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唯物论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失分原因的分析
1.学生对哲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的内容主要分为四大块,即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人生观与价值观。其中有很多概念、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需要学生掌握,因为熟记并理解这些基本的概念、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是解答主观题的前提和基础。而不少学生在哲学学习过程中最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完全否定“死记硬背”,认为这样做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哲学知识点只要理解就行,其实,新课程并不否定“记”和“背”的重要性,新课程反对的只是“死”和“硬”,如学习矛盾的不平衡性中的两个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对这两个原理的内容很多学生一是不能记住,二是经常混淆,试想这样怎么可能在考试中运用这些原理分析问题呢?因此缺乏必要的识记是很难在考试中得到高分的。二是认为“背诵万能”。有一些学生认为,哲学的学习就是背课本,于是埋头苦背,最后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而收效甚微。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知识点的主干知识有三句话:“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只记住这几句话还不行,更要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才能在考试中得高分。
2.部分学生对学习哲学知识缺乏信心,不愿下工夫。
一些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愿配合老师进行系统的训练,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哲学概念、原理虽然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往往比较抽象,初学者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缺乏必要的练习就更难以掌握和运用。如唯物论中的“物质”概念,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领域所学习的物质概念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世界上各种具体物质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又如“矛盾”的概念,与日常生活中所讲的矛盾就有很大区别,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逐步理解掌握。可是我们不难发现,在平时的练习中,不少学生只喜欢做选择题,对主观题要么不愿做,要么怕做错,所以干脆空着不做等老师讲解直接把答案写上去完事,这样没有经过自身思考所获得的答案,不可能达到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
3.对已经掌握的哲学基本原理不能加以区分,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考试中,有的题目要求我们用唯物论的原理予以解答,而有的题目要求运用辩证法的原理予以解答。可是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于唯物论部分包括哪些原理,辩证法部分又包括哪些原理不能正确地加以区分,导致把辩证法中的内容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当成是唯物论的内容,而又把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当成辩证法的内容,这样一来在考试中失分就是必然的了。
4.不能把所学过的哲学原理与考试题中的材料联系起来,从而做到解题有的放矢。
一些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对于材料不能很好地分析,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无法把材料内容与具体的哲学原理联系起来,要么完成不了解题任务,要么是泛泛而谈,得分很低。比如说考察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一些学生在考试中不能从材料中找出“实际”是指什么?“意识的能动作用”体现在哪里?导致虽然记住了原理内容但还是难以完成解题任务。
二.提高主观题的得分对策。
1.坚持识记与理解相结合。
在哲学知识的学习中,一方面对具体的高考知识点要做必要的识记,也就是该记的要记,该背的要背,对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要做到准确快速地进行表达。另一方面要做到在记忆的过程中多思考,多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把识记与理解结合起来,做到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加深记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多看课本,勤做练习。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每位学生对老师布置的练习一定要认真对待,一定要动笔去做,只有勤做才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解题能力,哪怕是做错了通过老师的讲评也可以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做错?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向成功的方向发展。除了要做好练习外,还要多看书。要认识到练习是一种检查和评估看书效果的重要方法,通过做题,知道自己有没有真正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另外,还能发挥练习对看书的引导作用,以题目为载体,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带动课本其他相关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3.对于所学的哲学原理要能够加以区分,正确运用。
而要做到这一点,授课老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加以归纳,并按哲学四大块知识体系予以区分,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而学生上课要摘写笔记,把老师补充归纳的知识认真地记录下来。如学习矛盾分析法,老师一定会把矛盾分析法所包含的一些具体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归纳出来,就一定要记下来。有些同学有这样的想法,认为政治课的学习根本不需要记笔记,这是不对的,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地把老师归纳的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记下来,对于提高考试成绩将大有裨益。
篇2
〔关键词〕高校;“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养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原理”课教材在2001年出版后进行了多次修订,2015年版教材除了对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凝练之外,还融入了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和新精神。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要适应时代要求,提高“原理”课教学质量和实效性,必须精心规划,对“原理”课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一、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必须以认清课程性质、制定教学目标为始端〔1〕。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预计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教师讲授教学内容和选取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原理”课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加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然而,目前部分“原理”课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由于没有认识到“原理”课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标准、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以及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制定的,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因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很好地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导致其制订的教学目标不是太高就是太大,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学习和掌握基本原理的目的就是要学会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复杂的社会现象与问题。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等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许多大学生认为“原理”课理论性、政治性太强,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并不紧密,往往对其不感兴趣,甚至有的同学对其产生反感并加以排斥。因此“,原理”课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避免将教学目标制定得太高、太大,既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以基本原理为主体,又要关注世情、国情、民情等时政热点话题,用理论去分析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与他们实际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其将抽象、单调的思想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科学认识,使他们能够真正做到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原理”课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为例“,原理”课教师要从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去设计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通过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回答出物质的概念和存在形式、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矛盾运动规律等重要的理论问题。其次“,原理”课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实际工作中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第三,“原理”课教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其理想信念。笔者认为“,原理”课教师只有把以上三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教学目标更具明确性和可操作性,进而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设计符合教育对象特点的教学内容
