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成就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成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创新体系 科技社团 集成论
1 集成的基本理论概述
美国的约瑟夫•哈林顿博士在1973年首次提出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的概念,其基本观点体现了集成的思想,在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把企业的制造过程中的各个部分,即决策、经营、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从此,广大学者将集成作为学术术语进行深入研究和运用。
在我国,集成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是集成思想研究的奠基人,他于1989年提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处理开放的复杂系统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综合集成方法,这为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奠定了基础。另外,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集成的概念作了探索,归纳起来共有四种:(1)中国人民大学李宝山教授等认为集成是主动寻优的过程,要素只有经过优化选择搭配并以最合理的结构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为集成,而一般性的结合不能称为集成[1]。(2)中科院戴汝为教授认为集成就是集其大成,即将复杂事物中的精华部分组合在一起达到最优就是集成[2]。(3)华东理工大学龚建桥教授等认为集成是将独立的若干部分加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3]。(4)武汉大学海峰教授等认为集成不是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要按照一些集成规则进行组合从而提高有机整体的功能[4]。
由此可见,迄今为止,对于集成并无一个统一的概念定义。学者们对于集成的内涵和外延的观点各不相同,但是基本认同集成就是要素的集合。集成与传统的系统理论又有差别,一般的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有特定的边界,有内外环境之分,而集成更具动态性,它的边界是模糊,呈现出一种“泛边界化”的态势。因此对于复杂巨系统来说,集成的方法更适用。
2 创新体系对集成的需求
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社会系统。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与中介机构是构成创新体系的五大主体。这些系统、要素和环境之间纵横交错、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是影响技术创新的关键指标。
林昭文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及其增进研究》认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过程包括两个方面[5]:第一,生产知识都要有一定的要素投入,可以认为创新过程就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国家创新体系表现为技术体系起作用的结果;第二,国家创新体系不仅是一个创新主体的要素投入―产出过程,更是创新主体间互动合作的协同过程。即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不仅取决于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更重要的是创新主体及各相关要素间通过相互联结产出网络效应,激发创新行为的有效性。这两种效率共同决定国家创新体系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通过对创新体系二元效率的分析表明,可以通过加强创新主体之间、创新主体与相关支撑机构之间的联系,形成联系密切的、互动的知识流动网络,增强网络效应,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从集成论的角度来看,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社会集成系统,在主体作用下,通过建立规则,使要素形成集合,并通过要素间内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体。这个集成系统,包含着随机性,如果放任自流,会导致知识无序流动、技术扩散效率低下。同时这个集成系统的规则性多于随机性,可以通过有效的集成管理,促进知识有序流动,提高技术扩散效率。集成创新体系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整合增效,即在强调各创新主体作用的同时,强调集成增效,克服资源利用率低下,创新风险大,信息不对称等阻碍;二是泛边界资源整合,即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突破各创新主体的组织边界,进行资源的整合,实现低成本的技术创新;三是协同旋进,各创新主体间应该通过联盟式的组织,相互优势互补、匹配,共同推进,共谋发展,实现多赢的局面。
3 科技社团在集成上的优势
科技社团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其本身是具备科技组织特性、虚拟组织特性、中介组织特性、非政府组织特性和非营利组织特性的社会组织,能利用其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跨学科的优势,集成科技力量,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知识转移和技术扩散。
3.1 地位优势
近年来,政府机构不断深化改革,一些原属于政府的职能逐渐向第三部门转移,这为科技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科技社团凭借其非政府组织特性、非营利组织特性和中介组织特性,承担着其他部门和机构难以涉及的社会职能。同时,科技社团作为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科技组织,本身又具备权威性和高知识性。这些地位优势为科技社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集成科技力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3.2 科技资源整合优势
科技社团是由科技工作者组成的虚拟组织,最广泛地联系着各界科技工作者,能及时掌握各学科,各行业的前沿信息。这些科技工作者大部分来自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等创新主体。因此科技社团也是各创新主体的支撑要素,科技社团与各创新主体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这种独特的联络机制,科技社团能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建立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广泛联系,起到桥梁和枢纽作用。同时,在推进知识转移和技术扩散方面,科技社团作为横向联系强、组织网络健全的组织能够利用其虚拟组织特性,发挥自身学科融合交叉的优势,将不同部门、行业和区域科技力量加以集成,促进各创新主体间良性互动,有效促进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
3.3 经验优势
多年来,科技社团依托其网络健全、人才密集、信息渠道广泛的独特优势,不断开展各种科技服务活动,如为政府、企业等单位和行业提供科技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 在科技界和产业界之间牵线搭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如“金桥工程”和“千厂千会协作行动”。这些活动已见成效,供求网络已形成规模。凭借这一系列的活动经验,科技社团完全有能力站在更高的层面上,集成科技力量,牵头组织产学研科研合作项目,组织或参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从而引导知识有序流动,提高技术扩散效率,不断为科技创新服务。
