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作用

篇1

论文关键词:健康,和谐,体育教育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自我和谐、人际和谐、群体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的先哲孟子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重点突出了“和”的地位和价值。自我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人际和谐是立身处世的根本;群体和谐是社会安定的核心;天人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最高境界。

新修订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共三项: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2,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3,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包括(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2)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新、合作和应变能力,以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3)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文明行为,使学生建立健康的审美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点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原来的单一的身体健康,有没有疾病,逐步转换为从多方面来衡量一个人的健康水平,特别强调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来衡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这样,体育教育不仅要强健学生的体魄,更要提高调控情绪和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而这些优秀品质的的形成要在体育教育中逐步的培养:

1, 在体育教育中通过合理设置目标,使学生不断的获得成功,培养自尊和自信。

2, 通过体育中自尊和自信的培养,将这些优秀品质迁移到生活和学习中,逐步形成珍惜生命,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伴随其一生。

3, 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中学生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和日常生活中不免会产生许多不良情绪,不良的情绪对人的健康有极大的危害,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过激行为,在体育教育中教会学生调控情绪的能力,众所周知,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产生愉、转移注意力、释放消极情绪等,当学生学习压力大或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可以投身到体育锻炼中去,调节情绪的变化,消除不良情绪。

4, 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在安排一些体育项目时,让同学们知道,为了达到目的,需要克服身心疲劳,消除厌倦、胆怯、慌乱等消极情绪,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一定程度的身心劳累等,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5, 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意识和能力。体育活动不仅是一种身体运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需要身心的相互作用,因此,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6,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消除孤独感和自卑感,使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与集体融为一体,在各种体育游戏和球类竞赛时,“矛盾”和“冲突”经常发生,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才能学会如何面对同学、家人和社会中不同的人,逐渐形成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他人和接受他人帮助的态度体验尊重和被尊重的感受,使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7,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体育活动都是以团队形式进行的,在体育教育中,合作是体育学习和活动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团队精神需要团队成员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形式强烈的合作精神和角色意识。让学生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正确处理“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之间的关系,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8,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和环境都为学生很好的提供了模拟近于成人社会的最佳背景,他们身在其中获得的经验不仅会影响他们终身的体育生活方式,也会影响他们整个行为方式和人生态度。

由此可见,健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要作用,而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教育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主要参考文献:

段建伶主编:《从和谐自我到和谐社会》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3月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版

篇2

一、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1、体育活动有助于解决学生的身心矛盾,减轻心理压力

通过参加某些体育活动,就会使运动中枢神经兴奋,兴奋从大脑传到肌肉;肌肉的工作状况也可以通过运动神经传至大脑,使运动中枢兴奋,并释放出一些能引起精神愉快的物质,从而抑制由于挫折而造成的焦虑和抑郁,起到转移、分散注意力和放松神经的作用,使学生忘掉那些失意、压抑以及悲伤等不愉快的事情,最终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面对挫折,克服心理障碍,减轻心理压力。

2、体育活动能增强人的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

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失去自信心,陷入一个封闭的小环境中,对周围充满了不信任感甚至敌意。而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总是与人群发生交往和联系,尤其是集体体育活动的项目(篮球、排球、足球、体育游戏)。这些活动会增强学生之间感情上的交流,使他们忘却烦恼和痛苦,减轻孤独感;使学生变得开朗、活泼,增加亲密感和安全感;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有利于摆脱猜疑和不信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3、体育活动可满足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现在学生上体育课,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来选择项目的。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的高低都会在活动中表现出来,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这样,会使学生精神百倍,以愉快积极向上的态度去迎接每一天。

4、体育活动能改善人的智力

体育活动能让人的大脑获得充分的氧气,消除大脑疲劳,从而改善人的智力。焦虑症患者往往由于内心的紧张和不安,造成思维混乱,逻辑性变差,学习与工作效率降低。要选择一些可促进脑细胞发育、提高心理功能的项目。

二、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与途径

1、用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感染学生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应具备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还要具有良好的言谈举止、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热爱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2、精简竞技体育内容,满足不同学生心理需要

由于竞技体育内容大多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学生很难掌握,且易发生运动损伤,造成很多学生对此望而生畏。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减少竞技体育的内容,突出体育课程健身与娱乐的功能。内容要少而精,易于掌握,易于开展,利于终身锻炼,并且效果明显,使更多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3、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形式,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研究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技能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更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要把学生的“身”、“心”统一到体育课上来,从而使体育课能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教学中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才能主动而愉快地去学习。因此,在安排教学计划时,我们可以选择适合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运动项目。青少年学生的肌肉及体力均在逐年增长,骨骼尚在发育之中,因此,对学生要开展多种项目练习,运动量逐渐增大,避免对身体造成大的生理负担。青少年男、女生在体力、生理特点上有显著差异。因此,锻炼项目、锻炼时间及进度的安排都应分别对待。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创造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如采用教学竞赛、教学评比、活动性游戏及音乐伴奏等教学形式,并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有意识地加大运动量及运动强度,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会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我们还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篇3

