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俗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俗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学生宿舍卫生舍风

据调查表明,住宿学生每天呆在宿舍的时间平均都在10小时以上,宿舍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场所,同时也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地方,宿舍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宿舍舍风管理作为高校宿舍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也被日益提上日程,学生宿舍舍风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高校的文明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氛围,因此,做好高校宿舍舍风建设显得非常重要。

1 研究背景

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8栋宿舍楼2009级园艺技术、园艺技术(花卉)、观光农业和设施园艺工程专业的男生为研究对象,分析2010年2月至2010年6月的宿舍卫生成绩和该宿舍6个人本学年的文化课平均成绩之间的关系,其中检查宿舍卫生的时间和人员相同,学生所学文化课相同,新生入学时,入住宿舍顺序是按报到先后次序安排,与高考成绩无关。

2 宿舍卫生成绩与文化课成绩成正相关

从图1可以看出,宿舍平均卫生成绩和该宿舍6人的文化课成绩成正相关,即文化课平均成绩高,宿舍卫生平均成绩高,文化课平均成绩低,宿舍卫生平均成绩低。

大一新生入学后,由于生话环境、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管理方法及人际交往等因素都有了相对不同的变化,而这此变化的产生或多或少地带来了大部分同学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感导致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落、自卑、抑郁等现象。尤其是一年级新生受到的影响比较严重,存在跟风现象。例如,大学生宿舍存在睡懒觉的同学,那么其他同学可能就会被逐渐同化,所在宿舍的舍友有爱上网现象,该宿舍的其他同学一般也爱上网。相反地,该宿舍有学习勤奋上进的同学,也将带动该宿舍的其他舍友,从而提高全体宿舍成员的学习成绩。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宿舍成员间会存在互相影响,生话习惯、学习习惯、甚至兴趣爱好和性格基本趋于相同。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宿舍舍风可以反映出该宿舍学生学风的情况。

宿舍卫生平均成绩差,该宿舍文化课平均成绩一般差。通过和多位宿舍昔理员的座谈,了解到:宿舍卫生平均成绩差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学生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经常不叠被褥、个人物品摆放杂乱及床上床上物品脏乱等,此不良的卫生习惯通常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文化课成绩的好坏。调查发现,部分学生不叠被褥的原因是因为贪睡,从而延误了上课时间,这样必然会影响到学习成绩,使文化课成绩下降。  3 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卫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3.1规章制度全面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管理活动,制度建设都是根本,要做好宿舍卫生管理工作,首先就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宿舍卫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一方面可以使宿舍卫生环境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也为宿舍管理者提供管理依据,对管理人员也有指导作用。如制定《学生寝室卫生管理制度》《宿舍内务评分标准》《宿舍卫生奖惩条例》等卫生管理制度,使学生能了解宿舍卫生管理的具体要求与内容。除了严格的宿舍卫生制度外,我们还要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如建立学生宿舍表现档案,将卫生情况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将学生在宿舍的表现纳入到学生的考评中去,制定《星级寝室评比办法》《文明寝室评选办法》,适当开展“文明宿舍”“优秀宿舍”“免检寝室”等评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们的劳动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自豪感。

3.2沟通交流经常化

一方面,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宿舍卫生差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宿舍里因某一位同学经常不打扫宿舍而导致整个宿舍卫生较差;宿舍整体自理能力弱,打扫不彻底;宿舍有同学别人前面打扫他在后面捣乱等等。管理者要对每次检查结果详细分析,做好数据统计,对于宿舍卫生多次出现问题的宿舍重点关注,及时与学生交流,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引导他们换个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另一方面,加强与班主任间的交流。管理者要及时将宿舍各方面信息向班主任反馈,反馈的信息要全面,不能只说差地方面,要避免“报忧不报喜”现象,尽可能全面的将宿舍情况让班主任了解,以便让班主任配合宿舍各方面的管理。

3.3内务整理自理化

大学生在中学生涯中,曾经是学校的“宠儿”,有许多学生在家时一般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理能力很差,就连叠被子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更别提整理宿舍搞好卫生了,但在大学里他们只是集体中普通的一员,生活的各方面都必须自理,再没有人会像家长那样包揽其日常生活琐事。因此,大学生应把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看待,从身边小事做起,要甘心在寝室这些主要生活环境里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主动整理内务。我们管理者除了在制度上规定学生宿舍卫生打扫标准外,也可以不定期开展一系列包括叠被子比赛、宿舍内务整理比赛等活动,并安排相关人员对参赛宿舍进行培训,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给了学生一次学习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3.4骨干队伍模范化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品德修养的过程中,榜样的力量具有极大魅力,同一宿舍的榜样行为,最具有真实感、亲切感和感染力,学生是宿舍管理的主体,因此,在宿舍卫生管理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在宿舍中起到地带头作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由于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以及其他一些学生骨干来自学生,在学生中有威信和号召力,他们可以带动班级、宿舍全体成员一起维持宿舍环境的整洁,让同学们在一种干净明亮的环境中自由地学习、自由地接受新知识。在榜样的带动下,同学们有了学习的目标,也感受到了在整洁的宿舍环境中生活的好处,久而久之,就会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生活的环境,主动维持宿舍卫生。

篇2

传统风俗是一个地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风尚、习惯的总和,作为一种社会传统,对社会成员有较强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制约作用。我国自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关于风俗的文化概念,传统风俗观认为,“风俗”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是指风土等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俗”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模式。传统风俗兼具自然与人文的特性,是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方式,是人类环境文化的“活化石”。随着现代社会先进科技的应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但是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明显,尤其是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活形态。要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最根本的是要唤醒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正确规范人类的行为。传统风俗是几千年来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中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行为规范是解决生态破坏和文明冲突的有效方法,有利于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

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

我国的传统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不同地区、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不同,风俗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不相同,因此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各民族、各地区的风俗虽有很大差异,但是在生态伦理方面却有着相同的精神内涵,尊重生命、崇敬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是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风俗的共同之处。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各地区、各民族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下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信念的道德规范。

(一)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形成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源自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主要是指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社会条件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等因素。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无法理解,认为“万物皆有灵气”,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力量在控制着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命运。在这种有限的知识背景下,人们屈从于大自然,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心理,并借助于想象把自然力量形象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一些较原始的思想和习惯。

