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战略下的财务风险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元化战略下的财务风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内容摘要:多元化经营在给房地产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和分散其高风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财务风险,尽管企业无法完全规避这些风险,但仍有必要对这些风险加以控制,从而减少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多元化 财务风险 房地产
多元化经营的财务风险指的是在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条件下实际收益小于预期收益的可能性。由于房地产属于高风险行业,企业管理者倾向于利用多元化经营来分散相关的系统风险,房地产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更具备一定的典型性,所以本文将以房地产企业为例来重点探讨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财务风险控制问题。
房地产行业特性及多元化发展
房地产行业一般都具有较大的土地储备,土地储备能作为房地产企业进行金融贷款的抵押资产,从而使房地产企业能够顺利获得大量资金。由于具有了长期和短期的资金流入量保证,房地产行业有野心并且有信心进行多元化的投资和经营。
房地产行业具备一定的周期性。从标地到开发直到最后的销售,房地产业的基本周期约为一年半到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地产开发阶段,房地产企业资金是比较紧张的,需要大量地贷款。当然,企业可以通过错开各地块的开发时间来填平周期的波动性,但无疑地,通过多元化经营来缓解这种行业特有周期性所带来的风险将是明智之举。
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多元化。房地产是一个现金流占主导的行业,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现金流而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需要进行多元化的筹资,这也成为了房地产行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原因之一。多元化的经营能够给企业带来更稳定、更有保障的现金流入,从而缓解企业在房地产开发阶段可能会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
房地产行业多元化所带来的风险
(一)委托关系导致的财务风险问题
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得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委托关系。经营者具有经济人的特性,他们更倾向于做出有利于增加自身收入和待遇,而不一定会有利于企业所有者的决策。在多元化投资或经营的决策中,企业经营者存在盲目扩张的风险。只要可以提高经营者的薪酬水平,提升自己对企业的掌控力度,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经营者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做出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决策,从而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同时,企业从事多元化经营,意味着企业会有较大的规模扩张,无论是相关多元化发展还是非相关多元化发展,企业都将会寻找新的经营者来进行新业务的管理,这样就会形成新的产权委托关系,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
由于经营者的决策导致多元化经营的投资收益达不到预期目标,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观原因,这种情况在高风险的房地产行业中要尤其注意。
(二)资金短缺问题
由于房地产行业是一个以现金流占主导的行业,所以更应借鉴资金短缺导致企业死亡的案例。房地产行业虽然融资来源广,筹措资金较为方便,但也应时刻注意企业现金流的变化情况。首先,应关注企业主营业务即房地产相关业务的现金流入及其稳定程度,只有原业务发展成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现金流,才能为企业的多元化扩张形成一定的经济基础。如果原业务的未来现金流水平具备较大的不确定性,则不但不能为新业务提供资金支持,还可能导致新老业务抢夺企业资源,使企事业为发展各业务筹措资金而疲于奔命。特别是当房地产行业资金不足或未来存在资金回笼困难的情况下,如果仍然进行多元化经营,将会导致资金链的断裂,使企业直面破产危机。
(三)新业务存在“拖后腿”现象
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目的是希望多元化经营能给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分散单一业务经营的风险。新业务的发展往往需要企业进行足够的投资,同时关注新业务新市场的竞争情况,在开拓市场的同时掌握新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该市场上取得成功。但盲目地进行多元化经营往往只会关注于眼前利润,从而导致新涉足的业务不仅不能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还有可能会拖垮原业务,拖累整个企业。
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的二元控制
(一) 委托关系中的激烈约束机制
委托关系主要就是“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因此,为了避免经营者在进行多元化经营决策时出现这种问题,企业的所有者们需要一套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来增加多元化战略成功的可能性。
经营者实行多元化决策时所出现的“道德风险”问题主要表现为盲目扩张和鼠目寸光的行为,然而衡量多元化战略的成功与否不仅仅是看短期内企业规模的扩张或短期利润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能否给企业创造长远的价值。因此,为了使经营者在做出多元化决策之时能站在企业长远的角度,企业所有者所采取的激励措施也需要短长期激励相结合来鼓励经营者。长期激励措施例如有股票期权制及EVA激励机制,都能使经营者的目标与企业长远价值的增长有机结合起来。在房地产企业中,经营者若能享受到股票期权所带来的远期利益时,将会在实施多元化经营前考虑该战略能否使企业在远期增值,从而为自己带来长远的利益。
在对经营者是否实施多元化经营这一战略行为时除了给予一定的激励外,也需要采取约束机制防止多元化经营的盲目性。
(二)合理预测企业预计现金流
多元化经营最重要的基础就是现金流,企业拥有较好的现金流和较稳定的融资渠道的话,对多元化战略的成功具有极大的帮助。因而,企业需要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的现金流水平。因为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不仅是经营者做出多元化战略决策的依据,还能够为企业提供财务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采取及时的行动。在准确预测企业现金流水平的基础上,企业还需要努力提高其现金流水平,在主营业务发展成熟的基础上,才能为新拓展的业务提供良好的财务基础。另外,企业还需要做出预算,保证现金流被合理地利用到企业的各个业务活动中,在预算出现赤字的情况下还要进行融资规划,以保证企业的现金流能够支持企业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因而,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讲,销售预测、资金预算、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都是其减少财务风险的必要手段。
(三)多元化战略的风险评估
对于风险较高的房地产企业来讲,拓展新的业务的目的之一就是分散其原主营业务的风险,因而,新业务的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多元化决策之前,经营者需要根据多方面的资料来对即将从事的新业务进行全方位的风险评估,例如产业吸引力检验、进入风险、新业务的行业前景等问题都值得考虑。如若新业务无法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则该拓展决策不可行;若新业务虽然能带来一定的利润,但远小于预期目标或者存在较大的风险,甚至高于原主营业务风险从而使得风险分散原则被打破,该决策也不可行。
(四)多元经营下的核心竞争力打造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多元化战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普哈拉德和哈默教授曾经提出了一个形象的“树型”理论,深刻的揭示了核心竞争力与多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这个理论指出核心竞争力与多元化战略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键是如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其效能与潜能发挥至最大化。
利用核心竞争力推进多元化战略。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向某一方向或某几个方向集中的,而多元化战略是业务外向的扩张,因此在推进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核心竞争力往往未必会随着被推广到新业务中去。如果多元化选择不慎则有可能导致新业务的失败,以至于波及整个企业,因此企业在推进多元化的过程中必须谨慎选择;通过多元化战略提高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企业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意味着它具有大量开发新产品或新市场的潜力。若其生产和经营仅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适度、适时的推进多元化战略可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利用效率。 (五)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机构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中心,通过专门的方法监测、分析企业经济活动和理财环境,预测和及时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对企业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监控系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需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对新业务的财务风险预警,用于评估和防范新拓展业务的财务风险;第二是针对整个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以防止企业在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后产生较大的财务风险。我们可以通过企业或者新业务的获利能力及其稳定性,以及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前后的偿债能力及其可靠性、营运能力及其合理性、成长能力及其持续性等有代表性指标重点进行分析,以较好地反映新业务以及实施多元化战略后企业的财务状况。
参考文献:
1.张岩.房地产企业发展中的多元化经营战略选择[J].决策与探索,2008.3
篇2
钢铁企业在实现多元化经营的同时,出现了诸多财务管理问题,例如:内部经营整合问题、成本管理增加问题、现金流断裂问题、财务杠杆失衡问题、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资金运营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为钢铁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风险。
(一)财务杠杆失衡引发的财务风险
钢铁企业之所以会实现多元化经营,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多元化经营实现分散投资,以此来化解当前钢铁行业中低迷的经营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发生。由于钢铁行业本身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而多元化的经营对资金的需求较大,很容易出现财务杠杆失衡的风险。对于财务杠杆这把双刃剑,如果钢铁企业能够很好地把握、控制生产经营风险,那么可以帮助企业不断扩大规模、获得经济利润,但是如果控制不好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进一步加剧财务风险的发生。随着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期货交易风险也成为钢铁企业面临的又一风险。从本质上讲期货交易风险是由现货交易风险派生于演化而来的。在我国,由于期货市场的建立时间较短,人们对期货交易的风险也缺乏必要的认识,因此,使得期货交易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这也就增加了我国钢铁企业期货交易的风险。
(二)现金流断裂引发的财务风险
