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常见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常见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

篇1

关键词:蔬菜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品种

中图分类号: S436.3;S6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4.043

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除了体现在需求的提升上,还体现在对蔬菜质量的提升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蔬菜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如何在提高蔬菜产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蔬菜的质量成了研究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社会对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越来越关注,为了达到食品安全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蔬菜栽培技术,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1蔬菜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现状

从目前社会的发展趋势看,对蔬菜的种植无论是种类多样化,还是蔬菜的质量都有了新的需求,这体现出优化蔬菜栽培技术以及加强病虫害防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此发展背景下,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与关注。所谓的无公害蔬菜是指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的蔬菜,对于蔬菜的化学农药等也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大大降低了对人身体产生危害的可能性。

从蔬菜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看,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在实际培育种植的过程中还有诸多的问题存在。例如,在蔬菜栽培的安全意识上仍有欠缺,在种植时还存在滥用化学药品的现象等。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虽然蔬菜种植技术有了比较大的突破,但是在实际种植中使用的频率比较低,在相关的推广中还有待提高。

2优化蔬菜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

2.1更新蔬菜栽培技术,营造优良生产环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蔬菜栽培的技术上也不断有所突破,目前蔬菜的种植正在向更科学、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对蔬菜种植的流程与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与创新。为了进一步提高蔬菜栽培技术,将其应用在实际种植当中,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关注蔬菜栽培技术的发展及蔬菜的新品种,对种植的蔬菜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与认识,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的种植方法。例如,蔬菜的降温,主要有通风及遮光等几种方式,从而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

对于不同种类的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种植也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立足实际,从实践中摸索经验。例如,如何掌握蔬菜的种植密度,以及对于病害的补救措施方法等。

2.2树立绿色环保意识,重视病虫害防治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也是影响蔬菜种植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蔬菜种植的质量,需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在传统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大多都是选择施用农药,但其危害性极大。从目前病虫害防治工作来看,滥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依然存在,对于病虫害防治的研究虽不断深入,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还有待提高。近年来我国在经济上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也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并为此付出了不菲的代价。环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基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国家对相关的蔬菜种植工作做出了规定。病虫害防治需要坚持预防为主,科学合理地使用药剂解决相关问题。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而化学农药的使用则是化学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哪一种防治方法,防治工作的共同点都需要加强对种植品种的了解,例如,物理使用的高温处理,要了解种子、幼苗等不同阶段的相关性质,而化学药剂则需要选择化学残留及对蔬菜影响更少的施用方式。

3结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在过去,蔬菜栽培受光照、空气湿度、温度等外在因素影响非常大,同时在种植周期、时间上也有比较大的限制。新时代的科技发展,为蔬菜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相关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也拓展了空间。相信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蔬菜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能够进一步发展,为农业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金耀.浅谈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基层农技推广,2014,(07).

[2]李昌,孙永贤.浅谈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3,(10).

篇2

关键词:防虫;无公害蔬菜;农药

中图分类号:S436.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普遍追求没有农药残留的无公害蔬菜,导致市场上无公害蔬菜出现了供需失衡。那么如何减少蔬菜中的农药含量,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蔬菜病虫害防治,如何做好优质无公害蔬菜产品的供应,成为农业科研人员和蔬菜种植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无公害蔬菜防虫技巧研究经验,分别从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农业综合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以及生物防治技术等方面,初步探讨无公害蔬菜的防虫技巧问题。

1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农业综合技术

1.1 做好将要种植蔬菜土壤的消毒处理

种植蔬菜前进行土壤消毒是必须的,这样可以保证床土没有任何的病虫害、虫卵以及杂草种子。具体可以将多菌灵粉、五氯硝基苯和敌百虫混合后对土壤进行消毒,施肥方面尽量选择有机肥。

1.2 实施蔬菜种植的倒茬轮作

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壤资源,又可以有效防止和减轻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在一些轮回困难重茬严重的土地上,若是遇到病虫害高发期,在增加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土壤农药污染加重。因此在倒茬轮作中,应该避免同一品种蔬菜连续2茬以上在同一土地上生产,选择在同一土地上分类换茬的方式种植。

1.3 精心选种并做好种子消毒

各种品种的蔬菜具有不同的抗病虫能力,在选择蔬菜的品种时,可以根据栽培技术、生态环境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抗耐病虫性强的良种,优质种子选好后,接下来就需要做好种子的消毒化处理,消毒处理最好选择物理消毒法,具体步骤为:将种子浸泡在温度50℃左右的温水中,然后搅拌15min左右,将种子捞出后进行搓揉、冲洗。消毒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的种子浸泡的时间是不同的。

1.4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

合理的播种时期不仅可以错开病虫害的高发期,避免蔬菜病虫害的发生,还可以提高蔬菜的出苗期,对保证蔬菜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5 做好蔬菜苗期的精心管理

蔬菜苗期尽量选择使用有机肥,保证土壤肥沃。种植人员应该适时对中耕除草,保护地菜川或露地菜川,较少初侵染源。

1.6 适时定植,合理密植

不同种类的蔬菜具有不同的定植时期,例如茄果类可以在带花或者带果时进行定植,叶菜秧苗类的蔬菜必须在具有5片真叶时才可以进行定植。在种植时,需要注意蔬菜之间的间距,防止相互遮光,做到合理密植。

2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物理防治技术

2.1 人工捕捉防治法

对于那些危害集中,具有假死性以及活动性不强的害虫可以采取此类办法。例如,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趋光性和群集习性,可以对其进行人工捕杀。对于象鼻虫、金龟子等害虫,可以通过震落法,将其在地面上一网打尽,同时对于害虫卵块要尽最大限度的将其消灭。

2.2 物理防治法

2.2.1机油诱杀法

主要是通过将机油涂抹到黄条或者黄板上,对斑潜蝇、白粉虱以及蚜虫等害虫进行诱杀。

2.2.2遮阳网法

主要是通过覆盖遮阳网控制番茄病毒病。

2.2.3趋避蚜虫法

主要是通过挂与株高相平的银灰色膜条来趋避蚜虫,预防病毒病。

2.2.4覆盖地膜法

主要是通过覆盖地膜防止土壤病菌传播到植株上。

2.2.5防虫网法

主要是通过设置防虫网防止迁飞性的病虫害进入温室导致蔬菜病虫害的发生。

3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化学防治技术

3.1使用无污染的植物性农药和生物农药

无公害蔬菜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没有农药污染残留,因此在防治蔬菜害虫时,要选择安全有效的农业、无污染的植物性农药和生物农药正好满足上述条件,常见的生物农药有农抗120、农用链霉素以及Bt乳剂等。

3.2注意化学农药的科学使用

要想不依靠一点化学农药来完全防治蔬菜病虫害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科学使用化学农药,使用时应该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使用,避免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首先在选择农药时,要选择低残留、低毒的农药;其次在用药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药时间以及施药剂量,按照标准记录用药的安全间隔时间;最后在蔬菜采摘之前,坚决不能用农药。同时在施加化学农药时,要注意不断改进施药技术,做到合理使用农药。

4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病虫防治主要是指采用抗生素、害虫的天敌以及生物农药来代替直接使用化学药剂来杀死病虫,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蔬菜的农药残留,提高蔬菜的品质。生物防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其防治措施主要包括:

4.1 用昆虫激素防治蔬菜病虫害

昆虫激素防治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蔬菜病虫防治技术,它通过利用昆虫的内激素或者外激素对昆虫进行迷向、诱杀等。

4.2 以虫、菌等为蔬菜治虫、治病

例如采取病毒、真菌、细菌等来消灭病虫害,巧妙利用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或者捕食性天敌,比如可以通过释放丽蚜小蜂来捕杀白粉虱的方式保护蔬菜免遭病虫害。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保证无公害蔬菜的质量,就需要从蔬菜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创新传统防治技术,降低蔬菜农药残留量,确保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绿色、环保的无公害蔬菜。

参考文献

[1] 候喜萍.无公害蔬菜防虫新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

[2] 张玉龙.推广蔬菜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2010(3).