关键词:休闲体育;大学生;问题;策略

一、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从大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来看,由于外部生活环境的改变相当显著,大学生自我身心发展的内环境平衡被打破,社会生活的瞬息万变给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了更大的压力,大学生生活环境迫使学生们必须独立地思考和行动。无论是大学的学习、人际交往、情感生活、求职择业等现实问题,还是个人潜能的开发、人格的完善、人生质量的提高等都是大学生面临的课题。

二、休闲体育的特点

所谓休闲体育,指的是在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下,人们自愿选择并从事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的统称。[1]它是体育的一种存在形式,是社会休闲活动的方式之一。其特点表现为:

1、休闲体育的内容多样化、自然化。休闲体育既可以集体活动,又可以单独活动;既可以在运动中大显身手,在大自然中尽情运动,又可以在美妙音乐的旋律中进行单独或群体性活动。

2、休闲体育可以自由选择运动时间。休闲体育在时间上极为宽松、随意,可以利用学习的间歇时间,也可以利用茶余饭后的零散时间进行,还可以利用早上、晚间的休息时间进行。运动时间安排可长可短,完全依本人的体力、兴趣、忙与闲的具体情况而定,只要有健身的愿望,随时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从事轻松愉快的健身运动。

三、大学生休闲体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目前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课堂之外,在选择休闲活动时缺乏主见,往往是周围流行什么,他们就追随什么,流行风过后又感空虚和失落,并且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目前的休闲生活不满意。如果没有很好的休闲计划和安排,他们就可能把太多的时间用来上网玩游戏聊天、看闲书报纸、上街闲逛、室内空谈等等,这时的目的已不是放松自己,缓解大脑的疲劳,而变成了纯粹的消磨时间。[2]即便有部分大学生选择休闲体育活动,也是没有计划和目的而临时安排的,缺乏对休闲体育的正确认识和持久的参与,这种消极的休闲体育态度,导致大学生整体的休闲体育活动选择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无价值性,进而降低休闲体育活动的质量。

2、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大大学生认为父母辛辛苦苦供自己上大学不容易,自己就应该抓紧一切时间来学习知识,而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所谓的休闲上,导致大学生对特定休闲体育活动感觉能力和技能欠缺,也阻碍了对休闲体育活动的参与。

四、休闲体育对大学生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休闲体育是大学生紧张学习后必要放松。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后需要一些放松活动来养精蓄锐,休闲体育是学生在休闲时间内进行的一种自发性的主体活动。在活动中,由于是主体自觉自愿的需要而参与,因此,不仅直接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这种良好的情绪体验会更加激励其持久参与的积极性,休闲体育为大学生提供了主动创造健康的机会。

2、休闲体育是大学生精神面貌的载体。高质量的休闲体育有它的的精神维度。部分大学生勤于学业的同时认为休闲体育是浪费时间,从而把自己封闭在书本堆里,很少同其他同学交往,造成性格内向、孤僻、脆弱。高质量的休闲体育在维护大学生自身的健全心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载体作用。

3、休闲体育是大学生充实完善自我的一门课程。休闲体育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不能不说是一种较好的休闲方式,大学生们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实力来选择一些适合于自己的休闲体育,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的体育知识结构、技术和技能,并在休闲体育活动中得到乐趣和满足。

五、在高校开展休闲体育的策略

1、开展对大学生休闲体育的教育。首先,对大学生开展休闲体育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休闲教育还是一片空白,这与我国正步入休闲时代是不相符的。这也表明我国对大学生开展休闲体育教育的迫切性。[3]

其次,对大学生开展休闲教育,还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休闲教育不仅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多种价值,集松弛身心、满足个人需要和兴趣、扩展知识和生活经验、形成健康的个人身心、促进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等多功能于一体,而且还惠及全社会。

2、为大学生休闲体育创造良好条件。要使大学生高质量地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学校应在现有基础上改善和增加休闲体育设施,为大学生们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提供方便、舒适的环境和条件。

3、建立和完善休闲体育机构。规范休闲体育组织,建立相关休闲体育机构。加强学校、系、社团组织在大学生休闲体育方面的引导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大学生开展更多群体性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休闲体育活动,是大学生的休闲体育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总之,在大学校园里,部分学生存在思想上的迷茫、心里上的障碍、学习上的滑坡、体质上的衰弱,甚至有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现象,这与休闲时间接触了不良的信息或者从事了不良的休闲活动有很大关系。在高校进行休闲体育教育,开展休闲体育活动,其目的、功能与现代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开展休闲体育是使大学生形成科学、文明、健康、道德、有益的休闲活动方式,是促进素质教育和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 卢 锋. 休闲体育学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99

