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水污染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4: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止水污染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篇1

关键词:供水,水质污染,原因,防治

城市供水水质的安全性对于城市各方面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居民用水水质问题多表现为水质浑浊颜色偏黄,有黑色悬浮物.为了城市居民能安全用水,我们对水质污染进行分析.

1 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的原因分析1.1 给水管材的影响1.1.1 金属管道.原来城市管网大多采用铸铁管、钢管,而其输送介质水本身即为一种电解液,同时供水水厂为了保证供水卫生指标而采取加大投氯量,同时也增加了水的侵蚀性,其极易引起管道的电化学腐蚀,即水在管内流动过程中易形成管内腐蚀、沉淀及结垢现象,并且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其结垢层厚度也相应增加,因此管道有效截面逐渐缩小,当供水管网等原因导致内部流速突然改变时,铁锈就会从管道内壁脱落进入水体,导致水质恶化.

1.1.2 塑料管材.该类管材主要包括硬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聚丙烯管以及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塑料管等,其具有重量轻、耐腐蚀等系列优点,但该类管材在使用中可浸出化学物质而将管内水质污染.

1.1.3 复合管.其大多是由工作层、支撑层和保护层构成,该类管材要求各种材料之间的亲和力较强,各种材料的物理性能较接近并有良好的接头方法,常见的复合管材有以铸铁作支撑材料内衬环氧树脂、以钢管为基体,在钢管内涂上各种材质的塑料以及以聚乙烯或交联聚乙烯为内外层,中间芯层为焊接铝管,并在铝管的内外表面涂覆胶粘剂与塑料层粘结等型式,该类管材在具有系列优点的同时,由于其与水接触的层面为化学类物质,因此易与水发生反应,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

1.2 水体自身物化反应给水处理过程中,添加混凝剂后所形成的絮凝体虽绝大多数在沉淀和过滤过程中被截留,但难免有少量仍存留于水体内,在增大水的浊度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水质的污染,管网水体内含有一定量的氯虽然对水体能够产生良好的消毒作用,但一旦其过量则会和管网二次污染物作用生成各类有机氯,该类有机物中部分为致突变物质,会诱发各类癌症,若管网内水体停留时间过长,则将导致余氯消失并导致细菌生长以及沉淀物增加.

1.3 附属设施造成的污染为了能够保证管网功能的正常发挥,在管网中应设置很多的控制水路的阀门及其它附属设施,该类设施往往长期置于地下井室内或直接露天设置,日积月累则易发生腐蚀损坏以及滴漏现象,同时管道在穿越已污染的地下水或污水地段若出现管道穿孔、阀门渗漏等问题而未能及时修复时,管网内一旦失压则会导致附近地下水被吸入而造成污染,管路冲洗阀门接口若低于排放水体水位或直接接入下水管道内,若阀门关闭不严,则会引起污水倒灌造成管网水污染,若管道发生爆裂,在关闸后管网则会形成负压一旦脏水吸入管内而在管道修复后脏水不能及时排清则也会造成污染,现代高层建筑中大多设蓄水池供水,但生活用水量所占比例一般为蓄水池容积的 20%以下,而其余大部分水体则长期不用,因此靠生活用水量将蓄水池内水全部更新一次需要较长时间,导致池内水流动性很差,同时水体内余氯已经耗尽,往往会导致微生物滋生、水质腐败、水质下降.

2 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的整治及预防分析要做出合适的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的整治,需要做出多个方案的综合整治.

主要的整治和预防方案如下:

2.1 实行水质分区,加大对水质指标的细化对于部分城市反映出的水质问题表现为局部小区水质浑浊颜色偏黄,有黑色悬浮物的水质问题,化验各水厂的总出口水质各项指标均为合格的这一现实,提出实行水质分区,加大对水质指标的细化.这是因为对于多水源供水系统,合理划分各水厂的供水区域,这对于全面掌握系统的供水状态、合理调度、保障供水系统水力、水质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供水系统的分区主要是建立在水力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对水流方向等水力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水质研究或优化调度.然而,目前供水企业对用户用水量等方面的资料正在逐步累积和整理,所以建立在大量、准确的管网资料基础上的水力分区在许多供水系统中难以实施.

理论上,还可以通过示踪剂法对供水区域进行划分,示踪剂本身的化学性质稳定,便于成分分析,以确定水质来源和水质分区.但为了确保水质安全性和舆论影响,这种投加示踪剂的方法并不可行.

水质指标是出厂水的水质特征,水源、处理工艺及其运行参数的不同,必然导致不同水厂出厂水水质不同,水质指标值各异.而对于同一水厂来说,其进厂水水质和工艺运行效果较为稳定,使得出厂水在一定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根据同一水厂出厂水自身的相对稳定性和不同水厂出厂水的水质差异性,可以将相对稳定的水质指标看成天然的示踪剂,基于示踪剂水质分区的思想、利用水质资料进行水质分区的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2.2 对供水水体加氯量要严格合理控制, 避免出现加氯不合理导致水质远离毒理学指标,而应保证加氯合理,使出厂水和管网水符合微生物指标和保持水的新鲜性.

2.3 对城市供水管网管材进行改进---推广应用新型管材主要是在管材选择、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等方而进行改进完善.

据调查目前我国城市供水管网中铸铁管占 80%以上,近几年逐渐淘汰了灰铸铁管,大量使用球墨铸铁管,球墨铸铁管是已经成为城市供水管网的主要管材.在国外 DN50~2900 mm之间均有球墨铸铁管的产品,在国内DN100~2200 mm 之间也有球墨铸铁管的产品.

由于供水管网的建设费用通常占供水系统建设费用的 50%~70%,因此如何通过技术 经济 分析确定供水管网的建设规模,恰当选用管材及设备是管网合理运行的保证.在国内各城市供水管网中,球墨铸铁管目前宜适用于 DN300~1200 mm 之内比较经济可行.目前迫切需要用新的管网材料(涂层)去装备新铺管线及更新己有管线.但是在选定供水系统中使用的各种材料时,必须从毒物学及微生物学两方面充分进行研究.

在设计施工方面,应把水质卫生列入给水工程设计、施工的必要程序,选用防污染卫生及耐腐蚀的材质.合理解决生活与消防共用水箱的问题,定期对进行消毒、冲洗,尽量减小水在水箱中的停留时间.对于停留时间在一天以上的水箱应考虑补充加气或加氯灭菌等措施,避免水质二次污染.