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人们对自然有了更多的认识。人们受统治阶级的影响,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敬畏自然、顺从天命的思想,许多风俗被自上而下推广起来,并在风俗中形成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生态伦理,一些保护环境的村规民约逐渐形成,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问题上有了合法依据。传统风俗受宗教因素的影响也较多,在宗教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三个阶段,一些宗教思想和宗教仪式里也带有明显的生态伦理思想。“文化因素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影响较深,我国传统文化充满了极富生态价值的伦理理念”\[1\],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无不主张“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理念,为“人与自然平等观”奠定了理论基石,并从文化高度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风俗。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度掠夺自然资源都遭到了自然的报复,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具有生态伦理内容的风俗。传统风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转变。齐文英,王玉晴: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转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第25卷第3期

(二)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表现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风俗中蕴含的生态伦理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人们通过神话传说、、民间禁忌、日常礼俗、生活习惯等方式传承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更多地包含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2\]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反映出的尊重自然的观念。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各民族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从事特定的生产、生活,并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从事游牧的民族,草原是他们生活生存的基础,一般崇拜水草神,以祈求保佑水草丰美,牛肥马壮。生活在山区环境的民族,山林是他们获取各种丰富物产的依靠,一般崇拜山神、树神。无论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是一些民族的原始宗教,都存在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主张保护动植物,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藏族人每年都有对神山、神湖的朝拜活动,诸如为神山跳神、转山(经)等,人们一般不到神湖捕捞鱼类或其他水产品。彝族则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同源,贵州从江苗族则认为人与动物来源于同祖,许多少数民族还把某种动物或植物当作自己的祖先。土家族、白族认为自己是白虎的后裔,彝族、纳西族、傈僳族则都认为自己是黑虎之后。”\[3\]许多民族都认为一些山林草木和动物都有灵气,并把它们神化当成自己的保护神,对其敬畏、祭祀,禁止人们对这些图腾物进行伤害,以求其保护。在民族的影响下,一些山林、草地的生态平衡受到保护,动物多样性得以延续。

第二,生产劳动折射出的保护生态平衡的理念。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为了调适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生产方式上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传统社会以农业为主要生计,农业生产中有较多的生态保护民俗。田地是农民的命根,人们基于对田地的特殊感情,在祭祀田公、地母的名义下,实施着“酬田”、“酬地”的民俗行为。白族等民族每至岁末,将垃圾聚堆焚烧,然后把焚烧后的垃圾灰撒到田地里,称为“酬年”。在农业活动中,人们为了免除休耕带来的损失,采用轮种的耕作方法,即同一块地,每年种植不同的庄稼,农民称为“换茬”,轮种方式有利于地力的养护。蒙古族在生产实践中,创立了“草库伦”的草场保护方法,即把草场用栏杆或其他材料做成的藩篱圈围,在围栏内以人力更新植被,使牧场得到必要的休养。青藏高原的牧民一般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民们在不同季节有组织、有规律地在不同的牧场之间进行循环式的放牧,其“轮牧制”的生产方式对草原生态的平衡十分有益,这种周期性的轮牧,较好地解决了草场使用与牧草再生的问题,使一些牧场在轮休期内得以恢复,从而很好地保护了高寒草原的生态。20世纪50年代前我国南北方均有不少民族从事狩猎生产,如北方的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以及南方的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等,都把狩猎当作主要或次要的生产方式之一。但是各民族的狩猎都有一定的规则和禁忌,人们一般不打产崽、孵卵、和哺乳的动物,春天通常很少狩猎,以保证野生动物的繁殖。这些狩猎规则和禁忌,对保护生物种群起到了很好作用。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主动调适生态环境的做法形成了特有的生态保护民俗,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第三,日常生活体现出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我国各个民族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体现生态伦理的风俗。“生活在云贵高原的侗族,婴儿生下后,家人就在山上栽下100棵杉苗,直到18年后才砍伐作为男婚女嫁的费用。人们不论是在路边还是在其他地方,一旦发现乔木的幼苗都会主动把它保护下来。”\[4\]水族人对生长在村寨内和附近的古树敬若神明,并加以保护。土家人在婴儿诞生后会按照习俗栽下几株树苗,称为栽“喜树”。普米族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就是将刚出生的孩子拜寄给一棵粗壮的树木或某种强悍、灵敏的动物,希望他们像拜寄的动植物一样生机勃勃、强壮敏捷。纳西族明确规定禁止在水源头杀牲畜丢弃脏物,白族腊月的“净水节”,傣族的“泼水节”都表现出对水资源的爱惜和重视。在传统的生态保护民俗中,人们重视自身生存环境安全与卫生的保护。这种风俗一般通过节日仪式定期地表现出来。如岁末的除尘活动,新年之初对节日垃圾处理的“送穷”,正月十五对老鼠、狐狸、害虫的驱逐,端午洒“百药水”、挂艾、插菖蒲等,都表现出对疫病之害的有效预防。合理、健康、积极的生态保护民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积极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国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是各地区、各民族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中包含着被动和主动的生态伦理意识。由于人们的活动受环境的制约性较强,对自然产生的主要是敬畏心理,从而被动地保护着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也使人们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有主动意识的生态保护行为。

二 、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与局限

总体上看,我国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体现了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理念,为现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经历了世代传承与发展,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现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传统风俗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的一些观念和做法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

(一)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既保留了早期人类社会真实的精神风貌,又蕴含着无穷的生态智慧。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答案,其精神内涵促使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提供了思想条件。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保持和自然、人文生态旅游景观的开发,是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的思想条件。其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可以弥补生态环境管理的不足。“现代生态环境管理强调政府的功能,生态环境保护仅靠政府的作为不仅会消耗大量公共资源,而且难以取得成效。”\[5\]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可以弥补环境立法和执法的不足,不仅内在地调整了人们的生态心理,而且外在地规范了人们的生态行为。各种生态保护风俗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形成了指导人们行为的“自律机制”,它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环境保护的效果,是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硬性约束方式难以达到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会对人们产生内在约束力和精神激励,可以最大化地调动公众参与,降低生态环境管理的成本,有效弥补政府生态管理的不足。再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的补充。现代生态伦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是从西方传习过来的,我国领土广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情况极为复杂,其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与现实的脱节。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已经内化为各地区、各民族的特有的文化,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还适应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复杂性,是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可以更好地指导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它能够有效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自我淘汰、自我更新,其精神实质永远不会落伍,表现形式也会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生态平衡提供了一个内源调节机制,“为当今生态问题的解决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6\]。