篇4

从国外中学的体育课教学情况来看:在日本,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从教学方法和安排上,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注重身心健康教育;在美国和北欧一些国家,体育课以学生为主,尽情发挥中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激发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部门也早就提出了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于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学校体育改革措施。现在的体育课程,不局限于只是按体育课程标准进行的体育教学课,也不拘泥于原本只为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的“锻炼”课,而是以体育实践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

1. 对中学生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身体健康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主要脏器无疾病,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工作能力,这是身体健康的最基本的要求;二是指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即维持健康的能力。

2. 促进人脑清醒、思维敏捷。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一切器官的活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指挥下进行的,体育活动能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分析综合能力,久而久之,大脑神经系统的潜能就会有所提高,反应就会更加灵敏、迅速、协调,而且不易发生疲劳,为中学生从事较为繁重的脑力劳动提供支持。

3. 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进行体育活动可以加速中学生的血液循环,以适应肌肉活动的需要,这样就能从结构上和功能上改善心血管系统。经常从事体育运动,能使心脏的收缩力量加强,心搏徐缓,血容量增大,这样心脏就能以较少的跳动次数来完成所需的输血量,并得到比较充分的休息。经常从事体育活动的中学生,心率和血压变化比一般同龄人要小,表现出心脏工作的“节省化”现象。强健的心脏还可以保证人体从事各种长时间、大强度的繁重体力和脑力劳动。

4. 改善呼吸系统功能。经常运动能使中学生的呼吸肌变得较为发达,呼吸慢而深,且每次吸进氧气较多;同时使人体更多肺泡参与工作,使肺泡富有弹性,可增加肺活量。这就使呼吸器官得到相应的休息,即使在劳动强度大、身体需氧量高的时候,也不至于呼吸过频,气喘嘘嘘,过早的出现疲劳。良好的呼吸系统是身体强壮的标志,能为中学生适应各种脑力和体力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体育课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心理健康是指个性心理和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良好功能状态。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具有平稳的、良好的状态,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身体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并具有良好的功能状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中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谐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1. 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指标,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中学生的情绪状态。中学生在名目繁多的考试和家庭作业的压力下,会产生各种焦虑反应以及忧郁压抑的不良情绪,这种情绪往往伴随人的日常活动,对其行为起着很大的负面作用。通过体育锻炼则可以转移学生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控中学生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

2. 提高智力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智力,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体育锻炼的过程是融知识、技能、情感、意志和团结协作为一体的身体活动过程,不仅使学生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引导、维持和强化作用。

3. 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有资料显示:“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成正比,不断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中学生的自信心显著增强”。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此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中学生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进而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至关重要。

4.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中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体育锻炼可以培养中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常伴随在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中,中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难度、意外障碍、胆怯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困难,学生越能努力克服这些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优秀品质就会对中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5. 消除疲劳,防治心理疾病。据新华社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可见,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如果这些心理障碍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治疗,致使不良心理进一步恶化,就会出现逃学、休学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而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疲劳,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防治中学生的心理疾病。当中学生在封闭的教室进行学习时,时间一长会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和心理紧张,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而体育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安排活动,让学生在忙碌的学习过后大脑放松、心情舒畅、疲劳感消失,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使良好的心理效应不断增强,同时还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篇5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身心健康 影响

随着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社会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加上大多数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不够或没有普及,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调整心态的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同时,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家长的溺爱使学生的许多意志品质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如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体育教学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内容,体育活动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体育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体育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教学活动的本质属性是,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学生进行适当的身体练习活动。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适当的身体活动对骨、关节、肌肉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1)促进骨的生长发育,使骨表面的隆起更为显著,骨密质增厚,骨小梁配布更符合力学规律;适当的身体活动,会增强关节的稳固性、运动幅度和灵活性。

(2)身体活动会使骨骼肌肌肉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肌力增大;毛细血管数量和分支增多,血液循环加强;肌肉中运动终板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有利于提交肌肉的活动能力。

(3)身体活动对心血管系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据研究,活动会对血管壁的结构、心脏和肌肉的毛细管产生有利于器官供血和功能提高的影响。

2.体育教学对改变学生健康观念,养成健身习惯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在实践中的逐步推行,传统的体育教学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一些竞技项目技术的示范和传授,“健康第一”的思想成为学校体育的目标和方向。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传授学生健身运动知识,将会是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促进外固顺利迅速转化为内固。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动作,还要使学生懂得如何科学地锻炼,调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自我锻炼的主人,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从而增强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脉动。

二、体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

1.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

体育活动能直接地给人愉快和喜悦,并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步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人的感情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的发展。

2.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和自信。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紧张与竞争性等特点。学生在参加锻炼时,总是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教师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3.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

体育活动能使学生喜欢体育锻炼并从中得到乐趣。项目的选择以学生感兴趣的运动为主,运动量以中等强度为宜,心率控制在110―150次/分,并能做到持之以性。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体育运动有利于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

