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计风险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作为审计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审计风险的概念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损失可能论”和“意见不当论”(朱小平、叶友,2003)。前者比较典型的如国内学者徐政旦、胡春元(1998)所下的定义:完整的审计风险概念,应从广义上解释,即不仅包括审计过程的缺陷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相符而产生损失或责任的风险,而且包括营业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债,或倒闭所可能对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产生伤害的营业风险;后者主要是指审计人员针对含有实质性错误陈述(或重大错误陈述)的财务报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AICPA)。两种观点各有自己的一定的使用环境和侧重点。在研究审计风险造成的经济后果中,第一种观点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而在研究审计过程中的职业判断和审计技术,则会侧重于第二种观点。本文侧重于意见不当论的观点,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财务会计报表的重大错报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的规定一致)。但是这种风险的评估和判断是审计师职业判断,较多的依赖于审计师的主观判断和经验,作为理性经济人,必然受到审计师的自身经济利益的影响,因此,审计风险的判断和评估必然受到其经济后果的影响。如果审计风险之外的风险(比如并非审计师过错的经营风险,即营业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债,或者倒闭所可能对审计人员或者审计组织产生伤害)引起的经济后果比较严重,那么审计师可能在评估的时候更加谨慎,对审计风险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以降低审计风险。因此,本文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师对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会计报表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与审计师过错有关),但是这种风险的判断和评价受到审计风险之外的非审计师过错的公司经营等方面可能对审计师带来的经济后果的影响。
本文将审计作为公司的外部治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公司治理的外部治理机制包括市场机制,而审计师的审计工作及其审计工作的产出——审计报告,都可以看做审计产品。如果将审计市场看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子市场,那么以产品生产者的视角来看待审计生产者的风险,就会更加清楚。作为审计市场的供给者,由于产品的质量方面的问题所产生的消费者索赔等经济损失,应当是审计这种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主要风险。这样,我们可以认为,审计质量达不到要求所产生的风险我们称之为审计风险I;同时,由于审计活动所产生的,与审计质量无关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也应当包含在审计风险之中,这些风险我们称之为审计风险II。
审计风险I与DeAngelo(1981)的关于审计质量的定义(审计质量是审计审计师发现客户会计信息存在错漏并报告这种错漏的联合概率,审计质量与审计师发现客户会计信息的错漏的能力和自身的独立性相关联)有一定的关联性,即不符合审计质量要求的审计产品就有可能产生审计风险,这就与AICPA的定义基本一致。在由于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定价时是从审计成本和经济后果方面全面考虑的,因此不少文章在考察审计定价时,主要侧重于第一种审计风险的概念。在Houston et al.(1999),Hsueh Ju Chen,et al(2006)等人的文章中称为审计风险(audit risk),与未发现的重大错报相关。
审计风险II在有的文章中被称为契约风险(Larry E.Rittenberg et al.,2005);在有的文章中被称为剩余审计风险和非法律风险(R,W,Houston et al.,2005);有的文章中称为非审计风险(Houston et al.,1999,与重大错报不相关);在Hsueh Ju Chen,et al.(2006)文章中称为商业风险(business risk),和个人风险(personal risk)。
审计风险I和审计风险II合起来应该对应的是损失可能论,审计风险I对应意见不当论。
朱小平、叶友(2003)认为目前审计界正处于一方面仍然大量使用制度基础审计,另一方面逐渐从制度基础审计向风险基础审计过渡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的审计实践来看,风险基础审计尚未完善,有关理论和模型尚未定型,从而需要人们进一步的探索,一方面原有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善,另一方面新的理论体系尚未建立。这样,对审计风险,尤其是重大错报风险的概念的研究就显得很有意义。
对审计风险主要因素的研究。从损失可能论来看,不少学者认为我国当前的主要的审计风险并不是法律风险,而是监管风险,理由是当前的法律环境对审计师的责任追究并不到位;但同时,审计质量却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审计师声誉越高,“质量溢价”越高(李连军,2005),因此,对审计市场的监管,或者对被审计对象的处罚可能会影响到审计师的声誉,进而会影响到审计师的审计定价。从意见不当论来看,审计师的对于审计对象的风险评估会影响到审计过程中的审计程序的实施,从而做出不当的审计意见。
Allen D.Blay,L.Dwight Sneathen,Tim Kizirian(2007)使用档案数据研究了审计师对于持续经营和舞弊风险的初步评价对于审计计划和审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持续经营和舞弊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显著相关。并且,舞弊风险对审计证据的影响完全受到RMM评价的传导完全的媒介传导,中度持续经营风险并不完全受到RMM的传导。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到,舞弊风险已经完全在重大错报风险中得到反映,但是持续经营风险并没有在重大错报风险中得到完全的反映。
作为审计准则中明确提到的具体的客户业务风险种类中,舞弊风险被认为具有普遍的影响力(AICPA,1990;IAASB,2004a,d),影响到审计的许多地方。结合上面的文章,可以看到,舞弊风险是研究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重要内容。
国内有文章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对审计风险的要素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例如陈力生等人(2005)的研究;吴溪(2007)则是通过对1999-2006年间中国证券市场发生的72例财务报表审计失败案例进行观测,认为监管机构在近年来对会计师事务所或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认定显著区域缓和和稳健。
通过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审计风险I直接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险I中与单位相关的是重大错报风险;审计风险II则影响审计师对于重大错报风险的判断。换句话说,审计风险I与重大错报风险相关,审计风险II与经营风险相关联。审计师声誉、投资者监督、法律环境通过对两种风险的影响,最终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判断和评价。
参考文献:
[1]李爽,吴溪.监管信号、风险评价与审计定价:来自审计师变更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4,1:13-18.
[2]DEANGELOL.,E.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December 1981):182-99.