钢铁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摆脱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为企业开辟新的产业、扩展不同领域、降低整体经营风险、避免企业经营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但是,在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资金、人力资源、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分散经营而使企业深陷多元化经营的沼泽不能自拔。钢铁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作支持,而下属的子公司也需要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做好无法短期内收回投资的准备,在这一过程中,一旦子公司出现应收账款激增、产品滞销存货激增的问题必将导致整个企业资金流动受阻,从而引发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三)内部经营整合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行业之间的差异必然会带来不同的营销模式与竞争策略,在技术开发、生产运作、业务流程等方面均会产生差异,同样也会导致企业管理机制的差异。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模式必然会通过企业的财务流、物流、决策流、人事流等给钢铁企业的原有产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并对企业的管理机制提出了调整的要求。最终在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找到最佳的契合点,为钢铁企业的稳步发展创造条件。当钢铁企业进军其他行业,产生并购时,必然会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等方面产生差异最终导致企业文化等方面发生猛烈碰撞,为企业的内部经营与管理带来风险。
(四)成本管理增加带来的财务风险
钢铁企业在实现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不仅要承担多元化经营带来的高额的交易费用,还必须承担组织运作带来的不同成本,成本压力的增加使得钢铁企业的管理难度与广度增加,也增加了企业决策失误的几率,从而增加了钢铁企业的组织成本,成本压力的增加为钢铁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风险。钢铁行业本身是一个资金密集性的行业,故如果涉足多个领域,那企业的财务风险必然会增大。例如:有的钢铁企业有自己单独的销售公司、维修公司等,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人力成本、管理成本、沟通成本。
(五)资源配置与资金运营不当带来的财务风险
钢铁企业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实施需要钢铁企业必须将原有的有限资源进行重新分配,这样很容易造成子公司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源而发展受到阻碍,在新开发的领域中失去先机与竞争优势,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经营带来较高的财务风险。另外,钢铁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摆脱亏损的困境,缓解竞争压力。这就导致钢铁企业内部在经营理念、财务制度、管理模式上存在企业内部的相互影响,虽然企业在新的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利润,但是不可避免风险的传递,经常会由于一家子公司出现问题而导致整个钢铁企业集团出现财务风险。
二、有效加强我国钢铁企业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的管控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中存在的各项财务风险,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加强对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的管控。
(一)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制定风险管理战略
财务风险控制战略是现代企业风险控制战略的核心内容,它是站在财务管理的角度密切围绕企业内部的经营目标提出的可行性方案,并经过市场评估、分析、处理面临的财务风险。钢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发展多元化经营的同时提高财务管理风险意识,站在长远发展的高度,制定财务风险控制战略目标,并随着企业经营战略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多元化经营还处于探索阶段在业务上还需要集团企业的主业资金、人力资源、管理等的大力支持,因此,即使不同业务之间存在不同的财务风险,而财务风险之间的密切联系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钢铁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控制风险意识,将财务风险管理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
(二)加强业务资源整合降低整体财务风险
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是伴随着企业多元化经营而产生的协同效应,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使钢铁企业能够进一步的健康、持续发展,并有效地实施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思想与目标,钢铁企业必须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有效的对各业务进行整合,实现资源使用的最优化配置。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集权式、分权式、混合式三种,目前,全球大多数集团企业采取的都是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我国钢铁企业也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采取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三)加强对我国钢铁企业财务风险
控制的监督这就要求我国钢铁企业首先必须建立企业集团风险控制的监督流程,这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最重要的内容。加强集团企业内部董事会、监事会、其他各委员会的作用,同时,还必须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其次,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财务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对财务风险实现事前识别预警、事中风险评估、事后风险应对。对于风险的识别应根据钢铁企业的自身环境变化、业务特点、经营需求等选择一种适合的方式全面认识到各种潜在的风险。钢铁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任何财务风险都最终体现在资金的运作上,因此,必须通过一些财务指标的变化来判断集团企业的经营状况,以此实现对风险的控制。例如:产权比率、销售现金流量比率、总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
三、总结
篇3
近年来,农业上市公司实施多元化经营的现象日益普遍,给企业财务风险带来了一定影响。本文立足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现状,对多元化经营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保持农业业务主导地位、优先选择相关多元化、谨慎选择新业务、加强财务管理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帮助农业上市公司合理运用多元化经营战略,推动企业发展。
关键词:
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
一、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现状
截止至2014年底,我国沪深两市共有40家农业上市公司,均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我国整体的农业经济和各地区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为了分散经营风险和提高绩效而纷纷开展多元化经营。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30家农业上市公司实行不同程度的多元化经营,占农业上市公司总体的75%,多元化经营现象非常普遍。农业上市公司所涉及的行业主要包括:农业(狭义概念)、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房地产业、商业贸易业等。其中,涉及农业(狭义概念)的公司最多,为18家,占农业上市公司总体的45%,包括雏鹰农牧、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等;涉及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的有18家,包括好当家、壹桥苗业、东方海洋、獐子岛,占总体的45%;涉及畜牧业的为12家,包括福成五丰、西部牧业、华英农业、罗牛山等,占总体的30%;涉及渔业的有10家,包括好当家、开创国际、国联水产、东方海洋等,占总体的25%;涉及商品流通业的有9家,包括獐子岛、中水渔业、北大荒等,占总体的22%;涉及林业的6家,包括福建金森、景谷林业、香梨股份、永安林业等;涉及饲料加工和屠宰业的分别有3家;而涉及餐饮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的分别有2家和4家。可见,我国农业上市上市公司多数延产业链条方向进行延伸,进行相关多元化经营,而进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的公司则较少。农业上市公司经营涉及的行业数量方面,涉及行业数量为5以上的(包括5)的有9家,包括雏鹰农业、香梨股份、罗牛山、獐子岛等;涉及行业数量为4的有10家,包括好当家、壹桥苗业、中水渔业等;涉及行业数量为3的有8家,包括大康牧业、东方海洋等;涉及行业数量为2的有3家,包括天山生物、吉林森工等;进行专业化经营,即行业数量为1的有10家,包括牧原股份、星河生物、神农大丰等。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平均行业数量为2.89,程度适中。
二、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财务风险影响
(一)财务风险种类系统风险。又称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某行业市场整体的波动而对企业造成的风险,这些因素通常发生在企业外部,属于不可控因素,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来减少风险,其给企业造成的影响通常较大。如宏观经济政策、财政税收政策、通货膨胀等则属于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又称非市场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内部或者与企业相关的外部因素变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因此,非系统风险与个别或部分公司相关,是由其内部或外部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引起的,且可以通过分散投资及人为控制来规避风险。如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则属于非系统风险。
(二)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财务风险的积极影响1、分散非系统风险。第一,自然风险。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来自自然气候的极端变化,如沙尘暴、旱灾等,以及来自于各种疫病的发生及传播均会农业上市公司造成影响。企业分散经营能够有效分散自然风险,增加企业抵御自然灾害损失的能力。第二,市场风险。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频繁,且其受到多种政策制约而限制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空间,而原材料供应市场也受多种因素制约而不太稳定,因此进行多元化经营能够使农业上市公司的多种业务波动进行对冲,使企业整体经营波动得以平缓。第三,政策风险。政策风险通常具有直接性、重大性和不可逆转性。农业上市公司享受政府多种补贴收入,且对于一部分公司,该补贴收入在公司运转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进入WTO后逐渐取消补贴政策,农业上市公司对政策风险影响更为敏感。因此,进行多元化经营能够缓解国家政策变化对企业的影响。2、提高企业整体效益。我国农业投资回报率低,资本回报周期长,农业产品的毛利率低于其他行业,且受到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众多风险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行业。此外,农业受产品的需求弹性和价格弹性均较低,发展空间小。因此,农业上市公司纷纷进行投资于资金回报率较高的非农业行业,以提高其整体收益性和成长性,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3、充分利用企业剩余资源。农业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取得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等,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剩余资产。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尤其是相关多元化经营,无疑将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部分工序或工人可形成经验曲线或学习曲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此外,产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并不会造成企业管理成本的增加,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管理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降低财务风险。