“原理”课作为高校开设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其教育对象是除思政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的在校二年级大学生。“原理”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应用到的知识点较多,课时数却不像专业课那么充足,使得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全部教学内容都讲授到。因此,原理”课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一些“原理”课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一方面,对所有专业的学生设计的教学内容都相同,没有体现出差异性。另一方面,过分追求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未能很好地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观点运用到实际中去,忽视了教学内容中主要问题、重点问题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不同专业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笔者认为,“原理”课教师在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时,既要从学生原有的关于理论的知识基础出发,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别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又要从“原理”课内容多、课时数少等特点出发,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和重点问题。只有这样,“原理”课教师才能合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首先,按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原理”课教师在讲授物质的概念及其存在形态、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时,可以对汉语言文学、历史等有一定哲学基础专业的学生适当地引入西方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些比较典型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更好地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而对于数理化、机械等哲学基础相对薄弱的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就要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笔者认为,这种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分层次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的方法,满足了各个专业学生不同的需求,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其次,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如“原理”课教师在对“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明确这一章主要讲授的内容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原理”课教师在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时,应该抓住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条基本主线,联系我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重点讲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矛盾运动规律、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理论知识。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原理”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抓关键,而且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自然能够得到很大提升。
三、创新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
高校“原理”课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按照所要讲授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这一课程要求和当代大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这是确保“原理”课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目前许多“原理”课教师在选取教学方法时比较单一和僵化,往往选择灌输法,而没有从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选取讨论法、谈话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教师单一、机械地采取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原理”课教师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以“原理”课教学内容为依据,从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践中,“原理”课教师可以选取以下两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首先,选取案例教学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更能生动地说明一些问题,使学生易于理解及记忆,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2〕。讨论法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中,“原理”课教师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教师在讲授“世界的物质性”这一节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时,可以选取“猪孩”王显凤这一典型案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辽宁鞍山“猪孩”王显凤因缺少父母关爱,幼年时一直与猪为伍,没有人类的感觉和思维能力,后来在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的帮助下,她逐渐熟悉了社会环境,恢复了人的意识的真实案例,并且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提出“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等理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通过以上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能够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社会实践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等抽象的理论知识。其次,选取教师点拨、学生自讲互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点拨、学生自讲互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如教师在讲授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时,由于其侧重于方法论问题,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学生也较容易理解和感兴趣,所以可以采取以上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实践中,“原理”课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要求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分别讲述“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三部分内容,每组讲述时间为十分钟左右,每组讲完之后留五分钟时间让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然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最后由学生投票选出最好的一组。教师通过以上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在理论上全面、深刻地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性,而且在实践上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讲课能力,为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制作有吸引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满足“原理”课教学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原理”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之前,依据“原理”课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但是,部分“原理”课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太过于机械化,把全部教学内容都用PPT课件放映出来,致使PPT上文字太多,学生容易对其产生反感。还有一部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过多的精力用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如加入了一些华而不实的音频和视频,虽然课堂气氛有所改变,但课堂的重点、难点并不突出〔3〕。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充分发挥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提高“原理”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制作出能够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既美观又实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如在设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教学课件时,教师一方面要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个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通过文字的形式在PPT课件上面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又要把“猪孩”王显凤的真实案例和《人与宇宙》这一科教片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但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适度原则,播放时间不能过长,不仅要使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方式变得生动化、具体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突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而提高“原理”课的教学效果。总之,教师在对“原理”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以大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性格特点等实际情况和课程本身的特点为依据,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制作教学课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原理”课教学设计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进而达到教师和学生都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柳礼泉,黄艳,张红明.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与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96-98.
