二、花生各生育期特点及田间管理
花生在各个生育时期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田间管理的中心工作就是促进花生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有益生长,防控减产因素,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一)种子萌发出苗期
从播种到50%的幼苗出土并展开第一片真叶,为种子萌发出苗期。栽培上要求一播全苗,苗齐苗匀。春播最早在4月下旬,要求5厘米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15℃以上。
(二)苗期
从出苗到50%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为苗期。一般北方春播花生苗期25~35天,夏播花生苗期20~25天,地膜覆盖栽培缩短2~5天。
1.特点。主要结果枝已经形成,花芽大量分化,根系和根瘤形成期。
2.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最适宜温度为26℃~30℃;花生苗期是最耐旱的时期,干旱解除后生长能迅速恢复,甚至超过未受旱植株;苗期适当施氮、磷肥,能促进根瘤的发育,显著促进花芽分化数量,增加有效数。
3.管理中心任务。保全苗,促根壮苗,促早花多花,争取枝多节密,为丰产打基础。
(三)开花下针期
从始花到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为开花下针期,简称花针期。北方中熟品种春播一般需25~30天,春套或夏直播一般需20~25天;早熟品种春播需20~25天,麦套或夏直播一般需17~20天。
1.特点。叶片数迅速增加,叶面积迅速增长;根系在继续伸长,同时主侧根上大量有效根瘤形成,固氮能力不断增强。大量开花成针期,花量占总花量的50%~60%; 大量花针入土,形成果针数可达总数的30%~50%;这一时期所开的花和所形成的果针有效率高,饱果率也高,是将来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需肥水较多。
2.影响因素。低温、弱光、干旱和积水都能延迟开花,减少花量,影响果针形成和入土。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22℃~28℃;土壤水分含量以60%~80%为宜;这时根瘤大量形成,能为花生提供越来越多的氮素。硼素对开花受精有影响。
4.管理中心任务。促茎叶生长,控制旺长,在结果层增施磷、钾、钙肥,提高固氮能力,及时做到旱浇涝排,中耕培土迎果针,为大量开花下针创造条件。
(四)结荚期
从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到50%植株出现饱果为结荚期。北方中熟大果品种约40~45天,早熟品种为30~40天,地膜覆盖可缩短4~6天。
1.特点。结荚期是花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盛期,同时亦是营养体由盛转衰的转折期;是花生荚果形成的重要时期,该期所形成的果数占最终单株总果数的60%~70%,也是花生吸收养分和耗水最多的时期,对缺水干旱最为敏感。
2.影因素。温度、湿度、光照等对荚果发育影响很大。
3.对外界环境的要求。
水分。该期需水最多,要求土壤相对含水70%~80%。
温度。温度影响结荚期长短及荚果发育好坏。一般大果品种约需超过10℃的有效积温600℃(或大于15℃,有效积温400℃~450℃)。
养分。该期吸收氮、磷占整个生长期的50%左右。该期保证钙肥的供应可提高花生饱果率;保证磷肥的供应可提高种子含油率,可根外喷肥。
4.管理中心任务。
防倒伏、防旺长、防叶病,根外喷施磷肥增果重,提高结果率和饱果率。
(五)饱果成熟期
从50%的植株出现饱果到大多数荚果饱满成熟,北方春播中熟品种约需40~50天,晚熟品种约需60天,早熟品种约30~40天,夏播一般需20~30天。
1.特点。营养生长逐渐衰退,生殖生长为主;根系吸收下降,固氮逐渐停止;叶片逐渐变黄衰老脱落,茎叶管养大量转向荚果;果针数、总果数基本上不再增加;饱果数和果重大量增加,占总果重的50%~70%;饱果期耗水和需肥量下降,但对温、光仍有较高的要求。
2.温度。影响饱果期长短,温度低于15℃时荚果生长停止;饱果期耗水和需肥量下降,若遇干旱已无补偿能力,会缩短饱果期导致减产。
篇6
关键词:月季花;病虫害;防治
【引言】
