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内涵

篇1

文艺复兴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文艺复兴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文艺复兴的知识11.背景:

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摧毁欧洲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打破天主教会的思想垄断。

②意大利保留了古罗马希腊的古典文化。

2.实质: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

3.时间:

14-16世纪

4.地点:

开始于意大利――后拓展至西欧

5.领域:

文学、艺术领域

6.指导思想(核心):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思想要求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内涵包括: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

7.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①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

薄伽丘——代表作是《十日谈》。全书贯穿了人文主义思想,矛头指向天主教会,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人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

②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8.影响:

①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将人们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其倡导的进取精神,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文艺复兴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为科学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适应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对宗教改革也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高中历史文艺复兴的知识2文艺复兴影响:①适应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②人文主义思潮的宣扬,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制度,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大潮。

③动摇了神学的无上权威,对宗教改革的作用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①思想上:给封建思想以沉重打击,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宣扬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打下了基础

②政治、经济上:推动了反封建斗争的高涨,为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殖民扩张注入了精神活力。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化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掀起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

④自然科学上: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局限性: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人文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彻底抛弃宗教;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把古代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如魔法、巫术和占星术等也保存了下来

高中历史文艺复兴的知识31.把握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开始于意大利的原因。

【点析】(1)经济方面,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巾。这些城市各自独立,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封建神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文艺复兴运动首开始于意大利的最主要条件,也是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

篇2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意大利;经济

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一词的原来意思是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中世纪时期发源于意大利的弗洛伦萨,后传播到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16世纪中叶的人文主义者们认为这次思潮是在希腊、罗马之后欧洲大陆文化历史上的第二个巅峰,有的史学家们便认为它是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所以被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产生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作用、影响的条件下:

(一)经济原因:14~16世纪,意大利的弗罗伦萨最早产生了文艺复兴的萌芽,弗罗伦萨地区的工场手工业是意大利发展最早的,且发展迅速,商品贸易规模越来越大,资本主义经济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代表资本主义的文艺复兴必然要冲破教会的约束,于是代表新文化各个方面的新兴资产阶级就向封建统治阶级和制度展开了宣战。

(二)政治原因:弗罗伦萨著名的美第奇家族所统治的弗洛伦萨,文化达到最高峰。美第奇家族出于统治的需要,对人文主义者尤其重用,到15世纪50年代,各地政府机构中已有很多的人文主义者,积极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让当地人们接受人文主义。

(三)文化原因:意大利保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这里一直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交汇的中心,意大利在吸收古希腊、罗马文化方面比其他国家占有巨大优势,几世纪以来继承下来的文化还继续领导着西欧各国,是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起源地的一个原因。

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反对中世界神学,强调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主张个性自由;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人们追求现实人生的美好生活;提倡科学和文化,反对迷信;提倡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造福人类。

二、意大利的现代经济

意大利经济自20世纪中叶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简单的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方式向以先进工业为主体的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对意大利GDP的统计,意大利在2012年度是世界第经济体,仅仅排在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巴西、英国之后。意大利是世界举世瞩目的G8成员,也是经合组织的会员国。

意大利有两种经济,由北部的发达私有制工业和南部欠发达的农业组成。北部的大中型公司生产力很高,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很多都是世界品牌,在世界500强企业之中,这些企业为资本家和员工们创造了很多财富;南部的小型企业由于缺乏创新意识,生存环境也是缺乏竞争,生产力的发展已经相当滞后,不能给员工提供良好的保障,更不用说带动当地人们去实现致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南部小型企业却在排挤着发达的大型企业的发展空间,使之离开意大利,去欧元区的其他国家发展。某些观点认为,欧债危机是一场单一的危机,仅仅是由意大利的错误的经济和政治措施原因造成的。但是仔细分析看来,欧债危机也由意大利资本家经济头脑意识所影响,意大利面临的生产力危机,严重影响着到了意大利人的生活,甚至是将来的发展。

三、文艺复兴对意大利现代经济的影响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写道:“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对人生的思考和追问:中世纪时期对人的要求是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没有存在的意义,而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发现了人的伟大,提出了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提倡积极的冒险精神。提倡乐观主义的的人生态度,人们在道德下允许可以自我放纵,反对自我克制,提倡“公民美德”,认为家庭是人的道德德行的体现。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而文艺复兴的消极影响是,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过于强调人的价值,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在传播后期造成意大利人个人私欲膨胀,追求物质享受、骄奢逸。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直至现代,文艺复兴仍对意大利人有着深远影响,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文艺复兴追求自由、个性解放,这种思潮不仅对意大利人的日常生活影响有着负面影响,致使很大部分人生活懒散,不愿意工作,而且在政治生活中,对政府持敌对态度,不愿意向政府交税。

文艺复兴传播的后期使意大利公民缺乏公民文化或公民美德,现在南部小企业偷税漏税现象严重,黑手党势力遍布那不勒斯,黑色恐怖事件笼罩着每一个意大利公民的心头,意大利人对社会公德、事业道德漠不关心,只是将家庭美德看成是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人们彼此之间缺乏信任,不能坦诚相待,甚至不去信任政府,普通意大利人将参与政治生活的政治家们看作是跳梁小丑。

经济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对经济的渗透力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大,文化的社会价值越来越突出。文化与经济日益一体化,成为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意大利国家欧债危机的原因,不仅是本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均衡,还与人口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应该对意大利的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吸取人文主义中优秀的文化,摒弃落后了文化,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公民文化”。人们之间不仅能够相互信任,而且对政府的正确决策能够全力支持,形成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工作节奏。

意大利如果能正确形成本国的“公民文化”,那么就为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等产业形态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巨大活力,促进国民经济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杨德才(编著)

篇3

文学的要义就是对人的描述,而如何描述,则是不同国家不同种类的作家或不同种类的文学显示出的特点。西方文学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亘古不变的—人道主义的主题,它显示着西方人独特的个性,也显示了西方文学“以人为本”的厚重本色。所谓“人道主义”最基本的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把人看作是宇宙间最高的价值。而以人为本,归根结底是要求以人性、人智取代神性、神智,从上帝那里找回人的价值。人的主体性,也即人自己。在新时期下,分析不同阶段西方文学关于人的观念,对贯彻我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古希腊罗马文学与人的观念

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在自己的对立物—自然与社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和在智慧引导下的自由,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是古希腊文化的突出特征。

荷马史诗中“阿喀本文由收集整理琉斯的愤怒就是我的主题”,就是集中体现了个人与群体分离状态的个体本位意识,其中神和英雄们对个人荣誉的崇尚,则表现了古希腊人对个体生命意识价值的执着追求和对现世人生意义的充分肯定,体现了人对个体生命意识与欲望的放纵。在《奥德修纪》中,诗人高度赞扬了奥德修斯“求正道、求知识”的人道观,把人从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了,极力肯定人的力量,表现人的思想感情,鼓吹个性解放。古罗马文学是对古希腊文学的直接继承,古希腊文学中的世俗人本意识在古罗马文学中得到了再现,并经由古罗马文学广泛的流传于后世的西方文学中。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中,“灵”取代了“肉”,在关于人的理解上,与古希腊文学表现了明显的分野,“神—理性—人”呈三位一体之势,体现出一种尊重了理性、群体本位、崇尚自我牺牲和忍让博爱的宗教人本意识,则是后世西方文学之文化内核的又一层面。