篇3

关键词蔬菜;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126-01

育苗过程中能否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是育苗成败的关键性技术环节之一,也是蔬菜栽培成败的前提。育苗阶段幼苗分布集中,群体密度大,病虫易传播,是蔬菜易发病时期。同时也由于苗床所占空间小,管理省工,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蔬菜苗期病虫害防治必须以防为主,采取多种措施回避、限制和杀灭病虫,将病虫消灭在发生危害之前。蔬菜本身抗性、环境条件与病虫害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合理栽培管理和环境调控,选择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增强作物自身抗性,及时消灭病原物和害虫才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和发展。保护地育苗过程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培育无病虫、生长旺盛的壮苗,将为后期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农业防治

蔬菜病虫害的农业防治即通过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虫产生的环境条件,从而防止或减轻病虫危害。

1.1选用抗性品种

不同蔬菜品种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不同,选用抗虫品种即可利用蔬菜本身的遗传抗性来防治病虫。

1.2苗期科学管理

以培育壮苗为目的,提倡穴盘及营养钵育苗;为保证幼苗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应做好苗床保温防寒及降温防雨工作;及时间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拉大苗距;合理施肥管水,注意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1-2]。

1.3进行隔离

育苗地应与栽培地相隔离,并将温室门、窗及通风口用细纱网与外界隔离,以阻止害虫进入。同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残株及垃圾,保持室内外卫生。

1.4嫁接育苗

土传病害可通过用抗性砧木嫁接而防治,且有利于培育壮苗。

2消毒预防

对育苗所用培养土、基质、种子、工具等进行消毒是蔬菜育苗中预防病虫害常用的方法。

2.1基质消毒

可用40%甲醛50倍液将基质喷施均匀,并覆盖塑料薄膜,将四周封严,3~5 d后揭膜,1~2周后使用。也可用50%多菌灵水浓液25~30 g拌1 t细土,注意充分搅拌均匀后盖膜密封2~3 d,可杀死枯萎病等病原菌。夏季高温季节在温室或大棚内将基质堆成高20~30 cm的堆,用喷壶喷湿基质,使含水量维持在80%以上,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将温室或大棚密闭。

2.2种子消毒

目前,种子消毒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一是药剂浸种,将种子放入药液中浸泡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浸种效果与药剂浓度和浸种时间有关(表1);二是温汤浸种,准备种子体积3倍的55 ℃温水,将种子倒入,充分搅拌15 min后,使水温降至30 ℃,继续浸种3~4 h;三是药剂拌种,一般药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0.5%,注意使药粉充分且均匀地黏附在种子表面。

2.3育苗场所及器具消毒

育苗温室可提前用硫磺熏蒸,育苗工具、架材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冲洗。

3生物防治

蔬菜病害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产品进行防治,蔬菜虫害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害虫天敌达到灭虫目的。

4物理防治

4.1人工捕杀

当害虫发生面积较小,利用其他防治措施又不方便时,可采用人工捕杀方法。如老龄地老虎幼虫危害时常常将菜苗咬断拖回土穴中,清晨可根据此现象扒土捕捉。

4.2阻隔

阻隔防治法主要针对害虫侵袭,如在地面铺地膜,可以阻止病原物向地表传播扩散或土中害虫潜出;苗期覆盖防虫网,可以阻断多种害虫的危害,同时也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4.3诱杀

许多夜间活动昆虫都有趋光性,可采用灯光诱杀。黑光灯可诱杀棉铃虫、甘蓝夜蛾、小地老虎等害虫;蚜虫、白粉虱对黄色表现正趋性,所以可采用黄盆、黄色板、黄色塑料条(下转第128页)

(上接第126页)

诱集;蓟马对白色有趋性,可用白色板诱杀。

4.4趋避

蚜虫、白粉虱对灰白、银灰色忌避,所以蔬菜苗期在地面铺银灰色薄膜或苗床上部悬挂、拉网银灰色膜条可有效防治这2种害虫的发生,从而有效防止病毒病发生。

5化学防治

5.1选择对路药剂

应根据病虫害的不同种类来选择不同药剂,如防治地下害虫可用毒饵诱杀,防治保护设施内病虫可用熏烟、喷粉或喷雾,防治种子携带病虫可用药剂浸种或拌种等。一般情况下,病菌及害虫在初发生时抗药力较弱,应掌握在该时期早发现早治疗,及时进行喷药防治,将病虫害消灭在点片阶段[2]。

5.2正确施用农药

按规定浓度和用量稀释和喷洒农药,一般7~10 d用药1次,连续2~4次,为防止连续长期施用一种农药使病虫产生抗性,应轮换用药或施用混合农药,但农药混合要求合理。最常见农药施用方法是喷雾法,但容易增加空气湿度,为某些病虫害发生创造条件,所以阴雨天气施用农药最好施用烟雾剂。烟雾剂是把一定量农药和助燃剂混合而成的以烟雾形式扩散进行灭虫灭菌的杀虫剂或杀菌剂,烟雾剂熏烟用药量少,均匀,防治效果好,省工省力[3-6]。

6参考文献

[1] 刘辉.无公害蔬菜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3):150.

[2] 秦寒露.保护地蔬菜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2013(2):27-28.

[3] 张书臣,王成云.蔬菜苗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J].吉林蔬菜,2007(1):25-26.

[4] 候秀华.蔬菜苗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J].吉林蔬菜,2011(1):41-42.

