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15:2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认识到目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就需要对症下药,积极分析现状、总结原因,然后切实的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品质,为打造高素质的健康心理人才而奠定基础。提高学生心理健康,不单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家庭教育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早的了解小学生心理,引导其树立健康的心理标准,为推动学生心理健康而努力。
1.1自身发展的需要
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正确认识自我的过程,是为其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小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基石,是其以后踏入社会的基础。如果能够在学生时代及时、尽早的了解其心理健康程度,并能够进行有效、恰当的引导,必然能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适时的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也能够帮助学生尽早的摆脱一些错误心理知识的诱导,提高其认知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其自身的发展。
1.2家庭教育的需要
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第一步,是学生进入学校和社会的前提。学生的心理健康课,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家庭教育的延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切实的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状况,如年龄、性格、认知能力和心理接收程度等,制定出符合其自身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最终,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性提升。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切实的与父母一道,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的顺利施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
1.3社会进步的需要
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课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深入改革正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心理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小学生作为未来时代的主流,其心理健康程度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因此,作为教育环节,一定要从大处着眼,具有大局观,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教育主体的一部分主抓起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断的适应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自我改革,引导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提升,保证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全,实现学生心理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推进社会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2.总结
篇2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剧烈,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论文投稿学业压力日益加剧,虽然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做了研究,但就家庭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没有做较深层次的研究,所以本文通过对家庭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国家级期刊征稿使人们对于家庭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有一较理性的认识,塑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的和谐。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状况。
1.2 专家访谈法:走访专家,收集专家对于此课题研究的意见。
1.3 理论分析法: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此课题进行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心理健康的界定:日本学者松田岩男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1]。”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对
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适应,能发挥潜能,过有效率的生活。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的另一个代表人物。他最著名的是需要层次论,即人的自我实现的基本倾向包括5 个层次,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
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之间加上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当低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一种新的需要和不满足就会出现。马斯洛认为个
人得到的满足需要的层次越高,人的心理就越健康。它的基本信条是:人拥有成长、改进并使他的潜能发挥到最充分的内在驱动力。而自我实现的人就是达到了个人发展最高水平并充和“为所当为”这两个原则的指导下引导来访者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生存状态进入超越自我的生存状态,帮助来访者设
法解除已经形成的心理困惑、矛盾与冲突,并最终铲除其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森田疗法适用于文化程度较高或对东方文化有些了解的人群,而大学生群体的领悟能力是最强的一
个群体,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运用森田疗法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可以使他们能够坦然面对现实生活和尽力调控自我,使其更好地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①引导大学生以“平常心”来看待意识的内容和本体,体验到意识本体的存在。让他们学会以“顺应自然”的态度来面对自我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②引导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转换,从而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先让他们从观察自己身体的状态和意识入手,逐渐转换到对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慢慢发展到对自己的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然后再在上述自我体验的基础上,转入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高一层的意识,逐步提高元认知能力。③引导大学生转入意识的主体。教育职称论文投稿使个体知道哪些是可以控制的事物,哪些是不可控制的事物,并且针对可控制的事物,充分领悟和运用“为所当为”的原则。
现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竞争残酷激烈,人们不得不拼命地工作以追赶时代的步伐,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许多人成了神经症患者,导致不能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尤其是当代大
篇3
目前开展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着重对已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矫治,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倡导发展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着眼于心理素质结构的优化及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每学期初,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量筛选出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以及仔细调查来自非常态家庭(单亲家庭、离异重组家庭等)的学生,为其建立心理档案,注意做好保密措施,做好对后续的学习和生活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干预。其次,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基本的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最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预防机制不是阶段性的,而是长期性的举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注重前期的适应性教育和后期的干预性教育,更应贯穿于中学阶段的全过程,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二、建立学校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机制
首先,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把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纳入干预机制,还有另外一个常见的认识误区,把“差生”作为重点对象,忽视了优秀学生的心理困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中学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针对全体学生。其次,采取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途径。
第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休闲辅导,投入专项经费,增加学校休闲娱乐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放松身体提供客观条件。另外,为学生进行休闲意识和休闲能力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休闲品位。