二.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与人的观念

早在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自主精神与个性意识的苏醒则使人们重新理解上帝的内涵和人与上帝的关系,同时在宗教的名义下探讨自我的价值。而此期出现的圣母崇拜则是基督教人性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为此后人文主义思想的弘扬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世纪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意大利诗人—但丁,他的代表作《神曲》张扬了中世纪人民努力挣脱精神枷锁,寻求思想解放的革命情绪。《神曲》在西方文学史上最早放射出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随后在文艺复兴的早期,人文主义思想是以古希腊—罗马的世俗人本意识为主体的。它的以人为本,以人权反神权,以个性自由反对禁欲主义等思想指导下文艺复兴运动将一度极端化了的人神关系,也即原欲与理性的关系作了调整,从而有了人的觉醒与解放。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与人文观念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成就的最高代表,如果说,文艺复兴确实如布克哈特所说的是一个“人的发现”的时代的话,那么,只有到了莎士比亚的创作中,这个“人”才被发现得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人文主义的内涵也才发展到了最完整的境地。莎士比亚通过悲剧告诉人们:人的自由是有限的,仅有原欲的解放和满足并不能把人引向自由、平等的理想世界,人性也不仅仅体现在原欲上,而且还体现在其理性力量上,因此,人必须在自然欲求与社会道德律令、原欲与理性、出世与入世、个体与群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作出准确地把握。莎士比亚的作品既沟通了人文主义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统,又延续了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的血脉,是世俗人本意识与宗教人本意识的融合的典范。由此,以肯定人的世俗的原始欲望之合理性为起点的人文主义文学,到了莎士比亚这里,又融入了基督教人本意识,欧美文学“人”的观念步入了新的世界。

四.新古典主义文学启蒙运动文学与人的理性

17世纪的欧洲强调理性与秩序,这种时代精神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主流—古典主义文学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从而也使文学中“人”的观念发生了新变。古

典主义文学所表达的人对自我力量的肯定与颂扬主要是理性意义上的“人”。这种通过对古罗马的崇尚文学,歌颂了从神权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人自己,正好是对人文主义文学之“人”的解放主题的一种延伸,是从另一条道路、另一种意义上延续了文艺复兴运动。

18世纪启蒙时代被称为“理性的时代”。肯定理性的力量也就是肯定个体的人的力量,张扬理性也就是在张扬人自己。启蒙文学肯定人的理智的同时又肯定人的天然情感的合理性,这种肯定理性力量的文学也就是肯定人的力量,张扬理性也即张扬人的个性,表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对人与上帝、人与王权、人与世界之关系的新理解。

五.浪漫主义文学与人的情感

资本主义新的政治经济制度打碎了原有的社会结构,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自我观念得到了强化,人的命运也得到了重大变化。这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以艺术的方式描绘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崇尚“自然”,表达的主要是人对自然纯真的人性的崇尚,对被理性与文明压制下的人的自然情感与欲望的追寻。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展现的是渴望自由、热情奔放,张扬“自我”,个性主义的“人”的形象。夏多布里昂的小说通过狂野的人性、狂放的原欲之爱与宗教的尖锐冲突,显示了潜藏于人们心底的不可抗拒的人性之爱的美,说明了自然人性原本就是美的。总之,浪漫主义文学在自由精神的鼓舞下,张扬个性,肯定自我,揭示了人的丰富而纤弱的情感世界,塑造了充满扩张欲望的“自我”,表达了现代人要求摆脱传统文明束缚的强烈的个性主义愿望,使欧美文学中“人”的形象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主体意识。

六.现实主义文学中人的异化主题

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延续着启蒙哲学的理性主义思想,并接纳与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与理念进行创作,形成了普遍遵循的“真实”、“写实”原则,展开了对人的灵魂的空前真实、细致的剖析,从而改变了欧美文学“人”的观念。

篇4

关键词:文艺复兴 视觉艺术 文化走向

14世纪从意大利发源的文艺复兴运动经过了近四百年的历史蔓延至整个欧洲,在人类文明史的诸多方面都留下浓重的笔墨。在视觉艺术方面,从数量庞大的学术著作中可以发现,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这一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等主流的视觉艺术形式进行的分析和评述,都肯定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的艺术成就,艺术史也将这一时期的众多视觉艺术奉为经典。但除了艺术层面的研究之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文艺复兴的研究转向文化的视角,并且这一研究的转向正方兴未艾。普遍的观点认为,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精神为引导,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多被冠以“人的觉醒”、“表现生命的尊严”、“展现艺术家的个人风格”等与中世纪基督教精神格格不入的新名词。对于这一时期艺术造诣突飞猛进的发展多归结为当时的人文主义观念和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此外,将这一时期的视觉艺术用文化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可以搜集到零星的关于18与19世纪艺术的主题,如吉伦・伍德(GillenWood)的《现实的冲击:1760年至1860年的浪漫主义与视觉文化》、萨拉・帕森(Sara Parson)的《图像帝国:1765年至1807年的奴隶制与英国视觉文化》等,迈克尔・巴克森德尔(Michael Baxandall)的《15世纪意大利绘画与经验》可以作为这一领域的典范。

国内对文艺复兴艺术史的研究受到国外理论的影响比较大,学者们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艺术形式如建筑、绘画、园林、音乐等进行的研究也是著述颇丰,人民出版社也曾出版国内众多知名学者撰写的《欧洲文艺复兴史》(包含总论卷、政治卷、经济卷、史学卷、法学卷、文学卷、艺术卷、哲学卷、宗教卷、教育卷、科学技术卷、城市与社会生活卷),这一系统且庞杂的文艺复兴史卷是国内学者们首次系统梳理和全方位阐释文艺复兴成果和历史经验的成果,其中包含了视觉艺术和其他各方面的社会文化遗产的总结,将视觉艺术放在整个当时社会大文化的背景下进行分析,总结艺术现象背后的文化基础,分析人的意识和价值观,并进行哲学的理性反思。近年来关于文化哲学的研究在国内逐渐兴起,其主张透过文化符号形式对人做总体性把握,注重研究文化符号形式与人的生存、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传播性特征、互相借鉴特征、文化与历史的关系等等。而艺术本质上可以界定为一种文化符号形式,与神话、宗教、历史、科学、语言等具有同等价值。艺术可以“启迪无知者的心灵,是帮助人们记忆和进行教育的工具”。①因此,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视觉艺术的文化哲学审视可以更好地对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轨迹做全方位的把握。

文艺复兴时期的视觉艺术主要是以14世纪至17世纪的意大利及北欧部分国家盛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建筑、雕塑以及工艺美术品等为主,作为物质文化的基本组成,视觉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物质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被看做功能性的物品,通过精心选择的意象服务于明确的宗教或世俗目的,通过特定形式传递着信仰和价值观。比如,遍布市井街区的教堂及壁画形成的反复且持久的日常经验就起着维系着群体意识与的作用,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最重要的文化氛围无不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基督教艺术形式的变化中可以逐步显现出人性精神的高扬。

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和罗马艺术的隔代复兴,这一时期基督教精神与人文主义精神的张力构成了艺术创作的内在驱动力。不同于中世纪宗教观念一统天下的局面,文艺复兴时期除继承了古典时期的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之外,对世俗化倾向、个人主义和科学自然主义等人文主义的新观念的表达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艺术创作的主题、题材的选择、宗教人物及世俗生活、宗教意蕴的表达,以及空间、色彩、线条等形式要素描绘的图像都充满了象征意义,透过符号语言可以揭示文艺复兴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处在中世纪和西方近现代社会的过渡期表现出的独特文化精神。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90%以上是以宗教为题材或者为宗教服务,但是世俗化的倾向仍然可以从宗教绘画中描绘的家族事务和贵族人物身上体现出来。建筑及工艺品中的宗教意象也往往是为世俗生活的目的,而非宗教的目的服务。艺术创作除了在精神内涵上表现人的觉醒之外,在形式方面,比如透视法的使用也是通过平视的视觉方位彰显了人的地位,在这一时期流行的肖像画和家族形象画同样也是个人主义高扬的表现。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文艺复兴时期理性主义彰显的文化价值。对希腊理性主义传统的继承使这一时期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更加紧密,对几何学、解剖学、数学、透视等原理的运用,不但使艺术家成为博学广识的通才,对艺术鉴赏者的知识要求也极高,理性主义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的创作和欣赏过程,同时艺术家地位的凸显甚至影响了当时的教育和学术观念。

