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专业防治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虫害专业防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在全国各地发展迅速,这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由具有一定植保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一定规模的服务组织,采用先进的技术,开展农业、生物、物理、化学防治。近年来,重庆市北碚区持续开展了植保专业化防治的研究和探索,建立了统防统治示范片,强化了技术指导和专业化服务,充分发挥了示范片的作用。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为害、减少农药药害和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是降低病虫为害损失和病虫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和水平、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重要抓手,也是新时期农村植保新技术推广工作的热点和行之有效的方式。
1专业化防治组织现状
1.1发展历程
从2010年开始,利用市级补助资金,北碚区开始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开展扶持,从宣传到组建专业队开展防治工作,在重庆市植保植检站和北碚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碚区植保部门和各专业化防治组织,结合实际,抓住机遇,强化农作物重大病虫应急防治专业队伍的建设,建立了一批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
1.2组织类型
北碚区的专业化防治组织从管理形式上有专业合作社型、大户主导型、企业基地型和应急防治型等,有代防代治、承包防治、项目配套防治等几种服务方式。应急防治组织的器械由区植保站统一管理,专门用于各种突发性的应急防治,各专业化防治组织由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涉农企业等组织申请,并在工商备案,由植保部门统一管理,每年根据防治面积补贴一定的物资和经费,工作相对灵活。
1.3组织规模
通过近几年的积极努力,北碚区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迅速,队伍逐年增加。专业化防治从2011年的1个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发展到2016年的7个。从分散小面积的蔬菜、果树逐步规范到大面积的水稻、玉米生产上实施专业化防治,取得了一些成效。2011年全区共组建1个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化防治组织,配备新型机动喷雾器10台,拥有机手10人,专业化防治组织服务面积200hm2,防治面积达333hm2次;2012年全区共组建2个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化防治组织,配备新型机动喷雾器20台,拥有机手20人,专业化防治组织服务面积1000hm2,防治面积达1467hm2次;2013年全区共组建6个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化防治组织,配备新型机动喷雾器60台,拥有机手60人,专业化防治组织服务面积1200hm2,防治面积达1630hm2次;2014年全区共组建7个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化防治组织,配备新型机动喷雾器70台,拥有机手70人,专业化防治组织服务面积1333hm2,防治面积达1667hm2次。为了以市场为导向,扶持专业化组织走上市场化运作的方向,2015年在7个专业化防治组织中,选择了市场效益较好的4个组织进行重点扶持,专业化防治服务面积333hm2,防治面积667hm2次;2016年选取了市场效益较好的2个组织进行扶持,专业化防治服务面积333hm2,防治面积667hm2次。
2专业化防治成效
2.1减少损失提高效率
实践证明,统一防治的效果较分散防治好。北碚区大春季粮食作物上的重大病虫害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二化螟、稻纹枯病、玉米螟等,发生范围广,为害重,已经威胁到了北碚区农业生产安全,靠单家独户的分散防治,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有限,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行区域能够做到统一、快速、高效,极大地提高了防治效率和效果,特别是对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控,效果明显,大大减少了病虫为害造成的损失。
2.2节本增效成果显著
北碚区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是在区植保植检站和街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服务的,根据植保信息,有效控制农药用量和减少施药次数。据调查,通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北碚区粮食作物总体产量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单个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与农户自防比较,防治效果提高3个百分点,节省防治成本10%以上。减少农药用量和农产品农药残留。通过专业化统防统治,每季作物用药次数减少1次,化学农药用量减少10%以上,农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
2.3减轻污染,保证安全
目前北碚区农业生产仍以分散经营为主,大多数农民不具备农业基础知识,不懂得安全用药,习惯随意加大单位面积用药量,缺乏病虫害防治的相关知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不对症用药,习惯随意用药,造成农药利用率低、农药飘移和农药流失严重,过量用药现象较为普遍。这加重了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威胁到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迫切需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这不仅可实现安全、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而且能够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风险,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3北碚区专业化防治存在问题
1)由于专业化防治工作起步较晚,建设过程中,组织防治、机械维修管理、专业队员培训等环节主要依靠植保部门,而植保部门的人力、财力有限,所起到的示范效益仍然十分有限。2)北碚区地处山区,主要使用的植保器械还是以半机械化产品为主,要靠人背负辅助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规模小,收费低,利润空间较低。3)目前北碚区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面积较小,满足现代农业要求有困难。常年全区各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达6.7hm2万次左右,专业化统防统治防治面积仅达1333hm2次,且主要集中在水稻上,需要进一步扩大统防统治覆盖面和农作物种类。4)专业化防治队管理相对松散,收入不稳定,机手稳定性差。“专业化防治”仅是机手的兼职工作。
4发展策略
4.1发展目标
专业化防治组织应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良性发展道路。强化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服务,及时提供病虫情报,加强技术指导,做好专业化防治的组织工作。强化植保专业化防治从业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专业化防治水平。
4.2加大投入,争取资金扶持力度
当前北碚区的专业化防治处于起步阶段,农户认可度不高,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收入低,面临资金缺乏的问题,还需要大量资金和物资方面的扶持,加大投入,争取资金扶持力度,有效推进专业化防治健康发展。
4.3强化队伍建设
篇2
1.1专业化防治的组织形式
一是专业队伍组成。2004年以来,利用中省项目投资和防治经费投入,安康市10个县区分别组建专业化服务组织113个,专业防治队125个,其中在工商、民政、农业部门分别登记备案的有53个,拥有机动喷雾器1 085台,有机手1 153人。二是专业队伍类型。目前专业队可分为应急防治专业队、专业化防治队和农民自建防治队等类型。应急防治专业队由农业植保部门直接领导,人员、器械由县区植保站统一管理,专门用于各种突发性应急防治;专业化防治队由相关个人、涉农企业、合作社组织等申请,植保部门审核配发5~10台器械组成防治组织,并提供技术、培训、信息等,经营、管理由专业队自主;农民自建防治队与专业化防治队类型基本一致,受县区植保站管理,工作相对灵活多变。三是专业队组织的服务形式。形式上有植保部门统一组织、协会组织、涉农企业和合作社组织等;服务方式上有全程防治、代防代治和阶段防治等。
