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训练心理素质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训练心理素质的方法

篇1

摘 要 网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是现代网球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一起构成了现代网球运动的完整体系。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由于身心还不十分成熟,再加上缺少这方面的训练,在陌生的环境和对手面前经常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技战术水平。我们应该根据运动员不同的心理特征设置不同的训练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看比赛法,数理统计法对部分省市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进行了跟踪研究,得出的结论有:1.心理调节能力和技术能力、战术能力、身体能力一样受后天环境和实践活动的影响,可通过训练获得和提高。心理调节能力的训练遵循一般技能学习的规律,必须长期地、系统地进行。2.青少年运动员主要采用意念训练法、诱导训练法、模拟训练法进行心理技能训练,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要同训练者的专项训练相结合并设法用量化指标评定心理技能训练效果。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球运动员 心理训练

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心理现象

(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目前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参与各项训练的总体特点是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在被动参与中,外在因素控制下的被动参与多于自控下的被动参与。运动员的积极主动参与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主动消极参与和自控下的被动参与随年龄的变化无显著差异;外在因素控制的被动参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而低龄运动员的主动参与水平和外在因素控制下的被动参与比例是最高的。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是在家长和教练共同努力下开始网球训练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的自信心不足和成就动机水平的降低,又导致了主动参与比例下降。

(二)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情绪控制能力不足

从情绪体验上看,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情感很丰富,比赛易兴奋,易于冲动,常常因长一分、赢一局、赢一盘(场)比赛而表现很大的情绪波动,从而造成有些运动员在比赛中善于打“顺风球”,不会打“逆风球”。这不仅与青少年运动员神经系统的抑制力薄弱有关,也与教练员在平时比赛和训练中对心理素质训练重视不够有关。有些教练员往往凭经验和习惯,就事论事地进行临时性的简单处理,很少透过现象去分析那些致使青少年运动员发挥失常的本质原因,不知道此种情况是由于缺乏自我抑制和心理调控的能力导致的后果。

(三)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存在“吃软怕硬”的心理

从意志品质方面来看,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存在着心理调适能力差。比如,遇到运动水平明显好于自己的对手时易产生明显的畏惧心理,发挥不了自己的应有技战术水平;在遇到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对手时则表现出过度紧张和拘谨,在比分接近时出现盲目急躁,不知所措,往往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影响自己的运动成绩;在遇到实力明显强于对手水平时,又易盲目兴奋,出现大的情绪波动,注意力不能集中,表现不出应有的运动水平。这种“吃软怕硬”的现象实质上是缺乏有效竞争力的外在表现。

(四)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应变能力不足

从运动思维方面来看,当今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掌握的技术都较为规范,比赛中较能熟练地应用几种常规战术,在打法上呈现出普遍化、常规化。但在结合自己特点的个性化动作技术和有创意的打法上明显训练不足,也就是说很多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应变能力普通比较差。

二、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

(一)意念训练法

意念训练法是指运动员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或充分利用想象进行训练的方法。它对技战术训练作用显著,如在练习之前通过对战术要领方法的想象,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技术“痕迹”,然后在练习中把这些痕迹激活,可使动作完成得更加正确、顺利。还有在训练之后,对刚刚完成的练习进行技术“回忆”,使正确动作在脑海中更加巩固。假如动作中出现错误,在回忆中伴随着对错误动作的“纠正”,与正确技术进行对比,可以使其得到“克服”,避免下次练习再次出现。此种方法同样可以训练运动员注意力素质和心理唤醒能力,运动员可采用闭目练习,最好在一个舒适的地方坐着或躺着进行,这样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诱导训练法

诱导训练法是指在训练中采用有效刺激物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引导到某一个事物或方向上去的训练方法,可为顺利完成训练与比赛任务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诱导的途径是多样的。诱导者发出语音信号,或者通过做示范、展示图片、放录像和电视,由运动员的听觉器官或视觉器官接受信息,并按照预定要求去实施。在使用诱导训练法时要注意所采用的诱导手段应是运动员感兴趣的,能引起运动员注意力转移的。我们可以用此种方法训练运动员的表象素质,促进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利用正确的动作表象采取合理的动作技术,发挥最佳的技战术水平。

(三)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是指模拟设置未来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条件进行的训练。在模拟训练中,组织训练的主体,要通过所制造的模拟条件对训练的客体实施心理训练和控制。模拟训练内容包括很多,如对竞赛组成因素的模拟训练;对包括比赛环境在内的环境条件适应性的模拟训练;适应比赛对手特点的模拟训练;适应时差的模拟训练等。在进行模拟训练时,要对比赛的对手、环境、条件等各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激烈的网球比赛每个动作都是非常短暂的,在有限的时间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合理的动作就需要采用模拟的训练来提高青少年的注意素质和放松素质,让运动员形成良好的肌肉记忆,以便在高水平比赛中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三、结论与建议

(一)心理调节能力和技术能力、战术能力、身体能力一样受后天环境和实践活动的影响,可通过训练获得和提高。心理调节能力的训练遵循一般技能学习的规律,必须长期地、系统地进行。在平时的训练中,不能忽视心理技能的训练。

(二)青少年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不同,比赛的影响因素也不同,故所采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也不同。青少年主要采用意念训练法,诱导训练法,模拟训练法,职业运动员主要采用目标设置法,自我调节法,注意力集中训练法以及生物反馈调节法。进行心理技能训练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要有计划地进行并长期坚持,要争取训练者积极主动的配合,要同训练者的专项训练相结合并设法用量化指标评定心理技能训练效果。只有这样,心理技能训练才有可能产生实效。对容易引起紧张的心理因素要与日常训练同步进行。通过训练使运动员临场时能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训练使要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来进行,把心理训练、身体、技、战术训练与实际比赛相结合,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使心理、身体、技、战术得到全面发展,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二版)[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

[2] 卢文孝.探析心理训练在网球比赛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1(17).

[3] 王冠东.心理训练对网球运动的影响[J].山西体育科技.2008(Z1).

[4] 牛寒松.心理训练因素对网球运动员预判能力的影响分析[J].科技信息.2010(13).

[5] 黄振海.浅谈网球运动员心理训练[J].华章.2010(30).

[6] 乔宁.网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四要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篇2

关键词:声乐表演;不良心理素质;成因;矫正方法

声乐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表演形式,不仅可以愉悦听者的心情,同时也可以熏染听者的情感。但是,如果声乐表演者不能调整不良心理状态,则将严重影响声乐表演的效果,也就不能达到以上作用。因此,在声乐表演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重对学生声乐表演技能的训练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不良心理素质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矫正方法,促使学生能够自信地进行声乐表演,以提高声乐表演的效果。

一、声乐表演中不良心理素质的成因

在声乐表演中,不良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1)高音表现不好:声乐表演技能中,高音是一项较难掌握的技能。一些学生过度看中高音技能,在自身基础条件不成熟的前提下进行高音训练,造成高音技巧迟迟掌握不好的问题出现,影响声乐表演的效果,也影响学生学习声乐表演的信心,出现高音表现不好的现象;(2)现场表演“恐惧感”:一些学生自身心理素质较弱,他们对临场表演往往存在着莫名的“恐惧感”, 对自身表演技能不自信,导致其不能发挥正常的声乐表演水平,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3)盲目追求表演技巧:声乐表演的技巧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但是有些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对表演技巧的追求带有严重的盲目性,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技巧的表现上,从而造成情绪紧张,影响发挥。

声乐表演中,不良心理素质的成因:(1)技能不够: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声乐表演技能,才能够较好地提高声乐表演效果。但是一些学生本身对声乐表演技能掌握不够,或者难以突破自身的技能极限,出现临场不安、紧张等情绪,导致声乐表演达不到理想效果;(2)信心不足:导致信心不足的因素有很多,如,之前有过表演失败的例子,使学生产生害怕再次失败的心理;从未登台表演,对舞台存在过高的重视,使自身的心理包袱过重,影响声乐表演信心的建立,等。学生在声乐表演中,信心不足既是不良心理素质的表现也是成因,因此,必须克服这点,才能提高声乐表演效果;(3)期望值过高:除了自卑、自信心低等负面心理素质之外,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也将影响学生的正常发挥。通常,这样的学生会不断给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技能,在达不到要求时产生极大的压力,使其在声乐表演中频繁出错,从而影响表演效果。