第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选择适合学生身体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系统地普及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第三,创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家校合作,使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另外,还有净化校园风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策略。再次,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确立以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学习心理教育。通过归因训练、利用奖惩手段等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基本的学习策略,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2)社交心理教育。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推进中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尊老爱幼,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3)行为心理教育。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早恋问题,应对逆反心理、网络成瘾等心理困惑。最后,区别应对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中学生群体。当学生出现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类心理问题时,应积极进行医学治疗,另外需注意一种情况,即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心理危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普兰提出,他认为:“每个个体都在努力维持内心的一种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自身与环境能够平衡及协调,但是一旦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针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应明确问题的根源,制订问题解决的计划,逐步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
一方面,加强行政组织队伍建设。成立由教育管理部门、校级领导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政组织,加强责任意识,明确职能,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中,最高领导是主管校长。主管校长直接领导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心理咨询室指导班主任、学科教师以及团队组织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体系中。另一方面,制定相关规章管理制度。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制度,提高学校专职教师、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各地区、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政问责制度,真正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建立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考核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定晋升和评职称的实施细则,并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培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机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激励功能。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通过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等专业的心理量表的检测结果,客观公正地评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根据需要调整方法和手段,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调适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意义深远。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传统的由领导单方面评价的方式,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也极具参考价值;其次,评价内容全面化,改变传统的重视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最后,评价方法多样化,改变传统的纸笔考试,增加竞赛、活动等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
篇4
一、技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1.人生目的不强
不少技校生是中考和高考中没有进入理想高中或理想大学而无自主选择进入技工学校的,并非主动进入,中考或高考的失利使他们产生挫败感,认为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进而对人生感到失意和沮丧。且现在的技校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受长辈的过分关爱,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对于人生的目的更没有一个确定的预期,不了解人生的阶段性和学习的主次性,缺乏人生的长远规划和阶段性规划,在学习成长方面显得很困惑,对所处阶段无所适从。
2.厌学心理突出
一些进入技校的学生在之前的初高中学习成绩并不好,而现行的学习成绩评判标准往往使他们被评入“问题学生”的范畴,相对不公的待遇使他们在进入技工学校前就丧失对学习的信心,缺少学习上的成就感,即使技校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理念,他们仍认为自己不会在学习上取得成功,从而厌恶学习、逃避学习。另有一部分学生在思想观念上认为到技术学校就是学习一门吃饭的手艺,理论课程和基础课程都是白费力气,从而放松自己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在学习上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3.自卑情绪严重
进入技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上存在很多困难,部分技校学生因为中高考的失利进而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情绪和自暴自弃的心理。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很难正确面对和处理这种自卑情绪,他们往往会用另外的极端方式来掩盖自己的自卑而出现逆反心理。这种消极叛逆心理导致学生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和不合群的病态性格,带有自卑感的学生看待问题缺乏自己的理性分析,很容易陷入片面化和情绪化的状态。
4.人际关系紧张
技校生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家庭成员关系上。由于初高中学习成绩不理想,被简单的成绩评判标准判入“问题学生”的行列,一些技校学生对老师自然会有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疏离感,不信任老师,很容易对老师的工作形成对立情绪,引发不良的师生关系;在同学关系上,有些技校生只限于与同乡和好朋友交往,他们不愿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随着性意识的觉醒,他们渴望与异性接触交往,但由于情感的冲动和理性的缺乏,许多技校生并不能分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不能理智地对待自己朦胧的情愫;在家庭成员关系上,很多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比较困难,这诚然也与一些家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有关系,有些家长习惯了以成绩来评判孩子,缺少对孩子自身个体的尊重和性格的培养,而处在青春躁动期的技校生也很难理解父母教育的本质,轻视父母的存在和价值,与父母经常发生冲突。
二、技校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1.心理健康教育同质化,转变技校教育的思想观念
所谓“成才先成人”,尤其对于不以学习考试为第一要素的技工学校而言,教书和育人,后者显得更为重要。技工学校则是直接面向社会职业岗位的学校,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固然值得重视,但同时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日后在社会获得发展的必备条件。这就需要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首先在技工学校教育观念上进行转变,努力从各个方面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平等、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教师要转变观念,变职业教育为能力培养教育,改变以往只看成绩合格不看能力的测验评价方法,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校方不应只用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来评价学生,还应把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纳入到技工学校的测试范畴,为社会教育出既心理健康又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2.教育方式多样化,善用现代网络技术
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开展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使学生更广泛地接受社会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建立心理咨询室。要想心理咨询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等原则。注重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家庭是学生教育的第一课堂。很多家长只重视学生的智育而忽略了学生的德育、体育和心理教育。学校可以设立学校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加强家长对学生的了解,开设家长课堂对家长教育进行引领,从而通过家庭教育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同时,技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方式上,学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开辟师生零距离沟通渠道。通过开拓新媒体平台、加强学校微博、微信体系的建设等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和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3.教育活动丰富化,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启发
学校可以多场次开设关于健康教育方面的讲座,邀请心理教育专家或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毕业生,对在校学生进行学习经验和心理正能量的传递。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生活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如举办艺术节、运动会、篝火晚会等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健康才艺。
定期举行学校技能大赛,努力做到“院校专业覆盖,教师学生齐参与”,联系学生的思想、技能、职业道德等几个方面开展教育,因为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学生总是乐于参与各种活动,而通过技能大赛的举办,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不断得到启发,而且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带动力和集体向心力,从而以榜样带动成长,在学生心理上传递教育成效的正能量。
篇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论,掌握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学会对不健康心理进行调适与矫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体、智能、情感、意志、个性、行为等发展到更佳状态所进行的全部实践活动。
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形成纵横交错,多方位、立体化的大学生心理支持系统,旨在全方位、多途径帮助大学生形成优良的心理素质,以此带动全面素质的提高。
2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表征