篇2
(一)风险基础审计的概念
(二)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模型,并对基本模型中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的概念做出解释
(三)结合审计风险中另一个重要概念:重要性,重要性,重要性数量水平,检查风险,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1、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之间是反向对应关系
2、重要性数量水平和审计风险水平成正向对应关系
3、检查风险和审计风险成正比关系
4、重要性数量水平与检查风险水平成正向对应关系
(四)总体上概括风险基础审计思想的五个方面
二、风险审计思想在具体风险评价时的
1、风险评价应该全面
2、对固有风险予以关注
篇3
一、审计风险的基本涵义
关于审计风险的涵义,目前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以上三个定义,虽然对误报的界定范围有所不同,如国际审计准则界定为“实质上”,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界定为“重大”,而美国审计准则界定为“无意”行为,而非有意为之;但是对审计风险基本涵义的表述是一致的,即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存有重大错报和漏报的财务报表,审计后却认为该重大错报和漏报并不存在从而发表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的风险。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审计风险由两方面风险构成:一方面是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审计人员审计后表示该报表并不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也就是说,审计风险是客观的存在和主观的努力的结合:客观存在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调节,但主观努力又受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因而审计风险具有下面三种具体表现形式。
二、审计风险的三种形式
1.评估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接受某审计项目后,在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审计手段,所评估的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主要与被审计单位本身的各方面情况有关。被审计单位的规模越大、经营性质越复杂、内部控制越弱、管理当局的可信赖程度越低,则评估审计风险也就越高。评估审计风险是导致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和漏报的可能性,是客观的存在,它不受审计人员的影响和控制。
2.可接受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项目完成后,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准备承担或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控制:①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越强,可接受审计风险也就可以越高。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则主要取决于事务所的规模、经济实力以及法律责任的承担能力等。②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使用者的情况: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使用者素质越高、范围越广,对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利用程度越高,可接受审计风险就越低。③行业之间的竞争情况: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越激烈,可接受审计风险也就越低。可接受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主观确定的,其与评估审计风险的差异,即为需要主观努力的程度,是决定审计项目取舍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3.终极审计风险。终极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项目完成后所实际形成或审计人员实际承担的审计风险。终极审计风险主要与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情况有关。审计程序设计和执行得越好,终极审计风险就越低。终极审计风险在数量关系上、理论上应与可接受审计风险一致,但实际上,它既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可接受审计风险,因为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受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过程中,应尽量按计划规范操作,以使终极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审计风险范围内。
简而言之,评估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可接受审计风险是主观确定的,而终极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和主观努力的结果。因此,审计人员在决定是否承接某一审计项目时,可以将评估审计风险与可接受审计风险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决定取舍。如果接受该项目,在审计过程中应尽量严格执行所设计的审计程序,使终极审计风险等于或小于预先设定的可接受审计风险。虽然终极审计风险取决于可接受审计风险,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后者,它是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和审计证据的关系
1.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的关系。《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二条指出:“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简单地说,审计重要性就是错报的可容忍程度,其量化标准即重要性水平。也就是说,在重要性水平之内的错报,是可以容忍,可以接受的。因此,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评估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是反向关系,即评估审计风险越高,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就越低,这样才能保证终极审计风险在一定水平内。反之,评估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高,这样可以节约审计成本。《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八条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这里的审计风险指的就是评估审计风险。这一反向关系也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即计划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对审计工作质和量的要求就越低,在此条件下作出正确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就越大,审计风险因而也就越低。
可接受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是正向关系,即可接受审计风险越高,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这样可以保证审计成本的节约。反之可接受审计风险越低,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也应越低,这样才能保证审计质量的控制。因为可接受审计风险越低,说明审计人员要求的财务报表错报的可容忍程度越低,则其重要性水平也应越低,才能满足较低的审计风险的要求。“”版权所有
终极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也是正向关系。因为终极审计风险基本上取决于可接受审计风险。
篇4
关键词: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影响
一、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概念
(一)审计重要性的概念
不同的机构或文件对审计重要性各有定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重要性的定义是: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会影响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221号——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我国社会审计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指出,审计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定”。由上来看,这些定义大同小异。可以确定的是在理解审计重要性时应从三点出发:一是重要性的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来说的;二是重要性的概念是站在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的;三是重要性的确定需要考虑被审单位的具体环境,且不同的被审单位因环境不同确定重要性的方法也不同。
(二)审计风险的概念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7年最新公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十七条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分两个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其中重大错报风险包括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固有风险是指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或程序情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它是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存在的,是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的一种风险。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只能评估其水平而不能影响或降低它的大小。检查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要素。