4.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人际关系好的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任何事都充满兴趣,这些人生活得很愉快;人际关系不好的常常是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体育活动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往而不一定以语言为媒介,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和交流,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必须服从裁判、尊重观众、团结同伴,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三、把心理健康融于体育教学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

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的薄弱环节,体育教师应给予重视。教师应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它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掌握心理健康保健方法,使学生及时而恰当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并鼓励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寻求快乐,陶冶情操。

2.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与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对孤僻、怪异的学生适宜选择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对优柔寡断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球类的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对腼腆、胆怯的学生可选择武术、体操(单杠、双杠、跳马等)、篮球、足球等项目;对急躁、易怒的学生适宜选择慢跑、长距离的步行、游泳等项目;对缺乏信心的学生应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对遇事紧张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参加激烈的比赛,特别是足、篮、排球项目;对自负、逞能的学生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项目,如技巧、长跑、跳高、跨栏等项目。

3.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因素有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持续的时间和运动频率。从运动类型来说,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令人愉快有趣的运动,有氧运动,回避人际竞争运动,可以自定步调的运动;从运动强度来讲,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强度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相反,大强度的运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疲劳。对于运动持续时间,研究认为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60―90分钟也能产生良好的锻炼效果。

四、结语

1.体育运动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作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要求,并发展自身的潜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强化自我意识。

2.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做到人际关系和谐。

篇6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教育;促进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公众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日益沉重,由此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受环境改变、学业、经济、情感、人际关系、就业等压力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心理障碍、心理失衡、自杀、伤害、冲突等事件不断发生,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各方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运用体育教育的教育促进功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出改善和加强干预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及措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构建,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建设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郾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州艺术类院校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全国青年常模数据为参照对象。

2?郾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视角出发,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郾1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

表1的统计结果是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青年的SCL-90分量表各因子分数。从中可以看出,艺术类大学生除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与青年常模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所有因子,包括总均分,均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且P

根据各因子的水平的频率统计,心理健康各因子分数中度异常的均值占总数10?郾65%,范围从23?郾8%-4?郾1%;如考虑轻微心理症状,则心理问题检出率达24%,范围在37?郾2%-8?郾6%之间(见表2)。这与其他地区对大学生的研究结果比较接近,显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3?郾2男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比较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艺术类学生的健康状况平均分男生稍高于女生,但两者并不具备显著性差异。艺术类男女学生中,总体差异性并不明显。但在焦虑方面,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0?郾05);而男生在偏执方面明显高于女生,P>0?郾05。其他健康因子并无显著性差异(P

因为男女两性紧张认知程度不同、所承受压力的质与量不同、心理防卫方式不同以及生物基础不同,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性别发展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同。此外,女性的生理周期对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波动影响。而且女生较男生更偏内向,更细腻而注意细节,因此体验到的心理冲突更大,因此,心理的焦虑状况也更加明显。艺术类学生,由于其专业性质会影响到独立性和个性意识的发展,加上男生较女生更加自我,性格情绪化也较女生变化大,男生多存在偏执心理问题,也在情理之中。这一结果提示,在体育教育的干预与促进研究中应重视女生的心理保健工作,同时注意不同性别学生的区别对待,以发挥两性优势和两性互动效应,促成两性和谐发展。

3?郾3大学生体育锻炼感觉状况调查

体育活动后的心理感觉作为一种情绪反馈信息,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满意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和坚持进行体育活动的行为。学生积极的锻炼感觉表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良好心理状态,这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和体育意识。

研究中选用了体育锻炼达到体育人口标准和非体育人口的两组人群,锻炼感觉测试表明(见表3),体育人群学生在精神振作感和积极参与感两个维度的比较中明显高于非体育人群(P<0?郾05),安静感均值也低于非体育人群,而疲劳感稍高于非体育人群,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郾05)。在对男女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男女学生除了疲劳感(P>0?郾05)外,在体育锻炼感觉的其它维度上男女生差异非常显著(P

4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措施

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身心健康,预防与正确对待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体育活动的锻炼,可以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因此,应在模拟的竞争环境中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以及宣泄不良情绪等。这对于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呈现良好的心境状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情绪以及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在深化、完善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通过增设学生喜爱的体育选修课,成立大学生体育俱乐部,发挥学生体育社团的功能,开展校内、校际间体育的竞赛和交流,开展体育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第二课堂,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与生活环境;课外体育活动是大学生参与健身锻炼的基本形式,具有增进身心健康、培养体育人才的功能,具有教育、体育、文化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功能,它与体育课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教育目标。学生积极而又经常的身体锻炼,通过自主的身体活动及与锻炼同伴的社会交往,会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日益增强,可为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主动发展提供更广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沃建红,马红中等?郾走向心理健康:发展篇〔M〕?郾北京:华文出版社?郾2002 年版?郾

