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灼烫事故应急处置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灼烫事故应急处置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灼烫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篇1

【关键词】电镀;安全;防护

电镀是制造业的基础加工工艺,按照镀层组成可分为:镀铬、镀铜、镀镉、镀锡和镀锌等,每一镀种都有多种主盐体系及与之相配套的添加剂体系。由于电镀液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氰化物和酸、碱等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危险、有害性;而电镀作业环境潮湿,触电危险也较突出,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得到重视。

1.电镀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1中毒

电镀原(辅)料例如: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氰化钾、氰化钠、氰化亚铜等物料都有一定的毒性,特别是氰化钾、氰化钠、氰化亚铜等属于剧。

工人在运输、装卸、倾倒有毒化学品时,将其误食、吸入或在未穿戴防护品的情况下误接触化学品,均容易引起急性中毒。如果电镀槽的蒸汽吸收装置发生泄漏、槽边引风机发生故障或厂房通风条件不好,均易导致操作环境内有毒气体浓度过高,在有毒环境中工作可造成急、慢性中毒。

1.2灼烫

电镀生产通常使用强酸、强碱,存在着化学灼烫的危险。在其装卸、使用、储存、过程中,若发生泄漏、飞溅,作业人员又未正确穿戴防护用具,易发生灼烫。

1.3触电

电镀工艺采用低压直流电,对人体危害较小。低压直流电由整流器转换工业交流电得到。电镀作业环境潮湿,且电气设备线路经常受到酸蒸汽侵蚀,有绝缘层腐蚀、老化、短路、断裂的危险,若不经常进行电气安全检查,极有可能造成漏电,而一旦车间内的高压交流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极易发生触电伤害。

2.主要技术防范措施

2.1镀槽

(1)镀槽及衬里的材料应根据镀槽内盛装溶液的化学成分、浓度、温度选择合适的材料,保证槽体材质不被槽液腐蚀和不因温度影响而变形。

(2)自动电镀生产线应具有槽液快速循环和溢流的措施,避免镀槽液面因聚集大量氢气泡而发生氢气爆炸的现象。

(3)含氰镀槽应与酸性物质保持安全距离,或有效隔离。

2.2镀槽导电与电源装置

(1)整流器的外壳应安全接地。

(2)导电座与槽体之间、槽体与地面之间都应采取绝缘措施。

(3)整流器应布置在通风干燥处,其相互间距不小于600mm,以保证整流器必须的冷却空问和维修空间。

(4)潮湿作业场所的用电设备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2.3槽液加热系统

(1)所有电加热的槽体均应布置液位计,在加热过程中液面降低至所示液面时,电加热应自动停止,液面低于液位计所示液面时,应无法启动电加热。

(2)电加热管应安全接地.不允许与金属槽体、工件、极杆和极板接触。

(3)蒸汽管入口总管上应装有总控制阀及压力表。并根据工艺需要,在蒸汽管道上安装减压阀,并在管路末端最低处设置疏水器。

2.4通风装置

(1)通风装置的设置应根据有害物的特性和散发规律,工艺设备的结构及其操作特点,合理地确定排风罩的型式和安装方式,在不影响生产操作的情况下尽可能设置密闭排风罩,保证在排风口处具有7m/s~10m/s的风速。

(2)排风罩距液面的高度,不应低于150mm,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槽面上可设置密闭式活动盖板。在槽面无法覆盖时,则可在液面上加盖覆盖料(如塑料棒、球等)、抑制剂等,以减少液面有害物质的挥发。

(3)氰化槽和有机溶剂槽的排风系统,其风管的正压段不应穿过其他房间。

2.5其他

(1)存在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冲洗设施;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冲洗清扫;可能产生积液的地面应做防渗透处理,并采用坡向排水系统,其废水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2)配备氰化物的急救药物,如亚甲蓝、硫代硫酸钠、亚硝酸钠。酸、碱使用区域设置冲洗喷淋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必要的泄险区。

(3)剧的储存和使用场所应设防盗报警装置,且建筑结构完整,门窗严密,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4)改革工艺,尽量使用低毒无害的工艺和物质子,采用低氰或无氰的生产工艺。

3.安全管理防护措施

企业应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安全管理文件、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培训,还应重点加强如下工作:

3.1做好职业危害防护工作

(1)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不得发放钱物替放职业病防护用品。

(2)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3)工作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3.2加强剧管理

(1)凡使用剧毒物品的单位,须按隶属关系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经公安机关核发《剧毒物品使用许可证》后,方可使用使用剧毒物品,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严格遵守领取、清退制度,当日剩余的剧毒物品下岗前应退回原领取部门保管。

2)工作场所应有严格的出入管理制度和处理灾害性事故的应急措施。

3)使用剧毒物品的工作场所不准从事妨害安全的活动。

(2)储存剧毒物品,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不准超过公安机关核准的储存数量,储存要符合安全规定,通道要保持清洁、畅通。

2)对化学性质相互抵触、灭火方法不同的剧毒物品,严禁混同存放。

3)严格储存区域内的安全管理,不准无关人员进入。

4)发现剧毒物品泄漏、丢失和被盗等事故或案件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环保部门、公安机关报告。

5)需要销毁处理的剧毒物品、剧毒物品残渣及包装容器,应严格统一保管,并送交环保、公安机关指定的专业单位处置。

3.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生产法》确立了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应急救援在事前预防和事中抢险起着重要作用,可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应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