月季花在南北方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是使用次数最多的一种常见花卉,同时具有一定的环保作用和药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有52个城市将月季花选为市花。月季花在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主要病虫害有:黑斑病、白粉病、灰霉病、蚜虫、介壳虫、红蜘蛛、金龟子等。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及工作经验,在此对月季花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1 月季花的主要病害及防治
月季花常见的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白粉病、灰霉病等。
1.1 黑斑病
黑斑病为普遍的全球性病害,月季花的叶、叶柄、嫩枝、花梗和幼果均可受害,但主要危害叶片。染病初期,月季花叶面上出现边缘呈放射状的黑褐色病斑,直径 3~12 mm 或更大;后期病斑上生许多黑色疱状小点,黑斑扩大后颜色变化为黄褐色或暗紫色,最后呈灰褐色,叶片畸形发育,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枯黄,落叶,导致个别枝条枯死或整株枯萎[1]。
月季黑斑病为真菌病害,病菌以分生孢子及菌丝体在病叶和病枝上越冬,可以借助雨水和昆虫进行传播,次年5月中下旬开始感染发病,7-9月为发病盛期,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
1.1.2 防治方法
(1)在通风透光的环境下培植花卉;(2)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2)发现霉变枝条应当立即清除,对清理下来的病变枝叶集中焚烧处理;(3)药剂防治,喷洒50%退菌特600-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2]。
1.2白粉病
月季花的叶片、叶柄、花蕾、花瓣等部位均能感染白粉病,染病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随着病斑的不断扩散,表面呈现灰白色斑块,如覆盖白粉,最后病处长出许多黑点, 连片覆盖患处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淡灰白色,病患严重时叶片萎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3]。
1.2.1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发现病变枝条立即剪除;(2)加强通风,降温排湿,平衡水肥,多施有机肥;(3)药剂防治,染病初期用2-3次石硫合剂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连续喷洒,此外,硫钡粉250倍液或硫酸亚铁250-300倍液可使病叶干枯,阻止病菌蔓延。
1.3 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发生在月季花的花瓣、茎叶、嫩芽等部位,染病部位腐烂变为褐色,在潮湿的环境中易染病,严重的发病部位长满灰色霉层,进而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导致花卉腐烂枯萎病死。灰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
1.3.2 防治方法
(1)栽培过程中注意通风透光,环境湿度不易过高;(2)科学栽培,合理布局种植,少施氮肥;(3)药剂防治,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代森猛锌、50%多菌灵对病处进行喷杀,7~10d1次,每次3~4次。
2 月季花的主要虫害及防治
月季花常见的主要虫害有蚜虫、介壳虫、红蜘蛛、金龟子等。
2.1 蚜虫
主要有月季管蚜、桃蚜等种类,分布极广,繁殖能力强,一年可繁衍10~20代,主要吸食植株幼嫩器官的汁液,危害嫩茎、幼叶、花蕾等,致使受害植株叶片枯黄脱落,严重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和开花,对月季花及其他花卉的危害较大,也是一种传播病毒的主要害虫。
2.1.1 防治方法
(1)利用人工方法灭杀蚜虫幼虫,与日常检查结合,剪除有虫卵的枝条;(2)是经常检查植株,发现蚜虫后及时杀灭或摘除染病植株;(3)在发生严重虫害时,用 40%氧化乐果 1 200 倍液,或 90%晶体敌百虫 1 000 倍液,或灭蚜松乳剂 1 500 倍液,或 2.5%鱼藤精 1 000~1 500 倍液进行喷杀。
2.2介壳虫