1.2专业化防治开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市每年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面积29 506.7 hm2,占总防治总面积的7.33%,每台机动喷雾器年均防治30 hm2,机手年均收入2 896元。涌现出一批较为突出的典型。2010年,旬阳县蜀河镇胡海宝专业队对当地15.3 hm2水稻实施全程承包防治,水稻生长过程防治3次,收取承包防治费1 200元/hm2,防治纯收入1.05万元/hm2。
2存在的问题
2.1专业队建设缺乏有效载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从1996年开始探索粮食作物全程统防统治,到后来的防治专业队建设过程中,由于在组织防治、机械维修管理、专业队员培训等环节上全部依赖植保部门,而植保部门又缺少人力和财力,从而形成专业队仅仅是农业部门的示范队,虽然专业队数量大,相当部分器械处于闲置状态,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2.2队伍不稳定,业务技能差
由于专业队管理相对松散,缺乏有效纪律约束,又受病虫发生程度影响,收入不稳定,机手稳定性差;同时农村主要劳力外出务工,选拔机手较困难。现有大部分专业队仅组建初开展过短期培训,后期培训无保障,专业技能较差,影响工作开展。
2.3安全防护跟不上,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2002年,全市大力发展专业化防治队伍,在各县区选择一些群众基础好、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专业队员,给予器械、农药以及技术扶持,组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防治专业队。但由于多年接触农药,有效防护措施跟不上,对专业队建设影响较大。
2.4专业队发展不平衡,后继乏人
现有专业队虽然较多,但规模小,作业能力差,装备水平低,先进典型少,带动作用不强,只有少数专业队工作开展相对较好,这些专业队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群众基础好,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较强。但随着这部分人的逐渐退役,后续人员青黄不接。
2.5投入与宣传不够,保障不力
宣传发动不够,社会氛围不浓,资金投入不足,投入方向单一,管理不够细化,运作不够规范,法制建设滞后等,使专业队缺乏发展后劲和后期运营保障,植保器械更新缓慢,难以适应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需要。
3安康市专业化防治的模式
3.1协会模式
以农业协会为依托,集农药销售、防治、技术指导于一体的组织,机手是协会会员,与协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作模式。如旬阳县农技中心2005年成立旬阳县植保专业技术协会,开展技物配套有偿服务,会员涉及技术干部、农资经营户、机防队员等200余人,由协会为专业队提供病虫防治信息和高效低价的防治药剂,专业队取得农药批零差价和防治收入。该协会专业队2010年共开展专业化防治19 840 hm2,挽回产量损失1.78万t,防治队员人均收入3 494.32元。
3.2企业模式
以涉农企业为依托,联合建立专业机防队。如汉阴县在专业队建设上坚持政府推动、植保助动、市场拉动、统分结合的原则,执行自愿互利、有偿服务、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2009年根据新鑫米业有限公司病虫防治要求,组建企业机防队,配发8台机动喷雾器,县植保站负责机手培训及防治技术指导,企业负责药剂采购、机手工资等,并组织机手对订单生产的533.3 hm2优质水稻开展统防统治。由于防治中统一使用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连续2年优质稻谷收购价高于市场价20%以上。
3.3合作社模式
与专业合作社联合,机防队是合作社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合作社内部提供相关运行费用。如汉滨区植保站应早阳乡东宁魔芋合作社的要求,2010在早阳乡组建的东宁魔芋合作社机防队共配发机动喷雾器15台,手动喷雾器5台。邀请植保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年开展魔芋病害统防统治133.3 hm2,平均投入防治成本225元/hm2,合作社在收购魔芋时扣除防治费用,该模式深受芋农欢迎。
4对策
4.1培育基层网点,强化技术培训
一方面积极鼓励农资经营人员开展专业化防治。农资经营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特别是有优势的农资经营网点,具有实施大面积技物配套服务的基础,可以给这些网点配发部分器械,采取租赁机械给农户或由经营网点代防代治的有偿方式开展防治;另一方面应加强农户防治技术培训,利用各种农业项目推进专业化防治[1]。可以通过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从防治器械扶持、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4.2搞好制度建设,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快相关法规、规章的制定。各级政府列支专项资金用于专业化统防统治,从政策到资金给予大力支持[2]。植保部门充分发挥在专业化防治中的引导、指导和督导作用,逐步建立规范化运营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规范组织服务,保障农民权益,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在组织管理上注重细节,做到从业人员提素质、增收入、保稳定,确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服务质量和效益。
4.3加强安全防护,建立补贴机制
从思想上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建立相关安全防护制度,将机手人身安全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机手防护装备档次,不同季节和环境配备相应防护设施[3]。植保部门在组建专业化防治组织时,应与服务组织签订机手安全防护协议,由服务组织全面负责机手安全防护,植保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防护设备不齐备的不得从事喷雾作业,并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同时,建立机手补贴和保险机制。由于机手工作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应建立相应的农药津贴、医疗保险等补贴机制,解除其后顾之忧。
4.4强化技术指导,搞好示范宣传
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应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准确掌握病虫发生情况,适时病虫预报,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技术方案。要与各专业化防治组织建立便捷快速的信息通道,为专业化防治组织提供病虫发生、防治技术、药械供应等信息服务,指导开展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4]。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技术人员实行分片负责、分区指导,提高防治技术到位率和防治效果。充分利用示范园区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召开现场会,广泛宣传,大造声势,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专业化防治对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5-7]。
5参考文献
[1] 郭跃华.安康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1):56-59.
[2] 万凤彪.浅议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市场化运作[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11):42-44.
[3] 袁艳.专业化——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新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5):127-128.
[4] 李绍杰,鲁秀芝,李华,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20):120-121.
[5] 赵景芳,石晓东.突泉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S2):120-121.
