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特色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7: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设计专业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设计专业特色

篇1

[关键词]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特色数据库版权保护方式

[分类号]G250.74

1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数据库建设的需求分析

1.1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特色数据库的构建意义

2008年,我国政府投资宣布两年内投资4万亿人民币以加速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这一计划的实施将缩短我国城乡间的差距,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创建优雅和谐的绿色城市?纵观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公共环境艺术这门学科,顺应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趋势,在创造更美好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愈加明显的作用。如何建设优雅和谐的绿色城市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资源的充分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前提。然而,当前我国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文献不仅数量匮乏,而且尚未形成完善的数据库体系。因此,构建一个富有专业特色的数据库势在必行。

1.2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特色数据库的现状

目前,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数据库数量多、门类全,然而,人文艺术领域的数据库却较为匮乏。笔者利用文献调查法,对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数据库的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几个知名数据库以及百度网站(除广告类图片)上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文献的数量只有3万多,这离10―20多万的需求量尚有较大差距。另外,盲人指示器、身体障碍者阅读器、为老人设计的公共环境产品及时钟塔等细类目图片数量更少甚至是匮乏。此种状况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的个性化需求。为更清晰、系统的显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数据库的现状,笔者作统计如表1:

除了资源数量少,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尚没有明确的类目,致使查找不便,这是此专业数据库的另一现状。“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分散在J312、J524、J59、TB47、TU98等类目中,其中有关装置艺术、先锋艺术的内容属于其子类目。如果不按其专业特点增设“TU987公共环境艺术”类目,使用者检索时则会相当困难。上述状况不解决,势必影响我国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及科研事业的发展,在实践中也无法满足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速的需求。为了解决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数据资源分散这一难题,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数据库,已成为目前图书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2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数据库构建内容

2.1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资源定义

公共环境(public environment),广义上指两人或两人以上活动的区域及周边环境;狭义上指公共场合中的多人区域及大中型广场的室外环境。公共环境艺术(public environment an)则是指放置在公共环境空间中的艺术形式(如公共绿地、广场、建筑、城市道路旁的雕塑、壁画、装饰、园艺、标识、广告、商业街等)。

2.2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资源分类

为公共环境艺术资源分类,是建立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重要基础。笔者利用文献调查、归纳研究等方法,并根据我国国情及专业人员的研究习惯,将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资源信息分成4个类别。

2.2.1公共环境领域产品设计 公共环境领域产品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学习场所:信息类服务设施、阅览桌椅、身体障碍者阅读器、书架、报夹、上书凳。

・游乐场所:游戏机、公共椅、街灯、公共电话亭、售货亭、售票处、滑梯、游乐设施。

・体育场所:双杠、跳马、转椅、爬杆架、乒乓球台、健身器具。

・卫生场所:厕所、垃圾箱、公用饮水器、洗手台、扶手、老人专用卫生设施。

・交通场所:路标、汽车、火车、地铁、轮船、信号灯、盲人指示器、自行车、卡车、自动售票机、验票机、老人专用交通设施。

购物场所:自动饮料贩卖机、购物车、货架、书报亭、行李寄存处。

2.2.2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屋外生活空间:庭院、门口、地下车库、晒场空地。

・近邻生活空间:小广场、路灯、栅栏、时钟塔。

公共生活空间:公园、牧场、海边浴场、道路、运动场、花坛、喷泉、滑雪场、停车场、游乐场、展示场所、地铁站、汽车站、火车站、地下通道、移动厕所、邮筒。

2.2.3标识与广告 标识主要包括:路牌、路标、交通标识等。

广告包括:POP广告、报纸广告、产品广告等广告。

2.2.4公共艺术 包括环境装饰、雕塑、装置艺术和先锋艺术。其中,装置艺术是指“场地+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2.3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资源数据来源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数据信息主要有两个来源渠道。其一来源于大学图书馆及向民间的收集,其二采用自助开放的方式,向制造厂商、设计者收集。所谓“自助开放式”,主要指在“拍客网”http://pk.thmz.corn/上信息帖子以征集各地景观设计图片,由拍客自愿回帖并提供照片数据信息。数据库小组工作人员将志愿者提供的照片进行收集、归类、整理并制作成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数据库。

我国著作权法第四节第二十二条(10)规定:“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数字版权问题是本课题面临的一个瓶颈,为此,笔者通过http://my.省略/public/myask.php找法网咨询将公共场所拍摄的景观照片制成数据库的版权问题,江西中山律师事务所姚飞军律师就此问题的回复是:“使用自己拍摄图片的可行,使用他人图片的应获授权,否则侵权”。为此,在网上征集照片信息时,只有在获得拍摄者的授权后才能录入数据库予以发表,才是合理合法的行为。

2.4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数据库建设

公共环境艺术专业特色数据库规划建设5个文献情报数据库,MGH1为公共环境领域产品设计子库;MGH2为景观设计子库;MGH3为标识、广告设计子库;MGH4为公共艺术设计子库;MGH5为外国图片子库。下列表2为各子库名称及所藏资料、图片件数。其中MGH1公共环境领域产品设计子库内容分为27个字段,录入 3.5+SQL数据库中:这些字段有:中项目、小项目、设计者、专家点评、产品型号、基础情报、民族、中图法分类、书名、ISBN、期刊名、ISSN、论文名、页码、发行日期、馆藏、信息来源地、拍摄人、材

料、尺寸、年代、产品产地、制作公司、来源方法、购入日期、记载日、备注等。其他MGH2、MGH3、MGH4、MGH5子库均类似于MGH1表单结构设计。

2.5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资源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功能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数据库在产品调研、专项咨询、数据分析、统计利用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读者数据统计分析就是一项重要且实用的功能。比如通过tongji.asp统计分析页,调查读者的阅读停留时间、所在地区、下载次数及点击人次。通过调查比较上述具体数据,可直接了解人们对公共环境产品关注和喜好的程度,分析特定产品的主要客户源,为设计者和厂家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能够设计和生产出极具市场前景的优秀作品。下面是某一产品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资源数据库中查询统计所显示的数据,如表3所示:

2.6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资源数据库的技术支持

数据库采用Windows下的Visual 开发工具并运用 3.5+SQL SERVER2008技术进行创建。在.NET环境下,数据库工作者不仅可以轻松地开发出美观的WEB应用程序,ASP NET还提供丰富的数据库控件以供插入和更新数据。此外,使用数据源也能使该专业特色数据库的创建更为容易,配合使用.NET Language Integrated Query(LINQ)可以更快、更准确的访问和查询所需数据;利用ASP。NET中mediaplayer或realplayer等视频技术能够实现该数据库的可视化。