主要有白轮蚧、日本龟蜡蚧、红蜡蚧、褐软蜡蚧、吹绵蚧、糠片盾蚧、蛇眼蚧等种类,喜高温高湿。主要危害老棵月季,常聚集于月季花的老枝干或裂缝处,刺吸月季嫩茎、幼叶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枯萎。
2.2.1防治方法
(1)栽培过程中注意日常照料及预防,注意控制湿度和温度,加强通风及光照;(2)虫灾密度不高时,可以通过人工手动除灭虫害;虫灾密度较高难以人工清楚,可以考虑更新修剪烧毁虫枝,或更换栽培地点;(3)药剂防治,在若虫期用 40%氧化乐果 1 500 倍液,或 50%马拉硫磺乳剂 1 000 倍液,或 50%辛硫磺 2 000 倍液喷杀;在休眠期用 3~5 °Bé 石硫合剂喷杀,并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如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小红瓢虫等[4]。
2.3 红蜘蛛
红蜘蛛,俗称大蜘蛛、大龙、砂龙等,学名叶螨,我国的种类以朱砂叶螨为主,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通常为圆形或卵圆形,呈桔黄色或红褐色,分布广泛,食性杂,体小不易发现,为害方式是以口器刺入月季花叶片内吮吸汁液,破坏叶绿素成分,使叶片呈现灰黄点或斑块,叶片桔黄、脱落,甚至落光。
2.3.1防治方法
(1)日常注意对枯枝、杂草、枯叶的清理,统一集中清理,或实行圃地灌水,对越冬虫卵予以消灭;(2)发现叶片出现虫害特征,应及时摘除焚烧;(3)药剂防治,在红蜘蛛发生期喷 0.5 °Bé 石硫合剂,或 40%三氯杀螨醇乳剂 2 000 倍液,或 20%三氯杀螨砜1 000 倍液进行喷杀。
2.4 金龟子
主要有铜绿金龟子、黑绒金龟子、白星花金龟子、小青花金龟子等种类,通常在每年的4~6月份出现,成虫具有趋光性,昼伏夜出,白天通常在土中潜伏,黄昏或傍晚出土活动,成虫主要啃食月季花的新叶、嫩梢和花苞,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开花,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害虫,对花卉根系的威胁尤大。
2.41防治方法
(1)清除田梗、路边和田间的杂草及枯枝落叶,耕整土地以消灭越冬虫源。合理灌溉和施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虫能力,及时喷药(2)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于傍晚振落捕杀;(3)药剂防治,在成虫发生期树冠喷布50%杀螟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0%对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布石灰过量式波尔多液,对成虫有一定的驱避作用[5]。
【参考文献】:
[1]杭唯. 月季花的病虫害防治[J]. 吉林农业,2011,No.25303:109.
[2]谢荣贵.白菜黑斑病、白斑病无公害防治方法[N].湖北科技报,2000.
篇7
[关键词] 星子县 棉花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164-01
星子县棉花生产总面积为30382.55亩,其中平原洲地1324.36亩、丘陵旱地26814.48亩、水改旱2243.71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9.41%。随着星子县棉花种植产业不断发展,病虫害呈现加重趋势,为了切实防治好棉花病虫害,地区农业部门强化监测预警机制,加大棉田调查监控力度,准确各类病虫害预警信息。农技人员根据棉田调查病虫基数、气象条件及往年资料,及时各类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把握病虫害防治主动权,并建立病虫害信息通报制度,确保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及危害程度。在全乡各行政村以科技示范户、村“两委”成员为监测点,在全乡建立病虫信息监测网络,不定时上报各点、面病虫危害信息,为科学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1 棉花田间管理技术
1.1 做好施肥工作
