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5 17:4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村社区;文化记忆;集体记忆;文化记忆景观;植入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大力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成了拆迁居民,离开农村、住进新建小区,告别了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过上了集中居住的城市生活。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总要环节,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能够增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提升农民的自身素质,完成从农民变市民、村民变居民的身份转变。实践证明,这种身份的转变过程将会产生诸多问题:例如村民无法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无法找到归属感和家园感。追根究底,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在社区文化重建中村民过去的集体记忆没有得到尊重和保护。集体记忆的载体有哪些形式?在社区建设汇总又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再现?

1 文化记忆景观与集体记忆

在文化范畴内,最先值得留意的是景观意识。[1]文化记忆景观是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概念,在这里我们需要搞清楚两个主要问题:1)什么是文化记忆?2)什么是文化记忆景观?

文化记忆是由德国学者简・阿斯曼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一个区域的社会群体共同拥有的过去,需要文字、仪式、纪念碑等文化形式作为主要媒体,并通过背诵、实践、庆典等机构化的交流进行维持。一个区域的社会群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会形成集体记忆,集体记忆按照哈布瓦赫的观点,“大约有三到四代人的生命长度,其特征是其有限的范围,以及口头的传统,它的非正规性,它的建立在群体成员之间日常交流之上的那种性质。”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是有区别的,集体记忆是文化记忆的组成部分,时间长度不及文化记忆。

文化记忆景观的形成是建立在集体记忆场所之上的,景观是由若干场所构成的。一个记忆场所往往包含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物质形态,另一部分是故事,两者缺一不可。记忆场所不仅见证变迁中的集体记忆,还可以持续性地叙事与传播,维系与促进地域文化认同感的建构。[2]这种地域文化的认同也是地方感的认同,透过集体记忆是建构地方感的重要方式。科瑞斯威尔认为地方与记忆似乎无可避免地纠结在一起,指出“纪念物、博物馆、特定建筑物的保存、匾额、碑铭,以及将整个都市邻里指定为‘史迹地区’,都是将记忆安置于地方的例子。地方的物质性,意味了记忆并非听任心理过程的反复无常,而是铭记于地景中,成为公共记忆”。城市中历史文化景观充盈着城市的记忆,塑造着地方感。[3]

由此可见,文化记忆景观的形成具有地方感,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也应该强调地域文化的认同。这种地方感的认同在相当一部分群体里面是根深蒂固的,他们对自己原有的生活场地有着深刻的记忆、留恋和自豪,在设计实践中对于这一类型的集体记忆我们是要重点对待和研究的。

2 文化记忆景观植入社区环境的方式

为什么要将文化记忆景观植入到新的农村社区?在我国因为各个区域的政府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各不相同,经济较落后地区受资金制约,政府提供的文化资源较少,大部分农村社区文化硬件缺失严重,基本的设施建设难以到位,甚至没有公共办公场所。一些经济情况稍好的社区,文化建设所必需的各类文化场所流于形式化、牌子化,一间房子挂了好几块不同功能的牌子,没有发挥文化场所应有的作用。农村社区文化硬件上的匮乏,导致广大农民无法获取文化资源,也无法通过社区文化去了解社会、学习知识、增长知识,也无法培养广大农民的主体性意识。[4]

国外关于文化记忆的再现方式比较多样,值得借鉴,比如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学院的彼得・冯・门施从多媒体艺术角度总结了一系列“寻找集体记忆与归属”的策略。例如阿姆斯特丹的情感城市互动地图通过若干主题将特定的记忆场所与关联的故事整合起来,让市民分享集体记忆……这些灵活的策略为居民提供重现“集体记忆”、强化文化认同的渠道。[2]

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笔者经常会面对各种不同社区情况,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注重将地方文化特色与社区建设相结合,注重“一社一品”的打造,努力使社区不仅成为居民办事活动的场所,而且成为休闲娱乐、沟通交流的地方。以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炎武社区为例,这个成立于2005年12月的大型社区下辖三个居民小区,2500余户动迁农民,建有幼儿园、小学、社区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和6条商业街道,生活氛围浓郁,是典型的“城乡一体化样板社区”。社区所营造的“园林式、花园式”的景观环境,正是村民自发的文化记忆景观的植入。在新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植入是一种有机的设计手段,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寻找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合适的设计形态。千灯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般若寺、秦峰塔、石板街、顾炎武构成了千灯的记忆符号,这些记忆符号形成了记忆景观。这些记忆景观不可能照搬到新的社区建设,但是决策者的观点和态度直接左右社区的建设风格。炎武社区的命名就是对地方名人的最好怀念和推崇,这个是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决定的;社区居民需要一个亭子来“歇歇脚”的建议被管理者采纳,是自下而上的亲民政策显现。之所以炎武社区的居民需要一个亭子,也是居民对千灯镇街头的“牡丹亭”的记忆产生的潜意识。

3 结语

在农村社区文化重建中,文化记忆景观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场地记忆,也大大丰富了新社区的文化生活;即实现了管理层“一社一品”的工作思路,又满足了居民的心理慰藉,为实现“幸福社区”提供了物质保障。文化记忆景观在农村社区文化重建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今后的理论和实践中对其的研究必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中国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陆邵明.拯救记忆场所,建构文化认同[N].人民日报,2012.

[3] TimCresswell(美).地方――记忆、想像与认同[M].徐苔玲,王志弘,译.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6.

