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核心

篇1

关键词:运动损伤;防护服装;运动生物力学;防护模型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志码:A

A Study on Protective Cloths Based on Sports Biomechanics

Abstract: Based on introducing sports biomechanics as well as current study on protective equipment and protective clothes, the article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protective clothes by using sports biomechanics and puts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basis, technical problems and technical route for using sports biomechanics in garment applications.

Key words: sports injury; protective clothes; sports biomechanics; protective model

近年来,我国参与体育运动或日常锻炼的人口越来越多。在对全国体育人口比例的调查中发现,1996年的体育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为31.4%,2000年增加到33.9%,而到2007年又增加到37.1%,短短10多年的时间里增加了5.7个百分点。

但是在运动中,由于人们并未太多地注意保护自己,常常会引起相应的关节、肌肉、韧带的意外损伤。网球运动常常会导致肘部、肩袖部损伤,范?克拉莫(Von Kramer)对网球运动中出现的损伤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网球运动中肘关节损伤占全部损伤的41%,是最容易损伤的部位;肩袖损伤占其全部损伤的39%,仅次于网球肘。在跑步运动中,常常会发生小腿肌肉拉伤,有研究显示,有高达35% ~ 65%的健身者与专业运动员曾经发生过下肢损伤。老年人、小孩以及肢体残疾人在日常的行走过程中,由于自身缺乏一定的平衡能力,往往会因为磕碰、摔倒等突发状况而意外导致肌肉和骨骼损伤。有国外学者曾做过相关的研究,该研究揭示了在老年人的摔倒中,将近53%是因为行走、站立的不稳定所导致的。

运动损伤已经给运动员、业余爱好者、老年人、小孩等带来了伤害,也是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也有不少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认为在业余的体育锻炼和比赛中,做准备活动,然后再多加注意一些,受伤的几率也就小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这种损伤,比如说扭伤、摔伤、各种磕碰伤,在运动损伤里只占到了2%,它的名称叫做意外伤,而将近98%的损伤是那种运动技术性伤。所以基于运动的生物力学,研制减少骨骼与肌肉损伤的防护性服装,是一个很大的趋向。

1 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

运动生物力学是生物力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运用生物学和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体从事各种运动、活动以及劳动的动作技术,使复杂的人体动作技术奠基于最基本的生物学和力学规律之上,并以数学、力学、生物学以及动作技术原理的形式加以定量描述。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与研究,为提高体育运动的成绩、预防运动损伤、设计研发防护器材奠定了理论基础。

1.1 运动生物力学的实际应用

对于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特别是在应用上,具有自己的特色,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在竞技体育运动动作的技术方面,根据人体的体态、素质、机能等情况,研究适合个人的最佳运动和活动技术的动作方案,并通过动作技术诊断使之逐步完善;

(2)从预防运动损伤的观点出发,对各种体育、活动以及生产劳动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找出致伤因素,并设计出相应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3)运动生物力学不仅研究人体,而且也研究与运动相关的器械的运动规律,按照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的生物力学特征,设计和改进运动器材、设施、服装与用具以及劳动机器、工具等。

1.2 运动生物力学与防护器材

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对体育运动或健身锻炼中用于防护人身安全、避免运动损伤的器材,提出设计和改进的设想及要求,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学科任务,当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研制的防护用品主要有护具、运动鞋。

新型橄榄球头盔与传统头盔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新型头盔的外层覆盖了一种新型树脂吸振缓冲材料,它可以有效地防止运动员以头盔作为进攻武器冲撞对手。在运动的过程中,人体的各个关节肌肉常常由于过多的运动量或瞬间的挥击、拉伸发生拉伤或震伤。戴上护具后,就可以对相应部位的肌肉、韧带加压舒服,减缓可能的过度拉伸,并协助肌肉动作,对关节部位起到支撑作用。对于关节出现不同程度劳损的老人以及正在发育期的小孩来说,进行远足郊游或体育锻炼时,很有必要选择一定的护具。

国内外一线运动品牌,其运动鞋技术的每一项进步都离不开生物力学研究,结构设计和技术创新都遵循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国际一线运动品牌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如Nike的air气囊鞋底科技和足跟稳定技术、Adidas的HUG环抱系统和智能芯片技术、李宁新一代单弦弓减震技术等。无论核心技术如何创新变化,结构设计必须遵循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其主要的生物力学原理是缓震减震、能量回归、足跟控制、模拟踝足和回归自然。

2 防护服装的研究

伴随着运动的普及,传统的防护服装基本上从舒适性、结构设计、功能材料等角度出发进行设计研究,通过研究改变或加强面料的性能来达到服装吸湿排汗透气、防火、防水等效果,或者从服装结构设计出发,采用多开口宽松式设计,在前胸、腋下、前后衣片采用连续开口散热功能设计,设计了一套具有散热功能的篮球比赛服装。而在运动过程中能真正地起到对人体防护作用的,往往都是要通过佩戴护具来达到目的,从拳击的头盔到篮球的护足,每一个易受伤的关节都有相对应的护具来产生防护的效果。

但是现阶段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运动防护仅限于护具以及运动鞋,而客户对防护服装的要求却逐渐从原来的吸湿排汗等舒适性方面提升到舒适、功能、美观、防护一体化上来,更多地希望可以通过服装本身就可以达到防护人体的目的。

所以,有必要从人体出发,通过测量人体各关节点运动的三维坐标数据的变化,将其转化为人体关节运动的生物力学参数,通过分析生物力学参数数据,建立人体防护模型,明确服装面料与防护模型相互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服装材料学、服装结构设计、人体工效学等相关知识,设计具有防护性能的服装。

3 运动生物力学在服装上的应用

在体育运动、日常活动以及生产劳动中骨骼和肌肉损伤是难以避免的问题,解决这一难题,必须以人体运动为目标,运用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力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索人体运动规律,根据骨骼和肌肉的变化,建立外部防护模型,获取防护服装所需达到的力学参数,为开发运动防护服装提供理论依据。

3.1 理论依据

在运动过程中,骨骼及肌肉功能模型的研究比较成熟,是确定肌肉长度、肌肉拉力线、肌力臂、肌力矩、肌力等关键因素,但却没有明确指出骨骼及肌肉损伤的临界值,建立外防护模型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途径。

基于人体骨骼与肌肉的动力学模型,模拟在外部约束条件下骨骼和肌肉的变化,通过逆向动力学方程式和有限元模拟获取相关参数,建立外防护机制,即防护模型;在外加反应实验的作用下,明确服装材料的性能与外防护模型之间的关系,为研制高质量的运动防护服装、减少运动过程中骨骼及肌肉的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3.2 技术问题

(1)建立骨骼及肌肉的模型,需要运用动态捕捉系统捕捉关键点的运动信息,测量人体在空间的位置和方向,即人体骨骼、关节的运动轨迹。动态捕捉系统通常分类为 3类:机械式、电磁式和光学式,价格不菲。

(2)结合人体运动轨迹的数据,通过人体建模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并推导出骨骼及肌肉的最优化的防护机制。

(3)通过实验验证分析,明确防护模型与服装面料的性能特征之间的关系,为研发防护性能最优的服装提供依据。

3.3 研究方案

针对一项具体的运动,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动态捕捉系统捕捉人体关键部位的空间运动轨迹;

(2)借助人体建模仿真软件,将空间运动轨迹的数据转化为生物力学参数,如各关节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及肌肉长度、肌力臂、肌力矩等,进而计算出有关人体防护力学参数;

(3)基于骨骼及肌肉模型,运用逆向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人体外部防护机制;

(4)根据各种服装材料的性能,通过有限元的模拟,确定材料的性能与防护模型相互之间的关系,获取防护服装所需的防护参数;

(5)人体建模仿真软件对所获取的服装防护参数进行模拟,以进一步获得最优防护的服装。

技术路线如图 1 所示。

4 结语

运动损伤常常给运动员、体育爱好者、老人、小孩等带来意想不到的身体伤害,然而,传统的防护服装基本上从服装的舒适性角度进行研究,通过改变面料的特性来达到服装的防湿透气、吸湿排汗等,或从服装的结构设计出发,改变服装衣下间隙、开口特征等来提高服装的着装舒适性。国外对于运动防护服及装备的研究则比较深入,从人体的头部到脚的各个器官都配有特定的防护用具,所以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研究防护服装必将是未来的研究热门。

外防护模型的建立是运动生物力学应用到服装领域的关键,也是制约防护服装研发的主要因素。防护模型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建立起防护模型,才能进一步明确服装材料与防护力学参数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也为研制减少运动损伤的运动装备奠定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 陆建平,李宁.我国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特征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1):36-39.

[2] 张雷,王少华.网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与防治[J].网球天地,1995(3):45 - 47.

[3] 王威.对跑步中下肢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J].运动精品,2011(7):16-17.