文化价值可以体现人对生命存在的文化意义的理解,人的信念和理想等精神内容要通过外在的现实性展现出来,而艺术可以很好地承载这一使命。文艺复兴时期仍是宗教意识占主导力量的时代,但是其中蕴藏着对禁欲主义、蒙昧主义的批判和对人性、欲望、现实生活的美好期待。虽然这一时期还没有从基督教的社会文化母体中嬗变出整个社会的现代性,但是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观念暗含在其中,通过视觉艺术建构起来的话语在社会文化交流系统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新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伦理精神。这一时期重新建立起来的人的崇高地位和尊严,至今仍是支撑人类价值观念和实践原则的重要支柱。

通过对文艺复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视觉艺术的符号、形式、意象、宗教题材、世俗化特点以及宗教意蕴的表达等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文艺复兴虽然从形式上看是对古希腊和罗马艺术的隔代复兴,但是它在继承了古典时期的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同时也表现出这一时期特有的、通过基督教精神与人文主义精神的二元张力形成独特文化内涵。除此之外,它对世俗化倾向、个人主义和科学自然主义等人文主义的新观念的表达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透视这些艺术载体背后人的意义和价值,用理性的反思重新界定视觉艺术的历史价值,及其对当时社会文化走向的建构性,可以促使人们要更深入地思考视觉艺术对于人类文化和人的生存方式的意义。

本文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项目(编号11E064)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是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编号12512245)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篇5

关键词:哈姆莱特;莎士比亚;矛盾;性格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在西方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哈姆莱特》虽然取材于丹麦王室故事,但是莎士比亚将其背景延伸到了他所生活的英国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全书渗透着英国此时的时代背景与时代精神。

政治上,封建王权高度集中,王室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封建王朝的特权,此外还迫害清教徒,打击社会进步力量,社会矛盾日益加大。经济上,资本原始积累高速高发展,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圈地运动依然大规模进行,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利益与封建王族的利益冲突加剧。文化上,人文主义发展,但未出现人们所期待的自由平等的现象,社会依然被黑暗所笼罩。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所描写的出来的《哈姆莱特》本身也夹杂着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反应在作品中众人物的人物形象、语言特点中来。

首先,人物形象上个人认为性格是哈姆莱特最终有着如此悲剧结局的原因。开始时哈姆莱特是个快乐王子。他身为丹麦王国的王子,父王与母后的疼爱使他如同生活在天堂般,后来他在威登堡大学学习,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中他完全不知道生活中存在着黑暗的一面,觉得世界是充满自由与平等的、光明与美好的。哈姆莱特在性格上是如此单纯。

可以说快乐王子时期的哈姆莱特是个完美理想主义者。但是这样的完美时期是我们在哈姆莱特的性格中分析出来的,《哈姆莱特》此剧中根本没有体现出这一“美好”的时期。剧本的一开始就是哈姆莱特所面临的混乱局面。父亲的突然亡故对他来说是一很大的刺激,王位被叔父克劳狄斯所霸占,而一直以为的父亲与母亲的完美爱情也凋落了。原来在他身边趋炎附势的大臣们现在纷纷像克劳狄斯献媚,昔日好友为了自己的利益纷纷背叛了他成为了克劳狄斯的眼线。他深深的感受到了人间的世态炎凉。哈姆莱特昔日的理想、世界观人生观突然被击碎,但是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这彻底的改变了这个昔日的快乐王子。

哈姆莱特在老哈姆莱特的鬼魂那里得知了父亲猝死的真正原因,他受到了致命的一击,产生了巨大的震惊与愤怒。

老哈姆莱特时期那种美好的世界应该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时期的影像,当时的英国完成了民族的统一,中央集权巩固,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文化上文艺复兴兴起,此外英国的海上贸易业水生云起,成为了海上霸主。所谓的上帝时期是伊丽莎白统治的鼎盛时期。伊丽莎白统治后期,世界不在是美好的,这一切反应在《哈姆莱特》中就是老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时期。

生活在恶魔时期的哈姆莱特不再是那个坚持人文主义者理想与信念的单纯的王子。他决心为父亲报仇。此时的他内心充斥着强烈的愤怒与责任感,然而哈姆莱特前期的生活太过安逸,加之对母亲的恋念使他本身具有一定的软弱性,此时哈姆莱特的复仇是犹豫不决的,他继而转变成了延宕王子,这就决定了他的反抗是不彻底的不完全的,也就是说他的命运必然是悲惨的。

哈姆莱特的延宕导致他是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面对父亲的被害,他深思“虽然一个国王给人家用万恶的手段夺取了他的权位,杀害了他最宝贵的生命,我却始终哼不出一句话来,我是一个懦夫吗?”他在脑海里设想着给父亲报仇,却始终不曾在行动上表现出来。他迟迟没有行动,错过了很多可以报仇的机会,明明在克劳狄斯祈祷的时候是最好的下手时机,但是哈姆莱特犹豫此时杀他是否会让他进入天堂,从而错过了这一大好机会。最终导致自己死亡的悲惨结局。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是一个思想上的巨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哈姆莱特不仅仅考虑到了自己,也考虑到了这个世间的人。这是他性格中善良与伟大的体现,但犹豫不决的矛盾性格是伴随他一生的。

然而无论哈姆莱特多犹豫,他最终都要为父亲报仇,最终都要变成一个行动王子。

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代作品的典型,他具有的复杂性性格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人所具有的。事实上,这种复杂性格正是人文主义者的性格代表。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较量是人文主义者与封建社会的较量。“生存还是毁灭”这也是人文主义者所面临的抉择,人文主义者太过理想化,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但是大部分的设想是脱离了现实与群众的,其结局最终是失败的。

莎士比亚在此篇剧本中运用了大量的独白,这样更加清晰的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感想,侧面的描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形象立体化,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的感受《哈姆莱特》此剧的内涵。

通过一段段的独白,一个忧郁的王子就显现在我们的面前,“软弱者,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就算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的长久一些”。在他的独白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母亲的不理解甚至是仇恨,他处于迷茫中,就像丧失了生命力一般。通过独白,形象的显现出来哈姆莱特对母亲既爱又恨的矛盾。

在他知道父亲死亡的真正原因后,他的悲伤变为了恨与复仇,当然,这种转变莎士比亚是通过独白描写来实现的。莎士比亚通过生动的语言独白刻画出一个满怀仇恨的哈姆莱特,而且这样的独白能够很好的引起读者的共鸣。

那段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更是让哈姆莱特的人文主义者形象站立了起来。彰显了一个人文主义者心系大众的胸怀。矛盾与选择贯穿了哈姆莱特这短短的一生,如若只是一味的对话描写,也能体现哈姆莱特的性格,但很难使读者感同身受以及产生如此大的反思。

哈姆莱特的独白既反映了他的内心也反应了他的延宕,在贯穿全剧的独白中,我们还可以清晰的看出哈姆莱特的成长与发展。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具有巨大而迷人的魅力,他一方面运用了大量写实的手法,突出了社会的黑暗;另一方面又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烘托了一个人文主义者形象。对人物性格方面的描写和语言方面的运用,他成功的塑造了这一感染世界的哈姆莱特形象。《哈姆莱特》一书博大精深,意义深刻,深刻了解其内涵对我们了解那个光怪陆离的时代与莎士比亚有着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摘要 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实现了古典文化的复兴,同时也实现了人性的复苏与解放,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为依据,来研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地位,这将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以及加深对文艺复兴的了解。

关键词:文艺复兴 文学作品 欧洲 女性地位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实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它主张张扬个性,反对神学中心论,反对禁欲主义,反对宗教蒙昧,这些现代人本思想即人文主义。在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文艺复兴中,文化艺术呈飞跃式发展,艺术大师辈出,文艺作品异彩纷呈,这些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生活,是当时社会形态的投影,并且从一些代表性文学作品中可以发现,女性地位较中世纪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我们有必要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性文学作品的研究来探究欧洲女性在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地位。