在棉花整个生育周期内,需要追肥2~3次,要做好蕾期、花铃期施肥工作。首先,做好蕾期施肥工作。这个时期施肥应该做到稳施、巧施,蕾期是棉花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肥量较高,蕾期水肥不足会影响到棉花的生殖生长,如果施肥过多会导致棉花过渡旺长,因此这个时期的施肥十分关键。在肥料选择方面应该以有机肥和速效化肥配合施入为主。速效化肥可以很好的满足棉花生长的养分需求,而有机肥肥效长,释放速度较慢,可以持续平衡的供给棉花养分。一般情况下,对于地理条件较好,基肥足,长势旺盛的棉花,可以不施肥或者施入少量氮肥,适量施入磷肥和钾肥。对于地理条件中等,棉花缺肥严重的可以每亩施入完全腐熟的饼肥50公斤或者厩肥500公斤,尿素4.5公斤或者复合肥10公斤;其次,做好花铃期的施肥工作。进入花铃期之后,棉株营养生长向着生殖生长转变,生殖优势明显,棉花现蕾、开花和结铃同时进行,这个时期是棉花一生中续费量最多时期,如果肥料供给不足会导致棉铃出现大量脱落现象,这个时期的施肥量站到了总施肥量的一半左右,一般情况下每亩施入复合肥15~20公斤,或者施入尿素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对缺硼的棉田,每亩施入硼肥0.1公斤,或者叶面喷施中0.1~0.2%的硼砂1~2次。在重施花铃肥的基础上,在立秋前后,补充适量的顶盖肥,这样可以预防棉株出现早衰现象,增加棉株顶部棉铃的结实率,提高棉铃重量。一般每亩施入尿素5~7.5公斤,并增施少量钾肥,花铃期后期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并且也不利于施肥,这个时期可以进行叶面施肥,可以使用0.1%的尿素溶液和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
1.2 做好化学调控工作
对于生长比较正常的棉株在棉花初花期喷施缩节胺溶液,每亩使用0.1g,结铃期每亩使用1.5g缩节胺进行叶面喷施,。打顶后一周内每亩使用缩节胺2g,上述剂量兑水30~4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化学调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后期无效结果枝和赘芽的出现,促进棉铃发育,对于生长过于旺盛的棉田应该适当增加用量,对于生长较弱的棉株少用或者尽量不用,天气干旱时会加重缩节胺的应用效果,因此该种药物应该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
1.3 做好整枝打杈工作
首先,做好整枝抹芽工作。要及时将主茎上的枝叶抹去,将结铃枝中的赘芽抹去,确保养分集中供给;其次,打顶。通过打顶可以去除棉株的顶端优势,控制棉花后期无效结果枝和提高花蕾养分供给。打顶的时间应该根据田间棉花的具体生长情况综合确定。一般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进行,最晚不能超过立秋;最后,除草排灌。棉花结铃期处于高温多雨季节,棉田容易生长出很多杂草,应付该及时将其除去,并做好防水排涝工作。
2 做好棉花病虫害防治工作
最近几年,在星子县棉田中危害比较严重的病虫害主要有枯萎病、棉红叶茎枯病、棉红蜘蛛和棉铃虫以及蚜虫等几种病虫害。做好这些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做好化防治。首先,对于棉花枯萎病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防治,发现病株应该拔除带到田外集中处理,并做好定植穴消毒工作。可以选择使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克黄枯、枯黄基因素、棉花三清等进行联合治疗,并加营养调节剂如:磷酸二氢钾、硼锌肥、天丰素、鱼蛋白等,每次喷药间隔5~7天,连喷2~3遍,能够控制病情传播;其次,对于棉花叶茎枯病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甲霜灵、多菌灵等杀菌剂喷施2~3次,防止其他病菌的入侵,缓解病症。喷药时可以亩用100克磷酸二氢钾作叶面肥使用,既可补肥,又可达控病的效果;再次,对于棉红蜘蛛可用10%苯丁哒螨灵乳油000倍液,或10%苯丁哒螨灵乳油1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3000倍液混合后喷雾防治;第四,对于棉铃虫可以选择使用45%丙溴辛硫磷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液组合喷杀幼虫,连用1~2次,间隔7~10天;最后,棉花蚜虫可以选择使用70%艾美乐,苗蚜每亩地用药5克,伏蚜每亩地用药10克,对水30公斤喷雾,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安庆地区;桂花;病虫害;防治
