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生物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蚂蚁的生物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玛丽安・摩尔;诗歌;植物意象;生态视角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6-0029-03
一、引言
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大自然的创造物,人是自然之子。人只有 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自然的纯净空气,倾听大自然的声响,欣赏大自然的色彩,才能感受和自然融为一体的自在、舒畅。“有的香味像孩子的肌肤般新鲜”――嗅觉;“像笛音般甜美”――听觉;“像草原般青翠”――视觉,通过嗅听视觉来充分感受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呼吸与律动,达到与大自然水融的纯美境界。[1]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但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枯竭等风险。王诺(中国生态学者)在《欧美生态文学》中,将“生态文学”定义为“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间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文学中生态整体观提出“敬畏生命”的理论,人不能为谋取自己的功利,而决定自然界中生物的存亡。
二、摩尔诗中植物意象的生态视角解读
“意象的产生是诗人的主观心态与大自然客体密切契合的结果”。[2]植物意象在美国著名的现代派诗人玛丽安・摩尔(Marianne Moore, 1887~1972)的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颇高,威廉斯称她是“世界上最逼真写实的观察者”。她用敏锐的目光来捕捉事物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并对它们进行最精微、最准确的描绘。传统上诗以情动心,而画以形悦目。摩尔却大相径庭,以画写诗。她的绝大部分诗作,是以客观事物的精确、详尽、细致入微的物象描绘,像镜子一样真实地映射自然物象。批评家斯图尔特・霍尔认为:事物自身几乎不会有一个单一的、固定的、不可改变的意义,甚至于像石头那样明显的东西,也可以是一块石头,也可以是一座界碑,或一尊雕像,这取决于他所意味的东西。也就是说,取决于他所处的某个特定的使用背景。[3]也就是说,事物的意义是由使用者赋予的,在特定环境下其使用的意义,及自身的特点反而会被掩盖。摩尔在作品中赋予一个一个的物象以人的生命,自觉地探索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向我们展示了她对生命的敬畏,并探索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
(一)崇尚尊重自然
一般来讲,诗歌中花草是用来比喻女性的,以花儿的美来比喻女性美丽的容貌。比如,玫瑰在西方语言系统中含义颇为丰富,有着丰富多元的意义。《玫瑰之名》的作者埃科就曾经指出:“玫瑰,由于其复杂的对称性,其柔美,其绚丽的色彩,以及在春天开花的这个事实,几乎在所有的神秘传统中,它都作为新鲜、年轻、女性温柔以及一般意义上的美的符号、隐喻、象征而出现”。[4]
而玛丽安・摩尔却一反常态,她的《玫瑰而已》一诗中“带刺的玫瑰”就是大自然赋予的具有独特抗争能力的、有顽强生命力的自然之物。她在该诗中深刻批判了“卓尔不群,喜欢诸事独立,喜欢一种野心勃勃的文明所可能生产的一切”的人类――是无法令人愉悦的自然之物。“但是玫瑰,如果你们是卓越的,那/并非因为你们的花瓣是不可或缺的超凡之物。要是没有刺,你们/看上去就像一个疑问,不过是一种/怪物。它们无法对抗一只毛毛虫,风雨,或者霉菌”,也就是有了这些刺,玫瑰才能抵御人类那双“掠夺成性的手”。诗人在最后强调“你们的刺是你们最好的部分”,再一次强调只有“刺”才能迫使人类不去采摘玫瑰,不去破坏玫瑰的美丽,从而迫使人类尊重自然,回归自然。
在《然而》一诗中,“橡胶草”和“葡萄藤”也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霜,杀死了/橡胶草的/小叶子,却无法/伤害根;它们在冻结的地里/继续存活。”“一根葡萄藤/打了一个又一个结,一共/三十个――于是/嫩枝被束缚住――/无法摇动,忍耐着,不断超越。”摩尔用“弱者战胜了它的/威胁,强者战胜了/它自己”来使人们相信像“橡胶草”“葡萄藤”这样植物中生存的强者,是可以战胜外来力量的。但贪婪的人类,若不去刻意地征服它们,它们会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在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摩尔在诗意插入了一句“胜利不会/降临于我,除非我/走向它”, 表明她是一个钟爱大自然、钟爱自然生命的人,同时,也在警示人们不要去破坏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生命,“那里存在的/是坚韧!”人类最终也要被自然所征服。
