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基因突变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4: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遗传学基因突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ME)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以累及骨骼系统,引起骨骼发育障碍,造成以四肢长骨为主的短缩或畸形,故又称为遗传性畸形性软骨发育异常症,笔者就1例家族性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进行家系调查,结合临床体征及影响学等资料,现分析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及家族系谱调查
本组HME病例自2008年1月采集、整理至今,家系共调查四代18人,其中男9人,女9人;HME病人9人,其中男4人,女5人,9例HME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疼痛或不适及程度不一的关节活动受限,其中手术切除部分病灶2人(Ⅲ8、Ⅲ9)。
体征、部位及X线影像学表现:本组HME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病部位相邻关节肿大,并呈对称样发病,干骺端病变相应皮肤组织凸凹不平,压痛存在,关节活动度受限程度不一,行走时无明显不适,当行走路途较长时感病变部位相邻骨关节酸困感明显;其中7例HME患者无神经、血管压迫,2例HME患者出现神经、血管压迫症状进行手术切除(Ⅲ8、Ⅲ9);9例HME患者未见有明显的恶变倾向;X线影响学表现多种形式,主要存在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而头颅及躯干部位未见发病,肿瘤表现为圆形凸起或蒂状、菜花状,形态不一,肿瘤最大为76mm×81mm。
讨 论
篇2
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段,通过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根据遗传密码子,表达产生相应的蛋白质,从而表现出生物特定的性状。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从而使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往往会导致新基因的产生。从基因控制性状上看,可以说,现存生物体的大部分性状的产生,都来自历史上的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并且通常会引起一定的表现型变化,生物界中各种单基因遗传病如血友病等的产生都是基因突变使生物性状改变的例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虽然发生了基因突变,生物的性状并不会改变的。
1 基因突变改变生物的性状表现
从DNA水平看,基因的任何碱基的变化都会使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发生改变,如一个碱基的丢失和插入可以使密码子发生移动(移码),这样都会使合成的蛋白质与原来的迥然不同。
如果一个正常基因的一段编码顺序为:
…ACGACGACGACGACGACG…(相应的肽链为:苏氨酸一苏氨酸一苏氨酸一苏氨酸一苏氨酸一苏氨酸…)。
丢失一个A后(缺失突变),则变为:
…CGACGACGACGACGACGA…(相应的肽链为精氨酸一精氨酸一精氨酸一精氨酸一精氨酸一精氨酸…) 加上一个A后(插入突变),则变为: …AACGACGACGACGACGACG…(相应的肽链为:异亮氨酸一天冬氨酸一天冬氨酸一天冬氨酸一天冬氨酸一天冬氨酸…)。
由此看来,碱基缺失和插入的结果会令合成的肽链面目全非。
此外,如果DNA两条链上的某一碱基对发生下列取代之一,即ATGC、GCAT、CGTA、TACG(这些变化叫转换,即一种嘌呤或嘧啶为另一种嘌呤或嘧啶所取代,这是常见的变化),或ATCG、GCTA、CGAT、TAGC(这些变化叫颠换,即一种嘌呤或嘧啶为另一种嘧啶或嘌呤所取代,这种变化比较少见),那么mRNA实际上只有一个碱基发生变化,所包含的核苷酸的数目并无变化,因而合成的蛋白质也只有一个氨基酸的变化,故未必完全丧失其功能。
2 大部分基因突变不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生和美国科学家雅克・金、托马斯、朱克斯分别指出,DNA分子中的基因突变大部分是“中性”的,即这种突变不会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功能,不会导致性状表现的改变。这种“中性突变”大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在真核生物基因的内含子部分,这些片段只能转录出mRNA,而不会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分子,如在内含子部位发生基因突变,当然也不会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就不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2)在生物基因中,非编码区部分对基因的表达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决定着基因是否表达为蛋白质,在这些片段发生基因突变,如果不影响其调控功能的发挥,蛋白质仍然正常合成,就不会改变其性状;如果突变使其调控功能不能发挥,如突变发生在启动子部位,使之起不到提供起始信号的作用,就不能使其转录并翻译成蛋白质,当然就会改变生物的性状表现。
(3)分子遗传学表明,遗传密码具有兼并性。即决定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以有多个,如果DNA中某些碱基对的改变,使其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但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因而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没有影响,即是一种同义突变(是指基因的蛋白质编码序列中发生单个碱基对的替换突变时,并没有改变最后产生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具体地说,在遗传密码的三个碱基中,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往往不会造成氨基酸的改变。比如UUU和UUG都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G和u之间相互置换,都不改变密码子的功能。还是决定苯丙氨酸。同样,CUC变成UUA,还是决定亮氨酸;UCU变成AGC,也还是决定丝氨酸。
(4)基因中的一些突变,虽然改变了由它决定的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组成,但并不改变蛋白质原来的主要功能。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同一种蛋白质或酶往往由不同的氨基酸组成(这是突变造成的)。但它们的生理功能却仍然相同,例如人体细胞中的乳酸脱氨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等多种酶,虽然它们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但功能却相同就是明显的例子;不同物种中的同一种蛋白质,在生物进化进程中。由于基因突变使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有差异,但功能却没有因此而改变,以细胞色素C为例,酵母菌的细胞色素C肽链的第十七位上是亮氨酸,小麦是异亮氨酸,马的细胞色素C肽链的四十三位是亮氨酸,某种蛾则是苯丙氨酸。尽管有这些差异,但它们的细胞色素C的功能却是相同的。再如不同动物的胰岛素都是由A和B两条链组成,其氨基酸组成是有区别的,其中猪的B链第30位氨基酸和人类的不同,马的B链第30位氨基酸和A链第9位氨基酸与人类的不同,牛的A链第8、10位氨基酸与人类的不同,羊的A链第8、9、10位氨基酸与人类的不同,天竺鼠的A链有8个氨基酸与人类的不同,B链有10个氨基酸与人类的不同,但胰岛素在不同动物体内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有降低血糖的功能。
(5)在显性纯合子中,一个显性基因发生隐性突变而成为杂合子后,其隐性基因的功能也不会显现出来,仍然表现为显性性状,不会引起性状变异。例如在豌豆中,高茎基因D对矮茎基因d是显性;若在基因型为DD的受精卵中,有一个D突变为d,则该受精卵的基因型为Dd,虽然该突变导致了基因的改变,但矮茎基因在杂合状态下,也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再如在一个纯合正常的受精卵发育过程中,一个正常基因突变为白化基因而成为杂合子,其发育成个体后仍表现正常,而不是白化病患者。
(6)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显性个体发生突变而成为隐形纯合子时。虽然基因改变了,但在某些环境条件下,也可能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如由显性个体突变产生的矮茎豌豆栽种在水、肥和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也会长成高茎豌豆,表现出显性性状。
(7)如果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而不是生殖细胞,那么突变基因是不会遗传给子代的,所以就不会引起代遗传性状的改变。
篇3
关键词: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基因重组;受精作用 生物变异在高考时最常见的考查形式为选择题,落脚点多为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判断,变异与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的关系等。下面就生物变异中常见的误解总结,辨析如下:
一、基因重组是否可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广义上讲,任何造成基因型变化的基因交流过程,都叫基因重组。而狭义的基因重组仅指涉及DNA分子内断裂―复合的基因交流。基因重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以及非同源染色上的等位基因之间,这叫自由组合;另一种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是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叫做交叉互换。而根据这种定义,课本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就不属于狭义上的基因重组。显然,课本中的基因重组是指广义上的基因重组。这样,受精作用就应属于基因重组范畴。但我们如果按广义的基因重组继续分析下去,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细胞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等也都应算是基因重组,而这又与高中教材变异的分类相违背。故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学生,具体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定论。但个人认为,基因重组可分为:分子水平的重组、染色体水平的重组、细胞水平的重组。高中教材中所讲的变异把这些不同水平上的基因重组重新进行了分类界定。即高中阶段的基因重组应特指有性生殖中的分子水平的基因重组,而受精作用是一个细胞融合的过程,属于细胞水平。故个人认为,在高中阶段,受精作用不属于基因重组。
二、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判断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染色体组的理解,几倍体的判断,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知识抽象,难于理解。关于几倍体的判断,学生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体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这种错误的观点,往往是教师讲解、强调不到位;或是由于平时语言不规范,造成学生的错误认知,以至概念混乱,难于判断。教材上的概念强调,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体细胞含有三个及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多倍体。单倍体是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比较二者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二者的起点不同,前者特别强调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正确的几倍体判断的方法是:首先,区分来源,若个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不论体细胞中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若个体不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分两种情况进行判断,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个体),则看染色体组数;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则为二倍体;若体细胞中含有3个以上的染色体组,则为多倍体。
三、可遗传的变异是否一定遗传到下一代
对于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学生往往只是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而不是抓住实质去区别。例如,三倍体无籽西瓜是否为可遗传变异的判断。学生往往回答,因为三倍体不可育,所以为不可遗传变异。但如果再深入的想一想,可遗传的变异一定要遗传下去吗?一定要通过有性生殖遗传下去吗? 无籽蕃茄、无籽西瓜同为无籽果实,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由生长素处理,由环境引起,遗传物质并未发生变化,为不可遗传变异;后者为染色体变异,属可遗传变异。再比如,生殖细胞突变更容易遗传给下一代,是否就说明生殖细胞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呢?这也是把变异与性状的传递混在了一起,所有这些错误的产生都是对变异的实质理解不够。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可遗传变异不一定遗传到下一代,遗传到下一代也不一定表达,如无义突变、隐性突变等,且与遗传到下一代的几率无关。
四、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的辨析
基因突变是指由于DNA分子上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内部的可遗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原基因的一系列异质性等位基因,因而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突变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结果,其内因是基因碱基对的局部变化导致遗传信息变化,外因则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等。由于稳定的DNA分子结构在复制解旋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DNA分子复制时是外因诱发基因突变的时机。基因突变既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又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而交叉互换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Ⅰ前)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的时候,四分体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互交换一部分染色体,进而交叉,属于基因重组。
生物学中有些概念非常相似 ,有时一字之差却谬之千里 ,误人非浅 ,教学中必须将概念讲清、讲透 ,才能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现象和原理,必须学会从本质入手进行理解的、辨析性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飞雄主编.普通遗传学[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篇4
【关键词】Brugada 综合症;遗传学;心律失常;猝死 Brugada综合征(BS)的诊断基于临床,SCN5A编码于钠离子通道的а亚单位,是目前所知的唯一Brugada?综合征的致病基因。6年前发现的第2个致病基因位点,已于去年确定了第二个致病基因(GPD1L)。Brugada综合征是一类原发性心脏电异常,在部分地区Brugada综合征是年轻人猝死的首要原因。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40~60%。1992年由Brugada兄弟首先报道,因此命名。Brugada综合征引起的猝死多发生于安静及夜间睡眠时,有别于其他情况下引起的猝死,如长Q-T?间期综合征以及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从目前具有的大量SCN5A的遗传学测试结果,表明20-25%的BS患者有该基因突变。诊断为BS的多数患者,他们父母的一方也是该病患者。患者的每一个孩子有50%的几率遗传来自父母的基因突变。
1 Brugada综合征的定义
Brugada?综合征是以心电图上右胸前导联V1~V3?导联ST?段抬高异常,心脏结构正常的临床及心电图综合征,具有多形性室速或室颤引起晕厥或猝死的危险。
2 Brugada综合征的特征性
心电图改变右胸导联J波抬高呈不典型右束支传导阻滞型,伴ST段抬高,可分为3?型:①Ⅰ型心电图表现:V1~3至少一个导联ST段呈穹窿样抬高(≥2mV),随之为明显的负向T波;②Ⅱ型:V1~3至少一个导联ST段呈马鞍型抬高(≥2mV);③Ⅲ型:ST段呈马鞍型抬高但<1?mV。Ⅱ型、Ⅲ型可不伴有T波倒置。以上3型之间可相互转换或者变为完全正常的心电波形。
3 病因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变基因定位于编码心肌细胞膜钠通道а亚单位的SGN5A基因,这也是目前与该综合症研究比较广泛和确切的一个基因。SGN5A基因突变导致的Brugada综合征约占全部患者的25%,并不是导致Brugada?综合征的唯一基因。突变后的钠通道失活减速,容易产生2相折返。
4 可能机制
Brugada综合征中2相复极期各层间的电位差可能是ST段抬高的真正原因,而复极早期(1相复极期)各层间的电位差与J波的形成有关。1相复极期电位差与瞬时外向钾电流(Ito)通道有关,Ito在心外膜相对较强而心内膜相对较弱。
5 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形性室速,室颤和心性猝死。猝死常是首发而且是唯一的临床表现。该病得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绝大多数病例的猝死发生在夜间休息时,部分患者猝死发生前可有迷走神经或交感神经张力的突然升高,部分患者在室颤发生后一周有交感神经紧张度的异常增高。可有猝死的家族史,猝死事件的发生率高达75%,30%左右的患者最终发生心源性猝死。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绝大多数有症状的患者有积极的治疗作用。目前,随着临床医生和心电工作者对该综合症认识的加深,利用遗传学检测可对Brugada综合征这种病例的检出率逐渐增加,还有助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参考文献
[1] 池菊芳,等.心电学杂志[J].2010,12,29.
