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的步骤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设计的步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设计的步骤

篇1

主题酒店的出现,不仅是对酒店设计理念的一个质的飞跃,它还使得酒店设计中高度同质化的装修装饰风格进行了一次颠覆。本文正基于此背景进行探析研究,对于丰富和壮大现有理论研究成果,促进主题酒店环境设计发展有着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主题酒店环境设计概述

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一个整体,共同享受着同一片天空、同一片海洋和许许多多可再生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人类进化的进程也是人类改变环境的进程,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我们逐渐开始用艺术的手段来改变周围生存环境,优化和完善我们的生存空间。

时至今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公众的需求也在不断的精细化,它体现在国民需求的各个领域,因而传统意义上的酒店环境设计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公众对此的需求。酒店环境设计日益精细化、个性化,由此产生了更为适应人们需求的主题酒店环境设计理念,这种设计理念的出现正是人类本身的进步追求。

主题酒店环境设计的现状分析

主题酒店在国内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它的环境设计理念从前期的模糊探索到现在初步形成概念,由浅至深,由理论到实践,由效仿到创新,经历了十年的时间。在这不算长的时间里,国内的环境设计逐步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设计理念。

1.主题酒店的环境设计正逐步加深个性化和特色化

在市场需求、行业自身发展以及政府鼓励等多重因素促使下,酒店环境设计逐步个性化和特色化已经在行业内形成了共识。个性化、特色化设计不仅仅指一种艺术表现模式,它所展现出的除了物质表相,更多的是一种主观设计理念,在此间,通过加深环境设计,使主题酒店展示出更为突出的个性化、特色化,达到公众追求去同质化的需求。

2.主题酒店的环境设计正逐步加深舒适性

主题酒店出现的本身就是市场需求的产物,针对舒适性展开的环境设计更是贴合需求的中心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舒适性也可以成为主题酒店卖点,是主题酒店提升自身价值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加深人们舒适性的环境设计包含了众多针对性较强的设计元素,包括色彩的运用、家具的摆设、园林景观的搭配等,都是设计的重点。

3.主题酒店的环境设计正逐步与绿色环保相结合

近年来伴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地政府都在呼吁大众注重环保,都在提倡在人们的生活中尽可能的采用绿色环保材料,环境设计的绿色环保性就是随之而产生的一个新新的设计理念,它与传统的设计理念有很大的区别,不仅要满足人们的感官需要和使用需要,还要做到对自然环境的低破坏。当下,绿色环保设计已经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它是整个设计理念的进步与革新,因此许多主题酒店也逐渐把环境设计向绿色环保靠拢。

主题酒店环境设计发展新趋向

在日趋激烈的酒店行业竞争中,主题酒店应该以独特的环境设计为基础,整合利己资源,冲破固有的设计枷锁,找到新的突破口,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以它独特的环境设计主题风格在酒店行业占领一席之地。

1.主题酒店环境设计与经济性酒店相结合

消费层次的不同对酒店类型的需求也就有所不同,物美价廉是目前我国国民的主流消费模式,如果单从这点出发,主题酒店在这一点的竞争力上就不如经济性酒店,从而使得主题酒店失去了主流消费市场。设计本身就不是一层不变的事物,这里要提出一个概念,就是把主题酒店和经济性酒店从环境设计上融为一体,可以使主题酒店更加迎合市场需求。经济性的酒店可以在环境设计上增加一些音乐和书籍元素,这就使得整体档次上升,也可以从别的方面入手,通过小的改变使得自身向主题酒店靠拢。主题酒店可以从废物利用的角度出发,把废物的二次利用融入到主题设计当中去,既可以节省支出又可以以此为卖点当做主题。

2.主题酒店环境设计与旅游景区的主题相结合

旅游业在我国已经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政府对旅游行业的支持,旅游行业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又一大亮点。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处在和它同一个产业链的酒店行业也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时机。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因地制宜”,主题酒店的环境设计也应该贴合当地旅游景区的特点进行设计。在环境的设计中,应该结合景区现有的特色,充分利用周围可利用的资源,不必盲目的追求规模而忽略了设计本身所要体现的意义

主题酒店环境设计的几点建议

1.提升设计定位的精准性

主题酒店的环境设计不是天马行空的自由想象、任意发挥,它受到来自许多不同放面的影响,首先要做的就是主题酒店的定位。突出的、精准的环境设计风格是主题酒店的灵魂所在,明确主题酒店的定位才能更加使得环境设计贴合自身需要。在主题环境设计的定位上,应当使人觉得愉悦、舒适。同样应该考虑进去的还有酒店的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等。

2.实现设计展示的多方位性

篇2

【关键词】独立本科;校企合作;环境设计专业

一、引言

近年来,独立本科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率低,就业质量整体不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与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大环境有关外,还有就是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不受企业、用人单位欢迎。

二、转型初期制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因素

在转型初期制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主要因素大致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与实践课时设置不够合理。独立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在转型初期,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关课程设置逐步进行了调整,削减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加强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课程设置大而全,千校一面的“同质化”现象[1]明显。课程设置沿袭传统大而全、重点不突出缺乏特色,结果导致分配在每门专业课尤其是专业实践课的总课时不能满足课程学习所需要的课时要求,理论与实践课时设置不合理制约了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2.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由于自身原因以及环境因素,以及受传统教学模式侵多年,独立本科高校的学生相对来说普遍自制能力与自主学能力较弱。而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不够,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不能被充分调动,自主学习潜力与能力不能得到很好挖掘与培养。3.学生团队合作与服务意识淡薄。在团队合作方面,目前的大学生独生子占大多数,家庭成长环境使其大多先天缺乏与他人合作与分享的习惯与意识。同时,我们的社会目前还没有形成社会成员义务服务社会的长效培养激励机制与成熟环境,因此学生团队合作与服务观念与意识比较淡薄。4.转型初期校企合作开展缺乏广度与深度。在转型初期,独立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尤其是景观方向由于专业性质、社会大环境等因素校企合作开展往往缺乏广度与深度。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大多是私人企业或小公司,很少有规模实力较强的企业参与进来。校企合作双方约束性不强,合作中的企业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不能保证校企合作项目的广泛而深入的开展。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与实际工程项目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的有效开展,影响到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的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转型初期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探讨

(一)突出专业特色、课时合理配置

针对转型初期校企合作模式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大而全、重点不突出、课时分配不合理,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协调等情况,可在保证专业基础课课时前提下,把专业(实践)课内容有重复、应用范围窄、特色不明显的课程去掉,留下应用范围广,与当今社会发展需求关系密切,能突出专业特色的课程。鹿山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17年初对相关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景观设计方向保留《公园景观设计》、《广场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等,去掉了《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增添符合地方与社会发展需求方向的《新农村建设景观设计》。室内方向转向以《居住空间设计》为主要特色课程的家装设计,通过一系列调整,突出了特色,又满足了主干课程对理论与实践课时的需求保障。合理增加实践课时尤其是特色专业与主干专业实践课程课时,比如,结合校企合作企业项目大幅增加《居住空间设计》、《公园景观设计》课时,鹿山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把专业实践课《居住空间设计》作为改革试点课程,由48课时增加到90课时。在增加实践课时削减理论课时同时,要结合专业课程培养要求、学生特点、教学反馈等情况,合理配置理论与实践课时。