(二)追求生命自由
方东美先生也曾说过:天地之美寄于生命,在于盎然生意与灿然活力,而生命之美形于创造,在于浩然生气与酣然创意……即生命是宇宙的本体,而万物是生命的不同形式。[5]在众多文学家看来,花草树木和山川皆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东西,尤其是树木,它那身材坚硬、枝叶丰满、根深蒂固、抗旱耐涝的特性,正与人们崇尚顽强以及勇敢的审美观相吻合。摩尔在《根基》一诗中用通俗、简练的几句话成功地勾勒出一幅奇特的图景:一个农民在庄稼地里看自己种的蔬菜――拥有强大根基的胡萝卜。
胡萝卜虽受到泥土的束缚――“这个世界/只是一个环境,是供它的脚立足的/一小块可怜的麦地”,“生命的境况/注定了受奴役容易,自由很难。对它而言又如何呢?”虽然被迫“缩小至一点”,但“它的纤维专断地/繁殖”。在此,作者没有任何刻意的渲染,却能让读者眼前清晰呈现出生命力的顽强。而胡萝卜也对种植它的农夫――“这个带着草帽,静静/站立,又转身回顾它的人”表明“对于不可强迫之事,亦不可阻拦”。摩尔经过审美体验领略到了自然之美,并透过“意象”赋予“胡萝卜”以“人”的生命,在深刻感悟这种盎然生命力的过程中,她在精神上超越有限的、现实的人生处境,从而得到精神上和心灵上的高度自由和幸福。
(三)呼唤和谐人性
无论哪一种草类,它们都因柔弱的外形以及强大的生命力而在诗中多被比喻为女子。直立的芦苇,其外形纤弱细长,大多会让人对孤独无助的女子产生同命相怜的感觉。摩尔称其《像一根芦苇》中两栖的芦苇为“他”,与众不同,“他”“或者一个尖尖的/航标,或者/月亮,他照管着水中他那被风/毁坏的形象;即使不同于/水中的/其他任何居民,他也不会/攻击它们;仿佛他是/一枚印章,刻着/与蛇的/徽记;仿佛他知道/企鹅不是鱼,在它们蝙蝠似的盲目中,它们/仿佛也没有/意识到,他是两栖的。”短短几行诗句勾勒出一个不同于水中其他任何居民、且爱好和平、希望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生物。摩尔实际在敬告人类,不仅要与他人和谐共处,更要与身边的一切生物和谐共处,以此呼唤人性的和谐。
《尖塔修理工》一诗中尖塔修理工丢勒喜欢在这个小镇生活,摩尔通过对小镇上动植物的描绘,给出了充足的理由。“蛾蝶花,牵牛,葫芦,/或者后门外/与钓鱼绳纠缠的月藤;/狼尾草,菖蒲,蓝莓,紫露,/斑纹草,青苔,太阳花,紫苑和雏菊――/黄色的蟹爪,如衣衫褴褛的海员,/佩戴着绿色的花蕾――毒菌,/矮牵牛,蕨;粉色的百合,蓝色的/老虎花;罂粟;黑豌豆。”一系列的描写显得小镇格外的和谐、宁静,并充满了生命的气息。然而,摩尔话锋一转,“这里的气候/不适宜榕树,鸡蛋花,或/菠萝蜜;也不适宜/外来的蛇”,“人们依靠猫,而不是眼镜蛇/来捕捉老鼠”,意在暗示人们,像“蛇”“眼镜蛇”这样,象征着邪恶、危险的事物,小镇是不欢迎的。“居住在这样一个小镇,/这样一群朴素的人中,不可能有什么危险,/他们有一个尖塔修理工,/在教堂上发送危险信号,/他正在给塔顶的星星镀金,/这星星在尖塔上/代表着希望。”摩尔通过各种花草,以及祥和小镇的描写,将其内心情感倾注于这些外物,让万物皆着我色,体现了人与自然生命的融会贯通,她在此借自然的美化作用净化其心灵,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结语
自然赋予诗人创作的灵感,诗人用内心的真诚、平淡自然的语言来创作自然之诗,描绘活动在自然界的生灵,歌颂恬静淡雅的自然人生。在植物的王国里,摩尔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在植物意象的烘托之下,她的诗歌徒增了几分唯美和华丽。它们清微淡远地阐释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凸显出摩尔达观的艺术观与审美观。而现代的文明人类却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异化”,向自然无度索取、疯狂掠夺。诗人朴素的生态责任意识,对于所谓的文明人而言,具有教化和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高 原.论叶芝诗歌中的自然意象[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吴 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9.
[3]韩子勇.一部村庄的遗像―――刘亮程和他的 《一个人的村庄》.[J].四川:中国西部,2001,(02).
