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产品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耕文化产品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网络大讲堂往期各培训课程在卫星网第一频道循环播放,播出时间为每个工作日8:30-17:00。农业部网站( moa.gov.cn)和中国农业信息网(agri.gov.cn)开设“农科讲堂”专栏,“农广在线”(ngonline.cn)开设“现代农业科技与农耕文化远程大培训”专栏,往期培训课程的网络课件,供在线学习。
《中国台湾休闲农业发展》
台湾的休闲农业经历了20年的孕育期,10年的导入期和10年的发展期,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主要强调资源特色,利用农业资源的丰富性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利用农产品的多样性满足人们丰收的喜悦。其特点是多样化、精致化,经营者将农林渔牧生产、农家生活、农渔村文化、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纳入,精心设计规划,吸引顾客,还强调休闲农业要“深耕细作”,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以自己的特色,形成竞争优势。经营休闲农业者成立了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相互交流举办共同活动,使休闲农业走向精细的专业化分工。
台湾休闲农业全年游客人数约为4913万人,平均每个农场游客人数为45000人。其中旺季每月约589万人,平均每个农场5300人;淡季每月约230万人,平均每个农场2000人。台湾休闲农业全年营运总收益约为 45亿元(台币),平均每个农场全年总营收益为409万元,包括门票收入、餐饮收入、住宿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等。
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史亚军在节目中阐述了台湾休闲农业的精神和价值,介绍了台湾休闲农业的模式和经营规划,通过列举大量的休闲农业典型案例深刻分析了台湾休闲农业的经营类型和十大特征,总结了台湾休闲农业取得的成效,最后提出台湾休闲农业对我们发展休闲农业的几点启示。
《农耕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古国。我国的农业文明有着上万年的历史。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农耕文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是华夏文明的璀璨明珠。
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它的形成和发展,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民族的智慧。我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绵绵不断。从远古时期的刀耕火种到封建社会的男耕女织,农耕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基石和主干,并不断在岁月的积淀中,变得深厚、绵长。农耕文化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篇2
【论文摘要】基于对中国现代产品设计发展前景的思考,立足传统,从器物造型的角度深入探讨研究中国传统器物型态的重要性,以及对现代产品设计可能产生的启示和影响。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寻求新的理论创新,以实用器物为主要对象,寻求器物形式与生活方式变迁之问的交互影响关系。
可以说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设计概念的产生,而近代中国的历史使得中国直接从一个农耕国跨进了现代化的工业社会,没有工业革命的过程,这使得中国产品设计较之其他国家相对落后。设计正朝着满足生理和精神需求的方向发展,设计“有意味的形式”是产品设计师的职责。作为中国的设计师,这种“意味”不是抄袭或者借鉴国外的优秀设计造型,而是从中国传统的形态中寻求本源。
东方造型艺术依存于东方文化,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讲究亲近自然、天人合一、中和为美,造型上强调表现者与表现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将一些文学修辞手法用于造型造物,强调物对人精神的主观表现。我们面向中国消费者进行的产品设计,应该以东方传统文化和造型艺术为基础。
1.设计与造型
产品设计作为一种造物造型活动,是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制造出眼看得见并且手摸得着的实物形态。随着技术的发展,产品逐渐从有形走向无形。李砚祖在《产品设计艺术》中指出:“设计活动是综合性的形的确立和创造……是形的新的生成,即是一种‘形的赋予’活动。”作为工业设计的基础,对形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建立和培养“形态创造者”。
伴随着符号学的发展,产品语意成为工业设计师关注之一。与符号学相关联,产品的形态除满足其功能和目的,符合形式美发展和人的生理特征、行为习惯等,还需要符合人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以及价值的取向。
形态本身对人视觉的刺激,会使人产生特定的心理感受。比如同样是汽车,夏利和兰博基尼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差异,而甲壳虫造型和悍马的造型有着天壤之别。这些都是产品在造型上所能给予人的具体感受。中国风更是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域和民族的特质。
2中国设计之道
当前“中国元素”己成风潮,怎样把中国的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进而实现真正优良的中国设计,是现今中国设计师担负的沉重使命。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又包含着“造物”的概念。
中国有着丰富的思想理论。从设计的角度考虑中国的传统,主要包括设计思想的研究和设计形态的研究两个方面。首先,从解读设计思想的层面研究传统器物文化,包括儒家、道家思想各自对器形设计的影响等。比如研究《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哲学命题,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器物设计思想的起源,《易经》提出了一个富含设计思想与启发价值的“道·形·器”系统。其次是对古代造物活动的研究。按照年代或者材质分类研究。或是根据当时的时代、政治、文化等社会背景研究当时的器物形态特征。还有就是研究器物的装饰,青铜器或漆器等器物上的纹样,如云纹、卷草纹或者餐臀纹的意义和内涵。
3关于中国传该拐物
乔治奈尔森(George Nelson)指出:器物是文化遗留在它专属时空中的痕迹。研究“老器物”,或许可以探索出中国现代本土设计的真谛。中国有着深厚的造物文化,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从实用生活品到装饰品再到祭祀用品各种各样的器形。
人类社会最早使用工具是从石器开始,后来发展到陶土烧制的陶器。陶器最初都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主要是各种器皿用来盛水或其他用品。后来发展到瓷器,有明显的实用功能。陶和瓷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他们的造型是兼具实用和美观的一类。其中古瓷器显示着特定时代制瓷工艺的风格特点,瓶、尊、炉、壶、盘、碗、杯、罐、盆、缸等诸多种类瓷器的形制各具特色,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冶炼技术发展,青铜器产生。最初的青铜器也是作为实用器具而存在,包括青铜容器、铜镜等器物,之后逐渐发展成礼器,成为具有符号意义的精神产品。其造型保留了作为实用品的一些特征,但实际具有上层建筑的色彩,突显一种权威的力量。礼器当中常常用到的餐餐纹、龙纹等兽面纹也具有很强的威慑力,与生活用品纹饰的简约,理性,抽象,有着很大的区别。
此外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玉器文明的国度。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先祖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最初只有族群里少数头面人物才有资格佩带并使用玉器,这使它渐渐演变成礼器、祭器或图腾。而后来兴盛的金银器也多体现象征的意义。
4型态与方式
器物形态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是整个民族生活方式和性格演变过程中不断改进的体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玉器、夏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战国秦汉的漆器、唐代的金银器和三彩器、宋元明清的瓷器等。虽然各个时期有较大的差别,但器形以承续的方式被延续下来。型态背后所体现的生活方式,是真正意义上中国精神的浓缩。
在历史进步的过程中,人们生活方式的改进,不断影响实用器物造型的演进;而器物的造型发生改变,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习俗、新的文化的出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器物的环保意识、社会意识、人性化设计、能工巧思、意境美、仿生设计、简约实用、组合化设计等,体现了很多合理的设计思想。中国的产品要立足于世界,需要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中国古人所设计制造出来的器物形态,与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紧密结合和对应,对今天的中国设计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篇3
