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16 03:2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技术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技术与管理

篇1

第一条 为加强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以下简称农技推广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技推广资金是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推广先进适用、高产优质、安全环保的农业技术,增强农业技术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包括农业技术推广、农业高产创建、旱作农业技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等补助资金,以及国家政策确定的其他相关补助资金。

第三条 农技推广资金的支持原则:

(一)突出生产应用。发挥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作用,解决生产环节应用主推技术的制约因素,调动农民使用先进适用技术的积极性,切实将农业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二)突出区域优势。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划布局,科学确定适用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主推技术。主推技术应与主导产业紧密结合,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三)突出安全环保。科学评估推广技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推广技术中新品种、投入品等管理,农作物新品种需由省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确保推广技术安全环保,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

第二章 补助范围和对象

第四条 农技推广资金支持的技术与服务:

(一)有效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先进适用技术。包括农作物、畜禽、水产良种的繁育、改良、种植、养殖等。

(二)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先进适用技术。包括主要农产品储藏、保鲜、干燥、包装初加工技术等。

(三)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先进适用技术。包括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和动物疫病防控中高效低残留药物施用,农业生产投入品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生产残余物资源综合利用等。

(四)有效提高农技推广体系服务水平。包括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为农服务的激励约束机制,支持开展公益,示范推广先进农业技术,鼓励引导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等。

第五条 农技推广资金的主要支出范围:材料、农资、小型仪器设备等技术物化投入品的购置补助,推广服务、宣传培训、技术咨询等费用补助,以及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其他支出。

农技推广资金不得支出的范围: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办公费等基本支出,购买农业科技成果和专利的支出,建造办公场所、购置车辆和通讯器材的支出,基础性农业科研等支出,以及与农技推广工作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六条 农技推广资金的补助对象是主推技术推广承担者、服务提供者和实际使用者,主要包括事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人等。

第三章 资金分配和拨付

第七条 综合考虑各省耕地面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业增加值、绩效评价结果等因素,实行资金切块分配。

第八条 中央财政将农技推广资金分项拨付到省级财政,省级财政按照农技推广资金补助对象的预算级次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拨付资金。

第九条 农技推广资金的补助方式可采取现金补助、实物补助、定额补助、以奖代补、奖补结合、先建后补等。

第四章 资金管理和监督

第十条 农技推广资金实行省级项目管理。省级财政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中央财政下达的资金规模,按照财政部、农业部相关工作要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确定当年支持项目,组织指导项目实施。

第十一条 省级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实施范围和规模、实施内容、补助对象和标准、管理措施等。

第十二条 农技推广资金项目的申请者应当编制申报文本,主要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市场需求、效益分析、投资构成以及管理制度等。

第十三条 农技推广资金实行省级和部级绩效评价。

实行省级绩效评价的资金,由省级财政部门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资金绩效评价办法,按年度对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效果等组织绩效评价。

实行部级绩效评价的资金,由农业部商财政部制定绩效评价方案,分省实施。

财政部和农业部对各省绩效评价情况进行抽查。绩效评价结果以适当方式予以通报,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

第十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强化项目的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及时总结项目实施、资金管理情况,并于次年4月底前向财政部和农业部报送总结材料。

第十五条 项目承担者应当建立健全资金项目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和项目形成的资产管理,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农技推广资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和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省级财政部门可以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

篇2

关键词:水利灌溉模式节水措施思考

中图分类号:S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4-096-02

1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分析

1.1渠道防渗技术模式

渠道防渗技术模式的基础是把各级输水用的渠道进行防渗处理,目的是减少输送水的损失、同时能够控制地下水位,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当前在我国,渠道防渗技术模式的利用是灌溉农田的主要模式与输水方式,应用也比较广泛,同时也是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研究对象。防渗衬砌的材料相对较多,不用加工的材料譬如譬如灰土与砌石、需要加工的材料譬如水泥土、沥青混凝土以及复合土工膜料等。使用较为广泛的材料是混凝土材料。大量的科学实验资料表明,渠灌区的干流与支流以及斗与农渠通常是用粘土夯实的方法来预防渗透的,这种方式减少渗漏损失量的力度较小,通常在45%左右;如果利用混凝土来衬砌防渗,效果比较明显,减少渗漏损失量能达到75%左右;如果利用塑料薄膜来衬砌防渗,渗漏损失量更小,通常在80%左右;大型灌区渠道防渗能够大大提高渠系的水利用系数,减少渠道的渗漏损失,通常能提高0.2以上,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减少输水损失的主要技术措施就是采用低压管道输水,大力提高渠系防渗,这样的输水灌溉模式具有节省地、节水以及输水快的特点。

1.2喷灌技术模式

喷灌技术模式就是喷洒灌溉,其原理是首先用水泵对灌溉水进行加压(也有大自然形成的落差),在水压的作用下,灌溉水进入管道,然后运送到田地里装设的喷头上,喷头打开后便将灌溉水以水滴的形式喷射四周,相对均匀地洒落到农田上,这样农田得到了灌溉。喷灌技术模式优势很明显,首先能少占耕地,其次是节省人力,同时灌水也是均匀的,无论何种地形,都能使用。但也存在一些缺陷,譬如设备投资相对较高,受风影响大。我国的喷灌技术模式大体上有下列三种模式:(1)固定管道式喷灌。就是在整个喷灌系统中,只有喷头可以拆卸,其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是在灌溉季节是固定不动的,甚至常年都这样。固定管道式喷灌的水泵、动力机械部分、附属的干管和支管等都是埋于地下的,而装设在竖管上的喷头可以拆卸,在各个田块中均可应用,固定管道式喷灌优点明显,不但操作管理容易,而且生产效率大相对较高,同时,方便实行自动化控制的程度,但缺点也明显,就是前期投资相对很大;(2)半固定管道式喷灌模式。半固定管道式喷灌模式的系统构成是与固定式灌溉的模式一样的,水泵与相关的机械部分、输水的干管等也是在灌溉季节维持不动,所不同的是其支管与竖管以及喷头都可以进行拆卸,都能装设在不同的田地区间进行喷灌。这种模式是综合了全固定和全移动管道式喷灌系统的优缺点,管理与操作上也不困难,在我国农田灌溉中也很普及;(3)全移动管道式喷灌模式。全移动管道式喷灌模式系统构成与固定式灌溉模式也是一样的,其不同之处其水泵与其机械部分以及各级管道与喷头等构成部分都不是固定的,都能进行拆卸与安装,这种模式优点明显,首先设备利用率很高、投资也相对小,但缺陷也多,譬劳动强度很大,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在设备维修保养下的功夫较大。