〔2〕金华?郾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

〔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郾1986?郾12(5)?郾

〔3〕韩旭等?郾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

篇7

摘要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人民服务的前提,初中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体育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更重要是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必须要排除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体育教学中的不安全因素就是其中因素之一,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受伤、在体育活动中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那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一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要排除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对学校体育教学安全进行研究,从而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初中体育 教学安全

安全具有广泛性、复杂性等特点。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都存在安全问题,学校体育领域也不例外。那么如何保证学校体育活动中安全工作的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便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学校体育教学安全是指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及其保障条件。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安全涉及到人的安全状态。学校体育教学安全要使人免受不安全因素的影响,保证人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安全涉及到保证人安全状态的保障条件。保障条件是保证人的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良好的保障条件,人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保证。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安全指的是人的身体健康,而现在的学校体育教学安全包括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包括保证安全状态的一些保障条件。

目前初中学生、教师、领导的安全性认识较高,但安全情感、安全意志和安全行为较低。学生、教师、领导均认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非常重要,他们的安全性认识程度较高;他们对体育课、体育工作的喜欢程度低,并且不能够坚持对体育课的兴趣,不能坚持学校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等;学生、教师、领导在安全行为上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以保证学校体育教学的安全;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知识和安全能力,但不是很理想,还有待于提高;体育教师和领导的安全知识较丰富,具备一定的安全能力。

按照体育课堂进行情况可分为课前安全、课中安全和课后安全。课前安全主要包括教师备课、学生预习、学生服饰、课前安全防范措施的选择安排等一系列课前的准备;课中安全包括教师的指导、组织、纠正学生的练习动作等。课后的安全包括放松、伤病的治疗、营养、疲劳恢复等。这些伤害事故的发生既给学生本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同时给教育部门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将学校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遏止在萌芽状态,保障学生的安全是当今学校需解决的问题。

人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能动的因素,人的安全是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基础。人的安全状态对学校体育教学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明学生不喜欢学习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也不是很喜欢体育课和体育教师。上体育课时学生更喜欢“放羊式”的比较自由的教学,喜欢自己玩,不喜欢教师讲解安全知识,不喜欢正规教学的体育教师和他所上的体育课,导致他们的安全情感低下。大部分体育教师能很好的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上课时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手段,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上课前大部分老师会先检查场地、器材,讲解一些安全知识,强调一些上课时的注意事项。学校领导在进行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时,为了保证学校体育教学的安全,特别强调安全的重要性,采取的安全行为主要有对场地器材进行检查、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学习安全知识、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学生单位活动面积不足是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活动空间不足,学生之间、班与班之间难免会产生干扰和摩擦,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我们要加强体育安全意识,体育教师和军训教官对体育课和军训内容要作周密安排,体育活动要按运动技术要领,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严禁放任自流。学生要听从体育教师的指挥,不得在铅球、篮球和足球等场地乱跑,严防事故发生。但大部分学校在安全机构设置、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安全事故处理、体育经费、对教师进行教育和培训以及安全检查、评价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当今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学生的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不合理的作息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缺乏体育运动,这些都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急剧下降。有些学生身体素质本来就不是很好,加上功课重、睡眠和休息不充分而导致身体不适,或是存在生理或身体缺陷,课前未告知教师就进行体育运动,其结果是有的学生承受不了和大家一样的运动量或运动强度因而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学生上体育课时,保障自己安全的主要行为是做准备活动、穿运动服、做放松活动,很少检查场地器材、预习课的内容、评价自己的身体情况。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对体育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做好一切准备,把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

参考文献:

[1] 崔国嶂.安全管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 李祥.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谢东等.高校公共体育课安全保障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

[4] 尹兆风.影响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安全的基本因素[J].中国学校体育.2006.

篇8

摘 要 结合高职院校特点,阐述体育文化内涵以及在体育教育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影响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文化 影响力

一、前言

国务院总理同志在2005年11月7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当今我国教育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如何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如何将体育教育科学合理地落实到素质教育中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通过近几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可以看出,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健康水平令人担忧,给体育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挑战。高职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思想和意识上不断提高。因此,高职体育教育必须从培养综合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角度出发,不断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营照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影响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态度和体育价值观,使其积极主动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成为一名新时期下高技能综合素质人才。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一)校园体育文化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教学、课外锻炼、体育竞赛、体育知识讲座,以及体育欣赏等方式手段进行的身体练习和体育意识培养,具有教育性、健身性、竞争性、导向性和娱乐性特征。校园体育文化的宗旨主要是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并在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化综合素质人才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高职体育文化意义

2007年1月7日,总书记针对社会各界的来信作出重要批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全社会要关心和支持。”因此,我院体育工作者在重视大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和发展的同时,不断在体育教学改革上进行探索,以“健康第一”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注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树立体育意思,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为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技能社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其中,体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功能,直接对大学生体育行为意识产生重要性影响,对提高大学生意识和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高职体育文化的影响力

