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素养的提升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素养的提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素养的提升

篇1

社会的发展定位职业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大学时代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建设“德”与“行”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提高修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作力,加强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锻炼与培养,让大学生的人生有色彩、有品位、有价值。

二、做事:体现人生价值

学校的教育在于全方位的渗透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格成长,要求是全方位的,要成为技能型人才,自身素养的提升要放在首位。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工作对象是3—6岁的儿童。快乐、天真、玩耍是儿童的天性;趣味性、游戏性、艺术性是伴随学前教育工作内容的主线。要寓教于乐,要把阳光和鲜花带给孩子,要有任务、有职责、有担当,把学到的本领应用到学前教育工作中,实现对学前儿童成长的培养与塑造,传承文明与知识,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用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知识、才华和能力的凝聚发展幼教工作,建设国家,那么国家就会更强大。

三、做法:挖掘艺术教学中的方法与途径

我们的教学不仅采取常规的教学方法,还要有前沿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学模式、科学的教学手段等。美术教学、舞蹈教学、音乐教学等学科都是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的基础课程,是重要的学科,深受学生喜爱。不同学科体现不同角度,具有不同功能。要在教学中利用多种形式去挖掘其艺术美,发挥每个学科的内在源泉与力量;同时还要学习和运用如柯达伊、蒙台梭利、铃木、奥尔夫、达尔克罗兹等大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多元化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做问卷调查,对毕业实习生跟踪调查,到学校、幼稚园、早教中心等地观摩与走访,通过实地考察做数据分析,写调研报告,提出整改方案,做研究课题等。结合职业院校学前教育、早教等专业的办学经验,更新观念,思考与分析,改革与创新,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来促进教学。实训与调研是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避免关门教学,注重社会实践与信息反馈,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对电钢琴教室、蒙台梭利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钢琴琴房教室、手工实训室等相关设施的配套建设。通过学习、借鉴、调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工作就会更有的放矢。

四、拓展提升素养的潜能力量

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养,使其知识丰富,就要拓宽其能力发展空间,多学、多听、多看、多做。学习贝多芬、肖邦、米开朗琪罗等名家的辉煌作品;听高雅音乐;看经典电影;做能提高自身潜能的实践活动。例如欣赏美妙的歌声、优雅的古琴、浪漫的六弦琴、悦耳的钢琴、柔美的长笛、流水的古筝、典雅的室内乐、激情的交响乐,做形象的折纸,快速勾画简笔画,剪惟妙惟肖的窗花,制作生动的玩具,练习幽静的瑜伽肢体动作,创编少儿舞蹈,感受豪放的民族风,看各民族富有韵味的舞蹈,享受边弹奏边演唱儿歌的惬意等。在设计健美操的动作和队形等形式中发现艺术美;在欣赏如乐曲《高山流水》,电影《红高粱》《泰坦尼克号》,欧洲古典建筑造型艺术,各地风土人情和多元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取知识能量;在视、闻、赏、阅中发现美的因素,不断发展与提升人格魅力,加强文化意识,展示年轻人的精神面貌,表现独特的艺术品位与风采。

五、结语

篇2

关键词:乡村美术;基础教学;艺术素养;创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88-01

作为一名山区小学美术教师,多年来,在我的认识中就是教师在黑板上画画,学生在底下跟着画,照本宣科。学生工具材料仅仅只是一支铅笔和一本图画本而已,就是参赛作品也多是老师想法较多,对于艺术素养与创意对于学生来说基本是无从谈起。通过几次培训,使我对美术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在新时期,小学美术教程与价值也有新的内涵,《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坚信每名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所以,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织好当地有效的资源,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要适应农村学生素质,同时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当然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孩子的人格。