安庆地处安徽西南部,北纬29°47′~31°17′,东经115°46′~117°44′,属亚热带沿江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为14.5~16.6℃,年均降水量为1300~1500mm,无霜期为248d。可见,安庆地区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桂花的生长发育,但同时也有利于桂花病虫害的传播。
1 病害种类与防治
1.1 桂花叶枯病
桂花叶枯病主要发生在叶尖和叶缘,一般由灰褐色小点发展为大型的红褐色不规则斑块,其中病斑的边缘色深而背面色浅,若多个病斑相互连接,则干枯面积可占全叶的1/3~1/2。在安庆地区,桂花叶枯病一般在7~11月发病,且环境闭塞、遮荫潮湿或生长衰弱的植株最易发病。在发病初期,喷洒1:2:200的波尔多液;在发病期,喷洒50%的苯来特1000~1500倍液,或50%的多灵菌800~10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500倍液。
1.2 桂花褐斑病
桂花褐斑病会在叶片上由初期的黄色小斑点发展至近圆形,病斑边缘为红褐色,中央为黄褐色至灰褐色,且其有黄色晕圈。褐斑病在后期会在叶片两面散生出黑色霉状物。在安庆地区,桂花褐斑病的发病期为7~11月。针对桂花褐斑病,重病区应在苗木出圃时喷洒1:1:100~200的波尔多液进行消毒;在发病初期,整株喷洒1:2:200的波尔多液;在发病期,喷洒50%的多菌灵500~600倍液或70%的可杀得300~500倍液或阿米西达1000~1500倍液。
1.3 桂花炭疽病
桂花炭疽病在初期会在叶面出现椭圆形、半圆形或圆形病斑,颜色由浅褐色到灰白色,并在边缘出现红褐色环晕,而病斑在后期会产生大量小黑点。在安庆地区,桂花炭疽病的发病期同样也在7~11月,且其病原菌在温度为10~33℃的闭塞、遮荫和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尤为迅速。在发病初期,喷洒70%的可杀得300~500倍液或25%的炭特灵500倍液或大生500倍液,注意应交替或混合使用不同的杀菌剂。
1.4 南方根结线虫
南方根结线虫病的主要症状为:根部成瘤及其地上部分矮小并发黄。这一病害的病原物主要经泥土、水流及2岁幼虫移动传播。其防治措施为:喷洒二溴乙烷或薰蒸剂溴甲烷等消灭土中线虫;植物在生长期,喷洒克线磷或杀线威等。另外,还应注意:一是及时修剪枝叶和摘除病叶,并集中焚毁。二是重视养护管理。三是选择土壤肥沃且排水条件好的地块栽种桂花等。
2 虫害种类与防治
2.1 柑桔粉虱
柑桔粉虱主要危害叶背,使其叶片发黄,并造成叶片脱落。在安庆地区,老熟幼虫(或蛹)会在叶背过冬。成虫一般在叶背产卵,直至孵化固定在叶背,并分泌出棉絮状的蜡丝。其防治措施为:喷洒2.5%的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或间隔7~10d喷洒10%的扑虱灵1000倍液,连续喷洒3~4次即可。
2.2 吹绵蚧
吹绵蚧主要危害新梢、嫩芽和叶芽,且在严重情况下,会引起叶片枯黄脱落或树梢枯萎。在安庆地区,无卵雌成虫或若虫会在叶背过冬。初卵若虫会爬迁至树外,并附在叶背主脉侧或新梢上,而雄虫会在临近土层、枝杆裂缝或杂草中造白茧化蛹。其防治措施为:间隔10d喷洒吡虫啉1000倍液,连续喷洒2~3次即可。
2.3 红蜡蚧
红蜡蚧主要危害叶片和枝杆,引起植株缓生、发黑和树冠萎缩。在安庆地区,受精雌成虫会在树杆上过冬,并依次在3月孕卵、5月中下旬产卵及5月下旬孵卵,而6月为盛期,其中初孵若虫会爬30min,并固定在枝叶上。针对红蜡蚧,其防治措施如下:间隔7~10d喷洒20%的稻虱净1500~2000倍液,连续喷洒2~3次即可。
2.4 扁刺蛾
扁刺蛾主要危害叶片,即其幼虫会啃食叶肉,而老龄幼虫会蚕食叶片至仅剩叶柄。在安庆地区,老熟幼虫会在疏松土层中集中结茧过冬,其卵一般产在叶背及其初孵幼虫会在卵壳附近停留至脱皮,之后先吃卵壳,再啃食叶肉。可采用以下防治措施:(1)在幼虫结茧前翻松树杆附近的土壤,引诱幼虫集中在这一区域过冬,从而方便集中消灭幼虫。(2)针对低龄幼虫喷洒10%的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25%的敌杀死5000倍液。
针对上述虫害,除了按要求喷洒药剂以外,还应重视桂花的养护管理,比如,及时修剪虫枝,植株间保持透光、透气及通风,以控制虫害。
3 结语
针对安庆地区桂花的病虫害,首先应收集数据信息,以查明病虫害的具体类型,然后结合病虫害的病状,分别从施药和养护管理2个方面加以防治,从而最大化地发挥桂花在城市绿化中的功用。另外,桂花病虫害喜阴、喜潮,则在养护管理中,应设法改善桂花的生长环境。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棉花 病害 虫害 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074-01
