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篇1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 特点 应对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体现,它参与人数较多,且规模较大,人员冲突激烈,对社会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国经济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内人均GDP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当前我国却进入了一个社会矛盾的多发时期。社会主义的目标在于共同富裕,人民渴望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缩短彼此之间的经济收益差距,同时也为了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极易酿成群体性冲突,危及社会安康。社会深层次的矛盾拷问着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改革现状,而新的突发性事件也对当前政府应对这种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效地应对群体突发事件,那么政府就必须从制度、法律以及临场应变等方面加强应对,以预防为主,以人为本,一旦发生要能及时妥善地处置应对。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所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深,社会核心矛盾已真正危及到了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威胁。尤其是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建设时期,社会利益多元化诱发了深层次的社会矛盾,酿成规模不同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新出现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如下特点:

1、的主体更加复杂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必将触及到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影响到一部分群体的权益,而企业改组、城市化进程加快、政府权力滥用、房屋拆迁等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突发性事件。这些的主体所涉及的行业、原因等十分多样,主体身份和地区分布也更加复杂。

2、事件的焦点具有交叉性

新出现的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在利益层次方面大多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其焦点的成因十分复杂,及时解决、协调的难度较大。各不但包括民事、经济、文化、治安、房屋建设等,还包括一些跨地域、跨行业的行为,参与人数规模并不固定,且冲突的对象上至政府,下至企业,其诉求内容具有很大的交叉性,加大了事件应对处理的难度。

3、事件传播具有广泛性、迅速性,其影响深且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和途径都得到了巨大的改观,人们利用多媒体网络、电话等新型工具来传播信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这也给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出现提供了便利,使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更为广泛、迅速,事件的影响也空前扩大。

4、事件的走向具有激化性

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由于处理的不及时或者处理手段、方法难以满足群体的要求,导致群体情绪失控,引发游行示威、堵桥封路、集体上访,甚至暴力抗法等严重后果。新型的群体突发事件由于传播媒介的广泛传播,极易从小事件扩大到全局性的大事件,由民生经济领域蔓延到政治领域。

二、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要点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由于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在法律框架内难以得到及时的解决时,所发生的群体性过激反应,说到底,它仍然属于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政府在应对这种群体突发事件时,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制度建设与现场协调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来应对新出现的群体突发事件。

1、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应急机制建设

(1)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保障社会转型时期各阶层利益关系的稳定。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我国的国情则决定了在社会转型期必然会出现先富与后富的群体性关系,政府如何减少社会两极财富分配以及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现状将决定各阶层社会利益关系的稳定。另外,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群体之间的利益能否实现平衡,政府能否保障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则成为了减低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关键所在。

(2)健全法制基础,应对不断出现的新型突发事件。法律法规是政府行使行政权管理权的主要法律依据,任何政府行为都必须有法可依。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时,一些新出现的事件由于在法律法规建设上还不完善,导致政府决策失误,以致酿成更大的群体冲突。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应对新出现的突发事件。

(3)完善诉求通道,拓宽沟通渠道。的爆发必然会经历一个沟通失败的过程,由于政府或者其他群体未能及时、有效地满足诉求方的要求,才最终导致矛盾的升级。因此,要预防向过激反应转化,那么就必须建立一条畅通的诉求通道,让群众的不满情绪得到宣泄,让人民的意见得到及时的重视。同时,政府部门还要拓宽与民众的沟通渠道,给人们普及法律知识,并提供法律援助,使人们懂法、守法,在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时,诉诸于法律途径,而不走过激的老路子。

2、加强领导干部现场协调和梳理工作

(1)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并根据现场特点进行协调。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爆发多是由于经济利益纠纷或者合法权益纠纷的问题,而领导干部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发生以后,领导干部必须亲自到场,迅速明确和抓住矛盾的根源,并召集利益攸关方进行统一协调、分流疏导,控制群体矛盾的扩大。同时,要充分听取冲突双方的意见和诉求,召集专家进行商讨,尽快拿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多种方法并用的措施,力争将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群体突发事件核心人员一般较少,而围观、起哄的人员则占据大部分,我们在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劝离无关群众,同时采取多种途径做好细致的劝解工作,争取多数,孤立少数,力争将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直至平息。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医疗急救;调查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3-1933-03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我们对2003~2005年期间由涪陵医疗急救分中心急救部直接参与的157起群体性突发事件具体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就如何不断提高现场救援水平总结如下。

1 基本情况

1.1 我们将3人及其3人以上发生的突发事件作为群体性突发事件[1],按照类型分为急性中毒、交通事故、工业事故、自然灾害和暴力事件5大类。2003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期间涪陵急救分中心参与群体性突发事件医疗急救157起,伤病人数986例,其中死亡20例。

1.1.1 交通事故116起,占群体性突发事件73.89%,伤病703例,占72.77%,居首位;死亡20例,为3年间惟一发生死亡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均为道路交通事故。

1.1.2 急性中毒28起,占17.83%,伤病215例,占22.26%,居第二位,无死亡病例。其中食物中毒21起182例,有害气体中毒2起16例,化学工业品中毒4起14例,农药中毒1起3例。

1.1.3 暴力事件8起,占5.10%,伤病29例,占3.00%,居第三位,无死亡病例。均为刀械伤。

1.1.4 自然灾害3起,占1.91%,伤病13例,占1.35%,居第四位,无死亡病例。其中山体滑波2起10例,洪水1起3例。

1.1.5 工业事故2起,占1.27%,伤病6例,占0.62%,居第五位,无死亡病例。均为建筑施工事故。

1.2 借鉴关金保等[2]文中《北京市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工作实施细则》进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灾情分类。见表1。157起群体性突发事件中,中型以上发生45起,占28.66%,伤病人数578例,占59.83%,死亡11例,占55.00%%。

1.3 涪陵区群体性突发事件趋势变化:2003年发生67起,伤病413例,死亡14例;2004年发生48起,伤病239例,死亡2例;2005年发生42起,伤病314例,死亡4例;3年中涪陵医疗急救分中心受理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成下降趋势。

1.4 157起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季度分布情况:春季(3~5月)发生43起,占事件的27.39%,伤病292例,占29.61%;夏季(6~8月)发生38起,占事件的24.20%,伤病230例,占23.33%;秋季(9~11月)发生34起,占事件的21.66%,伤病165例,占%16.73;冬季(12~2月)发生42起,占事件的26.75%,伤病299例,占30.33%。提示在冬春季节发生率较高。

