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篇1

[关键词] 经济数学 教学改革 实践 教学方法

研究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较高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经济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在近几年的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1.充分认识教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高职高专经管类经济数学课程是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中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根据计划中总的要求以及经济数学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地位,对现有经济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

2.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数学意识淡薄。对数学在经济专业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无论是教的人还是学的人都仅仅将数学看作教学计划中的一部分,数学教学在经济专业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数学教学内容与经济专业课程脱节。许多对经济研究有用的数学方法,没有在数学教学中反映出来。(3)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在经济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电化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还很少。

3.明确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确定了以培养“吸收、转化、求解、创新”四方面能力为主线的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理念:(1)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概念、方法消化吸收经济概念和经济原理的能力;(2)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3)培养学生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4.注重实际应用。(1)在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学习各部分内容的目的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接受经济数学知识时才不会感到被动和茫然。(2)有意识的增加一些应用内容,比如利用常微分方程知识解决复利函数及贴现流量分析问题等。

二、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内容与实践

1.明确经济数学改革目标。在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根据经济数学教学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全面规划,明确了以培养“吸收、转化、求解、创新”四方面能力为主线的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目标。(1)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概念、方法消化吸收经济概念和经济原理的能力;(2)重视数学建模训练以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3)结合数学软件包进行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4)通过具体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去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类比思维、发散思维及联想思维等各种思维能力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2.编写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的教学大纲。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从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正确处理好“以应用为目的”和“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关系,全面实现经济数学课程作为重要基础课的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要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

3.编写高质量的教材以及教辅材料。2004年6月,侯风波教授主编、本人参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数学基础》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侯风波教授主编、本人参编的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课规划教材《经济数学基础》及其配套电子教案(本人任副主编)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7月,侯风波教授和我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数学学习指导》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三本教材和均已在全国发行使用,从使用近几年的使用情况来看,得到了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4.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不断提高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通过单元教材分析等活动,认真研究每个单元教学内容应该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教案设计、课件制作、教材及教辅材料的编写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1)教学方法的改革。①用“案例驱动教学法”引入数学概念和方法。②用“问题驱动法”展开教学内容。③用“讨论法”展开习题课的教学。

表 实际应用案例表

(2)教学手段的改革。①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②采用当面辅导与网上答疑等方式进行课下教学。③采用数学竞赛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效果

1.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们就近几年来的教学情况对经管类学生进行了题为“对经济数学教学的看法和要求”的问卷调查,我们看到了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积极性和对数学教学改革的认可。

2.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效果明显。在尝试了近几年的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后,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平均成绩提高到了75分左右,不及格率明显下降。

四、总结

在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始终贯彻以培养“吸收,转化,求解,创新”四方面能力为主线的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在转变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不断转变教学思想,经过我校教研室教师辛勤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侯风波:经济数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6

篇2

【关键词】自动检测技术;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自动化检测技术是技术工科院校主修课程,也是普通高等院校必修课程,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强调了该门学科的重要性,但是许多学生仍旧为此感到茫然无措,繁琐复杂的技术知识和枯燥呆板的教学模式令学生失去了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为了对自动化检测技术进行改革,近年来不少教育者本着边研究,边实践,边提高的原则,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

1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了响应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自动化检测技术教学改革也不甘落后。教学改革包括两个重要思想观念的改变,其一是将教学目标由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转变为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其二是将教学主题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化被动式地学习为主动式地学习。思想观念的转变将通过教学实践来验证。

2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很多自然科学教材的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年代,甚至课文里讲述的高精尖技术发现也是十几年前的内容,这大大迟滞了学生对科学的认知,因此除了必修的基本技术知识和技术实践课程之外,还应该对老旧的教材内容进行新编,加入一些更具有时代内涵的新技术,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关注前沿科学动态,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的血液。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紧跟时代步伐,需要对陈旧的课程教材进行改革。因此除了保留一些经典内容以及必要的课时之外,对原有的内容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压缩教材优化教材,并且为教材增添一些与时代联系紧密的前沿科技问题,将教合并重组,形成为一个系统化,理论化的学科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对该学科有一个全面的新的认识。具体的改革步骤包括利用两个学时对教材中的误差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使学生牢固树立误差是绝对的,只要测量就存在误差的思想观念,并且充分认识到通过准确的检测手段可以大大减小误差,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工程意识。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提问学生一些关于生产实际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倡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大生产区间的操作流程。同时还可以引进一些英文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接触一些外国的自动检测教程。

2.2实验实践环节的探索

实践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变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简而言之,就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在教学实践环节,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的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内容,并且全天开放实验室,方便有意向的学生进行钻研,培养学生进行科学验证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教师平时要多鼓励学生优化现有的自动检测系统,对科学保持怀疑的态度,不断进行科学探索,创新和优化实验设计方案。在临近毕业实习以及撰写论文的时候,要求学生对查阅文献资料,并且自主设计实验,优化实验内容,独立完成论文的撰写,多参与实践工作,不断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培养自己成为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2.3考试环节的改革

从03年起,自动检测技术的考试内容就在不断优化中。原有的大量基础知识考核已经大幅度进行压缩,而设计性实验的考核内容大幅度增加,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也在加大,而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包括论文的撰写和实验设计的讨论,这样的考核方式避免了一刀切的毛病,并且着重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4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作为一名师长,肩负着教育学生成才的重任,因此教师不许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多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拓展自己的视野,注重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艺术的创新,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受益。

自动化检测技术教学的改革不仅仅需要改革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创新的思维习惯,同时教师也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涵养,提高教学效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相信新课陈改革之后,学生对自动检测技术会有更进一步的认知和了解。

参考文献:

[1] 钟浩铭.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教学改革[J].中国信息化,2013,(6):313-313.

[2] 杨立清,李文涛.自动检测技术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3):215.

[3] 王晓爽.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17):53-54.