美术基础教学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不论是哪一个学习阶段,都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学院派;并以一成不变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只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有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描绘能力,但更多的是刻板地追求画面内容的模仿,完全以写实为依据,整个作画过程是被动地描摹对象,而对有关画面所需要的艺术形式一无所知,这样的现象在乡村就更为突出了。这样一来,作品难免会陷入毫无生气的状态,缺乏灵气。对我们自身而言,也就永远不可能架构起从生活到艺术的桥梁而达到艺术的彼岸。在这期间也忽视了对学生主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抑制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与艺术创新的发挥。

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改变这一现状呢?任何人所具备的艺术素养都不是先天就存在的,都是需要后天在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的实践历练中,逐步锻炼和培养的。除了要多学习、多研究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各种艺术形式之间都存在有机的联系,除了学生自身对各种艺术形式培养要有一定的兴趣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乡村当地独有资源优势的正确利用和引导。才会有助于艺术素养的提高,培养起高尚的艺术情趣。

如何在乡村美术基础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创意?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通过多媒体等手段来扩大学生的视野

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作指导,鉴赏者就不可能领会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也不可能接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倾向。欣赏音乐,需要有会听音乐的耳朵;判别形态的美,就需要有锐利敏感的眼睛;想要接触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就需要阅读它们、品味它们,借此来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通过提高审美趣味,加强审美感受,有益于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创意以及他们的身心健康。

2.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向那些具有某种专长的人学习欣赏这方面的知识,往往专家的意见可以影响甚至改变我们自身的兴趣和观点。对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解,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和感受。但在乡村美术教育中应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结合当地实际教学资源,才能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智慧的可持续发展。

3.充分开发利用乡村当地的独特资源,大胆尝试,尽可能做到城乡优劣互补

城乡孩子在教学资源、空间视野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在广大的乡村中也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资源,需要我们自己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去开发利用。总的来说,作为一名乡村美术教师就要大胆去尝试,用有限的资源去开拓乡村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和创意。

4.多方面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

艺术具有享受和娱乐的价值。注意艺术修养,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多更高尚的艺术享受,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情感。这样,在群体中的形象也将更加丰满、更富有人情味,从而更快的融入群体。

5.培养道德情操

艺术具有道德的价值。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对自己道德观念和人生选择方面有着的重大影响,学生可以通过进步的艺术形象,吸收进步的道德观念,逐步培养道德情操。艺术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提升人的修养。陶冶情操这一境界就要求主体本身具备优良的品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能够体会这期间的美感。不论是艺术领域的美术,还是音乐戏剧等,均需要能感受艺术的本体与潜质。

为了在基础美术教学中更好地培养乡村孩子们艺术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

5.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即逐步完善教学设施、教学方式等,如宽松的心理环境,给予每个同学表现的机会,考试方式与内容尽可能灵活等。

5.2注重创造性的个性塑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特长,教学中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好奇心,解除其对回答问题的恐惧心理,多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并树立榜样,重视非逻辑思维形式。

5.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新思维方面的训练,如发散思维训练、推测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等。

篇3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社团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各高校社团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目前该校社团共有45个,涵盖面涉及到六大类别,分别是学术类、体育类、文学类、科技类、公益类以及综合类。学术类社团有管理者协会、英语俱乐部、湘流文学社等12个;体育类社团有篮球协会、高尔夫协会、NFC街舞社等11个;文艺类社团有方舟音乐社、ComicBaby动漫社、美术协会等10个;科技类有电脑爱好者协会等3个;公益类有SFYou助协会、环保协会等5个;综合类有营养与保健协会等4个。参与学生有 9000多人,占全校总人数32%左右。学生从这些丰富的学生社团里学会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展示了自我。