[4]昂贝托・埃科.玫瑰之名.林泰,仲安,曙光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篇2
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科学探究能够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然而在具体的生物教学中,很多实验开展起来难度很大,存在诸多问题,如有些实验材料难以准备,器材相对不足;师生重视程度不够,探究内容浅显,探究过程仓促,或对于探究结果存在想当然的情况,教师告知实验结果,学生习惯性接受……这些原因导致一些生物实验教学流于表面,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达不到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的目的。
2 以“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的实验教学为例
笔者将以苏教版“动物的行为”一节为例,分析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如何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演练。动物的行为是动物适应其生活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发展有利。教材安排了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的探究性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掌握探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蚂蚁的觅食行为与食物的气味和颜色有关吗?”很多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常常只停留在教学设计上,即纸上谈兵。当讨论出实验方案后,教师往往会因为时空限制把实验放在课后,或根本不实施,即没有实战演练。
这个探究性实验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实验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对于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能力和锻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非常值得开设。但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完实验后还能动手做实验,即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演练,一直是笔者非常困惑的问题。
2.1 探究实验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准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该实验难以完成的主要原因如下:(1) 实验的可操作性,要在课堂上观察蚂蚁在自然状态下的觅食行为是非常困难的,只能模拟自然情况。且上课时,已经是深秋时节,很难捕捉到蚂蚁,学生也很难在课下观察到蚂蚁的觅食行为。(2) 实验的可控性低:实验时,蚂蚁四处活动,不受控制,不断有蚂蚁试图逃走。(3) 实验结果与常识相悖:很多蚂蚁聚集在食盐一侧,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聚集在糖的一侧,令师生感到非常的困惑。
2.2 解决方案
(1) 获取实验材料。
为了解决实验材料难以获取的问题,笔者曾组织学生在校园里寻找蚂蚁。由于时值深秋,温度较低,捕捉来的蚂蚁数量很少。笔者将学生捉来的蚂蚁放在一个桶里喂养,第二天早晨发现仅有少数几只蚂蚁存活,大部分蚂蚁死亡,后来得知是因为不同种群的蚂蚁聚集在一起存在斗殴现象。如何得到一定数量同一种群的蚂蚁成为了个难题,最后网购了几十管蚂蚁,每管10只。这些蚂蚁来自同一种群,因此相安无事。
蚂蚁在运输的过程中,靠管子两端的海绵里浸的糖水为生,到货之后由于长途跋涉蚂蚁比较虚弱,所以不能立即开展实验,需要饲养一段时间。
(2) 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自己想探究的关于蚂蚁觅食的问题。如蚂蚁的觅食行为是否和食物的气味、颜色、形状、大小等因素有关?由于时间有限,课堂上统一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与食物的气味有关吗”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待课堂上实验操作完成后,学生在课后就有能力科学地设计方案,完成其他探究。
得到蚂蚁后,学生开始设计实验方案,最初准备将蚂蚁倒入硬鞋盒中,4个角落分别放置不同气味但相同颜色的食物。实验时发现,倒入时蚂蚁受震动而惊吓,四处逃窜,无法完成实验。因此只能盖上盒盖,待蚂蚁完全稳定后才能开展实验。学生提出质疑:打开盒盖后,光线射入是否会对蚂蚁的觅食产生影响?
因此,笔者引导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课前将蚂蚁放入一次性带盖透明的快餐盒里静置一段时间。为了探究蚂蚁的觅食是否与食物的气味有关,实验时在餐盒的4个角落分别放置蘸有清水、糖水、盐水、白醋的四个海绵块。实验时发现,有些蚂蚁会沿着盒壁爬出趁机逃走,因此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小毛笔一只,防止蚂蚁逃脱。但这样依然不能阻止蚂蚁逃跑。因此笔者查阅文献自制了蚂蚁防逃液,其成分是酒精和滑石粉(体积比4∶1),将防逃液涂在塑料快餐盒的内壁并吹干。这样蚂蚁只能在底部活动。
(3) 实验结果与常识相悖。
实验装置准备完毕后,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开始实验了。他们都想当然地认为,蚂蚁肯定争先恐后地向蘸有糖水的海绵处聚集。可是当观察到实验结果时,学生都困惑了。很多小组的蚂蚁在实验后纷纷向蘸有盐水的海绵处聚集,反而糖水处无蚁问津。这是为什么呢?
查阅资料发现,所有动物从蚂蚁到人类都需要盐来维持其身体神经和肌肉的活动性以及水分的平衡。在满足了身体对于盐分的基本需求之后,蚂蚁才会去觅食糖食获取能量。网购的蚂蚁在学生养殖的过程中只喂养了清水和糖水,因此在实验时才会由于身体的需要优先选择了蘸有盐水的海绵。寻找到原因后,学生在接下来的喂养过程中,每天给蚂蚁添加了少量盐水,满足其基本需求。课堂开展实验时,蚂蚁的觅食行为终于和人们的常识吻合了,纷纷向蘸有糖水的海绵处聚集。
3 创新之处
3.1 实验材料上进行的创新