篇4

关键词: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生态控制

中图分类号: S4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23.0061

利用大棚和地膜结合的方式种植蔬菜是农业劳动生产过程中克服生产季节性、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高效途径。但是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由于该农业模式较为封闭的培养环境和污染物难以及时排出的特殊生态环境,导致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多、蔓延快、为害重,是大棚蔬菜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最终导致产量的下降。本文根据笔者实际经验,分析了大棚蔬菜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角度谈谈控制的措施。

1大棚蔬菜病虫害的主要类型

1.1茄果类、瓜类灰霉病

茄果类和瓜类灰霉病是发生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30℃,适宜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其致病原因在于大棚内部湿度和温度较高,使得环境较为适合灰葡萄孢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促使真菌侵染植物的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最终导致果实在成熟之前就腐烂变质,影响了整个茄果类、瓜类蔬菜的收成。

1.2黄瓜和西瓜的枯萎病

瓜类枯萎病又称萎蔫病、蔓割病,是瓜类重要病害。封闭的种植环境给该病菌提供了繁殖和不断发展的温床,最终感染瓜类植物。尤其是在黄瓜和西瓜的种植中,由瓜类枯萎病菌引起的枯萎病十分常见。植物发病突然,症状包括严重的点斑、凋萎或叶、花、果、茎或整株植物的死亡。生长迅速的幼嫩组织常被侵袭,可影响花、叶、芽包、幼苗、小枝、茎(藤)及顶梢。

1.3温室白粉虱

温室白粉虱是广泛分布在南方潮湿地区的常见虫害,其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此外,由于其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群聚为害,并分泌大量,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严重影响植株光合作用,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除严重为害番茄、青椒、茄子、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外,也是严重为害黄瓜、菜豆的害虫。

1.4温室红蜘蛛

红蜘蛛喜欢高温干燥环境,因此,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繁殖迅速,为害严重。温度超过30℃,湿度大于70%不利于发生。氮肥偏多时老叶片发生较重。多群集于植物叶片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并结成丝网,以植物的汁液为生,吸附在植物茎叶上,导致植物的养分供给不足,从而使得植物的生长受限,受害叶片褪绿,出现白色小点,导致叶片干枯。红蜘蛛的传播蔓延除靠自身爬行外,风、雨水及人工操作携带是重要途径。

2结合案例,分析大棚病虫害防治的关键问题

2.1生物防治方法少,主要依靠化学方法

以福建省顺昌县,蔬菜生产保护地――元坑镇际下村茄果类、瓜类生产基地为例,在该村的茄果类、瓜类大棚模式生产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温室种植的常见问题,但是在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该生产基地的村民选择了在短时间内较为高效的化学防治方法,用化学制剂将病虫害杀灭,这种方法虽然在短期内较为有效,但是一方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病虫害的问题。另一方面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虫害产生抗药性,从而更加难以解决。

2.2无切实可行的生物防治措施

由于大棚种植过程中,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较高,这就使得原本应该在冬季因气温降低而死亡的害虫数量大大增加,从而使得整个棚内的害虫繁殖量较大,尤其是在福建省顺昌县洋口镇沙墩村,由于蔬菜种植年代长,本身生物物种较为丰富从而使得病虫害的影响范围更为广泛,但是由于村民缺乏相关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支持,致使在该区域内难以建立完善的生物防治措施和机制。

2.3现行的植物保护体系和病虫害监测标准不适合大棚种植

现行的植物保护体系以及病虫害检测标准适合于普通的农业种植过程而非少数的特殊种植模式,所以说在保护力度和检测方面缺乏对于大棚蔬菜的种植,继而导致政策和防治手段上过于单一从而无法适应多变的农业生产模式。

2.4植物保护和技术推广力度不够

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劳动力素质和有效劳动力供给的提高,更需要政府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支持不断提高。尤其是在蔬菜种植方面,农民不仅在生产过程中会遇到轮作、品种、市场等问题,在病虫害方面的防控问题上最终对产量和农业成果造成影响。例如在福建省顺昌县双溪街道办余坊村叶菜类、瓜豆类、茄果类的种植过程中,政府对于这方面的技术扶持力度不够,从而使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措施无法达到真正发挥作用的效果。

2.5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一方面需要遵循当地相关人员的治理建议,另一方面则取决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政府的支持力度。有关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病虫害生物防治实施过程中需要的工具和相关生物的引进;二是基础设施还包括对于农业推广站的建设和病虫害防治实验室的建立。由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种公共物品的供给,其具有较大的正向外部性,所以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的财政,支持相关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可以鼓励私人提供这类公共物品,使得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

3针对相关病虫害问题的生物控制措施

3.1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措施

茄果类和瓜类灰霉病是发生在大棚蔬菜种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应做好相应的农业措施:“三要”即一是要加强苗床水分管理,做好大棚通风排湿工作,降低大棚内部湿度,使大棚内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做到阴雨天不浇水,发病后控制浇水次数;二是要加强栽培管理,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三是要保持农事操作卫生,及时拔除病苗,并放入塑料袋内携出棚外,集中处理病果、病叶。同时结合使用生物药剂进行防治。于发病前或初期使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3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施一次,发病严重时缩短用药间隔,每隔5~7天喷施一次,连用3~4次,并可添加米糠或豆粕以增加田间木霉菌增殖的能量亦有利木霉菌在田间的分散性,使用量约为木霉菌之20~40倍。效果更明显。也可用枯草芽胞杆菌500倍液喷雾。

3.2针对西瓜枯萎病的生物防治

西瓜枯萎病俗称“死秧病”,发病初期,病株茎蔓上的叶片自基部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明显,最初1、2日,早晚尚能恢复正常,数日后,植株萎蔫不再恢复,慢慢枯死,多数情况全株发病,也有的病株仅部分茎蔓发病,其余茎蔓正常。发病植株茎蔓基部稍缢缩,病部纵裂,有淡红色(琥珀色)胶状液溢出,根部腐烂变色,纵切根颈,其维管束部分变褐色。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奥-力-克(青枯立克 )按3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发病中前期: 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50毫升+大蒜油15毫升,对水30斤进行灌根,3天一次,连用2次。发病中后期:青枯立克75毫升+大蒜油15毫升+内吸性强的化学药剂进行喷雾和灌根,3天一次,连用2~3次。灌根原则要灌透。

3.3温室白粉虱的生物防治

温室白粉虱寄主于黄瓜、菜豆、茄子、番茄、青椒、甘蓝、甜瓜、西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莴苣、魔芋、芹菜等各种蔬菜及花卉、农作物等200余种。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采用人工释放丽蚜小蜂、中华草蛉和轮枝菌等天敌可防治白粉虱。当番茄平均每株白粉虱成虫在0.5头以下时,每隔2周连续3次释放丽蚜小蜂每株共15头,可控制白粉虱的发生为害。

3.4红蜘蛛的生物防治

红蜘蛛,又名棉红蜘蛛,俗称大蜘蛛、大龙、砂龙等,学名叶螨,我国的种类以朱砂叶螨为主,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分布广泛,食性杂,可危害110多种植物。田间枣红蜘蛛的种类很多,据调查主要有中华草蛉、食螨瓢虫和捕食螨类等,其中优以中华草蛉种群数量较多,对枣红蜘蛛的捕食量较大,保护和增加天敌数量可增强其对枣红蜘蛛种群的控制作用。

参考文献

[1]邹涛.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中国农资,2013,(44):33-34.