篇2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社区文化建设,既是群众文化的基础,又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广大城镇居民的要求,是新时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社区文化建设,是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基本要求。休闲时间的增加与合理利用,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这部分时间,是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机遇和新课题。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在社区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必须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变为居民自觉的行为。今天的社区不仅是市民居住、工作的地方,还是人们学习、娱乐的主要场所。紧张的工作之余,在社区内能得到休息娱乐与健康文明的享受,使居民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得到提高,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通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来实现。

2.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全国各地的社区文化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过去,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基本上是把创建文明小区作为基础工程来抓,所以大部分地区的创建活动,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创建文明单位、共建文明楼院等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抓好安全防范、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文化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现在,创建内涵不断丰富,创建形式逐渐完善,社区文化成为社区建设的灵魂。和谐的社区,离不开和谐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在服务城市建设管理、优化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精神品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维护地方团结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普遍不够。有些人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很模糊,主要存在三种错误观念:

第一,认为经济发展了,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道德风尚自然会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无关紧要。第二,认为社区文化建设任务繁重,产生的直接经济利益不大,搞社区文化建设又会分散精力,是一种工作上的包袱。第三,社区内城乡居民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对从事社区工作的同志不理解、不支持,造成部分社区工作者有委屈感和失落感,从而逐渐对社区文化工作缺乏热情,失去信心。

2.思想政治教育滞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区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社区已经成为大部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和娱乐的主要场所。由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服务体系难以满足社区未成年人的多层次需要,加上一些家长一味的溺爱,忽视对孩子最基本的素质培养,导致一些社区未成年人劳动观念、责任意识淡薄,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低下,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创建经费严重缺乏。大部分社区的广场设施、文体设施、绿地公园面积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休闲的需要,许多社区缺少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或即使有也被挪作他用。随着社区文化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这就迫切需要更多的物质投入和经费保障,而政府财力有限,导致有些社区创建工作难以积极有效地开展。此外,社区组织一般也没有经济实体,致使社区文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许多制约。

三、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1.加强组织,提高认识。社区组织不同于其他行政组织,它缺少权威性和规范性。随着社会管理作用的日益突出,政府应赋予他们必要的权限和职能,使之在社区管理和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好的组织协调作用,努力做到社区文化建设的人员到位、时间到位与经费到位,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物质保障。

2.积极参与,多方共建。现代城市的发展推动了社区各行各业的繁荣,社区内的一些单位在文化设施建设上具有独特优势。社区文化建设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方面的优势,通过开展社区共建活动等方式积极整合辖区单位的文化设施资料,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社区文化建设的最大效能,不断丰富社区居民群众的文化活动内容。

3.因地制宜,形成特色。一个社区的文化越有特色,就越能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提高社区的知名度,形成健康向上的社区精神。社区的文化特色是社区形象和精神风貌的体现,由于各个社区的人口素质和文化传统不同,每个居民都要有自己的文化追求。因此,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各社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社区文化。

4.丰富多彩,注重实效。要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文化活动中以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庭院、文明楼道等为切口,培育社区文化。利用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社区健身运动会等,积极培育融“校园文化、军营文化、楼群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于一体的社区文化,使广大居民在浓烈的社区文化氛围中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质。

篇3

关键词:物业公司;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D412.6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6-(页码)-页数

1.企业文化是规范物业管理,推动物业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

1.1企业文化建设是规范物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在信念、精神上的升华和凝结, 其精义在于通过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共同价值观培育来塑造认同企业价值观的企业人,一旦企业的价值观变成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理念,企业的内化控制无疑就会加强,员工也会以共有的价值观念为准则来自觉监督和调控生产、经营和日常活动,企业的内聚力、向心力和能动力,还有对外的发散力就会增强。如果企业的每个成员都工作在相互信任、相互沟通、平等向上的环境中,素质得到提高、智力和潜能得到激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将人力优势转化为智力优势和生产优势,很显然企业在竞争中将会获得全面优势,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就公司内部管理而言,企业文化通过塑造价值观推行文化理念来实现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德治”。目前笔者所在企业使用的"物业管理,以人为本"、"为您服务是我的荣幸,您的满意是我的追求"、"业主多一份满意,我们多一份荣耀"等,是在多年运作过程中发展而来的企业文化理念,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是行之有效的。这些文化理念的运用比较有效的解决了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的矛盾,也为员工的行为规范服务意识作了较好的要求和规范,调节了人际关系和人们的心理状态,使员工在良好的气氛中以正确的心态接受和领会企业文化的精髓。

就物业管理规范化的对象而言,物业管理法规不仅要规范物业公司的行为,还包括业主的行为。如果我们服务区的业主对物业管理制度的认知能力与认同程度有限,那物业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物业管理制度建设本身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由物业管理公司根据国家、政府的法规来自我建设、自我完善。业主对物业管理制度的认知能力与认同程度则需要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文化建设活动来培养提高,这也主要靠我们物业管理公司来做,其实质是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文化在社区的宣化、延伸、渗透。换句话说,只有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宣传各项法规,弘扬社会公德,促进感情交流,提高居民素质,才能有效增进社区认同度,从而,为物业管理的规范化奠定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