笔者经过反复实验后认为,蚂蚁从野外被捕捉到实验室,由于受到惊吓而逃生或首先忙于筑巢等过程,根本无暇顾及觅食。不同种群的蚂蚁聚集在一起相互争斗,存在大批量死亡现象。为了保证能够在课堂开展实验,笔者采纳了学生的建议从淘宝购买蚂蚁。收到蚂蚁后,不能立即开展实验,需要喂养一段时间让蚂蚁适应所在的环境。在喂养过程中需要提供充分的水分、盐分、糖分,满足蚂蚁的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之后笔者在淘宝上先后购买过天竺葵、草履虫、水蚤等生物材料,尽可能地保证每个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
3.2 实验方法上进行的创新
蚂蚁在自然状态下的觅食行为和课堂相比更加真实,效果也更明显。但由于教材安排的实验已在深秋,自然状态下蚂蚁很难寻觅,因此网购了蚂蚁在课堂完成该实验。虽然该实验在课堂完成,但是实验装置应该尽可能地接近自然状态,才能够得出更为科学的实验结论。但是实验时发现,蚂蚁并不会如所预期的那样行动,会四处逃窜,似乎求生的本能大大超过了觅食的需求。学生选择用手去捉准备逃逸的蚂蚁,用毛笔去赶,但效果都不理想。盒壁涂上了蚂蚁防逃脱液后,蚂蚁只能在盒底活动后,开始寻觅食物。看似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实验的可操作性、设计的合理性、现象的科学性等问题,需要教师勇于改进实验,即要有勇气;善于思考问题、观察生活、联系生活,即要有灵气;善于集中集体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即要有人气。
3.3 实验评价上进行的创新
篇3
蚂蚁,是世界上三大“社会性昆虫”之一,蚂蚁也是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生物。它们喜欢成群结队的生活在巢穴里。虽然蚂蚁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但我们并没有仔细地研究过它。
在我的童年里,蚂蚁是常客,它总是时不时的出现在我的面前。一天,我又见到蚂蚁,于是我突发奇想:蚂蚁摔得死吗?我立刻把蚂蚁捉住,走到一大片空地上,使劲地往下摔,蚂蚁就像蒲公英一样飘落到地面,翻了个滚撒腿就跑了。怎么回事,蚂蚁为什么摔不死,刚刚那个高度对于蚂蚁来说,可是摩天大楼啊!难道我看错了还是个偶然发生的事情,我还不信摔不死你!然后,我又捉来一只蚂蚁更加用力地摔到地上,结果还是一样,可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蚂蚁是神仙还是我的力气不够。按理来说,它们应该被摔死才对呀。不过,我在这里猜是没有用的,要查资料才行。于是,我回去翻了《十万个为什么》,弄明白了蚂蚁为什么摔不死:原来所有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都会受到空气的阻力影响,阻力的大小与物体所接触的表面积有很大的关系,物体表面积越大浮力越大,空气的阻力就越容易和物体的重力相平衡,从而使物体的下降速度越来越慢,也就是微小的物体在空气中可以用很慢的速度下降,所以蚂蚁落地时,时速慢,就像降落伞着地一样,不至于被摔死。我想:不只是蚂蚁摔不死,一定还有好多是动物都摔不死吧。这次试验让我懂得了空气的阻力与物体的关系,也让我懂得蚂蚁摔不死的原因,我也从中获得了许多的快乐,我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个科学家。
现在这个谜团解开了,我又做了一件漂亮的事情。我发现自然界的生物有好多好多奇妙的地方,正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现在的科学这么发达,我们就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比如自然、生物、天文、地理等。以前,人们总是对许多自然景观显得很害怕,通过科学家的努力,发现和解释了很多现象,使人们不再害怕。因此,我们要相信科学,支持科学、推广科学,带领人们破除迷信。在这个美好是21世纪,科学无处不在,所以我们一定要去探索、发现许多自然景观。在此,我想说:我爱科学,我爱自然!希望中国的科学家都能有很大的发现,以后,我也要为中国的做出一份贡献!
篇4
【关键词】 生物教学;德育教育;目标;团结竞争;排除干扰
常言说“有德无才,成不了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大事”。要成才首先学会做人,所以教育者并不单纯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全员育人”的大背景下,各科任课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都应该渗透德育教育。作为生物教师,我在教学别注重挖掘教材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性,不断地用具有思想意义的现代生物科学成果的新信息充实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具体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挖掘资源,从教材中寻找德育渗透点
1、唯物主义渗透
生物学科是一门描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课堂上通过对有关生命现象进行剖析,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本质,增强学生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对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挫折教育渗透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碰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走出失败阴影。例如在讲解动物的受精过程时,可以用语言激励学生:“父亲上亿个争先恐后的游向母亲的卵细胞,优胜劣汰,最终只有速度最快、最健康强壮的那个能与卵细胞相遇并获得卵细胞的接纳形成受精卵,这就是最初的你和我,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竞赛中的获胜者,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应该以此暗示自己:我是最棒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再如讲到动物的胚后发育中蝴蝶的变态发育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事例:“不起眼的毛毛虫要蜕变成翩翩起舞的美丽蝴蝶须经过无声的蛹化和艰难的破蛹而出,有好心人看它挣扎得可怜,便帮它剥开了束缚的蛹壳,不想这只蝴蝶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了,在颤颤巍巍中死去。”以此让学生坚信一个道理:“逆境不是苦难而是一笔财富,正视它,超越它,定能打造出一片灿烂天地。”
3、人文关怀渗透
