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的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遗传学的发展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遗传学的发展史

篇1

[关键词]高中生物 遗传学史 情感教学

情感是人们内心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感觉和反应。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此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1]。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已、对人、对社会、以及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做事情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人文精神[2]。在高中生物遗传学教学中引入遗传学发展史的介绍,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素质、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为今后促进我国遗传学的进步提供生力军。

一、 情感教育的意义

1.调节课堂气氛,是新课导入的有效手段

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大,因此课堂教学相对比较沉闷,如果没有一个适当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会导致整个堂课显得沉闷,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情感教育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通过遗传学史的学习,不仅在遗传学教学上主题明了,生动有趣,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遗传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轻松愉快的融入到新课中,让他们积极地投身到我国遗传学事业的发展中去[3]。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还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导致认知优化和促进对知识认知深化。积极的认知也会反过来引发积极的情感;消极的认知会导致消极的情感。所以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生的认知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素养

科学态度是指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尊重实证,思路开阔,积极主动地去考虑不同的、有冲突的实证。批判性地思考,权衡、观察和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评价。灵活性,积极主动地接受经证实的结论和重新考虑自己的认识。科学精神则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是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影响人类发展进步。科学素养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积极的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健康发展。

3.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需要教师自身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情感教育的实施,不仅能引起教师对自身专业情感的关注,还能以积极的情感促进自身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发展。因此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仅仅注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时展和新课标对教师要求,还必须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 遗传学在高中生物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模块的内容包括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人类遗传病、生物的进化六部分。必修2教学时间长,内容的抽象和繁琐,重难点相对集中,题目中对知识点的运用灵活多变,造成了学生学习难度大。纵观必修2,遗传学部分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新课标对本册教学的要求主要有:第一,要求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第二、让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第三、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调查、观察、实验和制作等相关活动,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生殖、遗传和进化奥秘的过程,学习有关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应用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问题的能力。

三、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史

遗传学(Genetics)―是自然科学领域中探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遗传信息和表达规律、了解基因本质的科学。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包括了以下两个时期:

1.遗传学的诞生时期

1865年孟德尔研究表明生物遗传性状的传递和表达上具有相对独立的遗传单位,首次把生物的性状和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即基因联系起来,并发现了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经典遗传学的基础;1900年剑桥大学的遗传学教授贝特森(Bateson)等人重新发现孟德尔法则并创立了遗传学、等位基因、纯合子、杂合子等概念;1909年丹麦的科学家约翰逊(Johannsen)创用了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遗传学概念,这一时期称为遗传学的诞生时期。

2.遗传学的发展时期

遗传学的发展时期有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细胞遗传学时期(1900-1940),1910年摩尔根及其学生创立连锁定律,1927年Muller X-射线诱发突变,说明了基因是一个抽象的遗传因子,既是功能单位,又是重组单位和突变单位。第二阶段:微生物遗传和生化遗传时期(1941―1960年),1941年Beadle和Totum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学说;1944年Avery确定遗传物质为DNA;1951年McClintock B.发现跳跃基因或称转座子;1953年Watson和Crick建立双螺旋模型;1958年Kornberg发现DNA合成酶;在此期遗传的基本单位是顺反子(Cis―trons)。第三阶段:分子遗传时期(1961~1985年),1961年Jacob和Monod建立乳糖操纵子模型;1962、1968年Arber,1978 Smith发现限制性酶;1964-1965年Nirenberg,Khorana破译遗传密码;1972年Berg建立重组技术;1975年Temin发现反转录酶;1977年Sanger&Gilbert 建立测序方法;1977年Sharp 和Roberts发现内含子;1980年Shapiro发现转座子;1981 Cech和Altman 发现核酶;1985 Mullis K. 建立了PCR体外扩增技术,此期基因的概念是一段可以转录为具有功能性RNA的DNA,它可以重迭、断裂的形式存在,并可转座。第四阶段: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时期(1986~至今),90年代,随着全球性基因组计划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规模空前、速度惊人的推进,人类对生命世界的理性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但是,人们在欢呼基因组计划辉煌业绩之时,亦愈来愈清醒地意识到一项更艰巨、更宏大的任务即基因组功能的阐明已经摆在面前,生命科学几乎在转瞬之间开始了新的征程―蛋白质组研究,进入了新的纪元―后基因组时代(postgenomeera)[4]。

四、遗传学发展史具有的情感教育价值

1.遗传学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每门功课的基础,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生物遗传学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演绎推断能力要求极高,尤其是在解答遗传学相关计算的试题中。因此,遗传学史的介绍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有很好的认知体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科学态度。除此之外,对整个遗传学发展历史的认识还能够增加学生对遗传学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和对科学发展进步的正确认识,让学生更加尊重科学和热爱科学;重温先人的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过程,这对于学生深刻理解科学理论,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 的求索和创新精神是有益的[5]。思想的改变推动了科学的进步,科学的进步反过来又促进思想的进一步升华,这不仅指生物学,其他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思想意识的更新。遗传学史揭示了人们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这些科学事实客观存在,但由于受当时文化背景和科学技术水平制约,很大程度地阻碍了科学真理的揭示,这要求研究者打破传统的思想方法。因此,对遗传学史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态度,对社会进步的正确认识、领悟科学精神和认识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习遗传学史对于学生认识生命科学各个学科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学习遗传学史能让学生建立起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比如基因与表型的联系;遗传在育种中的应用,能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对科学研究价值的正确态度,促使他们将来去追求真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衍生出了分支学科,比如发育、进化、分子等,这对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生物学有促进作用。

3.遗传学史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遗传学知识是科学家对前人的结论不断质疑,不断证实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通过了解遗传学核心概念的发展历程,对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能加深学习者正确认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从事实中提高哲学素养[6]。另外,在遗传学在育种和生物制药方面的发展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道德观;在对世界各国科学研究者的科学事件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世界观;遗传学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的贡献还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五、全文总结

遗传学史是科学史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史,它是研究遗传变异的客观规律及利用规律改变生物性状的历史,其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曲折,凝聚了几代科学研究者的智慧和汗水,其科研成果举世瞩目,取得了辉煌成就,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带动和催生了其他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在遗传学教学过程中以历史为线索,使学生遵循历史发展的迹来学习遗传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特别是科学世界观,科学道德观和科学价值观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人类的每一项科学成果和科技进步过程的过程中,都包括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互作用。因此,遗传学教学过程中加强遗传学史的教育,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上都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董晓星,陈家麟.情感教育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6(1):32