[4] Blake A J, et. al. Falls by elderly people at home: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J].Age Ageing,1988(17):365-372.

[5] 侯宇.运动护具面面观[J].文体用品与科技,2009(11):41.

[6]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7]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物力学(2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95-198.

[8] 王向东,刘学贞,苑廷刚,等. 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2):15-16.

[9] 李世明.运动生物力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0] 李建设,顾耀东,陆毅琛,等.运动鞋核心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5):40-49.

[11] 郑素化,张欣,应柏安.篮球运动服装舒适性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8,22(1):52-54.

[12] Beumer A, van Hemert WL, Swierstra BA, et al. A biomedical evaluation of the tibiofibular and tibiotalar ligaments of the ankle[J]. Foot Ankle Int, 2003(5):426-429.

篇2

关键词:运动鞋文化;价值解析;多维视角

中图分类号:G8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5)01-0086-05

作为鞋家族中的一员,运动鞋具有鞋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表征和功能,同时在其概念的能指与所指、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上又与一般意义上的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它既具有鞋的一般共性又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具备了一般意义上的鞋所不具备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功能;运动鞋被冠以“运动”,揭示了运动鞋的本质属性,表明了它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事实上,运动鞋是体育运动的衍生物,它既是体育运动的技术或者物质装备,又是体育文化的显性符号,隐含着某种体育精神、价值观念和信仰追求。

在学术上,运动鞋研究近年来成为一种重要课题和热门话题,但这种研究往往是基于运动鞋之于体育运动的重要作用,从人体功效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进行实验和探讨,这些研究成果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影响和推动了体育运动实践,但不足以反映出运动鞋的文化价值。因为这些研究成果无法帮助我们去全面解读和诠释当下的种种现象和趋势:其一,运动鞋成为一种时尚。从时尚界看,它们通过跨界合作设计时尚潮流运动鞋,如时尚品牌“Y-3”由日本设计大师Yohji Yamamoto与阿迪达斯合作创立,New Balance融入中国京剧脸谱元素设计生产了京剧脸谱限定跑鞋等;在各类秀场上,材质独特、款式新颖的不同运动鞋开始跃入人们的视野,它不仅引领着一种时尚潮流,而且预示着人们审美和理念的变化以及一种文化变革。从社会生活看,人们借助运动鞋的造型、品牌及内涵去修饰装扮自己、展示自己,从中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和象征性的精神满足。其二,运动鞋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消费。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的广泛影响以及人们健康意识、消费理念的变化,人们对于运动鞋的消费不仅仅限于休闲、健身、娱乐,而且关注和追求运动鞋所表达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个性化需求。其三,运动鞋成为体育收藏界的“宠儿”。时下在体育博物馆以及举办诸如展览会、交易会和展销会等形式多样的体育收藏活动上,运动鞋均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收藏者不惜重金收藏运动鞋,在收藏中感受着体育文化带来的审美熏陶和智慧启迪。这些都彰显或隐含着运动鞋文化价值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基于多个学科的视角和维度管析运动鞋文化价值,无论对于运动鞋的研究、制造和销售,还是对于发展体育文化、推动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运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1.运动鞋文化的衍生与发展――基于历史文献学的视角与维度

相比于运动鞋人体功效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关于运动鞋文化的发展史研究则显得较为冷门,它只是散见于各种历史文献之中。这些记载,又往往是基于文化的视角进行真实描述,而非从“运动”或者体育的视角进行记载,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这些广义上的鞋的“运动”功能和作用――在鞋没诞生之前,人类是以赤脚的形式运动发展的;在鞋诞生之后,人类又以鞋装备双足进行运动发展,进行着诸如狩猎、奔跑、游戏、军事斗争等各种各样的活动,鞋也随着人类运动发展而发展着它的款式、色彩和制作材料。理论认为,需求是人之本性,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鞋正是人类在同自然博弈、发展自我的“运动”过程中因自身需求而产生的,鞋也因此从一开始诞生便具有“运动”的性质,可以说,运动是鞋的本质属性。由此,回溯运动鞋文化的发展史,我们不得不从两种视角和维度去审视,一种是广义意义的“运动鞋”,即鞋;一种是严格意义上的“运动鞋”,即应用于体育运动中的专业运动鞋。

广义意义上的运动鞋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吴欣《中国消失的服饰》(2010)、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2002)、袁杰英的《中国历代服饰史》(1994)、骆崇琪的《中国鞋文化史》(1990)、周锡保的《中国古代服饰史》(1984)等专著对中国鞋文化进行了多个视角的扫描。其中,由民俗学家叶大兵等编写的《中国鞋履文化辞典》,从多学科视角系统反映了我国制鞋史和鞋文化发展史,介绍了传统和现代鞋履的详细情况,展现了由鞋所引出的谚语、谜语、成语、寓言、戏剧传奇等文化景观。从这些文献中,我们可以从氏族社会时期的彩陶领略到我国最早的鞋的形象,从历史考古中欣赏到中国较早的实物鞋,但要挖掘鞋的历史发展渊源,还需要我们从历史文献中去探寻。

从鞋的发明创造看,《礼记・礼运篇》以“未有麻丝,衣其羽皮”描述了原始人类以动物的皮来裹脚,这也许正是鞋的最早的雏形;在传说中,鞋则是由黄帝所发明,立于北京的《靴鞋行孙祖殿碑》记载了黄帝造鞋,“始创造屐履,借作护足之需”;1973年出土于青海大通县、被考证距今5000多年的陶俑,其脚穿有一双尖部上翘鞋,印证了古人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已由以物裹足改为穿鞋。从鞋文化发展看,鞋与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礼制有关密切的关系。如在先秦时期,殷商时代便初步建立了鞋之礼制,周代设有负责贵族用鞋的“屦人”一职,周代则明确定义了“复下日舄,单下日屦”的鞋的形制,其中舄多为贵族穿用,而屦则限于平民穿用。在秦汉时期,规定丧事着舄、上朝穿靴、燕服穿屦等,鞋的穿用规制更为具体。魏晋之后,鞋开始趋向于时尚化发展,如魏晋时期便出现了玉华飞头履、芴头履、分梢履、五朵履等,鞋的样式极为丰富。从鞋与运动的关系看,历史文献中有较多穿鞋运动的记载,如周武王姬在其《履屦铭》中说,“慎之劳,劳则富”,既强调了鞋的功能和作用,告诫人们精心爱护脚下的鞋,又强调要着鞋而劳;《南史》这样记载了嗜好运动的谢灵运,“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南史》还记载了人们足穿芒履活动的情形,“使其子弟并著芒履,于斋前习行”;《晋书・石季龙载记》记载了女子穿靴骑马的情景,“五文织成靴,游于戏马观”;李白《嘲鲁儒》“足着远游履,头戴方山巾”这一诗句中的“远游履”系唐代的一种便鞋,差不多类似于今天的运动鞋。从这些历史文献中可看出,运动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就严格意义上的运动鞋而言,其产生与发展一般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古代奥运,虽然最早的奥运赛场上人们是赤脚参与竞技,但却催生了运动鞋;另一个是近代橡胶工业的进步,为运动鞋的生产与制造提供了理想材料。回顾运动鞋的诞生与发展史,我们可去用几个“第一”来管窥运动鞋发展的历史概貌:世界第一双槌球鞋――1968年诞生于美国,由“橡胶底+帆布帮”并通过围条制作而成,它被称为近代史上第一双运动鞋;世界第一双篮球鞋――1917年由美国匡威鞋业公司生产制造,并随着篮球巨星Chunk Taylor在巡回赛中推广,这一运动鞋很快成为篮球运动员和广大青少年青睐的足下用品;世界第一双胶铸钉鞋――上世纪20年代,由阿迪达斯研发制作,因美国短跑运动员杰西・欧文斯使用而连夺四枚金牌而成为扬名世界的品牌。在此过程中,随着日本的Asics、德国的Adidao、美国的Converse等名牌厂商不断研发,把科技文化融入运动鞋之中,不断提高运动鞋的性能。上世纪60年代,美国耐克公司开始走出皮革、帆布等制作材料的束缚,大胆尝试运用尼龙材料做运动鞋子的帮面,所生产的该种运动鞋因其性能柔软、轻盈而牢固而深受运动员欢迎,后来又成为旅游消费者的青睐。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雷宝、耐克等美国公司在全球各地投入生产,美国运动鞋开始风靡全球。这时,中国运动鞋厂商积极引进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研发生产各种专业运动鞋,努力缩小与国外产品的差距。

循着运动鞋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科技文化的延续与融入、时尚文化的融合与衍生、明星文化的影响与深化,同时随着体育精神的广泛认知认同与大众体育的兴起,运动鞋文化价值日益凸显,它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2.运动鞋文化与体育科学探究――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视角与维度