(一)对促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力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包含三个层面,即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首先,带动物质文化发展。随着我院体育文化的迅速发展,学生需求越来越高,在领导的支持下修建体育馆、田径场、器材设施以及宣传栏,增添大量体育类图书、影像资料等物质,说明体育文化对我院场地器材建设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次,规范校园制度文化。体育文化要求学生在体育学习、体育竞赛、体育娱乐等活动中遵守行动准则和规程,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引导学生在合理的规则下教学比赛、对抗,有利于校园制度文化的健全;再次,推动精神文化建设。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精神文化,良好的体育氛围、体育传统与风气深刻熏陶着大学生的心灵,从而养成良好体育习惯,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正确认识人生世界观、价值观。

(二)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技能的地方,大学生将直接面临就业的挑战。想要尽快适应和投入到当今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就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宣传使大学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三)对大学生人文意识培养的影响

体育文化基本目的是促成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还具有育人的功能, 培养学生的博爱宽容胸怀。体育文化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相互了解,促进之间的交流,建立和谐的文化氛围,培育学生的博爱宽容胸怀。体育竞赛包含了一种不断超越,奋力拼搏的人生信念,锻炼自己的意志, 培养奋力拼搏的精神,能完善其人格, 塑造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体育活动能够将身心和精神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促使身体、意志、精神在内的综合因素协调发展。

(四)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

体育文化通过多种形式的开展,成为大学生沟通和交流的重要纽带。比如我院在举办一项体育活动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组织者在对活动进行设计规划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又体现了操控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解决能力。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提高了身体的速度、力量、协调性、灵活性、竞争性,遇到困难不低头、遇到失败不气馁的顽强拼搏精神,同时也改善了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将在大学生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综合提升了职业能力。

(五)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影响

高职大学生今后发展方向主要就是企业或社会组织,因此在校期间必须加强社会适应力的培养,顺利融入社会,投入到工作事业中去。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娱乐性、趣味性可以使学生心情愉悦,忘却烦恼;激烈对抗性可以使学生提高应变能力和调控能力;集体性可以使学生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在遇到体力下降困难时,更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永不服输的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生态度。

四、小结

体育的本质是文化,体育文化包括了体育认知、体育价值、体育道德、体育情感、体育制度、体育理想和体育物质,是人类体育运动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总和。高职校园文化传播过程中,始终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科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所体现的是体育与文化相结合、教育与运动相结合、锻炼与娱乐相结合、参与与欣赏相结合,对提高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以及促进大学生自主锻炼意识有着良好的潜移默化作用,为培养新时期下社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捍东.校园体育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J].宜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2] 丁有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高职教育研究.2007(6).

篇9

一、学校体育伦理的作用

体育伦理亦称为体育道德,它是所有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必须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即调整和制约体育活动中的相互关系的道德准则。体育伦理的意义和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为社会评判学校体育提供条件

一所学校在体育实践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好”与“劣”的伦理问题,这种“好”与“劣”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学校体育的价值判断。

当前的学校体育,应当促进、协调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发展,但竞争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倍受关注。体育伦理是关心学校的发展体育活动的“应然”状态,而体育“应然”状态表现为当前社会公众对学校体育的道德价值判断和理想,这才是引导学校体育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体育的人文精神、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精神、体育的公平正义精神等。如果学校的体育活动,偏离了体育的这种“应然”状态,而走向竞争活动的“必然”状态,将会受到社会公众的评判,促使学校体育进行调整并回归到“应然”状态。

2.避免学校体育活动的冲突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大家对体育活动的不同的兴趣和需求。但是学校体育资源是有限的,可能会给不同利益需求者带来利益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体育伦理作为调节诸多矛盾与人个关系的手段,在自我发展与社会秩序中起着一种平衡的作用。体育伦理对学校体育活动的所有参与者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等提出要求:学校体育活动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其他应服从学生的体育活动为基本,避免发生利害冲突,从而保证学校体育活动的正常秩序。

3.明确体育活动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哪些理论可以实施,哪些理念不可以实践等,从本质上讲,需要由学校体育伦理的各种人际关系标准和相应的道德原则来决定。体育伦理明确了学校体育道德规范,如体育活动中要尊重教师、遵守纪律、关心爱护学生、热爱生命、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等,并内化为个人品质与修养。这些内在的个人品质与个人修养,又表现为个人的生命价值、人生观和理想,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个人应承担的责任等。因此,学校体育活动中,必然要遵循公正、公平的伦理原则,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适当的学校体育资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要遵循和谐共处的道德原则,以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一句话,体育伦理让学校体育活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当前学校体育伦理缺失的表现

1.体育课程设置的“迎检化”