1.5 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呼救方式主要是120。157起事件中院前急救134次,188车次(不含地方临时调动的车辆),急救伤病员751例,院前死亡18例;呼救后自行乘车来院就诊217例;危重症143例;直接参与急救的医护人员812例次。

1.6 初步诊治及转运:10分钟内伤病员得到初步诊治和转运者均达一半以上。见表2。

1.7 157起事件中,有24起伤病员首先被当地救援人员送往最近的乡镇中心医院救治,有38起在现场没有经过医学处理被自行送到医院(占24.20%),伤病人数349例(占39.40%)。134起伤病员在现场和乡镇医院经院前急救人员的医疗监护下转至分中心进一步救治。

1.8 多部门合作参与医疗救援工作情况:在157起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多部门合作参与医疗救援有24起(占15.29%),其中与消防部门配合10起,与武警部门配合8起,与公安部门配合9起,与交通部门配合5起,与地方政府配合3起。

2 讨论

2.1 现代救援医学:目前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并在突发灾害事故医疗救援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还处在初级阶段,不够完善,许多方面也不够规范,缺乏标准化[2]。应以国务院颁布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条例》和卫生部《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为基础,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及以往救灾实践,参考各个急救中心的应急预案,根据灾情、伤情特点,制定适合本地区可操作性强的医疗应急救援预案及其细则,包括报告、通讯、联络、指挥、运输、现场处理、检测、质量控制、结论确定、信息等,使应急反应处理尽可能规范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改、充实和完善。

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复杂、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必需明确一个城市只能有一个医疗急救中心,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组织指挥系统。本资料中有24次是多部门合作抢救,警察维持现场秩序并协助搜寻伤员,武警攀爬搜寻和抬送伤员,交通部门和地方政府派遣人员协助搜寻和抬送伤员等,医护人员在最近的安全区设立医疗救治点,在统一指挥下较快地完成了医疗急救工作。我们认为,通过与交通、公安、消防等部门建立联合救治体系,如充分利用消防工具特别是企业的现代科技和技术,并建立类似美国“911”一个号码的呼救系统,统一组织指挥协调现场的整体抢救工作,社会各相关部门参与,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救援才能更加有效。

2.2 医疗救援:我国现行体制下,医院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警与救援机制还是以各大城市医院院前急救队伍为基础。目前,虽然大部分城市建立了急救中心,以不同形式参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救治工作,人员接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经验丰富,技术娴熟,但救援脱险的知识显得不足、体质不够强壮,特别是在山野地区。表2可见一半以上的伤病员在救护车到达之后的10分钟内得到诊治和转运,大于15分钟者,有部分原因是在现场未能搜寻到或护送到医护人员处。有部分医护人员携带急救物品攀爬到达现场时,体力已经耗费大部分,影响就地救治伤病员。医疗救援工作是急救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在有强壮体魄的基础上,把救援脱险的知识技能有机地融汇在具体医学救治过程中,结合其他救援工具,使医学救援人员在现场能自如地开展救治。

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分析,发生次数构成比和受伤人员构成比最高的是交通事故,伤亡达703例,占72.77%,为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之首,其死亡20例,占死亡总数的100%,是3年中唯一性质的死因,这与死因构成比居各类创伤之首的报导相符[3~5]。故在现阶段,各类医院特别是综合性医院,急诊学科建设首先应加强外科力量,以利在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满足医疗应急救援需要,并设立急诊ICU、创伤外科等,使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观察、重症监护和创伤手术等环节形成一体化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医疗应急救援全程救治,减少交接程序,减少转运和搬动,消除科间相互推诿伤病员的现象,避免因会诊、重复检查耽误宝贵的抢救时间。

调查统计发现,在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后,绝大部分向120急救电话呼救,但同时一些伤病员未经医学处理,而被紧急送到附近的乡镇医院、城区内的医院或本院。本区域内除分中心外,其他医院和乡镇医院无专门的救护车及急救人员,未开展院前急救,乡镇医院对一般的3~5人轻中症伤病员可以应对处理,但在伤病员人数较多时,其床位不足、设备、技术水平等不能满足医疗要求,可能反而使伤病员的病情加重。因此,医疗救援需要在医疗监护下,尽快在现场检伤分类,将其中的危重伤病员甄别并及时转送急救分中心,或分流部分到二级医院,并提供最迅速、最合理、最有效的医疗服务。这就要求全面评估区域内医疗应急救援资源现状及其发展潜力,区县乡镇各级各类医院联网形成急救网络,政府加强对相关设备和技术培训的投入,乡镇医院设立急救室,推动区域内应急救援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各类群体性灾害事故医疗救援预案细则,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合理分流到及时救治的程序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抗侵,张建华,周 勇,等.重庆市涪陵区群体性突发事件流行病学和应急反应[J].重庆医学,2007,36(20):2091.

[2] 林才经.不断完善灾害事故的医疗救援[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7):541.

[3] 邓世雄,赵新才.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流行趋势与特征[J].重庆医学,2004,33(7):1074.

[4] 戴传文,黄文繁,严 .深圳市居民2002~2004年死因构成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5):832.

篇3

【关键词】学校卫生所;群体性突发疾病;预防工作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其中在学校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群体性的突发事件,尤其是在学校中出现的群体性突发疾病的问题。因此学校的卫生所需要不断的建立科学的预防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和恢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学校群体性突发疾病的特征以及卫生所对预防学校中出现群体性突发疾病的措施。

1、学校群体性突发疾病的特征和问题

关于学校中出现的群体性的事件主要是指高校中的学生和教师组织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进行的行动。而学校中发生的群体性质的突发疾病属于学校中发生的的一种,因此也具有学校中发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群体性的突发疾病问题具有数量多和大规模的特点,学校中出现的不仅具有很多的人数,同时具有很大的规模,而不同于普通的小区域和小团体学生活动。并且部分出现的是由学校中的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参加,甚至会造成不同程度上影响,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传播越来越发达,使得学校中发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二是学校中发生的的目的比较单纯,但是具有强烈的斗争形势。学校中发生的大多是学生或者教师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或者是因为对于政治和制度的认识存在相关的误差而造成了学校中出现群体性的突发事件。问题是学生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充满正义的活动,因此在进行群体性的活动的时候表现的更加积极,这样不仅会严重的影响学校的正常学习秩序,同时还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影响。三是一般出现的学校中的群体性质的突发事件处理的难度较大,对于一般的,主要是因为虽然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逐渐的增强,但是其自身对法律的理解还是很模糊的,所以往往会因为对法律和制度的不了解而出现激化的行为。学校在处理这类事件的时候是以保护学生为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造成问题处理难度加大。而对于出现在学校中的群体性的突发疾病问题,也是存在很大的难度处理问题。