3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数据库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类目要新增

对于涉及交叉学科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资源,要经常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门别类以增设新的子类目。例如,装置艺术、先锋艺术的内容,属于较细划分的类目,可按其专业特点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增设新类目,将装置艺术、先锋艺术方面的分散资料归置于公共艺术的子类目中。再如,景观设计类目根据人们居住空间的由近向远顺序进行设置,以使其条理明晰、便于查找。

3.2数据要完整

本数据库应该突出自身特色并力求全面完整,重点收集了身体障碍者设施、老人设施等图片数据以弥补此资源匮乏的局面。该数据库还依托大学图书馆丰富的馆藏珍品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将藏品展示与学科知识体系相融合,集保管、陈列、共享、教育、科研于一体,力图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资源库。此外,注意对网络资源的定期搜集、更新和下载,可以使数据库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3.3版权保护要规范

篇2

关键词:民族文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改革

截至2016年,全国开设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超过300所。近年来,虽然人才市场对环境设计人才需求量很大,但在就业问题上,环境设计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从地方高校来看,为了满足地方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就需要突出地方特色,更好地支持地方发展建设。在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中引入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从培养专业基础能力、突出专业培养特点的角度重新思考熟知的环境设计专业,明确人才培养的特色方向。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以拥有民族文化设计能力的环境设计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将会成为必然趋势。

一、目前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

通过对地方环境设计一线用人需求的调查,设计企业需要的是真正拥有实践性设计能力的技术人才。实践性设计能力包括基础设计能力与满足甲方特殊需求的特色性设计能力。目前,地方高校培养的环境设计专业的部分毕业生仅仅能完成基础性环境设计,而不能完成特色性方案设计,这导致其进入工作单位后只能成为设计辅助人员,而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设计师。这凸显出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专业特色不突出地方高校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突出艺术理论基础和基础创意启发,缺乏民族文化设计意识培养。目前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偏重基础设计能力培养、忽视民族特色性设计能力的问题。由于环境设计是应用型、综合型学科,人才培养需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贴合当地的具体需求,培养出具有民族特色设计能力的人才。2.环境设计教学模式雷同目前,一些院校的环境专业课程结构设置雷同,缺乏自己的专业特色。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艺术性、工程技术性、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这要求教育者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打破固有的艺术类教育方式。环境设计类学科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素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尝试。在完成基本设计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导入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教学模块,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突出设计基础、融入民族文化,突出环境设计的教学特点,破除雷同的教学模式。3.环境设计与民族文化设计之间缺乏衔接环境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联系,难以激发学生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设计创造力。环境设计是涉及建筑、规划、景观空间、室内空间设计的复合型专业,但现有的课程体系缺乏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学生掌握的是孤立、片面、零散的知识,没有突出的设计主题将这些知识贯穿起来。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未能形成特色鲜明的体系。4.环境设计教学内容与地方人才需求脱节环境设计专业以往的教学模式相对死板,教学内容与地方实践性设计项目要求脱节,使其成为高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如果仅仅调整局部教学模式和方案,没有从具体的教学内容改革出发,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很难满足广西地区环境设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下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

为了满足地方性环境设计人才需求,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需要积极探索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下的特色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有效保障教学质量。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通过民族文化设计教学理念研讨、民族特色内容挖掘、教学方式探索、项目引导、教学内容服务地方、本科与硕士培养体系衔接、课程评价主体转换等方面展开。1.在环境设计教学上融合民族文化、地域特色设计理念在环境设计教学理念中融合民族文化设计的教学理念,引导师生拓宽视角,从更高的设计层面看待环境设计专业,从观念上打破以往课堂上仅关注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设计能力的弊端,而是将民族文化全面引入环境设计的整体教学,力求从过去强调课堂基础设计能力的教学,转变为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统一,引导学生在不同民族性、地域性特点的设计项目中,学习与了解项目文化背景和地方用人单位的针对性实际需求,并运用到环境设计教学。2.在环境设计教学中修订与之对应的特色教学方案环境设计专业要调整和修订原有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在原有的教学课程中适当增加民族学、社会学等类型的教学课程,同时,在传统环境设计课程中增加融合性专业设计内容(如,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室内设计与广西传统民居室内装饰的关系、景观设计与特色城市风貌的关系等衔接内容),让环境设计教学内容层次分明,教学内容覆盖面更广阔。在具体的设计教学模块中,如园林设计、道路景观设计、小型空间设计等,以民族文化设计作为教学体系建立的核心,教学内容围绕如何将地域性、民族性文化特色与环境设计相融合来安排。教学方案的修订,从内容优化与结构优化两方面同时入手,让学生从单一基础能力人才向民族文化设计特色型人才转化。3.采用科教协同的教学方式与手段,课堂传授教学与民族文化设计类科研项目相结合地方高校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多与民族文化研究相关,横向设计项目亦是如此。环境设计教学采用科教协同教学模式,本身就有贴合地方文化特色或者民族特色的先天优势。在教学上,教师要突破以往单一课堂讲授教学方式的束缚,探究如何利用民族文化设计类科研项目为引导,指导学生参与地方实际项目的具体设计工作,通过具体项目的民族文化背景分析、讲解、分工、项目小组合作设计等步骤,理解民族文化设计在项目中的意义,主动适应地方设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效达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建设的目的。4.课程教学形式上结合传带教学模式,民族文化设计理念贯穿教学过程环境设计教学本身具备模块化教学的特点,课堂教学一般采用教师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的方式,教师常选用虚拟课题,要求学生完成相应作业。课程虚拟课题设置会出现课题设计细节不够完善、项目设计场所环境背景信息不足、学生设计成果细节不够、完成度不高等问题。在学生学习方面,学生研究精神与学习兴致也有所不足,尤其是民族文化设计特点无法在设计中体现出来。目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无法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设计指导。此时,可以将高年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引入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高年级学生选取毕业设计课题,依据其具有的民族文化特点,结合模块化课程,引导低年级学生有目的地学习。5.以民族文化设计教育为核心,增强本科教育与硕士教育培养体系的衔接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涉及内容极其丰富的专业,其包含环境规划、城市区域规划、建筑学、民俗学等内容。单纯四年的本科教育不足以涵盖所有的学习内容。在本科教育中,教师要以民族文化设计教育为核心,将其融入专业课题模块教学,为学生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提前指明研究与学习方向,做好特色体系培养的衔接工作。6.以民族文化设计教育为引导,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新型实践教学环节与教学评价机制以民族文化设计为导向,将其作为课程评价标准与评价基础。课程成绩评定由原来单纯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学生评价为主体,结合传带型教学形式,教师与学生对设计成果共同完成评分,达到评分更客观、更公正的目的,从而提高专业教学改革的效果。如,具体评分构成为:高年级学生作为项目组长评分占40%,小组公开答辩成绩占30%,教师评分占30%。