关键词:家庭旅游;教育产品;欧美发达国家
在旅游中教育孩子、亲近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热点。“家庭旅游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生活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对下一代实施的与旅游现象相关的教育和影响”。本文涉及的家庭旅游仅包括夫妻二人及其子女在内的家庭旅游活动,家庭旅游教育主要是指通过旅游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过程,主要包括知识获取和旅游体验等内容。虽然家庭旅游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由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家庭旅游发展较早,所以国内相关的研究对象也以欧美为主,研究的重点为家庭不同成员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针对研究现状和发展实际,本文通过总结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图借鉴其设计理念和管理模式,探讨我国家庭旅游教育的方向。
一、家庭旅游教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家庭旅游教育产品的分类
按照旅游的内容划分,家庭旅游教育产品主要有以下四类形式:
一是以参观为主的产品。这类产品以了解历史、亲近自然为主,其典型形式是博物馆旅游和山地旅游。参观博物馆可以让子女增长见识,了解地方的人文历史概况,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和科技意识。山地旅游以登山、露营等活动为主,在登山过程中可以认识大自然、锻炼孩子迎难而上的意志。
二是以农场劳动为主的产品。这类产品以蔬菜种植、水稻种植等农耕体验为主,通过让孩子在农场里亲自动手干农活,锻炼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广东顺德长鹿农庄的农耕生活体验和“农耕文化节”,从化田心村的农事劳动等。
三是以度假为主要内容的产品。这类产品包括邮轮旅游和度假村旅游。游览很多景区甚至是很多国家是邮轮旅游最大的特点,而且邮轮旅游还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以迎合旅客不同的需求,还有专门为孩子安排的项目。海滨度假产品包括捕鱼垂钓等体验活动,集玩乐与学习为一体。
四是以游乐园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产品。例如,香港海洋公园专门设立了儿童游乐场,还有海洋馆,给孩子提供了解海洋生物知识的机会。
2.家庭旅游教育产品的经营状况
旅行社是家庭旅游教育产品的经营主体。寒 暑 假是家庭旅游的高峰,各大旅行社推出的邮轮旅游、出国旅游产品很受带孩子家庭的欢迎。例如,有的旅行社推出暑期“王子公主东欧游” 亲子产品,线路包括了马车游园、亲手制作精致甜品、中世纪化妆晚会等亲子活动,吸引了众多的家庭旅游者,而“迪士尼乐园英语教 师双语团队游”等修学旅游产品更是受到家长和孩子的青睐。以广东省天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推出的“花都故乡里主题公园一天游”为例,它以家庭旅游教育为卖点,行程包括了解岭南古水乡的传统风貌和清末民初时期的祖辈生活、体验大型刺激的机动游戏,还有一家大小齐动手的野炊项目 。这些产品注意到了教育的内容,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品质产品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国家旅游局的抽样调查中,个人出游和亲 朋同游占整个旅游市场的70%,虽然在调查数据中还没有设置“家庭旅游”这一项,但是在亲朋同游这一市场中,家庭旅游者是占大部分的,这表明该类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我国家庭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场宣传力度不足,发展地位有待提高。就目前情况来看,旅游企业还没有把家庭旅游划分成一个独立的市场,市场推广力度薄弱。在百度搜索关键字“家庭旅游”,显示的结果主要是一些杂志报刊的文章或是旅游者对家庭旅游目的地的推荐和家庭旅游经验的分享,缺少旅行社的产品介绍。纵观全国众多的旅游目的地,也只有香港向内地市场大力宣传家庭旅游的项目。
二是线路产品不够完善,教育元素不够突出。大多数旅游企业只将包括家庭旅游者在内的各类游客拼成一个团,或者将几个家庭的游客拼成一个团。家庭旅游者和其他散客的待遇一样,游览的时间不会相应地增多,专门针对孩子的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活动以观光游览和游戏为主,这些设计无法让孩子得到教育和锻炼。
二、欧美发达国家的家庭旅游教育产品个案
在20世纪中期,欧美发达国家的家庭旅游便有了初步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比较成熟,本文通过一个案例分析其借鉴意义。
1.欧美的家庭旅游教育产品——以地中海俱乐部和戴维森果园为例
地中海俱乐部国际度假饭店集团源于法国的Club Med,是举世闻名、全球连锁的旅游度假饭店集团。Club Med的“一站式 全包”度假模式 享誉全球,如 Club Med 民 丹岛度假村 非常适合家庭旅游者度假和潜水训练,拥有专业的潜水教练和滑浪教练,多种水上运动项目十分适合12岁以上的青少年,度假的同时还能学习到运动技能;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度假村内有专设的儿童中心,可以为 2-11 岁的孩 子提供看 护服务,带领他们参加丰富的娱乐活动,有杂技、骑单轮车、扮小丑、溜旱冰、空中弹跳等项目供孩子学习。2010年,Club Med在黑龙江亚 布力开业了中国第一家冰雪度假村,为客人提 供一 价全 包的假日服务,包括为4岁以上的滑 雪者提供滑 雪学校、教练、高级滑 雪设备和儿童俱 乐部等设施。
戴维森果园位于加拿大温 哥华,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空气清 新宜人,适合家庭旅游。果园举行系列家庭旅游节庆活动,如家庭南 瓜节,节庆别为孩子安排了节目。在7、8月份,果园还会面向5-8岁的儿童推出“当一 天农场主”活动,让孩子亲身经历干农活的过程,其活动的费用也不贵 。
2.欧美发达国家家庭旅游教育的成功经验
一是产品设计考虑周全,其活动设计综合了游戏、游览、实践和交流的内容,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很好的交流互动平台,不仅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和技能,同时当家长需要自己的空间时,很多产品也有专门照顾孩子的项目安排。
二是产品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和素质。欧美国家的家庭旅游产品都很注重教育的元素,力求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既收获快乐,又收获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和独立意识。针对我国大中城市的孩子被呵护过度的现状,这些经验正是我国家庭教育需要借鉴的内容。
三、欧美家庭旅游教育产品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从国民素质教育角度看,需要改变教育观念
在欧美,许多中学生(包括很多富家子弟)都要在课余时间兼职挣钱,成人以后搬出家门,独立生活。他们有的在商店做售货员,有的在餐厅端盘子、洗碗,除此之外,寒暑假还要外出干杂活儿,如冬天帮邻居铲雪,夏天替人推割草机或在农场摘收水果等。使孩子自食其力、自强不息,思想上和经济上都独立是他们的共同意识。另外,美国的周末一般都被家长视为家庭日,不管是旅游还是在家,这两天的时间一定是陪伴侣和孩子度过的,任何工作都不能阻止父母与孩子共享天伦之乐,连比尔盖茨这位世界首富也会在周末关掉生意上的手机,陪伴家人。这种家庭观念决定了教育产品的成功。在中国,家长周末无暇陪伴孩子的情况比较常见,所以要改善家庭旅游教育产品,必须改变家庭教育观念。
2.从产品内容设计的角度看,需要突出教育元素
产品设计要全面考虑家庭旅游者的需求,如在餐饮方面,推出儿 童套 餐、家庭套 餐或家 庭菜 单;在住宿方面,提供小屋或小别墅让全 家人住在一起,甚至提供家庭厨房;在娱乐方面,推出一些家长和孩子能共同参加的活动,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产品设计要突出教育元素,可以效仿地中海俱乐部的做法,为孩子设计一些培训项目或以吃苦为主题的活动,培养孩子的运动技能和生存技能,还有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和独立意识的活动,真正实现通过旅游锻炼孩子的目的。
3.从经营的角度看,需要加强营销设计
优惠的措施是吸引家庭旅游客流的重要因素,景区、景点可以用儿童特价票和家庭套票吸引家庭旅游者,酒店可提供家庭套房并给予额外的优惠。产品经营需要通过高品质的硬件设施、新颖的活动和人性化的服务逐步建立品牌,促进家 庭旅游教育市场的发展。另外,宣传促销语可以让产品更有吸引力,宣传语可以像“当一天农场主”那样直接明了,但前提是活动内容要新颖;也可以很委婉亲切,如“让您 的孩子在旅 游中成长”,通过设计印象深刻的宣传语提高市场营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晓丽.基于代际关系的家庭旅游决策影响因素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10).
[2]王金伟.旅游教育学:一门亟待创建的新学科——旅游教育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述略[J].旅游研究,2009(04).
[3]陆恒芹,苏勤,姚治国.国外有关旅游者家庭旅游决策问题的研究[J].旅游科学,2006(06).
[4]王金伟.旅游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01).
[5]朱东升,杨媛媛.家庭旅游的产品设计与市场开发[J].黄山学院学报,2007(04).
[8]罗少燕,武邦涛.家庭旅游的模式分析与产品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7(72).