[2] 黄宛.心电学[M].5版.
篇5
关键词:生物竞赛试题;分析;复习策略
1出题情况总体分析
03年—12年,十年高中生物竞赛遗传学的题量和分值基本保持稳定,生物竞赛全部为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遗传学部分每年的出题总数目一般在15个以上,多的可以达到25个,难度基本相当,题量、分值保持相对稳定。
通过历年真题可以看出,在十年竞赛试题中遗传学部分,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有:减数分裂、孟德尔遗传定律、伴性遗传以及DNA的相关内容,这几部分内容不但出现的频率高,而且分值比例也较大,充分体现了生物竞赛注重考查主干知识的特点。
2出题模块分析及复习策略
通过对十年生物竞赛真题的分析,已经清楚地知道了遗传学考试的重点,因此在今后的竞赛复习中要有所侧重,辅导老师也应针对出题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导。以下几点是针对历年真题中各个模块出题情况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复习建议:
2.1针对减数分裂模块
减数分裂模块出现在高中生物课本必修2,课本中以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讲解了减数分裂的过程,讲解了减数分裂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前、中、后、末四个时期,然后简要的说明了每个时期出现的主要特征及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但是就历年的减数分裂部分的出题难度来看,仅仅掌握这些知识来应对全国生物竞赛显然不够,还应补充一些大学遗传学所学的知识。此外,针对实例来考察减数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及数目变化的题目较多,复习时因有所侧重。
2.2针对孟德尔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模块
从十年真题可见,孟德尔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这两个模块出题最多,关于这两部分的题目每年都有,而且数目颇多,难度较大,因此掌握这部分内容十分必要。针对孟德尔遗传定律模块,一部分题是给出后代基因型和亲本中的一个基因型,让学生推测另一个亲本的基因型;还有一部分是给出基因型,让学生算出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和所占比例,这类题相对容易。较难的是关于自由组合定律相关内容的考察,这部分往往给出的题目表现型比例不是课本给出的9∶3∶3∶1,而是这4个数字的随机结合,比如9∶6∶1、9∶7等,让学生推测显隐性基因或者后代基因型及比例。
伴性遗传这部分出的题一般比较难,大部分题目就是给出父母或家族中男女的患病情况,然后让学生算出后代中患病男性或患病女性的概率;还有一部分题是给出亲本和后代的患病情况,让学生推测遗传方式。
2.3针对DNA复制、结构及变性模块
对于DNA的相关考题占有不少的比例,尤其是DNA的复制,考察的较多,关于DNA的结构和变性也有考察,但是出的题目较简单而且数目不多。针对DNA的复制必修二是以实验的方法来说明的,但是就其复制过程来讲,课本讲解的过于简单,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复制需要的条件以及复制的特点。掌握这些知识来应对竞赛显然不够,需要老师按照大学课本把DNA复制的过程系统的给学生讲解一遍,让其真正了解DNA复制是如何进行的,尤其是注重其中的小知识点,如:引物的作用、复制步骤以及3’端和5’端变化。
2.4针对基因突变、重组、表达模块
基因突变内容的考察一般为突变后的特点、突变的类型以及利用突变制备筛选培养基,考察时往往和实际例子结合。基因重组考察时往往和遗传图相结合,告诉学生图距,让其算重组率。基因的表达部分一般是考察翻译所需原料、中心法则内容、给出具体例子让推测后代表现型、还有些是给出基因数目让其推测表达后蛋白质的数目。
该模块出题范围较为广泛,大部分以实例的方式考察,而且考察的内容远远超出了高中课本,所以在复习时,老师最好以例子进行讲解,学生也应自己多注意搜集这方面的实例,从而进行有效的复习。
2.5针对其他模块
针对遗传图谱模块,主要是计算遗传图距,或者告诉遗传图距求其他。例如:在玉米中,AB/ab与AB/ab杂交后代中双隐性类型的数目为全部子代的16%,这两个基因间的遗传图距是:A.10;B.20;C.40;D.60。这部分内容完全来自大学内容,因此需要老师进行重点讲解补充。
染色体变异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结构变异,数目变异考的较少,而且一般会给出实例让学生判断变异类型。例如:引起镰形细胞贫血症的Hbβ链突变的分子机制是:A.移码突变;B.碱基缺失;C.碱基置换;D.堿基插入。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侧重点,多看一些染色体变异的实例。
基因在染色体上这部分内容考察方式一般为告诉基因型和后代表现型,让学生推测各个基因之间的关系,或者告诉两个亲本上的复等位基因,让学生推测后代的表现型。这部分内容往往和连锁基因一起考察,因此在复习时,在学好高中课本知识的同时应该适当的补充相应的大学内容。
3总结
本人通过对十年内全国生物竞赛真题的分析,得到以上的信息,并针对各个模块的考察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复习策略,希望对今后参加生物竞赛的同学和辅导老师有所帮助。当然,生物竞赛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阶段乃至各个环节都需要缜密设计,要讲究科学、合理,做到有序、有度、有方。
作者:郭宇红
篇6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6-0737-02中图分类号:R394-33文献标识码:B
遗传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生物学分支科学,它从基因水平研究生物的遗传规律,所研究对象涉及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等形形的生物,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在基因组研究,克隆技术,生物制药,基因诊断与治疗等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多年来实验教学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中心,验证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学习有关的实验技术,忽略了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我校的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遗传学实验主要表现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形式都无法替代的[1]。实验教学不光是为了证实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和仅仅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术,而是为了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是形式发展的需要。