体育是一门科学,而科学是人类永远无法探知穷尽的领域。作为与体育运动关系最为直接和紧密的体育运动装备,运动鞋生物力学是体育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一研究的深化也正是体育科学体系的丰富与完善。事实上,运动鞋的文化魅力和价值,最根本的还是在于运动鞋本身,在于运动鞋的科学,在于科技文化的延续与融入,其他诸如运动鞋的时尚、精神、消费等文化价值都是运动鞋科技文化的衍生或者派生。

篇3

【关键词】途中跑 生物力学分析

1.前言

途中跑的技术是短跑技术训练的重要部分,而途中跑最大速度阶段中技术的掌握则是短跑技术训练的核心,途中跑下肢摆动技术是途中跑技术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跑的技术效果。现代短跑技术的特点突出表现为快跑中髋部伸展的意义、速度、幅度和摆腿下扒着地的积极性、速度、方法、距离及效果等,在支撑阶段摆动腿的摆动和腾空阶段的摆动效果,是影响短跑技术的关键之一。

2.短跑途中跑技术特点

快速蹬伸技术,快速蹬伸技术是现代短跑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蹬伸动作要注意蹬伸速度的迅速、蹬伸程度合理性和蹬伸方向更加有效性,适宜的蹬伸程度可以取得更快的蹬伸速度和更合理的蹬伸方向。摆动腿积极快摆技术摆动腿快速有力、大幅度的前摆技术,更加完善了“摆动式”跑法,有效地促进身体迅速向前移动,加大了后蹬的力量和速度。同时加快了摆动腿的速率,缩短跑动周期,提高了跑的频率。前蹬支撑技术通过摆动腿积极下压,鞭打扒地动作和退让肌工作能力的训练,减小前蹬支撑时的阻力,缩短前蹬支撑时间,使重心移动的速度在前蹬支撑阶段的损耗减少,从而提高了跑的速度。

3.1途中跑摆动阶段生物力学分析

短跑时当支撑腿着地瞬间,摆腿动作有利于减小人体与地面的冲击作用。在缓冲阶段,摆动腿动作能使人体总重心迅速前移,有利于缩短缓冲时间和增加支撑腿内蹬地力量,当支撑腿进入蹲伸时,摆腿动作有利于提高支撑腿的蹲伸速度,途中跑中摆动腿动作的好坏对短跑的途中跑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蹬地角是后蹬腿蹬地将要结束时,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人体向前跑主要是由于后蹬作用力的推动,后蹬腿的效果直接影响跑速,蹬地角加大时,重心抛物线上升,腾空时间长,这样虽然能增大步长,但步频相应下降,跑动时重心起伏明显,因此蹬地角要适中,在55°左右最为理想。着地角反映运动员摆动腿着地动作完成是否合理。

3.2途中跑着地缓冲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

在肌肉力学中,将肌肉分为三个部分:收缩元、串联弹性元、并联弹性元。肌肉收缩时,先是收缩元收缩产生张力,此时在肌肉的外部端末还测不到力的增长。然后,已经缩短了的收缩元将串联弹性元拉长。只有到串联弹性元被拉长到足够的长度,才能在肌肉末端测到力的变化。研究已证明:腿部屈肌(如腓肠肌)在脚着地前15-20 ms便已出现电活性,这表明运动神经元向肌肉发出的脉冲早于着地时刻,然而在这段时间内肌肉还来不及收缩,受到激活的肌肉长度小于平衡长度。脚在落地瞬间受到的地面反作用力是阻力,但这个过程对完成整个动作起积极的作用。途中跑中各技术环节是密不可分的,后蹬是前进动作之本,后蹬的发力应是前摆着地用力的延续,而缓冲是蹬地的前奏,缓冲实质上就是身体向支撑方向运动的制动,且缓冲可以预先伸长肌肉,直至最佳初长度,从而储存弹性能,为后蹬做准备。

综上所述,积极的扒地技术并不能产生短跑的动力,没有拉引的作用,但伸髋高摆扒地技术对短跑成绩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高摆后大腿主动下压,带动小腿积极地向后下方扒地以增大下肢各环节的角速度;腾空摆动过程中的伸髋可以加大大腿的摆动半径,从而有利于积极摆动充分发挥速度水平,合理的利用着地缓冲并积极摆动下肢,提高跑速。

3.3途中跑摆臂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摆臂可以增加后蹬力量。实验证明:人在固定上肢使其失去摆动能力后,人体就产生了使身体不摔倒的保护性抑制,尽管受试者努力奔跑并用肩部扭动来维持身体平衡以求达到高速,由于力学规律的作用迫使仍难以达到理想的蹬地能力。摆臂可以维持人体平衡。人体站立不动时是平衡的,当一步迈出时平衡就破坏了。正是因为向前迈腿时骨盆横轴围绕人体做转动产生动量矩,人在赛跑中角速度越大,动量矩就越大。摆臂可以提高跑速。在保持一定的摆臂频率的基础上还要相应地增加摆臂的幅度,使摆动腿相应地前提高抬,使髋关节前送充分,左右移动,加大步幅,使上、下肢从脊柱纵轴为旋转轴做相同运动,避免重心左右大幅度移动,头要正,并保持身体在跑动中的平衡。

4.结论建议

在短跑专项技术训练中应高度重视摆动腿的摆动技术。摆动腿高抬大腿摆动动作的70%是在缓冲过程完成的。摆动技术应与合理的缓冲技术相配合,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摆动腿的摆动作用,合理改善着地缓冲时的缓冲距离、缓冲时间和缓冲幅度。较长的缓冲距离、缓冲时间和较大的缓冲幅度,使小腿绕支撑点的前旋更加积极,有助于小腿前倾角的减小,从而减小后蹬角,增大后蹬阶段向后的水平分力,缩短腾空时间和距离,提高后蹬效果,最终改善途中跑步幅结构。转变观念,确立正确的现代短跑技术训练指导思想,以速度为核心,创新技术训练的方法与手段,在技术训练中突出高速度、快节奏的训练思路和方法,提高动作速度和加快动作节奏。

【参考文献】

[1]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卢德明等,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5

[3]陈刚、王洪福,力量训练与“三度训练法” [J].中国体育科技,1995,1-4

篇4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欧美学者开始认识到躯干肌的重要作用,将这个以往主要用于健身和康复的力量训练方法扩展到竞技体育领域,他们从力学、神经生理学和康复等不同角度对躯干肌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核心稳定性”的问题。此后,核心力量训练慢慢被国内外的学者重视起来。

关键词 核心力量 研究方法 探讨

国内针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主要结合各个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健美操、高尔夫球等,主要探讨核心区域稳定训练对体育项目训练成绩的取得或者训练效果的提高的影响,在所查阅的国内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论文中突出的实验法则主要是实验室测量法和室外运动测量法。国外关于核心力量的训练研究主要以实验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主要针对核心力量训练对防止运动员损伤和运动康复的影响,数据的收集主要通过皮表肌电检测仪器,只有少数论文是核心力量训练结合体育项目进行研究。因此看来,国内外在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上侧重点有所不同。

一、国内外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的实验设计过程分析

(一)受试对象的选择

国内外关于核心训练的实验中的受试对象大都来源于普通在校大学生、大学生运动员、职业运动员等,实验分组设计普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即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单因素完全随机等组前测后测设计。

(二)实验过程

核心训练方法的检测主要是采用一定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设计,对核心部位的肌肉进行训练的方法。一种是克服自身体重进行的各种身体支撑的动态和静态的练习组合,一种借助相关运动器材,例如瑞士球、平衡盘、拉力带等,使身体的静态平衡被打,迫使身体由不平衡或不稳定的状态到稳定状态的训练,进而提高身体的核心力量的锻炼效果。国外的文献中对实验数据的收集集中在采用EMG对相应肌肉反应进行检测收集,并结合肌肉参与的频度范围,对数据进行分析,突出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研究,而国内学位论文对核心力量的检测主要通过一些训练指标的测量进行统计,例如立定跳远、原地纵跳高度、十字跑、20米起动跑等作为训练过程的评定指标,通过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对比分析,分析核心力量训练的效果。

(三)数据收集处理分析

对数据收集的主要检测仪器为Surface electromyography(EMG)皮表肌电检测仪或者是针对特定项目的训练设计的评价指标进行前测、后测得出数据,数据处理主要通过SPSS软件或excel软件,进行T检验、F检验、post hoc test(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后续检验)、单因素协方差分析的后续检验等。

(四)结论的分析

国内外较多的都是运用统计方法对实验组前后和对照组前后的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核心力量训练研究方法的特征分析

(一)研究方法的系统性

核心力量训练是较为复杂的力量训练,训练过程中参与动员的肌肉群较多,且相关肌肉群之间颉抗或协同作用明显,所以研究过程需要多学科交叉知识,如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不管是选择从某一角度研究还是从多学科交叉角度进行研究,都要求注重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各因素复杂的相关性、研究主体因素的动态性等进行系统性的思考。