有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被抽样调查的13.1万大学生,有心理疾病者高达21.13%。有位调研者曾经调查了北京20所高校,结果也表明,本科生中因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总人数的37.6%;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66%。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诱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其一,环境应激。生活环境、学习条件和方法的变化、同学之间交往的语言隔阂、生活习惯的不同等,对多数学生首次远离家门,离开长期依赖的父母以及其他的亲人、朋友的大学新生构成了挑战,这些变化意味着大学新生将开始独立生活,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动手解决学习、生活以及交际等众多问题。如果不能适应这种环境应激,容易造成有些大学生出现烦躁、焦虑情绪,甚至可能出现擅自离校的冲动行为。在我所带的班级中就有这么一位学生,因家庭矛盾难以解决,导致心情烦躁,行为也异常起来,继而发生与同寝室的同学发生矛盾。在这双重矛盾的驱使下,擅自离校达一个星期之久。其二,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理想自我”与现实的矛盾。大学生作为同辈人中的佼佼者,青年人所独有的理想特征,决定了很多大学生步入大学殿堂后即开始设计自我完美的未来。然而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客观因素会阻碍“理想自我”的实现,可能造成部分大学生企图逃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甚至出现过激行为攻击社会,部分学生因此而消极颓废、苦闷、不求上进、沉溺于玩乐放纵,甚至有自杀企图等心理健康问题。在我的学生中,也有这样的人,中学期间学习非常优秀,本想到大学来继续中学的辉煌,但到了大学之后由于优秀的学生非常多,自己显得很普通了。于是在几次失败之后,就表现出另一番景象:经常不上课,也不按时完成老师的作业,曾一度消极颓废了一段时间。在我的关注下,改变了她的心态。其三,在人际交往中的有障碍。在大学阶段中,大学生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尝试应酬性人际交往,在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的同时,当自己的交往成功或失败时,经常作出极端性定性评估。部分学生在交往中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孤僻的困境,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其四,与性有关的困扰。随着性生理的发育成熟,大学生的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健康的性观念和性意识不仅会造成其心理问题,对两往上往往有不健康的目的,当目的不能达到时,常表现出怪异的行为特征,比如同性恋、露阴癖、恋物癖、窥阴癖、易等。及时是正常交往,当恋爱双方发生变故时,也会导致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此外,对重大丧失的不适应等,也是诱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需要面对很多新的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是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很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还存在一系列偏差和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3.1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和重视不够
虽然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很多高校仍然存在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认识不清、重视不足的问题。在高校中仍然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化倾向,将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都视为思想道德问题。并且由于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不到位,使得广大师生对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概念的认识存在着误解,导致大家忌讳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很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投入专项资金严重不足,心理健康中心建设不完善,设施配备不健全,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高效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
3.2专职工作人员缺乏
目前很多高校仍然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缺乏的现象,整个学校几千学生的教育工作只有一位老师负责,有些学校由德育教师、政工干部、医务人员等兼职担任,缺乏专业性,必将影响工作效果。心理咨询工作很容易受到咨询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还应加强对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咨询技术,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业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3.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动态开放性
目前几乎全部高校已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或必修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健康成长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但是仍有很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普及力度不够,只有少数学生能从中受益。一些学校按照学科知识体系预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置了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预设的目标、内容进行操作,违反了心理健康教育开放性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对目标的灵活变通,造成教学缺乏针对性,脱离学生实际。课程内容大多按照课本进行传统的备课,表现为传授心理学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没有针对学生不同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教育教学,实际应用性不强。课程实施方面,多采用专业学科式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互动,不能吸引学生兴趣,降低了教学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课程,它既有学科课程的性质,也有活动课程的性质。它关注的主要不是学生认知范畴的问题,而是通过认知实现各种心理机能的完善。
4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严重的还会使他们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为此,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和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社会和时展的需要。
5当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21世纪的中国将会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人在新世纪里又将会以何种精神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历史的责任,时代的重托,人民的希望都毫无选择地要求这一代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磨砺出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的身心。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尤其重要的。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5.1合理的定位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方法上和技术上的问题,而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只有领导的注重,才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真正的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实现其价值之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尺度,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发展,根据学生心理的特点和需求,积极的开展工作,面向全体学生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避免只关注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现象。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上要优化,将教育摆在首位,关心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高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遵循科学的发展观,构建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5.2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预防,从补救性为主转变为发展性为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站在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的高度上,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学生的心理治疗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解决“个性化”问题,也要解决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确立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为服务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发展性心理教育模式,发展性教育并不排斥矫正性的服务,而是把矫正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以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主、治疗为辅的发展性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同时应加强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的教育,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环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开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能量应该成为重中之重。
5.3高校辅导员要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技能要求很强的工作,作为在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在知识结构上要懂得一些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只有自己接受了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才能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上的心理医生是有区别的,因为辅导员所要工作的对象不是不可知的,而是确定的,是自己经常接触的大学生。这就为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提供了前提,为此,要求我们要积极了解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使得我们的心理疏导工作更有针对性。除此之外,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品质对大学生是最好的影响,要以身垂范,以收润物无声之效。因此,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心理修养,具备高尚的情感,要追求心理美,要本着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学生,每天我们要保持好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向上的心境,以此来影响身边每一个大学生。
