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武术教程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7: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跆拳道武术教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武术,跆拳道,武德,道
一、引 言
武术尤其是传统武术,虽十分强调艺德并重,但是由于武术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处于下层社会的民众中,具有历史传承的劣根性,又在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价值观发生变化造成道德传播只流于表面形式,武德精神博大精深,但在现代社会给人们的感觉却比较虚幻和笼统,人们所见到的武德并不如跆拳道礼节表现得那样充分和直观具体。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武德和道进行比较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武德精神。
二、 武术中武德与跆拳道中“道"的含义及体现
武德,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述。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过去,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 “虚心请教,屈己待人,助认为乐”,“戒骄奢逸”等作为武德信条。武术的各拳种流派,也都订有自己的“门规”、“戒律”、“戒约”,并有“三不传”、“五不传”、“十不传”以及“八戒律”、“十要决”等作为武德的标准。今天,也有不少学者对武德进行概括,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尚武崇德的精神”,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一种美德”,也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武者体现的道德”。1987年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将武德规范概括为“尚武崇德,修身养性”。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对武德进行了概括,今天,传统的武德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耍英雄、逞好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以及带有三纲五常思想的“唯师命是从”的行为等,所以应对传统武德进行分析,继承传统武德中合理的成分,批判过时的旧武德,树立新的武德观。
跆拳道(TAEKWONEDO)是一项运用手、脚技术和身体能力进行自身修炼和搏击格斗的朝鲜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其中“道”是一门完整的艺术与学问,是一种技击方法、一种心得、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以及道德、伦理等的结合。“礼仪、廉耻、忍让、克己、百折不挠”是跆拳道精神宗旨,尊师重道是跆拳道的精神体现,“以礼始,以礼终”是其风格特点。跆拳道在现代社会中的宗旨是:开发人的智力、体力与精神的潜能,增强人的信心、勇气和正义感,陶冶人的情操,磨练人的意志,振奋人的精神。通过跆拳道的训练,可以培养练习者坚忍不拔、勇敢无畏、顽强坚毅的意志品质,尤其讲究“以礼始,以礼终”,使练习者从开始就养成“谦虚、宽容、礼让”的高尚品德和尊师重道,讲礼守信,见义勇为的情操。跆拳道在训练中其道的体现主要是“礼仪”。礼仪不只是形式上的表现,而是要发自内心地实施它,在长期练习和比赛的过程中逐渐将礼仪的形式转化为心理动力。
三、 武德与“道”的同根同源性
武德中的仁、义、信、敬、勇则直接根源于儒家文化,同时中华武术又以传统文化中儒家的“重礼精神”注重人的品德修养。“礼乐教化”是 武术运动传承和发展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在这种范围内,武术运动在“礼”的指导下建立自身价值意识,并逐渐形成“师承严格”、“择徒而授”、“尊师重道”、“武德戒律”、“身心双修”等行为准则。。。跆拳道运动也要求练习者不仅要学习跆拳道的技术,更注重对跆拳道的礼仪、道德修养的学习与遵从,每一次练习都要求“以礼始,以礼终”,训练始终要在充满“尚礼”和“任爱”的氛围中进行,并将“智、仁、信、勇、严”作为人生信条,除了在道馆和训练中要讲究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求以礼待人,这是跆拳道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因此,武德与道所共同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即是崇尚健全精神,完善人格。跆拳道所追求的是儒、道家所提倡的“无我、无私、无畏、无名、无利”之心智,使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内心修养将会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这正是跆拳道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由此看出武术中的武德与“道”具有同根同源性。
四、 武德与“道”的实现
(一) 武德的实现
武德的内涵极其丰富,然而却是含蓄内敛的,它在现代社会中很难体现出来。武德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成套的行为以及一些特定的造型等外在动作的形成而加以培养的,这种行为规范即所谓的“礼仪”。它将约束心灵的伦理观念,通过外在硬性的规定形式,即练习者成套的行为规范以及一些特定的造型动作的完成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教育作用。现代武术武礼方面除了像抱拳礼等少许传统造型动作得以保留外,并未制定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应当加以遵守的行为规范。应可以借鉴跆拳道中的一些礼仪做法,从习武者接触武术开始,将礼仪规范融合于武技的教学训练之中,久而久之就可以培养习武者良好的行为规范,并将这种礼仪行为和意识带到练习者生活、学习及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养成尊师重道、克己礼让、宽厚待人、恭敬谦逊的道德修养。。
(二) “道”的实现
跆拳道中“道”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礼仪来实现的,‘以礼始、以礼终’是它的教学宗旨之一,即练习活动都要从礼开始,以礼结束,并突出爱国主义。首先,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练、学员必须身着统一的白色道服,唯一表示身份层次不同的是身上所系的腰带的颜色。其次,不管是在训练、比赛、讲解、批评教导、招呼等场合都可见队员教练在不停地行礼鞠躬,通过行礼的方式,即向长辈、教练、教师、队友鞠躬施礼,使跆拳道练习者养成发自内心的行礼习惯,以养成恭敬谦虚、友好忍让的态度和互助互学的作风,并培养其坚忍不拔得意志品质。训练时,进入体育馆后,以端正姿势向国旗敬礼,然后按馆长、教练和长辈的顺序依次向他们敬礼。训练之余,无论是在学校或家中谈话、用餐、打电话、介绍他人或访问亲友时,都要按一定的礼节进行,将礼仪意识带到练习者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锻炼人克己礼让、宽厚待人和恭敬谦逊的道德品质。在千百次这种貌似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习练者在不知不觉中会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通过学习跆拳道,习练者举手投足间,不经意地就会给观众以健康、懂礼、刚健有为、俞发进取的精神感召力。。这种礼节完全是一种系统化、外化的礼仪规范,但这种教学模式真正所追求的是从一开始就将拳技的训练和礼仪的培养、道德的提高结合在一起,贯彻到训练全过程中。一堂跆拳道的训练课从头到尾可以用喊声震天来形容,这种发声不仅是一种精神的宣泄,更是一种精神的鼓励,而且在这种呐喊声中很自然地可以培养习练者刚健有力、奋发进取的精神品质。
五、 结束语
通过对武术的武德和跆拳道的道内涵及其体现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武术的武德与跆拳道中的道虽同根同源,但远没有跆拳道将道的理念贯彻实施的如此成功。在武术的教学和训练中我们应吸取跆拳道教学的风格特点,从而使人们通过武德的教育与培养,更好地发挥武德的价值,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参考文献:
[1]江百龙. 《武术理论基础[M]》.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武术》(上册) [M].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
[3] 高宜 陈立人. 《跟专家练跆拳道》[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4] Soon Man Lee.现代跆拳道[M].现代出版社,2004,(5).