二、矫正声乐表演中不良心理素质的方法

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声乐表演中起到情感激发、调动导向、持久坚持、排他暗示等作用,因此,在声乐表演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对不良心理素质的矫正,以充分发挥良好心理素质在提高声乐表演效果的重要作用。

第一,引导学生自我心理调控。学生不良心理素质的矫正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同时也需要学生自身提高认识,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的心理调控,这样才能提高心理素质培养的效率。如,正视失败,告诉自己“失败并不可怕,我还可以再次重来”;心理暗示,对自己说“你一定行”、“没问题”、“一点都不难”等,以调节自身的情绪,提高信心。

第二,增加表演实践经验。很多学生在平时训练中表现很好,在实际登台时却出现“舞台恐惧”、“怯场”等问题,这与学生现场实践经验不足有直接关系。因此,在平时训练中,教师可以模拟现场,对学生的表演技能、心理表现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从而促使学生在强化表演技能训练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现场实践经验,使其能够更好地应付突发状况,保证良好的心态。

第三,加强意志品质训练。意志品质也是心理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提高学生的韧性,促使学生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积极向上。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强化训练的手段以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主观上认识到自我心理调节的重要性,并能够主动调整心态,保证自己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第四,强化个人心理素质训练。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不良心理素质表现,因此,教师需要针对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强化个人的心理素质训练。如,对于容易怯场的学生可以采用增加临场经验的方法,促使学生客服胆怯心理;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可以采用多加鼓励的方法,提高其信心;对于期望值过高的学生则可以采用观念引导的方法,使其能够集中意念表演,以保证心理素质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在声乐表演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声乐表演技能进行训练,同时还需要提高对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视,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最大化地发挥声乐表演技能,提高声乐表演效果。现阶段,我国声乐表演教学中多是以技能教学为主,心理素质培养依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这需要所有的声乐表演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积极分析不良心理素质的成因,并提出科学有效的矫正方法,以促进我国声乐表演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曲永新. 学生在声乐演唱及考试中的心理恐惧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方法[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6,(01) .

[2] 张贺香. 浅论声乐表演中紧张心理的产生与克服[D]. 南京艺术学院, 2008 .

篇3

关键词:心理素质;实证研究;大学生;素质测评;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1-0087-07

我国心理素质教育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逐渐受到学者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主要围绕心理素质的内涵和结构、量表及测评、心理素质的提升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一、国内心理素质研究内容概述

心理素质是个体内在素质结构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中的关键,是个体全面发展、受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归宿[1]。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开展研究是高校实施健全人格、培养合格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需要。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回顾

王滔等在2007年对1986年-2005年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文献做过统计[2]77。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大学生心理素质为篇名检索词,在CNKI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主要文献源,对2006年-2013年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共得到385篇期刊文章,硕博士学位论文23篇,如表1所示:

从查阅文献的总体情况来看,反映出三个特点:一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1-2005年,之后文献的研究逐渐下降。2001-2005年刚好是国家在2002年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的关注极具上升,对心理素质的探讨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二是2006-2013年10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量急剧下降。对照这一时期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心理素质的提法见解众说纷纭,没有达成一致的认可”[3-4],这势必影响了在心理素质含义及理论基础之上的后续研究。三是1996年-2005年的研究偏重理论,实证研究较少,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发展特征及心理素质训练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2]80。但是,从2006-2013年10月前文献研究的内容发生改变,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增多,理论研究则数量减少。表明研究者注重对心理素质的实践应用研究,这是不断修正心理素质内涵、全面解读心理素质的必然阶段。

(二)心理素质概念的界定

“心理素质”是在“素质”概念基本上提出的,国内研究者对素质提出以下观点:一是从生物特征的角度来解释心理素质。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素质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5]二是本性论,从人的本质、本性看待素质,认为素质是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合金”[6]。三是素养论,认为素质和素养是同义,是指人在先天生理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一种基本品质。这种基本品质结构包含先天和后天,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受身心特性长期影响等特点[7]。四是认为素质是一种内在品质,受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的影响,是有机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育、成熟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品质[8]143。研究者对素质提出的不同看法,影响了对心理素质涵义的不同见解。

随着研究深入,对素质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素质是人所特有的最基本的特征;素质具有稳定的和内在的特性;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既包括先天的影响,也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影响。这三方面的共识既是学者们研究心理素质的起点,也是目前国内心理学界对心理素质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涵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因素(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在一起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9]第二种观点认为“自我意识发展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心理素质由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有积极价值导向的多种因素组成的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10]33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态和心因方面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11]第四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人格和个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因素。”[12]第五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立体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潜能因素。”[13]第六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影响内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心理品质,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14]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尽管对心理素质提法差异较大,却也异中有同,都认同心理素质具有整体性,心理素质是多因素综合,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交互作用的结果,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后天的教育可以影响和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心理素质具有基本性,心理素质是内在潜质、外在适宜刺激条件可以促进心理素质的内化和固定;心理素质具有差异性,心理素质体现的是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这些对心理素质内涵达成的共识,为心理素质理论研究提供了方向。通过实证研究,不断完善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等理论,同时不断补充、完善研究方法,提高心理素质研究的有效性。

(三)心理素质内涵结构体系的构建

研究者们在心理素质理论认同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心理素质结构、元素和体系提出不同解释观点。钱含芬认为“心理素质是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身心潜能素质三个系统构成,具有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10]34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个性心理品质在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结构包括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的自我概念、敬业与责任感、关爱与合作精神、智慧与创造力、实践与生存力、耐挫与坚持力[15]。肖汉仕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水平或质量的综合表现,包含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燕国材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主要由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构成[16]。李虹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综合心理能力和质量,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形成的,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17]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是素质的重要构成内容,是由认知特性、个性和适应性构成的心理品质系统。”[8]144沈德立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素质、自我的结构、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性格、认知风格、情绪调控能力和应对风格”[18]等元素。

将大学生作为研究群体,提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观点主要有:第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共同影响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19];第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由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再生素质六种素质构成[20];第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由认知特性、个性、适应性三个维度构成[21];第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包括基础性心理素质、实践性心理素质和综合性心理素质三个层面[22];第五,大学生心理素质由性格特征素质、认知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学习心理素质、自我意识七个因素构成[23];第六,大学生心理素质包括应对变化、人际关系、情绪调控和挫折承受四个维度[24]。尽管各学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内涵结构提出不同观点,但在两个方面见解一致,即基本赞成心理素质的本质是一种心理品质或心理特性;大多数学者是基本认同张大均提出的心理素质包括认知能力、个性特征、环境适应的观点。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体系、方法和量表

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评问卷或量表的研究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研究有四种观点:

第一,测评工具是依据大学生心理素质分为性格特质素质、人际管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学习心理素质和自我意识6个维度分别编制出6个分量表组成一个大学生心理素质总量表。研究表明,6个分量表和总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内容效度和校标关联效度,但是分量表间的独立性仍需进一步讨论[23]。

第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和测评研究,在根据开放式资料收集分析所收集的问卷项目基础上,草拟编制出45个项目的量表进行预测,对45个项目因子进行探索性分析,最终确定大学生心理素质的4个实证维度应对变化、人际关系、情绪调控和挫折承受。但是问卷的后期验证和修订没有继续进行[24]。

第三,测评研究是王滔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在心理素质由认知特性、个性特征和适应性理论基础上,对编制问卷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分量表和总量表的信度较好,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0.8之间,稳定性系数在0.65-0.81之间,具有较好的校标效度和结构效度。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证上继续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和题量;另外,需要建立地区性或全国常模[25]。

