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资源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资源的特点

篇1

【关键词】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产业类型 河南

把握地域文化资源与区域文化产业的相互关系

文化资源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的一般性资源。而地域文化资源除具有文化资源的共性以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即唯一性、不可复制性、不可转移性和不可再生性。由于地域文化资源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在一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它所拥有的地域文化资源是独有的。

关于文化产业的概念,200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指出:文化产业就是为人们在文化、娱乐方面提品及相关服务并与之有联系的一系列活动的集合。这个概念包含了文化产业的两个属性,即文化内涵和产业功能。文化产业不仅具有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数量多、品种多、新兴服务项目不断涌现等诸多特点,而且还具有跨区域性、创造性等特点。我们在发展区域文化产业过程中,结合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深入分析文化产业类型特点,选择合理的文化产业类型是很有必要的。

选择合理的文化产业类型,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相互关系。特有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基础性和核心性的作用。文化产业是文化资源进入市场领域实现产业效益的有效载体,它能使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体现出来,为人们带来精神文化的享受。

就河南省而言,选择适当的文化产业类型对发展区域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业布局至关重要。区域文化产业是最具地域性、原创性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区域文化产业不仅具有巨大的潜力且前景广阔。河南拥有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的优势条件,第一,地域文化资源积淀深厚,时间跨度长;第二,地域文化资源有广阔的分布空间,且类型多样、丰富多彩;第三,拥有大量的自然人文景观;第四,基础文化设施的陆续建成和使用为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运作平台。河南的文化产业要取得跨越式发展,就应立足于发展区域文化产业,让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选择合理的文化产业类型,确定河南不同区域的文化产业功能定位应该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打造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个好的文化产业项目的产生,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是很有必要的。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地上文物全国第二,地下文物全国第一。既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又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可谓门类齐全。但就目前来讲,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一部分被闲置,一部分则在开发过程中水平较低且重复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在文化资源整合方面下功夫,资源开发缺乏合力,从而导致资源优势不能转变为产业优势。文化资源大省不一定就是文化产业强省,要想拥有文化产业优势,就必须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文化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的创意是无限的。要把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变为文化产业的宝藏,整合文化资源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河南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我们工作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扎扎实实地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还必须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形成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文化品牌所包含的独特性资源以及相关知识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竞争能力,这些资源和知识又难以模仿和替代。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利器。有了核心竞争力,才能为文化产业项目进入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文化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注重对文化产业品牌的培育是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市场,就是竞争力,就是效益。有言云:三流企业靠产品,二流企业靠服务,一流企业靠品牌。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把品牌效应作为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地域文化优势,明确发展重点,大力发挥品牌带动作用。因此我们在选择文化产业类型时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该产业类型项目要尽可能地吸收、融汇当地已拥有的文化产业品牌效应;第二,要最大化地为文化产业品牌的培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打造核心竞争力,使文化产业的实力从整体上得以提升。

创建高附加值和高新文化产业

在21世纪,知识和信息化正在迅速普及并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必然会对文化产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文化产业类型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信息化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同地域文化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区域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占领制高点,从而推动高新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新文化产业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在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的过程中,凭借高新科学技术,通过运用和开发知识产权,最终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文化产品的产业。由于高新文化产业具备高知识性、智能化、高附加值、强融合性、高渗透性和辐射性等特征,因此它不仅能创造财富而且具有巨大的产业带动能力和就业潜力,代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高新科技是激发文化资源的引爆器,一旦将文化资源同高新科技结合起来,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节目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案例,它的成功既是现代传媒技术与戏曲资源的成功对接,更是在理念上对文化产业的不断创新。

针对河南新兴文化产业比重低、较为薄弱的问题,应优先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文化领域,改造传统的文化产业,推动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从“深”字上下工夫,即从文化产业内容上求突破;另一方面要从“新”字上下工夫,即充分利用高新科技,加快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推动产业升级,不断拓展新的发展领域。所以,我们在选择产业类型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关联度强、资源竞争优势强、附加值大、增加值率高、行业增长速度快的高新文化产业作为重点来发展。要实现上述要求关键在于通过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来推动文化产业走上以科技为先导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树立区域文化产业一体化思想

在选择文化产业类型时,要通盘考虑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科学分析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使文化产业布局最大限度地趋向合理。在制定好河南文化产业格局的基础上,再选择具体的文化产业类型,使所选择的产业类型同文化产业格局相互协调一致。

规模化是文化产业做大的前提,集约化是文化产业做强的关键。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通过培养文化产业集群以实现规模效应的扩大化。文化产业集群就是众多文化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积聚而成的产业组织。其可以使文化产业类型的布局、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可以增强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近年来,河南省也培育出了一批文化产业集团,但从整体上讲,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产业集群数量不多。建立一批有影响、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科学规划文化产业集聚区,使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配置和创新是实现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创建文化产业集聚区,选择什么样的文化产业类型是关键。文化产业包括的范围很广泛,但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并非所有文化资源都可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从河南来讲,要创建文化产业集聚区,一定要从河南的具体情况出发来规划产业结构。对于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明显、基础良好而且发展所需条件比较容易达到的产业类型,应率先支持并使其快速成长。例如可以选择将文化旅游业、现场演出业、传媒产业、传统工艺品、会展业、艺术产业等产业类型作为优先支持与发展的产业大力开发。这样河南就能形成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和强大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篇2

[关键词]经济文化类型;语文课程资源;文化背景知识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4-0052-0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广西民族地区学困生发展策略与语文德育的功能研究”(2008C21)。

[作者简介]韦美日(1964―),女,广西环江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民族地区语文德育。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的奇怪现象:一边是课改实验的“泛人文化”,表现为在公开课或是教学竞赛中,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进行漫无边际的拓展延伸,忽略了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训练;一边是学校的常规教学中的“去人文”,表现为课堂教学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扎扎实实进行应试能力训练,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当成可有可无的内容,随意增减。

一、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矛盾现象背后是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指导下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使语文课堂教学僵化、老化,局限于狭小的语文课程,受制于语文教学的狭窄空间,不能进行真正的跨学科、跨领域、面向生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学实践的功利化取向

语文课程改革中,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事实上有其内在联系,即语文课程实践中的功利性价值取向侵蚀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性价值取向,导致对语文课程理念的浅表理解,或者是误读。在教学行为上则表现为阳奉阴违:在展示语文教学改革成果的实验课上,尽可能多地增加人文性的内容,贴近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会获得比较高的评价;在常规语文教学实践中,认认真真落实语文知识点,尽量吃透语文考试的内容,在各种语文考试中成绩优秀,会得到大家的承认。这种过于功利化的语文教学活动必然走向经验性和机械化,轻视排斥理论指导,惰于实践创新,消解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改革旗帜掩护下,走的是应试教学的老路。

(二)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教学研究的单一化

要摆脱语文教学的经验性和机械化的惯性倾向,语文教学就不能只顾在自己的领地上埋头耕耘,还需要具有宏观的、全局的战略眼光,超越眼前的功利性需要,为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的未来谋划,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运筹帷幄。语文教学立足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不只是在实验课中表演人文性,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不只在语文课本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其途径和方法是无限多样的,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更需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指导语文教学实践,不同学科的理论可以为语文教学开辟新天地,提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族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所关注的经济文化类型及其对经济文化类型的研究方法,为成功地利用本土的语文课程资源提供可参照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基础,引导语文课程实施走出“泛人文化”和“去人文”的泥潭。