1.3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模式

低压灌装就是低压管输水灌溉技术模式的简称,就是输送水的工具是低压管道的形式,取代了明渠。灌溉水是通过低压输水管道输送形式送到田间来灌溉作物,低压管输水灌溉系统通常由水源、水泵以及附属的机械部分、输水管道、配水装置等构成。运用低压管道进行灌溉有众多优点,首先管理上很方便、向田地里输送水速度也很快,同时也省工省时、机耕和养护也相对容易,此外,这种模式对在输送灌溉水的过程中水的渗漏与蒸发也有良好的效果,据相关资料,这种输水的效率基本上能达到95%。运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模式这种模式还能少占地,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在我国北方地区,地下水文资源相对严重超采,如果采用井灌区的形式,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应该大力应用,新建井灌区更应该应用输水管道来灌溉农田。

2我国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利设施不完善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大多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有其明显的缺陷,那就是都是依靠农民自己投工投劳建成的、工程简陋,更没有科技含量,导致这些工程标准相对较低、配套不完善、质量相对较差、设备严重落后。当前很多大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下降问题严重,尤其是作为农田水利灌溉系统中重要的设施——水库,缺陷严重,在旱季起不到灌溉农田应有的作用。

2.2灌溉渠道淤积严重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是灌溉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用是否良好,大大影响灌溉效益的大小,通常灌溉渠道都是随地开挖而形成的土质渠道,常年受灌溉用水的冲刷和雨水的冲蚀,很多灌溉渠道淤泥沉积愈来愈多,导致灌溉渠道不畅通,灌溉效率大大缩小。

2.3管理相对薄弱,投入相对不足

我国当前的农田水利管理制度存有很多缺陷,首先是产权不明,再次维护管理责任通常得不到落实。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大幅度增加,平均降雨量相对偏少等原因,导致水利工程的储水量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国家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也严重滞后,据有关资料,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对水利投入相对较大,能占到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比例7%左右,而近几年来,投入严重不足,仅占到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比例不到3%。

3节水灌溉的措施

通常说的节水灌溉就是可持续发展与科学的灌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工程措施、农艺措施以及管理措施。

3.1工程措施

工程节水措施通常分为三个内容:(1)防渗渠道区的工程建设,譬如: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把明渠改成管道输水,配套完善渠系、管道上的各种闸、阀,安装水的量测计量装置等。(2)低压管灌、滴灌、渗灌、喷灌、微喷等设施的建设,采用喷灌、微灌等先进灌水方法,改进沟灌、畦灌、淹灌等传统地面灌水技术,推广使用注水灌等点灌抗旱保苗措施。(3)蓄水工程的建设,譬如兴建水池、水窖、山塘、水库等水源工程,扩建地表蓄水工程和桥类、涵洞、水闸、渡槽、跌水、倒虹吸等各类水工构筑物。

3.2农艺措施

(1)调整作物种植结构,譬如:在某些干旱的年份,减少水稻、小麦等耗水量大的植物的种植面积,增加花生、红薯等耐旱节水品种;(2)对耕作覆盖加强措施,比较常用的覆盖方法有秸秆覆盖与塑膜覆盖以及砂石覆盖等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3)大力施用化学保水剂,推行节水灌溉制度;其它耕作技术等等;(4)耕作保墒技术。就是深耕松土、镇压、耙、耱、中耕除草、免耕少耕;(5)水肥耦合技术。就是以肥调水、以水调肥;(6)筛选技术。就是大力运用节水技术与高效种植制度来抗旱节水、提高品种产量;(7)化控节水。就是运用保水剂或者复合包衣剂、多功能抑蒸抗旱剂、ABT生根粉等化学反应的应用来抗旱来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

3.3管理措施

就是依据相关的制度与法律法规对灌溉节水进行管理。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1)调整水价,用经济当作杠杆促进人们节水行为;(2)用节水型的灌溉制度指导灌水,达到科学利用水源;(3)完善基层用水管水组织,健全节水规章制度,落实节水责任制等;(4)加强节水宣传,经验交流,举办培训班,普及节水知识,提高人民的节水意识。

4节水技术措施的几点思考

4.1必须建立完善的节水技术体系

农业节水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无论是那一种节水灌溉模式或节水灌溉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无法改善当前我国缺水状况。农民为抗旱,增加亩产量,井越大越多,越打越深,并且不断的扩大灌溉面积,资源型节水成为一句空话。因此,相关部门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更宏观的角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在技术上要到水利部门、农业不能以及气象部门等的支持;在研究推广上得到科技、教育、宣传等部门支持;在资金投入上要得到财政、银行部门支持。这样多个部门统筹考虑制约农业节水发展的各种因素,密切配合,紧密协作,建立适应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4.2科学搞好农灌规划和配套设计