(二)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学生自身能力培养

(1)任务驱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在转型初期,如何利用校企合作有利条件,创新教学方式,寻找发现学生共同特点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形成一套约束机制,引导、帮助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逐步提升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与自我学习兴趣,最终养成能够自我约束的自学习惯。成为培养学生提升自我约束,增强自我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具体做法(以环境专业实践课程为例):课堂教学方面利用校企合作项目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与课下作业任务布置相结合。根据课程内容章节与课堂讲授进度,结合企业实际项目,以作业形式分配任务给学生,引导学生完成在课下资料查阅、企业走访、项目实地调查、调查报告撰写与PPT汇报等模块作业,并配以奖惩机制。把作业模块分成不同的比例分值,对于按时完成并完成作业质量比较好的个人或小组给与适当高的分值或加分,对于不能按时完成或完成的质量不好的学生酌情扣分直至不予及格。促使学生为按时保质完成布置的作业任务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与探究。(2)项目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团队合作与服务精神培养:大学是学生思维方式、价值观、行为准则、意志成型的重要时期,作为为社会培养环境设计人才的环境设计专业,应当将环境设计“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团队合作”的理念贯彻到学生四年专业学习始终。项目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根据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企业实际项目相结合,以班级学生分组合作、互助学习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学习方式。以《公园景观设计》这门课程为例,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该课程,真题真做。全班学生根据个人意愿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3—6人),这门课程作业分为:前期资料搜集、项目实地调查、调查报告撰写、PPT演讲、方案构思与设计草图绘制、CAD扩初图与施工图绘制、电脑建模、景观植物配置设计、效果图制作、PS效果图片、图册打印、设计作品PPT制作与演讲交流等多个步骤以及多个模块。这几个步骤及模块既前后连贯、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园景观项目设计作业任务。首先,每小组成员分别根据自己兴趣与擅长以及根据每个模块作业任务量多少来承担一个或多个模块作业任务。每个小组成员除了要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模块作业任务外,还要相互合作、互相帮助,积极配合并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完成其他模块的作业任务。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只有项目的全部模块作业任务完成了,才算是小组完成了本课程的全部作业任务,才可以给出本课程的成绩分值。校企合作下的项目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使学生与社会实际接触,整个工程项目过程始终贯彻设计“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大众”的理念,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与服务精神[2]。

(三)政、校、企三方配合促进校企合作开展

要解决在转型初期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企业合作积极性不强,校企合作质量不高,校企合作无法深入开展的情况。除了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本身努力寻找与企业的有效可行性的多途径、多方式合作方式外,更需要政、校、企三方的积极配合。因为作为企业来讲,一切活动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独立学院是教书育人为目的的半盈利性机构,在转型初期,在校企刚刚开展合作初期,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更多的企业承担帮助学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企业付出的多获取的少,因此企业尤其是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有实力的企业往往有比较健全的规章制度与成熟的设计施工与培训流程,非常有利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入开展。目前,鹿山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景观方向现有合作的景观设计公司远远满足不了专业教学与学生实习、实训、教师挂职等需求。要企业尤其是有实力的景观设计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与鼓励,比如:制定相关政策要求地方有实力的私企或大型国有设计企业必须每年承担有一定量的为地方培训设计人才的任务,积极鼓励并支持企业与相关院校合作为社会培养人才,并为此设置一定的奖惩措施。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作为学校方,一方面学院要积极鼓励环境设计专业走出去与园林景观设计企业合作,并为之创造条件与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另一方面,环境设计专业自身在积极走出去同时,要结合转型初期现有条件不断探寻切合自身发展的可行性校企合作新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适合校企共同发展、双赢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只有这样才会吸引到设计企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园林景观设计企业或单位不断加入进来。有政府政策扶持,有学校自身的积极努力,有实力雄厚设计企业或单位积极参与,校、政、企三方积极配合,互利共赢,校企合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转型初期政、校、企三方相互配合与扶持下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今后校企合作项目实施的广度与深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与保障。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与工程项目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与深入开展,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创新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服务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结语

本文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对转型初期制约独立本科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可行性方案探讨。以期能找到最佳的全面提升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作者:李秀玲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美术的深刻内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能够得到辉煌发展。美术与环境艺术是相互渗透的关系。美术传承了古老的文化艺术,而环境艺术设计融合现代建筑的多重元素。美术元素的质朴与光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能够得到情感的宣泄,环境艺术的人文色彩是通往人们的心灵之源。环境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就是它用独特的存在方式传达了一种人们的心理需求。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造就的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与美术元素的结合能够发扬古老的传统,也能创造现代的灿烂。美术元素与环境艺术设计是互为基础,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美术功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1.美术学可以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

美术功底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技能,一个建筑物的产生,与美术是不可分离的。设计的基本理念一般都源于美术功底。没有好的基础是不会设计出好的作品的。美学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在很多学科中,都有美学修炼。环境艺术设计是美学最高体现,是一门综合美学艺术。美术学理论中,关于美学的基础训练是非常严格的,美学理论从形体、结构到文化、态度,都是要服务于人的基本思维观念。美术学涉及一个民族的文化、风俗、思想、行为。例如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中,四处充满了中国元素,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够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散发出来的民族魅力是非常吸引人的。西方环境艺术中,到处充满了当地的宗教主义色彩,一个地域的文明和文化,在环境艺术上能够得到最美的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蔓延,文化融合带来了艺术的融合,环境艺术作为一个国家建设行业的龙头产业,贮存了丰厚的力量。

2.美术基本功与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相通性。

美术基本功包含了多种内容,绘画是基础,雕塑是必备学科,工艺美术和建筑美术是一种升级。美术基本功在这些基础学科基础上,融合了文学、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所以美术基本功实际上就是艺术的基本功。美术通过色彩、线条解释物体,环境艺术也是通过这些手法进行表达。美术功底与艺术功底在很多方面是重合存在的。美术基本功中的明暗、事物剖析、结构、体积都是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内容不谋而合。所以,美术艺术形象与环境艺术的表现创作是同一根基。

3.美术价值提升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

在环境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设计就是对设计风格的把我。设计风格是环境艺术的核心价值。一个建筑体系的建立,一般都是为了纪念或者弘扬某种精神。美术价值植根于厚重的文化传统,每一种色彩和每一个构图都承载着民族的使命。在环境设计中,把握和确定一定风格,决定了建筑体系的成败,同时也决定了这个环境体系的价值。环境艺术价值是可以永久流传的艺术珍品,既是有形的物质保留,也是文化内涵的永久传承。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美术价值,就是丰富了各种文明的符号,用理想和神韵表达物质的最高境界。在环境设计中运用美术设计,可以完整的体现地方特色、历史意味、自然主义。美术功底对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结论