[5] 陈骊珠.浅谈传统跆拳道在教学中的道与技[J].成都体育学
院学报,2005,(3).
[6] 李世远.跆拳道教程[M].沈阳:辽林科学出版社,1998.
[7] 毛爱华,等.市场经济下对武德的再认识[J].体育成人教育
学刊,2004,4.
[8] 扬绪利.试论武德的现代内涵[J].武术科学,2004,(5).
篇2
【关键词】跆拳道;力量训练;误区
【中图分类号】 G852.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08-02
跆拳道技术复杂,需要参加工作的肌肉数量很多,占全身肌肉的绝大部分。按身体部分来讲分为上肢肌和上肢带肌、下肢肌和下肢带肌、躯干肌,按其功能来分包括:屈髋肌、伸髋肌、屈膝肌、伸膝肌、足屈肌、足伸肌还有上、下肢内收外、外展肌和旋内肌。这些肌肉在工作的时候分工也不一样,有的是主动肌有协同肌还有支持肌和固定肌。它们的工作方式也不一样,有向心收缩也有离心收缩、有动力性工作也有静力性工作。下面对跆拳道力量训练中提出六个容易忽视的方面,希望能对训练有些帮助。
一、关于六个容易忽视的训练方式
(一)重视下肢肌和腰腹肌,而轻视上肢肌和头颈肌
跆拳道是脚的艺术,所以下肢肌和下肢带肌包括屈髋肌、伸髋肌、伸膝肌、足屈肌,特别受到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象股四头肌、 股直肌、髂腰肌、小腿三头肌等是练得最多的。所以我国许多跆拳道运动员的下肢肌肉很发达,力量很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的上肢肌肉并不发达,上肢力量训练的比例明显偏小,重视程度不够。其实在跆拳道比赛中上肢力量也是很重要的。其主要作用有:(1)能配合下肢协调全身的动作、保持身体平衡、加大出腿的力量和加快出腿的频率。(2)有力的上肢能扛住对手有力的腿法击打,不至于失点。韩国运动生理学洪商来博士指出格挡对上肢的外展、外旋、伸肘等肌的离心的收缩力量的要求很高。(3)有力的拳击打到有效部位一样能得点。所以加强上肢力量的练习对于提高实战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际的训练工作中人们往往注重下肢力量的练习而轻视上肢力量的练习。
对于加强上肢力量能提高实战成绩许多人都能理解,但对于加强头颈肌力量就有点不理解。各种腿法必须要求腰、腹肌、下肢肌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根据状态反射原理: (1)当头部向一侧扭转或侧倾时,同侧的伸肌紧张加强、异侧的伸肌紧张性减弱。(2)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上下肢屈肌及腹肌紧张加强)。(3)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四肢伸直背部挺直。头部位置的改变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这些肌肉的收缩力量。头部位置的改变或保持是靠颈肌来完成的,颈肌力量的大小和收缩速度的快慢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出腿的速度、高度和力量。另外头部的抗击打能力也主要取决于颈肌力量的大小。新修改的跆拳道规则鼓励运动员击头,所以提高头部的抗击打能力也就越来越重要,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应该重视颈肌的力量训练。
(二)重视向心收缩而忽视离心收缩
提高肌肉的向心收缩能力能够加快出腿速度和重心移动的速度,向心收缩就像汽车的油门一样。但汽车不但要有油门还要有刹车,运动员在进攻的过程中不是每一腿都能击中对手,如果出现空腿,运动员必须马上克服极大的惯性、制动和控制重心。武术中有一句话叫“收发自如”,既要有发还要收,收不住、收不快就要被反击。克服重心移动和肢体运动的惯性也是靠肌肉的离心工作来完成的。并且在跆拳道运动中肌肉的离心工作的比例并不比向心工作少,所以在训练中一定要重视肌肉的离心运动。既要强调启动快又要强调制动快,既要注重踢靶和护具的训练,又要经常空踢训练并注意空踢时要及时制动,既要有上坡跑又要下坡跑并注意制动。
(三)重视伸膝肌群的练习轻视屈膝肌的练习
伸膝肌中的股四头肌在跆拳道运动中很重要,而股四头肌比较好练,如深蹲、蛙跳、深蹲跳等,不需要特殊器材,所以对股四头肌的练习很重视,也经常练。但对屈膝肌如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缝匠肌等在跆拳道运动中的作用的认识并不全面和深刻。根据洪商来博士提供的资料,跆拳道运动员比田径运动员在大腿后肌群力量与前肌群力量之比的值明显要高。这说明跆拳道运动对屈膝肌的要求要比田径运动要求高。屈膝肌在横踢后踢的夹膝、下劈腿的收小腿发力、后旋踢的收小腿发力、还有出腿后的下压回防都要屈膝肌的收缩。屈膝肌的力量不足直接影响击打速度和击打力量还有回防的速度以及击打的准确性。这些都是组成比赛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一定要重视屈膝肌的力量训练。
(四)重视动力性练习,而轻视静力性练习
跆拳道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很重视肌肉动力性工作特别是向心工作,而对那些起固定和支持工作的肌肉往往会忽视。比如在横踢的弹腿击打阶段,大腿在髋关节处外展状态,而且一直保持到从夹膝到小腿弹出击打目标再折回。在这个过程中使脊柱侧屈的肌肉和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外展的肌肉做静力性工作,主要是固定大腿保证小腿能准确击中目标。但是大腿外侧肌肉的训练经常被人们忽视。
