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和护理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临床医学和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医学护理;临床应用;地位;作用;
作者简介:赵梦云(1986-),女,本科,护师,研究方向:护理
医学护理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的医学护理,不仅关系着患者的健康,同时也能够反映出整个医院护理队伍的精神面貌与职业素质。临床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与技能在现代医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详细分析医学护理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并阐述在医学护理在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为优质临床护理提供帮助。
1医学护理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
1.1医学护理是医学治疗的重要环节
我国中医在治疗上强调的是“三分治,七分养”,这里的“养”指的就是护理,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治疗固然重要,但是没有科学的护理,也确保不了患者的痊愈,由此可见医学护理在医学治疗中的重要性。在“治”的过程中科学的护理也是必要的环节,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解除躯体的痛苦,还可以帮助患者满足其心理需要,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合适的语言交流了解,再到安慰的话语沟通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焦虑、紧张的情绪,最后通过简单解释性告知来调动患者配合的积极性,尽可能使他们处于一个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在急诊科,护理人员良好的应急能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配合医生抢救,会大大提高治疗效率和效果。在后期康复也就是“养”的过程中,医学护理则是重中之重,医护人员要尽可能为患者选用最佳的方案使其获得最好的照顾,帮助患者在满意的环境下恢复健康。科学的护理在“治”和“养”中都发挥着重要意义,是医学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1-2]。
1.2医学护理的质量影响临床治疗的质量
医学护理作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人员需要学习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而不仅仅是对患者进行简单的看护照料。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要求医学护理人员要掌握初级保健技能也就是临床干预,护理人员要学习病理学、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管理计划,以及疾病诊断能力,护理人员具备了多方面的知识,可以在紧急或者突发状况下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会大大提高患者获救率,同时也会帮助医生减轻负担,成为医生的合作者,提高医院整体治疗质量,帮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同时,临床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对现代医学治疗具有重要影响,优秀的护理工作人员,具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会提高医院的治疗效果和整体形象。护理人员保持在治疗范围内,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为正确诊断和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所以说临床护理工作会直接影响临床治疗的质量。
2医学护理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
2.1医学护理与临床诊断
由于临床护理工作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护理过程主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进行系统的躯体和身心护理。这对医学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诊断具有重大帮助。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较快,医生对病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固然重要,但是详细措施的实施还需要护理工作者来完成。护理工作人员在医院中接触的患者最多,所以是患者病情变化的第一时间了解者,他们通过及时的观察、判断为医生提供有效的临床表和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为正确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护理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出诊断,对可能出现的疾病进行预防工作,可以减少其它疾病的发生。现代护理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执行医生的嘱咐,而是成为医生的合作者,与医生共同完成任务,真正为医学临床诊断做出了贡献。
2.2医学护理与临床治疗
篇2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内科护理教学 效果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232-02
情景教学法是通过不同角色扮演,多媒体运用及实物演示等直观而形象的情境,把理论教学和真实的实践过程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在扩展学生思考空间及提高工作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本组通过对我校2010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20名学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培养内科护理教学中学生的临床护理操作能力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入选的120名护理学生,均为我校2010级正式录取生。课堂上主要选取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等常见疾病等进行情景模拟。
1.2 方法。
1.2.1 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对专业技能知识的掌握情况选取如高血压,哮喘和糖尿病等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疾病。这些疾病都属于慢性病,如果患者多了解与上述疾病相关的知识,有利于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患者入院期间的护理知识,还要模拟掌握出院时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指导。这样在培养护理生关爱患者人文护理素养的同时,又提高了护理生的实践技能。