4 对于两岸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自1992年以来,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在技术引进与创新、资源开发与利用、创业投资与产业发展等方面,两岸各有各的经验和优势,同时各自也存在劣势和不足,因此,共同构建海峡两岸创新体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社团要发挥其在创新体系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创新体系的建设做贡献。
4.1 科技人员的集成
建设海峡两岸创新体系,人才要先行,使更多的科技人才为两岸创新体系建言献策。在这一方面,科技社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促进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一是科技社团应当积极主动吸引台湾地区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科技工作者加入学会,为科技社团注入新鲜血液。尽管目前许多学会吸纳了一些台湾地区个人会员,但这一比例明显偏小,这不利于破除海峡两岸科技文化的隔膜,因此应该适当增加台湾地区个人会员比例。二是促进两岸科技交流常规化、制度化。近几年,两岸科技交流形式日趋多样,规模不断扩大,往来日渐频繁。通过两岸学者的头脑风暴,解决了不少重大问题、难题。科技社团为两岸科技交流做出了不少贡献,比如举办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海峡两岸管理科学论坛、派遣专家学者到台湾省进行访问考察、参加展览技贸活动等。因此,科技社团应当继续发挥科技交流方面的作用,促进科技交流常规化、制度化。三是集成两岸专家学者,建立专家库和智囊团,为两岸科技合作项目发挥专家的咨询和评审作用。科技社团广泛联系着各行各业的科技工作者,掌握各个行业的前沿信息,对于建立专家库、智囊团具备十分有利的条件。因此,科技社团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使用和管理好 两岸专家库、智囊团。
4.2 科技组织的集成
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是两岸创新体系的直接表现。不管是科技交流还是学术探讨,最终都要取得实效,达到科技与经济的相互转化,使两岸人民得到直接利益。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如何使资源流向最高收益率的产业,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增大两岸优势互补效应等诸多问题。在这一方面,科技社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科技社团应当积极争取台湾地区优秀企业作为团体会员加入学会,为两岸科技产业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两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创造便利的条件。二是由科技社团牵头组织海峡两岸产学研科研项目。两岸科技社团要实时沟通,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效应,积极牵线两岸企业、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间的科研项目合作。
由于科技社团站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科技人才高度密集,信息渠道比较广泛,凭借此优势可以消除两岸科技合作中人才缺乏、信息不对称的阻碍,提高产学研科研项目的成功率。三是组织或参与海峡两岸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这一过程对于企业至关重要,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科技社团作为智力密集的组织要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帮助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组织专家与企业联合攻克技术转化难题,帮助企业掌握核心技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宝山,刘志伟.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戴汝为等.智能系统的综合集成[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95.
[3] 龚建桥等.科技企业集成管理研究论纲[J].科技管理,1996,(3):16-19
篇2
【关键词】平面设计;就业形式;创新
我国各大高校在平面设计专业上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也对我国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在我国就业市场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式
1.1 劳动力供求不平衡
我国的劳动力总量是共大于求的,结构性的矛盾特别的突出,我国宏观就业形式非常严峻。在我国还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时,我国由于受人口数量、年龄结构以及人口迁徙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一直都是处于就业压力的形式下。
1.2 面临国际联合办学机构竞争
最近几年,由于我国引进了各种形式的国外的教育机构,因此产生了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机构,从而产生了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机构,还有很多的教育机构和我国的大学进行联合办学,给人们提供人才短期的培训,这种培训模式挑战了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这对我国各大高校的学生就业也增加了不少的竞争对手。
1.3 热门专业受市场青睐
热门专业是我国当前就业市场比较紧缺的专业,同时也是非常受人才市场的青睐的专业。在我国,最近这些年影响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就是在大学内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和社会需求是否一致。同时,公司的用人标准主要是看大学生所学的专业,而不是看大学生所在的大学的知名度。公司用人标准不仅看重的是大学生所学专业,更看重是否是有特长的复合型人才。
1.4 海归归国加大就业难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许多的家庭非常重视孩子的培养,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经济也非常的宽松,许多的家庭都将子女送出国读书,若干年后,许多的海外学子有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进行开创自己的事业。于是,海外学子回国的现象就加大了我国各大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占据了国内就业的空间,给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增加了难度。更为重要要的是,那些海外学子不仅对世界经济运行规则以及各国的法律制度是非常的了解,而且由于他们多年的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驾驭各国社会文化、政治制度差异的能力都是非常的强,相对于我国国内的大学生而言,海外学子的竞争力是比较强的,是我国国内大学生就业的强大对手。从而,也就加大了我国国内的就业难度。
2.平面设计专业就业现状
现如今,在我国,平面设计专业的就业面临着很大的困境。首先是我国的就业市场处于饱和的状态,其次是我国各大高校对平面设计专业的扩招,从而导致了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不断地增多。再次就是现在我国各大高校的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能力上还存在着不足,从而导致了我国各大院校的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式。