二、重要性水平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重要性水平是抽样审计理论的衍生物,是注册会计师评估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其实,重要性水平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实质上是对检查风险的影响。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出发,在确定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础之上,注册会计师能否检查出错报或者漏报是否超过重要性水平属于检查风险。检查风险越低,在重大错报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审计风险也越低。在计划阶段确定的各个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越低,报表中允许发生的错报和漏报数额越小,这就需要注册会计师实施类型较多的审计程序,收集充分的审计证据,扩大审计范围,使发现的某项认定单独或者连同其他错报认定发生低于重要性水平的错报的可能性越大,最终,注册会计师承担的审计风险也会越低。因此,在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前提下,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呈正相关性关系。但是,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一定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能为了减轻审计工作而提高审计重要性水平,进而加大审计风险。
三、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一)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在确定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选择哪些项目作为确定重要性的基础。通常情况下,作为重要性基础的有总资产、净资产、总收入、总费用、净利润、所有者权益、权益报酬和现金流量等。之所以选这些项目作为基础,原因有五。第一,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部分的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对确定重要性水平的质量和数量作出了限制性要求。第二,由于报表中各个账户的性质不同,所以,每个账户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通常来说,报表使用者在作经济决策时更加关注流动性较高的项目,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流动性较高的项目严格制定重要性水平。第三,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报表层次各个项目间的联系。第四,各个账户的金额及其变动幅度在各个年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动可能会使报表使用者作出反应。所以,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着重研究这些金额及其变动,选取有代表性的账户作为基础。第五,公司的性质,规模和结构各有所异,根据被审单位的具体情况,注册会计师应选择不同的基础。例如:对于上市公司、IPO等其他重要的公司,应当选取税前利润、营业收入、总资产作为基础。而对于非盈利公司,应选取总收入和总费用作为基础。公司的规模越大,确定的重要性水平的百分比越小,以降低审计风险。除此之外,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还应考虑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应考虑检查风险对重要性水平的影响。在重大错报风险一定的情况下,确定较低的重要性水平,扩大实质性测试抽样规模或增加进一步的程序,以满足报表公允发表审计意见的要求。
(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由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发生错报和漏报的可能性与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存在相关性,所以,在确定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层次重要性水平时,应以确定的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为基础。通常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采用分配的方法,对资产负债表中,将花费审计成本较大的项目分配较多的重要性百分比。之所以选择资产负债表,是因为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中反映了法定盈余公积、分配给股东的股利以及期末未分配利润。而且,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期末没有余额。
四、结语
总之,鉴于审计重要性水平是如今风险导向型审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它将贯穿于审计的整个过程中,所以,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到将要承担的审计风险、被审单位所处的环境,集团的性质以及报表使用者的需求等各个方面。而且,还要选取适当的确定基础和确定方法,使最终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合理、适用。
作者:李雪娇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审计风险;重要性
实证审计理论研究内容涉及若干个课题。笔者仅就作为审计理论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审计风险的实证研究做一探讨。这个课题的研究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对重要性概念的实证研究;建立分析审计风险的模型;确定重要性概念的内容。
一、对重要性概念的实证研究
审计重要性直接决定着审计工作开展的范围、审计检查的内容、采用的审计和必须实施的工作步骤,直接决定着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因此,对重要性概念的认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方面的研究可以采用实证的方法:
1.市场研究。即研究公开财务信息对股票价格的。根据市场对某项财务信息的反映来确定它是否重要。但是在市场研究中,我们不能肯定市场反应来自某种特定的信息,因此要设计有控制的实验来调查某一财务信息变量的市场反应,从而确定其重要性。
2.实验研究。实验通过使用假想的数据,了解实验对象针对这些数据的相应对策,这些变量是根据诸如净收入的百分比、事项性质、流动资产的百分比、盈利趋势等来安排的。实验对象可以是审计师、财务人员和一般百姓,这样可通过对统一财务变量进行不同的数据实验来确定该财务变量的重要界限,而且还可以发现在中哪些事项是相对重要的。
3.对审计实务的描述性研究。主要是对师事务所的实务指南的描述,以及法院对一些自身建立的判决结果。研究证明,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是具有重要性的定量化依据的。美国学者Lee在1984年的一项研究中描述了30个大的英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程序中有关重要性的内容,结果仅7个没有。
二、建立分析审计风险的模型
《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随着审计风险影响范围的扩大,审计风险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一般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责任以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而后者是指审计行业因审计风险而可能遭受的损失,一般表现为因审计失败而引起的中介市场份额的减少或业务范围的受限。本文要讨论的是狭义的审计风险。因而建立的模型是审计职业界普遍使用的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3年提出的审计风险模型,该模型认为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要素组成,由于审计过程中三要素的存在,未能揭示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漏报给审计关系人造成客观损失,其可能性(审计风险)用P表示。P=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审计主体总是希望将P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并以此估计检查风险。如果审计主体高估固有风险、控制风险,若再主观上将检查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会产生误拒风险,这时必须扩大审计范围,增加审计程序,来尽量降低检查风险;反之,若低估固有风险、控制风险,而主观上又将检查风险控制在一个较高水平,将产生误受风险和道德风险,可能发生在审计过程中未查出重大错报和漏报,或有意减少审计程序和审计成本,此时审计人员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将审计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根据上述模型,审计主体在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时,首先要评估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在此基础上推算可接受的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能直观反映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但在该模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模型可以扩展;(二)模型并不唯一;(三)模型可以定量、定性或定量定性结合使用;(四)模型具有主观性。
三、确定重要性概念的内容
在市场环境中,审计人员面临的信息资料多如牛毛,在成本———效益的原则下,支出和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审计人员总会把记忆力集中在重要的经济业务、会计事项甚至舞弊和差错等方面,而不会与鸡毛蒜皮的事纠缠不休。为此,人们提出了重要性概念,并对它加以规范和补充。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重要性的定义是:“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会影响使用者根据会计报表采取的经济决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重要性的定义是:“一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旨在特定环境下,一个理性的人依赖该信息所做的决策可能因为这一错报或漏报得以变化或修正。”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定义是:“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中出现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由此可见,各国对重要性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说,可以这样来定义重要性: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可能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即为重要性。