1.2企业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品牌竞争的基础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内部的群体意识,具有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对内可以约束员工行为,使之更加规范合理,同时由于其对外的发散力,也为物业管理企业树立自己的品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服务行业,其有形价值较少,更多的则是无形价值,而品牌则是物业管理企业最为重要的无形价值。物业管理企业要想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创建自己的优质品牌,而创建优质品牌,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就物业管理企业来说,由于几乎所有物业管理企业都认识到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性,物业管理的“产品”——服务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物业管理企业如果想通过技术、质量、价格、服务等传统的竞争手段来甩开对手,显然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有着良好品牌和公众形象的物业管理企业,必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先人一步抢占市场份额,将蛋糕做大。因为强势品牌拥有核心消费群体并且有着强大的发散力。品牌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市场上,作为企业经营中的一个关键元素,它在保持企业凝聚力方面,也是无可替代的。可以说,企业竞争的背后是品牌,而对品牌的支撑则是企业文化。品牌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的竞争。品牌所蕴涵的功能价值、品质含量、服务质量、企业伦理,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外化的结果。品牌的差异,说道底是文化的差异,是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差异。差异识别度越高,品牌竞争力越强。物业管理企业品牌,实际就是企业文化对外发散力的一种集中体现。

2.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文化的展示平台

2.1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公司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社区文化,从广义上看,它是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一方面,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社区内的一个独立行为主体,也就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自然主体。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内一切主体的社会责任,物业管理公司也不例外。因此,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公司的一项自然责任。另一方面,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签订契约,为业主提供优质专业的安全、维修、保养、保洁等服务,这是物业管理的物质层面,属于广义的社区文化建设范畴。因而,社区文化建设又是物业管理公司的契约责任。另外,与现代企业打造企业竞争力时重视服务与文化附加值相一致,与物业管理市场对文化附加值的巨大需求相适应,物业管理公司注重社区文化建设,既是物业管理公司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社区文化建设又是物业管理公司内生的责任,即,对自身发展负责,同时,对社区发展负责,而且重在精神层次的文化发展。这也是我们物业管理公司必须主动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规划范围内的根本原因。

2.2物业管理公司关注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

从我国物业市场的发展看,在我国物业市场需求结构中,对物业管理的文化附加值的需求占很大比重。这一方面是由于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因为物业管理公司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易于让业主住户对他们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抱有较高的期望。致力于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公司应对市场需求、完善物业管理环节的必然选择。

社区文化以人为核心,以环境为重点,体现出无处不在的文化氛围和对人的尊重与关怀。使人们一进入小区,马上就能感受到典雅、舒适的人文环境和自由飘逸的文化气氛。完善统一的物业环境视觉系统,安全有序的交通管理,方便快捷的通讯信息和管理人员的文明言行。这些映入眼帘的优美的文化载体,都是社区文化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东西。通过环境对文化的渗透,达到启发人们的自律意识,培养人们的文明素质,这是现代住宅园区社区文化的重要特征与发展方向。实践证明,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的物业管理公司,更能为市场所接受。由此,社区文化成为物业管理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时的一大偏好。

2.3物业管理公司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主观能动的

物业管理公司毕竟不是政府机构或社会福利机构,而是一个有自身利益的经济实体。物业管理公司为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须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互动,并起到示范和主导作用。在兼蓄个性化的家庭文化、个人行为文化的同时,积极倡导社会、社区、企业、家庭、个人利益互惠,共建人类美好生存环境的主流文化,积极倡导经济利益、社会效益、生态优化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将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文化在社区的伸张与社区文化的个性需求有机结合。从物业管理市场的发展来看,不着眼于满足社区文化的个性化需求的企业文化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根据这一规律所建立的企业文化,其在社区的延伸、扩张、渗透,与社区文化建设是相统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由物业管理公司组织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文化在社区的延伸与外化。也就是说,这样的诱发性社区文化实质上是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文化的载体与表现形式,是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文化在社区交往行为上的表现。因此,诱发性社区文化建设,本质上是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物业管理公司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1)从政府的角度看,发展社区文化,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良性互动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在社区文化发展上,物业管理公司作为一个文化建设主体,与分散的家庭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组织能力和经济实力,显然是一个十分重要文化建设主体。(2)从整个社区的角度看,物业管理公司只是社区内众多文化建设主体中的一个。那么,物业管理公司只是自己企业文化的建设者而已。(3)从物业管理公司自身的发展需求来看,物业管理公司应业主对社区文化的需要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对市场的积极主动反应;物业管理公司加强企业文化在社区中的渗透力、辐射力,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是公司的经营发展策略;由物业管理公司组织主导的社区文化实质上是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文化在社区的延伸与外化,是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文化在社区交往行为上的表现,是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文化的载体与表现形式。

因此,物业管理公司是社区文化的能动建设者;企业文化是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品牌的深厚底蕴;社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诱发性社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这样,物业管理公司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就完全可以游刃有余地、恰当地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关系。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区建设;基层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65-02

良好的群众文化可以提升我国的人文发展水平,发扬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我国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对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有促进作用。群众文化是新型社区建设的精神支柱,可以提高整个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是社区居民的精神家园。所以要加强新型社区建设,就要注重加强新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应当要明确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正确认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找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积累经验,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一、新型社区文化建设的功能

(一)引导功能

社区文化的引导功能是指社区文化对社区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的取向具有引导作用,使之符合社区理想和目标。社区文化的引导功能既表现为对社区成员个体的思想行为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表现为对社区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一个社区的社区文化一旦形成,它就会建立起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社区成员在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上与“标准”产生不符的情况,社区文化将发挥引导作用,使之与标准相符合。当然,这种导向是潜移默化和自觉自愿的,是主动认同基础上的接受和融洽。例如莲花北村倡导的“家庭责任也是社会责任”、“尊老从自己的家庭开始”等等,对社区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

