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收益来源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险公司收益来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险公司收益来源

篇1

一、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概况

(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规模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表现在保费收入、保险资产规模以及保险资金运用额等都呈现持续高速发展的态势。2001年到2010年,我国保费收入从2109亿元上升到14528亿元;保险资产规模从2001年末的4591亿元增加到2010年末的50480亿元,保险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逐年提升。与此同时,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也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两年,尽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对世界保险业产生巨大冲击,在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复杂、国民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的保险市场总体上保持了安全稳健的运行,截止至2011年7月末,我国共实现原保费收入9055.18万元,资产总额56073.62亿元,保险资金投资35727.1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保费收入基本持平,总资产增加22.8%,保险资金投资增加19.8%。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

1998年以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仅有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近年来,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一直在不断拓宽。根据保监会2011年颁布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可有以下形式:银行存款;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投资不动产。保险公司可有借助资本市场投资工具对资金进行操作,提高了资金收益,也增加了保单对客户的吸引力。从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现有结构来看,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股票投资所占的比例则波动较大。总体来讲,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仍不够健全,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结构还不太合理。我国保险资金多年来都以收益率较低的银行存款为主,债券投资和其他渠道投资比重较小。从表一中可以看到,2007年在股市一片大好的形式下,大批保险资金进入股市,保险资金的股票投资所占比重迅速攀升至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投资比例高达17.65%,但是2008年牛市的到来使得各个保险公司纷纷大幅下调股票投资比例,将大部分资金转移到银行存款和债券等收益率较为稳定的资产,于是两者的投资比例迅速回升。

(三)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收益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投资渠道的拓宽和保险资金额度的增长,我国保险资金的收益也稳步增长。从2001年初到2010年底,我国保险公司共实现投资收益,年平均收益率超过5%,保险投资收益逐渐成为保险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的提高极大促进了保险产品的创新,其中以新型寿险产品万能险和投资连结保险的快速发展尤为突出。然而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投资收益率水平较低和收益的波动较大。从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出:自2001年以来,除2007年收益率达到历史新高以外,其他年份保险投资收益率都较低,平均收益率、勉强达到5%,与发达国家的超过10%存在很大差距。2007年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保险资金的收益大幅增长,2007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高达12。17%。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投资收益率一落千丈,降低到1.91%,2009年随着资本市场的复苏,投资收益率又上升到6.41%。同比提高了4.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保险投资收益率受资本市场影响较大,随市场基本面的“涨跌”而大幅波动,投资收益不稳定。

二、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主要风险

众所周知,风险与收益总是并存。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保险市场的逐步完善,保险资金运用取得了明显成绩,但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与国际同行相比,还是与发展目标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要实现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准确分析和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我国保险公司在资金运用上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资本市场的波动,表现在利率、汇率的变化。随着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渠道不断拓宽,所面临的来自资本市场的风险也逐渐成为制约我国保险投资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保险公司的投资组合中,90%以上的资金投向利率敏感性产品,利率水平的变化对保险投资业务有重要影响。保险资金的来源大多投资理财是负债,尤其是寿险,在定价时有一个预定利率。利率下调时,保险公司投资回报率可能低于预定利率,出现偿付能力危机,属于“利差损”。而当利率上升,保险投资收益率高于预定利率,一些投资性的保险产品可能会出现高的退保率。我国近几年的利率不断调整,而预定利率上限却保持2.5%不变,这对保险公司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对中小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有时就不得不通过调整保险产品的价格来避免利率风险。

(二)新增资金带来配置上的压力

随着保费收入的不断增长,保险供公司资金总额和新增投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保险公司的收入中,趸交保费所占比例较高,保险资产面临很大的配置上的压力。很多保险公司在保单获取成本较高的情况下,经营效益过分依赖投资收益,对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过高,保险公司面临较大的收益压力。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的情况下,国内保险需求和资产配置存在更多不确定性,保险公司持有的外币资产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加大,利率的调整也对保险资产配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资本市场震荡给保险公司防范投资风险和提高投资收益带来较大压力。

(三)资产与负债匹配不合理

当前我国很多保险公司都存在着资产与负债不匹配的问题,保险资金期限结构不合理,市场上缺乏有效的长期投资工具。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无论保险资金的来源如何、偿还期限长短,基本都用于收益率较低的短期投资、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的资产配置为例,债券占其投资的一半,目前我国寿险产品的期限一般在10年以上,而中国市场上基准的债券的久期不到5年。资产负债的平均期限之差在10-15年,远高于周边国家韩国、日本的6年和8年。

三、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风险防范措施

面对着我国保险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投资渠道的逐渐放宽,加强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变得尤为重要。为了能够积极有效地应对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风险,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实施有效监管,加强风险控制

要做到对保险公司的有效监管,一是要健全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体系。形成以保监会为核心,保险行业协会和社会舆论监督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监管体系,加强与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三者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做到对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全方位监管。二是完善法律法规,把监管重点从对保险公司业务范围限制和投资渠道限制转移到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对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和保险公司的资金管理制定更为详细的治理规定,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障保险资金安全有效运作。三是加强国际监管合作,防止国外保险公司将风险转嫁至我国境内。

(二)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要提高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效率,首先是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可以按照保费收入、还款期限和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对保险产品细分,明确投资目标,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使资产投资期限和偿付期限相匹配。其次,要加强资金的专业化运作。鼓励保险公司建立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对资金进行专业化管理,从而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三)进行投资组合以分散风险

在进行投资时,保险公司应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领域。保险企业自身的性质决定了保险企业是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在保险资金运用的过程中,更重视安全性。保险企业在进行资产配置时除了要根据保险资金来源的特点和自身的风险偏好来确定目标收益率,同时要考虑到政府对各项投资的约束,尽量选择不相关的资产进行组合,以分散化来降低风险。在实务操作中,尽量选择不同行业。不同种类的投资产品进行组合。

篇2

关键词:保险资金;投资组合;马可维茨模型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8-0026-08

一、我国保险资金最优投资组合的现实基础

(一)我国保险资金投资对象的分析

保险行业负债经营的特点决定了保险公司合理、有效地运用其聚积的保险资金成为影响保险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保险行业竞争不断加剧、承保业务的利润率不断下滑,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我国保险行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整个行业的资金运用水平不高,保险资金投资工具的种类有限,投资收益率也较低。一国保险业资金运用的状况与保险投资政策和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关系密切,因此在进行投资组合的实证分析之前有必要对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对象进行分析。

1.存款。1980年国内保险业恢复经营时,较为忽视对保险资金的投资管理,保险资金只能按规定存入银行。自此以后,银行存款一直是我国保险公司主要的投资对象。截至2006年底,我国保险行业银行存款为5628亿元,占资金运用总额的33.2%。[1]目前保险公司的存款中大部分为协议存款。但与其他投资工具的收益率比较,协议存款的收益率仍偏低,且极易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央行自1996年以来的多次降息就给保险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差损,巨额利差损已成为一些保险公司的沉重负担。

2.债券。2003年5月30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开始可以投资企业债券,但可投资的企业债券的范围有严格的限定,仅允许购买铁路建设、三峡建设、电力建设、移动通信类等中央企业债券以及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发行且经监管部门认可的信用评级在AA以上的企业债券,投资企业债券的比例不得超过公司总资产的20%。2005年8月21日,由保监会的《保险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启动。该文件规定,保险机构投资国家信用债券可自主确定投资比例,而投资企业债的比例也由原来的不得超过当月末总资产的20%,提高到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该保险机构上季末总资产的30%,保险业投资企业债的上限大大提高。

在债券总投资比例上升的同时,保险资金投资国债的比例逐年降低。国债具有收益稳定、流动性强、利息免征所得税的优点,但随着其它高收益率债券对保险公司的放开,国债的吸引力逐渐下降,保险公司持有国债的主要目的已从盈利变成保持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

3.证券投资基金。1999年10月,中国保监会、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出公告,正式允许保险公司通过投资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资本市场。2001年底受资本市场牛市的吸引,用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保险基金从15亿人民币猛增至200亿人民币。随后三年多的长期熊市、封闭式基金大幅折价交易,使得在低位徘徊的保险资金收益率雪上加霜。在2005年股市回暖之后,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率才逐渐提高,2005年证券投资基金占可运用资金的8%。

4.股票。2005年2月7日,中国保监会了《关于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的余额,不得超过本公司上年末总资产扣除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资产和万能保险产品资产后的5%;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投资股票比例,按成本价格计算最高可为该产品账户资产的100%;万能寿险产品投资股票的比例按成本价格计算最高不得超过该产品账户资产的80%。[2]至此,保险机构得以实质性地直接进入股市投资。2006年,随着一轮牛市的到来,保险业在股票方面的收益达到了89.2亿元,股票整体投资收益率为27.1%。凭借在股市的良好表现,截至2006年12月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累计实现收益955.3亿元,平均收益率5.8%,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创保险投资历史上的新高。[3]

5.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3月6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标志着保险资金从此可以进入基建领域。相比原有的资金运用渠道,投资基础设施风险低、收益高。投资计划的投资范围主要包括交通、通讯、能源、市政等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有国家作为项目建设的后盾,风险较低而收益率相对较高,如天津的津滨轻轨项目,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5.02%,上海的轻轨交通线项目收益率则约为6.21%,而同期保险资金投资的收益率仅为3.14%。[4]

6.海外投资。2004年8月18日,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共同颁布了《保险外汇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允许保险公司的外汇资金进入海外债券市场,投资一些高信用等级的政府及企业债券,旨在为我国保险业积累的近百亿美元的外汇保险资金打通新的投资渠道。国际经验表明,资产全球配置能力是保险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兴保险市场的国际化发展也是以资产结构的国际化为基础的。目前,我国保险业还没有实质性的海外投资,海外投资的组合策略和风险控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7.保单贷款。保单贷款是保险公司以保险单为质押向被保险人投放的贷款,这是保险公司独有的一种贷款形式。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发放保单贷款不仅可以取得利息收益,而且有利于扩大服务领域,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保单贷款安全性高,贷款总额一般不超过保险单现金价值的70%,实际上对保险公司毫无风险可言,此项业务在寿险业发达的国家极为普遍。

(二)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组合效益分析

保险投资收益已成为全球保险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国外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率可达到90%以上,投资领域涉及股票、债券、基金、期货、外汇买卖、房地产、抵押或担保贷款、资产托管服务等。[5]相比之下,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仍有进一步放宽的空间,这不仅仅取决于保险行业自身的发展水平,更取决于整个金融环境的改善以及各种配套政策的实行。

1.保险投资组合分析。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中,证券投资兼具安全性较高、流动性强和收益性好的特点,所以发达国家保险资金运用中证券投资的比重都很高。2006年前三季度,美国寿险公司持有的主要资产为:债券(包括公司债和国债)、股票、抵押贷款、其他投资性资产、非投资性资产,各自在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8%、33%、8%、8%和3%(见图1)。

图1:美国2006年前三季度保险资金运用结构图

资料来源:伍永刚.银行保险:美国银行业和保险业动态[N].国泰君安,2002-02-05。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资金中证券投资比重偏小,资金主要用于低收益的银行存款和国债。截至2005年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4100.11亿元,比年初增加3321.49亿元,增幅为30.82%。其中,银行存款占资金运用余额的36.66%;国债占资金运用余额的25.47%;金融债券占资金运用余额的12.81%;企业债券占资金运用的8.55%;次级债占资金运用余额的5.82%。保险资金投资股票(股权)为158.88亿元,较2004年初增长3422.59%,但占比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仅为1.12%(见图2)。