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概念的情形有二:①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重要性被看作审计所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发现错误或漏报的程度,即审计人员在运用审计程序以检查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是所允许的误差范围。②是在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是否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对重要性作初步判断时要结合以往的审计经验,并同时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规模及特定的环境。企业规模的大小对重要性的判断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规模大的企业,重要性的绝对数较大,相对数较小;反之,其绝对数较小,相对数较大。同样,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的环境也会影响重要性的判断。如某一金额对某个企业会计报表来说是重要的,而对另一个企业来说就可能是不重要的。而且,对某一特定企业来说,重要性还会因时间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2.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财务会计法规越来越要求企业必须采取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以断绝企业粉饰财务报告的路子。如果有新的财务会计法规需要企业去实施,那么这些法规的目的无外是为了真实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当有关法规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特别的要求,或者企业存在可由管理当局自主决定处理的会计事项时,审计人员应从严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
3.审计项目。对于不同的审计项目,要有不同的重要性标准。审计人员应对数额高、波动幅度大、会计报表使用者比较关心的项目,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
4.错误的性质。如果错误的性质严重,即使错误的金额较小,也应看作是重要的错误。例如,现金短缺800元,如果短缺是由于盘点差错引起的,则属于不重要错误;如果短缺是由于出纳监守自盗引起的,则属于重要错误了。因为故意的错误说明管理不善,而管理不善往往隐含着更严重的。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错误,是要看作重要错误的。
5.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程度是有差别的。一般而言,会计报表使用者更关心流动性较高的项目,审计人员应对此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由于会计报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制定重要性水平时,必须考虑这种相互联系。
6.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由于被审计单位建立的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的限制,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注意内部控制对审计的影响。如果内部控制比较健全,可依赖程度高,可以将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以节省审计成本;反之,应把审计重要性水平定得低一些,以保证审计的质量。由于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呈反方向关系,如果审计风险评估为高水平,则意味着重要性水平较低,此时应收集较多的审计证据,以降低审计风险。
:
[1]葛家澍等著。会计大典。第十卷,1999年。
[2]石爱中等著。审计,2002年。
篇6
[关键词] 审计风险 审计模型 审计准则
审计风险模型是审计风险的直接体现,是审计理论与实务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审计准则,2007年执行此准则。这次准则的修订是更好更快地适应了现代审计环境的变化并逐步与国际审计准则接轨,本次修订的核心是启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以提高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报表中大错报的能力。
一、传统审计风险模型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将审计风险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模型表述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并要根据此模型来计划和执行会计报表审计工作,以最终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固有风险是指在不考虑内部控制结构的前提下,由于内部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企业的账户、交易类别和整体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误的可能性;控制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型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或交易类型产生错误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型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型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在这三个构成要素中,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产生源于被审计单位,不易改变,所以,注册会计师只能将工作重点放在实质性测试上,以便将审计风险的检查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内,进而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范围内。在既定的审计风险下,检查风险可计算如下: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根据上述模型,审计主体在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时,首先要评估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在此基础上推算可接受的检查风险。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曾一度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实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随着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逐渐显露出缺陷,主要表现在:首先,传统审计模型对审计风险及其三要素做了概念性的解释的基础上,对风险模型的评估做了指导性的描述,但是基本上处于定性分析阶段,相对客观的量化方式难以对固有风险做出准确的评估,由于忽略了对固有风险的评估,使检查风险不能很好体现,这对审计风险评估工作造成了偏差。
其次,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要求在评估固有风险时应当从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但在评估控制风险时却并不涉及报表层次,只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主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相关认定所涉及的控制风险进行评估。因此,控制风险的评估无法和会计报表层次的固有风险评估相匹配,不利于注册会计师对风险的整体把握和控制。
二、现代审计风险模型
新审计准则引入了“重大错报风险”概念,在新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十八条中明确规定:“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至此审计风险模型重构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并规定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首要的必要审计程序。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并不实简单地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并称为重大错报风险。在谢荣,吴建友(会计研究2004)中提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它是审计技术方法在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它从企业的战略分析入手,通过“战略分析――经营环节分析――会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将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与企业战略风险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出了审计师从源头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的观念。可见,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提出是重大的实质性改进,其进步主要表现在:
首先,为注册会计师从整体上把握和控制审计风险提供了基础。在新审计准则《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二十条中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总体应对措施,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和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充分体现了审计过程中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使得注册会计师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有了更清晰的对象和内容,便于指导实务操作。
其次,强调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重要性。在新审计准则《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专门强调注册会计师必须从宏观上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并强调无论内部控制是否有效,都要对各类交易、重要账户余额和重要披露进行详细审计,有利于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最后,强调注册会计师要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下,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将成为整个审计工作的先导、前提和基础,新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充分考虑可能存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因此,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怀疑态度就显得更加重要。
综上所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分析为导向进行审计,是评估审计风险范围的延伸,是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继承和发展。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现代审计发展的更为完善,并且使审计过程和结果更具操作性和可靠性,这都标志着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参考文献:
[1]刘爱琴:中国新旧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基础分析.会计之友(上),2006年12期