十六团辖区耕地10.5万亩,部分棉田枯萎病、黄萎病发生较重,近几年,棉蚜、棉叶螨和棉铃虫为我团棉田主要虫害,2015年我十六团种植棉田10.5万亩,通过早耕早播,化调防控,水肥运作,精细管理,综合防治,适时采收,收获籽棉3700万公斤,现就对我团棉田病虫害综合防治做初步探讨。
1 棉田病害
1.1 枯萎病
枯萎病又称半边黄和萎蔫病,表现为叶片皱缩、增厚,叶色深绿,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有时与其它症状同时出现。枯萎病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或土壤及粪肥中越冬,土温达到20摄氏度,染病棉株开始表现症状,25~30摄氏度,进入发病高峰,30摄氏度以上病情受抑制。
1.2 黄萎病
黄萎病一般在4~6片真叶期开始发病,植株下部叶片上的叶缘和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斑块,后逐渐扩展,叶色失绿变浅,主脉及其四周仍保持绿色,病叶出现掌状斑驳,叶边向下卷曲,当夏季暴雨来临后,棉株会突然萎垂,叶片大量脱落。
1.3 病害防治
1.3.1 选用优质抗病品种,做好精细选种工作。
1.3.2 用种衣剂对棉种消毒杀菌。
1.3.3 适期早播种、早管理,促壮苗早发,达到“早、全、齐、匀、壮”的模式,增强棉株抗病性。
1.3.4 中耕松土,促进棉苗根系发育,使其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1.3.5 注重科学施肥,增施钾肥和微量元素,培育壮苗抵御病害侵染。
1.3.6 物防治,药物防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喷药的方式(田间喷雾施用),另一种是药剂灌根的方式(顺水滴入药物),药物防治选用杀菌类农药,只能防止病害的蔓延,目前市面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理枯、黄萎病农药。我团棉花枯、黄萎病主要在7月初、滴三水后发生,病害初期,及时移除棉田病株个体销毁,跟踪调查,发现枯、黄萎病蔓延现象时,及时药物防治,根据病害遇水易爆发的特点,控制滴水量、防止枯、黄萎病的蔓延。
2 棉花虫害
2.1 蚜虫
蚜虫是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蚜虫以刺吸口器刺入棉叶背面或嫩头,吸食汁液,受蚜虫侵害的棉花幼苗,叶片枯黄脱落,表面有蚜虫排泄的蜜露,还容易诱发霉菌滋生。蚜虫最适合的温度为25℃,最适合的湿度为55%~85%,多雨气候不利于蚜虫发生,大雨对蚜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时晴时雨、阴天、细雨对其发生有利。棉蚜危害主要在幼苗期和蕾铃期,幼苗期危害的棉蚜称苗蚜,一般危害推迟棉苗发育,造成晚熟减产,严重为害时使棉苗不能继续发育甚至死亡;蕾铃期为害的棉蚜称为伏蚜,使蕾铃脱落,有的造成落叶而减产;棉花吐絮期有时还有棉蚜为害称秋蚜,污染棉絮,降低棉花品质。
2.2 棉叶螨
棉叶螨又名红蜘蛛,在棉叶背面刺吸汁液,棉叶受害初期叶正面出现黄白色斑点,3~5天以后斑点面积扩大,斑点加密,叶片开始出现红褐色斑块。随着危害加重,棉叶卷曲,最后脱落,受害严重的,棉株矮小,叶片稀少甚至光杆,棉铃明显减少,发育不良,棉株枯死。棉叶螨的发生蔓延和繁殖速度与温、湿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叶螨是高温活动型,高温干燥对其发生有利。在15℃~30℃的条件下,虫态的发育期随温度的升高发育速度快。当气温升高到30℃以上时,产卵量就下降,升高到34℃时就停止产卵。当气温在23.0℃~27.5℃时,对棉叶螨生长、繁殖最有利。5月中下旬至6月初,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繁殖速度随之加快,并集中开始危害棉花,棉叶上很快出现红斑,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繁殖和传播蔓延速度最快,于是6月中旬至7月初便出现第1个危害高峰期,7月中下旬会出现第2个高峰期。这2个时期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到8月下旬会使棉田呈现一片红,对棉花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2.3 棉铃虫