[2]刘长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分类及表述[J].大连教育学院报,2009,25(3):15

[3]吴雪芳.遗传学史与遗传学教[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NO.07:166-177

[4]贺福初.蛋白质组(proteome)研究―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力军[J].生物学通报,1999,44(2):113-120

[5]李明晖.遗传学史在遗传学教学中的作用[J].遗传学教学,2006,28(8):989-992

篇2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创意产业 文化形态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全球经济与产业的高速发展与转型,最近十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国内相关文化创意产业也在迅速成长中。基于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高附加值的经济性,如今全球创意核心产业每年产值达80000亿元,并且以7%的速度增长;在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其创意产业已经成为GDP、就业、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在全速发展创意产业,从创意产业产值的增长看,它无疑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带来了文化存在形态、结构和格局的重大变化,也导致了文化的商品化和消费化。使传统的文化观念、文化存在形态、接受方式及整体格局发生了质的变革。视觉传达设计所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种发展态势。

文化创意产业是上世纪九十年达国家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这种理念认为当代经济的真正财富是思想、知识、文化、技能和创造力所构成的创意。文化创意产业即指“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之所以称其为创意而不是创新,就在于它强调了人的创造力、人的技能、人的天赋对文化艺术和其他知识产品、智能产品的一种智慧运用。文化产业在现阶段已经成为一个易拓展的、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富于包容力的综合概念,也是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新型产业。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新的产业形态关系中内涵与性质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它已经从传统工艺美术、装饰、装潢逐渐发展形成更为包容、内涵丰富的新型学科范畴,延伸到影视、动画、广告展示、影像新闻、数码、网络、游戏等更广阔的新兴领域。从本质上说,它是依托当代高科技和传播媒介的一种文化实践方式,从现实层面看,已经成为创意产业发展和选择的重要支撑力量。

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提出和学科兴起,是伴随着商业经济发展、传播媒介技术革新与进步以及社会学、传播学、符号学和心理学等不断兴盛发展起来的。是具有多种细分专业和学科综合性、共通性的新兴学科类型,它的出现在不断地挑战着当代艺术设计形式的同时。也在充实着当代艺术设计的外延。不仅客观上促成传统艺术设计版图的重新划分与确定,亦呈现出与其他艺术设计领域相区别的独特形态和内涵,也极大拓展了传统艺术设计应用的领域与范畴,特别是其媒介信息形态的图像化视觉符号特征,媒介技术的科学性、前沿性以及媒介传播环境、过程。多元化的视觉观念揭示着新的视觉传达方式就是要打破传统设计门类的界限,让艺术设计变为一种能够自如地融合多种学科的载体。突显其综合性、交叉性多学科背景以及在今天视觉文化发展和创意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从总体上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研究起步相对较早,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市场、规模和运行机制,但国内相关文化产业研究还非常缺乏,人才、创新产品与产业的结合仍不够紧密,尚未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缺乏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的交流平台,没有形成适合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的产业研究环境和条件;同时,因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研究相对滞后,近年来文化产业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新的热点,并日益显示出密切联系实际的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的特点,在政策、实施上已经形成战略性成果并产生广泛影响,但这一态势迄今尚未在我国产生应有的反响与影响。在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上也是如此,文化产业的巨大需求与建设性成果的有限供给之间,依然存在巨大的落差,设计实践与产品开发缺少基本的宏观的市场研究和产业策略支持。由于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涉及理论与实践两大核心问题,更因为其市场化运作、科学技术基础与创造性视觉文化表达的特殊属性,具有典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新型学科特点,能否突破传统学科体制的局限,形成以视觉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为核心,艺术与产业实践相结合、产品开发创新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与基础条件,已经成为学科发展的关键与瓶颈。

日前,由于视觉传达设计涉及众多新的学科内容和领域,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适逢当代文化产业、体验经济、创意生产力高速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转型的重要时期,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下的视觉文化创意不仅是一个文化理念,而且是一个具有实践特性的可开掘、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创意经济与文化产业的时代,视觉传达设计面临着种种难题也面对巨大的发展机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及数字文明的新社会,迫切地需要创新的设计观念。人们企盼视觉传达设计在新精神、新艺术、新工具、新空间、新媒体空前发展的情形下,能够展现出神奇的风貌,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对于设计师而青,文化视野以及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现实,这也将使整个创意产业向着更加宽广的空间延伸发展。

文化是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创意产品的灵魂。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资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文化创意和艺术智慧的运用,最终以文化产品服务于社会并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新型产业门类,是一个既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又能够提供就业、培训、经济增长和出几创收机会的产业。视觉传达设计创意产品有了文化,就有了灵气,有了品位,有了更强的竞争力。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民间文化源远流长。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现代文化丰富多彩。我们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必须深深植根于这肥沃的土壤。要依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把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觉传达设计做大做强。作为新时期的视觉传达设计,它有着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及表现手段,简单地学习传统,单纯模仿传统的形态已经成为不可能的现实。实际上。对于传统的创造性思维和方法的学习,这个在以往阶段所经常忽视的问题,才是我们在创造时代新的文化传统的过程中应该值得关注的。赋予传统形态新的时代面貌,使传统真正意义上获得生机,是当今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研究课题。

科技是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创意产业的支撑。视觉传达设计创意产品是技术文明的产物。现代科技催生了这一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从摄影、电影、电视的发明,再到电脑多媒体的出现,伴随着传达技术的不断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和表现方式不断扩大。视觉传达设计的每一个设计者不但要科学的认识到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这一特性,而且要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是使科技转化为现实实体的中介。对于科技的突飞猛进,我们要

依靠敏锐的创造性直觉,在新的技术中发现新的表现可能。我们必须迅速地把握这一客观趋势,不断运用现代科技和先进实用技术提升创意产业的内在张力和外在传播力。要加快数字、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艺术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加强视觉传达设计内容产品的开发。