篇4
关键词:斯堪地纳维亚设计;大众设计;品牌设计;低价;宜家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067-02
一、历史渊源
(一)斯堪地纳维亚设计理念
斯堪地纳维亚设计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北欧国家以富有民主思想的大众化设计,以人文功能主义为先导,结合地域和民族特色,综合各种现实条件,为大众的日常生活提供的合理化设计。二战后,斯堪地纳维亚设计的发展将现代主义的两个矛盾的方面做到很好统一,其设计理念得到全世界普遍的认同,被公认为是一种现代主义设计典范。
(二)瑞典设计
瑞典位于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东侧,国民的生活水平很高。瑞典设计的 “SwedishGrace”,强调现代主义的功能第一原则,也讲究人文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图案装饰性。因为瑞典林木资源丰富,因此设计材料上也强调与传统和自然形态的结合。而瑞典也是一个有着民主传统的国家,因此瑞典风格更加注重工艺性与市场性的较高的大众化设计的研究开发。
二、宜家的成长之路
(一)历史背景
1943年宜家创始人英格瓦以邮寄文具业务正式开始了宜家的创业道路。当时英格瓦生活的村庄社区处在不发达的农耕林木手工业末期。而这个时期北欧各国正依托深厚的艺术与设计的传统,酝酿着开创一个综合性的,包容北欧各国设计理念并发扬光大的,多元统一的斯堪地纳维亚设计风格。
(二)企业理念
宜家的宗旨是“为大众营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在宜家的Manual上清楚而明确的这样写着:“我们的经营理念:提供品种多样,设计精良,功能性强的家居产品,并且价格低廉,使尽量多的顾客能够买得起。”
(三)宜家概念
1、设计、市场、销售互动系统的建构
宜家每3年会做一个全面的市场调查,市场部将调研信息反馈给设计部门和销售人员以提供参考;销售部反馈产品销售量信息到设计部和产品生产部门。产品开发人员和设计师每天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信息,跟企业供应商在一起,也和楼面销售人员一起交流,宜家在产品开发方面强调的概念是Trinity,大家互相沟通支持。市场的信息反馈作为产品创新开发的基础,用户体验效果作为产品开发的评判标准,有效达到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基础的设计价值观的实现。
2、平板包装
平板包装设计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的价格,而且降低家具在储运过程中的损坏率及占用仓库的空间。而且大大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使得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的规模化布局生产成为可能,也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的价格。这是宜家首创的包装系统,也是以设计目标为导向的产品包装及物流体系。
3、自选区域Self-Service Area
1965年开办的斯德哥尔摩宜家,因为顾客太多员工不够用,而导致了开放仓库,让顾客自提货品,从此“自选区域”这个宜家概念的重要部分也随之诞生。
4、“温情体验式销售”
这种“温情体验”是从产品开始,延伸到店面展示的各个部分(Roomsetting,陈列展示,视觉效果以及活动促销),渗透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再在宜家商场传递给每一位顾客。店面的室内设计师将二楼的Showroom划分不同的风格,装饰成可以传达流行趋势和家居设计装饰知识的样板间,并且鼓励顾客尝试体验宜家的家居产品,整个商场也好似娱乐场所,餐厅购物,都给你温馨体验,呆上整整一天也不觉厌倦;还有儿童宜家的创办更是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5、品牌设计
1955年,宜家开始自己设计家居。将设计引入自己的产品,并且保持瑞典风格,更有创意,更具竞争实力,并且可以控制成本,制造低价,实现英格瓦一直的愿望“为大众提供美好的生活”。可以这样说,是设计成就了宜家品牌的树立。
三、贯穿于宜家发展历程中的设计概念
(一)设计理念的形成
在宜家的成长道路上,自创设计的形成是由于竞争对手的压力使得供应商停止向宜家供货。1955年宜家开始自己设计所需销售的产品。
(二)设计理念在产品上的体现
对于宜家的产品设计师来说,和市场销售结合紧密的设计是能够找出充分利用原材料的方法;并且知道如何生产低成本的家具,同时又保持原来的设计创意。正是这种设计理念帮助宜家创建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系列:广泛而全面。
60年代刨花板的出现对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这是一种低成本又耐磨且易于处理的材料,对宜家来说使用这种材料可以充分完整地在产品设计中贯彻宜家低价的概念。不过,产品的低价并不是牺牲设计而得来的,相反,从设计产品的一开始,低价的概念就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始终;也因为这个出发点,更是激发了不少新奇创意的点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设计理念在店面室内装饰上的应用
店面室内装饰设计是宜家用来展示自己产品的重要媒介。通过开放的家具展示厅,宜家能够以立体的方式展示其产品的功能,质量和低价格;消费者也明智地选择了五有所指的产品。
宜家的设计师会在一年的商业计划制定的时候也开始制定一系列有关家居装饰风格的制定。在几个主要的系列中,再根据不同适合的人群这样详细地划分,一般会有二十多种不同的风格。设计师会详细地列举每一种装饰风格所使用的材质,搭配的颜色,和每种风格所带来的不同感觉。
(四)店面视觉效果中的交互设计
宜家一直以来都倡导“娱乐购物”的家居文化,顾客在这个环境中会不知不觉被“宜家文化”所感染。通过宜家标准的视觉指示系统,楼体店面是一个充满视觉指示效果的娱乐购物场所。
四、走向世界的宜家
(一)走向世界的品牌
宜家的成长轨迹折射了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发展壮大的一般规律:遵循国际化战略的黄金律,在全球复制公司成功经验的同时兼顾公司文化的适应性。
(二)走向世界的设计
在全球每一家宜家的标准店,设计师都严格地准守着宜家特有的设计理念,应用于工作中的每一个部分;把这种设计的理念尊称为“IKEA BIBLE”。虽然每一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历史;但宜家设计师依据自己的“圣经”很好的体现了品牌的风格面貌。因此,设计在这里不再是简单的单向思考,各个不同类型的设计部门有相互的交流;公司各个不同类型的部门也要有紧密的合作,这已经是大设计概念在社会在工作、在商业交流中、在实践第一线中所体现的发展趋势。
五、结论
直到2009年,宜家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和大连相继开了7家商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了在中国的扩张,带来北欧风格和宜家特有的设计理念。为大众提供可以负担得起的美好家居用品,其实也十分切合中国现实国情,应该成为中国设计师可作参考的范例。
生活是平凡的,可是设计师精心的设计却可以带给平凡生活不平凡的感动。
希望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平凡生活,精致设计。
参考文献:
[1]A Manual from inter IKEA Systems B.V. (IKEA concept documentation).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002年9月版.
[3]斯蒂芬.贝利.20世纪风格与设计.四川人民出版社.