篇3
一、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势在必行
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客观需要,对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减少坏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势在必行。
1.有利于提高防治效率
我县地域宽广,小气候差异大,东南部阴湿,西北部干旱,中部气候温和,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频繁,防治难度大。如若单家独户进行防治,由于受防治器械、防治技术的限制,效果不良,事倍功半,有时错过防治适期,造成病虫害继续扩展蔓延,严重危害。实行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专业机防队选用的是新型防治机械(机动喷雾器),防治时间集中,防治速度加快,可以抓住防治适期,有效控制病虫危害,达到防治目的。
2.有利于降低防治成本
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防治队伍连年操作,技术熟练,经验丰富,可以及时确定防治适期,使用合适的防治药械,对症下药,连片喷防,从而有效降低防治成本,据调查,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年减少防治次数1~2次,亩本文由收集整理节约农药成本12元左右,节省劳动力成本35元以上。
3.有利于环境保护
农户单独防治缺乏统一管理,随心所欲乱扔农药包装袋及残留药品,轻者污染坏境,重者影响人畜生命安全。实行统防统治后,防治队伍规范操作,及时回收或科学处理掉各种有毒包装和废弃物,有效地保护了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安全。
4.有利于增产增收
我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意识淡薄,认为有病无病在于天,自己喷药防治太麻烦,而专业化防治队伍所到之处,农民皆大欢迎,有病防治,无病虫喷药预防,全面防治,使病虫害就地灭除,不能扩展蔓延,保证了当地农作物全面增产增收。
二、当地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1.境内发展不平衡
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乡镇重视程度、农民思想观念的影响,县内不同乡镇、不同村组之间,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中南部、西北部乡镇重视,农民科技意识相对较高,统防队伍组建稳固,工作进展顺利,收效明显,冬小麦、荞麦全部进行统防统治。西部乡镇相对较差,农民对专业化防治队伍不信任,工作进展缓慢,严重影响机防对积极性,队伍时建时散,不能稳固发展。
2.队员年龄不适合
近年来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妇女在家劳作,组建队员势必年龄偏大,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由于老年人文化程度低,对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慢,整体素质较低,进而影响统防统治效果,制约了统防统治的可持续发展。
3.资金扶持力度不大
目前,国家没有统防统治专项补贴资金,对口部门只给配发一些机械设备,机防队只靠回收服务费来维持,收入相对太低,队员情绪大,不愿长期从事此项工作,导致队伍不稳定。
4.器械管理不严格
近年来,上级部门配发的机、手 动喷雾器,防治服装等器械设备都下发到各乡镇,由乡镇具体分发到村组农户,一发了之,从上到下缺乏统一管理,个别农户据为己有,排不上用场,甚至有些机防队 器械残缺不全,严重影响工作开展。
三、加强统防统治工作思路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 治 是农业的基础
转贴于
性工作,是持久性植保体系建设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认可,要从长计议,不断巩固发展。
一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县上领导要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任务,靠实责任 ,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二要强化培训,扩大宣传。县农技部门要切合实际,办班培训,普及与骨干相结合,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每年专题培训不少于5次,印发技术资料5万余份,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和机防队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大力宣传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先进典型和取得的良好效益,是广大农民充分认识专业化统防统治带来的好处和作用,使干群尽快转变观念,乐于接受。
三要精建队伍,提高服务。县内各乡镇 要深入调查了解,在当地群众中选择年龄中等偏小,文化层次较高,深怀爱农之心、服务意识较高的人员,由乡镇包村干部和农技站技术干部 牵头,组建精干的机防队伍,每乡镇3~5个,每个队伍不少于5人,全县共组建机防队50~60个,并逐年扩大植保专业化防治队建设规模,经过3~5年的努力,使本县粮食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到60%以上,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10%以上。
篇4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问题
农业种植的生产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近些年部分水稻主要种植地区出现病虫害的现象,从而给水稻的生产质量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稻曲病、二化螟、稻瘟病等病虫害,给我国水稻种植带来很大的损失。水稻种植期间,一旦发生病虫害,不仅对水稻生产量会进行大大的降低,还会对农民的收入带来影响,更对我国社会经济带来滞后的影响。可以说,水稻能否高产,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病虫害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我国水稻生产质量。
一、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力度较弱。大多数的农户在进行水稻种植期间,只会观察水稻的表面来判断是否出现病虫害,如果没有发现,就不会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这无疑会给水稻造成隐患问题。另外,大多数的农户对于水稻病虫害的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的不多,所以,即使已经发现水稻出现了病虫害,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更由于很多人不重视防治工作,这样的行为只会导致病虫害对水稻大面积的影响,一旦病虫害进行大量的繁殖,这对于水稻来说存在巨大的隐患。而且由于季节性等因素,会成为病虫害滋生的温床,尤其是稻曲病很容易在环境便利的条件下大量的繁殖。
2.用药方法不合理。由于很多农户对水稻防护方法的相关知识不了解,所以在对水稻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时,多采用化学农药,很多农户为了少花钱,在进行农药的购买时,会买较为便宜的农药,由于这些农药不是新产品,其药效已经大不如前。更有甚者在进行农药配比时,没有对相关的说明书及作用等内容进行详细的阅读,对农药的使用量上过量的增加,而且操作时间上的不合理,从而让水稻对农药产生抗药性。另外,在农户对水稻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时,为了保险起见,会对农药进行大量的滥用,这无疑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3.防治不专业。在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期间,防治不专业主要表现在:一是设备不先进。大部分群众防治病虫以手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为主,而且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工作压力小,影响了防治效果,而且容易发生农药中毒事故;二是用水量普遍不足。防治病虫害,一般要求前期亩兑水量为30kg,后期亩兑水量为45kg,飞虱大暴发时亩兑水量增加至60kg。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群众嫌麻烦,亩兑水量一般为15-22.5 kg,即喷雾器1-1.5桶水,把亩用药量全部加进去,在操作期间也不够规范,不能正确地二次稀释农药;三是防治时间不准,很多群众不根据病虫情报结合苗情进行防治,不管早熟、迟熟品种还是早抽穗晚抽穗都是统一时间打药;大部分群众打药次数普遍偏少,一季打1-2次药,打了破口药就不打齐穗药,从而降低了水稻病虫防治工作效果,经常导致穗颈瘟发生流行,稻飞虱暴发危害,病虫暴发后又进行补打,而这时防治效果往往较差,而且已经造成了损失。四是专业化防治程度较低。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近几年刚刚起步,群众认识有一个过程,加上专业防治组织购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前期须投入大量的费用,因担心购买高效植保机械后,签不到服务合同,导致专业防治组织之间发展不平衡,开展服务参差不齐,统防统治面积比例小。然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因其防治效率高,防治效果好,省工省药,正在被广大专业防治组织和群众所接受。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对策
1.病虫防治信息宣传。防治水稻病虫害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影响农民的生产效益,所以,要对水稻病虫害防治体系进行宣传。对防治体系实施宣传不仅能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有效途径,还能提升防治工作的实施水平。利用电视、标语、墙报、培训、技术资料、病虫情报、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宣传病虫防治信息,如防治对象、防治时间和防治方法。在圩镇、交通要道和人口密集处设立病虫信息宣传栏。病虫防治时期,植保技术人员下沉到村组对农民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指导群众科学病虫防治,现场解决病虫防治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病虫防治水平。
2.综合防治。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可以减轻或推迟病虫的发生,减少防治次数,减少农药用量。稻田耕沤灭螟降低螟虫基数,浸种消毒降低稻瘟病和恶苗病的发生风险,稻鸭共育减轻病虫的发生。利用二化螟、稻飞虱等害虫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虫害看到光后会靠近,然后被杀死。还可以使用测报灯,对害虫的发生进行预测,提高测报的准确性,做到预报准确,及时,群众及时用药,科学用药,提高防治效果。对于生物防治,利用虫害的天敌来控制病虫害的繁殖数量以及繁殖速度,该方法虽然不能起到一定的根除作用,但不会污染环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具有安全、高效、无污染等优点,可以确保环境安全,提高大米品质和效益。对于化学防治方法,在做好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的基础上,病虫发生时再辅以化学防治,做到混合用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一次用药,多种病虫综合防治,减少用药次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益,减少农药用量,提高稻米品质,提升种粮效益。
3.专业防治。专业化防治具有防治效果好,防治效率高。应该大力扶持专业防治组织的发展,鼓励专业防治组织购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进行作业,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专业化防治健康有序发展。政府可以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并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推广引导,推动专业化防治工作的开展。同时,政府还要增加相关的政策扶持,激发农户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政府需要创建专业化的实施团队,提高团队的的整体实力,不仅要对其宣传与指导,还需要在市场上加强竞争与防治。最后,专业组织的形成要从自身做起,并对相关人员实施的业务进行培训,不仅要促进操作手段的规范性,还需要利用先进的设备,保证服务工作的优质化。
三、结语
水稻病虫害是影响产量最为重要的因素,对当前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加大政府投入,进行政策扶持引导,鼓励专业防治组织的发展,提高群众的科学防治意识,利用多种手段控制病x危害,不断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用量,提高产量和品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效益,才是病虫防治的最佳出路和良策。
参考文献:
[1]刘晓飞.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防治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12).