一、社团文化与大学生艺术素养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艺术素养是科学素养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美术、音乐、设计、戏剧、舞蹈、文学等等方面的内容,它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具有区别于德育、智育、体育的独特功能,它是通向人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据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各高校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艺术素养的培养,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课程管理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在艺术素养类选修课中选一门并考试合格,方可毕业。虽然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轻视艺术素养的思想和现象还相当严重,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艺术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高校教育的师资、经费不足,学校艺术素养课程设置安排不受重视等等,尤其是艺术课程安排不受重视和学生个性需求及学校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针对学校艺术类课程多以选修课居多,学时少,师资力量缺乏、经费预算不够的现状,可以引导学生参加相关的艺术社团,并安排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类社团有10个,社团群体来自学校的14个学部,他们大多志趣相投,学习愿望强烈,积极性高。这样的学习模式不仅解决了学校实际难题,也满足了学生自身需要,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学生学会在艺术活动中丰富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二、社团文化对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养、心理健康、个性完善、创新意识、感知力、理解力、想像力等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参加社团是加强两者联系一条重要的途径和渠道,它将最大限度的发挥参与同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扩大参与学生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参与社团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素养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但传统、单一的说教方式已经很难被学生接受,而通过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方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克服传统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如学生参加SFYou助协会,通过每周去福利院做义工,使其学会了关心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

2、参与社团活动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

在大学里,随着大学生生活面的扩展、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独立意识的强化,他们原来狭小的生活圈和心理网被打破,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同龄人群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心灵归宿,也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扩大了范围。大学生在社团这个小社会里不仅学会了求知、做事,也学会了生存和发展。大量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对极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起到了引导和感化作用,从而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3、参与社团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社团活动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激励学生去设想和创造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或不完善的东西,激发他们实现这些设想的热情。在社团里,他们有高度的心理自由,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了满足, 学生在自发地、愉快地学习中,灵感和才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参与社团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感知力、理解力、想像力

受应试教育所限,学生仅仅能从课堂上获得由教学大纲规定的一些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造成学生的知识面过窄、学习方式呆板、独立性差。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尤其是艺术类社团,如方舟音乐社、美术协会,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

篇4

一、 创设良好氛围,激发艺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艺术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也就会对艺术产生的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的培养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活泼多样的方法,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活动,使他们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方法有:讲故事、歌舞表演、猜谜语、做游戏、教师富于描述性的语言等。

如:我在教学《我有十个好朋友》这一课时,我先出示谜语:“两棵树,十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由学生猜出谜底,再说说“手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由“手”的谜语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从中了解手的基本结构,用途,并有机地渗透德育,在情感、态度、感知和内容上为学习本课作积极铺垫。

二、 抓好课堂教学,养成艺术习惯

艺术课程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艺术与游戏密不可分,想象和自由创造是艺术和游戏的共同性。教学中通过有组织或随机的游戏活动,增进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游戏中、在潜移默化的情感体验中学习艺术。游戏性的艺术活动,不仅使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轻松、愉快,更能使人淳朴、率真的本性得到自然的激发和流露,使人的生命变得富有意义和充满激情与快乐。但课堂中,教师对学生放开的度难以把握,放开后就很难收回。针对这种情况,教学中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习惯,训练学生学会听音乐指挥、听节奏指挥、听口令指挥、看手势指挥等,使之有效调控课堂,让课堂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提高课堂效率。如我在教学时常用一句学生熟悉的旋律组织教学,效果极佳。学生只要听到我弹的旋律,就会自觉地停下手中的活动并安静坐好。其次,我要求学生养成在画画时,不使用铅笔、橡皮擦,直接用彩笔画;唱歌时,坐直吸气等一些艺术习惯,这些习题的养成,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

三、 围绕人文主题,形成艺术能力

艺术课程的明显特征就是体现人文性。我们的教育并不是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而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因此,我们要着力改变艺术学习中的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不以单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的,而是让学生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中,轻松快乐地学习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感知、欣赏、创造、表现、交流、合作、知识、技能” 等艺术经验和艺术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人文素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把人文精神渗透到课程之中。如《小鸟的家》中,我给学生讲解了人类对大森林的破坏,使得很多小鸟无家可归。一名学生画了一幅画,画中小鸟的眼泪变成“泪雨”,滴在伐木者的机器烟囱里,他说:“小鸟想让机器变坏,人类就不会破坏它们的家了。”又如上《小土粒》一课,教师给学生讲了1998发生的特大洪水灾难,许多小朋友失去了亲人和家园,并让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白了人类应该爱护自然、爱护土地。这样,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给了学生。