在管理方面,制定城市二次供水管理的行政规章制度,建立二次供水管理体系,做到从设计到验收,直至清洗、消毒的全过程都有人负责.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养殖 水体污染 危害 预防调控 措施

中图分类号:Q95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命线。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对水域的破坏性开采、不合理利用及大量污染物肆意排放等,导致淡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一、目前养殖生产中的污染现状

1养殖者技术和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我国目前养殖生态环境总体水平不太乐观,第一,养殖的分散性较大,规模小,范围广等形式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发展,也给管理上带来一定的麻烦。第二,放养密度增加,放养方式单一化,放养品种混养不当,进行日常管理和环境管理技术水平落后且不到位,使得水体污染日益严重。第三,由于生产者对质量的意识淡薄,导致对养殖环境与产品质量重视不够,忽略了预防及控制疾病的工作;只注重管理,不惜采用多种药物,且加大用药量治疗鱼病,鱼体药残普遍存在,水体药残比较严重,造成水产品的药物和有害物残留超标,水产品食用安全系数下降。

2重视产量,忽视水体污染及其带来的危害

为了获得较高产量,水产养殖逐步由粗放式养殖转变到集约化养殖,不断增加密度,提高投饵量,忽视高密度与高投饵所带来的大量残饵、排泄物沉于水体而造成的危害。科学研究表明投入水体饵料通常有/"2或更多未被鱼类摄食,产生的残饵、残骸与鱼虾排泄物一起沉到水底,通过耗氧并分解为氨氮,使其转变为氨化物、亚硝态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危害水体。高密度养殖使水域自净能力变差,致使大量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在水中滋生,水质严重恶化,而污染水体则可通过水流动导致邻近区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致使病原微生物四处蔓延。

2长期以来污水的乱排乱放

大量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经过任何处理或不按标准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使一些近岸水域生活污水量和有机物废弃物含量日益增加。污水中各种有毒物质、化学物质、重金属等一旦进入水体,将改变水体理化性质,影响各种水质指标,当这些污染物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造成对养殖鱼类的危害。为了防止污水的乱排乱放,可以采取一定调控措施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避免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于养殖水体,可经过严密处理净化水体使其无毒排放;可以通过过滤、沉淀、分离除去毒害物质;可用混凝法沉淀污水中可溶性或胶体物质;可用中和法处理酸碱物质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种类较多,单纯只用一种处理方法不能去除所有污染物,往往需要几种方法组成一处理系统才能完成。

二、养殖池塘污染的原因

1池塘底部淤泥的积累

池塘既是水生生物的生长环境,又是其分泌物、排泄物的处理场所。随着养殖生产的进行,大量饵料投入池塘,残饵和水生生物的粪便、尸体、死亡藻类不断增加而又无法排出池外,沉积于池底,在池塘底部形成一层黑色的淤泥。

一些养殖池塘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养殖池塘缺乏必要的清整维护,池塘底部淤泥无人清理,池底淤泥越积越厚。淤泥中的有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发酵分解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如氨、硫化氢、甲烷、氢、有机酸、硫醇、低级胺类等,这些物质的产生,不仅对水生动物有着直接的危害,而且会使底质和水质酸化,P H 值明显下降,从而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这些物质轻则会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导致饲料系数增大,养殖成本上升,重则引起水生动物中毒死亡和泛塘,对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

2滥施药物造成的药物污染

由于水产疾病防治技术滞后及养殖户用药知识匮乏等因素,导致许多养殖户使用价廉、残留严重的农药、鱼药及化工原料,造成了养殖水体的严重污染。另外,各种人药、兽药中的抗生素、激素类药物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虽然对治愈疾病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却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水环境和水生动物体内的微生态平衡,使养殖水生动物失去了一些正常的菌群屏障及生物拮抗作用,从而导致外源性效应菌和内源性致病菌大量繁殖,引发更大的病害。

3残饵过多造成的饲料污染

投饲过多、投饲方法不当或饲料质量较差造成残饵过多引起饲料污染。传统的池塘养殖因追求高产高效,放养密度普遍较大,投饲量也普遍偏大。且多人工投喂青绿饲料和植物性原料饲料,饲料营养不全面,所投饲料在池塘水体中流失较多,利用率低,增加了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量。

三、养殖池塘污染的修复技术

1彻底清淤消毒

鱼种放养前必须做到清淤消毒,清除池塘过剩的淤泥,进行消毒、曝晒,将池塘淤泥中的有机物在缺氧环境下产生的硫化氢、氨气等有害物质氧化成硫酸根、硝酸根,使之无害,并成为植物良好的营养,改善水质和底质条件。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渔业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力度,继承我们祖先冬季夹塘泥清淤的良好传统,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从法律上或经营承包合同上明确规定水产养殖单位必须3~5年清淤一次,彻底改变目前因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造成的对池塘养殖掠夺式经营,走健康、无公害、可持续发展之路。

2转换养殖模式,推广生态养殖。

减少苗种放养密度,降低养殖产量,提高水产品品质。加大科学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水平,加强鱼病监控,实行凭处方购药、用药,推广使用无拮抗、无毒性、无残留的渔药,减少因药物残留造成的养殖池塘的污染。

3改变投饲方式,向颗粒化、自动化发展。

为减少残饵对池塘水体的污染程度,在养殖过程中应提倡、推广使用优质配合颗粒饲料,并搭设食场、食台,采用自动喷料机投喂,以提高饲料质量和利用率。

4营造人工湿地,进行生物修复。

根据养殖单位自身情况,将部分养殖池塘放弃养殖功能,改造成人工湿地。池底种植芦苇、蒲草、菰等挺水植物,池中放养菱、睡莲、浮萍等浮叶植物、漂浮植物,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养殖污水沉淀池人工湿地养殖池塘,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系统环境,对养殖污水进行生态处理。养殖污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进而被微生物利用;污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则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与生物代谢降解而被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无机氮和磷,作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直接被湿地中的植物吸收利用。通过定期收割湿地植物而将池塘中的有机物质从养殖系统中去除。

5利用微生物修复

根据微生物原理,对水生动物及其生活环境中正常的有益微生物菌种或菌株,进行鉴别、筛选、选种、培养、干燥等手段制成活菌制剂,应用于水产养殖生产,使用方式有两种。

(1)拌饵投喂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等,以改善养殖对象肠道微生物菌群,提高其消化率和机体免疫力。

(2)直接向水体中役放光合细菌、芽孢菌、硝化细菌等,将水体或底泥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等分解吸收,转化为有益或无害物质,以改善池塘水质和底质。

结束语

水体环境遭到人类活动或养殖物自身的破坏,容易形成养殖水体的严重污染。养殖水体污染,是指由人类的养殖活动、养殖对象自身的分泌和排泄物、饵料过剩、药物残留等因素,造成水体遭到破坏、水质因子平衡失调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毕士川,黄冬梅.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与建议[J]. 中国水产. 2005(04)

[2] 陈俊玉,何建顺.加强水产品药残控制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J]. 江西水产科技. 2005(01)