当前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遗传学实验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经典遗传学实验内容多,现代遗传学实验内容少 遗传学实验主要包括两大内容:①细胞遗传学技术占33%,包括染色体核型及带型分析、染色体结构及数目变异鉴定等染色体操作技术;②经典遗传学验证性实验内容占50%,以三大遗传规律验证为主,忽视了遗传学实验,一是分子遗传实验内容为0,如DNA提取、酶切、连接、扩增与检测技术,基因突变RAPD分析等实验;这些实验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分子遗传学或生物技术的基本内容,本科生不掌握难以跟上遗传学快速发展的步伐,也与目前遗传学理论教学不相适应。二是群体遗传学实验内容仅占17%,如基因数目估计,遗传率估算,群体基因结构分析及遗传疾病风险估算等实验技术,是群体及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技术,但这些实验内容却很少。
2.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少 验证性实验50%,综合性30%、设计性20%、创新性实验几乎没有。采用传统的实验设计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指导,不能独立操作、观察,习惯做完一步就问教师下一步做什么。学生没有机会去设计、去思维、去创新。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研究遗传学的实验技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学生对实验设计方法的深入理解,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科研素质培养。
3.课外完成的实验多,课内完成的实验少 在所开设的10个实验中,需要课外完成的实验有6个,占60%,如人类染色体标本制备,整个过程需要经历采血、培养、加秋水仙素、制片等过程,培养时间需72小时,课堂计划4学时内学生不可能完成,必须由老师或学生事先做,计划内的4学时仅是学生的制片。而一般的遗传学实验,一次课仅有3~4学时,许多实验操作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完成,学生无法参与实验的全程,一旦离开老师的协作仍然无法独立开展类似实验。お
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形式
1.重组实验内容 将原来的10个遗传学实验重组、整合为经典遗传学实验、细胞遗传学实验、分子遗传学实验和群体遗传学实验4个模块。在经典遗传学实验中果蝇杂交实验作为设计性实验;群体遗传学实验的人类正常遗传性状的调查,作为设计性实验;细胞遗传学的人类染色体的制作为综合性实验, 其实验课时比重分别为4∶3∶2∶1。
2.增加分子遗传学实验技术 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了《分子生物学》,其课程已经开设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学生掌握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在《遗传学》实验中,则重点突出人工诱发基因突变的方法设计、各诱发突变处理材料与未诱变材料RAPD指纹差异分析,以及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对广西特有的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的检测,避免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内容重复。
3.增设创新性实验 4个实验模块做为《遗传学》实验必做的基本实验,此外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教师给学生一些方向性的选题,如结合广西特有的动、植物,进行的染色体分析技术;环境中致畸、致癌、致突变(三致)物质的检测等,由学生组成课题组按申报课题的方式写出标书,专业教师审核其可行性,配指导教师进行创新性实验1个,学生边设计、边实验、边研究。
4.实施全天性开放实验教学 为配合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实验室实施全天性开放实验教学,让学生不受实验室、实验学时和实验项目的限制,实验室三开放:时间开放、实验项目开放、试剂和仪器设备开放。学生可以通过自行查阅文献、自行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实验室安排教师值班、并负责指导学生,学生自我调节、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同时可提高高档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通过问卷调查,95%的学生认为开放实验室对动脑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封闭式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对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地位大有裨益,是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的[2,3]。
5.考核方式的改革 实验教学实行学分制,一般不进行书面考试,着重学生设计思路、实验技能与实际操作水平的考核,方式可以口试、操作、实验报告、论文报告、答辩或研讨等方式进行考核,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创新性实验按(4∶4∶2)的比例,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通过对2000~2003级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实行实验教学的改革,认为遗传学实验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的培养,有助于对经典遗传学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事半功倍的效果。从《遗传学》实验课问卷调查可看出,03级生物技术有97.7%的同学赞成开放性实验,有近90%的同学认为对培养实践能力有较大的帮助,此外90%的同学希望能增加更多的开放性实验内容以供同学选择。在2004级的同学中我们正在开展创新性实验,由学生自行确定选题,设计实验方案,在经费许可条件下,购买试剂,完成实验,目前正在进行中。通过实验教学的改革力求将培养目标由知识技能型转变成能力培养型,实验教学以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的,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许征程,安静霞. 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1):92-94.
[2]陆审龙. 开放教学实验室,提高学生创造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9,6(8):10.