四、 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艺术修养

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叉、融合,连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艺术课程。新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多方面、式渠道的情感体验,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自我表达和交流,使情感得到丰富。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感染学生,使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尽可能地多样化、丰富化,让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艺术活动。如《玩具进行曲》拉开了帷幕。“你最喜欢哪件玩具?请你演给大家看。”顿时,一群孩子呼啦一下钻在玩具堆里,七手八脚地玩起来,有的三五成群,凑在一起谈论自己喜欢的玩具来。课堂里“乱”成一锅粥,连我也被学生拉来拉去帮忙。孩子们的忙碌终于有了结果,在优美的音乐里,他们一个个亮出自己的“绝活”:小木偶、洋娃娃、小狗、小马、小鸽子……孩子们手拿自己的“绝活”进行出色的表演,惟妙惟肖,我惊叹于孩子们丰富的想像力和无穷的创造力,整个课堂在乐曲声中充分表现了艺术美。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体验了学习艺术的乐趣,还使他们的创造思维得以活跃;学生互相结对讨论,培养了团结、合作、友善、分享等积极的个性和品质。

五、 推行多元评价,促进艺术发展

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公共艺术艺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214-01

近年来,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也逐步加强,高职类院校也不例外。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单纯的技术类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而是需要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环境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988年4月,国家教委印发《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高校应该尽快将艺术选修课纳入高校教学计划的要求。1996年7月国家《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2006年3月,国家教育部进一步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方向,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教学成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艺术素养。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1.培育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可以帮助他们完善品格、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能,并且为他们的成才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艺术的教育作用,不是其他意识形态所能代替的。如音乐,它具有減缓疲劳,消除紧张情绪的功能;美术,它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力。其次,艺术可以拓宽人们的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考以及创新型的思维等。

3.陶冶情操,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艺术是人类创造出的对具体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它能引起学生们精神的快乐,多元化的艺术的形式能够影响学生们的精神及心灵,所以,艺术教育对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途径

1.快速转变艺术教育观念

(1)近年来公共艺术教育是当前各大院校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对艺术教育的领导,设置专门的艺术教育教研室,逐步把艺术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计入学分,从艺术教育计划的制定、实施、考核、督导到艺术教育的效果评估,实行一体化系统管理。

(2)扩充师资。按着国家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文件精神,招聘一些舞蹈专业、音乐学专业的教师,从而壮大艺术教育师资力量。还可以积极主动外聘社会上的专业艺术团体、文化机构担任兼职教师。

2.分层次分类别地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组织校园艺术活动

(1)根据教育部所规定的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规划目标和要求,构建规范、科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满足大学生对各种艺术教育的需求,从零起步,从最简单、最基本的认知目标开始,普及艺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导向,逐步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

(2)重点依托学生艺术团和文化艺术类学生社团,活跃校园文化艺术,促进文化育人、环境育人。配备了专业的艺术指导老师,广泛吸纳社团成员,健全管理机制,切实加强艺术团的建设与发展。由于高职类院校的三年制体系导致学生流动较大,在开展艺术社团活动中就必须及时发现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做到培养一批,使用一批,储备一批,这样才能使校园的艺术气息氛围不减。

(3)随着艺术教育工作的大力发展,一定要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与理念,只有不断整合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与社会艺术团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时聘请校外艺术家、知名人士、艺术团体来校讲学、表演并指导,并组织校内的学生艺术团体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进行实践表演,积极参加高职院校的文化艺术大赛,艺术展演等活动,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修养。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以美育作为突破口。艺术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组成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转变艺术教育观念、加强教育领导、提高师资力量、增强艺术课程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才能发挥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易晓明,杜丽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实效及改革建议——基于江苏省12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美育学刊》.2012年06期 