〔2〕杨霞飞《.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1):9.
篇3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改革
On《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Marxism》Educational Reform
Li Nyanja;Fluxion Laying; Tan Jauntie; Ganglia Xiaoping; Song Yuan; Chao An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Changsha,410128)
【Abstract】The paper sums up experiences recently five years Of 《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Marxism》Educational Reform from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ey words】《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Marxism》 Educational Reform
我们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有些来自边远贫困地区,经济相对困难些,见识和阅历也要少一些;部分学生如自费生、预科生等在入校时就比其它学校的学生录取分数线低一些,文化基础要差一些;还有学生虽考分很高,但属于调节录取而来,由于受社会上“学农没出息”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总有种“走对了路,但入错了门”的失落感;大部分学生相对于其它学校的学生而言,家庭背景弱一些,社会关系薄一些,社会活动能力差一些,随着高校招生的并轨, 找工作也更困难一些,前途更堪忧一些,内心深处总隐藏着一种自卑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也就差一些。因此,我们《基本原理概论》教师肩上的担子更重,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难度更大,教师更应该调整教学设计,淡化内容的理论性,采取合适方法组织教学。鉴于此,最近五年来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1.着重哲学素质的培养,突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功能
1.1 深化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现实。
哲学是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在从事《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过程中,立足于系统地阐述尤其是哲学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加以深化,联系当前的重大社会实践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讲授“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时,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的观点,去引导学生分析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相统一”的方针,理解这一方针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的。讲授“社会意识形态”时,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我国现阶段经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认识到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能够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定的程度。讲“否定之否定”时,用辩证的否定观引导学生去分析当前社会上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观点和看法,辨别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既反对肯定一切、顽固不化的“国粹主义”和复古主义,又反对否定一切、全盘西化的崇洋和文化虚无主义。讲“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时,运用这一原理,给学生打“强心针”,引导他们用发展的眼光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处理好个人理想同近期内全民族共同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高要求这一共性与结合自己专长、发挥个性的关系,找准个人定位,明确主攻方向,巩固专业思想,自强不息,不断进取,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克服自暴自弃,实现自我超越。讲“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时,阐述商品经济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一家一户几口人几亩田几亩地几亩山,自己吃饱穿暖就够了,用不着与社会、与市场发生联系,完全可以“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但商品经济就不同,它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取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说白了就是赚钱——不是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而是把产品作为商品卖出去,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获取差价,赚取利润,榨取剩余价值。这样一来,生产者就必须了解社会、了解市场,同时让社会、市场了解你能够生产某种产品,才能赚钱;就不是怕人家知道你,而是怕人家不知道你。同学们学习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也并不纯粹是为了自娱自乐,而是为了把知识作为商品卖出去,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所以一定要转变“皇帝女儿不愁嫁”、“人怕出名猪怕壮”的传统观念,敢于和善于推销自己,主动地、广泛地让社会、让市场了解你有真才实学,能够给企业和单位创造效益。
篇4
目录 出发点 归宿
多年来,笔者坚持听他人开学的第一课。在第一课上,绝大多数老师首先是用三言两语简介本学科或本模块的主要内容,然后就直奔主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第一框……”。笔者不解,意义非凡的“目录”,不少老师为何“三过家门而不入”?清人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卷一《史记集解分八十卷》中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由此可见,目录是我们“即类求书,因书究学”的指南。下面笔者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为例,谈谈如何利用目录来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一、目录,求知的出发点
1.由感觉到感知
从教多年,笔者的第一节课都是“目录课”。我在教学每一个模块之前,都让学生先打开目录,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去通读目录,让学生先去找“感觉”,感知该模块“是什么”,要“学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2.由“解目”到“提趣”
学生通读目录后,要给学生“解目”,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光让学生看目录,学生往往会有云里雾里之感,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的有关哲理是比较深奥的,如何让深奥的哲理“深入浅出”,进而让学生“热爱”哲学?老师首先要从目录讲起,不要让“空洞”、“抽象”的目录阻挡了学生的兴趣。对照《生活与哲学》的目录,可以追问学生: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有的学生认为是“上帝、神仙”,有的学生认为是“鬼怪、灵魂”,有的学生认为是“水、土”……对光怪陆离的回答,笔者让学生看目录中的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再让学生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学生简直是异口同声:“物质”。然后,笔者又让学生看目录中的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把学生分为两类:把认为世界本原是“上帝、神仙、鬼怪、灵魂”的学生作为一类,把认为世界本原是“水、土”的学生作为另一类。让学生回答自己属于什么“主义”(哲学派别),有学生把自己定位为“唯物主义者”,还有学生把自己定位为“唯心主义者”……笔者趁热打铁:“你们不但知道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而且还能够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了,哲学就是这么简单”。紧接着笔者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学生(个体)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应该用全面的观点,还是应该用片面的观点去看问题?让学生对照第三单元的目录去回答这些问题,没过多久,有个学生很自信地说:“我们学生是相互联系的、发展的,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他的回答笔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你不仅知道世界‘是什么’,而且还知道世界的状况‘怎么样’,哲学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就是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你们这么聪明,学不好哲学才怪!”此时,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已经“膨胀”了。
3.由兴趣到求索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名师都十分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开学第一课让学生看目录,在目录中帮助学生找兴趣,兴趣来了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二、目录,知识的归宿
一个模块结束或一本书结束后,通常我们都要进入知识的复习、巩固、提升阶段。这时通过回归目录,去巩固、提升所学的知识,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1.翻开目录,打开记忆的闸门
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是良好的品格,记忆的知识越多,观察就越敏锐,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一本书或一个模块学习结束后,我们要记忆的东西太多,如何记忆,有些学生很头疼。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打开目录,按照目录的顺序,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放所学的知识。在回放中有的学生对有些知识的把握已经变得模糊,此时,教师要允许学生看课本里的具体内容,以恢复记忆。如果回放一遍不行,就再回放一遍,直到记住为止。这个环节一般要花一至两节课的时间,老师在这方面要舍得时间的投入,因为在这方面的投入定会收到可观的产出。
2.说说写写,留下记忆的痕迹
说就是在独立回放、记忆一番后,同桌的两个同学按照目录的顺序共同阐述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等,以此达到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目的。结合某一具体问题,老师还应鼓励学生到讲台上去说,尤其是要让平时不善于表达的同学多说,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锻炼、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记忆模糊的知识还要多写,写多了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有时候,写比说更重要,会说不会写,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肯定是吃亏的。