[2] 邹前锋,杨晓晖,彭杨,成连香,吴述云,胡柏森.浅谈如何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技术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6(18).
[3]韦孔林.水稻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4).
篇5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测报;防治体系;现状;存在问题;对策;陕西靖边
中图分类号S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208-01
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适期防治、综合防控、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和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是植保工作的重点,也是农业增效的有力保障[1-2],通过对靖边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等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和防治体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为今后防治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1靖边县病虫害测报及防治概况
1.1病虫害预测预报现状
目前靖边县的病虫害测报工作在新农村小杂果示范园1个点上进行,主要设备有自动虫情测报灯1台,糖醋诱蛾器2台,有测报人员4名,测报工作多数采用直观法,重点对玉米、马铃薯、杂草、农区鼠害开展监测,通过邮寄与网络手段相结合,病虫信息传递速度大大提高,但是测报人员劳动强度大、任务繁重。
1.2病虫害防治现状
靖边县主要种植马铃薯、玉米、油葵、荞麦、蔬菜等农作物,常发病虫发生频繁,一些次要病虫害已上升为主要病虫害,种类多达40种,而主要防治方式是农民小规模的分散防治,防治力量弱,防治水平差。靖边县已组建了伊当湾、高渠和五台3个村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专业队、17个乡镇专业机防队和1个专业化防治队,共计装备机动喷雾器214台、手动喷雾器194台,但全年统防面积只占防治面积的10%。
2存在的问题
2.1测报经费不足,手段落后,队伍不稳定
由于测报经费不足,没有养虫室、观测圃、检测室等基础设施,不能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发生动态;电视预报、手机短信、电话语言提示等手段不能用于测报中,信息传递滞后于病虫发生动态,有时错过了防治时期;测报人员劳动强度大,没有专项津贴补助,使测报人员知识更新慢,队伍不稳定。
2.2测报服务范围窄,体系不健全
靖边县仅有测报场1个,设施陈旧,乡村测报体系不健全,仅靠1个场地来预测全县大宗农作物,覆盖面小,服务范围窄。其次,病虫测报的重点是马铃薯、玉米、豆类少数粮食作物,其他作物尤其是经济和蔬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开展的不完善[3]。
2.3财政投入不足,防治力量薄弱,缺乏统一科学技术指导
近几年来国家在农作物种植上进行良种补贴、大型机械补贴、地膜覆盖栽培补贴,并没有对病虫草害进行专业化防治和防治器械补贴,县财政对病虫防治投入很少,大面积机防缺少高效施药机械,药剂维修人员极少,服务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另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老幼妇”人员,又因缺乏统一的科学技术指导,防治技术储备不够,防治水平低,效果不明显。
3对策
3.1提高预测预报质量
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应扬长避短,提高预测预报的服务质量和效益,才能适应今后对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的新要求[4]。
一是改善设施,健全体系。要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有效的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可试行乡村测报信息员聘用制度,进一步健全乡村测报体系,拓宽全县农作物系统监测范围,扩大测报覆盖面和服务范围,强化其防灾减灾的社会功能。二是培养人才,强化考核。对测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让其知识得到更新,技能得到增长,职业道德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打造一支作风过硬、能力强、素质高的测报队伍,为全面有效开展病虫害预报提供有力保障。加强对县乡村测报工作和人员的绩效考核,每年进行1次考评,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调动测报人员的积极性。三是积极创新,丰富手段。加强监测技术研究,不断改进传统的测报方法和方式,降低测报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可参与科研部门、农业院校的项目研究,提高测报水平。发挥电视预报、手机短信、电话语言提示、网络等现代科技的作用,提高病虫信息传递时效性和广泛性,大量收集当地发生的病虫害照片,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视频,并举实例加以讲解。此外,创新测报内容,依据不同经营者的需求,针对性地提供不同内容的病虫信息,从而突出重点作物和区域。
3.2加大病虫害防治投入力度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既要有科技支撑,又要有资金保障。一方面保障植保测报经费,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使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另一方面应积极申请财政扶持资金,充分利用国家有关项目,改善植保机械,增加植保机械的拥有量,实行项目带动、行动推动、政策促(上接第208页)
动,不断发展壮大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确保农业增效。
3.3建立健全专业化防治体系,狠抓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农作物专业化防治是一件惠及千家万户的实事、好事,防治体系建设应以完善县、乡、村三级专业化防治服务网络为主,因地制宜建立植保专业防治协会型、农药经销专业化防治型、临时组建专业化防治型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化防治队。同时加强培训,在主导产业中设立植保专家和专业化防治指导,乡镇、村设立责任人员,根据发展制定专业化防治人员培训计划,针对问题,科学指导,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和分散培训的方式,由植保专家编印培训教材,在上岗工作前对该区域农作物重大及常发病虫害的形态、发生规律、防治时间、防治药剂、防治技术等进行培训,让农民充分认识和掌握,提高专业化防治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防治效果。
3.4建立植保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水平
县植保植检站和植保专家应及时掌握和病虫防治有关的植保信息。植保专家在防治关键时期要到生产第一线开展面对面指导,在具体指导中,发现和突出面上做重点技术指导,建立植保信息网络,通过网络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3.5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和推广工作
绿色防控示范和推广工作是一项持久的植保系统工程,绿色防控属于公共植保的范畴,是绿色植保的体现,也是食物安全的依托,具有社会公益性。一是采用绿色防控治理技术,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量,改进产品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植物保护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二是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将生物防治、物理诱杀、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技术组装到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中,并注重技术和模式集成创新,组建节能、环保和高效的综合防治体系,通过环境友好型防控技术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
4参考文献
[1] 王淑梅.基于气象视角的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研究概况[J].中国植保导刊,2009(12):13.