篇6

摘要:身体素质的高低贯穿于人的一生,所以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学生明白强健体魄对我们的一生都有重要作用。高中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高中生面临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重考验,在升学的压力下,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实现学习成绩,成为摆在教师面前重要的难题。

关键词:高中体育 教学方法 身体素质

一、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体育新课改要求教师从增强学生身体健康这一目标出发,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活动,学会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课外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等方面发展。在此基础之上,社会和学校要高度重视高中体育对学生的影响,积极鼓励他们锻炼身体,参加有意义的体育活动。社会出台一些政策,从思想上加深群众印象,动员大家去参加活动。学校也应该建立一些政策法规,督促教师去实行。教师在学校的带领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动起来。体育教师要时刻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锻炼。学校和辅导员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成果时刻监督,给予评价和建议,帮助体育教师更好地完成工作。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体育教学是为了完成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任务,但现今体育教学的目标并并不明确。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导致教学上更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随意的更改体育教学计划,减少体育课时,甚至把课时划归它用,体育教学长期处于轻视的地位。

(二)教学方式选择不当。仍然保留着运动技术传授教学,教学中只注重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身体外部行为表现。教师讲解运动技术、示范,讲解动作要点、难点,然后为掌握动作采取各种教学措施来指导和纠正动作,学生动作掌握了,教学任务也似乎完成了。这种把教学重点放在只是学习动作技术、着重技术、技能教学的方法,强调教师教的方法,导致学生盲目跟从练习,离开教师辅导就束手无策了,学生的体育认识水平大大落后于运动能力,使中学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脱钩。

(三)体育设施不完善。每年学校购买的教学器材远远达不到教学标准。甚至一些学校根本就没有划分出专门投入体育教学使用的资金,即使投入,也是杯水车薪。因而,造成了许多学校体育设施残破不堪,体育场地坑洼不断。一些学校初始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后续的资金一直跟不上,导致后期的体育设施管理跟不上,这使得前期投资化为泡影,使得教学目标不能很好的完成。

(四)考核成绩的评价不科学。体育课成绩、身体素质的运动能力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评分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但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模糊了学生的锻炼目标,同时缺少对学生掌握健身方法的评价,缺少对学生独立锻炼的评价,这些都不利于中学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的接轨。

三、改进高中体育教学的对策思考

(一)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体育教学利用相关的体育器材,以师生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学。运用不同的模式解决体育教学的相关问题。当前处于高等教学转型阶段,就得建立一套与新时期体育教学工作相匹配的新机制和新体制。究竟哪些方法有效、便利、可行,需要从事体育教育的老师们在实践中进行总结。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起体育教师的素质,转变传统的以体能教育为主的教学形式,多角度、多形式的开展体育教学,提升学生对体育教学科学性的认识。

(二)加强课堂堂锻炼

高中生的时间非常宝贵,所以主要的体育锻炼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这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体育教师如何在最短时间实现对学生最科学的体育锻炼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新时代对学生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生不仅要掌握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很好的专业素质和修养,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心理承受能力去面对接踵而至的重重考验,所以高中体育就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体育锻炼, 传授基本的锻炼技能。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体育锻炼需要很持久的耐力,只有坚持锻炼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功能。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体育可以放松自己的心理压力,释放紧张的心情,从而很好地陶冶情操,起到加强心理素质的效果。