篇4

1.1现代环境艺术的学习与应用

感悟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了解行业的方向、特点及发展趋势,认识环境设计的现实意义是环境设计专业考察实践课程的又一重要内容。由于现代环境艺术较为集中体现在发达城市和省会中心城市。因此,该专业学生通常会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针对大中型城市的环境设计现状进行考察,例如从怀化出发,向东组织怀化-杭州-苏州-上海的路线,向北组织怀化-北京-天津的线路,向西组织怀化-成都-重庆-西安的线路,向南组织怀化-广州-深圳-香港地区。考察内容涵盖城市建筑,如公共空间、居住空间、主题空间、会展空间、流行商业空间,城市景观、园林景观,城市雕塑及公共艺术,公共设施,导视系统等典型现代环境设计实例。通过观察、测量、绘制、采集设计元素等学习过程,加深学生对于实体设计的印象和理解。

1.2艺术形式认知与设计素质提升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更是一个多元整合的强信息时代。就环境设计专业而言,不但要从本专业中获取信息,还要从其他各门类艺术中吸收营养,如从现代美术、时尚艺术、流行色、新潮设计等艺术形式里吸收信息。在大中发达城市有各种艺术类展览,组织学生参观这些设计作品的展览,可从中感受当代设计潮流、分析当今设计趋势、学习经典设计案例。例如中国设计大展、北京国际设计双年展、广州国际设计周等,这些展览专业性强,可供学习的资料全面,对毕业设计的创意能起到激发灵感的作用。再如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北京的798艺术区和上海的1933创意生活中心等等,既能从中感受缤纷多彩的现代艺术魅力,又能认识传统和现代的设计文化,提高综合鉴赏能力。

2专业考察教学指导

专业考察过程是轻松愉快的,考察课程的实际教学难度也是较高的。带队教师应根据课程要求和不同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指导。

2.1发现式考察指导

一方面根据考察目标,教师预先设定一些题目供学生参考,例如“公共空间园林小品表现形式调查”、“有特点地面铺装调查”“、金属装饰材料运用调查”等等,然后指导学生进行专项收集和设计分析;另一方面,在考察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发现和挖掘新的设计要素和表现形式,通过现场观测、空间体验,完成资料收集。例如在考察中,同学们发现湘西侗族建筑“三宝”壁饰艺术很有特色,柱头挂满金匾、对联,重檐下的彩绘,有龙、凤、鱼、鸟、葫芦、花草等图案,或正梁顶上塑有双龙抢宝、丹凤朝阳等浮雕。经过采访、拍摄、测量、写生,加深了对少数民族建筑的理解。

2.2研究式考察指导

在考察过程中,不是只停留在以写生或摄影记录对象的纯视觉认知形式上,而是引导学生对设计理念、设计组成、设计表现方法作深层次的探究,采用解读性、记录与分析并重的教学形式。例如:苏州博物馆,可采用一点多面的方法对建筑形式、空间组合,景观构成,材料,表皮,色彩,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进行观察指导;还可以采用多点一面的方法,结合拙政园的案例,找到两者统一性的一面;最后通过发散式思维,做出新的设计演变、设计改造等。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构、重组及重新认识,可以加深学生对建筑实体的理解,提高在后续设计课程中的审美意识及创造能力。

2.3取经式考察指导

即以参观谈访、学科交流的形式探讨学习,获取设计经验。在考察的行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到专业的设计与美术院校参观访问,与师生进行座谈、交流,学习不同院校的教学设计思路,为设计创作取得有益经验,当然还可以到校友工作的设计企业进行互动、交流。因此在专业考察出发之前,要联系好走访的院校、设计企业,安排邀请好本专业教师进行学术讲座、与学生座谈,参观设计作品、企业工作室,与相关设计人员探讨切磋。教师可以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学生可以为设计创作取得新的信息和宝贵经验。

3专业考察课程作业

环境设计专业的考察课程作业形式易多样化。除了提交一份图文并茂的考察报告外,还应结合专业要求,加入一定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表达。在这方面,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做了一些实践探索,课程作业由“观测”、“表达”、“设计实践”三个步骤完成。

3.1“观测”

即观察测量对于考察对象,首先对其外观形态、色彩、材质、周边环境等方面进行观察,形成感性认识。然后使用随身携带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验证,掌握观察对象的准确尺度,获取第一手资料。如笔者指导的2012级环境设计专业考察课程,教师带领学生前往贵州镇远古城采风考察。在感受了古城的整体风貌后,辅导学生对当地典型的山地建筑进行重点观察和测量。例如,将中原四合院形式搬到山上改造成的山屋、吊脚楼、回廊等多种形式的山庄式院落。学生经过观测实践,不仅锻炼了自身在真实环境中的尺度感,还巩固了测量学知识,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3.2“表达”

即运用绘画技法、制图知识表现及还原观测对象的过程,如在镇远的考察中,学生完成“观测”任务后,便开始了写生及绘图工作。依据观测对象的实际形态、尺度、色彩绘制透视图,以采集的测量数据为基础绘制平面、立面、剖面图样,在二维图纸上较为完整的表达观测对象。同时借助摄影、文字记录进行了资料补充。这一阶段主要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细致的观察力。

3.3“设计实践”

即在完整理解考察对象的基础上,对其设计实质、传统设计元素、文化背景及设计局限性等方面作深入思考,并进行新的设计应用。例如,笔者带领学生结束考察后,分项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指导学生展开实验性设计。有的学生对原有建筑环境做出了设计改造;有的学生则将某些传统设计元素进行了演变并应用于新的环境中;还有的学生对镇远民居特色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制作出大量设计图样进行说明。通过设计实践环节,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达到了专业考察课程的教学要求和高度。

4结语

篇5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 应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建筑装饰业带来了一次繁荣,大量的家庭居室和高楼大厦对新颖、美观、富于个性的装饰的需求,为其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建筑装饰设计不是仅仅考虑建筑作为六面体的问题,而是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地进行多层次的空间环境设计,利用平面和空间的构成、透视、错觉、光影、反射和色彩变化等原理配合物质手段创造出预期的格调和气氛。它包括各种居住和公共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和室外装饰设计以及小区建筑环境设计。其中,室内环境设计不只是简单的装饰,也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美化,它应该是充分满足室内空间的性质和用途,并与建筑功能和建筑技术相适应,通过对空间、造型、细节、色彩、艺术品等进行综合性整体设计,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和审美价值。

人们对建筑的生态属性和人文内涵的认识逐渐有了较大的观念转变,将建筑设计中的室内环境设计概述室内环境设计属于建筑装饰的范畴,而建筑装饰是建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学的任务是构想一个带有可用空间的立体并使其尽量地漂亮和实用。早在十九世纪以前,建筑装饰是建筑学的代名词,大多数的建筑师认为,装饰是建筑艺术与单纯房屋设计的主要区别。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变革扩展了建筑的内涵,现代建筑设计的概念取代了建筑装饰,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现在,人们重新认识到建筑装饰在建筑的个性化、建筑传统的继承以及满足公众的社会心理需求等方面的意义。粉刷一下墙壁,挂几幅年画,摆几件必须的家具。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开始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腾飞。尤其到了建筑作为一个产业蓬勃发展时期,房地产业不断升温,与之相适应的室内环境设计受到重视。但一开始在一种浮躁急切的心理驱使下,室内环境设计呈现一种浮夸的风气,各种新型材料和高档物品不问主题,甚至忽视功能地拼命堆砌。经过一段时期以后,人们开始冷静下来,加上参考国外的一些优秀的设计案例,室内环境设计开始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建筑电气与室内环境设计正如主体的建筑设计需要结构、设备和电气等专业的配合,在装饰设讣中总的装饰效果是一个总的构想,由结构专业完成了硬件设施,搭起了架子,设备和电气专业负责完成软件设施,赋予这些钢筋混凝土以人情味,让他们有了温暖,能够呼吸,由硬帮帮的东西而软化活化。