第四,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研究是梁宝勇提出的,可将心理素质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认知能力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认知能力以智力为标志,而心理健康素质则由人格特质组成,并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分为人际交往素质、自我心理素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素质、性格素质以及认知和应对风格7个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从人格、应激、适应、症状4个方面测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但测评题量大、容量多,操作起来比较耗时,且没有系统分析四个分量表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功能,后期的实证研究基本没有[4]。

在上述大学生心理测评研究中, 王滔、张大均等研究在后期的研究中围绕所提出心理素质结构和测评体系,相继提出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趋向

从获取的文献研究中可以看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逐渐从理论的研究向实证和应用发展。同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对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和测评更科学,如在概念上,将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区分开;在测评工具上,对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数据检验、将测评心理素质的问卷量表和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区分开,采用多样有效的心理素质研究方法。这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发展趋向,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心理素质研究从理论转向实证

素质拓展训练的引入将心理素质的研究扩展到了操作层面,通过训练提高心理素质,进而提高心理素质的水平具有应用意义。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的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自信心、与他人沟通能力、团队领导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未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的学生[26]。采用互动式心理训练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心理素质水平,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而且可以缓解和改善大学生的消极情绪[27] 。合理利用学校资源,采用专门设计的心理项目,通过拓展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认识自身的潜质,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改善人际关系[28-29]。

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有的研究者选取课程形式来探索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当然,这些论文所提及的心理素质概念是宽泛的,没有依据某一心理素质理论取向,甚至将心理素质概念和心理健康等同在一起。这些研究通过跆拳道课程明显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30]、全面学习心理健康课程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明显降低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31]、团体辅导课程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心理困扰、发挥个人潜能等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2]、体验式心理学课堂教学可以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33]、健美操课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上取得理想效果,在自信心、表现力、锻炼自觉性、情绪控制力上有显著增强[34]。这些课程都是对心理素质的实践,从应用层面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理论作补充。

(二)在量表使用中不断修正心理素质维度和结构

对国内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测量所采用的工具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也已成型,国外引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工具,如16PF,90-SCL、UPI等;第二是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并通过实证研究的,如西南大学张大均等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清华大学樊富珉编制的“跨世纪人才――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调查问卷”、郑希符等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天津师范大学沈德立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量表”等;第三种是对心理素质没有科学的界定,自行编制没有通过实证研究的问卷。通过文献查阅,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查,采用的工具主要集中在第二种类型上,但同时表现出在理论依据基础上编制出的心理素质量表后,通过的实证研究较少,在对提出的测量问卷在测量维度、测量时间缺乏不断修正。

以不同区域的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为例可以看到大学心理素质差异。在区域上,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调查研究主要有:对北京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优于全国大学生[35],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在自我观和职业观上表现较为合理,在行为表现也呈现积极态势[36];河南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较好,但一部分比例学生心理素质欠佳[37];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依赖性、抗挫折、人际关系等方面亟需关注和提高[38],安微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容乐观[39]。在上述文献中,使用不同的测评工具得出不同的测评结果,而且采用的理论依据和测评工具都不尽相同。这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重要缺失,在研究中尽快形成一套被认同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体系是所有研究的基础,否则很难形成完整体系。

(三)在区分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研究

提到心理素质,不可避免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是我国近年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词汇。有研究者对1987-2006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后发现,讨论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逐渐增长,但迄今为之,没有形成共识[40]。查阅一些文献,看到将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二者概念混在一起,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提出心理素质不能等同于心理健康。弄清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本质区别及其关系对于科学创建中国本土健康心理学和有效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41]。有的研究者在不同程度上用心理健康的指标来测查心理素质,或用心理素质的指标测查心理健康。这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的深入及教育实践的效益。因此,有的学者提出“对心理健康标准问题争论不休的一个根源就是没有区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41]。系统分析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澄清二者的混淆,“为心理健康标准及心理素质标准的制定及相关的测量工具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心理健康研究的深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42]

四、研究启示

(一)在实证研究中加大实践性和应用性

在不同群体不同性别的实证研究中,不断验证心理素质理论的科学性及其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心理训练等方式验证理论结构的合理性。有研究对理工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作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心理素质中认知特性的非实践性成分和个性的动力特征[43]。笔者也对此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也同样证实了心理训练对心理素质的促进。对心理素质的训练途径和方法既是对理论的验证也是将心理素质的提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从实践层次来讲,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变,是心理素质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启示。

(二)构建心理素质的本土化理论模型

心理素质是本土化概念,它的提出将促进中国心理健康乃至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本土化趋势。我国的心理素质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了大学生心理素质3×3+1的网状培养模式,以推动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机制[44],但作为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大背景下,心理素质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理论研究滞后,热衷于对国外的心理健康理论、标准、技术、工具等进行转述、验证或照搬,而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国民心理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健康理论模型的研究较少[45]。立足于中国文化背景、中国发展现状、国民心态,构建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加强跨文化心理研究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集体主义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群体心理素质结构具有差异性。在进行心理测评研究时,要兼顾民族、区域、群体的差异性。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中,通过CNKI数字图书馆昆明理工大学镜像分站的文献检索,只有少量文章涉及到少数民族的心理素质特点,分别是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广东少数民族、大理少数民族的心理素质做研究[46-48],并且这里的少数民族只是区域化中的少数民族总称,不是特指某一少数民族,对某一少数民族心理素质的研究文献非常匮乏,如对朝鲜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发现,朝鲜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明显低于汉族大学生的个性品质[49]。这就是跨文化的差异,差异的背后是研究者构建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理论体系的起点。

(四)加大对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因素的探讨

对影响心理素质因素研究,传统是从客观和主观因素上进行探讨,但随着内涵、理论构建的研究深入,可借鉴现代心理学理论的观点来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以张大均提出的心理素质理论为例,他将心理素质划分为认知特性、个性特征和适应性三个维度,从社会认知理论、动力学理论、行为理论中可以看出有很多可以影响这三个维度的因素,如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榜样学习、压力管理等。这些影响因素其实可作为深入了解心理素质的内涵和构成的重要原因,也可更好地修正和完善心理素质理论,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大均,王鑫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69-74.

[2]王滔,张大均,陈建文.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20年回顾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4):76-83.

[3]刘金平.心理素质的本质和结构新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4):115-117.

[4]梁宝勇.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基本概念、理论与编制构思[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4):241-247.

[5]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50.

[6]燕国材.素质教育问题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1996(4):11-15.

[7]赵洪海.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3-56.

[8]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行为与研究,2003,1(2):143-146.

[9]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226.

[10]钱含芬.学生心理素质与学生成就相关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33-37.

[11]肖汉仕.心理素质机构及其内外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1999(4):26-28.

[12]刘晓陵,金瑜,林云祖.中学生心理素质调查表的编制[J].上海教育科研,1998(2):24-28.

[13]王极盛.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21-25.

[14]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56-62.

[15]刘华山.试析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与结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2-53.

[16]燕国材.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J].云梦学刊,2000(3):71-75.

[17]李虹.素质、心理素质与素质教育[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92-596.

[18]沈德立,马慧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67-571.

[19]周冶金.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3):30-34.

[20]许燕.面向21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9(10):36-41.

[21]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13-44.

[22]张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4):43-45.

[23]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构成因素及其测量工具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22-25.

[24]刘亚菲.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与测评[D].天津:天津大学,2009:23-26.

[25]孙璞,苏荣海,王振军.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2):108-110.

[26]王建中.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8):29-31.

[27]王滨. 互动式心理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26(1):61-65.

[28]孙利红.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27(4):415-417.

[29]关静红.拓展训练队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践研究[J].实践与探索,2011(23):311-312.

[30]边文红,张建春.跆拳道选修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3(2):54-55.

[31]卢勤.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5):114-117.

[32]陈华.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6):455-458.

[33]胡义秋,詹林,朱翠英.体验式心理学课堂教学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4):70-71.

[34]赵湘.健美操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08,12(7):82-84.

[35]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26-32.

[36]宁维卫,赵慧.西部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103-107.

[37]赵国祥,申淑丽.河南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4):276-277.

[38]李晴,边贵.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科技,2010,9:22-24

[39]盛红宇.安徽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0,17(1):88-93.