[4]易晓.北欧设计的风格与历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5]曾坚.北欧现代家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篇5
[关键词] 城郊 乡村体验旅游 产品开发
乡村体验旅游是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生产形态、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为吸引物,给都市人提供认识农村、体验农家生活、追寻古朴民风民俗的机会,为游客提供娱乐、教育、审美和逃避现实等体验的乡村旅游的高级形式。
一、石家庄城郊乡村旅游产品的现状
1.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
目前,石家庄城郊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农家乐和小景点休闲为主,以采摘游为主要活动形式,基本还停留在“摘农家果、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的阶段。
2.乡村旅游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
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品位,许多乡村旅游活动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在发掘当地民俗风情、提高活动娱乐性和游客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还做得不够,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
3.乡村旅游产品整体营销观念薄弱
部分乡村旅游景区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发展大旅游的整体观念不强。乡村旅游企业存在单枪匹马打市场者多,团结协作、联合促销者少现象。
4.乡村旅游产品缺乏规划和策划
许多乡村旅游项目盲目上马,开发时城市化、雷同化明显,展示乡村差异、突出乡村特色不够。
二、体验经济时代乡村旅游产品的特征
1.制造独特的经历和体验
旅游业是以出售体验和经历为主要产品,因此,在产品的设计上应该以资源为舞台,以环境为背景,以文化为内涵,以设施为载体,以服务为支撑,为旅游消费者制造独特的体验和经历。
2.讲究环境的营造和氛围的设计
现代旅游不论观光还是度假,人们都期望赋予更多休闲的内涵。旅游消费者日渐成熟,换个环境放松身心成为主要追求,强调体验参与,讲究环境的营造和氛围的设计。
3.注重社会生活资源的挖掘
现代旅游者更青睐融入生活元素、生活气息、生活情趣的乡村旅游产品。人们期望能在观光中观察生活,在度假中体验生活,在休闲中品味生活。因此,乡村体验旅游产品在设计中要注重社会生活资源的挖掘,浓郁的生活元素已成为乡村体验旅游产品不可或缺的部件。
4.旅游者参与产品的设计和生产
随着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人们希望主动参与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全过程,注重参与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5.产品呈现生态化
乡村体验旅游产品要实现资源规划开发的生态化、旅游管理的生态化、旅游设施的生态化、旅游行为的生态化、旅游的生态知识普及、旅游服务的生态化等等。
6.产品实现组合集成
旅游者不愿被动接受定型的标准化产品,追求更能体现个性化、多样化、自由化的旅游,更倾向于自己做主、自行组合、自由行动的产品。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既要考虑各子产品的相对独立形成菜单式模块化,又要使各子产品能够自由拼装无缝连接,使旅游者能自主便捷地设计组装中意的旅游产品。
三、石家庄城郊乡村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1.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的地方性
乡村作为承载我国地方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历史文脉延续的重要场所,乡村旅游是区域性和地方性的旅游活动。
2.突出乡村旅游产品内容的原味性
石家庄城郊乡村资源文化内涵丰富,有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形态独特的乡村聚落;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等。只有将这些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3.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的优品性
乡村旅游产品应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为游客提供货真价实的高品位产品,这样的产品才是可持续的旅游产品。
4.突出乡村旅游产品内容的差异性
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要突出产品的差异性,应紧密结合区域性旅游市场,开发出类型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避免产品雷同重复。
5.突出乡村旅游产品形式的多样性
只有多样性才能丰富乡村旅游活动,满足多样的乡村旅游需求,增强乡村旅游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产品形式上的多样性是对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的体现,也是深层次经营的结果。
四、石家庄城郊乡村体验旅游产品设计
1.农业旅游园区
石家庄城郊发展观光农业有良好的基础。赵县万亩梨园、栾城草莓基地、藁城千亩黄杏园、赞皇的大枣、元氏县石榴、鹿泉上寨乡大枣、鹿泉市紫藤葡萄等,已成为石家庄城市郊区乡村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以这些农业基地为基础,打造具有复合功能的农业旅游园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2.乡村DIY活动中心
石家庄城郊农村还可开发乡村DIY活动中心。具体包括乡村特色传统工艺品DIY(捏面人、泥塑、脸谱、风筝、老式玩具等)、乡村传统食品DIY、农耕作业(松土、播种、育苗、施肥、除草)、亲自驾驭农耕机具如收割机、牛车、耕耘机、插秧机等。
3.乡村俱乐部
乡村俱乐部是服务于城市居民或高收入阶层进入乡村进行旅游、休闲、度假消费的重要形式,是乡村旅游的信息中心和中介机构。乡村俱乐部应根据周围自然环境、地理地貌特点,充分融合地方性文化要素进行设计,不仅体现在居住特色、装饰特色和服务特色上,还要体现在乡村俱乐部提供的住宿、餐饮、娱乐方面。
4.乡村博物馆
石家庄城郊乡村历史遗址和遗迹、人文活动与民俗活动丰富,可开发乡村博物馆,集中展现乡村文化历史。乡村博物馆的陈列主题要别出心裁,特别要搜集对农业历史有重大纪念意义和时代性的重要文物,从更高层次和深度上丰富陈列内容,多角度展示乡村发展。此外,乡村博物馆应配套建设商店、咖啡厅、酒吧等,并开办与农业和农村民俗有关的各类节庆娱乐活动。
5.乡村田园公园
石家庄城郊乡村自然景观秀美,地势西高东低,地貌类型复杂。可利用丰富的乡村自然景观资源,将山丘、河流、水池、草地、农田、林地和街头广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多样性的乡村田园公园,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去处。
6.乡村民俗度假村
石家庄城郊还可发展乡村民俗度假村,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生活体验的机会和场所。民俗度假村要打造安静、接近自然的环境,体现人文关怀,提供运动和游憩、人际交往的平台。
7.古村落
古村落指的是至少在民国前建村,保留了较长历史沿革,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地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石家庄城郊至今保留完好的明清于家石头村就属于此类。石头村属于遗产性古村落,可以利用古民居的艺术特点、古村落空间的完整性和村落农耕文化的丰富性,深层次挖掘其中蕴藏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将文化提升为传统村落持续利用的生命力。
五、石家庄城郊乡村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的保障措施
1.政府主导、部门联动
应做好石家庄城郊乡村体验旅游开发规划,严格按照近、中、远期的规划设计,有步骤、科学合理地进行旅游项目的建设和旅游活动的组织。
2.吸引社会资金
发展资金紧张,是困扰乡村游发展的一大瓶颈。所以要积极争取中央、省、地方的旅游资金支持,积极利用银行中长期贷款进行旅游项目投资,鼓励乡村原有居民申请小额信贷进行先期投入,制定并积极推行有关旅游投资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区域和行业界限,通过招股集资、入股集资、集资联营等形式鼓励、吸引当地和外地有条件的农民或企业家投资开发与经营。政府要制定引导扶持政策,形成一套合理的投资融资机制。
3.充分利用互联网营销
网络营销覆盖范围广,信息传递快捷,宣传服务费用成本低,可以通过互联网促进旅游者与乡村体验旅游经营者之间信息的沟通,提供双方信息的交流平台。可以通过网络来展示农家旅馆的位置、价格、卫生状况、就餐情况、通讯情况、周围环境等等游客所关心的问题,还可以通过网站以多媒体的方式表现生动活拨、真实而有说服力的乡村体验旅游活动内容。
4.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因为乡村很难吸引外地人才,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直接导致了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管理和市场营销的落后。可以利用高校、中职的旅游人才教育系统和旅游局的培训班等进行学校教育与上岗培训相结合,对开发者和管理者实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教育培训机构应制定科学、合理、全面的人力资源教育培训计划,不断加强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文化、技能建设,为石家庄城郊乡村体验旅游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文智: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J].旅游学刊,2003年第6期
[2]王云才等: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
[3]成都城郊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研究.农村经济,2004年第5期
[4]何景明: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12月
篇6
在进入了21世纪后,大多数生活用品都是机械制造,竹编工艺品慢慢的失去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是时代造成的一个关于传统竹编工艺传承和创新的结果。经济的发展又使得现代人们开始崇尚传统手工制品,我国传统竹编工艺历史悠久,竹编工艺品始终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类生活用品。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各类需求导致了传统竹编工艺的产生,竹编这传统手工艺一般被用于制作生活中的各种用具和艺术品,经过制作者们的精心制作,使得传统竹编工艺品不仅具有了很高的实用价值还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传统竹编工艺品中的分类