农业灌溉规划是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总体规划的重要规划之一,必须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方便管理,提高运行保证率,做到农业灌溉最佳设计选型配套上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农田要要确定灌区规模,要建立适应现有河网水系;(2)灌区规模需符合客观实际和适应形势,建立起现阶段最佳农业灌溉模式;(3)渠系布置及泵站(电灌站)、渠道设计要配套,提高灌溉经济效益。

4.3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农田相关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农业节水工程投资大多数是靠国家补助建设,也有少部分是集体出资或者农民筹资。但是国家补助资金相对较少,而很多农村还不富裕,很难出资建设农业节水工程,导致相关的水利设施配套资金严重不足。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对水利工程加大资金投入,譬如建立国家和省级农业节水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多元化、多层次以及多渠道的农业节水投入机制,增加投资渠道,改革和完善投资政策。同时要推进农田水利的相关体制改革,譬如要明晰产权,实行灌区企业化管理、改革和完善灌区的管理和考核制度、改革水价制度,建立合理补偿机制等措施。

5结束语

总之,我国农业的发展不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关系到农民的增收,关系到农村的稳定。然而节水灌溉农田技术涉及多学科技术领域,其发展既要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与整体农业发展规划,还要适应相应的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以解决农业用水和农作物需水及单位水量产生的粮食产量和价值为根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及其利用效率,达到实现农作物高产高效的目的,让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让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柏晶伟.农业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迫在眉睫[N].中国经济时报.2006-07-26.

[2]杨丽丰,何宏谋,梁志勇.西北内陆河灌区节水灌溉模式及节水效果分析[J].人民黄河,2007,29(11):66-70.

篇3

关键词:农业生物技术;植物新品种;转基因

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所起的进步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人们对生物技术与植物新品种的期望与我们面对的现实迫使我们再次思考科学技术“双刃剑”及其法律规制问题。生物技术将为最终解决食物、能源、资源、环境等影响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充分发挥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对加速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生物技术在诸多方面异于传统技术,让传统法律制度备感为难。强化抑或淡化生物技术领域的发现与发明颇具争议;尤其是转基因农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争论最初只涉及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后来又蔓延到了社会、政治和伦理等领域,并由此引发出了一系列相关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以至于许多国家纷纷修改现有的规章、法规,或进行政策的相应调整,甚至重新立法,以迎接新技术带来的挑战。由技术创新而引发的市场失灵,以及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等经济和社会问题,给技术创新蒙上了一层浓浓的阴霾。至此。迫切需要政府履行其经济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总之,世界各国一方面强化农业生物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的管制,各国开始针对农业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性管制。形成了保护与管制并存的农业生物技术立法局面,这对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立法有着重要的启发。

1 生物技术的内涵

生物技术是匈牙利工程师Karl Ereky于1917年提出的。近年来,各国对生物技术的内涵有了较统一的界定。美国商务部把生物技术定义为用生物体或者它们的细胞、亚细胞或者分子成分来生产产品或者修饰携带特定性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技术。包含基因重组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其他领域发展出来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动物和植物驯化技术、发酵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等。日本特许厅也有类似的生物技术定义,不仅包括发酵、杂交在内的老生物技术,还包括基因工程为代表的新生物技术。

在农业领域运用的生物技术被称为“农业生物技术”,是农业科学与生物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综合性边缘科学。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为主的生物技术,通过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打破物种间遗传物质转移交换的天然屏障,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某些性状。主要限于植物新品种、转基因农作物两大领域。吴汉东教授把农业生物技术直接集中在转基因动植物领域,认为“农业生物技术很长时间以来重点研究开发的是转基因动物和植物”。

2 欧美立法经验

2.1 欧盟农业生物技术立法经验

2.1.1 植物新品种

20世纪50年代,荷兰和德国先后建立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并促进《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形成,在世界范围内肯定给予植物新品种育种者以知识产权保护;植物育种技术进步迫使公约不断修改。1978年修改的文本规定联盟各成员国可通过授予专门保护权利或专利权,承认本公约规定的育种者的权利。1991年的文本对成员采用何种方式以及以一种或两种方法保护植物品种未作任何规定,实际上为用专利方式或同时兼用专门方式保护发了“通行证”。其保护水平接近专利方式,进一步强化保护商业育种者利益,对于农民权利加以限制,植物育种发达国家力推的UPOV方式。保护水准更高。

以欧盟为代表的国家力推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世界贸易体系,形成“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成员国知识产权保护设立最低保护标准,如果达不到该标准,将受到贸易制裁。协定第27条第3项(b)规定:WTO成员国应当以专利或有效的专门制度,或两种制度结合,给植物新品种提供有效保护。

2.1.2 转基因技术

欧盟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规制可追溯到1990年的关于转基因微生物的封闭利用的第90/219/EEC号指令。其后,颁布了系列关于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食品零售商必须在标签上标明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对具有高度风险的生物技术产品应禁止其进行市场开发、其他转基因产品的运输和销售要使用专门的包装和标志、关于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添加剂和调味剂的食品和食品成分、对转基因产品的上市后强制性监测和风险管理等问题的规定。

欧盟在转基因方面的立法具有3个特点:管理机构多重化、管理态度严格化、管理模式纵深化。

2.2 美国农业生物技术立法经验

2.2.1 植物新品种

美国1790年的《专利法》认为生命形式的生物体是自然界的产物,属于“发现物”之列而不授予专利。1930年的《植物专利法》。打破了植物繁殖者和工业发明者之间的藩篱,扩充了专利物质的定义。是第一个以专利形式保护植物新品种权的。虽然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农业品种主要通过有性繁殖获得。但在刺激农业新品种的创新和发展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美国农业发展政策的分水岭。