而对于学校中出现群体性突发疾病之后进行解决和预防的工作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学校中的卫生机构没有明确的解决问题的计划和纲领。对于学校中出现的一般性质的群体性的突发事件,学校首先没有在第一时间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且没有注重制定计划解决问题,使得问题出现扩大化的趋势,学校一种息事宁人的态度是错误的。而对于学校中的突发性的疾病还存在的问题是相关的学校中的卫生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学校中的急救和治疗技术和设备都存在有很大的缺陷,会严重的导致群体性的突发疾病扩大化。

2、学校卫生所对群体性突发疾病的预防工作

2.1树立科学的预防群体性突发疾病的观念

当今社会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的增强,促进了人们的观念的逐渐的由治疗疾病转变为预防疾病方面。因此对于学校中的卫生服务的制度决定了高校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预防疾病发生的体系,因此需要首先树立预防群体性突发疾病的观念。学校中的卫生所需要注重转变自身传统的医疗服务和治疗的观念,根据具体的形势和社会的发展促进学校卫生所的改革,树立创新的意识。要改变之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针对突发性所采取的措施和思维意识,逐渐的改变成为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以及强化责任意识,重视对学生中出现的群体性和高发性的疾病进行及时的检查,充分发挥高校在急诊方面的能力,以及对群体性突发疾病的急诊治疗的工作。其次需要学校卫生所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工作,加强学生的保健能力,加强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加强对学校中饮食状况和卫生情况的检查,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突发性疾病应对措施的宣传,加强校园内的健康教育。

2.2建立健全群体性的突发疾病的预防体系

学校中的卫生所面对学校中出现的突发性的群体疾病,确立了自身的预防疾病的意识之后需要不断的建立健全预防群体性突发疾病的体系,逐渐的构建先进的现代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体系。首先需要在学校内部建立一种网络共享平台,主要是进行全国的群体性的突发疾病的信息交流以及信息的交换,积极的建立群体性突发疾病事件的科研机制,根据具体的原则,培养学校卫生所内的群体性突发疾病的应急治疗和预防的队伍。其次需要加大学校对重大疾病的预防工作,提高卫生所对学生进行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加强对学校中相关的医务人员对应急事件的培训。同时需要利用现有的条件和政策,积极地研究高校中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治方案,制定出科学的对学校中出现的群体性的突发疾病的指导方案。加强学校医务所中使用的治疗设备,对使用的药品要定期的检查,保持应急的状态。

2.3构建现代化群体性突发疾病的组织体系

对于学校中卫生所应对群体性突发疾病的措施研究,需要注重构建现代化的群体性突发疾病预防工作的组织体系。因此需要逐渐的改变卫生所中人员所具有的传统的管理观念,加强建立群体性突发疾病的预防体制,并且需要政府和社会以及学校对群体性突发疾病的预防体系进行指挥,为学校中的卫生所应对群体性的突发疾病提供组织支持。对于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了学生中出现了难以解决的疾病,需要请有关的医院中的专家进行诊断治疗,注重对病情的跟踪治疗,逐步的实现学校内与学校外医院的治疗工作的结合,针对出现的群体性突发疾病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治疗地点和方案。所以需要建立组织协调体系,与社会共同建立好群体性突发疾病的预防治疗体系,促进学校卫生服务能够更加科学的服务于学生,并能科学的预防学校中发生群体性的疾病,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稳定的环境和条件。

3、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医疗改革和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对于我国学校中的群体性突发疾病的预防工作需要学校中的卫生所提起高度的重视。因此需要首先合理的分析在具体的应对和预防突发性群体疾病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注重建立科学的预防体系,树立自身现代化的预防观念,进一步的加强学校中卫生所对群体性的突发疾病预防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秀军.培养医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教学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5,11(3):112-113.

篇4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严重损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由于突发事件涉及人数多,采取有效积极的救护措施,提高突发事件的救治成功率,至关重要的是如何做好系统的组织管理及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理。现将我科于2008年5月22日救治的一批群体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于中毒的2h内相继送入我科抢救,均为男性外籍患者,年龄在22~36岁。按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16例,中度中毒6例,重度中毒3例。

2 中毒原因

一艘载有25名外籍船员的船舶停靠在崇明大东船务公司准备接受检修,因一名船员的操作失误使得一氧化碳逸出致25名船员全部中毒。

3 具体做法

3.1 快速启动应急预案:由于中毒事件发送在夜间,急诊预检护士接到120电话后立即报告护士长,护士长根据相关信息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居住在医院附近的护士赶赴急诊室参与抢救。同时上报医院总值班和急诊科主任,总值班接到报告后迅速通知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至急诊室做好配合工作,以保证人力、物力及时到位,由于人员安排合理、指挥得当,现场急救与转运衔接紧密。

3.2 救护小组分工合理,保证抢救工作紧张有序:群体性中毒人员多,抢救现场甚为混乱,为使抢救工作紧张有序、高效,护士长将调配到场的护士分为三组,第一组预检护士专门为中毒患者进行信息登记,同时做好生命体征的记录。由于患者均为外籍人士,又无翻译陪同,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预检护士为所有中毒患者戴上标识带写好代码等相关信息,以确保执行治疗的准确无误。第二组为抢救组,当时120同时送来三名患者心跳呼吸已停止,护士长指定改组负责重危病人的抢救,第三组人员2名护士负责对其他中毒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的实施直至病人病情稳定后的转运、分流。

3.3 组织实施快速有效的抢救措施:安全、快速、有效给氧可降低死亡率及后遗症的发生,这是抢救一氧化碳中毒的关键。轻度中毒给予中流量吸氧,中度中毒予以高浓度吸氧,重度中毒立即给以高压氧舱治疗,同时配合防治脑水肿,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治疗。

3.4 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因事件的突发性,加上同伴的死亡,造成患者情绪激动、心理恐慌、焦躁不安,护士除了有条不紊地做好一系列救治护理措施、对死者做好遮隔措施外,还运用肢体语言安抚患者,缓解患者的不安情绪。