三、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下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意义

基于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下的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其价值在于改变以往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仅关注本专业基础设计能力的培养、忽视民族文化设计能力教育、人才缺乏特点、专业缺乏特色等问题。在人才培养层面,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与地方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以往环境设计教学仅仅从基本设计能力的浅层入手,无民族文化设计思维的设计教育理念。建立民族文化设计特色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增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效果,突出地方院校专业特点,能够促进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体而言,培养具有民族文化设计能力的特色型环境设计人才有利于环境设计专业适应当前地方环境设计企业的人才需求,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学习和设计上加强民族文化与设计融合的设计探究意识;有利于明确学科特点和建立地方高校特色专业。推动教学内容与民族文化设计能力的特色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改革,为高校服务地方提供了明确的人才培养方向。

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在教学内容中,强调地域与民族文化特点,将民族文化设计理念贯穿教育内容体系的始终。运用融合民族文化设计的教育创新理论,探索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导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环境设计专业相关课程教学的效果,最终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民族文化设计能力特色型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系,为环境设计专业与地方建设融合发展、树立地方高校专业特色的目标做出积极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吴红梅,陈若茜.民族文化元素与包装结构设计融合的教学探讨.中国包装工业,2014(18).

[2]于超.论民族元素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渗透.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篇3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实践课程群的实践按照其实践程度、实践能力梯度顺序可分为四部分:专业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项目管理与施工实习、毕业设计。

1.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科学设置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从环境设计学科结构出发,抽取若干门主干课程,进行课程实践内容设计。

2.在实践课程群建设中,强调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操能力的培养,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主要体现在方案设计能力与图纸制作能力的训练。在课程教学中针对实验实验、实训内容的设置时特别要注重设计与制件工作中的任务。

3.对于实践课程群的教学,提倡通过项目介入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之前的理论教学环节强调艺术设计的意识;灌输行业先进设计理念;着力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4.在实践课程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项目实训各一门,编写一份科学创新水平的教学文件。

建立包含教学大纲内容的科学课程体系:

本项目研究以面向对象为核心的课程群建设,环境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群涉及环境设计学科中许多课程的知识,如居住空间设计、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工程材料与预算及项目管理与施工等。实践课程群是进行环境设计综合知识的实践教学的依靠。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从实践课程群的性质、地位和目的作用和要求,实践课程内容及其深度、广度、重点、难点,实践课程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考虑,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方法,实践课程的学时分配等方面科学地制定相关内容。

二、主要目标

通过科学建立项目实践课程体系和管理平台等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达到环境设计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终实现学院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教育目标,为社会输送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专才的效果。

三、创新之处

1.本项目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专业建设要求中,关于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这个平台,创新性开展实践性课程教学。围绕建设环境设计特色专业内涵,突破传统的课堂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局限,根据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群建设需要,综合系统地思考研究,创新思维,力求创新性地探索独立学院下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课程群建设的创意模式。

2.本项目围绕鹿山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科学合理、能体现环境设计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原则。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更新实践性课程群教学内容。整合和建立以实践性教学为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开发为重点、以环境设计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实践性课程群体系,围绕建立起实践性课程群体系展开的实践教学方法,必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3.本项目结合广西科技大学环境设计专业2014人才培养方案模式,依托广西特色专业实践平台,传承鹿山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进行中的实践性课程和项目实训的教学成果,对系统地建立实践性课程群命题进行研究,探索实践性课程体系建立和实践性教学中的新方法、新模式。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他

和普通高校不同,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其特色是以培养学生实操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因此,本课题结合鹿山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抽取出实践课程群,并对实践课程群教学文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探索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初期的形势下的独立学院环境艺术专业实践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解决如下问题:

1.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意义,没有科学、系统、有梯度地设置实践课程群。课程体系中,除了毕业设计外,基本没有设置足够的实践课时,所谓的实践课环节时往往为某一门课程实验课所替代。

2.在设计实践课程实验中,普遍的情况只是注重本课程章节或课程的综合理论验证,章节之间知识点连接。但更大的层面上的此课程与彼课程之间不能有机联系,前后的衔接断裂,没能形成体系。

3.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践课程的设置具有先天缺陷。首先在编写教学大纲中,没能把握好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实践性培养要求,忽视实践课程是衔接理论课程和实操能力培养的桥梁和作用,缺乏贯穿纵向知识体系和学科中实践课程群的整体理解和思想。课程设计中,实践课程的设计往往只是停留在某一门课程理论知识的简单验证,而不是综合实践课程群知识在实际开发项目中的综合应用。

4.不能形成实践课程群,将系列的实践训练提升到工程项目训练。一个实际工程项目,要求学生从需求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监督管理管理等整个系统过程进行系统实操学习。

篇4

关键词:区域文化;高等教育;环境设计

近年来,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的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思想。因此,本文围绕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理念的改革与创新,针对所在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影响应用型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整合区域文化艺术资源,从而探索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环境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路径。

一区域文化在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

贺州学院为贺州市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随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转型发展成为了这所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同样,环境设计专业要向应用型转型,就必须“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突出特色”就要从挖掘其区域文化入手。贺州位于中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南岭走廊”的中段,是南岭走廊的核心区域。这一区域受中原文化、广府文化、百越文化、湘楚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影响深远,区域文化呈现多元共生的格局。在贺州及其周边区域遗存着许多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古村落、古建筑、民风民俗、手工艺品等,特别是古村落、古建筑以“实体”的形式记载着这一区域的文化历史进程,这为环境设计教育应用型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只有将区域文化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培育出适合地方建设需求的人才,并创作出能体现区域文化特点的环境设计作品。

二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的路径

“南岭走廊”贺州段是中原文化进入南岭的核心区域,民族、族群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十分活跃。如在古建筑文化方面,通过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构架、建筑与材料、建筑与装饰等方面体现出浓厚的族群文化底蕴。将这些丰富的建筑文化资源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学中,并探索出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一)“立足贺州”,强化办学特色