篇3

关键词: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n the reform of practical teaching for MCU

Zhang Ying1, Yang Puqiong2, Wu Wei1, Hu Yurong1

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China

2.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China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MCU course.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of present MCU practical teaching, it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nnovation of MCU in order to train innovative talents. By using project-driven mode and the virtual technology, it combined theory teaching, experiment course design, extra curricular scientific activities organically, and gains a good effect.

Key words: MCU;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高校计算机、自动化、测控技术及机械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并灵活运用于生产实践。

1 单片机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等学校单片机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不足和教学手段落后[1]。验证性实验成了单片机的主要实验类型,实验过程中所用的编程语言为汇编语言。验证性实验的定位是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来操作。实验指导书上有实验内容、实验原理、程序流程图和硬件接线。由于实验课时有限,教师只能简单地讲授一下实验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方法,导致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学生也没有循序渐进地去思考实验的意义,只是跟着做了一遍,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这样对学生有三方面不利的影响。(1)学生缺乏对硬件的认识,因为实验箱的构造是模块化,学生看不到内部真正的结构。(2)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没有得到提高。(3)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单片机知识和社会需求有一定差距。因为现在社会上使用的单片机编程都是C语言,而学生仍然使用汇编语言。

2 单片机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2.1 项目导向代替知识体系导向

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进行基本的开发是单片机课程教学的目的。大部分高校单片机课程教学大纲都要求几十个学时的理论学习和若干学时的实验,但是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知识体系为导向。而单片机课程的特殊性在于它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并且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教师和学生都觉得比较难掌握。经过探索与研究,我们对这门课开展项目导向教学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亲自操控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大纲的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典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再把将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很高的积极性。

在单片机的实践教学中,以项目需求导入相关知识点,以电子产品设计作为任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掌握课程所需的应用技能和知识点。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2.1.1 项目的选取

将项目导向教学法引入到单片机课程中,关键之处是项目的设计。项目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2]。教师在设计项目时,应紧扣教学大纲并且结合实际应用,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标。教师应从实用性、可行性、综合性3个方面来考虑。项目应注意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目,难度也不宜过高。

交通灯、密码锁、双机通讯实验、抢答器、万年历、频率计、电机控制、电子屏显示、温度压力计等设计都是单片机实验室必做的项目。这些项目将单片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难度适中。项目从简单到复杂、难度从小到大,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经过对项目的认真学习,能独立设计小型的测控系统,而且建立了基本的系统综合概念。

2.1.2 项目的实施

在实施单片机项目时,4名学生1个组,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来完成项目。每人的分工不同。1名学生负责设计机械本体、2名负责系统硬件设计、1名负责软件设计,最后大家一起进行系统的搭建与调试。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小组成员能够齐心协力,互相配合,完成整个项目,最后还要写出完整的项目设计报告。图1为项目流程。

2.1.3 项目的评估总结

在项目导向教学法中,项目评估总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3]。项目的评估总结实质是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价,以完成项目的质量为主,但是在打分时也考虑实施过程和项目的设计报告,并且对有创新点的学生进行加分。首先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然后再是教师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估。教师在评估中要指出学生的问题,先让学生自己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如果学生没办法改进,教师再提出解决的办法。最后,教师和参与项目的各组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和讨论,比较其他组方案和自己组方案的不同之处。学生和教师的能力均会在评估总结中得到提高。

2.2 虚拟实践与实际硬件实践相结合

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研发的EDA软件。Proteus软件不仅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模/数混合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平台,更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完整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真平台。它真正实现了在计算机上完成从原理图设计、电路分析与仿真、单片机代码级调试与仿真、系统测试与功能验证到形成PCB完整的电子设计、研发过程。Proteus软件支持数电/模电与处理器的协同仿真,真正实现了虚拟物理原型功能,在目标板还没有投产前,就可以对设计的硬件系统功能、合理性和性能指标进行充分调整,并可以在没有物理目标板的情况下,进行相应软件的开发和调试,进行完全的虚拟开发,明显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风险。教师在实验室采用Proteus仿真软件进行虚拟单片机实验,优点立即显现出来,教师不必根据实验箱来制订实验内容。这就大大扩展了项目的范围,而且利用Proteus软件,必须自己进行硬件接线。学生必须对硬件非常熟悉,需要自己上网或者去书本中搜索芯片资料,锻炼了学生查找文献的能力,同时知识也得到了更新,不局限于书本中所讲的有限芯片数。只要有电脑,用Proteus软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仿真。在调试好系统之后,再来进行实际的制版操作,则浪费的芯片数也降到了最低,使实验室硬件投入得到减小[4]。Proteus软件在仿真时,可以显现出单片机引脚的高低,扩展了芯片,则显现出芯片的地址等,这些优势是实验箱无法做到的。图2是基于Proteus软件做的密码锁设计。

3 结束语

实践教学在单片机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断改革和探索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单片机教学质量。实践表明:以项目开发过程为切入点,把虚拟与仿真技术引入单片机实践教学,这种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了知识与技能,体验了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 杨艳,董秀洁,程东旭.关于单片机实验室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6(12):134-135.

[2] 唐纬.基于“项目驱动”的单片机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5):130-132.