二 文艺复兴及此时期文学作品与女性的关系

文艺复兴是欧洲从封建农奴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初期,在这一转型时期,受城市兴起、资本主义发展、宗教信仰衰落、人文思想传播等因素的影响,社会的价值观念与伦理道德发生转变,这些强烈地冲击着当时的女性,她们开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争取自身的尊严和权利,思考自身的处境地位,挖掘自身的价值,以获得社会的认可。

文艺复兴产生于意大利,首先应该承认的是,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它维护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然而,当时资产阶级还很软弱,无力与阻碍其发展的封建制度展开正面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了宗教改革以及文艺复兴两种形式作为武器,来进行一场与封建制度以及宗教势力的斗争。事实上,文艺复兴只是一种手段,并非要重新建立古典文化,而是要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意在使新文化以及资产阶级思想得到发展,它虽然宣扬个性解放,肯定人的尊严,鼓励追求幸福,但事实上,这个时期的女性无论是因为旧时代的禁锢,还是因为文艺复兴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倡提高女性地位,总之,女性仍然被排挤于社会生产领域之外。当然,我们要承认,在这场浩大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女性的地位在发生改变,但是这一改变是极为迟缓的,甚至在某些方面,女性的地位相比于中世纪是下降的。女性史学家凯利·加多尔指出:“在文艺复兴时期,当男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加一个机会时,相对的就是女性丧失她们在封建社会制度下享有的一份实际权利。”所以从文艺复兴最终的结果来看,对女性地位的改变并没有起到重大的影响。

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为男性的文艺复兴,那么就更无从提起对女性地位造成多么大的改变。而被称为男性的文艺复兴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当时的史料对女性的记载甚少,即使有所记载,大多数也是关于王公贵族的记载,对民间社会中的女性极少提及。如果女性具有与男性平等的地位,怎么会出现史料极少记载的情况?二是在文艺复兴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确实很少有女性的身影,但是许多优秀男性却被世人熟知,如意大利的彼得拉克、薄伽丘,法国的蒙田、拉伯雷,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维加,英国的斯宾塞、莎士比亚,等等,甚至在佛罗伦萨也没有女性大师的记录。这不能不引起世人的反思与探究。这是否是因为女性被排除于许多艺术之外而被当作被表现与被凝视的对象,亦或是对女性完全的漠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前一种假设看上去更为贴切,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许多艺术作品都是以女性形象为主来完成的。所以,在这场文艺复兴中,女性与男性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同时也反映出在社会地位中,女性与男性的地位还是不平等的。

文艺复兴的中心思想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要求解放人、尊重人。如果想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这一点,就要塑造出具有反抗精神的典型人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不乏有许多刻画女性形象的著作,表现出女性的美丽、纯洁、勇敢与智慧。这些作品宣扬了女性个性的解放,希望女性能够脱离封建社会的束缚,这与当时甚至是整个文艺复兴过程中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并不矛盾,并且是统一的。现实社会中的女性与文学中塑造的女性不同之处,在于没有反抗的意识或者能力。作者借女性地位的现实情况塑造出这些敢于摆脱封建束缚的形象,在于更深层次地刻画出人文主义的要求与内涵。基于女性当时的社会地位,并不可能全面实现女性与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样去勇敢地摆脱不平等待遇或是封建宗教的束缚,所以即使文艺复兴时期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较多,也并没有给女性的地位带来改变,相反,仅仅证明了女性在当时社会始终是被表现与被凝视的对象,而不是社会变革的主流力量。

三 文学作品反映出的女性地位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众多文学巨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诸多文艺创作都追求展现真与美。在这段历史时期中,文艺作品所表达的重要意义是无可替代的。每一个时代的作品都会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于是被赋予特定的时代痕迹,尤其是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会留下当时社会的烙印,对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特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与帮助。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性著作的研究来分析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

1 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的家庭地位

文艺复兴时期,女性在家庭中依旧是处于附属地位,她们不能随意选择自己从事的职业,甚至不能随意走出家门,她们不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家庭的点缀物。如果女人有才能,自然会使丈夫自豪,但是即便如此,所有的活动也必须在家中进行,如果外出挣钱,则意味着家庭的耻辱,因为这无疑标示着这个女人所在家庭的破产。这一点在当时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影射。如薄伽丘的《十日谈》中,宣扬了对爱情的自由追求、对女性的由衷赞美,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矛盾的思想,薄伽丘晚年要把《十日谈》烧毁,也许就是因为他陷入这些矛盾与困惑中不能自拔,而这些矛盾的思想就表现在认为女性的地位低下,不服从男人的女人应该受到严惩。这种思想是当时社会女性地位的真实写照,同时也说明了即使是薄伽丘的作品也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在《十日谈》中,时常会出现男性对女性蔑视的情节,同时也有女性自身的妄自菲薄。如在第九天的故事九中,女王愉快地开始了讲述故事,她说:“自然、风俗、法律都要求女人屈服于男人,受男人的支配欲统治,女人要对男人逆来顺受、耐心忍让、惟命是从,更不用说对男人保持了。”女王认为女性需要男性的统治,并通过讲述一个妻子被丈夫毒打后变成贤妻良母的故事,证明了“女人朝三暮四,生性善变,对于这些女人自然要用棍棒教训;对于严守陈规的女人,棍棒下的呼吁警告也是需要的”。《十日谈》中的这一段叙述,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当时社会男人的主流家庭思想以及女性的家庭地位。事实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在婚后只能在家庭内活动,一系列对外活动都要由丈夫来,所以《十日谈》所反映的女性家庭地位还是比较真实的。

2 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的婚姻状况

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在婚姻问题上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当时社会普遍认为,女性一生幸福的关键在于婚姻以及随着婚姻而改变的财富与社会地位,而与此女性的学识没有关系。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女性的婚姻主要靠父亲做主,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嫁妆。这一场景在莎士比亚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所呈现。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作为当时婚姻是父权制的引证:两个旺族蒙太古与凯普莱特为世仇,而两家子女却相爱,并通过修道士劳伦斯的证婚结为夫妇,而朱丽叶的父亲坚持让朱丽叶嫁给帕里斯伯爵,朱丽叶诈死,罗密欧殉情,最后朱丽叶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暂且不论莎士比亚要宣扬的思想,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对当时的婚姻制度也可见一斑。蒙太古与凯普莱特两个家族由于世仇而不允许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合,可见当时的婚姻大致属于父母包办的范畴,尤其是朱丽叶的父亲坚持让朱丽叶嫁给帕里斯伯爵,而朱丽叶仍旧能够对帕里斯保持适当的礼仪,说明朱丽叶在爱情与父命面前是十分矛盾的,她不能直接违抗父命。值得一提的是,在伊利莎白时期法定的结婚年龄为男性14岁,女性12岁,而望族会更早,朱丽叶面临的情况就是因为父母要确保地位财产而提早为她安排婚事。所以说,很大程度上当时的女性在婚姻上是与家庭的财产增减有很大关系的,而女性的父亲会最大限度地实现嫁妆的价值。女性婚姻中的嫁妆是文艺复兴时期财产延续的一种手段,并且在婚后嫁妆并不归女性支配而是受男性支配,在文艺复兴时期,没有嫁妆的女性只有两个去处:妓院或修道院。随着嫁妆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家庭将女儿送去修道院并令其得到一部分财产,但是这部分财产的价值却远远不值嫁妆的价值。父权制婚姻与婚姻中的嫁妆体现出当时女性在婚姻这个影响一生的问题上没有自己决定与选择的权利,并且婚后仍旧从属于男性。