1.2.2 设置真实情景,提出启发式的问题。授课前教师不但要选择典型,真实,复杂又全面的病例,还应尽可能概括本节知识重点。比如学习《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此章节时,布置模拟的情景可从此病危险程度,发病高危因素,常见并发症及患者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大致讲述完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后,布置模拟情景,教师选择一个比较典型的病例,由学生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的角色。模拟完毕后,老师提出一系列启发式的相关问题。
1.2.3 各小组讨论,授课教师启发点拨。问题提出后,各组护理生进行讨论,每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老师结合各组讨论情况,最后由组长汇报结论,老师现场解答提出的问题。通过各组汇报授课教师可以清楚了解学生理论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对其存在的生疏知识点进行进一步补充,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2.4 真实体验角色,综合评价教学效果。在授课教师讲述及小组讨论护理方面的措施之后,教师重新布置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分配医生,护士,患者及家长等相关角色,并且为各小组提供如高血压计,听诊器等相应的物品,在实物场景中来模拟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健康宣教工作。
1.3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最后评价课堂教学效果。
2 结果
调查数据结果显示,99%的学生非常认可此种教学方法即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课堂上角色模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未来职业的责任感。
3 讨论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医疗与护理模式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对临床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如何培养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护理人才成为护理教育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重要问题。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虽然课堂上输入的知识点较多,但整个教学过程则非常枯燥,教学效果并不容乐观。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情景教学法则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教育方式变被动为主动[2]。既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又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掌握疾病的因果及转变的关系,使学生对疾病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学生通过扮演护理人员角色,不仅掌握了护理技能及理论,还亲身体会到良好的护患、医护关系的重要性。通过扮演患者角色,既掌握了各类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病情经过,又深刻体会到患者的需求。学生通过对不同角色的体会,真正锻炼了与人沟通与交流能力,有助于提高以后工作中的实践能力[3]。本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99%的学生非常认可此种教学方法即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课堂上角色模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未来职业的责任感。这表明此变被动为主动的情景教学法教学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了丰富的内科护理专业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与探索意识,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慧,夏立平.内科护理教学中护生临床能力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9):97-97
篇3
【关键词】肛肠术后疼痛;穴位按压;针刺;辨证施护
疼痛是肛肠术后病人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往往影响到术后康复质量的提高。患者术后常见术区疼痛难忍,辗转不安,临床单纯运用药物治疗疗效欠佳。我科从2004年开始采用在常规药物镇痛的基础上,运用指压或毫针刺激穴位镇痛配合中医辨证施护,取得较好的疗效,基于前期的临床护理观察,我科进一步于2008年10月开始随机对照观察了300例术后采用分别常规护理及穴位刺激中医辨证施护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治疗的肛肠手术病人共300例。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加穴位刺激护理,对照组采用单纯术后常规护理。其中观察组 女性62例,男性88例,年龄27~69岁,平均35.33±2.14岁,对照组 女性68例,男性82例,年龄29~69岁,平均32.50±2.67岁,两组年龄,性别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中医辨证分型,观察组中湿热下注型69例,热毒型41例,气滞血瘀型40例。对照组中湿热下注型62例,热毒型50例,气滞血瘀型38例,两组中医证型分布无明显差异。
1.2入选标准 全部病例符合《中医外科学》“肛肠病”诊断标准[1]。疗效评估按《中医临床症候疗效评定标准》[2]。全部入选病例术前均接受常规剂量局部麻醉,均于术后2小时至24小时内出现术区疼痛,疼痛程度达到按我科《肛肠病术后处理常规》须给与常规镇痛治疗者。
2治疗方法
2.1穴位刺激治疗
患者术后麻醉醒来后,产生疼痛时,护士首先正确判断疼痛存在和程度,评估年龄,体质和伴发疾病,首先取合谷、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等穴,采用大拇指指压法施以中等强度刺激,穴位按压时间为每次每穴按压1至2分钟,持续15~30分钟,若疼痛仍然不缓解,可使用毫针针刺、泻法强刺激,均不留针,术后24小时内可反复施以针刺刺激3至4次。24小时后及术后3天两组病例分别行《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检测。
2.2辨证施护
2.2.1 热毒型
局部以红肿热痛,坐卧不安,受压或咳嗽时症状加剧,溃破后液带黄浊,稠而带臭味,常伴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口渴冷饮,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脉细数,此期以清热解毒,凉血祛窟,软坚散结为主,局部外敷三黄膏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每日换药一次,也可以酌情用硝硼散30 g每日温水坐浴2次,便秘者口服番茄叶胶囊每晚2粒,并嘱患者多饮水。
2.2.2 湿热下注型
以坠胀疼痛、红肿较重、食欲不振,渴不多饮,大便燥结或溏泻,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给予清淡无刺激性的饮食,如绿豆粥、青菜等。便秘者多吃水果,溏泻者少吃粗纤维素蔬菜,坠胀者内纳人三黄栓一枚,清热通便。
2.2.3. 气滞血瘀型