随着农业科技的深化发展,美国受到欧共体和日本等影响,颁布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对以有性繁殖方法培育的植物新品种、野生植物、自然生长的植物和其他植物品种进行保护,并由美国农业部植物品种保护办公室负责审查。反映了对于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社会需求,顺应了全球对于植物新品种的立法潮流,体现了“阳光之下的任何人造之物都可以获得专利”的哲学理念,形成了专利法保护和专门法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双重格局。

2.2.2 转基因产品

美国是最早展开生物技术安全研究和立法的国家。1976年美国颁布了《重组DNA分子研究总则》,1986年又颁布了《生物技术管理协调框架》。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是生物安全的重要课题之一。迄今为止,美国尚未针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进行专门立法,只是在2002年5月,《转基因农作物和动物农民保护法案》、《转基因食品知情权法案》、《转基因生物责任法案》被提交国会讨论,内容涉及可能因转基因种子、植物在经济上受到危害的农民提供保护,标识制度,针对转基因生物造成的损害确定相应的责任。

美国在转基因方面的立法也具有3个特点:管理机构多重化、管理态度宽松化、管理模式水平化。

3 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保护现状

3.1 我国植物新品种的保护现状

根据《专利法》第25条,不论是用传统的生物学方法培育的植物新品种,还是通过基因工程的DNA重组技术或现代杂交技术得到的转基因新植物,都不给予专利保护。只保护育种方法,但育种方法却很难得到有效保护,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些杂交制种方法即使获得了专利权,专利权人还是担心一旦出售父母本,别人很容易利用父母本去繁殖销售种子,而人民法院甚至包括专利权人很难判断他人繁殖销售的种子就是依专利方法生产的。尽管修改后的专利法规定,方法专利可延伸到依该方法直接制得的产品,但对植物品种来说,仍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对于杂交种。他人可以只用专利权人培育出的亲本与其它亲本生产杂交种,而不一定非要按照方法专利所保护的生产技术去操作,从而达到既不侵权,又可无偿使用他人成果的目的”。只是对于符合条件的植物新品种,植物育种者可以通过《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进行保护,取得植物新品种权。这种保护方式降低了植物新品种的保护门槛,与欧美等国的保护力度存在差距。

3.2 农业转基因技术规制立法现状

随着人们对转基因作物的关注和重视。有关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专门立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以促进中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保障人体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安全,推动技术创新。“这些立法从适用范围、主管机关和协调机制、安全评价制度、安全措施制度、标识制度、报告制度、许可制度、资料存档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应急处理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等方面,就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做出了规定”。标志着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逐步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我国在农业转基因立法上具有如下特点。

3.2.1 法律、法规方面

①立法层级低,停留在行政法规、规章的层面上。效力远远低于法律,影响了执法力度,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②我国还缺乏一部全面、专门、完整的生物安全方面的法律。

3.2.2 管理方面

①管理制度不完善。综合性专门立法的缺乏反应到管理制度上,出现了诸如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多头管理,部门之间的法律法规存在冲突的现象。②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评价体系滞后。管理法规运作机制薄弱。③必要内容欠缺。“例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转基因食品仅包括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食品,但不包括使用转基因生物原料加工的食品。该《条例》中没有规定对这类食品应当如何管理。此外,法律责任规定的缺失也屡见不鲜”。

4 建 议

4.1 顺应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立法趋势

关于植物新品种的立法保护模式,既有单轨制的专门立法保护,又有双轨制的保护模式,UPOV的双重保护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伴随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稳步发展,与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接轨成为不二选择,早在2000年修订专利法时就有学者提倡应当对植物新品种进行专利保护。

4.2 有选择性的双轨制保护模式

西方国家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单轨制,即采用专门法进行保护;另一种是双轨制,即专利法+专门法进行保护,我国目前采用的是专门法的单轨制模式,可以有选择性地采用双轨制保护模式,把部分植物新品种专利列入专利法,拓宽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4.3 建立健全的转基因产品法律法规体系

提高目前的法规的效力层次,制定统一完整专门的生物技术安全法,称作《生物安全法》,明确生物技术安全法的目的、原则,保障生物技术的健康发展,坚持协调、促进原则与风险预防原则;建立基本的法律制度对农业生物技术进行规制;确立以国务院生物技术安全管理委员会为最高管理机关的生物技术安全管理体系。

篇4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 经济增长 述评

一、引言

估计和评价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是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多数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全社会劳动力资源再配置效应是改革开放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经济增长又可增加就业进而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本文将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进行述评,藉此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一些学者从理论上推导并测算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张保法(1997)把结构变动因素纳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方程,将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分解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和,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二部分是资本和劳动投入在各行业所占比例的不同变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第三部分是各行业的产出占总产出比例的变化带来的经济增长。第二、三部分分别从要素投人和产出的角度,说明了经济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就是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胡永泰(1998)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GDP增长分解为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然后再将TFP的增长又分为劳动再配置效应和净TFP增长,依据相关统计资料计算得出:劳动力再配置提高了GDP增长率,使之在1979-1993年增长了0.9%-1.3%,占TFP增长的37%-54%。蔡和王德文(1999)引入人力资本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源泉做出了较全面的解析,它将经济增长源泉分解为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未被解释部分,未被解释部分又分解为劳动力配置效应和技术进步,通过测算得到:1982-1997年,中国经济8.01%的平均增长率中劳动力配置效应达1.62%,贡献份额为20.23%。潘文卿(1999)首先将总产出增长率分解为劳动力增长率、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以及它们两者的乘积,然后再将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分为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和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劳动力再配置效应由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减去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得出。依据统计年鉴数据得出:总体来看,1979-1997年,中国GDP年均递增9.8%,总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6.7%,劳动力再配置效应为1.6%,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贡献分别达23.4%、15.9%。潘文卿(2001)利用同一测算方法得出:1979-1999年,在9.59%的GDP增长率中,总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6.68%,劳动力再配置效应为1.69%,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贡献分别达19.92%、13.89%。徐现祥和舒元(2001)在总结劳动结构效应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将潘文卿(1999)二部门测算法推广为N部门劳动结构效应测算法,并利用统计年鉴数据分别测算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农业非农业产业间和广东非广东省间流动所产生的经济效应:1979-1998年,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为7.8%,在农业非农业产业间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为11.4%,在广东省和非广东省间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为1.5%。