3.归纳整理,提升所学的知识
一本书的学习结束后,学生往往有零、乱、散的感觉,此时,老师要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到体。只有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我们才能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提升知识,进而去运用所学的知识。教学中的这一环节也要围绕目录进行。从结构体系上来看,《生活与哲学》分为四大块: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笔者让学生打开目录,让学生指出目录中的哪些内容属于唯物论,哪些属于辩证法……让学生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类。老师要提醒学生看目录要从宏观到微观,即先看单元、课题、框题,再去填补框题的具体内容。如《生活与哲学》的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从宏观上看它是属于辩证法,从微观上看,第七课是辩证法的联系观,第八课是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九课是辩证法的矛盾观,第十课是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而这些观点再从微观上看,它们又包括一些更为具体的内容。如果我们把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必须让学生动手构建,构建好以后,这座哲学大厦就会屹立在学生的脑中,使其终生受益。
篇5
【关键词】心律失常 中医药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顺序的异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属于祖国学中的“心悸”、“怔仲”,“胸痹”、“眩晕”、“厥证”等范畴,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气急、惊恐不安、脉律不齐,甚至出现胸痛、眩晕、晕厥等症状。中医治疗本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且治疗有其独到之处,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因此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规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病因病机
心律失常按心率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两种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普遍认为是心脏亏虚、血脉瘀滞、瘀而化热。如周燕青等[1]强调,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脏亏虚、血脉瘀滞是发病的基本因素,心脉瘀阻、瘀而化热是其必要环节。在此基础上,各医家各有体会,王振涛[2]认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病机制无外乎“虚”、“瘀”、“热”,即气阴亏虚, 热毒瘀血,心神失养,同时强调心神不宁为本病之共性。赵永华[3]从内风的角度来认识快速性心律失常,并从肝阳化风,煽动心火;血虚生风,心脉失养;阴虚风动,扰动心宫;热极生风,痰火扰心;肝逆动风,忤犯心宫等六方面具体阐释。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目前多认为是心脾肾阳气亏虚,寒湿、痰饮、瘀血之邪阻滞心脉,心脉瘀阻流通不畅。如严永琴[4]总结李松林经验,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基本病机是心、肾、脾的阳气虚弱,阴寒内盛,在阳虚的基础上兼有血瘀、痰浊致使脉道不畅,鼓动无力,脉来迟缓或结代。张东兴[5]认为,其病机属心肾不足,阳气衰微,阴寒内侵,气血运行受阻,瘀血内停。郑源庞[6]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于自身阳气虚弱,阴寒内盛或气虚血寒或兼痰瘀阻滞等,以虚为本,气虚、阳虚最为常见。从脏腑辨证角度看,主要责之于心脾肾,但以心肾阳气虚弱为关键。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特色及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依据整体观念探讨病因病机
整体现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是中医学系统理论的一个最基本原理,是系统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总和的原理[7]。中医的整体观念是对于机体和疾病过程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这种系统质的认识,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机体的功能不是由其各个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堆砌或直接说明的,而是由其整体属性、功能来表达的。同理,疾病发展过程中也不能由病理细节直接说明全身性病理过程。 中医诊治心律失常所体现的正是这样的观点,从整体上考察病因病理,而不侧重于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对心律失常的认识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将其作为一种系统质的变化来把握,理论基础则是依据脏腑功能的整体性、经络气血的整体性以及“证”的整体性。
篇6
根据市委统一步骤,我镇作为第二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乡镇,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我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深深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是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提高执政能力、做好乡镇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努力提高工作能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是:
一、要深入学。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不发展,就不可能解决我们面临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还要加强业务学习。
二、要勤思考。所谓勤思考,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为浮云遮望眼”,不为缤纷繁杂的现象所迷惑、所困扰。要从现象分析入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科学发展观学习内容的丰富,决定了我们思考内容的更为丰富。在深入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后,我们还必须勤于思考:为什么科学发展观意义如此重大?影响如此深远?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什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以及发展与资源的矛盾?如何实现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有机统一,在迅速扩大总量的同时,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勤于思考,“三思而后行”,将学习、思考的成果用于指导我们的乡镇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要认真干。十七大报告要求我们党必须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员干部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体现以人为本,关心群众生活,想群众所想,为民办实事。四、要善总结从某种意义上讲,善总结和勤思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思考偏重于过程,总结偏重于结果。在整个学习、思考、实践的过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把这个规律性的东西记录下来,就是“善总结”。我们要有“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要树立热情服务的宗旨,实行办事程序公开,做到廉洁办事,努力做好乡镇工作。
篇7
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主体,以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1],从研究主体和研究目的看,西医和中医是相通的。中医学以阴阳平衡学说为理论基础,凝聚着中华民族近千年的医学实践结晶,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医学理论体系;西医学与西方现代科技同步,随着近现代西方科学发展逐渐形成,代表现代医学理论的主体模式。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源自1956年同志提出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中西医结合虽然在学科建设、临床研究、临床应用、中药研究等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但至今在结合医学理论的发展方面仍未能形成大的突破,其关键的问题就是两个医学体系间没有找到明确的结合点和交叉点。
1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阴阳平衡为主线的“衡”医学特点
1•1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中医学是一门诞生于中华文化母体基础上的学科,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经历了数千年延绵不断的发展过程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2]。中医学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黄帝内经》的出现为标志,它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总结了前人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经验,融会了当时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知识等进行归纳、推理、演绎,进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它较系统的形成了中医的阴阳平衡学说、五行生克学说、脏腑及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等,尤其是阴阳平衡学说。它以大处着手,将复杂无比的对象简单化,运用整体性和动态原则认识和处理事物[3]。它促进了中医学从原始的经验医学向着具有系统理论的高深医学发展,使中医学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轨道发展,并得到了完整系统的表达,使得它充满着睿智的哲学思想而延续至今[4]。东汉时期,张仲景发展了《内经》、《难经》等经典医学理论,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完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张仲景运用阴阳平衡学说的基本原理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理、法、方、药的基础理论和运用规律,创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其后医家百家争鸣,中医典籍浩如烟海,但均没有超出这两部巨著确立的以阴阳平衡和辨证论治为基础的理论范畴。