2.1 就业市场处于饱和状态
2.1.1 平面设计专业就业市场相对饱和
目前,我国的电子科技产业的发展因素导致广告公司以及设计公司对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的招聘减少。由于我国新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我国的广告和设计行业的发展相对于媒体的发展速度是处于垄断市场的状态。由于竞争非常的激烈,公司对于员工的招聘要求也是非常的高的,一般的平面设计专业的人员是达不到招聘公司的要求的。再者就是,那些规模相对于比较小的广告公司以及设计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当然,它的业务量也不会太大,自然这些公司的招聘人数也是极少的。
2.1.2 就业认识过于狭隘,错失就业机会
我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认识不是特别的清晰,太过于狭隘,以至于错失了就业的机会。一是我国高校的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将自己的就业目标锁定在广告设计行业以及室内装修行业,从而导致了这些行业的招聘人员达到上限,可以应聘上的人数是受到限制的。二是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都争着进广告行业,但却忽视了服装、珠宝以及玩具设计等行业的设计。
2.2 高校毕业生现状
目前,我国就业难的现状就是平面设计专业就业压力大。高校大学生就业就业缺乏定位,一是,从大学生刚走进大学校门开始就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就这样迷迷糊糊一直到毕业。二是,在大学期间学的课程是挺全但是就是没有一科是精通的,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局面,以至于达到的程度自己很难满意。三是,岗位更换的频率过高,就业极为不稳定,这些现象都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种状况的出现。
2.3 就业能力不足
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招生问题、学习问题以及我国高校和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没有冷静的对待,从而导致了学校想要培养全能的人才来适应社会就业的需求。而高校大学生过于着急,想在学校期间什么都学,什么都想会,结果到最后什么也没有学好,什么都不精通,主次不分,学习没有一定的针对性。以至于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难。
3.平面设计专业建议创新教学
在对平面设计的课程的讲解过程中,学校不仅仅要改正培养通用型人才的思想而且学校的教学也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适当的拓宽相关平面设计专业的新的知识面,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出专业性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3.1 教学模式的创新
我国高校一般的教学模式大多都是从理论入手来进行讲解的,一是,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太一样,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了教学课程中的理论很难理解,学生不理解教学课程,自然对这门课程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打击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二是,大学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本就特别的乏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难的。要想能够很好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完成大学教学目标,只有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才能够达到目标。然而,在创新的教学模式中,主要包括人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合作探究教学等教学方式。
3.2 针对性的设置课程
对大学生教学课程进行针对性的设置必须得做到这三点。第一,不能进行盲目的追求高定位,由于大学大部分的学生的基础是存在着差异的,因此,要从基础抓起,有针对的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的设置。第二,不能够盲目的推广课程的设置,对课程的设置不能够只求广不求精,只求范围的覆盖面而不求课程的精确,却忽视了学校“基础教育”的教育目的。第三,至于在选用教材时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来进行,将项目教学和专业教学相结合,培养出专业性的人才。
3.3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校教师教学生,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学校教学的目标。在教学生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将基本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也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问题以及掌握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可以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是有着极大帮助的,才可以培养出有竞争以及有创新能力的专业性人才。同时,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创建自己的工作室,这样可以使学生们通过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互相的学习,从而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能力。
3.4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
无论学校用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但是要知道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能够被忽略的,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若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持,那么实践就不可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平面设计的设计也不可能很好的完成,想要设计出创新型的作品是有困难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
4.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对我国高校中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分析以及我国高校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式的分析,我国大部分高校纠正了一些错误的思想,以及运用了创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蒲玲,黄东.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众科技,2011(08).
[2]赵巧红.矢量图形软件CorelDraw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1(01).
[3]王茜.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福建电脑,2010(03).