5.4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正式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使之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切实了解大学生的内在需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中心,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此应着重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根据大学生在校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介绍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培养他们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例如:新生入学时期的焦虑、烦躁、彷徨、失落心理;在校中期可能产生的挫折心理;毕业前期的忧虑、不安心理等等。第二,教学课程设置的适应性。根据各个院校的特点,课程设置应突出“特色”,即与教育类型相一致,与大学生心理内容相一致,这样有利于大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优化心理素质。第三,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后指导的结合,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的结合,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讨论的结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吸引学生兴趣。
篇6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4-0004-03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1]。它是影响人们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然而,据美国卫生局报告,我国精神疾病目前占所有疾病的14.3%,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到17.4%[2],这表明我国心理健康问题形势严峻。小学生情绪能力和认知能力处于迅速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幸福感,更对其健康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此,有学者就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中有中度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16.4%,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4.2%[3]。这反映了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堪忧。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识到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学术议题,更是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基础,因此大量的研究先后探究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了把握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具体情况,本文对源自中国期刊网的453篇相关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深入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具体开展情况,为今后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1.统计方法
文献计量法,以频次、百分比为主。
2.文献取样
以中国期刊网为平台,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发表的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所有文献进行统计,发现有453篇包含“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章题录。
3.分析类目与单元
在对代表性论文进行参考的基础上,对以下6个单元作统计分析:年代分布、受资助状况、合作者人数、内容分布、作者机构及作者所在地区。
二、结果与分析
1.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
对2003~2012年发表的453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进行年代分布统计分析,如下页表1所示。除2005年(4.4%)和2009年(10.2%)出现稍大的波动外,我国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论文数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03~2007年的论文数为159篇,2008~2012年的论文数为294篇,分别占总数的35.1%和64.9%,后者较前者增长了29.8个百分点,这说明近十年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2.研究论文的受资助情况
对近十年来的453篇论文的受资助情况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结果发现有84.1%不受任何项目资助,仅有15.9%的论文受资助。在受资助的文章中,最多的是省部级项目(9.5%),来自“相关协会”(1.1%)及“国家级”(1.3%)资助的项目相对较少。整体而言,受资助的研究数比例低且不同级别间数额差异很大。这给未来的研究以启示: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全面开展需更多资助,尤其是国家级项目及相关协会项目的支持。
3.研究论文的内容
对453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见表3),结果发现“现状调查”(18.9%)、“相关研究”(21.9%)及“对策研究”(19.4%)这三项研究内容所占比例相当,但都低于“其他”内容类别(37.1%)的研究论文,而这部分论文是作者基于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某角度而提出的一般性看法或陈述,缺乏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综述研究”及“测量方法研究”则分别只占总体的0.9%、1.8%,这提示着综述性与测量方法类研究目前呈现出一定困境,亟待突破。
4.研究论文的形式及其研究力量
对研究论文的合作形式和研究力量进行分析(见
表4),结果发现,独著论文数占论文总数的67.8%,合著论文仅占32.2%,且论文合著以两人合作形式(17.2%)为主,课题组合作形式仅占0.7%。这表明研究者需加强各种形式的合作力度,组建课题组形式的专业研究团队,增强研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以第一作者的单位作为研究力量机构分析的基础,“其他(小学教师及协会等)”占研究力量的55.8%,其次为“师范类院校”(17.7%),而来自其他单位的研究相对缺乏,见表5。这表明,小学教师及协会是最主要的者,这些发表者的研究内容基本上是一般陈述性的研究,这与表3中关于研究内容的数据结果(“其他”类别即一般性看法或陈述性研究占最大比重)契合。由此可以看出,专业研究团队参与力度的薄弱可能影响到研究内容的的专业性与系统性,研究需更多专业力量的
投入。
为了进一步了解研究力量的分布,本研究对研究力量的省份分布情况作了分析,分布总体来说呈不平衡状。研究力量位列前五位的省份分别为:江苏(11.0%)、山东(7.5%)、甘肃(7.5%)、浙江(7.1%)与吉林(5.1%),表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较发达地区已经普遍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位列后五位的省份分别为:青海(1.1%)、内蒙古(1.1%)、(0.9%)、宁夏(0.5%)及新疆(0.5%),即我国偏远贫困地区的相关研究极度缺乏。
三、讨论
1.拓展测量方法
本研究发现,近十年来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数量较多,同时内容涵盖面较广,包括现状调查、相关研究、对策研究、综述研究、测量方法研究及其他研究等,但关于测量方法的研究却相对匮乏。目前国内研究仍较多引进国外的测量方法,易出现跨文化问题;此外,现有量表内容多侧重负面心理特质,与小学生发展的实际有所偏离[4]。我国研究者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心理健康的评估工具已经从单纯引进发展到自编问卷,量表内容在向多领域延伸,也编制出了一些信效度较好的量表。但总体来看,我国心理健康量表的信效度普遍较低,自编量表有低水平重复现象,测量积极心理的量表少[5]。即我国仍需本土化的较为统一的科学测查工具和标准。广大研究者需加强对研究方法的探索,改善测量工具,以便为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2.研究者的全面调动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需要研究者的积极参与。首先,对研究者合作积极性的调动。研究形式合作化已经是当今科研形式的主流,合作带来的团队资源整合有助于促进研究途径多样化以及研究本身的完整性、全面性与创新性。但上述数据显示,独立研究形式仍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主流。独立性研究在一方面保留了研究纵向的独特性及系统性,但另一方面独立性研究缺少横向文化间的合作交流。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6,7],即跨文化、跨地区式大样本研究缺乏。为此研究者应当积极寻找合作切入点,突破束缚,加强各种形式的合作以逐步完善研究维度。
其次,对经济落后地区研究者的调动。有研究者在关于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现状的研究中发现,8.4%的中小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或很差,其中有28.7%为小学生[8],这说明西部落后地区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非常强烈。但本文数据显示,我国一些落后的偏远地区,如青海、内蒙古、、宁夏及新疆等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极少,发展极慢,这也反映了落后地区小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客观经济条件的相对落后直接影响到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开展。同时研究工具的不完善、研究人力的不足等因素都妨碍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政府需增强支持,帮助其改善研究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呼吁更多其他地区的研究者多进行跨地域研究合作,提升研究意识,改善研究方法,加大研究力度。
最后,对各个单位研究力量的调动。本研究数据显示,群体主要集中在小学教育者及有关协会方面,他们多以见解性、描述性的研究为主。这些研究与其自身教育实践直接联系,更具现实意义,且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启发与思考,但这类研究缺乏专业性、科学性与系统性。由此,对来自不同研究单位的研究力量的全面调动可以融合多种研究优势,实现不同单位研究力量之间的互补,以便研究成果能更高效地应用于
实践。
3.展望
心理健康问题的低龄化趋势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总体上正在不断地深入和拓展。针对目前研究呈现的不足,未来的研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加强研究的问题解决指向性,增加对策研究,将理论积极运用于实践;(2)实证研究有待强化,研究方法需不断改进,尤其是测量工具的改进;(3)研究要迈向全面化合作,突破孤立局限,尝试跨单位、跨地域、跨文化研究;(4)研究可多围绕具体、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增加个案研究并综合群体研究以增强研究的临床应用性。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9.
[2] 肖旻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1-2.
[3] 沃建中,马红中,刘军.走向心理健康(发展篇)[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9-10.