(二)审美功能

提高民众审美水平。如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整齐性比较强,在形式上也相对比较简单,这样就能够在整齐性和统一性上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广场舞又是运动型的艺术,在跳舞的同时就能舒展筋骨,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比较有利,加强了群众的身体锻炼,长期锻炼就能够在审美情趣以及水平上得到有效提高。使人们在心灵上找到慰藉,这样就有助于自身对生活的热爱以及追求,能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广场舞的作用下,才能真正有利于群众文化的建设发展。

(三)凝聚功能

凝聚功能是指社区成员在共同目标、利益和信念的基础上,通过共建机制,使社区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吸引,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集聚、凝结的社区合力和整体效应。社区文化犹如粘合剂,把社区内的成员“粘合”在一起,社区通过多种文化活动吸引居民参与,使他们从生疏到认识,从认识到熟悉,增加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产生一种凝聚力,形成共同的理想和希望。社区就像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居民都是家庭中的一员,社区文化将使他们产生主人翁的责任感,使他们乐于参与社区的事务,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社区的繁荣作出贡献。

(四)娱乐功能

娱乐功能是指社区文化能起到给人们的消遣提供一种轻松、舒适的环境的作用。人们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而社区文化恰恰在很大的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社区为他们提供了场地。社区居民在紧张繁忙的一天工作中会感到精神倦怠,身体疲劳。社区文化活动将为他们提供一个轻松、愉快和舒适的环境,使他们从劳累和压力中解脱出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并以饱满的精神投入次日的工作。

二、新型社区文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管理机构缺乏。

尽管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然而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具体性工作却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的统一化管理。如果没有专门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带头人,则就没有相应的建设平台对人才进行吸收与招揽,大多数有志之士就会空有热情,而没有用武之地,造成群众文化发展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况。此外,一些文化机构在初衷上是非常美好的,然而在实际实施期间却存在职能缺少以及无头无脚的问题。管理机构的相对缺乏还会使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培训机会,造成思想落后以及传统死板,带给行业一大难题。

(二)新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资金不足,渠道单一。

新建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大多数是政府出资,对政府、集体依赖性较大。社区文化建设投资力度不足,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是社区开展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社区文化建设只会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但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严重不足,由于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具有一定公益性的特征,收益返还期太长,因此很难吸引投资。而且社区物业管理部门并不愿意在文化建设上投资,因此导致社区的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例如,社区公园是居民休闲娱乐的良好场所,但是社区物业在公园的养护升级上投资迟缓,影响了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三)文化设施需进一步完善。

多数新型社区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文化设施不完善,难以全面满足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无法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绝大多数社区居民希望参加社区文化培训班、创业培训班、文化产业班、养殖、种植班等,以提高自身的精神文化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而这些目前很难实现。

(四)社区文化建设流于表面,注重形式体现而忽视文化建设的实质。

社区文化建设是为惠及社区居民,推动社区发展而开展的,因此社区文化建设要注重实质的把握,而非仅仅看重形式的体现。社^文化建设内容单一,不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要求。目前我国的社区主要按照地域划分,而居住在同一社区的居民文化层次各不相同,居民个人修养良莠不齐,文化爱好大有差异,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必须考虑到居民的不同需求。

三、结语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环节,是提升社区居民人文素养的途径。我国当前正在构建和谐社会,追求“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这就要求群众文化活动与之相适合,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而群众文化活动恰恰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利龙.着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深入推动文化惠民[J].大众文艺,2014(12).

[2]农炳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08).

篇5

【关键词】社区音乐文化;意义;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276-01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人们的共同目标,社区是依附于社会而存在的载体,同时又是社会的一个分支,两者相辅相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社区的发展,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对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意义

湘西自治州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大多数人口为苗族和土家族。湘西地区的社区音乐文化活动体现了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已广泛传播到普通百姓中,凸显了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性。

一方面,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基础性影响,决定了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应成为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社区音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是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和谐建设的成果,是和谐社会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具体行动和表现形式。

社区音乐文化的建设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二、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现状

社区音乐文化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健康娱乐的场所和平台,本文主要以广场舞为调查研究对象。目前,社区音乐文化的发展已进入繁荣期,在湘西自治州,各处广场每天都有广场舞表演,甚至一个广场同时有两支队伍,跳着不同风格的舞蹈。政府为广场舞的普及和开展提供了支持,广场舞作为大众化健身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参与人数最多的社区音乐文化活动,既弘扬了民族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又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明生活。

三、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会经历产生、发展、成熟等过程。因此,广场舞的发展建设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噪音扰民。很多离广场较远的小区居民,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内,在固定时间段,有规律有秩序地自发组织广场舞活动,室外舞曲的音量势必会影响到小区环境,从而导致不和谐的现象发生。其次,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由于广场舞的开展而导致的民事纠纷处理得是否及时到位?处理的方式群众是否满意?如果处理得当,既可以让居民与广场舞成员和谐共处,又可以避免冲突的发生。最后,缺乏专业规范的领舞者。广场舞的领舞者是整个队伍的核心,领舞者的舞蹈动作,以及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理解与展现,都会直接影响到团队其他成员。有些领舞者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缺乏科学的锻炼方法和专业知识,从而影响队员们的积极性。