篇7
1 微卫星不稳定(MSI)
1980年Wyman等[2]首先发现了DNA分子中的一个高度多态性位点,其后人们不断发现这一类由一段核苷酸序列多次串连重复所形成的高变区,称为VNTR。VNTR又进一步分为小卫星和微卫星。小卫星的特点是重复单位长度为8到数10个核苷酸,不同的基因座位有不同的结构,但一般都拥有一段共同的核心序列。1981年Miesfeldd等[3]首次发现微卫星DNA,微卫星DNA由2~6个核苷酸组成,常见的有2、3、4核苷酸重复序列,尤以二核苷酸的重复序列(CA/GT)n最为常见。微卫星广泛存在于原核及真核基因组中,约占真核基因组的5% ,多位于编码区附近,也可以位于内含子、启动子、Alu序列中。微卫星DNA数目巨大,人类基因组中约有5×104 个(CA)n重复序列,重复次数一般15~60次,重复单位结构相同,其长度一般小于200 bp。每个特定位点的微卫星DNA均由中间的核心区和的侧翼区2部分构成。核心区含有1个以上称为“重复”的短序列,一般该重复单位的碱基对数目不变,而串连在一起的重复单位数目是随机改变的,如果用一种不切重复单位的限制性内切酶把DNA分子切割成限制性酶,该限制性酶中位于核心区的即是侧翼区[4] 。
近来分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基因的不稳定性是人类癌症多步骤发生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被认为能增加正常突变速率与导致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突变。MSI是指在一些遗传性疾病、炎性疾病和恶性肿瘤中,微卫星的串连序列的重复数目常与正常微卫星DNA不同[5]。微卫星DNA序列的改变使其不能正常地发挥调控作用,使细胞的增殖及分化发生异常,由此导致了肿瘤的发生。MSI指基因组中简单重复序列次数的增加或减少,可表现在多种不同的肿瘤中,且仅在肿瘤中出现。说明MSI与细胞的恶性转化有关。目前,微卫星DNA不稳定性作为肿瘤细胞的基因标志物,在肿瘤研究中愈来愈被人们重视。随着对MSI与肿瘤关系研究的深入,表明很多肿瘤的发生与MSI相关。MSI是继癌基因、抑癌基因发现之后的又一肿瘤发生的新途径,在肿瘤预防、诊断和治疗上有重大意义[6]。MSI在肺癌、食管癌、膀胱癌早期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研究基因组MSI的发生也助于发现新的抑癌基因(易感基因或疾病基因)。事实上,MSI是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的特点,并由4种MMR如hMSH2、hMLH1、hPMS1、hPMS2突变所致。
2 结直肠癌与微卫星不稳定
结直肠癌的发生分遗传性和非遗传性2类,遗传因素引起的结肠癌包括家族性大肠腺瘤息肉病(familia1adenomatouspolypo8is,FAP)和HNPCC,非遗传性结肠癌即散发性结直肠癌。近年来研究发现FAP、HNPCC及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途径不同。FAP和一些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生主要由APC基因突变引起,该类肿瘤的发生是按杂合丢失途径进行的,而HNPCC和另外一些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生主要是MMR基因起决定作用。肿瘤的发生、发展是按照复制错误途径进行的。
2.1 分型 1997年1月,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组织的“微卫星不稳定和RER表型在肿瘤检测和肿瘤家族性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会”上决定将结直肠癌按微卫星不稳定发生频率分为3型 [7]。在分析的5个微卫星DNA标记中有2个或2个以上发生微卫星不稳定现象称为MSIH;如1个发生微卫星不稳定现象称为MSIL;如没有发生微卫星不稳定现象称为Mss。在当前的许多研究中,也常将结肠癌统分为微卫星不稳定阳性(MSI+)、微卫星不稳定阴性(MSI)2类。
2.2 MSI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意义 错配修复基因bMLH1和hMSH2在结直肠癌病因学中的作用已得到证实。复制期间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特征结果,复制错误表型可见于大多数HNPCC中,而在ScRc中仅占少数[8]。MSI在ScRc中占l2%~15%。目前MSI被认为是错配修复缺乏所致。Aaltonen等[9]研究结直肠癌MSI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发现,MSI与DNA二倍体低分化的肿瘤表型有关,涉及2个以上微卫星标记的MSI的存活期显著长于无MSI肿瘤。Mori等[10]采用PCR技术检测54例结直肠癌,MS1检出率为22%,在MSI阳性病例中42%的患者为结肠多发癌。伴有MSI的结直肠癌预后较好,大量文献报道,MSIH结肠癌与MSS型结肠癌相比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前者预后较好,较多炎症细胞浸润,在Ⅱ、Ⅲ期结肠癌中,MSIH型肿瘤患者5年生存期高于后者;MSIH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浸润组织更深、较少淋巴结转移、原发病灶多位于右结肠。
2.3 MSI与癌前病变的关系 在慢性炎性疾病患者中发现MSI可能是发展成癌的早期表现征象。Cravo[11]对26例病史在10年以上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发现DNA修复缺陷与低叶酸状态有关,是造成UC的又一病因。他认为这种DNA缺乏与低叶酸状态,促使大范围基因突变,而且不能及时得到矫正,进而向恶性方向转化。
2.4 MSI与HNPCC的关系 近年研究表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由于DNA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所致,而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则表现为微卫星不稳定,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杂合丢失途径不同。微卫星不稳定的发生系按复制错误(RER)途径进行的[12],是一种新的致癌机制,并且目前MSI不稳定检测作为筛选错配基因突变肿瘤的1个重要方法。从MSI到肿瘤的发生是HNPCC的l条特殊的发生途径,即MSI是错配修复基因突变的1种重要的表型,更准确讲是错配修复基因失活的1个标志,目前发现主要与遗传因素和基因的表型遗传学有关,而且在HNPCC变化过程中,MSI状态存在1个“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微卫星低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low stability,MSIL)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high stability,MSIH)”的序列[13]。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约占所有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5%~10%。已知至少有5种错配修复(MMR)基因(hMSH2;hMLH1,hPMS1,hPSM2和hMSH6/GTBP)与其有关。超过90%的HN.PCC家系是由hMSH2和hMLH1基因突变所致[14]。MSI是错配修复系统异常的表现,存在于90%以上的HNPCC患者和少部分散发性大肠癌患者,因此检测微卫星不稳成为国际上筛选HNPCC患者的金标准,对不符合Amsterdam标准但怀疑为HNPCC的患者,MSI检测可以帮患者仰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已发现高度微卫星不稳肿瘤与低度微卫星不稳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有明显差异,高度微卫星不稳肿瘤好发于近侧结肠、多为低分化、双倍体、生存率高等;分子生物学方面,高度微卫星不稳肿瘤与hMLH1和hMSFE突变关系密切,而低度微卫星不稳肿瘤则与hMLH1和hMSH2突变无关。因此,多数学者将低度微卫星不稳与微卫星稳定归于一类(MSI阴性),仅将高度微卫星不稳肿瘤定义为MSI阳性[15]。
综上所述,MSI为大肠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研究开辟了新途径,有关MSI确切的致癌机制,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导致结直肠癌MSI的发生,低频率MSI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在MSI基础上,通过查找潜在多态重复基因序列寻找肿瘤的特异性标记,研究各类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将有利于推动肿瘤预防和早期诊断以及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但是也存在不少争议,如在MSIL判定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是否与MMS存在差异问题上尚没有一致认识,因此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谢发君.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结肠癌的研究进展.癌变畸变突变,2007,19(1):82.