(五)重视击打腿的力量练习,轻视支撑腿的力量练习
许多教练员的眼睛都瞄准在击打腿的力量练习上,因为击打腿的肌肉做动力性工作,容易发现它们的功能和工作方式。而支撑腿做的是静力性工作,人们容易忽视。击打腿就像舞台上的演员,而支撑腿就是幕后的英雄,但击打腿的作用是巨大的,而支撑腿则是默默无闻的。运动员进攻时击打腿承受了巨大的负荷,支撑腿的股四头肌必须维持膝关节处于伸位,保持重心不下降。为了提高重心支撑腿的小腿三头肌努力提踵,大腿旋外肌收缩使大腿外旋让髋关节展得更开,以便击打得更远更高。实战对支撑腿力量要求很高,支撑腿不仅负荷大,而且工作时间长、又是静力性工作,很容易疲劳。许多运动员在经过几场实战后都有腿打软、重心下降的经历,所以针对支撑腿的工作方式和特点进行专门的训练很有必要。
(六)重远固定而轻近固定
跆拳道的击打技术如前踢、横踢、推踢、侧踢,主动肌股四头肌的收缩几乎都是近固定,但大家练习股四头肌的方法大多是用深蹲、蛙跳、深蹲跳等远固定方法。还需要通过一定的器材(如组合力量训练器)和方法来进行近固定力量练习。
二、分析与建议
造成进入这些误区的原因是:一是对跆拳道技术动作的力学分析的缺乏。二是有些肌肉的练习对器材的要求高,不好练。如大腿的后侧肌,需要特殊的器材。在跆拳道力量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发展主动肌的同时不能忽略发展对抗肌和协同肌的力
量。
(二)应使肌肉在练习中的收缩方式和专项比赛中的收缩方式一致。
(三)力量练习要全面,使大小肌肉群力量得到同步的发展。
(四)正确选择练习方法和手段。
(五)应该了解何种类型的力量能有效地提高专项成绩。
(六)力量训练要和专项技术动作训练相结合要密切,注意力量训练对提高专项成绩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万德光.现代力量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5-0096-03
1 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发展的必然性
无可争议,近代以来,西方体育的入侵拉开了中国武术现代化的序幕。与此同时,中国武术运动管理的标准化也随之开始。百年来,中国武术运动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向现代竞技运动靠拢的过程中,武术运动逐步实现其形式的标准化、规范化,并达到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表演项目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当今社会是标准化的社会,任何事物不经过标准化都难以走向世界。段位制度正是由各种体育项目主管机构批准并的一种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1]。作为促进体育项目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之一,围棋、柔道、跆拳道等等都先后采取了段位制以促进该项目的社会化发展。我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作为推动武术发展的标准的制定者和管理者,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号召下,于1998年推出《中国武术段位制》,旨在深化武术项目改革,加强武术运动行业性和规范化管理,促进武术社会化、规范化[2]。从积极意义上来看,段位制确实是一种有效促进体育活动社会化的制度保障。段位制如同一张通行证,在一定程度上,它被看作是各种体育活动都可以搭乘的经过普及、推广,驶向社会化的船。
其实,在市场经济的视角下来看,《中国武术段位制》是一个行业标准,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武术概念和技术以及相关的重复性事物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获得秩序和社会效益[3]。段位制作为一个基础平台,要规范武术其他拳种的准入条件,要引导和规范武术不同拳种之间的竞争,要规范对武术不同拳种的合格评定程序和方法,只有加强武术段位制的标准化管理,才能促进武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健康向上发展,才能更好的满足群众对武术的需求,为武术的普及和推广做出更大作用。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本文基于把握我国武术段位制实施现状,较为全面的构建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旨在探寻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的有效对策。为武术运动的社会化、市场化发展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支撑和依据。这对实现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科学管理,全面提高武术产品、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为政府相关部门了解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现状、为合理制定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和服务。