四、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建议

建设和谐社区音乐文化需要政府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和谐的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与社会和谐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人们的精神充实了,整个社会也就更加和谐。通过调查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为广场舞提供合适的场地。目前,除了广场能够提供特定的活动场地外,广场舞没有固定的场所,有的在小区里面、有的在小区门口。这对行人以及机动车辆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中,政府部门应考虑相关场地的建设问题。

第二,对广场舞的领舞、领队等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与选拔,包括人员的道德修养、基本专业素质。要定期邀请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包括舞蹈动作的编排是否有利于身体健康、科学合理的运动时间掌控,等等。定期座谈、交流,从而促进广场舞的和谐发展。

第三,政府部门应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设立具体负责的部门,保证充足的财力资源,包括社区委员会的监管制度以及权利,发挥其组织的优势,做好各个社区活动的协调工作。同时,可以与企业等赞助商联合演出,既丰富扩大了广场舞的活动内容,又能够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积极向上的社区音乐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社区音乐文化的优势,陶冶人民群众的情操,为共建和谐社会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篇6

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当前问题,形成原因,解决途径

在这个新生事物日益繁杂的时代,文化,这个本身内涵就相当丰富的词汇衍生出许多含义。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作为其分支,是新形势下文化的一种衍生,也是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在文化领域的反应。当探讨如何进行文化建设时,不应只将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作为个体单独进行讨论,还要看到他们之间的联系,更好实现两者的融合共建。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中,两者在共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学校发展和社区服务的视角,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访谈资料,对当前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融合共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访谈对象包括社区干部以及普通社区居民。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以及文献的分析,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对策,为校园与社区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一、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融合共建的现状分析

(一)居民对校园文化及社区文化的认知程度及了解途径

在对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认识上,社区干部对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了解度要高于社区普通居民。只有对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制定出更为合理和科学的活动方案以促进社区建设。社区干部作为社区工作的决策者,在两者融合共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社区居民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参与者,他们可以在这之前对两者不了解,而后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较为浅层地了解。这也反映出社区工作者在决策上的不足:没有让社区居民这一活动主体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换言之,居民还没有真正地从中受益,或者说,只是一小部分人从中受益。

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社区干部,了解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途径都是以报刊等舆论媒体渠道为主;社区干部相对于社区居民而言,更容易通过学校参与社区建设的途径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作为校园文化主体的学校及学生没有发挥出他们应有的作用。学校、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很大一部分只是在假期里建立一个实践基地,进行短期宣传,这一时期过去之后,学校、学生似乎就撤出了原本应该由两者共同演绎的舞台。显然想要通过这种做法回收一个长期的效应是不可能的。

(二)居民对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之间联系的认识

社区干部肯定了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联系,而社区居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看到两者的联系。部分居民之所以认为社区文化可以离开校园文化单独发展,根本原因是由于校园文化还未展现出她推动社区文化发展、促进社区进步的作用。社区居民和社区干部中,有一部分人忽视不同的社区成员对精神文化的不同需求。这导致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造成社区文化建设举步维艰的困境。作为管理者,社区干部看不到二者的联系,缺少对校园文化作用的了解,没有积极将校园文化纳入其管理中。而有的居民虽然认识到校园文化对社区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但其不是管理者无法参与社区文化的管理。这就不难解释两者融合进程比较缓慢的情况。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以前那些简单粗糙的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吸引其加入社区文化是社区文化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讨论校园文化是否已经参与进社区文化这一问题上,社区干部相比社区居民更多地给出肯定答案。身兼管理者与参与者双重身份的社区干部,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两者融合共建的情况,而只进行简单参与的社区居民未必能够主动去了解。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当前的社区活动过于单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区文化独立发展,而没有与校园文化很好的融合,这反过来又导致居民对文化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娱乐、锻炼身体这一表层上。

(三)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不论是社区居民还是社区干部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意识到,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不强、文化供给和需求出现矛盾。其中,社区干部更多关注文化供需矛盾以及社区人才的匮乏。文化供需矛盾突出,一个重要原因是校园文化的参与不够。调查采访发现,社区文化的参与者以中老年人为主,而具有朝气的年轻人由于平时多忙于上学或上班,无暇顾及社区里的一些活动,参与甚少。这制约了两种文化的融合。一位居民还道出了另一原因,即“社区里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有时想进行一些活动,却不知如何提建议”。这引发了文化供需的矛盾,也折射出社区文化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当下社区文化工作队伍不够稳定影响了社区文化人才的匮乏。

虽然大部分的人表示愿意通过宣传或加入社区文化的管理来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其中社区干部的积极性高于普通社区居民,社区居民仍认为居民参与意识不强是主要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社区干部作为管理者,对社区文化的建设有着决策权,而居民只是简单参与。这就要求居民不应只是被动参与,还要求社区干部在决策时要听取民众的声音。

(四)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共建

当前,相当一部分的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认识到了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互相补充与融合的作用,但也有人认为校园文化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校园文化进社区,携手社区文化发展的比较晚,有相当的社区居民和干部还没能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也说明了校园文化急需加快融合的步伐,以达到推动社区文化发展的同时完善自身发展。在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融合共建的途径上,社区干部更乐于文艺活动以及板报宣传,而不是组织学习形式;而社区居民虽然也乐于文艺活动和板报宣传,但他们更加推崇组织对两者进行学习。普通居民由于只是社区文化参与者,对于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的内涵比较模糊,因此需要加强对二者的了解。