篇5

关键词:白菜;病虫害;防治方法

引言

在实际白菜种植的过程中表明,白菜具有种植面积广、产量高等特点,但是病虫害却是影响白菜高产丰收的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做好白菜的病虫害防治是白菜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白菜的病虫害种类很多,病害主要有软腐病、黑腐病、霜霉病、病毒病、干烧心、细菌性角斑病等。主要的虫害有菜青虫、小菜蛾、菜蚜、白粉虱、甘蓝夜蛾等。下面文章就白菜的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1 “三期”是白菜病虫害防治重点

1.1 幼苗期

白菜的幼苗期是指白菜从播种到生长到7-8片真叶,这个时间周期大概是20-25天,但此时也正值高温多雨的季节,幼苗自身的免疫能力也比较低下,抗病毒的能力比较弱,此时最容易滋生病虫害。所以白菜的幼苗期是比较关键的需要精心呵护的阶段。

1.2 莲座期

莲座期的白菜感染上霜霉病、防细菌性角斑病和黑腐病的几率比较大,需要广大种植户特别注意。为了提高白菜的免疫能力,不仅要在白菜的耕种力度上要加大,更为重要的是保持适当的土壤水分,不宜过多或过少。莲座期时外界气温不断下降,是白菜生长最为快速的阶段,也是关系到包心期能否顺利的关键环节,关系到白菜能否高产丰收。

1.3 包心期

此时的管理重点应该放在水分和施肥上。首先在水分上应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在使土壤拥有适当水分的提前下,进行排除水分和浇灌水分,谨防地面土壤干裂,对白菜的根系造成损伤。潮湿和高温是病虫害滋生的温床,所以下雨后要及时地将田间菜园里的雨水清理掉,还白菜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其次上要适当追加肥料。来提高其免疫能力,促进白菜生长。值得注意的是,追肥应有节制,后期应停止追肥,抑制白菜徒长。对于病虫害防治应该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哪种防治方法就选择什么药剂,在白菜封垄前进行防治才是最为有效的。

2 白菜病虫害种类和防治方法

“预防为先,综合防治”是防治白菜病虫害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具体操作中,应该以白菜长出幼苗的7-10天为一个周期交替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把治病和防病工作真正落实到位。下面选择几种病虫害来分析其特点及防治方法。

2.1 霜霉病

霜霉病一般发生在白菜的发棵期和包心期。由于气温的忽高忽低,极为不稳定,连续降雨后病情会加重,主要是感染地为白菜的叶片,初期阶段会有不清晰的水状褪绿斑出现,逐渐演变为在叶脉处形成多角形黄褐色斑点。

防治方法:

(1)用种子重量0.3-0.4%的百菌清或甲霜灵拌种。

(2)采用合理轮作方法,适时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高垄直播。

(3)发病时用25%瑞毒霉800-1000倍液或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交替喷防,每周1次。

2.2 病毒病

病毒病在幼苗的白菜是其最为肆虐的时期,会容易和蚜虫混合在一起,所以蚜虫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感染病毒病危险,在高温少雨时传播最为迅速。发病时叶片表面会有皱缩、扭曲、坏死斑、条斑、矮化、畸形等现象出现。

防治方法:

(1)在选择白菜种子时候,就要选择抗病品种,早熟品种如“津秋65”、“津秋606”,中晚熟品种如“秋绿75”、“秋玉78”“津青75”等。

(2)重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加抗性。

(3)看天气而决定播种时间。应该尽量在较为凉爽的天气下进行播种,播种后要特别注意为苗降温。

(4)蚜虫防治是重点。

(5)发病时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剂,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2.3 白菜病毒病

白菜病毒病又称“花叶病”,是比较普遍病害。

2.3.1 感染的白菜多在幼苗期,心叶产生明脉,并逐渐产生皱缩不平,黄绿相间的花叶,受到感染的植株多生长缓慢,成株受害,叶片脆而硬,产生凹凸不平黄绿相间的花叶,严重者株心叶扭曲,严重情况下矮化,甚至不能包心。

2.3.2 防治方法。田间管理是工作的重点。

2.3.3 药剂防治。苗期及时防治蚜虫,减少毒源。(1)40%乐果乳剂1500倍液每亩120斤喷雾。(2)2.5%溴氰菊酯乳剂或20%速灭杀丁乳剂,每亩用10-20ml兑水100斤喷雾。

2.4 干烧心病

2.4.1 一般是叶球顶部叶缘向外翻卷,叶片呈现逐步的干枯黄化,斑点成水状扩散,黄化干纸状的叶片病健组织分明,叶脉呈现黄褐色,最容易发病的部位是球叶中部的叶片。莲座期是发病的初期,初期症状不明显,有的只是叶片有干边的趋势,结球后症状明显,冬季储存时最为严重。

2.4.2 防治方法。在叶面喷洒一些钙肥,不但可以大大降低干烧心病的发生几率,还有促进白菜生长发育的作用。从白菜莲座期起,每7-10天向心叶喷洒0.7%氯化钙和50ppm萘乙酸或1%的过磷酸钙溶液30kg,连喷3-5次。在莲座期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1%的硫酸锰溶液30kg叶面喷施。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与钙素混合喷施。

2.5 菜青虫

菜粉蝶的幼虫为菜青虫。

2.5.1 形态特征成虫是白色中型粉蝶,前翅基部灰黑色,翅尖有三角形黑斑,下方有两个黑色圆斑。老熟幼虫青绿色。各腹节有4-5条横的皱纹,背面密生许多细毛和黑色小点,幼虫受到触动后,即缩体不动或滚动落下。

2.5.2 防治方法。消灭幼虫在3龄前。一、二代幼虫发生整齐,在成虫产卵盛期后5天左右打药补2次,以后每周喷药一次,共3-4次。常用药剂有以下几种:(1)1%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每亩用药20-40ml。(2)2096速灭杀丁乳剂每亩35-509兑水120-150斤稀释后喷雾。(3)青虫菌粉剂(100亿孢子/g)稀释300-500倍液每亩100斤喷雾。

2.6 小菜蛾

2.6.1 形态特征成虫是一种灰褐色小蛾,前后翅狭长有长缘毛,静止时两翅折叠成屋脊状,黄色曲折波纹合并成三个连串的斜方块,前翅缘毛翘起呈鸡毛尾状,老熟幼虫体上有许多细毛,尾足向后伸。

2.6.2 防治方法。小菜蛾在冬季活动较为频繁,所以应重点做好越冬和扩散前的防治工作,在小菜蛾幼虫2龄前将其消灭最佳,叶背和野心是喷洒药剂的重点部位。(1)1%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每亩用药40-60ml喷雾。(2)20%速灭杀丁乳剂每亩10-20ral兑水100斤喷雾。(3)8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每亩1509。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白菜的病虫害防治是能否夺取白菜高产丰收的关键环节,技术人员应该积极深入到田间地头,认真进行实地考察,为广大农业种植户提供必要的指导,为白菜的高产高收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宝栋,冯东昕.白菜甘蓝病虫害防治方法[M].金盾出版社,1996(06).

[2]汪兴汉.白菜类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方法[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03).