(二)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局限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一些消极的内容。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作为传统农业社会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规范,还不能与现代社会有效契合,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合理之处甚至会阻碍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首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全面。“许多地区的生态保护风俗是建立在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的心理基础之上的,多表现为宗教崇拜或民间禁忌”\[7\],这种朴素的生态伦理观仅能维护被崇拜的部分环境要素,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力上存在既保护又破坏的现象,这与现代环境治理理念是有很大差距的。其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着不科学的内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如因果报应思想、风水观念、神鬼观念等虽然能约束人们的一些行为,但是却容易使人们陷入无知和愚昧,是与以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现代文明社会相悖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还存在因循守旧的观念和做法,在生产生活中的落后习俗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再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容易被现代社会异化。现代社会文化呈现多元性,各种文化不断交融,影响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一些地区民族风俗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许多传统风俗被异化,在利益的驱使下失去了生态保护的伦理观念。”\[8\]有的民族的生态保护风俗成为发展旅游业的装饰,成为当地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逐渐倾向于形式化和利益化,变成了一种庸俗的实用主义。

三、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现代转换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被改变,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也面临着被异化的风险。我们在强调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的同时,还要认识到其中的不合理成分,并对其进行重构以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一) 促进传统理念与现代方式的结合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能只依赖科学技术,还要动员一切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资源,特别是传统文化的资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理,对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弘扬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不是宣传旧的环保方式,而是要认识到传统生态伦理的精神实质,是对“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的觉醒和回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民族文化保护》中提出“要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由于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缺乏科学知识的指导和先进技术的推动,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挖掘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内容时,要将传统生态理念与前沿科技结合起来,使其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不断升华,使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转化到适应当代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上来。要创新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表现形式,改变不科学、不文明的行为方式,将传统的生态伦理理念寓于现代的活动载体之中,同时又不破坏古老的风俗习惯。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之中,同时要推广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以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效果。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合理内核是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汲取的养分,但是要使其脱离特定的地域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就要改变传统的活动方式,结合现代方式将其基本理念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

(二)建构并推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着许多科学的、辩证的自然生态观的思想因子,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毕竟是一种朴素的、直观的、经验性的自然观”\[9\],按现代科学的实证性和精确性要求来看,是不可能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作出全面而又准确的科学解释和说明的。因此,我们要继承其中所包含的科学性、合理性因素,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生态科学、生态价值和生态责任意识,实现向现代自然观的转换。首先要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合理成分进行强化和引导。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在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作用是积极的,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宣传其有益于生态保护的思想观念,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精华部分转化为政策或民族地区的法律,以建构并推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其次,要将现代的自然观念灌注到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之中。要抑制传统风俗生态伦理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消极内容,并阻止外界错误价值观侵入,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促使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使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受到现代文化和观念的指导,从而在内容和结构上得到优化。再次,要培育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体系。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生态保护风俗。但是由于地域性、民族性差异,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伦理体系,各地区、各民族延续着传统的生态习俗,很少去借鉴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有益成分,因此应尽快培育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体系,使在价值上相宜的生态风俗文化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理念上交融、方法上交流的生态保护机制,使积极、健康的生态伦理观成为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三)推进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制度化建设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衍生出来的习惯法和成文法,具有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上的规范作用,但是由于缺少制度上的保障其约束力和强制力非常有限,一些传统的环保措施尚处在自发和零散的低水平上,离现代制度文明所要求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准确性还有较大的距离,生态环境的保护仅靠人们的内在约束力和自制力远远不够。现代生态文明的构建,必须以制度化和规范化作为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传统风俗生态伦理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限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是基于自然崇拜和等提出的,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形式简单、观念落后、组织零散,制度化层面的内容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克服简单朴素的思维,在村规民约和民间禁忌的基础上建立环境保护的现代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利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规避不合理、不合法的做法,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管理增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组织性,通过教育和奖惩手段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按照现代制度文明的要求,进行文化法制建设和文化体制建设”\[10\],使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得到弘扬。

四、结语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要采用现代法制手段和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应该弘扬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修正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价值标准。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对当今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现实价值,它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促进作用。在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时,我们应该对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予以重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唤起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在强调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重要价值的同时,必须对其进行重构,通过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全面搜集和认真整理,注入新的时代内核,使之转换成现代的生态伦理观,以符合新时代生产与生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万 师.论“天人关系”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J\].江东论坛,2011(1):50.

[2] 李本书.民族生态伦理观念的批判与重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5.

[3] 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552.

[4] 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51.

[5] 王 劲,王学川.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与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J\].科技管理研究,2011(15):234.

[6] 康 琼.自然的崇拜与禁忌—解读民族民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J\].伦理学研究,2009(5):62.

[7] 张 奎,赵 娴.云南省少数民族民风民俗与环境权的相关问题研究\[J\].学术前沿,2010(4):258.

[8] 卢黎歌,李小京,等.生态伦理思想的觉醒与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

篇3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育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调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文化育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形式相对单一提到传统文化教育,有人理解就是穿汉服或者诵读国学,这种认识太过狭隘。儿女能不能给父母洗脚呢?肯定是能的,但是给父母洗脚更能培养学生对“孝”的认识吗?或者说“孝”就只有洗脚这类行为表现吗?我想这就是将“孝”文化的内容窄化了。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学生生活结合,创造更为广阔的教育场域。2.学生缺乏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历经时代变迁最终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蕴含着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所以,实践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比如学习中国结制作、书法艺术等文化精华,这都需要学生动手实践,但是当前文化育人中明显缺乏实践机会。3.缺乏现代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育人,并不意味着事事泥古、回归古代,而是应该古为今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充分理解学习之后,用以指导现代化建设和学生新思维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思政素养。但是在当前的文化育人中,不少人缺乏这种现代化意识,教师教学传统文化时停留在学习古代文化的层面或者简单附着于爱国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层面,缺乏与国家发展新时期结合的内容,使得其文化育人的作用被削弱。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育人中的促进途径