二、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和谐共建对策探讨

为推进校园和社区文化的融合共建,必须解决两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两者融合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共建对策。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携手社区文化的主体,首先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利用黑板报、校园网络、业余课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其次加强校园文化队伍建设,学校可以将不同才艺的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与社区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在校园文化融入过程中不应做被动的接受者,应加强自身建设。首先建立社区宣传队伍,丰富社区文体活动,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吸引本社区的年轻力量加入;改变不合理管理机制,管理者应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组织能力;组织居民对校园和社区文化进行学习。

(三)促进校园与社区的联系

学校利用课余和假期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让学生将校园文化带入社区。例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学校课堂进入社区。学生可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充实社区发展。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互相学习借鉴有效的融合共建举措。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大赛。如可在网络组织、举办“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携手,共建和谐论坛”,有效地利用网络平台。有关文化建设管理部门可以成立一些职能部门,以为两者的融合共建提供指导。

结 语

在社区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共建中,社区文化以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弥补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不足;而复杂的校园文化以其开放性、前瞻性和创造性积极地反作用于社区文化,推动社区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在今后的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将校园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推进社区;而社区居民在该过程中也应当提高自身对于两种文化融合共建的重要性的认知,主动参与建设。两者共同致力于推进两种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建胜.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浅议[J].管理参考,2008.

[2]陈光军.关于大学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互动的思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9(3)

篇7

一、我社区近期主要开展的廉政文化工作。

社区廉政文化建设以宣传教育为主。在“清风润家园”的廉政文化活动的基础上,我社区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着重做好三个“抓”。

一是抓“组织”。**社区党总支在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的同时,建立了《**社区廉政文化进社区领导小组》,制定了《**社区纪检委员职责》和宣传月活动、学习计划。各支部建立健全了组织网络,把廉政文化建设放到议事日程。

二是抓“心眼”。眼睛很重要,社区充分发挥了网站的优势,开辟了廉政建设专栏,上传廉政警句、正风歌等廉政建设方面的文章10余篇。社区还发挥三个科普画廊的优势,在市纪检委的支持下,做了一批画板,共有8块,在各小区轮流展出。这都是自行设计,把最贴近居民,通俗易懂的漫画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也有国家、本市的政策宣传。与电影公司进行协调,在万乐园、绿岛花园等小区播放警示教育片电影若干场。黑板报也刊出了有关廉政建设的内容。

三是抓“思想”。抓廉政建设就要从思想抓起。让居民也参与到廉政文化的活动中来。我社区在9月14日,组织社区居民参加街道的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参与知识竞赛,观看廉政文化图版展和警示教育片。我们社区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精神,并把“八荣八耻”的内容人手一份学习,并张贴于每个楼道进行宣传。还认真学习了《文选》。从思想上认识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二、巩固前阶段工作的同时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

一是扩大宣传面及力度。继续在网站上传廉政建设文章,及时报道廉政建设活动,并计划增加廉政举报电话,发放一些公益广告。以这个平台做好廉政文化建设的宣传。

二是继续开展“清风润家园”活动。计划在今年下半年组织党员干部、居民举办一场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较大的晚会或者是知识竞赛。

篇8

【关键词】社区文化 主动性 创造力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我国特别是我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程地日益加快,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整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活力,带动新型农村社区整体发展与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如何创造性地进行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并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转变并确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理念

当今时代,我们正处在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只有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和本领,遵循农村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才是抓住了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根本。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在社区积极培育和践行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素质的建设。因此,我们必须保证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公益性,以政府投入为主,切实把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为根本,大力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建立专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体制,抢占农村社区文化的主阵地,构建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努力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障。

二、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寻求并拓展社区文化建设的特色

发挥地域优势,寻求社区文化的个性特色,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社区文化,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努力方向。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平等参与,共同发展,是文化发展的趋势,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同样也不例外。由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民族性格、人文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区文化都不尽相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因此,我们倡导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应注重以人为本,营造具有本地区特点,且凝聚中华民族人文精髓的社区文化。我国农村社区的主要功能是传播党的政策、法律、宣传高尚的精神追求,宣传健康与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及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提高居民素质,这是毋用置疑的,但要注意的是不应把社区变成令人望而生畏的教育场所。新型社区文化建设应紧紧抓住社区居民是“社会人”这一特点,并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作为“社会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满足不同人对社区文化的不同要求,才能丰富社区文化的内容,加深社区文化的底蕴。新型农村社区文化阵地的生命力在于以富有地区特色和传统特色的活动来吸引群众,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开展文化活动,要注重融入当地的文化内涵。

三、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农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与创造力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广大农民群众甚至部分干部都还比较陌生。因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橱窗等有效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宣传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工作的知晓率,努力增强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其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新型农村社区文化活动中。要注重进行多种形式的、全方位的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积极指导社区创建民间公益性组织,逐步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相结合、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广泛吸收适合广大农民群众的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与文化项目,以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依托,通过开展包括文艺表演、科普宣传、思想教育等在内的多种活动,吸引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并形成社区文化认同,构建适合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特点的文化,改善新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在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应更加注重适应农村形态和农民素质转型的需求,不断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实现农村社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带动地区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社会整体协调发展,进而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进程。

篇9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区群众;文化建设

一、社区群众文化的现状

(一)社区文化生活较单一,缺乏新意

现如今的社区建设,除了对房屋各方面建设的提高,也更加注重对社区环境及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尽管政府对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来了极大的重视,但仍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普遍现象。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仅仅表现在拥有一个共同的娱乐的地方,而这些简易的娱乐设施在各小区中普遍的存在,所以使得大多受居民提不起兴趣,再加之现代人工作繁重,压力大,也无心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锻炼身体,这就导致了许多小区中的娱乐设施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居民不愿参与社区文化生活,文化设施的建议,种类少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二)物业对社区群众文化的不重视