4 效果与体会

25例患者除了3例送来时呼吸、心跳已停止,经抢救无效,其余22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4.1 突发性应急预案的制订与演练是保证有效应对的关键[2]:SARS过后,政府、社会、医政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予以高度重视。我科作为崇明岛最大的综合医院的急救窗口,根据自身特点制订相关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模拟演练,使急诊护士能系统、完整地体验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全面提高急诊护士综合素质和整体协调能力。

4.2 各部门密切配合保证了抢救工作的安全高效:根据应急预案,在整个事件救治过程中,由护士长负责与各部门沟通,调配资源,整个抢救现场配合默契,显得忙而不乱。

通过这次群体性中毒事件的抢救,有效提高了我们的应急管理能力与救护能力,面对突发成批的救护任务时,及时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连贯性、程序化,为成批中毒患者救治赢得时间,适合目前医疗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5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2)

摘 要:基于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分析了高职院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从政治体制、社会制度改革、市场经济以及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探讨了高职院校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高职院校;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201-01

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高职院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受国际因素、国内因素、高职院校管理等的影响,在较短时间内骤然发生的、以大学生为参与主体、非法的群体性行为。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法律防治对策的基石性概念,我们仍需重点强调其法律属性和特征。笔者将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界定为:受国内外因素、高职院校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参与主体,发生在高职院校校园内的,通过较大规模的没有法律依据或法律依据不充分的聚集示威、罢餐、罢课甚至冲击学校机构、阻碍校内交通等各类破坏高职院校公共安全和稳定秩序的集群行为。

二、高职院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在数量上,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性事件仍然时有发生,并呈多发的态势。据有关统计,西部某省省直高职院校2008年发生学生群体性事件4起,2009年发生6起,2010年发生7起。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并呈上升态势。

在诱因方面,更加错综复杂,但是尤以学生维权型群体性事件为主。即为了维权而发动的学生群体性事件占73%,其中,教育利益诉求占34%,校园安全利益诉求占39%;而少部分属于泄愤型群体性事件占27%,其中,受国际关系影响的占11%,受国内政策影响的占16%。

在行为方式上,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性事件与新媒体的结合更加紧密,高职院校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呈快速上升趋势。

三、高职院校群体性事件的原因

1.政治体制、社会制度改革等社会转型期影响

我国正在经历着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也正处于转型期,这种转型期的变化对高等教育改革乃至高职院校学生的深刻影响如下:传统的生活方式、制度和价值观被打破而新的生活方式、制度和价值观未能及时建立。具体表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也被深刻改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青年学生权利意识明显增强,日益重视个人利益,有强烈的平等权利愿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和观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政治观念淡化,价值观念更加趋于务实;学生务实心态比较明显,讨论问题比较具体,更多关心个人利益和权利问题,特别是对同自己生活、学习、就业有关的具体事项会更加敏感。

3.在校学生人数激增

自1999年以来,高职院校连年扩招,使得在校学生人数激增。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高职院校的硬件设备设施的增加速度却远远赶不上学生的增长速度,校园开始变得拥挤,各类设施老化失修,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极为紧张,甚至学生自习室“一座难求”,根本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学生的需要。各方利益一时难以平衡:如学生公寓调整、宿舍能源收费、学校合并、新校区建设、食堂承包等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措施的推出,都有可能产生诸多新问题,而触及学生的个人利益,引发校生矛盾,从而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诱因。

四、高职院校群体性事件的防治对策

1.建立分级预警机制

充分利用预测、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处理。加强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判,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预警信息网路。

准确分析舆情,确定分级预警体系。可按照程度分为四级:特别严重、严重、较重和一般来预警信息。为化解群体性事件尽可能降低其损害奠定基础。根据不同级别的预警程度,高职院校应果断做出反应,做好预防工作。

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实时预警预报、协调联动;高职院校还应在平时注重建立、健全有效的执行组织和监督机制体系;加强各种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2.完善国家立法,畅通学生利益表达和权利救济渠道

通过完善校内申诉相关国家立法,畅通学生权利救济途径。如保障学生的程序性权利、参与制定高职院校宪法和其他校内规章制度、保障学生的校内申诉等权利救济渠道的有效、保障学生对学校管理决策的参与权,规范高职院校管理权的行使,限制高职院校权力的滥用,实现大学治理结构中高职院校权力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动态平衡状态。使得学生的利益表达、公力救济渠道尽可能畅通、有效,这样方能减少、化解学生群体自力救济行为的发生,从而达到对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长效防治。

3.完善高职院校章程等校内规章制度

完善高职院校校内立法,首先要完善高职院校章程,以高职院校章程为统领,实现对高职院校权力行使的规范,保障学生各项权利。大学章程是指大学最高权力机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大学组织特性、遵守行政法规制定程序,制定出来的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启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的大学最高纲领,是根据教育法律法规来规范教育管理者、举办者、办学者、教师和学生之间内外部关系的法律性文件。大学之所以需要章程,就是为了保证大学权力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和保障学生权利。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公共卫生管理;生活变动事件;流行病学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R 18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0-0940-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学校由于人口密集, 学生密切接触, 成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 学生的安全与健康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笔者通过对2004-2007年广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特点,为防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即由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网络直接报告的广州市各地各类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 判定标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判定标准参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2]。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及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 2004-2007年全市共报告学校突发事件146起,其中传染病类130起(89.04%),食物中毒11起(7.53%),其他化学中毒2起(1.37%),胃肠炎2起(1.37%),接种反应1起(0.68%)。发病6 852例,波及199 035人,无死亡病例,平均罹患率为3.44%。

2.2 人群分布 各类学校均有报告,其中托幼机构8起,小学109起,中学12起,中专及技校8起,普通高校9起。

2.3 时间分布 全年都有发生, 其中3-6月累计报告85起, 占全年报告的58.22%;9月报告24起,占16.44%。见图1。

2.4 地区分布 全市12个区县都有报告,其中越秀区22起,番禺区20起,海珠区18起,花都区17起,黄埔区16起,天河区14起,从化市12起,南沙区10起,白云区7起,荔湾区4起,萝岗区和增城市各3起。

2.5 事件类型分布 从发生频率上看,广州市近4 a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前3位的分别是水痘(45.21%)、流行性感冒(19.86%)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3.70%)。见表1。

2.6 报告及时性与事件控制效果评价 对首例发病到信息报告时间与整个事件持续时间进行相关分析,得出Pearson相关系数为0.716(P=0.000)。见图2。

3 讨论

3.1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

3.1.1 传染病类占居首位 以水痘、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为主, 因此要注意加强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必要时开展疫情的主动搜索。