图2:2005年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

资料来源:黄蕾.400亿保险资金蜂涌京沪高铁[N].国际金融报,2007-01-16。

随着政策的不断放开和金融工具的发展,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也在不断改变。图3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近三年的投资结构图,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保险业资金运用的共同趋势,即银行存款比例不断下降,债券、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的比例逐年上升。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正逐步同世界接轨。

图3:中国平安保险集团2004-2006年上半年的投资结构

资料来源:,韩卫国,甘露.保险资金运用国际比较研究[J].金融与保险,2002,(12)。

2.保险投资收益率分析。高效和多样化的资金运用给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统计,在长达20年的一个区间内发达国家保险资金平均投资收益率一般都在8%以上,美国保险业甚至达到了14%。[6]如此高额的投资回报,使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在直接承保业务连年亏损的情况下仍获得了较高的综合经营收益。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则远低于这个水平。从2001年到2004年,国内保险业整体投资收益率水平持续下滑,2004年保险投资收益率仅有2.40%,已经远远低于3%的监管收益率指标底线。2005、2006年收益率的回升主要依赖于资本市场的持续高涨(见图4)。

图4:2000-2006年我国保险业投资收益率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保险年鉴》2000-2006年相关资料整理。

二、我国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模型的构建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有银行存款、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保单贷款、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及海外投资等。本研究将银行存款作为保险公司的无风险投资,国债、企业债、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作为风险资产。由于目前保险资金还未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及海外投资,因此本研究不包含这两种投资渠道,保单贷款的规模较小,研究也未将其包括,债券投资中还包含金融债、次级债和可转债等品种。为了简化研究只选择了较有代表性的国债及企业债进行研究,这些债券品种的忽略会使本研究结论存在误差。

假设保险公司对(N+1)种资产进行投资,其中N种是风险资产,一种是无风险资产,则保险公司投资组合的总收益率为:

其中:r表示承保收益率;r0表示无风险投资收益率;

ri表示投向第i种风险资产的投资收益率;g表示投入资金的比率; 表示投向无风险资产的投资比率; 是一个可控变量,表示投向第i种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0≤ ≤1),可看成是保险公司投资组合度量。由于保险赔付的不确定性,承保收益率r是一个随机变量。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投向第i种风险资产的收益率ri也是随机变量,而投向无风险资产的投资收益率r0是一个确定的值。因此,保险公司的期望总收益率和总风险(方差)分别为:

保险人一般都希望其总收益最大而总风险最小。但是,收益往往越大风险也越大。保险人以其对风险的偏好,在对总收益和总风险权衡的基础上,对风险资产与非风险资产进行组合投资,以期最大限度地获得满意的收益,满足保险赔付的需求,同时又使其总风险最小。因此研究保险资金运用,兼顾收益和风险是一个重要基础。鉴于此,本研究建立了一定收益率下风险最小的保险投资组合模型。

在上面的模型中,各资产类型的收益率,风险水平(方差)和协方差作为常量,各资产类型的权重则是投资组合模型需要求解的变量。改变各项资产权重,就可以改变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风险。因此,可以通过调整这些权重使投资组合实现最优。模型在考虑投资收益的同时,也考虑了承保风险,即将模型建立在保险公司总利润的基础上。要求得保险公司的最优投资组合,需求得以上模型的最优解 和 (i=1,2,……,N)。本研究建立的保险投资组合模型是非线性规划问题,可以运用库恩一塔克条件来求解。以如下的标准型非线性规划问题为例:

三、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保险资金最优投资组合实证研究

(一)样本的选择

本研究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为实证分析的对象,因为它在寿险、非寿险领域均有较强实力,发展全面,较有代表性。本研究选择了2000年到2006上半年平安集团的承保收益率、可运用资金比率(数据来源于平安保险集团的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及中国保险年鉴)、银行存款利率(来自于人民银行网站),以及债券、股票和投资基金收益率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样本。

(二)模型自变量t数值的确定

本研究所建立的保险投资组合模型有承保收益率、国债投资收益率、企业债投资收益率、股票投资收益率和证券投资基金收益率五个随机变量,以及无风险资产投资收益率和保险公司可以运用的资金比例两个常量。因此,求解保险公司最优投资组合,首先需要确定这七个自变量数值。

1.承保收益率的界定。由于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投资利润和承保利润,因此本研究用保险公司的总利润减去投资利润后,得到承保利润。承保利润率=承保利润/(保险业务收入-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长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

资料来源:根据2004- 2006年平安保险公司年报及中期报告,2000-2003年《中国保险年鉴》数据整理。

2.风险资产投资收益率的确定。本研究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国债和企业债收益率计算其市场年均收益率,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基金指数计算出基金平均投资收益率。下表中各收益率为其市场平均收益率。

3.各项资产投资比例的限制。2005年8月21日,保监会的《保险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险机构投资国家信用债券可自主确定投资比例,投资企业债的比例提高到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该保险机构上季末总资产的30%。同时规定,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不超过总资产的15%。另外,《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险机构投资者投资股票的比例,按成本价格计算最高不超过本公司上年末总资产规模的5%。保险公司可以投资的品种和资产配置比例详见表3。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保险年鉴》相关资料整理。

4.无风险投资收益率的确定。保险公司的银行存款有定期存款和大额协议存款两种形式。2003年1年期存款利率为1.98%,2004年10月29日央行宣布加息,金融机构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达到2.25%,因此2004年的年均收益率为2.115%。2006年8月19日,央行再次将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由于保险公司必须持有部分活期存款以应付随机的赔偿和给付要求,故假设保险公司的银行存款平均分布在活期存款和大额协议存款两种上,则银行存款的投资收益率取两者的平均值。

数据来源:根据2000-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资料整理。

5.保险公司可以运用的资金比例。保险公司可以运用的资金比例是衡量保险资金运用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各大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率不断提高,根据平安保险集团资金运用的统计,2000年到2006年上半年平均资金运用比率为65%(见表5)。

数据来源:根据2000-2006年平安保险公司年报及中期报告,2000-2006年《中国保险年鉴》数据整理。

(三)一定收益率下最小风险的最优投资组合

r0表示无风险投资收益率,等于3.052%;

g表示可投资资金的比例,等于65.00%;

r表示承保收益率,E(r)= -7.0%;

r1表示国债的投资收益率,E(r1)=3.23%;

r2表示企业债的投资收益率,E(r2)=4.1%;

r3表示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收益率,E(r3)=9.36%;

r4表示股票的投资收益率,E(r4)=18.73%;

根据Cov(ri, rj) = E(rj-E(rj))(ri-E(ri)),计算出各项风险资产收益率及承保收益率的方差及协方差(见表6)。

另外,根据《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保险公司购买的各种企业债券额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本公司上月末总资产的30%。因此,保险公司企业债投资比例与保险公司可投资资金的比例g的乘积小于20%,即 ×g≤30%,所以 ≤30%/ g =30%/g=30%/0.762=39.37%。同理,因为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不得超过上年末总资产的15%,投资股票的比例不能超过总资产的5%,所以 ×g≤15%, ×g≤5%。得, ≤15%/g=15%/0.762=19.69%, ≤5%/g=5%/0.762=6.56%。

因此,以下模型的解就是保险资金有效投资组合的解。

模型是有约束条件下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可以采用库恩一塔克条件求解。将有关数据带入Excel中的“规划求解”,得到有效投资组合(见表7)。

2.最优投资组合的选择。从表7可以看出,随着总收益率的增加,总风险也在提高;银行存款投资比重随着总收益率的增加而大幅降低,而国债随着总收益率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企业债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比例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各种组合中的企业债投资比例均在21%左右;股票的约束条件为 ≤6.56%,因此股票的比例在收益率达到4之后就达到了约束比例的上限,无法再提高。

最优的投资组合可以使资本市场线的斜率达到最大,因为这意味着有最高比率的酬报与波动性比率 。根据资本配置线的斜率公式:

其中:Si为资本配置线的斜率; 为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将以上几个投资组合的资本配置线的斜率进行计算,得出当收益率为4.5,方差为44.408时,资本配置线的斜率最大为0.23。

图6:平安保险集团的资产配置线与有效边界

总收益率为4.5%时,既确保了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又兼顾了投资的收益性。此组合中存款投资比例为0.165,国债为0.437,企业债为0.230,证券投资基金为0.102,股票为0.066。

(四)中国平安保险集团的实际投资比例

2004年到2006年上半年,平安保险集团主要资产的投资比例见表8。

说明:表中“实际投资比例”数据是选用平安保险集团当年银行存款、债券、国债、企业债、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的金额分别除以对应年份的总投资资产而得。由于平安保险集团在实际投资时,风险投资项目除了国债投资和证券投资基金外,还包含本研究所忽略的金融债等其他投资形式,所以该表中银行存款、国债投资、证券投资基金三者所占比例之和小于100%。

四、结论

(一)平安保险集团存款和国债投资比例分析

保险公司可运用资金的绝大部分是对被保险人的负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必须赔付给被保险人。因此为了维持充足的偿付能力,保险投资要严格遵循安全性原则。因此,大多数国内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主要投向于安全性较高的银行存款和国债。但二者的收益率相对较低,平安保险集团若要提高投资收益水平,就要增加收益较高的企业债、证券等风险资产的比例。

(二)企业债的实际投资比例低于理论值

2006上半年平安保险集团的债券投资比例为63.19%,其中企业债的投资比例为12.51%,企业债投资近三年的增幅接近30%。企业债受到青睐的主要原因是其投资收益率明显高于国债和金融债。目前处于企业收益率排行榜前列的07云化债、06中化债和06马钢债的收益率分别达到了5.64%,5.61%及5.19%。此外,企业债投资比例大幅提高还与近年来我国企业债的发行规模迅速扩大有直接关系。2006我国共发行企业债券1015亿元,2007年发改委将继续扩大企业债的发行规模,增幅不低于55%。[7]经过近年来的创新发展,新型企业债发行条款更为灵活,加入了保障条款和投资人期权,从而降低了投资风险、提高了投资价值。因此,企业债占保险资金投资的比例将继续提高。

(三)平安保险集团证券投资基金实际投资比例偏低

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比例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市场风险大、收益波动率高。2000-2006年的市场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除了结构单一、品种不全之外,证券投资基金分散非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也较弱。按照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证券投资基金就是通过多样化的投资组合来分散非系统风险,投资组合所承担的风险将只有系统风险。而我国证券市场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政策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较大,因而系统风险偏高。即使非系统风险能够全部分散,对于投资者来说,仍将承担较大的系统风险。而且,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股票的集中度较高,导致投资基金不能够很好有效地分散非系统风险。因此,保险资金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时,既要承担较高的系统风险,也要承担较高的非系统风险,即证券投资基金未能以自己的投资专业理财能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价值。此外,保险资金从2005年开始可以直接入市,证券投资基金这个间接跳板的吸引力也大为降低,这也是投资基金实际投资比例偏低的原因。

(四)股票投资快速增长将接近政策允许的比例上限

经过2005年的摸索和尝试,保险资金从2006年上半年开始加大规模直接入市。截至2006年8月底,保险资金的股票投资比例达到499.03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14%,较年初上升2个百分点。[8]2006年平安的股票投资额为152亿元,占上年末总资产的比例已达4.8%,新华、泰康等保险公司的股市投资比例已达到5%的上限。保险资产的快速增长使保险公司对投资回报产生更强烈的要求,又恰逢银行、电信等大盘股上市的机遇,保险业在股市中投入的资金必将继续大幅增加。股市的利好消息虽然令人兴奋,但保险业仍然应对股市的风险抱有清晰的认识。过去4年多熊市导致大量机构投资者在股市上亏损,因此保险业投资股票应该把握尺度。

(五)平安保险集团资金整体运用情况分析

从表8可以看出,占平安保险集团资金运用比重最大的存款和国债在2006年上半年的比例之和为59.65%,与理论结果60.2%基本一致。这表明平安保险集团的投资结构较为合理,充分考虑了资金运用的安全性。从表7可以看出,当总收益率由低向上攀升时,企业债的比重基本不变,而存款的比例不断下降,国债、股票的比例持续上升。因此,平安保险集团若想获得更高的收益水平,需要降低银行存款比重,并在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增加收益率更高的基金、股票的投资比重。

综上所述,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宽使保险公司投资运作具有更大的主动空间,但同时也形成了保险公司全方位竞争的态势。在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狭窄的情况下,投资的主动性较差,各保险公司间的投资收益率相差不大,其竞争主要体现在承保业务领域。随着保险资金可提高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直接进入高风险的股票市场、进行海外资本市场和一大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将会出现分化,投资风险控制能力将成为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投资获利能力差和风险控制能力弱的保险公司有可能最终因此被淘汰出局。因此,投资渠道的拓宽要求保险公司具有较高的投资运营水平,充分识别和评估各种投资风险,构建与本公司资金相适应的投资组合,这对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将是一个挑战和考验。

参考文献:

[1] 陈东,廖发达.2006年保险资金运用回顾:亮剑起舞新天地[N].中国保险报,2007-01-22.