二、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及其发展

(一)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提出

人类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是“苏联专家CH托尔斯托夫、MT列文、HH切博克萨罗夫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共同提出的。”[1]“1956―1958年期间,时任苏联民族学研究所东亚和南亚室主任的切博克萨罗夫到我国中央民族学院进行讲学。期间,我国学者林耀华与他共同撰写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一文,全面地运用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来研究中国民族问题,踏出了此理论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研究的第一步。但在之后2O多年的时间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林耀华的学生张海洋开始继续此项研究,其硕士学位论文便是《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研究》。”[2]苏联的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并有近似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1]林耀华先生认为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1]

(二)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罗吉华文章所说的“本土化研究”是指中国的人类学家用苏联专家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来认识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在研究实践中修正完善这一理论,使之更贴近中国民族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服务,这一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延续。50年代,林耀华先生在《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中结合东亚各个经济文化类型的情况,区分了三组经济文化类型:第一组,以狩猎、采集和捕鱼起着主导作用的类型;第二组,以锄掘(徒手耕)农业或动物饲养为主的类型;第三组,以犁耕(耕耘)农业为主的类型。[3]他还对每一种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范围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为建立和运用中国特色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和基本的研究框架。其优点是将研究置于东亚的大背景中进行比较分析,有一个中观的认识角度,选取了每一类型中的典型进行描述,加深了对某一类型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其不足是未能深入到中国领土上的56个民族的生态环境内部,了解其具体的生计方式,区分其经济文化类型,其研究成果依然是一个大致的轮廓,没有构成一个细节完备的逻辑体系。

林耀华先生主编的1997年出版的《民族学通论》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在原来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实和完善。首先,阐明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含义及其作用,强调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它在学科理论方面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论方面指出了它的一系列操作规范,为正确理解和实际运用这一概念指明了方向。其次,阐明了其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的重要贡献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使其方法论意义落实到具体的学科内容方面和现实生活领域,有效扩大了它的影响范围,强化其实践意义,把它从纯学科的认识论逐步发展为能为解决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理论。与在《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中所提出的内容框架相比,《民族学通论》区分了类型组里面的具体类型。第一组,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包含两个类型:以鄂伦春族为代表的山林狩猎型和以赫哲族为代表的河谷渔捞型;第二组,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分为四个类型:以部分鄂温克族为代表的苔原畜牧型,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戈壁草原游牧型,以哈萨克族为典型的盆地草原游牧型,以藏族为典型的高山草场畜牧型。第三组,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区分出六个类型:山林刀耕火种型、山地牧耕型、山地耕猎型、丘陵稻作型、绿洲耕牧型、平原集约农耕型,最后一种类型还区分出两个亚型:北方亚型和南方亚型。[4]

《中国经济文化类型》和《民族学通论》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的内容相比较,有三点不同:第一点,类型组名称有变化;第二点,类型组中的典型变成了具体的类型;第三点,各类型的经济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性、综合性的特点更为突出。这三点变化把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从东亚的经济文化类型的背景中凸显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来考察,因而从名称到特点都更符合中国民族地区的地理分布特点,历史以来形成的各民族的居住格局,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这个体系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它突出了中国地理环境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特色,有利于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发展规律,能更好地指导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其不足之处是由于顾及到经济文化类型的综合性特点,虽然提到了建立有层次的立体结构的四个内容,但在具体阐述内容时,没有对构成这种综合性的具体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关系进行相应的描述,即其类型内部的基本结构仍然有待完善。

(三)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民族教育中的应用

在哈经雄、滕星先生主编的2001年出版的《民族教育学通论》第四章第二节《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教育》中,在林耀华先生所下定义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对世界民族分布和地理类型的概括分析,首先对世界民族及民族区域的经济文化类型进行一个粗线条的分类,然后对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同民族教育的一般关系进行初步探讨。”[5]这里区分出四个经济文化类型组,第一组,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组,包括两个亚型:北部寒带亚型和南部热带亚型;第二组,游牧经济文化类型组,包括两个亚型:北部寒带、温带亚型和南部热带亚型;第三组,农业经济文化类型,包括山地雨林混合农业和犁耕农业;第四组,现代化工农牧业类型组,包括三种类型:高度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商品化的种植园农业、城镇工农业综合经济文化类型。基于世界教育的多元文化背景和民族教育的视角,其内容的特点也很鲜明,第一点,从“世界民族分布和地理类型的概括分析”来区分的经济文化类型,与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相呼应,吸收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的中观视角并赋予时代特色;第二点从“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同民族教育的一般关系”出发进行研究,重点不在于构建经济文化类型的理论,而在于探讨其特点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影响。这一论题的优点是简洁明了,突出特定研究视界中的经济文化类型的核心内容,其不足在于宏观角度必然要牺牲许多具体的内容,而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教育的许多特点是要通过具体细节才能得到精确反映的。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提出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在本土化的实践中,经济文化类型的区分更加能体现中国区域民族分布的特点,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强化了它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三、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启示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不但在民族学的发展和民族学研究中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其对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重要的启示。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立足于本地的物质文化基础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充分地肯定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于物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为民族学对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起源和特征的研究提供了一条科学的认识途径。”[4]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也要从认识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开始,进而认识其物质文化的特点,这一认识途径对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来说尤其有价值,因为它是自然的馈赠和历史的遗存,不须投资。广西民族地区大部分都属于“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中的“丘陵稻作型”,“水稻种植与干栏式建筑的结合是丘陵稻作型的基本文化丛结。”[4]这是与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物质文化,如水稻的起源和分类,水稻种植的知识,干栏式建筑的特点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也是最基本的语文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和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物质文化的认同。不仅如此,本地物质文化资源进入语文课程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面向不同的学科领域

对世界民族的分类有各种角度和方法,但各种方法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如语言谱系法,能准确标出各民族在历史上的亲缘关系及接近程度,但却不能标出各族群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和生计方式的特征,这正是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长处。[4]就是说,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综合运用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解决了本学科的理论问题。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资源的无限广阔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如果局限于本学科领域,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语文味”,只重视“语文”的课外读物,或者只圈定在“语文教学辅助材料”的范围里面,那么语文教学就很难逃脱没有“文化”、脱离现实生活的宿命。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及其获取知识的方法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意义的,这是因为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必须不断从各个学科领域中源源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再以“语文”为核心,对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重视背景知识的运用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重视对各种经济文化类型的纵向的历史考察和横向的地域差异比较,其经济文化类型组的排列就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经济文化特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执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也是考虑到不同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而经济文化类型的形成是一个长远的历史过程,因此要真正了解其类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和发展,就必须了解其形成的历史背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尤其是地方乡土知识体系的构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的背景知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否则三级课程体系的建构就失去了实质意义。语文课程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的正确应用不但是语言文字本身的事情,还有语言文字涉及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也只有关注了语言文字所蕴含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语文课程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才名副其实,才能在三级课程体系中发挥它的基础作用。“纯语文知识”的教学,其实只重视语言形式方面,而抛弃了文字的丰富内涵,是缺乏“文化”的语文课程,无法完全承担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任务。

(四)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重视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建构

“了解作为人类进化的遗传和变异背景的经济文化类型,必然能使体质人类学的认识途径得到丰富。”[4]了解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也可以开阔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眼界。因此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也应该重视作为课程资源基础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的认识和研究,重视在经济文化类型的基础上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原始材料的积累。这些资料应该把已有的体质人类学、民族志的资料包含在其中,眼光不能只局限在语言文字的范围内,也应包含物质文化,如民居、生产工具等要素,要透过语言文字和物质形态去理解和传承语言文字和物质形态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传统。语文教学的目的从来就不是语言文字本身,而是以它为工具掌握其中的文化内容,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另外,为了使经验的积累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需要借助其他学科先进理论的指导,但即使是有亲缘关系的交叉学科,也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其构建的理论体系首先必须能解释本学科的事实和现象,而不是解释相关学科的事实和现象。希望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解释本学科的事实和现象,摆脱不了模仿和借用的惯习,最终会使自己处于缺乏适切的解释框架的状态,无法建构一个能充分阐述学科特点的理论体系。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目前就处于这种尴尬的状态。要有所作为,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也只是手段,目的还在于,在积累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民族地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才会走上有序发展的道路。