篇3

[关键词]天然气 水合物 危害 防治 研究

中图分类号: TE832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形成的晶格状的冰状结构物。而天然气水合物在温度降低或压力升高时就会生成。由于天然气组分以及压力条件的不同,所以天然气水合物在水的温度高于冰点时也能够保持很好的稳定性。而一些非烃气体,甚至在其浓度很低时,都能使其在低压高温情况下生成水合物,这种特殊的气体是H2S、CO2。一旦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则要清除天然气水合物将会很困难,且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所需的热量要比冰融化所需的热量还要高两倍,甚至更多。如果天然气水合物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溶解,封闭空间内的压力就会增加几百倍,这将超过标准钻井设备所能承受爆裂和毁坏的压力。

1.天然气水合物的危害

(1)由于泥线处的气窜所形成的天然气水合物能够堵塞井口液压接头,而如果液压接头如果发生堵塞,则井口装置将会失效。(2)天然气水合物会堵塞井控设备中的压井管线和节流管线,并且会损害防喷器闸板。(3)在油管和套管的环空中由于天然气的泄漏所产生的天然气水合物会导致卡钻。(4)天然气在密闭的套管环空内移动并且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而通过加热分解天然气水合物,就会导致套管内部压力上升而发生破坏或者套管外部破裂。(5)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会使钻井液中水的含量发生改变,就会改变钻井液的性能,从而导致重晶石沉降、环空堵塞和钻柱卡钻等。

2.天然气水合物的预防

化学抑制剂对于阻止水合物的形成而言,是非常有限的;而物理方法则可以很有效的抑制水合物的形成。如:(1)在钻井液中没有天然气(2)在钻井液中没有水(3)保证压力低于水合物形成压力(4)保证温度高于水合物形成温度。

在以上预防措施中,我们不可能做到在钻井液不存在天然气和水。并且要保证压力低于水合物形成压力,则要求使用欠平衡钻井,这对于特殊钻井作业也是难以实现的。综合考虑,在正常的循环中,保持很高的温度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在井控和关井时期内将会很难实现保温。这就需要热绝缘的钻杆、压井和节流管线、可伸缩的LMRP、阀门、防喷器组和在地表加热循环钻井液装置。

3.天然气水合物的治理措施

3.1外部加热

使用外部加热方法在技术是可行的,但是外部加热还是有很多的缺点。要进行外部加热,就需要有确定堵塞位置的方法。而且化学药剂要进入设备中是非常困难的。例如,浮力就是阻止化学药剂进入压井和节流管线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使用这种方法,也不能保证由于水合物的分解产生的天然气不会重新形成水合物。

3.2内部加热

内部加热与外部加热相比,其可行性似乎更高,风险更低,这主要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堵塞物从顶部开始分解,并允许天然气自由扩散。不管怎样,外部加热存在的问题在内部加热中同样存在。天然气会重新形成水合物,并且会卡住加热装置。圈闭内的压力在形成水合物之后会突然降低,或者水合物堵塞的形成会加快卡钻的危险。钻杆内部加热可能会清洗防喷器堵塞物,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建立一种释放压力的方法。如果没有钻杆内部堵塞引起的压力,就不可能超过钻杆的破裂压力。

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专用设备和化学药剂。在一口生产井中,已经成功的将电动井下感压元件与甲醇注入泵相结合,并且成功的分解了水合物堵塞。像这种低成本且容易控制的工具在清洗压井管线或节流管线中的堵塞物时是非常有用的。有几家公司在销售混合物生热的仪器,而这种混合物通常是由结合酸和基础流体混合而成的。现在,已经生产出了一些复合的或隔热的绕式油管,而这些材料对于实现内部加热是很有用的。

3.3减压

减压可能是清除井控系统中够不着部分的唯一有效办法,井控系统中够不着部分有出口管和膨胀弯管等等。减压通过常规的方法很容易实现,例如使用连续油管或者改进井控系统。这些经过改进的井控系统将会在下面进行介绍。减压主要存在的危险有:(1)如果不从井控设备两侧减压,就会促使其在高速流动下形成水合物堵塞,从而损坏设备。(2)如果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形成高压差,就会造成防喷器与井口垫圈的松动和可伸缩破裂。大多数的压力控制系统,尤其是防喷器,并不能承受外部压力。(3)如果井筒不是从减压管线开始隔热,就会有流体大量涌入井内的危险。

3.4化学分解

化学分解(主要是甲醇)已经成功的清除了井口接头中的堵塞物。对于在防喷器和节流管线中存在水合物的情况而言,想让化学药剂长期保持与水合物接触是很难实现的,这是因为钻井液和水溶性化学药剂(甲醇)的密度存在很大的差别。而化学分解的速度也非常的慢。同时,考虑到钻井设备存储甲醇的能力和钻井设备处理大量甲醇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提供了注入管线,甲醇则被压入防喷器中,对防喷器空腔进行清洗。我们的观点是化学分解不能作为清除水合物的主要方法。

3.5机械清除

在钻井中,机械清除是清除水合物堵塞的最安全的方法,其理由如下:

(1)当机械方法可以接触到水合物稳定外壳的表面时,水合物碎屑就会被循环出来而被分解,这样就会最大程度的减少设备由于水合物的形成而发生的卡钻事故。(2)可以通过调整渗透率和循环速度,可以在超过地表设备能力的情况下保持天然气的排出。(3)在产生高压圈闭时,没有危险。(4)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天然气涌入和水合物堵塞的风险,可以通过实施一些措施使压力保持平衡或者高于平衡压力。

4.结论与认识

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对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防止水合物的形成。在超深区域钻井前必须充分考虑到井口、防喷器、压井管汇和节流管汇等处形成水合物的可能性。并且我们还要做出预防水合物形成以及处理水合物的方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钻井风险,降低钻井成本。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土壤 水 防治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230-01

重金属对水体及土壤的污染形势是很严峻的,据资料显示,每年我国有1200万吨粮食收到不同程度的不同重金属的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每年能多养活4000万人,并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这些污染大都是由于土壤或灌溉用水受重金属污染而造成,重金属污染有着较强的不可预见性,因此对其防治有很大的困难,而预防才是王道。

一、重金属的来源及其种类

1.重金属的来源

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还是工业污染,当然,或多或少也有来自交通以及我们生活垃圾的污染,在工业污染中,来自化工行业的污染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次就是发电厂、钢铁厂,最常见的就是工业中的三废:废水、废弃、废渣,三废当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及其化合物,不经处理便直接排放,直接导致水资源和土壤污染,当人们用了这种被污染的水去灌溉庄稼,在被污染的土地上种庄稼,就会严重影响庄稼的收成,重金属也就随植物链传到人类,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近几年,有环保学者提出:中国的化工企业的工艺、设备、技术研发较落后,是造成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而人为的环保意识以及地方保护环保意识的淡薄,加剧了污染,强化治理迫在眉睫。生产企业应放眼未来,倡导环保,化工生产过程尽量使用少污染和无污染的原材料。