[4] 郑日昌,张颖,刘视湘.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结构和量表编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2):30-34.
[5] 廖全明,苏丹,黄希庭.目前国内常用心理健康量表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探新,2007,27(4):74-77.
[6] 杨宏飞.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9-290.
[7] 袁国祯,陈灶火,杨碧秀.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50-52.
篇7
【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心理卫生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346-03
Survey On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 of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ObjectiveTo know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analysis the factors related to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to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s towards them. MethodsUsing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sampling 3000 rura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 Jiangsu, and launching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type survey by primary mental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 (MHRSP). ResultsScale reliability test shows: All subscales have good discriminating degree in the Scale. There are subscales with a higher detection rate of deviation such as: Conduct Disorder (16.1%), Learning Disabilities (14.8%), Mood Disorders (13.1%), Personality Defects (15.6%), which consist to the majo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Class, Age, Sex, Mother's Occupation, Family Income a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o score deviated rate of scales, Father Education Level, Mother's Education Level, Family Type, Whether The Student Is a only Child have no effect to score deviated rate of scales. ConclusionWhen we develop intervention programs to students in the region in primary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s, we should make them in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presence of majo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s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KEY WORDS】 rural, primary mental health Mental Health Rating Scale, mental health
小学生处在身体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的早期阶段。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可以为小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来源,而心理发育则需要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调查表明,我国约1/5的儿童青少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新的教育热点[1-2]。为了解小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小学生的自身特点,本课题组于2010年6月期间对苏北农村地区在校小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的现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江苏省北部地区(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盐城市、淮安市)农村在校小学生。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第一阶段:随机抽样,抽取江苏省北部5个县或县级行政区;第二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在以上5个地区内分别随机抽取1所农村小学学校,随机抽取班级,以被抽中班级全部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学校抽取600人,现况调查总样本为600*5(地区)=3000人。
1.2.2 调查方法 ①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ental Health Rate Scale for Pupil , MHRSP) [3]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和特种障碍共八个分量表,每个子量表各有10个项目,共计80项。各条目均采用Likert 3分法(0=没有,1=偶尔,2=经常)计分。计分为累加积分,各子量表得分0~20分之间,量表得分越高,说明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多。
1.2.3 质量控制 对调查的每一个环节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包括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调查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和资料整理阶段的质量控制。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软件进行双人双机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信度检验、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共发放3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2963份,有效回收率为98.8%。
2.2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2963例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11.7±1.21岁;男生1664(56.16 %),女生1229(43.8%);四年级871(29.4%)、五年级 984(33.2 %)、六年级1108(37.4%);单纯与父母住1465 (49.4%),与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住1261(42.6%); 单亲家庭237(8.0%);独生子女1074(36.2%),非独生子女1889(63.8%);
2.3 被调查者的心理卫生状况
2.3.1 量表得分的关联性 量表的信度检验显示,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0.922,大于0.7,由表1可见,各个分量表间的关联系数小于它们与总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比如学习障碍和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特种障碍依次是0.599、0.540、0.562、0.488、0.456、0.340、0.417,它们都小于学习障碍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0.723,这表明该量表中各分量表的区分度较好。
2.3.2 全部调查对象的量表得分情况 表2中列出了各分量表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行为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不良习惯、品德缺陷、特种障碍;其中行为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是该人群中比较重要的心理问题。见表2
2.3.3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偏离程度
分别以MHRSP各个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得分均值加一个标准差(x±sd)为界定, 高于此数值视之偏离, 统计出偏离人数 [4]。表2显示全部被调查者的各分量表的偏离检出率依次为:行为障碍(16.1%)、学习障碍(14.8%)、情绪障碍(13.1%)、性格缺陷(15.6%)、社会适应障碍(13.2%)、不良习惯(12.8%)、品德缺陷(10.5%)、特种障碍(9.9%);总量表的偏离检出率为11.6%。见表2
2.4 各个量表得分得分偏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分别以学生分量表和总量表的总得分“偏离”为因变量,一般特征中各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统计学检验。
经过单因素分析得:男、女生在社会适应障碍、特种障碍、总量表的得分偏离率上存在差异;不同年龄的学生在性格缺陷、不良习惯、特种障碍的得分偏离率上存在差异;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特种障碍、总量表的得分偏离率上存在差异;母亲职业不同的学生在学习障碍的得分偏离率上存在差异;家庭月收入不同的学生在特种障碍的得分偏离率上存在差异。见表3
3 讨论
3.1 本次调查采用的工具《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是在小学生心理调查中常用的量表。此外用于小学生心理调查的还有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5-7]。有研究显示[8]:《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8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834以上,说明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较好;全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943,说明该量表各测题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对本次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发现量表8个因子的区分度较好。因此依据MHRSP的调查结果评定、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强的说服力。