“人文关怀”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简单的说就是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怀,即关心、爱护、尊重其他人,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从生物学角度来理解这一词汇也许会更深刻:物种内部关系即种内关系,通常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在理解种内互助这一概念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森林里着了大火,蚂蚁是怎么逃生的呢?成千上万只蚂蚁会抱成一团裹成一个大圆球,由高处朝低处滚动,在滚动的过程中最一层的蚂蚁被大火烧死,内层的同伴却迅速滚出火灾现场,少数蚂蚁的牺牲换来整个种群的保存,蝼蚁尚且如此,何况人乎?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对周围的人少一分挑剔,多一分欣赏;对弱势人群少一分鄙视,多一分尊重;对陌生人少一分冷漠,多一分关怀……人与人之间只有建立了这样一种关系,小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是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和谐整体。
二、适应社会,提高学生团结竞争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
一个班集体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班的成绩,一个好的班集体卫生、纪律、成绩等各个方面都会很好,我在讲授生物之间的种内互助时,通过蚂蚁群体生活、蜜蜂群体生活等学生常见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集体成员之间的团结对于整个种群直至个体都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这些简单的、常见的生物现象,可以说明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从而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环境氛围,让学生明白人与人相处的道理,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互相帮助,从而提高成绩。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指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适合于大自然,同样也适合于人类社会,现在很多学生安于现状,竞争意识不强,上进心不足,导致学习劲头不足,长期以往,必将使贫穷的人更加贫穷。在讲述自然选择学说时,我适当分析社会发展形势,强调只有学好习才能在社会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发挥自身潜在的能力,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学生意识到,不学习就不能在社会立足,有了这种危机感,学生自然会发自内心地乐学,自然有助于成绩的提高。
三、排除不利的干扰因素,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
篇5
片段一: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然后向同桌讲述文中故事。
同学们推选一人讲述文中故事。
2.前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对有“心得”的地方圈点批注。
读完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个人“心得”。
部分同学把自己最有“心得”的地方交流汇报。
(师引导、强调:斑羚是智慧者:飞渡、完美的衔接;斑羚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种族生存意识:面对死亡时把生留给同伙,把死留给自己。)
片段二:精彩语段赏析
1.同学们推荐最精彩的一段,师生共同品味其精彩之处。
(大部分同学推荐第9段)
2.同学们大声朗读第9段,同时标画出描写性的词句并体会其妙处;然后汇报所标画词语和句子好在哪里。
(师引导学生揣摩对“老斑羚”和“半大斑羚”动作描写的语句。)
3.重点欣赏“飞渡”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半大斑羚和老斑羚一前一后向山涧对面跳去,……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老斑羚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
(对于令人叹为观止的这一幕,学生先试读,后教师范读,接着学生自由读,最后师生齐读。在反复读的基础上体会斑羚那种超越人类之上的东西:高超的智慧,神奇而完美的跳跃;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那份令人肃然起敬的从容与自信。)
片段三:拓展延伸
1.动物生存技能多种多样,在自然界中精彩纷呈。有时,为了同类的生存,他们的壮举让人惊心动魄;有时,为了同类的生存,他们的技能让人惊叹不已。请大家再默读第9段,试一试,由第9段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边读边思考)
2.请同学们插上联想的翅膀,讲述一下你的所见所闻。
(第一位同学讲了老鼠偷鸡蛋的故事:老鼠躺在地上,用四只爪子抱住鸡蛋,另外一只老鼠用牙咬住抱鸡蛋老鼠的尾巴,把它努力地向洞的方向拉……学生听后眼睛发亮,群情激奋。
第二位同学讲了骆驼的故事:老骆驼为了让干渴了许久的小骆驼能喝到深水坑中的水,自己跳下水坑被淹死,水平面终于上来了,小骆驼们渴上了甘甜的水……此时,班里静悄悄的。
第三位学生讲了蚂蚁的故事:一群小蚂蚁被火围困在了一个小山顶上,为了生存,蚁王让蚂蚁抱成团,年幼的蚂蚁在团的里面,老蚂蚁及蚁王在团的外面,他们在火海中一齐滚下了山,外层蚂蚁被烧得叭叭作响,许多被烧死,只有极少数的活了下来!……讲完了故事,许多同学都哭了!)
片段四:激情练笔
1.不止是斑羚,自然界中每一个生灵都是可爱的,和你我一样,他们都具有生命和智慧。可是,现在我们的这些“邻居”中有一部分遭到了人类的毒手,正在一步步走向灭绝。关于这一方面,请大家畅所欲言。
(有的同学谈了大熊猫,谈到了藏羚羊……)
2.我们要保护那一个个鲜活的充满智慧的“朋友们”。请拿起手中的笔,给盗猎者们写一封谴责信!
(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满怀激情地进行写作。)
3.学生代表宣读谴责信。
片段五: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谴责书向全世界!