现实中,由于许多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学校,注重抓智育,忽视体育课程,导致体育课程设置的名存实亡。一些学校更是在国家规定的“大课间活动相当于4课时”的理解上做足了文章,采用各种各样的应对策略对付上级的检查。如课程表上设置的是“体育”,但实际却上成了语、数、英等科目。体育课程设置完全是为了“迎接检查”而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校重视度不够,在体育“应然”上出现问题,变成了个别学生的个别体育项目的“必然”,从而导致体育课成了摆设;二是家长重视不够。一些家长对学校体育太轻视,只是关注孩子的文化课成绩,轻视孩子的身体素质,忽视体育锻炼,对学生参与学校的体育活动不去关注;三是教师重视不够,即使上体育课,也多是将体育课内容改为“游戏课”或“自由活动课”,淡化了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内容如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常识等的学习,学生的体育课成为了“放羊式”活动。四是学校的体育设施不配套,导致学生无法实施体育活动。在上述情况下,学校体育已成为教育的“弱势群体”之一,学生享受学校体育的权利被无情地剥夺。

2.体育目标实现的“功利化”

当前有许多学校把体育当作一种“获取利润”的工具。“应然”的活动不去做,而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运动训练和比赛活动,从表面上看是对重视学校体育,但事实上却为那些奖杯或奖旗或奖状。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个别学校为了获取这些体育“荣誉”而不惜作出违背体育伦理的事情。一是学校体育的重点放在一批“运动员”身上,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体育公平权;二是学校体育为了争得比赛胜利,借用其他学校的学生来参加比赛,也失去了竞争体育的意义,不合体育伦理;三是部分家长也要求孩子参加体育竞争获取各种加分“证书”,寻找通过入学考试的捷径。凡此种种“功利化”现象,必然影响学校体育的目标达到,败坏了学校体育的纯洁,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体育课堂教学的“无序化”

无序化的体育课堂教育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师生关系的无序。如今有些学校变“学生为主体”为“学生为上帝”,老师放弃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体育课完全是顺从学生,按学生的要求去做,更有甚者,体育教师为完成某个体育教学任务而去“请求”学生;有时体育老师的一个严格监督或要求,会遭到家长和学生的抗议或上访现象,导致体育课教师不敢管或无原则地迎合学生的现象发生。二是体育教师缺编而其他“主科”教师却人满为患。许多学校尤其是高中学校大力引进主科教师,并积极为主科教师在职培训提供帮助,而对体育教师的引进与培训却经常忽视。此外,学校体育教师在晋职升级、待遇等方面也远远落后其他主科教师,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解决学校体育伦理缺失的做法

针对当前体育伦理问题,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注重“生命、人本”的体育观念

体育伦理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从关爱学生的生命及热爱生活的角度出发,以优化学生的生活方式、弘扬与追求人性为价值取向,对人的生存健康关怀、优化人的生活方式、对人性的弘扬与追求为价值取向,强调学生身体与精神的和谐,更注重理想人格塑造的实现。

如今国家又提出“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目标,反映了学校体育强调“以人为本”的伦理价值。因此,要创造良好的气氛,发展和宣传学校体育关爱学生关注生命的伦理价值观,以此影响社会公众对体育伦理的价值判断,从而建立正确的学校体育伦理观。例如通过各种媒介,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宣扬学校体育的“以人为本”伦理思想,引导大家正确地认识体育的本质,倡导健康的学校体育行为。再者,政府要介入学校体育活动,依法保障学生的体育参与权,完美学校体育卫生保健设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倡导“公平、正义”的体育原则

现代体育的功能之一,就是在所有学生机会均等的前提下,遵守体育的游戏规则进行体育竞争,以此培养公平和竞争意识。因此,学校体育活动必须强调公平与正义的伦理观,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自觉接受体育伦理的约束,形成良好的伦理品质。一是体育活动不能以性别或年龄或地位等出现不平等行为,确保体育资源的利用公平;二是社会包括政府要采取措施依法管理学生的体育活动,避免或制止学校体育伦理缺失问题的发生;三是不能把学校体育作为“获取利润”或获取荣誉的工具,而要永远铭记“促进人的发展才是体育的根本目的”。四是淡化体育的“工具性”趋势,如少量化体育成绩,改变以竞赛成绩评价学校或教师体育成绩的做法,引导学校体育回归公平正义的伦理价值观。

3.发扬“尊重、发展”的体育精神

针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利益冲突等矛盾,需要相互理解、团结共处,用积极的伦理价值观去影响和化解群体中的冲突关系,让体育活动中的不同利益群体,跳出本身的利益需求,理解并尊重他人的利益需求,并以客观学会尊重。只有这样,学会客观对待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达到共同享用和发展的目的。比如,体育课的日常教学中的师生问好;活动中的互相激励、帮助与合作;武术课的双手抱拳问候礼仪、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的沟通、关注与协调各方不同利益的需求等等,都是尊重与发展的体育精神的重要体现。

总之,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各方密切配合才能避免体育伦理缺失现象,消除体育伦理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只有切实加强体育伦理建设,让社会(包括政府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相互理解和沟通,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的真正意义和目的,严格执行体育课计划和课程标准,上好体育课,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新章,王凤仙.浅析体育伦理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机结合.文学教育(中),2011(5).