[2]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会计研究,2004年04期
[3]韩晓梅:社会责任观视角下审计风险的演变.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年11期
[4]喻小明: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控制对策.江西审计与财务,2002年06期
篇7
关键词: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审计风险
一、会计准则的变化概述
(一)新会计准则的变化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我国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38个,在2014年3个企业会计准则,所以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共41个。相对于旧的会计准则,采用了公允价值,比较突出的就是有些资产在公允价值计量和成本计量是有选择的,这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很大;使用了新概念,出现了资产组、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等概念;对无形资产进行了新的规定,与国际准则趋同,一是明确规定无形资产不包括商誉,二是改变现行准则将无形资产研发支出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的规定,而是将企业的研发项目支出,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分别进行费用化和资本化处理;关于存货,现行准则对存货发出成本的确定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
(二)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随着会计准则的变化,审计必然会受到会计准则变化的影响。审计的工作主要是审计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在制作过程中都是遵循会计准则进行制作的,所以会计准则的变化会影响到审计工作。随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投资风险和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会计信息失实更加明显,实质性测试更加困难,而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值较高,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一方面新的会计准则会防止会计人员出现造假的现象,另一方面会审计人员必须要学习会计准则,根据新的会计准制定策略,防止会计在工作过程中造假,但是审计准则的学习也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会在短时间内增加审计风险。新会计准则的变化既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二、新会计准则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对审计风险带来的机遇
1、有助于加快我国审计行业国际化的脚步
新的会计准则在制定时遵守了国际通用规则,明确规定了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定义,同时对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也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很多与国际相接轨的理念,这样的改变可以促使我国的审计工作向国际化靠拢,在商业方面,也必定会减少很多的差异性,这样也使得我国的会计准则更加的实用和有效,同时可以促进审计国际化的脚步,促进审计同世界接轨。
2、新会计准则在某些方面有助于降低审计风险
在新的会计准则中,规定了已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样的会计规定,就说明做这项处理的资产在经过计提减值之后,只能等待进行资产处置时进行处理,避免了部分审计单位利用大额计提与回冲,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进行利润的调节的不正当行为,从而降低了审计的难度和审计风险。同时在新的会计准则中还规定合并会计报表应当将全部子公司的纳入合并财务报表中,这就意味着在旧的会计准则下的合并财务报表的随意性会降低,改变一些企业只将有利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纳入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行为,可以防止人为地调节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的现象,使得企业的合并财务报表所反映出来的信息更加的可靠、真实,同时也是降低了审计的风险,未审计带来有利影响。
(二)新会计准则对审计风险带来的挑战
1、公允价值的引入
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公允价值的引入使得计量更加科学,但同时也带来很多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有些资产在公允价值计量和成本计量是有选择的,我们举一个比较常见的例子来说明: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只有在能确定取得的时候,才能采取公允价值计量。在非货币易的过程中,新的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对换入资产计量,所以在交易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是否具有商业性质,只有确定了是否具有商业性质,才能确定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换入资产,同时确认损益的状态同采用的计量方式还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新会计准则给计量人员带来的那题就是计量人员要采用正确的计量方式,否则审计工作就会出现风险。
2、新概念的应用
资产组、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等概念的出现,使得新会计准则中的内容较就会计准则又丰富了很多。但是这些新概念的引入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又是一项挑战。我们单拿出金融资产进行说明,金融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很重要,并且包含的范围很广泛,审计人员如果想对这些资产进行审计,就需要精通各类金融资产和账务处理,并且审计人员要学会如何鉴别一个企业的资产组及如何进行减值测试。由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更多的眼球和更多的风险,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更加要求审计人员在某些审计项目上先评估某些计量方法的真实性、合理性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公允价值的引入,使得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提高了。审计人员在审查企业的会计账目的时候,一旦没有发现隐藏在会计账目中的造价成分,就会出现会检查风险,同时给企业的资金财产安全带来一定的损失。新准则中的非货币换条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将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一变化就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做了调整,但是在审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这一变化不仅加大了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还将企业的控制风险转嫁在审计人员的身上,增加了审计风险。
三、面对挑战,审计人员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面对新的会计准则对审计人员带来的挑战,审计人员应当以积极地态度应对。首先审计人员应当提升自身的能力,加强对新会计准则的学习。通过参加培训会或者讲座等方式会在短时期内提升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审计人员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网上的资源提升自身的能力,加强对会计准则的学习,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二)关注会计弹性空间较大的方面
由于新的会计准则给了企业更多地空隙以便于他们操纵企业的利润,所以审计人员应当多关注会计弹性空间较大的方面,来更好地完成审计工作。应当值得审计人员注意的地方主要与两个。第一,关注企业中应用新的会计核算方式的项目,新的会计核算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更有利于他们对利润进行认为的调节,所以值得审计人员关注;第二,关注企业中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会计科目。由于公允价值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有主观性,所以对于应用公允价值的会计科目很有可能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重要手段。
(三)防范企业利用公允价值作假
由于新的会计准则中加入了公允价值,将旧的准则中的历史成本去掉了,公允价值相较于历史成本来说,更能反映时间性效益。对于新准则中出现的公允价值,就需要我们用理性的、合理的眼光看待。为了反映公允性、符合市场行情,审计人员应当利用评估机构提供的数据评判公允价值在评判过程中是否存在主观上的偏差。审计人员在对价值进行评价的时候,应当注意企业是否参考了资产近期的涨跌情况,考虑到这个因素之后再对价值做出合理的评价。
(四)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工作遵循从整体出发,推定局部是否合理的原则。在旧的审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往往是从局部出发,推定整体的合理性,因此,在新的会计准则的背景下,这种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原则,所以要对其进行改正。在审计中,审计人员要遵循“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的审计模型,改变旧的“无错推定”的审计模式,改为“有错推定”的审计模式,提高审计警惕,防止放过任何一个漏洞。在审计工作的开始,审计人员就应当对整个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方针进行综合的评定,寻找企业有可能作弊的地方,特变留心企业的公允价值的使用,通过审计的方式将可能造假的地方逐一排除,最后得出审计结论。
四、总结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为审计带来的积极的方面,同时也为审计带来了挑战,提升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在新会计准则中,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引进了公允价值,更加向国际准则趋同,使得会计工作更加规范。为了避免会计准则给我们带来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当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关注弹性空间比较大的方面,减少审计风险,提升审计工作安全性。
作者:李佳钰 马堃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思涵.商业银行审计风险与管理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04).