(二)实验检测的滞后性

核心力量训练中的受试者,很难及时、精确对其相应指标进行检测,即便有些仪器可以在运动过程中携带,但是都很难准确的反映受试者在运动当时真实的身体机能状况。而对于更多的实验研究中,受试者都是在训练后测定相应的指标值,相对于运动员运动过程中的真实状态势必有一定的滞后性。

(三)实验操作的复杂性

人体本身肌肉和骨骼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在实验过程中对相应肌肉检测的复杂性,实施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肌肉的结构和运动所带来的肌肉变化特征,还要考虑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对人体核心区域肌肉的影响,并且现有仪器的灵敏性和难度系数也增加了实验操作的复杂性。

三、核心力量训练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感性方法多于理性方法

在以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文献中,更多的理论支撑来自于感性材料的收集,经验的总结,以至于探索出的训练原则和训练规律缺少强有力的实验数据支撑,虽然有一些生物学、生物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到了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中,但与国外的研究相比,理性和实证的方法还相对欠缺。

(二)研究方法的设计需要不断完善

核心力量训练实验设计上除了要考虑运动训练本身规律和特征,也要考虑项目的特征、技术的特征、肌肉的用力顺序等,每一步的实验设计都要与要与运动员实际的动作相符,才能保证实验数据或者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三)数据统计分析需要更加合理

在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方法分析后发现:更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对统计数据差异性显著水平的检验,过度追求显著水平P

(四)实验仪器的更新速度有待加快

在快速发展的现阶段,更多其它学科先进的技术与手段应该及时大量的应用到运动训练实验当中。如三维跟踪摄像;足底压力分布测试三维化;数学力学模型;遥测技术和肌肉动力学测量技术等的使用,不仅能及时的测得所需要的生理指标,而且能使检测的数据和处理的结果更加准确的预测客观实际。

参考文献:

篇5

摘 要:以国家队10名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同一动作103b的助跑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助跑加速主要集中在有腾空的跨步,而每步加速又都是集中于双支撑阶段;助跑制动是通过跨跳步的“刚化”动作在等待和蹬伸阶段实现的;提高助跑速度常常以加大步长为主要手段;我国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都采用短跨跳的长距助跑。

关键词:跳板跳水;运动学分析;步伐结构;走板节奏

中图分类号:G80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2-1655-03

A Kinematic Analysis on Approach Rhythm of Elite Man Springboard Divers

LIU Weiguo1, CHEN Xiaoguang2, LIU Hui3, LIU Xuezhen3

(1. Sports Colleg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Guangxi China; 2.Sports School, 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

Henan China; 3.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Adopting 10 elite man springboard divers from national team as research object, the paper kinetically analyzes their approach in 103B. The results show that approach acceleration mainly takes place in the stride step with elevation, while acceleration in each step does in the stage with double stretches; dynamic of approach is gained by hard stridejump in waiting and stretching; that enlarging step is the main way to increase speed; that the approach, with short stridejump and long distance, is adopted by those divers.

Key words: springboard diving; kinematics analysis; step structure; walk plank rhythm

助跑是跳水运动的开始,其完成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的起跳、空中姿势和入水效果,由于助跑是在不稳的弹性板上完成的,所以在助跑过程中如何控制好节奏,以保证人板的平衡和稳定,是助跑的核心问题,也是跳板跳水训练实践的一大难关。

近年来,关于跳板跳水助跑节奏的问题在各类文献中已有所报道,但是,由于运动技术本身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对当前优秀运动员的助跑节奏进行新一轮的总结和更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国家队奥运阵容中10名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受试者身高158~178 cm不等,体重从52~70 kg不等,其中国际健将8人,健将2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方案设计

一方面由于跳板跳水是难美型运动,本实验的技术难点是对运动员动作完成质量的评定和筛选。为了提高各项技术参数指标的研究效度,本实验对所获资料进行筛选时,采用的评价标准结合了专家评定与动作得分,所有文中选取的动作都是比赛和训练中专家认为助跑较好,且得分均在8分以上的动作。另一方面,由于运动员完成简单动作更有利于反映运动的内在规律,所以本研究有意识地选取简单的103b动作来揭示其助跑的一般特征。

1.2.2 二维图像分析

采用一台HCRE型号的摄像机对10名运动员103b动作进行定点常速拍摄,机位距离走板运动画面垂直距离18 m,机头高出平衡状态下跳板平面1.1 m,主光轴垂直于运动平面并指向运动画面的中心。对拍摄的运动图像,通过北京体育大学生物力学教研室开发研制的视讯解析系统进行解析,采集频率为50场/s,利用扎齐奥尔斯基人体模型,所得数据进行数字化滤波法平滑,截断频率为10。

1.2.3 数理统计

根据统计学原理,利用SPSS软件系统对测定的数据进行常规统计。P

2 结果与分析

步伐是助跑的基本构成单元,步伐结构(包括步速、步频和步长三个要素)是助跑的物理表征,步速、步频和步长的变化特点实质是助跑节奏的具体体现[11-12]。本文以摆动腿脚尖着板为特征画面,两相邻特征画面之间的动作为一步。以常见的六步走板起跳为例,跳板跳水助跑包括无腾空的前三步、有腾空的第四步和具有跳跃特征的第五步。如图1,为了研究需要,这里进一步定义各步中人体重心刚好处于支撑点垂直上方的运动状态叫垂直支撑。则一个助跑步伐分为双支撑阶段(从支撑腿着板到摆动腿离板的运动过程)、前支撑阶段(从摆动腿离板到垂直支撑的运动过程)和后支撑阶段(从垂直支撑到摆动腿着板的运动过程)三部分(其中第一步无双支撑,第五步分为缓冲和蹬伸)。

2.1 步速变化

步速是步伐参数的综合指标,是步长和步频变化的结果,实质就是助跑各步人体总重心的平均水平速度,通过计算步长与步时的比值求得。助跑水平加速是人体重心水平运动的主要特点,其作用有二:一方面为整个人体运动提供能量,另一方面营造一种和谐的较高运动节奏。10名运动员103b动作测试结果显示:重心水平速度总趋势前四步不断增大,且加速集中于第四步,而第五步大幅减小,各步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如表1、表2;各步人体重心水平速度并不是均衡增长,其水平加速主要集中在各步双支撑阶段,第四步接着双支撑加速后还有一个明显的后支撑加速过程,第五步重心水平速度突然大幅减小,主要集中于等待和蹬伸阶段的前期,如图1、图2、图3(此3图为同一运动员同一动作的相关技术参数的动态变化)。

各步间速度变化是其技术要求的结果。同其它硬性介质上助跑跳跃运动一样,跳板跳水助跑的任务之一就是创造水平动量,所以助跑步速在前四步不断增大。不同的是跳板是有弹性的软性介质,助跑中要求人板必须谐和运动,稳定性成为助跑的核心问题,也正是这种不稳的介质限制了人体正常的水平加速,因此为了达到一个较理想的水平速度,助跑加速并不是在各步均匀分配,而集中于第四步(第四步速度增值达116 cm/s,前三步增值总和为145 cm/s)。利用第四步的腾空跨步在腾空前人体支撑腿进行一次较前几步更积极的蹬伸,然后在空中调节好身体平衡,这样避免了不离板助跑积极加速后人板不稳状态的相互影响,有利于加速后平衡。第五步步速大幅减小正实现了助跑的目标,通过制动将人体的水平动能转移为跳板势能。

每一步的加速方式都体现了跳板跳水的项目特点。一般在硬地上的助跑,运动员常采用屈腿着地,并且由前支撑过渡到垂直支撑过程中下肢做进一步缓冲,进入后支撑阶段时,人体做积极的蹬伸动作使触地脚面产生相对支撑面向后的运动趋势,支撑面即产生向前支撑反作用力推动人体向前加速,同时人体腾空离地,所以这种集中在后支撑阶段的水平加速方式具有腾空高、速度大的特点,适宜硬性支撑面的运动项目。而跳板是富有弹性的支撑面,随着外力的撤除,跳板会反弹的。为了维持助跑的稳定,人体必须随着重心的前移持续给板以力的作用,所以支撑腿着板时不能屈,更不能在前支撑阶段做缓冲动作,当然在人体进入后支撑阶段时,下肢就不存在伸展的空间,无法完成像硬性支撑面的蹬伸动作。所以跳板跳水运动员只能在双支撑阶段(第一步开始不存在双支撑),利用后支撑腿的踝关节积极蹬伸(随着人体由前支撑向后支撑的过度,踝关节进一步背屈,为其积极蹬伸提供了角位移空间)进行水平加速。这种水平加速有三大特点:1) 蹬伸角度小,无腾空;2) 双腿支撑,稳定性好;3)