[40]姚本先,何玉梅.1987-2006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123-124.

[41]张大均,王鑫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69-74.

[42]张海钟,糟艳丽,陈小平.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中国本土的概念、标准、测评[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8:46.

[43]吴沙,李振山,杨迎潮,易远淑,等.理工院校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证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8):868-870.

[44]王建中.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8):29-31

[45]王鑫强, 张大均. 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构建:对PDH和DFM的超越[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6):67-76.

[46]郭怡梅.云南少数民族师范类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的调查――以大理学院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07,6(7):59-63.

[47]新疆财经学院课题组.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2(3):73-76.

篇4

[关键词]心理素质; 市场营销; 测评;大学毕业生;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156-03

[作者简介]葛晓鸣(1978-),女,汉族,辽宁大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一、研究背景

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应用型、实用型、操作型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在走入工作岗位后应该能够迅速熟悉工作,并很好地承担起社会职责。可是,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普遍存在较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羞涩、怯懦、懒惰、容易气馁、喜欢抱怨,存在易骄傲,甚至自负等心理问题。

营销专业的职业特点是压力大、竞争激烈。毕业生在未来就业中所面临的职业压力较其他专业比更大,这种压力来自于业绩要求、管理工作、学习发展、沟通、工作与生活协调等方面。同时工作中始终存在激烈的竞争,使很多学生无法面对和承受,最终不得不放弃专业,转入其他行业。这造成了极大的教育资源浪费,对学生本人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同时还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因此,心理素质的好坏,成为关系营销专业毕业生事业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对营销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心理素质的专项培养,提升其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最近几年,高等院校围绕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知识体系建立和完善、动手能力的增强等方面都进行了切实可行的教改探索,成绩显著,但一些院校却较少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探索。因此,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特别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应该是未来教改探索的关键。

二、研究内容

(一)确立“实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应该以确立“实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以突出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特征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为落脚点,以专职教师构成为条件,构建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使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方法的探索具有明确方向,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综合业务素质与实战技能,以适应未来市场营销实际工作的需要。

市场营销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教学中必须以锻炼学生实战技能为出发点,所以不断提高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该学科教学中首先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尤其在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的实践中,设计一些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操作项目,是培养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各专业学科知识点的必然选择。

(二)运用陈湘赟心理素质模型选择调查对象

1.设定研究对象

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09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动员后,将其中积极要求参与此次研究的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13人和对照组12人(如表1)。

表1研究对象

1实验组1对照组性别构成1男:5 女:81男:3 女:9毕业后选择1就业:10 升学:31就业:11 升学:1行业选择1营销:9 改行:41营销:9 改行:32.问卷方式和心理素质模型进行调查和测评

由于时间和能力所限,难以调查营销人员心理素质与业绩之间的关系,所以本研究直接选取了陈湘赟在《保险营销人员心理素质研究与测评》中所使用的包含115道题的调查问卷。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调查问卷所反映的保险营销人员心理素质4个方面14个测量项目具有普遍适用性,可推广到所有营销人员的心理素质研究中,在心理素质测评项目构成上具有一致性;陈湘赟的模型经过多次反复检验,在类似研究中被证实有效;陈湘赟的模型是对已就业营销人员的心理素质的研究,剔除了与业绩弱相关的心理因素,比对陈湘赟模型可以找到在校生心理素质上的不足。

14一般创造性

16直觉创造性陈湘赟在研究中验证了保险营销人员的心理素质模型与业绩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保险营销人员心理素质与业绩之间呈正向强相关关系。本研究直接采用陈湘赟的调研问卷和心理素质模型,对在校营销

专业学生进行研究。

3.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为了找出在校大学生与营销人员的心理素质差异,本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对参与实验的25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通过t检验寻找出在校学生与营销从业人员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4个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3:

表3心理素质各分量表t值

1f11f21f31f4t11.77312.954**12.451*12.586*注:*p<0.05,**p<0.01

4.对学生心理素质t检验结果的评价

(1)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两项心理素质水平显著低于陈湘赟对保险营销从业者的测试水平。说明本校营销专业学生在这两个方面存在明显的欠缺,可能将影响未来的业绩水平发挥。

(2)学生的创造性心理素质水平显著高于陈湘赟当年的调查数据,陈湘赟之前的研究显示创造性与业绩间存在明显正向强相关,说明营销专业学生在创造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可以通过加强训练将其转化为未来从业的竞争优势。

(3)在就业动机这一心理素质上,营销专业学生与陈湘赟的模型结果无明显差异。

5.针对营销专业在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确定项目研究重点

陈湘赟在研究中提出:“自我调控能力占心理素质结构的核心地位,对其他三种心理素质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美国著名的推销专家ferdinard在其著作中也提出:“营销始于失败,营销员做的第一步就是推销自己。”对于营销人员来说,面对顾客的拒绝,最重要的心理素质就是“对挫折失败的容忍性”、“目标的自律性”和不同情景下“正确的判断能力”等心理素质。因此,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教弱,是制约营销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和工作绩效水平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因此,本项目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提高营销专业在校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模式提高学生心理综合素质

营销专业学生由于特定的知识结构层次,在就业中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突出表现在自我控制能力低下。本着以需求导向为主的教育改革精神,客观上要求在校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实现动态的适应和有效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工学结合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体现高等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1.教——教学生明确职业心理训练的目的

一方面,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了解和职业环境认知。了解自我包括对职业心理素质中的心理调节系统和职业能力系统的充分认知,了解职业特点、职业气质、职业现状和前景,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态度,从而积极乐观地接受未来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挑战,能够自主调动积极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拥有团队合作精神等。同时,通过教学使学生把职业看成人生的一种体验,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自我提高的过程,学会动态地看待自己的职业生涯。

2.学——学习帮助及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将模拟实战教学的方法引入课堂,以推销技巧课程为试点,强调学生边学理论边实践操作,通过不断的练习磨练性格,提高心理成熟度,从而提高心理素质。在实践课上增加心理辅导,结合破冰式的团队建设和团队拓展训练,强调学生自我控制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实时监控,不断调整心理辅导的频率和方法。

3.做——强调学生参与,积极分享心得

在试点课程推销技巧的教学中以及校内实训中,强调学生参与,弱化考核,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对于实验组学生,创造条件进行多次不同角色参与实践,并针对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辅导和小范围的心得分享。使学生减弱心理压力,增加自信心,同时积极分享心得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提高心理素质的作用。

另外,利用校企联合平台,努力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将实验组部分学生选送到平安保险公司进行为期一周的寒假实习,利用保险公司提供的内训和实践机会,参与社会实践,将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并与实验组其他同学分享。

(四)心理训练的组织和实施过程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训练采取封闭式训练方法,由项目参与教师采用经过精心设计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教师遵循认真、严肃的程序进行讲授、引

互动、干预和主控气氛等活动。

选取实验组学生13人,采取自愿形式参与。训练的方法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穿插个人拓展训练、团队游戏、团队竞技、故事分享、头脑风暴、音乐影视激励等手段,具体训练内容见表4。

操作方法:

1.经验分享。由教师和有从业经验的学生与实验组学生分享从业心得,通过讨论的形式,分析每个成员的性格特点和缺陷;由教师讲解营销行业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训练积极性。

2.团队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团队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并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干预。每次选取一个模块的一个训练,模块间交替进行。在一次训练结束后, 带领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和感受分享。教师对于情绪不稳定者进行个别辅导,引导他们如何管理和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3.反思内化。组织学生定期进行自我总结和经验交流,通过思考、讨论、分享、总结和互助等形式,把训练的成果内化为自身的心理品质。学生通过不断反思和强化,将有目的的性格培养变成学生习惯性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湘赟.保险营销人员心理素质研究与测评[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1(6):58-61.

[2]丁茂芬.创新“教学做合一”训练方法,提高职业实战能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72-173.

[3]彭移风.大学生心理训练及其效果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2):74-76.

[4]彭移风.大学生营销职业心理素质训练与效果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46-51.