2 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发展过程的简要回顾
2.1 试行——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出现
在段位制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的情况下,1997年12月经国家体委批准,中国武术段位制开始实行。1998年4月,我国全国武术段位制工作会议及“授段仪式”在北京召开,首批112人被授予“高段位”称号。从1998年开始试点工作的此后几年,武术段位制采用套段的评议方法进行评段与晋段。“中国武术段位制经过4年的试点工作,据统计结果显示,全国共有64886人获得了段位,其中九段6人,八段40人,七段462人。目前统计结果,仅河南省取得中国武术高段位的著名拳师就有40人,中段位1812人;初段位4439人[4]。”并制定了《武术段位制组织管理暂行办法》、《武术段位制晋段考评办法》,相应地建立了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段位制办公室和全国武术段位考评鉴定委员会,以适应实行武术段位制这项长期工作的需要。规定:中国武术协会是段位制管理的最高机构。中国武术协会专业委员会下设裁判委员会、教练委员会、武术产业发展委员会、科研委员会、传统武术委员会、武术学校工作指导委员会、新闻委员会等。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一直对武术行使着全面管理的职能。由科研部负责《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实施与管理工作以及协助套路部、散打部和社会部对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有关内容进行科研,负责组织编写和审定武术理论和技术教材等工作。
2.2 “套段” 转“考段”——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新阶段
之后,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决定修订《中国武术段位制》,使之从试行步入正式推广,武术段位制从对武术工作者的落实 “套段 ”阶段 , 转入 “ 考段 ”的新阶段,逐步规范化、标准化。1998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武术段位制入段晋段考评教材,包括理论教程、初段位技术教程、中段位技术教程(太极拳类、长拳类、南拳、散手类)。除高段位不专门编写外,该套书对于各段位的教材作了统一规定[5]。由于各地区武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评价标准差异较大,虽然各地区积极开展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实施工作,但总体来讲,武术段位制的发展较为缓慢。
篇4
关键词:双节棍 流变特点 发展 风格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47-03
前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小天王周杰伦《双截棍》的风靡全国,再次点燃了国人习练双节棍的热情,双节棍发展也迎来了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时期。也就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双节棍团体或个人,他们在相互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技术发展和创新,形成了双节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双百盛世”的局面。近些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首次将双节棍列入到武术段位器械并出版了《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二节棍》,并由此引发了武术研究者对双节棍运动的关注。
1 双节棍运动的流变历程
双节棍,又称为双截棍,二节棍,两节棍,二龙棍等,是一种简便易学,精简实用、携带方便、短小精悍的防身健体器械。对于双节棍的起源,学术界和民间有不少的说法,流传最广的主要有三种传说:“连枷”起源说、“宋太祖”起源说、“移民”起源说。
“连枷”起源说认为双节棍的起源与中国农具中的“连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连枷的功用价值由农具而演变为军中兵器;“宋太祖”起源说认为双节棍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原称大盘龙棍(近代北方又称大梢子)和小盘龙棍(小梢子),专用来扫击敌军马脚,破甲兵或硬兵器类,使之丧失战斗力;“移民”起源说认为在十三世纪或十四世纪,不少中国人移民到冲绳岛,并把双节棍技术教给了当地的日本人,并由日本向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双节棍英文――Nunehaku就是来自日语发音。
关于双节棍的起源问题由于缺乏权威性史料的证明,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考证。本文将我国双节棍运动分为萌芽时期、缓慢发展时期和快速发展时期三个阶段进行梳理。