3 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

在文艺复兴时期,城市活动的公共空间形成了排斥女性的局面,并且在接受教育方面也朝着将女性限制在家庭和私人空间发展。以佛罗伦萨为例,许多教堂、洗礼堂都成为了公共聚集的地方,主要为男性活动的场所,而通常女性是被排斥在外的。事实上,当时的女性如果要追求知识,只能进入修道院与世隔绝,所有与外界或公共接触的职业都不提倡让女性来担当。在教育方面,人文主义鼓励市民或贵族的女儿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女性不能进入公立学校,所以学习的东西也是以基督教美德和道德伦理为主,都是为以后的婚姻或献身教会服务的。人文主义者不鼓励女性学习修辞学,认为数学也不属于女性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女性在各方面的权利,使女性很少能够融入文艺复兴的主流,从而形成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格局。莎士比亚名著《威尼斯商人》就表现出了这一点。《威尼斯商人》的女主人公鲍西亚给读者的印象是温柔、机智、果断、勇敢,但是事实上是文艺复兴女性的代表人物。首先,她的婚姻是依照父亲的遗愿来完成的,虽然和所爱的人在一起,但是鲍西亚明显地表现出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在法庭审判的情节中,鲍西亚以女扮男装的形象出现,在法庭的表现充满了智慧与勇敢,她的光芒甚至盖过了剧中的男性,明显不是自己说的那样“不学无术、没有教养、缺乏见识”,但是她的律师身份始终不是以女性形象出现的,这说明了两个问题:首先是当时家庭对女性的要求,认为女性的领域仅仅局限于家庭;其次是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当时社会的行业活动是以男性为核心的,女性不应具有与男性同等的行动自由。同时,文艺复兴时期女性具有卓越的才识属于另类,主流女性只能接受一些以家庭或相夫教子为核心的教育,社会不提倡女性拥有与男性一般的学识。这两点作为当时的社会现状充分体现出女性在社会地位上受到严重的不平等待遇。

四 结语

总之,在文艺复兴时期,虽然众多文学作品以女性为主人公对女性进行了人性的解放与歌颂,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和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解放与歌颂并没有完全实现。在不否认文艺复兴重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应客观、科学地认识到,当时的女性无论在婚姻、家庭或社会中都没有完全的自由,并且没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在整个社会中,仍然呈现着以男性为中心的格局,而女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以附属于男性的地位而存在的。

参考文献:

[1] 玛格丽特·金:《文艺复兴时期的妇女》,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2] 欧金尼奥·加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3] 程新贤:《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嫁妆体系下的女性地位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文艺复兴;文化运动;中心与边缘

文艺复兴运动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生活、社会等方方面面。对于这样一场浩大而复杂的运动的解释,是史学家们孜孜不倦的追求。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1860年所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奠定了文艺复兴研究的权威正统观点。以此为基础,至20世纪60年代,史学家们从政治、思想、阶级、外交等方面更系统地阐释了文艺复兴的发生和发展,也纠正了布克哈特观点的不足之处。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文化史的发展,对文艺复兴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视野。伯克的文艺复兴观就代表了新文化史的研究视角。

一、彼得・伯克及其思想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英国历史学家。1937年生,牛津大学博士。曾执教苏赛克斯大学、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及伊曼纽学院研究员。研究专长为西方史学思想和欧洲文化史,是当代最著名的新文化史学家之一。

伯克认为,文化是一种普遍、客观、观念和物质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废,不以某一群体的看法而淹没,其物质形态或许会因自然灾害、或地处偏僻、或年代久远而湮没,其观念形态却会伴随着生活群体的延续而流传。伯克主张文化多维和中和,反对欧洲中心主义。认为任何一个文化体都是存在于世界大文化体系之中,既不可能完全与其他文化体隔绝,也不可能成为独步天下的超级文化。伯克还认为,文化是一种有意识的建构。伯克的文化史观具有大众化、日常化、多维化倾向。

二、一场文化运动的历史

彼得・伯克将文艺复兴定义为一场文化运动的历史,“它始于彼特拉克并终于笛卡尔”[1]它不是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时期,也不是关于当时欧洲的一部文化史。只是创造性地复兴和吸收古典传统的文化运动或过程。伯克反对将文艺复兴与中世纪截然对立,反对将文艺复兴作为崭新的近现化的开端。历史发展是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的,不管是人文主义者自身,还是他们的作品,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他们的时代,因此带有中世纪的烙印。

在他看来,这仅是一场文化运动,而非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运动。“作为一种首先在一个小圈子、一个小团体中发展而来的对古典文化的推崇和摹仿,仅仅是上流社会亦或有教养的人对古典文化艺术的兴趣。”[2]

这场文化运动开始于14世纪发现古罗马文化,伯克认为它并非终结于16世纪20、30年代,而是又持续兴盛了一个世纪,直到1630年前后才结束。这一阶段称为文艺复兴晚期或多样性阶段。在他看来,风格主义正是晚期文艺复兴多样性的表现形式。正是晚期呈现出的多样化和生活化特性,使它被最广泛的社会群体和最广阔的地域接受。

三、欧洲文艺复兴:中心与边缘

欧洲文艺复兴,从整体上来看,就是欧洲各地对带有意大利因素的古典文化的接受情况。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些知识分子发现并传播古罗马古典文化。由于时代的变迁,意大利这些知识分子在模仿和传播古典文化时,不可能是全部照搬的。因为,“被接受的东西都是按照接受者的方式接受的”。[3]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不可避免的带有“意大利因素”,而文艺复兴在向欧洲传播的时候也必须注意到“接受和改造”的过程,它不可能只是古典或意大利思想的简单传播,也不可能所有地区和国家都认同这一文化形式。因而在彼得伯克看来,欧洲及世界范围内的文艺复兴,就文化实质而言,就是欧洲各地及世界范围内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接受和改造情况及取得的成就。

就其接受和抵制的情况,彼得伯克提出了中心与边缘的命题。“中心”即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意大利在这场运动中处于核心地位,但是,意大利的核心地位并非是指它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始终处于领导地位。边缘,不是地理范围意义上的边缘,而是指与意大利有着最大文化差距的地方。接受的越快越彻底的地区就是离“中心”越近的地区,而抵制的越彻底的地区就是“边缘”地区。中心与边缘并不带有地理位置的概念。比如匈牙利,虽然它处于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交界处,在地理位置上属于欧洲的边缘地区,但却比欧洲大部分地区更早接受文艺复兴。而边缘地区,即与意大利有着最大文化差距的地区,比如威尔士、瑞典、苏格兰、葡萄牙和波兰,这些地区的文化有着强烈的地方风格,由于种种原因,意大利因素的古典文化受到了抵制。[4]而到文艺复兴晚期,文艺复兴的形式和观念不仅传播到欧洲大陆的“边缘”地区,甚至超出了欧洲。

然而,“中心与边缘”并不是绝对的。尽管意大利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保持领先地位,但它也不是唯一的中心。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的持续高涨,到1520年前后,意大利在人文主义研究中的霸权地位开始丧失。而且,由于意大利习俗和时尚在国外的成功传播,16世纪晚期导致了一股反意大利逆流。意大利癖与意大利恐惧症并存并互动。

而且,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地位也不是绝对的。在伯克看来,西欧文化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占中心地位的。它只是诸多文化中的一种,它与邻近的文化,尤其是拜占庭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共存并相互影响。西方文化本身也是多元而非一元的,它包括了许多少数族群的文化,如犹太文化。其中许多都参与了世界范围的文艺复兴。[5]

这些论述都充分体现了伯克教授多维共存的中和的文化史观。在地域上,他认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中心与边缘。他否定欧洲中心,主张只要有人类群体活动就存在着文化的发展与演化。而这种发展与演化随着人类活动的交往必然产生相互影响。无论是像文艺复兴这样的思想文化运动,还是像印刷术这样的技术革新,都是一个渐次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即使在一段时间内会有中心和边缘的区分,但两者之间始终处于一种相对的动态状态。[6]

四、精英与大众

新文化史注重对上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符号、意识、观念;普通民众的物质生活及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内涵的研究。大众文化史是考察的主要对象,体现了文化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因此,在解释文艺复兴运动时,伯克也融入了他的大众史观。