[5]涂勇.市场营销类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训练初步构想[j].决策管理, 2005(17):51-52.

abstract:in order to avoid that the graduates give up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or fail to play to the best professional level, this paper carried on the grouping study on marketing professional students,using spss17.0 software for items questionnaire data of chen xiangyun to carry on t test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workers exi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our aspects. on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unity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intense training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eventually form examination system.

篇5

散打运动项目的比赛过程和其他运动项目相比较,除了要承受激烈的身体对抗,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能否在比赛中征服对手,取得最后胜利。因此,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并保证运动水平的充分发挥,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训练势在必行。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散打专项学生在比赛中的心理活动变化情况。

2.2研究方法

根据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设计了学生问卷,分别对散打专项学习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全面了解散打专项学习学生的比赛期间的心理变化及其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表1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

问卷类型 发放数量 回收数量 有效问卷 回收率(%) 有效率(%)

学生问卷 43 42 42 98% 98%

3结果与分析

3.1比赛前准备状态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从数据可以看出,比赛前的各种准备状态都能反映出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心理波动较大的人往往是心理素质较差的,不能对比赛有和正确的认识,比如睡眠不好,心里紧张等等,都会对比赛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在热身赛中,要找一些水平比自己稍低的运动员进行比赛,使运动员增强必胜的信心。比赛信心的增强。比赛信心要具体化为完成比赛操作任务的信心。

3.2比赛期间对心理掌控的情况分析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比赛期间有77以上的同学不能掌控自己的心理变化,既而影响到了比赛的结果,往往会导致比赛的失利。运动员的不良心理状态主要表现有:当运动员处于优势时盲目自信,急于求成,有时又害怕被对手赶上,患得患失,这会破坏原有适宜的兴奋水平;当运动员处于劣势时,失去了比赛的信心,情绪低落,毫无战斗意志,同样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3.3心理状态的调节对比赛的影响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有很多同学对于比赛期间的心理调整都很重视,也有很多同学因为自己比赛时的一点心理波动直接影响了比赛的结果。

3.4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重要,我们很有必要把心理素质的练习拿到日程上来,不仅可以锻炼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也可以磨练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教练员应多采取训练手段提高这一素质,下面我就介绍几种训练方法:

3.4.1一般心理训练在技术训练阶段的训练

3.4.1.1表象训练法。表象训练也称为念动或回忆训练,它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法。表象训练有助于强化运动技术的学习,加快技术动作的掌握和熟练程度。表象训练除了用于学习动作之外,还可以用于赛前对成功动作的预演、放松,达到激励运动员的目的,使之充满必胜信心,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3.4.1.2思维品质的训练。此训练主要是为了提高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训练中,不断培养运动员对己掌握的技术动作进行单一或整体的分析能力,在技术训练中可让运动员对某一动作提出自己的设想或对整体技术动作进行设想分析,找出各动作的异同点,对动作提出假设,然后再进行实际检验,以便从中认识其是否合理,这是培养自我创造思维能力的方法。

3.4.1.3心理自我调整训练法。这种方法多是用于恢复性的心理训练,运动员在进行了一次大强度的训练之后,无论体力还是脑力消耗都很大,会出现身体疲劳,吃不好,睡不好,心理紧张等。

3.4.2赛前心理训练

赛前心理训练也称短期心理训练或心理调整训练,它是为运动员参加比赛而进行的心理训练,赛前心理训练的时间较短,但针对性较强,一般在赛前3至4个月开始。

3.4.2.1动机训练。赛前思想上要有明确的目的,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动机各种各样,有为集体争光,有为个人荣誉奋斗的。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思想教育,使运动员摆正社会动机和个人动机的关系能打出好水平。

3.4.2.2模拟训练。根据比赛任务和对手实际情况进行模拟实战的心理训练。这是短期心理训练的重要方法。也是赛前实战训练的常用方法。目的是为参赛运动员作好适应性准备,训练时要针对运动员的比赛需要进行不同条件的模拟。

3.4.3激励调节法

激励调节法是指教练员用称赞和肯定的语言对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比赛前教练员不能在运动员面前表现出对比赛成绩的太高期望,更不能要求某个队员一定要取什么名次,赛前应告诉运动员在赛场上只要能发挥出自己的技术水平就是成功,至于比赛的胜负倒是次要的,让运动员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

3.4.4比赛期间调整

教练员在比赛中及时帮助运动员调整心态,运用战术分析找出对方弱点,在局间休息时向运动员灌输指点,对运动员当前战术进行修改或者重新制定,分析出获胜关键,找出制胜点,让运动员心态调整到冷静积极合理状态。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超过70%的同学不能掌控比赛时心理变化带来的影响。

4.1.2比赛前准备状态对比赛成绩有较大的影响。

4.1.3心理状态的调节对比赛有着极大的影响。

4.1.4心理素质的培养应该放在较重的位置。

4.2建议

4.2.1比赛期间的心理变化对比赛成绩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把心理素质的训练加入到日常训练中来。

4.2.2训练时应把心理训练放在较重的地位,因为赛场上的心理掌控很难。

篇6

在击剑运动中,要求重剑运动员的性格特点与重剑运动本身的特殊要求实现完美的结合,而心理素质就是针对该结合,尝试对重剑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提出更高要求,使其在运动竞赛中达到最高境界。所以心理素质培养是影响重剑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的关键因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实践。

一、培?B重剑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一方面,培养心理素质是提高重剑运动员综合素质水平的必要条件。更强、更快的现代击剑运动不再只是运动技能与体力的较量,二是综合的素质竞争。衡量一名重剑运动员是否成功时不仅要看其取得的成绩,还要看其综合表现,具备良好体育精神与职业道德与否,具备良好环境适应能力与人际关系与否,文化素养是否良好等等,而这些都以心理素质为基础。良好心理素质能帮助重剑运动员将外在教育内化,持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这是重剑运动员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归宿[1]。另一方面,心理素质是重剑运动员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对重剑运动员来说,其运动生涯只是漫长人生道路的短期阶段,结束运动生涯之后就面临二次就业,使得运动员面临更多新要求,须重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须从心理与行为等方面适应社会,所以重视培养重剑运动员心理素质并非只是竞技需要,更是运动员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加强重剑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的路径

(一)加强日常心理训练,提高适应能力

重剑运动员只有具备强烈进取心,方能有把对手战胜的动机,而乏味、枯燥的训练内容和单一、呆板的训练手段只会不断弱化运动员对重剑运动的热情。所以教练员要重视丰富日常的重剑训练内容,优化训练方法,激发出重剑运动员的参与热情,奠定心理素质培养基础。教练员可尝试将重剑攻守技战术编制成口诀,方便运动员理解,从而不断深化训练,成功吸引运动员的注意力,使其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为避免重剑运动员滋生厌烦、倦怠的不良情绪,教练员可在日常训练中融入培养心理素质的内容,采取自我暗示的方法提高重剑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当训练强度较大时,教练员可通过语言引导重剑运动员想象蓝天、大海、领奖台等;当运动员完成训练十分疲劳时,则可趁机培养其坚韧的毅力与顽强拼搏的精神,使其逐渐掌握心理的自我调整方法,包括自我说服、自我暗示、自我命令、自我鼓励等,形成在任何情况下均要完成训练任务的坚强品质。另外,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还要逐步增加训练难度,提高重剑运动员的心理适应能力,力争接近比赛水平。

(二)加强挫折体验训练,坚定独立意志

体育竞技运动往往以重复体验困难、障碍为特点,重剑运动也不例外,运动员难免会反复挫败[2]。重剑运动更强调靠思维判断与智力战胜对手,挫败具有双重特征,可能当智力判断失算时受到的打击更为明显,这就需要教练员加强培养重剑运动员勇敢体验双重挫折的精神,坚定独立的、不服输的意志。在训练环节,教练员尤其要培养重剑运动员充分享受挫败的心理,享受技术技巧与思维判断挫败带给自身的提高机会,从而逐渐变得理智、独立、自信,从而意志坚强、不可战胜。且重剑运动员要珍惜参赛机会,从各种比赛中获取失败的教训,磨炼承受失败的心理意志与能力。