篇4

【关键词】土工试验;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土工试验课是土木专业学生理解力学和土力学,探讨和研究土力学工程具体实施的一门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对土木方面知识的观察能力、试验操作能力、试验数据处理能力等,它不仅仅是单纯性论证试验,而是与具体工程密切相连,试验结果甚至可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且土工试验不同项目具有相对独立性,各项目间又密切相连[1-3]。而当前土工试验教学模式更多的是注重于理论教学,学生进行模仿性操作,试验验证型为主,教学效果一般,难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故应对土工实验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优化。

1土工试验课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土工试验是高校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等专业主要课程对应的试验课程,是这些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木工试验,可以加深学生对力学和土力学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分析能力。但是,当前土工试验并没有很好的起到该课程设置的目的,该课程教学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受到到学校师资和硬件条件的限制,土工试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操作时间较短,操作机会较少。目前,我校土木类专业学生较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加之试验室条件有限,故学生参与试验的机会和时间偏少,甚至存在分组后同一组部分学生操作,其他学生观看的现象,这样很难全面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土工试验教学方法陈旧。当前,高校土工试验课程多采取教授式教学,即教学老师首先对试验的目的、步骤、原理等进行讲解,然后演示试验操作,学生只是在旁边观看,然后机械式模仿操作,在这过程中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试验原理和试验过程,只是为了完成试验要求而试验,不理解试验内容,对试验结果也难以很好处理,这样导致即便是同一组学生不同人去做得出的试验结果也相差很大,未达到试验课程设置的目的。

3、不能因材施教,主要以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授课。木工类专业是兼研究和应用双重目的的学科,而学生因个人因素偏向喜欢研究或者实践,那么就应当区分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这样既能够培养部分学生走向学术道路进入科研单位,一部分学生走向于企业进而进行现场施工实践,这也是我国当前改变传统教学,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改革。

2土工试验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1、师资力量薄弱和试验室硬件条件是制约土工试验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应加大土工试验指导老师的队伍,并定期对指导老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方法进行培训。指导老师在进行土工试验教学前,要做好授课准备,包括设备和试验样品,教学要通俗易懂,这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试验从理论阶段变成实践操作。

2、将传统的教师讲解、示范教学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试验前,学生需观看视频讲解,使学生对土工试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教师对试验易出现的问题要进行阐述,这样可以使学生不仅仅是为了试验而试验,能够更多地注重试验过程,提高学生的试验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要求试验报告中突出学生对试验的数据记录、计算和试验成果分析内容,似学生最大程度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实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当前,高校设置的土工试验课程涉及的试验项目较多,按照国家颁布的土工试验标准,部分试验项目操作时间相对较长,如涉及的压缩试验需要数天才能完成,期间还要不断记录试验过程和数据,那么在设置的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课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只能走马观花的进行了解,不同学生得到的试验结果也与实践相差甚大,学生和教师均具有一定的应付心理。开放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试验操作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和观察,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改变以往的土力学试验教学模式, 将土工试验教学分应用型和学术型两种模式。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特长,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也有着不同的目标,有些学生喜欢理论学术研究,有的学生偏向技术应用和实践,因此应该教学发展策略应该是创造环境给其自由发展的途径,也就是应因材施教。具体实施:先选择两个班级进行“两种模式”土工试验的教学尝试,将土力学实验课进行阶段划分,拟分为试验入门、培养兴趣阶段、深入基本试验阶段和安排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内容阶段等三个阶段,并制定各阶段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最后,根据教学成果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来判定教学改革的效果。

3效果分析

基于土工试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方案,自2014年6月进行了为期2年的实践研究。为了更直观的描述我校土工试验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特将研究型班级、应用型班级和普通班级各项成绩及对教学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见表1所示。由表1可知,研究型班级学生平均理论成绩普遍较高,普通型班级学生次之,应用型班级学生再次之;应用型班级学生平均实操成绩最高,其次为普通型和研究型班级学生;而对于综合成绩而言,研究型和应用型班级成绩基本无差别,均高于普通型班级学生综合成绩;对于教学满意度而言,研究型和应用型班级学生评分较高,均达到满意度85%以上,而普通班级学生满意度仅为62%。通过对比可知,在提高土工试验教师水平和硬件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特长和要求划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并分别予以教学,其教学效果较好,尤其是教学满意度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说明学生内心有着对教学改革的诉求。

4结语

分析了土工试验课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即在提高土工试验教师水平和硬件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特长和要求,因势利导,分两种模式教学――应用型和学术型,最大程度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研究结果表明,该土工试验教学改革是较为成功的,学生平均综合成绩均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教学满意度有了大幅度提升,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明瑛.土工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高教论坛, 2007,(3):60-61.

[2] 余玲玲.土工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4,(4):29-31.

[3] 张卫军.构建土工试验创新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室科学, 2005,(1):34-35.

作者简介:

篇5

Research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and Analysis

GAO Huiyan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1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o that moder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the majority but also recognized educators. Teaching research aims to develop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develop their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So, how to focus on student-centered, research teaching is one of the hot issue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research. Paper use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method proposed to carry out an effective way of teaching research and analysis to solve a wide range goal of teaching how to research, how to motivate students and maintain a more lasting interest and motivation to learn how to deal with group collaboration and research key issues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of learning.

Key words teaching reform; hierarchical; visualization; research teaching

1 对研究性教学的认识

所谓研究性教学,是在尊重学生学习兴趣,知识能力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选取课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创设科学研究情境,使学生们自主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其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步入大学阶段的学生,从其学习和生活经验来看,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实践经验及自学能力。因此,对大学生开展研究性教学,是对其创造思维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全面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最早在1916年,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创立了“问题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在1947年,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研究性学习法”思想。1960年,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到2000年,贝克莱提出研究性学习的影响因素。2001年,杜赫等描叙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技能。随后几年,托普等提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指导性学习;褒曼提出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关键要素;哈丽特等进行研究性教学问卷调查及研究。而国内近几年关于研究性教学的研究也较多,石中英《试论研究性学习的性质》等分析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特征;赵明仁和王嘉毅《研究性学习设计与实施的反思》等分析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对策;张沛帆《初探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能力之路》等分析了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综上所述,国外的教育专家、学者们对研究性教学模式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具体的操作模式与方法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我国有关研究性教学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这也正是本研究的缘由和出发点所在。以希望通过对国外教育改革中吸取经验,为推动研究性教学在我国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2 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具体途径分析