篇8
关键词:关联方关系;交易审计;风险;控制策略;分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各国中的审计人员诉讼案剧烈增加,这将审计人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使得审计风险被纳入到审计过程当中。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自身经营业务的日趋复杂,使得企业中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大量的存在,这对审计领域来讲,无疑增加了审计风险,并成为审计界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那么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具有哪些风险那,又对这些存在的风险如何控制那?这即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重点内容。
一、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概念
1.关联方关系概念
所谓关联方关系指的是关联方之间相互的关系。在企业日常运行当中,往来业务必然涉及很多方面,如商、供应商等,在企业关联方关系不存在的情况下,交易发生时,往往处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不会接受于自身利益不利的交易条款。这种交易双方在彼此了解、互不影响、自由的基础上达成的条款而构成的交易,被称之为公平交易。一般情况下,企业向外界所提供的财务报告被认为是以公平交易为基础建立的,但是当关联方关系存在时,其问的交易就很可能不是以公平交易为基础建立的,这是因为关联方交易时不存在自由的、竞争性的市场交易条件,并且交易的双方通常是采用一种微妙的形式来对交易构成影响。在一些情况之下,通过虚假交易,关联方之间就可达到经营业绩提升的假象。虽然有些关联方交易是以公平交易为基础进行的,但其相应的审计披露也是有用的,这对未来可能以不同形式发生的交易信息进行了提供。
2.关联方交易概念
所谓关联方交易,指的是关联方间对业务或资源等事项的转移,而不计较是否能收取相应的价款。这一定义下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依照关联方的定义,具有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与个人、企业之间构成的交易,通常情况下,即是只已经存在关联方关系情况下的关联方之间进行的交易;第二,关联方交易的重要特征是义务或资源的转移,一般情况下,在义务或资源转移的同时,报酬和风险也被相应的转移;第三,关联方交易的关键是了解关联方间义务或资源的转移价格。通常来讲,在一般的商业条款当中,关联方交易能使交易双方均受益。
3.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目的
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进行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对关联方及其交易的真实存在性进行确定,明确关联方交易记录及其交易相关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审计风险概念
对于审计风险这一概念的理解,国际上有着多种的说法,普遍认同的有两种。第一是财务报表经鉴别后,尚不能依据工人的会计原则对审计单位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公允反映的可能性;第二是审计范围或审计单位存在着一些重要的错误,但是却未能被审计人员发现的可能性。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对审计风险是这样下定义的,是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且未能合适地发表意见的风险。针对于审计风险这一概念,在审计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等于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乘积。从该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者决定的,固有风险指的是企业经营项目、经营环境及职工素质等因素决定的风险,控制风险指的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所不能防止且难以察觉的风险,检查风险指的是没有通过实质性测试,审计人员未能发现报表中潜藏的重大漏报的风险。这三种风险之间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相互影响中体现出一种乘积关系。
三、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风险问题
在进行交易的过程当中,关联方企业虽然能够提高交易效率,提高交易成本,但是同时也会存在一些不利的方面同市场经济原则相背离。从相关联经济业务来讲,通常情况下其目的并不是单纯的业务交易,而是存在着一些另外的动机,这些多样化的动机构成了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风险可以从检查风险、控制风险、固有风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检查风险进行分析,由于一些公司通过关联交易的形式大量宣传,将关联交易本身复杂化,为审计人员审计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障碍,提升了审计证据获取难度,导致了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的产生;从控制风险进行分析,受局部利益的驱动,关联方交易中存在着转移费用和收入的行为,并通过价格来对利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资金的使用不能按照有偿原则进行,加大了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的风险;从固有风险进行分析,当前我国一些上市企业并没有建立针对关联方交易的约束制度和机制,而现有的制度、法律、法规等除了规定对关联方交易进行披露意外,并没有其他的一些规定,这就造成了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风险的产生。对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风险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业绩虚报问题
业绩虚报,即是通过关联方问的虚假交易来达到欺骗报表使用者和投资者及虚增盈利的目的。这种形势下,关联方问的关联方交易的主要是提供商品或商品以外的资产及劳务等。从现实中的例子可以看出么关联方间存在的劳务提供与商品赊购业务,为其调节利润的实现营造了环境。作为上市企业,还可通过关联方交易的形式来同其子公司进行资产的交换,这在企业获得利益的同时,也掩盖了自身亏损的事实。
2.费用转嫁负担问题
关联方同企业之间往往存在着复杂密切的联系,通常情况下,关联方间通过费用转嫁的形式来实现关联方问的利润转移,这种现象在母子公司间尤为常见。在我国,上市企业的母子公司间具有天然性的联系,费用的分摊和支付现象十分普遍。严格意义上来讲,对于这类问题的除了,关联方应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进行合理费用分摊标准的制定,来对各自应承担的那一部分加以明确。但是当企业自身的利润水平并不理想时,就很有可能通过对费用分摊标准进行更改的形式来讲费用向自身公司转移,从而形成企业盈利水平提升的表象。
3.债务和资产重组问题
债务和资产重组作为企业资本运行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利润、增强企业活力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其在我国企业当中,这一点的表现尤为突出。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一些上市企业在上市后的经营管理中活改组上市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而相关部门则愿意帮助这些上市企业解决这些问题,故对其进行债务和资产的重组,将不良资产置换出来,重新注入相对优质的资产,从而使得企业的债务负担大大减小。但是在实际中,债务和资产重组过多担任着调节利润的重要手段,上市企业通常
借助负债和资产重组的相识,来制定出一些同市场运行规则相悖的交易价格和重组条款,进而对利润进行调节。在我国,因为审计操作规范缺乏、会计处理规定不完善及关联方交易固有特点,使得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和政府部门都有意参与进来,故而使得债务和资产重组在很多时候表现出不等价利润和交易的转移。
四、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风险原因分析
1.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隐蔽性高、涉及范围广、形式多样
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其业务涉及范围宽泛,呈多元化发展且经营的规模较大,这就给关联方制造了隐身条件。关联方之间通常情况下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或者是一方能对另一方构成重大影响力。对于具有关联关系的企业,虽然在交易时能够提高交易效率,节约成本,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利的方面,有悖于市场经济中公平竞争的原则。关联方交易在对大股东权益实施保障时,往往会造成小股东权益被侵犯。亦正是这种相关联对业务的经济渗入,使得其动机有可能同营业关系正常形式的所不同,从而使得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大大提升。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形式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态势,并且同新型的经济业务重叠交织,难以辨清其真假,这给注册会计师的调查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审计风险进一步加大。
2.关联企业间存在着很强的作假动机
在我国,证券市场处在一个逐渐成熟的发展阶段,在监管日益完善的背景之下,关联性企业为了取得配股资格,且逃避来自证券市场的特别监管和处理,进而选择了关联交易的形式,这使得审计风险由注册会计师来承担,究其实质是对监督风险的转嫁,这无疑助长了关联企业问的作假动机。还有就是经理人面对内部业绩带来的压抑,股票期权这一系列薪金制度使得企业管理层强烈地去追求利益,进而选择关联交易这种形式来创造虚假业绩。