(三)加强临场心理训练,调整比赛状态

一是做好准备活动,这不但能促使重剑运动员的机体进入到竞技的状态,还能调整其临场情绪,强化比赛信心。所以教练员要针对重剑运动员的日常习惯与个性特征,科学安排其做准备活动的内容、方法、难度、强度。二是鼓励重剑运动员轻装上阵,用亲切的语言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与斗志,排除所有干扰轻装上阵。如果重剑运动员缺乏信心,就可使用激将法,将其心中的拼搏精神点燃;如果重剑运动员有思想包袱,就可要求其不考虑比赛的结果,拼搏到底就代表胜利。三是使用呼吸调整法,消除重剑运动员临赛的恐惧感与紧张情绪,避免其表现出过度焦虑、怯场、慌乱等不良状态,从而调整呼吸,放松心理。

(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升整体素质

当前,运动员培养模式存在偏重技能训练与比赛而忽略对运动员的品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弊端,导致重剑运动员很难像同龄人般正常接受文化教育,导致其文化素质偏低,严重影响重剑运动员对问题有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也很难在实践中形成顽强的品质、优秀的认知能力、优良的个性品质以及良好人际关系。所以培养重剑运动员心理素质离不开文化素质教育的支撑,可尝试把文化教育纳入对教练员、运动员的考核范畴,建立起运动员基础性的文化教育机制,保证重剑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的课时数,逐渐提高文化素质教育水平,提高重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与整体素质。

篇7

关键词:钢琴表演;心理素质;训练方法

中国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74-2

自钢琴发明至今关于论述钢琴演奏技巧和乐感培养的著作不胜枚举,其研究领域和训练方法已经相当深入和系统。游刃有余的钢琴技巧和良好的乐感是能否完美诠释一首作品的关键。但影响现场演奏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也不容忽略,那就是一个演奏者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心理素质特性

影响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好坏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也有受后天教育、环境和个人阅历的影响。通常性格开朗外向的人要比内向的人心理素质强。但是如何培养和提高心里素质,可谓知者寥寥。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现场演奏着心里素质的表现很内在和隐蔽,时隐时现,难以把握。再者它始终和钢琴演奏活动中比如技能熟练的程度还有乐感等诸多因素经常混为一团,使得人们难以对其理出一个清晰的头绪。所以,现场演奏心理素质是钢琴演奏中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的重要心理活动。

二、培养钢琴演奏者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对钢琴现场演奏至关重要,同时也对所有技能性的专业学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钢琴演奏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演奏技术并驾齐驱,同等重要,是钢琴演奏技能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与其他能力相关,但又有本质区别,是独立的。

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会让演奏者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把平时的技能练习更好的展示给听众,同时也能很自然的将自己的个性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还有音乐审美完美融合,展现给大家的就是轻松自信的状态,所以钢琴作品的完成也会很完整和流畅。

而如果在钢琴演奏训练中忽略了对演奏心理素质的训练,往往会在作品完成中不尽人意。因为钢琴演奏是一个现场动态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大量复杂的技术操作需要大脑具有强大的信息容量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一个心理素质不好的钢琴演奏者往往会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练习技巧弹奏方面,没有精力对钢琴作品进行艺术审美和加工,这就是在音乐表现上处理的粗糙、强弱不分、层次结构不清晰不流畅,缺乏韵律美,就是我们所说的演奏的作品打动不了人,作品完成得很生涩。在技术上就表现为弹奏紧张、慌乱、应变能力差、对触键强弱不能很好有效地控制,稍有不慎,便会弹错音,更有甚者会出现演奏中断。

三、钢琴演奏心理素质训练

首先我们应当明确,心理素质不同于演奏技术和乐感,因为它既不是肌肉运动的生理机能,也不是综合艺术修养以及个性和气质的体现。它是在钢琴演奏的整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能力。正所谓熟能生巧,这说明心理素质同演奏技巧一样具有技能的特性,一经掌握,便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以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把上台演奏出错的问题原因归咎于学生练习不足、技术不够。但排除以上因素,不难看出提高演奏心理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从忙于应付乐谱和弹奏到有更多精力去体现音乐审美和个性表达,使之发挥更加稳定。这需要我们在日常钢琴教学实践过程中真正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一)营造积极的心里暗示

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往往比批评更加重要,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有良好的耐心和修养,上每节课听学生弹奏作业时,要完整的听完,不要打断,更不要因学生错音太多,节奏不对大发雷霆.要呵护学生,古语道“严师出高徒”,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老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更加信赖和尊重老师,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愿意展现自己,相信自己能很好的完成钢琴演奏,喜欢上钢琴演奏这个专业。只有真正的喜欢钢琴,学生在上课中才能全神贯注的融入其中,只有真正喜欢钢琴,才能在钢琴演奏中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学生更有自信。这是能在舞台上展现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基础。

(二)科学的背谱方法

很多钢琴演奏者会出现一个背谱“怪象”,平日里练得“滚瓜烂熟”的曲子,放到舞台上演奏的时候,只要因为心理紧张一出错或一中断,就完全没法继续演奏,可谓脑子一片空白。这个现象是因为演奏者在平日背谱的时候是通过手指肌肉大量反复的弹奏训练,所产生的条件反射,是我们俗称的“肌肉记忆”。它的特点就是演奏者不管是否用心认真地在思考,同样能进行演奏。但是靠“肌肉记忆”的背谱方法是极其危险的。它是演奏者在舞台上忘谱的根本原因。

想要在舞台上完整地演奏作品,科学的记谱方法是关键。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演奏者能很好地完成背谱:

1.分段背谱。把一首作品分为几个段落,然后打乱演奏顺序,让身边的老师或者同学随意抽取其中一段或者几段进行检测。任意一个段落能正确无误的背下来演奏才算过关。

2.分析结构。在我们开始背谱时,先分析该作品结构,找出规律。这对我们理性地记谱有很大帮助。如一首钢琴奏鸣曲的呈示部和再现部会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先把它们的相同点找出来,分析调性和结构,当我们把呈示部牢记以后,会发现再现部也能很快背熟。

3.慢速背谱。放慢速度背谱是为了打破手指演奏机能的惯性。通常我们按照原有的速度弹奏一首乐曲的时候,可以通过哼唱它的旋律,双手能跟着旋律弹奏下来。但当把该作品速度放慢演奏时,我们不再可能通过哼唱旋律的方式把乐谱背弹下来。这时就需要演奏者能够真实、理性的把作品每个结构每个音通过大脑清晰的记录。

4.冥想记忆。暂停演奏,把乐谱从头至尾的冥想一遍。如果能在大脑里完整顺畅的“演奏”,那说明我们的大脑已经完整的将该作品记录下来。如此一来,即使在演出的过程中因为手指技术的原因出错,演奏者也能很顺畅地把该曲继续演奏下去。

5.模拟舞台表演形式演奏。很多演奏者在平日里能轻松自如的演奏是取决于能有大量的时间弹奏手指活动练习。等手指活动准备工作一切就绪,方能开始弹奏演出曲目。但在实际演出开始前,我们往往没有很多时间做手指活动准备工作。有些人一旦少了活动手指这个环节,就会造成心理紧张和压力。所以在平日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没有进行手指活动准备的情况下,试着把需要演出的曲目弹奏一遍。如出现演奏不足之处再单独抽出来练习。这样久而久之能让演奏者摆脱必须进行手指活动练习方能进行表演的心理依赖,增加演奏者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在舞台上完美地演奏,都需要平日里的千锤百炼。以上几种练习方法需要演奏者能有足够的耐心、细心与恒心。当用以上任何一种方法训练背谱出错时,一定不能任由问题存在而置之不理,要知道平日里任何一个地方的出错都可能造成舞台上表演失误的隐患。