(三)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加强学生终身锻炼体育的意识,就要加大强度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体育教师除了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体育锻炼,也可以发动学生进行一些课外的活动,如跳绳、击鼓传球、海底捞月等一些趣味活动,学生参与其中不仅能够感知趣味活动的乐趣,也能锻炼身体,可谓是“寓教于乐”。学生感受到了体育锻炼的好处和乐趣, 自然就会一直坚持下去,这样形成了习惯,就会更有益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很多男同学很喜欢篮球、足球,对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同时可以时不时地举行一些班级活动,让大家参加一些友谊赛。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之间的联系,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够使学生锻炼身体,乐在其中。教师也可以设立一些奖品,学生在玩的同时还能获奖,他们的兴趣就更浓厚了,锻炼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女同学可以当啦啦队, 为男同学加油喝彩,使学生共同得到锻炼,一起成长。

(四)改革考核内容与方法

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质健康状况的检查评价外,应加强对学生的纵向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更突出对学生体育习惯、体育能力的综合评价。同时要调整体育课体育考核办法的结构比重,使体育课成绩及格的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能达到或接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同等水平,以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锻炼目标,促进体育习惯的养成。

总之,学生体质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基础条件,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大事,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体育锻炼作为一项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强健体魄。高中体育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必须非常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综合考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兴趣、个性发展与体育能力的发展等诸多因素,做到系统优化,实现中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 思维能力 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35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了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但同时,高中数学也是很多学生学习的疑难课程,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认真加以解决的。高中数学为什么重要,不仅仅是因为考试要考,还在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那高中数学为什么又让很多的学生头疼?这里面既有学生的问题,同时也有教师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了思考,愿与大家共勉。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重要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首先,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能动的主体组成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更不会是有效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重要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做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手抓,也才能为“两手都要硬”提供―个好的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并不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的被动学习和接受的过程,而是―个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资源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建构的过程。实践也充分证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更为高效,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数学学习的作用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带动学生积极性的好办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不好数学可能有很多的情况,但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有的学生是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无味,有的学生认为教学晦涩难懂,有的学生认为数学就是游戏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学习起来就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兴趣就不愿意学,硬着头皮学也学不好,形成了―个恶性循环。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事,而是―个直接关系教学成效的大事。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优化教学设计,制定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比如,开展设问式教学,开展分层教学,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等,要注意针对性,同时,还要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循序渐进,让学生从无兴趣到有兴趣,从有短暂的兴趣到有持久的兴趣,逐步开展,层层深入,就会充分调动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里重点强调一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采用同样的教法,传授了相同的内容,但学生的资质和基础不一样,也会有不同的收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对不同的学生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意思。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我们提倡先学后教,也就是多放权给学生。

比如,可以先学生自学,提出问题,试着自己分析,教师再进行分析总结,而不是以往的重复的灌输式教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可以先给予学生指导,比如编写导学案,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再逐步的让学生不用导学案就能自己有目的的学习,也就是要制定合理的目标,不能一下子难度太大。但这些努力一旦形成习惯,会让学生受益匪浅,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还会对学生的成长、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很重要

数学本就是一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课程,教师通过高中数学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用数学来认识和解决问题。数学建模方法就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效的途径,是一种高度的抽象、概括、简化、归纳,既能很好地体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中的本来面貌,还能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技能、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变得更为周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开展研究和论述。

教师需要加强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重要性的认识,也就是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这里还是以数学建模为例,整个的过程和思想都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更好的做到新课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数学建模的过程,通常包括表述、求解、解释、验证几个阶段,不仅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有要求,也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它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语育和工具,比如,数形结合,将数的条件化成形的条件,将形的条件化成数的条件,将数量关系用数学式子、图形或表格简单明了地表达出来,既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要求,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当数学建模得到实际的解答后,需要用现实对象的信息去检验,以确认结果的正确性,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技能又是一个提升的机会。

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的丰富完善学生数学思维的具体培养方法。比如,注重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少采用灌输式教学,多采用―些能够引导学生发挥探究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设问开始的教学情境,可以设置小组课题,多找些能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一题多解的题目等等,再比如,注重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可以引入一个现实的应用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还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研究和应用数学,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的追求意识,以及参与实践的意识,一举多得。