1.加强宣传教育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工作,要让学生从学习层面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确保相关宣传报道能够自上而下被宣传和执行到位,让学生能够对于传统文化的留存保持危机意识。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优美的校园育人环境,体现了一个学校文化的积淀和底蕴,不仅能对学生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剂作用,而且对学生规范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在校园围墙上设计制作关于传统戏曲的宣传版面和关于文字演变的宣传版面,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2.改进教学方式道德与法治教材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中,第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围绕家乡的风俗和民间艺术讲述家乡的传统文化,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优良风俗和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为家乡的传统文化自豪,从而保护、继承、发展家乡的传统文化。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两课的教学,教师可以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关于“风俗”和“民间艺术”的调查,设计探究单,指向课堂学习的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资料,为课堂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上,学生在活动“成长风俗谈”中讲出生风俗、满月风俗,并用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喜蛋、胎毛笔等。这些互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地和成长相关的风俗,明白这些风俗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是“爱幼”的体现。3.加强学生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要避免单纯的说教,应以学生为主,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后拓展等环节,在各类活动中通过切身体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自觉将其传承下去。例如,在讲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15课第三课时《大家一起过春节》时,我们可以积极营造节日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年味儿。我们可以把课本上的“提问环节”变成“展示环节”,让孩子们回家搜集有关春节的习俗,并亲自动手做一做,来到课堂上展示。有些学生发挥自己的书法特长,亲手书写春联;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尝试着自己包饺子;还有一些学生发挥美术特长,巧手制作出形状各异的灯笼……大家把自己动手实践的场景拍成照片带到课堂进行展示,并分享自己对于年味儿的体会,进一步增强了对春节的理解与认识。4.丰富教学手段传统思政教学多以说教为主,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乏味,因此要增强教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以多采用小品、视频教学、情景模拟、辩论赛、小组讨论、学生表演等形式。这些教学形式一方面增强了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综上所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是我国文化自信建设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思政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尽管还存在着不足,但是只要加强宣传教育、改变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实践、增强教学的丰富性,就能够有效提升文化育人的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赵晓蕾 单位:许昌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篇4

[关键词] 《马背上的法庭》;人物象征;民间风俗;国家法律;互动

《马背上的法庭》讲述了三个人——法官老冯、书记员杨阿姨、刚毕业的大学生阿洛,和一匹驮着国徽的老马组成的移动法庭,深入到偏远村落巡回办案的故事。这个移动的特殊法庭,几乎没有正规的立案审案的正规程序,也没有重大特大的案件,但却成为调节边远山区百姓内部矛盾的有效途径。电影的视觉语言非常朴素简单,但却展现了法院基层工作的艰辛,也展现了基层司法工作者在维护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此外,影片还向我们传达了在偏远地区,由于地理、文化的封闭和边缘,国家法律的渗入极其微弱,而在其中起协调和裁决作用的更多的则是当地的民间风俗。这里,民间风俗是包括族规、村规、礼俗、人情、习惯等在内的,甚至是可以称为民间法。民间法是相对于国家法而言,它是某个地区由于乡民长期的生活与劳作,渐渐形成的一种解决问题或纠纷的知识传统。这往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家法未能渗入时的一种约俗,富有弹性,但却在当地具有十分重要的协理作用。但在国家法开始进入这些偏远地区时,国家法律与民间风俗之间便会产生摩擦与博弈。

一、影片人物象征

影片主要展示了三个人物:老冯、杨阿姨、阿洛。这三个人,还有一匹马,再加一个国徽,共同构成了影片最主要的色调。

老冯是一个五十多岁有着丰富山区司法工作经验的老法官,他年轻时就像阿洛一样,血气方刚,但经过三十多年的磨砺,尤其是经历了山区大大小小的案件,老冯也越来越融于这片土地了,他不再有年轻时的意气用事,他所有的棱角和激情已经被时间和贫穷的土地渐渐耗尽,变成了一个看似委曲求全的司法法官。但实际上,老冯的委曲求全并非没有原则,像在盗马案中,摩梭女长老以盗马贼已接受她们的惩罚,就不必再接受国家法的追责了,但老冯没有同意,他认为在刑事案上,国家法不能让位于民间法,这是他的原则。但在一些民事案件上,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老冯也是愿意屈从于民间法的。这是他在山区工作几十年来的经验,实际上,老冯代表的与民间法逐渐磨合的国家法。他以极大的真诚平衡着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以最大的热忱来保障国家法的尊严。

杨阿姨,是一位文化程度不高的民族工作者,她因政策干起了司法一行,最后也因政策面临被清退。在这几十年的工作中,杨阿姨协助老冯处理了各种纠纷,当阿洛进入这个队伍,在老冯与阿洛发生矛盾时,她又充当起了二人之间的调解员,缓和着观念不同的老少两代法官。但在二人的争执中,杨阿姨还是多站在老冯这边的,一是因为感情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老冯是认可民间风俗或民间法的,他能在处理纠纷的时候充分地尊重民间法的传统,平等地看待二法的关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杨阿姨实际上代表的是被国家法逐渐改造的民间法。

阿洛,从政法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他是国家法的忠实维护者,认为国家法是惟一的具有排他性的法律,其他社会规约都应该被废除。在办案的过程中,他只是一味地按照国家法去处理案件,没有顾及民间风俗在当地社会关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阿洛眼中,老冯的办案方式是有损国家法的威严的,甚至到最后他以带新娘私奔的方法破坏了彝家规约,使当地百姓对司法的信任感急剧滑落。这次事件应该说是给了阿洛一个教训,也值得他在以后的司法之路上细细体味。社会的复杂性并不是由单一的社会关系组成,多元化的社会也需要多元化的法律,不能一味教条主义和书本主义。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包容民间风俗或民间法的存在,并以灵活的方式将国家法的精神渗透到各种社会关系中。

二、民间风俗与国家法律的交锋

影片一共讲述了六个案件,非常形象地呈现了国家法律在民间风俗面前的尴尬,尤其是第二、第四、第六个案件。

第二个案件是猪拱骨灰罐,这是国家法律与民间风俗的第一次正面碰撞。以阿洛为国家法律代言人的裁决是:猪不是人,不明白骨灰罐的意义,不必负法律责任,同时法院也不支持迷信活动。而以民间法为依准的村

民不买账,最后不得不由老冯来裁定:张龙赔李二两头猪,并且做一场法事,此案才算平息。其实在这个案件中,骨灰罐在国家法律中是不具有任何价值的物品,但在民间风俗中或民间法中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可以说,阿洛的错误在于在国家法律中寻找依据来裁定只有民间风俗中才显示意义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骨灰罐的意义不在国家法律之内,而只在民间法的调整范围之内。阿洛没有弄明白,国家法并没有十足的能力处理好全部的社会关系,在国家法触及不到或延伸不到的地方,还需要民间习俗或当地的社会规范来调整和制约。老冯是有多年经验的,他明白民间法在其中扮演的重要作用,他遵从了民间风俗,并亲自为当事人牵猪。这样做,虽然表面上是民间法胜过了国家法,但最后不仅得当事人认为在民间法的意义上自己的权利得到了保障,而且也使国家法的利益最大化了,可以说是共赢。