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创意产品的科技化与科技产业的文化化,特别是高新技术如IT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科学基础与技术保障。新的时代使设计理念、制作手段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由于现代设计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以往简单、落后的传播方式和手段,逐步被先进的新兴媒介以及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意识的设计所取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传统的平面视觉设计为主的表达,发展成为多角度、全方位的视觉形态语言;从表现手法上,由以往偏重于美术形态的表现,到重视商业营销,关注消费心理和产品个性的设计表达;从设计范围与传播形态上,由原来比较单一的几种媒介,发展到今天综合化、多元化的媒体时代,视觉语言从“静态”延伸扩展到“动态”,从平面走向“三维”乃至“四维”的空间。视觉传达设计不再是只满足于基本功能和属性的需求,而是使设计触角更多地关注新科技、新材料、新手段的应用,以及探索更富于时代特征的个性化“语言”表述,并由此创造了比任何时候更丰富的设计语汇。

进入21世纪。人类不得不承认技术正在重新构造我们的现实,它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决定了社会、经济、文化及其未来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使人们直接面临“数字化生存”,与此同时,它们也冲击着传统的传达方式,视觉传达设计正在经历着一场数字化的革命。而这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探索设备、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为设计师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提供了不断延伸和扩展的机会。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产业必须与新兴高科技、新媒体信息文化产业联手,实现数字技术基础上的高端融合。设计是以融合了技术与艺术的人文学科,而不是以“一种客观、价值中立的技术”,来培养所谓“高级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观点下,理论会趋于对艺术、设计创作的整体描述与批判,设计疗法会趋于设计的内省思考与灵感之说,方法论则会趋于多元观点的设计理论形成的论据的争辩。

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形式的创意能力,在今天已成为关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命运的重要问题。随着文化创意理念的层出不穷、文化创意产业实践的全球风起和文化创意阶层的茁壮崛起,视觉传达设计发展与应用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准确地把握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动向,密切关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深入研究和探索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视觉传达设计来说,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伍立峰,设计思维实践[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2]蒋三庚,文化创意产业研究[MI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

篇3

一、 教育出版融合发展是新时代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传统出版的转型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出版社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推动出版业进入融媒体时代,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出版业融合发展。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在2015年3月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文化职责的迫切需要,是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教育产业也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比如,201了年9月起,北京、天津等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区、市)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阶段,新一届高一学生将在三年后采用“3+3”的高考模式。河南省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将开始实施新的学考办法。在社会新环境的影响下,传统教育出版社应自觉担负起出版创新的历史责任,在提供内容更加优质、服务更加精准的传统出版产品的同时,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平台,使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能长期、有效地融合发展。

在新技术不断创新、新思维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教育出版社必须进一步适应和把握融合发展新常态,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的大象出版社(其前身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就非常注重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融合发展。近年来,在出版转型的发展过程中,大象出版社构建了富有特色的数字教育产品生态圈,打造了多种产品体系。这些产品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了除传统教辅图书外的高附加值服务圈0 2016年11月,大象出版社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郑州)重点实验室;2016年12月,“大象e课”被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主办方授予“出版与教育行业创新融合品牌”荣誉称号。进入新时代,出版业跨入融合发展这一历史进程,出版社应积极搭建融合发展平台,提升传统教育出版的服务价值。 二、教育出版融合发展重在实践创新

在出版融合发展的趋势下,融合只是手段,发展才是最终目标。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新技术,让产品内容增值,维护原有的客户群体,扩大产品市场。我们以大象出版社的考试与教学测评服务系统为例,探究融合发展的特点。

篇4

关键词: 遗传与优生学基础 综合素质 培养方法

遗传与优生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助产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从事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工作的中等医学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后主要面向城镇社区医疗机构、农村各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计生站、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临床助产、妇产科护理或妇幼保健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助产工作所必需的遗传学和优生学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具备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医德医风等,并对相应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笔者在遗传与优生学基础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1.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使学生了解我国科学家在医学遗传学研究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讲到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史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医学遗传学的实验研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2年项维、吴旻等首先报告了中国人的染色体组型,标志着我国人类细胞遗传学的开始。杜传书(1963)发表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研究,标志着我国生化遗传学的开始。哈尔滨医科大学有关PTC尝味能力的调查标志着我国群体遗传学的萌芽。80年代后期,我国处于前沿的细胞遗传学,引进了先进的高分辨显带技术、显微切割及微克隆技术,大步地跨入了分子遗传学行列。在分子代谢病的突变性质、产前基因诊断、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以至基因治疗等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果。1999年9月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2003年4月15日美、英、日、法、德、中联合发表声明,人类基因组全序列图已绘制成功。通过这些事例,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教育家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不管知识更新周期如何缩短,社会发展的速度如何迅速,他都会通过自学赶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书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1转变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遇到问题,总要等着别人来解决,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首先都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协助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地参与学习。

2.2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中职卫校的大部分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都比较差,在初中阶段基本上都属于后进生,受到的批评比较多,自信心不足,对前途感到迷茫。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当前助产专业的就业前景,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而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自觉地制订学习计划。

2.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以下习惯:①课前预习、利用图书馆及网络查找资料的习惯;②上课认真听课、记笔记、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③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④课后复习、及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2.4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针对中职卫校学生的特点,刚开始时我们给学生设计了一些“提问单”,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提问单”主要包括学习活动前的计划、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以及对自己学习活动进行修正和调控等方面。通过一段时间训练后,由学生“自我提问”,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篇5

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阅读中质疑、解惑和重构

课堂教学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体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的主渠道。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要发挥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有阅读的兴趣,有“读”书的习惯,重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提倡多角度和有创意的阅读,注重专业术语的积累等。

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要从每一节课出发,针对课堂教学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高中生物教材。

1.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在阅读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在学生阅读前,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从教材中寻找答案。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阅读教材后,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听课就有更强的目的性,并能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学习。在课堂上阅读教材,可以保证学生有时间阅读。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课本,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反复精读教材的概念,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区别相关的概念

在生物学教材中,有些概念比较接近,容易混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将教材多读几遍,再对比分析概念的关键词,总结概念间的相同点,区分不同点。学生在阅读中,可以认真体会概念的实质。当学生参与到概念的区分和构建概念的活动中时,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深刻的。

反复精读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简单回顾,而且要分析教材中隐含的信息,找出相关的概念,进行对比和区分。

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概念,找出概念的关键点,并作上相应的记号,简化知识的结构,增加知识的容量。同时,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精读教材的概念,准确地构建完整的概念图,使生物学零散的知识有效地整合起来,便于今后的复习。