(五)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不仅本身就注意环境、地域和经济、文化的综合因素,而且还有一个历史民族区或历史文化区的概念与之相辅相成。”[4]因为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这种独特视角和研究路线,使其区别于民族学的其他理论,对中国民族经济文化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也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为其他学科领域的借鉴和应用提供了可能性。把它运用于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领域,就要注意民族地区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与经济文化类型的契合度。语文课程标准所阐述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即人文性、实践性、具有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适用于国家课程体系,而民族地区语文学科教育除了具有上述特点之外,还有适用于地方、学校课程体系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母语思维和汉语思维的转换、兼容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历史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的变迁问题,这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经济文化类型之间的结合点。

(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发展指向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本民族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减轻文化变迁中不可避免的心理压力及其他方面的消极影响”“保持其应有的文化特点”。[4]应该说,这不仅是民族学及其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努力的方向,也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努力的方向,当然也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在语文课程资源的选择和鉴别过程中,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标准,这一标准包含三个内容:第一,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是否具有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第二,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能否促进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第三,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能否反映本地区经济文化变迁的特点。按照这一标准,并非所有的民族地区的乡土知识都适合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在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其实就是一个价值选择、文化选择的过程,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标准的确定就是一个关乎教育哲学的问题,是民族学和教育学共同关注的基本问题,而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则是各学科当前都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综上所述,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民族学研究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出发,对作为同样关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而言,它所受到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把服务于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作为立足点,关注本地特有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语文学科的需要出发,有效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与经验进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就有可能有效解决当前语文课程实施中的经验性和机械化倾向,走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邓红,李天雪对前苏联“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再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6(3):80

[2]罗吉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与民族地区地方性校本课程的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12

[3]林耀华民族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04-142

篇3

(一)选择特色

选择特色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中富有特色的精华部分,是发展特色旅游的基础,只有选择具有垄断性、典型性、特异性和区域性,能够产生巨大的空间影响力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才能具有发展的潜力,实行可持续发展。比如,西安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它便以帝王之都、唐风古韵作为自己开发的主题定位,以此资源来进行开发旅游。

(二)保持特色

在对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尽可能地保持自然和历史的原始风貌。任何过分的装饰和全面毁旧翻新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如果特色旅游资源失去了其自然和原始的状态,那么将会失去了它的文化内涵,削弱它的特色的价值,从而失去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这也正是我们所提倡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开发。

(三)突出特色

特色旅游开发必须突出资源的特异性和独特性,着重围绕着资源的主题特色进行开发,尽可能地凸显它的典型性和特异性,强化它的垄断性,加大和其他地区的资源特点和文化环境的差异性。比如云南的旅游开发,不但在景观上凸显地方民族特色,而且在文艺表演、民族风俗展现上都强化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协调特色

在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必须因地制宜,注重景观的开发和周围的环境的整体特点要协调,从这种协调中来衬托特色、增强特色,形成以自然为本,以特色为根的文化提升,让旅游人文更符合旅游者的需求,最直接最彻底地让资源特色融为旅游细节。比如杭州的整体旅游风格,整个城市的特点宛如一个大大的城市花园,完全体现了“休闲之都”的风貌。

二、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系构建

特色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系构建主要包括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是现实价值,而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潜在价值。

(一)经济价值

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是建设旅游设施、提供旅游服务、开发旅游产品等这些具有经济特性的活动,使特色旅游资源具有社会再生产的性质,因而产生经济价值。这样的经济价值表现为资源的自然再生产的能力之上,主要有为开发、保护和恢复特色旅游资源再生产所付出的必要劳动时间,反映的是社会对此投入的价值。以及对特色旅游资源进行的调查、评价和依托特色旅游资源进行的交通建设、景点开发、宣传促销等投入的价值,这些都被称为“现实价值”。

(二)生态价值

生态价值是特色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体现的是间接使用价值。这种潜在的价值是由使用资源的效用性和稀缺性所决定的,同时稀缺性的特征也决定了特色旅游资源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在充分认识其稀有性的基础上,明确其相应的价值。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基础,提高产业标准,在维护和景观设计上都要保持生态资源的完整性。结合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很好地体现景观设计和主题文化协调的生态氛围,提高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三)文化价值

篇4

一、 民族文化资源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的现状及特点

(一)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民族地区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作用突出

一个区域的人类文明成果,承载着地方发展进程中创造的所以文化活动。历史事件、名胜古迹、医药理论、民俗传统、歌舞艺术等,都是该区域文化资源丰富性的表现。为保存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社会大众提升文化素养、丰富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少数民族地区的图书馆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社会职能作用。

(二)民族文化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多样,民族地区图书馆的馆藏向多元化发展

民族文化资源从形式上可以划分为:“有形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其中,有形文化资源绚丽多彩,各民族均有所属的历史遗迹遗存、民居建筑、历史名城古镇、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等;无形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如民族绘画、歌舞、神话传说、民情民俗、节庆仪式等。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的建立健全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馆藏内容中加强了少数民族语言文献和相关资料的搜集,馆藏的形式也在由传统的纸质载体逐步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利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配备的海量数字文献和先进的网络系统以及现代化信息服务设备,逐步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馆藏内容和馆藏形式。

(三)民族文化资源的服务对象,促使民族地区图书馆馆员具备多元文化素养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具有“散而杂”的特点,各民族混居现象十分普遍,造就了区域文化资源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这对馆员在文化资源搜集、整理、信息加工等技术服务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民族地区图书馆面向多个民族提供信息服务,要求馆员尊重当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需具备各民族文化知识和掌握少数民族语言,对馆员基本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民族地区图书馆馆员,不仅要具备现代化信息资源处理的技术能力,还需要提供热情和无语言交流障碍的服务,这就促使在民族地区的图书馆馆员不仅是复合型技术人才而且还要兼备多元文化方面的素养。

二、民族文化资源对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的支撑作用[2]

(一)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拓宽少数民族图书馆的发展空间

民族地区的地域特殊性,决定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民族地区普遍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例如:古文化资源、民族歌舞演艺艺术、民间传统节庆文化、宗教文化资源、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等等。这些地方文化特色和当地民族特色,区别于以汉族为主的聚居地文化表现形式。因此,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展示当地图书馆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就显得尤为突出,充分的挖掘这些具有当地文化符号的馆藏资源,就可以更好的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利用现代馆藏形式多元化的特点,将这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资源汇集到民族图书馆中,通过图书馆对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资源碎片进行整理加工,不仅可以让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得以充分展示,而且还为少数民族图书馆事业发展拓宽了空间,同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产业链的延长。

(二)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助力少数民族图书馆品牌的建设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是带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地方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民族文化资源也是当地图书馆区别于其他图书馆的品牌和名片,建设少数民族图书馆的品牌,必须依附于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其中,包括相关的传统文献资料和音频、视频资料和现代出版文献、音像资料。民族文化成果和资料是民族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集中表达和传递了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人文民风和等方面的特色;同时也具有重要的保存收藏价值,通过文献资料和音频、视频资料的累积和研究,整理具有代表当地文化的文化符号要素,并打造出以这些文化符号为依托的图书馆品牌。综上所述,不断发掘和整理当地民族文化资源与民族图书馆品牌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三)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为少数民族图书馆提供信息加工资源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逐步建立健全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联机编目系统”,使得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壮大。以民族文化资源为生产资料企业,是民族文化成果和资源共建和共享中的最大受益者。随着我国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更多的文化企业都在寻求民族文化成果和资源的帮助,这就需要民族图书馆对庞大的馆藏资源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利用现代图书馆“集群优势”,不仅为文化企业提供了大量可靠、高效的信息服务,而且为更多的民族文化信息资源聚合提供了可能。