长达三个多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被最广泛的社会群体和最广阔的地域接受,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影响到了人们的心态、物质文化、身体等各方面。然而,不管是高大宏伟的宫廷建筑,还是文艺圈的诗词歌赋,这些都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平民大众有没有参与,以何种形式参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关系是什么?伯克认为,“16世纪欧洲的精英具有‘双重文化’,他们拥有把普通民众排斥在外的精英文化,但又参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众’文化。”[7]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作家从大众传统中吸收了大量灵感。比如,巨大的石兽、斜塔和地狱之门,艺术家设计的这些作品都是为了满足大众追求怪异的情趣;薄伽丘的《十日谈》中许多故事都取自于大众的口述传统和民间故事。同样地,平民大众对于文艺复兴运动也是知道的,虽然平民不懂拉丁语,不识字,买不起昂贵的书籍,但是口头文学这一形式在当时广为盛行,在上层阶级中流行的文学和艺术通过口头文学的形式传入到了下层。但是,很显然,大众终究不是这一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他们对于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古典著作并不能理解或响应。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平民大众也属于“边缘”。文艺复兴运动渗入的社会人群也是有限的。

参考书目:

[1]-[5]:彼得・伯克著:《欧洲文艺复兴:中心与边缘》,刘耀春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6]蔡玉辉著:《彼得伯克的文化史观》,《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7]彼得・伯克著:《什么是文化史》,蔡玉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版。

[8]彼得・伯克著:《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杨豫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彼得・伯克著:《文艺复兴》,梁亦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篇8

论文摘要:在简要分析科学人文主义的缘起、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科研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即在科研中奏行人本主义。

“科学人文主义”一词是萨顿首先提出的,其提出目的是为了解决科学和人文这两种不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紧张关系的。然而,在内在论影响之下,科学哲学向来是见物不见人,把科学活动看作一个封闭的系统,只研究科学自身的因素,而忽视了研究科学的人的因素的重要性。近代以来,逻辑实证主义者片面强调主观感觉的“中性”,更使科学逐渐脱离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这里仿照萨顿科学人文主义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寻求一种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即人本主义思想。

一、科学人文主义的缘起、内涵及意义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并展现出了无穷的魅力,使“瓷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科技的繁荣压倒了其他文化形式,衍生出了惟我独尊的大科学主义。但是,繁荣的背后往往总是存在着阴影,科学过度发展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也日渐突显,人文主义者们对其的批判之声越发之大,发科学主义的浪潮也变得日渐高涨,不可避免的就是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立日益加深,后果愈加严重。对此,萨顿指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这种冲突必将伴随着科学和人文的发展进一步加深·旧人文主义是以解放人性、寻求自由为主题的,而萨顿就针对科学与人文的矛盾敏锐地提出了新的科学人文主义。萨顿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使科学人文主义化,最好是说明科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多种多样关系——科学与我们人类本性的关系”。在萨顿看来,只要关注科学中的人性,或者在科学中“注入”人性,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他于是提出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即“科学人文主义”,他又将之称为“科学人性化”。

萨顿指出仅仅依靠科学并不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爱因斯坦也曾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所以,必须使“科学人性化”,强调促进科技发展的目的是服务于人,在这一点上。科学发展观与之完全一致。它主张科技发展要以人为本,因此,是萨顿科学人文主义的继承、弘扬、创新与实践。

如仅就文化层面而言,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总背景是“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所谓“两种文化”,在目前状况下,可按萨顿和斯诺所指认的加以理解,即:一是科技专家的文化,另一是人文学者(文学知识分子)的文化。具体而言,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基础至少有三:一是传统人文主义,二是近现代科学及科学文化:三是现当代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以及人们对此问题的求解。萨顿的科学人文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科学技术发展观,它至少包含四层意义:作为一种新人文主义,其以科学为基础:同时肯定人文的价值,强调必须以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为导向促进科技的发展;倡导科技与人文的协调共进;其目的是使科学发展完全为人类服务。

科学人文主义自提出后,引起科学哲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及深入探讨。至20世纪50年代末,斯诺明确指认了“两种文化”现象,之后布罗克曼提出“第三种文化”,同时伴随着“索卡尔事件”、“科学大战”,科学人文主义思潮在西方得到时代的关注,获得了新的发展。

既然科学人文主义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作为科研工作者又如何才能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呢?这需要寻求一种适用的手段。

二、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科研人本主义

(一)人本主义思想的起源和特点

在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入的理性力量。在西方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封建神学的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成了束缚人的枷锁。到了14世纪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新兴的学者以研究古代文化为借口,首先在思想上展开了反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的神学统治的斗争。文艺复兴在15世纪扩展到了整个欧洲,到16世纪达到。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思想家抨击封建神学的“神本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以“人性”来反对教会的“神性”,主张个性解放和自由,把人们的价值由天堂拉回到人间,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再次兴起则首先是基于其发展之中面临的新矛盾,因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与传统的人本主义比较出现新的特征:传统人本主义从人本身出发研究自然、以某种精神或物质的实体为基点来说明人。在认识论上要求得某种共性的东西,因此是本质主义的,并且强调人的理性作用。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自然的研究,认为哲学只研究人,把人的存在提到本体的高度,主张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对人的理解,排斥做自然主义、理性主义的解释,认为人是孤立的个体,其存在及本质是情感意志和心理体验等,是超出精神物质之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不承认世界有所谓共性的东西,强调人的个体性,在个体的自我中寻找人格的完整,更注重于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及体验。

(二)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发现科研中的人本主义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罗杰斯是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创立的“以人为中心”理论在当代社会工作教育、实务的发展上都享有特别的声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人性观,“性本善”、“自我实现性”、“潜能”及 “以人为中心。“达到良好的心理氛围中的尊重与理解”是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罗杰斯信奉“人性本善”,认为人生来是积极的、要求上进的,并在条件适合时努力使自身不断发展完善。在《论人的形成》中,他曾这样描述:“人的行为是理性的。伴随着美妙的有条理的复杂性,向着他自身机体所能达到的目标前进。”他指出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倾向”,并认为“所有的生物学趋力皆可归属于这种实现倾向的名义之下”。这种倾向使人不仅要在生理、心理上满足,而且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罗杰斯还认为,人具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建设性变化的巨大潜能,这种潜能性使人得以发展和进行自我塑造。

篇9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在西方,“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可以确定为三个层次:一是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是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是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陈旭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徐志坚在《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所说:“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们关于“人应当如何生活”,“人之为人的价值标准”等一系列命题的自我意识,这便是人文本体,人文本体是决定着人文世界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客观依据。”而人文本体——人文精神的核心也正是不同时代和历史背景下使用的人文精神的概念和内涵有所区别的关键。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依然承继了人文精神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传统,是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桎梏的对治和超克。故此时的人文主义还是停留在外在比照之后的补救,而不是人自身的自觉自立。Renanissance的本来意思是“人的再生”,即把人从神的蛰伏之下解救出来。所谓“再生”,就是:对于现实的人生,现实的自我,个性的自我,有一种春天之情的喜悦感,而且有一种现实的人间爱。这样,因重视个性的自我,人的普遍的理性的一面被忽略,而特别重视人的气质性的一面。因此,可以说,此时的人文主义因对治基督神学而标举的人的再生,实乃对人的才情等气质之性的肯定。所以,文艺复兴时期有很多在才情上表现其创造力的科学家、艺术家。

二、舞蹈艺术中的人文精神元素

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接受范围最广泛的、影响力最大的艺术门类--舞蹈,其本身蕴含着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可以想象,在远古社会,必定会有反映先民最原始、最自然、最本质的精神状态融在先民的舞蹈之中。在近现代和当代社会,舞蹈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文精神成为舞蹈艺术不可或缺的灵魂支撑。

(一)远古时期舞蹈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元素

远古时期我们的先民们最早产生的舞蹈,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自娱自乐型的游戏舞蹈。舞蹈的目的就是一种情感的渲泄,就是为了引起异性的注意而加固族群的力量。

还有一类巫术型舞蹈。这类舞蹈的目的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比如祭祀,以求风调雨顺五祈望丰收;比如驱邪,以求上苍保佑四季平安;比如逐鬼,以求消除瘟疫人口康宁。