自升本以来,贺州学院坚持以“立足贺州、服务区域、面向基层、突出特色”为办学定位。“立足贺州”是应用型转型的前提,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要“立足贺州”,就必须以贺州“本土文化”为切入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深入挖掘潇贺古道沿线古建筑文化元素,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强化环境设计“本土化”的应用型办学特色。如潇贺古道古建筑文化元素,包括黄姚古镇的“九宫八卦”布局及白墙灰瓦的清代建筑;封阳古建筑中的镬耳墙、龙船脊等岭南风格建筑;石龙镇的道教文化石雕石拱桥等。如此庞大的建筑文化资源如何融入应用型课堂?这就要求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部分内容放在校外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从地方人文及自然生态景观中,提高自身在环境设计方面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传承并发展地方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将课堂外考察收集的古建筑文化资源可以广泛融入于园林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中,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保留其区域性的文化特色,在设计上借鉴其典型环境风格,传承潇贺古道区域文化。真正实现在“立足贺州”的前提下,“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二)区域文化进课堂,凸显应用型课堂

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关键在于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实际上,将传统文化融入创新型、应用型的环境设计课堂是相互促进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更多地需要教育者不断地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去使两者更好地融合。如《著名建筑鉴赏》、《环境艺术概论》等课程依旧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课程内容以发展史论为主,课程结束进行理论考试的传统模式。使学生对这些基础课程产生抵触心理,教师虽然根据教学大纲查阅、收集大量资料,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环境设计作品,但这些都不能从实际上解决学生近距离对本土文化的认识问题,脱离了本土文化的应用型课堂也就名存实亡。在《著名建筑鉴赏》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富有本土特色的,包括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建筑装饰、室内装饰等建筑文化素材,通过开放性的课堂引导学生发掘本土建筑的造型表现及材料建构的特点,拓宽设计思维,丰富其设计专业文化语汇,使学生逐渐建立独具一格的本土设计观念,影响和丰富本土化的环境艺术设计。在基础理论课程中,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教学内容,进一步凸显应用型课堂教学。

(三)依托文化创新平台,拓宽应用型教学渠道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热点。同样,“互联网+教育”、“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也成为了教育界所追捧的焦点。依托这些新型的教育平台成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最佳渠道。贺州学院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接触创新创意产业的机会少而单一,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以外接触最多的就是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实现交流、学习等活动,甚至是在互联网上为自己搭建就业、创业的平台。对于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以外适当地建立本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课程或网站,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互联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点击率等数据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丰富学习形式。二是,通过校园建立的本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互联网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平台,由学生创作并设计的本土文化环境设计作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与市场交流,更好地服务地方拓宽渠道。如:本土建筑文化、本土民间文化,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推广环境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思想的价值,在开拓学生设计视野的同时,促使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走进大众的视野。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要向应用型转型,需要通过转变教学模式、创新课程内容等手段,并依托新型教育平台拓宽其影响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地域文化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从而为政府决策以及古村落保护、新城镇化建设、房地产开发、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等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朱其现.地方文化特质对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影响——基于贺州学院“立足贺州”办学定位的思考[J].贺州学院学报,2013(02).

[2] 石承斌.地方院校美术教育应重视发掘乡土美术资源[J].贺州学院报,2009(01).

篇5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环境设计(原称为环境艺术设计)在此背景下焕发了新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至2016年底,含民办高校在内,全国1100余所院校都有或大或小的环境设计类专业,在校生90多万人。然而,对于其本身建校时间短的本世纪初新成立的艺术类本科院校,鉴于当前我国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及这些学校本身浅薄的人文底蕴,在专业课程教与授的同时,人文素质教育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很关键性的问题。结合环境设计专业自身的特点,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设置了一系列具有地域人文标签的课程,采用目标指向明确的模块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建立人文课程模块教学的意?x及定位

目前很多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特别是地方性的强调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二本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基本上都是适应我国社会生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在系统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与创作方面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具备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及设计实践能力,能在环境艺术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工作能力的环境艺术高级应用型人才。从这个定位和需求上看,环境设计专业与众多的设计专业学科一样,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门专业,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它的定位、方向、特点、优势、瓶颈、盲区、作为和理由,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在不断界定中思索和寻求问题,梳理关系后不断调整的结果。正是基于此,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制定一个相对实用的教学模块,同时使其具备一定的“可成长”性,这将为学校向市场提供合格的设计人才提供必要的保证。

近几年来,笔者在与很多沿海一线城市及内地二三线城市的专业环境设计装饰公司及企业的校企合作互访交流中,总能听到一些对于现在专业毕业生的毕业现状的话语,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90后的学生,个性表现中的独立及自主性强,但专业综合素质较弱,这里说到的专业综合素质,其中就包括了个人的人文修养。而毕业生在毕业之季面对社会这个大职场,公司及企业在选择人才的前期考核上岗培训中,也会就此选择出真正符合公司及企业文化发展需求的人才。由此可见,真正培养一个合格的专业应用型人才,除了在专业技能上要有所高要求,还应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系统建立人文课程模块来进行教学,与需要掌握的专业实践技能形成互相渗透、相互影响,综上所述就是其意义所在。

人文课程模块在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中的定位。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当今国际中的地位也有了显著提升,在这样一个转型阶段,用一种学术性的批判态度来看事物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当我们具备这样一种心态的时候,改变、调整和完善已有的教学模式,就变成了一种自信的外在表象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湖南本地高校的环境艺术专业该如何发展呢?湖南为中南五省之一,有着丰富的地理资源,历史造就了这个地区充沛的人文与地理资源,这也正是立足本土进行发展的良好基础。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如何使得环境设计的形态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协调,同时又不失去本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正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目的。