研究性教学是基于一定的教学情境创设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式,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而在实践中能获得较好的成效。然而具体如何操作,目前还缺乏可以借鉴的模式和经验。结合教学实践体会,笔者认为,开展研究性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精心设计研究性教学方案。在实施研究性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知识量的情况,依据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设计工作,以形成完整的可行的课程研究性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设计,必须有针对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具备解决问题的知识基础,使完成任务成为可能。当然,其中的考核标准,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训练载体,结合可量化的考核标准,以此来完成这个研究性教学过程。

其次,要选择适宜的训练载体。教学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完成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载体,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能力的提高都是空谈。

因此其关键核心应集中于对学生的研究性训练载体的设计。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对教学思路要有明确的方向,对课题内容及实施方法,都应该做到精心设计与准备。比如一定的案例、示例、大作业、专题研究、读书报告都是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思路的一种引导。学生具备了依葫芦画瓢的能力,就有可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三,教师应对自身角色准确定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着整个课堂和教学过程,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然而,研究性教学模式就是要突破这一传统,从学生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和适时点拨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对学生传授了基本理论基础和知识的情况下,着眼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其创造能力。

3 关键问题及分析

3.1 如何实现多元化目标

研究性教学的课程目标是多元化的:学生不仅要了解和掌握知识、方法与技术,更要更新自身的学习观念。为此,需要开展课程目标的“层次化”与“可视化”建设。“层次化”课程目标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并将总目标分解为不同时间完成的阶段性目标。“可视化”则是借鉴往届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讲述教学目标的资料,使教学目标变得具体、生动、亲切,更有效地激发学生自觉自主地确立和追求个性化的更高的学习与发展目标。

3.2 如何激发并维持学习兴趣与动机

在课程教学中采用目标可视化与层次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但当课程学习开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学习兴趣降低、动机弱化的现象,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解决:(1)在专题确定阶段,专题的确定是决定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前提,教师要杜绝想当然。必须尊重学生的整体知识、兴趣情况,可以由学生们提出意见,共同商讨确定。(2)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加强交流。当前大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的信息交流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促使整个教学组织过程能及时掌握情况。(3)为学生传授必要的基本技能。比如应该指导学生该具备怎样的知识技能,信息素养,研究问题的方法与工具,面对问题的解决,一般可采用怎样的策略等,使合作学习,团队意识在学生的心中扎根。(4)定期阶段性汇报。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过去一段时间所做工作进行总结,认识其中的经验与不足,也有助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或调整。在汇报过程中,也是对学生努力程度的一种肯定,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强化学习动机。

篇6

摘要:本文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分析了C语言教学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先过程,后对象”的教学理念,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安排上阐述了教学内容的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从教学思路、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几方面探讨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C语言;教学方案;教学组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难学、难懂、难以应用的课程,对学生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传统的C语言教材大都存在着内容陈旧、缺乏现代编程思想、过于偏重语法、难度高等缺点,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学生有畏难情绪。

传统的教学观念,强调先打好基础,然后再进行实践、学习技能。教学实践证明,基础和技能的教学可以同步进行,甚至先教技能再教理论,在不断实践中掌握技能,在技能学习中提高基础理论。这样更适合学生的成长。

为此,我们以社会对学生编程和软件开发能力的需求为依据,参照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对C语言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实践。

1 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我们不再局限于单纯介绍C语言基本语法,而是本着面向未来的精神,把C语言作为一种实践工具,以程序设计方法为主线,以语法和结构为核心,以能力培养和提高学习兴趣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先进性与基础性的统一,变应试为应用。

1.1先过程、后对象的教学方法

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今后不会去搞程序开发,所以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首要的。从这一角度来说,先过程、后对象的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过程化的程序设计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切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甚至可以说就是我们日常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和步骤的一种计算机的代码化,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1.2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以程序案例为主教学,通过案例讲解语法要点和难点

“案例驱动”教学法应用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就是讲解语法时不停留在理论讨论上,不是教会这一语法现象是什么,而是通过实例教会学生某一语法现象如何应用。比如,算术运算符中的求余运算和整除运算是比较有特色和应用较多的运算,在讲解这两个运算符的时候,就不能只停留在写两个表达式让学生计算出结果来,而应该结合实例让学生知道这样的语法特色用在什么地方,怎么用。如通过求1到5的倒数和这样一个小例子使学生认识整除运算的特点及在今后级数求和运算中如何避免可能引起的误差;通过一个求两位整数的逆序数的小程序,学生就会明白整除运算和求余运算可以用来将一个整数的各个位数分解出来,待后续循环结构介绍完毕时,又可将问题扩展到求任意位数整数的逆序数;当介绍到函数的概念时,又可将问题引申到回文数的判别,这样将一个对学生来说很难的算法问题分散到各个部分来处理,不仅降低了算法讲解的难度,也使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学习语法知识的必要性。

教学始终贯穿一个核心实例 ――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开发。选择这样一个系统的原因是学生比较熟悉有关成绩的业务和功能,同时开发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将涉及到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全部知识点。

1.3教学模式特色

集课堂、实验、网络教学于一体,教、学、研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了“课内教学+课外俱乐部”、“常规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开放实验室+自编教材+教学网站+教辅系统”、“课上现场编程互动+课后作业练习+课下实验练兵+机上考试实战+课外创新实践提高”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2 教学的组织实施

C语言课程的教学目标突出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抛弃了过多的语法细节和非通用的或实际用途很少的语言特性,注意强调基础性、实用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兼顾教学和自学两方面的适用性。精简过程化部分的内容、降低其难度、衔接面向对象的方法是关键。主要特点如下:

(1) 以结构化程序设计为重点,面向对象的概念和编程思想为扩展,MFC编程基础为补充,体现了先进性和系统性的统一。

(2) 淡化语法,对语法难点通过实例具体而分散地介绍,舍弃不实用和过于复杂的内容,如位运算、共用体、多继承等概念,体现了基础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3) 在内容上降低难度,淡化了过于繁杂的指针概念,简化了字符串的处理方法,体现了基础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4) 将面向对象的一些概念有机地渗透到过程化的内容中,如引用、函数重载、默认参数,这样避免了在面向对象部分集中介绍过多的概念而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5) 强调算法的分析训练,有利于在学时紧张的情况下学生通过自学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内容安排