以肿痛、隆起、坚硬如石、大便排出困难,里急后重、舌质黯见齿痕,此型治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三黄膏外敷,三黄栓纳人肛内.一枚每日一次,重点做好情志护理,因情志不畅,气滞则血瘀,病情加重。此外,使病室温湿度适宜,协助患者料理生活,减轻患者的情绪紧张,亦有利于疼痛的缓解。
2.2.4情志护理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完整统一的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情志不舒可致肠腑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湿与热结,化腐成脓;另一方面,疼则气结,气郁化火,亦可加重疼痛。肛肠科病人往往存在着便秘,失眠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而且反复患区及术后术区疼痛也使病人情绪急躁、焦虑,同时,肛肠手术患者,尤其女病人有时因为怕羞,不方便等因素而不及时来医院就诊,延误病情,因此我们对此类患者更应做好情志护理,可给患者耐心讲解肛肠病的发病机理,以及病情的转归与术后的生活宜忌。解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心情舒畅,积极配合医护,树立战胜术后疼痛的信心。
2.3药物治疗
经针刺或指压后患者疼痛大多不同程度减轻,耐受力较差,经指压或针刺穴位后,效果不理想者,再遵医嘱使用常规镇痛药物治疗。
3结果
观察组 术后24小时共124例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术后3天共146例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对照组 术后24小时共86例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术后3天共101例生活质量评分改善。表明接受肛肠病手术病人多于术后24小时为疼痛高峰,术后3天疼痛逐渐缓解。经指压或针刺穴位配合中医辨证施护,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尤其是术后24小时疼痛缓解明显,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4体会
4.1针刺及指压穴位刺激疗法可有效减轻肛肠术后疼痛
从临床观察中可发现,指压或针刺穴位治疗能有效减轻肛肠术后疼痛。穴位疗法的镇痛作用在历代中医文献中早有记载。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之穴,足三里为手太阴肺经之穴。3个穴位均有止痛的效果。使用针刺或指压穴位刺激疗法术后镇痛,能有效降低镇痛药物的使用。
4.2中医辨证施护有利于整体护理的开展
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我们可以按中医的辨证分型来指导患者术后创口的外敷、外洗等处理,以及饮食与中药内服调理。同时,在使用针刺或指压刺激穴位时,护士可以边操作边与患者交流,交流过程中不仅能发现并评估患者存在问题,以便及时解决,有利于患者消除恐惧情绪,建立良好的医患和护患关系,而且能转移患者注意力,松弛患者紧张情绪,降低疼痛阈,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抗体;安全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57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56-02b型流行性感冒(流感)嗜血杆菌是引起
1.1样本采集及检测方法未接种过Hib结合疫苗,近一周无呼吸道疾病,无细菌性感染疾病。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兴城采集688份血清标本。其中新生儿(脐带血)62份,1-3月龄132份,4-6月龄136份,7-9月龄125份,10-12月龄108份,13-24月龄65份,25-60月龄60份。所有样本均在采集当日分离血清,于-20°C保存,待测。PRP多肽络胺化物标准抗体,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Hib-PRP总IgG抗体[2]。试剂由(中国药品检定所)提供。
1.2接种对象辖区内除禁忌症外的≥2个月健康婴幼儿456人,采取家长自愿接种Hib结合疫苗,各剂次间隔1或2个月。所有疫苗为(赛诺菲巴斯德公司)生产。在右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均未与其它疫苗同时接种。儿童接种前测量腋温,并做预检筛查,确定为健康儿童后再接种。接种后观察30min即时反应,24h、48h、72h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2结果
2.1血清抗Hib-PRP多糖抗体总阳性率63.52%[3]。脐带血抗体含量较高,随后抗体水平下降,4-6月龄时降到最低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又逐渐上升,5岁之后抗体水平达到较高水平,能起到保护作用。
2.2接种Hib结合疫苗第1-3针分别观察161、153、142人,局部红肿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6%、1.06%、1.28%,全身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62%、8.32%、8.05%。3讨论
3.1不同年龄组儿童抗Hib-PRP抗体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其中3-6月龄儿童抗体水平较低,1-48月龄婴幼儿为抗体水平最低的阶段。这就提示
3.2接种Hib结合疫苗无论是局部红肿反应,还是全身反应,均以接种第1针发生率最高。接种第1-3针局部红肿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6%、1.06%、1.28%,局部红肿>2.6cm的中、强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3%、0.48%、0.45%。接种第1-3针全身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62%、8.32%、8.05%。其中发热率分别为7.32%、6.85%、6.04%,腹泻发生率分别为7.53%、7.21%、5.06%[4]。
3.3接种Hib结合疫苗的临床反应的护理一般的临床反应不需处理,让孩子多喝水,少活动,保存体力,很快就会恢复。有发热的儿童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服退热药,局部红肿严重的用干净的湿毛巾热敷。接种Hib结合疫苗要做好告知工作,应详细询问儿童的健康状况,有无过敏史、家族史、药敏史等,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操作,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接种后对出现的临床反应要解释清楚,并告知儿童家长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办法,接种疫苗后受种者要在现场观察15-30min,无反应方可离去。如有异常反应及时就诊。
3.4综观临床反应观察结果,为大于等于2月龄婴儿接种Hib结合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在接种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456名儿童中,未观察到与疫苗接种相关的任何长期不良反应,总体接种反应轻微,且红肿、发热、腹泻等反应大多于72小时内自行消失。在接种疫苗过程中,要求护士与幼儿家长保持沟通,与家长有良好的交流,应熟练掌握婴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家长的需求。在与儿童交流时,保持面带微笑,用温柔的语气多谈些儿童感兴趣的话题,减少儿童对护理工作人员的陌生感,以取得家长及儿童的积极配合。参考文献
[1]杨永弘,冷志勤,陆达林,等.合肥市小儿b型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的发病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08,78(4):251-253.