[2] Brennetot C, Buhard O, Jourdan F, et al.M ononucleotide repeats BAT26 and BAT25 accurately detect MSIH tumors and predict tumor content:implications for population screening.IntJ Cancer,2008,113(3):446450.
[3] Miesfeldd R,Krystal M ,A rnheim N.A member for a new found between the human D and B globin genes.Neucle.ic Acid R es,1981,9:59.
[3] Knudsen no,nielsen fc,vinther l,et al.Nuclear loca1ization of human DNA mismatch repair protein exonuclease 1(hExo1).Nucleic Acids Res,2007,35:2609.
[4] Youn ck,cho hj,kim sh,et al.Bcl2 expression 8uppressesmismatch repair activity through inhibition of E2F tmnscriptiona1 activity.Nat cell Biol,2005,92:2286.
[5] Boland cr,thibodeau sn,hamii 0n sr,et al.A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workshop on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for cancer detection and fami1ial predjspostitjo:development 0f intemaational criteria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in colorectal cancer.cancer Res,1998,58:5248.
[6] Popat S,Hubner R,Houlston RS.Systematic review of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and colorectal can cer prognosis. J Clin oncol,2005,23(3):609618.
[7] Arnold cn,goelam,b0land cr.Role of hMLH1 promoter hypermethylation in drug resistance to 5nuomuraci1 in colorectal cancer cell lines.Int J cancer,2008,106:66.
[8] Aatonenla,peltomaki p,leach fs,et al.C1ues tothepathogenesis of familial colorectal cancer.science,2006,260:812.
[9] Moriy,selaru fm,satof,et al.The impact of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on the molecular phenotype of colorectal tumors.cancer Res,2008,63(15):4577.
[10] Cravo M I,albuquerque C M,salazar de sousa l,el al.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nnonneoplastic mucosa of patients with ulceraIive colitis:effect of folate supplementation.Am J Gastroenterol,1998,93(11):2060.
[11] 盛剑秋,田素丽,吕扬,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微卫星不稳定研究.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6,13(5):537.
[12] 金黑鹰,颜宏利.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80.
[13] 刘善润,王振军,赵博,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hMSH2与hMLH1种系突变的筛查.中华医学杂志,2007,84(9):714.
篇8
1牙齿的遗传性疾病
1.1釉质结构异常(Enamelstructuralabnormality)常染色体显性牙釉质发育不全是常见型,和定位于4q21的相关enamelin基因突变有关[1];常染色体隐性釉质发育不全,其和位点于19q13.4的Kallikrein4基因突变有关[2];此基因产物可在牙发育成熟期降解釉蛋白酶,导致釉质矿化异常;x-连锁性釉质发育不全,其相关基因位于Xp22.3的amelogenin基因突变[3]。临床表现摘要:釉质发育不全表现为釉质发育早期釉质厚度减少,牙冠黄色或褐色光滑,锥形牙冠;釉质成熟不全表现为釉质呈毛玻璃样白垩状,硬度低于正常釉质,主要发生于第三磨牙或第一磨牙,X线影像可见牙呈长方体和短根,髓室在根-颌方向长,颈部收缩,因此种牙根像有蹄动物,故称牛牙样牙(taurodontism)[4]。遗传性釉质钙化不全,表现为釉质软,易碎,探针探之可划成沟,牙呈暗褐色。釉质发育不全晚期,此期具有钙化不全,表现为釉基质形成的量正常,但质软透明,釉质较快成片脱落,易着色,上颌切牙发展成台阶状外形。有时釉质发育不全和成熟、钙化不全同时存在。
1.2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dentinogenesisimperfectatypeⅡ,DGIⅡ)又称乳光牙本质Ⅱ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4q21,目前认为和牙本质唾液酸焦磷酸蛋白基因(Dentinsialophosphoprotein,DSPP)突变有关,但存在遗传异质性[5]。临床表现摘要:在一家族中连续几代出现,可累及乳牙、恒牙,牙呈乳光色或兰灰色,釉质正常,但由于釉牙本质连合处结合薄弱,故易磨损和分离而破裂,暴露黄色牙本质,冠呈球形;因之较正常牙短小。X线影像可见根短而呈圆锥形,早期髓室宽大而成壳状牙(Shellteeth),到晚期则髓室变窄或完全阻塞,常伴有釉质发育和钙化不全,牙冠可见透明区,牙呈影样牙(ghostteeth)[4]。
1.3先天性缺牙(Congenitalabsence)
1.3.1非综合征型先天牙缺失多数牙缺失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和定位在14q12-13上Pax9(pairedbox9)基因突变有关;少数牙缺失[6]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定位于4p16.4上的homeobox基因(Msx1)的突变[7];中国学者命名了一种“何-赵缺陷症”是先天恒牙缺失病,其基因定位于10q11.2,是一种家族遗传性遗传病[8]。临床表现摘要:缺牙是以上颌第二双尖牙缺占多数,再次是上颌侧切牙。
1.3.2综合征型先天牙缺失
1.3.2.1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病(hypohidroticectodermaldysplasia,HED)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3种,以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见。和定位在Xq12-13.1的基因EDA有关[9]。临床表现摘要:无汗腺和皮脂腺,缺毛,少泪,皮肤干燥,体温升高,鼻梁塌陷,前额突出,乳牙或恒牙部分缺失。
1.3.2.2先天性中胚叶发育不全(Congenitaldysplasia)Rieger’ssyndrome(雷氏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同源异型盒转录因子Pitz2基因突变引起,其基因定位于4q25-26[10]。临床表现摘要:面部宽、下颌前突,上颌发育不良,前牙缺失或部分无牙畸形。
2牙龈及牙周组织的遗传病
2.1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Hereditarygingivalfibromatosis,HGF)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相关基因位点有二。位于2p21-22的SonofSevenless-1基因(sos1)、位于5q13-22的编码钙/钙调蛋白依靠性蛋白激酶基因突变有关[11]。临床表现摘要:龈呈弥散性增生、肥大,呈结节状,色正常,有时可覆盖牙冠或达到牙合面。