3.认真阅读教材中的小资料和课外读的内容,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教材中的小资料和课外读的内容往往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与拓展。例如,遗传学中的第三大定律——连锁和互换定律,就是以课外读的形式呈现。这个定律很重要,但由于该定律不容易被理解,因此不作为高中生要求掌握的内容。但是,只有学习了这个定律才能完整地理解遗传学的三大定律。又如,青霉素可以杀菌,但为什么可以杀菌呢?在教材的小资料中明确指出了它的作用原理——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

对于这两部分内容,教师可有选择地挑选比较难的材料,指导学生课堂重点阅读。如遗传学中的连锁和互换定律,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可让学生尝试着画出遗传图解,学生阅读和画的过程就是理解这个规律的实质的过程。而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以留给学生课后阅读,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材中的小资料和课外读的内容,不属于教学大纲的内容,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只要求简单了解,并不要求理解。但是,通过阅读学习这些内容,可以使生物学的体系更加完善,进一步掌握生物学规律,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4.课后通读教材,使所学的知识具有连贯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着重介绍教学重点和难点,而对于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往往一带而过,但这些小的知识点极有可能成为考点。因此,学生不能忽略这些内容。由于课堂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学习,所以学生要在课后仔细地阅读教材,进行自主学习,方能掌握这些内容。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提纲,在学生通读教材后,让学生完善提纲的内容,使知识点丰富起来。在提纲的完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挖掘教材的知识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把握住教材的主要思路。

二、以科学的、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阅读高中生物学课本

1.教师指导学生用与时俱进的观点来理解生物学的发展史

教材中的生物学史,呈现了生物科学的发展。在科学的发展史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错误的结论。一些曾经被认为是正确的观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实验的进一步分析验证,现在被认为是错误的。因此,学生在阅读该类内容时,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说明。如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认为酶的本质都是蛋白质。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又发现了少数特殊的酶是RNA,因而酶的概念被重新定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疑问:RNA为什么可以成为酶呢?这时,教师补充该部分的内容背景知识,让学生深刻理解酶的本质——酶是一种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其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或RNA。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形成完整的概念。因此,用与时俱进的观点学习教材中的科学史,让学生认识到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当自己的观点与现有的概念发生冲突时,学生可以设计实验来验证现有的观点是否正确。让学生带着怀疑的态度学习生物学知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进行研究性学习。

2.通过阅读高中生物学课本中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分析和总结科学的研究方法

篇6

很多的统计学分析者特别擅长收集最初形态的数据,但是如果不擅长运用统计学的系统知识去处理这些数据,那么这些都将成为无用功。因为如果收集的数据没有价值,就像被遗弃在矿山的矿物,没有经过专门程序的炼制是不可能变成钢铁的。谈到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完善,来自英国的葛朗特肯定当之无愧,他的著作《关于死亡公报的自然和政治观察》被称作统计学的鼻祖,并且被评为当代统计学的基石。它的地位这么高,是如何体现的呢?就比如说他提到的生命表,几乎成为了保险行业的主心骨。学习需要创新,同样知识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丰富,认识来源于实践,把概率统计应用到各个方面去然后再从中去统计分析,最终肯定会使统计学的知识更加丰富,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例如,1870年遗传学界迎来了统计热,高尔登巧妙地把统计学融合到遗传学中,结果匪夷所思,不仅使统计学得到创新,有了新的血液,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如回归等。一个事件的研究总是不会单独的存在,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就像伟大的学者高尔登研究遗传学却促进了统计学的发展和不断地完善,统计学在初期阶段主要集中于纯粹的统计,简单的数据汇集,随着不断地研究发展,统计学不断地走向更高的层面,不再只是停留于技术层面,而是逻辑层面的演绎和归纳。在统计学的发展史上还有许多伟大的研究者,如卡尔皮、哥色特、内曼等。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发展的社会,统计学的知识已经不再局限于应用于各个学科之间,更多的是运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去。统计学中的统计一词就是专门针对数据的,数据是统计学的根基,数据和统计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需要知道这个公式的来龙去脉,才算真正地掌握了统计学的知识,这是当今教学中容易忽略的一个重要点。

二、概率统计的工具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统计学也不再只是刘乃嘉,吉林工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统计学。计算一些基本的加减了,以前用一个计算器就能轻轻松松的解决,而今的统计学面对的大数字时代,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软件,既吸引学生的眼球又能提高效率,节省人力、物力,比如说SPSS、SAS、MATLAB、EXCEL表格等。SPSS的优点很多,它有学生们乐于接受的主界面,最重要的是这个软件特别的容易学,对从来接触过这个软件的同学来说,可也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轻松的掌握它,非常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学的目标在于运用,SPSS自身带有许多函数计算公式和其他的计算公式,你只需找到你要计算的公式并且在键盘上输入你要计算的内容,就可以计算出概率密度、分布、随机问题等,十分便捷。EXCEL软件是大家最熟知的软件,因为在刚入学的时候就有计算机基础,里面就要求掌握这个软件的运用,是OFFICE的一个分支。在教学中选用这个工具可以降低教学难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因为他们学的知识终于可以有用武之地了。这个软件最大的优点就是制作统计图像的功能很完善,并且还有非常完美的统计处理能力,它具备了其他软件基本上的功能,可以很好地与其他统计软件相匹配,共同运用。计算机领域还有很多的可以适用于统计学的软件,而且一般这些软件的运用对大多数的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在概率统计的教学中,老师们可以按照教学的需要适当的引入这些优秀而强大的软件,弥补以前教学方式中存在的缺点,增加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到计算机中心去亲自体验一下这些软件,学生一般比较愿意学习动手性比较强的知识,这也是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结束语

篇7

在现实中,科学家也是具体的人,摆脱不了与利益的纠葛。我们没有理由假定科学家,哪怕是“主流科学家”都是圣徒,也没有理由确信科学只被用来造福社会。这与尊重科学和科学精神一点也不矛盾。 科学家与利益集团

种族主义对于人类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但不能否认,有人为种族主义找到了科学依据,其中优生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就扮演了积极角色,以至于二战后的一段时间里,优生学、遗传学在某些国家被定性为“纳粹科学”而禁止。虽然可以说优生学、遗传学本身是无辜的,但相关的科学工作者并不无辜。