三、民族文化资源视域下少数民族图书馆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民族图书馆馆员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文献研究能力不足

民族图书馆馆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科研信息服务能力的具体体现。随着地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一些专业学术基础不牢固、民族文化掌握还不深入、缺乏专业研究兴趣的馆员,只能完成简单的图书服务工作,无法满足多元文化信息服务的需求。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编制较少,缺乏图书馆、信息管理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表现出完成日常图书服务工作较好,而对资源的深度研究能力不足的情况,使得民族图书馆很难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二)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大众性特点认同不足

一直以来,图书馆的大众性特点被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所认同,所以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公益性是图书馆产生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但由于民族地区人口中,中老年文盲和半文盲占较大比例,对图书馆的职能认识具有偏差,对图书馆大众性的特点了解不深刻,主动去图书馆学习和提出信息服务需求较少。从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年鉴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与国内一线、二线城市的地级公共图书馆相比,民族地区图书馆在“总流通人次”和“人均拥有馆藏量”方面相差甚远。在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图书馆缩小“信息鸿沟”的功能没有完全施展,造成民族地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没有完全被大众认可。

(三)民族地区图书馆馆藏与少数民族信息服务的需求不匹配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服务,而民族地区的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较大比例是由上级部门配发资料和老旧馆藏资料,造成了民族地区图书馆馆藏与信息服务需求不匹配的问题。目前,在“信息需求”和“服务需要”方面,图书馆很少去主动征求客户意见和建议,导致了馆藏资源利用率和总流通人次较低的现状,因此,民族地区图书馆服务理念急需转变,尽快克服工作中“忽视用户”问题,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四、民族文化资源视域下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升民族图书馆馆员对民族文化资源的研究能力

由于民族地区图书馆岗位编制有限,因此不能坐等研究能力强的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去弥补目前研究能力不足的现状,而且当地民族地区图书馆掌握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并且保存着较多的当地民族文化成果,这对社科和高校的研究人员来说就是资源丰富的文化宝地,所以应当主动与地方社科、高校机构密切的开展学术合作和交流活动,利用田野调查、入户走访的机会深入了解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的情况,搜集地方珍贵的民族文献以及有形和无形的民族文化资源,利用录音和视频记录等一切办法进一步的丰富民族地区图书馆的馆藏形式,并且要积极参与地方社科、高校机构研究人员的科研项目,学习和掌握有关民族文化资源的学术理论,进一步提升馆员参与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的研究能力。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宣传活动以缩短“信息鸿沟”

无形和有形的民族的文化资源对每一个有信息诉求的用户都没有设置障碍,因此民族文化资源的表达是直接的,无论是民间的神话说唱、歌舞艺术还是工艺美术都没有因为不能读书识字而与大众产生距离。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大众文化服务职能会不断的强化,民族地区的图书馆挖掘和搜集民族文化资源的同时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展对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成果的宣传和展示,利用图书馆都在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机遇,提高大家对图书馆职能的认识,提高公众对图书馆信息获取的信任度,从而深化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公益性,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图书馆缩小“信息鸿沟”的功能。

(三)丰富多元文化的馆藏适应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服务的需求

在少数民族地区只有建立多元文化的馆藏才能在民族地区开展多元文化的信息服务。民族地区的图书馆应当根据当地居民的阅读水平、传统习惯、来开展多元文化馆藏建设,在原有馆藏的基础上丰富多元文化的形式种类,丰富多元文化表现形式的载体,建设多元文化的数字化资源库,平等的对待民族地区群众不同信息服务的诉求,而且要完成促进互通交流、共享文化资源的使命,这样才可以在丰富多元文化服务的过程中把用户放在信息服务工作的中心,以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作为提供服务的导向。

(四)延伸少数民族图书馆服务触角与其他产业共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篇5

【关键词】地方文化 地方文化资源 幼儿园课程

地方文化,反映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信仰,是儿童生活中的潜在资源,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家庭和社会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在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方面不及幼儿园课程。在幼儿园课程中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对于幼儿园课程本身、幼儿、教师和家长来说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一、从“幕后”到“台前”,让地方文化资源进入幼儿园课程

1.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独特价值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需要关注幼儿的生活世界,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从幼儿的生活中汲取素材和灵感,利用儿童普遍熟知的、可接受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内容,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1] 地方文化作为一种儿童生活中的文化,因其教育性、生活性和亲缘性的特点,可以成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激发幼儿对家乡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培养幼儿爱乡之情,使本地方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此外,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有效地丰富幼儿园园本课程内容,有效地帮助幼儿园教师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选择与利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地增强家长家园合作的意识,使家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精心筛选地方文化资源的内容

地方文化资源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都能进入幼儿园课程中,必须通过筛选机制的过滤才能确定。首先,应选择能够引发和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发展幼儿个性、促进幼儿学习愉悦性的内容。其次,应选择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关、与其认知水平相适、能促进其在最近发展区内良好发展的内容。再次,应选择能够满足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的内容。最后,应选择与幼儿园现有的工作条件相符以及能促使家长、社区、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的内容。

3.以主题为核心整合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主题活动是当前幼儿园一种主要的课程模式,它通常围绕一个主题,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通过师生共同建构,生成一系列活动,共同探求新知。”[2] 在研究中,我们根据幼儿园课程实际、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都江堰水文化特点确定了“走近都江堰水文化 ”的主题,并在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实施年龄段、涉及领域、组织形式、环境创设等方面作了整体的设计。该主题共分为“我们来玩水”“ 望娘滩的传说” “李冰治水”“拜水都江堰”四个活动板块,10多个小活动。

这样的设计包含一定的逻辑顺序。首先,通过集趣味性、游戏竞赛性、生活性于一体的“舀水”“趣味运水”“ 堵水”“桌上水画”活动,让幼儿感受和喜欢物质的“水”。接着,自然过渡到文化的“水”,在“看故事”“听故事”“说故事”“演故事”环节后,幼儿逐步了解“望娘滩的传说”神话故事内容,融入故事情境,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绪情感。然后,通过“背砖”体育活动、“观察杩槎”认知活动、“做杩槎”手工操作活动、“杩槎为什么不倒?”科学探索活动、“玩杩槎”游戏活动等,让幼儿体会筑堰的艰辛,使他们认识和探索李冰治水的工具。最后,“拜水都江堰”活动是由培训后的家长与幼儿合力制作水文化图片墙,并带幼儿进入现实中的文化情境,让物质的“水”与文化的“水”融合在一起。

二、营造地方文化情境,构建“多边对话共同体”

洛特曼文化交际模式理论认为,文本是一种符号,它是活生生的对话体,不是被动的,只要运用得当,就可以在幼儿与文本之间开一扇窗,让幼儿与文本主动对话。“文本是指任何一个被赋予完整意义的客体,可以是绘画作品、音乐剧,或是一个仪式、一个手势、一次活动,等等。”[3] 在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一个“多边对话共同体”,即以文本为核心,使教师、幼儿自己、其他幼儿和地方文化(文本)之间产生一种多边的对话交际状态和过程(见图1)。