(三)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财务风险的消极影响1、融资结构不合理,企业财务杠杆失衡。根据行业标准值,农业行业资产负债率保持在58.9%左右较好,而农业上市公司2011年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38.18%,2012年为41.25%,2013年为44.80%,2014年为44.26%,可见总体上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未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融资成本较高,投资回报率较低。2、财务协同困难,子公司发展难以协调。企业多元化经营中涉及的行业相对独立,有各自的经营特色,协调各个经营业务的发展存在困难,且不同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无法实现财务制度的有机统一,则无法准确为企业整体发展做出科学财务评估与预测,第三方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评估也面临困难,堵塞企业的内外部融资通道;另一方面,集团更倾向于将优势资源和资金投向具有竞争优势的子公司,而相对较差的子公司相较于非多元化企业则会面临更少的发展机会,各个子公司之间难以实现财务协同,造成企业整体效益差,多元化经营优势难以显现。3、分散企业现金流,扩大财务危机。农业项目投资周期长,项目风险大,多元化经营要将企业有限的现金分配到不同的业务中,以维持各项业务的经营。但是如果一项业务不能为企业提供多余的现金流,则必然会分散企业现金流,且若一个子公司出现资金问题,则与其有财务往来的其他子公司也会受到牵连,扩大财务危机的影响,甚至危及到企业整体。4、庞大的组织结构使企业不能实现科学管理。过于庞大的组织结构会使企业信息传递缓慢,使高层与下属沟通困难,容易造成信息失真,难以保障决策实施的效果;会钝化高层对各个业务单元和部门协调的敏感度,容易造成管理失控,甚至制定错误的决策;组织结构设置不当,是对企业人力、物力的消耗,存货周转率下降,占用资金增多,企业资产周转率降低,增加企业管理成本,增大财务风险。5、增加的业务单元增加企业面临的系统风险。各个行业都有各自的系统风险,农业上市公司进行多元化经营通常不能分散系统风险,反而会因为涉及行业的增多而面临更多行业的系统风险,增大企业整体系统风险。
三、对策建议
(一)保持农业业务竞争力农业上市公司在多元化经营过程中仍应当保持农业业务的主导地位。农业通常是农业上市公司最为擅长的业务,拥有更多的技术和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农业上市公司要对农业领域进行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投入,开发不易被对手轻易得到和模仿的品种、技术,保持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一旦农业领域竞争力减弱,不仅使得企业整体声誉和品牌影响力下降,不能够为其他业务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帮助其发展,还会使企业整体陷入财务危机。因此,农业上市公司要始终保持农业业务在战略和发展的优先地位。
(二)优先选择相关多元化农业上市公司应当延产业链条方向进行相关多元化经营,在相关产业拥有共同的销售渠道、生产工艺或顾客群体,充分利用企业原业务的优势,也提高了新业务经营成功的可能性。在原业务处于衰退行业等其他原因难以进行相关多元化经营时,可考虑进行非相关多元化,以转移企业的经营重点。
(三)谨慎选择新的业务农业上市公司应当对其新业务的风险收益、相关政策、行业竞争、技术环境、自身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对项目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实施权限恰当审批,最大可能降低新项目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此外,由于各个企业面临的具体环境不同,不可盲目跟随其他企业的选择。
(四)加强财务管理为合理控制多元化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农业上市公司应当加强财务管理。第一,提高各项资产周转率,减少占用资金,提高经营效率,保持现金流的充足与持续;第二,加强各业务的财务融合,科学确定相关会计政策,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第三,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降低资本成本,同时严格控制目标资本结构,控制财务风险;第四,为各业务的发展制定科学规划,合理分配企业资源,协调不同业务间的发展,为农业上市公司的整体发展奠定良好的财务基础。
参考文献
[1]姜付秀,陆正飞.多元化与资本成本的关系.会计研究,2006(6).
[2]魏然.多元化经营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3(2).
[3]王良华.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财务风险控制探讨[.J].财会研究.2011(7)
[4]吕文豪.公司多元化经营与财务风险关系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
篇4
关键词:多元化 财务风险 雅戈尔 杉杉
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多元化经营已然成为企业集团最重要的经营方式之一。纺织服装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中也有相当比例的上市公司走上了多元化经营的道路。以上交所上市的纺织服装业33家企业为例,其中有5家企业选择相关多元化的经营方针,如福建南纺、浪莎股份,其经营领域包含了纺织原料制造、加工,到服装、产业用品的生产、销售,几乎贯穿了整条产业链;此外,实施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比例高达70%,在产业选择、投资比例等方面,上市公司也各不相同。基于房地产业、酒店业、电力行业较高的利润率,不少纺织服装业上公司都将其作为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的方向。尽管各个上市公司都有不同的产业选择,但是纺织服装作为主营业务其收入所占比例仍然较高,仅有小部分公司跨界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所占的比例超过纺织服装业。
一、雅戈尔与杉杉多元化竞争力分析
(一)雅戈尔多元化探索之路
1.服装业。主业核心竞争力偏弱。雅戈尔自2000年超越杉杉之后一直保持了市场占有率第一,然而这是建立在服装行业整体缺乏品牌效应的比较优势基础之上。随着九牧王、七匹狼等品牌的崛起,雅戈尔如何避免品牌老化,保持持久竞争力成为其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
2.房地产业。定位模糊,融资能力欠缺。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依托强劲的融资能力。而纺织服装业恰恰是低利润率行业,并不能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本支持。雅戈尔在进军房地产业后选择的是不断投入资金囤地,并没有摆脱传统模式。初期取得的成功是借助于行业高增长的东风,在国家严厉的调控政策下雅戈尔显得力不从心。
3.证券投资。风险管控能力缺乏。证券投资面临较大的系统性风险,投资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风险管控能力。雅戈尔的证券投资策略过于单一,一旦投资失败容易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财务风险。2008年开始的股市持续低迷,使得雅戈尔很难再现投资辉煌,其股票缩水可能还将继续。
(二)杉杉多元化转型之路
1.服装业。服装业务主打品牌营销。杉杉西服90年代红极一时,然而随着服装业暴利时代的结束,杉杉毅然选择了特许经营的形式,开始专注于品牌经营。如今,杉杉已经拥有21个品牌,但是杉杉品牌经营之路走得并不顺利。根据2012年年报显示,杉杉服装业务的净利润仅为850万元,同比下降85.60 %,远低于同行业其他企业。
2.高科技。高科技领域稳步前进。杉杉股份从1997年开始涉足锂离子二次电池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是我国唯一具备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供应商,并且正极、负极与电解液的市场占有率与销量都位列国内前三。杉杉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功正是源于其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关键电池材料生产技术、完整的产业链条、稳定的客户团队。
3.资本运作。资本运作收益颇丰。杉杉股份以1.79亿元投资宁波银行捞得第一桶金后,更多地选择投资金融机构包括徽商银行、浦发银行和一些基金公司。2012年半年报显示,杉杉股份投资收益为10 3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 603万元。杉杉股份深谙“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是最强大的”的道理。但是,如何将二者完美结合,还是个有待探索的命题。
二、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
作为纺织服装业佼佼者的“雅戈尔”和“杉杉”在多元化的道路上选择了不同的方向。雅戈尔选择了以纵向一体化与横向多元化发展相结合的模式,服装纺织、房地产、证券投资共同驱动企业发展;而杉杉选择了横向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即采取服装、高科技、资本运作等三个板块独立经营的模式。
根据图1,2008年至2010年作为主业的服装在雅戈尔的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房地产旅游业给公司带来的收入却逐年上升,而2011年房地产旅游业的收入明显下降,雅戈尔重新回归主业后,服装业收入在2012年呈现新低。2008年至2012年杉杉股份服装产业与新能源材料平分秋色,虽有小幅波动但收入总体呈现上涨趋势,2012年新能源材料收入占比接近50%。多元化产业布局一方面多角度保障了收入的稳定性,使企业能够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另一方面投资新的领域,由于所从事的业务与主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关联性,因此,可能加大财务风险。
(一)偿债能力角度分析多元化对财务风险影响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测试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一般来说,流动比率维持在2左右,速动比率维持在1左右是较好的财务表现。从图表中可以看到,雅戈尔与杉杉的流动比率都只有1左右,短期偿债能力明显偏弱。而雅戈尔在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下库存大量增加,导致速动比率长期低于0.4,且逐年呈现降低趋势,增大了财务风险。近年来,雅戈尔的现金比率只维持在10左右,流动资产中存在大量的存货及应收账款使得即时付现能力较差;而杉杉现金比率保持在30以上,流动资产未能充分利用,现金类资产获利能力不高。在长期偿债能力方面,雅戈尔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0%左右,呈房地产企业的高资产负债率化,这与其将房地产作为其主营业务相关。杉杉股份的资产负债率能够维持在40%至60%的传统安全区间,但在2011年后达到了50%以上,仍应警惕负债率的攀升。
(二)现金流量角度分析多元化对财务风险影响
如果企业不能通过多元化来获取更多的现金净流量,则多元化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使现金流枯竭导致失败。根据表3,2008 年开始,雅戈尔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问题凸显,2011年更是出现了负值。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使雅戈尔曾一度因支付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工程款而陷入现金流量困境。从近年来雅戈尔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状况和几次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情况来看其财务风险可见一斑。而杉杉股份的经营现金净流量虽没有出现负值但是呈逐年下降趋势,现金流问题正在逐步显现。
(三)存货角度分析多元化对财务风险影响
下页图表4数据显示雅戈尔存货数量居高不下,存货周转天数逐年增加,2012年更是达到了1 546天,而行业平均值仅是382天。由于近两年房产调控政策持续紧绷,房地产销售受到重重阻力,雅戈尔不得不为前几年激进的扩张策略买单。2010 年、2011 年、2012年,雅戈尔的库存总量分别为 187.27 亿元、233.07 亿元以及234.73亿元。而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由房地产业业务带来的。相对而言,杉杉股份的库存积压状况并不明显,但锂电池材料库存量较上年底大幅上涨了46.5%。
(四)Z计分模型分析多元化对财务风险影响