一、建筑电气与室内环境设计

正如主体的建筑设计需要结构、设备和电气等专业的配合,在装饰设计中总的装饰效果是一个总的构想,由结构专业完成了硬件设施,搭起了架子,设备和电气专业负责完成软件设施,赋予这些钢筋混凝土以人情味,让他们有了温暖,能够呼吸,由硬帮帮的东西而软化活化。建筑电气的任务是以现代电工学和电子学为理论和技术基础,人为地创造和改善并合理保持建筑物内外的电、光、热、声的环境。建筑装饰中的建筑电气是建筑电气在建筑装饰中的延伸。在室外装饰装潢中建筑电气主要是完成立面照明、广告照明、环境及道路照明等,而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建筑电气的功能应用就复杂的多了。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为了配合总体设计思想,突出装饰主题和理念,建筑电气专业对所采用的照明方案(包括照度、电光源、配光方式等)的准确选择和照明器具的合理应用,能有效地加强装饰效果,渲染空间的环境气氛;同时,随着各种装饰材料的不断更新以及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一大批具有装饰表现力的开关,各种用途的终端插座以及其它暴露于室内的电气附件也朝着美观、安全、安装维修方便和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既能满足其在电气系统内的功能要求,又能在室内起到一定的点缀作用。另除了上述强电项目,随着人们对建筑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包括通讯、有线广播、有线电视、防盗保安以及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在内的弱电,还有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更增强了整个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安全性、现代性和可拓展性,符合了以人为本的宗旨。

二、照明方案和照明器具

照明设计的步骤:一是针对各种功能照明场所的视觉工作要求以及室内环境情况确定设计照度,使得在该室内进行的各项工作和活动能够舒适自如地进行,并且能够持久而无不舒适感。同时,应注意各房间亮度的平衡。对于较小房间可采用均匀照度,而对于较大房间如果只在中间设一个顶灯,就会使人感到房间变小,如果在墙上增加适量壁灯,就可以消除这种感觉。

二是根据室内装饰的色彩对配光和光色的要求选择电光源和灯具。如果室内装饰色调以红、黄等暖色调为主,则应选择色温较低的光源(如白炽灯),配合一定形式的花灯,产生迷离的散射光线,增加温暖华丽的气氛。在确定光色和照射强度时,还应能够正确显示织物材料表面、壁画、挂画、室内色彩和地毯图案等,这里除了要注意电光源的显色性,必要时设置一些射灯,对一些点景物件进行提醒照明。

三、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根据负荷容量,供电距离及分布,用电设备特点等因素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做到系统尽量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变配电所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缩短配电半径减少线路损耗。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型号、容量和台数,以适应由于季节性和工作时间造成的负荷变化时能够灵活投切变压器,实现经济运行减少由于轻载运行造成的不必要电能损耗。

2.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提高了,可以减少线路无功功率的损耗,从而达到节能目的。传输有用功率是为了满足建筑物功能所必需的,是不变的。而在供配电系统中的某些用电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灯具的镇流器以及很多家用电器等都具有电感性,会产生滞后的无功电流,它要从系统中经过高低压线路传输到用电设备末端,无形中又增加了线路的功率损耗。然而这部分损耗是可以避免的,具体方法有:减少用电设备无功损耗,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在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功率因数高的用电设备如同步电动机等,电感性用电设备可选用有补偿电容器的用电设备(如配有电容补偿的荧光灯)等。

用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电容器可产生超前无功电流抵消用电设备的滞后无功电流从而达到提高功率因数同时又减少整体无功电流。在具体工程设计中有采用分散就地补偿和高低压柜集中补偿等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照明的节能设计。照明节能设计就是在保证不降低作业面视觉要求、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减少照明系统中光能的损失,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通常的节能措施有以下几种:

充分利用自然光,这是照明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设计中电气设计人员应多与建筑专业配合,做到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光使之与室内人工照明有机地结合,从而大大节约了人工照明电能。

照明设计规范规定了各种场所的照度标准、视觉要求、照明功率密度等。照度标准是不可随意降低的,也不宜随便提高,要有效地控制单位面积灯具安装功率,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一般场所应优先采用高效发光的荧光灯(如T5、T8管)、紧凑型荧光灯及LED光源,高大车间、厂房及体育馆场的室外照明等一般照明宜采用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高效气体放电光源。

推广使用低能耗性能优的光源用电附件,如电子镇流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子触发器以及电子变压器等,公共建筑场所内的荧光灯宜选用带有无功补偿的灯具,紧凑型荧光灯优先选用电子镇流器,气体放电灯宜采用电子触发器,灯具功率因数不小于0.90。

改进灯具控制方式,采用各种节能型开关或装置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电方法。根据照明使用特点可采取分区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卧房、病房、客房等床头灯可采用调光开关,高级客房采用节电钥匙开关,公共场所及室外照明可采用程序控制或光电、声控开关,走道、楼梯等人员短暂停留的公共场所可采用节能自熄开关。

四、建筑电气设计与有关专业的协调

由于建筑电气设计中所涉及的各类管线较多,对防雷、防电磁脉冲等保护措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与其他专业特别是与结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

对于医疗建筑,应根据有关建筑设计规范中的重要技术措施及要求,在设计说明及图纸中全面、准确地体现出来。如医疗场所的应急电源,对于手术室照明和重要医疗设备等,采用应急安全电源,并与发电机组配合使用。对于要求在1类、2类医疗场所,当任一导体的电压下降幅度超过供电标称电压的10%,应急电源应自动启动。对手术室、急救室、重症监护部(ICU)、心脏监护部(CCU)、心血管造影室等1类、2类医疗场所的重要医用设备,采用由电源隔离变压器和绝缘监视设备组成的IT不接地系统供电,当第一次接地时,发出声光预报警信号。

篇6

关键词:照明;设计;建筑电气;室内环境

住宅的室内环境设计是建筑装饰的范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各项技术的不断更新,建筑装饰行业也越来越繁荣。现代的建筑对美观以及个性都有更高的追求,这也为室内环境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建筑装饰包括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室内设计主要运用电气设备在空间、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整体合计,来达到电气设备的使用功能和审美情趣。室外设计更多的是运用空间、电气、光影的相互作用,多层次的空间环境设计,充分利用各种物理原理配合各种人工设备来制造光彩绚丽的户外效果。

1建筑电气与住宅室内环境设计

建筑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灰砖白墙,没有生动的色彩,建筑电气正好利用现代电子科学的技术手段,通过人为的设计加工,创造出给人舒适感的室内环境,合理保持建筑物内外的电、光、热、声的环境。室外装饰中建筑电气主要的作用是立面照明、广告照明及道路照明,在住宅室内环境设计中,建筑电气的功能有以美观为主的,有主要为了照明的。在住宅室内环境设计中,为了达到设计的理想效果,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要合理设计照明方案,并准确选择照明器具,才能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现在市场上装饰材料的种类很多,终端插座也越来越五花八门,外观设计也越来越精美,在选择的时候也更倾向于美观,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也要考虑安全、安装维修方便,在选择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实用与美观,保证其在电气系统内的功能要求,又能在室内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2建筑电气在室内设计的原则及目标