1.1 萌芽时期
20世纪70年代之前是双节棍发展的第一个时期,称为双节棍发展的萌芽时期,在中国武术的发展史上,刀、枪、剑、棍、斧、钺、钩、叉等所谓的十八般兵器在武术发展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善用者更是不乏其人,武术发展到明代,各门派都尊拳为“武艺之源”(戚继光在《拳经捷要篇》中说“其拳也,为武艺之源。”),武术家也更多精力放在“武艺之源”和“十八般兵器”之上。双节棍作为一种传统的武术软器械,不仅很少有书籍提及,而且在武术发展历程中也未出现擅长使用双节棍的大家,最终导致双节棍在这一时期几乎被人们所遗忘。
1.2 缓慢发展时期
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是双节棍发展的第二个时期,称为双节棍缓慢发展时期,随着李小龙功夫电影的成功,双节棍作为李小龙先生的兵器开始从民族潜意识上升到民族前意识,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喜爱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双节棍运动才开始真正的发展,当时涌现出了李炎才、石天龙等第一批以功力和实战派双节棍为主的传统双节棍习练者,特别在湖南卧龙国际李小龙特训总部,开始传授双节棍技法,并培养了不少实战派双节棍高手,为后来双节棍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3 快速发展时期
进入21世纪,双节棍发展的迎来了第三个时期,称为双节棍的快速发展时期,由于进入新世纪,我国双节棍运动发展迅速,故将此时期又分为四个阶段:
1.3.1 发展探索阶段
从2000年至2007年初,是我国双节棍技术发展探索阶段,随着双节棍书籍、双节棍网络视频的传播和小天王周杰伦《双截棍》的风靡全国,双节棍开始更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双节棍元老王宏心、李煜涛、叶寒冰、门德君、徐守波、寇飞、罗强等,通过对双节棍书籍的不断研习、对国内外双节棍高手的请教以及相互之间不断的交流与展示,在继承发展的同时不断创新双节棍技法,提高双节棍演练水平,尝试性与武术、特技、街舞、跆拳道等多种元素的融合,逐渐形成了或刚劲威猛,或飘逸潇洒的风格。由于山东济南的门德君与徐守波的强强联合,形成了刚猛有力的济南风格,使济南在双节棍技术方面的发展远远超越其他地区,被双节棍爱好者争相模仿。
1.3.2 “大一统”阶段
从2007年初至2009年末,是我国双节棍运动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在国内双节棍发展“大一统”的背景下,形成了以山东济南双节棍联盟的徐守波,广州N5的唐振邦,武汉双节棍联盟的寇飞,成都双节棍联盟的罗强为主的四足鼎立局面,武汉寇飞依靠高校众多得天独厚的条件,主打双节棍套路规范化的理念,双节棍运动在武汉高校发展迅速,人数众多;广州唐振邦的N5资金最为充足、规模上不输湖北、山东,在广州一带影响极大。山东、武汉、广州、成都双节棍联盟南北呼应,以星星点火燎原之势,促进双节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盛行。
1.3.3 职业化阶段
从2009年末至2012年初,在棍界动荡不定之时,双节棍培训开始向职业化方向发展。随着刘一鹏凭借在特技方面的独特优势脱离济南棍盟,到长沙发展创建雪狼特技队;李镇东、胡路、周曦、雷鹏等中华龙四大主教的集体离开武汉双节棍联盟,成立凌云棍道;广州N5脱离广州双节棍棍盟等一系列“分离”事件的发生,让原本就脆弱的各地双节棍组织大有土崩瓦解之势,但之后吕一杰的横空出世,广州N5、雪狼特技队与凌云棍道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优势和自身的特点很快在棍界站稳脚跟,以教授双节棍为生的职业双节棍教练开始大量出现,在全国范围内再次掀起了双节棍热潮。
1.3.4 “多超群强”阶段
从2012年初至今,各地棍道、棍社、双节棍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棍界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世,虽然各双节棍团体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但仍旧是以凌云棍道、雪狼特技队、广州N5、水意棍道等一些超强的技术团体(简称“多超”)为主流。其他团体或个人在技术水平虽然也比较“强大”,但在整体实力与人气上与凌云棍道等“多超”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只能算是“群强”。同时由于双节棍基本技法简单易学、培养周期短,网络中大量双节棍教学视频的共享和双节棍爱好者之间的广泛交流与相互学习,像凌云棍道等一些优秀双节棍团体中的职业双节棍教练纷纷转行或兼职教授双节棍。
2 双节棍的流变特点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双节棍运动已经在我国发展了数十年。本文通过对双节棍运动数十年的历史演变的研究,发现我国双节棍运动在历史发展和演变中展现了四个主要特点。
2.1 从“一杰独尊”向“百杰争鸣”转变