Z计分模型被视为财务风险预警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利用财务指标建立多元函数模型计算获取Z分值,并将其与临界值相比较,从而判断企业财务风险大小。Z=1.2×Xl+1.4×X2+3.3×X3+0.6×X4+1.0×X5,其中,X1=营运资产/总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总资产;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税前利润+财务费用)/总资产;X4=资本市值/总负债=[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数(或有限售条件的股票股数)+ 每股市价×流通股数]/ 总负债;X5=销售收入/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
根据Z计分模型要求,对雅戈尔、杉杉2008-2012年财务报表数据整理计算后得出各参数值如表5、表6(数据主要取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公司定期报告,每股市价取自于公司各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以财务费用替代利息费用)。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雅戈尔自2008年以来Z值长期低于1.81,2012年更是小于1,存在潜在的破产风险,财务状况堪忧。而杉杉2008年至2011年Z值保持在1.81至2.675区间,财务状况并不稳定,而在2012年下降至1.5,财务状况较上年明显恶化。然而,Z计分模型经验证在短期内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准确度很高,但模型建立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现金流量能力,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反思与启示
就市场发展而言,上市公司多元化已是必行之事,关键在于如何走好多元化之路。通用电气作为多元化战略的典范,其成功之处在于立足于主业经营的同时对拓展的每一个领域都能有效控制。雅戈尔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在短期内成效显著,但它在不断追求做大做强的同时并没有做精。杉杉不论是资产规模还是营业收入都与雅戈尔相差甚远,所涉及的高科技领域更是回报周期长、风险大。但是应该看到杉杉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同时拥有成熟完整的产品体系,正在逐步践行“投资多元化、经营专业化”的发展理念。而其在主业服装业务上的滑坡,也是其多元化道路上不可回避的硬伤。
雅戈尔与杉杉的案例也折射出国内一些上市公司多元化的现状,为了提高企业在多元化过程中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能力,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慎重选择新的业务,切忌跟风。关注企业是否具备进入该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第二,无论是核心产业多元化还是非核心产业多元化都需要对各业务进行整合,以实现财务协同效应。第三,现金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源泉。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现金流的动态化管理。第四,追求新业务同时不能丧失主业优势。一个发展成熟的主业是对新业务良好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林波.纺织企业财务风险探析――基于雅戈尔集团案例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2:(1).
篇5
(一)宏观环境变动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很大变数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强大背景之下,所有的企业都不可能不受到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发展政策的影响,可以说,每一次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如果企业未能具备较好的适应能力,那么就极有可能出现决策失误,导致实际收益较之预期收益大幅度下降,继而出现现金流短缺,形成财务危机。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中,不仅导致了金融行业的剧烈动荡,还引发了许多非金融企业的倒闭危机。
(二)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和多元化经营
在新形势下,不少企业为了做大做强,往往会选择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企业实施恰当的多元化战略,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的行业影响力,同时还能够帮助企业分散经营风险。然而,企业如果是盲目进行多元化发展,而自身条件和实力并不允许,或者是企业进行的只是热门但是与自己的主业并不相关的行业,由于不了解该行业的业务,不仅会使企业达不到预期的经营规模,达不到分散风险的效果,甚至还有可能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经营环境不断恶化,企业的核心业务难以保障给新业务进行及时的资源配给,那么企业将会出现业务萎缩、资产缩水、竞争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继而引发财务危机。
(三)财务信息质量低下导致决策失误
企业决策层在进行经营决策时的重要依据就是企业内部的大量财务会计信息,可以说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了决策的适当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有相当多的企业存在会计信息部队称和真实性较差的问题。由于委托关系的存在,在考虑各自的利益之后,企业的各个管理部门之间往往不愿意提供及时、真实的信息,这就人为制造了很多信息孤岛,导致企业决策层难以获得十分准确、全面的财务信息。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对各个部门或者子公司的经营监督和考核力度的逐步加大,很多子公司或者部门为了粉饰自身的业绩,就向集团公司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财务会计信息势必会导致企业决策失误,存在着严重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针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及时掌握并分析
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及其变化趋势虽然客观来看,企业不能左右宏观经济的发展与变化,但是企业仍然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瞬息万变的宏观经济进行及时、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帮助企业提高对宏观经济变化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国从2005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成本压力,再加上出口退税率的降低或取消,相关行业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不断减少。2009年下半年原有价格的上涨推动了原有采掘企业毛利率的提高,处于原有产业链的中下游企业的运营成本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与此同时,原有采掘企业和一些成本转嫁能力较强的中下游企业在原有价格上涨的过程中获得利益。这些例子都说明宏观经济的变化会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鉴于此,企业决策层应该重视对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其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阶段、财务状况,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前制定好应对措施,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尽可能地规避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而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慎重选择多元化战略,不要盲目最求高增长率
虽然从理论上分析,企业集团如果实施多元化的发展战略,能够帮助企业扩大市场空间和影响力,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经营风险。但是,如果企业凭借收购、兼并、新建的方式进入了新的经营领域,却没有形成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其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则不但不能提升,反而有大幅度下降的危机。这是因为企业进入了新的经营领域,势必会分散企业的财务资源,对主业经营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总资产收益率会曾下降趋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是首先保障财务健康、稳健经营。如果要在发展速度和财务健康上进行选择,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那我们宁可要健康,放弃速度。企业应该维持科学的增长速度,严格防范扩张进程中的潜在财务风险。
(三)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做到科学决策
会计信息是企业进行决策的基础条件,充分、完整、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及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完成科学的经营决策。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是公司治理机制,以及一些具有较高专业性和独立性的社会中介机构,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行机构、监管机构等的专业意见。随着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在我国的逐步普及和专家学者对公司治理这一问题的关注,公司治理结构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共生关系也被日益重视起来。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进程中,一系列财务造假案件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这些本来应该具有完全独立性的中介机构没有恪守自身的职业道德,甚至是集体失效,从而滋生了上市公司通过虚假财务信息来迷惑公众,取得不法收益的行为。由于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会计信息失去了最为基本的真实性,财务欺诈便有机可乘。鉴于此,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从技术角度进行分析,同时还应该关注公司治理环境的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为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披露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企业决策者充分了解所需信息,做出科学的经营决策。
三、结语
篇6
【论文关键词】集团公司;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风险管理;对策
一、引言
集团公司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母公司是集团内部控制的主体,其他则为客体。母公司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对子公司生产经营和财务等方面进行控制并获得相应利益,从而在集团公司内部发挥财务、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协同效应。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集团公司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加大,因此风险管理已成为我国集团公司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所在的厦门海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投集团”)注册资金14.28亿元,主营业务涉及贸易与物流、房地产业、旅游开发、管理、服务等五大行业,下属有厦门海沧保税港区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厦门海沧土地开发有限公司、厦门海投房地产有限公司、厦门海沧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海沧经济贸易发展总公司等五家全资子公司。随着海投集团规模的迅速扩张和组织结构的日益复杂化,集团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也日益加大。因此,本文首先对我国集团公司风险加大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接着指出了目前我国集团公司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就如何加强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提出了应对策略。