考虑到劳动结构效应的时间阶段性和区域差异性,还有学者分时间和区域测算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李勋来和李国平(2005)借鉴Chenery(1996)计算方法,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资源再配置效应进行测算发现:1978-2003年,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为1.9%,对总量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为2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9%;从时间维度看,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2.1%)大于90年代劳动力转移效应(1.4%),劳动力转移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有递减的趋势;从空间维度看,劳动力转移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为2.2%,中部地区为1.7%,西部地区为1.5%,表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区域差异。张广婷等(2010)利用1997-2008年全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测算发现,1997-2008 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提高和GDP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6.33%和1.72%;分地区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和GDP提高的影响要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受益最小。

也有学者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导致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徐现祥和舒元(2001)构造了一个简单的劳动结构调整模型,证明在劳动结构调整过程中,边际劳动结构效应递减,总劳动结构效应呈倒“U”型;计量分析支持该结论,且发现:劳动结构效应的大小因劳动结构划分而异,我国产业间的劳动结构效应还未达到最大值,总劳动结构效应在经济增长中也呈倒“U”型变动。胡兵(2005)将农业劳动力转移因素引入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由此建立带有就业结构变量的经济增长计量模型,并使用1980-2003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发现:1980-2003年间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7.26%,超过了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0.85%。

而关于经济增长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和影响研究很少,程名望和史清华(2007)使用我国1978-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岭回归方法发现: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总体经济增长每增加1%,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0.2654%。同时发现,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和农业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总结性评论及启示

总之,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学者们在理论推导、效应测算和计量分析上都给予了充分肯定;而对于经济增长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也有学者给予了经验上的支持。但对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双向互动,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经验上,似乎还无人关注,这是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保法.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1).

[2]胡永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首要作用[J].经济研究,1998,(03).

[3]蔡,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 经济研究,1999,(10).

[4]潘文卿.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益测评[J].统计研究,1999,(04).

[5]潘文卿.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转移效益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1,(03).

[6]徐现祥,舒元.劳动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 2001,(02).

[7]李勋来,李国平.经济增长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效应研究[J].经济科学,2005,(03).

[8]张广婷,江静,陈勇.中国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10).

[9]徐现祥,舒元.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劳动结构效应[J].世界经济,2001,(05).

篇5

关键词:项目管理,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经济学

项目管理是国民经济中许多经济组织和科研组织需要用到的管理手段。在理论上项目管理专家把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项目管理称为传统的项目管理,80年代以后为现代项目管理。传统项目管理主要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四个方面,这一阶段项目管理主要应用于国防科研、建筑工程等领域,致力于预算、规划和达到特定目标的小范围活动。现代项目管理在传统项目管理基础上增加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和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的内容,项目管理的应用也逐渐扩展到制造、金融、电信、软件开发等许多行业,国外许多大公司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及培训来提高项目管理能力。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华罗庚教授等数学家在全国推广统筹法开始了项目管理的研究与应用,20世纪80年代中建筑工程项目实行招标承包制初步形成了建筑市场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我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研究工作。在我国的项目管理体系内,理论核心包括了项目管理的概念、观点、原理及与项目环境和管理行为有关的内容,诸如领导、权利、成员及组织的目标等,这些基本的内容与农业技术经济学有密不可分的学科与应用联系。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交叉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农业技术进步中的技术经济关系。农业技术经济学以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特别是以技术经济效益原理为主线,对农业技术进步的现象和特点进行解释,对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系统内的地位进行分析,对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一般规律进行探索。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知识性项目蕴运而生,农业技术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知识性项目。

一、农业技术进步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一)农业技术进步具有项目的特性

农业技术进步就是农业新技术不断运用于农业生产,并使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农业新技术通常是通过提高单位投入的农产品产量,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或增加农产品的新用途等形式对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发挥作用的。农业技术进步活动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技术创新项目,如研制开发、工艺进步、技术改造等活动,这些活动具有开创性、前瞻性、风险性、一次性等特点,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成本、质量等约束条件,每一个活动也就具备了项目的特性。另一类是这些创新成果的应用,如日常的生产、营销活动的组织,这些活动具有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特点,这些活动由于面对社会需求的不同,每一次组织活动也可当作一个项目来管理。

(二)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项目管理

1.农业发展要靠技术创新项目来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个项目诞生、实施、运作过程的集合,农业科研机构不断参与技术创新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项目也就不断产生。每一个创新项目构成了技术进步的载体,成功的项目为农业带来了活力,也构筑了农业发展的阶梯。

2.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实践。项目构成了农业技术创新的载体,项目开发的成败也就决定了农业的发展速度和综合实力。随着项目规模的日趋扩大、技术复杂程度的日益提高、专业化分工愈加精细,以及涉及的项目利益相关方和管理层越来越复杂,投资者必然对项目的质量、工期、投资效益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就必须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三、加强项目管理促进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