[2] 田君,陈伟忠 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拓宽问题探讨[J].深圳金融,2005,(4).

[3] 卢晓平.保险业发展进入历史新时期 和谐创新成亮点[N].上海证券报,2007-01-22.

[4] 谢艳霞.保险资金酝酿投入基建[N].南方都市报,2003-09-06.

[5] ,韩卫国,甘露.保险资金运用国际比较研究[J].金融与保险,2002,(12).

[6] 曾刚.国外保险资金运作模式[DB/OL].http://省略/csnews/10/04/02/200403010472.

[7] 林娜,顾佳海.创新 2007年企债市场的希望[N].中国证券报,2006-12-22.

篇3

【关键词】 杜邦分析法;非寿险业;经营绩效评价;股东回报率

杜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公司盈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的经典方法。随着财务分析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被越来越多的财务分析者所采用,并逐渐发展成为较有影响的综合财务分析方法。保险业也在试图将杜邦分析体系应用于保险公司财务分析的实务之中,但由于保险公司财务状况与其它公司相比存在很大区别,杜邦分析体系必须经过修正才能适用于非寿险业,因而,在保险业实务中还未能很广泛地运用杜邦分析体系进行分析决策。本文探讨如何结合非寿险业特点改进杜邦分析体系,并利用改进后的杜邦分析体系对我国非寿险的绩效予以分析评价,以期使其在非寿险公司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一、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

(一)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杜邦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并通过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助于深入分析、比较企业的经营业绩。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将企业股本回报率(ROE)指标分解为三部分:

(二)Smith对杜邦分析体系的改进

1999年,美国学者Barry D. Smith提出对杜邦分析体系进行修改,以使其应用于财产保险业。Smith对传统的ROE指标进行调整,并给每个比率重新定义,推导过程如下 ①:

从公式(4)开始,将指标含义转为保险业特有称谓:

公式(7)中承保净利率是承保净利润与保费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保险公司在承保业务的盈利能力;投资收益率是指投资收益与总资产的比值,它反映保险公司投资业务的盈利能力;总资产与保费收入的比率被定义为投资收益系数(investment returns multiplier),它反映企业潜在的投资规模大小,进而决定潜在的投资收益;肯尼系数,它是由保险新闻记者罗杰・肯尼(Roger Kenney)提出的,因此美国保险界称其为“肯尼系数”,也称为承保能力比率。肯尼系数是关于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指标,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具有放大效应。

从公式(7)看,Smith分析体系增加了投资收益指标,更符合保险业的特点。由于投资业务与承保业务是保险公司利润来源的“两个轮子”,投资业务对于保险公司的利润贡献同样重要,因此,Smith改进后的杜邦分析体系可以更全面地分析、评价非寿险业的经营绩效。

(三)适应中国新会计准则对杜邦分析体系的进一步改进

2007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5项――原保险合同》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6项――再保险合同》(以下将这两个准则统简称为“新保险准则”)是与保险业密切相关的。新保险准则不但影响保险业的确认与计量原则,还改变了保险业财务报表的列报格式,尤其是利润表的列报格式和项目,当然,这些改变对我国保险业财务分析的指标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重要变化之一就是保险业不仅仅只关注“保费收入”这个指标了,“已赚保费” ② 这一指标也同样受到关注和使用。在新保险准则实施前,我国非寿险业最为关心的是“保费收入”指标,这一指标代表了公司的业务规模,但由于保险业特殊的业务性质,在确认保费之初,非寿险公司并没有对全部保费收入承担保险责任,保险责任的承担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逐渐承担的,已承担保险责任部分称之为“已赚保费”,保险业新的利润表突出了对“已赚保费”项目的重视。因此,笔者结合“已赚保费”指标,参考Smith对杜邦分析体系改进的思路,对杜邦分析体系作进一步改进。

从公式(6)开始,

进一步修正的杜邦分析体系更适应新保险准则颁布之后我国非寿险业财务分析的习惯,可以令杜邦分析体系更好地在非寿险业得到应用。

二、利用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对非寿险业经营绩效评价

杜邦分析体系一直是企业综合评价业绩的重要分析评价工具,因此,笔者利用改进后的杜邦分析体系综合评价我国非寿险业的业绩。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及与以往研究结果的可比性 ③,笔者采用Smith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即上述公式(7)作为评价模型。

(一)文献回顾

Smith(2001)在扩展了杜邦分析体系并使其适用于非寿险业之后,利用其对美国非寿险业1970年至1999年的业绩进行了评价;桑强(2004)利用史密斯模型对我国非寿险公司2002年一年的业绩进行了评价,其文侧重于对行业中不同公司的业绩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拟用该模型对我国非寿险业2002年至2006年的业绩进行动态分析与综合评价。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1. 承保净利率的计算。

“承保利润”数据取自于保险公司损益表中“承保利润(亏损)”或“营业利润”项目 ④,以承保利润乘以(1-所得税率)得到承保净利润数据。

2.投资收益率和投资收益系数的计算。

投资收益数据取自于保险公司损益表中“投资收益”项目,总资产取自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当年年末“资产总额”项目,保费收入数据取自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中保费收入项目。

3. 肯尼系数的计算。

保费收入数据取自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中保费收入项目,所有者权益数据来自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合计”项目。

变量的数据来源于2003-2007《中国保险年鉴》。为了能够考察我国非寿险业的较为稳定的业绩情况,本文选取了于2002年之前就已经成立的21家财产保险公司作为我国非寿险业业绩的代表。整个非寿险业数据来源于这21家公司相关数据的简均数。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1. 实证结果。

通过对这21家非寿险公司数据的计算,笔者得到如下实证结果(见下页表1,图1):

2.对我国非寿险业业绩的综合分析。

为综合评价我国非寿险业的业绩,笔者对杜邦分析体系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逐项进行分析:

(1)承保净利润。承保利润是非寿险业为投保人提供保险保障而获得的主要业务利润。从非寿险业总体业绩看,我国非寿险业承保利润较低,基本为无利润。从世界非寿险市场看,我国非寿险业与国际非寿险业承保利润基本保持相同水平,即,基本无法取得正的承保净利润 ⑤,例如,美国非寿险业2002-2006年综合成本率(见表2)一直是在100%附近,2002、2003和2005年是高于100%的,也就意味着美国非寿险业的承保利润在这几年为负的。从不同年份看,在观察期间,我国非寿险业于2002年取得了最高的承保利润1.01%,于2006年取得了最低的承保利润-1.14%。新保险会计准则的实施应该是我国非寿险业于2006年赚得最低的承保净利润重要原因之一。新保险会计准则要求非寿险公司按照精算结果计提未决赔款责任准备金,而此前我国大多数保险公司按不超过当年实际赔款支出额的4%提取已发生未报告赔款准备金 ⑥,以此种方法计提的准备金金额低于按精算要求计提的赔款责任准备金(张伟,2005)。

(2)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非寿险业利润的另一个重要来源。从不同年份看,2006年取得了这5年中的最高投资收益2.59%,2004年最低为0.13%。保险业的投资收益受资本市场影响较大,中国2006年资本市场较好的业绩已经体现在非寿险业的投资收益之中了,使得非寿险业2006年的投资收益在观察期内最好。结合承保利润看,我国非寿险业的投资收益在不同程度上弥补了承保利润较低的现状,这在2006年尤为明显,2006年非寿险业的投资收益完全弥补了行业承保利润的负值。因此,投资收益被誉为保险业利润来源的两个轮子之一一点都不为过。

(3)投资收益系数。我国非寿险业投资收益系数一直稳定在1-2之间,即总资产是保费收入1倍多。这一数字与国外非寿险公司数据相比略为低些,美国非寿险业1997年的投资收益系数为3.15 ⑦,这表明我国非寿险业可用于投资的资产规模还不是很大,对投资收益的放大作用也还有限。另外,一直比较稳定的投资收益系数说明我国非寿险业总资产与保费收入增长幅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4)肯尼系数。从国际非寿险业的经验看,肯尼系数一般应该在1-3之间。我国非寿险业2003年肯尼系数最低为3.15,2006年最高为4.6,且从2003年开始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我国非寿险业肯尼系数普遍高于国际非寿险业水平,反映了我国非寿险业承保能力已经得到充分的释放,可挖掘的潜力已经有限,因此,如何扩大承保能力其实已经成为我国非寿险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5)股本回报率(ROE)。2002年,我国非寿险业ROE为4.96%,2003年为6.71%,2004年为0.95%,2005年为8.10%,2006年为11.95%,其中2004年最低,2006年最高。2006年较高的ROE的取得主要是由于非寿险业取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比上年增加了一倍多。另外,2006年较高的肯尼系数也起到了放大经营成果的作用。与国际非寿险业相比较而言,我国非寿险业的ROE水平要低于同期美国非寿险业的ROE水平(见表3)。

需要注意的是,笔者选取的样本是21家成立时间相对较长的公司,相对而言,这些公司经营较稳健,因为新公司在成立之初投入较多,回报可能于几年之后才能见效,因此,笔者计算得到的ROE水平会比采用非寿险业全部公司为样本的数据较高一些。

三、结束语

最近几年,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许多保险公司为扩大承保能力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中公开发行股票融资,但是由于保险业的特殊性,广大投资者对这一行业的了解还不够深刻。而杜邦分析体系通常能够提供许多其他分析方法无法给出的深刻理解,可以更好地综合评价企业或行业经营绩效。因此,我们对杜邦分析体系进行改进,使其更加适应非寿险业的特点,希望这种改进能够促使杜邦分析体系在非寿险业得到进一步运用,也能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有力的财务分析工具,帮助更多的投资者了解这一行业。

注:

① 本文在对Smith对杜邦体系扩展过程中,主要是以Smith推导思路,在具体指标称呼时以我国财务分析的习惯予以阐释。

②已赚保费=保费收入+分入保费-分出保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

③在后面分析过程中,需要运用国外非寿险业的数据做一些对比分析,因此,笔者这里选择了Smith的分析模型。

④保险年鉴中公司之间报表格式及项目名称略有差异,本文选取非寿险公司承保业务产生的利润或亏损。

⑤Smith的研究显示从1970年到1997年间,美国非寿险业连续21年发生承保亏损。

⑥未决赔款准备金包括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

⑦数据来源于Smith, Barry D (2001) A Financial Analysis of the Property and Casualty Insurance Industry 1970-1999.CPCU Journal, Vol. 54 Issue 3.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2006[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应用指南 [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 桑强.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分析[J].财经界,2004,(11).