在历史的长河中,竹编工艺始终伴随着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类产品,竹编工艺品的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它是因人们的不同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功能型产品,因此,从功能的角度来对传统竹编产品的类别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的对其进行功能性分析。
竹编器具可分为:生活器具、生产器具、工艺品三类。竹编生活器具是传统竹编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需求;生产器具,是指人们在日常劳动过程中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时使用的竹编类器具,从不同的生产劳作形式来说,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农耕器具以及手工器具;传统竹编工艺品:与竹编生活用具和生产用具相比较,竹编工艺品的生产更多的是为了给制作者以及使用者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它是一类源于传统民众日常生产生活,但同时又脱离了具体使用功能的器具产品,从形式上可以将竹编工艺品分为立体竹编和平面竹编两大类。
竹编工艺品的功能分析
传统竹编产品是为了使用目的而编制的,手工艺人首先要把握产品的功能和用途,此外,手工艺人既是传统竹编器物的创造者,同时又是它们的使用者,生产这些器物的目的主要是为满足制作者们的自家使用或者是同阶层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可以说,传统竹编器物的设计主导思想就是“以实用性为第一宗旨”。
1.以功能为核心
与其它以欣赏性为主的传统手工艺品相比,竹编产品的造型多是建立在器物实用之上的简单几何形体,从许多传统竹编产品中,都可以看到它们以功能为核心的造型思想,如捕鱼时用来盛鱼的鱼篓,鱼篓造型上有很大的器身,是为了使其具有较大的盛放空间,鱼篓的口的面积相较于其盛放空间而言则相对较小,传统鱼篓的这种设计是为了避免捕捞到的鱼从鱼篓中跳出,传统竹编鱼篓的造型能够很好的满足盛鱼的功能需求。
2.形式与功能
与现代材料相比较,竹材本身具有柔韧、清凉等优良的属性,其特殊的制作工艺手法也使得传统竹编产品兼具了特有的器物形式和功能属性。竹夫人的设计就是采取了竹材清凉、通透的特点,实现清凉通风的功能。然而,无论是竹夫人的旧有形象或是其传统的使用方式,都已不再适用于现代家居环境。因此,在现代生活中,对竹夫人这一传统竹编产品形象的再设计就显得很是必要。
竹编工艺品的功能创新
从传统与现代竹编产品类别的比较中可以发现,竹编产品在功能种类方面的发展变化并不是特别的明显。从竹编器物的发展历程来看,由于其在功能方面创新度不够,产品的设计制作者也很少考虑到现代消费市场的特征,从而未能开发出适合现代人们需求的竹编产品,导致了其在消费市场份额上的萎靡,进而制约了竹编产品在现代的发展。
1.竹编形式与现代家居产品
竹编产品具有的天然材质往往能够带给使用者一种清新温暖的情感体验,此外,竹材本身相较于现代的塑料、金属等材质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竹编产品尤其适用于现代家居环境的需求。此外,传统竹编工艺品含有丰富多元的造型和纹案,将竹编应用于现代家居环境中,编织品上的清新纹样能够给居家环境带来一股清风,增添了一份自然和清新,竹编形式中的造型和纹案更适宜与兼具实用性和欣赏性的居家产品相结合。
2.竹编质感与现代科技产品
传统竹编工艺温和朴素的特点与冰冷的现代科技产品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然而换一种角度来看,传统竹编工艺与现代科技之间的这种对比正可以作为一个很好设计点,我们可以利用竹编产品的温情来调和现代科技产品的冰冷质感,将传统工艺的文化气质赋予到现代科技产品中来,让现代科技不再给人一种冷冰冰的质感。传统竹编工艺与现代科技创意产品之间的融合,使传统的竹编工艺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全新的展现,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绿色设计的新风尚。
结语
竹编器具在传统民众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很大的部分,满足着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各个方面的需求,是一类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为生活而服务的手工艺产品。大多数的竹编产品都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传统竹编工艺品上并没含有太多的雕琢修饰。然而,正是这种自然产生的器物,才使得它承载了许多古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朴素哲学理念,这一传统工艺值得我们在现代的生活中去传承和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作者简介:许晓云:教授,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篇7
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明时代,普通人家的吃穿住用,基本都是依靠自然的馈赠,民间的智慧就体现在善用天然材料来制作生活用具上。
位于鲁北平原黄河入海口南岸的博兴县,被誉为“北国江南”,民间流传着“金丝鸭蛋白莲藕,稻香蒲茂加苇柳,鱼虾蟹蚌样样有”的描述。这里密集的湿地遍生芦苇、蒲草等植物,这里的居民从几百年前开始,就利用这些植物的茎叶编制各种生活用具,孕育出了草柳编文化。
湾头村隶属于博兴县,由于挨着麻大湖,水资源丰富,蒲草生长茂盛,草柳编手艺便一直传承下来。早年由于地少人多,年轻人都外出闯荡,近年来,随着草柳编制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村民们便搭起了电子商务的“顺风车”,目暖家居旗舰店的老板贾培晓便是其中一个。
作为全国14个“淘宝村”之一,湾头村这个不满5000人的小村出现了500多家淘宝店,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的就有十几家。目暖家居旗舰店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全年销售额800万元左右。
草编搭上环保风
草编制品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的整个过程基本“无碳”。
贾培晓介绍了草编制品的基本生产流程:“主要分为收割、选料、晾晒、熏蒸、浸泡、编织和再次晾晒7个环节。”每年的农历8月,是蒲草的收割季节,收割下来的蒲草要经过近一个月的晾晒、熏蒸,去水后贮藏起来备用,工人每编织一个器物都需要重复这三个环节,所以草编制品的生产周期比较长,湾头村最好的草编工匠每天只能编制一个1.2米长的茶几。
草编制品的原材料蒲草生长在深水中,所以没办法进行人工种植。当地的人们对蒲草充满感情,一方面蒲草心可以作为蔬菜食用,另一方面蒲草是主要的编织材料,柔韧、透气、耐用。
在没上淘宝的时候,湾头村的草柳编制品以外贸出口为主,当地的编工们仅能赚取供应链最底层的利润。转机发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草编制品逐渐被国内消费者发现。随着绿色环保等理念的传播,这种天然纯手工的产品日渐受到热捧。
培育供应链
市场的追捧迅速点燃了湾头村村民的热情,他们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如何在淘宝上开店、交易、发货,“叮咚”声成了湾头村男女老少熟悉的声音。在分享电子商务红利的同时,当地的草柳编产业也在发展过程中摸索出了自己的道路。
目前湾头村的草编产业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产业链,有专门收割、售卖蒲草的原材料基地,有售卖草柳编制品配件的商店,有每天来收快件的物流公司。草柳编的产业化发展不仅使得当地的村民从生产者变成了销售者,而且带动了大量周边产业的发展,湾头村每个人都在分享草柳编发展的红利。
以目暖家居旗舰店为例,通过几年的发展,贾培晓已经搭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供应链,有原料加工车间、原料仓库、产品仓库,销售渠道在天猫。
然而,湾头村里草柳编制品的生产方式仍然没有太大变化。这里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订单会分散到编工手中,他们按照要求的式样、材料编织完后,统一回收。贾培晓希望改变这种类似家庭作坊的状况,让编工在厂房中集中编织。这样可以使产品的质量更有保证,同时可以让编工享受该有的劳动保障。
产业化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拾起这份老手艺,编工们大都在35岁以上,其中手艺最好的是几个60多岁的老太太。贾培晓希望草柳编产业的兴起可以让年轻人从中发现商机,让家乡的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塑造线上品牌
贾培晓开始意识到,虽然湾头村的草柳编产业看似红火,但是大家基本都没有品牌意识,而且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外地客户来到当地进货时,只能依靠眼力辨别。这种情况也同样映射到了线上,想在几百家草柳编店铺中脱颖而出,需要打响自己的品牌。于是,贾培晓关闭了原本的线下渠道,在2009年成立了“目暖”品牌,意为“目中恬淡,心生温暖”,并入驻天猫。
这个在当时看来有些冒险的决定,如今被证明是正确的。品牌化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目暖所积累的口碑为它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潜在消费群。尽管目暖的产品二次回购率很低,但是口碑传播的效果很好,很多新客户都是老客户介绍来的。
目暖今年要拓展自己的产品线,计划推出几款比较高端的产品。草编产品目前的利润空间并不大,贾培晓希望可以从设计、编发等方面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继而提高产品价格。不过贾培晓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给自己增收,而是提高整个草编产业链的利润空间,“我对家乡的草编制品有种情结,希望这门手艺活可以一直传承下去。在过去,我的姥姥忙活一天赚的钱,仅够给我买根油条,这绝对低估了草柳编制品的价值。我希望可以提高编工们的收入。”
篇8
工艺美术是我国文化产业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规模性较大,同时也是文化事业的体现,在整个文化产业运行的过程中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文化价值。文章对消费视野下工艺美术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旨在实现工艺美术的经济化运行。
关键词:消费文化;工艺美术;问题分析
消费文化主要是在社会文化发展中某一时期的特定产物,同时也是人们在物质生产、社会生产以及消费活动中所展现出的一种消费形式。因此,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工艺美术作为一种消费形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及价值,虽然在文化层面上与现实文化存在着不同,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充分展现了其存在的艺术形态,这种文化形式的出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行为方式。