2.2侵袭性牙周炎(agressiveperiodontitis,AgP)根据1999年国际最新分类法将早发性牙周炎(包括青春前期牙周炎、青少年牙周炎、快速进展期牙周炎)归类于侵袭性牙周炎[12]。根据遗传学和家系分析显示,遗传因素影响牙周炎的发生,Marazita等[13]对149个核心家庭(631个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早发牙周炎的黑人和非黑人种中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Long等[14]提出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及Fretwell等[15]对青少年牙周炎分析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最近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多肽性和早发性牙周炎的关系已证实,具有t等位基因的个体易患早发性牙周炎[12]。牙周炎发病和遗传因素有关外,环境因素也起一定的功能,是一类多基因的遗传易感性疾病。临床表现摘要:牙龈炎症、有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牙松动,丧失咀嚼功能。青年女性多见,牙周组织破坏程度和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好发部位为第一恒磨牙或切牙,对称性破坏,进展快,有家族聚集性。
3牙齿和皮肤或骨组织的遗传病
3.1掌跖角化牙周病综合征(hyperkeratosisofpalmsandsoles-prematureperiodontaldestructionofteethsyndrome)又称Papillon-Lefèvre综合征(PLS),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掌跖角化和角质素基因突变有关。有人称为类牙周炎变性病。临床表现摘要:手掌和足跖部皮肤过度角化,多为弥漫型,早年牙周病(4岁前即可发生),异位钙化(颅内),伴有外胚叶发育不全。
3.2家族性巨颌症(Cherubism)又称家族性骨纤维异常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因定位于4P16.3,基因编码SH3结合蛋白SH3BP2[16],通过SH3结构域和C-Abl结合时发生突变。临床表现摘要:颌骨对称性、无痛性膨胀畸形,主要是下颌,有家族史,X线影像示为多房性。
3.3颅锁骨发育不全(cleidocranialdysostosisCCD)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因定位于6P21的runt相关转录因子2基因(Runx2)所编码的转录因子Al(CBFAI)发生突变[17]。临床表现摘要:骨和牙均有畸形,锁骨缺失,颅骨横径发育过大,鼻根宽、鼻梁低平,因长骨发育不全,故身材短小,上颌骨发育不良而有腭弓高拱,下颌前突,双肩有不同程度的并拢。
4口腔黏膜和其他组织共同发生的遗传病
4.1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MaltipleNeuofibromatosis)为染色体显性遗传,美国Collins报告神经纤维瘤基因NF1定位于17q11.2,NF1有高突变率,其编码的蛋白产物为神经纤维瘤素(neurofibromin)[18],参和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调节[19]。临床表现摘要:皮肤出现牛奶咖啡色素斑,口唇、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半球状,软结节性神经纤维瘤,有时可以从皮肤处悬垂,表面光滑而软,压迫时有的皮肤疝气退回感,此病多位于神经干沿线。超级秘书网
4.2普茨综合征(Peutz-Jegher’sSyndrome)又称黏膜皮肤色素沉着和胃肠息肉症,本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色素和息肉可能有单一基因引起[20]。临床表现摘要:唇、口周、口黏膜黑色素沉着,肠息肉可分布于全肠道,可见于婴儿及30岁者,有复发性腹痛,特征是早饭后10~15min有间歇痛,有直肠出血,唇部色素沉着,口周雀斑可作为诊断此综合征的提示。
篇9
关键词:糖尿病 基因 遗传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的代谢性疾病,其患病人数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改变以及诊断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增加。如今糖尿病是世界上第五位主要死亡原因,在发达国家更是继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一、糖尿病的两种类型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共同点为:都是由于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
但两者也存在明显不同:
(1) 年龄上:1型糖尿病绝大多数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大多数40岁以下发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
(2)起病时体重: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越肥胖越易患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明显消瘦。
(3)临床症状: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
(4)急慢性并发症区别: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就急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这些病变在2型糖尿病都较多见。
(5)临床治疗区别: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当然当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也是胰岛素的适应症。
二、关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依赖胰岛素治疗,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并且终身使用。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病友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
从基因角度看,不同的基因型会使相同疾病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青春期前发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多表现为DRB1*0301/DRB1*0401基因型,起病急骤并伴β细胞的广泛破坏,而青春期后发病的患者多表现为β细胞的缓慢破坏,C肽水平较高且有较长时间的缓解趋势。后者往往存在低到中度水平的人白细胞抗原(HLA)易感基因型。多项研究证实,PTPN22基因C1858T多态性(Arg620Trp)与多种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相关。乌克兰学者季哈诺夫等研究了乌克兰人群中的PTPN22基因C1858T多态性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发病的关系。结果显示,PTPN22基因C1858T多态性与LADA的相关性强于1型糖尿病,其在LADA基因遗传易感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型糖尿病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被认为是多种易感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多因素疾病。虽然导致β细胞免疫耐受遭破坏的启动机制仍然扑朔迷离,但随着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逐渐发现部分基因突变、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其之间的关系。
2型糖尿病的研究
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翁建平教授的科研团队发现了我国大陆首例特殊类型糖尿病MODY2家系,并在遗传学发现了新的突变位点。研究报道了中国大陆首个青少年中的成年起病型糖尿病II型(MODY2)家系,该家系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有患者均存在空腹高血糖,且基础状态下胰岛素分泌减少。基因测序提示该家系高血糖患者均存在一个新的葡萄糖激酶(GCK)基因突变-E339K(谷氨酸赖氨酸),突变与高血糖共分离。为明确突变与高血糖的因果关系,该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突变基因功能学研究,结果表明突变造成的GCK酶活性与热稳定性显著下降可能是其引起高血糖的具体机制。
三、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学发现