1•2中医理论的特点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阴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存在于事物的方方面面,阴阳平衡学说代表着事物对立统一,此消彼长的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中医范畴内代表着人体的某一个体或机体内部某一个脏器、某一组织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状态。正常生理是阴阳平衡,阴阳平衡失调,则发生疾病。五行学说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机体内部各层次间的平衡关系,以五行应五脏,指出了机体内部各脏器间的生克关系,说明了各组织系统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协调的关系。脏腑、气血津液学说提出了疾病结构单元的阴阳平衡状态,因此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以动态平衡为基本线索的一种横向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衡”医学[5]。
1•3中医理论的优势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过程,脏腑、气血津液学说代表某一脏器的结构单元的动态平衡观,五行生克代表着多个脏器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层次平衡关系,天地人的平衡观代表人与环境的整体平衡状态,因此动态平衡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治,形成了一套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人体健康和对疾病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符合辩证法的。
1•4中医理论的不足但中医学理论成型于两千年前,过于依赖于思维方法,对人体结构认识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常用取类比象、类比类推的方法进行归纳推理,一些基本概念不够具体,如脏腑、气血津液、八纲等概念较笼统不够细致。相对现代西医学存在着对人体结构单元和生理病理认识不够的问题,常常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存在病变部位不清、治疗方法较粗放的不足,有着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的现象。
2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结构单元为主线的“元”医学特点
2•1西医理论的形成现代西医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发展同步,它遵循着现代科学以还原论的方法为指导,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进行医学研究,把人体分解为许多的结构单元进行分析,创立和发展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它借助现代科学的进步和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运用显微镜、影像技术等现代化技术设备,使人们对微观结构生理病理和功能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形成了较系统的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如建立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理论,组织病理学理论,病原微生物理论,免疫学理论,分子生物学理论等,进而指导人们的临床医学实践,分化出临床医学的各门学科,促进着现代医学向着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
2•2西医理论的特点西医理论的形成是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完善的,它以客观的、具体的、形象的实物证据为基础,重视人体细微结构的分析研究,用微观的变化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就成了西医学纵向思维方式的基础[6]。有较强的精确性、客观性,西医学把结构单元作为其理论基础,把结构单元局部微观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研究依据,善于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和起始因素,主张对疾病的一元化的解释,根据西医学的基本特点可以把西医学简单地理解为“元”医学。
2•3西医理论的优势西医最大的优点是以结构单元为基础,以实验的方法为手段对疾病进行客观的结构、生理、病理分析、研究和验证,形成了较为客观具体和科学形象的现代医学体系。
2•4西医理论的不足由于现代医学过于依赖于实验科学,过于强调对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并向着无限纵深的微观方向发展,相对中医不注意宏观的把握,有着较大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存在着技术性有余、思想性不足的现象。例如现代医学虽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有了很多治疗手段,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如果结合中医治疗常常可以明显提高疗效,这种西医的缺陷单纯靠西医理论自身是难以解决的,并使其发展举步维艰[7]。钱学森早在八十年代就说过:“西医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还原的,中医的思维方式更符合现代科学思维的发展方向”,“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人体科学和医学研究都需要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而这正是中医的思维方式。”[8]因此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单纯的西医理论和方法是不全面的,融入中医思维与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3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3•1中西医结合的概念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起始于建国初期同志的倡议,提倡广泛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西医基本理论、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医学研究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达到中西医的融合沟通并形成新的医学的目的。它是20世纪后50年中国在医疗卫生事业伟大成就之一。中国当代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可以归纳为三句话:“中西医并重”、“实现中医现代化”和“促进中西医结合”,对于中西医结合经过50年的沧桑历程,已经在社会上获得了一定的共识,但也有许多不尽认同的地方[9]。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和路径仍不是很明确。
3•2中西医结合的主要方法和成就①对疾病进行西医诊断的同时,再结合中医辨证,即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在治疗上采取西药结合中药治疗,如糖尿病患者除使用西药如胰岛素、二甲双呱等治疗外,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给予中药进行治疗,如肺热津伤给予消渴丸,肾阴亏损者给予六味地黄丸等。②对同一患者的同一种疾病进行中西医两种诊断、两种治疗。例如外科手术的患者使用针刺进行麻醉,术后给予针灸或中药治疗,高血压患者除给予降压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可以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方剂,如肝阳上亢者给予天麻钩藤饮等进行治疗。③运用现代药理学知识对中药药物组分进行研究开发新药和开发新的剂型例如: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心血管病的常用药物银杏叶片、复方丹参滴丸等。④用现代医学的理论研究中医理论,例如有些研究者提出“脾虚本质”、“肾虚本质”的研究,试探性的找一些指标如腺苷酸环化酶等作为判断指标,试图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中医证的本质进行研究,明确中医药诊治疾病的原理。
3•3当前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是理论创新从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形式看,我们不难知道,中西医结合主要体现在用西医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查诊断,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或同一病种使用中西医两方法进行诊治。虽然在临床上的取得了不少令人满意的成果,但以上的几种结合皆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因为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结合几乎为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2]。中西医结合虽然走过了50余年,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研究的内容和角度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的问题,取得的成绩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根据同志提出的“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倡议,实质是要求把中医中药知识和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发展新的医学模式,旨在提高临床疗效,创新医学理论,以丰富世界医学。因此创新医学理论,发展新的医学模式是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要达到这个目标单纯的靠中医现代化,或用现代科技来研究、解释中医理论是不够的,因为中医理论的特点是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医学理论。因此我们把两套医学理论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才会产生新的新的医学理论模式。陈可冀院士认为找出两者的交叉点和结合点是非常重要的[9],而把中医理论的思想性融入西医理论,把西医理论的技术性融入中医理论正是它们取长补短的关键,可以作为它们的结合点与交叉点。
4“元衡论的”的观点
4•1阴阳平衡观是中医基本理论的主线中医理论以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平衡观为衡量标准的,具有以阴阳平衡为主线的“衡”医学特点。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平衡观,其一是天、地、人相互关联的整体平衡观,其二是把人体大致划分为脏腑、气血津液等的结构平衡观,其三是根据五行学说,各脏腑间有着相互生克、相互关联的层次平衡观。有较强的整体观和系统性,具有较强的思想性、逻辑性,它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倾向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辩证法。
4•2单元结构的研究是西医理论的基础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结构单元为主线的“元”医学特点,西医的理论基础是对解剖结构的正确认识,如果把一个人体看作个体单元,把人体分解成若干个单元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人体的构成层次为组织、器官、系统等几个层次,具有较强的精确性、客观性,它以现代西方科学使用的“还原论”的方法用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医学研究,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它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倾向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唯物论。