篇6

关键词: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问题;解决措施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是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病虫害防治基础理论,学会识别园艺植物上的主要病虫害和防治方法,养成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园艺植物病虫害发生、防治方面问题的实际能力。《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重点在于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具体培养能力包括:掌握防治园艺植物病虫害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识别主要病虫害种类,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具备从事病虫害调查、试验和防治等技术工作能力。教学中要注意与“植物与植物生理”、“蔬菜栽培”、“果树栽培”、“草坪建植与养护”、“产品采后处理”等相关内容的衔接,适当介绍学科的新进展,结合当地园艺植物生产的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基础差,教学存在较大难度我校园艺技术专业生源较广,基础参差不齐,对于《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涉及的植物、微生物、动物、昆虫、化工等方面的知识过去很少接触,系统学习更是无从谈起。教师讲课时,内容讲深了,学生一脸茫然,讲浅了则达不到教学要求。教师事先设计的教学活动,如课堂提问、师生互动、集体讨论等,都因为学生不积极、不踊跃参与而难以开展。

学习不主动,专业兴趣不高社会上很多人历来对涉农专业有偏见,部分学生本人和家长对专业及课程不了解,认为选择这一专业纯粹是来混学历、拿文凭。边疆地区与园艺技术专业有关的单位不多,园林企业少而且规模小,显示不出效益,一些单位又把专科学历排除在招聘范围之外,导致部分学生感觉低人一等,缺乏自信,就业前途迷茫,导致学生得过且过,学习不积极,不努力。

对课程理解不全面部分学生提到园艺植物病虫害,马上就问要打什么农药,认为病虫害问题只有用农药才能解决,忽视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等基础措施。受一些不当宣传的影响,对农药有极深的偏见,“谈‘药’色变”。如,在教师带领下外出采集昆虫标本,尽管事先教师已经做了讲解,对敌敌畏农药配制的毒瓶,学生们谁也不敢碰,虽然在教师指导下使用,还不断询问是否会中毒或自我感觉已经中毒或出现中毒症状。平时的言行明显表现出学生对课程不能正确全面理解。

教材面广,无法突出地域特色我校园艺技术专业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的《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为教材,该书收集了常见的园艺植物病虫害,知识全面,内容丰富,但我国疆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园艺植物及病虫害种类繁多,很难照顾周全。一部分北方特有的园艺植物病虫害,在南方连园艺植物都难找到;而南方的一些园艺植物病虫害没有收集进去,缺少近年来南方各地重点引进、开发的一些热带、亚热带特色园艺植物病虫害内容。

实验性教学设备不足由于学校进行实验室合并搬迁重建等原因,实验性教学设备明显不足,常用的植物病虫害永久性玻片残缺不全,而现用现做的临时水装片,则受季节、时间及条件限制,无法收集全面,制作效果较差。实验室使用的光学显微镜、体视解剖镜陈旧破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开出率低,教学局限于教师大量进行课堂讲授,学生“填鸭式”接受,师生均疲惫不堪,但是教学效果并不好。

缺少定点实习实训基地当地没有专门的病虫害防治研究机构,各类病虫害防治单位主要工作任务是技术推广。学校确定的实验实训基地均以品种培育、引种实验、栽培管理为主。学生到实习实训基地直接学习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机会少,病虫害发生和防治问题只是作为附带问题提出,学生很难有机会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进行验证。

解决问题的措施

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针对学生基础差,水平不一致的具体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和要求,教师讲课时应尽量穿插补充基础知识,按照教学大纲规定,不降低水平和减少内容;采取灵活教学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听得懂。教师应认真组织课堂提问、师生互动、集体讨论等教学活动,提出问题后多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思考,不论学生说的是否正确,都认真听取答案,随后进行细致解释。例如,针对现在的学生熟悉微机使用、时常上网的具体情况,在讲授昆虫分类知识时,可要求学生上网下载各目的昆虫照片,带到教室,作为作业由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学生参与随堂批改。

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带领学生到当地有一定规模的园艺花卉养植园,在进行园艺植物病虫害实验实训的同时,请园主讲解创业经过与目前效益等,让学生了解园艺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经济收益情况,提高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视。例如,某地有一条主要街道,用龙眼树进行绿化,树荫浓密效果非常好,但是每年四五月份都发生荔枝蝽象危害,除影响景观外,蝽象喷射体液使行人受到惊吓或伤害,市民反映强烈,要求将龙眼树砍除。市政府出面协调,由城管部门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有效防治,控制了荔枝蝽象危害,保住了龙眼树。结合这一具体事例,教师带领学生看龙眼树受害状况,调查防治效果,走访城管部门,使学生对园艺技术专业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加深学生对课程的全面理解课程设计中,突出栽培管理是病虫害防治基础理念,在讲授中应强调保护生态、减少污染、合理用药等观念。我们结合课程进度,在实验地种植生长速度快的鲜食甜玉米,设置同种作物精细管理和粗放种植两种模式对比,精细管理田块玉米生长茂盛,病虫害较轻;粗放种植田块玉米长势差,病虫危害严重。再选择病虫发生严重田块,在防治适期使用农药防治,迅速减少病虫危害。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认识到了病虫害防治不等于喷药防治,应全面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正确理解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内容。

结合本地实际,增加教学内容我校所在地云南省德宏州属亚热带气候,物产丰富,作物种类多:柠檬形成规模,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二;近年来开发种植了咖啡、澳洲坚果、毛竹,形成当地特色产业,起到增加收入、农民致富的积极作用。上述各种亚热带特色作物病虫害突出,在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中,我们结合当地实际,在讲授柑橘病虫害防治后,增加柠檬病虫害防治内容,以便进行比较和侧重讲解。在第六章果树病虫害的内容中,增加咖啡、澳洲坚果、毛竹病虫害内容,并带领学生到生产基地进行实践操作,观看防治效果,安排毕业班学生到柠檬、咖啡、澳洲坚果研究和生产单位顶岗实习。

改善实验实训条件结合学校的发展,全面进行植保实验室建设规划,设置专门的病虫实验教室、标本室、养虫室、接种室、鉴定室,与农学实验室共用多媒体实验教室。分教师科研和学生实验,重新购置显微镜、体视镜等必需的设备。增加病虫害标本,主要途径一是购买实验需要的专业永久性标本;二是结合实验实训采集当地病虫害制成标本,特别是当地柠檬、咖啡、澳洲坚果、毛竹及其他特色产业作物病虫害标本;三是在科研工作中制作标本。实验实训条件的改善,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学习积极性,也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开展和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了条件。

选择确定实验实训单位在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中,我们联系了设在德宏州瑞丽市的云南省农科院柠檬研究所、德宏热带作物研究所等研究单位作为病虫害实习实训点,开展当地特色园艺植物病虫害实验实训;结合课程讲授内容,联系州、市植保植检站、林业植物检疫防治局、国家检验检疫局在德宏的机构等单位,分别建立综合防治、植物检疫等内容的实习点;联系生产植物源印楝素农药的潞西市光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当地正规的农药批发销售点作为化学防治内容实习实训点;联系当地规模较大的园林、花圃等作为校外补充实训基地,构建了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费显伟,黄宏英,等.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 费显伟,黄宏英,等.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王连荣,等. 园艺植物病理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篇7

【关键词】棉花;病害;虫害;防治

近年来棉花种植在我区迅速地发展,种植棉花已成为职工重要的经济来源。棉花是涉及农业和纺织工业两大产业的商品,也是广大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棉纱、棉布和服装还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棉花还可以用来制造轮胎等的帘线、火药以及医药用棉等。因此,棉花的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广大棉农的利益息息相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棉花地的生态条件发生了变化,棉花病虫害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常见的病虫害转变为主要病虫害,一些次要的病虫害也成为主要的病虫害,生产实践表明近些年来棉花病虫害的危害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性因子。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棉花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1.棉花常见病虫害