篇3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创新人才
一、“平台课程”的设置
各种平台课程都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学校平台课程”旨在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贯通和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学校平台课程”由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构成,由学校统一规划、建设,与相关课程建设委员会和院系共同组织实施。
“院系平台课程”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宽厚而扎实的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和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课程设置上,我们特别注重体现加强基础、拓宽口径的思想,重视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另外,我们也大力建设“相关学科基础课程”,该类课程是为学生掌握必需的相关学科基础而设置的。各专业原则上设置8 学分以上的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与此同时,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确定学生应修读的层次及学分。总之,我们强调学科交叉,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开设程序设计,以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逻辑分析能力。
二、“小学分课程”的设置
为了解决科学研究与教学投入之间的矛盾,可以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在选修课板块之别增设了“小学分课程”,二是继续设立科研基金,鼓励学生带课题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选修课的增多可以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同时易于安排科研活动比较活跃的著名教授的研究性课程。而“小学分课程”是相对系统全面的大学分基础课程而言的,目的就是考虑科研活动的特点,让教师当下研究什么就教什么内容,课程不求系统、全面,而是追求深入、创新。
三、“专业二次选择”
考虑到学生在考大学时个人学习兴趣还不明确以及选择到适合自己特点的专业需到一个过程,我们坚持给全校一、二年级学生有一次“专业二次选择”的机会。学生可在学年末提出转专业申请,经拟转入院系考核通过后转入新的专业,这就为确有专长的学生提供了重新进行专业选择的机会。以便使他们在最适合自己特点的专业中得到发展。针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可以暂时不分专业,在一个学期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情况选择专业,例如计算机软件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以及网络工程专业。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自己想学习的内容,然后在这个专业有所成就,最终形成倒金字塔型人才。
四、网络资源的利用
为了适应新的变化,可以对部分教室进行改造,使其成为适应信息技术和全球网络时代需要的学习空间。我们加强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高网络辅助教学能力,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并通过教学软件的开发及课件的竞赛,给了在这方向取得成绩的老师以鼓励。我们将进一步充实网络课程资源,教学计划、思考题、参考书目、学习资料、PPT 等课件、教学案例尽可能上网,让学生提前接触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时间的效率。我们还提倡教师建立教学博客,扩大师生之间的互动。为了适应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的变化,我们强调课程资源的整合―一理论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整合,课堂内外的学习资源的整合,显课程和潜课程的整合,不同类型教学方式的整合,提高理论课程学习的针对性。
五、教材的选择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大学生扮演的文化引领者的服务社会功能和文化使命越来越明显了。而计算机专业的快速发展,更使教材的选用成了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国外计算机的先进水平使得计算机教材也非常优秀,所以可以直接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或把西方教材作为补充参考教材;并可以尝试双语教学,并且大胆尝试国外的教学方法。要提倡学生走向国际,增加国际性学习和交往的经验,培养理解多元文化和差异观念的意识,提高国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树立“全球视野或世界眼光”。
总之,我们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显课程与潜课程相结全的课程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不断完善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三层次有机结合并辅之以各类课外实践活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充分调动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着力推进实践教学内容、方法与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培根.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之我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8,(5).
篇4
关键词: 程序设计课程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1.引言
在我国积极推行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学校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根据国内外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结合各类别高校发展特点及学生能力特点,各类创新型教学模式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其中,项目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被广泛使用。本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下程序设计课程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给出项目式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探讨项目式教学在增强课堂效果及增强学生创新、协作能力方面的优势。
因此,笔者积极引进项目式教学模式,积极提升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笔者提出的项目式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及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利的环境。学生能够围绕具体学习项目展开学习,在程序设计课程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讨论与交流,积极开发科学能力及创新能力。为此,项目式教学模式引入程序课程能够为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极大力量。
2.程序设计教学的问题
程序设计课程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必修课程。但是,与程序设计相关的选修课,如数理逻辑、数据结构及软件工程等课程未曾学过,无疑增加了程序设计课程的难度。另外,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其他问题。
目前,多数教师忽略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仍然保留传统教学方式,只将讲授内容放在编程语法及句式上,对实际软件开发工程项目及贴近生活的实例却介绍得少之又少。甚至在编写程序的定义方面,很多教师没有讲解其内在的真实含义,使学生对程序设计知识只停留在使用上,并未真正理解程序的意义。另外,在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课件形式,课件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使课堂信息量有所增加。但是过多信息化元素的使用,使传统的、优秀的板书得不到发挥,学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理解程序演进过程。另外,课件的使用使教师自然加快课堂节奏,让学生难以理解一些关键内容。
3.程序设计课程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入项目式教学模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育中。在程序设计教学中,项目式教学其实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编程能力及协作能力共同发展,对提高程序设计课程有效性有积极意义。
(1)提升综合能力,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程序设计语言是计算机与现实世界重要的接口,而语法学习是编程的基础,学习程序设计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利用计算机程序编写与实际相关的应用程序,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编程技巧和设计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是就业市场最需要的。因为在当前就业环境中,企业非常重视学生的新环境适应能力及自身编程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有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综合素质。高校开展项目式教学模式主要是围绕学生为主体的核心思想展开的,学习方式是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的。教师在选取项目时,要注重项目实用性,利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及创新能力培养等综合训练。
(2)项目式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编程设计课程的项目式教学方法主要依托项目实践。学生学习软件开发项目,既能巩固和加深基础理论知识,又能有效锻炼动手能力,并且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项目制作能真实地反映对学生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程序设计教学质量,并且学生向教师提供教学建议及寻求帮助。有助于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针对学生特点有效教学,最终促进教师在计算机专业方面获得职业发展及教学改革深化。
(3)为教师提供课程实践指导。
程序设计项目学习应用研究目前还比较少,高校针对项目学习的应用范围展开得比较窄。高校教育部门应该多尝试进行项目式教学开发,在其他计算机课程中同样开展新型教学模式,以同步于程序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理解。
4.结语
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本文首先介绍程序设计课程的重要性,对程序设计课程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提供课程实践指导三个层次详细分析项目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课程中的现实意义,即项目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编程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宏亮.面向对象思想在C++多媒体教学中的实现[J].教育信息化,2005(07).