二、我国集团公司风险加大的成因分析
随着集团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拓展,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也日益加大,甚至威胁到集团公司的生存。为了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就必须对集团公司风险加大的成因进行正确分析。一般来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种。经营风险主要是指由企业生产经营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主要受到市场销售、生产成本以及生产技术不确定性的影响。财务风险从狭义上讲,则主要是由于企业借款导致的风险。因此我们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集团公司风险加大成因进行分析:
(一)我国集团公司经营风险加大的成因分析
1、不恰当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加大了集团公司的经营风险。我国大多数集团公司为了降低集团公司的整体经营风险,往往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并认为这样有利于企业稳定发展。然而,盲目的不恰当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反而加大了集团公司的经营风险。因为在多元化经营战略下,集团公司必然要花费一定的资源去开拓一些以前比较陌生的领域和行业,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而且很多集团公司花费一定的资源进入新的领域后并没有形成足够的竞争优势,也没有处理好核心业务与多元化业务发展的关系,从而会导致集团公司失去了自己的支柱产业,进而分散集团公司的各种资源,加大集团公司的经营风险。
2、多级法人治理结构加大了集团公司的经营风险。在风险管理上,集团公司面临着许多下属子公司不会遇到的问题。我国大多数集团公司普遍存在多级法人治理结构和产权链条过长等问题,这就使得集团公司与各个子公司之间存在着各子公司的经营目标与集团公司总体发展战略方面的矛盾:集团下属的子公司、分部门之间往往出于自身独立法人实体利益的需要,它更关注的是搞好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追求的是短期内的经营业绩,为实现此目的,各子公司往往在集团公司内部进行相互间的利益博弈,这种博弈往往导致集团无法对风险管理进行协同管理;而集团公司作为子公司的投资者,致力于整个集团的资本经营和投资策划,追求的是集团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有时出于集团整体利益考虑而采取的一些发展战略可能与集团下属子公司短期经营目标相冲突。假若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缺乏必要的支持和引导,那么子公司就会缺乏对集团公司的认同感,集团公司也会缺乏管理权威。这样,即使集团公司大力推行集中管理,分公司对集团公司的决策有选择性地执行,甚至不执行,这种状况必然会导致集团公司整体利益受损,最终导致集团公司经营风险的加大。
(二)我国集团公司财务风险加大的成因分析
1、多元化经营战略也加大了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多元化经营战略不仅加大了集团公司的经营风险,也会加大了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因为多元化经营下的集团公司为了进入其他行业或领域,需要动用大量资金,如果集团公司自有资金不足,往往只能采取举债的方式来筹集实现多元化战略所需的资金。因此,我国集团公司普遍存在资产负债率偏高的现象,导致大多数集团公司内部筹资比例较小,外部筹资比例过大,使得集团公司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加大。
2、内部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复杂化也加大了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在集团公司中,拥有法人地位的子公司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担各自的财务风险。但整个集团内部由于相互交叉持股、投资的行为,造成了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或关联方关系,这就容易导致财务风险在集团公司内部进行放大、蔓延。集团公司内部成员之间的互相贷款担保、资金融通等行为,容易造成财务风险在集团公司内部的连锁反应,从而加大了集团公司的整体财务风险。特别是当通过母公司提供担保的形式,使子公司获得贷款的情况下,如果该子公司面临财务危机不能到期还本付息时,母公司必须履行其担保责任,以集团公司资产为子公司偿还债务,这样往往会将整个集团公司拖入债务泥潭。
3、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不完善,缺乏事前财务预警机制。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变动的程度,它会带来超出预期的效益,同时产生预期之外的损失。从狭义上讲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举债等导致的,虽然它是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的,但是财务风险并不是没有任何征兆的。一个公司的财务风险一定可以通过对该公司诸如获利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指标的分析事前得到警示。但是我国大多数集团公司还没有健全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也没有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更谈不上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了。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明显跟不上集团公司发展需要,也加大了集团公司的风险敞口。
三、目前我国集团公司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目前我国大多数集团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控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滞后于集团公司的发展需要
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而言,我国大多数集团公司成立的时间较晚,集团公司管理经验缺乏,在发展过程中又急于求成,过于注重扩大资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忽视了风险管理相关制度的完善与健全:有些集团公司虽然制定了一些风险管理制度,但当设立新的机构或开办新的业务后,没有及时制定新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程序,出现风险管理滞后的现象;有些集团公司随着经营条件的变化和业务的发展,一些原先制订的风险管理制度已不适应集团公司发展的需要,却没有进行及时的修订和改进,致使风险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有些集团公司内部风险管理建设缺乏系统性,过多地关注规章制度的制定,欠缺总体上的平衡与协调,管理制度条块分割的格局引发了风险管理的分散、脱节、矛盾低效等很多问题。另外,我国有些集团公司没有单独设置风险管理部门,只是将风险管理工作放在总经理或者其他部门的领导下开展,使得风险管理部门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未能有效地开展专门的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制度缺乏灵活性与适应性,不断出现新的管理盲区,引发新的风险和损失,风险管理效率丧失。 转贴于
(二)集团公司没有发挥财务管理的协同效应
集团公司本应通过对集团公司资金的筹集、投资、使用和分配加以管理,增强集团公司整体的资金利用效果,精简管理机构和人员,节省管理费用。但在现实中,很多集团公司并没有真正发挥集团公司应有的管理协同效应,反而随着集团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方面集团公司不断加大外部融资,负债比率一直上升;另一方面集团公司内部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费用支出增大、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另外,我国有些集团公司为追求规模的扩张或寻找新经济支柱点,不切实际地采取多元化战略,但迅速扩张的多元化战略分散了集团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得集团公司在经营管理上无法有效的发挥经营管理协同效应,更谈不上风险管理的协同。
(三)风险评估的程序和方法不能适应集团公司风险管理的需要
风险评估要求集团公司能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的过程。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集团公司在风险评估中,不能正确使用风险评估程序和方法,从而不能及时识别和分析与实现集团公司经营目标相关的关键风险和机遇,而导致风险放任和扩大,以致给集团公司经营造成损失,加大集团公司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四)信息沟通失效导致集团公司风险管理欠缺
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和反馈是集团公司风险管理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信息收集的相关性、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与否、信息处理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信息反馈的效果都直接影响风险管理活动的有效性。目前我国集团公司大多数实行总、分结构体制,分支结构设置层次较多,管理链较长,集团公司内部的多环节、多部门造成的信息传递速度过慢,使得集团公司内部的风险管理跟不上集团公司的变化,也加大集团公司的整体风险。另外我国大多数集团公司还存在集团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的现象,集团公司内部信息共享程度差,信息获取、归集和分析手段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
四、加强集团公司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我国集团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上述几个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建立健全集团公司内部风险制度,降低经营风险
集团公司应该根据业务规模和实际能力及发展战略目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为风险管理的执行提供充足、可靠的依据,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针对我国大多数集团公司风险管理缺乏统一管理机制的现状,集团公司应明确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和专业部门的职责分工及定位,从组织机构方面解决集团公司没有集中进行风险控制的局面。集团公司可通过设立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落实机构职责,充分发挥风险管理机构的职能,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二)建立集权式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实践证明集团公司的发展壮大必然要求资金管理的集中化,特别是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容易因较长的管理链,造成规模扩张与资金供应能力不相称,各成员自行其是,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集团公司只有采取集权管理,才能控制重大风险和保障企业战略实施。集团公司总部应统一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资金,要强化成员公司的资金管理意识,调剂和平衡集团内部资金,加强对成员公司的财务监控能力,减少外部贷款的规模,降低集团财务费用,从而达到控制财务风险、优化资本结构等目的。为了强化集团总部对风险的控制力,集团公司总部要以资金投资的集中管理为重点内容,将风险防范渗透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提高资金与资产的运作效率,并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等几方面的工作。
(三)加强集团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优化风险管理的手段与方式
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需要众多管理层级的信息,建立健全与集团公司经营管理业务相适应的信息化控制流程,提高信息数据输入与输出效率,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并有效地克服对信息的人为破坏,可以为整个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减少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同时,集团公司应运用适合本集团的手段与方式来执行内部的风险管理,注意正确处理风险管理点和面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集团公司风险控制能力和管理效率。