[2] 刘万才.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发展探讨[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8(5):39.
篇6
从上述楚雄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来看,其应急处置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还面临一些问题:一是楚雄市在建设森林病虫害应急防控能力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专门设立应急资金,也没有在基层落实应急资金的管理和专款专用,面临严重的挪用资金现象,且应急处置物资严重匮乏,药剂药械不足等;二是在楚雄市的森林灾害管理中不具备一套引导公众关注并参与的有效机制,导致公众缺乏森林保护意识及参与病虫害防治的积极性,成为森林病虫害应急处置的旁观者;三是楚雄市在编制森林病虫害应急预案方面还面临问题,如各地区工作进度不一致,一些地方已应急处置预案,一些地方还没有编制预案,且编制的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不足,缺乏基层落实等;四是楚雄市森林病虫害应急处置机制的运作涉及到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及政府,虽然它们各自设立了应急指挥机构,但缺乏应急协调机制,不能充分共享资源,工作合力难以形成。
二完善云南省楚雄市森林病虫害应急处置机制的策略
1为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供保障
以楚雄市森林病虫害平均发生面积、防治成本、防治任务等为依据及时设立楚雄市森林病虫害防治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以加强建设应急处置设施、购置设备、建设通信网络、做好应急经济补偿等。同时,楚雄市各县、地区等要从处置突发森林病虫害事件的能力出发,针对突发森林病虫害做好一定数量、种类的应急物资储备,建立物资储备、生产、紧急配送一体化体系。当然,楚雄市林业局应重视选择一些辐射性较强、交通较便利的地区设立森林病虫害应急防控物资储备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存储科学、布局合理、调控有序的应急物资储备网,从而规范化管理森林病虫害应急处置物质的采购、储存及调拨,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动态、适度、有效。另外,加大推广森林病虫害应急防治的科技攻关力度及成果转化力度,组织全市林业力量联合攻关,研究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着重解决重大的应急处置技术难题,并重视扶持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县、镇等地区。
2通过多元化治理提高公众参与度森林病虫害应急处置
多元化治理的实现需要楚雄市林业局从四个方面付出努力:其一,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法规、预案中增设公众参与森林防灾的内容,促使公众参与制度化;其二,通过培训提升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专门建立培训机构,为公众搭建防灾培训平台,确保楚雄市公众防灾培训常规化;其三,积极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引导专业公司、森林医院、专业队、树木医生等不同的社会经济组织承担起管理、咨询森林病虫害的业务,并给予一定的应急防治补助、技术支持等;其四,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应急处置的市场化机制,确保应急处置机构及林农们的合法权益,以有效提升公众参与度。
3加强编制及管理应急处置预案
首先,楚雄市还没有编制森林病虫害应急处置预案的地区应及时完成相应的编制工作,并经过上级部门审核之后实施;其次,进行应急预案的现场培训和演练,并依据实际情况适当修订森林病虫害应急处置预案,并加强宣传,将预案转换成真正服务于突发森林病虫害事件的紧急行动方案;另外,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的框架及内容,在流程性条文得以保全的基础上加强扩展预案内容、加设预期处置、扩大应急处置范围、加强病虫害预防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加强各级领导、培训专业人员、强化公众参与等方式落实应急处置预案的各种措施。
4进一步实现跨部门及跨地区的联动联控
第一,在楚雄市建立起跨部门、跨行业的病虫害应急处置的协调联动平台,林业部门要积极跟当地的公路、交通、电力、铁路、电信等部门进行协作,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并定期开会,通报楚雄市各地区的森林病虫害疫情信息,同时制定出协作办法,加强动员各部门参与到森林病虫害应急处置工作中,避免林业部陷入孤军奋战的困境。第二,积极推动楚雄市各地区林业部门之间的联检联防联治机制,制定信息通报制度及轮流值班制度等,并建立森林边界的联合检查制度,共同研究应急处置森林病虫害的对策,协调解决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难题,以有效解决跨县、跨地区紧急发生的森林病虫害事件。第三,林业主管部门内部应形成互联互动、通力合作、协调配合机制,共同完成好森林病虫害应急处置工作,切实建立社会力量、专业力量及政府力量之间的优势互补、密切配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完善森林病虫害应急处置机制,以协同解决楚雄市的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139-01
林业病虫害防治是一项持续的、较为复杂的果林业管理工作,特别是在承德市兴隆县牛金洞农场的专业化经营和管理中,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显示农场存在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牛金洞农场在林业管理中针对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此总结有针对性、适用性较强的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是农场管理工作科学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1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
1.1 人工林面积逐渐扩大,取代了天然林在林业中的位置
目前,部分地区的天然林面积和数量不断缩减,存在砍伐商业出售和再种植的现象。人工林的再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天然林对多元化树种的选择和自然抗病虫害系统的形成。过于单一化的人工林,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大大减弱。这一现象的发生在现今农场的种植中更加明显,如牛金洞农场在林业种植过程中一般采用规模化的集中种植和管理,树种较单一,主要有油松、侧柏,导致了农场林分对病虫害抵抗能力减弱[1]。
1.2 科学的林业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科学的林业管理体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林业病虫害管理是一个持续时间比较长,且需要管理体系内部各方面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基于这一方面而言,现今林业种植管理组织典型的代表为农场,而农场的存在基本上都是以商业化利益为主经营管理目标,其过分地追求林业为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集中采用速成的种植管理方式,而忽视了林业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等方面的管理,这一问题的存在对于林业种植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2]。
1.3 农药使用缺乏规范性
现今虽然提倡对林业管理的无公害防治,但是我国大多数林场采取的还是化学防治策略。其防治病虫害的效果非常明显,但是不能忽视的是长期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将会造成林木害虫产生严重的抗药性,而如果管理人员以此加大化学农药的浓度,势必会对林木的正常生长及周围生态系统产生恶劣影响[3]。
2 病虫害防治策略
2.1 强化植物检疫与预防检测力度
林业管理工作人员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农场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中,首先要进行特定林区植物的检疫工作,这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如在病虫害日常防治工作中,一旦有部分树木发生病虫害,就要及时针对这部分树木进行隔离,做好封闭管理,避免大面积传染。而且在苗木移栽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在选择、运输和入库等多个环节中强化对病虫害的防治,从根源上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此外,为了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及时性,农场林业管理人员要定时派遣专业防治人员对林场内部的树叶、土壤及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及早发现、及时治理。基于检疫工作存在的重要性,农场管理人员要对病虫害防治人员进行及时的专业技术培训,并为检疫和监督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撑。
2.2 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进行最为直接的目标是提高林木生长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因此,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农场等林业管理部门、组织应强化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引进和利用。目前,对于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利用主要包括生物和物理2种应用技术。首先,生物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利用主要是对微生物和虫害天敌的引入进行具体的防治。其中,微生物防治主要是强化对细菌、病毒抗生菌的使用,害虫天敌的引入要求管理人员要掌握天敌数量的引入和实际存在的情况,生物防治技术的利用能够达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次,物理防治技术的利用主要是农场管理人员在长期从事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对病虫害的生长和产卵习性准确把握,对害虫的卵块进行收集破坏,而且可以强化巡视工作对有病灶的树枝进行及时切除。此外,还可以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进行捕捉和抓捕[4]。
2.3 完善营林操作体系
营林操作体系首先在林木种植过程中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林木幼苗进行移栽种植。其次在营林树种选择过程中,管理者应站在长远角度选择不同树种进行种植和培育,通过树种多样化提高整个林木系统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此外,可以通过调整育苗方式提高林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具体而言,一方面就是在林木育苗期间避免使用腐烂化肥,强化对土地的翻耕和整理工作,并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能够针对育苗期间存在的长势弱小、树叶发黄的苗木及时做好处理工作,避免影响其他幼苗的正常生长[5-6]。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今林业病虫害发生主要由于人工林树种单一化、抵抗能力减弱、种植管理不合理以及化学农药使用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的,所以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可以从加强对植物的检疫和监测、强化生物和物理技术的利用以及完善营林技术操作w系的形成等方面促进林业病虫害防治水平的提高[7]。
4 参考文献
[1] 米晓琴.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5(20):130-131.