[2]袁曾麟,李凤祥,李亚楠,等.我国人群中抗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多糖抗体水平监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0(1):42-44.
篇5
【关键词】临床医学生;临床技能;毕业考核成绩
多站式考核又称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一种客观、有序的多站式临床技能考核框架,目前被认为是评估学生临床能力的最好方法[1]。作为一种以技能为基础的考核工具,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将其应用于临床技能考核[2-3],已被证明是可行、可靠和有效的[4]。多站式考核用于对不同临床教学阶段学生的临床能力进行考核,也同样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5];不仅能够测评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而且能够帮助临床医学生将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6]。临床医学生在经过全面、系统、标准的技能培训后,可掌握严谨、规范的临床操作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扎实地基础。在我院进行的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中,临床医学生整体水平较为接近,大多数已经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但我们也发现一些临床医学生在护理及急救站技能考试时,对一些技能操作显得较为生疏。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临床医学生在临床技能多站考试中的成绩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
2012年5月30日—31日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07级106名五年制及2007级77名八年制临床医学生参加临床技能多站毕业考核时取得的成绩。
1.2研究方法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生在毕业前均需进行专业毕业考核,临床多站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多站考试。临床技能多站考试分为若干轮次,每个轮次学生分组参加各站考试。每站各包含4个操作项目,每组4名学生随机抽选其中1个项目进行操作。每个临床技能站点中的考试项目均按照百分制进行评分,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各科室选派考官并根据操作细节要求以及熟练程度制定各站具体考试项目的评分细目表,以60分作为及格标准。考试时,考官在现场根据评分细目表,对临床医学生的具体操作情况进行评分。各站具体考试项目为:内科站:①骨髓穿刺;②胸腔穿刺;③腰椎穿刺;④腹腔穿刺。外科站:①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②手术器械认识和使用;③缝合打结+拆线剪线;④深部打结。护理急救站:①穿脱隔离衣+静脉穿刺;②胃管安置;③导尿术;④单人心肺复苏。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取得的成绩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学生分站考试成绩及各学科技能考试成绩比较均采用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学生考试项目的抽样情况考察对象
为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共183名,其中五年制106名(59.2%),八年制77名(40.8%)。进入各站时,每组临床医学生随机抽取考试项目,其中内科站中,骨穿组56人,胸穿组41人,腰穿组43人,腹穿组43人;外科站中,“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组43人,“手术器械认识和使用”组50人,“缝合打结+拆线剪线”组47人,“深部打结”组43人;护理急救站中,“穿脱隔离衣+静脉穿刺”组42人,“胃管安置”组47人,“导尿术”组46人,“单人心肺复苏”组48人。
2.2学生分站考试结果
共183名临床医学生参加考试,以60分为及格线,在护理急救站的操作中不及格率最高(6.0%),其次为内科站(5.5%),外科站无不及格。五年制在内科站和护理急救站考试的平均成绩上低于八年制,五年制的外科站平均成绩高于八年制。不同学制的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06,P=0.001),不同临床技能站点的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30,P<0.001),临床技能站点与考试成绩关系更强。学制与临床技能站点间无明显的交互作用(F=2.284,P=0.135)。
2.3各学科技能考试成绩比较
八年制与五年制临床医学生在内科站各项操作考核中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359,P<0.001),且八年制得分较高。内科站内,不同操作之间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98,P=0.186)。不同学制与内科站内不同操作之间无明显的交互作用(F=1.975,P=0.164)。八年制与五年制临床医学生在外科站各项操作考核中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80,P=0.002);五年制在“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手术器械认识和使用”“深部打结”3项得分高于八年制,但在“缝合打结+拆线剪线”低于八年制。外科站内,不同操作之间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61,P=0.006)。五年制“缝合打结+拆线剪线”得分较低,八年制“深部打结”得分较低。不同学制与外科站内不同操作之间无明显的交互作用(F=2.228,P=0.114)。