篇6

行政垂直管理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第二个重要特征是:对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管理主要采取以政府为主体和行政手段为主的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方式。一方面,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作为一种典型科层组织的性质,要求对各种经济活动的管理方式与其相适应,并从而使政府对农业技术创新管理采取垂直型管理方式成为其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经济改革与体制转型的不均衡,我国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体制的转变也严重滞后于其它经济领域。进入21世纪之后,当其它领域的经济主体性质及其活动方式已经基本实现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时,我国的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机构及其活动仍然具有典型的国家政府行政机构属性和计划经济运行的特征。在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作为技术创新基本环节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至今或者仍然是政府机构,或者是依附于政府机构的社会事业单位。农业技术创新机构的这种政府行政组织或准政府行政组织属性,实际上构成了政府直接管理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制度和组织基础,使采取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垂直型管理方式,成为政府对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管理最为方便的选择。以农户组织为基础在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分散的农户经济组织构成了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性组织形式。在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的广大分散经营的农户和少数的农业企业,在农业技术创新链条中处于终端位置。他们既是我国农业新技术的接受者和实际使用者,也是整个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最基础的经济组织形式。而从农业技术创新的实践看,这种建立在家庭联产责任制基础上的农户生产组织,受其生产规模和自身组织特点的制约,实际上既不能形成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需求,也不能成为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组织者。

现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应该承认,我国现行的缘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不仅与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体制和现阶段农业生产方式有着必然联系,而且也确实曾经对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造起到过重要的制度支撑作用。但是,同样应该承认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变,其已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现代化对农业技术发展的要求。归纳起来,其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与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方式不适应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既是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性安排,也是在组织关系构架上对农业技术创新规律的反应。审视我国现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与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式不适应。技术创新方式或模式,是指技术创新的具体实现形式。随着科学技术及其发展方式的演变,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已经演变成为一种以生物技术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技术研发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技术经济综合性活动。因此,现代农业的技术创新,不仅以对现代生物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运用为条件,借助于更多人才、信息、资金、实验条件和社会组织的支持,而且也必须以现代农业企业组织运行为基础,通过农业企业的行为实现各种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市场化运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现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最重要问题是其不能反应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方式的特点和要求,从而难于形成有效的农业技术创新运动过程。2.技术供需难于实现有效衔接有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不仅应该能够为农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需求动力与技术供给,而且必须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使二者能够有效衔接起来,形成围绕市场运动而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实践链条。由此来考察我国现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其弊端之一在于难以使农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与供给实现有效衔接。一方面,政府目标函数与农业发展技术要求不完全一致,使政府的农业技术创新决策不可能真实反映农业技术创新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典型的层级型管理组织的特点,不仅必然导致农业技术创新供给与需求信息反馈渠道不畅、效率低下,而且可能造成信息在反馈和流通过程中的严重失真,使政府决策难于建立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寻求有效的农业组织形式,疏通农业技术创新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有效衔接,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重构的客观要求。3.技术创新激励不足、效率低下在政府主导型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作为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动者和组织者,虽然确实具有集中有限资源办大事以及利用公共权力以较低的价格向农户提供公益性强的农业技术产品等优势,但是由于缺乏市场激励与调节,这种技术创新模式所存在的缺点也同样明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农业技术创新激励不足。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不仅低于国外农业大国,而且也低于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农业科研投入密集度只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20世纪80年代平均水平的60%左右,并且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农业技术创新效率较低。造成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效率不高的原因,一是现行农业推广体系不合理而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低下;二是在现行技术创新体系架构下,政府主导和主要利用行政手段管理的技术研发过程导致整个技术创新运行系统效率低下。

篇7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实效性;策略

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大力提倡科技兴农发展战略,而该项战略的关键环节就是推广农业技术。农业技术的推广有助于促进我国的农业产业以及综合国力的发展。但是目前,诸多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并不显著,缺乏实效性,因此,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人员需要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来制定具体的推广策略,从而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实效性。

1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分析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促进农业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方面可以有效刺激农业技术创新。随着我国农业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农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有效地开展农业技术的推广活动,可以使得农业企业之间的生产技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而农业企业为了建立起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实现既定发展目标,就必须要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从而有效地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行业的整体发展。农业技术推广的最终目的就是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推广效果的落实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2农业技术推广的阻碍性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政府部门正在积极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但是,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成效并不显著,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阻碍性问题。

2.1缺乏高端复合型农业技术推广人才

经调查显示,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对推广工作要点掌握不清,农业技术认知能力不强,在推广工作的实践过程当中,无法全面地阐述出各类农业技术的特点。另外,部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没有接受过定期的专业培训,导致其综合工作能力无法满足农业技术推广岗位的需要。

2.2农业企业以及农民的参与度较低

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农业技术推广不仅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农民以及农业企业的积极参与。但是经调查显示,许多地区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群众及企业参与机制,同时也没有强化对于各类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从而导致农业企业以及农民并不能够明确自身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当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义务,不利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2.3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健全

经调查显示,现阶段,许多地区并没有建立起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体系,缺乏必要的筹资机制、宏观调控机制、线上线下统一宣传管理机制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策略将很难由具体的部门来执行,同时还会出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混乱等现象。

3农业技术推广实效性提升的有效路径分析

3.1组建复合型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团队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相对较为繁琐复杂,对于推广人员的要求极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技术推广工作技能,同时还要对于农业专业知识有着较深的理解和认知。因此,相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负责人要重视复合型管理团队的组建工作。要强化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推广技术掌握能力培养,在部门宣传平台中,定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新信息、新技巧,并及时引导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总结以及反思,累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验,从而确保其信息宣传能力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