3.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内部控制。当前,我国一些企业并未意识到内部控制对自身的重要性,且对其存在着一些误解,加之我国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及人员素质方面的问题,都导致了许多公司在内部控制上处于薄弱环节。就关联交易来讲,许多企业对于一些重大的关联方交易并没有制定规范性的程序,从而导致其交易进行没有制约性。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关联方交易并非是从企业生产的经营角度考虑的,而是关联方为取得利润和收益所采取的手段。因此,可以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是企业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
4.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上市企业普遍存在股权结构过于集中的现象,大多数股权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的股权结构,使得大股东能够方便地利用起股权优势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干涉,从而导致非公允关联方交易的发生,从而使得企业利益倾向于关联方或大股东本身。而相比来讲,中小股东由于缺乏维护者和代表者,难以对大股东这种专利行为进行控制和约束,这中股权结构加大了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控制难度,并使得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大大提升。
5.注册会计师道德水平不高,责任心、专业能力不强
注册会计师这一职业对于人员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为适应审计工作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是德才兼备、高层次的人才,他们必须具备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正直的人格及高尚的品德,必须具备扎实的审计、会计、法律知识等基本审计技能,并且有准确的判断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但是在实际中,种种原因的存在,使得审计人员基本难以满足上述的要求,这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审计的质量,限制了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注册会计师应将职业关注度作为其审计职责履行时必须注意的问题,这一职业关注度既是一个法律的概念,又是一个职业的概念。假使注册会计师对于关联方交易审计的过程当中存在的疑点并未实施范围扩大化的审查,就是没有做到应有的职业关注度。例如遗漏了关键的审计程序、判断失误,采用了不合理的审计方法等都会导致产生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
五、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风险控制策略
为了进一步控制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风险,保障执业质量,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循相关准则的要求,从跟班上做好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审计工作。在实际的审计工作当中,审计人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施:
1.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进行识别
要向实现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风险的降低,首先应该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关联方情况,以获取相关清单为最佳,并采取系统性的审计程序,来对被审计单位关联方关系披露的正确性进行明确。通过询问管理当局和查阅相关会计记录,来对被审计单位及其主要的供应商、客户的交易性质加以了解,从而促进对关联方的识别。为了将审计风险尽可能的降低,必须对关联交易进行分析,而关联交易即指的是正常经营活动当中,企业为调节利润而特意设计的。审计人员应从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财务状况、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及宏观环境等方面着手,来对企业的关联交易进行分析。对于一些没有交易必要的情况,应给予特别的关注,这是因为企业正常经营之下不必要交易的进行往往是为了达到些许不正当目的的。
2.对交易价格同市场规则是否相符加以关注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交易价格的多少,往往会对企业利润和收入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参照于一般的商业法则,关联方问的交易应遵循市场运作的相关准则来实施定价,从而公正客观地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反映。在实际的审计过程当中,对最常见的关联交易价格问题应给予特别的重视。关联交易当中的核心问题就是转移定价,因此,在对关联方交易信息实施披露的过程当中,应将转移定价信息作为披露的重点。同时,审计人员应对关联交易中转移定价的常规要素加以关注,包括成本市价、转移定价制定方法、毛利润或净利润、再售价格、同公平市价存在的差异、方法选择的理由以及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等相关信息。并且还应对由独立财务顾问所签发的交易公平性提供声明。
篇9
在科技进步和网络信息现代化的新环境下,企业面对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伴随着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企业审计的风险管理的介入也在不断加快,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价值和内部的经营管理控制,需要企业在变幻的环境中正确辨析审计风险,并采取适宜的审计风险规避策略,谋求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一、企业审计风险的定位及概念阐述
对于企业审计风险的概念定位,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两方面来看,广义的企业审计风险是面对各种不同环境中的综合性因素为参考要素,进行的审计工作职业风险;而狭义的企业审计风险则主要指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对于特定企业的特定经营状况进行了错误的审计核查并提供错误的审计报告。其实质而言,其实是审计单位和个人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并未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产生了审计风险,这主要分为两种不同的层面:其一,是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中的严重漏洞、缺陷没有按相关标准进行严谨的审计,使审计工作存在风险;其二,审计的范围存在重大缺陷,而审计人员却并未发现,并对其做出不恰当的审计报告。
企业审计风险在客观条件下是可控的,其风险分为三种: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其中:固有风险是指在企业内部财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业务差错或工作不完善而造成的风险;控制风险是由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原因而导致的财务差错无法得到及时发现和纠正的风险;检查风险是审计工作人员由于自身原因,在检查过程中对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漏洞和缺陷未发现和处理所造成的风险。这些不同种类的企业审计风险具有共同的特征,即:客观可控性、利害双重性、内在潜藏性、普遍与偶然共存性。由这些特点可以看出,企业审计风险是在客观条件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存在条件客观性前提下的可控和防范性特点,同时,企业审计风险由于主观因素的原因而具有潜藏性,需要审计人员的丰富经验和审计能力来加以判断,在各个普遍存在的审计环节进行不同的审计策略。
二、新形势下企业审计风险出现的原因剖析
1.法规体系尚未健全的大环境因素
我国的企业审计体系还有待健全和完善,在市场变幻的竞争经济新形势下,相关的法规体系缺乏整体配套性,零散的企业审计相关内容理论性研究较多,而可操作性的成分较少,对迅速发展的经济新态势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对,无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同时,有关的企业审计法规存在一定的矛盾性,由于其法规制订时的欠统一性,使法规之间存在一定的互相矛盾性,较难于在新形势下统一指导企业审计工作。
2.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尚未优化的内部因素
新时期下,我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各种不同形式的企业不断涌现,呈现出许多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他们在经济发展和壮大的同时,欠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概念,没有真正实现企业的经营权和管理权职责划分,使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3.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欠缺
在企业的现代化运营和管理模式中,不但要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还要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意识,而在我国的企业中存在较多的企业审计未独立的现象,审计工作经常会受到其他部门的干涉,致使审计工作的独立监察职能无法得到有效实现,或者还因企业领导决策层的干预而导致较高的审计风险频率。
4.新科技形势下的企业审计模式落后
在科技进步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企业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高新技术的冲击,企业审计工作在新技术和新环境下欠缺积极应对能力,原有的审计模式也较为落后,原有的抽样审计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其主观臆断性程度较大;同时,由于对高新技术的欠缺,使正常的审计工作会出现线索的缺乏,而导致审计风险的频率增加。
三、新形势下的企业审计风险规避与防范思考