4•3“元衡论”可以作为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相结合的一个点“元衡论”的观点是我们根据中西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优势互补后得出的思路[10]。单元结构是指正常人体的基本构造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病原微生物等,是西医理论的基础;阴阳平衡观主要指阴阳学说的阴阳两个方面的因素在机体内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联系为特点的人体内部的动态平衡状态。由于中医理论常以脏腑、气血津液、表里等概念表述机体的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与现代西医理论相比较笼统不具体,较粗放而不精确。如果我们把阴阳平衡观、五行生克论融入人体的结构单元进行临床分析,用具体的结构单元代替抽象的脏腑、气血津液、表里等中医概念,把具体的结构单元作为阴阳间、五行间平衡与生克的结合点或交叉点,就可以对人体的分析有一个具体的、全面的、多层次的认识,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元衡论”。“元衡论”包含三个层次的单元平衡体系:其一为整体单元平衡,指人体是一个整体,其健康状态取决于人体与周围环境、饮食劳顿、神经精神、组装器官的动态平衡状态;其二为层次单元平衡,指人体由组织器官共同构成多个系统,系统与系统、器官与系统、器官与器官间通过神经体液联系构成若干个结构单元、功能单元,正常情况下它们保持着动态的生理平衡;其三是结构单元平衡,指某一个具体的器官或组织为一个具体的结构单元,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其自身内部的生理平衡状态。三个层次的单元平衡体系如果有一个平衡体系出现异常,通过其内部的联系可以影响其他层次的平衡状态,导致机体的疾病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把“元衡论”简单地理解为以整体单元、层次单元、结构单元三个方面的人体平衡观,它把中西医两套理论中各自较为突出的基本特点进行有机结合。以整体单元、层次单元、结构单元作为分析疾病的三个层次的线索,以平衡观作为判断健康与疾病的依据,按这个思路进行探讨疾病病理、生理和发生、发展的规律,可以更全面、清晰。
4•4“元衡论”的临床意义“元衡论”以现代医学的结构单元的平衡为基本点,把中医阴阳学说的理念贯穿于分析疾病的过程,用中西医的现有的知识和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元衡论”的思路,这样就可以按照既注重解剖结构单元又注重平衡观的立体思路对疾病进行系统的生理、病理分析与研究并指导治疗,以丰富阴阳平衡理论的具体内容,完善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同时为西医理论增添了系统性、整体性的思想,弥补了中医学思想性有余技术性不足和现代医学重技术轻思想的倾向,从而使对疾病的诊治既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具体性,又具有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中医理论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标志,平衡就是生理状态,失衡即为病理状态。人体的平衡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对称性平衡,而是人体五脏六腑、组织器官及其功能活动协调吻合而产生的平衡,不是消极的静态平衡,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动态平衡[11]。中医学的平衡观存在于人体的方方面面,现代生物学的人体内环境的体液平衡,现代微生物学的微生态平衡[12]也从现代医学的两个角度阐明了解剖结构单元之间和结构单元内部存在动态平衡,说明了“元衡论”观点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笔者曾以“元衡论”的思路对痤疮的病因进行分析,得出痤疮的发病是由于相关的三个层次平衡失调即皮脂腺内部微生物失调是结果、激素代谢障碍是根本、消化系统障碍是诱因,三个层次的平衡环环相扣,构成了痤疮发病的基础,我们通过给予相关环节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0],为“元衡论”的观点可以运用于人体疾病生理病理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篇8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09(B)―0056―01
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质,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充分发展个性呢?笔者通过十多年来教学实践和调查,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旨在促进中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发现法教学法
目前国内外所倡导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主动学习、范例学习等都可纳入“发现学习”的范畴。“发现学习”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把握科学成果的研究过程。
运用发现法的一般教学步骤有:1.教师提出问题或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产生疑问,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带着问题去探索。2.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动作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3.教师组织学生提出假设并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可开展辩论会。4.教师要对动作技术的原理方法和争论的问题作出总结。
如初中学生学习跳远技术,教师上课可简单交代本次课的目的与任务,但不向学生提供跳远的具体技术方法,而是要求学生自己探索跳远的途径。让学生通过反复学习,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懂得跳远的距离与助跑速度、起跳时间、腾空高度、落地平稳之间的关系。在获得一些基本的体验和知识、技术原理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跳远的技术要领。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其进一步发现新的知识,从而巩固新的技能,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二、启发诱导法
启发诱导法以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作为基础,在教学中遵循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关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乐学、苦学、会学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启发诱导法强调在教师启发、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实践,获得知识、技术和技能。赞可夫强调放开“背带”让学生独立行走,主张让儿童“下水学游泳”,就是对这种教学法形象的概括。这种教学法注意把学生的学、问、思、辩、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
启发诱导法是由教师提出任务,启发学生自己去探求和完成任务。其主要特点有:1.在授课时,教师提出要求,但不讲解,也不示范,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2.教师可采用多种手段提示学生,如正误对比、短时间讨论等,正确的示范尽可能让学生做,最后给出正确答案;3.当学生学会后,教师可采用竞赛法、巡回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排球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垫球技术,首先,教师要提出要求,不讲解也不示范。其次,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提示学生,启发学生讨论垫球的位置,正面对准来球等问题,再做示范,简明扼要地讲解重难点,对个别学生错误动作进行纠正。最后,在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后,教师可安排两人一组进行垫球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导式教学法
篇9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原则立场 与时俱进
目前我们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一方面,我国的改革开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另一方面,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教育与时俱进,培养适应社会转型需要的人才。德育是培育社会精神和人才思想意识的工作,无疑需要体现先进性与发展性,需要改革和创新。
一、德育教育基本的原则立场、观点必须坚持
1.必须坚持的指导,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德育教育的方法论基础。
(1)用联系的观点进行德育教育和研究。德育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是相互联系而存在的,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就应当从时间序列上把握住德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历史联系,从社会文化和教育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上把握住德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逻辑联系。
(2)要善于用全面的观点进行德育教育,切忌以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全面性,防止片面性,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因为一方面,我们难以把握事物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对德育这样的精神文化活动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具有历史惯性,如对传统道德,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全盘继承;对西方文化,要么盲目排斥,要么一概照搬;对精神的作用,要么“精神万能”,要么“精神无能”,等等。
(3)要善于用发展的观点进行德育的教育,切忌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唯物论认为,运动是事物的客观属性,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坚持运动发展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这就是辩证的发展观。德育教育应注意研究现实问题,同时也要适当追溯历史渊源,展望发展趋势,对某种德育方法或范例,不能当成是尽善尽美的,对于德育所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的解决,不应指望能一蹴而就,要有长远发展的观点。
2.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会遇到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迷惑力。这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标准。具体来说无论是对较新潮的德育理论还是对传统的德育教育老问题;无论是对外国德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评价,还是对本国德育实际状况的认识,都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是对外国德育的内容、途径、方法,不能简单地随意贴政治标签,也不能无原则地一概加以推崇和肯定。最重要的是要打破由于社会长期封闭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以科学的态度、开阔的胸襟、求实的精神对待外国德育。在学习和借鉴外国德育的经验时,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走自己的路。在判断一种德育理论是否成功、是否正确时,不能单从理论体系本身的内容、结构和逻辑上来判断,更不能以其是否具有新颖性或创造性来判断,而只能用德育实践来检验。即使是对成功的、正确的东西,也不能机械地照搬套用。
3.在德育教育中,必须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德育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教育活动,不能停留在对现象的认识上的,必须努力把握其本质。德育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社会政治生活、社会意识形态等对德育教育都有重大影响,然而,决定德育教育本质的根本因素,乃是社会经济制度。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牢记和遵循历史唯物论的这一基本原理,抓住德育的本质进行分析研究。