社区群众与小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一个买卖,或租赁的关系。小区建设好了,有人进去居住了,他们也就没什么事了。除非是建筑方面存在着问题,小区居民也就和物业之间没什么必要的联系了。相对而言,高档小区更加注重社区的外部环境及文化生活。他们的小区里的花园也是精心打造的,不像一般小区,仅给你种几多花就完成了。他们有规律有设计的在小区里种上合适的树,而不是像普通小区,在宽敞的地方栽上那么几棵就算完事了。他们会留出一大片空地建设一个大的运动场地,包括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篮球场等简单方便的多人运动,还会建设一个游泳池,让小区中的居民能够在炎热的夏天享受到一丝的清凉。而普通的社区中只会有一些简单的运动器材,与之相比,也就显得简易多了。

(三)社区居民对群众文化的不认识

说实话,很多居民对社区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刻,甚至在一些普通社区中,居民根本就不知道所谓的群众文化。大多数的人们把目光都放在了工作上,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他们忽略了社区文化的建设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部分。还有一些居民吧小区中的文化设施仅当做活动四肢的工具,更甚者觉得文化这个词显得很高,那是有钱人家才会享受的,从而忽略了社区发展文化建设的本质。这也不能怪群众,毕竟打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处在一般水平上,大家都在为了生活而努力认真工作,这是无可厚非的,所以外界对社区群众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四)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程度低

在小区居民眼中,大多数会觉得社区举办的类似文化活动显得无聊幼稚,并不具有任何实质的意义。所以他们并不愿意去参与,更多的人愿意呆在家里看看电视,上上网,他们觉得这样的休闲娱乐方式才是舒适的。而小区中的文化设施也显得低级缺乏趣味,居民也不愿腾出额外的时间去使用小区中的文化设施,这也使得小区中的这些文化设施显得形同虚设。

二、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失衡

在一些高档富裕的社区中,他们的文化设施相对比较丰富完善,文化活动的开展得更加顺利丰富,居民活动质量相对比较高,这些设施的配套性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作用。而一些老的,贫困的社区,要么缺少文化设施,要设施简单粗陋,使居民的文化生活根本得不到发展,而社区文化生活也难以开展。这种两极分化的对比,更加的使得普通社区的居民不满,他们更加不愿意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他们觉得,反正自己居住的社区条件差,开展这些有的没的的活动都毫无意义,他们更加愿意把多余的时间精力投放在工作上。

(二)经费不足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想象,社区没有钱,它又有什么能力来发展,完善社区文化的建设,到头来,不过是空口说白话罢了。缺少钱,就算街道有这样那样有利于社区发展的好计划,也无非是纸上谈兵罢了。政府应该加大对社区资金的供给,以实际行动来支持社区文化的建设,使得社区更好地发展,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

(三)社区文化设施缺乏吸引力

先如今,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了,比如大多数小区中都有的那些建议娱乐设施,它们除了能供一些老年人活动一下四肢,打发一下无聊的闲暇时间之外,可以说是完全毫无用处,最主要的是它们基本是一个人的活动,这对社区文化的建设一点帮助也没有。当下,更别说年轻人,大多数宁可在家上网玩游戏,或约上三五个好友出去逛逛街,也不愿使用小区中的文化娱乐设施。很多人上晚班之后就相当疲惫,而社区文化设施也不能带给他们舒适和放松。这些现象基本源于社区文化设施种类的缺少,新意的缺乏。

(四)年轻人对社区文化活动的不感冒

现在,基本上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群众普遍是老人,退休人员,而他们也只是秉承着锻炼身体的目的,对社区文化活动的认识不足。而大部分的年轻居民根本就不知道社区中开展得文化活动,当然,我相信,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也是不愿意参与社区文化的。他们甚至会觉得这些活动就是为那些老年人举办的,只要他们才会如此无聊,参与这些幼稚的活动。这些年轻人他们对于上网逛街会更加的有兴趣。

三、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提高了社区群众的凝聚力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开创民族文化创造力,使得社会文化生活更加的多姿多彩,也使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一定的保障。文化是将一个民族有力团结在一起的的重要基石,它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了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既满足了民族的荣誉感,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现代大多数的人都在为了生活而拼命的工作,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从而忽略了文化生活。社区文化的建设,让一些闲暇时间较多,没有额外娱乐活动的居民有了一个好去处,也让一些孤独的老年人有了玩耍的伙伴。对于上班族来说,他们不用因为缺少业余时间而放弃参与文化生活,因为他们只用走出门,在小区中就能参与文化生活;他们不用因为纠结与自己改参与哪一项文化活动,因为小区中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一定会有他们的所爱;他们不用每天只能在家上上网,看看电视,因为社区中绚丽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加强城市竞争力

在如今的社会中,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国,各城市之间的明争暗斗也在进行着。由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的提高,也会使得社区居民对文化建设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使得整个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得到改善。每一个社区的文化建设都和谐发展,那么他们所在的城市也会表现得更加完美,使其与其他城市缩小差距,从而加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每一个社区的发展,带动了每一个城市的发展,而每一个城市的发展,也使得我们的国家更加和谐,更加强大。