篇5
猛发展的今天,通过科技查新可以帮助高校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态势,可以帮助企业纵览相
>>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研究 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作用研究 图书馆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知识资源的支撑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增强自主创新对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支撑 高校科技查新服务于企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与思考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政府作用研究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基于大学科技园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科技融资问题研究 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论大学科技园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和作用 高校创新体系的初步研究 海峡两岸创新体系中科技社团的集成作用研究 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 对沿海产业基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江苏的启示 关于构建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 对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 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EB].2008-0
6-08.
[2]张薇,程骏.对科技查新工作的思考[J].情报杂志,2003,(8):85-87.
[3]王娟,孙红梅.论专业科技查新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与影响[J].科学与管理,2006,
(6):90-91.
[4]潘颖,周金元.高校科技查新服务社会化探讨[J].现代情报,2009,(9):32-34.
[5]王娜.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初探[J].晋图学刊,2011,(5):45-47.
[6]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
.
[7]高霞.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科技查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22-
25.
[8]江惜春.论创新型查新机构的构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5):110-112.
篇6
摘要:本文以《压花创业》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培养学生
>>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研究 基于创新工作室建设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学生社团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究 基于实践教学体系平台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实战的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隐性课程建设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 基于创新创业理念的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探究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经济法》课程与创新创业模式的融合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研析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开放平台的设计 基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研究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中国政府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2012-09-23].http:///jrzg/2012-09/23/content_2231413.htm.
[3]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义[EB/OL].[2015-11-03].http:///xinwen/2015-05/13/content_9740.htm.
收稿日期:2016-11-26
项目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6ZZX256);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KY201608)
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GIS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权和事权方面的适度分权,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中央政府集中资源配置的路径,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不断增强,许多地区依托资源禀赋及有利发展条件实现了经济起飞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不断增强,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区域经济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还面临着诸多的区域发展问题,而且问题区域(problem regions)也随之增多,这些现实情况都产生了对区域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巨大需求,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而研究成果的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政策的出台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区域经济学在借鉴和应用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借鉴和吸收了以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为代表的新兴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学与GIS的关系
近年来,社会科学的发展呈现出定量化、空间化和应用化的特征,强调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将公共政策落实到空间上的具体区位。区域经济学正是以资源的空间分布非匀质性为理论视角,研究经济活动“何事”在“何地”和“为何及应该如何”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对资源空间配置及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研究。而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混合数据结构和有效的数据集成、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查询功能、强大的图形创造和可视化表达手段以及空间决策支持功能。于是,基于GIS平台提出解决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的公共政策和规划措施也就有了“因地制宜”的优点。
三、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教学的探索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般由区域形成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四部分组成。传统的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忽视了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应用性强”的学科特点。为此,本文从GIS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功能出发,结合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及理论体系以案例的形式探索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创新性教学的价值,期望推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与优化。