一、文化消费视野下的宫廷工艺美术
随着文化事业的多元化发展,宫廷风格的工艺美术保持了技术高超性的特点,并将传统美术工艺作为传承的主体,使旧的工艺形式以及艺术形态得到了有效的表达,而且在整个工艺美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采用了高超性的艺术形式,保证了产品设计的基本价值。旧有时代的工匠会受到统治阶级的管制,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会将艺术价值本身进行艺术的再创作,但是,在文化发展的今天,很多设计人员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会重视其商业性的价值。所以,旧有时代的宫廷贵族艺术逐渐演变成当代社会中的“商品”价值。对于这一类美术工艺品而言,可以将其分为收藏品以及装饰陈设品两种,首先,收藏品不仅具有投资价值同时也具有“文物”价值,收藏者主要重视商品的文物价值以及潜在的增值能力。其次,装饰陈设品主要是一种文化传承的符号,通过旧有宫廷工艺的商品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为使用者提供一种文化品味。而在现阶段宫廷宫廷美术创作及优化的过程中,缺少专业性作品鉴赏人员,一些作品只要被国家机构的工艺美术大师评定为最具收藏价值的作品,其价值会数以十倍的向上增长,从而导致很多工作美术作品的评选成风,出现了一些唯利是图的艺术消费行为,导致传统工艺产品的质量逐渐下降,为文化艺术的传承及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文化消费视野下的城市工艺美术
对于城市风格的工艺美术而言,主要是将中产阶级的市民作为工艺美术的主体,通过对中产阶级人们价值观、生活观等价值的分析,所呈现的一种市民工艺类型。历史中人文产品的工艺设计包括紫砂器、明式家具以及住宅建筑设计等工艺形式。城市中产阶层由于其经济实力、政治地位等内容逐渐成为工艺文化的核心内容,但是,在现阶段城市工艺文化分析的过程中,其正处于未定型的新兴阶段,基本的文化形式也正处于模糊阶段,其形态的判定以及消费价值很难得到系统性的分析。而在消费视角下可以将这种工艺形式定义为创意、综合以及世俗化的工艺美术形式。其中的创意主要是通过对城市人民生活经验以及生活需求的分析,所创作出的美术工艺,例如,家居装饰等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联的设计形式。市民工艺中的综合性主要包括了创意、技艺工艺以及设计等,例如“陶吧”等工艺场所的构建,城市居民可以在这一环境中将自己的创意、技艺以及设计等技术形式进行充分性的结合,从而实现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文化消费视野下的民间工艺美术
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是将农、牧民作为主体的乡村工艺形式。在现代化文化形式发展的过程中,民间工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生活化、原型化的艺术形式却得到了有效传承。随着消费文化形式的出现,一些具有民间工艺的农耕文化呈现出不断消失的状态,主要是由于民间工艺是一种生活化的工艺形式,其实用性的工艺会随着人们的生活状态不断改变。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出现,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准城市居民,使人民在生活的过程中由农村到城市的环境转变,而且其基本的生活环境、生活用品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所以一些民间工艺品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导致传统的美术工艺形式逐渐淡化。而且随着消费文化的呈现及发展,乡村的生活逐渐改变了旧有的生活方式,民间工艺自给自足的社会生活条件逐渐瓦解,使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工艺被“开发”出来,成为旅游商品以及纪念品等。
四、文化消费视野下的艺术工艺
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主要是专业工作者所创作的工艺形式,对于这些作品的创作人员而言,大部分都经过专业艺术院校的教育,其艺术素养以及创意能力相对较强,所创作的工艺品有陶瓷、陶艺、漆艺等。对于这些专业的工艺美术创作者而言,其作品的设计具有现代化的理念,所以他们所创作出的工艺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以及原创性。与此同时,由于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消费者会寻求一种全新的途径,将其自身与消费文化进行统一性的融合,并为大众传播以及艺术创作者提供了交流的途径,使创作者可以通过对人们需求的分析进行工艺作品的设计,并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传媒图像以及现代化的生活进行工艺的创新,进一步扩大了消费视野下非物质形态商品以及物质形态商品的消费。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消费文化的不断发展,消费文化对美术工艺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美术工艺逐渐形成了文化形式的创造,同时呈现出现消费视角下美术工艺形式的变化。由于其文化形式来源于生活,因此其产品的设计与消费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工艺美术的创作不在局限于纯粹的创新,而是应该在消费的基础上实现其身份的认同,并在最终程度上呈现出工艺美术的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立新.中国工艺美术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阈——近年来工艺美术研究热点问题透视[J].艺术百家,2008,04:114-118.
[2]李砚祖.关于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工艺美术诸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84-88+127.
篇9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产业合作;合作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043
1潍台文化创意合作的基础
11潍坊、台湾两地文产业发展情况
通过近十年的发展,2015年潍坊文化及创意产业产值达21654亿元,全市文化企业发展到4000多家,资本总额400多亿元;投资过千万元文化产业项目208个,其中过亿元项目160个,过10亿元项目29个。山东省第一支文化产业基金落户潍坊,该基金总规模高达5亿元,首期规模102亿元人民币。潍坊市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风筝会、文展会、中国画节等十余个节会带动了文化市场全面繁荣。一批拥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民俗、绘画、影视、广告、创意、动漫等为主的文化产业体系,并逐步成为海内外投资热点,文化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已经显现。
十多年来,我国台湾地区文创产业发展很快,其产值由2002年的43526亿新台币增长到2014年的7945亿新台币,占GDP的比重达到484%。2014年我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为62264个。
12潍坊、台湾两地文创产业发展的特点
潍坊、台湾两地文创产业发展的特点具有共性也具有各自特性。首先,政府是两地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极点,具有设计唯一性,产业竞争力较强。从产业转型角度,潍坊市历届政府在发展第一、二产业同时都充分认识到文创产业的发展既能满足人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具有无限扩展的产业发展潜力,投入相当力量集中发展文创及相关产业,助推潍坊文创产业的步步发展。2014年潍坊市推动文创产业顶层设计创新,提出《加快产业转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编制《潍坊市文化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潍坊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即将在2017年竣工。
同潍坊文创产业发展相似,台湾的文创产业发展同样肇源于政府的行政推动。20世纪90年代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逐渐衰弱,台湾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文建会”开始注意推动发展文创产业。2002年5月31日,台湾省“行政院”开始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列为“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2002―2007年)”的子计划。台湾文创产业通过行政力量为文化创意产业营造发展环境,产生巨大收益,15年来台湾文创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2014年受台湾地区经济不景气、温和复苏影响,文创产业营业额较2013年仅增长180%,达7945亿元(新台币)。
其次,文创产业立足本地特色文化资源。潍坊市文创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产业基础。潍坊是山东省的文化资源富集区域,古属齐鲁之邦,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兼具鱼、盐、农、工、商之利。
潍坊地域文化可以分解为民俗文化、平原文化、山区文化和海洋文化。潍坊在地理区位上海陆兼具,是典型的大陆海岸多重文化汇聚地。其主体地区是广阔的平原,潍坊文化中平原地区的民俗文化有着丰富的载体。潍坊西南山区亘叠,山区农耕文化和平原农耕文化冲击融合。潍坊的北部海岸线长 154 公里,海域面积4462平方公里,包括寿光、寒亭、昌邑三个市区的北部和滨海经济开发区,海洋文化培育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截至2016年5月,有剪纸、古琴艺术两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茂腔等1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名录,昌邑柳疃丝绸、安丘景芝酒传统酿造技艺、公冶长传说等55个项目入选省级名录,另有市级名录164项。
台湾地区文化资源同样丰富,原住民文化、各地传统文化汇集。台湾文创产业围绕当地文化特色,依据民俗风情做文章,将无形的文化资源融入到文创产品设计、生产等各个环节,将许多传统产业注入文化特色与创意设计,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例如高雄市的“驳二艺术特区”,原本是高雄港二号接驳码头的废弃仓库群,过去储放鱼粉与砂糖,如今这里汇聚了设计与创意能量。类似的文化体验区还有台北县陶瓷博物馆、花莲县柴鱼博物馆、苗栗木雕博物馆、客家文化园区、宜兰传艺中心、三义旧山线火车、“九份”茶坊与陶艺等。这些创意文化体验区,无不打着历史牌,通过在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地方深耕文化,台湾文创产业给人的回忆里填满了难以忘怀的温暖。