2.文中斑羚身处险境,你能不能想其他办法帮其脱险?可联系所了解的生物知识,也可从网上查阅一下有关信息、方法。
[教学反思]
1.以“读”为主线,让学生舒展联想的翅膀,受到熏陶-感染
教师注重了以“读”为主线,通过速读、细读、品读 “三步曲”,使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带着激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学生自觉联想,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由老斑羚等为了种族的生存,身处绝境,从容赴死,飞渡山涧的壮举,延伸到了骆驼自赴死地而让小骆驼喝水获生的故事,部分蚂蚁勇于奔火而挽救幼小蚂蚁的故事。这不仅激活了学生思维,还让学生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有感而“写”
“写”应该是在“读”的基础上有感而发。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自觉的联想,联想到了其他生灵的遭遇,如藏羚羊在残遭灭绝等。这使学生对盗猎者产生了憎恨,憎恨之情堵在心中,欲一吐为快。这样,写一封谴责信并向外就水到渠成。
3.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篇6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动手能力;兴趣小组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68-02
当前,许多学校在招生中为争夺生源,都纷纷在外打广告,在广告词中总会提到一句话“开放式教学,封闭式管理”。那么,开放式教学是怎么进行的?笔者就本人在初中生物学教学工作中所作的一些初步尝试总结如下。
一、组建生物兴趣小组
从七年级(初中一年级)开始,我们按年级组的安排,再根据学生的自愿,组建生物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人数分成1~2个组,每组确定组长1人,副组长1~2人,让正副组长带领其组员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在一学期或一学年后评出优胜组。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由于有了这种激励机制,使得各组成员都能尽心尽力,认真干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为本组争光。这对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校的生物学实验室还不定期向生物兴趣小组开放,在不影响其他课程学习的前提下通过教师的指导,让他们在实验室练就实验基本技能和实验操作方法。如:让学生制作叶脉书签,首先让他们了解叶的构造有哪几部分?怎样才能去掉叶肉而保留叶脉?制作叶脉书签的植物叶片有什么样的要求?等等,由此来印证“实践出真知”这名话,从而培养他们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操作、分析能力。
二、“走出去”新式教学方法
1.走出课本。在我们的教科书上尽管有很多图片,可读性也比过去增加了许多。但比起周围生物多样性的实际情况,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就必须在适当的时候突破教材的束缚,到英特尔网上,到图书室,或其他资料书上去查找相关信息和资料。并将这些“成果”与大家分享,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如:反射包括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教材中不提这个概念,可所举的例子却说明这是条件反射。还有一些古老有趣的生物问题,如“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也能从英特尔网上得到满意的答案。
2.走出教室。这也是我们这几年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尝试。在制定严格安全措施的基础上,报请学校同意,可在适当的条件下,由教师带领学生上室外课,让学生直接接触大自然,观察动、植物活体,比在实验室或教室观察标本、图片,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如在一次上室外课时,有位学生看到两只蚂蚁用触角互相敲打对方,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蚂蚁有没有语言?它们是不是靠这种方式来“说话”?还有学生问道:同一个蚁巢的蚂蚁死了后,其他的蚂蚁会伤心吗?等许多生动有趣的问题。虽然我还不能完全解答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却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究,或在以后有能力时自己去弄明白。又如:在讲鱼类之前,我先安排一些学生到当地鱼市上去了解当地有哪些种类的鱼卖?根据学生的调查结果再汇总,然后再由大家推荐一名同学汇报发言。“在我们当地的鱼市上卖的鱼有:鲫鱼、鲤鱼、乌鱼、草鱼、鲢鱼、还有章鱼、甲鱼、金鱼……”此话一出,就立即在班上引起了有不同意见的争论。有人说:“鲢鱼这个概念不准确,应该是分白鲢、花鲢,还有鲶鱼”;有人说“章鱼不是鱼”;有人说:“甲鱼不是鱼”;有人说:“鲸鱼不是鱼”;也有人说:“黄鳝也是鱼,还有泥鳅”等。在本节课上,我给同学们留十分钟的分组讨论时间,讨论的气氛相当热烈,让每一个小组的组长最后用一分钟时间发言。将本组讨论的结果当堂向全班讲述。因此,最初的一位说鲸鱼不是鱼的同学,承认误把“金鱼”当作“鲸鱼”……再从同学们从集市上买回来的鲫鱼作为实验材料,认识了解鱼身体的外形、侧线,然后再解剖鱼,了解其内部构造……这堂课比过去那种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了。如果没有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本,是不可能有这样学习效果。
三、“请进来”新型教学方法
笔者曾请学校附近的一位老农,他家种有许多广柑、橘子、柿子、桃、李、杏、、枇杷、葡萄等经济类作物,让他来给学生讲述,他种植这些作物过程、方法及水果的保鲜等相关知识。使同学们大开眼界,也初步学到了如何对果树进行人工授粉、嫁接、压条、扦插等生物学知识。而这些知识是教材中所没有涉及的知识。还可以请一部分家长来参与生物课学习。在让家长参与的学习中,一些家长能认识当地的许多种植物。但他们所说出来的都是植物的俗名,而这些俗名也往往为多数学生所知晓,我再将这些俗名与其生物学上的学名对应起来,这样就能让学生了解、认识当地更多的植物,同时也能及时纠正同学们过去的一些错误。如草本蕨类——牛肋巴(注:横线后面的名字是我们当地的俗名)、井口边草——七叶一枝花、毛茛——猫爪子、悬铃木——法国梧桐、大叶黄洋——万年青、凹叶景天——落地生根、茱顶红——炮打四方、鱼腥草——猪鼻孔、慈姑——剪刀草、枳树——铁连架、蓟——自根苗……
另外,我们还不定期举办有关生物学方面的讲座,如在中国植树节、世界卫生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土地日、世界禁毒日、世界粮食日等举办相应的专题讲座或进行相关的活动,以此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四、开放式教学的成果及其意义
篇7
书的开头就是一个惊人的“侦探”故事:两个小孩突然失踪了。当一个摄影师和他底狗在一个名叫爱诺托夫教授底家里发现了线索而去找警察来查询时,连教授也忽然没有踪迹了。没有血痕,没有尸体。
多奇怪呀!他们到那里去了呢?原来三人结伴去旅行了。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三个人出现了,这个世界大不同:绿草像大树那样粗,鲜花生在树顶上,蚱蜢大得像公共汽车,飞鸟的翅膀可以鼓动大风暴。他们三人曾经坐着天然的飞机或汽球等,升空,渡海,入地登山。曾经和奴役同类的恶贼红蚂蚁激烈战斗,被一滴小雨打得哭。曾经被花囚起来,也曾经被蜘蛛关在水牢里。曾经在蜗牛谷里住过一宿,也曾经在自己衣服的纽扣上摔痛了膝盖骨。最后他们施行完了,回到人类的世界。人们包围着他们听他们谈冒险旅行经过,新闻记者蜂拥着来采访、照相。报纸上宣传这个消息和发表有关的论文。有些人甚至于传说爱诺托夫教授完成了使大象变为苍蝇的研究。
这样的故事多有意思,多奇怪。难道你不想看?