(一)GIS基本功能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GIS基本功能涉及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变换,空间统计与分析及地图的制作与输出。基本功能的恰当应用可以直观地表述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及特征。就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而言,它不仅表现为时间维度上的经济增长,而且更重要地表现为空间维度上的拓展与收缩,而空间维度的拓展与收缩就可应用GIS教学来展示与表达。首先,建立GIS专题地图,通过GIS的制图方法绘制面状符号图并通过指标数据处理赋予每个面状符号图不同的属性特征,这一步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发展状况,引发学生思考经济活动采用什么样空间布局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其次,将确定培育的经济中心展现为点状符号图,同时也通过数据处理赋予每个点状符号图不同的属性特征,这一步有助于学生知晓这些经济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再次,将联接各经济中心的现有或规划的重要干线展现为线状符号图并用线状的宽度表达线状要素的特征,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增长极的区位条件;最后,将上述点、线、面符号图进行叠加,即将可能选择的经济活动布局落实在具体的空间上,可让学生在学习区域发展理论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就区域关系理论而言,不仅需要探讨因资源稀缺而形成区域竞争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且需要探讨因资源禀赋差异而形成的区际分工与合作。GIS教学可以将不同区域资源禀赋状况(或经济发展状况)的数据输入GIS专题地区所对应的属性表,进而通过图例编辑器将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用地图的形式输出,即可清晰看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从而判断区际分工的可能性及合作的类型。
(二)GIS应用功能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基本功能为依托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模型分析技术、数据库和数据集成技术等演绎出资源管理、区域规划、辅助决策等多种GIS应用功能。合理使用应用功能可以为区域发展问题的解决或促进问题区域实现良性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区域形成理论通过剖析区位因素与区位价值来探讨企业、公共设施等的区位选择问题及经济活动的集聚效应。古典区位理论从成本函数约束视角分析区位选择,这样选择的区位可能与实际需求有偏差,导致资源空间配置的不合理。应用GIS教学则能相对方便地找到最佳区位。以新建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为例: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新建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需要考虑现有类似公共设施的空间分布状况、人口密度及政府的土地规划使用情况等因素;其次,在建立GIS专题地图的基础上,分析处理类似公共设施分布的点状空间数据并产生离开现有类似公共设施的距离图,因为新建公共设施应该离类似公共设施有一定距离;再次,分析处理人口分布的点状空间数据并产生人口分布密度图,因为新建公共设施应该在人口相对比较密集的地区;再其次,在专题地图上将政府的土地规划使用情况转化为栅格图;最后,将距离图、密度图及栅格图进行叠加,然后进行选址的综合评定,即可在专题图上看出适合新建公共设施的具体区位。这种集问题导向、分析及制图等环节于一体的教学实践方式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了解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具体要求。
区域政策理论探讨的是政府创造某些源于空间差异并旨在缓解或克服空间差异影响的制度供给问题,然而区域政策要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则需要判断政策的需求区域。应用GIS教学可规避没有考虑要素资源空间流动的缺陷。以判定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区域为例:首先,在GIS专题地图上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供应点的点状符号图;其次,以基本公共服务的供应点为中心,向外构建一个合理的邻近区(如规定相应的步行时间或行车时间),计算出该供应点与邻近区的人口之比,即该供应点的繁忙程度;再次,以每个居民点为中心,也向外构建一个合理的邻近区并记录邻近区内的供应点数量,以此测算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方便程度;最后,通过上述分析在地图上进行比较即可准确地判定出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区域。
四、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教学的保障措施
从上述分析来看,基于GIS的创新性教学不仅可以更直观地描述空间经济现象,而且可以辅助决策。因此,在区域经济学课程运用GIS教学将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建立经济学的空间分析思维,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当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革新的制度安排才能体现GIS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门课程的教学时间是稀缺资源,教师必须在稀缺的时间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其教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异,而在区域经济学课程中应用GIS教学就要求授课老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特别是要空间分析思维、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及较强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因此,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第一,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既要系统地讲授与空间约束相关的区域形成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又要相对系统地介绍空间分析技术等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介绍GIS技术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因为GIS研究方法可以产生一般经济学研究方法难以获取的重要信息,进而实现在系统支持下的空间动态模拟和决策支持。此外,可以通过课程开发出来的案例(如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商业选址、资源管理等)介绍来凸显其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开设GIS试验教学课程。根据教学条件、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及教学目标实验课程的开设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在现有的教学大纲、教学进程和教学课时的约束条件下,适当减少理论课时补充实验课时让学生能够掌握GIS的基本操作,尝试运用GIS进行经济现象的描述;二是单列学分专门开设GIS实验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建立空间数据库,绘制各种相关专题地图,将经济特征呈现在特定区域中,而且能够在区位选择、城市空间布局和区域规划等方面进行辅助决策,增强学生的空间数据分析能力和空间信息处理能力。
(三)更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组织环节
突破当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讨论发表会或研究讨论会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应用性强和综合性强,因此在理论讲授之后均要求学生结合理论并应用GIS来分析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而且将其成果在讨论发表会或研究讨论会上展示。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因此必须改革侧重卷面考试成绩的考核方式。新的考核方式应该由平时成绩、GIS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其中GIS实验成绩以学生按照要求制作的专题地图、图像、图标及文字说明来评定。革新后的课程考核方式既能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能考察学生操作GIS的熟练程度及运用基本理论进行辅助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借助实践教学开发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除了学校安排的GIS实验课程外,还应丰富教学手段,寻求与GIS相关企业及政府规划部门的合作以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参与相关企业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进行空间分析与统计等相关工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又可以将所学理论服务于区域内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分析、管理、规划和决策,接受实践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合作内容开发成区域经济发展运用GIS的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法辉.社会科学和公共政策的空间化和GIS的应用[J].地理学报,2011(08).
[2]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郝寿义.建立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想[J].南开经济研究,2004(01).
[4]孙久文.现代区域经济学主要流派和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J].经济问题,2003(03).
[5]于泽.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04).
[6]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殷存毅.区域发展与政策[M].北京:社会文献科学出版社,2011.