2.重金属的分类

2.1汞污染

汞是一种唯一的在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一般动物植物中都含有微量的汞,因此我们的食物中,都有微量的汞存在,可以通过排泄、毛发等代谢,不影响健康。

但是,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国内对汞的需求量还是很高的,问题在于这些重金属用完之后生成的其氧化物或杂质如何处理,过量的汞如何处理,这些都是问题的关键之处,据调查,每年因汞中毒而死亡的人数并不在少数,如何防范含汞废水进入农业用水系统,已经迫在眉睫,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

2.3铅污染

铅是一种柔软的白色金属,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元素之一,很容易生锈,但不失光泽,铅在工业中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制造蓄电池,因此,水资源和土壤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就是人们对废弃蓄电池的随意丢弃,而铅的化合物,常被用于合成五彩缤纷的颜料,在铅的众多化合物中,最重要的就是四乙基铅,常用于汽油防爆剂,铅的毒性随量而增大,其主要是通过人的皮肤接触,或者是消化道、呼吸道等进入人体器官,铅含量多者可引起器官病变,铅的主要毒性表现在贫血,神经受到损伤或者造成肾功能不全,生活中的铅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色彩和快乐,但是食物中的铅却能给人带来痛苦。

二、重金属对水体及土壤污染现状

1.重金属对水体污染现状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十分广泛,最主要的是工矿企业排放的废物和污水。由于这些工厂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大,分布范围广,因而受污染的区域很大,较难控制,危害严重[2]。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各种酶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富集,如果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对人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在我国,最近的一起重金属污染事件是2011年3月中旬,浙江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一座建在居民区中央的“台州市速起蓄电池有限公司” 引起168名居民血铅超标,是近几年来浙江发生的最严重的一次重金属污染事件,其原因就是电池公司将含有大量铅的废水排入河渠,渗入地下,居民喝了地下水之后铅严重超标,而作为最大的洋垃圾市场,台州市每年从垃圾中拆解的价值高达200亿人民币,但是拆解之后的剩余物却随意丢弃,丢弃的重金属垃圾对空气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目前,我国的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正在逐年加剧,如若不采取措施,不过十几年的时间,我们将生活在一个被重金属污染的世界,想治理都治理不完。

二、重金属对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

1.加快含重金属废水废气治理

废水和废气是化工行业最普遍的污染物,也是和人类息息相关的一些污染,针对这些废水和废气,怎么处理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对于废水的处理,目前,有三种最为让人接受的方法,物理处理法,即利用污染物的物化性质来除掉废水中的污染物,化学处理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处理或回收废水中的溶解物或胶体中的物质,包括中和,氧化,还原絮凝法。最后一种方法是生化处理法,这种方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在废水中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的新陈代谢过程,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氧化塘等方法。

2.强化含重金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固体废弃物是化工三废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种污染物,其每年排出的数量有数亿吨,破坏了植被,排入水源,对农业用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进一步转化就会进入大气,化工废渣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处理方法并不像废水废气那样有成套的系统和装置。而是根据其化学组成选用不同的方法,对于有机化工废物的处理,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有热分解法,焚烧法和再生利用法,近几年发展最受欢迎的是再生利用法,将废物经过多次的回收利用,将其中有用成分提取出来,加工成其他产品。其次就是对无极废物的处理,其主要方法有3种,分别是可以作为二次原料资源,或者是提取其中的有用成分用于农业生产,对那些没有什么利用价值或者已经提取有用成分的部分废物,可以再加工为建筑材料。

三、结论

目前,我国重金属对水体污染已经相当严重了,尤其是化工行业,是最主要的重金属污染源中,如若不及时治理,将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李然. 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研究概述. 四川环境, 1997(16): 18-22.

[2] 李振. 浅谈重金属水污染现状及监测进展. 企业论道.

篇5

为了了解水污染状况,我们对我区1995年至1997年3年来水污染作了微生物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样品来源:区内水样(每年采304份)

1·2 采样时间: 1995年发生5次水污染,每次采8份水样品, 1996年发生2次水污染,每次采10份水样品, 1997年发生1次水污染,采10份水样品。

1·3 采样方法:用预先加1·5%硫代硫酸钠无菌瓶采样。

1·4 检验方法与培养基:

1·4·1 菌落总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3〕。

1·4·2 大肠菌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4〕。

1·4·3 致病菌:类链球菌、伤寒、痢疾、变形等,按《食品微生物学及其检验》一书中常规进行操作。〔5〕

1·4·4 培养基:乳糖蛋白胨培养基(3倍浓缩)〔6〕、普通营养琼脂、营养肉汤、GN增菌液、SC增菌液、SS、双糖铁〔7〕化验室自制。

2·结果与讨论

2·1 1995年至1997年水污染情况见表:

数理统计结果如下:

三年污染率显著不同,明显减低。1995年5次水污染40份样有38份污染超标,占全年正常水样(304份) 12·5%,有2次检出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两种致病菌, 1996年2次水污染20份样品有16份污染超标占全年5·2%,有1次检出痢疾致病菌, 1997年1次水污染10份样品有6份污染超标占全年2·0%,未检出致病菌。

2·2 由于水源污染,供水设施卫生防护不健全,水质消毒不彻底等造成水污染,为了防止水污染,采取以下措施:

2·2·1 供水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禁忌疾病不得上岗,并要加强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2·2·2 对水质做到有效的净化和消毒。

2·2·3 造择良好的水源、加以合理的卫生防护〔9〕。……定时进行水质检验、水源卫生学调查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做到跟踪治理同步进行。

2·2·4 对贮水设施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切断溢流管。

2·3 1995年至1997年3年水污染,每一次被发现后,立即停止供水,对污染源进行彻底治理,连续三次采样检验,检验结果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水,并要在恢复供水后,持续消毒一个月(余氯0·4mg/L),对病人进行治疗并控制疫情蔓延,在肠道传染病潜伏期内进行随访,密切观察。由于水污染事故原因确定并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没有继发病例,也没有发生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各水源供水情况良好。

2·4 水污染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如1997年6月19日大什字街142号楼水污染, 142号、141号、144号三楼居民900人左右,发病100人,发病率占11·1%,表现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烧等症状,因此不可忽视水污染、要预防水污染,另外从表可以看出我区水污染率呈下降趋势,说明水质情况正在变好。随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管理和防护要受到重视逐步使居民饮上量足、质好的水。

参考文献

〔1〕林新,张海云等·饮用水卫生管理人员必读·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 (1): 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6, 10 (1): 82~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6, 10 (1): 82~8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6, 10 (1): 84~9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4, 9 (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6, 10 (1): 8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50—85·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4, 9 (1): 28