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是本课程教学的基础和重点。结构化程序设计强调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来设计和编写程序,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这正是程序设计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所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也是以结构化为基础,这充分表明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础地位。这部分内容在讲解上强调算法分析、淡化语法细节,语法内容是程序实现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学习程序设计的目标。

通过类和对象的介绍使学生了解面向对象方法的实质是强制通过函数来对数据进行操作,从而保证数据操作的安全性,这就是数据隐藏和封装的思想;通过介绍派生类的继承关系,使学生深刻认识面向对象方法对代码重用的支持;而介绍多态性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了解基于虚函数的多态性的实质是允许将派生类的对象当作基类的对象使用,因而不必为每一个派生类编写功能调用,从而实现接口的复用。这部分内容强调从实用出发,着重介绍基本的、主要的概念。而对从纯理论研究着眼的一些概念,如继承关系中的私有继承以及多继承中的诸多概念等,对于初学者来说过于复杂,要么不做展开讨论,要么就干脆舍弃。

从结构化程序设计到面向对象的方法过渡时,要解决学生思维方式的转换和衔接的问题。由于思维惯性,学生会将面向对象方法和结构化方法的比较贯穿于所设计的程序中。授课时要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不必急于空泛地强调面向对象方法的好处,要让学生清楚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结构化程序设计一样,只是一种程序设计方法,它是为解决程序复杂性而产生的。就解决简单问题而言,并非一定要采取面向对象的方法,也并非面向对象方法一定比结构化方法更好。结构化程序设计是从一个个具体的局部入手,描述问题的解决过程;而面向对象的方法是从全局的角度抽象出问题所涉及对象的整体框架,再来描述各层次、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方法虽然因着眼点不同而不同,但面向对象的方法仍然是以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作为其代码基础的。这样学生既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又认识到了其间的联系。

4 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评价方面,建立了全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编程实践能力考核,改革后的课程评价考核体系主要体现了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标准合理化以及考核试卷个性化三大特征。

5 实验教学

C 语言特别适合编写系统软件,执行速度快,代码质量高,在进行系统控制、调节、测量、硬件驱动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优势必须要通过实训室中软硬件结合的程序设计方可体现。按照“少而精”的原则,压缩并精选实验项目与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更加紧密。

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可自主选择实验时间、自主选择实验内容,为学生提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外部环境。

建设了与课程相配套的具有我院特色的实验环节: 课程设计、项目分析设计、科研开发等。考试方式:上机实验和考试结合,增加机试,借助编程题自动评分系统考核学生实际编程能力;开发编程题自动评分系统,向无纸考试过渡;开发题库系统,为机考提供支持;开发在线教学网站,拓展教学空间。

课内实验教学兼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课余通过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各种程序设计大赛、学生俱乐部的各类小型软件开发项目,达到巩固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6 结束语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加强教学的内容选取、组织形式、实例贯穿、上机实践、课时安排、教学环境与利用、教学评价与考核等多个环节的改革,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龚沛曾等. 案例教学法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 计算机教育,2004,(5): 62-63.

[2] (美)HM.DeitelP.J.Deitel著.C++编程金典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4] 龚沛曾,杨志强主编.C/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刘鹏,安玉洁. 微格教学的多元化架构[J]. 电化教育研究,2007,(9).

篇7

关键词:税务会计 教学改革 意义 存在问题 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53-02

前言

税务会计是当前市场上热门的岗位之一,但是我国各大高校对税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方式尚未及时与市场需求和用人标准进行对接,使得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跟不上市场变化形势。为了适应学生未来就业要求与企业对人才的选择标准,笔者认为应当对当前的税务教学课程进行改革。

一、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为了适应当前市场对财务会计人才的选择标准,进行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重大。

(一)改革的重要性

1.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为了适应未来国际化的竞争,我国自2006年以来,开始实行了新会计制度改革,对企业税务会计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高校对税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符合国家会计教育理念与方向。比如:在教学中引入以往不常见的“公允价值”、新型会计业绩计量方式、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等教学内容,这些变化可以让学生更贴近当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与用人要求,也更符合新会计准则的标准。

2.符合当前大学生能力教育的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大高校纷纷扩招,导致了大学生质量良莠不齐,降低了社会对大学的期待与评价。尤其是在会计行业,许多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难以迅速接手公司业务,反而需要公司进行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人力成本。因此,高校应转变教育观念,推动税务会计教学课程改革。一是提高学生的会计基本功。通过教学改革,让学生更早的接触税务会计实务,包括税务的法律,税务业务操作、会计基础操作等;二是训练学生的会计敏感度,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能力,训练学生从企业的各种业务信息中分析税务会计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提高对税务会计业务的整合和统计管理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在现代企业中的管理中,税务会计岗位不仅要处理各种报表、业务、凭证,还需要一定的判断力,及时对管理层提出建议甚至预警。加强课程教育改革可以有效地弥补以往对该方面的教育缺失,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改革的可行性

1.教材改革。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选用的《财务会计》教材,是结合当前市场形势与国际竞争要求所编写的,一改以往的以会计六要素为基础的教学程序,而是从会计基本原理入手,逐步向岗位要求扩展,把税务会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各种方式通过教材向学生们一一展示,把知识点融入到日常学习中,突出实务操作案例的导向作用,并对注册会计师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资产评估专业、财务管理等后续教育课程进行了拓展。

2.教学方式改革。我校近年来对于税务会计专业,一直坚持“学习原理,结合实践”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实习,把书本中学到的专业知识转化成实际工作能力。这种教学与练习并行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迅速掌握税务会计专业知识提供了途径。