(四)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改进风险测量方法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在目标设定方面,集团公司应经常开展风险评估,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并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在风险识别方面,集团公司要努力多方面的信息,努力识别与实现集团公司控制目标有关的内外部风险;在风险分析方面,集团公司应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等进行描述、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重要性水平的,然后尽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风险管理的重点;在风险应对方面,集团公司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在应对策略的使用上,集团公司应结合使用风险规避、风险承受、风险降低、风险分担等策略,而不是孤立使用某一种策略。另外集团公司也要与时俱进地改进风险的测量和评估方法,在风险的测量和评估方法方面,集团公司可以综合采用客观概率法、主观概率法、回归分析法等方法,以期求得更精确的风险测量结果。
(五)建立健全长短期相结合的财务预警分析体系,提高集团公司风险防控能力
集团公司要根据自身情况,分别对集团公司本部和下属子公司制定具有差异性的风险考评指标,努力建立健全长短期相结合的财务预警分析体系。这些指标中应至少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以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财务预警可以采用单变量分析也可以采用多变量分析模型,对集团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及早发现集团公司财务危机的征兆。另外,集团公司不仅要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加强对短期财务风险的预警,更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做到居安思危。
篇7
(佳木斯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财务活动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被完全消除。企业在追求其经营目标的同时,还要考虑所面临的风险。充分认识并分析财务风险,可以将其对企业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通过研究财务风险与防范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财务存在的风险成因,如筹资活动中财务结构不合理、投资盲目多元化投资分散、资产的流动性不足、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策略。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185-02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王卓(1993-),男,黑龙江绥化人,管理学学士,研究方向会计学;郑立新(1968-),男,黑龙江五常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组织文化与领导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处理不当将发生重大损失甚至面临破产危机。企业要控制财务风险必须从源头做起,首先要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企业还必须有控制财务风险的手段,发生财务风险才能将损失降至最低。
一、财务风险基本理论
(一)财务风险内涵
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的一种,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无法预计或不可控因素的存在造成的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进而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偏离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资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财务活动经常是在有风险的情况下进行的,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它是资金筹集、投资、占用、耗费、收回、分配等活动环节的有机统一。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必须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财务的总体观念出发,并最终联系到财务收益上来。否则,就会曲解其真正内涵,难以正确指导财务管理的实践。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1.综合性。企业财务活动是一项综合活动,财务风险产生、发展、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自然就带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
2.客观性。由于企业的财务活动过程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财务风险也自然具有客观性。只要企业从事财务活动,不管企业是否愿意冒风险,财务风险总是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中。
3.不确定性。风险产生根本就是因为不确定性的存在。一方面,财务风险的结果不确定;另一方面,影响财务风险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确定的。尽管人们意识到了某项活动可能发生损失,但最终这种损失的可能是否会变为现实,具体情形如何,却是一个未知数。损失性,财务风险总是与损失相关联,无论这种损失是现实的还是隐含的,是可以量化的还是不能量化的,它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最终威胁企业的生存。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一)筹资活动中财务结构不合理
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从时间上考察企业的负债结构,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归还负债的时间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投资往往在较长的时间里具有周期波动性。在生产经营规模与投资扩大时,资金需求量增大在生产出现萎缩与投资减少时,资金需求量减少,甚至有可能出现资金闲置。因此,负债融资的多少及其期限结构,应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周期波动相匹配,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债务融资安排所引起的某一时点上的偿债高峰,或某一时点的资金闲置,企业的资金需求包括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在进行融资安排时应尽量合理安排流动资产与短期负债之间的关系,保证有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同时遵循短期资金由短期负债来融通,长期资产由长期负债来融通的原则。在取得资金方面,应与企业的投资计划相适应,即不仅要考虑盈利情况,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现金流量,避免出现“蓝字破产”。
(二)投资盲目多元化投资分散
企业目前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分散、点多面广,将有限的资金、人力分散在众多的行业与项目上。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企业投资盲目多元化。当然投资多元化可以使企业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分散其投资风险。本来投资多元化与专业化并无优劣之分,二者是一种互补关系,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走多元化的道路。但是我国目前企业却走上了一条盲目投资多元化的不归路,其主要表现为盲目追逐市场热点、跟风现象严重。许多企业完全没有自己长期稳定的企业发展战略,若市场上出现什么投资热点,经常在未对当时的市场的供给、市场竞争对手和自己企业的特点等情况进行冷静、理性的分析之后,则一窝蜂地盲目投资于这些于自己来说十分陌生的所谓热点行业,热衷于“赶浪头”。
(三)资产的流动性不足
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和扩大,其下属企业的层级和数量增加,经常出现资金过于分散,利息支出太高,财务成本增大等弊端,直接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大大增加。其主要问题如下:下级单位多头户导致无法及时地了解资金状况,内部资金余缺调剂难度加大,资金短缺与资金闲置情况并存;资金管理过于分散,监控不力;资金支出缺少有效控制,资金流向不明确;筹资和投资不能进行统一规划,导致资金浪费和财务成本过高。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风险大:资金回笼没有进行系统管理,对应收帐款控制较弱;内部单位的互相拖欠引发内部三角债;在资金状况良好,偿付能力较强时,不能充分利用资金,降低财务成本和各种负债。妨碍了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不利于进行规范的财务管理;没有全面合理预测和控制资金的收入;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手段。
三、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策略
(一)逮立合理的投资风险管理流程
建立合理的投资风险管理流程,企业作为大型国企和上市公司,应设计一套合适自身的投资风险管理体系,而不是凭着高管或董事会的好恶和主观印象选择投资对象。首先企业各经营单位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董事会提出的发展战略规划和投资指南,分析内外环境,寻找投资机会并提出项目建议书;随后通过投资管理部门的建议书初审,再由主管领导立项审批,咨询机构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最后经决策层决议通过正式立项;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投资管理、计财、审计部门要持续对投资项目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以及对投资风险进行实时监测。采用风险回避措施,企业作为企业行业上市公司,必须关注国家关于企业、农药、环保等政策的任何变化,并在国家调整政策出台之前,及早做出应对措施,利用政策的调整来获取盈利,或者降低政策调整所带来的损失。企业的原材料及产成品存货数额较大,一旦损失将会使公司的经营和财务陷入困境。企业可以通过有选择性的投保,将自然灾害风险和意外事故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以保证一旦发生不可预知的灾害时,能够将自身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后企业的投资管理部门应利用好衍生金融工具规避价格风险的特性,大胆而谨慎的利用这些外汇、期货等产品来达到套期保值的作用,回避市场的价格风险。
(二)资金回收的风险防范控制
企业要避免或减少资金回收风险,首先必须生产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并配合一定的营销策略,完成由产品资金向结算资金的转变,其次必须注意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资信状况,加强货款的催收工作,完成由结算资金向货币资金的转化。控制要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提高产品质量②降低产品成本价格③生产品种花色齐全,适销对路的产品④做好广告宣传,企业只有做好了以上几方面的工作,才能使企业的产品顺利出手,避免出现积压的现象。
(三)采用偏低稳定股利分配方式进行资金收益分配
企业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在合适的时点为自己量身定做合适的鼓励政策能达到化解利润分配中的财务风险的效果。当企业遇上业绩一般的年度时,建议采用偏低但稳定的股利分配方式,这样选择原因一是通过稳定的鼓励政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传递了公司稳定运营的信号,其次是较低的现金股利可以保留更多的盈余资金来降低企业营运资金的压力,再次让投资者得到了一定回报,坚定了相信自己所投资企业会给自己带来预期收益的信心,最后这样可以巩固企业的权益基础,对提升股票内在价值有极大的益处。当业绩较好,现金流量波动较大的年度时,企业可以采用“正常+额外股利”的分配方式,这样一来稳定了股价,对企业对外的形象也有较大改善,其次让投资者意识到公司在收益增长时会发放额外股利给投资者,使投资者对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期望更加乐观 。
参考文献:
[1] 吴星泽.企业财务风险研究:存在问题与框架重构.会计研究,2013:59-61.
[2] 周首华,杨济华,于平.企业财务风险原因分析.会计研究,2012,(8):8-1l.
[3] 陈静.企业财务风险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12(4):3l-33.