二、地方艺术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文课程模块教学的“学”与“教”的探索

1.环境设计专业人文课程模块教学的设置探索。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具体情况,需建立一个环境设计专业人文模块教学新模式,配合大学在读的四年时间,该模块绑定目前专业课程教学的六大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在完善其专业知识结构,同时细化每不同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具体绑定的六大模块分别如下:(1)在公共必修课模块中,在入学的第一学年,就应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中,有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做要求。其次,在后续的培养计划中,还应依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及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等相关课程,进一步强化其人文意识。(2)在接下来的造型基础模块中,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的课程大纲设置中,要凸显民族尤其是地方文化的造型特色,总结并提炼出地区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介绍与课程练习。(3)专业通识必修课程模块中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和中外工艺美术史,要结合地区文化及内涵特点进行讲授,在进行多方位的艺术观点介绍的同时,条件成熟的地方性高校,建议学生结合理论知识,体验式地参加课外相关人文活动来完成课程的学习。(4)设计基础模块中的设计基础(1)、(2)、(3)。主要是强调在“基本技能”之下的“环境与构成基础”和“环境与装饰造型基础”两个知识点,可以在强调环境设计专业特色范围内的构成及装饰特点的同时,让学生适当了解民族民间环境设计造型技法的基础知识,这样可与传统课程教学方法拉开距离。(5)在整个模块教学的核心部分专业设计模块中,教学重心可适当结合对于地区民族文化价值的研究,尤其是地方名族的建筑及环境设计特点,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如民族民居的研究与改造、民族文化的二次提升等课题进行研究与设计,在了解地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环境设计的保护与创新。(6)毕业设计模块。主要由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两部分组成。毕业论文必须结合毕业设计进行研究,毕业设计要求对具体一个民族地区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并与当地政府形成合作关系,进行环境问题的梳理与解答,解决当地在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相信在这样一个个的学习和探讨方案及项目设计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将人文精神贯彻到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当中。

2.人文标签的模块化课程教学效果分析。作为艺术类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可通过四年的模块化教学及艺术实践,在必修课程教学安排外,将一些专业选修课程安排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如陶艺课、花艺与茶艺、艺术品鉴赏、室内风水学、中国画基础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彰显人文内涵的教学特色。

篇6

关键词:传统建筑匠作;结构;引入式教学;举一反三

传统建筑匠作课程是适用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在环境设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理应深入了解传统建筑文化、掌握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才能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和环境设计。匠作是指工匠技术,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古建筑外表的学习,还需要了解和掌握传统建筑构件部位的名称、功能作用、构件连接结构、构件尺度选择、构件材料选择和建筑施工工艺等,因此传统建筑匠作是一门工、艺相结合的课程。在目前高等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中,传统建筑匠作课程开设的宗旨是为以后的专业设计打下基础,传统建筑匠作不仅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开设,同时还是一门基础课向专业设计过渡的桥梁学科。在当下国家注重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设计的新形势下,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对于我国传统建筑本体和室内外空间的了解和深入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课程教学中需要以中国传统建筑匠作为主,这样既符合了新形势,也能简便的找到现实案例进行观测。传统建筑匠作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单体建筑本体、群体建筑组合、建筑围合空间、以及建筑室内空间中的家具等。通过对于传统建筑匠作的了解和熟悉,让学生能够知道传统建筑匠作的工程关系、传统匠作与传统建筑设计的关系、传统匠作技术与传统建筑艺术的发展关系等,初步树立工、艺结合的专业认识,拓展学生的有关传统建筑方面知识及文化素养,为环境设计打下一个必要的基础。对于传统建筑匠作课程的教学创新点,有如下三方面:

一、在传统建筑匠作教学中注重学生对于结构的理解

传统建筑匠作在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专业中也是一门必须课程,对于美术学中的环境设计专业来说,传统建筑匠作教学需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或者说让学生从哪个角度熟悉和深入,是需要教师首要思考的问题。对于设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传统建筑匠作对于他们未来的设计起到设计尺度和构造连接确定等有相当的帮助,因此传统建筑匠作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注重对于传统建筑结构的了解和熟识。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强结构的讲解,从易到难的仔细剖析,布置必要的课堂和课后作业,让学生临摹传统建筑结构,通过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结构进行临摹,体会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建筑结构特点,从而对于当下的建筑设计能有所创新。临摹练习中要注意体会同一结构在不同时代的构造演变,以便理顺结构的发展脉络。学生通过临摹可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不同材料、工艺所形成的不同效果,分析不同时代、文化、审美下所形成的不同风格,理解不同环境、条件、地域所形成的不同特征;通过临摹,学生可以了解、掌握传统建筑的构成规律、艺术特征、处理技巧;通过临摹,学生能够发现传统建筑结构的传承和发展脉络,并把握传统建筑结构的功能性和精神性,进而从文化史的层面上,理解结构工艺背后的隐性的、深层的文化内涵,才能创造性地发展传统建筑艺术。

二、实际案例和项目引入式教学

在传统建筑匠作教学中以案例或项目的方式引入,对学生理解传统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案例测量和观看施工现场,能够直观和深入的理解建筑和家具构件的尺度选择,结构连接,工艺要求等。如通过对于淮安市清河区清晏园中的古建筑关帝庙的测量和绘制,就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大木式建筑的构造,以及具体部位构件的位置、材料、尺度、造型和色彩等。这样有利用于学生在今后的环境设计中了解此类建筑的结构特征和尺度选择。再如通过现代仿古建筑的施工现场的观测和对于工人的咨询学习,能够使得学生深入了解现代古建筑匠作的工序、构造特点、工艺要求和材料选择等,增加现实直观性,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最后可以对比思考现代的和古代的建筑匠作的优劣性,以及现代古建筑设计和匠作施工的设备和材料等条件改变下,如何改进古建筑方案,为以后的设计生涯提供宝贵的经验。案例和项目的引入式教学能使课程的教学形式更为丰富。项目的测绘还强调采用传统手绘来绘制古建筑,同时也应用电脑软件加以辅助绘制,以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精确性,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通过在理解古建筑结构和匠作的基础上,进行适用性设计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就树立结构设计意识,以适应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

三、在传统建筑匠作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

设计的灵魂在于传承和创新,传统建筑匠作课程也不例外,课程教学内容仅停留在临摹和了解的基础上是不够的,老师应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活跃他们的应变思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创造性,对于学生的思维创新的萌发,要加以呵护、培养,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认识、传承、应变和创新能力。传统建筑匠作教学中的结构和匠作施工部分多为传统的,而学习此内容不仅仅是了解历史,更为了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得到应用,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多变性创新应用。因此,教学中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根据不同建筑造型和材料等条件,对于传统建筑结构和匠作施工进行举一反三的应用,以更好的符合现有条件和现代施工需要。同时,也为创新型和创意型中国风建筑空间设计提供可行性和可能性经验支撑。

参考文献:

[1]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7.