四、增强社区群众建设的建议

(一)创新文化设施的建设

既然我们想要社区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提升,那么在文化设施的建设上不能在循规蹈矩,就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健身器材就将居民给打发了。这里的创新并不是要推出一些没有见过的文化设施,而是要挺高居民的参与程度。在文化设施的建设方面,我们应该选择适合多人参与的活动,比如说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等多人运动,这样既挺高了居民的参与度,也增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提升了居民的身体素质,使得社区能够和谐发展。等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在小区举办一个运动会,既锻炼了居民的生活素质,拉近了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二)完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

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一定的约束来改善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做得更好,社区文化的建设也不例外,毕竟有太多的人并不理解所谓的社区文化,这时,就需要社区文化假设的相关体制来硬性管理了。政府应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法律保障,让社区居民可以尽情的参与到社区活动中。将法律与文化建设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得社区文化的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三)提高居民参与程度

不管什么事情,外界的影响始终是薄弱的,而社区文化的建设也是为了让居民参与进来,所以我们应该提高居民的主观意识,从而提高居民对社区文化生活的参与程度。社区应该举办一些有趣的比赛,将社区中的能者聚集在一起,互相比较,更重要的是互相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国家,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区,所谓建设社区文化,人人有责,我们都应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去。我们要加强对社区文化的建设,这也会使得我们实现和谐社会的脚步更加进一步。虽然我们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如果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我相信我们的城市会更加的美好,而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也会进一步得到实现。所谓滴水穿石,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谢晶仁.社区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理性透析[J]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01).

[2] 杨萍.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文化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06).

篇10

[关键词] 社区文化;社区建设;作用;精神

【中图分类号】 C912.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165-1

引言:社区文化是对社区存在的反映,也是在进行社区建设时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也可以说,社区建设程度是社区文化发展的直接反映,影响着社区发展的状况。所以,在对社区进行研究时,要对社区文化重视起来,并分析出其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意义,进而构建优秀的社区文化,推动社区建设,从而提高人们的社区生活质量,这对于我国的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社区文化的内涵

对于社区文化的界定,历年来,人们对此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但是不管是怎样的理解,社区文化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物质生活的外在条件。所谓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自然环境进行的改造以及创造的物质财富,人们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活的条件。它包含了社区的文化场所以及文化设施:阅览室、各种公园、市政工程等等。

(二)精神风貌。社区的精神风貌是人们在长期进行的社区群众文化中逐渐形成的,包括了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个人、审美情趣以及世俗伦理等等。

(三)社区人们的生活规范。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所以即使是在社区生活中,也需要一定的法律以及相关规章制度保证人们的文化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出了这些强制性的法规以外,一些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也会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体现了社区人们的总价值。

(四)社区组织、团体。社区组织或团体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体,保证各种关系的实现,其他文化在此基础得以存在和发展。

二、社区文化包含的内容

(一)行为文化。行为文化也可以说是活动文化,是社区成员在生活、经营、交往、学习等活动中产生的文化。一般的社区文化指的就是这一类的文化活动。人际关系、精神面貌、社区风尚等文化是这些活动的实际反映。例如教师节晚会、钢琴音乐会、开展的体育运动会等活动。

(二)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为了保证社区成员在价值观、精神以及理想等方面的实现,并与之相适应的一些规章制度、法律组织机构等等。与此同时,制度文化对人们的日常活动也有一定的约束和控制作用。

(三)环境文化。社区的环境文化是社区文化中的首要层面。它是社区人们的对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进行创造的结合体,是社区在精神对象化以及物质化的体现。它主要是指社区清晰可见的生活环境、文化娱乐设施、社区的外在面貌等。通过对社区环境的认识,可以对社区人们的价值观、理想等外在的形象有很好的感知。

(四)精神文化。社区文化的核心也就是精神文化,其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在社区中具有独特的特征。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都是其外在体现。由于社区文化的特殊性,所以它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积累的,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可以看出,社区精神文化对社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三、社区文化对社区建设的积极作用

社区文化包含了社区的各个方面,是全方位的,所以在社区的建设中有着重要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文化创造社区精神

1.帮助人们精神境界的提高。社区文化是积极向上的,它所倡导的是被社会所认定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行为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对于社区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及时的化解和疏导,在文化的长期熏陶中培养社区人们的文化修养,提升道德情操同时起到美化心灵的作用,引导人们抵制不良文化,让人们在文化的熏陶中认识到真善美的积极意义,从而有助于精神境界的提高。

2.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增进成员间的情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际圈打破了过去封闭的形式。但是各自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联系人们的因素越来越少。因此,加强沟通与联系成为了社区建设不容忽视的问题。社区文化的各种活动为人们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们间的联系。

3.提升人们的归属感及认同感。通过社区文化的建设,让人们积极的融入到活动中,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到自己在社区里的义务和权利,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更加认同自己的社区,从而社区归属感就逐渐增强了。

4.使人们在精神上的需求得到满足。社区文化具有生动活跃、吸引力强、易于接受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迎合了社区群众的需求。

(二)加强了人们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社区的建设,离不开人思想意识的提高,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文化建设意识上进行不断强化,从而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只有在社区文化的熏陶下,人们才会认识到社区对他们的重要性,进而从自己的思想认识到社区建设的意义,人们在此基础上促进社区的进步,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的建设。

总结: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知,社区文化不仅对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社区的发展更是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让人们认识到社区文化的对社区建设的重要作用,从而探寻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方法,就会使得我国的社区取得长足的进步,促进社区的发展,也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广宝.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5).

[2]马海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