在这个“多边对话共同体”中,文本不仅是对话中的中介,也是平等的对话者,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下,教师、幼儿自身、其他幼儿与文本产生着复杂的、多层次的、多边的对话,使幼儿、教师、文本都在发生着变化。比如,在“望娘滩的传说”活动中,把故事内容看成是一个文本,在由“看故事”“听故事”“说故事”和“演故事”等环节形成的文化情境中,幼儿、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程度不断加深。通过这样的对话模式,教师可以更好地消化故事内容,及时反馈幼儿的表现,适时调控活动进程和内容;幼儿能够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故事内容也因为教师和幼儿的理解发生着变化,从没有被理解到简单被理解,再到深入被理解。

三、身体力行,注重“体验式教学”

体验是主体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即“以身体之”。体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实践层面的体验,即主体通过实际行动亲身经历某件事;另一种是心理层面的体验,即主体在心理上虚拟地‘亲身经历’某件事”。[4] 幼儿园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让幼儿体验地方文化的魅力。

1.在游戏中体验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最易接受的活动,也是最适宜的学习方式。教师采用多种游戏形式,为幼儿设置具有吸引力的游戏场景,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幼儿通过更多的感官来体验,达到学习的目的。比如,在“背砖”活动中,根据幼儿热衷于模仿、想象力丰富,而且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特点,教师在自由活动区为幼儿提供背篓、砖头等道具,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两千多年前人们修建都江堰的情景,体会人们筑堰的艰辛,懂得珍惜和热爱现在的都江堰。

2.在教学中体验

在教学活动中,亲身体验可调动幼儿的多个感官,加深幼儿对活动内容的掌握程度。比如,在“做杩槎”的手工操作活动中,仅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的形式给幼儿讲解杩槎的构成和特点是完全不够的,幼儿对杩槎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如果教师在课上为幼儿提供做杩槎的机会,让幼儿亲身体验做杩槎的全过程,那么幼儿就更进了一步认识和了解杩槎。

3.在生活中体验

地方文化是来源于生活的,幼儿园课程在融入地方文化时应充分利用外在的环境资源,把幼儿带到真实的文化情景中去,通过参观、访谈等形式感受文化、理解文化,更好地与文化展开对话。比如,在“走近都江堰水文化”主题活动后,可以带幼儿到水文化广场玩水嬉戏,增强他们对水的兴趣;可以带幼儿去看放水和祭水,让他们从仪式和宗教礼仪中懂得崇尚先贤;可以带幼儿到水文化博物馆参观,让他们了解都江堰水文化的历史,产生对家乡水文化的热爱。

四、形成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内外支持系统

1.提高幼儿园内部软硬条件

(1)加强园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研究,注重园所文化建设。地方文化资源是以园本课程的形式进入幼儿园的,因此,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幼儿园需要总结本园园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经验,找出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另外,幼儿园需要结合地方文化的特点和本园的实际,营造良好的地方文化氛围,构建具有一定特色的园所文化。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教师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理念,拥有有关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储备地方文化的相关知识。然而,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获得需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方能实现。一个地方的幼儿园可以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聘请专家系统地讲解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就本地方的文化资源特点展开交流和讨论,摸索地方文化课程构建的途径。

(3)了解幼儿经验准备,提升幼儿地方文化接受能力。幼儿园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在接受幼儿园地方文化课程学习之前就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有关地方文化的相关经验。因此,就需要考虑幼儿已经具备了哪些经验、经验的准备程度如何、还可以提供哪些幼儿能接受的经验等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了解幼儿在地方文化方面的现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以便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促进其更好地发展,提高其地方文化的接受能力。

(4)探索幼儿园与社区、家庭的有效合作机制。幼儿园与社区、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幼儿园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需要与社区和家庭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因此,幼儿园需要探索与社区、家庭的有效合作机制,形成三者合作共育的策略,如整理和建立地方文化资源库、加强三者间的沟通、在社区开展亲子活动课程等。

2.争取幼儿园外部支持

(1)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支持。首先,地方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利用需要相应的政策指引,这可以从根本上引起各方对地方文化的重视,政策中包括幼儿园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目的、重要性、相关的制度要求和经费的分配与使用等方面的内容。其次,需要其他相关部门(文化局、旅游局等)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大环境。再次,需要社区积极配合各部门的工作,结合本社区的具体特点,组织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丰富家长的地方文化知识,将社区与家庭有机地联合在一起。

(2)家长支持。家长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家长的教育素养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园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应让家长明白地方文化对幼儿的重要意义,提高家长对地方文化的重视程度,丰富家长的地方文化知识,赢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让家长参与到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来。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乐山,614000)

参考文献:

[1]李子建,杨晓萍,殷洁.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庄春梅.主题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路径和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9(2).

篇6

【关键词】甘孜藏区 文化资源开发

位于四川藏区核心区域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处川、滇、藏、青四省区结合部,是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政治、经济和藏汉文化的枢纽区,具有较强的战略意义。甘孜州历史悠久,民族成分众多,渊源颇深,是藏区中文化多样性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甘孜藏区资源丰富,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是各种资源禀赋中的优势资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已逐渐成为甘孜州旅游业和其他各项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文化资源已逐步向产业化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因此,对甘孜藏区现有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甘孜藏区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

根据甘孜州现有的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民族文化资源按区域划分,主要分为三大区域,即康东、康南和康北区域。

康东地区:主要包括康定、泸定、丹巴、九龙四县,是甘孜州对外经济、文化的枢纽区域,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在这个区域分布着享誉世界的情歌文化、以泸定桥为载体的红色文化、丹巴的嘉绒文化和碉楼文化以及茶马古道等文化资源。这一区域文化资源的特点在于历史悠久,外界知晓度高,开发的要求高,资源开发伴随着文化的传播,且受文化的影响较大。

康北地区:包含道孚、炉霍、色达、新龙、甘孜、德格、石渠几县,是以藏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区域。这一区域依托格萨尔文化、德格印经院和藏族美术,有着各种藏族的民族手工艺技术和工艺品,包括雕版印刷、唐卡、藏戏、石刻等。这一区域的文化资源的总体特点在于有较深的藏文化底蕴,文化资源中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有较强的可开发性,资源转化为产业的能力较强,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康南地区:包含雅江、理塘、稻城、乡城、巴塘、得荣几县,这一区域是以稻城亚丁香格里拉为中心的旅游文化胜地。这一区域依托亚丁香格里拉景区,以发展旅游业为重点,生产如土陶、木碗、服饰等民间手工业品。这一区域的文化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在于能够将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发展演艺业和民族手工艺品,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同时,发展手工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甘孜藏区文化资源开况分析

甘孜藏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为甘孜州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自2005年以来,甘孜州民族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开发,民族文化产业等到了稳步的发展。2005年,稻城亚丁香格里拉艺术中心已投入使用,各片区形成了以演出、娱乐为一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演艺中心,成立了康藏文化传播公司,通过成立民间手工艺协会对藏族传统手工艺技术的搜集、整理、开发和保护,打造“情歌文化”、“格萨尔文化”等文化品牌,培育文化市场,活跃文化氛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文化资源开发的进行。

(一)对文化资源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水平

尽管甘孜州民族文化资源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对文化资源的认识还仅停留在文化这一意识形态层面,对文化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还没有认识到位,在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中,大多数文化产业少且多为传统产业,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低下,对文化资源的深层底蕴还没有进行充分的利用,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还较慢。