[2]徐潜,张克,崔博华.中国传统建筑[M].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

篇7

一、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现状

1.环境设计相关课程体系不完善

由于环境设计专业人才本身拥有大量的市场需求,众多高校抱着迎合市场需求的初衷,除了我国的一些重点院校和艺术院校设置了环境设计专业之外,其他高校也相继开展了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活动,然而当下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大多依据美术专业的基础开展,教学场所也都是在室内,并没有真正达到满足学生未来所应从事工作的岗位能力的需求,存在教学体系层面的局限性。

2.专业课程开展方式不合理

当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活动在各个院校的开展情况表明,当下的专业课程的开展方式存在严重的不合理,很多大学对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仅仅停留在美术的教育层面,其不仅违背了艺术专业的初衷,也违背了对市场迎合度要求更高的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初衷,加之当下的课程开展涵盖了大量的艺术门类,学生所学的内容很多,并且还存在着一些无关紧要的课程,专业课配置的不合理让众多的学生无法进行对环境设计行业更为深刻的思索和钻研,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即便是能够通过毕业设计,修满了学分之后走向社会,也会因为自己的学习生涯在该专业层面对一些知识的应用不够熟练,从而无法满足市场对学生岗位能力的需求。

二、环境设计专业方向岗位能力需求对课程设置的影响

1.专业课程教育定位更加明确

当下的环境设计专业与市场的需求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面对@个现象,高校领导和教师团队应当高度重视,以景观设计行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明确教学活动自身的定位,让景观设计专业学生能够成为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在明确的教学定位下,不断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夯实设计的基础能力,这将有利于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岗位工作中得到运用。

2.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更加创新

岗位能力的需求对课程体系的另一个影响在于能够促进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更加创新。在当下环境设计专业与市场脱节的背景下,众多的学生对一些设计层面的作业往往是采取查资料的方式,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一些设计案例的积累量。让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对于一些文化作品的文化内涵层面的理解,让自己的设计更加个性、从而形成独到的、特色鲜明的设计思路,这与当今差异化的设计理念是相吻合的。

3.促进教学资源有机整合

众多高技对艺术层面的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艺术教育体系,然而当下的环境设计专业仍然在体系上存在着混乱局面及其不完善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顺应学生未来岗位需求而进行相关教学体系资源的整合。倘若学校能够更加明确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未来从事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将有利于进行教学推进方式和教学科目资源的合理规划,从而让景观能够同社会需求及其他的一些学校的农林、土木、艺术等不同的专业的环境设计专业层面进行有机的结合,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和资源整合的方法,让环境设计专业能够形成自身完备的教学体系,让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够在资源整合完善的教学体系中不断夯实,从而为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具备整合生态文明价值观及其设计理念的环境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篇8

文章主要探讨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中建筑类课程的设置,以整体思维为出发点,围绕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提出环境设计本科教育中建筑类课程的基本构成,旨在使环境设计的课程体系更趋合理。

关键词:

环境设计;整体思维;建筑学;课程结构

一、整体思维与环境设计

我们至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环境设计专业内涵:一是基于系统论的环境整体意识的强调。映射到专业教育,就是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科教育,以及对学生整体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二是艺术与技术、人文与自然并重的倾向。这意味着在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艺术、人文与自然科学共同构建起学生的知识框架体系。三是划定了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范围。尽管环境设计专业本身的“灰色”属性赋予了它边界的模糊性,从而使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有向“大建筑学”靠拢的倾向。但其清晰的学科教育内容和研究范围是基本稳定的,即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和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三个方向。

二、建筑教育在环境设计本科教育中的位置

在《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叙述中,可看出建筑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在这里重新审视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为环境设计本科教育中建筑类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基本依据:第一,建筑是环境设计的载体,是构成环境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本身作为实体承载了环境设计,而建筑设计的意匠、空间、功能等又需要通过环境设计实现。第二,建筑是环境设计方向划分的依据。环境设计根据设计目的划定专业,但不论如何分化与发展,从大的方面分化为以建筑为母体的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两个方向并不会变化。第三,建筑学科为环境设计专业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和教育支撑。建筑学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产生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背景,凝聚了各种信息,处于时代的最前沿,本身就是一种跨学科的存在。在《广义建筑学》的前言中,吴良镛提出了一种广义的环境设计范畴,包括从个体建筑到建筑群,从小庭园到大的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从这个角度来看,环境设计仍然是建筑学的延伸,而建筑学无疑是环境设计学科的理论基础之一。由于环境设计的“灰色”属性,目前的环境设计专业适应面十分广泛,分散在以建筑为主导的工科院系、以艺术为主导的美术院系和以园林为主导的农林院系中。各院校依据自身情况制订具有各自特色的专业主导思想和培养方案,尽管各有千秋,但是各有优势的同时也意味着存在弱势与不足之处。

三、环境设计本科教育中建筑类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中,环境设计专业的知识领域包括四个部分,即设计历史与文化、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工程与技术以及设计经济与管理。建筑学作为环境设计的基础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涉及以上四个方面的全部知识领域,并且贯穿四年本科制教学。因此,环境设计中的建筑学教学整体意识至少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设计中建筑类课程自成体系,表现为课程的全面性、连贯性和有机性。二是环境设计中建筑类课程体系与其他课程的关联性。主要表现为知识体系上的顺利过渡,体现在内容与时间上的自然衔接。三是教学效率的提高。尽管建筑教学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环境设计整体的课时量是一定的,这意味着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建筑教学内容、提高建筑课程的比重。这就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保留核心内容、摒除重复教学,提高建筑类课程的教学效率。依照《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中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知识领域的划分,拟将建筑类课程分为四个基础板块,即建筑理论、建筑设计、建筑技术与建筑管理,分别对应于所提出四个子域。所有课程均为专业基础课,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是核心课程。

1.建筑理论——设计历史与文化

设计的灵魂在于创意,而创意来源于文化和历史文脉的延续。理论基础属于环境设计的通识教育模块的组成部分,对应于设计历史与文化板块,是设计创意的来源之一。理论板块主要设置于低年级,笔者建议比重占据建筑类课程总体的25%左右,由建筑概论、建筑历史、设计原理三部分组成。建筑概论课是学生进入设计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有别于建筑学专业,是专门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建筑概论,内容广泛而不深入,由五个必要部分组成,即建筑构成要素、建筑功能、建筑空间、建筑艺术与发展倾向。设计原理课的内容对应于第二板块中的建筑设计,属于建筑设计的先修和预备课程,可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个方面讲述。对于建筑历史的讲述,笔者建议将建筑风格、空间秩序、建筑造型、结构体系、装饰与色彩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作为掌握的重点内容。此外,目前各高校环境艺术专业多数未专门设置建筑美学的课程,而是将有关内容分散到了建筑史、建筑设计和美学的课程中。笔者认为建筑美学更适宜作为一门独立的选修课进行教学。