棉铃虫又叫钻心虫和棉桃虫。由于棉铃虫食性杂、繁殖快、危害重、防治难,是棉花重大毁灭性害虫之一。棉铃虫幼虫对棉花的危害最大,为害棉花时,幼虫食害嫩叶成缺刻或孔洞;为害棉蕾后苞叶张开变黄,蕾的下部有蛀孔,直径约5mm,不圆整,蕾内无粪便,蕾外有粒状粪便,蕾苞叶张开变成黄褐色,2-3天后即脱落。青铃受害时,铃的基部有蛀孔,孔径粗大,近圆形,粪便堆积在蛀孔之外,赤褐色,铃内被食去一室或多室的棉籽和纤维,未吃的纤维和种子呈水渍状,成烂铃。1只幼虫常为害十多个蕾铃,严重的蕾铃脱落一半以上。
2.4 虫害防治
2.4.1 蚜虫防治,利用天敌:棉田插种高粱,招引天敌,可以很好的控制伏蚜,保护利用天敌最重要是不要随便用药,瓢蚜比在1:150以下就不要用药;药剂防治:苗蚜百株3叶蚜量2500头或以出现卷叶株为防治指标,伏蚜平均单株上、中、下3叶蚜量200头作为防治指标。棉蚜发生达到防治指标时正处于点片为害阶段,应进行局部针对性喷雾,避免大面积用药。可用啶虫脒、吡虫啉等低毒高效杀虫剂。
2.4.2 棉叶螨在干旱、高温的生态环境中发生频繁,其为害从6月中旬延续到8月下旬,具有点片发生、爆发快,为害大的特点。食螨瓢虫、捕食螨、草蛉、蜘蛛等天敌对棉叶螨的前期控制作用有限,因此对棉叶螨主要是用化学防治:(1)坚持冬翻冬灌,冬春季节消灭田边杂草,恶化害虫越冬环境条件、降低害虫越冬虫口基数,减少危害。(2)坚持点片发生即点片防治的原则,用农药喷洒棉叶背面及用农药涂茎、点顶心等方法小面积挑治,减少大面积施药杀伤天敌的机率。(3)不同类型农药交替使用,不准随意加大施药浓度,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所用农药主要是杀螨剂,菊酯类农药易刺激棉叶螨增加产卵量,要慎用。一般棉田经4~5次点片挑治即可控制棉叶螨的为害,要避免大量施药造成恶性循环。
2.4.3 棉虫,棉花主要受二、三代棉铃虫的为害,棉铃虫发生时有世代重叠现象,对此制定的一系列防治措施包括:(1)冬翻冬灌,轮作倒茬,消埂灭蛹,减少越冬虫基数。(2)利用一代棉铃虫主要在玉米等作物上寄生产卵的特性,在棉田边种植玉米诱集带,集中捕捉和施药。(3)加强田管力度,在棉花打顶、整枝时将嫩枝带出棉田处理,控制棉铃虫卵量和幼虫数量。(4)棉铃虫较少采用化学防治,棉铃虫无抗药性,因此严禁擅自增加施药次数和增大施药浓度,所用农药主要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3 综合防治
棉花生育期比较长,且具有无限生长的习性。在棉花一生漫长的生育过程中,常会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为害。在当前的生产条件下,一般年份棉花因遭受病虫为害可造成经济损失5%~15%,如果不进行防治,则可造成30%~50%的损失,少数病虫在特殊年份可造成棉花,80%以上的经济损失。自从农药使用以来,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为害,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但由于农药长期大量使用,极大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了环境污染,造成了病虫害的再猖獗,增加了防治的困难因此,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对病虫害发生严重、农药使用量大的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必须走综合治理的道路。
3.1 种子选择与处理,选择抗病抗虫性品种,选种晒种,搅拌种衣剂;
3.2 适期早播种、早管理,促壮苗早发,达到“早、全、齐、匀、壮”的模式,增强棉株抗病性;
3.3 中耕松土,促进棉苗根系发育,使其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3.4 加强管理,时时调查,早发现,早治理,区域性点片防治;
3.5 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所用药剂和方法不仅要做到对人畜安全,同时对天敌和环境也要比较安全,严禁使用那些。
4 小结
在棉花虫害的综合防治上,一般根据棉花的生育特点和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在棉花生育前期(以7月下旬进入伏旱时为分界线),制定以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棉花的补偿作用为主的防治策略,而在棉花花铃期则以化学农药防治保棉桃为主。
参考文献
[1]陈杰林.虫害综合治理[M].农业出版社.1993.