利益集团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而滥用科学的现象,在纳粹之后就消失了吗?在我看来,它并没有消失,只不过利益集团的性质有了改变。先来看一个有名的案例。

美国化学家、结构生物学家莱纳斯・卡尔・鲍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1994)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诺贝尔奖历史上,两次获奖只有4人,而且其他3位都有与他人分享的情况,唯独鲍林是独自一人两次获奖。因此,鲍林在科学界的声望如日中天。然而鲍林的后半生却饱受争议,因为他晚年大力鼓吹维生素C。

1970年,鲍林出版《维生素C与普通感冒》一书,认为每天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1979年,鲍林与外科医生卡梅伦合作出版《维生素C与癌症》一书,称每天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对治疗癌症有效。1985年,鲍林又出版《这样才能长寿与健康》一书,继续鼓吹维生素C。1992年,还与他人一起宣称维生素C可以治疗心脏和血管的各种病症。

我们如何理解鲍林几十年内不遗余力地支持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换一个角度也许能让我们看到一些其他的内容。1933年,瑞士化学家赖希施泰因最早实现人工合成维生素C,1934年罗氏制药购买了这项专利。但是,维生素C的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直到《维生素C与普通感冒》一书畅销才出现,维生素C的价格迅速上升,从1973年每公斤4美元上涨到1993年的每公斤18美元。生产维生素C最大的垄断企业就是罗氏制药。作为回报,罗氏制药每年向鲍林的私人研究所捐赠一笔资金。

1994年,鲍林去世,医药利益集团便与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游说国会,希望将维生素等营养剂划为处方药。我们看到一个滑稽的现象,当初鲍林大肆鼓吹维生素C的疗效时,医药利益集团希望把维生素C作为保健品,因而可以大量销售;在鲍林去世后,由于失去了强大的权威支撑,医药利益集团就想要把维生素C列为处方药。

维生素C没有成为处方药,由于不再需要顾忌鲍林的声望,美国政府开始运用反托拉斯法对付操纵维生素C价格的“卡特尔”。维生素C的价格跌到每公斤2美元多,罗氏制药也卖掉了维生素C生产线。关于维生素C神奇功效的宣传如今也烟消云散了。

世人对鲍林的盖棺论定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化学家之一,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这样的成就是不是足以称为“主流科学家”呢?那他与医药利益集团的关系是不是纯粹的科学问题呢? 转基因利益集团浮出水面

当老问题还没有走远,新一波科学与利益集团的紧密结合又开始了,这便是以转基因科研工作者与大型企业的联姻。 如今早已不是耻于言利的时代,转基因利益集团却从不谈利益,只谈科学,企图把转基因问题完全纳入科学话题体系,利用科学的权威以达到排斥外部批评的目的。

科学在转基因问题中扮演的角色非常微妙。当年鲍林与医药企业的关系是比较直接的“科商联合”,由于太过明显,目前已较少被采用。而且鲍林式的“科商联合”的最终破产与美国政府的介入有关。从美国的情况看,政府被拉进转基因利益集团,形成“官商科”三角联合。首先,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影响政府的科学发展政策和方向;其次,企业借助基金会或直接安排经费引导科研方向;第三,对一个科研成果,可以通过政府的力量只强调它的好处,而忽略或掩盖它的害处。由此,“官商”联合彻底决定了科研发展方向,“科商”一体决定了科研成果,“官科”联手主导了媒体舆论。

在“科商联合”中,科学或科学家的地位还比较显眼,但在“官商科”的三角联合中,科学或科学家的作用下降。

类似的现象在中国存在吗?可以说“官商科”为了共同经济利益而联姻的现象在中国的转基因领域已见雏形。但这个领域充满神秘色彩,局外人还难以看清,比如2013年有61名院士联名给高层领导写信,呼吁国家支持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子。但这61个人都有谁,却成了秘密,至今无人知晓。

我们只能指出几个令人生疑的事实:其一,转基因研究领域得到了大规模资金的支持,在2006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十一五”规划中,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是16个重大专项之一,总预算超过240亿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十二五”规划对常规育种的政府投入仅有1.8亿。至于其他渠道流入转基因领域的支持资金则没有权威的数据;其二,有人质疑,国内转基因领域,包括科研领域和农业主管部门中,有不少人曾接受过孟山都的培训或者在孟山都工作过;其三,一些搞转基因的科学家兼有商人身份,比如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张启发就曾任一家名为武汉科尼植物基因有限公司(该公司已于2005年注销)的CEO,另外,科技人员参与企业经营有很多方式,公众未必能够了解。

还有一个略显怪异的现象,如今早已不是耻于言利的时代,转基因利益集团却从不谈利益,只谈科学,企图把转基因问题完全纳入科学话题体系,利用科学的权威以达到排斥外部批评的目的。可是他们也喜欢使用感彩强烈的表达方式(与科学的客观和公正色彩截然对立),比如根据张启发透露,在61名院士给高层的联名信中就说,“推动转基因水稻种植产业化不能再等,再迟缓就是误国”。他们只有在被直接逼问,无法回避的时候,才会承认“有利益,很正常”。

篇8

[关键词]西方科学;科学创新;文化因素

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科学创新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纵观科学发展史,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创新都导致了科学理论体系和结构的重新建构,使科学前所未有地迅速发展。而科学又转变为一种改变世界面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了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什么是科学创新?科学创新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的一种精神劳动。它体现在科学研究人员的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也包括科学活动中的整个环境,即创新的氛围。科学创新的成果是知识、概念、原理、假说和理论等。这些都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文化的深层次层面,也即文化的狭义方面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它由人们的思维方式,信仰信念,价值取向等思想观念因素组成。这些因素是文化的核心,是文化“进化”的“基因” [1]。

众所周知,文化有强烈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 [2],“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科学同其他文化一样,也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3]。不同民族或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科学。“西方科学几乎是唯一存留到今天的科学形态,取得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卓越成就,并展现了发展的远景”[3]。为什么只有西方科学能够如此呢? 这无疑是由于西方科学携带了西方文化的全套基因,并在这种文化基因的“遗传”下生存竞争,在创新中持续发展。

西方科学的发展实际上是科学创新的过程。表现在科学家身上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表现在西方国家则是他们有着良好的创新氛围,而这些都与文化息息相关。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科学奖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至今获奖的科学家已经有几百位了,他们当中大多数是西方科学家。华裔科学家只有杨振宁等六人获得[4],而他们都不是在中国本土成长的或成就科学事业的,中国本土至今未曾有一人获得。这说明,每个做出重大科学创新的科学家都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思想观念上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