3.1.2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分布与学生的作息规律密切相关 学生放假后, 集体活动减少,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明显减少, 3月开学后突发事件数开始增多, 至4-6月出现高峰, 8月开始下降, 学期结束备考期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又有所增多。 提示应在学期的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3.1.3 小学占据较大比重 发生在学校的146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109起(74.65%)发生在小学,提示要把加强小学突发事件的监控作为今后学校防病工作的重点。

3.2 主要影响因素 (1)广州市地处亚热带,年平均气温高,并且持续时间长,入秋后下降缓慢,客观上有利于多种病原生长;学校人口密集、学生接触密切、易感人群集中、寄宿的患病学生医学隔离困难,易发生各类突发事件[3]。(2)预防接种工作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很多传染病是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保护易感者的。近年来,由于教育一费制和群体性接种事件等影响,学校等集体单位对于进行广泛性疫苗接种落实难度较大,学生接种率低,无法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从而易引起疾病的爆发性流行。2006年广州市大学城流感爆发疫情中调查的286名学生仅有29名(10.14%)有疫苗接种史[4];笔者对一起小学流感爆发疫情调查发现,63名患病学生均否认近1 a接种过流感疫苗[5]。(3)早发现、早报告和早处理对疫情的发生、发展乃至是否演变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发病例出现后, 若不够重视或未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最后演变成为一起突发事件,这种现象在学校较为突出。研究显示,从首例发病到接到信息报告时间与整个事件持续时间呈现明显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632,P=0.000),即首发病例出现后报告时间越晚,整个事件持续时间越长,所以及早报告有利于突发事件及时控制。

3.3 应对策略

3.3.1 建立体系、完善机制 (1)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建立卫生应急机制和预案体系[6] , 健全卫生应急管理机构, 确保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有效[7];(2)进一步提高信息报送质量和速度, 特别是流感样病例监测报告, 为早发现、早报告、及时预警、有效处置奠定基础[8];(3)完善疾病监测体系,尽快建立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决策系统;(4)加强宣传与培训, 广泛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传,强化应急队伍培训与演练。

3.3.2 加大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和免疫接种工作,增强学生自我防病意识;加强校医以及社区医生传染病报告意识,尽早发现,及时报告;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和患病学生隔离制度,减少续发病例;另外,针对传染病流行特点,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减少漏诊和误诊病例。

4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现场流行病学理论与实践.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9.

[2] 卫生部办公厅.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北京:2005.

[3] 方利洪.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急体系建设.中国学校卫生,2004,25 (4):496.

[4] 李铁钢,刘,秦鹏哲,等.广州大学城流感暴发疫情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7,23 (增刊):11-12.

[5] 李铁钢,刘维斯,秦鹏哲,等.广州市海珠区一起小学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热带医学杂志,2007,7(4):366-367.

[6]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北京:2005.

[7] 王陇德.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

篇7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危机干预;网络舆情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定义及其性质特征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在高校内突然发生的,以大学生为主导、以高校师生为主体,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和生活秩序产生一定影响或危害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危害性、参与主体的特殊性等特征,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政治类突发事件:这类事件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如大学生以爱国为名义参与非法集会、罢课、游行等活动;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如师生人身意外伤害、校园暴力、失踪、盗窃等;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如传染病、流行病、食堂食物中毒等;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指地震、洪灾等引起的突发事件;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因高校自身管理问题引起学生对抗的行为,如群体性考试作弊、学籍管理问题等。

高校突发事件在网络舆情的推动下,近年逐渐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上升趋势。“2011年上半年高校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显示,2011年上半年十大高校舆情热点事件都属于舆情危机事件,其影响力都超出教育系统,影响整个社会。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利用高速传播的网络舆情及时处理,对于维持校园稳定、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二、网络舆情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影响机制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指人们在互联网传播方式下对具体高校突发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有:传播扩散迅速,社会关注度高;舆情效果不可控,危害性大;舆情信息失真,引导难度大。

在新媒体广泛使用的背景下,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舆情监控能有效防范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有利于高校维稳工作、构建和谐校园;另一方面,网络舆情可直接诱导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或加速高校突发事件的恶性发展。由于大学生自身固有的心理特点,且部分学生的辨别能力较弱,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引发他们强烈的情绪共鸣,如果不及时对负面网络舆情进行控制、引导和管理,很可能导致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演化和升温。

三、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1.加强舆情监控,完善舆情危机预警机制

预防和预测是应对危机事件的重点。各高校结合高校突发事件特征和本校实际情况,树立集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和预警等于一体的科学监督体系。在信息收集、加工和分析环节,高校管理者应及时全面掌握学生信息、判断危机事件可能发生的征兆,并对高校师生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同时,高校管理部门可运用一定的网络技术和方法24小时监测各网站,尤其是重点网站和重点论坛的舆情内容,并及时了解、掌握和分析网络舆情的动态,避免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各高校必须为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做好准备,重视应急预案及其他各项预备、预警准备工作,如设立高校突发事件管理小组或应急机构等。

2.完善信息报送机制,及时处理舆情事件

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容易因沟通不畅导致信息失真,造成谣言和恐惧,耽误突发事件干预和处理的最佳时机。因此,学校要和学生、媒体形成合力,完善信息报送机制,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优势,透明公开,尊重客观事实,将事件发展向积极的方向引导,有效且快速解决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带来的各种问题。

3.加强应急知识教育,完善法律制度

目前,仍然有不少高校不同程度地缺少突发事件相关的应急知识教育、处置和舆论引导等制度规范。高校应把突发事件引发舆情危机的相关应急教育纳入教学内容,且形成稳定的教育制度规范,如加强对师生使用各类网络媒体平台及应对新闻媒体方面的规章制度引导等,此外,应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引导规章制度的建设,构建完整的引导策略法律体系,用法律法规来保障和推进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佐卫,陈庆华,张学忠.论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特征及成因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2):11-15.

[2]陈少平.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及处置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2(3):5-9.