假使这本书只是新奇幻丽的故事,那便不成其为科学知识书籍,那就不值得特别介绍。最重要的是它藉着这种形式教给我们许多生物知识。如水蜘蛛是住在水底的,却用自造的丝囊到水面上吸取新鲜空气储存起来,然后拿到住所里慢慢地用。苍蝇会被一种天然炸弹名叫蝇微的炸死。这种蝇徽是一种泥状的蝇体寄生物,遇见苍蝇就钻到苍蝇肚里,不久就分裂爆炸,把苍蝇炸死了。爆炸以后的炸弹还能继续炸别的苍蝇。如果我们能有计划地力量培养这些蝇徽,我们就能很快地把这种危害人类底仇敌消灭。蚂蚁把蚜虫做为“牛”一样来牧养,我是知道的;这种“牛”挤出来的奶和我们的牛一样,我也是知道的,但不知它为害植物最厉害的地方在那儿。从这书上我才知道蚜虫吸取植物液汁还只损害植物的一部份,但它把奶汁弄出来胶住叶面的气孔后,却教植物非枯死不可。蜻蜓每小时能飞五十多公里,它的两对翅随从科学地分工:前面一对很少动,维持身体的均衡;后面一对却是推动机。它每天吞食的苍蝇、蚊子很不少,是人类的朋友,大家该爱护它……。
这些有用的知识,在本书中可以学会很多。
篇8
我担任生物教学工作已有9年了,一直工作在农村基层。在面对农村学生时,我明显地感觉到大多数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知识面狭窄、综合学习能力差。但也有其优势,农村的学生大都有农业生活、生产的经验,和大自然接触较多,对生物学有着最直接、最丰富的体验。如何利用好学生的生活、生产经验,将这些感性认识进行迁移,提升为理性认识,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释生物学现象,去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我提出以下一些个人的认识。
(1)从实际生活出发,多收集生活、生产实例,将其有效地结合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知识和掌握重难点。例如,在学习《传染病》这节内容时,就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来学习。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住校人数多,但宿舍数量不足,一问小小的宿舍内,却住着16个学生。通风条件差,再加上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很多学生都有患传染病的经历,最常见的如疥疮、结膜炎、流感等。教师可以以此为例,来讲解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以及控制传染病的三个途径。同时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
(2)开发地方资源,合理调整实验内容,让生物实验更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例如实验课“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随着课程进度来看,这个实验大约在11月底进行,所用材料为天竺葵。但在实验的进行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主要是天气条件的限制,导致实验效果不明显。通过实践我将这部分内容提前讲授,实验安排在10月份左右进行,并将实验材料改为地方最常见的蚕豆。在实验前,要求每组学生提前种植蚕豆用于实验。通过这样的改进,使实验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验操作变得相对简单,实验效果明显。
又如“探究蚂蚁的通讯”一课,首先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然后将实验转移到室外进行,带领学生在校园的空地上寻找蚂蚁的巢穴,进行实地的观察。将实验改在室外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同时也避免了在室内进行该实验的一些弊端(如噪声过大、外界环境改变,蚂蚁被学生弄死等不利于进行实验的因素)。通过这样的做法,使实验易于操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渗透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如在学习《人的性别决定》时,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会不经意地流露出“男尊女卑”、“生女孩全是母亲的错”等想法。通过课后的调查,也了解到现在农村仍然存在因母亲生育了女孩而在家庭中受到歧视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知识的传授,我更侧重于情感目标和德育教育的完成,让学生能掌握正确的知识,认同在当今社会男女地位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在学习《人的生殖》和《青春期》这部分时,除了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穿插讲解一些有关于青春期性教育和性道德的内容。因为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的影响,现在的中学生青春期发育提前,随着性生理成熟的到来,青少年的性意识开始觉醒和萌发。学校、教师有责任给他们一个正确了解知识的途径,才能让学生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防范不健康思想和行为的侵蚀。
(4)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借助图文、视频、数据等加强学生直观体验,拓宽知识面,通过实验、调查、课外活动等方式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不同的课、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有效、高效的教学。
篇9
关键词:生物教育;激趣;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12-01
高中生物融知识性与科学性于一体,具体中见抽象,现象中显本质。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生活现象与生命现象,这是生物老师所关注的课题。
1.多媒体介入,在观察中激趣