蹬伸幅度小,加速平稳(或产生水平速度小)。这三个特点均符合跳板跳水前三步走板的要求。而第四步跨步要求获得一定的高度落差进入跨跳步,同时又是制动前产生水平速度的最佳时期。所以运动员在双支撑加速后,由垂直支撑进入后支撑时,支撑腿的踝关节向前上方提前做一次积极蹬伸,一方面使人体腾空,获得一个适宜重心高度;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大重心的前移速度,完成第四步的第二次水平加速,这也从力学角度解析了助跑水平加速集中在第四步(跨步)的原因。

第五步水平制动集中于等待和蹬伸阶段是跨跳步特殊缓冲动作决定的。从理论上讲,制动力作用于脚掌而达到人体重心减速,在运动员下肢和上体之间,作用力必然要进行有效地传递。而跨跳步采用主动缓冲(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成分不收缩、无张力作用),下肢各关节肌肉松弛,不利于力的传递。只有做等待和蹬伸动作时,整个人体“刚化”,制动力作用才能有效从脚掌传到人体重心,从而有效制动。可见,不同于一般硬性支撑面助跑的水平制动总是伴随缓冲动作进行,跳板跳水的水平速度在缓冲阶段变化较小,这是跨跳步采用主动缓冲而不是被动缓冲的结果,是跳板跳水特有的规律。

2.2 步频变化

步频值是步时值的倒数,步时是通过每步经历的画面帧数求得。测试结果显示:前四步随着走板的进行有增大趋势,各步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第三步等于第四步);但是第五步大幅减小,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如表1、表2。

助跑加速常常通过有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增大步幅,另一种是加快步频。一般硬性支撑面上的助跑,由于助跑距离大、步伐多,各步间步幅差异小(步幅大,步幅储备小),所以步幅对步速影响小,加速常常是利用提高步频来实现的。但从跳板的物理性能来说,随运动员助跑步伐向板端移动,支撑腿的着力点距离板的支点越来越远,板的固有振动频率减小,增大步频来提高助跑水平动量是不利于“合板”的,所以说跳板跳水运动员前四步助跑的步频差异无显著性,正是运动员助跑过程“合板”的结果,也可以说跳板跳水助跑加速不以增大步频为手段。由于第五步具有跳跃特征,它包括单腿缓冲、单腿蹬伸和蹬伸前的适当“等待”(选择最佳积极蹬伸时机),所以跨跳步步频大幅减小是其技术要求的结果。

2.3 步长变化

步长是指各步人体重心的水平位移,通过计算各步起止运动画面人体重心水平坐标的差值求得。由于步长受身高影响,本文将各步步长和步长身高比进行对比分析。测试结果显示:与步速变化一样,二者前四步不断增大,第五步大幅减小,并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表1,表2)。

步长与步速的变化趋势一致是利用加大步长而实现水平加速的结果。本文10名优秀运动员助跑全程均值为378 cm,跨跳步均值只有21 cm,而李连在1980年测得优秀运动员(李孔政,

园春等)助跑全程为330~340 cm,跨跳步步幅为50 cm左右,吴延禧1990年测高敏、谭良德助跑全程为340 cm左右,跨跳步步幅为40 cm左右[11]。可见,当今优秀运动员(以五步助跑为例)助跑加速步步长较过去有较大提高而跨跳步步长大幅降低。这种短跨跳的长距助跑可以增大前四步的步幅,有利于提高助跑水平速度。正如前面论述,助跑的任务之一是通过加速增大水平动量,但又不能提高步频,那么增大步长是助跑加速的主要途径。从身体素质角度看,平时力量练习同时,应该加强运动员下肢柔韧性的训练,避免跨步在伸膝条件下大幅屈髋时大腿后群肌出现被动不足,以保证运动员的步长储备[13-14]。

3 小 结

1) 整个助跑加速主要集中在有腾空的跨步,而每步加速都是利用双支撑阶段后支撑腿的踝关节蹬伸实现(但跨步除双支撑加速外还有一次积极的后支撑加速)。

2) 助跑制动与缓冲动作分离是跳板跳水特有的技术要求,并且运动员都是通过跨跳步的“刚化”动作在“等待”和蹬伸阶段完成制动。

3) 提高助跑速度常常以加大步长为主要手段(提高步频不利于“合板”)。

4) 当前我国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都采用短跨跳的长距助跑,所以运动员的步幅提高,尤其是跨步的步长储备可能是此项技术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吴延禧.跳水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 李连在.对跳板跳水走板技术的探讨[J].体育科技资料,1980(21):30-39.

[3] 谢才明.试论走板起跳技术[J].跳水信息,1988(1):6-9.

[4] 徐益明.跳水手册.第一章基本技术教练,2003:4.

[5] 成尔恒,李连在.对劳盖尼斯走板技术的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81(7):22-28.

[6] 谢才明.跳水训练中的几个技术问题[J].中国体育科技,1981(7):16-21.

[7] 谢才明.基本功――胜利之本[J].中国体育科技,1983(11):14-17.

[8] 王其宁.运动生物力学在跳板跳水中的应用[J].中国体育科技,1985(1):26-31.

[9] 成尔恒,王期宁,李连在.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初探跳板跳水的起跳技术,1982(10):5-13.

[10] 成尔恒,王其宁,李连在.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初探跳板跳水的起跳技术[J].中国体育科技,1983(11):5-13.

[11] 刘卫国,李强,刘学贞.跳板跳水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4):63-65.

[12] 刘卫国,张国庆,刘学贞.王峰走板步伐结构的运动学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6):108-110.

篇6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有关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文献,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设计过程、研究方法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期望对未来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核心力量 研究方法 探讨

核心力量训练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核心稳定性的研究。Panjabi在1985年首次提出了脊柱稳定性(Spinal Stability)的概念。他认为脊柱稳定性涉及三方面的问题或系统:被动脊柱骨、主动脊柱肌肉和神经控制单元。1989年美国旧金山脊柱研究所(SFSI)在其设计的“动态腰椎稳定计划指南”提出了中位脊柱的问题,也有人认为它是核心稳定性的最早来源。1992年,Panjabi又提出了核心稳定性的概念,认为人体的核心稳定是一种“稳定人体系统,以使椎间的中部区域保持在生理极限范围内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欧美学者开始认识到躯干肌的重要作用,将这个以往主要用于健身和康复的力量训练方法扩展到竞技体育领域,他们从力学、神经生理学和康复等不同角度对躯干成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核心稳定性”的问题。此后,核心力量训练慢慢被国内外的学者重视起来。

一、国内外核心力量训练科研方法现状分析

通过中国知网硕博论文数据库,用“核心力量”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94篇学位论文,其中以“核心训练”为关键词28篇、“核心训练方法”15篇、“训练方法”8篇、“体能训练”7篇、“力量训练”6篇、“核心稳定性”5篇,“悬吊训练”5篇、“专项体能”5篇。用“core strength”在EBSCO运动科学数据库中检索到学术论文7篇,用“core strength”和“core stability”在SCIDBS外文专题数据中检索27篇文献,本文仅从检索到的论文中选取以实验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文章进行分析。

(一)国内外核心力量训练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分析

国内针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主要结合各个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健美操、高尔夫球等,主要探讨核心区域稳定训练对体育项目训练成绩的取得或者训练效果的提高的影响,在所查阅的国内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论文中突出的实验法则主要是实验室测量法和室外运动测量法。

国外关于核心力量的训练研究主要以实验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主要针对核心力量训练对防止运动员损伤和运动康复的影响,数据的收集主要通过皮表肌电检测仪器,只有少数论文是核心力量训练结合体育项目进行研究。因此看来,国内外在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上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国内外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的实验设计过程分析

1.受试对象的选择

国内外关于核心训练的实验中的受试对象大都来源于普通在校大学生、大学生运动员、职业运动员等,实验分组设计普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即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单因素完全随机等组前测后测设计。,

2.实验过程

核心训练方法的检测主要是采用一定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设计,对核心部位的肌肉进行训练的方法。一种是克服自身体重进行的各种身体支撑的动态和静态的练习组合,一种借助相关运动器材,例如瑞士球、平衡盘、拉力带等,使身体的静态平衡被打,迫使身体由不平衡或不稳定的状态到稳定状态的训练,进而提高身体的核心力量的锻炼效果。国外的文献中对实验数据的收集集中在采用EMG对相应肌肉反应进行检测收集,并结合肌肉参与的频度范围,对数据进行分析,突出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研究,而国内学位论文对核心力量的检测主要通过一些训练指标的测量进行统计,例如立定跳远、原地纵跳高度、十字跑、20米起动跑等作为训练过程的评定指标,通过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对比分析,分析核心力量训练的效果。