我们在远古先民的舞蹈中不难发现一种人文精神的元素。比如,在自娱自乐性的舞蹈中,他们需求的正是一种维护种族内部秩序、牢记先辈种族之血统、诱惑异性、增强团结等等方面的情感渲泄。而在巫术类型的舞蹈中,就是要让上苍神灵保佑丰收、平安、康宁、族群兴旺等等。在中国北方,有一种相传已久的《萨满舞》,据史料记载,这《萨满舞》非常盛行。舞者头插翎毛,腰挂一圈响铃,赤脚,手持一面萨满鼓,表演时先要祭祀神灵,然后请神驱逐邪魔,口中一边念念有词,一边舞动双臂,敲击萨满鼓,围观者甚众。建国初期,有关部门把《萨满舞》当做"封建迷信"加以打击;改革开放以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些舞蹈工作者与老艺人合作,把《萨满舞》挖掘整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萨满舞》中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元素和历史积淀是不言而喻的。

(二)现代舞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元素

篇10

我们此处所论及的“及时行乐”,源自拉丁语“carpe diem”,英语通译为“seizethe day”。该词组本是一个中性词组。汉语中也有人将此直译为:“捉住这一天”, 另有人译为:“把握今天”、“珍惜时光”等等,甚至有人将此译成“只争朝夕”。作 为中性词组,翻译过程中过份褒贬似乎不妥,而通常所译的“及时行乐”虽然在含义方 面较为消极一些,有些贬意的成份,但哲学意味更浓一些,哲理性更强一些,实际上与 原文的思想意义还是比较吻合的,如《简明文学术语辞典》对此的解释是:

Carpe diem:A theme,especially common in lyric poetry,that emphasizes thatlife is

short,time is fleeting,and that one should make the most of present  pleasures.(“及时行乐”:一种主题,在抒情诗别普遍,强调生命短暂,时光飞 逝,一个人应该最注重现实生活的乐趣。)

“Carpe diem”最早出现于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句中。我们从这一出处的上下文中 可以看出这一词语的确切含义。贺拉斯在《颂歌·卷一·十一》(Odes I XI)中写道:

聪明一些,斟满酒盅,抛开长期的希望。

我在讲述的此时此刻,生命也在不断衰亡。

因此,及时行乐,不必为明天着想。(注:Horace,The Complete Odes and Epodes,

trans.by W.G.Shepherd,Middlesex:Peguin Books Ltd.,1983,p.79.)

虽说贺拉斯(65~8B.C.)最早使用了这一术语,但他并不是最早表现这一思想的诗人。 实际上,这一主题思想的出现,要比贺拉斯的《颂歌》早得多。我们无法考证究竟这一 主题思想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作为古罗马文学直接先驱的希 腊文学中,“及时行乐”主题就已经出现。如公元前3世纪的莱昂尼达斯(Leonidas)在 自己的作品中就典型地表现了这一主题:

应当明晓:你生来是个凡人,

鼓起勇气,在欢宴中获取快乐。

一旦死去,再也没有你的任何享受。(注:J.E.Wellington,An Analysis of the

Carpe Diem Theme in Seventeenth Century English Poetry(1590-1700),diss.,

Florida University,1955,p.42.)

古希腊的其他抒情诗人萨福、阿尔凯奥斯,也着意描写现世生活的乐趣,萨福在《哪 儿去了,甜的蔷薇》一诗中,就写下了“一旦逝去,永难挽回”的诗句。尤其是阿那克 里翁在一些描写人生乐趣和爱情以及颂酒的诗作中表现了强烈的“及时行乐”的思想。

古罗马诗人中,也有早于贺拉斯的诗人描写了这一主题。如早于贺拉斯的古罗马杰出 诗人卡图鲁斯(84~54B.C.)就在《生活吧,我的蕾丝比亚》等诗歌作品中表现了人生无 常、生命短暂、光明有限、黑夜漫漫的时空观,因而不要顾忌任何流言蜚语,尽情享受 现世爱情的欢乐:

生活吧,我的蕾丝比亚,爱吧,

那些古板凳指责一文不值,

对那些闲话我们一笑置之。

太阳一次次沉没又复升起,

而我们短促的光明一旦熄灭,

就将沉入永恒的漫漫长夜!

给我一千个吻吧,再给一百,

然后再添上一千,再添一百,

然后再接着一千,再接一百。

让我们把它凑个千千万万,

就连我们自己也算不清楚,

免得胸怀狭窄的奸邪之徒

知道了吻的数目而心生嫉妒。(注: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传统卷),漓江 出版社,1989年,第91,183,107页。)

这一“及时行乐”的世界观甚至影响了17世纪的古典主义作家本·琼森等诗人。本· 琼森不仅对此诗极力称赞,而且还经过改写将这一思想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中:

Come,my Celia,let us prove,

While we can,the sports of love,

Time will not be ours for ever,

He,at length,our good will sever…(注:Robin Sowerby,The Classical Legacy

in Renaissance Poetry,London: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94,p.144.)

(来吧,我的西丽雅,趁现在力所能及,

让我们前来体验爱情的游戏,

时光不会总是归我们所有,

它最终将要中断我们的意志……)

可见,在贺拉斯之前,在“carpe diem”这一词语尚未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为数不少 的诗人表现了这一思想。

然而,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是贺拉斯的“及时行乐”。其中影响最 深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以及17世纪的玄学派诗歌。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旗帜,复兴古代文化,反对封建和神权,因此 ,以体现现世生活意义的贺拉斯的“及时行乐”的主题思想也在经过漫长的中世纪之后 ,重新得以重视。莎士比亚、龙萨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家创作了不少这一主题 的诗作。他们在诗中表现出抛开天国的幻想,追求现世生活,享受现世爱情的人文主义 思想。如龙萨在《当你衰老之时》一诗中,发出了“生活吧,别把明天等待,/今天你 就该采摘生活的花朵”(注: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传统卷),漓江出版社 ,1989年,第91,183,107页。)这样的呼吁,强烈地表现出“及时行乐”、莫失良辰 的思想,表现出了人文主义的生活信念和处世态度。

而在17世纪的一些具有玄学派特征的诗歌中,“及时行乐”的主题更是得到了相当集 中的表现。英国玄学派诗人赫里克(Robert Herrick)的《给少女的忠告》(To theVirgins,Make Much of Time)、《考里纳前去参加五朔节》(Corinna's Going aMaying),马韦尔(Andrew Marvell)的《致他的娇羞的女友》(To His Coy Mistress), 爱德蒙·沃勒的《去,可爱的玫瑰花》,西班牙具有玄学派倾向的著名诗人贡戈拉的《 趁你的金发灿烂光辉》等,都是表现这一主题的杰作。如《致他的娇羞的女友》一诗以 极强调演绎推理的结构方式,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把握时机、享受生活的重要性。该诗在 第一诗节中声称,如果“天地和时间”能够允许,那么我们就可以花上成千上万个“春 冬”来进行赞美、膜拜,让恋爱慢慢地展开;到了第二诗节,笔锋突然一转,说年华易 逝,岁月不饶人,“时间的战车插翅飞奔”,无论是荣誉还是,都将“化为尘埃” ;于是,诗人在第三诗节中得出应当“及时行乐”的结论:

因此啊,趁那青春的光彩还留驻

在你的玉肤,像那清晨的露珠,

趁你的灵魂从你全身的毛孔

还肯于喷吐热情,像烈火的汹涌,

让我们趁此可能的时机戏耍吧,

像一对食肉的猛禽一样嬉狭,

与其受时间慢吞吞地咀嚼而枯凋,

不如把我们的时间立刻吞掉。

让我们把我们全身的气力,把所有

我们的甜蜜的爱情糅成一球,

通过粗暴的厮打把我们的欢乐

从生活的两扇铁门中间扯过。

这样,我们虽不能使我们的的太阳

停止不动,却能让它奔忙。(注:飞白主编:《世界诗库》第2卷,花城出版社,1994 年 ,第204,167页。)

(杨周翰译)

虽然这是献给“娇羞的女友”的诗,但是,该诗却是对生命的意义的沉思,正如有的 论者所说:“这一首以及时行乐为主题的诗所要表现的不是一种爱情的关系,也不是马 韦尔的激情,而是他对处于时间支配下的生命的感受。”(注:David Reid,TheMetaphysical Poets,London:Longman,2000,p.226.)