2.建筑设计——设计思维与方法

环境设计经历了一个从界面到空间再到场所的意识变革。特别是公共建筑,对于空间和场所的解读直接关系到最终设计的成败。第二板块主要由三类课程构成,即设计基础、建筑设计、毕业设计,教学重点在于建筑空间和场所意识的建构,并贯穿于四年本科教学的始终,其课时量的比例最大(笔者建议45%),是环境设计从理论到成果的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对于建筑空间的感知和构成训练是空间设计的第一步,在一年级完成。在设计基础环节,严谨的制图与表现训练是内容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各类空间和场地的感知与构成训练。在这一环节中,行走体验、模型制作与图解训练十分有效。建筑设计课程是第二板块的核心内容。首先需要两类先修课程作为基础,即第一板块内的设计原理和第二板块内的设计基础,并且需要强调建筑与环境一体化的设计理念的指导和贯彻。在教学过程中,综合性训练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一个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过程。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条线索下的若干类型设计,如住宅建筑、景观建筑、办公建筑、博览建筑、商业建筑等。最重要的是,建筑设计课程下设的各种类型的建筑设计,最终对应于环境设计的室外环境设计、办公环境设计、展示设计、商业环境设计等。这里提倡综合项目的连续设计,即在教育初始就设立若干工程项目(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酌情设置),每一工程项目从对原始资料与环境的踏查、创意设计到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再到内环境设计,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相互衔接,以训练学生形成连贯性的设计思维和设计的整体意识。以上这些也同时要求教师的通力配合与协作。

3.第三与第四板块

第三与第四板块均设置在三、四年级。第三板块为建筑技术——设计工程与技术,笔者建议在建筑的总课时量中占据20%的比例。尽管处于艺术学的学科门类之下,但是环境设计专业名称的再次变更重申了在该专业设计中对于技术和科学的强调。第三板块主要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物理与设备三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从建筑角度与设计工程和技术对应。以往的环境设计专业中的建筑技术教育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艺术园林类院校对建筑技术的轻视乃至忽视;一种是工科院校内的环境设计专业直接套用建筑学的建筑技术教育模式。鉴于环境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形成适应该专业的建筑技术教育的专门教材,制定与之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第四板块为设计经济与管理,建议比例为5%,主要设置建筑经济与建筑管理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的设置与环境设计专业的项目管理对应,建议作为后者的先修课程。

四、结语

系统论下的环境设计需要的是室内与室外、建筑与环境相结合的整体观。不管是环境设计师统筹包括建筑在内的一切设计,还是环境设计师配合建筑来完成环境设计,对于建筑的理解决定了最终设计作品的成功与否。尽管环境设计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教学体系改革却没有及时跟上步伐。目前,许多学校的专业名称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仍延续着以往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并未追随国家对于该专业的定位而作出转变。笔者在这里仅就环境设计专业中建筑类课程的设置提出一些建议,以自下而上的课程体系研究来减少认知上的模糊性,希望能使专业教育思路更加清晰。

作者:贺美芳 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研究组.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篇9

关键词:信息时代;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对策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产生和传播飞速,人们能够拥有、使用海量的信息资源,尤其是大数据时代到来以后,信息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中,很多专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依赖信息时代的环境背景,在这个大背景下考虑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等问题。环境设计专业是一个综合专业,包括多个方向、多种学科,如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等都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个部分,专业知识有着比较强的灵活性、整体的视觉感等。我国的很多艺术类高校或艺术专业都开设了环境设计方面的课程,但是该专业的发展时间比较短,还没有较为成熟的教学方式,或多是模仿其他国家或其他专业的教学模式来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要求和状况。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也随之提高,因此更多的高校开始设立该专业、开设环境设计专业的相关课程。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加强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下,必须要加大改革力度,寻求最合理的对策改革环境设计专业。

一、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在环境设计专业中还分为不同的方向,而方向不同必然会使教学内容有一定差异和侧重,培养出更加专业的人才。例如,环境设计专业中分为室外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动漫等多个方向,很多高校虽然是将专业分为不同方向,但是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并不能突出方向特色,不同方向的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还是大致相同的。作为艺术类学科,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多会学习素描作为基本功,要求学生扎实掌握,但是动漫专业的学生却应该被区分出来,应该更多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而不是和其他方向的学生一样过多地练习景物素描。另外,景观设计方向的学生应该充分了解空间结构、比例尺等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创造性发挥,而不是强调临摹和单纯写生。由此可见,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就是其中一项,需要得到充分重视,并在教学改革中被置于重要位置上,才能够培养出专业性更强的人才。

(二)部分学生美术基础薄弱

环境设计专业是艺术类专业,不仅艺术类本科高校设有该专业,很多高职类院校也开设了这一专业,与美术专业、广告设计专业、室内装潢等专业一样,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但是一些美术功底强的学生多会在加试后选择报考美术专业或广告设计专业等,环境设计专业分数低,多数美术功底一般的学生因为分数的问题而进入环境设计专业。另外,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对这一专业的招生标准并不做更高的要求,不少学生并没有美术功底,都等着入学后从零基础开始。因此,环境设计专业的部分学生美术基础薄弱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而由于学生没有美术基础,所以在入学后就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状况,如学习主动性差、美术意识弱、接受能力差等,严重阻碍了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也为教学改革设置了障碍。

(三)师资力量薄弱

上文已经提到,环境设计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因此很多学校并没有摸索出一条适合该专业发展的道路,从而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由于专业创办时间短,专业教师多是从其他相关专业中调转来的,如摄影专业、美术专业等,这些教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虽多有建树和艺术造诣,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来讲,教师多数不是科班出身,仅仅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相关实际工作经验,应是从事过环境设计方面的工作,才能够在教学中将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体现出来,并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目前的状况却是师资力量不够强大、教师不专业等,那么这种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学生“学艺不精”,并影响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

(四)教学模式不科学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社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而且是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但现实情况却是教学模式不够科学,严重影响了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一方面,高校在培养学生时将专业课程都安排在大一、大二阶段,由于课程设置过于集中,师生都面临着巨大的教学压力,所以要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所以现在的教学模式并不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则是被动参与课堂活动,满堂灌输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过时,不能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需求,需要得到大力改革。

(五)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在我国的教育中,教学评价多是指期中、期末考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是更注重结果的,而相对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这种教学评价方式是不科学的,也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和要求中,并不能把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作为不二x择,其结果并不能说明问题,因此用人单位也就不能以这一结果作为评定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