3.数据收集处理分析

对数据收集的主要检测仪器为Surface electromyography(EMG)皮表肌电检测仪或者是针对特定项目的训练设计的评价指标进行前测、后测得出数据,数据处理主要通过SPSS软件或excel软件,进行T检验、F检验、post hoc test(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后续检验)、单因素协方差分析的后续检验等。

4.结论的分析

国内外较多的都是运用统计方法对实验组前后和对照组前后的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核心力量训练研究方法的特征分析

(一)研究方法的系统性

核心力量训练是较为复杂的力量训练,训练过程中参与动员的肌肉群较多,且相关肌肉群之间颉抗或协同作用明显,所以研究过程需要多学科交叉知识,如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不管是选择从某一角度研究还是从多学科交叉角度进行研究,都要求注重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各因素复杂的相关性、研究主体因素的动态性等进行系统性的思考。

(二)实验检测的滞后性

核心力量训练中的受试者,很难及时、精确对其相应指标进行检测,即便有些仪器可以在运动过程中携带,但是都很难准确的反映受试者在运动当时真实的身体机能状况。而对于更多的实验研究中,受试者都是在训练后测定相应的指标值,相对于运动员运动过程中的真实状态势必有一定的滞后性。

(三)实验操作的复杂性

人体本身肌肉和骨骼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在实验过程中对相应肌肉检测的复杂性,实施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肌肉的结构和运动所带来的肌肉变化特征,还要考虑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对人体核心区域肌肉的影响, 并且现有仪器的灵敏性和难度系数也增加了实验操作的复杂性。

三、核心力量训练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感性方法多于理性方法

在以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文献中,更多的理论支撑来自于感性材料的收集,经验的总结,以至于探索出的训练原则和训练规律缺少强有力的实验数据支撑,虽然有一些生物学、生物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到了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中,但与国外的研究相比,理性和实证的方法还相对欠缺。

(二)研究方法的设计需要不断完善

核心力量训练实验设计上除了要考虑运动训练本身规律和特征,也要考虑项目的特征、技术的特征、肌肉的用力顺序等,每一步的实验设计都要与要与运动员实际的动作相符,才能保证实验数据或者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三)数据统计分析需要更加合理

在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方法分析后发现:更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对统计数据差异性显著水平的检验,过度追求显著水平P

(四)实验仪器的更新速度有待加快

在快速发展的现阶段,更多其它学科先进的技术与手段应该及时大量的应用到运动训练实验当中。如三维跟踪摄像;足底压力分布测试三维化;数学力学模型;遥测技术和肌肉动力学测量技术等的使用,不仅能及时的测得所需要的生理指标,而且能使检测的数据和处理的结果更加准确的预测客观实际。

参考文献:

[1] POP MH, PAN JABIM. Biome chanical definitions of spinal instability[J]. Spine.1985(10).

[2] SAN FRANCISCO, SPINE INSTITTE. Dynamic lumbar stabitization program[M]. San Franeisco Spine Institute.1989.

[3] PANJABI M. The stabilizing system of the spine, Function,dysfunction, adaptation, and enhancement[J]. J Spinal Disord.1992(5).

[4] Marshall PW, Murphy BA. Core stability exercises on and off a Swiss ball[J].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5.

[5] Brennan J. Thompson, Effect of Surface Stability on Core Muscle Activity During Dynamic Resistance Exercises[J]. Utah State University.2009.

[6] John D. Willson, MSPT, Christopher P. Dougherty,Core Stabil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Lower Extremity Function and Injury[J]. Jam Acad Orthop Surg. 2005(13).

[7] 陈小平.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J].前沿动态.2006.

[8] 徐鹰.核心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作用的影响和分析[D].吉林大学.2010.

[9] 周萍萍.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10] 武洪涛.核心力量训练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协调性影响效果的实验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

[11] 李游.核心力量训练对华东师范大学二级男子篮球运动员跳投命中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12] 谢洪英.核心力量训练对河北省青少年男子网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2.

篇7

[关键词]推拿学;课程教学;虚拟仿真;网络教学平台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用于线上远程教学的虚拟仿真教学是发展趋势所在[1,2]。本团队与上海梦之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入的合作,初步构建了“推拿学”虚拟仿真教学实验教学项目平台软件,并应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进展,现报告如下。

一、“推拿学”传统教学特点

“推拿学”实验教学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实操训练掌握常用的推拿手法操作技能、动作要领、注意事项和临床应用思维。推拿手法注重技巧与感受的统一,因此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教师示范操作、感受教师手法动作、实践操作练习,不断体会,逐步地掌握手法的动作要领。所以传统推拿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并且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同时需要分小班上课。“推拿学”实训课的传统教学的特点正是其远程教学的难点所在。

二、“推拿学”虚拟仿真项目建设的意义

在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推拿学”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难以推动发展,无法较好地保障教学质量。在面对重大紧急公共事件情况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为应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推拿学”教学要求,急需开发适合“推拿学”教学特点的线上教学方式应对将来远程教学的需要,保证远程教学的质量。

三、“推拿学”虚拟仿真项目建设难点

根据目前教学研究中虚拟仿真建设“能实不需”的共识,“推拿学”大部分内容其实是属于难以虚拟、不需仿真的。许多线上教学平台采用视频示范动作加教师讲解来实现线上教学,即用操作视频代替线下教师示范动作。这种模式基本能从形式上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对于手法力学和动作结构的理解以及手法的感受经验的缺失成了线上教学难以突破的重要方面。虽然多媒体教学中使用的图像、视频、流程图等能达到一定的辅助教学的效果,但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特别是生物力学和运动解剖方面。而这两方面难以理解的方面正是“推拿学”虚拟仿真教学的突破口。四、“推拿学”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的构建

(一)构建设计思路

本系统通过数字化模拟,主要利用人体内部结构透视、骨骼3D建模、生物力学分析、病例情境动画等,展示手法和病例的相关教学内容,有利于解决学生课后深入学习推拿手法技术和临床应用思路的难题,并通过对动作要领和临床应对的判别,辅助教师检验学生对推拿手法和临床思路的掌握程度。(见图1)对推拿教学中学生最复杂的最难以理解的十余种重点手法采用动作结构生物力学虚拟的形式,通过人体内部结构透视、骨骼3D建模、生物力学分析等,让学习者掌握重点推拿手法核心技巧。可以让学生形象生动的了解蕴藏于传统推拿手法姿势、着力部位、动作结构、注意事项中的要领,让学习者掌握推拿临床应用的思维和方法。采用动画模拟常见的5种推拿临床常见重点病症的病例,再现临床临证情境,通过虚拟病例的问诊、检查、诊断、处方、操作设计等环节锻炼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手法应用能力。本项目基于互联网平台,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支持PC端、手机端、平板,评价机制合理,与推拿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虚拟推拿手法动作要点,能够服务于广大的学生,是传统中医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拓展。

(二)模块设置

本项目包含实验目的、学习简介、手法学习、临床情境及考核测试5大模块。1.实验目的模块:点击进入第一模块实验教学目的,学生浏览后有后台记录学生学习过程,观看后点击首页可返回主菜单。2.学习简介模块:点击第二模块学习简介,即可进入相关内容页面,动画观看完毕,点击继续按钮,即可切换内容页面。学习简介介绍了《推拿学》绪论,让学生在开始学习之前先了解《推拿学》的起源,基本内容及学习方法。3.手法学习模块:返回主菜单,点击手法学习模块,或进入实训按钮,均可进入手法学习页面,页面左侧是重点手法菜单,右侧是重点手法展示内容。软件涉及的重点手法涵盖推拿六大类手法中的重点代表性手法共十一种。以摆动类手法——一指禅推法的教学设计为例:点击播放按钮,可以动态观察到摆动类手法——一指禅推法的重点姿势:例如“沉肩”的手法展示:通过3D解剖结合真人视频(将肩关节骨骼的透视效果在动作示范视频上显示)。其他还包括动作角度的生物力学显示、骨骼肌收缩产生手法动作的显现等,动态地让学生了解到该项手法的主要要领。5个姿势要领均可点击查看,反复学习,关键内容可以暂停观摩。点击动作解析按钮,可观看到该重点手法的肌肉发力动态,通过3D建模,结合真人动态,将动作分解开来,让学生更能直观学习,掌握发力要点,并通过对动作用力方向和大小以及错误动作要领的判别。4.临床应用模块:点击进入将有5个病例,分别通过动画展现临床常见的颈椎病、腰痛、肩周炎、头痛和失眠的临证情境。病例发声口述症状,系统提示临床检查等病历资料,学生通过分析可进行诊断和推拿治疗手法处方的开列。在学生开设推拿处方时,需从设定好的手法库中选定适宜该疾病、证型的手法,并按合理的手法顺序安排实施。5.考核模块:以上每一项学习过程均附有考核按钮。点击考核按钮,通过平时教学经验总结了学生常犯的错误,通过视频展示,考核学生掌握情况,对每种错误手法都会标识出错误之处。另外临床情境考核需要学生作出诊断和处方,特别是推拿手法处方的合理应用,由后台程序脚本规定每一种手法的应用范围,当学生应用合理时给予肯定分数。考核结果通过后台最终得出形成性评价,能辅助教师检验学生对推拿手法和临床思路的掌握程度。