2.4护理急救站考试操作成绩分析
八年制与五年制临床医学生在护理急救站各项操作考核中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163,P<0.001)。除导尿术外,八年制各项操作得分均高于五年制。护理急救站内,不同操作之间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405,P<0.001)。无论是五年制还是八年制临床医学生,“导尿术”得分均最低。不同学制与护理急救站内不同操作之间无明显的交互作用(F=1.049,P=0.309)。
3讨论
篇6
关键词:护理学 学科体系 发展现状
2011年4月我国护理学正式升级为一级学科,护理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在学科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体系,但相较于临床医学等其他一级学科,护理学的学科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一级学科的长远发展需要有明确丰富的二级学科支撑,但护理学的二级学科怎么定,国内专家尚未达成共识。为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护理学学科体系设置发展现状、趋势等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借鉴国外护理学科体系进行分析,为我国护理学科体系完善提供意见。
1 学科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随着医学、护理学的发展进步,护理学越来细化越专业,以前的分支学科日益更新,护理学的领域越来越专业化,构成一个多层次、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学科体系是一门学科知识的总体,是本体、理论、历史和方法,以及各分支学科的总和,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把知识分门别类加以规范,形成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各个分支学科领域。这样可以认为护理学学科体系是对学科本体及其理论、历史和方法以及各分支学科或专题研究的总和,反映护理学研究对象、范围及其内在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是二、三级学科的合理划分及设置依据,明确护理学各个研究领域的划分标准,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1]
2 国外护理学学科体系发展现状
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形成了护理的专门课程体系。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护理专业基本不按临床科室分科设置,有的按照生命的周期、有的根据人的生长发育阶段设置;比如韩国的护理专业分为儿童护理学、青少年护理学、成人护理学等;而泰国的护理专业包括:家庭护理与助产、意外事故与灾害护理、社区健康护理、护理职业发展研究等;美国护理的快速发展、卫生保健事业发展、与医生和其他卫生系统人员的合作加强、人力财力资源的严重缺乏等,这就急需培养不同层次需求的护理人员,使得学科体系的侧重点由临床转向社区,由管理疾病倾向预防疾病,而且更重视加强对护士文化护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在高新技术条件下工作能力的培养。[2]
3 国内外护理学课程设置
国外护理学科的公共基础课程和医学基础课程都明显少于我国,然而却有较大比例的社会和人文学科;而临床课程与国内也有很大差异,大多是按照人的生命周期设置,这与临床医学专业的分支结构有明显不同。护理专业课程按照护理程序设置,注重对服务对象(包括患者和健康的人)的全面评估,侧重对健康和疾病的反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不仅包括对患者的护理,还包括对健康人的健康教育,课程中有较大比例的精神、心理、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3]
4 学科体系发展的规律
以前护理学是二级学科,随着医学的深入发展,临床医学这个一级学科已经很难完全覆盖护理学,而且随着护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社会需求的增加。护理学与临床医学呈现出许多差异。临床医学关注疾病情况;而护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整体人,关注人的整体健康,其专业方向自然体现出与临床医学的不同。如在护理学研究方向中,健康教育、家庭护理、社区卫生、护理心理等方向在临床医学中没有出现,这些方向也体现了护理学是一门结合自然学、社会学和人文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5 国内护理学学科体系发展现状
国内护理临床课程的课程目标是掌握各科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仍以疾病为中心,没有体现出整体护理的观念,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健康服务的需求;[4]国内大多数院校也一直延用公共必修课、基础医学、护理技术、临床医学结构;临床课程的基本都是医疗加护理,较少涉及人的心理、环境、家庭等方面的内容,对人文学科涉及更少,未能体现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也不能体现现代护理专业化特点。[5]
通过研究国外有关护理学学科体系发展现状,发现相应的问题提出建议,从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学学科体系,为护理学二、三级学科的细化规范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泽楷.当代国际护理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6):9.