[2] 刘品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初探[J].赤子,2014(11):297.
[3] 毛义成.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与探讨[J].现代园艺,2013(13):106-107.
[4] 刘启斌,闫双秋.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初探[J].吉林农业,2012(11):205-206.
[5] 刘世英,赵瑞玲,李振海.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17):196-197.
篇8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害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89
1 前 言
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使更多的人群对当前的生存环境、活动空间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因此,城市园林绿化担负着越发重要的工作职责,同时对于城市园林植物的病虫害侵袭现象越发严重,从事园林绿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唯有就我国现实状况与各个城市植物栽培种植状况,应用对应性病虫害防治处理技术,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当前,我国较多城市区域园林植物却正在遭受严重的病虫害侵扰,表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仍旧存在较多不足问题,需要制定有效对策加以处理。
2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类别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花草树木为主要材料,实践工作中,树木遭受病虫害干扰影响的等级远远高出花草。这是由于树木栽种范围较花草更加广泛,同时基于树木植物自身特征,其生长枝繁叶茂,且茎干较高,因此使得病虫害预防治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采用的植物类别多样,类别划分标准也并不统一。城市园林绿化所用的树木则包括乔木以及灌木2个种类,还可细化分成履约、绿叶针叶、常绿阔叶、落叶阔叶等植物种类。其中常绿针叶乔木植物包括雪松、黑松、马尾松等等,灌木植物则包括罗汉松、蒲地柏、五针松等类别。常绿阔叶乔木植物主要有女贞、广玉兰等种类,灌木植物则包括珊瑚树、瓜子黄杨、桔树、海桐、撒金珊瑚、八角金盘、金丝桃、苏铁等类别。落叶阔叶乔木植物包括枫杨、槐树、盘槐与银杏等,灌木植物包括白玉兰、紫薇、戚树、八仙花、金钟花、石榴等。
另外,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竹类植物也承担着重要职能,其种类丰富,包括佛肚竹、络实、地锦、葡萄藤以及扶芳藤等。
3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常见的病虫害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所用植物与一般的田野庄稼存在本质区别,因此其遭受病虫害侵袭干扰的类别也并不一样。依照我国城市园林绿化项目工程发展特征,病虫害主要包括食叶性病虫害、钻蛀性病虫害、刺吸性病虫害以及螨类病虫害等。刺吸性病虫害包括蝉类、蚜虫类、虱虫类、茶翅蝽等。螨类病虫害则包括爪螨、杨始叶螨、女贞叶刺瘿螨等类别。
4 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预防治理问题
纵观我国当前城市园林病虫害预防治理工作不难看出,其仍旧存在较多缺陷与不足。首要问题在于更加注重治理而忽视了重要的防御工作。具体来讲,在建设规划园林工程项目的初期,并没能考量园林项目中植物种类规划的环节,经常是在引发病虫害问题后方急忙的寻求应对解决策略,导致宝贵资源的浪费,使得投入的人力成本无法获取相应的回报。通常来说,采用化学药物病虫害预防治理技术可达到明显的效果,且见效速度较快。因此在较多状况之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更愿意应用效果立竿见影的单一化学防御治理技术,这样一来综合技术方式被不良忽视。事实上,该类化学预防治理技术会令病虫害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如果长久应用该类化学药物则会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该类方式对于环保事业也会形成负面影响,甚至危及大众人身安全。
伴随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持续全面发展,各个区域均渐渐组建了园林行政管理单位,主要就园林项目绿化以及维护管理进行全面调控。该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该类组建的管控单位却没能全面注重做好植物保护工作。同时采取的管控以及考察方法无法全面到位,这令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进程中病虫害现象的大范围发生变成可能。
基于我国目前从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以及养护管理的专业仍旧属于冷门,因此该行业欠缺大量的专业人才,呈现出专业技术实力相对薄弱的问题。从理论与实验的角度来说,该学科欠缺强大的团队支撑,这便令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与保护呈现出欠缺后劲的状态,对绿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了不良制约影响。
5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防治病虫害技术与对策
5.1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防治病虫害技术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进程中防治病虫害现象在实践工作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该项工作质量水平直接决定最终的绿化建设效果。应坚决取缔以往常见的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模式,这样不但会危及到虫害天敌,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破坏,打破生态平衡,同时还会引发人畜中毒事件。就化学农药预防治理病虫害的内在弊端,应积极发展并广泛应用无公害病虫害预防治理技术,主要来说涵盖生物预防治理、物理机械预防治理、微生物杀虫预防治理、特异性杀虫预防治理、植物源农药以及化学农药预防治理等。
其中,生物预防治理主要依照自然环境中包含的不同物种斗争,通过有益生物有效预防治理病虫害。该项技术方式内在特征在于能更好的消除病虫害现象,同时对于人类、牲畜植物的生存发展较为安全,不会危害到天敌亦不会对自然环境形成污染影响,可有效预防病虫害再次猖獗并构成抗性,可推动现代城市生态环保事业的良性健康发展。生物预防治理技术采取的主体对策在于通过菌类预防病虫害。较为常见的菌类是苏云金杆菌,其特征在于可广泛的杀害病虫,且呈现出了发挥毒杀效果极为快速,投入预防治理成本较低、应用便利的优势,可有效的代替有机磷农药预防治理不同种类的鳞翅目害虫。再者,可通过病虫害的天敌昆虫以及有益动物达到良好的预防治理效果。通常来讲,捕食性天敌具有较大的捕食病虫害能力,在自然环境中可发挥明显的预防治理病虫害功效。还可通过鸟类治虫方式扩充治理病虫害范畴,或是通过昆虫激素达到有效治虫的目标。例如加入引诱剂使得雄蛾被吸引过来,或是通过黏胶、放出毒饵、添加杀虫剂快速的将病虫害杀死。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还可选择物理机械预防治理技术,依照害虫一些特定习性,选择对应性工具、仪器设施或是营造出病虫害喜好的环境与物质条件。如采取光、热或是辐射等有效手段,综合人工预防治理手段达到良好的病虫害预防治理效果。该方式操作起来极为便利容易,且不会出现污染现象,尤其适用于现代城市园林工程绿化建设。一般来说常用的物理机械预防治理方法包括诱杀、人工预防、设置障碍等等。