2.1满足住宅的使用功能

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比如住宅各个地方的使用用途不同,在进行设计时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选择。

2.2从经济性考虑

对于建筑电气室内设计来说,要考虑节能问题,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选择经济效益高的项目,不要一味地浪费不必要的能量,而且也会增加运行成本。

2.3建筑电气设计要达到的目标

(1)在进行住宅电气设计方案时,所选用的电气设备要能满足居民在住宅居住期内(一般按30~50年)用电的增长,以居民远期负荷发展为依据,以居民生活用电达到中等电气化水平为目标。

(2)根据居民生活情况,使每户住宅的供电达到410kW的水平,并保证在住宅居住期内不再改造,电气安装尽量一次到位,不出现重复建设。选用质量合格的电能设备,以确保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

3照明方案的设计和照明器具的选择

3.1室内照明方案的设计

(1)根据视觉效果设计。

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确定设计照度,平衡各个房间的亮度,而不至于产生不舒适感,使得在该室内进行的各项工作和活动能够舒适自如地进行。

(2)按照色彩配光选择点光源和照明器具。

在定了住宅的色调之后,就选择能与这个色彩基调相匹配的颜色的灯光,比如如果整个室内装饰的色调以蓝白冷色调为主,就应选择色温相对比较温暖的光源,来调和整个空间的环境。配合设计一些形状独特的花灯,会发出迷离的散射光线,来达到增加温暖气氛的目的。

(3)确定照明控制方案和配电系统。

在进行电气设计图纸时,就要设置电气插座的位置,保留一定的富余度,要充分考虑以后可能会增加的电器。

(4)合理选择电力设备。

电气设备在选择的时候,要根据整个住宅的电流量,先要计算好各支线和支干线的电流,根绝最大电流选择质量过关的导线型号和截面,穿线保护管的材质和管径,必要时进行电压损失校核。选择开关、保护电器和计量装置的规格和型号。最后绘制出照明施工图,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有更改的也要反馈在图纸上。

3.2照明器具的选择

对于住宅不同功能空间,照明器具的选择也会不同,客厅的空间比较大,在选择照明器具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大一点的照明设备,而且光线要求更亮。而卧室由于是要适合睡眠,应选择光线比较柔和的照明设备,灯具也应该小一点。

(1)花吊灯

现在灯饰市场上很常见的一种装饰灯具,样式很多,外形多样,它的灯光是会闪烁的绚丽光线,适合用于客厅较大空间里。

(2)壁灯

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装饰,通常可用于卧室,安装在墙壁中线位置即可,太高了的话就没有了应有的作用。

(3)嵌顶灯

指装在天花板内部灯口与天花板持平的隐装式灯具。一般用于有吊顶的情况,其优点是天花板面整齐,节省层高,但是灯具散热性能不好,发光效率不高,不宜作为主光源,只作为主光源灯具的陪衬和点缀。

(4)吸顶灯。

吸顶灯的由来是由于灯具的上方是平的,在安装的时候,底部是完全贴在屋顶的。吸顶灯成为了住宅各功能房间的主要光源,因为吸顶灯的光是白光,照明效果好。

3.3照明设计的其它问题

(1)照明控制。

从实用与便利方面考虑,可以分别采用单控、双控和多控三种。方便使用者,比如卧室就可以设置双控开关,门口一个,床头一个,这样在床头就可以点亮或者关闭卧室的灯。

(2)电光源的选择。

在住宅室内照明设计中,较为常见的有荧光灯和白炽灯。根据室内照度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光源,比如如果室内照度要求高,用灯时间长就可以选择荧光灯,白炽灯在住宅使用中更多,因为它显色效果好,暖色成分高,容易进行调光控制,尤其是它的暖光色。

4结束语

建筑电气在我国建筑装饰领域,从理论到实践,从工程设计到安装施工,正在逐步走向专业化,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也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樊春玲.室内设计建筑电气功能与选择[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3).

[2]孟凡顺.建筑电气应急照明在住宅设计中的功能与应用[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6).

篇7

关键词:分析;设计能力;建筑方案,问题

一、任务书的解读与分析

(一)通读设计任务书

通读任务书全文是理解任务书的前提。尽快对设计任务有一个整体的概况印象。此时,首先要建立起一个设计目标的概念:包括项目、规模、地理条件等。比如要设计文化馆,必须首先把任务书通读一遍,然后在头脑里对文化馆的知识进行搜索,把问题罗列出来再去找相关资料。任务书的阅读必须仔细,将那些功能要求、特殊要求等记标在纸上,以免设计时疏忽、遗漏。

(二)理解设计任务书

理解设计任务书的核心问题,是避免方案的设计思路、设计方向在重要环节出现差错。例如,要设计一座藏书量为80万册的高校图书馆,必须抓住“高校”这个核心概念,高校是图书馆的限定条件,高校图书馆平面功能布局特点与市级图书馆、少儿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有所不同,必须结合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及行为特点来创造图书馆空间。所以理解设计任务书的核心问题,是把握好设计要点,才能做出贴合设计要求的方案。

二、方案构思与起步应按正常的设计程序

从设计进程的规律来看,设计过程要经历环境设计!群体设计!单体设计!细部设计的递进发展。因此,设计开始时,一方面应从环境设计入手,妥善、周全地做好总平面规划,成为单体建筑设计的依据;另一方面在进行总平面规划考虑时,不能只考虑外部条件因素,还要看建筑内部条件对总平面规划的制约。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建筑形象创作的过程,而建筑又处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之中。因此,所要设计的建筑是放在什么样的空间环境中,是必须在设计着手之前充分考虑。同时,在阅读任务书的过程中应建立地段条件图的空间概念,它将决定总平面图设计是否合理。建筑方案设计要从全局着手,综合考虑各种设计因素。在每一个设计阶段抓住主要设计矛盾进行设计。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是动态的,即前一设计阶段所获得的阶段性成果还要受后续过程的检验或修正。建筑方案设计是在不断解决设计矛盾的发展中,逐渐使设计更加完善,直至设计方案满足设计要求,达到最理想的目的。

三、方案生成与建构可采用同步思维

建筑设计实质上是一个不断解决设计矛盾的过程,前一阶段的设计矛盾解决了,后一阶段的设计问题又上升为主要矛盾。建筑方案设计应避免形而上学的一点论。正确的思维应采取辩证法的两点论。建筑设计分为若干阶段,每个设计阶段针对不同的设计问题展开有目的的设计活动,但是,各设计阶段又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的,它们互相渗透、互相推进设计进程。下面对设计进程中进行同步思维进行探讨。