(二)文化资源开发中的相关要素短缺

甘孜州特殊的区位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由于通讯、信息、交通等各种基础设施的影响,外界对于甘孜州的民族文化资源了解非常有限,在一定程度上给资源开发设置了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发展。同时,资金也是制约文化资源开发的瓶颈。甘孜州财政收入薄弱、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影响了资源的开发,制约了相关文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此外,由于甘孜州文化资源开发起步较晚,许多文化产业的经营者知识面薄弱,知识更新能力低,缺乏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创新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没有较为科学、系统的认识和分析,对相关文化产业的经营能力有限。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许多民间技艺传承人和地方的文化工作者离开家乡到外地进行地方文化产品的开发,大量人才外流,本地的文化优势被弱化。由于开发的科技含量较低,开发中没有考虑到同一区域中资源的同质性,开发成本高,收益低,开发能力薄弱。

(三)资源开发中对文化的保护力度还非常有限

民族文化资源的特征在于它的历史性和民族性,这些是它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显著特点。随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资源中原生态的内容在逐步消退,民族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内容也在逐步消失,由于各种基础设施条件的薄弱,以书籍、文字记录等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较好的保存,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有效的认证和申报,造成大量文化资源流失。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民间艺人外出务工,很多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传承出现困难,民族文化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受到了阻碍,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被薄弱化。

篇7

关键词:高校 地方特色课程资源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025-02

1 地方课程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是整个课程设计、实施及教授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只要是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都可作为课程资源,它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1~2]。而这些地方课程资源只有经过开发和利用,才能转化为有效的社会教育资源。目前,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正逐渐被提到课程改革的议事日程,并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地方课程资源丰富,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具有多方面的指导力量,因此,可能的课程资源虽然呈现出多样性,多种多样的资源,就为学校和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广泛性、丰富性、综合性、差异性、多质性等特征,因此可从多层面、多角度,把它分为多种类型[3]。而在各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地方课程资源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2 各个不同教育阶段的地方课程资源利用情况

2.1 中小学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随着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中小学受到广泛的重视,中小学教育内容丰富知识浅显,因此,中小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较容易实现;中小学的课程资源开发着重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的教育,在知识覆盖面上体现出多学科的交融。学生与社会方面、与自然科学方面、与自我方面的资源都可作为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如图书馆、展览馆、道路的线条美、雕塑的造型美、音乐的节奏美、气候、地形等特殊的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和文化资源等。这些资源与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与内涵。

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发展较好,已经上升到生命化的层次。中小学课程资源经过日常生活化课程资源――学科知识化课程资源――生命化课程资源的探索,使得课程资源的利用具有生命。生命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做到师生双方的经验活、知识活、情感活、能力活、智力活、精神活、生命活,而且还要做到课堂的内容活、情境活、形式活[4],让课堂充满情意与生命需要[5]。

2.2 高等教育

高校在课程资源体开发和利用上要落后于中小学,高校教育是一种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素质教育,需要较全面、较系统和较深层次的知识,对于地方课程利用横向要广,纵向要深,因此,开发和利用难度较大。特色,成为了各高等院校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质量工程”意见》中指出:要“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努力办出特色。因此,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区域性高校,应在课程的开发和设置上下功夫,不仅要为地方创造知识,而且要传播和扩大已有的地域文化,培养适应地方需求的人才,赋予学生以“地方特性”。[6]

高等教育的地方特色课程资源重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司法、军事、外交活动、科技活动等社会资源方面的结合,地方特色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独有的资源,而且充分体现了各地区的特色文化,也使各地高校的科研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国各高校也正在加强地方特色课程建设,并已成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地方特色的课程开设和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重视与加强[7]。

2.3 高校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特点

高等教育阶段的地方课程资源建设要求与其他教育阶段的要求显现出专业与学科经济等深度结合的特征。

2.3.1 课程知识新兴交叉

创造是21世纪最具时代特征的特点,在原有知识体系上的创新是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世界许多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都是从多学科的角度,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才得以解决的。时代需要那些具有创造力的超越型人才。时代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强调文理渗透,基础与专业结合,体现知识的广博性、整体性、内在结构性和智能型的发展方向。

发达国家在交叉学科的培养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高等教育阶段都强调主修、副修的结合,文、理、应用学科的渗透。MIT的成功就在于它不仅有一流的专业教育,而且具备良好的交叉学科基础和文化底蕴;日本筑波大学不设科系,而以学科群、学科类来划分课程,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科交叉。同时大量选修课、定期举行的研讨班、外聘专家讲学以及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大量学术活动的开展,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

2.3.2 人才培养社会急需

当大学生就业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个有趣却更无奈的现象。一方面,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人,岗位长期空缺。为什么会出现找不到工作、招不到人的尴尬局面?原因就是供需求不匹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社会,人才的培养应融入社会的经济发展建设,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每一所大学都必然要有自己存在的优势和社会所需,因此,“独特和急需”是一所大学存在的可能。只有紧紧围绕产业和企业的紧迫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才能使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适合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

2.3.3 地方特色文化弘扬

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核心是地方文化。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各种各样的、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组成的,而民族文化是由独特的地域文化组成的。因此,有机地开发和运用地方特色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地方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实践探索,无疑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好途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民族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中,保持和发展传统优良的民族文化。

2.3.4 各校特色合理分工建设

我国目前有1000多所高等院校,地方高校约占70%,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地方高校面临大好的发展机会,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地方资源,办出特色,以特色取胜,以求快速地发展,就成为各方院校办学的目标。“地方特色”成为各地方高校致力的着力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如何在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办出特色,脱颖而出,这是目前摆在上千所地方院校面前的严峻课题。

3 面向高校的广西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特点

广西高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应从社会要求、时代要求、人才培养要求以及自身的发展需要方面去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在内容上呈现出符合广有的课程资源特点。

3.1 社会要求―― 开发本土资源,服务东盟经济

教育的社会意义在于能对各种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服务于民。广西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对这些遍布于本地区各地的资源进行开发了利用,才能更好的为当地经济服务。

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且与东盟各国接壤,具有民族性和与国际性的地域特征,与东盟各国相同的地缘和文化特色,国际性区域经济优势,成为广西地方课程开发的特色资源,包括本土地理资源、历史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与国际接轨的地缘文化资源、经济合作资源、贸易资源、语言文化资源等。这些资源建立在广西不断发展的进程和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中,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从根本上推动广西区域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展。

3.2 时代要求――弘扬壮乡文化,发展广西特色

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实践的需要,是为贯彻国家课程政策而做的一件有益的事情,是为挖掘本土教育资源,从而使后一代更好地认识祖国、地区,建设国家和当地的实践的需要。此外,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受到社会广大人士的保护和发扬。

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独具特色的壮乡文化成为本土不可取代文化资源。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南疆境地,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广西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广西先民在左江沿岸创作的崖壁画,汉代前创造的大铜鼓以及古朴曲雅、可避湿热、防蛇兽侵害的干栏建筑等,成为广西当时的文化代表;明代的真武阁及三江侗族程阳风雨桥均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三月三歌墟、瑶族的达努节、苗族的踩花山和芦笙节、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具风味的打油茶等等。这些民族文化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广西地域文化。一个民族的发展和繁荣,是与其民族文化的传承密不可分的,地方性高校对民族优秀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观念趋同的大背景下的坚守是对世界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贡献。

3.3 人才要求――培养学生特性,适应社会急需

高校的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建设从培养适应地方需求人才的需求出发,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是着眼于地方,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地方所需的应用性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地方特色课程的支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本土经济。

广西与东盟各国接壤,具有国际性区域经济优势。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首府南宁,建立中国―东盟“10+1”合作关系,在农业、信息、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等领域展开合作,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6年,建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关系,主要进行基础设施、港口物流、贸易投资、旅游和资源的合作开发,还有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关系的建立。这些经济贸易合作使得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衔接要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适合国际性的人才参与其中,为广西经济的发展做贡献。根据面向与东盟经济交往的实际需要,广西高校致力于培养了解东盟、熟练掌握当地语言、熟悉当地商业习惯的人才,这就需要更多地去开发相关的地方课程资源。

3.4 自身发展要求――创新办学特色,促进高校发展

对于高校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形成高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形成,提高办学水平;有助于提升高校专业发展意识和实践技能;有助于满足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培养多种规格人才的需要。地方特色课程如果经过精心培育发展,必能在某一方面重点突破而成为主导文化的一部分,从而走出地方,走向全国。

特色课程资源的建设可推动地方民办高校的特色发展,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国际性人才,以实现广西经济的腾飞发展。

4 结语

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应围绕着广西的民族特点、区位优势等方面进行开发研究,重点开发具有壮乡民族文化特点和面向东盟、着力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国际化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 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J].教育研究,2005(8):32-34.