二、德育教育要注意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1.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多元化增加了德育教育的难度。
作为受教育主要对象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的知识与观念,同时由于其阅历与思维方面的局限性,在面临价值冲突与决策时往往无所适从。现在社会发展趋势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社会转型引起了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多元化,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大一统的社会文化开始为多元文化所取代。道德观呈现出多元化,传统的道德观与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同时并立,同时,社会也变得更为宽容,允许选择和拥有不同的道德观,甚至并存多种不同的道德观。这种充分自由和多元化的选择往往会导致年轻人产生选择困惑,充满矛盾。其次,全球化的趋势通过网络加剧了这种冲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增加了,外来的价值观通过网络对年轻人形成了冲击。随着信息在全球化社会空间内的快速流动并不断更新,价值的隐秘性消失殆尽,价值比任何时代都更加具有流动性和暂时性,以至于每个人要捕捉到自己所需要的价值将变得更加困难,人们面临的难题不是价值匮乏,而是如何从越来越庞杂的“价值堆”中淘出真正适合自己的价值。
2.现在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多元化,德育教育需要更灵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德育教育仍然照搬旧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墨守成规,结果只会是失败。这就要求德育教育者及时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吸收新的内容,寻找新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密切关注受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及时对教育的内容、方式作出调整。
3.教育内容形式要多样化。
传统德育工作中,对受教育者的主体需要是考虑不够的,表现在:在教育方式上,灌输教育成为最明显的代表。灌输有两种,一种是客观意义上的灌输,另一种是主观意义上的灌输。在本质上,灌输就是无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它的弊端,也对它不断地进行批评,但如果不从本质上认识学生主体性需要的这一教育前提条件,要想有效进行德育教育仍是枉然;在教育内容上,当前德育教育缺乏时代感,内容陈旧而与现实脱节,一味强调重大理想的树立,而忽略学生个人利益的需要,使学生对德育缺乏认同感,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拒绝接受。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对于完成教育目标至关重要,事实表明,德育教育如果不顾受教育者的发展现状,无视他们主体意识的彰显,忽视他们的内在需求,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无异于缘木求鱼。德育教育的主体是接受教育者,德育目标的实现要通过进行教育的双方来完成,德育教育应该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注重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有效地指导具体的德育实践。同时要特别注意作为德育教育对象主体的年轻人是一个特殊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认知水平还是情感需要都在不断变化,他们的自由选择、独立判断和自主推理的能力都在不断发展,所以德育教育的过程,不仅要关注道德认知的形成,而且要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合作环境,从而在生活的情感体验中形成责任心和义务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受教育者的主体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实践。
德育教育讲究“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实际中往往“以情动人”做得不够,忽视了唤醒情绪的重要作用,只有在调动起受者的情绪之后,德育教育才能发挥作用,才能使受者“知、情”统一,才能进一步培养其“意”,最终达到教育目的。而当今的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德育知识的灌输上,却忽视了德育的内化,德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身体力行”,落实到实践。如果一个人的某种意识反映的客观内容不包括他自己,不是他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纯属外在的东西,这种意识就不是思想而只是文化知识。离开了实行,就无所谓道德,仅仅知识的传授不能激起受者的积极性。不仅要强调德育的发展功能,而且要强调其享用功能,这里“以情动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唤起受者适当的心境,以便增加其记忆的强度,记忆所要掌握的材料。即使受者没有主动记忆的愿望,一定的情境引起的心动也有助于记忆、理解德育材料。材料的记忆是内化的前提,只有有了一定的材料之后,才有可能内化并行之于外。因此,要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发挥“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三、善于学习,吸收外国的德育教育精华
1.国外国家和政府重视德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1)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注意把德育改革提高到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高度。国家最高领导机构或政府首脑亲自提出意见或要求,在充分调研后,提出方案,在全国实施。
(2)在经济和教育发达的国家,学校德育往往注重系统性,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2.国外德育教育内容趋向多元化。
(1)强调综合性。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在德育方面不仅仅传授“美德”,讲究规范教育,还把美德教育、规范教育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完善个性、提高生存能力、培养民族精神等结合起来。特别是近年来,国外德育注意广泛吸收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加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打破了就学校德育论学校德育的传统,实行开放的“大德育”。
(2)注重实用性。表现在他们强调适用,这种适用表现在“以国家为重”,“以人为本”。例如,在制订德育目标时,强调从本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出发,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开拓性人才,同时又考虑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可接受程度来进行德育工作。
3.国外德育教育形式多种多样。
(1)授课式。国外学校德育方法丰富多彩,但是,课堂“灌输”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和施加意识影响的基本方法。
(2)渗透式。如美国的渗透式教育的特征是通过优化德育环境,使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影响和教育。在学校环境布置上力求具体、直观,易于被学生理解和体悟。在实施环境教育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
(3)活动式。国外德育除了课堂教育以外,课外活动特别丰富,有学术性的,有娱乐性的,有培养能力和增强体能的。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学校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如:专题讨论会、短期培训、外地考察、旅行等。另一类是假期活动,即利用假期办班、搞科研,扩大知识面,感悟生活,发展体质,培养个性。
(4)媒体式。中小学生对电视、电影、广播、录音、高保真唱片等有特殊的兴趣,他们愿意在这方面消磨时间。因此,针对这一特点,德育工作相应增加了“视听”效果,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增强德育效果。
四、善于继承,吸收传统的德育教育精华
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其实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宝库,里面有很多精华的东西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只是由于有一段时间由于受“左”的影响,不能辩证地对待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把它当成封建的东西一棍子打死,割断了历史。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的转型必将带来社会传统价值观与市场经济文化的冲突,在这些冲突的背后,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市场经济存续的精神支柱――诚信道德资源的缺失,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损害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前人在诚信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诚信是我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具体来说,儒家就视诚信为“立人之道”,它要求人们诚善于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实好善。无论是待人处世,还是提高个人道德素养,都离不开诚信。由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性善的信念占主导地位,因此特别重视人“诚”与“信”品德的塑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大学》第四十二);“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以“诚”为基础,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规范,如为人的诚实”,对事业的“忠诚”等,正如《中庸》所说:“不诚无物。”“信”与“诚”是相通的品德。在中国古代,“诚信”是人们对自己负责的伦理规范,强调的是个人与他人交往中信守自己的许诺。“人无信不立”成为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之一。这些都说明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注意利用传统德育教育资源,做到古为今用。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儒家文化圈内的国家、地区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研究学习东方的传统文化成了一股热潮。澳大利亚著名学者李瑞智曾说:“21世纪,儒家文化将不战而胜。”[1]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必须汲取中国孔子的智慧,发展人类文明。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也一直认为:“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东方的言行思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2]
参考文献:
篇10
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有些考生认为:“课本没什么看的!都看了好多遍了”,这种想法是绝对不可取的。“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的试题只是命题角度的变化,高考试题也同样如此,它不会脱离《考试大纲》,不会脱离课本的知识点。那么如何高效地复习课本呢?