3.2 心理卫生状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行为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四方面的得分较高,其均分都大于总量表得分,而且此四方面的心理偏离检出率相对较大。张勇等人[4]的研究结果显示:被试者总分的心理健康得分偏离率为16.67%;马德珍等人[9]的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生中MHRSP总分偏离检出率为13.6%,行为障碍(15.6%)、学习障碍(17.5%)、情绪障碍(12.3%)、性格缺陷(12.7%)、社会适应障碍(12.7%)、不良习惯(11.6%)、品德缺陷(10.3%)、特种障碍(10.3%);这些结果都高本次调查的偏离检出率。在以上结果中,行为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都是得分较高、偏离检出率较大的因子。因此,在对该地区小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指导时,应当着重进行:(1)指导训练其日常行为(2)增加其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学习、改善学习方法(3)疏导其不良情绪(4)引导其克服性格缺陷。
3.3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经过单因素分析,从各因子的偏离检出率看对苏北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有影响的因素为性别、班级、性别、母亲职业、家庭月收入等。
不同性别在社会适应障碍、特种障碍两因子及总分的偏离检出率都有统计学差异,社会适应障碍包括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自我中心、交友困难、不合群)挫折及应激等,而特种障碍主要体现在排泄、言语、睡眠、进食障碍等,可能由于男生女生生理上的差别导致这两类障碍也出现差异,从而导致总分的偏离检出率也出现差异。
班级是影响各因子偏离情况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各年级学生除情绪障碍外,其他因子的偏离检出率都存在显著差异。可能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受到的教育不同,生理心理所处的生长阶段有所差别,导致在心理健康状况不同。
母亲职业与家庭月收入可以归纳为家庭环境因素。母亲职业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障碍上,而家庭月收入则表现在特种障碍,从传统观念上看,母亲是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人,不同职业的母亲与孩子接触的时间与方式各不相同,从而对孩子学习的引导频率与深度也不相同,导致学生在学习障碍中存在着统计学差异;而家庭月收入对小学生的生活条件有着直接的影响,不论从衣食住行都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学生出现特种障碍的差异。总之家庭是小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长期性的特点,小学生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举止,父母采取的养育方式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家庭需要与学校积极配合,家长不应当只担负传统意义上的养育职责,更要担负起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教育的责任。
4 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作为本次调查工具,可以有效地反映苏北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行为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四方面的心理问题是该地区小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班级、年龄、性别、母亲职业、家庭月收入是小学生量表得分偏离率的影响因素,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是否独生子女对各分量表和总量表得分偏离率无影响。
在今后进行小学生心理卫生干预工作时,要紧密结合该地区小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和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根据、有计划地制定系统的干预方案,以有效提高该地区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卫生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尹丽红.浅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华章,2010:108.
[2] 蒋翠娟,农村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
[3] 殷炳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72-373.
[4] 张勇,栗克清,谢淑芬,等.四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家庭环境状况调查[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23(3):41-42.
[5] 芦炎,陈嘉良.乐山市公办和民办小学生心理健康比较[J].时代教育,2009(6):103,105.
[6] 赵玫.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0,9(28):112-113.
[7] 冯秋景,赵笑梅.小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5):123-128.
[8] 龚建良.《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及试用[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08,12.
[9] 马德珍,江翠娟,李军.济南市长清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6):653-655.
篇8
关键词:农村教育;寄宿制学校;小学生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58-01
农村学校结构调整后,学校的地理位置偏远,造成上学不便利等问题。寄宿小学就是为了解决上学问题成立的,但是在寄宿学校运营管理过程发现了很多问题,其中学生内心情感的问题尤为严重。由于寄宿生与家人长期无法进行交流,在寄宿中感到孤独与寂寞,如果没有及时调节,就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心理发育。
一、寄宿学生心理现状
1、心理健康指标
根据不同地区的学生心理调查发现,寄宿小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且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在指标中较为常见的因素有恐惧、焦虑、冲动,而孤独、自责的检出率较低,根据地区不同检出率有较大变化,偏北地区的学校恐惧、身体疾病、焦虑较高,偏南地区学校冲动、焦虑、孤独的检出率较高。
2、心理问题差异
根据调查资料分析出,焦虑、自责、冲动等问题受到地区影响较大,而且根据年级不同,健康指标也会有很大变化。除了自责外,心理问题受到年级差异影响显著,根据分析,焦虑、恐惧、过敏的问题中,五年级评分高于六年级,孤独评分四、五年级都高于六年级,冲动评分五年级明显高于其它年级,身体疾病评分五年级也处于较高的分段,四年级与六年级并无过大差异。心理健康指标会受到性别影响,根据调查发现,女生的心理问题评分要高于男生,其中焦虑、恐惧、身体疾病明显高于男性,存在极大差距。
二、寄宿学校情感关怀策略
1、创造温馨的环境
寄宿小学的生活与学习基本都在学校,而学校环境对学生情感的成长至关重要。人文环境作为隐性指标,可以使用暗示、制度、管理、熏陶间接影响学生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使人格健康顺利的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好的教育方法是通过环境进行教育,学生用学校或者自己创造的情境,体会生活带来的感受。校园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需要带给学生温馨的感受,例如将建筑的颜色进行调整,张贴卡通画像,开辟校园、家园沟通专栏,通过自身价值带给学生温馨的直观感受。学生在解读校园人文环境时,可以展示学生的精神状态,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通过环境感受到心灵的净化。寄宿小学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在校时间,并且根据统一管理优势,帮助师生共同创造温馨的环境。寄宿学校是学生学习文化的场所,也是学生生活的家园,更是培养学生身心共同发展的摇篮。农村寄宿小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让校园充分体现出人文环境。
2、教师给予情感支持
情感是学生在满足需求后产生的内心体验,具有独特的动力效果,在调节意向与维持内心定向上,会起到助力或者阻碍的作用,也是影响学生行为与教育效果的因素。人性深处希望被人渴望与欣赏,随着阅历增加,渴望也在不断深化。如果教师赏识学生,投入爱与关怀,学生就愿意贴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与帮助。
3、建立同伴关系
社会学家与心理医生都认为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儿童形成个性非常重要,也是小学生形成个性、行为、价值观的关键。同伴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并且锻炼社交技能、自我控制、合作与交往,为学生提供情绪和认知的源泉,为今后处理人际关系提供基础。集体不等于个人的总和,但是又依赖个人之间的关系。对寄宿制学生来说,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生活与学习上的问题都需要自己处理,如果周围存在同伴关系,就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帮学生适应环境和生活。引导寄宿学生建立同伴关系,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中非常重要。
4、提高家校沟通有效性
生活向学校提出了复杂的要求,如果没有社会的支撑,单纯依靠学校的教育,将无法收获完美的教学效果。小学生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大理石,为了将大理石雕琢成艺术品,就需要通过家庭、学校、集体、自身、书籍、经历进行培养,这六种要素相互配合。在教学过程中,家庭与学校肩负最重要的部分,而学校的工作必须由家庭支持需配合才能改变,学校也需要对家庭教育进行引导与帮助。学校与家庭需要建立平等的关系,农村家庭并没有特别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学校必须尊重家长,重视家长在情感教育的地位。学校需要让家长感受自己受到的重视。例如定期邀请家长进行参观,亲自对学校的教学情况进行考察,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方法,帮助家长了解学生个性。
5、注重自我教育培养
自我教育是学生在接受教育与外部环境影响后,形成自觉的内化、反思、调节能力。自我教育建立在自觉意识上,无法通过外力强加,而是通过自我觉醒实现的能力。真正的教育是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使学生了解教育的意义。寄宿制学校并不是单纯教育学生知识,也是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所以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十分重要。
寄宿学校是新的基础教育群体,长期缺少家庭的帮助与教育,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寄宿学生的心理教育必须由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努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将所有资源整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心理健康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 海波,王守纪,杨兆山.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适应问题的思考[C].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2012(11).