篇6

关键词:水污染 控制 规划 水质 改善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优规划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问题,从解决问题的途径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优规划问题,第二类是规划方案的模拟问题。最优规划问题简单来说是:应用数学规划方法,科学地组织污染物地排放或科学的协调各个治理环节,以便用尽量小的人为代价达到规定的水质目标。

当前,在我国应用系统分析技术研究水污染控制问题尚处在初级阶段。在这一研究工作中,掌握必要的现代技术是其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把这些技术和我国的国情,以至每一个具体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做出一个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规划。

评价区域规划方案的优劣,必须建立一个优化用的经济目标函数,目前由于水质改进所带来的效益不易定量估算,因此最优化的目标函数经常只是一个费用函数。所以,下面将建立污水处理工程费用函数,在水质约束和技术约束条件下,寻求费用最小的控制方案。

二、费用函数的建立与讨论

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寻求水环境质量,这是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的核心思想。也就是说,经济是评价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好坏的最基本依据。

从费用—效益分析看,水污染控制所去除污染物的总量与效益和费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去除污染物量越大,临界费用越大,临界效益越小(临界费用和效益是指去除单位污染物所需费用价格和所得的效益价格),其费用—效益函数曲线见图1.3-1,其中存在一个最佳水平点Q0,当污染物去除量为Q0(吨)时,净效益(即效益减去费用)为最大。最佳水平点相当于图中两条曲线的切线平行时,这两个切点连线在横轴上的焦点。

图1.3-1 污染物去除量与单价

Fig.1.3-1 The pollutant disposal amount and unit price

图1.3-2 污水处理费用的规模与处理效率的经济效应

Fig.1.3-2 The expenses of sewage treatment scale and ecomonomic effects of treat efficiency

污水处理活动的费用与污水处理的规模及污水处理的效率相关,如图1.3-2描述了这三者的关系,这是一种三维的结构。当污水的去除效率固定时,规模的经济效应如图中的C(Q)曲线所示,即处理水量(m3/d )增加时,总费用随之增加,但处理污水的单价(万元//m3/d)却降低,相当于图中曲线C(Q)的斜率随Q的增加而由大变小。当处理规模固定时,处理效率增高,污水处理费用增加,单位污染物的污水处理单价也增高,由此可见去除同样的污染物量,采用低级处理比高级处理经济。

协调好各种关系,从而达到既可以满足水体水质要求,又使系统的总费用最低,这是研究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鉴于水质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不易定量估算,目标函数通常只是费用函数。因此,建立适当的费用函数是很重要的,它将为最优化方案提供评价的依据。

三、水体改善措施

1、在污染治理方面

(1)选择无污染排放或减少污染排放的新工艺,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污量,降低排污浓度。

(2)建立单独的污水处理设施,如污水处理设备、小型的污水处理站,或污水再生站等,改善排水水质。

(3)对垃圾进行集中处理,禁止向沿河岸倾倒生活垃圾和杂物,脏腐物等。

2、在防治方面

(1)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以便有利于环境的长远保护。清洁人员应及时对两岸的垃圾进行清理,对水体中废弃物进行打捞,防止水体污染。

篇7

我们通过精心的设计和计算,和其他的设计方法反复比较,用最少的钱建最好的桥,做到消耗材料最低,做到造价最低,运营及养护和维修费用、工期长短等综合效益我们在考虑经济的同时也须考虑。但施工上的考虑最重要,我们要用最先进的施工,用最快的速度,不行在条件允许时就是用机械化和工业化施工,采用标准化的装配,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工人失事的现象,为了保证工人的安全和桥梁在施工状态的安全和可靠,设计人员要负起责任来。再一个就是美观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逐渐增高,为了追赶这样的时态,我们通过建筑的外形线条,是建筑物看起来像音符一样有节奏感,明暗交替,不至于造成人们对它的厌恶,做到十个字,分清主次,局部服从主体。正如林同炎说的,一座桥要用上几百年,盖的不漂亮,以后看腻了怎么办。未来桥梁的设计趋势将会更大、更长、更经济、更美丽。

对于大桥的建设,无论是建前对环境的污染还是建后对环境的污染,我们必须都得注意,因为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在做什么之前都要保证环境的不被污染。现在可以笼统地说,但对于那些特殊情况就另说,比如桥边有重要的自然景观,或有国家级保护动物等。建设时,主要包括施工人员产生的不必要垃圾。例如像我们吃饭时剩下的白色垃圾,做饭时产生的空气污染,还有就是建桥时,用材料产生的不必要垃圾。像这些,工人们都要进行定期清理。建后,就是可能会产生水污染或空气污染。首先是我们买的材料是否安全,如果购买材料不安全,空去污染、水污染就会接踵而至,然后导致水中生物死亡。施工机械的含油污水及油料泄露造成油污染;适用的材料中可能含有某些化学制剂,进入水资源后,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鉴于这些污染,我们要及时的发出改进措施,首先在建桥之前,我们就得全面的考虑这些环境污染,做好设计图,使大桥与环境更好地融合,签合同,合同与保护环境有关,如果没达到要求,将予以赔偿,建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什么排污水措施的畅通啊,工地的干净环境啊等等,设监工职位。在建桥过程中我们可能对设计图有所改进,此时必须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地形和人民,制定可行有力的环保措施。以上都是最普遍的防护措施,对于特殊的,如在不同的季节施工有不同的预案,不同的地质。比如水土流失多发地段也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恶性水土流失造成环境污染。还有就是排水沟的挖段,防止施工时泥浆渗入水中,使排水渠道堵塞。软基段建好后必须要平整并且压密这些最主要是我们要防止水土流失,尽最大可能,就算是用塑料布或草席都要预防。划定规范的用地范围,要求还耕的土地,我们必须控制取土的量,地表的农作物或杂草清除时不能烧,防止发生火灾。在取好土地之后,要平整好场地,修正边沿,种上草或植物,防止水土流失,对于荒地,上面堆的土不能过多,要修理成规则的面。必须记住无论在哪设计弃土场,弃完后,必须修整边沿然后绿化,也可防止水土的流失。近年来,桥梁工程环境保护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早期的一些较粗糙的建筑设计常常诱发地质病害,防护加固、地基处理又加大了工程费用,自然环境被破坏,造成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种种迹象都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在做工程设计时,应尽可能的做到环保优先,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设计时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因地制宜的选择最适宜的结构型式,力求建设环保桥梁。

桥梁作为连接两地交流的重要建筑,衔接着两地人民的生活,促进着两地的交通和经济发展,也成为了两地之间一处风景,不仅要注重安全与实用,还要统筹兼顾环境保护的责任。所以在桥梁设计过程中,应本着绿色建筑的理念,因地制宜的选择材料和结构型式,准确计算,精心施工才能设计出坚固、美丽又环保的桥梁,为人类发展提供和谐美好的便利,以响应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号召。