篇8

【关键词】信息化多样化任务通信保障

信息化条件下处置突发事件的多样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通信保障的依赖性越来越高,通信保障必须运用高科技手段,建立与处突相适应的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武警通信设备设施多样化的特点,坚持军、地、警三级网的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坚持高技术手段和传统手段相结合、坚持军、地、警结合、有线与无线电相结合、移动与固定相补充,多种手段并用,确保通信快速畅通。

一、现场情况变化快,通信保障必须坚持快速反应

处置突发事件行动贵在快速反应,必须善于捕捉战机、以奇制胜,反之,则会坐失良机,影响全局。处置突发事件中通信保障要适应处突行动的要求,实现快速、灵敏、高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周密制订处突通信保障方案。在拟制各种通信保障方案时,要结合本单位的应急行动方案,针对可能遂行任务的特点,立足现有通信编制装备,研究拟制与本单位多方向行动、多种复杂情况相适应和配套可行的通信保障方案。

二要结合任务实际完善通信保障方案。目前各单位每年都要组织处置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协同公安追捕案犯,押解及抗洪抢险等任务,要充分利用遂行任务的机会,主动运用和检验通信保障方案,并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完善。

三要组织通信保障应急演练。应急通信分队要根据处突应急保障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训练。无线分队应重点进行单台派遣、开设转信台、机动中短停联络、信号传递紧急出联、转报转告、通信对抗等内容的训练,做到接通快、改频快、通报通话快、开设撤收快。有线分队要重点搞好野外电话站开设、班(组)架设线路紧急调度、机线抢通等内容的训练,全面提高通信保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各种复杂条件下的快速应变能力,做到一声令下拉得出、跟得上、联得通。

二、信息设备涉及广,通信保障必须坚持灵活多样

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民用高科技通信技术的不断普及,一些不法分子也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将自己“武装”起来。处置突发事件,要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使命要求,就必须在立足现有装备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通信力量的建设。一是在通信装备上,要选好用好最先进设备。把性能稳定、质量可靠、传输流畅的装备用于重要方向和重要时节,在局部形成装备数量上和质量上的优势。二是要选用高素质的通信人员,选调思想作风优良、专业技术过硬、勇敢善战的通信骨干组成“拳头”力量,确保遂行任务中通信保障的快速高效。三是在通信手段上要高敌一筹。要根据遂行任务的样式,选择最佳的组网方式和实施方案,以局部优势弥补整体劣势,实现通信保障在遂行任务中运用灵活多样。

三、处突指挥要求高,通信的保障必须坚持稳定可靠

遂行处置突发事件等多样化任务,分析判断情况、定下处置决心、组织指挥行动,都必须全方位掌握各种信息。因此,通信保障的稳定性是确保遂行多样化任务完成的重要基础,必须采取超常措施,确保通信保障稳定可靠,指挥行动通信顺畅。一是科学融合通信资源。有效利用军地有线电网,车载单边电台,临时转信站,实现固定通信设施和移动通信系统有机结合。二是灵活组织网络连接。通过转信沟通前指与基指、前指与上级单位的无线电通信,实现动中通、静中通、全时通,保证首长机关对行动的不间断指挥。

四、协同行动单位多,通信的保障必须坚持互通兼容

篇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四川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关于印发〈达州市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群体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我校根据实际,建立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一、 目的与原则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网民乐意通过这种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强化事件的权威报道和快速反应能力,做好网上热点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争取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二、组织机构

1、网络舆情领导机构成立学校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在教科局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朱红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吴应述担任,成员由办公室、政教团队负责人员担任。

2、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组织有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统一对外口径,确定对外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3、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队办,负责网络舆情的监管、搜集、整理工作。 

三、分级响应  

1、特别重大网络舆情  根据需要,经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向上级部门主要领导请示,应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展应急工作。  

2、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  由应急领导小组领导,由信息股会同相关股室开展应急工作。 

3、一般网络舆情  经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由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股室开展应急工作。  

4、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  由舆情内容涉及的相关股室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四、工作机制  

(一)网络舆情检测 

1、日常监测  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一旦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负面舆情或重大的虚假舆情,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为有关部门提供社会舆情方面的决策支持。  

2、突发事件监测  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组织对网络舆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及时、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给决策者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网络舆情预警  

1、制定危机预警方案,针对各种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2、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  

3、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并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  

(三)网络舆情应对  

1、针对网上出现虚假不实报道,及时上报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  

2、针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及时汇集、整理、分析,及时与相关办公室或部门会商解决对策,及时做好与相关网络媒体沟通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学校声音,有效引导舆论,最大限度缩小突发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五、后期处置  

篇10

关键词: 踩踏事故;危险因素;预防;社会心理学;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 R 129文献标志码: A

踩踏事故是一类严重的群体性灾害。通常发生在大量人员聚集且人流拥挤移动的情况下,由个体跌倒、跌落等意外事件引发,人群发生慌乱和惊逃现象,加剧拥挤并引发更多人员跌倒,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大量人员伤亡。该类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公共性、事件多样性和群体危害性等特点\[1\]。随着人类信息化的发展和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大型集体性活动举办的频率、种类和参与人数都显著增加。除了节日庆典、宗教活动、集会游行、体育赛事等传统大型群体性活动以外,还有一些非传统的日常性人群聚集情况出现,尤其是在现代大型都市,比如地铁系统、大型商场、机场、火车站等区域。由于踩踏事故的发生地点往往是大量人群聚集的场所,人员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还可能存在意外坍塌、火灾、交通事故,以及生化袭击等伴发灾害。事故发生后人员救治、秩序维护以及伴发灾害的救援难度很大。因此,研究踩踏事故发生规律,明确引发该事故的危险因素,制定完善的预防和应急方案是应对这一灾害的主要策略。本文阐述了踩踏事故过程中的人群行为心理特点,结合历史资料分析群体活动发生踩踏事故的影响因素,提出大型聚集性场所基本的踩踏事故预防要点,包括控制人流及人群密度、完善制度设施和制定应急预案。

1踩踏事故的产生机制及人群动力学特点

大规模聚集事件中的人群踩踏,往往是个体的自卫本能和人群的冲动行为交互作用产生的。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踩踏事件的成因可以分为“惊恐逃逸”和“狂热趋向”两种模式:前者为人群受消极因素影响出现慌乱和逃散;后者为人群受积极因素作用而向某一方向拥挤\[2\]。当人们处于非常规的境况中时,会失去自身行为的判断标准,在心理因素刺激下,个体会加快移动速度并开始出现推搡等人群间物理接触。在发生惊恐逃逸时,人群的活动趋势趋向于混乱并开始模仿周围人的活动,产生从众心态,从众行为发生的概率与群体的人数成正比,故而越是大型群体活动越容易发生因从众行为导致的踩踏事件\[3\]。一些备用的分流通道或出口往往在当时被忽略而没有被充分利用。