(三)大量的舞台实践

没有一种方法比起大量的舞台实践对心理素质的培养效果更为明显。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舞台实践则是检验学生钢琴现场演奏以及综合实力的最佳平台。笔者在出国留学期间,就曾经历过被演奏家级别的导师安排在一天之内,在笔者事先不知情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参加了两次非常重要的演出,当时忐忑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是经历了那次锻炼以后,笔者在舞台上演奏的自信心有了显著提高,对上台表演也不再有恐惧心理。

所以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先从小型的演出开始锻炼。当学生能够

完全胜任小型的演出,在一次次获得成功后慢慢地有表演的欲望,再让学生到更大的舞台上去锻炼。当有了大量的演出经验,慢慢地适应了舞台上的氛围之后,渐渐地演奏者就会把上台表演变成习以为常的事情。当一切以平常心对待,自然也就没有了紧张感。

(四)严格的训练

在钢琴演奏教学实践中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消除学生恐惧抵触心理并不等于不严格要求学生。一部钢琴作品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小段落演奏的再优美,但是整体乐章却错音频出甚至中断,那么作品的完成其实也是不理想的。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正确科学的练习方法是任何技能性学科的关键。教师平时应该要求学生把技术演奏困难的段落抽出来慢练。如果只是一味地快速弹奏,手指容易疲惫不听控制,音和音之间容易粘到了一起,没有颗粒感与层次感,久而久之学生愈发地紧张和不自信,这也违背了教师教学的初衷。

再者,演奏者还需要了解作品的构思、背景、时代特点、主题性质以及主要结构。进而能更好地安排音乐层次,对乐段做更为细致的深化和处理,把握住乐曲的整体风格,理性地完成乐章的演奏。演奏者只有深入音乐、体会音乐、才能做到完美地诠释音乐作品。

四、结语

钢琴演奏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培养,是近年来才提上议程的课题,是一个需要长期艰苦训练的过程。随着钢琴这门高雅的技能性演奏艺术走进了千家万户,被大家所认可,人们的欣赏水平也不断地提高,我们整体的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在培养学生优秀钢琴演奏技能和良好乐感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的重要。有成功就有失败,对成功者多加鼓励和赞扬,让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失败的学生则多做总结,多给予鼓励而不是指责,让学生败而不馁,更加努力上进。同时,多带学生到音乐厅参观学习,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怀着一颗平常的心态,只为学习和提高,不急功近利于只为拿奖拿名次,让学生能够充满激情全神贯注地将钢琴作品完美地奉献给听众。

参考文献:

[1][波]约・霍夫曼著,李素心等译.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8.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7.

篇8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大量相关信息资料的浏览与参考,对济南市参加过NIKE杯高中篮球联赛的篮球运动员心理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对高中篮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得出在训练中,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能够进一步提高运动水平和比赛成绩的结论。

关键词 心理素质 培养 高中篮球运动员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济南市参加过NIKE杯的各高中篮球运动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报刊、杂志等获得有关心理训练的资料。

2.观察法:通过观察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有关情况,了解场上运动员的心理状况,以及进行分析运动员的心理反应现象。

3.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分析,获得资料,在总结以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探讨高中篮球运动员在平常训练比赛中挫折心理的产生及调节方法。

4.问卷调查法:通过对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5份,回收率95%。

二、结果与分析

(一)造成影响运动员比赛心理因素的分析

1.主观因素

(1)双方的竞技水平:通过调查统计得知有86%的人认为当双方的竞技水平越接近,比赛就会越激烈,双方运动员都会全力以赴去争取赢得比赛的最后胜利。而当双方的竞技水平相差很明显的时候,竞技水平比较强的队伍就可能会出现轻敌的现象,以至于失去本该赢的比赛。(2)比赛的重要性:有73%的人认为比赛的重要性也是影响队员发挥的一大因素,比赛的重要性不一样,队员的心理也会有一定的改变,而这种心理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队员比赛中的发挥。(3)队友的发挥情况:有50%的人认为在比赛中队友的发挥情况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变化,比赛不是一个人的,只有拥有团队的配合,才能够赢得比赛的胜利。由于高中生现阶段的生理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易冲动,喜欢争辩,在比赛中遇到不利于自己的局面时往往无法自制,以致失去比赛的胜利。(4)对胜利的过分渴望:有43%的人认为,对胜利的过分渴望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会使队员产生焦躁的心理,一旦发挥不好则会影响全局。

2.客观因素

(1)场上思维的不集中:通过调查统计显示有86%的人认为影响高中篮球运动员心理因素最主要的就是精力分散,思维不集中,甚至思想不在比赛上。(2)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有54%的人由于对比赛中个人发挥过于自信,这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变化,把个人能力的发挥过于看重,这样反而会造成个人能力在场上无法正常的发挥。(3)教练员在比赛场上的暗示与调控:有19%的人表示,教练员在比赛场上的暗示与调控对他们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高中生篮球运动员无论是平时的训练,还是在比赛中的应用,都是在教练员的调控与指导下进行的。

(二)高中生心理训练方法

1.模拟比赛训练法

(1)模拟比赛内容:教练员可以先将队员进行分组,保证实力水平没有太大差距,这样使运动员的训练更贴切于真实的比赛,同时让运动员切身感受到由于实力接近所造成激烈对抗时,体力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性。(2)模拟比赛环境和气氛:模拟赛场现场的喧闹环境和比赛气氛,这样会使运动员产生一种适当的压力,借此让运动员以一种对待大赛的心态来对待这场比赛,把自己想象身处大赛的情形。

2.多样化心理训练法

(1)思维注意能力训练法: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对思维注意力的培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训练中要提高运动员对技、战术练习的思维注意能力的集中,提高个人对比赛和训练的兴奋度,才能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2)预见性训练法:要求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要有预见性。 随时应对球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教练员强调防守中“人球兼顾”则是要求既要注意对手的投篮,又要注意他的突破进攻的可能性。(3)多样化的训练手段与丰富的训练: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手段与丰富的训练内容,开拓运动员积极想象思维的能力,培养运动员对各种突况的应对方法。(4)自我暗示训练法:运动员状态不好时,通过语言暗示摆脱不良情绪,促进运动员比赛中的更好发挥。(5)自信心提高训练法:教练员要让运动员在心理上形成敢于和任何球队相抗衡的良好心理素质,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

三、结论与建议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高中生不仅要加强对身体素质的训练,心理素质的培养也至关重要。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对比赛的胜负是非常关键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因情绪不稳定而引起心理状态的起伏,影响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从而影响比赛成绩。高中篮球运动员在训练中,应处理好体能、技能、战术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在大强度对抗的前提下,做到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合理安排训练的强度。技战术训练的安排要遵循实际情况下的心理变化规律。心理训练要遵循自觉积极性原则,个别对待与重复性原则,循序渐进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教练员要帮助运动员搞清这些心理技能训练的原理,使运动员最终自己掌握这些心理训练的技能,并能够自身独立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婧.篮球比赛与心理[J].四川体育科学.2004(04).

[2] 张.浅谈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03).