[2]姜安丽.中美护理教育比较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38-40.
[3]韩翠,李继平.我国护理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护理学杂志,2008,23(22):79.
[4]李静,姜安丽.从护理学研究生招生方向分析护理学的学科体系[J].护理杂志,2011,28(2B):33-35.
篇7
适合女生的专业有什么
1.艺术类院校
艺术类院校,目标是培养具备各专业知识,能从事各专业门类教育和实践的人才。艺术院校专业课的考试都是由各个高校自主命题的,部分学校有一定的考前培训辅导班。其招生工作是由各个学校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考试内容和时间是由学校自主决定的。
2.护理
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从这一定义引申出: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在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
3.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会展事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熟练掌握会展实际运作,能够在会展业、旅游业、广告业、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政府宣传部门从事会展策划和管理以及展览设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女生可以学什么专业
1.设计类专业
艺术设计人才已无法适应设计市场的需求,艺术设计的就业面很广,原因在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市政建设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景观设计均需要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所以女生上职高学设计类专业很有前景。
毕业去向:本专业就业市场一直很广阔,只要涉及到环境艺术类都可胜任,如建筑装饰设计,毕业后主要从事设计工作或者任教,考研的也不少。
2.临床医学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它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去向:毕业后可以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各科的医疗、预防工作及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篇8
关键词:临床医学;实验室;管理模式
高等医学教育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两大阶段,临床医学是以实践性和经验性为突出特征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医学实验室是高等医学教育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高校合并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教学层次的提高,我院原有的实验室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教学要求,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我们对实验室,尤其是临床医学实验室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实施综合管理,获得良好效果。
1 我院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概况
我院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按学科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基础护理、检验、急救等,每个学科均有独立的实验室,由教务科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分科细而全,造成各实验室面积较小,用房紧缺,实验人数受限,影响实验开出率和工作效率。(2)仪器设备过于分散,存在使用率低、重复建设、更新慢、陈旧等现象,影响实验的整体效果。(3)实验管理人员力量分散,难以统筹管理。(4)条块分割,不利于学科间的渗透和横向联系,使教和学都易产生学科间的脱节[2]。(5)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在软、硬件上都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要求,我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2 临床医学实验室的资源整合
2.1 实验室空间的综合利用
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调整,将内科、儿科及检验实验室调整到实验楼一楼,外科和妇产科实验室调整到二楼,基础护理实验室仍在三楼。使相关学科实验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例如,外科和妇产科都是手术科室,除设有独立的手术室、换药室、产房、围产期保健室、母婴同室之外,可共用多媒体教室、示教室、库房、准备间、高压灭菌室、更衣室、洗手间和模拟病房、护士站等。这使得各个学科实验室使用面积扩大,可同时进行2 组实验,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2.2 实验室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临床医学实验室的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除专业性强的设备和仪器由各专业负责申请购置和使用外,对外科、妇产科、基础护理等实验室的巾类、一般医疗器械以及消毒物品及模拟病房的常用设备等,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
2.3 实验时间的合理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内科学、健康评估、外科学实验安排在第五学期,妇产科及儿科实验安排在第六学期,这样相关的实验室既可共享空间和资源,又互不干扰,同时避免了实验室闲置。
3 临床医学实验室的综合管理
3.1 改变管理模式,统筹安排各学科实验内容,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我院过去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按学科建立实验室,在教务科的领导下进行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实验室小而全,每个学科各自为政,不能达到一定规模,而且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基础护理等临床实验通常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这就造成实验室的闲置,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对旧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实验中心,负责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首先根据学科特点,修订教学计划,然后重新整合实验资源,统筹安排实验科目和内容,使相关专业之间既能资源共享,又不互相影响;既能扩大实验室的规模,改善教学条件,又能避免重复建设,减少实验室闲置。
3.2 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浪费
在旧的管理体制下,各学科实验室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安排,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下,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由于教学经费的分散使用,造成经费的相对短缺,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这些都给教学和科研带来许多困难。通过改革,把原来各学科的仪器设备、实验用品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使实验资源由分散变为集中,互补遗缺,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为学院节约财力、物力[3]。实验中心对于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专用设备以及电教仪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每学期期末对仪器设备进行统计、保养和检修,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为制订新学期的实验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3 统一培训师资,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建设好实验室的关键,实验人员的素质高低,将决定实验水平及实验教学质量高低。因此,实验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尤为重要[3]。我院实验课教学主要由各科任课教师、专职实验员负责,每学期开始前,各科分别将新学期的实验计划上报实验中心,实验中心负责协调实验时间,并进行师资培训,相关专业教师及实验员集体备课,每位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专业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对于相关学科的实验内容和方法也要熟悉。每个实验人员都要一专多能,以弥补某学科实验教师和专职实验员的不足,提高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此外,实验人员还应具备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因此,我院积极选派实验人员到实验力量雄厚的高校进修和参观,并组织实验人员参加大型科研课题,开阔视野,了解学科动向。