1.相关法规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我国在企业审计方面的相关法规政策需要加强和完善,尤其要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局面和新趋势,进行统一、全面、可操作的企业审计法规体系构建,必须将市场经济、竞争经济中的各种要素进行权衡考虑,制订出与企业审计相适宜的相关法规,注重新形势中的企业审计的流程细化和可操作化,有效发挥出企业审计法规就有的效用。
2.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优化与完善
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市场竞争形势下,要不断强化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机制,针对内部存在的缺陷及问题进行优化,在正确辨析企业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资源的整合与科学的调配,使企业审计工作在优化的内部控制环境下,得到有效的开展。
3.确立企业审计的独立性地位
企业审计工作必须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企业其他部门无权进行干预和控制,企业的领导决策层更要积极认识到企业审计独立的重要性,不凭个人主观意识进行企业审计工作的干预与指挥。
4.强化企业审计工作的现代化手段
篇10
(一)重要性定义
重要性是审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对重要性的定义是:"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可见,重要性实质上强调的是错报或漏报的"程度",而且这一"程度"是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的。如果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或漏报能够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改变其原有的决策,则这种错报或漏报就是重要的:反之,则是不重要的。实际上,重要性可以解释为可容忍错报或漏报的最高界限,超过这个界限的错报或漏报是不能容忍的,而低于这一界限的错报或漏报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对于重要性水平的判定,是注册会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对同一会计报表的重要性的判断就可能存在差异。
(二)重要性的确定及运用
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也就是说,应当综合数量和性质因素考虑重要性。数量特征指错报或漏报的金额,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质量特征指错报或漏报的金额的性质,有些错报或漏报的金额不大,但如果涉及舞弊或违法行为,那么,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比同等金额的笔误更重要。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重要的错报或漏报,而且对单个看在金额和性质上都不重要的小金额的错报或漏报也应关注。因为单独的看,一笔小金额的错报或漏报无论是在性质上,还是在金额上都是不重要的,但会计报表是一个整体,如果被审计单位每个星期均出现同样的小金额错报或漏报,原本几百元的错报或漏报全年加起来,就有可能成为上万元的错报或漏报。这样必然会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影响企业的盈亏,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对此特别关注。
二、审计风险概念
(一)审计风险的定义
审计风险本质上是一种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国际审计准则对审计风险所下的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时,审计人员对其发表不恰当意见"。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对审计风险所下的定义与国际审计准则基本相同,这里的意见包括两层含义:当财务报表没有被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已公允揭示:或财务报表总体上已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未公允揭示。风险的含义通常是某一事件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间的变动程度。可见,审计风险实质上强调的是会计报表中未被查出的重大错报或漏报对审计意见的影口自。由于审计测试和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审计人员不可能将审计报表中所有的错报或漏报都审查出来,所以审计风险始终存在,但审计人员在审计测试过程中,又总是希望通过执行合理必要的审计程序,尽可能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同时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二)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
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三个要素。1、固有风险。是指在假定被审计单位没有任何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情况下,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将固有风险列入审计风险的要素,是现代审计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它意味着审计人员应当努力预测财务报表中哪些最容易出错,哪些最不容易出错。这一信息影响审计人员收集证据的数量,也影响审计人员如何在审计的各项内容之间分配收集证据的力量。2、控制风险。是指客户内部控制结构政策或程序未能及时防止或察觉重大错误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控制风险是指内部控制结构未能及时预防或发现经济业务中的某些主要偏差的不法行为,致使财务报表失真的概率。3、检查风险。是指内部控制未能察觉并纠正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运用审计程序也未能发现这些错误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必然存在的风险,但因受审计资源、审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不能根除检查风险。
(三)审计风险要素的运用
在审计风险的三个要素中,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存在、是否有效有关,审计人员对此无法控制,审计人员所能控制的只有检查风险。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研究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对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高低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便可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便将检查风险以及总体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三、审计证据概念
(一)审计证据的定义
审计证据是审计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我国注册会计师获取、评价以及更好地利用审计证据,保护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将审计证据定义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应当在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专业判断,确定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本准则所称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证据,因此,审计证据的收集、鉴定、综合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也是考察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在审计实务中,通常是针对审计目标或者针对每项会计报表的认定来获取证据,比如对固定资产存在认定的审计证据,不得用于代替固定资产计价应获取的审计证据。有些情况下,一项测试可为多项认定提供审计证据。比如应收账款的函证可为应收账教的存在和计价提供审计证据。
(二)审计证据的分类
审计证据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根据与审计目的的关系有证明是否存在的证据、证明所有权的证据、证明价值的证据等;根据提供逻辑证明的类型,有正面证据、反面证据;根据与其他证据的关系有基础证据、佐证证据等;根据与被证明事项的关系有直接证据、间接证据;根据证据的来源有外部证据、内部证据。一般而言,审计人员对审计证据进行科学分类。使多样、复杂、具体、证明力各不相同的审计证据系统化、条理化,以便审计人员在实践中,针对不同性质的认定,使各种审计证据可用来实现各种不同的审计目标。审计人员形成任何审计结论和意见,都必须以合理、充分的审计证据为基础。因此审计证据的获取,是审计工作的核心环节。审计证据可按其外形特征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四大类。审计人员在选择审计证据时,应力求做到审计证据的收集既有效又经济。
(三)审计证据的运用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密切相关,审计证据的适当性会影响充分性。在实务中,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程度越高,则所需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就减少;相反,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程度越低,审计证据的数量就相应增加。
四、总结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审计风险的高低取决于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低,审计风险就会增加。反之,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高,审计风险就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