西方科学是在西方文化的滋润下发展起来的,并造就了西方国家的国富民强。本文试图以西方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探讨科学创新中的西方文化因素,分析这些文化因素在科学创新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我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创新的影响。

一、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是科学创新的初衷和源泉

西方科学和西方文化都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这种哲学同时也是科学。古希腊自然哲学是西方科学的萌芽,古希腊的哲学家几乎全是自然哲学家。

古希腊哲学家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他们探索自然界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探索自然界的本原是什么。第二,探索常见的自然现象。第三,热衷于几何学研究。如亚里士多德研究小鸡发育,准备了21只鸡蛋,每天打破一个鸡蛋,详细记录小鸡坯胎的发育过程。又比如阿里斯塔克对太阳、月亮和地球三个星球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出《太阳和月亮的大小与距离》。再比如欧几里得由5个公设、5个公理、23个定义,推导出467个命题,得出欧氏几何定理。

古希腊哲学家思考自然问题到了痴迷的境界。关于这一点,泰勒思掉进土坑的传说很能说明问题。泰勒思成天思考天体问题,连走路也在思考。一天掉进土坑里,被一名色雷斯妇女看见。这位妇人笑他说:你眼前的路都看不清,还去研究天上的事情[5]63。

古希腊人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西方科学得以诞生,成为科学创新的初衷和源泉。与之相反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属于道德哲学,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古代哲人对研究自然界兴趣不大,因为他们认为“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6], 而更多关注和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无科学创新的初衷和源泉。

二、为了求知和摆脱愚昧是科学创新的本意和目的所在

古希腊人思考自然,研究自然,他们把这看做是人类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学术活动。这是由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摆脱愚蠢,显然,他们是为了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目的”。在他看来,“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7]。古希腊人的这种仅仅为了“求知”,为了“摆脱愚蠢”而从事自由学术研究,并不赋予其任何实用目的的价值取向为整个西方文化所继承。

在探索自然的目的这一点上,古代东方各民族与古希腊人是有显著区别的。比如古代埃及有比较发达的几何学,但埃及人之所以重视这门学科,是因为丈量土地的需要。又比如古代中国人的天文学发达,但中国的天文学主要是为王朝政治服务的,同占星术密不可分。

在科学史上,法拉第花了11年时间研究磁生电的方法,并最终得到磁感应原理。他绝没有想到他的这一原理会成为未来改变整个世界面貌的电气技术的基础;麦克斯韦也绝不是为了今天的无线电通讯技术才把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抽象化、数学化,并预言电磁波存在的;普朗克也绝不是为了今天的量子计算机、激光技术和超导技术才提出量子假说的;孟德尔、韦斯曼、摩尔根更不是为了今天的转基因技术才去研究生物的遗传现象的。事实上,西方科学的几乎所有重大成果的获得都与实用目的无关。当然,其中许多成果后来都变成了技术,有了实用价值,但那只是科学的“副产品”。

对此,科学史家丹皮尔有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不幸,科学主要是为了发展经济的观念,传播到许多别的国家,科学研究的自由又遭到了危险。科学主要是追求纯粹知识的自由研究活动。如果实际利益随之而来,那是副产品,纵然它们是由于政府资助而获得的发现。如果自由的、纯粹的科学遭到忽略,应用科学迟早也会枯萎而死的。”[8]

三、注重探寻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使科学创新的源泉永不枯竭

西方科学的本质在于它是对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猜测或揭示[9],而这正是古希腊理智的一个鲜明特征,并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主要传统沿传至今。

看一看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思想,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这一文化因素的内涵。赫拉克利特认为,“自然界喜欢躲藏起来”[10]26。留基伯首先提出“没有什么事情无缘无故而发生,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和必然性”[10]133。德谟克利特宁肯找到一个因果的说明,也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亚里士多德更把认识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看做是哲学探索的基本任务。他明确指出:“认识是我们研究的目标;人们在掌握一样东西的为什么(即根本原因)之前,是不会认为自己认识了它的”[10]58。“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7]。所以,“我们必须求取原因的知识,因为我们只能在认明一事物的基本原因后,才能说知道了这事物。”[7]古希腊人的这种注重探寻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以统一地解释某类现象的传统,经过文艺复兴后又进一步得到了发扬光大,并不断推动科学的进步。

大自然的无限,从宏观世界的广垠宇宙,到微观世界的原子、质子;从生物界的人、动物到遗传基因、染色体,这些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成为科学创新素材的宝库,是科学创新源源不断的河流。正是西方人这种热衷于探索自然现象背后原因,才使得新的科学理论层出不穷,科学创新的源泉永不枯竭。

值得比较的是,中国没有这种文化因素,所以中国传统科学不具备探索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本质。中国传统科学偏重于对自然现象的忠实描述和经验总结。纵观中国科学史,人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科学的经典著作,诸如《墨经》、《徐霞客游记》、《齐民要术》、《农政全书》、《伤寒杂病论》、《梦溪笔谈》等,几乎无一不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或经验总结,而对这些自然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经验是如何获得的,则从不加以深入探讨[11]。

四、具有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使得科学创新永无止境

科学的发展需要创新,而创新需要怀疑和批判。没有怀疑和批判,就意味着科学生命的终结。西方科学之所以能持续向前发展,不断出现旧理论的淘汰和新理论的诞生,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西方文化中渗透着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西方文化中的怀疑和批判精神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皮浪的怀疑主义。怀疑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持续了500多年时间,对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皮浪认为,“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固定下来当作教训,因此我们对任何一个命题都可以说出相反的命题来。”皮浪及其之后的怀疑主义思想不仅代表了希腊罗马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学术界的实际情况。

当时的学术界确实几乎不存在任何权威,每一位哲学家除了相信自己外,不相信其他任何人,包括自己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不仅是他自己离开老师,独立门户的充分理由,也是后来所有学生在学术上与老师分道扬镳的理由。

从科学史也可以看出,怀疑和批判精神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决定因素。试想,如果哥白尼对“地心说”深信不疑,他会创立“日心说”吗?如果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深信不疑,他会创立生物进化论吗?如果爱因斯坦对绝对时空观深信不疑,他会创立相对论吗?所以说,科学上的怀疑、批判精神与创造精神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怀疑和批判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也不需要怀疑和批判。