3.2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农业技术认知度培养

侧重培养现代化农业技术分类知识、农业技术特点、农业技术优缺点、不同技术的适用范围等专业知识的掌握,从而确保推广人员能够及时为受众对象解答疑惑,进而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实效性。重视其工作责任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促进其在严格依照农业技术推广原则及工作规范进行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推广效果。

3.3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体系

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体系是确保各项推广技术能够落实、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和农业技术普及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各个地区农业技术推广职能部门必须要重视推广机制的健全工作。

3.3.1构建完善的筹资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仅靠政府部门将很难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建立专项筹资机制。该机制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依照政府部门财政收入情况及时调整推广资金额度,并监督管理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流动方向,保证各项推广资金都实现专款专用,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拓宽融资渠道,与社会企业以及地区范围内的农民建立起合作关系,鼓励大型的社会企业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资金援助。

3.3.2建立完善宏观调控机制

要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机制,专项负责各类推广资源以及推广工作责任的调控,明确各个责任主体需要负责的具体工作任务以及管理权限,对其权限以及责任进行细致的界定,同时还要公平公正地调配各类推广资源,从而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可以持续有效开展下去。

3.3.3构建完善的线上线下统一管理机制

在进行线下推广的同时有效地开展线上宣传活动,并确保推广内容的统一性,避免受众群体出现认知混乱,同时在确保宣传深度以及广度的基础上避免出现推广信息滞后以及各类农业技术推广资源的浪费。

3.4提升农民及农业企业的参与力度

只有确保社会企业以及农民高度参与,才能够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实效性能够得到提升。为此,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重视农民及农业企业参与度的提升。构建出完善的企业及农民参与机制,农业技术推广管理部门与农业企业以及农民建立坚实的合作关系,政府为其提供一些政策上的支持以及技术上的指导,而农业企业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以及宣传渠道支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与社会媒体部门建立起坚实的合作关系,利用媒体部门的宣传渠道以及宣传方式优势来进行农业技术信息的宣传,并强调出农业企业以及农民有效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当中对于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明确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工作计划执行情况监督的职能。

4结语

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为农业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带来诸多挑战,要求农业产业不仅要保证生产效率以及质量,还要确保农业行业发展的与时俱进。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有效地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为农业行业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针对于这一情况,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管理部门负责人需要重点研究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实效性的有效路径,结合农业行业发展需求以及农业行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指定具体的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确保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对农业行业发展的辅助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满明俊,周民良,李同昇.农户采用不同属性技术行为的差异分析——基于陕西,甘肃,宁夏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0(2):68-78.

[2]金蓉,黄冲平.浙江大学农业高科技园区建设的目标、内容和机制[J].试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148-150.

[3]黄钢,李颖,刘晓刚,等.转型期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突出矛盾与路径选择[J].软科学,2009(10):69-72.

篇8

摘要: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应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确保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业以及农村经济也逐渐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极为重要力量,它支撑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支撑着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近年来,我国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建设。

一、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的现状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分为五级,包括有中央、省、市、县、乡,有农业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农机化推广服务、水产技术推广服务等农业机构。其中,县、乡2级的农业推广部门是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的最基层最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组织结构由三大模块组成,即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商业技术推广体系。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领导力量,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未来的主导力量,商业技术推广体系则是我国年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的新生力量。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有很大的进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也有着较好的发展趋势。但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建设。

二、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这种推广管理体制靠行政方式管理,依照计划模式运行,推广工作缺乏协调和配合,各地区、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合作性、协调性,各自为政,致使农业技术的推广责任不够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管理不到位,致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技术指导跟不上,技术推广工作不能很好的普及到农村的基层,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传播和转化发展。近年来,伴随着地方机制的改革,我国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管理的方法不到位

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是为基层农业劳动者服务,增加其农业文化知识,从而使农业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考虑到基层农民的需求和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真正做到以农民为本。可是,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大多都采用行政化的推广方法,多由政府来决定要推广的项目,自上而下,逐级下达,对各部门形成一定的强制作用,而没有考虑到基层农民的接受能力以及现阶段的农业技术需求,导致了农业技术推广不能真真切实的做到为农民服务,也使农业科技成果不能更快更好地得到转化。

3.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

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结构安排不够合理,技术人员的知识存在一定局限性,对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也不够到位。据统计,我国地级以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中级职称的推广人员较多,工人的数量也比较多,而高级职称的推广人员数量却极少,具有农业专业学历的技术推广人员也较少。在我国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中,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得到短期的培训机会,因为培训不足,致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陈旧,农业技术服务得不到有效开展。

三、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1. 完善体制机制

我国应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以政府的推广体系为主导,切实实施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的公益性、基础性作用,注重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农民农业知识的培训讲解,切实的负起行政管理职责。为保证公益的有效执行,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为农村的农业发展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机制

我国颁布实施的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步入了法制轨道。但是,随着当前形势的发展,这些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存在着制约性不强等问题,不能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管。因此,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完善。此外,政府还应增加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

3. 重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的建设

应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教育工作,对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进行多层次的培养。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任职资格,鼓励和支持具有专业农业技术的农业人才到基层服务农业。建立健全的教育培训机制,以确保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知识,提高科技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应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确保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044-01

引言

农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党和国家关注“三农”问题、主张科教兴农的新形势下,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农业社会服务化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切实保障农民生产利益,有效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是当前我国加快实现农业产业经营化转型、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人员素质不高、资金支持不足、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须在分析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有效对策,从机制、人才、资金、装备等方面入手,为现行农业技术推广提供切实保障。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1.农业技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现有农业技术人员中不乏观念陈旧、知识老化、不思进取者,对当前农业发展趋势认识不清,对农业技术新成果了解不深入,导致自身掌握的农业技术逐渐被时代淘汰;急功近利意识的泛滥导致年轻一辈更倾向于进入城市工作,而不愿学习农业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更不愿走进田间地头与广大农民群众接触,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这样的劳动力流动现象致使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大多为妇女、老人,他们普遍文化水平低,科学素养差,对新技术、新信息的接受能力差,这无疑是加大了农业技术推广的难度。