二、税务会计课程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问题

当前我校对于税务会计教学,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税种分类、账务处理和纳税筹划。首先,由于课时限制,教师难以对各种理论知识展开讲述,导致学生对于理论知识记忆有余,理解不足;其次,对于税种分类和纳税筹划这两个大的科目内容部分重叠,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第三,学生在纳税筹划的学习中由于缺少实际操作与实践经验,导致掌握起来较为困难。

(二)教学方式问题

虽然我校在教学方式上坚持正确的方向,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案陈旧,案例教学单薄。对于税务教学虽然进行了多媒体应用,但是部分教师的教案和课件更新速度不够,导致案例陈旧,不符合当前形势的需要。并且我校的多媒体缺少与网络的连接,没有充分挖掘互联网资源,使得教学案例缺少深度,难成体系。

(三)对学生的实务练习缺乏监督

对于税务会计这门科目来讲,专业化程度较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必须辅助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课程。但是当前的教学人员数量不足,虽然对学生提出了实践的要求以及提供了一定的联系渠道和资源,但是由于缺乏对学生的监督,导致学生练习效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而且,由于我校学生领导团队建设尚未完善,内部没有深挖学生监督的潜力。

此外,由于学生自身基础薄弱,虽然根据课本可以掌握固定的会计操作流程,但是在面对各种实际问题的时候,缺乏解决能力,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因此,加强对于学生实践练习的监督与指导非常重要。

三、具体改革方案设计

(一)明确教学目标

财务会计属于应用型学科,在当前市场要求的导向下,教学目标应该设定为:侧重提升学生分析会计信息与解决税务账务能力。具体教学原则应是学习基础,提高能力,加强实践。

税务会计的课堂教学目标应结合当前国家对于企业税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对于学生财务会计相关技能方面的教学,比如:出纳知识、货物往来结算、企业库存核算、固定资产折旧计算、企业无形资产核算、成本核算、其他资产核算、职工薪酬计算、税务支出计算、避税纳税技巧、企业年度、季度财务总账报表制作等。通过这些税务会计基础工作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而不是通过理论知识来指导学生实践。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制作各种报表的能力、注重培养会计行为与经济后果意识、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

(二)提升教材内容

提升教材内容是进行税务会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进行:

1.编写税务会计辅助教材。当前大部分高校对于教材的选择缺乏科学依据,比如国家统一编写的《财务会计》教材理论基础坚实,但是更加侧重于会计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与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要求不是很适应,因此需要专业教师与校领导群策群力,共同编写符合各大高校情况的应用型辅助教材。

2.提升教案、课件的升级与更新。当前高校对于税务会计课堂教学的课件,大部分是由教材编写部门制定的教案和PPT课件。这些教案和课件有独立的教学系统和结构性,在日常教学中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这些课件并不是万能的,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对于税务会计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以往的教案和课件已经无法适应今天的教学目标。专业课的教学人员要在这些经典课件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与升级,增加当前市场上税务会计案例和实务分析,提升课件的时效性。

(三)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为了确保学生未来能快速适应社会竞争,高校必须注重会计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要提高教师专业力量,除了通过正规渠道引入高水平教师之外,还可以从社会上引入学校所需要的高水平会计课程讲师,优化教师组成结构。教师团队的组成,应在考虑教师学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教师的职称、专业与实际教学水平,保证学校师资队伍的专业性。社会招聘教师要与校内教师培养相结合,在尽量挖掘内部教师资源的基础上适当引入社会资源。

(四)改进教学理念,强化税务会计职业能力教学

为了应对越来越正规的税务会计行业,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包括税务会计范围内的税务法律法规、税收行政执法、税务金融及上市公司税务财务工作等知识,以及会计工作的日常办公设备操作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对于税务会计的工作要求,还应练习学生处理企业会计相关业务的能力。

1.熟练掌握相关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处理各种管理内容。比如:操作“用友通”等会计电算化软件处理相关经济业务。

2.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处理涉外业务。

3.能运用税收专业知识,处理相关的税费交纳、合理合法避税、仓储管理、投资风险分析等业务。

4.利用法律法规,处理各种财务纠纷。

(五)创造实践环境

税务会计本身就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的课程,按当前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参加的实践操作机会非常少。大部分学生只能在学校内部参与上机操作。在进行税务会计课堂教学的改革时,要加强学生实践渠道的建立,比如,提高学生实际上机操作时间与完善教师现场答疑制度。完善对于学生实践的监督,提高实践锻炼效果。还可以与社会企业形成合作,一方面为企业提供财务专业劳动力,减轻企业财务人员工作量,另一方面借助企业力量,为学生建立稳定的实习渠道。

(六)对传统教学课程考试的改革创新

教学效果评价与考核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对此,可以学习国外相关经验,建立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并行的“双轨”考核机制。一是借助校内教师评价、学生会评价、考试评价给出学生基础理论分数,二是借助社会力量,给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评价,建立立体的考试评价机制。建立两者相结合的客观评价考核机制。

总结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税务法律逐渐完善,企业在税务财会工作上必须进行更加规范、更加严格管理,会计的计算方式也变得更加复杂,许多传统的会计计税、计算、统计方式都难以适应当前市场和企业的发展速度。所以,高校必须加快对《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从实际需求出发,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税务会计人才,推动我国财务教育工作的发展。

[科研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210,课题名称:应用型高校《税务会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1] 卢蓉.新环境下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院报,2011(1)

[2] 刘晓丽.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

[3] 汪福来.高职院校税务会计实训课程教学浅谈[J].科技信息,2009(1)

篇8

关键词:建筑设备 高职 教学改革 研究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193-0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设备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并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供人们使用的房子是否舒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设备中给排水、供暖、空调、燃气、电气的应用,这些建筑设备就是建筑的神经、血管和内脏,它不断地向建筑物提供所需的能量,并逐步走向智能化。建筑物级别越高,功能越完善,所需的建筑设备种类越多,系统越复杂。从经济层面讲,建筑设备的造价要占到整个建筑总造价的30%~70%,可见建筑设备与建筑结构一样重要,同时建筑设备和建筑结构关系密切,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到建筑结构施工都需要专业间的密切配合和协作。所以,学好建筑设备课程对我们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十分重要。我院开设了建筑设备这门专业课,这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本人教授建筑设备课程已有10年,结合高职院校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对于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研究,有些做法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1 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不高,认为这是一门边缘课程,可有可无,没有理解建筑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密切关系。