[2]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学科教育,2002(2):1-5.

[3] 文可义.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4):1-6.

[4] 余文森.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64-168.

[5] 梁军.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生命化及其实现策略[D].湖北大学硕士论文,2012.

篇8

【关 键 词】 校本课程;开发;传统文化;初探

一、何为校本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校本课程资源要求教师选择和巧用资源,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得到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无穷的活力。一般可以有两种理解:

1. 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社区的特点和需要。

2. 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在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二、校本资源开发的背景及条件

(一)模范县城

河北沧州的青县是个人口数为40万的小县,但是青县却是个模范县,其在十年时间里推出了500个道德模范。青县建有道德模范展馆,每年举办“感动青县”评选活动,并在县电视台办有“德化人生”栏目。青县模范的先进个人事迹都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学生将这些模范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以他们为标准来要求自己,使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传统文化的体现

青县的文化被评为河北省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在青县县城西南3公里处就有遗迹群。《青县志》《天津府志》等志书中,均有此方面的记载。青县冬菜制作技艺更是一绝,在蛮子营小学的旁边就有一家冬菜加工厂,学校组织学生前去参观,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冬菜,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地方文化,在实践中学到知识。

除此之外,青县的酒文化、医药文化、戏曲文化,都是非常有特色,这些地方资源和区域优势为蛮子营小学及蛮子营幼儿园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为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进行校本课程资源建设提供了物质支柱。

三、校本资源开发的途径

(一)开展多样活动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们了解青县,了解其文化特点,人文风俗等等。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青县的青云观,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现场给学生们讲授青云观的由来,历史背景,以及其蕴含的中国文化,让学生们在参观过程中,一方面了解青县的历史,感受家乡的文化特点,增长知识,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

青县的文化景点甚多,如具有上千年历史的觉道庄等,这里的文化精神教化人们认识真善美,懂得上善若水。这方远近的老百姓经常不断地到这里来学习、领悟,将这种精神文化传承下去。青县的酒文化、医药文化、戏曲文化都是青县宝贵的文化财产,这里有各类文艺演出团体300余支,将该县的传统文化传播开,并传承下去。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观看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青县,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良好品质。

(三)利用家乡模范育人

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给学生讲述青县模范的先进事迹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例子贴近生活,能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好人好事,进而在生活做事中以他们为榜样,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如教师在讲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时,期间可以引入家乡的先进模范人物,告诉学生,不仅仅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批不怕牺牲的英雄,在现在和平年代,仍然活跃着一些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中华好儿女,使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得到洗礼。

(四)开发“有生命”的校本资源

“有生命”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指教师、学生以及学校中的一切与生命有关的能用于课堂教学的资源。譬如说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家长这一生命载体作为潜在的课程资源也应该得到开发,有些家长可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这样的机会,让该家长给学生讲授某方面的理论或实践知识,使得学生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氛围中受益匪浅,学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四、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意义

1. 蛮子营小学及蛮子营幼儿园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在国家课程中引入青县的传统民俗和文化,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具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引入家乡模范代表的先进事迹的讲述,参观道德模范展馆,增强学生爱校、爱家乡的感情,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学生茁壮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 通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蛮子营小学及蛮子营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校本开发是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人文和经济特点,对校内外课程资源以及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其目的是依据地区特点来补充国家课程,满足自己学校学生的兴趣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服务的,从而体现“学校个性化”“教师个性化”“学生个性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罗雪飞. 课程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J]. 当代教育论坛,2007(12):12-13.

篇9

关键词:文化强省;豫南民间艺术;乡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J8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2-0023-01

豫南要成为文化强省,就需要把握住发展取向,以建设为主,创造文化精品,打造文化窗口工程,以扩大豫南的文化影响。

一、对豫南民间艺术资源进行归纳总结

(一)豫南歌舞研究

豫南歌舞主要包括豫南民歌、豫南花鼓戏、信阳灶戏、信阳民舞《花挑》等,其中豫南的花鼓戏以其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地方文化,在地域性语音的影响下,其演出方式体现为多样性和包容性,因此在当地最为流行。

豫南地处信阳地区,此地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因此在社会历史文化的传承上,综合了吴曲楚歌与皖腔苏调的特点,加之地方方言土语以及文化风情的特点,使豫南花鼓戏既富于楚歌的韵味,腔调也充满了余音,作为豫南民间歌曲,其所呈现出来的妩媚中隐藏着泼辣,粗犷与细腻从诙谐风趣中尽显出来,成为了豫南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豫南花鼓戏的艺术形式虽然是歌舞形式表达,但是其更为注重人体动作的表演,尤其是舞蹈中的造型,是在有限的表演空间中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来完成的。

(二)豫南民间美术研究

豫南民间美术的研究核心为豫南民间工艺,如罗山皮影、信阳剪纸、信阳布雕、固始柳编、豫南根雕等,其中豫南皮影戏以其悠久的历史,饱含着本地风情特点在周边的县域中流行。追溯历史,豫南皮影戏传入信阳是在宋都向南迁移后,至此逐渐在这里扎根,并融入了本地的文化特点。由于本地域各县都有自己的方言土语,所以在唱腔上也会有所不同。皮影的制作材料以牛皮、羊皮为主,经过细致加工之后,在上面涂抹上民间剪纸或者是所需要的图案。头部和四肢都是用线连接上去的,高度超过了一尺半。要使皮影能够被灵活操作,需要至少五根小竹棍连接在上面。在表演的时候,皮影艺人就在四周都是幕布的舞台上,映衬着夜壶等的灯光来操纵着皮影。展示在我们面前的皮影那各种灵活的动作,是皮影艺人十个手指灵活运用的结果。

(三)豫南民间艺术开发研究

豫南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其特定的历史环境特点沿着社会的发展传承下来,已经成为了地域特有的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豫南需要其所拥有的民间艺术作为经济资源得以开发,以适应当代的多元文化环境。

中国正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能够使豫南的民间艺术在时尚元素的冲击下延续下去,就需要将其置身于乡土文化当中。民间艺术源自于民间,是农民精神文化中的一部分,要将这些古老的文化形式原滋原味地保留下来,就需要将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运用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拓宽民间艺术文化的产业化道路。

加深豫南文化的认识,给予准确的定位是非常必要的。在豫南民间艺术的开发上,以为农村服务为宗旨,在树立文化品牌的同时,做好社会文化宣传工作。富于地域特色的文化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将豫南民间艺术构建成为文化网络阵地,以保护的方式进行传播,以文化资源有效利用为目的丰富农村生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四)民间艺术人才培养研究

豫南的民间艺术要走出地区,成为文化财产中的瑰宝,就要注意艺术人才的培养。在艺术教育中着重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目前在一些艺术院校,已经将民间艺术列入到课程教学内容当中。作为豫南的本土文化,在进行艺术教学中,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豫南民间艺术资源研究成果引入到艺术课堂教学当中。当学生看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各种活动就是本地区特有的艺术形式的时候,莫名的骄傲感就会油然而生,并且对于这些艺术活动更为尊重。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到艺术活动中。舞蹈专业的学生可以尝试花鼓戏表演,美术专业的学生着意研究皮影戏的制作以及信阳剪纸艺术,都是提升学生民间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意识。