1.孤独症或其它发育障碍与母体肥胖和糖尿病相关
研究证实患有肥胖症的母亲生下患有孤独症儿童的几率是那些没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的正常体重的母亲的1-2/3倍,而且她们的孩子患有其它发育障碍疾病的可能性是健康人的2倍多。
他们发现,患有糖尿病的母亲产下患有发育延迟的儿童的几率是健康母亲的2-1/3 倍。然而,尽管患有糖尿病的母亲产下患有孤独症儿童的比例比健康母亲要高,但这个结果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还发现,糖尿病母亲产下的孤独症儿童比健康母亲产下的孤独症儿童表现出更弱的能力——他们在语言的理解和创造以及适应流上都有更大的缺陷。
2.伴糖尿病遗传综合征
伴糖尿病遗传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家族遗传性毛囊性病变。常伴有糖尿病、肝肾病变和维生素A代谢异常。主要组织学特征为一高度角化和部分角化不全的角栓,凹入表皮内,穿过表皮进入真皮,在真皮内引起炎症细胞反应。表皮细胞增生,真皮有肉芽肿形成轻度胶原变性。最早1例22岁女性白人,出现无症状的泛发性丘疹损害,命名为真皮穿通性毛囊及毛囊旁过度角化病。
主要见于20岁以后的成人,皮肤呈特征性的毛囊角化病变,常伴糖尿病等可确诊。目前尚无有效疗法。有人提可能与维生素缺乏有关,故给予大剂量维生素A、维生素E。局部可试用角质剥脱剂,伴糖尿病者应积极控制,同时保护好肝肾功能。
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流行情况仍在持续迅速恶化,糖尿病风暴正席卷全球,演变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最大灾难。人类如果无法改变糖尿病,糖尿病则必将改变人类。对于糖尿病这一迫在眉睫的威胁,如果我们无法控制其开始,我们应该努力控制其结局;如果我们无法改变其结局,我们应该努力改变其进程;如果我们能够改变其进程,我们应该努力尽早行动。
参考文献:
[1]生物谷网[DB/OL].
[2]糖尿病网[DB/OL].
篇10
【关键词】 P53蛋白;食管癌;免疫组化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人类消化道的常见肿瘤,也是世界最常见的十种恶性肿瘤之一,位居我国肿瘤死亡的第四位。近期报道,每年新增患者超过300000人,并且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当前临床就诊的病例多属于中晚期,其中能够行根治性切除术者只有1/3,且手术切除的5年存活率仅25%左右[2]。因此,就目前的状况来看,降低食管癌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分子水平上涉及多个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蛋白质的改变。所以,分子生物学方法现已成为EC早期诊断、判断预后、治疗及预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2007在我院行食管癌手术的62例患者,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34~76岁,平均56岁,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鳞癌。其中高、中分化48例,低分化14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8例,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4例,癌浸润至黏膜下层3例,肌层23例,全层3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未经放化疗。
1.2 实验材料和方法 SP试剂盒、抗p53单克隆抗体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常规切片,脱蜡水化。3%H20。溶液作用5 min,微波炉抗原修复。加10%正常山羊血清,室温下孵育5 min。倾去血清,加入P53单克隆抗体工作液,置于4度冰箱中过夜。PBS液洗片后加入二抗,37度恒温箱中孵育20 min。洗片后加入LSAB复合物,37度恒温箱中孵育20 min。PBS液洗片,配制DAB显色液,加入切片中显色,封片。
1.3 免疫组化结果判断 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呈棕褐色颗粒定位于细胞核内,阳性细胞75%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各项目内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p53蛋白在62例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48.4%。在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50.0%和45.0%(P>0.05);低于60岁年龄组和高于60岁年龄组分别为46.9%和50.0%(P>0.05):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分别为47.6%和50.0%(P>0.05);肿瘤浸润黏膜及肌层的患者表达阳性率为61.1%,浸润全层时为30.8%(P
3 讨论
肿瘤的发生和演进过程中,细胞将发生一系列遗传学的改变,如一些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而其中某些基因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可能就是细胞癌变的标志。P53基因是一个肿瘤高度相关的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7p13上,基因全长大约16~20kb,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编码393个氨基酸。参与细胞增殖和分化,与细胞周期的调控密切相关。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于G1/G2期,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抑瘤作用。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野生型p53基因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和转化的作用,正常细胞中野生型p53基因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可以阻止细胞于G1/S期,其半衰期短,含量低,用免疫组化方法无法检测到。突变型p53是一种促癌基因,是P53基因突变的产物。研究表明,在人类恶性病变的发展过程中,常出现p53的突变,突变型p53蛋白不仅失去对细胞异常增殖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细胞异常增殖,最终使细胞全部表型出现恶性化[3]。同时,这些突变引起氨基酸的取代,出现蛋白质结构的变化,所表达的蛋白质半衰期较长,且突变型P53蛋白具有癌蛋白活性且稳定性增高,因此可以检测出来,即提示利用免疫组化检测p53基因蛋白表达是突变型[4]。在食管癌中,有30%~50%的患者存在P53基因的突变。P53基因突变可能是食管细胞癌变的一个早期事件,这在早期的研究中已经被证实。目前开展了多项针对P53基因的靶向治疗的研究[5]。(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国外有学者研究证实,P53基因突变与肺癌易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预后差有关J[6],就其在食管癌中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的P53基因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关,而后者已经证实食管癌预后不良主要因素,因此本结果提示P53蛋白的表达可能食管癌预后不良指标之一。
参 考 文 献
[1] Parkin D M .Globalcancer statistics in the year2000.Lancet Oneol,2001,2(9):533-543.
[2] 黄诗良,孟祥中.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现代使用医学,2005,9(17).
[3] 李辉,阎天生,张晓娜.食管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河北医药,2006,28(8):755-757.
[4] 苗战会,路平,陆志红,李荣.p 5 3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参数关系 .Medical Information Medicine&Surgery,2009,22(8):696-797
- 上一篇:金融学基本原理
- 下一篇:中医内科主治相关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