篇8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 音乐学科课程 创新 深层应用
教育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课程整合是现阶段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热点话题,由于音乐教学与一般的学科有所不同,其教学资源、教学模式都较为独特,因而对教师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也提出很高的要求。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音乐网站、多媒体音乐可见以及网络音乐课程的出现,为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课程的整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1.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优势分析。在现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当将信息技术教育工具作为问题探索、研究与解决的认知方式,其在与学科课程整合时彰显出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多样的呈现形式,可以对感官进行充分刺激,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交互性很强,可以进行实时的控制,有利于加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第三,开放性较强,充分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能够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信息分析能力。第四,有利于消除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突破传统教学思想,树立现代化的教学观念,推动素质教育的进行;实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以网络科技为主的教学模式。
2.教育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与深层应用存在的问题。要想促进教育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课程之间实现更有效的融合,就必须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信息化教育领域中,部分音乐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不足。很多教师认为其主要内涵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就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甚至尽可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教育现代化。这种观念是片面或错误的,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仅仅是将信息科技被动纳入课堂,而是将其主动而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使其对学生学习观、教师教学观与课程设计产生深远影响。
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偏低,难以实现教育信息科技的创新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更多的新技术带入课堂之中,例如电子白板、多媒体管理系统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等。然而很多教师对这方面的技术却没有充分的掌握,对于一些基本的办公处理软件与技术都不能实现良好的应用,因而导致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存在困难。
学校重视力度不够。部分学校认为教育信息技术是否与学科课程整合对学校教学系统的完善并没有太大影响,因而对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没有建立起校园信息技术教育系统,因而也无法实现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模式的创新。
3.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与深层应用对策。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从而实现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与深层应用。
重视教学设计,使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结合学科特点。每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学科特点与知识结构,其对学生要求也存在一定差异,由于音乐课程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课程,并且很多音乐知识的理解都是较为抽象的,因而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创设合理的音乐情境,使其思维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变,从而实现对音乐知识与理论的理解。所以音乐老师应当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根据学科的特点与目标,通过教学媒体的选择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从而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信息素养。
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与教育理论培训。作为一名信息时代环境中的音乐教师,必须接受容纳新的教学理论与教育思想,技术与理论是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教师应当熟练掌握一些必备的计算机技术,如Word、Excel、PPT、Flash等一些基本的处理办公处理软件。充分掌握这些技术之后,教师就可以将其合理运用到音乐教学过程中,从而帮助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而这些技能的掌握必须要对教师开展相应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理论培养。
篇9
【关键词】服装 服饰设计 课程改革 创新研究
服装与服饰设计课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管理、设计和技术等等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这些技能是必要的,但在课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创新的掌握技能,是需要对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创新的,也是为了满足服装企业对创新型高技术人才的需要,所以进行以下研究,拟寻找到合适的方法促进改革与创新。
一、服装与服饰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1.老师占课程主导地位。在教学课程中,老师没有给学生的足够的空间,课程教学曾经强调过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客体,老师对学生实行引导和激发学习,尤其像设计类的课程,老师过多的占用主导地位,会妨碍学生的思维创新,最后设计出来的作品都是老套毫无新意的作品,学生的作品缺乏灵魂。虽然学生很快掌握了专业知识技能,但在实际应中,学生还是不会懂得变通,总是依赖老师的指导,这怎么可能形成一个自己独立而又创新的作品。而在学业考核时,只有一个老师进行单独评判打分,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因为老师也是有个人喜好和主观意识的,单单一个老师的评判是不合理的,很容易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造成学生不愿意进行创作,对思维创新失去耐心。
2.教学目标的欠缺。老师对教学目标的概念模糊,无论是单纯的进行技能练习,还是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对学生都是得不偿失的。老师对教学内容没有创新,只是把以前的内容反复重复的跟学生讲解,由于设计这个行业是在不断地更新,知识点也是不断的更新,我们应该把陈旧的知识抛掉,对学生的教学内容应该及时更新,也要准确的建立教学目标,而对于实践教学的缺失,导致学生实际操作时会发生表意不准等等问题,严重影响服装的进行速度。
3.课程没有特色。学校不能很好地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在这个服装和服饰设计专业遍地的时代,要想脱颖而出,我们应该创立自己独有的特色,也可以根据当地风土人情进行扩展,形成只有当地才会有的特色,这样课程才会有新意,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使学生有兴趣的努力学习。
二、服装与服饰设计课程的改革创新
1.老师和学生灵活合作。服装设计是需要头脑灵活的,学习方法也是多变的,不能拘泥于任何一种形式艺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对设计行业进行总体结合,促进学生更积极的创新,老师和学生也要灵活合作,能有效的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老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况下,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辅助作用和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创新模式,促进老师和学生和谐相处,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知识吸收更扎实,间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对设计更有力的创新。
2.完善学生课程学习内容。如果对于在课程中不能完整的把学习内容进行完善和合理安排,会让学生有时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如在学习服装的设计时只是把理论基础知识学牢,对于服装所用的材料不了解的话,会让做出来的服装跟你想要的结果是有偏差的,通过对材料的直接接触手感,可以让我们更了解它的质感适合什么风格的设计,让设计出来的服装更贴切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可以进行实践学习,通过实践学习,让学生了解整个设计流程,能够在以后的设计行业可以独当一面,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性,通过实际操作,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实习公司的一些发表的成功作品,刺激学生的上进心和创新能力的开发。
3.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老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比如积极调查市场服饰的流行元素,事先把要设计的服装或服饰的大框列出,对灵感多举些例子,学生向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老师对观点中错误的及时调整,有创新的地方进行放大,综合促进学生的观点完整而又有创新。在学生创作设计图时,老师要进行辅助指导,促进学生主动寻找自己设计图中的错误。在服装造型的设计图上如何更好的表达自己所想的主题,通过对主题的不断完善,在服装设计进行到最后成品阶段时,要仔细检查是否与主题相符,服装具体细节是否做到完整表达,学生都要做到从开始设计到完工成品出来时,主动检查所有备品和成品。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学习上更主动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更好的完成设计创新,适应时展需求。