最后,文创产业重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台湾文化主管部门先后从台湾烟酒公卖局租赁了台北、台中、嘉义、台南以及花莲等5处的旧厂房使用权,进行基础设施的修缮以及产业活动的导入,建成了五大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2潍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现状
21潍台文创合作过程
潍台经贸良好的合作是两地文创合作的基础,潍台经贸合作发展历史悠久,从1994年第一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开始,潍坊就开始大规模加强与台湾的合作。2016年9月第22次鲁台会更是吸引了台湾52家工商团体1257名台商来潍参会,文创产业是两地合作的重要平台,潍台双方互设“潍坊民间创意文化馆”和“台湾文化艺术馆”。继鲁台教育交流中心后,鲁台科技合作中心、鲁台农业技术交流中心落户潍坊。会议期间,仅潍坊市就现场签约22个重点台资项目,总投资额675亿美元。会后,为提升潍坊文化在岛内影响力,潍坊市在台举办了“潍坊・台中城市交流会”和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潍台两地目前在休闲观光农业文创产业方面合作发展较为成熟。2012年开始每年4月在潍坊定期举办海峡两岸休闲观光农业交流会,到目前已经成功举办六届。2013年潍坊市利用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举办契机,同时举办了台湾农产品精品展示展销会,当年共设102个台商展位,展出面积3000平方米。2015年 9月7日,台湾中华购国际电子商务营销有限公司总部落户寿光,潍坊利用现有的鲁台会、菜博会、花博会等平台促进了潍台农业文创合作的发展。
22潍台文创产业合作互补性和机遇
潍台文化创意合作机制的建立基础牢固,两地文创产业合作优势互补性强劲,对于合作双方都是重要的发展机遇。
首先,潍台合作是台湾文创产业“走出去”的重要步伐,有利于台湾文创企业和产业整体经济实力的发展。2002―2007 年台湾文创产业营业额年平均增长率曾经高达 734%,2014年以来台湾文创产业发展遭遇瓶颈,2015年文创产值7833亿元(新台币),较2014年走低产值,与2013年产值持平。台湾文创产业发展低迷的主要表现为受2014年下半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但从结构上看,台湾文创产业严重依靠内需市场,外销发展不足,2014年,文创产业内销占总营业额的9033%(含数字内容产业)。在总量做大的情况下,潍坊乃至山东文创市场是台湾文创产业方面资金、技术、人才的重要流入市场。
其次,潍坊是大陆文化资源大市,传统文化底蕴丰富,双方有坚实的文创产业合作基础。潍坊寿光观光农业在山东乃至整个中国都走在前列。潍坊是中国民俗文化富集区域,安丘石家庄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打响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品牌。潍坊是山东千里民俗线上的璀璨明珠,诸城市的恐龙地质文化得天独厚,龙文化源远流长。青州市山川秀美,古九州文化底蕴深厚。潍坊文创产业有能力吸纳台湾的文创人才、创意技术、产业投资等合作,双方合作有利于两地的文创产业发展,实现双赢。
最后,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丰富,潍坊市必须加以引入和利用,促进本地区文创产业的腾飞。台湾在创意科技、创意人才、产品创造、园区集聚、市场营销、金融投资、政府管理等多方面都可为潍坊文创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3潍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内容
31潍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机制建设
两岸文化合作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在2009年贾庆林在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提出时机成熟时可将商签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纳入协商议题。机制设计理论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教授利奥・赫尔维茨(Leonid Hurwitz)最早提出,1973年赫尔维茨在《资源分配的机制设计理论》中全面解读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框架。机制设计理论提出合作机制的创设主要考察三个要素,即信息成本问题、显示性原理、激励相容。依据该理论,从宏观方面看潍台文创产业合作机制要构建:国家层面完善政治互信机制,加强信息沟通的对话机制,地区层面健全文化双向交流机制,潍台文创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机制和文创产业合作的激励相容机制,建构潍台经济融合发展机制。
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善意信息构建,有利于节约潍台文创产业合作机制的信息成本。两岸的政治互信机制正在建立,双方经贸文化合作机制开始建构。2010 年海峡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为实现两岸关系的正常化、机制化和制度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32潍台文创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潍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机制建设的关键在于地区文化交流的健全发展,潍台文创合作的载体丰富壮大,实现企业间的文创资源配置良性流动,最终实现两地文创产业的融合发展。潍台文化交流机制目前已经成型的主要有鲁台经贸洽谈会的文创产业部分、潍台两地的文创产业交流会、鲁台教育交流中心、鲁台科技合作中心、鲁台农业技术交流中心;主要的形式是潍坊・台中城市交流会、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台湾生活体验馆。潍坊市要依托建立齐鲁台湾城和文创产业园区的项目,力争把鲁台文化创意中心落户潍坊。
在加强岛内潍坊文化资源展示的基础上,吸引文创台资来潍坊发展,潍坊文创企业入台发展。潍坊要开始探索两地共建文创产业合作的示范@区,推动各县市区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创产业合作,鼓励台资文创企业投资潍坊文创产业,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借助台湾创意技术和创意人才做强文创产业。鼓励两地文创企业股权合作、技术开发、共创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探索新的合作途径和模式。
2016年6月台湾文创从业者李训华的“五号仓库” 入驻潍坊国际人才创业孵化中心。李训华创办的“五号仓库”是一家集导演、监制、制作人才共同创立的动漫影视服务型企业,服务囊括影视中的动漫创作与制作、互动设计与规划、新媒体技术与应用等。潍坊要吸引更多的“五号仓库”式的公司来潍坊发展,推动两地文创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厉无畏,王如忠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3
[2]包博闻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4(33)
篇10
1、创意产业
⑴创意。创意是指从无到有形成的思路、方案和设计等,具体指与众不同的想法和设计发明,具有原创性、效用性和独特性,体现为创造力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运用。创意是人类社会为了面向未来,把握发展脉络,引领创造与创新,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用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理念与想法、意念与意向、愿景与企盼来指导生产实践,并使之产生效益的行为。⑵创意产业。创意产业一词最早出现在1997年英国成立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为了快速推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创意产业,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理查德•凯夫斯(文化经济理论学家)、张传伟(2008)等部门、学者从本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实际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意产业的定义进行了相关界定。由于各国本身经济文化的差异及学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对创意产业的理解也不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对创意产业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我们认为创意产业是指利用个人和团队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干,创造出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专利、商标、版权、设计、自然科学研发成果、就业机会潜力、财富等并表现出具有科学技术性、文化艺术性、服务娱乐性特征的产业。
2、创意农业
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人们有效地将科技和文化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提升农业附加值,从而使一种新兴特色农业业态—创意农业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发达国家率先发展起来,而我国的创意农业也于21世纪初在发达省、直辖市起步并逐步发展起来;同时国内学者冯建国(2010)、王爱玲(2010)、王银芹(2010)、章继刚(2010)围绕创意农业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我们认为创意农业是指以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资源为基础,以农业产业为核心,对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中的农业生产经营过程、形式、环境、工具、模式、方法、技术、产业、产品等通过科技、文化、生产、生活、生态、品牌、景观创意等途径进行创新性设计,从而大幅度提高其效益,实现农业增产与增值、农民增收的新型产业。