[2]刘毓湘.当代世界棉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篇10
关键词:特性;栽植;防治
郁金香属百合科、郁金香属。原产地在亚洲中部、地中海沿岸,又名草麝香、牡丹百合、洋荷花等。
1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25~40cm,地下鳞茎呈扁圆锥形,茎、叶光滑具有白粉,具有褐色皮膜。叶3~5片,花单生茎顶,花冠杯状或盘状、蒴果、种子扁平,自然花期3~5月,果熟期4~6月。
2 生态特性
郁金香性喜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干燥的气候,忌酷暑、湿涝。适宜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微酸性、排水良好的沙土或沙质壤土,最忌黏重、低湿的冲积土、碱土和连作。具有夏季休眠、秋季栽植、冬季在土内生长的特性。生长开花适宜温度15~20℃,鳞茎夏季贮藏适宜温度20~25℃,冬季能耐低温。
郁金香以分球繁殖为主(以西安为例),栽种地点宜选择土层深厚、背风向阳又干燥的地方。深耕地后施入混合基肥(腐叶土、饼肥及骨粉),上垫一层土,然后再栽种。覆土深度一般为种球高度的2倍,株行距一般为9~10cm,但因品种的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种植前需对种球进行消毒,采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溶液浸泡种球15~20分钟,捞出晾干后再进行种植。栽后浇1次透水,入冬前再浇1次透水,保持土壤湿润。展叶前和现蕾初期各施1次0.2%的尿素液。花谢后,除预留种子母株外,其余的需及时剪除花茎,以便养分集中供给新鳞茎发育,此时,浇水次数要逐渐减少,以利于新鳞茎膨大和质地充实。
3 郁金香种植管理要点
3.1 浇水
郁金香喜微潮偏干的土壤环境,当植株现蕾后,可适当加大浇水,以促使花葶抽生,这样能使植株的观赏价值更高,但要防止土壤积水。在郁金香的整个花期管理过程中,应该掌握气温低少浇水,气温高多浇水的原则。
3.2 施肥
由于在郁金香的球根中有较多贮藏物质,它们对保证植株在缺少肥料的情况下正常开花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施肥对于植株开花早晚来说影响较小。在郁金香的花期控制中,通常可在其长出2~3枚叶片时,花葶抽生后追施富含磷、钾稀薄液体磷酸二氢钾、硝酸钙等1~2次,因郁金香对钾、钙较为敏感,适当施用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等,可提高花茎的硬度,这样基本保证郁金香正常开花。
3.3 光照
郁金香性喜强光,且光照是它开花的重要限制因子,在栽培过程中应该保证植株每天接受不少于8小时的直射日光。这样有助于郁金香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不仅保证植株生长良好,也能保证花多且正常开放。
3.4 花期管理
郁金香的花朵开放后,不要使栽培土壤过潮或过干,应该停止施肥,保持环境明亮,但是,避免过强的日光直射。忌高温,郁金香在阴凉的条件下不仅花色艳,而且花期长,最好将环境温度控制在8~12℃。因为郁金香喜凉爽,气温过高花朵容易衰败。
3.5 郁金香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3.5.1 郁金香疫病。又叫枯萎病,主要危害叶片、花、球茎,是郁金香栽培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①症状:叶、花受害部分产生黑色斑点,花梗受害后易腐烂,幼苗期受害时植株生长弯曲,最后枯萎死亡。球茎受害时,整株郁金香矮化并变淡黄色,花枯萎,茎基和鳞茎外部腐烂,并产生许多深褐色的菌核。②防治:栽种前对种球进行严格筛选,去除已经受到侵害的种球,对健康种球进行消毒、洗净、晾干后再进行种植栽培,发病时喷洒杀菌药物进行防治。
3.5.2 郁金香基腐病。主要危害种球。①症状:叶片发黄、萎蔫,严重时枯萎死亡。受害鳞茎根系很少,基部腐烂,贮藏期间受侵害的鳞茎呈浊白色,基部腐烂处变硬皱缩,有时呈轮级状。②防治:选用健壮的种球,种植前进行严格的筛选消毒工作,对种植土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
郁金香的主要虫害有蛴螬、蚜虫、锈螨等工作。由于郁金香的花期周期较短,因此,选用健康种球,对种植土壤进行严格的消毒,可以有效地防止虫害的发生。若发生虫害可以采取药物和物理2种方法进行有效防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