篇9
关键词: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影响因素;心理健康工作
1.研究背景
作为一线工作的心理健康老师,每当和学生一起面对成长问题时,总是感叹:他的行为怎么和父母如出一辙?他说话的方式怎么那么像妈妈?她不擅与人沟通,像爸爸……时间长了,在工作中,我们也渐渐地发现:孩子的性格缺陷像镜子一样会映射到家长身上,如说脏话的孩子身边总有一个爱说脏话的家长;暴力的孩子身边会有一个擅于使用暴力的家长。而孩子不良行为模式的罪魁祸首居然是家庭关系的变动,如之所以社交恐怖,是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太忙,孩子无法在家庭中得到关爱;之所以有厌学情绪,是因为父母在闹离婚,孩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让父母重归于好……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家长的言行习惯等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学校心理健康老师需要用怎样的方式与家长搭建交流平台,共同探讨亲子教育、亲子沟通等话题,从而完善教育方式?本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开展了“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现状调查研究”,以期通过研究为小学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在此基础上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开展家校合作。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丰台一小3-6年级共325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其中中年级小学生共152名,占总人数比例的41.3%,高年级小学生173人,占总人数比例的47.0%;男生168人,占总人数比例的45.7%,女生156人,占总人数比例的42.4%;调查对象中有205人目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有120人未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研究对象具体信息见表1。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EMBU(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分析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现状以及心理健康家校联合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4.研究工具
EMBU量表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后以此为量表,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对此进行修订,最后从父亲教养方式中抽取六个主因素,母亲养育方式中抽取五个主因素,共11个主因素,66个项目组成。
5.结果及讨论
5.1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现状分析
由表2结果可知,丰台一小中高年级父母养育方式各因子得分高于原量表平均分的因子分别包括:父亲(偏爱被试、惩罚严厉、 过度保护、情感温暖与理解、拒绝与否认)、母亲(偏爱被试、惩罚严厉、情感温暖与理解、拒绝与否认)。低于原量表得分的因子有:过度保护(父亲)、过分干涉(父亲)、过干涉过保护(母亲)。这表明,对于小学生的父母而言,养育中更容易偏爱孩子,这与小学生年龄小,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此外,惩罚、严厉依然是更主要的养育方式;相比较而言,来自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均处于正常值范围之内,但并不是得分最高的因子,这一定程度上表明,当父母用言语、行为等向孩子表达自己的关爱时,惩罚、严厉、拒绝否定等方式会阻碍孩子对爱和温暖的解读。同时,调查中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偏爱被试的养育方式在逐渐减少,干涉和控制的养育方式在增多。
5.2不同性别学生父母养育方式比较分析
表3 不同性别学生父母养育方式比较
由表3可知,小学中高年级男生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的得分低于女生,但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因子得分均高于女生,其中呈现男女性别差异的因素是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有此可见,相比较女生而言,父亲更容易对男生实施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定、过度保护的养育方式;而母亲则更容易实施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的教育方式。因此,男生成长过程中会更容易被否定和拒绝,更容易被惩罚。而这种相对消极的养育方式又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5.3不同年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比较分析
由表4可知,除在母亲一栏拒绝与否认因子中中年级组低于高年级组之外,其他因子中年级组均高于高年级组。但中高年级组在父母养育方式各因子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5.4 父亲的文化程度对父亲养育方式的影响
将父亲文化程度分为高中及以下、大学及以上两个组,并对两组学生的父母养育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偏爱被试三个因子上,文化水平为高中及以下的父亲要低于文化水平为大学及以上的父亲,但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定程度上表明,知识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父亲对孩子情感温暖与理解的给予,同时也会使父亲更容易呈现过度偏爱和过度干涉的养育方式。但知识水平并不是影响父亲养育方式的必要条件。
5.5母亲的文化程度对母亲养育方式的影响
由表6可知,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母亲除在惩罚严厉因子高于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的母亲外,其他因子均低于大学及以上的母亲,其中情感温暖与理解、偏爱被试两个因子呈现显著性差异。与文化程度对父亲养育方式的影响相比,似乎母亲文化程度对其养育方式的影响更加显著。
5.6父母养育方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父亲养育方式的六个因子和母亲养育方式的五个因子为因变量,以父母亲文化程度、是否与父母一起生活、是否隔代抚养为自变量进行回归,结果,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如表7所示。由此可见,对于父亲而言,是否亲身陪伴孩子,是否与孩子在一起,是影响其给予孩子情感温暖与理解的重要因素;是否隔代抚养直接影响到父亲对孩子的惩罚力度和严厉程度;而一起生活时间的长短则直接影响到父亲是否会过度保护。对于母亲而言,其文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对孩子的情感温暖与理解。
6.父母养育方式调查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启示