第四个案件是盗马案,法官的马丢了,他们求助于摩梭女长老找回了马,但女长老却拒绝交出马贼,这是因为盗马贼已经接受了“我们”的惩罚,就不必再接受“你们”的惩罚了。可见,在女长老眼中,民间法与国家法是对等的,已接受民间法的惩罚,也就不必再接受国家法的惩罚了。同时,她也认为民间法和国家法是相排斥的,在民间法适用的范围,国家法便不可再干预。但这次案件的性质是不同于猪拱骨灰案的,它是一起刑事案件。老冯这次的态度十分坚决,他认为,一些民事案件可以依据当地的风俗来处理,但刑事案件决不能姑息国家法律的无声和民间法律的喧嚣。这次的刑事案件,向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民间法律的适用范围,二是刑事法律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执行。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

第六个案件是村约案。彝族村长自行制定了一项村约:“过界牛羊一律宰杀。”这项规定其实是村官一厢情愿地使用了自治权力制定规范的错误,它既没有合理的理由,也没有合法的效力,最后,不仅得不到老冯的认可,更没有得到村民的支持。当这个案件还在审理中的时候,阿洛携新娘私奔的事件使案件暂时地搁置了。私奔事件直接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对峙推到了风口浪尖。因为私奔事件破坏了彝家人的规矩,这是彝家人最为重视的,甚至村约案中的受害者也因此暂时停止了诉讼,来共同面对私奔事件。另外,由于私奔事件的男主人公是代表国家法律的阿洛,这便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矛盾具体化地显现了出来,而问题也由此变得极为严重。这次事件造成了两种后果:一是造成了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对抗,二是造成了彝家人对国家法的不信任。而这两种后果也是我们透过影片需要思考的两个问题,即如何实现民间法和国家法的良性互动,如何使国家法深入人心。

以上三个案件让我们看到了民间风俗与国家法律的交锋,有相互周容,有相互对抗,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如何使民间风俗与国家法律能实现良性互动,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这就需要司法人员通过实践来一步步摸索。另外还有三个案件,即第一、第三、第五个案件,虽然没有很明显的民间法与国家法的交锋,但却让我们从案件的事实中看到了法律意识无法有效生成的致命因素:贫困。

第一个案件是妯娌矛盾,因一个只值五元的泡菜坛子引起,而根源在贫穷;第三个案件是债务纠纷,但争议不在债务本身,而是150元的债务,即使债务人倾其所有,也是无法全部偿还的,这也是根源于贫穷,而第五个案件依旧还是有关贫穷的。

这三个案件体现的不是民间风俗与国家法律的交锋与博弈,而是实实在在的贫穷。贫穷是法律无法解决也无法改变的,但它却是影响法律实行的真真实实的现实环境。妯娌之间为一个五元的坛子而互生矛盾,这是贫穷之下的自私,但法律不分贵贱贫富,但凡涉及法律,必须保障公民在法律上平等与尊严。而债务纠纷,依然是有关贫穷的注脚,这个案件最后由老冯埋单了,这是个不具有普遍意义的案件解决方法,如果没有老冯的善良举动,以有失公平的价格买下那头瘦猪,这个案件估计要存在很久了。但这是个例,不具有推广价值,我们能做的就是使贫穷的人摆脱贫穷,为司法工作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办案环境,这才是最应该做的。另外,第五个案件也同样传达给我们贫穷会导致心理的扭曲,摆脱贫穷正是当务之急,也是提高法律素养的必要保障。

三、民间风俗与国家法律的良性互动

《马背上的法庭》以朴素的电影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民间风俗或者是民间法在偏

远地区处理乡民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国家法的渐近渗透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艰难,它正是在与民间法的冲突与融合中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法治化进程。影片中,三个法官穿行的那条崎岖山路,似乎也正象征了在少数民族的偏远山区法治化进程的艰辛与曲折。电影最后,老冯死了,杨阿姨也退休了,这条路上只剩下了没有多少经验的年轻的阿洛,面对这条法治之路,阿洛该如何面对,又该如何去行走,成为我们关注电影之外的又一重思考。不过,电影也给了我们一些暗示,如杨阿姨对老冯说的那句:“阿洛好像你年轻的时候。”这似乎让我们看到了阿洛今后的路并未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艰难。老冯一生的法官之路就是在一步步摸索中走出来的,他积累了一套适合山区司法的办案经验,这种极有价值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阿洛是可以借鉴并行诸实践的。当然,老冯的一些做法并不是完全可取和可用的,这需要阿洛去完善,毕竟阿洛是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他有着较高的法律素养,有着专业的理论水平,如果他能将在大学所学与山区的实践结合起来,尤其在经历磨砺之后,应该是可以总结和摸索出比老冯更好的办案方法。

总之,影片以一个小视角向观众传达了这样的一个信号:在我国广大的乡土社会中,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山区,民间法和国家法并存,甚至民间法的适用度更甚于国家法,这已是一个基本的事实。而二者之间的关系,既有着相互冲突的地方,也有着可以转化的条件和方式。那么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发现和调动二者互动和相容之处,可以说,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只能在实际的办案过程中探索。当然,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在依法治国的大前提下,边远地区的法治建设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冠梓.冲突与调适:南方山地民族的法律多元主义格局及其走向[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03).

[2] 禹丽莎.浅析少数民族习惯法在乡土社会存在的合理性——以电影《马背上的法庭》为背景材料[j].安康学院学报,2010(02).

篇5

多元文化教育是有意识地将外来文化视为一种平等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形成多样性的世界观。多元文化不仅仅涉及到中外文化,还涉及到主体民族的文化及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些文化相互借鉴,彼此吸收对方的精华,在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传递去芜存菁的精神,使本民族文化更加壮大。在少数民族实行多元文化教育,其作用有如下两个:其一,使少数民族同胞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在未来获得自身的最大发展;其二,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丰厚文化遗产,在丰富自身的同时为全社会作出贡献。

二、多元文化教育对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

1.多元文化理念促进了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的公平与平等

在多元文化教育这一理念的要求下,随着政策的逐步进行,阿克塞县幼儿园的师资被大大补足,哈萨克族幼儿得以获得更好的教育。

2.多元文化理念丰富了少数民族幼儿的课程内容

以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幼儿园所进行的多元教育为例:

(1)尊重主流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长期演化中形成了富有鲜明特色的多元文化,为了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哈萨克族幼儿应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进行主流传统文化的教授。

(2)掌握哈萨克本族的悠久风俗文化。由于少数民族的特性,他们于日常生活中必然会接触到很多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幼儿必须要学习好本民族的文化,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