篇4

关键词:保险公司;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在这样的大好环境下,无论是保险从业者还是普通百姓,都会更充分地感受到保险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保险,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保险,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保险市场日益繁荣的背后,隐藏的潜力依然很大,为此保险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务必做好企业的内部管理,坚持保险业姓保,尤其在资金方面,如果不能保证稳定资金来源、合理的保险成本,可能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企业只有加强资金管理,严格宏观调控资金方面的活动,有了资金的支持,才有利于公司的平稳运行。

一、保险公司资金管理外延内容

外延资金管理中,还包括:资金的筹措与运用,现金流危机应急预案措施,只有资金运用所带来的价值高于资金筹措成本,才会产生收益,只有对现金流危机有应急预案措施才能保障资金链的良性循环。

二、保险公司资金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的问题

1.保险公司的资金成本偏高

保险公司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实收资本(股本),以及收入的保费,而实收资本的20%需要提存为资本保证金,这部份资金无法用于营运。如果需要扩大规模,提高企业利润就需要更多的营运资金,而保费收入作为资金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获取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以获取更多的资金,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问题:偏离保障,提高红利,使得资本成本提高的同时,保费收入也呈亏损状态。2.保险公司的资金利用问题在这个竞争激烈市场的背景下,保险公司为了取得更高的投资收益选择风险性较高的投资产品,导致投资收益时高时低甚至出现亏损。保险公司存在七大风险:区域性地方债务风险逐步增加;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较大,保险资金不动产投资的顺周期风险;金融市场“刚性兑付”逐步打破;保险负债业务呈现短期化和高收益倾向;道德风险,不正当关联交易;投资冲动和能力不足的矛盾;资金运用风险管理薄弱。

3.保险公司资金头寸管理不当造成的资金闲置问题

现在保险公司的收支操作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微信、支付宝、银企直联等多平台支付渠道导致多账户余额闲置,资金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4.缺乏有效的现金流支付危机应急预案措施

现金流支付危机,是指由于突发性或者持续性的事件,导致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在短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现金流入预计或者已经不能满足现金流出需要突发性或持续性事件包括:(1)公司面临重大赔付、大规模满期及生存金给付;(2)公司面临大规模退保;(3)公司的重大资产被司法机关冻结,或因违法违规而被行政执法部门给予重大的行政处罚;(4)公司重大资金存入的金融机构出现偿付危机;(5)由于资金或结算限制方面的原因,公司出现现金周转困难;(6)其它会对现金流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事项。

三、针对保险公司资金管理不足的对策

1.回归本源,坚持保险姓保

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保险业的天然使命,要不忘初心、回归本源、做强主业,坚持“保险业姓保”,使保险成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实现保险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协调发展。在业务拓展过程中,服务实体经济始终是保险公司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保险公司更应该注重并努力践行这一点,才能降低资金成本,才能使公司真正的获益。

2.避免激进式和过于保守化收益,预防潜在风险

在利用保险资金的过程中,要避免盲目决策管理,避免激进式收益,采取合理化的资金利用结构。保险公司在资金投资方面要充分的利用我国已经逐渐成熟的金融市场以及海外市场,通过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对吸纳的保金进行合理的投资配置,尤其在进行证券、基金等市场中必须要做好合理的计划,要将金融风险严格的控制在保险公司承受的范围之内。

3.优化常规的资金系统减少闲置资金

优化信息化的资金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资金管理的效率,解决各账户余额资金闲置问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资金预算采用滚动预算,每月往系统导入一次,每资资金预算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灵活调整;二是资金系统保留每次导入的预算数据以便进行对比分析;三是至少每日监测资金的使用情况、各账户余额情况,系统自成生成相应分析表,以便于对资金的存量进行更好的预测和分析。

4.现金流支付危机应急预案措施

(1)将现金流支危机进行分级现金流支付危机可分为两级,Ⅰ级-恶化及严重恶化状态。Ⅱ级-应急状态。(2)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及职责分工公司设立现金流支付危机应急小组,在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办公室的组织领导下,各司其职,具体办理现金流支付危机事件的各项工作。(3)设计合理的现金流支付危机处理流程现金流支付危机事件达到设定的危机等级时,应急启动,并按以下流程处理:突发事件初始报告、现金流净支出测算、调查报告报送、预案启动、应急响应、设计改善现金流支付应对措施的实施、善后处理。(4)设置保密与奖惩制度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人员应当严守保密规定,未经授权不得向外界提供与应急处置工作相关的信息,并不得利用此类信息牟取私利。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实施中和结束后,将视具体情况,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惩戒失责的责任人和相关人员。

四、结语

根据上述分析,资金管理对每一个企业公司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保险企业,一旦资金管理出现问题,轻者使公司出现财务危机,严重者危及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险企业要当好社会的稳定器就更需要加强资金管理,注重保障,坚持保险姓保,力求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完善资金系统及现金流支付危机应急预案措施对企业自身的发展甚至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边江.关于如何优化保险公司资金管理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7(3):177+179.

[2]姜涛.保险公司资金管理信息化收益[J].中外企业家,2014(14):96-97.

篇5

投资已成为当前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尤其在通胀的环境下,迫使人们不得不考虑给钱财上把保险的“锁”,而带有投资功能的保险――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成为不少人的选择。那这3个险种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风险较低的分红险

风险较低的分红险

分红险包括定期两全型分红险和终身型分红保险。目前在各家保险公司热卖的主要是定期两全型分红险。

分红险包括定期两全型分红险和终身型分红保险。目前在各家保险公司热卖的主要是定期两全型分红险。

分红保险的红利来源于死差益、利差益和费差益所产生的可分配盈余。由于保险公司在厘定费率时要考虑3个因素:预定死亡率、预定投资回报率和预定营运管理费用。费率一经厘定,不能随意改动,但寿险保单的保障期限往往长达几十年,在这样漫长的时间内,实际发生的情况可能同预期的情况有所差别。一旦实际情况好于预期情况,就会出现以上差益,保险公司将这部分差益产生的利润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投保人,这就是红利的来源。

分红保险的红利来源于死差益、利差益和费差益所产生的可分配盈余。由于保险公司在厘定费率时要考虑3个因素:预定死亡率、预定投资回报率和预定营运管理费用。费率一经厘定,不能随意改动,但寿险保单的保障期限往往长达几十年,在这样漫长的时间内,实际发生的情况可能同预期的情况有所差别。一旦实际情况好于预期情况,就会出现以上差益,保险公司将这部分差益产生的利润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投保人,这就是红利的来源。

传统型的分红险从细分的角度来看种类很多。有的险种保障功能较强,具有定期寿险加储蓄分红的特点。普通百姓在购买分红险时应把保障放在第一位,然后再考虑收益状况。应先设定合理的保度,如果是工薪阶层,所设的保额应该等于“年支出×工作时间”,并且“工作时间”设的年限应短一点,一般在5-10年。还要了解各家公司投资实力,如果一个寿险公司有良好的投资团队和渠道,投保人的收益也会较高。看待分红险的红利一定要有长远眼光,不可与其他短期性的投资收益做简单比较。因为保单的红利计算并非以投保人交付的保险费为基础,而是以保单所具有的价值,以及被保险人的年龄、保额、时间长短等因素有关。在保单生效的头几年,由于经营成本(包括管理费用、保费等)较高,使得保单所具有的价值低于所交保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保单所具有的价值将远远超过所交保费,交费期满后,保单价值仍然不断积累直到合同终止。

传统型的分红险从细分的角度来看种类很多。有的险种保障功能较强,具有定期寿险加储蓄分红的特点。普通百姓在购买分红险时应把保障放在第一位,然后再考虑收益状况。应先设定合理的保度,如果是工薪阶层,所设的保额应该等于“年支出×工作时间”,并且“工作时间”设的年限应短一点,一般在5-10年。还要了解各家公司投资实力,如果一个寿险公司有良好的投资团队和渠道,投保人的收益也会较高。看待分红险的红利一定要有长远眼光,不可与其他短期性的投资收益做简单比较。因为保单的红利计算并非以投保人交付的保险费为基础,而是以保单所具有的价值,以及被保险人的年龄、保额、时间长短等因素有关。在保单生效的头几年,由于经营成本(包括管理费用、保费等)较高,使得保单所具有的价值低于所交保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保单所具有的价值将远远超过所交保费,交费期满后,保单价值仍然不断积累直到合同终止。

存取自由的万能险

存取自由的万能险

万能险之所以称为万能,是因为在投保后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保障需求和财力状况,进行保额、保费、交费期等的适当调整。万能险于1979年发源于美国,至今已经占据美国个人寿险市场的40%以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万能险在欧洲各国和日本也呈现出强大的市场生命力。

万能险之所以称为万能,是因为在投保后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保障需求和财力状况,进行保额、保费、交费期等的适当调整。万能险于1979年发源于美国,至今已经占据美国个人寿险市场的40%以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万能险在欧洲各国和日本也呈现出强大的市场生命力。

万能险通常设有两个账户:一个是投资账户,一个是风险保障账户。当投保人的第一笔奖金支付给保险公司后,其中一部分将进入投资账户由保险公司的投资专家进行投资,另外一部分则被作为风险保额的费用成本由保险公司拿走。就是说,除了支付某一个最低金额的第一期保险费以后,投保人可以在任何时间支付任何金额的保费,并且任意提高或者降低死亡给付金额,只要投资账户里的现金足够支付以后各期风险保额的保险费用就可以了。另外,万能保险投资账户的现金计算有一个最低的保证利率,保证了最低的收益率。携“保底收益+保险收障”的概念,万能险在2007年风生水起,一跃成为国内保险市场的新宠。冲着“收益率高于储蓄利率”的诱惑,很多人毫不犹豫地购买了万能险。

万能险通常设有两个账户:一个是投资账户,一个是风险保障账户。当投保人的第一笔奖金支付给保险公司后,其中一部分将进入投资账户由保险公司的投资专家进行投资,另外一部分则被作为风险保额的费用成本由保险公司拿走。就是说,除了支付某一个最低金额的第一期保险费以后,投保人可以在任何时间支付任何金额的保费,并且任意提高或者降低死亡给付金额,只要投资账户里的现金足够支付以后各期风险保额的保险费用就可以了。另外,万能保险投资账户的现金计算有一个最低的保证利率,保证了最低的收益率。携“保底收益+保险收障”的概念,万能险在2007年风生水起,一跃成为国内保险市场的新宠。冲着“收益率高于储蓄利率”的诱惑,很多人毫不犹豫地购买了万能险。

一般来说,万能险产品都有保障收益。万能险因为有保底收益,其投资风险相对投连险较低。如果再加上复利计息和免征利息税,收益率将会更高。万能险也有3大不足。一是通常前5-10年都会收取管理费和手续费。这些费用,包括支付人的佣金和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投资者风险保额对应的风险保费等。只有扣除这些费用后,剩下的保费才能进入投保人的“个人投资账户”。

一般来说,万能险产品都有保障收益。万能险因为有保底收益,其投资风险相对投连险较低。如果再加上复利计息和免征利息税,收益率将会更高。万能险也有3大不足。一是通常前5-10年都会收取管理费和手续费。这些费用,包括支付人的佣金和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投资者风险保额对应的风险保费等。只有扣除这些费用后,剩下的保费才能进入投保人的“个人投资账户”。