勇敢地怀疑和批判,大胆地标新立异、自创理论,循着这条创新的路走下去,才有可能攀登上科学的一座又一座高峰。西方文化中的这种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缺乏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崇尚的是中庸之道,打击的是标新立异。诸如“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等俗语人人皆知。这与西方文化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形成鲜明对比。西方人认为科学是“可错的”,中国认为真理神圣不可侵犯;西方人尊重自己的老师,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中国学生极力维护自己老师的学说,不敢越雷池一步。

五、重视个人自由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形成科学创新良好氛围的前提

西方的民主传统是自古就有的[5]235。经过声势浩大的文艺复兴运动的洗礼后,西方文化中又增添了所谓的自由、人权、民主、平等的思想,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建构起的社会政治体制从制度上保证了学术的自由和繁荣,从而大大地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谁也不能否认,近代以来自由、人权、民主、平等思想已经逐渐成为西方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成了西方文化的一块不可动摇的基石。无论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还是美国独立革命、南北战争都直接与这些思想密切相关。不言而喻,西方文化中的这种尊重人的自由权利,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平等的思想极大地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自由化、多样化和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平等争鸣。这种自由化、多元化和平等争鸣的风气对科学的“进化”(发展)而言,无疑起了一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作用。

实际上,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争鸣非常类似于生物的生存竞争。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12][13]可知,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必须进行生存斗争(竞争)。包括同一种群内部的斗争,不同种群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自然界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群通过生存竞争,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多样性(即生物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是必备条件。如果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生物进化就会停滞不前,最终会被淘汰。同样道理,如果某一学科只允许或规定一种理论存在,那么这种理论也肯定不会得到发展,其结果当然就是该学科的停滞不前。可见,个人自由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形成科学创新良好氛围的前提。

总之,科学创新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科学家的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即他们的创新素质,总会打上文化的烙印。人的创新素质不是一句口号、一个大力提倡就能培养起来的,非要经过文化的洗礼和熏陶。西方文化对西方科学的影响是积极的、深远的,对西方科学的发展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钱兆华.西方科学的文化基因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53-58.

[2] 李克特.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1.

[3] 周昌忠.西方科学的文化精神[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9.

[4] 钱兆华.怀疑和批判精神:推动科学进步的关键因素[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7-22.

[5] 启良.西方文化概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6] 阮元.畴人传(卷46)[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1.

[7]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

[8] 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634.

[9] 钱兆华.科学究竟是什么?[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8):35-38.

[10]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1] 钱兆华,马红霞.中西方科学的差异及其启示[J].科学·经济·社会,2003,(2):62-66.

篇9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生物;遗传;教学方法

前言:对于学生而言,高中学习的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升入大学的好坏,高中对于学生而言可以说至关重要。对于高中教师而言,同样责任重大[1]。教学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教与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只有教学相长,才能达到理想效果。针对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必修模块二――《遗传与进化》的特点,笔者总结了一些教与学的方法,希望能对广大的师生起到帮助作用。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只有全面了解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特点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学生才能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学好。

1、相比于旧版教材,重视遗传发展史的掌握。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开始,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遗传学的重大发现,这就要求学生需要串联起来掌握遗传学界的发现以及相关的知识。

2、新课标人教版教材注重对学生科学方法的教育。假说演绎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孟德尔在发现遗传定律的过程中运用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即假说演绎法。新版教材用很大的篇幅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孟德尔运用这种方法发现遗传定律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遗传定律的知识,更重要是要掌握假说演绎这种科学方法,要求学生会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3、大量的进行情景再现,要求学生会灵活应用理论。在讲到伴性遗传时,用著名物理学家道尔顿买袜子的例子引入,使用人的红绿色盲来开始对伴性遗传的学习。这样的情景再现,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情景中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又将知识运用的题目设置的情景当中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增加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2]。

4、万变不离其宗。虽然新教材相比旧教材差别挺大,但是新教材无非是对原有知识的增删和排序,并没有增加教师的教学难度,也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在了解新教材的同时,没必要有任何心理负担。

细心的教师可以对比原教材和人教版教材,通过仔细研究新教材的特点和侧重点,来制定与之相适合的教学计划,已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找到方向,才能走的更快。

二.寓教于乐,授人以渔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虽然学生学会知识是目的,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好的结果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而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会有很多乐趣。以下简单介绍几种教学方法,以供借鉴。

1.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遗传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比较枯燥,理论性强,学生难以快速接受、消化。现达的网络给我们提供多彩生活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教学方法的改革。细胞分裂染色体复制分离的过程很抽象,如果只用课本来教学,学生理解会困难。如果教师会善于使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动画视频,通过生动的视频演示,学生理解的会更快。教师在课下时间可以关注高中生物的论坛以及相关的教学网站,里面有许多分享的教学方法、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很好的资源,完全共享。

2.实验与理论相结合。遗传相关知识的学都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对于实验,因为由于学校条件限制大部分实验无法完成,我们所学习的大多是对重大发现的实验再现,通过文字描述。而我们都知道,实践操作过的知识才能记得更加牢固扎实。其实,一些简单的小实验是可以在课堂完成的。例如,学习伴性遗传,可以在实验室用野生型果蝇和白眼果蝇,观察并且统计后代性状和数量。让同学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伴性遗传的知识,这样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掌握的更加牢固。此外,在学习DNA分子结构时候,可以使用教具实验模型,通过让学生自己组装DNA模型,来加深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3.互动探讨式的课堂模式。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直接影响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灵活积极的课堂学习效果必然会远好于沉闷的课堂氛围。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引导同学探讨学习的同时,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也是极其活跃的。这个环节,教师虽然起到引导作用,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需要掌握课堂授课技巧,做到循循善诱,营造活动探讨式的学习氛围。

三.积极主动,百学不厌

态度决定一切,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会使学生事半功倍,付出同样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学生应当尽量避免消极的学习模式,不要让老师和家长逼迫着学习。在生物工程中会学到细胞处于感受态可以最适合摄取和容纳外来DNA,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样的,只有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才能最适合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