二、民间艺术资源的分析与开发利用

民间文化资源属于是本土资源,对于其进行适当地保护,并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不但能够使民间艺术得以传承下去,而且还会与时代特点相交融,以时代的活力展示出来。文化具有社会历史性,民间艺术之所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其本初特点,是由于其发展地域局限于民间环境。在重视民间艺术原创的同时,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则可以对于豫南的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加强品牌建设。

民间文化要依赖于民间文化企业,那么提高品牌的运作能力,带动文化企业规模化成为了一种必然。带动豫南民间艺术走资源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以追求原创为原则,保护民间艺术的同时,让豫南民间艺术的生命绽放出勃勃生机。

三、总结

综上所述,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豫南提出了建成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并以此为契机,使豫南的民间艺术呈现出高涨的势头。

参考文献:

[1]张廷远.新农村建设视野下豫南乡土文化遗产现状及抢护对策[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21.

[2]魏晓斌.乡土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教学意义[J].现代教育科学,2010(05).

[3]张昕.代美术教育与地方本土文化的传承.以豫南地区美术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例[J].大众文艺,2010(16).

篇10

[关键词]阜阳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经济发展

[DOI]10.13939/ki.zgsc.2016.04.189

1饮食文化旅游的基本概况

1.1饮食文化旅游的概念

饮食文化是指在食物制作、开发、消费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艺术和技术,还包括食品在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应该遵照的风俗习惯、传统思想和哲学理念。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这些为我国的旅游事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饮食文化旅游是指将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的旅游事业相结合,在旅游过程中,不仅可以欣赏到各地的美景,还可以品尝各地的美食,了解不同的饮食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饮食文化旅游,同时旅游者可以将独特的饮食文化发扬光大。

1.2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1.2.1地方风味各异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气候的不同,各地区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按地理位置将中国的美食分为“菜系”,即:湘菜、粤菜、浙菜、闽菜、徽菜、川菜、鲁菜、苏菜。每一个菜系均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烹饪方法,可以带给人们不一样的美食体验。1.2.2讲究饮食的美感中国的饮食文化需要做到色、香、味、形俱全,食物不光味道要好,而且要注意色泽美和造型美,给品尝者美的感受,在美食烹饪过程中,注意选材、选料和刀功,利用不同的烹调技巧,制作出外观优美的食物。1.2.3酒文化和茶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分支,古诗词中对酒文化和茶文化有相关的记载,不同的酒文化和茶文化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学艺术,体现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酒文化和茶文化可以推动饮食文化的快速发展。

2阜阳饮食文化旅游的特点

阜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丰富的物产和悠久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阜阳饮食文化,阜阳特有的美食名扬全国,包括:枕头馍、格拉条、阜阳皮丝、插花牛肉汤、五花牛肉等都在国内小有名气。饮食文化是一个地区整体文化的缩影,可以充分反映出地方文化的特点以及该地区的人文风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阜阳人民在保留原有饮食文化的同时,对阜阳的传统美食进行不断创新,弘扬本土美食,使阜阳饮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阜阳本土的美食有很多,为弘扬阜阳美食,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将阜有代表性的美食拍摄成宣传片《舌尖上的阜阳》,在宣传片中记录了一种颇受当地人喜爱的面食,根据当地人的发音翻译成“格拉条”。“格拉条”的面条不是很硬,比较有嚼劲,是本地人几乎每天都要吃的一种特色小吃。“格拉条”的店铺没有华丽的装饰,一口大锅,一台千斤顶做的压面机,简单的桌椅。“格拉条”的制作工艺也比较简单,压面师傅将事前和好的面团放进压面机内,利用千斤顶压成面条,放入沸腾的开水锅内煮熟,在放入冷水里备用,根据顾客的需要,将煮好的面条和黄豆芽放入锅里烫一下,盛入碗内,加入芝麻酱、酱油、醋、盐、辣椒油等调味料,再配上榨菜和豆角粒,一碗具有特色的“格拉条”便完成了。阜阳的旅游资源丰富,包括鼓楼遗迹、西湖遗迹、文峰塔、魁星楼等名胜古迹,将丰富的旅游资源与阜阳当地饮食文化相结合,形成特有的阜阳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为了吸引大量观光者的到来,阜阳推出旅游文化艺术节,在艺术节上,旅游者可以品尝到阜阳的本地美食,了解阜阳的饮食文化,从而了解阜阳的历史文化,大力发展阜阳的旅游产业。阜阳还建设了许多美食一条街,美食街不单是一条街道,也是城市的名片,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街道,进行观光欣赏。加强阜阳饮食文化旅游宣传,可以将阜阳美食以宣传片的形式进行推广,还可以定期举行美食节,或将美食制作成礼盒,旅游者可以将美食带回家,使阜阳饮食文化被更多人熟知。

3阜阳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3.1政府重视,准确定位

阜阳饮食文化旅游想要得到快速的发展,首先要得到政府的重视,确定饮食文化旅游的定位,建立阜阳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部门,通过调查了解人们的需求,结合阜阳餐饮和旅游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推广方案,政府应该给予扶持,不断扩大阜阳饮食文化旅游的资源。

3.2加强阜阳饮食文化建筑景观规划

阜阳保留了很多名胜古迹,政府可以对古城区进行布局规划,将具有时代特色的美食引入古城区内,规划出一个特色的建筑景观,游客在欣赏古建筑风光的同时,可以品尝到那个年代的美食,了解当时的饮食文化。游客还可以通过饮食文化,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阜阳这座城市,在古城区建筑现代化的景观,一方面为了使古今文化相互融合,另一方面避免名胜古迹遭到破坏。

3.3加大特色旅游饮食的开发

阜阳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是要具有本地特色。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将阜阳全市范围内的饮食文化进行归纳和总结,将古代的特色饮食文化保留并传承下去,还可以根据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在保留传统饮食文化特色的同时进行改良,使阜阳饮食文化特色更加鲜明,更加具有辨识度,在阜阳城市景点可以开展不同的饮食文化体验活动,例如美食制作活动等,吸引游客参与到体验活动中。

3.4重视市场营销,树立形象和品牌

品牌和形象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十分必要。通过电视媒体、互联网媒体等方式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争取给人们留下“吃徽菜,到阜阳”的印象。对阜阳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简单归类,根据景区不同的特点,制定多条旅游线路,并将饮食文化融入其中,以宣传片的形式呈现给游客,供游客自主选择。

3.5营造绿色消费环境

优美的环境可以使游客保持良好的心情,阜阳饮食文化旅游要为游客营造一个绿色消费的环境。阜阳政府应该对城市进行整体的规划,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城市绿化,形成良好的城市风貌,为人们提供一个干净卫生的消费环境。食物的原材料可以使用绿色食品,保证食品的安全性,使消费者放心消费。

3.6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阜阳饮食文化旅游需要相关从业人员的不断推广,从业人员需要具备高素质及专业化的知识,对阜阳饮食文化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还需要掌握美学、民族学、养生学、历史学等相关知识。从业人员应该定期参加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充分了解人们的需求,要具有创新意识,不断推动阜阳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

4结论

阜阳物产丰富,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形成了众多具有阜阳特色的美食。阜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保留着很多名胜古迹,是休闲旅游的圣地。将阜阳的旅游业与当地的饮食文化相结合,可以使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相互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饮食文化也可以传承下去,从而促进阜阳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樊玲,洪峰.浅议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