3、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个新兴产业,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20世纪7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在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形成产业规划。我国大陆也于20世纪90年代首先在北京、成都、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兴起,本世纪初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冯建国(2011)、舒伯阳(2006)、郑辽吉(2006)等国内学者和农委会、湖南省休闲农业协会等部门对休闲农业相关领域也展开了不同层面的研究,并从不同侧面或角度对休闲农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我们认为休闲农业是以农村自然资源、田园景观、历史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生态环境等农业资源为基础,结合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围绕农业产业发展为核心,利用科技、创新等手段,精心打造新技术与新品种试验示范、科技培训与科普展示、农事体验与民居生活、乡村旅游与休闲娱乐、健康养生、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的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4、创意休闲农业
创意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创意农业与休闲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是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的更高级发展阶段。结合创意农业和休闲农业的概念,我们认为创意休闲农业是指以农村自然资源、山水田园景观、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生态环境等农业资源为基础,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围绕农业产业对其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中的农业生产经营工具、形式、技术、过程、环境、方法、模式、产品、产业、销售、物流等通过文化、科技、生产、生活、生态、景观、信息、营销、品牌、服务创意等手段进行创新性与新颖性设计,精心营造新技术与新品种试验示范、新产品展示与交易、会议交流与科技培训、科普考察与科普教育、参与体验与民居生活、乡村旅游与休闲娱乐、康体养生、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与增效、农村繁荣的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通过对创意休闲农业内涵的初步界定,我们认为休闲农业或创意农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创意休闲农业的萌芽或起步发展阶段。
二、创意休闲农业的特征
1、外溢效应与渗透性
创意产业主要包括文化、科技、知识、信息等核心元素,通过创意手段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产生大量衍生产品的高附加值产业。根据调查统计,美国工业企业平均投入一美元就能产生2500美元的销售收入,而日本日立公司的设计工作在每1000日元销售收入中所发挥的作用约为51%;可见创意具有很大的溢出效应,好的创意可以渗透到多种产品甚至产业,形成创意产业集群。创意也是创意休闲农业的关键所在,通过创意手段积极开发、生产创意休闲农产品,在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下,创意休闲农业产业也将对其他相关产业甚至区域整体发展产生强大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2、高附加值与高风险
把创意休闲农业产业分为核心与附加两部分,其中核心部分通过人类智慧的应用,产生独特的、深具个性的创造性思维;而附加部分则通过劳动、资本等传统资源把创造性思维变成现实的产品。同时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附加部分以核心部分的发展为前提,如没有核心的知识密集型创意,附加部分难以产生高附加值。一般来说利润越高的行业其风险就越高,但行业的差异导致风险的制约因素也有所区别,我们认为创意休闲农业的高风险性主要包括交易主体的利润回收方式、创意休闲农产品的生产机制、属于农业的范畴等三个方面。创意产生的时间、市场的认可度等都难以科学的预测,即使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也难以保证所生产的创意休闲农产品是人们所需的产品,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部分创意休闲农业产品(如方形西瓜、企鹅茄子等),很容易被复制,产品本身缺乏市场风险分摊机制,需要生产者不断翻新新的创意休闲农产品才能保证市场的新鲜感。
3、创意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资源产业
创意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资源产业,它在农业产业本身的基础上融合了创意、休闲、科技、文化、信息等方面的要素。由于创意休闲农业这一词本身,我们便可直观地看出“创意”是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类型,随着科技、教育、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创意休闲农业是新型资源产业,其特点主要包括:一是创意休闲农业具有可再生性。创意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通过现代创意激活传统农业产业的精华或者对其改造提升,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能够被国民所接受的创意休闲农产品。二是创意休闲农业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功能,可以作为资源要素输入经济系统中产生效益,更重要的是创意休闲农业本身还能够产生需求,创造市场,具有放大效果。三是,创意休闲农业具有科技、节能环保、文化的突出优势,创意休闲农业所依赖的主要是创意观念、科技、文化等等。
4、创新性对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的作用十分重要
创意休闲农业以创意休闲农产品为核心价值,以创意为激活要素。面对同一类型的创意休闲农产品,创意的独特性、原创性越强,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也就越高;如果没有新颖创意的激活,即使拥有再好的农业资源(包含其衍生资源如农业文化资源、民俗资源、农村人文景观资源等),也很难将其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无论对于何种创意休闲农产品,创新性都是其赖以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创意休闲农业的重要特征所在;创新方式千变万化,但没有创新性的创意休闲农产品将很难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5、创意休闲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产业
创意休闲农业属于大农业的范畴,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从其概念上来看,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旅游业、餐饮业、交通运输物流业、建筑业、文化娱乐业、商品零售业、食品加工业、包装业、咨询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意休闲农业在传统农业的基础逐步向一、二、三产业延伸与拓展,促进三次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包含了一、二、三产业的功能,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有助于推动城乡、区域、经济、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发展的催化产业。
三、创意休闲农业与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的区别
1、创意休闲农业是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的更高发展阶段
休闲农业或创意农业一般都是以城市为依托发展而来,环城游憩带理论与人们休闲消费理念的提升为休闲农业或创意农业的形式与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由于区域休闲农业存在产品雷同、资源相似等问题而使市场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经营者等为了促进休闲农业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升级,满足人们对刺激、惊险、时尚、养生、美容等创新性、新颖性休闲产品的更大需求。休闲农业应在原有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创意手段进行创新性设计,融入科技、人文历史、科技、创意等众多元素,为广大休闲消费者提供乡野质朴与时尚韵味、生态自然与养生美容、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的休闲产品,促进休闲农业由低端性生产型产业向高端性创造型产业(创意休闲农业)升级,促进创意休闲农业的新一轮发展;同样创意农业的发展,只有融合休闲的元素与功能,才能提升创意农业的发展空间,呈现出了向休闲创意的新一轮转变趋势。为此两者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向更高一级的创意休闲农业升级已成为两者发展的必然。
2、创意休闲农业体现“创意”与“休闲”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支撑作用
一般来说,虽然任何产业都包含有创意的内容,但创造性在传统产业中只是附属而非主导。创意在传统产业中还只是一般化的理念,如科学研究中专家学者的创造性;而在创意休闲农业产业中,“创意”与“休闲”就成了产品生产、包装、销售等环节的核心。创意休闲农业之所以是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的更高发展阶段,主要原因在于不仅保留了原有产业固有的特性,更加注重对“创意”、“休闲”本身的关注,更加注重“创意”、“休闲”的过程,突出“创意”与“休闲”在创意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创意休闲农业虽然没有脱离农业的范畴,但已不是传统国民经济统计意义上的产业,它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农业资源与农业文化,通过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分解重组,融合并渗透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创意”与“休闲”的核心价值,不是对休闲农业或创意农业的简单复制与开发,而是依靠人类的灵感、想象力与智慧,通过一系列创意手段对传统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进行改造提升,从而使传统农业焕发出与人们对新、奇、怪、特、时尚、养生、美容等需求相吻合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出大量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没有创意的激活,传统农业资源再丰富,也很难转化为深受当代消费者欢迎的农业休闲产品。
- 上一篇:学习玉石雕刻技术
- 下一篇:化学灼烫事故应急处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