[2] 余蓉晖.论奥林匹克道德规范体系自身失范现象.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1).

篇10

关键词:高校教师;身心健康;体育锻炼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身心健康的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人们早已认识到缺乏体育锻炼已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但对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身心健康现状及身心健康与体育锻炼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却很少。本课题通过对陕西省高校教师身心健康和参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了解其身心健康的现状及体育锻炼与其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和心理测试获取了陕西省高校教师身心健康和参与体育锻炼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为提高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陕西省境内34所高校的教师347人,其中男性231人,女性116人。平均年龄41.16岁,最大年龄64岁;平均工作年限16.36年,最长工作年限44年。职称结构:助教41人,占11.82%;讲师123人,占35.44%;副教授127人,占36.59%;教授56人,占16.15%;学历结构:专科15人,占4.32%;本科121人,占34.87%。硕士生127人,占36.6%。博士生84人,占24.21%。

1.2 研究方法 运用心理测试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

1.2.1 研究量表 运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采用5级评分(0―4级)办法进行评定。

1.2.2 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高校教师进行调查,调查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进行。调查的内容包括年龄、职称、学历、体育锻炼的年限、每周锻炼的次数、强度等。调查问卷和心理量表在对被调查者进行面谈访问后下发,嘱其按时完成后回寄,共发放量表和问卷500份,回收409份,剔除无效量表及问卷后得到有效量表及问卷共347份(每位教师回寄的量表及问卷必须都是有效的)有效回收率为69.4%。对调查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的检验,符合本课题的要求。

2 结果与分析

2.1 陕西省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SCL--90测试结果表明(表1),在被测试的347人中,总症状指数大于或等于2者被认为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这部分教师为3人,占0.865%,这种心理症状已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阳性因子的人数为134人,表明有38.62%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一检出率比全国常模(24.92%)高出13.7%。这一结果显示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陕西省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其中抑郁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

2.2 陕西省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年龄差异 年龄差异分析表明,不同的年龄阶段,陕西省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差异,(表2)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问题有加速增多的特征(56岁以后的教师群体心理健康水平趋于稳定)。通过对心理问题年龄差异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各因子的表现与总体特征相比并不完全一致。在人际关系这一因子上,各年龄阶段的表现为:35岁以下和56岁以上的教师均值低于35岁~55岁之间的教师,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

2.3 陕西省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学历、职称差异 通过学历、职称差异分析表明:学历、职称的不同,陕西省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差异,其中抑郁因子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

2.4 体育锻炼对陕西省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2.4.1 陕西省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习惯特征 为便于进一步对比分析,课题组采用体育人口的标准,将参加体育锻炼的教师分为:经常性参加者(即每周锻炼3次以上者,每次30min,中等强度以上)、偶尔锻炼者和基本不参与者3个等级。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教师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有98人,占28.24%,偶尔锻炼的170人,占48.99%,不参加锻炼的79人,占22.77%,体育人口的数量低于全国水平。分析表明:年龄在36~55岁之间的教师中,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少。35岁以下和56岁以上的教师中体育人口比例最高(表3),这与全国的情况一致,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态势。从教师的社会角色来看,36~55岁年龄阶段正是个人事业蒸蒸日上阶段,绝大多数教师除正常的科研、教学工作任务外,还要从事大量的社会活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撰写论著、教学辅导及家庭负担。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施体制改革,在这个过程中,不少教师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同时也有与上

级领导、与同事、与社会产生碰撞的情况等。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社会压力、人际关系、同事竞争等,往往超出了很多人的承受能力,因而无暇或很少顾及体育锻炼。调查表明:56岁以上者大多事业有成,工作、家庭压力等相对减小,随着余暇时间的增多,且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明确,体育锻炼热情较高。35岁以下的教师由于保持着学生时代的体育锻炼习惯,同时,工作、家庭压力相对小,因而保持着体育锻炼的好势头。

2.4.2 不同锻炼习惯者教师的心理健康因子差异 表4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躯体化”因子小于偶尔锻炼者和基本不锻炼者,且与基本不锻炼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陕西省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普通人群,而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不仅影响教师的自我发展,而且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在陕西省高校教师当中,35岁以下的教师体育锻炼习惯良好,身心健康状况较好,而36~55岁之间的教师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心理压力较大,且绝大部分教师没时间或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其身心健康不能得到科学调节。56以上的教师趋于稳定,期望值降低,且体育锻炼习惯良好,身心健康良好(已有疾病者除外)。

3)陕西省高校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不容乐观,社会和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值、自我定位等目标过高,他们生活、工作等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因而使他们的抑郁、焦虑、敌对等值较高。

4)调查显示,体育锻炼对教师身心健康有着明显的影响,它不仅能够改善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而且对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对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具有显著的作用。

3.2 建议 1)高校重视广大教师的身心健康,科学地安排教师的工作负荷,尤其要重视高学历、高职称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