篇8

国际对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毫无疑问,个人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自己进入职业界和融入社会以及文化环境都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瞬息万变的未来社会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早已使人们置身与信息的海洋之中,准确而迅速地获取信息,充分而有效地利用信息,是生活在信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必须具有的素质。现代信息社会要求青少年必须具有高效地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要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只有从教师这个源头上重视信息素养教育,重视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养成,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性循环。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素养对于教师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其次,教师都要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即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成就感。要想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氛围,首先要求教师搞好课堂设计,尽量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变成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这些抽象知识的动态。

二、了解初一新生特点,才能更好地促进其信息素养的提高

初一新生普遍存在以下特点:

1、渴望成熟,但稚嫩性尚存

2、渴望独立,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3、对初中生活充满新鲜感和紧张感。

三、提升初一新生信息素养的具体策略及方法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当布置题目时,有的学生能够题目没看完,就不假思索地直接问:“老师,做什么?怎么做?”缺乏自己从已有的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每次在做第一个题目时,先引领着学生或者由学生自己来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关键词,明白:“做什么,做在哪里?”久而久之,学生自己分析题目,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改善,他们从已知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2、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动机。所以,精心地设计课堂中的环节,尤其是导入部分,显得尤为重要。在“帮助文档”一节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导入部分:“同学们,当你家里新添置了电视、冰箱这些家用电器时,在使用的时候遇到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以贴近学生生活 的问题入手,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回答:“看说明书”。然后,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在使用电脑的时候,遇到问题,你怎么办呢?“,由此引入本节课题:帮助文档;在“搜索信息”一节时,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初一六班的李明同学经常可以帮助邻居们解决一些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邻居的叔叔阿姨们都叫他:“小专家”,知道他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吗?”。说到这里,很多同学就会说出:上网搜的。以此为契机而引入了“搜索信息”的课题。

3、利用小组协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开学初,成立了3~4人的异质小组,并在课堂里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得到了加强。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小组协作,互帮互助;学习完成后,可以小组评价,及时反馈。

4、利用多元化评价方法,提升学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体现评价的作用,更好地反馈出学生的课堂情况。在进行评价时,采取了自己评、伙伴评、小组评、老师评等多种评价方法,通过评价,使学生提高了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也就是评价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作品展评的手段,使学生体味到成就感。

5、利用分层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现状实施路径

1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在时代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大学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提高文化艺术素养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借助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品格、气质以及修养等。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就是美育,可以与学生的审美需求相一致,将学生的精神能力提升上来,确保学生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高度一致和平衡,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比如欣赏一幅画,可以将烦恼抛到九霄云外。现阶段,在大学生基础素质中,文化艺术素养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发展和进步。要对中华历史文化进行充分了解,并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挖掘出来,将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等提升上来,进一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学生的人格健全化,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如果人才能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益,彰显个人魅力,一旦文化艺术素养严重缺失,很难保障一流的人才质量。所以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文化艺术素养是市场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借助文化艺术素养,可以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兴趣充分调动出来,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出来,灵活应对各种危机情况和丑恶事件,树立对客观事物正确的情感态度。

2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2.1文化素养层面分析

现阶段,高职的招生现状决定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能力普遍偏低,而高职艺术专业学生文化底子更为薄弱,尤其是英语等基础科目。由于在专业术科考试期间普遍被“重专业、轻文化”的氛围所影响,因此进入大学后,他们仍旧没有转变思维,甚至认为文化课程的学习可有可无,殊不知文化素养决定了艺术修养的广度与艺术内涵的维度。因此,高职艺术生很难满足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需求。

2.2综合素质层面分析

从高职艺术专业学生普遍之学情来看,学生对专业课程较为重视,能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们忽视了自身在人际交往的能力、自身素质拓展等方面的能力。以高职舞蹈专业学生为例,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仅仅以掌握技术动作为目的,往往没有对舞蹈艺术本身的理论体系进行充分了解,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辩证思维,综合素质薄弱,直接造成艺术形象的塑造和艺术表现能力的重复单一,是目前高职在培养艺术人才综合素养层面一个显著的问题。