(三)主要开发技术

本项目采用3D动画技术进行场景和动画绘制,并对实验内容进行分解,采用了AnimateCC技术进行程序合成,实现人机互动。AnimateCC对HTML5Canvas和WebGL等多种输出提供原生支持,并可以进行扩展以支持SnapSVG等自定义格式。新增HTML5创作工具,为网页开发者提供更适应现有网页应用的音频、图片、视频、动画等创作支持。管理平台开发语言及开发工具:本项目管理平台采用Java语言开发,Java是一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Java语言作为静态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代表,极好地实现了面向对象理论,允许程序员以优雅的思维方式进行复杂的编程。本项目管理平台采用了Eclipse作为开发工具,Eclipse基于Java的可扩展开发平台。通过集成的(JavaDevelop-mentKit)JDK,完成开发工作。

五、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

(一)建设实施过程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本软件没有时间空间限制,学生随时可以通过多种数字化终端登录进行学习和实训,以弥补课后自学效果不良的短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通过直观视频操作识别进行考核,能够快速发现自己在推拿操作上的误区和差距。系统后台对考核进行数据统计,从而建立对于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能够明显提升学生的手法动作学习能力和手法实践操作的信心。在本课程平台初步建立之后的两个学期(2020年秋季学期、2021年春季学期),对我校2018级中医学专业两个试点班,共计128名学生的“推拿学”教学进行了初步的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将本虚拟仿真实验内容作为“线上线下教学”中线上部分,用于学生平时课后复习与练习,并按30%的比例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同时对于学生期末成绩进行对照分析以及问卷调查。

(二)实验教学及问卷调查结果

初步的实验教学结果显示,与同年级同学期两个平行班相比较,虚拟仿真实验班的期末考试中笔试成绩平均分提高4.8分(P<0.05),操作考核成绩平均分高6.2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虚拟仿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理解手法操作内涵。另外通过“问卷星”小程序问卷调查显示,92%的受访学生认为虚拟仿真网络教学平台操作便利性良好,教学满意度为87%。说明本教学平台基本得到学生认可。讨论以虚拟情境(VirtualRealityTechnology,VR)等为代表的虚拟现实世界,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空间和安全等限制,构建高度仿真的实验教学环境,通过人机交互和网络通信等技术实现远程操作流程和场景[3]。自2013年教育部推动建设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工作以来[4],许多高校都开展了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成绩斐然[5-7]。虽然虚拟仿真教学具有很多显示的和潜在的优点,但需要肯定和强调的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和手段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虚拟仿真教学设计理念中有“能实不虚”的原则和共识。推拿学作为注重动手能力和手法感受的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学科,在虚拟仿真建设中有一定难度,同时也存在一定争议,认为推拿学不能也不需要虚拟仿真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全球化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存在的背景下,为了应对可能存在的线上教学需要,“推拿学”虚拟仿真的需求显而易见,近年来有不少学校开始尝试“推拿学”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建设[5]。所采用的方法有线上讲解、视频多媒体、动画、VR等形式。这些方法中,VR技术的使用相对传统线上教学更贴近虚拟仿真情境模拟。有学者认为将VR技术运用于针灸推拿教学训练,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VR技术在针灸推拿教学训练中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进展[8]。同时指出VR技术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推拿教学中力量检测和力学反馈技术还远不够成熟[9,10]。基于以上考虑,本教学团队在项目设计时经过反复斟酌考虑,确定暂时抛弃设备依赖的VR技术的使用,转而采用人体结构透视、骨骼三维建模、生物力学以及动画情境等多种相对较为成熟的易于可及的虚拟仿真手段,综合应用于“推拿学”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手法和临床应用的教学,基本实现了较为普及的应用终端上的使用,如智能手机、PC端、平板设备等,实现了虚拟仿真教学的可及性。根据目前教学反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虚拟仿真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姜姗,林燕,闫永红,等.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1):20-22.

[2]吴若霞,刘慧萍,李玲,等.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意义与内容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5):48-49.

[3]倪萍.VR技术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3):230+232.

[4]徐进.2013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小结及2014年申报建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8):1-5+25.

[5]季静,刘娜,寇蕊蕊,等.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预防医学论坛,2019,25(6):417-420.

[6]安红,母小云,陶欧,等.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23):6-8.

[7]车萍,夏雷,郑志娟,等.中医院校虚拟仿真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6):15-17.

[8]祁赛,谭涛,李华南,等.虚拟现实技术在针灸推拿教学训练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9,25(10):135-137+141.

[9]罗溪,李松声,王月帆,等.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4):420-423.

篇8

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对当前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梳理,讨论该专业核心课程纳人依据,对拟纳人核心课程的相关课程进行分析,重构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期为该专业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1核心课程概念的提出    

一般认为,“核心课程”概念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赫尔巴特学派教育家齐勒所确立的“齐勒计划”以及美国教育家帕克所确立的“帕克计划”为标志。    

通过文献整理发现,对核心课程的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核心课程是以社会问题或生活领域为组织核心的设计,为此不必格守学科界限。第二,核心课程是所有学生必修的共同学问或普通教育,核心课程即所有学生必修的共同学问或普通教育。而口前我们所使用的核心课程的概念则有所变化,指一个专业中开设的富有该专业特色,以该专业中以及相对应的岗位群中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

2核心课程概念的使用与辨析    

通过查阅文献及参考我国主要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方案,发现除教育部2012年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口录和专业介绍》中对运动训练专业的介绍使用了“核心课程”一词外,还有3所院校使用了核心课程的概念,另外也有部分院校使用了类似的其他名称(表1)0核心课程是在此基础进一步提炼出来的更内层的概念,亦即核心课程是从专业课程中抽出来的更加重要的课程

3对核心课程使用的分析    

除了教育部(2012)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口录和专业介绍》中构建了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外,发现有3所院校的运动训练专业也同样构建了核心课程。〕    

首先,上述教育部及院校构建的核心课程的门数和内容各不相同,可以看出大家对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的认识还没有形式统一的意见。每个单位对核心课程的内容的理解也存在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同时也能从中找到一些相同的地方,如运动训练学和专项理论与实践这两大课程是大家普遍认可的。    

其次,研究发现各单位在构建核心课程的时候都是基于一定的逻辑起点,都有自己的合理性。如教育部设置核心课程是以竟技体育发展的需求为主线来设置的,其他3所院校主要以培养口标为指导结合学生结合社会需求,围绕人才而展开,都有自身指向性。同时也似乎存在不足,如教育部把运动竟赛学、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按摩设为核心课程就值得商榷。本专业是以培养初级教练员为主,但是教练员的主要工作是选材和训练,也会参与队伍的管理和参加比赛,但在各级运动队中参赛和对队伍的管理一般会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运动按摩这门课一般会通过专业基础课运动医学来学习。有的学校把专业基础课如运动生理学、教育学设为核心课程,两所院校把具体的课程(如篮球、足球、田径、排球)都设为核心课程,其实这又与专项理论与实践有重复之嫌。    

第三,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有必要对运动训练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重新审视和构建,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不但能完善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对学院进一步要进行的学分制改革也会有促进作用。

4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

4.1课程筛选

4.1.1指标初选    

为了完成重新构建本专业核心课程的任务,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对我国部分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开设专业课程等必修课情况进行了梳理,将人选率超过50%的课程并结合教育部提出运动训练核心课程作为初选指标。具体如下:专项理论与实践、运动训练学、运动选材学、运动竟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按摩、运动训练管理学、教育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营养与恢复、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

4.1.2指标复选    

在初选指标的基础上,本研究制定了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通过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初选指标进行指标复选。访谈和问卷的结果显示:专项理论与实践、运动训练学两门课程是所有专家一致认可的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超过70%的专家认为运动竟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以及田径属于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运动员选材、教育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营养与恢复、体操、运动按摩的选择率低于50%;部分专家认为运动生物化学、体能训练、体育哲学、体育概论、运动技术与诊断、应用运动医学基础、语文写作与表达、体育教材教法也属于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见图2)。

4.2核心课程构建的依据    

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决定着学生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方向。因此,运动训练专业核心课程的具体设置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依据。    

第一,依据专业特点。该专业的创办初衷是为我国当时并不发达的各级竟技体育训练队伍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招生标准必须是具备二级以上运动员等级,所以要求竟技水平要高。这一点也是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最大的区别。    

第二,依据专业培养口标。确定培养口标是专业教育的核心问题,其定位反映培养人才的不同价值取向,是制定培养方案、计划等文件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本研究在分析国内部分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口标的基础上,以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口标为依据设置核心课程    