(一)环境设计与单体设计同步思维

任何一个建筑设计都是从环境设计入手的,但是环境设计与单体设计又是互为因果、紧密关联的。这就是说,在思考环境设计的同时,既要注意到外部若干现状条件对环境设计的限定,又要预想到单体建筑要求对环境条件的影响。在研究环境设计的同时,还要不停地思考单体建筑的要求。只有在这种同步思维中及时调整关系,才能使环境设计成为有目标的设计,使单体设计成为有限定条件的设计。进入单体建筑设计阶段,必须考虑环境设计的成果。因为,这些成果既可作为单体建筑设计的外部条件而起限定作用,又是形成单体建筑设计具有特色和个性灵感的源泉之一。因此,同步思维的方法从设计一开始就应成为指导正确设计的方法。

(二)各层平面设计同步思维

在对建筑各层平面进行设计时也是同步进行思考的过程,因为有些设计因素必须几层同时进行考虑,诸如垂直交通体系的定位、卫生间系统的配置、建筑结构类型的选择等,上、下层必须同步进行设计。另外,设计要从室内空间效果去进行思维。如公共空间的大厅、大堂若要上下空间流通,那么在设计一层平面时,就必须同时考虑其上的几层平面形式、面积大小等设计问题。两者只有同步进行设计,互相调整才能达到设计目标。在考虑上下层各用房面积配置时,尽管在设计前期的竖向功能分析中已大体确定了,但涉及到具体设计操作时,还是需要上下层同时进行房间配置的设计调整,各层平面只有在不断调整磨合过程中,才能逐渐完善、对应起来。

(三)建筑设计与结构选型同步思维

个别学生在做建筑方案设计时,往往习惯于根据各房间的面积大小进行平面的组合设计,其结果造成该建筑房间的开间大小不一,致使结构系统毫无规律,十分零乱。因此结构概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加以重视。当平面设计大体功能布局已确认后,应立即着手为这个平面框架建立一个合理的结构格网体系。之所以强调结构选型要适时介入建筑设计以达到同步思维的目的,是因为它可以为方案建立一个合理的结构支撑体系,并通过结构的逻辑性整理平面的关系,调整房间的面积,使建筑平面与结构系统和谐统一起来。这里的结构整理并非因对结构选型的思考而打乱已建立起来的平面布局,而是把各房间的平面形态纳入合理的结构系统之中,整理出更合乎逻辑性、大小房间排列更有秩序性的平面布局。有些类型的建筑方案设计如图书馆建筑、博览类建筑、旅馆建筑等,应在建筑功能布局大体确定后,就要及早选择框架结构的柱网尺寸。甚至有些建筑如体育馆建筑设计,一开始可能就要先确定结构方案,以其结构构思控制建筑设计的展开。

当然,对建筑设计与对结构选型的思维先后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但这并不重要,问题的关键在于两者始终要结合起来同步进行思维。

四、方案推敲应采用图示思维

建筑方案设计初始,首先是对设计任务书进行逻辑分析,以便尽快理解设计的各相关内容。在进行设计时,并不是立即开始做平面方案,而是要运用图示思维的手段,即一边进行功能分析的逻辑思维,一边就对方案的平面布局进行思考。但是,这种思考是要借助徒手草图的方式及时迅速地记录下头脑中不稳定的、模糊的设计意向,使其成为可感知的图形,尽管这种图形是粗线条而且仅仅是一种分析符号,但随着对设计问题的越来越深入地思考,头脑中对设计问题的思路却越来越清晰、明朗。正是这种图示思维的方法,使得设计者始终保持创作激情。这种设计状态很可能使建筑设计者的设计灵感涌现,并有可能及时捕捉。一旦设计者通过图示思维理出一条方案设计的思路,平面功能布局大体得以认可,就可进入方案的深入。由于前一阶段图示思维异常活跃,基本上分析了应该考虑的设计问题,所以,以后的设计步骤将会比较顺利,设计效率和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总之,建筑设计者在建筑方案设计前期的设计构思和方案建构阶段,一定要运用图示思维的手段来进行设计,必须通过徒手草图的方式来随时扑捉设计的灵感并进行构思和深化。

五方案深化与表达

建筑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常具备以下特点:(1)建筑不是纯艺术,受科学技术条件的影响,常将形象思维方法与抽象思维方法结合使用,彼此发展成设计成果。既要有大胆的创新,又要有合乎逻辑的结论;(2)在设计要求的约束下展开思维;(3)思维被情感所激发或抑制;(4)思维受到理论、风格流派及社会审美观的导向;(5)建筑设计需要创造性思维,要有新的立意,且要求这个新的立意人们能够接受[3]。建筑创新必须深化,平面要继续深入完善,流线组织要合理化,造型需要仔细地推敲。平面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功能的分区和合理化,空间的构成和变化,流畅而简捷的流线;立面和造型要充分注意整体与协调,在融合周边建筑风格的同时大胆地创新,并注重细部的尺度与构造。当然,在方案深化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但都会在方案完善的过程中迎刃而解。

设计与表达的问题,实质上,是对设计语言运用能力的研究。所谓􀀂表达,不能简单地看成只是那些便于外行人理解的视觉材料,而是那些更加原始的、未加修饰的、但更接近设计师内心的设计表达。它是设计师们思考的结晶,也是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设计师的表达能力是他们职业活动的基础,也是有关教育活动中教与学的基础环节之一。表达设计构思的方法和风格很多,但有些基本技能则是共同的,也是必备的。如必要的技术知识、结构选型知识、功能分析知识、良好的工程制图知识(包括制图规范)、一定的素描功底、较好的速写能力以及色彩知识等。上述两者的结合是设计的基本技能。如果能做到两者很好地融合,处理起设计构思问题来则会相对简单。

篇8

关键词:初中美术;活力课堂;兴趣爱好;教学模式

一、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环境的设计,这是体现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教学环境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美术教材要求,还应该重点关注学生本身,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等信息。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内容难度太大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如果太简单学生不用动脑思考就能够回答,这样学生很难在美术方面得到进步。因此,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科学的教学环境设计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梅竹精神》这个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竞赛的教学形式,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抢答,这样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将梅竹的品质与精神了解得更加透彻,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印象,掌握绘画技巧,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对于美术这门学科来说,它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创新才是美术的灵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做一个良好的引导者。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避免直接教授学生基本的绘画技能和步骤,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探究,从而发现美术的精髓。例如,在学习《灯与光》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什么是光?学生知道灯与光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提问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进行小组讨论,之后请每组一个代表陈述,并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作品。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置,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过于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构建一个活力课堂,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篇9

一、新环境对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

(一)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

职业能力是指一个人从事职业活动的多种知识、能力、素质和思维的综合能力,包括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等。对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而言,主要表现为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两个层面。

首先是专业基础能力,我们知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人生活在环境中,环境反作用于人,环境艺术设计首先应该学习“环境”了解“环境”,明白艺术运用于环境设计中的必要性。这就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人员掌握手绘表达物体的结构、色彩、质感和实物写生的基本技能,能够手工绘制方案设计图纸,掌握物体空间造型的基本要素和形式具备敏捷的艺术设计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掌握CAD、3DMAX、Photoshop、Lightscape等设计软件的应用技能,最大程度和真实的展现自身对环境的表现。