理论课是高中生物知识的核心。通过理论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的基本内容,又要让他们在观察、归纳、推理中体会理论产生的过程。多媒体的介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复杂的过程直观化。如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孟德尔经过整整八年地不懈探索所揭示。其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在教学中先以投影介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提生理论的事实根据。然后结合图解,由现象到本质,分析豌豆的遗传特点。这样,变抽象为具体,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上的飞跃,最后科学地总结出遗传的基本规律。
但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展现理论产生的典型事实,力求变抽象为具体;(2)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作深入分析,并用演绎推理或类比的方法作出科学判断;(3)介绍科学家发现真理的事实,激起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联系实际,在生活中激趣
结合生物教学的特点,教师要把生活、生物、社会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在讲无氧呼吸时,从长跑、制泡菜、制酒等方面,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在生活中激发探究的兴趣。启发思考:(1)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痛。)为什么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且味美可口?(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人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且味美可口的原因。)(3)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制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而降低酒精质量。如果酒精不纯,混有乳酸菌,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从而降低酒精的品质。)通过生活中的浅显例子来破解生活中的抽象的理论知识,不仅起到了激趣的作用,而且起到了以简驭繁的作用。
3.创设情境激趣引疑
由于年龄特征,导致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当他们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时,也就是孔子说的"愤""诽"之时,这正是他们思维被调动起来的时候。心理学家还指出,生动有趣的材料能唤起人的好奇心,激发起探索知识的欲望。如学到"控制传染病"知识时,给学生设置了如下新情境材料:王炎患肝病住院后,医生采取了下述措施:(1)将他安排在单人病房,不让与别人接触;(2)把他用过的器具消毒;(3)给他打针、服药。你能说出医院采取这些措施的依据吗?学生对给的这些材料很感兴趣,好奇心驱使他们积极思考,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生会问许多的为什么,思维被调动起来。另外提出有新意的问题,即提问题有新颖独到之处,使学生产生新鲜好奇感:如"异型血相输会产生凝集反应,为什么O型血又叫万能输血者呢?"从而启发学生由输出血原则考虑到输血的生活常识和科学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其思维,提高效率。
篇10
现在,人们常把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用几何图形来描述。几何图形,即是点、线、面、体或它们的组合,如棱柱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几何体”的图都是点、线组合成的平面和曲面所围成的。植物的果实,如柑橘、苹果等的形状多呈圆球体、椭圆体等几何体形,它们可用圆或椭圆、球或椭圆体等图形来描述(在笛卡儿直角坐标系图中,还可用代数方程式来描述)。
有些植物的果实上还附有其他形状,如,枇杷中的一种,其球体的“脐”上呈“五星”形状(图1),被称为“五星”枇杷;向日葵花盘上瘦果的排列(图2),松球果鳞的布局,菠萝果实上的分块……它们都是按对数螺旋线(图3)的弧线在空间展开的。这样果实排得最紧、最多,因而产生后代的几率也最高。
植物的花瓣(如图4是玫瑰花)和叶形也蕴含有数学公式。如极坐标方程的三叶玫瑰线、四叶玫瑰线(图5①②)、八叶玫瑰线等。现在,数学家们还找到了用以表达“托着娇艳花朵的睡莲叶(图6)形状”的数学公式。
植物的整体形态,也蕴含有数学知识,如水杉(云杉、雪松)等树木整体多呈圆锥状(图7),这是一种沉稳、防倒伏的理想几何形状(重心低、稳度大)。这种形态有利于植物抵御狂风暴雨的袭击。
动物体形状,多种多样,但它们在活动进程中,也跟数学知识有关。例如:
在寒冷的冬天,猫睡觉时要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样,身体露在冷空气中的表面积最小,因而散失的热量也最少。蜘蛛结的“八卦”网(图8),既复杂又非常美丽。这种八卦形的几何图案,即使木工师傅用直尺和圆规也难画得如蜘蛛网那样匀称。当对这个美丽的结构用数学方式进行分析时,你会发现在蛛网上隐藏的数学概念多得惊人――半径、弦、平行线段、三角形、全等对应角等。
蜜蜂蜂房呈六角形(图9),角度也很精确,据测定其钝角为109°28′,锐角为70°32′,这样的巢不但节省材料,而且结实坚固,令建筑师惊叹不已!更令人惊奇的是,蜜蜂还“知道”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一条直直的线。工蜂在花间随意来去而采集到大量花蜜后,它知道取最直接的路线回到蜂房。
海洋中生长着一种甲壳动物,叫做鹦鹉螺。这种鹦鹉螺的外壳呈现对数螺旋状(图10),看起来花纹色泽是非常美丽的。
大雁总是成群结队地飞,而且排成“人”字形,某一次的观察计算,还表明“人”字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雁群前进方向的夹角度数为54°44′8″。而金刚石结晶体图11的角度也正好是54°44′8″!(图12)是巧合还是动物与大自然之间的某种“默契”?
- 上一篇:环境设计个人职业规划
- 下一篇:大学生身心健康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