二是提钱要付手续费。与一般保险产品相比,流动性强、可变现是万能险被屡屡强调的一大优势,但变现是需要支付手续费的。通常,保险公司都会允许万能险投保人从投资账户里支取现金,但必须保留约定的最低金额。投保人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从个人投资账户中提取部分资金,而并不影响账户剩余部分资金的实际收益。但是从投资账户支出现金时,投保人通常也要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据了解,不同的保险公司有不同的收费政策和标准。

二是提钱要付手续费。与一般保险产品相比,流动性强、可变现是万能险被屡屡强调的一大优势,但变现是需要支付手续费的。通常,保险公司都会允许万能险投保人从投资账户里支取现金,但必须保留约定的最低金额。投保人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从个人投资账户中提取部分资金,而并不影响账户剩余部分资金的实际收益。但是从投资账户支出现金时,投保人通常也要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据了解,不同的保险公司有不同的收费政策和标准。

三是不适合40岁以上的人投资。由于万能险前期交纳的费用比重比较大,甚至是趸交,因此适合有大量闲钱又对风险略有偏好的人。万能险只有长期投资才能见效益,同时由于年龄的增长,风险保障成本呈现出加速递增的状况。所以,50岁以上的人士尽量不要购买万能险,甚至也不鼓励40岁以上的人购买万能险。例如,投保人每年要交保费1万元,保额为20万元。在33岁时,要从所交的1万元保费中扣除风险保险费252元,在58岁时,要扣2494元,在75岁时,要扣12110元。

三是不适合40岁以上的人投资。由于万能险前期交纳的费用比重比较大,甚至是趸交,因此适合有大量闲钱又对风险略有偏好的人。万能险只有长期投资才能见效益,同时由于年龄的增长,风险保障成本呈现出加速递增的状况。所以,50岁以上的人士尽量不要购买万能险,甚至也不鼓励40岁以上的人购买万能险。例如,投保人每年要交保费1万元,保额为20万元。在33岁时,要从所交的1万元保费中扣除风险保险费252元,在58岁时,要扣2494元,在75岁时,要扣12110元。

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连险

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连险

投连险全称投资连结保险,也称单位连结或证券连结、变额寿险。它是包含保险保障功能,并至少在一个投资账户拥有一定资产价值的人身保险产品。投连险除了同传统寿险一样给予投保人生命保障外,还可以让投保人直接参与由保险公司管理的投资活动,将保单的价值与保险公司的投资业绩联系起来,充分利用专家理财的优势,投保人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承担投资损失的风险。因此投连险适合于具有理性的投资理念、追求资产高收益同时又具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保人。

投连险全称投资连结保险,也称单位连结或证券连结、变额寿险。它是包含保险保障功能,并至少在一个投资账户拥有一定资产价值的人身保险产品。投连险除了同传统寿险一样给予投保人生命保障外,还可以让投保人直接参与由保险公司管理的投资活动,将保单的价值与保险公司的投资业绩联系起来,充分利用专家理财的优势,投保人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承担投资损失的风险。因此投连险适合于具有理性的投资理念、追求资产高收益同时又具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保人。

投连险产品自2000年下半年推出,一度以净值增长超过同期上证指数、上证基金指数,实现净值的高速增长而成为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1)由保险公司依据资金实力和专业投资人才进行投资,会比投保人个人投资来得更为健康。所交保费的投资利润扣除一定费用后完全归自己所有,如果保险公司经营好,投保人将获得比普通的寿险多得多的收益。(2)公司经营风险的释放,本身就是对投保人保障程度的提高。但它也存在劣势,主要体现在:一是比较普通寿险,利息不固定,有可能没有任何收益。二是保险公司有可能会克扣利息,兑付的利息不是应该得到的收益。因为投保人无法准确了解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三是本金在一定期限不能退保,给中低收入的家庭带来不便。

篇6

(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财产保险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又一直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所垄断,这种垄断局面直到198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成立之后才打破。保险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陆续成立许多保险公司,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是中国太保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随着保险公司的逐渐增多,保险市场的格局也逐渐从完全垄断型模式转向寡头垄断性模式,因此,保险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二)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竞争压力大

我国的保险市场在初期形成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以人保为首的保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拥有异常明显的优势,太保和平安也同样如此,这三家保险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远远超过了其他财产保险公司。通过相关的调查,衡量比较下来,大型保险公司虽然在竞争优势上朝着逐渐下降的趋势发展,但是其拥有的优势仍然十分明显,这种明显的竞争优势将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现状是由于大型保险公司起步较早,发展历史比较久,长期的发展也逐渐提高了其知名度,对社会各界的影响都比较大,加上他们所拥有的产品在种类上十分齐全,同时,不管是销售人员还是服务人员数量都非常之多,并且网点布局十分广泛,接近客户的住所,为客户带来很多的便利条件。另外,大型的保险公司所包含的业务领域更为广泛,能够为客户提供较为全面的保险业务,客户可以在同一家保险公司购买各种不同需求的保险产品,不需要再跑到其他家保险公司进行咨询。加上大型保险公司这些优势所花费的成本也比较低廉,是刚进入保险市场的一些中小型保险公司难以模仿复制的。因此,对中小型保险公司来说,不仅难以开拓市场,而且需要承受较高的营运成本,导致他们面临较大市场竞争压力。

二、财产保险公司财产保险业务的经营策略

(一)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环境,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展财产保险业务

从本质上来说,财产保险业务不仅是一项保险业务,而且更是一项投资理财业务。大部分的客户在购买财产保险时,主要是想利用闲置的金钱去获得更多额外的投资收益。归根究底,保险公司开展财产保险业务其实就是从客户手中筹集一部分资金,用来投资到相关国家项目中,等到项目结束收回投资本金和收益时,支付给客户更高的投资收益,相当于一项成本较高的负债。保险公司通过这种途径能够增加自身的盈利能力,同时又能提高公司的实力。然而,保险公司的投资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的成熟情况息息相关,因此,保险公司应该时刻关注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抓住好机遇进行投资,提高自身的投资收益。

(二)合理选择市场发展策略,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

根据经济不同的发达程度选择不同的保险发展模式,对于财产保险来说,至关重要的是选取好适合的发展策略,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的不同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比如,在经济相对来说发达的地区,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也比较高,人们拥有的闲置金钱也随着增多,因此,这些地区的居民对财产投资的需求也较强,所以,保险公司在该地区应该积极加大对理财型产品销售的力度。另外,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保险公司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居民经济能力接受范围内的保险产品,满足客户的相关需求,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根据公司的战略,选择合适的财产保险产品

在我国目前的保险市场上,财产型保险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固定利率型,二是浮动利率型,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也存在不同的差别。固定利率型产品是指同时兼具高风险和高收益的产品,很大程度上与市场经济的好坏直接挂钩,当处于良好的资本市场时,在收益确定的情况下,能够获取超额的利润;一旦资本市场较差,而利息承诺是固定的,导致保险公司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而浮动利率型产品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收取管理费,客户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收益,保险公司仅是收取稳定的管理费用,对于市场的变动所带来的随机风险是不需要保险公司来承担的。

三、结语

篇7

一、保险资金运用与偿付能力的关系

保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的大小实际反映了公司的资本实力以及经营效益情况。从根本上看,保险公司一切经营活动的绩效都将最终影响其偿付能力。

(一)保险资金运用对保险经营效益的影响

保险投资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益具有决定意义。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承保利润都有下降趋势,保险公司的效益主要靠投资收益来弥补。

高效的保险资金运用收益,还可以促使保险费率的下降,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孤立地看,保险费率下降,似乎会削弱保险责任准备金的积累,进而不利于保险补偿或给付的实现。但系统地看,在保险费率下降,其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保险需求的兴旺、投保人数的增加,促进了经营的规模化,从而在整体和总量上,较之于费率高时的情形更有利,大数法则的作用发挥更出色,更加强了经营的稳定性。从保险基金的规模看,随着投保人群的增加,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保险可运用资金更有保证,使保险资金运用进入新的循环,相应地带来更多的投资回报,这一良性过程,使保险资金对保险公司财务的稳定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良好的保险资金运用收益,还可以壮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这是因为,随着资金收益的增加、利润基数的扩大,税后利润固定比例的公积金计提也会不断扩大,所以资金运用收益是保险公积金积累的间接的重要来源,这也就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壮大提供了资金准备。

(二)保险资金运用对资本金的影响

在公司发展的前期,资本金是公司偿付能力高低的体现,是公司开设分公司拓展业务、开发新产品的资金保障。我们在谈论偿付能力时,往往注意的是偿付能力充足率是否大于100%,而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合适比率缺少分析。显然,该比例并非越高越好,任何资金都有成本,保费收入可以用其产品预定利率来估计其资金成本,资本金的资金成本则是股东要求的投资回报率。资本金超出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部分为自由资产,这部分资本可以承担更多的风险,要求投资收益率更高的资产来满足实现利润和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的。如果不能解决这部分自由资本的投资问题,资本的增长会给保险业务带来更大的压力。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回顾

我国在1987年以前,保险资金基本用于银行存款。在1987~1995年间,由于几乎对保险资金运用无任何限制,因此保险公司多进行股市投资、借贷等业务,造成大量的投资损失与坏帐。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以后,遵循安全性原则,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方式属于严格型监管,投资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近年来,为了适应保险市场的迅速发展,在以上投资渠道的基础上,允许保险资金可以通过购买部分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同时,允许保险公司进入全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从事债券买卖业务。《保险法》修改后,尽管放松了保险资金对企业的投资,并且在其他资金运用方面留下了一定的空间,但总体而言,其开放程度远没有达到令业界满意的地步。

(二)当前保险资金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保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利差损问题,而这给保险业的资金运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经过连续7次降息后,我国的银行存款年利率水平已从原来的10.8%下降到现在的1.98%,保险公司以高利率8.5%~8.8%承保的大量保单所带来的利差损极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一步加大。在巨大的利差损压力下,各保险公司必然要想尽办法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一方面减少利差损,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保费收入,用费差益来弥补利差损。

然而,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受市场宏观环境的影响。根据无套利理论,风险和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由于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风险小,对应的收益率也小。尽管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存在较高的风险,但是相比于债券市场和银行存款市场,自1996年至2000年其收益率明显偏高,因此,为了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保险公司一般都用足15%的额度。但这样,无形中也加大了投资的风险。由于2002年资本市场走势很差,也使保险公司在证券投资基金上损失惨重。总体而言,2002年国债收益率维持在2.35%~3.5%之间,短期资金回报率下跌到1.9%左右,长期协议存款也会受到影响,估计收益水平在3.50%~4%之间波动。这样的收益水平,显然无法起到弥补利差损的作用。

三、资产负债管理与保险资金运用

在上述情况下,开放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成为业内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兼顾投保人利益和保险公司利益的前提下,有条件地开放保险投资渠道,已成为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

(一)从产品的角度看投资问题

根据业务来源的不同,寿险资金的性质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1)由寿险公司担保投资回报的资金;(2)寿险公司和客户共担风险的资金;(3)完全由客户承担风险的资金;(4)客户利益与金融指数或物价指数挂钩的资金。以上四类资金分别对应着传统不分红产品、传统分红产品、投资连结产品和指数连结等不同类型的产品。相应地,其投资的渠道和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1.传统产品的全部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产品经营的全部盈余也由保险公司享有。但是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预定利率过高可能导致保险公司蒙受利差损风险,而预定利率过低则导致客户在通胀环境下解约,因此不能适应未来市场利率的波动。这部分资金应投资于风险小的资产,如国债、信用高的中央企业债、金融债。