(3)兼顾现代科学教育。现代社会以经济和科学技术为主要生产力,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可以使少数民族人们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对于哈萨克族的幼儿来说也是同理,在幼儿园时期进行科学教育,可以使其本身与其民族在未来获得更完善的发展。

(4)吸收西方先进文化。西方文化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文化与生产力,对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哈萨克族幼儿进行教育时,可以适当借鉴西方的先进文化理念,丰富少数民族幼儿的精神生活。

三、多元文化教育在哈萨克族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1.音乐

哈萨克族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本民族的乐曲不但数量极多,质量也非常高。其旋律具有一种古朴雄浑的气息,在含蓄中蕴含着奔放,在粗犷中又蕴含着缠绵,可以说是一种融合了东西方民族特色的音乐。为人们所熟知的民族特色乐器有冬不拉、斯布孜合等,有弹奏的、拉奏的,也有吹奏的和打击的。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育,通常是进行课堂式的传授,融合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后,进行音乐教育时,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如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表现形式,通过播放视频、幻灯片等使哈萨克族幼儿得到更加直观的学习。并且,多媒体教育的直观形象特点正好符合幼儿喜欢丰富多彩内容的心理,避免了枯燥的课堂内容削弱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舞蹈

哈萨克族是一个游牧民族,这种特性使得该民族的舞蹈具有非常强的律动性,具有粗犷彪悍、矫健有力的表现风格,充满了游牧狩猎的草原气息。哈萨克族舞蹈题材以马为主,模仿马的日常形态,表现出极为刚健有力的风格,其他题材如劳动、狩猎等,也是模仿日常的劳动或狩猎场景,通过惟妙惟肖的动作,在展示优美舞姿的同时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教授幼儿舞蹈时,可以在传统模仿教学的基础上,安排幼儿观看舞蹈视频,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舞蹈理论,使幼儿学习到更加标准、形式丰富多样的民族舞蹈。

3.礼仪风俗

篇6

论文摘 要: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入手,针对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对英汉文化差异进行了剖析,从而揭示出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同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如何培养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成为中国外语教学界争论的热点。在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上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外语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语言能力。前者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后者是取得该目标的必要手段。因此,在强调语言知识的同时,外语教学也应教给学生其他相关知识,尤其注意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这无疑对传统的语言教学提出了挑战。

1 语言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区域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总体长期记忆,具有其特殊性。而语言作为一定范围内社会约定俗成的语音符号和书写符号,反映着使用该语言的地域特征、经济发展、风土人情、行为准则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时时刻刻影响着语言,使语言为了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变得更加精确。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因此,有些专家说:“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不了解一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也就谈不上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2 中国英语教学现状

完整的英语教学应该是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效结合,英语教学中不能将文化因素排斥在外。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纵观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学生上课侧重于语音、语法、单词的模仿、操练及背诵,却忽略了向学习者输入文化方面的信息。结果是学生可以在试卷中取得好成绩,可是口语考试却不尽人意。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弊端日益暴露。“高分低能”(交际能力)的学生,说着“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越来越不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交际能力不但包括对语言形式的掌握,而且包括对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的了解和熟悉,即对其文化的了解。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误解对方的意思,语用失误现象层出不穷。那种认为只要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想法是行不通的。沃尔夫森(wolfson)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比,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得注意英汉文化的差异。

3 英汉文化的差异

(1)生存环境的差异。社会学家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都与其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大西洋沿岸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航海历史悠久,所以许多英语语言就来源于海洋生活。比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go with the steam(随波逐流)等等。相比而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有关的习语,如:斩草除根(to stamp out the source of the trouble),顺藤摸瓜(to track down somebody or something by following clues)等等。比喻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不是spend money like land.就“东风”、“西风”而言,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内涵截然不同。在汉语文化里东风(east wind)是春天的象征,而西风则是寒冬的代表。这是因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山,东临大海,东风出来,无比舒适,可是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则刺人肌骨。但是英国位于西半球北温带,属于海洋性气候,因此春天的象征就是西风(west wind),著名诗人雪莱shirley的“ode to west wind”《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夏季气候凉爽宜人,英国人形容夏天是如“爱人”般可爱、温柔、美好。莎士比亚在他的诗句中把夏天比作人。“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lovelier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煦。)可是在中国夏天常用“骄阳似火”、“赤日炎炎似火烧”等句子描述。“夏天”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竟是如此的迥异。原因同样是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2)风俗习惯的差异。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比如,中国人见面就喜欢问:“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what do you do?”等一系列问题。而在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都属于个人隐私,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喜欢说“lovely weather,isn’t it?”之类谈论天气的话语,而在中国,人们见面后总少不了要问句“吃饭了吗?上哪去?”英美人可能对此会很茫然,有时还可能引起误解。因而我们在学习英语语言时尤其要注意各民族语言习俗的差异。(3)宗教信仰的差异。宗教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宗教对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同的影响。佛教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宗教派别中占据核心地位。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主宰人的命运。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佛口蛇心”、“借花献佛”、“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在西方国家,尤其英美国家人们信仰基督教。《圣经》被看作是基督徒的圣书,是西方国家文化艺术及意识形态的基础。因此,许多语言都出自《圣经》,如“doubting thomas”怀疑的托马斯,现在代表那些“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人”。主和上帝是许多西方人的主要宗教信仰。(4)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 是语言生成发展的深层机制,它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说汉语的人与说英语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汉民族对客观事物总是用直观思维。而西方注重科学、理性、分析和实证,重视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这种思维差异表现在语言上为:汉语惯用具体、形象的词来表达虚的概念,英语则擅长于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无疑会对语言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汉语有句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和豆就是两个具体的形象,这句话的含义用英语来表达就是“as a man sows, so he shall reap.”因此,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形成了民族语言表达方式上的种种差异。综上所述,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构成和使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既要重视语言知识本身的结构,更要重视与英语教学密切相关的跨文化的种种社会文化因素,做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 陈志立.英语习语的特征与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8.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7

论文摘要:地方文献是当前国内外图书馆界公认的重要文献资源之一。本文在阐述地方文献的涵义、作用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中地方文献建设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地方文献馆藏建设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在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中,地方文献建设愈来愈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原因不仅在于地方文献是一种独特资源,而且在于新时期其为读者服务中的特殊地位。为此,如何加强馆藏建设中地方文献收集,更好地发挥其特殊的作用,服务于社会,就成为文献管理工作者、图书管理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1 地方文献的涵义、作用