作者:杨阳 单位:辽宁乾成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篇8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环保

公路工程一般来说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其改变了原有地形、地貌,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破坏地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污染水源;施工期间,施工机械噪声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建筑材料存放、运输易造成空气污染等。本文对公路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工作做出有益探讨。

一、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公路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主要产生以下负面影响:

1.破坏地表,造成水土流失。公路施工中必然开挖地面,破坏地表和地表植被,使地面裸露,最易引起水土流失。如不及时加以防治,泥土易被冲走,造成沟渠中泥沙沉积,从而水源也受到污染。

2.空气污染。堆放石灰或砂石料场、沥青或水泥混凝土料拌和厂会产生大量灰尘;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若防护不当也易产生灰尘或粉尘。此外,在干燥季节,路基施工过程中泥土、石灰或粉煤灰因干燥会产生扬尘。这些都会造成空气污染。

3.水污染。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水污染,如冲洗建筑材料、清洗施工机械、施工油料和燃料存放不当、有害物质的不当处理等;还有生活用水造成的水污染。

4.噪声污染。主要是施工区域靠近居民区时,施工机械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对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还有公路工程加工场所产生的噪声等。

二、施工中环保管理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控制应引起高度重视,严格管理。在施工阶段,建设单位要组织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与监理工程师配合,根据环境保护设计的要求,指导、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活动,确保施工计划与进度、环保投资使用、环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防止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1.建立环保监督机构。建设单位应主动与环保行政职能部门相配合,成立环境保护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施工单位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于不利于环保的措施和操作程序提出意见,并监督进行整改。

2.进行施工期间的环保监测。施工期间,由环保行政职能部门对施工过程中的毁林占地、水土流失、噪音污染、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景观破坏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于出现超标或不利于环保的严重行为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采取补救措施,严重者应追究法律责任。

3.发挥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作用。监理工程师在环保管理中的作用很重要,不仅要抓好合同、进度、质量和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还要负责对施工单位的环保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程设计中不利于环保的各种工程隐患;检查环保工程设计是否得以实施、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检查环保工程资金的使用是否落到实处;配合环保职能部门做好施工期间的环保检测和监督工作。此外,对于施工单位存在的造成环境严重破坏和污染的施工活动,监理工程师必须依据相关环保法规、政策规定加以严格控制,并责成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三、施工中环保工作措施

(一)减少水土流失措施

1.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的坡度;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

2.在选择土石方堆放位置时,多余的土方尽量就地用来整理坡面,当不得不外运时,应该运至无自然保护价值的规定场所,弃土不得破坏或掩埋地表植物,弃土场应进行绿化设计,以便及早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当弃土堆高度较高时还应进行护面设计并应设挡土构造物以免将来发生坍塌。

转贴于

(二)防止空气污染措施

1.施工现场垃圾要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严禁随意抛洒而造成扬尘。临时施工道路面层可采用礁渣、细石沥青或混凝土以减少道路扬尘,同时要随时修复因施工而损坏的路面,防止浮尘产生。

2.在施工现场,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因尽量采取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严密遮盖,卸运时需采取措施以减少扬尘;现场搅拌设备,必须设封闭式围挡及安装喷雾除尘装置。

3.运输车辆不得超量运载,运输工程土方、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装材料不得超过车斗上沿,运输车辆驶出施工现场前应将车斗和车轮冲洗干净,防止带泥土的运输车辆驶出现场并遗撒渣土在路途中。

此外,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设专人负责现场洒水降尘和及时清理浮土。

(三)防止水污染措施

1.凡需进行混凝土、砂浆等搅拌作业的现场,必须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排入沉淀池内经两次沉淀后,方可排入沟渠或污水排放管道,也可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水河流和污水管道。

2.路基清除淤泥表土时,应回收到路上处理或运到指定地点堆弃;弃石弃土应运到合理地点,不得任意堆放,更不能淤塞河道;对桥梁围堰施工,应注意围堰土在施工结束后的清除工作,避免阻塞河道进行(下转第72页)

3.施工现场临时食堂排放污水时,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4.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和油料库,油库地面和墙面要做好防渗漏的特殊处理,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而水体。

(四)防止噪声污染措施

1.凡在居民区稠密的地方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建立施工不扰民措施,若遇到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时,因按规定办理有关夜间施工许可证明。

2. 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产品加工和制作作业应放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

3.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特别是杜绝人为敲打、叫喊等造成的噪声,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四、结语

公路工程必然要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公路施工中加强环保工作势在必行。公路施工环保工作要从源头抓起,首先要有环保观念,在公路设计阶段就应重视环保措施,并在公路工程开工前,就制定一套完整环保制度,为公路施工环保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在公路施工中更要切实执行环保措施和制度,将环保落到实处,将公路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篇9

第一条为了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地表水体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本省管辖的海域环境污染防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

第三条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生活和农业面源等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水环境保护目标和年度实施计划,增加水污染防治资金投入,确保水污染防治的需要。

水环境保护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污染水域的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国土资源、卫生、建设、农业、渔业等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做好辖区内饮用水安全、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并配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做好水污染防治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检举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并对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划和标准

第七条省环境保护、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有关主管部门根据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和水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情况,编制《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以下简称功能区划分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经批准的功能区划分方案是制定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基本依据。

第八条防治水污染应当按照流域或者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以及其他跨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批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本省行政区域内跨设区的市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由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省发展改革、水行政等主管部门和有关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编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国务院备案。

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跨县(市、区)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织市环境保护、发展改革、水行政等主管部门和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编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国务院备案。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证本行政区域水体和出境水水质符合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监测和保护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条依法制定的水污染防治规划是防治水污染的基本依据,规划的修订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和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安排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规范开发建设,协调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环境保护工作。

第十二条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水环境保护的需要,对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标准;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

第三章饮用水水源保护

第十三条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调整和饮用水水源的保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涂改或者擅自移动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

第十五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禁止堆放、存贮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饮用水水源的实际需要,在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相邻的公路或者航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运输危险化学物品的车辆和船舶发生事故污染饮用水水源。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设饮用水备用水源,保障应急状态下的饮用水供应。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治理,安排资金,扶持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促进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

农村自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由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会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措施,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九条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可能威胁供水安全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责令相关排污单位采取停止或者减少排放水污染物、停产整治等措施;可能威胁下游地区饮用水供水安全的,还应当及时向下游地区通报。

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的,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向社会有关饮用水水源污染状况、应急措施和恢复供水的信息。

第四章生态建设和污染控制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生态功能保护的需要,对下列区域、水体依法划定保护区,并采取措施,保证区域、水体符合功能区要求:

(一)主要河流源头区;

(二)重要渔业水体、保护生物物种资源的水体;

(三)风景名胜区水体;

(四)重要的湖泊、湿地;

(五)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森林;