杰出的双节棍代表人物是推动双节棍运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双节棍运动发展的影响者,他们为双节棍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我国双节棍发展的每一个时期或阶段都涌现出了推动双节棍发展的杰出人物。在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末,这一个双节棍缓慢发展时期双节棍缓慢发展时期,李小龙,李炎才、石天龙等是那个时期仅有的几位功力实战派双节棍高手,由于当时我国双节棍技术整体水平较低,他们也成为了当时双节棍爱好者唯一能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然而当进入二十一世纪,双节棍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双节棍代表,除了以徐守波为代表的将快速转身与特技相结合的“济南风”双节棍;以刘磊为代表的将说、唱、“耍”与双节棍相结合的魔术双节棍;以李镇东为代表的将传统武术和花式双节棍相结合的花式功夫双节棍;以刘一鹏为代表的将特技与双节棍完美相结合的特技双节棍;以吕一杰为代表的将速度、准确、刚猛与双节棍相结合的速度双节棍;以寇飞为代表的将技术规范化理念引入到双节棍中的规范双节棍;以唐振邦为代表的将运动化、视觉化和自由开放化的理念引入到双节棍中的“视觉系双节棍”之外,还有像“中国花式双节棍第一人”的门德君、“中国双节棍王”王宏心、“中国双节棍运动早期网络推广者”李煜涛、胡路、雷鹏、代永利、陈奎、管坤、潘迪、六狼、清风、赵飞、吕一杰、焦荣胜、王子鲲、刘春蒲等众多双节棍杰出人才。双节棍人才济济、整体水平较高,造就了双节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双百盛世”。
2.2 从依靠个人能力向团队合作推广转变
双节棍运动的推广开始从依靠个人能力向团队合作推广双节棍转变。在双节棍发展早期,双节棍很少被人问津,李小龙、甄子丹、梁小龙等通过个人影视作品将双节棍运动呈现在世人面前,并开始被人们所认知。李炎才、石天龙等一批传统双节棍高手依靠个人高超卓越的双节棍水平,为我国双节棍运动的推广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由于当时我国双节棍整体水平较低,李炎才、石天龙等只能依靠个人力量推广双节棍运动,但毕竟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此时双节棍运动在我国开展依旧缓慢;然而当进入21世纪,双节棍运动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可谓人才济济,出现了王宏心、叶寒冰、李煜涛、唐振邦、门德君、徐守波、寇飞、李镇东、胡路、雷鹏、刘一鹏、代永利、吕一杰、刘洪、刘磊、焦荣胜、王子鲲等一批杰出的双节棍代表人物,他们通过相互合作创建双节棍联盟或者棍道共同为双节棍推广而努力。早期出现了,山东的门德君和徐守波强强联合创建了济南双节棍联盟,创造性的将传统棍法和花式表演棍法相结合,形成了刚猛有力的“济南风”双节棍,并迅速影响全国;广东的唐振邦和李俊亨创建广州双节棍联盟,他们以运动化、视觉化、开放化为主线,将街舞、灯光等现代元素融入到双节棍棍中,创建了“视觉系双节棍”,迅速风靡广州等沿海城市;寇飞等创建武汉中华龙双节棍俱乐部,将规范化理念引入到双节棍当中,并迅速在武汉高校中得到普及与开展等。之后又涌现出了凌云棍道、雪狼特技队、水意棍道、北京棍舞、南京飞鹰、极限流棍道等一些全国优秀的双节棍团体。这一时期双节棍爱好者依靠团队的力量,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与发展理念为双节棍在全国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3 从依托高校发展向推进市场化发展转变
近年来,全国优秀的双节棍联盟或团体开始将双节棍的目标群体从高校向社会市场的转变,如济南双节棍联盟、武汉中华龙双节棍俱乐部、凌云棍道、雪狼特技队、水意棍道、广州双节棍联盟等,在创建之初都选择了在全国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区,并在发展初期以高校为起点,坚持着双节棍运动依托高校发展的理念。这样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大学生的加入,不断向双节棍联盟或团队补充新鲜的“血液”,培养自身团体的骨干,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场馆设施费用。在高校双节棍社团自身的不断壮大,高校双节棍社团开始寻求独立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全国优秀的双节棍联盟和团体的重要成员不得不因为生存问题而选择离开或者放弃双节棍。此时人们已经开始选择是继续以高校双节棍为单一的发展途径,还是开扩更广泛的双节棍市场。随着雪狼特技队、广州N5 cREw视觉演武团等一些优秀的双节棍团体率先开始双节棍的市场商业化探索,并形成了成功的商业化运转模式的时候,许多双节棍团体或个人开始放弃或者部分放弃高校发展而寻求双节棍的市场商业化发展,如武汉中华龙双节棍俱乐部开始三天上千元的短期双节棍培训,凌云棍道开始发展凌云品牌并在网上销售凌云双节棍用品,徐守波创建济南深呼吸俱乐部进行多元素培训和商业化表演。随着我国双节棍不断的职业化,双节棍面向更广阔的市场寻求商业化发展是其今后的必然选择。
2.4 从技术、风格单一化向技术、风格多元化方向转变
创新是事物发展不竭的动力,双节棍运动的快速普及,是与双节棍动作技术的不断创新、风格的不断多元密不可分。双节棍技术从最初的正舞花棍、反舞花棍、苏秦背剑等简单的舞花和换手动作,发展成狂龙乱舞、斗转星移、雪花盖顶、螺旋花、四连花、阻指转棍、头顶换辊转棍、变向转棍等比较复杂的舞花与转棍,最终形成了发力、换手、舞花、抛棍、转棍为主的双节棍技法体系;双节棍风格也从上世纪李小龙、李炎才、石天龙等为代表的实战功力派风格,发展成了传统棍法和花式表演棍法相结合,刚猛有力的“济南双节棍”风格;街舞、灯光等现代元素与双节棍相融合形成的“视觉系双节棍”风格;身法与棍法完美结合飘逸柔和的“凌云双节棍”风格;特技与双节棍相结合的“雪狼特技双节棍”风格;速度、准确和力量完美体现的吕一杰速度双节棍风格,以及以武汉中华龙双节棍俱乐部为代表的规范双节棍风格等,形成了双节棍技术风格多样化的局面。