6.1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课堂
6.1.1家长心理健康课堂
由研究结果可知,父母在养育方式中普遍存在干涉与控制、过度保护与偏爱的养育行为,其中干涉与控制行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增长趋势,而过度保护与偏爱的养育行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在与家长们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发现,90%的家长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但在具体的教养行为中却只有不到10%的家长可以将理念落实。面对“家长知道要这样做,却又不知道怎样做”的情况,尝试开设《发现教育之美,形成教育合力》的家长心理健康课堂,通过向家长传递“教育要与时俱进”的理念,引导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并通过具体的教养技术演练使得家长掌握亲子沟通技巧。此外,部分家长对孩子存在否定和拒绝的现象,我们知道,孩子是通过家长的眼睛来认识自己的,因此,作为家长,如何认识孩子,是孩子自我整合的关键。而对孩子的否定和拒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体现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很容易以成年人的完美标准要求孩子,当他们犯错时,很容易迎来批评和惩罚。因此,设计《犯错误,没关系》的家长课堂,让家长看到犯错误对孩子成长的积极性,并引导家长看到批评和惩罚带来的短时积极效应和长期负面效果,并提供合理应对错误的技巧,以期营造接纳和尊重的教养氛围。
6.1.2学生心理健康课堂
根据父母养育方式的调查结果,孩子无法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往往与父母过干涉,过控制,过偏爱和保护以及拒绝否定等具体的养育方式有关,但这并不代表父母不爱孩子,关于这一点,学生们内心也深知:父母是爱他们的,但爱往往又有唠叨、责罚、否定、苛刻的要求等方式来表达。因此,如何让学生面对父母的养育方式,如何引导学生看见爱,感受爱是心理健康课堂的关键。因此,根据研究结果在小学高年级设计《面对父母的唠叨》一课,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体验父母唠叨时的感受,使学生在切身体会之后了解唠叨背后的原因,并试图寻找积极的亲子沟通方式。此外,研究和教学过程中还发现,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挫折教育,引导孩子合理认识批评,并有效面对批评非常重要。因此,教学中设计《批评也是一种爱》一课,引导学生看到批评背后的关爱和担心,并教授一些面对批评的技巧与行为。
6.2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特殊孩子,如测试中每个班都有单亲的孩子,大部分单亲孩子因没与爸爸或妈妈一起生活过,而不知如何感受父母的爱。经过某个孩子身边时,发现他的母亲一栏全部空着,他告诉老师,妈妈患有精神疾病,出生后就没有见过妈妈;一个六年级的大男孩在问卷空白处这样写着“我请父母不要让我做同龄人做不到的事情”还有一个学生在问卷空白处这样写道:“关于父母,我不想提任何建议,提了他们也不会改变”……这些语言提示着亲子关系的恶化,心理老师把这些发现一一记录下来,并将这些学生作为个别辅导的对象,同时也将家长列为个别辅导对象,同时在辅导中设置家庭辅导,以期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父母与孩子寻找合理的亲子沟通技巧,并能相互包容、相互理解,从而构建温馨的家庭氛围,发展和谐的家庭关系。
6.3根据研究结果为每个家庭配备心灵营养餐
根据研究结论和所发现的问题,笔者尝试为每个家庭配备了心灵营养餐根据每个学生的数据,分别对父亲和母亲的养育方式给予反馈,并针对养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家长个性化的建议。在营养餐制作中,对于无法感知到父母关爱的学生,要及时为其补充足够的
爱。而对于被过度偏爱和保护的学生,则需要引导父母适度放手,归还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有一个五年级的学生,被医院诊断为强迫症。父母无法接受事实,经常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甚至训斥打骂孩子。这些在问卷调查和对孩子的辅导中均有体现。为其制定心灵营养餐时,邀请妈妈接纳孩子的现状,并认识到包容对孩子疾病康复的影响。因为,不论健康与否,接纳都是心灵成长中最重要的营养素。整理数据时发现,近80%的父母存在过干涉和控制行为,且这种现象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增长趋势。面对干涉和控制,我们鼓励父母适度放手,让孩子参与到自己的成长中……
参考文献:
[1]陈建红,林巧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策略[J].魅力中国,2010
[2]刘爱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讨[J].心理教育,2012,(1)
[3]周渝.重庆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篇10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工作目标
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以及学习、交友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以努力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对于少数有心理疾病障碍的学生,给予积极地咨询和辅导,及时转介高一级机构、医院等获得更好的治疗,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2、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做好家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与讲座。
三、具体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通过家长会组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加强家长学校的互动合作,同时请家长做好家庭教育每月一题的问题回答,积极全方面的帮助家长、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3、与学校德育工作及班主任工作相结合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队会结合起来,尝试以队会的形式、班会的内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广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1)集体辅导。每月一次心理健康班队课,根据本班的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地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2月份:学会打招呼。3月份:正确的学习方法。4月份:意志力训练。5月份:记忆力训练。6月份:自信迎考。
(2)心理咨询室。做好来访咨询和“心语信箱”的回复等工作,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心理辅导室以年级为单位,每天中午的12:10~12:30向学生开放。(星期一:一年级,星期二:二年级,星期三:三年级,星期四:四年级,星期五: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