3.4 促进相关学科间的合作,开展创新教育,鼓励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目前我们的实验多以验证性和操作技能训练为主,这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能力的培养。在保障教学和科研顺利进行的条件下,鼓励实验教师集思广义,各实验室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教师指定范围内,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完成一些实验,如让学生为一个宫缩乏力产妇进行接生的实验,涉及外科的消毒、铺巾,基础护理的导尿、灌肠、静滴催产素的观察、测血压、生命体征的观察,产科的产程观察和处理、加强宫缩的方法、接生及新生儿的护理等,让学生根据具体病例进行设计和分析,并完成相关操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思考、勤于动手,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索、分析和操作能力。
4 体会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实验室管理水平能够反映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牵动全局的综合性工作[3]。实验教学涉及的因素众多,不进行统筹规划、系统管理,实验教学的某些环节就可能出问题、出故障,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4]。通过3 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我院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减少了重复建设,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验开出率达100%,实验课满意率也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篇9
在临床医学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比较常见的病症,属于心率失常的一种表现,其自身具有一定的特点,这集中体现在阵发性,明显特征为突然发作,或是突然停止,发作时临床症状有:心悸、胸闷、头晕、心绞痛等等,如果发作时间较长,患者将会出现低血压,严重的有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通常会在150-250次/min,节律规范,每次发作时间不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本次研究中选取了5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择取了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诊治5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患者为23例,实验组患者为24例。参照组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20-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31.8)岁;实验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19-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32.2)岁,两组患者均表现出如下症状:胸闷、头晕、血压下降等等。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参照组:对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也就是常规知识普及,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主管护士需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拟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观察患者病情,实施常规教育,宣教时间最好维持在30min。
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实施急诊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第一,心理护理。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在发病期间具体症状表现为:胸闷头晕、心悸等,这使得患者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安情绪,因而医护人员需要用亲切的态度,去抚慰患者的心理,在执行各项操作时需具备一定的技能,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减轻患者疼痛,患者安全感得以有效提升,负面情绪控制得当,这对患者治疗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2]。第二,密切观察病情。在患者用药之后,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观察,尤其是患者的心电图,同时观察其心率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对于其频率以及时间进行记录,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3观察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出现身体不适比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针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研究中,运用了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实施分析及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具体数值参见表1:
3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属于心脏疾病,通常情况下预后效果较好,一般来说,该疾病引发的原因主要是精神紧张或是过度疲劳,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极大,可能会促使患者出现心肌缺血,致使其心力衰竭,引发患者休克,更严重将会引起患者死亡。因此患者一旦确诊必须对其实施急诊优质护理,让患者在最短时间之内恢复心率,避免患者病情恶化,引发更严重的后果[3]。
本次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急诊护理获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患者治疗依从性有了明显的改善,患者不适情况下降,因而急诊优质护理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优质护理对医护人员的要求极高,他们需要了解患者发病的原因,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从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需求,避免不良刺激,注重患者心理感受,实施有效心理干预。医护人员需要关注患者心理与情绪,使其配合药物治疗,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加强治疗效果。与此同时,本次研究成果与戴丽娜[4]所著一书中的观点基本一致,因此具有极强的可靠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医学中大力推广。
在临床医学中,室上性心动过速作为常见的疾病,往往发病突然,经过有效治疗,加以后期护理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从最大限度减缓患者不适,促使脏器循环迅速恢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严密观察,给予护理干预,保障静脉通畅,做到准确用药,做好抢救准备,解除患者不良情绪[5]。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运用急诊护理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并且是安全有效的。