2.3文学修养层面分析

一般来说,艺术和文学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文学修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这直接影响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1]。基于此,如果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学修养难以保证,将会导致自身专业课程学习难度的增加,很难将艺术背后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也无法将文化内涵纳入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之中,进而很难将艺术内涵充分传达出来。

3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的实施路径

3.1合理引导,提升文化素养

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要对专业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学习进行合理安排。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文学、美学等[2],需指出的是,高职教育和学课教育是有区别的,教师团队必须依据学生的学情,尊重客观事实,合理引导,如定期邀请艺术家进行人文类文化讲座,帮助艺术专业学生形成全面的价值观念。通过加强学生基础文化修养的培养,可以将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开来,告诉他们,一个成功的“学艺人”,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文化素养决定艺术表现的深度和广度。

3.2合理布局,提高文学修养

通过对学生实际学情进行客观分析,要确保文学修养方案制定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针对高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普遍较弱这一特点,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开设沟通、交流、表达的课程,这也意味着要同步提升他们在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因为事实证明,在具备良好的文学修养的前提下,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3全员育人,提高内在思想素质

在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将学生的心灵唤醒起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高职院校要定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将学生的道德修养、职业素质提升上来[3]。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其引导作用比较强化,对价值观念的形成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要求学生要树立高度的自律意识,推动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

3.4统筹兼顾,充分开发教学资源

对于艺术教育管理者来说,要注重将学生的艺术趣味性提升上来,并加强艺术专业课程的设置,不断提高艺术专业课程的艺术趣味性。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如果涉及到简单的技术性艺术训练课程,要注重对相关艺术方面的文化课程进行增设。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来说,要基于横向视角,对多个学科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将学生的艺术学习创造性激发出来,更好地挖掘出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蕴,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4]。同时,艺术专业教育管理者,还要注重艺术与文化课堂讲座的开设,加强与其他艺术院校之间的交流,将学生的交流热情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艺术和文化的高效统一和一致。此外,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来说,还要将自身的艺术情趣提升上来,将现代化艺术观念渗透到位,并对多学科的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专业学生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并具备生存发展的能力。

篇10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素养;职业灵魂

小学音乐是小学教学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分支,对于孩子们的美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音乐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整体能力的发展也将是极其重要的。

一、积极引入现代音乐教学理念武装头脑

现代音乐教学理念倡导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情感,提升他们对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的体验,通过引领对音乐的感悟生成情感共鸣。对此,作为教师就必须加强现代音乐教学理念研究,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切实夯实歌唱技能,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乐器演奏技能,从而积极利用各种生动的教学手段,增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而促使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二、积极加强艺术人文涵养的培育与提升

音乐教学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性和人文性特征,抓住了音乐的艺术特性和人文特性,也就抓住了音乐的本质与深刻内涵,对于提升音乐教学的品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加强自身音乐素养的过程中,必须加强艺术通识通感能力的培养。例如,积极加强音乐教师的文学语言艺术的培养、加强音乐教师各艺术素养的均衡发展、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等等。切实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深入挖掘自身潜能,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促进教学不断成长的强劲动力,是积极适应时展与形势转变的需要。因此,广大教师必须以此为成长动力,以开展教科研活动为载体,以发展自身潜能为目的,以创新为灵魂,培育和提升获取、处理信息能力,把握音乐知识跳动的脉搏,积极主动地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独具个性的知识结构,广泛综合其他相关文化领域的共同元素,全面理解和掌握音乐教学各领域的内容要求,不断提升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积极提升相关职业素养及文化素养,从而将自身能力与素养自觉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总之,新时期的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作为,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不断夯实自身的音乐教学基础理论、音乐专业技能,达到较高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