篇5
与王菲离婚之后,李亚鹏一直将精力投入事业上,甚少以娱乐圈人物身份出现,直到2014年,他干脆宣布退出。在采访中,李亚鹏几度表示,自己太忙了。《丛林法则》的邀约在两个月前,自己考虑了很久才最终答应。在他看来,这不是大家所谓的“复出”,而更像是一次从城市中抽离去放松身心,“真人秀节目还是比较轻松的,相对于再去演绎一个角色来讲,至少我到目前为止,我都暂时还没有这样一个欲望。”
李亚鹏的确很忙,作为商人的他目前在做的有嫣然基金会、儿童医院还有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这些公益机构,“加上我自己的中书控股,我们旗下有十几家公司。我很多年都过着没有周末、每天睁眼就是在工作的日子。”李亚鹏觉得,人生到了这年纪担负的责任很多,“家庭、母亲、孩子,至少阶段性的思考和梳理一下自己的人生。”而丛林探险,或许是个好机会。“南美也好,马达加斯加也好,我相信以我忙碌的人生来看,可能我永远也没有机会去这样的地方,更重要的还是从我内心的一种需求出发吧。”
当天会上,其他艺人都是跆拳道和武术的才艺表演,李亚鹏献上的是一首诗朗诵《满江红》,给了媒体又一个“惊喜”。不过,诗朗诵作为他的“看家本领”,已经在很多重要场合里都出现过。2010年,他在电影《将爱》会上,对着王菲深情朗诵情书;2013年,在获得“社会企业家奖”之后,他也曾朗诵一首《野菊怒放的生命》。可是,这是个更需要体能体力的节目,他真的能适应?毕竟在大多数的新闻标题中,他的形象渐渐变成远离娱乐圈的中年发福还带有秃顶危机的大叔了。但李亚鹏的斗志仍在,为了更好地上镜和参与节目,他表示自己已经开始锻炼了,“每天将近两个小时。其实没有这样一个外力,我真的做不到。你毕竟要上镜啊,得有这么大的运动量才可以。” 父亲李亚鹏: 不考虑父女俩一起参加综艺
除了不太为大众所津津乐道的生意人形象之外,李亚鹏因为女儿李嫣在互联网的举动,一下子以“父亲”身份获得不少好感,成为他近年来的新闻事件中最为温和又温暖的一桩。几个月前,鲜在媒体中曝光的李嫣通过某视频平台变身“李老师”,不仅大方曝光妈妈王菲的梳妆台,更是鬼马搞怪地分享美妆教程、服饰配搭、自拍教程,教大家如何一分钟变Angelababy。一时间,这位已经长大了的天后女儿成了网络红人,连带着李亚鹏也成了热搜。 无比可爱的“网络红人”李老师除了会与网友分享自己扮靓经验,还会贴心提醒爸爸戴口罩。
回忆起那件事,李亚鹏称当时是在办公室知道的,“我就打电话、发微信,给我母亲说,让嫣儿把它关掉。”他自己不玩美拍之类的APP,更不懂其中“乐趣”,回家后悄悄问母亲,才确认女儿已经退出视频界了。“但我还是应该跟她有个正式的、但并不这么强行的对话。”于是在第二天的早饭时间,他发现了李嫣态度比较好,也感受到了女儿知错的反馈,“我相信她自己是知道,因为如果她不认为自己做错,她不会主动把这个关掉。但是她又想表示下这个无声的小抗议。”所以,紧接着他面临的是李嫣在朋友圈把他拉黑了三天。发现了这一残酷事实的老爸还试探性地问女儿,“你准备把我拉黑几天?”谁知高冷的李老师还装作不知道有这事呢!
因为工作繁忙,李亚鹏也只能趁孩子放假带她去旅行,这次丛林探险,他都想过带李嫣一起去,“因为拍摄的时候她上学,如果她不上学的话,我会带她去。”但不是父女同录综艺的形式,他称不考虑让她在节目中露面,“我个人的看法来讲,我还是希望她在学生阶段去过儿童的生活。”这也是他让李嫣关闭社交媒体的原因。
在李亚鹏的微博上,他转发了一张和女儿的合影“墨尔本往事”,照片中李嫣戴着墨镜,表情酷炫,长腿继承了爹妈的优秀基因,俨然一副巨星模样,引得不少网友纷纷点赞。李亚鹏称,“每年真的是蹭着她的时间度假,因为小孩寒暑假总得安排一些旅游什么的,所以基本上我也就跟着陪着。”对于自己父亲的身份越来越受到关注,他倒是不避讳,“可能因为我是单身父亲,这也是人之常情。” 李亚鹏与大女儿窦靖童参加黄晓明的婚礼,这位好爸爸也会在小女儿李嫣放假时陪她去海边度假 “我想我永远会是窦靖童在精神上最有力的支持者”
南都娱乐: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现在的真人秀,可能很多明星在里面有些小东西会被大众放大,你自己会担心缺少这种所谓综艺感的东西吗?
李亚鹏:其实我不太介意这些。我觉得其实上这个节目完全就是为了我自己,为了自己从精神到身体的一个需求,其他的都不会是我太在意的事情。
南都娱乐:所以要出远门,女儿有表示过担心吗?你怎么跟她说这事的?
李亚鹏:有。我给她看了一集片段,她就说老虎狮子不可怕,她说你要小心水里的鳄鱼啊,其实就是注意安全吧。
南都娱乐:知道被她拉黑后你是怎么跟她说的?
李亚鹏:我说你准备把我拉黑几天?她不承认,她说没有啊,是我不小心碰到了。我问她,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再把我不小心碰回来呢?她说:哦,那要看我什么时候不小心了。
南都娱乐:你们之间的交流是不是也比较活泼,不是那种特别严肃的?
李亚鹏:不是,不是。我现在这种家庭氛围,我们家的传统,我父母也好,到我自己也好,都还是很温馨的很有亲情感的家庭。
南都娱乐:之前你也搞过哈雷俱乐部啊,所以你是自己喜欢这种极限啊挑战类的东西?
李亚鹏:这是我真实的一面,只是生活和工作的状态不可能让那一面成为一个常态。我真的是一个天生工作狂,但是不代表内心没有其他的精神支点,我觉得哈雷也是我很多年的一个精神支点之一。所以我也给自己一个外号,叫“哈雷李”。
南都娱乐:窦靖童近段时间也都有自己的一些演出啊,她现在人气也比较高,你跟她还保持比较多的联络吗?