1.1主要病害

(1)棉花枯、黄萎病。在棉田温度较低、湿度较大时易发生枯、黄萎病。一般在6月,棉苗4、5个真叶时发病,7、8月份现蕾到花铃期加重,造成病叶大量枯落,并伴有蕾铃脱落。多雨年份,夏季湿度大,气温偏低,枯萎病发病迅速,病株成倍增长,危害严重。 (2)棉花铃病。我国棉花铃病发生普遍,造成烂铃、僵瓣。多雨年份,长江及黄河流域棉区烂铃率可达10-30%,烂铃与健铃相比,籽棉重量减轻 40.8%,衣分降低22.8%,皮棉减少53.5%,棉花绒长缩短23.4%,强度下降49.3%,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铃期久雨高温是造成棉花铃病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连续下雨3-5天或10-20毫米以上降雨3-5天,田间就会出现大量烂铃,8-9月份的雨量和雨日是决定全年铃病的关键。 调查表明,烂铃率随这个时期降雨而变化,雨日多,降雨量大,烂铃严重,反之则轻。黄河流域棉区,7-8月份正值第一批棉铃成铃后40-50天,汛雨集中, 温度高,湿度大,烂铃极易发生。长江流域棉区,秋季阴雨多出现在8-9月份,所以烂铃开始及盛期较北方迟,但因湿热环境持续天数较多,烂铃往往比北方严重。新疆棉区此期降雨较少,热量充足,因此正常年景不易发生烂铃灾害。(3)棉花红叶茎枯病。主要是由花期和结铃期肥水失调,营养不足,特别是缺钾肥造成的,一般在蕾期初发,花期普发,铃期盛发,吐絮期成片死株。

1.2主要虫害

目前,一代棉铃虫在棉田偏轻发生,截至7月中旬发生面积仅170万亩次,当前本地区正值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至二代卵孵化期,而本地区北部为二代卵孵化高峰期至二代幼虫危害期,在南部部分地区棉田外的小麦、玉米、 加工番茄和蔬菜田二代棉铃虫落卵量较去年同期偏高;棉蚜在本地区棉田中呈中度发生状态,造成部分棉田棉苗卷叶、流油,危害程度较去年同期偏重;棉叶螨发生面积达到186万亩次,也处在中度发生状 态,目前各地处于多点、多片发生阶段,虫口密度较去年同期略有偏高。

2.棉花常见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2.1气候条件变化

若春夏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棉铃虫、棉蚜发生;若7-8月出现阶段性高温、干旱天气将有利于棉叶螨发生,同时也利于烟粉虱繁殖危害;若春季气温低,回寒天气多,利于棉花苗期病害发生。

2.2病棉清理不彻底

对田内的病组织未能及时清理或清理得不够彻底,使这些病枯枝、病棉留在田内,成为次年的侵染来源,导致病害的发生流行。

2.3不太重视病虫防治和植物检疫

滴灌技术的推广使冬灌面积不断减少,有利于棉铃虫安全越冬;加工番茄、复播玉米种植面积扩大,为棉铃虫转主危害和种群数量增加提供了有利条件;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为棉蚜、烟粉虱等害虫提供了有利的越冬场所;田埂地头杂草防除不彻底,有利于棉叶螨发生;饲草面积增加,有利于棉盲蝽发生;连作时间长、田间菌量大、种植品种(系)多杂、抗性退化有利于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拌种措施不到位有利于棉蓟马的发生。大面积种植抗虫棉, 不利于棉铃虫的发生,但导致棉蓟马、棉盲蝽等其它害虫发生呈危害加重趋势;果棉、瓜棉套种为害虫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果树害虫药剂防治的同时杀伤大量天敌,导致棉田害虫自然控制能力降低。

3.棉花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为了抓好棉花的病虫害防治,必须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清除病源为主,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把病虫害消灭在初始阶段,把由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3.1把好种苗关

苗床应选择病土在避风向阳处,可以直接用多菌灵对苗床喷雾杀菌,以利棉苗生长短减轻枯黄萎病的发生以及延缓枯黄萎病的蔓延速度。 棉种带菌是苗病发生的主要菌源之一,因此,杀灭种子所带的病菌是防治棉花苗病的一条重要措施。可以播前晒种2-3日,或选用种衣剂包衣的精加工棉种,或用多菌灵拌种,或甲基立枯磷浸种5~6小时。齐苗后,最早发生的是立枯病和炭疽病,结合苗床浇水用多菌灵、或多锰锌、或甲基立枯磷泼浇。叶部病害选用多菌灵、甲基立枯磷喷蓖。整个苗床期防治2~3次。

3.2增施氮、磷、钙等肥料

据本地区对山地土壤元素的测定,除普遍缺氮外,土中含有效磷0.03%-0.05%,pH值4.5-5,土壤含磷低,酸度高。每年667m2林地,除施既1500-2000kg外,还需施磷酸钾或钙150-200kg,石灰100kg,以改善林地理化性质,特别是中和土壤酸性,以增强棉花地鞭根吸收能力,提高抗旱、抗寒能力,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3.3实行病虫诱杀

用新鲜人尿50公斤加入可湿性敌百虫0.05-0.1公斤配制成药剂,再用稻草浸泡24小时,晴天在棉花地逆风地中放数堆诱杀。同时施放白僵菌,使初生的跳蝻感染白僵菌而死亡。对于幼虫发生为害严重地段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另加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混合后进行防治。对于低龄幼虫,使用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对4龄前幼虫喷施Bt乳剂,可施用含量为16000 IU/mg的Bt可湿性粉1OOO倍液。

3.4药物和人工防治

对于棉铃虫的防治,一定要根据选定的药剂,选择用药时机。如果说选用的是有机磷、菊酯类的农药,就必须是虫子还比较小的时候开始用;如果选的是生物类农药,最好是发现蛾子的时候就开始用药:如果针对一些大虫子,就要选用一些毒性比较高一点的有机磷农药,像氯胺磷、乙酰甲胺磷,或者钾威盐等等,防治效果才会更好。成虫期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啤酒瓶灯、杨树枝把、性诱剂等诱杀成虫,叶面喷洒2%过磷酸钙液,驱避成虫在棉田产卵,卵和幼虫盛期选用Bt乳剂,35%甲辛氟氯氰乳油,25%棉神一号,辉丰一号,久效磷、灭铃灵、灭多威等兼治红铃虫、金钢钻、玉米螟。防治蚜虫可选用氧化乐果、敌敌畏、1605等。防治红蜘蛛可选用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功夫等。大力推广棉田撒施麦糠。棉田撒麦糠,具有调节地温、保墒防旱、防涝、灭草和培肥地力,促进棉苗早结桃、多结桃,一般增产10%左右。

总之,单一的治理手段取得的效果是有限的,棉花的病虫害冶理强调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陈荻戈.发挥优势,再造优势,促进我县茶秆竹的发展[J].竹子研究汇刊,1997,16(2):74-77.

[2]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第二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1063-1069.

[3]张平安,孙国山,米新强.桐柏山区棉花地主要病虫害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214-215.

[4]黄翠琴.棉花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5,32(1):44-46.