以此为基础,艺术设计人员还应该了解装饰材料的种类、性能、用途及其工艺,以便能够合理的使用装饰材料;掌握室内设计的构思和技法;掌握多种设计方案表现方法和技巧;熟悉各种家具形式与风格、家具与环境,家具与人的关系以及材料工艺的运用;要具备指导和组织施工、分析解决装饰设计工程,园林工程实施过程中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市场调研、掌握建筑材料和植物材料的价格以及工程量的规则和计算方法;识别园林植物的种类,了解其生长发育特性,并能将其合理的应用与园林绿化中。总的来说,就是要在了解材料、熟悉工艺、熟练操作设计软件的前提下,具有室内外装修设计、展示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和模型制作的能力。也就是说新环境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必须是复合型的,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一身的新型人才。

此外,环境设计会面临客观对象的各种问题,环境设计需要协调业主、建筑工程施工、设备工程、消防工程、规划等之间的关系。因此环境设计专业人才还必须具备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二)新环境下的职业能力要求对课程设计的要求

高校是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摇篮,高校要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明确课程与岗位能力培养的关系,使教学的目的性与专业培养目标贴的更紧。比如透视基础教学可以考虑以建筑物、室内陈设等物体透视中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为主,而不是单纯的讲授透视规律;素描课程考虑侧重于形体速写而不是只画静物、人物头像和石膏等;写生课可以考虑侧重于淡彩、速写,内容上更为关注表现居民建筑、城市建筑群、集贸市场等而不是传统的用水粉画表现室外风景写生的程式。对于专业课而言,要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充分考虑课程的开课时间、先后顺序和课时安排,即满足课程设置合理性的要求,又达到使学生充分实践和实训的目的。

二、适应新环境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要点

(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和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远远不够,必须充分得到专业实践锻炼,切实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才能达到该专业的教育教学目标。传统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迫切需要在观念、内容和方法上做出重大的调整与改进,以适应社会与市场对专业设计人才的需要。笔者认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应加强应用性实践环节,紧密与市场对接,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实践活动,从而将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环节得到巩固,真正培养出具有创造性设计思维的设计师,否则,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本之木。

要特别重视建立以实践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实践教育教学模式及实践基地。实现教育教学与市场对接,与相关企业广泛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签订协议,建立长期的学生实践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践基地灵活运用书本理论知识,直接接触社会,了解市场,与各种客户打交道,在实战中提高水平,增强实践能力。通过在基地的实践,学生会在学习中更有主动性、积极性、针对性,教学效果更为显着。此外,还可以建立环境艺术设计车间、室内外设计灯光效果实验室、建筑材料工作室等专业实训室,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帮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

(二)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思维模式

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向,过去比较封闭的办学模式需要向开放型办学模式转变,与社会接轨,与市场需求接轨;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科技、环境、节能、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更新与探索;环境艺术设计是新兴的、综合型的边缘学科,设计教育还应从过去单一的学科发展向学科群的方向转变,发展交叉学科;对学生的培养应由过去重视设计技能和表现技巧的设计教育观,向综合型艺术设计教育、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各种社会职能的方向转变,从而将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成能适应多方面需要的设计、科研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设计人才。

(三)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设计就是寻求新的设计理念方案、新的空间、新的造型符号、创造新的生活环境。学校可以考虑增设系列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请在社会生产实践一线的高级技师来授课,讲授新的设计思维及社会鲜活实例。要培养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提升学生使用现代设计语言的能力。现代设计语言包括现代设计理论、现代设计观念、现代设计思维方法和现代设计形式表达。具体而言就是在技术教学领域中,注重技术原理与理论原理教学,突出培养动手能力,同时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加强计算机设计教学的建设与管理。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使学生全面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此外要拓宽教育视野,全面提高学生借鉴、吸纳异域文化精华的能力。

在理论教学领域中,以艺术原理的发生、发展文脉为基础,建立能够科学阐述产业发展和艺术设计属性关系的论证体系。有步骤地加强学生感性观察、理性思维、科学认知的学术能力。

三、改革方案有效实施的保障

(一)需要教师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多学科的知识环境艺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把建筑学、园林、室内装潢,环境绘图(如标志牌和信息公告牌)的创意结合在一起,并涵盖了社会科学、卫生保健学、环境科学和自然科学。相比其他专业设计门类,更需要从事设计艺术教学的教师自身要具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要涉及其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作为院系,吸收其他院校以及国外优秀的教育经验,是现在设计艺术教育开放式思想的体现。

(二)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商业意识和实践经历要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与市场对接,从事专业教育教学的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从事专业教育教学的一些教师,没有参与过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社会实践,很难正确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从美术院校毕业后,考取研究生,然后在学校内工作,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的工作经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传达的是美学、纯艺术的信息,而忽略了学生将来就业。我们提倡教师的关注范围是可以扩展的,除了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可以与设计公司有长期的接触与互动关系,并从中汲取最新的商业动态、设计趋势、就业信息等,这样不但可以让自己的教学增加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帮助他们制定有效可行的就业计划。

四、结语

篇10

【关键字】个性化学习;知识建构;支持服务;软件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4―0053―03

Internet和WWW的迅速发展,为传统的网络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积极研究和开发基于Internet和WWW网络教学系统,构建有效的虚拟学习环境。目前,基于web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在国内外已有不少,但是它们都分别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系统多以呈现课程材料为主,缺乏有效的交互手段;系统缺乏一定的智能性;缺乏先进的学习理论的指导;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协同性和及时有效的支持等。

针对网络教学系统的这些问题,有专家学者提出把智能技术引入网络教学系统中,构建智能型的网络教学系统。本文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人―过程,它不仅通过理解学习者正在学习的科目内容来推动在线学习,还通过提供范围广泛的面向过程的服务来协助学习者获得个性化的学习过程。过程的主要特点是它是域独立的,不需要像教学那样只了解某一特定主题的知识。

一 理论背景

当今,“学习环境”已经成为国际教学设计领域的主题词。学习环境设计的兴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教学设计领域发生的一次重大转型。建构主义思潮的涌入和学习科学的诞生打破了美国教学设计研究一直以来的平静,并由此而催生出了新的教学设计研究范式―学习环境设计。学习环境设计与传统的教学系统设计不同,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习者的主观体验、知识的建构机制和学习境脉的真实性,它主要关注如何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支撑性条件,而非现成的知识。学习环境的设计是教学系统设计领域中的新生儿,自然而然地涌现了许多学习环境设计思想,而在这些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中,乔纳森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思想在前沿性、系统性和操作性等方面均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1999年,乔纳森在瑞格鲁斯主编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中系统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构想”。他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以“学习者”为中心,特别强调在心理层面支撑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和意义制定,并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为学习者创设了一个支撑性的学习系统。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展现在学习者面前的是一个开放的问题空间。乔纳森特别强调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选用结构不良的问题,适应于结构不良问题解决的学习。因此,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者要自行选择可解决问题的子问题,并决定如何开展问题的研究,搜索、筛选哪些资料,采用哪些工具和方法,学习者对自己的行为和学习负有更多的责任,所经历的是一种自我导向的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一个主动的探究者,这种主动性可能来自学习者自发的意向,也可能来自同伴之间的相互激励。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为学习者的自主行为提供了必要的指导、脚手架和认知工具来作为支撑。以此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反思并将学习引向深入。如,乔纳森所强调的动态知识建模工具,通过让学习者利用已有知识产生有形的产品,在观察、探测中激起学习者的认知冲突,促发他们的反思和元认知认识。