李亚鹏:当然,听她的歌啊。联络是有的,但是我想在她未来的这个发展当中,我可能更多地给她的就是精神上的支持,因为在音乐方面我可能不能去更多地帮助到她什么。所以我想我永远会是她最有力的精神上的支持者。
篇6
1.目的。以健身育人为最高宗旨,在“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的体育教学,培养体魄健康、身心健康,具有现代意识和精神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
2.任务。第一,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科学的健身原理,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保健知识,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以指导健身实践。第二,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一、二项以球类为主的体育活动所必备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基础上,重点掌握健身操、武术和游泳技能,增强自主锻炼能力,为未来的自我健身实践打下基础。第三,在全面发展学生体能的基础上,突出有氧耐力和力量素质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第四,结合体育课程教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和群体竞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参与性、进取性、创造性和竞争与合作性意识以及良好的体育文化修养,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大纲制订及教材选编的原则
1.本大纲是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性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在原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几年来我院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具体实际修订编写。
2.从培养学生健身能力出发,体育理论课以上海高校统编的《高校体育与健康教程》为教材,并对其内容作适当调整,同时补充我院自编的体育参考教材的内容,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体育健身、健康和保健知识。体育实践课以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武术、国际盛行的有氧健身操和游泳项目为普修教材;以部分运动项目为选项教材,使学生掌握参与比赛所必备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运动技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
3.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体能教材在选用上既注重学生体能的全面发展,又重点突出有氧耐力和力量素质的提高。
4.选编教材力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教材内容在技术上保持其合理性,在难度和量度标准上以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所能掌握和达到为原则,教材在整体上力求体现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性。
三、课程设置与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与要求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并结合我校体育教学师资、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对课程设置做以下规定。
1.必修课。基础体育课:每一届新生入学后在第一学期完成基础体育课的学习任务,获得“合格”后才能进行选修课的学习,未获得“合格”者在选修课时继续基础体育课的学习,直到获得“合格”后才可以进行选修课的学习。《大学体育》理论课:一共12个学时,每学期4个学时,分3个学期由教师决定时间讲授。具体内容为:第一学期是身体素质理论和选修课内容介绍;第二学期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和运动保健、运动损伤内容;第三学期为选修课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裁判知识。
2.选修课。选修课是在基础体育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兴趣由其自己选择项目上课的课程。其分类为以下几方面。(1)专项选修课。专项选修课是学生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体育课的上课形式。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暂定开设项目为: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长拳、太极拳、初级剑术、太极剑、散打、跆拳道、健美操、形体训练、瑜伽、交谊舞。各项目可根据学生水平开设普通班和提高班。每个学生在第二和第三学期必须选一个且仅限选一个项目进行学习。一经选定后不得随意更改项目和上课时间。如有特殊情况确实需更改项目者提出申请,取得任课教师和体育教研室主任同意后,在体育教研室的调配下进行。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运动技能,也就是说第二、三学期所选修的内容不能相同。因此第二、三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一样。(2)任意选修课。任意选修课是大二下学期和大三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在现有项目中选项学习的课程。其上课时间为学生课余时间。具体实施情况待条件成熟以后再另行安排。(3)运动训练课。该课程指体育特长生和学校各项目运动队的训练。在校三年期间根据比赛任务进行训练。根据学生的出勤率和完成比赛任务情况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
3.课外体育锻炼课。指学生的早锻炼和课外体育活动。(1)早锻炼: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早操拟开展广播操、健美操、健身舞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活动。早操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协作完成,在体育教师的技术指导下开展活动。各学院班主任负责学生的考勤及组织工作。(2)课外活动: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课余在班主任或学院的组织下自觉进行所喜爱的体育项目的体育娱乐和运动竞赛等。
4.运动保健课。该课程针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学生开设,以康复和保健为主,以理论知识为主要授课内容的一门特殊形式的体育课。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必须具有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在开学5周内持证明到体育教研室办理上课手续。
四、体育课考核办法
体育课的考核应根据学生的运动成绩、运动技术掌握情况及学习态度综合评定,划分等级:90~100分为优秀,70~89分为良好,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必修课和选修课考核办法:运动成绩:50%;运动技术评定:20%;平时成绩和考勤:30%。如篮球技术考试标准设计。男生考试办法:全场往返运球上篮两个来回,球未投进的必须补进才能进行下一次运球或结束,考试采用记时的办法进行考评。成绩在28秒及以下者分值均为满分20分,成绩在60秒以上的分值均为1分。女生考试办法:全场往返运球上篮,球未投进不必补投,考试采用技评记分的办法进行考评。技评记分办法如下:①行进间运球手脚配合协调,运球熟练,不违例,三步上篮动作熟练、流畅,一次性进球。得满分20分,等级优秀。②行进间运球手脚配合比较协调,运球比较熟练,不违例,三步上篮动作比较熟练,得18~19分,等级优秀。③行进间运球手脚配合基本协调,没有违例,三步上篮动作基本正确。得14~17分,等级良好。④行进间运球手脚配合不太协调,运球时快时慢,不走步,三步上篮动作基本正确。得10~13分,等级及格。在考试的过程中,凡是出现走步、两次运球、翻腕等违例情况,三步上篮动作不正确,不进球的,出现一次扣掉1分,依次累加,扣完为止。得分在10分以下的均为不及格。运动保健课考核办法: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和考勤,30%。课外体育锻炼课由班主任酌情考核。一学期累计缺课次数超过该学期总课时三分之一者,取消该学期体育考试资格。
五、实施要求
教学大纲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在具体实施中应做到:1.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特别要加强身体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的研究。2.积极探索“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结合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良好的教学情绪,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改变教师作为大纲的被动执行者和已有知识传递者的传统角色。注意加强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创新。4.加强安全教育,杜绝安全事故发生。5.树立“学生为主”的思想,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六、解析
- 上一篇:环境设计专业特色
- 下一篇:安全生产教育专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