(六)其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价值的区域、水体。

依法划定的保护区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一条水环境功能确定为一、二类水质水体的流域上游(含支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环境保护的需要,规定禁止或者限制建设的项目。已建成的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项目,应当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关闭。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府应当根据生态保护的目标、投入、成效和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区域协作等方式,建立健全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和江河、湖泊、水库上游地区以及有关生态保护区区域的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加大补偿力度。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机制,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广节水减污技术,依法淘汰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控制化肥、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功能区水质保护要求,依法划定畜禽养殖的禁养区和限养区,并向社会公布。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收集、存贮、利用或者处置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养殖排泄物。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排放标准排放水污染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在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处理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财政补贴、减免费用等扶持措施。

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具体标准,由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省农业主管部门确定。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推广使用标准化水产养殖技术,合理确定水产养殖规模、品种和密度,预防、控制和减少水产养殖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第二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江河、湖泊、运河、水库、渠道、河道、沟池等开展清淤保洁工作,提高城乡水环境质量。

第二十八条新建、扩建、改建有水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批准文件中明确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应当报经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第二十九条向环境或者向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设置规范化排污口。

禁止私设暗管或者采取其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第三十条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制度。

省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要求,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县(市、区)人民政府。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生态保护目标、水环境容量、水环境质量状况等因素,合理分解落实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对水质不符合功能区要求的地区,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增加其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削减指标。

第三十一条下列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申领排污许可证后,方可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水污染物:

(一)排放工业废水、医疗污水的;

(二)运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

(三)排放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水的;

(四)向环境排放餐饮污水的;

(五)其他依法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的。

第三十二条企业事业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已通过竣工验收;

(二)有保证设施正常运行的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人员;

(三)有污染事故应急方案,并配备应急处理所需的设施和物资;

(四)重点排污单位已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企业事业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证明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由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环境容量、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以及排污单位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等因素,商同级有关部门确定。

第三十三条排污许可证应当载明允许排放的水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地点、排放方式、排放时间和排放去向等内容。重点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证还应当载明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削减数量和时限等内容。

排污许可证的有期限应当根据排污单位所属行业和污染控制要求等因素合理确定,最长不超过五年。其中,位于环境敏感区的企业事业单位,其排污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超过两年。

第三十四条排污单位通过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等措施削减依法核定的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指标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补助。

逐步推进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偿使用和转让。在实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同一流域内,依法有偿取得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并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排污单位,完成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指标后,通过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等措施节余的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指标,可以依法有偿转让。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五章污染治理

第三十五条城镇污水应当集中处理。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完善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加强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

乡、村应当根据当地实际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改善农村水环境。

第三十六条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接纳工业废水的,其处理设施应当具备相应的处理能力。

第三十七条向环境或者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的,不得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第三十八条向环境排放水污染物的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征收标准缴纳排污费。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达到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缴排污费。

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排放标准并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不再缴纳排污费。

超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水污染物的(含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向环境超标排放以及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超标排放),除按照本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处理外,排污单位应当根据国家和省规定加倍缴纳排污费。

第三十九条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发现纳管水质超过纳管标准时,可以采取关闭超标排污单位的纳管设备阀门等有效措施防止总排口出水水质超标,并及时报告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水污染严重的流域、区域,划定重点监管区,确定重点监管的行业和企业,限期整治。重点监管区未达到整治目标的,应当暂停审批或者核准流域、区域内新增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

第四十一条水环境质量因严重干旱等不可抗力原因达不到功能区水质要求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排污单位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排污单位采取限制生产、停产等强制措施,确保功能区的水环境质量。

第六章环境监控和应急处置

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水行政、国土资源等主管部门,根据水环境保护的需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立环境监控体系,完善环境安全预警预测系统,提高相关部门之间的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和动态跟踪评价水平。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掌握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变化趋势,统一水环境质量状况信息。

第四十四条排放工业废水的排污单位、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建立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制度,记录设施运行和维护情况、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及相关监测数据。

第四十五条重点排污单位设置的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应当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重点排污单位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的,其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还应当与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联网,并提供在线监测数据。

第四十六条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制定本单位的水污染事故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应急方案应当报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化工、医药等生产企业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要求配备事故应急池等水污染应急设施,防止水污染事故的发生。

第四十七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当事人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控制或者避免污染事故,并向所地人民政府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通报水行政、建设等有关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水污染事故受理电话。

第四十八条负责水污染事故应急和事故调查处理的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海事、农业、渔业、水行政、国土资源和安全监管等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应对突发事件的要求,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做好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

第四十九条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事故和纠纷,由有关人民政府或者相关主管部门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或者相关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第七章执法监督

第五十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人员应当为被检查单位保守商业秘密。

排污单位造成严重水环境污染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依法对有关设施、设备和物品采取查封、暂扣措施。

第五十一条排污单位拒不履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作出的责令停产、停业、关闭或者停产整顿决定,继续违法生产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作出停止或者限制向排污单位供水、供电的决定。

第五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将排污单位遵守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情况纳入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及时公布重大水污染违法情况。

第五十三条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未按要求完成重点水污染物总量削减和控制任务的设区的市、县(市、区)定期向社会公布。

设区的市、县(市、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未按要求完成重点水污染物总量削减和控制任务的排污单位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五十四条上级人民政府及其行使监督管理权的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行使监督管理权的主管部门水污染防治行政执法的监督。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水体污染的排污单位,当地人民政府及其行使监督管理权的主管部门未依法作出处理的,上级人民政府及其行使监督管理权的主管部门应当责成其作出处理或者依法直接作出处理决定。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同级其他部门,对造成水体污染的排污单位未依法作出处理的,可以提请本级人民政府责成其依法履行职责。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六条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堆放、存贮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除污染物,并可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清除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指定相应单位代为清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第五十七条排污单位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罚款数额最高不超过一百万元。应缴纳排污费按年计算。

第五十八条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省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但罚款数额最高不超过二百万元。应缴纳排污费按年计算。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超过国家或者省规定的排放标准排放水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但罚款数额最高不超过五万元。应缴纳排污费按年计算。

限期治理期间,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限期治理的最长期限不超过一年;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

第五十九条排污单位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进行试生产,或者未按规定要求试生产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试生产,并可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条建设项目无环境影响评价批准文件,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并建成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限期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条件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提请有关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第六十一条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无排污许可证排放水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排污、限期补办排污许可证,可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依法不予核发排污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第六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按要求完成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和控制任务的;

(二)未按规定完成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或者产品任务的;

(三)违反国家和省有关产业政策审批、核准项目的;

(四)违法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违法审批排污许可证的;

(五)未按规定实施行政处罚或者违法采取行政措施的;

(六)未按规定制定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未按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措施的;

(七)接到对环境违法行为的举报后,不及时履行执法职责的;