篇8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43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1046

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统计,我国近几年来蔬菜遭受的病虫害面积每年都呈上升趋势,而且与病害相比,无论是虫害的防治面积还是造成的损失都相对较高。这也说明防治虫害是我国蔬菜病虫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需要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高度重视。

1 了解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状况

蔬菜病虫害主要包括2大类:病害、虫害。其中,病害主要是指一些传染性的病害,这样的病害多达几百种,具有传播迅速、扩散速度快、发病面积大、难以预防和治理的特点,一旦发生病害,毁坏程度十分严重。较为常见的有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出现这种病害的主要原因基本都是因为真菌感染,尤其是像西红柿、白菜、茄子这些蔬菜容易受上述这种病害的影响。而蔬菜容易感染的虫害主要有各种各样的蚜虫、菜青虫、烟粉虱等,数量多达300多种,尤其是近些年来温室大棚的快速发展,可以说给在温室存活的烟粉虱提供了温床,在这种生活条件下的烟粉虱一年可以繁殖10代甚至更多。它们不仅繁殖快速,而且喜欢的蔬菜宿主范围十分广泛,尤其是喜欢寄生在黄瓜和西红柿上。

造成这些病虫害泛滥严重的主要原因有很多方面,上文提到过的温室大棚为烟粉虱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其在温室中的破坏越来越猖獗;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马龙县平均海拔2000m,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型气候,冬春干旱,夏秋湿润,季节干湿分明,雨量充沛,适应种植各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年平均降雨量900mm,年平均气温14.6℃。一些惧怕严寒的越冬性害虫不再受到天气的限制,在一年四季都连续不断地生长繁殖、数量世世代代的变多,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我国目前为止对于害虫的防治方法都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农药,但是这样的方法防不胜防,有些昆虫甚至产生了抗药性,农药的效果逐年减弱;由于蔬菜作为农作物的特殊性,必须要分散种植和经营,十分不利于相关部门的集中管理与统防统治,直接导致我国害虫生存十分普遍,且繁殖能力逐年增强。目前,这一状况短期内还无法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2 有关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情况

当前,我国在病虫害治理环节中出现了2个较大的问题:病虫害的抗药性问题越来越突出,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统计表明,小菜蛾对于溴氰菊酯这一本该有效的化学药剂的抗药性已经达到了10000倍,对其他本该起作用的化学药剂例如马拉硫磷、氰戊菊脂等也有了高达千倍的抗药性,甚至有些害虫对敌敌畏都产生了高达500倍的抗药性;我国农业中滥用化学农药,在大部分地区都主要依靠化学农药防止病虫害,在每种蔬菜的生长季节几乎都要喷洒20次的农药,其中杀虫剂占据的比重超过了50%,相关部门必须要在这2方面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关的治理手段,从根本上剔除农药喷洒为蔬菜病虫害防治的障碍。

3 关于蔬菜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在我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已经开展了50多年,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例如近年来部份省市的农业科学院针对一些蔬菜的主要害虫的天敌开展的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取得了成功,这一生物技术研究顺利的培育了3种害虫的天敌,并且让他们实现了自然化的生产,年产能力能够达到15亿只,生产过程中的繁殖技术、幼卵保存技术等都十分安全。目前,这一技术在国际范围内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种技术的形成说明我国有足够的能力形成适合自身生产条件的治理控制技术,我国还从澳洲等国家引进了澳洲瓢虫、微孢子虫、线虫等蔬菜病虫的天敌,从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应用七星瓢虫、赤眼蜂等天敌防止害虫,到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全国主要蔬菜害虫天敌的调查,着重于这些天敌的保护和研究,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的生物防治技g稳步发展,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绩,目前我国已经成功建立了机械化、半机械化半人工生产线,获得了多项相关方面的科研成果,为未来蔬菜害虫天敌的商品化生产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当前,虽然我国的害虫天敌资源十分丰富,仅仅人工饲养的蔬菜害虫天敌就达到10余个品种,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国蔬菜病虫害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在利用天敌防治害虫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做到保护害虫天敌,并且尽量让天敌能够做到自然种群增长;要在不能完全控制天敌之前控制天敌繁殖数量,尤其是在虫害灾害前期;要引进一些天敌,对整个自然生态条件进行优化。

蔬菜病虫害的生物防治需要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加快研究步伐,相关职能部门要向社会普及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原理,并动员社会力量和资源一起治理蔬菜病虫害问题,改进传统的种植技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蔬菜病虫害的发病概率。

参考文献

[1]王国华.浙江省设施栽培无公害蔬菜生产及土壤日晒防治病虫害技术应用[J].科技风,2016(3):170-171.

篇9

关键词:大棚;黄瓜;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4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110-1

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好坏,是关系到能不能取得全年经济效益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地区设施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黄瓜病害也呈上升趋势,已对黄瓜的优质、高产产生很大影响,依靠科学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成为当前最主要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研究,我们总结除了一套我地区大棚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1 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上常见多发病害,蔓延速度快,危害严重,直接危害叶片。是一种真菌病害,它通过气流进行传播,遇到气温17-23℃空气湿度80%以上的适宜条件时易发病。染病初期,在叶的背面形成水渍状浅绿色斑点,叶正面呈淡黄色斑点,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斑块,棚内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外有成块黑毛出现。等病斑汇成一片,全叶干枯而死。

防冶要点:(1)实行湿差管理或上午温度到30-34℃夜间降到12-14℃。(2)药物防治,用霜霉净400倍液+990A400倍或西德进口普力克600倍喷雾。

2 白粉病

白粉病也是黄瓜常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有时茎和叶柄也发病。发病初期,叶面和叶背面上出现白色小斑点,在叶正面逐步扩大成片,布满一层白色霉层。到晚期,在病斑上产生小黑点。该病自下而上发病,最适宜温度是16-24℃。

防治方法:(1)加强防风降低湿度。(2)25%粉锈宁2000倍液喷雾,5天一次,连续2-3次。

3 枯萎病

枯萎病也叫蔓割病。是一种土传病害。黄瓜虽然通过嫁接,但是由于土埋住嫁接部位等原因,也可发病。黄瓜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幼苗期染病,子叶萎蔫下垂,茎基部缢缩变褐,发生猝倒。成株染病,下部叶片先萎蔫,早晚恢复茎基部呈水浸状腐烂,缢缩,变褐色,表皮纵裂,伴有胶状物流出,潮湿时病部长出粉红色霉。该菌通过种子,土壤和病残体传播,发病适温为28℃。棚内温度大时,发病中。

防治方法:(1)搞好种子消毒。(2)每亩用4kg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3)发病初期用敌克松1000倍液、双效灵3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灌根。

4 疫病

此病能侵害瓜茎、叶和果实,以蔓茎基部和嫩茎节部发病为多。靠近地面茎部染病,开始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部缢缩,叶片枯萎最后造成全株死亡,病叶往往仍为绿色,节部染病,病部缢缩扭折造成以上枝叶枯萎,叶片被害,开始产生绿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大块病斑,湿度大时全叶腐烂。空气干燥时,病斑的边缘暗绿色,中部褐色,干枯易裂,瓜条受害,出现暗绿色凹陷水渍状病斑,病果软腐,表面长有灰白色的霉状物。此病为真菌侵染。借空气流动传播,发病适温25-30℃,积水的地方病重。

防治要点:每平方8g瑞毒霉土壤消毒,600倍液瑞毒霉灌根喷雾,或200倍乙磷铝灌根喷雾。

5 蔓枯病

此病是真菌病害,土壤、种子等均能带菌传播。叶片被害时,病斑近圆形有时呈“V”字形或半圆形大斑,黄褐色,病斑上有许多小黑点。瓜蔓受害时,病斑椭圆形或菱形,灰白色,上有大量小黑点,有时干缩纵裂流出琥珀胶状物,严重时烂蔓,湿度大时病加重。