篇9

关键词: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2-0100-02

一、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确立

1.必须符合教育的总目标。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构建必须置于人的全面素质教育的任务体系之中,注意与德、智、体等几方面的各项教育目标的衔接,必须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为实现充分个性化与顺利社会化服务。

2.必须从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出发。心理素质是指在遗传的基础上,在教育、环境及主体实践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心理能力、心理状态及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的状态主要体现在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以及由心理因素所影响的行为的社会适应状态上。

3.应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心理教育指对人的心理的各层面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积极影响,从而达到心理素质的全面优化。它既是有别于心理学的教学,也不是某一分支学科理论的具体应用,而是需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治疗学、心理测量学等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同时需要有机地运用教育科学、社会学、人口学、哲学等相邻学科的原理、研究方法及具体技术。这样,才能科学地确立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4.必须注意内容的全面及系统间的协同。心理素质各要素对于促进人的发展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要与素质教育总目标协调统一,同时还须注意心理素质内部要素间的协调统一。在智力、非智力能力、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心理品质及行为适应之间,他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在设定每一发展阶段的课题时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还应注意内部要素间的具体协调统一。

5.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为依据。遵循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要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初期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互相衔接、持续发展的关系。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既有本阶段共同年龄特征,又存在着个别差异。

二、构建心理素质教育的本土化模式

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建构有两条基本的途径:一条是实践的途径,即从实践中自下而上地逐步积淀形成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另一条是理论的途径,即以理论教育为起点,结合心理素质教育实践所形成的模式。从教育理论的高度来看,更应强调第二条途径的开掘,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在雄厚的教育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实践的要求。在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建构的起步阶段应该有清晰的框架,具体地说,应具有如下特点:

1.有特色。特色就是与众不同的风格,从宏观上讲,应建构适合国情的规范模式。近些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教育实践是富有本土化特色的。从微观上讲,一个地区乃至一所学校,构建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也应考虑地区和学校的情况,体现自己的特色。

2.高起点。虽然我国心理素质教育还处在发展初期,但不能因此而降低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要求。如果草率套用理论或者按部就班地沿袭别人的老路,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建构势必会经历一段低水平的重复过程,就会滞后于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3.可操作。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模式的两个端点分别连接着理论与实践,模式是理论与实践上通下达的中介和桥梁,因此,能否有效地进入操作状态是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适应性与效用性的重要标志。任何一种模式的建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实践问题,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建构也是以理论为指向、操作为基点,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效能。

三、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从现代教育的意义上理解,心理素质教育已进入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本着一种大课程的思路,结合心理素质教育实践运作的取向,可以从发展性―矫正性、显性―隐性两个纬度建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

1.认知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发展性―显性区间的第一种课程形态,它以增进人的心理成长为宗旨,以心理素质教育的进程为依托,组织师生互动的心理情境。它通过交流、对话、论辩、述理等形式促进学生对心理现象、心理品质、心理调控及心理建构等方面的认知。认知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是探究和建构式的,注重营造认知的氛围,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认知主体,民主、平等、合作地介入到认知性的心理素质教育进程中,增进心理认知的发展和心理品质的提升。

2.融入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发展性―显性区间的第二种课程形态。这种课程是指在学校常规教育活动中,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技能、情意特质和人格素养,从而完善心理技能的一种课程形式。“融合”乃是有机的结合,是使课程实现内在联通、一体化的契合。心理素质教育作为一门导引学生心灵成长发展的课程领域,其主体应是发展性、塑造性的,即在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各门学科课程以及班会活动、团队活动、文体活动等都隐含心育资源,如能充分挖掘其隐性的教育价值,就能达成融合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

3.活动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发展性―显性区间的第三种课程形态。由活动课程到活动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并不是课程形式的变化,而是课程内涵的变化和功能的拓展。活动课程对人的影响是综合的,是道德的、审美的、心理的多重教育影响的复合体。所谓活动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就在于根据心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活动课程中融合心理素质教育的原理、方法与技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与体验为基础,增进其心理品质发展的教育进程。

4.矫正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矫正性―显性区间的一种课程形态。随着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发展性”取向的逐步确立,以及“发展性的心理咨询”、“积极的心理治疗”的诞生,学校心理矫正的目标也逐步与发展性的心理素质教育目标融合。

5.隐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发展性―隐性与矫正性―隐性区间的一种课程形态,体现了隐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发展性与矫正。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是基于“养成”的复杂过程,心灵的成长需要“润物细无声”的环境氛围,不能追求“速成”。从心理品质的发展来看,知、情、意、行等要素构成了心理发展的整体,这一整体结构是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隐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正是以生活(主要是学校情境的生活)为媒介,通过无意识心理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成长。

四、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类型

独立性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心理素质教育科学课和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前者是一门传授较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知识,进行心理自我教育的独立课程;后者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原理,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为主要目标和内容的心理训练课程。

人的心理发展是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人与环境互动的活动过程中实现的,一刻也离不开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有心理活动参与,都有培养某方面心理品质的作用。但人的心理品质是一个整体,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单项或某类活动难以解决全部心理品质的培养问题。同时各科教学与各种教育活动都有其特有的教学目的和训练内容,当前教育教学活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忽视心理素质培养的倾向。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以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训练为主要目的,因此,开设独立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对儿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实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比其他单一的活动课的作用更深,难度更大,周期更长。它需要根据不同心理品质训练的特点来组织教学。思维训练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意训练要精心创设情境,心理问题和疾病的矫治要精心创造一种互助合作的气氛。心理品质的多样性,要求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富有实效。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过程,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

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的类型很多,如测量课、游泳课、训练课、矫正课、角色扮演课、社会活动课等。在开课上要求创设密切配合的心理气氛,建立师生和谐的、真诚的、共情的心理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对学生的表现关心、理解,但不责备、惩罚,活动中遵循心理辅导的原则,让活动过程变成心理辅导与治疗的过程。

非独立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是在具有多种角色人物的活动中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课程。它包括学科性心理素质教育课,即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活动性心理素质教育课,即在活动课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非独立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实质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社区、家庭、校园、班级环境。融入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

五、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它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把学生作为生命体,注重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精神风貌和精神力量,注重发展其公民意识、现代意识和思维方式及非认知因素。它要求发展个性,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

2.发展性。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成长。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通过心理素质教育,激发其成长的动因,促进他们度过心理成长的各个关键时期,从而积极地面对成长中的各种挑战,实现最佳的发展。

3.感悟性。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心理素质教育的任何教育结果都要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迹。这种教育结果的获得,要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对活动、事实、经验等去体验、感悟,而不是教师谆谆教导。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践活动;探讨

一.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通过激烈的竞争推动社会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同时带来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精神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高职院校学生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适应新学习、新环境、新的人际关系,以及适应教育收费制度、人事体制改革、求职就业压力等方面,都容易产生心理适应问题,处理不好可能带来消极、焦虑、恐惧等情绪问题进而影响到学习、生活各方面。所以。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也是现实的迫切要求。

二.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原则是指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它是高职生心理素质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教育性原则。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高职生心理素质教育要从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着手,以保证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经常持久地坚持下去。高职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一项新的教育工作,因此,我们必须重在建设,立足教育,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客观性原则。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具有客观性,我们要用的唯物观对待学生,认识学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解决他们存在的心里问题。

(三)主体性原则。注意学生主体意识的调节作用,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尽量发挥其特长,培养个性。如有的学生坚持公道,是非观强,可担任管理型的干部,有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强,可担任业务性的干部,使干部的能力互为补充;教育是双边活动,“教”居于主导地位,而“学”居于主体地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意识的转化,才能达到目的。

(四)规律性原则。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内在的规律性,人的心里活动是有规律性的,在对学生教育时要尽可能遵循学生的心里活动规律性。

(五)发展的整体性原则。高职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于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所以,在确定高职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时,始终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

三.高职学生心里素质教育的训练方法

心理素质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应当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去,使其能够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

(一)知识传授法。全面系统地向高职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保健技能。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专家报告、观看影像资料、阅读学习材料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感觉、记忆、思维等的训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通过感觉方面训练,提高敏锐的观察力;通过记忆方面的训练,发展良好的记忆力;通过思维方面的训练,培养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能力。高职生心理素质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可以将课堂讲解、问题情景设置、心理剧表演、案例分析讨论、心理测试、自评自述、心理行为训练等有机地融于课堂教学之中,使高职生在较为轻松愉鼓励学生富于幻想,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使学生智力得到良好的开发,能在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很好地了解和把握自己。

(二)学科渗透法 。将心理素质教育有机渗透于学科教学过程。

(三)竞争、实践的方法。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现代社会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要通过校园学术活动及各种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里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拓展,对学生进行以实践教学为主,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使学生真正做到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开阔视野,启迪心智。提高心理素质,锻炼意志体魄,从而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之,心理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项系统而见效慢的工作。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引导他们正确面对自己、面对社会、面对现实,及时培养和调节好心态,以积极的态度把握好人生,既是现代教育工作的目的,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形势从多方面、多途径入手,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冯正直,王滔,吴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 张建平.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05,3

[3] 陆洪.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职业技术育,2007,8.

[4] 王湛 刘利民 河南省社科联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