常用的农药预防治理技术手段其外延不断扩充,具体涵盖微生物杀虫药剂、特异性杀虫、植物园药剂杀虫、化学药剂杀虫的预防治理技术。该项技术操作处理的要点在于科学应用生物农药,选择没有公害的化学药剂。生物农药则可划分为植物源、微生物以及动物园农药,使用该类农药不但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治理效果,最为重要的是可确保人畜天敌的良好安全性,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物农药则可利用生物处理手段与基因工程手段获取丰富的原料,因而体现出了不会轻易形成抗性的特征。另外还可应用无公害性化学药剂,例如无机性硫悬浮药剂以及晶体石硫合农药达到良好的预防治理效果。
5.2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防治病虫害对策
为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防治病虫害工作整体质量水平,我们应积极推进综合预防治理,该项工作不应仅仅本着治愈缓解的目标,而应将防御作为重点环节。因此,唯有引入综合治理手段方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综合预防治理对策实际上就是通过科学对策、生物预防治理以及物理预防治理等综合手段加强病虫害防治。管理对策主要是指应创建形成专项的园林工程病虫害治理管理责任部门,同时制定较为成熟、切实可行的管控监督处理方式,针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常见病虫害进行定期深入考核并采取合理的解决对策。生物防治技术则要利用以虫治虫的方式,取得实效性。例如,我国石家庄市经过多年的努力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植物病虫害问题展开了系列化调查研究以及预防治理工作。基于城市区域各类街道与民心河园林绿化植物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蛀干害虫现象,因此有目标的引入了肿腿蜂专门应对该类虫害现象,取得了良好的预防治理效果。物理防治主要通过物理技术方式为园林绿化植物创建形成一定的防虫区域,尽可能的降低或者干脆不应用化学药剂达到良好的预防治理功效。
为不断壮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人才团队,高等院校应加强做好植物保护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养,同时我国也应持续扩充对该类冷门专业的经费投入。再者,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企业应在聘用引进人才后对该类员工做进一步的再教育与再培养,无论理论层面或是实践层面均应提升培养建设力度。再者,我国各个园林单位应组建形成更具专业性的园林协会机构,定期组织专业性的预防治理病虫害会议,通过互相交流,提升园林机构预防治理病虫害的整体水平。
6 结 语
总体来说,预防治理病虫害为园林绿化部门势必要应对处理的问题,同时也为一项极为复杂、难度较大的系统任务,园林建设部门管控人员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树立使命感,由引发园林病虫害的真正原因入手采取有效的应对处理技术与方式,把握病虫害生存、活动的内在规律,深入了解四周环境生态性,方能探求到最为合理科学的防治策略,真正推进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持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宁玉霞,宁豫婷.城市园林绿化树木主要害虫无公害防治措施[J].河北林业科技,2011(4):64-65.
[2] 孙桂琴.冬春季节园林植物害虫生态防控初探[J].河南林业科技,2013(3):14-16,57.
[3] 童勇军.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策略的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2008(6):51-53,57.
篇9
1.1病害症状和受害植物
⑴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并且嫩叶比老叶容易被侵染,该病也危害枝条、嫩梢、花叶及花蕾。主要受害植物有:紫薇、红叶李等。
⑵炭疽病主要危害茎、叶、叶柄、芽鳞和花瓣等。对幼嫩组织危害最大,主要寄主有:牡丹、芍药等。
⑶黑斑病。该病初期叶片面出现褐色小点,以后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斑点,病部四周组织变黄,病斑上生成小黑点。主要受害植物有:月季等。
⑷枯叶病。发生在叶尖活叶缘,初为圆形淡褐色小斑,不断向内扩展,边缘黑褐色,卷曲易碎,上生黑色小点。主要受害植物有:桂花、红花槐等。
⑸基腐病。主要危害支柱的鳞茎和基部。病株根部呈褐色软腐,鳞茎基部腐烂或开裂,叶片自上部失绿。主要受害植物有:水仙、海棠等。
1.2虫害症状和受害植物
⑴蚜虫。主要寄生吸取花蕾、花朵汁液,使叶片萎缩,影响开花。主要受害植物有:木槿、红叶李、大丽花、海棠等。
⑵斑叶蝉。栖息于叶背刺吸叶片汁液,使叶片呈现白色小斑点,叶片苍白导致早期脱落。主要受害植物有:月季、碧桃、海棠等。
⑶疥虫。多居于新梢、叶背主脉两侧、阴面、枝杈处或枝条叶面上终生吸取汁液,危害植物的生长,诱导多种疾病。主要受害植物有:黄杨、金叶帧、月季等。
⑷星天牛成虫啃噬嫩枝和叶脉,幼虫蛀食韧皮部和边材,并在木质部蛀成不规则的坑道,严重阻碍养分和水分运输,使枝干干枯甚至全株死亡。主要受害植物有:杨柳、榆树、梧桐等。
⑸金龟子主要啃食植物的叶片,形成孔洞,缺刻或秃枝。幼虫主要危害多种植物的根茎和球茎。主要受害植物有:侧柏、云杉、柳树等。
⑹舞毒蛾幼虫取食叶、芽,可将树芽食光。主要受害植物有:杨柳、榆树、碧桃等。
⑺大袋蛾。取食输液、嫩枝和幼果,几天内能将全树枝叶食尽,残存秃枝光杆,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果,使枝条枯死或整株死亡。主要受害植物有:杨柳、榆树、油松、核桃等。
2.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原则与措施
2.1病虫害防治原则
2.1.1强调安全为主,采取一些物理、生态防治方法和高效低毒的化学药物进行综合防治。
2.1.2以园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协调好生态、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方法,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2.1.3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注意对人、环境、天敌及植物的安全,根据城镇园林绿化的特点,贯彻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一些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的措施。3.2病虫害防治措施
2.2.1植物选择:绿化施工前应严格选择植物,严格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康苗木,在绿化施工中发现病虫害时,立即采取措施,彻底消灭。
2.2.2栽培措施: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防止病虫害发生,有利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抑制或减少病原物的来源。绿化树种的合理搭配、合理施肥和灌水、防止病虫传播。
2.2.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对人、畜、植物安全,病虫不产生抗性,天敌来源广,且有长期抑制作用。采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等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必须与其它防治措施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2.2.4物理防治:采用器械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通过热处理、机械阻隔和射线辐照等方法进行防治。
2.2.5化学防治:化学方法简单、见效快。在城市绿化管理中,化学防治病虫害要注意选用选择性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通过改变施药方式、减少用药次数,同时还要与其它防治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化学防治的优越性,减少其毒副作用。
3.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3.1认识重视不够且产生偏差