(2)教师没能认真的选择教材,或针对不同专业需求,选择合适的教材。

(3)教师本身脱离实践,讲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不能适应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

(4)教学方法需不断改革。

(5)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学生所学等不到真正的应用。

2 解决的办法

2.1 上好第一节课,给课程定好位

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学生听的都非常认真。能不能抓住学生的心,就要看你第一节课够不够精彩。我们要抓住这次机会,把建筑设备这门课在建筑工程技术课程体系中进行准确的定位,要把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讲清楚。很多学生可能还会问学完这门课能达到一种什么能力,这门课的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等问题。第一节课定的基调就是你以后讲课的基调,要拿出你最好的讲课水平,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探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一节课要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从实际工程实例入手讲解建筑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关系,让学生理清思路,爱上这门课,学好这门课。

2.2 选好教材,精简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

高职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是准确定位。教授课程,教材的选择十分关键,有的教材内容丰富,面面俱到,却不一定适合我们。现在有些教材本着高职的培养目标,书中的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不强调学生的设计能力,水力计算等内容都已省略,而强调实践性环节,我觉得这类教材特别适合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比如在讲到给排水系统时,选择合适的给水方式,管材的选择,管道系统的安装工艺,验收标准,现场组织管理,与土建的配合等方面是我们重点讲授内容。这样,学生听着津津有味,老师讲着津津乐道。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好的教材,符合我们课程体系要求的教材,对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无裨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建筑设备发展迅速,教材里一些新的内容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和更新,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追随新科技的步伐,把建筑设备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拿到课堂上与学生分享,以其让他们更好的与社会接轨。老师可以经常到设计院、施工企业进修,也可以到建材市场多了解一下建筑设备最新应用的材料和技术,讲课时一定要讲目前市场上正在应用的管材、设备。比如现在做采暖系统时,地板辐射采暖得到了很大的推广。而教材上有关这部分内容可能很少或者不全面。作为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要给学生讲地板辐射采暖的优缺点、地板辐射的施工顺序和工艺及地板辐射常用的PERT、PEX、PB管材的优缺点、价位、使用寿命等知识。借助多媒体课件,有实际的图片,还可以放地板辐射采暖施工现场录像等。老师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必将推动建筑设备的快速发展。

2.3 改革教学方法

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就不断地在探索,怎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放松,让这些知识在不经意间就已被牢牢掌握。在不断的摸索中,我发现增强课堂感染力,活跃课堂气氛,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采用实物教学法。

建筑设备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抽象、枯燥、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比如我讲到给水系统蝶阀、截止阀等阀门时,学生如果没有见过这些阀门,老师就是讲的再卖力,学生听着依然很吃力。由于阀门种类多,正确的选择阀门也成了问题。后来我在课堂上拿来阀门实物,让学生从外形到结构都一目了然,不仅理解了阀门的作用,对他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也都能牢固掌握。给水管材、排水管材、各种管材的配件(弯头、三通等)、供暖管材、空调管材、燃气管材、电线、电线保护管管材等都采用实物讲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知识很重要,但要让学生很快的接受并理解这些理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学校有设施完备的给排水系统、供暖系统和电气系统,我在讲课时,不断的利用身边现成的工程实例来做讲解,学生觉得设备触手可及,学起来也更容易。比如讲到给排水系统时,我会分组让学生去卫生间观察给排水管路,给他们讲给水干管、立管、支管、各种卫生器具,器具连接管、排水支管、排水立管等知识点,现场讲解,学生反应很好。以前曾经在课堂讲过一个旁通管的概念,学生不能理解,亲眼见到旁通管并通过现场讲解后,学生很容易的接受了。身边的设备要学会利用。比如我们只讲供暖管材常用镀锌钢管,并没有结合教室里现成的供暖管道去讲。你如果问到教室里供暖管道是什么材质,学生可能不知道,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再比如讲到常用的上供下回式供暖方式,可当你问教学楼采用什么供暖方式的时候,学生还是迷茫了。如果结合教学楼的供暖方式去分析,这些管道系统触手可及,学生特别容易理解,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比如分析教学楼这种供暖系统的优缺点,出现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等。实践证明,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快的理解这些知识,并学会分析实际工程中的问题。

(3)增强课堂感染力。

大学的课堂,是学生们汲取营养的地方,也应该成为他们思想的发源地。好的课堂,应该具有足够的感染力,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教师本身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运用讲课艺术。适中的语速,抑扬顿挫的语调,幽默的语言,与学生的互动都是好的课堂不可缺少的。如果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很高,但讲课时只是一个人的演出,学生会感觉自己被冷落,没有课堂主角的感觉,走神也就不足为奇了。建筑设备这门课内容繁多,涉及面很广,如果不能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那效果可能就很差了。比如讲到电线部分,你可以大声吆喝:打假了,打假了,学生的兴致立马上来了。然后老师可以拿出标牌一样的几种电线让大家鉴别真假。学生很愿意参与课堂,接着你要趁热打铁,总结学生的言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如果有的同学会问,电线的品质为什么这么重要,你可以让他抬头看教室顶棚和有插座的墙壁,引出“暗埋”的概念。课堂组织的好坏,直接关系知识传授的难易程度。