篇8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风险防范;风险控制
财务风险属于微观经济学的范畴,上市公司若想成功或者走得长远,都少不了提前做好自身风险防范,制定政策应对危机。财务状况能及时反映出上市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财务安全是关系到上市公司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小,说明其经营状况良好,财务策略与发展战略可行,对上市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市公司进入市场后,面临的财务风险不计其数,只有不断加强风险意识,合理把控,才能平稳健康地运行。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亦是如此。
一、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控制意识薄弱,偿还期限以及长短期负债率不合理
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便可以得知作为发展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都存在种种问题。归根结底很多上市公司并不是没有能力做好财务风险控制,而是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于行业来说,尤其是以商品为主要产品的上市公司,他们更多看中的是产品生产与销售,对于运营管理本身就很缺乏。对于财务风险控制这一细节问题,很多上市公司根本就没有关注到,尚未认识到其重要性。首先,财务风险本身就是一个隐形的问题,它平时在上市公司的运营过程中并不会对上市公司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很多上市公司领导常常忽略了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把控。如此一来,上市公司发展将会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其次,财务风险控制属于现代上市公司管理观念的体现,无论是上市公司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甚至是公司财务人员都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控制的必要性,没有探索出合适的防控方法。就上市公司而言,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是财务风险的关键。通过wind数据库查询,能够知道多数上市公司的偿债比率虽然较为稳定,但总体上较高,这主要是因为该上市公司的负债较多,又缺乏有效规划。每个上市公司都会存在负债情况,上市公司负债过多,不仅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资金管理与财务安全,还会影响上市公司声誉,造成无形中的利益流失。上市公司在债款的偿还期限方面没有统一规划,有的债务偿还时间过长,造成信誉上的缺失。由于上市公司对于生产资金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再加上长期负债率与短期负债率较高,偿还债款不能及时到位,也不及时进行账目明确和更新,造成数据上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上市公司的正常运转。
(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不科学,盈利渠道过窄
上市公司规模庞大,内部机构纷繁复杂,所以整体的运作管理也存在较大难度。所谓上市公司,有别于一般公司的最大特点就是投资方式不同,他可以更好地拓展业务,繁荣经济。上市公司虽然有如此的便利条件,但是其筹资、融资的风险更大,因此,上市公司更应该谨慎制定方案,合理布局。目前,上市公司中拥有投资管理部门还比较少,他们的投资方式在整体上也呈现出高风险的特点。某些公司并没有做到科学投资,尤其是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它的规划不够明确,筹资数额也较大,上市公司本应该大力发展自己的事业,借助政策东风,使业务成为主要的盈利方式,但是目前上市公司盈利更多的是依靠房地产业,而且还拓展了很多其他业务,资金的闲置资本过多,整个上市公司表面上看投资较为多元化,固定资产投资也很多面,但实际上决策不尽合理,甚至盲目投资,导致资金浪费,盈利渠道也过于单一,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三)财务管理存在漏洞,现金流量周转率较慢
上市公司是否能够获利,财务是否安全与现金流量速度关系甚密,如果一个上市公司现金回流速度过慢,资金流动不畅通的话,将给上市公司发展埋下巨大隐患。目前,上市公司的现金回流速度就不尽如人意,这跟其本身的财务管理政策有关。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系统与管理制度等硬性客观因素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也起到重要限制作用。现金流量关系到资金是否充足,上市公司在现金流动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经过分析可以发现,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缺少良好的财务管理职能,以及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不够健全。首先,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对策与办法,对于资金管理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由于上市公司的自由灵活性,上市公司在财务行为控制方面并没有倾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缺乏相应的监管与控制。公司账面资金往来不够明确,如此一来,将会误导上市公司的发展走向。此外,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账目混乱,缺乏有效的制度程序,出现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核查,不能保证每一笔资金都来往明确,合理使用,拖慢了上市公司变现能力,导致上市公司流动资金非常不充裕,无法更好的配置资源。
(四)赊销比重占据较大,应收账款控制不合理
营运资本管理属于财务风险控制的一部分,并且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从上市公司的营运资本能力来看,不难发现,财务管理不规范的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和流动资产管理情况都存在诸多漏洞。上市公司借助股东的资金,本就承担了更多的财务风险,如果营运资本规划不合理,导致资金回流速度过慢,将会造成严重的财务隐患。上市公司在业务这方面,就存在明显的不足,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公司赊销比重占比较大,赊销货物这本是一件极其正常的现象,但是却要控制比重。一个上市公司如果赊销比重过大,将会降低其存货变现能力,一旦上市公司需要更多的流动资金去完成其他项目,将会面临资金短缺的严峻形势,同时加剧资产负债情况,给上市公司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还有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控制不够合理,由于上市公司业务范围的宽广,依赖“人情”的赊销存货情况较为常见,应收账款管理人员又碍于情面,不能及时收账,导致上市公司资金回流缓慢,甚至出现“烂账”,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利益。
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及控制的对策
(一)健全财务风险控制的制度体系,合理规划债务偿还期限及长短期负债率
健全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体系是上市公司保障财务安全、促进上市公司生存发展的关键。上市公司尤其应该建立良好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以便科学决策,降低上市公司内部损耗,提高上市公司管理效率。首先上市公司需要树立规则意识,然后制定严格的把控规章,用具体细则规范员工,完全透明、公开、公正,并且按照规章制度来具体实施,严格按照程序来执行,谨防相互推诿的现象。无论是上市公司内部还是上市公司间的合作,都要清楚明确的制定财务报表,明确记录,科学管控,做好资金安排。其次,上市公司还要合理规划债务偿还期限以及长短期负债率,合理安排、处理好上市公司负债情况,做好控制,合理规划好上市公司长短期负债率,并及时追还赊销债款,增加上市公司收入,及时还清债务,增强信誉。
(二)整合财务风险管理程序,盈利渠道多元化
上市公司要增强财务管理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实,但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却是让很多上市公司和决策者大伤脑筋的事情。除了完善财务管理模式,并实时创新以外,上市公司还应该注意整合财务风险管理程序。程序明确,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上市公司构建起上市公司综合信息框架,完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在进行财务活动之前,严格按照财务流程审核合作者与竞争者的相关信息,合理评估。在这个过程中,上市公司应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权责,加强监督与防控,构建起财务信息系统,从而为上市公司发展制定财务政策提供现实依据。当上市公司完成整合财务风险管理程序后,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评估主营业务比重,多元化投资的同时,明确上市公司的支柱性业务,增加盈利可能,丰富盈利渠道。上市公司应该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借助国家资金为自身谋求发展,构建合理的决策模型,谨慎投资,多元化处理财务问题。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水平,多元化投资,正确评估投资风险也是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要考虑财务风险,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才是正确的选择,将风险分散,增加盈利渠道,让上市公司财务更加安全。
(三)创新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加快现金回流速度
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是上市公司应对财务危机最为基本的条件。一个大型上市公司,内部运作纷繁复杂,成熟的管理模式才能保障其有条不紊地运行。目前,国内的很多上市公司,不局限在上市公司中,几乎都缺少财务风险控制意识,这已经严重阻碍了上市公司的生存发展。所以,上市公司首先应该树立财务风险管控意识,然后才能去改革和完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在现代上市公司管理的观念中,防患于未然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上市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相比较其他行业,该行业的公司已有的财务风险管理经验较少,因此,需要上市公司自行摸索与创新。上市公司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财务能力,优化整合上市公司财务环境,做到权责分明,增强财务风险意识,提前制定好财务政策。科学规划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保障资金规范运转,增加上市公司资金回流速度,保障流动资金充分,账款及时更新,实时记录。谨慎考虑举债方式和资金类别,及时变现,加快现金的流动速度,提升盈利,评估出最适合本公司的财务政策。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让公司账目一目了然,公开透明。如此一来,倘若出现财务危机,上市公司也能够及时发现,并适时做出调整,从而帮助上市公司正常运转。
(四)加强营运资本监管和人员管理,合理控制应收账款
一个上市公司发展的长久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能力,而且与自身工作人员团队的专业素质有很大关系。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团队是上市公司必不可少的,必须提升人员素质,并且加强营运资本管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说到底是财务人员在进行管控,只有他们的专业水平到位,上市公司财务安全才能有保证。上市公司应该高度重视打造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为其提供良好的薪资待遇,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留住人才,这样他们的财务工作效率才能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沈海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风险预防与控制探讨[J].中外上市公司家,2020(14):48-49.
[2]陈薇,谭润琳,王子莹,李伟静,侯婉婷,苏雅哲.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营销界,2020(13):112-113.
[3]谢丽梅.金融危机下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分析[J].纳税,2019,13(36):128.