多数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重植不重管,会种不会管的现象,病虫害发生严重时才去喷药防治,甚至不去防治,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步调不一致,存在防治死角。在病虫害防治中注重短期效果,缺乏长远考虑,偏重和依赖于化学药剂防治,忽视物理方法、栽培措施、生物技术、营林手段等防治措施的综合运用。
3.2近郊绿化病虫害防治有待加强
城郊绿化体系因为没有经费保障、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制度和措施不完善,致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难以落到实处,造成病虫害基数大、种类多,对城市园林绿化构成一定的威胁。
3.3缺乏对林木病虫害的长期监控
由于对病虫害的大发生没有超前预见性,不利于在病虫害发生的各个时期采取相应措施。
3.4病虫害检疫存在漏洞
由于苗木检疫力量薄弱,不能大范围的对调运的苗木进行严密检疫,许多绿化公司所采用的苗木其产地既有区内也有区外的,对这些苗木检疫存在明显的不足,由于检疫这个重要环节放松,就有可能将外地的病虫害带入本地,造成病虫害的严重发生。
3.5园林绿化人员素质较差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存在绿化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不能正确使用农药、操作技术欠缺、防治方法单一的现象,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城市生态植保。
4.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策略
4.1树立病虫害防治观念
以生态学原则为基础,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天敌,逐步恢复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为目标,积极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把病虫侵染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4.2增加检疫人员,严格把关
高度重视检疫工作,将检疫工作作为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环节,增加检疫人员和配备检疫设备,扩大检疫范围,在苗木调运中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对方方面面的苗木调运做到严格把关,防止出现检疫漏洞,坚决杜绝有害病虫的传入。
4.3加强园林绿化人员的技术培训
经常对绿化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引进外地专家来本地区讲课,组织有关人员去外地参观学习培训,大力培养园林绿化专业技术人员,树立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理念。
4.4建立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监测点
对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进行长期监控,做好病虫害动态发生的预测预报,提早拿出防治方案,从而进行有效的防治。
4.5加强对驻地厂矿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内树木病虫害防治的监督和指导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做到统筹安排,步调一致,同时加强指导,多种措施并用,使整个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5.结论
篇10
一、领导重视
依照省、市植保站关于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的统一部署,根据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意见》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市政府分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市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协副主席、财政局副局长,市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农业局副局长、农机局总工程师、农业局业务股站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市农业局,市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要求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加大了宣传培训力度。年12月12-16日、20-24日,年元月10-14日20-24日我站与阳光工程项目联合,进行了四期喷雾器的使用方法与维修方法技术培训,培训机手达380人,使受训人员达到一有四会标准”即有综合防治意识,对主要病虫害会识别,会调查,会决策防治,对施药器械会使用维修。今年三月我市又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宣传月”活动,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专业化防治优良的防治效果和高效的工作效率,全市各乡镇共张贴宣传标语400条,且在电视台《农技园地》栏目进行了专题讲座一次。三是制定了实施方案。市农业局针对全市今年专业化防治工作下发了专门文件,印发了关于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实施方案》病虫专业化防治手册》
二、措施到位
重点帮扶农业行业协会,1积极引导和扶持各类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入口龙头企业建立病虫害专业防治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建立病虫害专业防治组织,协助其增强服务意识,拓宽了服务范围,提升了服务能力。如湖南省绿海粮油专业化防治合作社,已签定承包面积10000亩,拥有66台背负式机动喷雾器,8台担架式喷雾器;湘南农村综合服务有限公司专业合作社已签定5面积15000亩,拥有50台背负式机动喷雾器,4台担架式喷雾器,手动喷雾器30台;江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定承包面积5000亩,蔡伦科技园签定承包面积10000亩;市隆平高科专业化防治合作社,承包面积是10000亩,拥有48台背负式机动喷雾器,6台担架式喷雾器;坛下乡专业化防治合作社,承包面积5000亩,拥有20台背负式机动喷雾器,3台担架式喷雾器;仁义乡专业化防治合作社,承包面积5000亩,拥有30台背负式机动喷雾器,5台担架式喷雾器。
科技示范户兴办专业防治组织,2扶持种粮大户。既解决自身防治病虫害的问题,又对外提供防治服务。
从物资、技术、资金、政策、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3对各类专业防治组织。对几个重点示范专业防治组织,每个组织农业局给予10台机动喷雾器的补助。
植保站和当地乡镇农技站,4适时提供病虫害预报和防治技术信息。防治适期前3-5天将病虫害预报和防治技术信息传送到专业防治组织,并在重大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地指导。
制定了专业防治组织管理方法,5依照“十有”规范(即有章程、有制度、有招牌、有电话、有注册证件、有办公场所、有专业机手、有规模器械、有展示窗口、有服务信息)规范了病虫害专业防治队伍。建立了专业防治组织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档案。
三、强化管理
掌握专业队机手培训落实情况、以及技术信息来源渠道等,农业局对全市范围内的专业化防治组织都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明确每个专业化防治组织服务区域、法人或牵头人姓名、联系电话、所在村、组专业队队员姓名及机动药械持有量。协助每个专业化防治组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长效运营机制,督促、指导开展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