2.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面临良好机遇,各级政府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投入大量资金,但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对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装备完善均需要大量资金,致使出现经费缺口,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进程。

3.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所具备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装备落后,推广手段缺乏有效性,同时关于专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保险、住房等政策不甚完善,致使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机制漏洞频现,难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探讨

1.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根据党和国家深化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相关方针、政策,把握最佳契机,明确农业技术推广前进方向,逐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从中央到地方,逐级、广泛地推进法律制度体系建设,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强而有力的制度保障与切实具体的做法指导;根据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结合地方实际,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建立相对完备的管理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做好权责划分,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各个步骤都能高效完成。

2.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发展的资金支持

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必须依仗于坚实、持续的资金支持,当前政府须加大资金投入,为农业技术推广消除后顾之忧。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来支持人才培养,设立专项奖学金、科研基金等,加强鼓励学生、教师、科研人员、现有农业技术人员等积极投身于农业技术推广,严于律己,提高科学素质,成为能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事业添砖加瓦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政府要加资金投入用于技术引进与创新,地方可引进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并将其推广使用,同时注重创新能力提高,认清地区差异,找准现存问题,对引进的农业技术进行适当改良后付诸推广实践,还要根据自身实际加快研发特色农业技术,树立专利意识,为农业技术顺利推广提供保障。面对农业技术推广需要大量资金的事实,政府有时也会力不从心,因此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拓展资金来源,广泛获取社会支持,努力争取企业投资,政府可在服从法律、法规制约的前提下,赋予提供投资的企业、个人以相应鼓励政策和便利条件,以期获得持续性资金支持。

3.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业务素质与能力水平

为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须充分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专注于打造一支热爱农业、敢于创新、善于实践、科技素养高、综合能力强的专业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使其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价值体现得到最大化,成为新时期背景下加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强大驱动力。为打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业务素质与能力水平不足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限制,应在完善相应保障机制的前提下,一方面组织现有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形势学习,不断更新工作观念与理论知识体系,在熟练掌握原有农业技术的同时切实促进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实践;另一方面从源头抓起,积极建立起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高校、研究所等机构之间的广泛联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重要性与新形势的宣传,健全奖励机制,鼓励年轻人投身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促进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年轻化,并争取政府、高校、企业支持,建立农业技术试验田,促进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还要建立起完备的绩效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不断革除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权责不明、责任推诿等不良现象,为人员素质提高提供空间与动力。

4.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装备水平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相应推广装备的水平。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装备水平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成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条件;以发达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进程,建立起实用有效的农业监测中心、预警中心、检验中心等,辅以完善推广服务手段,不断提高预警、检测能力,切实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

三、展望与思考

切实改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应对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贯彻改革措施,如此定能开创农业技术推广新局面,助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湘.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创新思路[J].天津农业科学,2008(14).

篇10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农业机械、农村能源、农村水利等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公益性农业服务组织,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我市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30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皖政〔*〕69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为目标,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要求,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力度,合理布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构建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二)基本原则。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鼓励各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坚持统筹兼顾,与农村综合改革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相衔接,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二、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公益性职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关键技术和新品种、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技术的集成推广,农作物和林木病虫草鼠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和农作物苗情监测,农村能源和水资源管理、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防汛与抗旱技术推广,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和服务等。

(二)合理设置机构。各县市区要以合并后的乡镇为单位,成立农业综合服务站,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人、财、物、事“四权”收归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管理,农机、畜牧、林业、水务等有关部门配合管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性质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所需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未完成乡镇机构合并的县市区,其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财、物、事收归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按照“整合力量、专业互补、精干高效”的原则,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和实际需要,重新核定所需编制,其编制不得高于原乡镇事业编制总额,非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占用编制,并注意保持各种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

(三)完善管理体制。各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要会同农机、畜牧、林业、水务等有关部门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特点,建立健全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用的管理体制,对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管理要实行四项制度:一是合同用人、岗位管理的用人制度,做到以岗定人、定责,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农技推广队伍。二是以实绩为指标的考评制度,把农民评价和基层干部的评价纳入到考核体系,建立优胜劣汰的评聘机制,一年一考评,对考评不合格人员予以调整工作、低聘或解聘。三是实行与绩效挂钩的分配制度,将农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各地要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相关规定,认真落实绩效工资分配的相关规定和向县以下农业技术人员工资待遇倾斜的政策,鼓励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四是财务县管制度,所有财务由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实行定期审计。

(四)创新服务方式。建立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包村联户制度,形成农业技术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农户的科技入户机制。利用科技示范场(基地)等搞好农业科技示范样板,规范各类技术服务行为,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信用自律制度。

(五)放活经营、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积极稳妥地将国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承担的农资供应以及产后加工、营销等服务分离出来,按市场化方式运作。鼓励其他经济实体依法进入农业技术服务行业和领域,采取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基层经营性推广服务实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积极支持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围绕政府农业技术推广规划和重点,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及时纳入工作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扎实抓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

(二)广泛动员,统一认识。各地要利用电视、培训、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意义,切实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认识提高到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协调好各方面利益,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三)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政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并报省政府审批,涉及到机构编制调整的须报省编委审批。各地要加强对改革重点环节的组织指导,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好动员部署、竞聘上岗、分流人员、巩固提高等工作,确保到*年10月底基本完成改革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