第三,依据实践考察及专家意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国内体育院校的专家对运动训练专业设置核心课程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深度访谈获取专家学者对运动训练专业设置核心课程的思路、原则及具体课程。

4.3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口标分析    

篇9

关键词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发展趋势 训练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一、前言

自北京奥运会以来随着体育科研、训练方法的不断对外交流,以体能训练为载体的、代表西方最新的训练理念、训练方法进入我国竞技研究和训练领域。对我国传统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体系,带来竞技训练理论体系、训练理念及方法应用的突破。本文探讨现代体能训练国际国内发展、体能训练发展中的国外及国内发展趋势,为推动我国体能训练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我国部分体育院校和训练队,以及青少年体质、大众健康等方向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首都体育学院的大量学术期刊和书籍等有关资料,依据这些文献资料,制定有关调查问卷,确定访谈内容,对高校利用体育网络资源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奠定里理论基础

2.调查法

就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的需要,对五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以期从多角度,广范围进行全面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认识

功能训练理论是国家体育总局备战伦敦奥运周期过程中引入我国的,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训练理论与方法体系。功能训练理论分类体系以人体运动功能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为依据,通过功能训练系统、功能动作系统、功能动作练习方式三个层面对功能训练体系进行阐述。功能训练是在打破传统体能训练观念的基础上对当前体能训练起到推动作用的新方法、新模式功能训练归属于体能训练范畴。在运动损伤康复领域、体适能训练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竞技体育对体能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和专项化,功能训练的提出及方法体系的构建冲击着单一性、数量化、高强度和大负荷的传统训练观念与模式,极大地丰富了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

1.国际上功能训练的发展

以西方体能训练为载体大量研究成果代表西方流派训练学,这区别于传统的苏联和东德体系的传统训练学。西方流派训练学是西方国家几十年竞技训练领 域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完美地将诸如生物力学、生物 化学、生理学等运动科学密切的融入到竞技训练过程中,实现训练过程的科学化。西方国家在体能训练方面有深厚的研究和训练经验积累,以美国体能协会 (NSCA)、美国运动医学学会(NASM)、英国体能训练体系、澳大利亚体能训练体系等学术组织,都构建了自身 独具特色的系统体能训练理论和实践系统,大大推动了西方国家训练的科学化。

2.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发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以体能训练为载体的、代表西方最新的系统的训练体系、训练理念、训练方法得以进入我国竞技研 究和训练领域,对我国竞技训练带来深远积极影响。2011年11月,中国奥委会体育部与美国身体功能训练学院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蔡振华指出,身体功能训练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训练理念之一,其所倡导的核心训练等理念恰恰都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理念的空白,其功效已经得到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证实。

2004年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体能教研室标志着我国体能训练学科发展的开端。2011年首都体育学院成立体能教研室。首都体育学院以身体功能训练作为申请博士授予点。目前,国内体育院校中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也都酝酿成立专门的体能训练教研室。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功能训练是在打破传统体能训练观念的基础上对当前体能训练起到推动作用的新方法、新模式功能训练归属于体能训练范畴。并积极推动我国体能训练的发展,功效已经得到高水平运动员的证实,目前仍处于研究和学习阶段。

(二)发展我国体能训练的主要对策

重新认识体能在体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提高体能在竞技体育、特种行业、青少年体质、大众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创新理念,整合资源,加大培训,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的体能训练专家;建立中国体能训练协会;组织体能教练认证培训体系;加大体能训练原创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孙璞,杨国庆.功能训练的反思[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7(5):408-410.

[2] 王智慧.运动训练学研究进展-理论热点与综合向度[J].体育与科学.2013,34( 5) : 4-8.

篇10

前言:800米是一项以耐力为基础、速度耐力为核心的次最大强度的竞速项目,它跑的技术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要求跑起来能保持较快的速度较高和较平稳的重心,又要尽可能的轻松省力。目前,各种资料对短跑和长跑的研究都极为详细,唯独对800米这一中跑项目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有必要对800米的技术动作做一些探讨。

一、 800米跑的技术特征

决定速度的因素是步幅和步频,不同距离的跑对步幅和步频的要求不尽相同,对800米跑的运动员来说,跑的能力是主要的,跑的技术动作是第二位的,但在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技术就显得重要了,要训练出高水平的运动员就必须使运动员掌握一套完整的、正确的技术动作。当前,800米运动员跑的技术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后蹬用力较大,大腿前摆较高,步幅较大,但频率相对较慢;第二种是后蹬用力较小,腿前摆较低,步幅较小,但频率相对较快。这两种跑法从力学上分析都各有它自己的特点。

人体在跑的过程中,地面对脚的阻力是人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主要阻力,它对800米跑的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减少地面对人体水平方向的阻力是我们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如图1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当地面对人体的反作用力大小相同时,即F=F'时,重心较低者,其重心点和着地脚支撑点之间的连线与地面的夹角α就小,将力F正交分解,可知水平方向上的阻力F1=F*cosα,若重心较高,则重心点和着地脚支撑点之间的连线与地面的夹角α’就大,将力F’正交分解,可知F1’=F’*cosα’,因为α’>α,所以cosα’<cosα,则F1>F1’,同时,重心较高,夹角就大,重心就越容易移动过支撑点,从而能够迅速转入后蹬。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环节的动作势必对其他环节的动作产生影响,在跑的过程中采用频率相对较慢,步幅较大,前摆较高,后蹬用力这种跑的姿势,这要求运动员后蹬有力,加大摆腿的幅度,为了使身体能够协调运动,必然的要加大摆臂,在肘关节和膝关节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加大摆臂和摆腿的幅度都将使运动环节的用力部分距身体重心较远,增加了能量的消耗,加大后蹬力度,要求蹬地时髋,膝,踝充分蹬直,这样跑起来速度比较快,但人体的后蹬,摆臂,摆腿过程中都过多地消耗了能量,在较短时间和较短距离内就会产生疲劳,况且增大步幅,将减小支撑脚与地面的夹角,造成人体水平方向上的阻力的增大,因此从跑的经济性方面来考虑,它并不是最理想的;若采用快频率,小步幅,前摆较低,后蹬用力小这种跑的技术,虽然在相同的距离内,需要跑比较多的步数,但步幅小,对后蹬的要求并不那么严格,后蹬时髋,膝,踝不必完全蹬直就可过渡到下一步,而且重心高,身体比较平稳,重心上下波动的幅度小,减小了跑的过程中不必要的耗能,重心高,支撑脚与地面的夹角就大,减小了地面对人体的水平阻力,达到了经济性和实效性的原则。

800米在跑的过程中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很高,应采用大量的身体素质的练习手段,如卧推,两头跷,俯卧撑等加强手臂,腹肌,胸大肌等肌肉的力量;同时,在做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等辅助练习时,应强调动作的频率,在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的节奏感、速度感,提高在短时间内对自身状态的调节能力。

二、 800米跑的能量供应特征

800米跑是竞速项目,对神经细胞机能的影响很大,大脑皮质细胞很快疲劳,工作能力下降,不能长时间继续高速运动,这就要求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大的机能稳定性,才能保持在较长的时间内发出高频冲动。提高人体在单位时间内快速位移能力,它取决于两个基本途径:第一是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第二是重复跑的能力。由于800米跑的过程中,65%的能量是由乳酸系统供给的,跑完全程后,血乳酸可达到250毫克%,因此,800米跑是人体内乳酸大量堆积的情况下,肌肉仍以次最大强度进行工作的,所以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完善的专项身体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发展在疲劳和乳酸大量堆积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次最大强度工作能力,因此800米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不是单纯的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而是两者皆有的速度耐力性力量,训练时应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

a、择较长时间,较长距离的跑与跳的交替练习

b、采用中等重量的重复练习

c、采用加大困难条件的跑、跳练习,如拉重物跑,上坡跑。

800米在跑的过程中,磷酸原系统供能占30%,乳酸系统供能占65%,有氧化谢供能占5%,因此在剧烈的800米运动中,所消耗的能量的来源主要是靠三磷酸腺苷的分解与再合成来提供,而这种再合成是在肌肉连续两次收缩之间,即在肌肉放松的时间内进行的。要想使人体快速用力跑完全程,就必须使不该用力的肌肉得到充分地放松、协调。运动生物力学告诉我们,不参与工作的肌肉及时放松能减少有机体的负担,因此跑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抗肌的放松,积极放松不参与工作的肌肉。运动后的放松恢复做为运动训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保证训练质量和提高运动成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运动后的放松是运动员训练后尽快恢复体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 小结

从以上分析可知,800米跑的过程中能量供应的主要来源是乳酸系统供能,速度耐力性力量是800米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在跑的技术方面采用高频率,小步幅,高重心的技术能有效地减少外周对人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阻力,有利于提高800米跑运动员的成绩。

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