1.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体系,明晰不同模块以及模块内所包含的主干知识。
江苏政治高考范围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时事政治”、和选考中的一个模块共六部分内容。就教材内容而言,选考内容学生不会混淆,而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知识就不那么乐观了。2011年江苏高考政治卷与以往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容量大,而这种大容量主要体现在主观题的设问上,尤其凸显在第37题的综合探究题。三个设问分别从两个角度切入:第一问用“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分析,第二问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写意义,第三问从“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两方面谈依据。这样不停地切换设问,估计基础扎实的学生都会感到力不从心,那基础稍显薄弱的学生就会感觉满脑浆糊了。所以明晰不同模块的知识界限显得尤为重要,否则答非所问,做无用功。
除了搞清模块间的区别,还要明确模块间不同部分的区别。“生活与哲学”除了第一单元外,分别包括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和价值观五部分,辩证法中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和辩证否定观四部分。复习时要搞清各部分所包含的原理,这样在答题时才能有针对性。
2. 整合主干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2012年江苏省政治学科考试说明明确了考核目标与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索问题。尤其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对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全面认识,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这就必须加强对知识的整合,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整合知识不是堆砌知识,要对核心考点懂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还要对主干知识学会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展开。这就要求考生要重视挖掘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必须在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掌握的基础上,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章节界限,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科内跨教材的知识渗透,把不同内容的政治知识融合起来。把一些看起来不相干的知识加以归类,并使之网络化、序列化和专题化,提高自己从变化中找不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3. 抓住关键词,辐射、强记相关知识。
首先,抓住专题中的关键词。如“经济生活”四个专题中的关键词有消费、生产、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生活”四个专题中的关键词分别是公民、政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际关系。
其次,抓住重要观点中的关键词。如“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题、精髓、基础”、“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生活与哲学》中的“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等。
4. 强化薄弱环节,扫清盲点、疑点和易错点。
每位高三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同,因而不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也不同,那么哪些内容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呢?高三学生平时做了大量的试卷和练习,而练习中的错题和得分率较低的题目所涉及的考点恰恰是自己的薄弱环节。不少同学在对待自己的错题时仅仅是纠错或就题看题,忽略了这些题目中所考查的知识点,而真正出错的原因在于对相关考点存在误区盲区,这就需要对这些考点加深理解。
如:(2011南京一模卷)南京市某家庭2010年收入与消费支出情况(单位:元)
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
A.27% B.25% C.36% D.75%
本题的错误率高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明确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即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在复习时存在盲区。再如:(2012南京盐城一模卷)某国2011年待售商品的数量为300亿件,当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当年国家发行货币量为600亿元。如果今年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货币流通次数不变,则今年发行的货币量是多少。本题正答率不足50%,而错误的原因在于没有搞清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关系,此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所以根本不用计算,直接选600亿元。另外像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等都是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关注热点,提升能力
江苏高考作为国家级考试,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又要包含地方省情。试题中设置的新情况、新材料和新问题会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这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走出书本和课堂,关注本年度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动态,关注国内外的重点、热点问题,运用教材原理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分析,做到学以致用。
1. 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特别是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两会”内容、中国入世十周年、中美俄选举、叙利亚局势等等。
2. 把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相结合。
高考命题的基本思路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政治高考试题往往以现实中有关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为材料,创设一些新情景、提出一些新问题,要求考生整合书本知识来组织答案。这就要求大家在关心国内外重大时政的同时,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政治课的基本道理,将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挂起钩来,力求找到二者的交汇点。
3. 归类整理同类热点情景的主观题,比较不同的设问角度。
高三最后阶段学生做了大量的模考卷,有本市本校的,也有外市及一些重点学校的模考卷,做完之后要注意分类整理。同一热点问题从不同角度(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如何设问,同一模块从不同方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设问,同一方向问的是原因、意义还是依据等等。从中找出共性的表现和个性的差异,那么在高考作答时才能灵活运用,而非生搬硬套。
高效训练,规范答题
训练是高考备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题海无涯,时间有限。故高效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1. 精选、精练,增强训练的针对性。有些同学选择题做的不好,有些同学主观题丢分较多;选择题中有些同学哲学题感到棘手,主观题中有些同学经济生活得分不高等等。所以要从训练中掌握解题规律,同时要查漏补缺。
2. 仔细审题,提高答题的有效性。许多同学存在审题不清的问题,而一但审题错误,会导致整题丢分。如要求用哲学中“唯物论”知识分析,结果用了“辩证法”;用“党”的知识误用了“政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分析,结果把分配制度写上;要求写出“依据”结果却是写了“方法”;要求结合材料,结果完全脱离材料等等。
3. 限时训练,规范答题。100分钟内做完37题,这就要求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答题时尽量正确使用学科用语、政策性语言,条理清晰,逻辑合理,书写工整,防止生搬硬套或罗列观点。
总之,复习方法有多种,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最后阶段,保持良好的应试心态必不可少。用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不急不躁,头脑清晰,最终定会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 上一篇:初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
- 下一篇:司法助理专业就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