篇9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投资风险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本文分析了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控制投资风险的对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的投资活动能达到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企业增加利润的源泉,但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任何投资活动都有其特定的投资风险。“金融大鳄”索罗斯有句名言:“没有风险就不能称之为事业,但重要的是要知道什么地方有风险,给自己留有出路和活路。”因此,企业经营者需做好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制定出能够防范、控制、管理投资风险的具体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一、我国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投资风险是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方式或者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所选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投资,由此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说不能获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可能性。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在我国,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拥有企业股权的25%以上应该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主要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形式。股票投资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形式;债券投资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定期收取固定的利息,所面临的是被投资者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企业投资风险有三种:一是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不能盈利;或虽已投产,但出现亏损,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二是投资项目并无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无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造成投资风险的原因很多,现简要归纳如下:
(一)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性
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外部条件。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企业财务决策更多的是适应它们的要求和变化。财务管理环境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在机构设置、管理人员素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由此产生了财务风险。
(二)财务管理可控范围的局限性
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主观判断,财务管理依据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企业进行财务预测、计划、决策和控制所依据的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经营分析、市场分析等信息都只可能尽量接近真实情况而不可能完全反映事实,管理依据的不可靠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常常会遇到采用不同财务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的情况,这时决策人员就要判断哪个方法更科学,哪个方案更可行,大量的判断也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
(三)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追求多元化经营模式,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减轻企业的经营风险,这本无可厚非,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敢保证哪个行业永远是“朝阳产业”。然而,现实中采用多元化经营策略却使一些行业的“单项冠军”企业发生了财务危机甚至濒临破产。究其原因,是企业的领导班子没有及时更换决策理念,简单地移植或采用原有的经验所致。不同的行业除了技术形态存在差异外,在财务管理上也存在巨大的不同,如盈利模式和销售方式的差别,丝毫不逊于产业特点。像这几年,许多电器、制药企业都投资于房地产业,由于房地产行业前期资金投入较大,从而使公司的营运资金发生困难,万一投资失败,血本无归,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更严重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领导风险意识不强,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企业最高管理层风险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管理风险意识弱的企业根本不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更谈不上设置风险管理机构。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无疑是企业的致命弱点。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具备高等数学知识、统计知识以及一定的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现在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距此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防范、控制投资风险的对策
防范并控制投资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具体对策为:
(一)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的变化只能无所作为。1.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降低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2.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管理者的风险意识
1.企业要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市场为主体,不断开发新产品。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企业应设置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同时配备高素(下转第36页)(上接第34页)质的管理人员,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在利益分配上,企业应兼顾各方利益,调动企业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结合。2.企业除了加强生产经营管理以外,还要增加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增强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避免企业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财务危机管理
1.企业应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该系统不仅应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还应包括企业经营中的一系列诸如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兆就着手应变,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2.建立爱德华·阿尔曼的“Z-Score”模型,用以计量企业破产、产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Z分数模型从企业的资产规模、折现力、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推动了财务预警的发展。
(四)企业在保持主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可用闲散资金进行投资
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积极地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的增强。不应进行所谓的多元化投资,选择一些与企业主业不相关的投资项目或利润率相互独立的产品来分散企业的资本。因为虽然进行多元化投资可以使不同产品的旺季或淡季、高利润与低利润项目在时间或数量上相互补充或抵销,在某些项目在短期来看确实有利可图,但总体来说它只会弱化企业的竞争力。世界级的大公司大都只在一个行业里具有领先优势,很少会同时在几个行业里都出类拔萃。比如,英特尔公司的芯片制造技术与质量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该公司不会因为IT行业不景气就转而投资房地产、医药或其他行业,仍然会加大投资,加强研发芯片的力度,不断使芯片技术更新换代,始终在行业里保持领先优势地位。企业在保持主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可以把闲散的资金交由投资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运作以获取利润,这样既可以保证资金的安全,又能实现预期的利润。
(五)通过控制投资期限、投资品种来降低投资风险
一般来说,投资期越长,风险就越大,因此企业应该尽量选择短期投资。在进行证券投资的时候,应该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选择若干种股票组成投资组合,通过组合中风险的相互抵销来降低风险。在对股票投资进行风险分析时,可以采用β系数的分析方法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不同证券组合的风险。β系数小于1,说明它的风险小于整个市场的平均风险,是风险较小的投资对象;反之,就是风险较大的投资对象。
篇10
[关键词] 多元化经营 行业特点 动因 西部农业上市公司
一、西部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行业情况
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一种经营方式。据调查,目前在沪深两市A股挂牌交易的西部13家农业上市公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多元化经营。西部农业上市公司是指在沪深两市A股上市交易的、属于“农林牧渔类”的公司,其股票简称分别为新中基、G新希望、ST秦丰、ST禾嘉、香梨股份、新疆天业、新农开发、景谷林业、亚盛集团、冠农股份、新赛股份、通威股份和敦煌种业等13家公司。
结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行业分类指引》,本研究整理了西部13家农业上市公司在各业务部门的经营情况,下表给出了它们在大类(单字母加两位数字编码)行业的多元化经营情况。可以看出,西部农业上市公司生产经营范围涉及的行业数最少是3个,最多是10个,平均行业数是5个。从整体看,多元化经营程度是比较高的,形成了跨多个行业提供多种产品或服务的多元化经营格局。业务范围以涉农业务为基础,以农林牧渔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是主导,以向农林牧渔服务业提供服务的塑料制造业和综合类业务为补充,公司每项业务几乎都与农业紧密相联,这是多元化经营的共同特征。为了提高盈利能力、有效规避风险,还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投资回报较高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和旅馆/酒店业的经营。这就形成了以涉农业务为主,兼营其他行业的多元化经营格局。
表 西部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情况
资料来源:本研究根据2003年~2006年度报告数据整理
二、西部农业上市公司涉农经营行业特点
1.农业生产过程客观规律的固有限制
农业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农业上市公司的涉农经营项目要受这一客观规律的制约。农业生产对象具有其固有的生长、发育、繁殖的规律。农业上市公司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新产品的试验和推广都要受这一客观自然规律的约束。从农业生产的经济再生产过程看,它是人类以有生命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为对象所进行的经济方面的投入和产出的周而复始的、不断更新的过程。西部农业上市公司要想通过经营农业持续的获利,就必须在涉农项目上进行持续的经济投入。
2.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大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受气候、土壤、降水量等外界自然环境变量的影响大。在自然环境中,这些影响因素常常又是不确定的,自然风险大。西部农业上市公司涉农经营项目的收益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承担风险的压力大。
3.农业项目资金需求多,财务风险大
农业项目建设、生产周期长,农业上市公司涉农经营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积压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使农业上市公司涉农经营业务季节性和周期性资金需求大,季节性和周期性筹资压力也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要求农业上市公司必须注意季节的交替,涉及农业种植的公司必须筹足资金保证农业种植和采摘,而涉及农副产品加工、制造的公司则必须有良好的季节性现金流量以保证季节性收购,并注意季节性的存货保管和市场的季节周期性预测。综上,农业项目资金需求大的同时资金积压也大,周转缓慢,盈利性不高,收益不稳定,直接导致财务风险大。
4.农业经营优惠政策与政策限制同时存在
现阶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优惠政策,特别是对西部大开发中的涉农经营企业给予了优惠。而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西部农业上市公司,更是享受到了国家诸多惠农政策的好处,这主要表现在税收减免优惠、价格补贴、信贷优惠和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上。同时,国家对农业产业的价格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的市场经营有一定的限制。2005年,农业宏观物价政策向农民倾斜,对水稻等农作物种子实行限价销售和定价收购政策。这一价格政策增加了种子经营类上市公司的收购成本,导致部分公司销售毛利减少。
三、西部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动因分析
1.涉农经营的风险性特征促使西部农业上市公司实行多元化经营,分散经营风险
西部自然条件较其他地区更加恶劣,西部农业上市公司涉农经营项目面临的自然风险也更大。农产品市场部分原材料供应受自然灾害和资源条件的约束较不稳定,加上国家对农业行业实行保护的限价和最高定价政策不利于公司盈利目标的实现,增加了涉农业务经营的市场风险。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与周期性特征要求西部农业类上市公司必须具有良好的现金流量,以满足季节性收购和存货季节性存储的需要,其涉农经营业务面临季节性筹资压力和资金的季节性积压问题。农业项目建设期长、资金周转缓慢、投资回报期不稳定,公司涉农项目经营的财务风险大。所以,西部农业上市公司要面对涉农经营业务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甚至技术风险,要有效分散这些风险,进行分散化的多元化投资是规避风险常用的一种方法。
2.农业产业盈利性不高
农业盈利水平低下,农业生产的各环节尤其是生产环节,还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水平。搞农业产业经营需要增加管理、协调成本,如果最终产品没有较高的附加值和盈利水平,则从事农业产业经营的公司将在市场竞争中不具备优势,并加大了公司从事农业行业经营的风险。为了降低涉农业务经营风险的同时获得更高的成长性和收益性,西部农业上市公司纷纷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
3.农业产业市场竞争激烈,发展空间小
农业是弱质性基础产业,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弹性和价格弹性都较低。现阶段,该行业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发展空间较小。西部农业上市公司就其涉农经营的范围、经营环节和经营手段看,都带有竞争的性质。为了追求更高的成长性,多数公司往往试图开拓或者进入新领域。同时,如果一家公司在新行业或者开辟新领域取得成功时,其他公司出于竞争战略的考虑,也会跟着模仿,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
4.借助农业“壳”资源,谋取便利和优惠政策
目前,政府对西部农业类上市政策扶持的主要措施有所得税减免或返还、出口退税和补贴、增值税返还、价格补贴,以及银行信贷支持等。这些扶持政策中,有的对业绩产业直接的影响,如所得税减免和返还、出口退税和补贴、增值税返还、价格补贴等;有些则对业绩产生间接的影响,如银行信贷支持政策。西部农业上市公司作为享受这些优惠政策的扶持对象,借助农业“壳”资源不仅能够实现上市融资目的,而且能够“合法的”利用这些优惠政策所筹集到的资金投资非农项目,谋取便利。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使得西部农业类上市公司纷纷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设法扩大企业的经营领域和规模,以降低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姜付秀: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决定因素研究[J],管理世界,2006(5):128-135
[2]金晓斌陈代云路颖联蒙柯:公司特质、市场激励与上市公司多元化[J].经济研究,2002(9):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