18世纪以后,“及时行乐”的主题虽然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那样典型和集中 ,但仍然被许多诗人所关注。直到20世纪,还出现了索·贝娄的重要小说《及时行乐》 (Seize the Day)以及弗罗斯特的同名诗作《及时行乐》(Carpe Diem)。

“及时行乐”这一主题的盛衰和发展与各个时期的思想思潮密切相关。在古希腊罗马 及其以前的文学中,由于受到朴素的唯物论的影响,以及最初的现实主义的影响,“及 时行乐”这一主题得以产生。但是,这一时期的“及时行乐”的主题仍缺乏深刻的哲理 性,主要是局限于享受爱情、美酒,突出现世生活的意义,虽然也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但主要是充满着悲观主义的色彩,其基本定义仍然局限于:“吃喝玩乐吧,因为你明天 就会死去。”(注:Horace,The Complete Odes and Epodes,trans.by W.G.Shepherd,Middlesex:Peguin

Books Ltd.,1983,p.79.)而在随后的中古时期,由于宗教神权统治 一切,成了时代的基本特征,因此,来世主义等思想占据了决定性的地位,这样,以反 映现世生活幸福为前提的“及时行乐”的主题,在此期间也就极少有所体现了。即使是 个性解放色彩较浓的“普罗旺斯抒情诗”等作品,虽以情爱与教会神权进行抗争,但多 半是抒写对女性的赞美和崇拜。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成就以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强调现世生活意 义的“及时行乐”的主题从而有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因此,尽管仍是“及时行乐”的主 题,但思想却显得更为深沉,具有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神权、反禁欲主义的进步意 义。与此同时,表现手法也有所改变,尤其是到了17世纪,一些诗人的表现手法已经显 得十分新颖奇特。如在《给少女的忠告》一诗中,赫里克写道:

含苞的玫瑰,采摘要趁年少,

时间老人一直在飞驰,

今天,这朵花儿还满含着微笑,

明天它就会枯萎而死。

太阳,天庭的一盏灿烂的华灯,

它越是朝着高处登攀,

距离路程的终点也就越近,

不久呀,便要沉落西山。

人生最美便是那青春年华,

意气风发,热血沸腾,

一旦虚度,往后便是每况愈下,

逝去的韶光呀,永难重温。

那么,别害羞,抓住每一个时机,

趁着年轻就嫁人,

因为,如果你把美妙的时光丢失,

你一定会抱憾终生。(注:飞白主编:《世界诗库》第2卷,花城出版社,1994年,第2 0 4,167页。)

(汪剑钊译)

玄学派诗人特别喜欢使用自然意象。马韦尔在《致他的娇羞的女友》一诗中,把爱情 也形容为“植物般的爱情”(vegetable love),赫里克在《致水仙》等诗中,则使用“ 夏雨”(summer rain),“晨露”(morning dew)等一些自然意象来象征人生的短暂。在 这首《给少女的忠告》的诗中,玫瑰、时光、太阳等意象都作为喻体,烘托“青春易逝 ,抓住时光”的道理。尤其是“含苞的玫瑰”作为美和爱的象征,极为妥贴、形象。整 首诗中,不仅强烈地感受着时光的飞逝,而且还联想着死亡的逼近,从而突出了“及时 行乐”的哲理性。

其后,在强调公民义务的古典主义的诗歌中,以及在宣传和勾勒资产阶级理想王国和 强调教育和启迪功能的启蒙主义的文学作品中,“及时行乐”的思想也就不再具有时代 的特征,极少有人涉及了。而浪漫主义诗歌虽然“重情轻理”,沉溺自我,但是,在强 调“情感”和“自我”的同时,浪漫主义又十分注重“想像”,从根本上说,浪漫主义 是理想主义的文学,因此,十分现实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仍与浪漫主义显得格格不 入。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文学中,虽然这一主题偶有涉及,但文艺复兴时期以及17世纪 那样的突出的现象,似乎也不复重现了。

尽管“Carpe Diem”这一词语为古罗马诗人贺拉斯首次使用,而且,“及时行乐”这 一主题在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曾得到极大的关注,然而,这一主题并非西方诗歌的特产。 在东方诗歌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就表现这一主题而言,不少诗歌可谓达到了“异曲同工 ”的境界。例如,被誉为人类最早的史诗——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东方巴比伦的《 吉尔迦美什》,就已经包含了这一思想:

当诸神创造了人类的时候,

他们也为人类设置了死亡,

用他们的手阻止生命的存在。

因此,吉尔迦美什,你应该大吃大喝!

日日夜夜欢欣开怀,

每一个夜晚狂舞高歌!

让你的服饰珠光宝气。

让怀中的娇妻心满意足。

这就是人生的真正意旨。(注:Maureen Gallery Kovacs trans.,The Epic of

Gilgamesh,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85.)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作品中,这一主题也同样得以关注。现以唐代《金缕衣》一诗为例 ,来看“及时行乐”这一人类共同的主题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的具体的表现形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该诗同样是以鲜花的意象作为喻体,来表现“及时行乐”的主题。该诗的意义在于强 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花开时节毕竟短暂,青春年华转瞬即逝,所以,诗人 坦诚宣称:不必犹豫,大胆享受现实生活,否则只会遭遇“空折枝”的处境。从构思上 看,该诗与贡戈拉的《趁你的金发灿烂光辉》极为相似,前部分使用祈使句的形式,劝 说对方享受生活,最后一行所表现的也是形成强烈对照的“将来”的衰败状态。从措辞 上看,同是表现“及时行乐”,中国诗歌显得更为含蓄、婉转,而西方诗歌则更为热烈 、奔放、直率。

再从哲理性来看,东方诗歌在这一主题的表现方面更具哲理的深度。题材范围也更具 有开拓性,不再局限于男女情爱,而是重视个性生命的存在价值,并且从人类社会、战 争、存在之谜等各个方面来思考和探讨这一命题。如王翰的《凉州词》,在尽情尽致狂 欢作乐之时,仍表现出戎马生涯的悲凉以及厌恶征战的情绪: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种既豪迈奔放又凄楚悲凉的情绪结构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征战者的心理状态。尤其是 “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句,突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从而使“及时行乐”的主题 具有了消极反战的进步意义。而李白在《将进酒》中的诗句更使“及时行乐”的主题充 满了昂扬的生命意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东方的另一诗国——波斯的重要诗人海亚姆的《鲁拜集》中的一些诗篇,虽然表现的 也是“及时行乐”的主题,但却是对人的存在之谜的探讨。如在第24节诗中,诗人认为 生命来自于土,归之于土,一旦“沉沦成泥”,便毫无声息,“永无尽期”,因此,人 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尽情利用”现实的时光:

啊,尽情利用所余的时日,

趁我们尚未沉沦成泥,——

土归于土,长眠土下,

无酒浆,无歌声,且永无尽期!

海亚姆甚至从陶樽、泥土等无生命的物体中,探讨存在之谜和生命的价值,并借无生 命的陶樽的口来叙说“及时行乐”的哲理:

我把唇俯向这可怜的陶樽,

想把握生命的奥秘探询;

樽口对我低语道:“生时饮吧!

一旦死去你将永无回程。”(注: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传统卷),漓江出 版社,1989年,第91,183,107页。)

由此可见,当西方诗歌在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开始出现“Carpe Diem”这一词语,并展 开这一主题时,在先于千年的《吉尔迦美什》等东方诗歌作品中早已表现了这一主题思 想;当西方尚处在中世纪的教会神权的统治之下的时候,东方诗歌中已经强烈地闪耀着 具有人性色彩的“及时行乐”的思想,尤为重要的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古时期东 方诗歌中的这一主题,在不同的地理方位上表现了西方的人文主义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