1.1 地方文献的涵义

长期以来,对地方文献的认识不够统一,其概念亦众说纷纭。我国地方文献的奠基人杜定友先生认为:“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载体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等”;也有人认为“记录有某地区知识的一切载体”、“记载当地自然、科学、经济、人文等社会发展轨迹文献的统称”即为地方文献;学术界一般认为:“内容上具有地方区域特征的文献”[1]。笔者认为,地方文献应该这样定义:“能够客观反映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状况、政治、政体沿革、区域经济发展、文化源流、风俗民情的各类有参考价值和意义的出版物。”

它具备三大特征:(1)地域相关性。文献记录应与某一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可渲染相邻地区的史料;(2)内容多样性。地方文献应反映地区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人文诸事物的特征,综合、全面记录史实;(3)记录史料性。地方文献应做到描述客观、沿革严密,具有史料价值。

1.2 地方文献的作用

客观借鉴、利用作用。由于地方文献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反映当地的自然资源、政治沿革、社会结构、文化风俗、地理、历史、人口、国民经济等各个方面,因而,它具有资政作用和经济、文化借鉴作用,是历朝历代、地方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汉高祖刘邦“元年冬十月,沛公西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另外,地方文献中关于地理、人文、风俗习惯的记载,为地方名胜的宣传及新旅游资源的开发都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深入研究、参考作用。地方文献中对于自然环境、天文、气象、地质、农工医药、地方病等方面都有大量的描述,这些资料数据对教学、科研单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四时可以指导农耕”等。另外,通过地方文献的记录研究,结合现代科研设备进行专业科学研究,提出科研成果。总之,地方文献建设已成为当今馆藏建设的新趋势,其重要性和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它是地方的相关资料,内容包罗万象,具有区域性和实用性,是历朝历代、地方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地方文献在保存与传承区域文化、全面促进新时期本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推进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地方文献馆藏建设措施

2.1 强化文献工作思想认识,加强地方文献宣传力度

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地方文献建设,充分认识地方文献建设的重要性,认清地方文献建设对地区的影响和作用。通过信息沟通,充分认识地方文献的重要性与实用性,确保采购经费到位,由专人收集、整理;开辟多种渠道,主动争取捐献、缴送、图书交换,尽可能扩大文献不同载体的收藏,如音像、光盘等载体的收藏,以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服务需要,有效地改善馆藏资源配置,扩大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入藏量。

另外,图书馆应经常性通过多种形式在社会上大力宣传建设地方文献的作用及深远意义,以达到持续充实丰富地方文献馆藏。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座谈会,邀请本地著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图书馆导报约稿、举办地方文献展览等方式来征集地方文献。

2.2 大力培养地方文献建设人才,拓展地方文献征集方法途径

地方文献馆藏建设,需要既熟悉图书情报专业又要了解地方文献知识的专业人员负责。另外,可以通过本地政协、统战、博物馆、科协、作协、文联、出版社等部门,了解当地科研情况,有目的地征集、收藏其著述、科研成果等。注意收集有关的重要会议纪要、未发表的宣传册、大型活动策划书及演出活动的录像资料等[2]。对于如纪念章、毕业证书、成绩单、碑文等,可以采用拍照、拓印、复制等形式。最后,应充分发挥学生、校友优势,跟踪地区、县、镇、乡、村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采集和挖掘与之相关的地方文献资料。

2.3 整合地方文献资源,强化资源开发利用

地方文献资源主要分布于当地的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各级部门。高校图书馆应有针对性的整合、收集,对于那些散见于报刊的地方文献资料,应进行剪辑、摘抄。地方文献时间跨度大、内容多、资料分散,包括有公开发行、内部发行、私人珍藏、散落民间的,给收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保证收集工作高校进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充分重视,配备相应的人、财、物,保证地方文献的购置经费,配备相应的设备,保证地方文献的编目整理及数字化工作;(2)将地方文献的收集、编目、保存、阅览交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形成采、编、存、阅一条龙的服务;(3)设立激励机制,对工作人员实行目标管理,对于优秀的专业人员要给予一定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地方文献的征集和利用等工作,协调采购计划,全面地采集和充实地方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加强馆际合作、发挥整体功能,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网上共享;这有利于地方文献的利用与传播,有益于把各馆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整体优势,使地方文献建设取得新的飞跃。

3 结语

地方文献是当前国内外图书馆界公认的重要文献资源之一。它在为当地经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高校图书馆应该把它作为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补充,而且对建设有特色鲜明的高校图书馆和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地方性研究课题和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的增加,地方文献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增强,高校图书馆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广泛收集、加工、整理和开发地方文献资源,拓展服务范围,提高高校教学和科研参与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其武.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1):70~72.

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研究

2004年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以及英语应用能力,从而将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提升在一个层面。去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也推出了四、六级口语考试。由于多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阅读、听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就口语教学来说,现今还没有取得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学生口语能力的实践性以及应用性方面更是缺乏,因而,英语口语教学需要进行积极的改革,满足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需求。

一、传统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上仍然缺乏重视和有效的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

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开展的教育形式就是应试教育,导致口语教学的开展以及改革都受到影响。在传统的教学中是采用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的方式,老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大多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以及对语言结构的分析,强调对学生书写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所忽视。在这样的教育形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存在口语能力缺失的情况,在大学里,很多学生都通过了大学四、六级考试,但是其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缺陷。长期以来,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没有在课程设置中凸显。

(二)口语教材的可操作性薄弱

现今,大多口语教材内容过多使得操作凌乱、难易程度层次不清、书本的趣味性不强、真实性也很是缺乏,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兴趣不高,进而导致口语教材适用度不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学呆板,学生容易出现抵触情绪,造成学习效率不高。

(三)中西文化修养缺乏

当代大学生对人文社科兴趣寡淡,缺乏必要的中西文化修养,导致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跨文化交流中的理解障碍。民族、国家的不同都会导致人们的行为习惯、风俗习惯以及存在差异,这些都是由于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导致的。[1]再者,很多老师对于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以及一些人文景观没有进行充分结合,在教学中也没有介绍中西文化存在的文化背景差异以及一些历史沿革上的差异,导致很多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没有充分理解其本质内涵,进而导致语言交流的障碍。[2]

(四)母语思维的负迁移

很多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一般都是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先利用汉语组织思想,之后,再用英语将其进行翻译。这种学习习惯是大多数人学习英语的习惯。但其实这种习惯很不好,对于学生口语表达的流畅性产生了严重的制约,有的时候在表达上甚至出现汉化英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时时刻刻将母语思维放在口语学习与表达中。