2.投资连结产品是在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不超过2.5%的背景下推出的,目的在于实现寿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双赢。然而投连产品一投入市场就遇到了股市的剧烈波动,特别是2002年延续一年的熊市。从实际效果上看,并没有起到预期的由保单持有人独立承担风险的效果。这里既有我国资本市场、投资客户不成熟的原因,也有保险公司销售和管理风险的实际控制能力不足的原因。

3.分红产品则介于传统产品和投资连结产品之间,保险公司在承担保底利率风险的基础上,与保单持有人按一定比例分享产品经营的盈余。它与其它金融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通过对资产份额进行一定程度的平滑处理,保证保单持有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所得到的保险利益不会因为市场和公司经营情况的波动而遭受损失,对投资风险具有调剂作用。好的分红产品既要让客户从资本市场长期增长中获利,又要避免资本市场短期波动对保单持有人带来的损害。分红产品具有非常明显的保单持有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特征,同时由于保险公司在红利来源、红利分配方式和比例、分红保险资产组合选择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灵活度,因此,比较适应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保险资金运用的政策调整。对于分红产品担保利率部分所对应的法定准备金,与传统保险类似,其准备金的投资运用方式必须稳健、保守,一般以存款和债券为主,因此,预期的投资收益率较低。相反,终了红利来自红利风险准备金(即未分配盈余),而红利风险准备金不是法定准备金的组成部分。与传统保险不同,红利风险准备金的投资运用方式可以偏向激进,一般以证券基金等权益性资产为主,因此,预期的投资收益率较高。所以,红利分配政策选择实际上形成了分红保险资金投资策略的基础框架,对红利最重要的来源——利差损益具有决定性的约束。不同的分红策略所对应的投资策略也有所不同,如美国分红保险受股权投资的限制一般采用现金分红方式,一般账户下的主要资产为债权而非股权;而英国采用增加保额的分红方式,寿险资金可以在债权和股权之间灵活配置。

(二)资产负债管理的引出

“资产负债管理”主要起源于利率自由化之后利率波动所引发利率风险的问题。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如美、日等保险业发达国家,均发生数家大型保险公司因为没有适当的管理利率风险而导致破产的情况。为了反映承保利率所产生的风险,监管机关开始要求保险公司提供基本的年度分析,以检验其利率风险管理。同时保险产、学界也意识到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发展利率风险管理的工具成了相当重要的议题,其发展也远超过当初保险监管部门所要求的标准。保险业开始整合利率风险以外的问题,包括承保问题、市场风险问题等等。最后,资产负债管理作为衡量产品相关风险与公司整体风险的一种重要管理工具,也渐渐地被一般保险公司所采用。因此,资产负债管理的引出实际上是保险业与监管机构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过去,寿险公司分别对资产面配置管理追求高报酬率,对负债面作规划安排以降低成本。而资产负债管理所要处理的问题,主要是从“公司整体”的观点来决定公司的财务目标,通过同时整合资产面与负债面的风险特性,决定适当的经营策略。换句话说,资产面的资产配置,必须与其负债面的商品策略相关且一致。对投资的评定也不再是简单地将投资收益率作为单一的标准。对不同性质(指公司承担风险的大小)的负债资金和公司自有资金投资策略加以区别,这些区别包括资产的配置、再保险的安排、税务等方面。

(三)资产负债管理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的意义

目前,监管部门正在尝试从偿付能力与市场行为监管并重,转为以偿付能力监管为主,并试图通过建立一套合适的监管指标和偿付能力计算来达到此目的。我们认为,这固然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但目前偿付能力额度以及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的计算仅反映以前的状况,是一静态的指标,而偿付能力不足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更重要的是保险公司的自我约束能力。这就要求保险公司能对经营的风险有清楚的认识,能够建立资产负债管理的机制。

借助于国外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软件,我们可以通过上万次的模拟来计算一定期限内,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的概率,以及在现有产品策略下,对资本金的需求,并通过调整投资策略找出最适合的投资组合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利用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我们在看待投资问题时,考虑的不仅是风险有多大,更多的是关注公司能承受多大风险。

资产负债管理所涵盖的层面相当广泛,从产品面所考虑的险种差异、市场利率变化时的保户行为(如保单贷款、解约等)对产品的现金流量所造成的影响等,到从资产面考虑市场利率、通货膨胀率、股价波动、汇率风险等,也可以纳入再保险策略。因此,一个完整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事实上必须反映一家公司在真实世界所面对的经营环境。相对于偿付能力额度而言,它更能动态地反映保险公司今后经营的状况。

四、对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的建议

(一)适度开放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同的保险公司负债结构不同,经营策略也不同,采用一刀切的资金运用监管方式显然不能适应保险业的发展。当保险公司在资金运用上缺乏灵活度,便会使保险公司失去控制风险的积极性。对于利差损较大的公司而言,只能靠不断追求销售业绩来弥补利差损,而新增加的保险资金如得不到很好的运用,又将再次形成利差损,导致恶性循环。对于新成立的保险公司,销售的高预定利率产品不多,利差损问题不严重,如果能够很好的管理,如对其匹配合适的资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利差损。此外新成立的保险公司资本金相对较充足,这部分资金在保证最低偿付能力之外,需要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来满足股东对投资的预期,以吸引更多的股权投资者,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在偿付能力监管引导保险公司规范自身行为的前提下,给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以更多的空间,符合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篇8

保险投资是保险公司为了保持自身的偿付能力,增强竞争力,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运用积累的保险资金,使其保值增值的活动。从定义可以看出,保险投资的主要目的是维系良好的偿付能力,这与保险公司负债经营有关,即保险公司主要资金来源于投保方,公司按其承担的风险责任积累相一致的资金,所以必须维护投保方利益。这种利益的维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使保险资金保值;促使保险资金增值。保值是为满足基本偿付需要,这是任何一个险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增值是为了增强公司自身发展的经济实力,提高偿付能力,从而进一步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此外,保险投资可以获得投资收益,从而可以降低保险费率,有利于保险公司扩大保险业务量。

二、保险投资的必要性分析

1.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属性

一个运行良好的资本市场离不开一定数量的机构投资者。(郑伟,孙祁祥,2001)保险公司作为主要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猛发展,保险公司在成长壮大中积累的巨额的保险资金,从而成为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作为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在一级市场成为主要询价对象之一,参与确定上市公司合理的股票发行价格以及成为上市公司战略投资者,从而帮助公司成功上市融资;在二级市场,包括债券、股票市场,保险公司起到了活跃市场、促使市场健康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是离不开资本市场的,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主要在资本市场实现。

2.保险产品属性

保险产品分为传统型和新型两类,以寿险产品为典型,主要包括普通型寿险、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保险。普通型寿险、分红保险和万能保险产品产生的保险资金投资形成的资产,投资风险和收益由保险公司承担,而这部分产品都是利率敏感型产品,所以要保证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健性,就必须通过保险投资确保相应收益率。投资连结保险和变额万能寿险等产品由保单持有人承担投资风险和收益,保险公司主要获取管理费收入;但是,投资收益是判断产品质量的主要标准,因而,保险公司只有靠保险投资获取较高投资收益,才能吸引投保,扩大保险业务量。此外,为了满足一些私人和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管理需要,保险公司还提供资产管理服务,推动了保险投资的发展。

三、保险投资管理

1.保险投资渠道分析

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投资不动产等形式。总体而言,对保险投资的限制主要基于安全性和流动性考虑,因而银行存款和债券在保险投资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对于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和不动产等收益高风险大的资产投资,都有严格的比例限制,从而收益性问题愈发成为保险投资面临的难题。值得指出的是,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作为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其主要原理是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基金,间接投资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和债券市场,实现提高收益和分散风险。我国《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严格限定了基金的投资方向、比例,在满足一定收益的前提下降低了投资风险,这与我国保险投资的要求吻合(邓华明,费乔,1999),从而成为解决保险投资两难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2.保险投资的资产负债管理

保险投资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是指解决资产负债匹配问题,主要遵循“对称原则”,要求资产和负债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期限、性质和成本收益等方面形成对称和匹配,以此实现资产、负债结构最优化。保险投资资产负债管理首先要将利率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途径主要是通过对资产、负债的期限、品种进行合理搭配,短期资产匹配短期负债,长期资产匹配长期负债。当然,不是一开始就能够实现这种匹配,要实现最终平衡还得在保险投资过程中进行调整,主要包括提前变现和再投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核心就在于如何减小和化解这种未来调整所面临的风险。

3.保险投资的风险控制

篇9

关 键 词:保费收入;经营绩效;经济附加值;价值创造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3-0022-06

一、引言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现代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中国的保险公司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与国外都存在巨大差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保险业也随之迅速发展。保险业的发展依赖于保险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主要体现在不断增加的保费收入方面。但是,随着保险公司的股权改革,投保人和投资者不再仅仅关注保险公司的规模及其业务的发展,也开始关注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和价值创造能力。

评价公司经营绩效和价值创造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是通过市场博弈进行市场定价。但是,现阶段我国只有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和中国平安3家保险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其他保险公司仍属于非上市公司。因此,如何评估这3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以及利用这3家上市公司获取的市场信息来评估非上市保险公司的绩效,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估价法的分析框架,用于评估中国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经营绩效与价值创造的内在关系。

本文主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保费收入的增长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它有助于我们弄清楚是否存在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的保费收入增长率。如果保费收入增长较快的公司同样具有较高的EVA(经济附加值),那么保费收入增长率和EVA都可以作为管理决策的依据。第二个问题是最大化诸如EVA这类经营绩效评估指标能否使股东财富最大化?换句话说,是否因为较高的保费收入增长率以及正的EVA,就会增加对保险业进行股权投资的风险补偿率?

二、理论与文献回顾

公司利润是销售收入与成本的差额。因为成本不仅仅是产品的制造成本,还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经营管理成本,所以,销售收入增长的速度与利润增长的速度没有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经营绩效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是正相关的,因为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流动资金充裕,必然会增加产量、扩展业务。但是,经营规模的扩大不一定会带来更多的利润,甚至会降低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绩效。事实上,对公司经营绩效的考量,更多的是对管理层对现金流和成本控制能力的衡量。对销售收入增长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可以明确微观经济主体的发展是属于粗放型还是属于集约型,即是侧重于通过销售收入的增长以获取利润,还是侧重于控制成本以获取利润。

由于管理层与股东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成本问题。经营绩效的衡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管理层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的能力,即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或者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绝大多数公司都会使用各种财务指标来反映公司的经营目标,而最常用的指标包括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净利润率,以及总资产报酬率(ROA)和净资产报酬率(ROE)等;这些指标从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两个方面来衡量公司的经营状况。经营者的薪酬激励机制是与经营者是否达到公司经营目标相联系的,而这些指标正好体现了公司的经营目标,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管理层的管理效率和经营业绩。但是,由于忽略了资本成本,这些传统的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即它们缺乏一种规范的机制用于确定是否达到了经营目标,也即是否为股东创造了财富。

美国斯特恩•斯图尔特(Stern Stewart)咨询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一种新的经营绩效衡量指标,即经济附加值(EVA)。EVA的衡量方法与净现值理论密切相关。EVA是减去所有可确定的成本后的净收益,包括股权资本等机会成本。Brighan和Gapenski(1997)指出,会计上的净收益从经济概念上讲被夸大了,这是因为在计算会计上的净收益时,没有扣减股权资本成本。而EVA克服了会计制度的这一缺陷,可以衡量公司的真实利润。[1]