1、主动预习,提前做好功课。学习生物遗传知识,比较枯燥,并不好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有主动预习,做好预习工作,才能带着问题去听课,才能有所侧重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基因表达这一章节时,如果提前将DNA的转录和翻译自己归纳整理一遍,课堂上就会带有问题的去听课,这样会有很高的效率。完全把课堂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吸收知识。

2、课堂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率。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会有较高的学习效率,那么如何创造这种学习氛围呢?教师引导学生是关键,但是学生配合教师的课堂也是至关重要的。就像《私人定制》里的台词“合着您刚才是逗我玩儿呢?!您说对了,自己人,大家相互逗着玩。”课堂虽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只有自己人配合好了才能大力出奇迹。学生应当紧跟老师的节奏,在提前预习的前提下,带着问题听课并且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尽量多的和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学生对教师进行反馈,教师才会有所侧重的去强调重难点。只有活跃的氛围才能创造出高效率的奇迹。

3、探究合作式学习。传统的学习模式大多为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即老师拼命的把知识塞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消化多少因个人而异。我们都知道,这种学习方式存在很大弊端,那么如何克服呢?这就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态度,进行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几个同学合作,进行问题探究,相互讨论、提问复习,通过这种方式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既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又弥补了个人学习的片面性。例如在学习基因变异重组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几个同学分别复述几个过程,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记忆,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结论: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求研究好教材做到知己知彼,又要求教师和同学配合好以便高效的完成教学计划。好的学习方法永远是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当然也要注意一些技巧的应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 生物化学 发展史 化学生物学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的科学。20世纪以来发展尤为迅速,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越来越多地吸引着来自生物、化学及物理领域的科学研究者们的注意力,成为一门十分活跃的、人们感兴趣的、有发展前途的交叉学科。

从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至今,有许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都是在生物化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生物领域的所有获奖成果中,有一半以上与生物化学有关。在诺贝尔化学奖中,也有近三分之一的获奖成果属于生物化学领域。事实足以说明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总体上来看,生物化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见表1)。

1 生物化学的萌芽

早在史前,人们就已经在生产、生活和医疗等方面积累了许多与生物化学有关的实践经验。我们的祖先在公元前22世纪就用谷物酿酒;公元前12世纪就会制酱、制饴;公元前4至3世纪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生理学、化学等都非常重视;人们用酸碱中和一类的化学反应解释人体的机能;晋朝的葛洪已经用海藻治疗瘿病(甲状腺肿胀)。公元6世纪,北魏贾思勰记载了在制曲中利用曲的滤液进行酿造,表明对酶的作用已有初步认识;公元7世纪,孙思邈就用车前子、杏仁等中草药治疗脚气病、用猪肝治疗夜盲症;公元11世纪,北宋沈括有“秋石阴练法”的记载,是一种人尿中提取性激素的古老的生物化学方法;公元16-17世纪的海尔蒙特深信酵素参与维持生命的反应过程,认为酵素是一种潜在的形成能力,它能够使种子和生命得以产生。人们对生物化学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生产和医学实践中的观察和应用,尚未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的、本质的研究分析,仅是化学家或医疗化学家以化学的观点解释生命现象,这一时期成为生物化学早期的知识积累阶段。

直到18世纪中叶,法国拉瓦锡首次证实了动物身体的发热是由于体内物质氧化所致,阐明了机体呼吸的化学本质,这是生命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也是生物化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2 生物化学的初期:生理化学阶段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生物学已发展为独立的学科,化学也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在这期间,一些有创意的科学工作者把生理问题与化学结合起来,用化学的基本原理解释生理现象,尤其注重从化学观点研究植物生理、动物和人体的生理现象,为生物化学的形成做了准备,也使生物化学得以形成成为可能和必然。

19世纪,科学研究者对生命现象开展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对生命的化学本质的认识有了许多重大进展,为生物化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如1810年盖·吕萨克推导出了酒精发酵的反应式:淀粉一麦芽糖一葡萄糖一酒精。李比希于1842年出版了《生物化学》,他用化学理论阐述了动物生理和人体生理的问题。科学家们先后发现了一些生物体中的重要化学物质。19世纪50年代巴斯德证明了酒精发酵是微生物引起的,排除了发酵自生论。19世纪60年代,德国生理化学家候普·赛勒得到了蛋白质的结晶——血红蛋白,1877年第一次提出了“生物化学”一词,将其定义为所有与生物分子有关的一切内容。1894年,费歇尔首先提出酶的专一性及酶作用的“锁一钥”学说。由于费歇尔是使生物化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最有功劳的人物,因此,费歇尔被人们誉之为“生物化学之父”。这个阶段的生物化学,实际是用化学的观点研究生物的生理问题,取得了不少成果,如对酶的了解、蛋白质和糖元的发现、胃酸的发现、人体与氧气的关系、维生素的发现、对腺体的初步认识、从激素到胰岛素的发现以及抗生素的发现,等等。

这一时期无论是生物学家还是化学家都还没有从化学的本质上给予生物化学系统的解释,仅仅是对生物体中的一些重要化学物质及其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研究,仅仅属于生理化学阶段,为19世纪末期形成生物化学这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生物化学的诞生

生物化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运用化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和生命活动中的化学变化。对于生物化学的诞生,主要有2种不同的观点:

大多数学者认为生物化学是19世纪末期诞生的新学科之一。1897年德国科学家布赫纳(1860—1917)证明发酵是由酶的作用引起的催化过程,不需要酵母菌的存在,因此诞生了一个新领域——生物化学。他也因生物化学研究和发现无细胞发酵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另一种观点认为,1828年维勒用人工方法以无机化合物氰氨酸合成有机化合物尿素,揭示了生物体的反应同样是遵循物理和化学的规律,标志着生物化学这门交叉学科的诞生。

虽然生物化学的诞生并不是一朝一夕或者某个时刻计然之术,但若非要给生物化学的诞生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的话,对于这2种不同的观点,倾向于第一种观点的较多,即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9世纪末期,虽然第二种观点也提出形成的具体时间和标志,大部分研究都表明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9世纪末期。4 生物化学的发展4.1 生物化学的初级发展时期

化学的发展以及化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综合化对于确定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性质和结构的认识与合成具有推动作用。在生物化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对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成果成为生物化学不断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此外,在营养学、内分泌学、酶学方面的研究成绩也取得非常重要的进展,对生物化学的全面发展和研究揭开了新的思路,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见表2。

4.2 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蓬勃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