(八)因监管不力造成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长期或者严重超标排放的;

(九)其他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行为。

第六十三条排污单位违反规定排放、倾倒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非法处置危险物质,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可以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拘留处罚。

拒绝、阻扰、妨碍环境监督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理。

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10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环境的影响;环保措施

1 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破坏地表,造成水土流失。道路桥梁施工中必然开挖地面,破坏地表和地表植被,使土石,最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如不及时加以防治,泥土易被冲走,造成沟渠中泥沙沉积,从而水源也受到污染。

(2)空气污染。堆放石灰或砂石料场、沥青或水泥混泥土料拌和厂会产生大量灰尘;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若防护不当也易产生灰尘或粉尘。此外,在季节干燥时候,路基施工过程中泥土、石灰或粉煤灰因干燥会产生扬尘。这些都会造成空气污染。

(3)水污染。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水污染,如冲洗建筑材料、清洗施工机械、施工油料和燃料存放不当、有害物质的不当处理等;还有生活用水造成的水污染。

(4)噪声污染。主要是施工区域靠近居民区时,施工机械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对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还有道路桥梁工场所产生的噪声等。

(5)桥梁施工对大气污染。桥梁施工中大气污染也不容忽视,施工过程产生的粉尘不制约周边的植物的生长,还威胁着工人及周围居民的身体,粉尘长期吸入肺内轻则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重者会危及人的生命。

(6)桥梁施工中的生活垃圾。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生活垃圾,并且缺乏对垃圾的合理处理,导致施工现场垃圾堆积现象严重,影响施工及周边环境。

2 道路桥梁施工的环保措施

2.1 加强企业员工环保环保意识

相关部门要加强道路桥梁施工环保宣传的力度,通过展宣和教育培训的方式加强全员环保意识,在施工前期让员工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真正的意义,唤起员工自觉参与环保工作当中。在员工培训上要重点强调环保施工的要求和施工方法,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保证实施效果。

2.2 对施工企业的环保监管

道路桥梁施工中,往往以毁林占地为前提,在施工过程中对大气和水土资源造成污染等,需要相关部门予以监管。环保局负起自身责任,严格监管道路桥梁施工项目,发现问题及时下令整改施工单位。严重者可使用法律手段强行监管,保障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加强施工设备和技术创新

道路桥梁施工中产生的污染物如粉尘、噪音、废水、废渣等。可以通过不断创新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予以缓解,创新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不但能提高工程质量,还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防止水污染措施

(1)凡需进行混泥土、砂浆等搅拌作业的现场,必须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排入沉淀池内经两次沉淀后,方可排入沟渠或污水排放管道,也可回收用于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河流和污水管道。

(2)路基清除淤泥表土时,应回收到路上处理或运到指定地点推荐;弃石弃土应运到合理地点,不得任意堆放,更不能淤塞河道。

(3)施工现场临时食堂排放污水时,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地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4)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和油料库,油库地面和墙面要做好防渗漏的特殊处理,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漆的跑、冒、滴、漏。

2.4 噪音污染防治措施

(1)控制施工的时间。应严格控制施工时间。白天进行施工,晚上探讨施工问题或休息。高噪声施工尽量避开上课和午休时间;不能夜间开山放炮;将产生强噪声产品尽量在车间内完成。(2)施工的地点远离居民区。噪音较大的施工场所,要远离学校、医院、幼儿园、敬老院以及居民区200米以上。若满足不了要求,也必须对强噪声源进行消声和隔声。(3)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发出的噪夏本好宁波市交建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315176声。

2.5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防止材料散漏污染。材料仓库周围设置导水沟,防止雨水浸湿物料,致使物料随水流流失。沥青、油类材料、化学物品等易产生污染的材料在存放过程中,也应放远离水源。(2)各种混凝土、水泥等拌和场、砂石场应远离饮用水源设置,并在场地周围设置隔离栅和沉淀池,隔离砂石,并将污水集中到沉淀池,集中进行沉淀处理。(3)在做防渗和加固处理时,对化学材料选择上,以毒性小、污染少为主要原则,严禁将化学制剂浆液流入饮用水源。

2.6 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水泥和石灰等粉尘比较大,可采取洒水降尘和材料装袋奖尘的方式,进行存放和运输,减少空气中的扬尘;在散装材料运输中,一定要对材料的进行遮盖,减少材料散落,减少运输中粉尘污染。(2)各种拌和场都应设在下风向,并远离工作和生活区,拌和场的一线施工人员必须配带口罩,并实行轮班工作,组织定期体检。(3)沥青烟气对人的身体有害,因此应避开生活区,同时要保证沥青拌和设备的密封,防止泄漏污染环境。(4)对粉尘较大的施工现场,需要配备相应除尘和净化设备,减少施工人员粉尘的吸入,减少大气污染。

2.7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道路桥梁施工尽量避免水土流失,在施工建设很正宗应以防为主,边施工边防治,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护相结合,最大程度减少水土流失。(1)严控土石方施工范围,尽可能利用土石方,尽量减少对施工范围外植被和土壤的破坏。取土也要做到一边取、边平整绿化,并及时还耕。(2)较大的填挖方工程要避开雨季施工,避免水土流失,在雨水汇集处施工时或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段设置沉淀池,当雨水流经时减慢流速使泥沙下沉,防止水土流失。(3)弃土渣排水和挡土堆放,对水源污染和赌堵塞,因此在存放弃土弃渣时,合理选择弃土场,要尽量不阻塞河流、不压埋植、不破坏农耕等景观。同时也要避免山体滑坡和地基下陷。(4)开辟道路施工时要保持边坡稳定,尽量避免泥沙入下游河道,注重保持公路沿线水土保持能力。在开辟施工道路时可能会破坏耕地、林地等植被,因此,应事先规划好施工路线。要以减少植被破坏为首要前提,如有现成路线,尽可能使用已有道路。如无现成道路,施工中应严控边界的施工,并绕开生态敏感区。(5)对施工边界的土质边坡,应采取临时防护,条件允许下,尽量采用生态防护办法,可通过施工过程中及时复绿的办法进行防护,在气候条件比较差的地方,采取防土壤侵蚀办法,避免土壤的自然侵蚀。施工前记录施工之前的初始地貌,可有详细文字、图片和影像记录作为日后恢复依据;施工中边施工便复绿;施工结束后,去除硬化地面,回填熟土恢复临时占用土地的初始使用功能。(6)集中存放土料,不能随意设置小料场,这样不但对植被产生破坏,导致滑坡;还影响环境美观。

2.8 使用新型环保的材料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中,采用一些环保型施工材料,也可较少对环境的影响。环保材料一方面能满足正常施工需求,一方面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因此选用绿色施工材料的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安全。道路桥梁环境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相关施工管理人员要充分重视,并从自身做起,强化环保意识,交流环保实践工作,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