公司的价值取决于未来现金流与资本成本,因为EVA考虑了包括股权资本在内的投资成本,所以从理论上讲,EVA是与股东财富创造直接相关联的绩效指标。Stewart(1994)指出,将EVA作为财务绩效指标使用,则可以作为如何使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决策依据。[2]因此,EVA的衡量方法是评估绩效、确定战略目标、项目评估和确定薪酬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

Lehn和Makhijia(1996)的研究表明,EVA与股价的市场表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而验证了EVA作为绩效衡量指标的有效性。[3]Grant(1996)指出,EVA显著地影响了公司的市场附加值(MVA),这种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源于公司正的资本收益率。[4]Peterson和R.Peterson(1996)指出,与传统绩效指标相比,附加值指标与股票收益率的关系更密切。[5]

国内学术界对中国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余劲松(2005)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001年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无论是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还是偿付能力,我国财产保险公司与外资保险公司都存在较大的差距。[6]杨波、李庆霞(2005)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0-2003年中资财产保险公司的总体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各财险公司经营绩效差别并不显著。[7]王攀(2005)较早地探讨了如何将EVA引入中国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中,提出经营管理应以价值为核心,提高企业效益。[8]本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和Panel数据处理方法,引入相对估价法的分析框架,对中国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经营绩效和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三、保费收入增长与公司经营绩效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文分两步研究保费收入增长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首先,将样本公司分别按保费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的升序进行四分位分组,检验几种经营绩效衡量指标的无条件分布。然后,使用样本数据,估计保险公司绩效的多变量回归模型。

本文在用传统的ROA和ROE作为衡量公司经营绩效指标的同时,也将采用基于公司价值的EVA和EVA per Capital(单位资本经济附加值)作为衡量公司经营绩效的指标。由于我国保险公司大多数为非上市公司,因此,本文不考虑保险公司的MVA(市场附加值)。

EVA强调的是资本成本及其重要性,其定义为:

EVA=NOPAT-COC=NOPAT-WACC×TCA(1)

其中,NOPAT为税后净营业利润,即公司的销售收入减去除利息支出以外的全部经营成本和费用(包括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COC为资本成本;TCA为资本总额,是公司的全部资产减去商业信用债后的净值。

计算EVA的关键是获取保险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其难点是保险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的计算。由于非上市公司没有上市交易的股票,不能通过估算?茁系数的历史值来代替下一时期的?茁值,也不能用回归分析法估测?茁值从而获取股权资本成本,所以就不可能直接计算出非上市公司的WACC。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引入杜江、赵昌文、谢志超(2005)所采用的相对估价法的分析方法,[9]将上市的3家保险公司作为可比公司,将非上市保险公司作为评估的目标公司。先计算出3家上市公司的WACC,再采用相对估价法,用非上市保险公司的资本总额乘以上市保险公司的WACC,从而获得非上市保险公司的资本成本。

(二)实证分析

1.数据

由于我国的保险公司数量较少,并且成立时间不长,因此本文将主要采用2003年和2004年绝大多数中国保险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从样本中排除了2003年和2004年新成立的保险公司。由于总体样本较少,而且时间存续期较短,无法进行Panel数据分析,因此本文仅将两年中的中国保险公司样本合并为一个截面数据样本(共计57个样本数据),进行截面数据分析。本文所需的非上市保险公司的财务数据均来源于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中国保险年鉴》;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和中国平安等3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来源于各上市公司公布的季报或年报,上市公司的市场交易数据来源于雅虎财经网(cn.finance.省略)的香港股市行情报价数据系统。

2.单变量分析

本文根据保费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对保险公司进行排序,排在前25%的公司为第一组,称之为第1四分位组(Q1);排在第二个25%的公司为第二组,称之为第2四分位组(Q2);然后依次为第3四分位组(Q3)和第4四分位组(Q4)。针对各分位组的公司,分别求其绩效衡量指标的均值,然后观察均值是否按分位组的顺序逐渐增大,从而确定保费收入增长率(或净利润增长率)与绩效衡量指标是否正相关。

表1是根据保费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对所有公司样本进行分组后的统计结果。从表1中可以看出:(1)在所有公司以及各个分位组公司中,ROA、ROE、EVA和EVA per Capital这四个绩效衡量指标的均值均为负值。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2003年和2004年我国保险公司大多数出现亏损,净利润为负值造成的。(2)保费收入增长率(或净利润增长率)的大小与经营绩效的好坏并不是严格对应的,如第4四分位组的公司增长率最大,但所对应的绩效衡量指标的值都不是最大值;第1四分位组的公司增长率是最小的,但相对于其他分位组的公司,其4个绩效指标都表现较好。(3)4个绩效衡量指标所表现出的信息也不尽相同,2个传统绩效指标(ROA和ROE)和EVA per Capital表明第1四分位组的公司经营绩效最好,但第1四分位组的公司EVA值却最小。由于EVA是一个绝对值,所以在与传统绩效指标进行比较时,本文认为用EVA per Capital更恰当。

3.多元回归分析

多变量分析可与单变量分析的结果相互印证,并且可以进一步说明保费收入增长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本文进行分析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

其中,PM=某种经营绩效衡量指标,在此本文将选用ROA、ROE、EVA和EVA per Capital这4个绩效衡量指标分别进行回归;?滋=回归方程的截距;q=第q四分位组;Dq=根据保险收入增长在第q四分位组中的公司为1,否则为0(q=1,2,3);?啄q=各四分位组的系数,用于衡量在其他因素一定时,各四分位组中公司经营绩效的差异。零假设为第1至3四分位组与第4四分位组的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差异,即当q=1,2,3时,?啄q=0;Ci=第i个解释变量;?着=回归残差,本文假设?着是独立的并且分布一致;?茁i=衡量第i个解释变量对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

解释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描绘出公司的特征。为了衡量保费收入增长速度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本文使用保费收入增长率作为第1个解释变量。现金及其他有价证券的价值是公司资产流动性的衡量指标,正如Opler等人(1999)所得出的结论,公司现金的持有量与经营绩效以及对增长机会的投资能力都显著相关。[10]因此本文将公司持有的现金及其有价证券与净资产的比率作为第2个解释变量。同时,本文用公司总资产的对数值衡量公司规模,作为第3个解释变量。净现金流是衡量公司盈利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由于保险公司财务数据的不足,本文用保费收入和再保险收入所体现的现金流入量与净资产的比率作为第4个解释变量,用于反映现金流入水平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最后,本文将固定资产与净资产的比率作为第5个解释变量,用于衡量所持有的固定资产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对于货币衡量的变量,诸如现金及有价证券、现金流、固定资产,本文都用其除以净资产价值,以便对各变量进行标准化。这样处理有两个目的:其一,因为公司未来的获利能力是其资产(而不是所持有的货币资产)的函数,每单位净资产的货币资产价值比货币资产价值本身更能恰当地对不同公司进行比较;其二,用净资产对各种货币衡量的资产进行标准化,可确保回归方程的残差恒定。因此,我们对回归方程的假设更具合理性,回归结果产生偏离的可能性将减小。

表2所示的是所有公司以及对公司进行分组后,5个解释变量的均值。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四分位组保费收入增长率的差异很大。这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些新兴的保险公司在开设后的几年内业务拓展较快;另一方面,因为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的差异性较大,所以本文对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与经验绩效内在关系的研究结果更明确。由于用净资产对现金及等价物、现金流和固定资产进行了标准化,所以各四分位组的这3个解释变量的均值差异并不大。

表3是根据两种不同分组方法对4个经营绩效衡量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从对3个虚拟变量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在评估我国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时,对其进行分组是有意义的。对于多数衡量指标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1四分位组中的公司绩效与第4四分位组中的公司绩效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第2四分位组、第3四分位组中的公司与第4四分位组中的公司绩效差异的显著性逐渐降低。

从5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5个解释变量对ROA、EVA和EVA per Capital的回归结果都很好,调整后的R2值在0.4左右,并且F统计量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但是,本文设定的5个解释变量无法很好地解释ROE,两种分组方式下的F统计量都不显著。对于其他绩效衡量指标而言,回归结果发现保费收入的增加、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等价物、固定资产规模的相对比重以及流入公司的现金流量,并不是影响公司经营绩效的显著因素,无法拒绝系数为零的零假设。然而,从回归结果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保费收入增长率并不是影响经营绩效的显著因素,保险公司并没有因为业务规模的扩大而注重对成本的控制,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更侧重于单纯地扩大业务以增加保费收入。同时,我国保险公司的规模是影响公司经营绩效的显著因素,在1%的水平上,其系数显著异于零。因此本文认为,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期,保险公司的经营在很大程度上有待完善;相比而言,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在经营结构和组织管理上更加规范。

四、经营绩效与价值创造的相关性分析

经理层使用EVA指标来衡量投资补偿和资源配置效率,这与股东价值创造如何联系起来呢?借鉴Bacidore等人(1997)的研究结果,[11]本文假定股东的股权投资与用α衡量的超额收益率相关。所谓超额收益率,是相对于股票市场投资组合收益率而言的,所以本文对超额收益率的研究仅限于3家上市保险公司。当α为正时,股东可获得比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机会成本更高的补偿;相反,当α为负时,股东获得的补偿率不足以弥补承担的风险。因此,本文假设α与EVA正相关。为了检验这种关系,本文应用Bacidore等人(1997)提出的回归模型,并对这个回归方程进行修正,引入了保费收入增长、公司规模和非系统风险。回归方程是对季度Panel数据进行估计,时间为2004年第二季度至2005年第四季度。回归方程为:

式中,α=超额收益率的一个向量,其中各元素表示在特定季度一家上市保险公司α的估计值;v=α条件均值的估计值,且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用于衡量各上市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差异;?浊=回归残差,假设其服从独立一致分布;EVAPC=EVA per Capital,即单位资本的经济附加值;SIZE=保险公司资产总额的对数值,用以衡量公司规模;S.D=估计超额收益率α和?茁系数时,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回归方程残差的标准差。

对于每个季度的α,本文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并用公司的日收益率与恒生指数的日收益率进行估计。然后,用式(3)对α的估计值进行回归分析,方程中的3个解释变量分别为EVA per Capital、资产和CAPM回归方程残差的标准差。使用EVA per Capital,主要是想确定这一绩效衡量指标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解释超额收益率,因为保险公司规模与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在此,本文同样用公司总资产的对数值衡量公司规模,研究公司规模与公司价值创造的关系。最后,正如Shun和Srulz(2000)所提出的,公司实际的期权价值与公司具有的非系统风险水平正相关。[12]非系统风险变量在统计上具有显著的正系数,意味着股东因承担了公司的非系统风险而获得了一个补偿。这一结论与普遍认同的有效市场是不会为承担非系统风险提供回报的观点存在显著差异。为了评估公司所具有的特殊(非系统)风险对超额收益率的影响,本文在式(3)的解释变量中加入了CAPM回归方程残差的标准差。

从表4中可以看出,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很好。在不加权情况下,调整后的R2值为0.8544;在加权情况下,调整后的R2值为0.8222,并且两者的F统计量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在3个解释变量中,仅有CAPM回归方程残差的标准差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其他两个变量在通常的水平上都不显著。这说明3家上市保险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与公司规模和公司经营绩效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是与3家保险公司分别面临的非系统风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就这3家上市的保险公司而论,提高经营绩效并不会必然地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相反,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降低暴露的非系统风险,可以显著地为股东带来更大的超额收益。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经营绩效和为股东创造财富这三者内在关系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结论。

1. 由于2003年和2004年我国保险公司大多出现亏损,净利润为负值,所以,本文计算的ROA、ROE、EVA和EVA per Capital这4个绩效衡量指标按保费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分组后,四个组的绩效指标均值都为负值。这意味着2003年和2004年中国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整体较差。

2. 保费收入的增加、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等价物、固定资产规模的相对比重和流入公司的现金流量,并不是影响公司经营绩效的显著因素。由于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还是侧重于扩大业务、增加保费收入,缺乏对成本的控制能力。同时,相比而言,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在经营结构和组织管理上更加规范,经营绩效较好。

3. 在ROA、ROE、EVA和EVA per Capital这4个绩效衡量指标中,ROE不适合用来衡量中国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而经过单位化后的EVA per Capital比单纯使用能更好地衡量保险公司的绩效。

4. 就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人保财险这3家上市的保险公司而言,经营绩效的提高不会显著地增加股东财富;相反,加强风险管理,降低公司暴露的非系统风险,可以显著地为股东带来更大的超额收益。

参考文献:

[1]Brigham, Eugene F, Louis C Gapenski.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M].8th Ed,Fort Worth, TX, Dryden Press, 1996.