防治要点:(1)加强放风,降低湿度。(2)以50%托布津或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喷雾,每5天一次。(3)用刀片把病斑切除,涂托布津。

6 灰霉病

此病是真菌病害。在气温20℃左右,高湿条件下易发病,气流、水田间操作均可传播。是黄瓜重要病害之一,病菌先侵染开败的花,长出灰褐色霉层再侵入黄瓜。由脐部逐渐向上腐烂,病部密生灰色霉层。病花掉浇在叶片上,叶片即出现大型枯斑,表面上有少量的灰色霉,病部被害引起局部腐烂,重时能使茎梗折断。

防治要点:(1)放风排湿。(2)50%万霉灵800倍液喷雾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

7 黑星病

此病是真菌病害,是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新出现的病害,对保护地黄瓜生产构成一定危害,目前已成为植物检疫对象。危害叶、茎和果实,叶片感病后先出现退绿的小病斑,渐渐变成圆形黄白色大病斑,干枯穿孔,边缘呈星状;茎上的病斑也是呈水浸状,颜色由浅变深绿或褐色,长形、凹形、龟裂,出现灰霉层,腐烂,致使植株萎蔫;瓜条感病后,病斑先呈凹陷,深绿色,疮痂壮,龟裂,并生有白色半透明胶状物,以后变成琥珀色,干则脱落。发病适温为20-22℃,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

防治要点:(1)定植前用硫磺熏蒸,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2.4g,和木屑一起点燃,密闭一夜。(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黑星丹等都可防治。

8 角斑病

角斑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近几年发生比较严重,叶片被害,先呈水渍状斑点,以后呈多角形褐色斑,湿度大时,溢出白色菌浓,干燥后出现一层白色膜状物,易穿孔,茎须被害时,初为水渍状斑点,后成短条形,干后成一层白色薄膜,果实被害,有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呈灰白色。该病菌通过土壤、种子、风雨、昆虫传播。发病适温18-26℃,湿度75%以上。防治方法:农用链霉素3500倍或新植霉素250PPM喷雾,30%DT杀菌剂500倍液。

参考文献

[1] 袁素兰.无公害大棚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24).

[2] 孔凡玲,郭丽,刘富桐.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J].民营科技,2008,(07).

[3] 谷顼,段珍,左凌云.温室及大棚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知识,2008,(31).

篇10

关键词: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考试模式

在高职教育与现代农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考试模式已出现了明显的不足。第一,考试形式单一。传统的《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大多采用闭卷笔试,教师按标准答案阅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应用。目前考试内容多是以知识考核为主,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简单应用,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极强的直接服务于生产的应用性学科,显然,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第三,考试评价方法片面,重结果,轻过程。目前学生成绩由平时(30%)和期末考试(70%)组成,期末考试起决定作用,体现不出考试的反馈功能,并且导致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倾向――平时放松、考前突击,甚至作弊。这样,既不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制约了学生主动求知探索的主体性,显然背离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教学目标。为此,几年来,课程组成员对《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考试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

一、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考试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现代绿色园艺产品规模化生产、技术推广和园艺产品营销等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种独特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所以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技能培养目标是达到对本地区园艺植物病虫害会识别诊断、会分析原因、会制订方案、会组织实施的“植保四会”能力,独特的培养目标决定了病虫害防治课程体系必须改革。而考试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与“学”的指挥棒,因此,必须坚持高职教育特色,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结合课程特点,建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的的考试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改革的基本措施

课程组教师在深刻理解的高职教育特色及病虫害防治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了《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考核指南,在开课前向学生印发并组织学生学习,使“教”与“学”目标明确,充分发挥考核的“促教”、“导学”功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考核指南中确定的考核模式为:

学生总成绩=形成性考核50%+期末终结性考核50%

形成性考核=出勤5%+作业5%+课堂表现5%+阶段考试15%+实训20%

期末终结性考核=理论25%+技能25%

本门课程考试模式是以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核心是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加大实践技能性考核力度,并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相衔接。

1.考核内容精心选择

(1)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学完一个模块,进行阶段测试,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把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纯理论出现。这样,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还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2)昆虫鉴别与病害诊断地方化。园艺植物病虫害种类繁多,其发生受气候的影响很大,有地域性。因此病虫害标本识别考试时,我们准备了100种昆虫、病害标本,把本地常见的园艺昆虫、病害各识别出30种即可。

(3)考核内容与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鉴定相接轨。学生取得《植保工》职业资格鉴定证书,可免去期末的课程考核。

2.考试形式适时而变

(1)闭卷考试:在平时阶段考试与期末考试中采用,重点考查植物病虫防治生产实践环节中重要的理论和技能要领,以及理论与实践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2)开卷考试:在平时阶段考核中采用,是灵活度高,具有较强分析、理解和应用的题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比较分析的能力,达到知识、技能的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3)口试:在平时阶段性考试与期末技能考试中采用。比如蔬菜、花卉上虫害的识别、病害诊断等可以利用幻灯片的据图质问式口答,这样可以全面深入地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和仪表风度,等等。

(4)技能操作:用于平时和期末技能考核,重点考核方案中规定的重要技能操作的要领、熟练程度,如病虫害标本的识别、农药的配制和药械的使用等,以此强化技能培养。

(5)专题演讲或调研报告:于平时形成性考核中应用。考查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源、社会调查等方式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与应变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小组活动时,还可以考查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3.考核评价方式多元化

本课程考核为平时形成性考核与期末终结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出勤情况、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及讨论结果的讲解、作业、阶段测验等,其中出勤情况、课堂提问、普通作业、实验报告、阶段测验等,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考核,课堂讨论及讨论结果的讲解、研究性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

形成性实训考核根据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及其在实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实习指导教师评价、实习报告、实训结果(模拟实训结果)等,除实训结果(模拟实训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外,其他均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考核。

期末考核采取理论笔试与病虫识别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三、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改革的效果

本课题以高职园艺技术专业2009、2010、2011级学生为观察样本,目前有300多名学生成为此次改革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实施效果良好。

1.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

建立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的评价考核方法。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内容全面化,考核时间全程化。知识和概念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只要在工作过程中能应用就可以。加大过程考核、技能的考核比重,改变了以往课程考核主要以期末闭卷笔试为主的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

2.考核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

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开始就将课程教学目标、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技能测试标准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努力目标,使考核成为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提高的过程。

3.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鉴定接轨

学生取得《植保工》职业鉴定证书,免去期末的课程考核。学生学习技能、参加行业证书、职业技能鉴定积极性增强,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4.注重考试考核的反馈调节功能

对阶段考试后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找出教和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措施,指导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考核方法客观真实地评价出学生的能力达标情况

采取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能客观真实地评价出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达标情况,将考核过程变成提高学生水平和能力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由结论性学习向过程性学习转化,避免了传统考核模式中经常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体现了高职教育特色。

参考文献:

[1]吴疆,杨开明.高职教育考试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52-53.

[2]张晓磊,王倩.近十年我国高职教育考试改革研究综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107-109.

[3]王淑梅,王玉家,马爱民.农业类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