从人群动力学角度看,踩踏事件可以分为单方向型和混乱型。人群驱动力的突然改变,比如大门或隔离栏的开启或关闭、人流通道出现狭窄或瓶颈现象、个体突然摔倒或跌落、场地发生坍塌等意外事件,可以引发人群的定向流动进而出现单方向型踩踏事件。而无控制的人群或受到突发事件刺激及多方向汇合的人群则容易产生混乱型踩踏事件。加强对踩踏事件原因的探索和人群脆弱性研究是当今灾难医学的重要课题\[46\]。

2踩踏事故的诱发因素

踩踏事故造成的伤亡往往在短时间内发生。救援无论如何迅速,由于有拥挤等前提的存在,效率不可能很高。降低踩踏事故造成伤亡的最有效措施是针对造成踩踏事故的原因、危险因素或易感性进行积极预防。诱发踩踏事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四类:① 人群不良情绪和过激行为;② 聚集场地空间特点和安全设施;③ 活动组织情况和应急预案完善程度;④ 不可控制因素如天气等。踩踏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2.1不良情绪及过激行为

大型群体活动人数众多,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现场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在特定情景刺激下,无组织的人群易受带头者的影响,从而形成一个有共同目的的集体。同时,人们情绪的感染是相互的,在激发他人情绪的同时,也激发了自身更强烈的情绪,因此从不良情绪的出现到人群情绪暴发和场面失控,往往历时很短,可以快速导致踩踏事故发生。谣言和不正确的信息通常会煽动不良行为。自我表现欲强的人很容易成为不良情绪及行为的传播源头,这部分人渴望在人前表现自我从而获得心理满足。借助大型群体活动,凸显自己的领导才能、聪明才智、特立独行等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具体表现包括制造谣言、带头起哄、煽动情绪、故意拥挤等不良行为。2005年8月,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一座桥梁上发生严重踩踏事故,造成965人死亡,465人受伤。该事件起因是在参加宗教集会活动的人群中,有人谎称有自杀式炸弹袭击,瞬间桥上数千人陷入一片混乱,导致惨剧发生。

此外,不良行为还包括群体之间出现摩擦而引发的群体性打架斗殴事件,尤其是体育竞技类比赛中,比赛双方的支持者发生语言或行为冲突时,若得不到及时处理易造成群体间的大型冲突,导致踩踏事故发生。2000年7月9日,津巴布韦对战南非的世界杯预选赛后发生踩踏事件。该事件起因为距离比赛结束前8 min,双方球迷发生冲突。维持秩序的警方使用了催泪瓦斯试图控制混乱局面,却使得球迷四处慌乱逃散,越来越多的人跌倒,在接下来的踩踏事件中,13人死亡,多人受伤。1985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海瑟尔体育场举行的欧洲杯总决赛中,英国队和法国队的球迷在看台上发生群体冲突,导致18人死亡,437人受伤。

2.2场地空间设置和设施器材完善程度

场地的容积、配置、交通疏通能力Q定了其能够承载的人群拥挤程度。大型建筑的设计不仅应满足当地建筑规范、消防安全和人员容积,还应考虑人员的流动性,尤其应考虑紧急情况下的人群运动。因此,需要活动组织者充分预计建筑的最大容积空间(站立空间、座位数、表演空间)以及与运动功能相关的空间设计,比如疏散区域,等待空间,进出口走廊、楼梯、坡道,同时根据紧急情况时的最大人流量安排自动扶梯、乘客输送机、电梯等设施器材,并针对上述设计和设施的限额对活动场地进行安全性和耐受性评价。2010年7月,德国西部杜伊斯堡“爱的大游行”电子音乐狂欢节发生踩踏事故,造成19人死亡,342人受伤。该次事件的原因一方面是组织者对到活动主场参加狂欢人数的误判,预计几十万人的活动,实际到现场人数估计在100万到140万之间;另一方面这是“爱的大游行”首次在一个封闭的场所内进行,仅有一个进出通道,且入口狭窄,疏散通道有限,为踩踏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到达入口前还必须通过地下通道,因人们不堪拥堵而引发的踩踏事件就在这个瓶颈附近发生。

2.3应急预案缺乏或不详细

由于踩踏事故的发生地点往往是大量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发生,外界救援难以快速到达事故核心,现场控制、人员疏散以及伤者的救治都可能出现阻碍。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最大化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防止后续踩踏事故的发生和规模扩大是保证大型集会活动人员安全的重点。在世博会、奥运会等社会及政府普遍重视的大型聚集活动中,由于足够重视、预案详细、准备充分,所以尽管参加人员多、项目复杂,而且时间也往往较长,但是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则较小。相对来说,一些短期策划或常规性的聚集活动则因为重视不够而没有充分准备。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市外滩广场发生严重踩踏事故。造成36人死亡,47人受伤,死伤人员大多数是青年学生。从2012年新年元旦起,上海开始连续3年在外滩上演国内最大规模的跨年3D灯光秀,那3年的交通管制措施极为严格,包括道路限行、隧道关闭以及地铁封站等。2014年跨年灯光秀改到外滩源举办,但很多民众不知道灯光秀改地,依然前往外滩广场参加跨年活动。而由于灯光秀取消,当晚并未实行交通管制措施。警方对人流量预估不足,导致现场安保力量缺乏。当有关部门从监控探头中发现某个通道上发生人员滞留的情况,立即调集值班警力赶赴现场,但由于人流十分密集,同时缺乏有效的应急设施,只能采取强行进入的方式,从发现情况到把人流分散开来,开展救护工作,大约花费8 min,所用时间比正常时要多。这次踩踏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有关部门对这个活动可能发生的短时间内大量人员的聚集可能产生的后果预计不够。

2.4不可控因素

2.4.1天气1988年,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国家体育场举行足球比赛过程中发生严重踩踏事故,造成73人死亡,100多人重伤,轻伤300多人。事件起因为在球赛进行到3 h 40 min时,突然一股暴风雨夹带冰雹袭来,3万多观众同时涌向出口,但由于电路故障,球场出口门无法打开。

2.4.2突发事件麦加朝觐活动是伊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动,每年都有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参加。2006年1月,麦加发生严重踩踏事故,导致345人死亡,289人受伤。原因为大量朝觐者涌入投石驱邪桥地带,赶着参加桥上举行的宗教仪式,许多运送朝觐者行李的大型运输车也跟随人流而入。行车途中大量行李不慎落到道路上,引发道路堵塞,而后面的朝觐者由于不了解情况,继续向前涌动,继而发生踩踏事故。