4.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想象。因为是要对设计课程改革创新,那么在服装和服饰的世界里,是可以尽情地想象的,因为它们的设计是需要创新元素的,老师在教学中可以任学生任意想象,不要对学生的想象进行否定,使学生进行多元化思考,而多元化的想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服装的创新度,对服装的创新思想在多元化想象里得到滋养,多元化的思想让学生对当前时代的服装和服饰的流行元素再加以扩大思想化,形成学生更具有创新性的设计创作思想,也让老师在教学中更好的间接引导学生的能力培养,激励学生更好的去学习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让学生在未来生活能够更好的进行创作,适应国家对服装和服饰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让我们国家在国际服装市场上能够更好的发展。
总结:通过对服装和服饰设计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综合技能能力,让学生走入社会后,在面对国际服装市场的潮流奔涌而来时,从容淡定的接受国际服装市场对自己的创新思维的考验,为我国的服装市场在国际领域上能争得一席之位,并且持续健康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持续对服装和服饰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方法的探寻。
参考文献:
[1]张一舟.服装设计方法课程的应用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
学心得,2016,(05):110-111.
[2]孙志芹;殷海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考核
方法研究[J].理论研究,2013,(12):149-150.
篇10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一、前言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职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高职会计专业在实践课程方面的设置还存在不足之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会计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高等职业院校应当充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通过对高职会计课程的改革创新,完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会计教育的发展。
二、高职会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国各个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将学科作为中心,这种课程设置观念存在显著的缺陷,无法满足当前就业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于重视学科体系。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长期使用大学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知识的编排上,各个专业学科的逻辑结构十分严密与完整,而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主要适用于学科型人才的培养;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会计专业方面,将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能够达到某一个财经职业岗位标准的应用型人才,所以传统的高职会计课程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这一发展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创新。
2.高职会计课程划分过于细致。传统高职课程设置中过于强调不同的学科体系,在专业设置方面过于狭窄,知识理论结构明显不合理,而且课程设置方面缺乏一定的横向联系,专业课程之间没有一个有效的整合,造成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性较差,课程内容交叉重复。
3.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就业市场的需求。传统高职课程设置中,选修课程的设置数量比较少,一些选修课的内容局限于会计专业范围内,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传统高职专业课程中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没有充分考虑就业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的需要,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就业与创业。
4.没有将学生作为主体。传统的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中,以高职会计教师讲授内容知识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做笔记为主,这种课程模式没有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
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应当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对传统高职课程设置模式进行合理的优化与整合,探索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且能够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模式。通过对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基础学习,强化技能训练,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使学生能够满足就业岗位的需求;还要重视选修课的设置,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要突破传统专业的束缚。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应当根据就业市场中的实际需求,在对高职会计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引入“通才”思想。高职会计专业应当针对“大专业”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在课程内容中加入适当的财经类专业知识,以此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例如:大多数中小企业中的会计岗位对于税务知识有一定的要求,不仅要求会计工作人员了解与掌握会计知识,还要熟悉与税务专业相关的知识。
2.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要突破传统能力的束缚。高职会计学生具备的会计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高职会计学生能否适应会计工作的需求;同时高职会计学生还应当掌握一些通用能力,例如:自我发展、承受挫折、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以及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高职会计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应当重视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从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因此,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过程中,在对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应当重视复合性课程与通用性课程的增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能力。
3.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要突破课时分配的束缚。传统高职会计课程设置过程中主要采用先对理论进行灌输,然后将这些理论集中起来进行实践的方法,这样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的统一性。在对高职会计课程进行安排的过程中,高职会计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应当进行相互的穿插,以此增强学生对于高职会计课程知识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高职课程中涵盖的内容。高职会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传统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分配比例为3:7,无法满足高等职业院校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应当重视高职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放在同一个位置,而不是专业理论知识所占比例超过了实践所占的比例,在高职会计课程教学中,还要将教育与训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相关的学习训练,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将高职会计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结语
会计专业是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的实践性非常强,高职会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教学的实践性;在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课程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与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对高职会计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这样才能够促进高职会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咏平.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J].市场论坛,2010(10).
[2]崔红敏,岳颖.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研究[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
[3]孙晓辉,林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5).
- 上一篇:次贷危机的启示和反思
- 下一篇:网络安全防诈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