2.4 在顶岗实习阶段增加建筑设备实践性环节

课堂教学是有局限性的,对于建筑设备来说,大多数学生觉得抽象、难懂。如果我们在学生顶岗实习时增加建筑设备实践环节,让学生依据施工图纸参与预留孔洞、给排水管网、供暖管网等设备工程测量定位、安装调试等工作,对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好的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之前有些学生不够重视这门课,也没有机会进行大量的实践,学生即使勉强能看懂图纸,但与施工现场还是有很大差距。可见,增加建筑设备的实践性环节,对于学好建筑设备这门课,以致学好建筑工程的其他专业课,都是很有帮助的。

3 结语

对于建筑设备这门课,我们要充分认识它对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设备在建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筑设备与建筑结构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配合与协作的情况。作为老师,我们要不断探索建筑设备教学改革的新路子、新方法,为达到高职院校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目标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篇9

一、巩固基础、因材施教

当今,芯片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强盛。在全面建设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同时,微电子产业需要得到蓬勃发展。微电子专业领域很宽很广,为了更好的展开微电子专业教育,就需要合理的安排微电子专业课程巩固基礎,微电子专业是一门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专业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涵盖的达到几十个不同领域的理论和技术,例如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工材料科学、光刻技术、薄膜技术、太阳能技术、真空技术等,综上可以看出,微电子领域要求具有宽阔的知识面和跨学科综合运用分析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在制定大纲的时候,基础课方面,如数学,在原来高等数学基础上,增加复变函数作为基础课,是为了后续更好的从事科学研究;在专业必修课方面,增加了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时,目的让学生学会充分分析电路;在选修课方面,增设了版图方面内容的教学,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就业兴趣,在专业课程设计方面,增设集成电路设计课程设计,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芯片设计。伴随着社会进步的脚步,微电子专业也需要深入改革,跟上时展的脚步。

社会需求的变化,会提供给大学生的岗位有器件工程师、集成电路工程师、版图工程师,太阳能研发人员等。因此在完善基础学习内容的情况下,还要因材试教,大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个人的爱好选择,培养自己的热爱方向。对专业必修课,要求每个人都学好,在选修课上边就把以后的就业方向分开、分细,做到因材试教。

二、升级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方法

微电子是当今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伴随着中国的崛起,社会进步的需要,就要求进一步升级课堂教学内容。首先要以科研带动教学,组成一个庞大的教研室,只让一个老师每学期带一门课,提高科研指标,让本科学生配合老师一起完成项目,这样只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做项目的兴趣,才能真正走进专业学科当中来;其次结合当地微电子公司,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微电子工艺生产线,微电子设计公司等,了解前沿发展,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只有提高学生对微电子领域的兴趣,我们才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造福社会。

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很重要的,对于工程类的专业学习,不要一味的照本宣科,要结合实际,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求“精”,让学生把每个问题吃透,理解深刻,如何构建解决问题思路的教学过程才是最核心的任务。

通过这两年的教学改革,巩固学生们的专业基础,提升了学生的就业水平,培养了学生对微电子领域的热情,一批抱有更高志向的年轻人准备考研在这个专业继续走下去。可以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微电子专业的学生,基础扎实,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很受欢迎。

篇10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改革;实践途径

当前的中职教育工作中,学校和教师会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教育,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某一专业的人才,这种教学的目标非常好,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教师会将基础课程进行压缩,将专业课程的比重进行提高,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非常不健全,基础打不好就难以掌握更高深的知识.数学作为一种基础学科,需要教师投入一定的精力,并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目前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基础不同

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的学习成绩千差万别,数学基础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同样的标准,这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并不公平,由于这些学生的基础较差,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落后于其他学生,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成绩越来越差.

2.课堂有效性较差

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数学教育中会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知识填入学生的大脑中,这种教学方法会降低教学的效率,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而且,这种课堂的趣味性非常差,学生的兴趣不能及时被调动,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有效性.

二、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1.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由于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只靠课堂教育难以达到目的,所以,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一般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当包括: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并记录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或者是自己掌握起来比较有难度的知识点,在课堂上和课间时间要向教师积极地提问题,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解决,要时刻认清自己的位置,学生的义务就是学习,只有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才是真正的好学生.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制定较好的数学题目,题目的数量不一定要非常多,但要让学生知道不能放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提高他们的探索精神.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数学教学的需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将理论实际化、理论应用化,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数学教学内容,提高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通过竞赛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虽然不像物理、化学那样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但是它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段, 例如一些竞赛类的小游戏、小活动,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增强课堂的活跃程度,许多不爱学习数学的学生也会因为这个活动而参与其中,进而能够带动他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师不要认为数学教学就是要严肃认真、不苟言笑地完成的,它的教学方式也可以非常有趣.竞赛类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教师可以让班内的学生分成几个组,然后让这些组的学生互相为其他组出题,题目的难度不做限制,但是必须要在所学的知识范围内,然后让几个组的学生同时解答,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解答就会得一分,没有解答出来的组就要扣一分,然后这样进行几个回合,把几个组的得分进行统计,得分高的组可以让得分最低的组表演节目,这样在一派欢乐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目标.此外,这种方式还能让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得到锻炼,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3.增强师生间的关系和教师的人格魅力

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要听从教师的一切指令,这种方法能够增强教师对班级的掌控力,但是,这也属于“强权政治”,学生在心里并不是完全接受的,他们是害怕教师惩罚自己才会这样做.要想获得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就必须采取更温和的手段,教师尽量把“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可以自己先解决问题,如果实在搞不懂再去请教老师,这种平和的方式就会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在平时的学习中就会更加尊重教师,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性.

中职数学教学模式应当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首先,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手段,多学习一点先进的教学方式,学会如何把握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付出更多的情感,其次,要增强自己的幽默感,学会开些小的玩笑,用这些方式武装自己,学生就会对教师另眼相看,教师的魅力就会上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学习了.

总之,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将主要精力放在知识传授的方面,学生学习的效果却不好,所以,为了改变中职数学的现状,使数学真正成为一种学习专业课的工具,并使其朝着服务于专业学科的目标前进,需要对现行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课时数量不增加的前提下,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注意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最终实现中职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成继红.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与思考.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