3预防措施与建议

踩踏事故往往发生在运动会、音乐会、集会游行、大型庆典、宗教活动,以及其他大规模人群聚集活动时,人员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据报道,发展中国家踩踏事件造成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7.75倍\[7\],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公民素质和安全教育的差异、场地和安全设施设计的差异,以及应急方案的差异。这也表明了踩踏事故预防的主要方向。

3.1人群密度控制及人流控制

采用限行和分流等措施,在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宗教建筑等公共场所应严格限制人群的最大聚集量。必要时可在入口处设置计量设备,但因其可能导致排队和入口的人群拥挤,故需谨慎使用。入口处需有足够的空间以容纳预期的队列。参与计量操作的人员应不断地相互沟通,并提醒终止人群流动。计量监测处应保证通信畅通,负责监测的人员应保持相互间的实时沟通,并适时截断人流,引导人群分批前进\[8\]。门票也可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群管理手段。通过设计不同的门票可以将人群分隔到不同座位区域,并指定出口和入口的路线,从而达到分流目的。门票还可提供指导人群在特定区域的行为预期,例如某些展览由到达时间开始计时,仅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有效。

大型人群聚集活动时,应设置现场人群聚集管理中心。保证现场一定数量的路径引导员,采用隔离栏、醒目标识、撤离路线图等方法增强人群流动的合理性。加强对临时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培训,比如疏通拥堵、控制人流、应对突发状况等方面。安保人员还应注意一些具有强烈自我表现欲及不良行为的人员,及时缓解人群情绪。同时应保证现场通信畅通,确认手机信号覆盖范围,为了降低通信失败的风险,可以设置专线或预先安排专用无线电频率等\[10\]。 此外,活动开始前人们陆续抵达活动地点,人群密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是,活动结束后大量人群同时涌向出口,往往导致人群密度陡增。为缓解活动结束时的人群高峰,一方面可以通过提前开放集合地,分散部分人群,另一方面通过娱乐消息或其他手段设法延长人群通过出口的过程,以降低会场内的拥挤压力,同时缓解会场外部的停车场及道路的拥堵压力。

3.2完善的制度及设施

健全完善的制度法规是降低城市突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前提,包括公共场所设计、建筑O计和使用规范,组织大型活动的登记和监管制度,相关责任人的问责制。在可能引发踩踏事故的意外事件发生初期,或是踩踏事故初步暴发的阶段,警察、交通、医疗和军队相关部门应紧密协调配合以控制态势。为避免部门间的信息混乱和救灾力量的指挥不当,应明确紧急情况下的指挥权限和最终决策发出者。紧急情况下志愿者实行互救或专业医疗人员进行救援的行为应予以条件性免责。由于大规模聚集人群的特殊性,每一项聚集活动都应有急救医疗的行动计划,包括医疗监督、服务级别、治疗机构、救助通道等\[1\]。

日常性人群聚集的场所,如火车站、机场、交通枢纽、体育馆、广场、展览馆、大型商场、电影院等,应配备人群密度检测设施,如摄像头,人流导引系统,备用照明系统,消防装置,信息交流系统(大屏幕、应急广播、指示标语、警示牌等),临时急救设备及药品(绷带、担架、除颤仪、心血管药物等)\[1\]。

3.3详尽的应急预案

各大型公共场所(如商场、学校、剧院、体育场、交通枢纽等)应制定常规应急预案。针对无特定组织者的自发性聚集活动(如节日)应制定临时状况应急预案。预案首先应根据预判的人群数量、活动类型、人群脆弱性、天气情况等对聚集性活动的风险评估;其次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场地特征(出入口、缓冲区、通道、隧道、楼梯等)和现场管理人员数目进行人员的任务调配,同时配置可能需要的设施和器材,确定支援力量的来源及数目(如警察、消防、交通、医疗等)。应急预案的作用:一方面是在个体或小型意外事件发生时,防止意外升级引发人群恐慌发生踩踏;另一方面是确保大型意外或踩踏事故发生后,可以尽快启动人群疏散,保障救援人员能够及时进入核心区域实施有效救援措施,从而将人群伤害减到最低\[10\]。此外,加强对民众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监测将对制定有针对性的预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1\]。对于大量人群聚集的结构复杂的建筑地点要明确定期筛查制度,发现可能隐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案和整改措施。进行预案的演练及改进。

在加强常规保障措施建设的同时,预案设计还应该考虑到大规模突发事件的伤亡数量迅速超过当地资源储备的情况,以便协调事故地点周边的医疗力量进行补充。大型聚集性活动举办期间,临时增加的医疗点或者季节性开放的医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配置或开放。在事件发生时,及时设置现场至医院的标示以及通向检伤分类点和医院的通道,可以加强踩踏事件发生时的反应能力。构建完善的检伤后送医院系统,相关的人员培训和预先准备的突发事件指挥机构,以应对事件高峰时的大量伤亡。

参考文献

[1]曹广文.军队灾难救援手册\[M\].1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6:181191.

[2]HELBING D,FARKAS I,VICSEK T.Simulating dynamical features of escape panic\[J\].Nature.2000,407(6803):487490.

[3]王文刚,郝胜杰.大型群体性活动中易导致踩踏事件发生的因素分析\[J\].安徽警官业学院学报,2010,9(51):4143.

[4]HELBING D,JOHANSSON A,ALABIDEEN H Z. Dynamics of crowd disasters: an empirical study.Phys Rev E Stat Nonlin Soft Matter Phys,2007,75(4 Pt 2):046109.

[5]曹广文.灾难流行病学在灾难预防、应急救援和灾后防疫中的核心作用\[J\].上海预防医学,2015,27(5):233241.

[6]韩雪,丁一波, 张宏伟,等.特大城市突发灾难风险和公众参与的积极预防\[J\].上海预防医学,2015,27(5):248255.

[7]HSIEH Y H,NGAI K M,BURKLE F M,et al.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stampedes\[J\].Disast Med Public Health Prep,2009,3(4):217223.

[8]DICKIE J F.Major crowd catastrophes\[J\].Safety Sci,1995,18(4):309320.

[9]曹广文.灾难医学\[M\].1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7378.

[10]MILSTEN A M,MAGUIRE B J,BISSELL R A, et al. Mass gathering medical car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Prehosp Disast Med,2002,17(3):15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