篇10
1 我院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概况
我院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按学科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基础护理、检验、急救等,每个学科均有独立的实验室,由教务科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分科细而全,造成各实验室面积较小,用房紧缺,实验人数受限,影响实验开出率和工作效率。(2)仪器设备过于分散,存在使用率低、重复建设、更新慢、陈旧等现象,影响实验的整体效果。(3)实验管理人员力量分散,难以统筹管理。(4)条块分割,不利于学科间的渗透和横向联系,使教和学都易产生学科间的脱节[2]。(5)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在软、硬件上都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要求,我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2 临床医学实验室的资源整合
2.1 实验室空间的综合利用
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调整,将内科、儿科及检验实验室调整到实验楼一楼,外科和妇产科实验室调整到二楼,基础护理实验室仍在三楼。使相关学科实验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例如,外科和妇产科都是手术科室,除设有独立的手术室、换药室、产房、围产期保健室、母婴同室之外,可共用多媒体教室、示教室、库房、准备间、高压灭菌室、更衣室、洗手间和模拟病房、护士站等。这使得各个学科实验室使用面积扩大,可同时进行2 组实验,教学效率显着提高。
2.2 实验室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临床医学实验室的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除专业性强的设备和仪器由各专业负责申请购置和使用外,对外科、妇产科、基础护理等实验室的巾类、一般医疗器械以及消毒物品及模拟病房的常用设备等,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
2.3 实验时间的合理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内科学、健康评估、外科学实验安排在第五学期,妇产科及儿科实验安排在第六学期,这样相关的实验室既可共享空间和资源,又互不干扰,同时避免了实验室闲置。
3 临床医学实验室的综合管理
3.1 改变管理模式,统筹安排各学科实验内容,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我院过去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按学科建立实验室,在教务科的领导下进行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实验室小而全,每个学科各自为政,不能达到一定规模,而且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基础护理等临床实验通常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这就造成实验室的闲置,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对旧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实验中心,负责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首先根据学科特点,修订教学计划,然后重新整合实验资源,统筹安排实验科目和内容,使相关专业之间既能资源共享,又不互相影响;既能扩大实验室的规模,改善教学条件,又能避免重复建设,减少实验室闲置。
3.2 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浪费
在旧的管理体制下,各学科实验室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安排,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下,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由于教学经费的分散使用,造成经费的相对短缺,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这些都给教学和科研带来许多困难。通过改革,把原来各学科的仪器设备、实验用品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使实验资源由分散变为集中,互补遗缺,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为学院节约财力、物力[3]。实验中心对于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专用设备以及电教仪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每学期期末对仪器设备进行统计、保养和检修,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为制订新学期的实验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3 统一培训师资,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建设好实验室的关键,实验人员的素质高低,将决定实验水平及实验教学质量高低。因此,实验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尤为重要[3]。我院实验课教学主要由各科任课教师、专职实验员负责,每学期开始前,各科分别将新学期的实验计划上报实验中心,实验中心负责协调实验时间,并进行师资培训,相关专业教师及实验员集体备课,每位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专业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对于相关学科的实验内容和方法也要熟悉。每个实验人员都要一专多能,以弥补某学科实验教师和专职实验员的不足,提高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此外,实验人员还应具备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因此,我院积极选派实验人员到实验力量雄厚的高校进修和参观,并组织实验人员参加大型科研课题,开阔视野,了解学科动向。
3.4 促进相关学科间的合作,开展创新教育,鼓励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目前我们的实验多以验证性和操作技能训练为主,这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能力的培养。在保障教学和科研顺利进行的条件下,鼓励实验教师集思广义,各实验室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教师指定范围内,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完成一些实验,如让学生为一个宫缩乏力产妇进行接生的实验,涉及外科的消毒、铺巾,基础护理的导尿、灌肠、静滴催产素的观察、测血压、生命体征的观察,产科的产程观察和处理、加强宫缩的方法、接生及新生儿的护理等,让学生根据具体病例进行设计和分析,并完成相关操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思考、勤于动手,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索、分析和操作能力。
4 体会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实验室管理水平能够反映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牵动全局的综合性工作[3]。实验教学涉及的因素众多,不进行统筹规划、系统管理,实验教学的某些环节就可能出问题、出故障,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4]。通过3 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我院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减少了重复建设,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验开出率达100%,实验课满意率也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宏,熊梦辉. 医科院校教学实验的建设与管理[J]. 中国医学装备,2007,4(12):22~23.
[2]甘泉. 浅谈实验室合并重组[J]. 实验研究与探索,2000,3:120.
- 上一篇:运动营养学课程教学
- 下一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