二 基于软件的学习系统模型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LE)是一个丰富开放的学习环境。在此环境中,学习者不仅可以携手合作,还可以互相扶持;并且在指导学习者使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时进行解决问题的活动[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2]。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这一理论为背景,再引入过程技术,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软件支持的学习系统模型(如图1),以协助个别学习者订制个性化支持服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1 系统模块描述

(1) 电子学习空间,即学习发生的环境或场所,可能包含物理实体、工具和人。

(2) 学习者档案,记录收藏学习者的学习背景、学习风格等特征的文档资料。

(3) 软件,它是该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它不仅协助学习者获取学习材料,还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计划以及帮助他们完成学习目标,同时建议学习者参加与课题有关的在线讨论论坛,帮助学习者及时评价学习成果,进而调整学习。

(4) 学习活动,描述学习者为完成学习计划所采取的行动表现,如:写了一份报告,评估一个问题。

(5) 学习设计,设计学习计划、学习方法等学习步骤。

(6) 学习单元(UOL)数据库,UOL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用来指教育和培训的任何部分,如:一个课程、一节课、一个模块等。一个UOL由7个复合版块组成,即元数据、角色、内容、方法、评估、案例和计划。UOL数据库用来存储学生的学习情况。

2 系统过程描述

个别学习者通过网络数字设备登录到该系统进行学习,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单独在电子学习空间内进行研究学习,也可以在电子学习空间内与其他学员协作学习。在这个自由学习背景下独立与学习者进行工作,并观察和监测发生在学习空间中的事件(我们把学习空间内发生的并由个别学习者引起的任何改变看做一个事件)。自动检测这些事件,并采取行动以回应学习者。

为了为个别学习者订制支持服务,软件通过收集检测的事件并从这些事件中推导出结果,进而来建立和及时更新配置文件。不仅监测和评价个人的学习、还通过学习空间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建议或者学习意见。依据实际的学习情景和学习者的个人资料,动态地组织个别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所有与为不同学习者提供何种支持服务相关的规则,包括学习情况等都储存在学习单元数据库。该学习单元数据库包含了一个详细的学习单元设计集合,学习单元的每一部分都根据不同学习者的独特学习特点来界定如何组织学习过程以及如何达到单元学习目标,主要依照这些规则为个别学习者提供服务。

在基于软件的学习系统模型中,以建议或意见的形式为学习者提供支持服务,而不是强迫学习者采取任何学习步骤,同时学习者可以决定是否使用所提供的服务以及使用多少。从概念上来说,的工作就像一个 “建构主义老师”,他们鼓励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建构知识[3]。对于一个研究的主题,支持学习者自主开发和探索自己的学习方法,并积极构建有意义的主题理解。与此同时, 当个人有需要时他们将给个人提供自发,从而去引导学习者和帮助学习者架构学习过程。可见,在该模型中,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是受到充分地支持和鼓励的。

三 基于软件支持的学习系统模型中的类型及其任务

为了促进学习者知识建构,我们所开发的订制学习服务的是一组具有专门知识的个别人,它们形成了一个多社会。每个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并承担特定的任务。他们为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携手合作,即在网络学习中为个别学习者定制支持服务,以方便学习者的知识建构。目前,在基于软件支持的学习系统模型中使用三类来实现服务:

1 学习助理(LAA)是一个针对个别学习者的人。当学习者登陆网络课程进行学习时,每一个学习者都被指派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助理与学习者互动并充当个人助理的角色,它不断观察学习者的行为或行动,从而为学习者订制一个学习文档。它管理文档文件作为学习处理,并给其他人提供学习者的个人资料信息。

2 学习计划(PA)是一个利用把相关的组件组合在一起的方式来匹配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进而负责为个人定制学习方法的人。PA的主要任务是协助个人针对特定目标来确定一个学习方法,包括确定使用的学习材料,采取的学习活动和活动的序列,评价方法等。所有这些都是依据实际的学习情况和个别学习者的独特学习特点来确定的。当其他人要求时,PA还协助其他人帮助个别学习者完成他们的学习目标。

3 管理(MA)是一个负责管理学习过程单元的人。每个UOL有一个特定的人,即MA,为协助个别学习者来执行UOL界定的学习活动。管理根据学习计划为正在使用UOL的学习者管理UOL中的学习,它根据学习计划分配学习活动的工作。MA会持续追踪UOL中的学习活动进展,相应地并帮助学习者修改学习计划。这包括监测提交的文物档案,评价文物档案或通过询问专家来评估它们,然后收到专家的评估结果。

四 基于软件支持的学习系统模型如何来适应个别学习者

为了使基于软件支持的学习系统模型有效地适应个别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在该学习系统模型中,我们首先利用学习者档案来描述个别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之后,依据储存在学习者档案中的知识组成、认知能力、学习风格这三个方面和实际的学习情景来为个人学习动态组织学习支持服务。知识组成描述学习者目前所学习的知识,即学习历史;认知能力描述个人建构知识的能力或技能;学习风格描述个人学习的模式[4]。

在基于软件的学习系统模型中,设法以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要求的模式为个别学习者提供支持服务。在选择模式的呈现上,该模型要求把不同认知技能的学习者的不同要求考虑在内。在网上学习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学习者需要不同的服务呈现模式和不同的干预程度。举例来说,在在线系统某一特定场景中呈现一个即时讯息,不需要讯息提示的学员可能会觉得这样会受到干扰;但另一方面,其他学习者可能认为这样的讯息提示有助于他们的学习,甚至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认为仅仅一个即时讯息是不够的,他们可能希望在类似的场面能收到更多这样的提示讯息。毫无疑问,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服务应采取不同的策略,从而使所有人可以与这些服务有感情连接是很有必要的。在实际实施中,我们利用整体原则来处理这个问题包括:(1)尽可能的减少学习者的认知负荷。(2)尽可能以不干扰他人的方式来协助学习者[5]。例如,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的学习者很可能以循序渐进的模式给他们提供支持服务,即明确地指示他们下一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而且,所有的援助都被积极地呈现给他们。对于认知能力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只提供有限的援助,主要是通过建议、提醒或提示。

由此可见,在基于软件支持的学习系统模型中,为了使系统定制的所有支持服务能适合不同学习基础的学员,该模型依据个别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动态组织服务的内容。同时通过服务内容和模式介绍这两个方面来为个别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服务。一般而言,对于不同的学习者利用不同的方式提供不同的服务。为了使为个别学习者提供与他们的学习特征很匹配的支持服务,有必要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的学习模式进行调查,从而让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特点。

五 结束语

为了使在线学习者更有效地使用网上学习系统,给学习者提供范围广泛的支持服务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目前一个主要的挑战是,不同学习背景、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可能需要不同的学习支持服务。本文描述了一个利用过程的方法建构的基于软件支持的学习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不像大多数智能教学系统模型那样迫使学习者接受系统中的学习者模型、专家模型和教学模型预先提供的服务,而是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思想依据个别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订制个性化的学习服务,从而帮助学习者有效地进行知识建构。

参考文献

[1] Wilson. G.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Case studi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1996.

[2]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 电化教育研究. 1997,(3)-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