[2]Stewart III, Bennett G. EVA: Fact and Fantasy[J].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1994, 7 (2):71-84.

[3]Lehn, Kenneth, Anil K Makhija.EVA & MVA as 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Signals for Strategic Change[J]. Strategy & Leadership, 1996, 24 (3):34-38.

[4]Grant James L. Foundations of EVA for investment managers: just in time, EVA! (economic value added)[J].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1996, 23 (11):41-47.

[5]Peterson, Pamela P, David R Peterson. Company Performance and Measures of Value Added[M].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the Institute of 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s, 1996.

[6]余劲松.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4):54-57.

[7]杨波,李庆霞. 中资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J]. 企业经济,2005,(10):116-117.

[8]王攀. EVA:构建中国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新模式[J]. 华东经济管理,2005,(9):150-154.

[9]杜江,赵昌文,谢志超. 相对估计法在上市公司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 财经研究,2005, (8):134-144.

[10]Olper T, L Pinkowitz, R Stulz, R Williamson. The Determinants and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Cash Holdings[J]. Journal of Finance Economics, 1999, 52 (1):3-46.

[11] Bacidore J, J Boquist, T Miburn, A Thokor. The Search for the Best Financial Performance Measure[J]. Financial Analyses Journal, 1997, 53 (3):11-21.

[12] Shin H, R Stulz. Firm Value, Risk, and Growth Opportunities[M].Fisher College of Business, Ohio State University, 2000.

篇10

[关键词]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保险业;基金业

为了控制金融风险,我国金融法规定实行银行、保险、证券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保险法》对于保险资金的投资形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保险业务和保险投资是保险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只有兼重承保利润与投资收入,方能实现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据1995年sigma杂志对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瑞士6国保险公司18年经营业绩分析显示,其承保利润基本是负数,而投资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投资收益对于保险公司的盈利至关重要。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狭窄、形式单一且收益较低。因此,合理拓宽我国保险资金运营渠道必要性日益突出。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世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愈来愈明显,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趋向灵活创新。近年来我国对保险业的制度改革也充分反映了保险业对于拓展保险资金运营渠道上的需要。

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后保险资金投资格局的变化

2004年10月24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了《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得以实行。

随着保险资金运营渠道的拓宽,对原有的市场投资格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保险资金的直接入市对保险公司的成本预算、风险控制、人员设置、投资策略、负债结构产生了全新的挑战。就基金业来说,目前保险公司是基金份额的主要机构持有者,根据保监会2002年末公布的统计数据,保险公司投资于证券基金的金额为307.8亿元,占基金总净值的27.3%,基金业的规模1/3来自保险业。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金业的资金来源,同时也对基金业的现有业务形成冲击。基金业与保险业形成了全新的市场关系,以往基金作为保险资金间接入市方式的重要性已经降低。随着资本市场上理性的大额机构投资者涌进股市,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将加强机构投资者的博弈作用,这将迫使基金管理公司不得不在经营策略上有所调整,以建立起与保险业的良性互动关系。

近年来,保险资金投资于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基金、债券的比例已经发生变化,保险资金运营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更加追求投资收益(见表1)。

虽然我国近些年来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在严格条件控制下逐步放开,但保险投资的偏好始终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再追求更大的风险利润回报,银行存款、国债作为安全的传统投资渠道仍将占保险资金投资的一定份额(见表2)。

根据表2及保监会公布的相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06年8月末,银行存款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比例为 34.12%,较年初下降2.54个百分点;债券投资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比例为55.16%,较年初上升2.5个百分点;证券投资基金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比例为5.03%,较年初下降 2.82个百分点;股票投资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比例为3.14%,较年初上升2.01个百分点。保险资金运用在银行存款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下降,而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比例有所上升。

二、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影响

(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对保险业的影响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对保险业拓宽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收益、分散投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保险资金的直接入市加强了保险公司对保险资金的控制,有利于其作出自己的投资策略、实现灵活的投资取向以及逐步培养保险机构投资者的资金运用能力。保险资金自2005年2月开始直接投资于a股,投资规模从2005年底的159亿元提升到2006年6月底的435亿元,目前保险业的股票投资平均收益率超过10%。保险资金的运用是保险公司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和提升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随着保险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保险业与其他金融业的互动效应也将不断深化。

保险资金的直接入市对保险业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保险资金的传统投资形式已经不适应全球金融一体化下投资管理日益精细化的趋势,保险资金的收益要求、竞争压力要求保险业做出更加科学的投资匹配。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法律环境对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保险业的风险管理、投资策略、人员配置、成本控制等需要全面完善与加强。保险业是一种承担着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分摊、风险经营和有效控制职能的社会行业,保险企业自身的风险需要有效的防范与转移,保险资金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直接投资于资本市场,合理地追求利润最大化。首先,保险公司应当根据自身的资金规模、经营特点选择不同的投资组织模式。对于中小型保险公司,由于其资产规模小,投资管理队伍力量薄弱,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直接组织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成本过大。选择资信良好、投资分析系统和风险控制系统完备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证券投资将是理性的策略。经营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可以设有专业的资金运用部门、独立的交易部门直接投资于证券市场。其次,保险公司应当树立良好健康的投资理念,确保投资的安全性、盈利性与流动性,形成理性的投资组合。再次,加强保险公司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形成明确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运营规范、管理高效的资金运用体系,保持恰当的资产负债结构,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在期限结构、利率敏感性方面应当权衡保险公司自身的经营特征、市场环境、偿付能力,作出最佳匹配。

(二)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对基金业的影响

就基金业来说,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对基金业是一把双刃剑。伴随着保险资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加入证券市场,以及国家政策的保障,证券市场的整体状况正在好转,这对于基金业将是重要的机遇。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有利于整个证券市场的利好,作为大额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直接入市后能够发挥重要的博弈作用,促使证券市场的良性运作。基金业在规范运作的证券市场中更能发挥其专业理财的优势,更利于其创造良好的业绩。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对基金业所造成的冲击亦将激励基金业做出更完善的自身管理与运作体系。

我国保险资金是基金的重要投资来源,保险资金占基金份额的整体比例大约为1/3,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后,保险资金对基金业的投资比例已经下降。目前基金公司的利润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基金管理费,如果基金公司在封闭式基金到期后无法保留这部分份额,或者开放式基金被大幅回购,基金公司的收入将会锐减。随着金融领域混业经营的趋势不断加强,面对国外基金业的竞争,投资理念缺乏特色、投资管理水平一般的基金管理公司将会逐步丧失保险公司的机构投资。资本市场整体环境对基金业的投资业绩有重要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形成完善的运营机制,近年来证券连续走低,基金业难以凭借其专业理财而业绩突出。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后,如果基金业不及时做出调整,将会丧失更多保险资金的投入。

 

面对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冲击,基金业应当拓宽其资金来源。基金业在吸收机构投资的同时,应当发展个人投资业务,充分发挥大众理财的职能。资金业应当加强自身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架构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改善经营策略、提高投资水平,规范投资操作。基金业在产品定位、产品设计、客户服务上应当更大程度满足机构投资者的需要,以其突出的业绩在吸引更多投资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

三、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后保险业与基金业的互动

我国保险业与基金业的连接开始于1999年颁布的《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国务院批准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行证券投资。保监会最初规定保险资金投资于基金的比例在保险公司总资产的5%以内,2002年12月保监会彻底取消了保险资金投资于基金的比例。目前保险公司是封闭式基金的最大机构持有者,但封闭式基金近年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不佳,流动性越来越差,折价交易现象严重。开放式基金由于流动性较好且对开放式基金的投资可以免税,逐渐成为保险公司投资的重要对象。

由于证券市场整体行情走低,证券投资资金的业绩难免受影响,同时伴随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业界普遍担心保险资金会大幅撤出对基金业的投资。统计数据显示,保险资金对基金业的投资比例有所下降,基金规模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保险资金对基金业的投资数额仍然是稳中有升 (见表3)。

表3反映了我国保险资金投资于基金的份额逐年增加,但2006年8月投资比例相对于该年年初下降了2.08%,结合保险资金同期对股市、债券市场的投资比例的提高,显示了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对基金业规模形成了一定冲击。表4反映了我国基金业经历了初期的大幅交易额,从2002年9月起基金业的交易趋向稳定,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基金的交易额有所扩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对基金业的影响。但业界预测的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会导致基金业的规模巨幅缩减的局面并没有出现。根据 wind资讯的统计,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基金业共有216只基金披露净值(ab级基金合归一只),上述基金合计持有4652.83亿份基金份额,资产净值总和为4 628.82亿元。与2004年相比,2005年内地基金业总规模同比增长43.85%。据《中国证券报》统计数据显示,至2006年6月30日,共有266只证券投资基金正式运作,资产净值合计5114.16亿元,份额规模合计4 269.09亿份,资金规模与资金净值均超过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以前的基金规模与净值。

自2005年2月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后,其投资于基金业的比例已经下降。从长期来看,我国的资本市场运作将会更加规范,保险资金的投资分布将会进一步分散,基金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目前我国的保险资金只有较小一部分投入基金,投资渠道仍然相当有限,基金的专业理财、高效率运作对于保险业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收益率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保险资金对基金的投资规模将会稳中有升。

(一)保险公司作为理性的投资者,在投资渠道的选择上会比较投资的收益率。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后投资股市期望收益率只有比通过投资基金的高,才可能导致保险公司从基金公司撤离部分资金来投资股市。由于股市行情波动性较大,投资收益率具有不确定性。相比保险资金其他投资渠道的收益率,目前基金业的投资收益率仍然相对较高。

(二)保险公司属于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稳健投资是最重要的经营原则。由于股市的风险相对较大,我国股票市场属于以随机漫步为特征的弱势有效市场,股票的定价效率低,风险性较大。基金的投资赢利比较稳定,保险公司与基金有着良好的合作传统,在以往的经营实践中,保险资金通过基金间接入市曾创下了较好的收益率,有效地规避了风险。我国资本市场虽然在初期有不稳定性,但长期基于政策的强烈推进、庞大的社会闲置资金和经济发展的巨大资金需求,市场长期具有利好的趋向。基金业更能凭借其专业理财的优势,在证券市场取得良好的业绩,进而吸收更多的保险资金。基于分散投资风险需要,保险资金仍将会维持对基金的投资。

(三)从目前情况看,保险资金投资于基金的资金比例并不高,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仍然相当有限。而保险资金逐年增长,基金作为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仍将有利于保障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暂行办法》规定保险资金可以直接入市的规模上限为保险公司上年总资产的5%,保险公司直接入市的投资资格、投资领域都有严格的限制,保险资金直接投资于股市的比例依然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