二、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对策

分析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对策和途径问题,需要着眼于信息时代的背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完成该专业的教学改革。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

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要确保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时代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对于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培养出能够适应时展的专业人才,因此需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需求角度考虑教学改革的问题。对于环境设计师的要求不断提高,那么对于环境设计教育的要求也应该发生变化,要随时代与时俱进,逐步转变教育理念,从而适应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要求的变化。因此,教师也应该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满堂灌输”就意味着将知识作为主导,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是在被动地接受着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显然错误的。正确的是要将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学习,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才能够适应现代的教育体制,满足社会的迫切人才需求。首先,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不再依赖于教师的指导,而要把教师的指导只看成是学生取得成绩的手段和方式,这是观念的改变,需要师生协力才能够实现。其次,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要掌握好基础技能,才能为教学打好基础,如手绘、色彩、创意等能力,并且要培养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和处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基础技能的掌握是难以量化的,因此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基础技能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并做到因材施教,从学生的特长、兴趣等作为引导点,而不是要违背学习艺术的规律。因此,坚持以学生为本,要从对“知识”的绝对关注转向“学生”,并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教学,因材施教,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主要关注内容,教师起到引导作用,促进学生专业基础技能的学习,切实创新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

(二)使课程设置合理化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课程设置的合理化非常重要,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方向来调整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使课程设置能够与专业发展结合在一起,成为专业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例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室内设计方向学生要着重加强基础能力的建设,并要增加家具、室内、单体建筑、钢笔风景等的写生和表现,并注意室内比例、分割、构成、表现等,还要对色彩、明暗等关系进行有效教学。

(三)教学方法多元化

在基础课程方面,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是枯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由教师讲解理论知识,或做简单的技术示范,而且专业教学的内容又是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之中,可以拓展的内容不多。这些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在日后的工作中也必然没有独立的理念和创作原理,从而影响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多元化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因此,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投影仪等技术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教学提供便利,通过网络搜索、信息比较、图片展示、效果演示、直观讲解等提供给学生更加新颖的学习方式,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从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角度出发,不管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都要将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放在首位,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艺术观点和设计思维,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促进教学改革。

篇10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农村特色文化;环境艺术美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对人类的空间生存环境的设计,其根本宗旨是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其涉及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不管是何种风格的环境艺术设计,其受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化趋势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而世界趋同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地区的文化意识危机,人们开始呼吁和批评城市特色的消失。后现代建筑对建筑形式的演绎,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视觉欲望,然而随着后现代建筑风格对“现代”设计观念的反思与质疑,大众视觉意识的回归,以及对环境场所意识的再认识,环境设计的文化性与专业化,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性、美学观念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范畴,其造型与色彩、样式、内容等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内在的文化性,更是环境设计美学研究的价值体现。分析并挖掘其内在精神,成为对环境艺术设计美学规律的理论探索以及现实要求之所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实现目标是人类生存状态的绿色设计,其核心概念就是创造符合人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系统设计。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人口大国,应该怎样建设适合农村发展的环境艺术美学原理与生态文化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市生活的人群不断地向农村或具有农村气息的度假村去回归自己的心灵,去释放自己的压力,使自己能更好的投入生活与工作。而这种趋势的发展,有没有让我们想到现在农村有的为了突出自己的富有与生活水平的档次,一味的去建设一些独院的小别墅楼,而这样的农村环境设计就是符合未来农村环境的设计美学原理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强调文学风格具有独创性和多样性,而反映在环境艺术设计美学原理上,强调环境设计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环境设计要体现当地的特色文化或独特的环境艺术美学,这样才形成一种国家、民族或地域的特色文化,从而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以及人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状况,从而更有利于人类的居住环境在物质与精神层次的更好的、更高的、更融洽的切合点。

从而推知,农村文化的发展亦如此,要想发展有地域性特色的农村文化,必须从心理上、感情上有种农村文化的优越感与自豪感,有它的独特性与多样性,有它的文化与价值。城里人喜欢或来农村度假,这恰恰证明了农村文化有它的文化价值在其中,农村特色文化有他的独特性、特色性。没有特色也就无从发展或进步,特色就是价值,环境设计中的农村美学文化是一种文化财富。因此,未来农村发展中的特色环境艺术美学是无价的。我们必将采取一定的、合理的、适合的措施去挖掘、建设与开发更具有地域特色价值的农村文化。在农村进行生态环境改造与美化的同时,还应保护好村庄原有的自身特色的生态结构、历史传承和文化脉络,是其农村文化得以延续和再生。

为了更好的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挖掘它的环境艺术美学价值,势必要从它的现状“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并使把这种文化产业得以发展与继承。

目前农村住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居民住宅整体布局分散,建设质量一般,并且建筑风格不统一;居民住宅建设规模不统一,同时土地的使用效率不高以及房屋的闲置率高,同时农村住宅建设随意性大,并且每户居民的用地规模也非常不统一;居民住宅功能和使用功能不完善、不合理,造成住宅规划设计与人们生活习惯与行为脱节,满足不了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与文化生活要求。

农民住宅环境的改善不仅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我们向着节约国家土地、集约兴建居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功能规划合理、安全舒适、美观整洁的新型住宅发展。

1、统筹村庄的布局规划,居住空间实行组团式发展,统一建筑风格。必须遵循:“先规划,后设计,再建设”的原则。

2、规范村庄建筑与环境的管理政策,严格控制村民的建房从而提高我国土地的使用率。

3、设计科学合理的村民住宅以及在设计规划功能分区上更加明确。

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审美感知和评判不可避免地千差万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都有不同的美学范式与审美标准,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师要因地制宜,农村文化要积极地、合理的去保留、挖掘、发展它的独特内涵,耐心地去体验它的美学魅力与价值。

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只有通过对文化进行研究,才能将文化特征充分体现,使环境艺术设计既继承传统,又具有时代精神,具有深邃的人文内涵。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不仅仅是围绕可见物质形态的画面形式展开,更涉及不可见的精神、观念形态的运动、对比。体现的整体的气场与氛围,是通过各形态意识相互作用共同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从造形心理及受众心理出发,就表现力展开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说过:“艺术不是进化,而是不断地变化”。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研究最终实现目标,是人类生存状态的绿色设计,其它的核心概念就是创造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规律的设计系统。同时,作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存在,在满足人与社会需求的同时,更是对传承文化的发展及对文化的再认识。因此,探讨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的文化精神与内涵,对于再造于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淑萍:《论现代设计美学的革命性变革》,《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