二、英语口语教学中进行的改革工作

针对以上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以及对主要问题的总结,作者根据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论等方面对传统英语口语课堂进行反思,提出相关问题的改进方法及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完善的检测以及评价指标

为了使英语口语教学得到进一步发展,适应日益扩大的对外交流市场需要,学校对于学生口语能力培养更加注重,这就需要设置切实的口语培养目标,并将其纳入到教学大纲中。[3]只有重视口语教学,老师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改进,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素质加强训练,使得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二)注重教材的新颖性以及实用性

口语教材可以选择一些新颖性、实用性较强的内容,还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外国教材。在这些教材中,将会必不可少地涉及英美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的内容,其中还有一定的注释,这种教材可以对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差异起到关键作用。另外,通过这种教材的学习,可以使得学生对各种交际场合都有所涉猎,从而接近一种真实的交际活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教材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教材的难易程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的积极性与兴趣。[4]

(三)语言教学需要与中西文化进行紧密联系

在学习中对西方的文化背景以及民族特性进行充分了解,在进行课文讲解之前,需要对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一定的介绍。另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国家的风俗。[5]由此可见,语言不仅是本国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多介绍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延伸知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利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

在教学中,还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英语思维的能力。老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对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进行充分介绍,并对一些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以及交流表达的习惯进行概要说明,对于学生在表达交流时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6]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就口语教学来说,现今还没有取得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学生口语能力的实践性以及应用性方面更是缺乏,因而,英语口语教学需要进行积极的改革,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姜怡佳.合作学习在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3(22):19-20.

[2]闫爱花.ESP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专业化口语教学———以梧州学院为例[J].梧州学院学报,2011(1):99-103.

[3]李少华.从《希望英语》看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J].新闻战线,2015(5):165-166.

[4]屈静.民航院校飞机维修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0(1):66-68.

[5]郭丽霞.小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2):122-123.

篇9

随着世界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强,中国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我国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南北差异较大,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四季如春的南国风景,旅游明文胜地更是不胜枚举。中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中许多资源以历史久远、文化古老、底蕴深厚而著称。中国拥有数不尽的特有旅游资源。从地理人文角度上来看,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沉淀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如“孔孟之乡”山东曲阜,“诚义燕赵”河北等,这些文化资源都为我国旅游业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

2.1在旅游管理中加强运用儒家思想的管理方式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由孔子创立,以爱人、仁爱为主要的核心思想。在对旅游管理中同样可以应用儒家学术的理念,首先“仁爱”理念,仁爱的管理方式首先要做到的是对自然界存在一种博爱的胸襟和情怀,仁意味着达至对自我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照与觉知,由此而能“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这种“成于中,形于外”的“博爱”情怀恰如日光一般永久的普照大地、泽被万物。要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供求发展,在对旅游企业的发展中秉承着儒家思想的“以人为本”注重人对自然的共同生存。

2.2在旅游管理中加强运用道家思想的管理方式

道家是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其思想核心为“自然无为”既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这种观点正适用于现代旅游管理之中,在管理中管理者首先要运用这一理念组织人员学习,小到不任意破坏旅游环境的风貌,大到对风俗习惯的敬畏和保护,老子核心思想中的“清静”就是体现这一说法,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正是表达这一特点。

3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相融合策略研究

3.1在旅游地区融入传统文化进行合理规划

在旅游地区进行合理规划,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第一步。我国国土广阔,无论是从文化还是环境方面,南北差异都较大,所以就要根据我国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在发展旅游中对传统文化思想进行传播,突出文化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当地政府应该加强管理,合理安排规划,为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主导的积极作用。

3.2在旅游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做好在旅游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工作,是旅游管理在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中更好的为旅游业服务的基本目的和产物,旅游管理中要对导游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以便在服务中做到文化和风景完美融合,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对游客价值理念的引导,当面的民情风俗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展现,旅游管理中要重视对当地风俗的解读,这样也能使游客愿意了解传统文化,同时也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旅游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最大程度的促进了文化与自然完美融合。

3.3对旅游形式合理发展,利用文化资源丰富其内涵

在原有旅游形式的基础之上,加强融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开展多样性的旅游方案,例如游孔子故乡山东曲阜,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儒家文化,从中受到感染,使心灵得到净化。或者重走路,也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洗礼,这些都可以在旅游中渗透着文化,在旅游中丰富内涵。中国的文化思想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思想之一,要善于利用先进的文化对旅游业进行更深层次的发展、创新。利用不同的文化形式合理开展旅游文化活动,是当前旅游管理中新的发展模式和方向,也是全民参与互动的有效途径。

4.结束语

篇10

1.1跨文化意识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工具的学习,这还要求人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语言背后蕴藏的文化背景。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语言的全方位交流,不仅包括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等,还包括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认知,这对从事英语学习的人们来说是对其综合素质的考验。学生们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才能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实现自身的价值。

1.2跨文化意识都有益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

跨文化意识可以提高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英语学习在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学习经历中都具有重要地位,英语教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语言学科。跨文化意识能够让英语教育工作者们发挥自己的特点,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从而减轻工作负担。跨文化意识同样益于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学生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总是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往往是对陌生国家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好奇,如果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那么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更加高涨,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学到更专业扎实的英语基础,培养学生们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跨文化意识,可以提高英语的实用性,让同学们积累更多的英语交流技巧。

1.3跨文化意识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任何一门语言都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流工,每一种语言的背后都蕴藏着其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而语言的最主要功能就是交流,交流不是简单的文字语言交流,不同语言之间流利的交流代表了双方对彼此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学生们在英语的学习的过程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教育,能够让学生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同时还能够将本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不仅实现了语言上的沟通,而且实现文化上的互相交流,有助于本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如何培养英语学习的跨文化意识

根据当前我国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跨文化意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本文认为,在今后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应该加强培养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应该改变教师们的教学观念。英语教师们应该摒除传统的单一方式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英语教师还应该逐步适应跨文化意识在教课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英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传授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其次,应该逐步构建良好的英语交流环境。生活中我们一般使用国语进行交流,而课堂上也不能保证百分百用英语交流,语言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英语口语环境,让学生们主动适应英语环境,结合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文化风俗等,让学生们独立思考,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完成英语口语的表达和交流。最后,应当培养学生们主动学习英语的热情。英语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本上,任何形式的英语都可以作为英语学习的素材。而正是这种形式的英语蕴含着背后的文化。例如电影中的英语口语化、街头上的英语广告、歌词中的英语以及英语谚语等,这些特殊形式的英语更能体现英语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因此英语的学习是随时随地的。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