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足球入门训练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足球入门训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足球入门训练

篇1

【关键词】鞍山市;小学生;校园足球;影响因素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鞍山市共有18所“校园足球”布局小学,本研究选定小学生900人、家长360人、校园足球教练员18人、校园管理者18人、体育和教育局各1人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及逻辑分析等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鞍山市小学生“校园足球”的现状

2.1.1鞍山市小学生“校园足球”在鞍山市分布情况

自从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以来,截止2015年,鞍山市小学“校园足球”共有239所,鞍山市作为鞍山市国家批准的校园足球布局城市,共确定了18所小学为试点学校,具体实施青少年足球活动计划,所占全省小学学校比例的8.14%,其分布城区按数量依次是立山区----铁东区---铁西区---经济开发区---千山区,见表2。这个比例在鞍山市小学总数量中所占的比重太低。有越来越多的非试点学校准备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但由于受到场地设施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在进行校园足球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对足球感兴趣的学生,无法得到专业系统的训练,使学生对足球的热爱程度随之淡化。

2.1.2鞍山市小学“校园足球”场地现状情况分析

由于鞍山市地处东北地区,气候环境四季分明,冬天温度很低不适宜天然草足球场地的维护和保养。因此鞍山市小学开展校园足球的小学中没有天然草足球场场地。人造草坪占绝大多数。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鞍山市小学校园足球的足球场地都为人造草坪,有10所学校,占55,56%为7人制场地;有8所学校,占44.44%为5人制的小场地。能够基本满足鞍山市小学开展校园足球的各项活动。通过调查了解到,部分布局小学由于人造草坪修建时间过早或因铺设标准较低、损坏程度较大。半数以上的人造草坪无法达到训练标准,不能有效降低关节扭伤和皮肤挫伤等对抗和训练时产生的运动损伤,场地因各种原因的损坏大大提高了小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运动损伤的机率。

2.1.3鞍山市小学“校园足球”的教练员情况分析

鞍山市的小学“校园足球”的教练员主要由该学校的体育教师担任,他们要负责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外还要组织校园足球活动的组队策划、活动宣传、教学训练、比赛组织及一切有关于校园足球的各项活动。这些体育教师是鞍山市校园足球能否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本研究对他们的年龄、第一学历、运动员等级和裁判员等级进行问卷调查,见表3。

鞍山市18所小学校园足球布局学校的18名足球教练员的学历有16人为本科占调查人数的88.8%,有2人为中专以上学历占11.2%,学历结构比较合理,调查了解这2人也通过函授学习,进修为本科学历。他们大多为师范类院校和体育学院毕业,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但在本科就读期间从事足球专业学习的只6人;在对教练员的运动等级调查了解到,只有2人占11.1%达到二级运动员水平,其他均没有等级,由此可见鞍山市小学生“校园足球”的教练员队伍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从裁判等级来看一级有2人占11.1%,二级10人占55.6%,三级2人占11.1%,无级别的有4人占22.2%。说明鞍山市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大部分对足球运动和规则的理解达到专业的水平。从年龄结构看,鞍山市小学生“校园足球”教练员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中青比例适中,,稍偏于年轻化,足球这样运动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运动,需要教练员投入大量的经历和体力,所以足球教练趋于年轻化有力于这项运动的长期发展。

2.1.4鞍山市小学“校园足球”的训练及比赛情况分析

有效的运动训练才能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和技术水平及运动成绩,在教练精神计划和指导下组织的足球才会有稳固的提高。通过调查了解到,鞍山市校园足球布局学校的18名主教练中,有17名有较详细的足球训练计划,而有1名校园足球教练制定的训练计划较为笼统不是很明确。

在调查的18所学校布局小中,都无法保证每天一次的训练时间,每周保证4至6次的有5所,占调查总数的27.78%;每周保证1至3次的有3所,占调查总数的16.67%;赛前都会集中训练的有8所,占调查总数的50%。从训练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学校训练次数大致集中比赛前的集训,大多数学校无法保证每周训练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天气季节问题、场地问题、学校不支持、家长不支持等众多因素。

2.2影响鞍山市小学生“校园足球”活动的主要因素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以下几点是影响鞍山市小学 “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的主要因素,见图1。

3结论

3.1鞍山市受到本地足球氛围和地区人口、经济等因素制约,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布局学校数量和参与的人数偏少。

篇2

[关键词]兴趣 疑问 实践 示范 技能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73

信息技术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当今社会,学习的资源无限扩大,异常丰富,要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及丰富的信息资源去解决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就必须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其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而在课堂教学中,“趣、玩、练、赛”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尚小,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尝试,但理解能力低。如果一味地灌输书本上枯燥难懂的理论,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受罪,这样不仅容易扼杀他们的天性,还会使他们对电脑产生畏惧、厌烦心理。因此,我认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从“趣”字入手。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利用他们对各种事物均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特点,让他们在游戏、互动学习中接触电脑,对电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讲,兴趣是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在教学中,我始终抓住一个“趣”字,让它自始至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比如教学《走进电脑世界》这课时,计算机是由显示器、主机、键盘和鼠标四个部件组成的。我利用PPT动画演示:主机内存相当于一个“仓库”,中央处理器就是“大脑”,控制着我们的电脑……形象的比喻,把抽象、复杂的机械原理通过动画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简单明了,学生很快便学会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往往是疑问引起的。在教学中,我着重围绕教学内容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围绕教师设置的问题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画图”中的圆形时,先让学生利用椭圆工具画一个圆,出示谜语:“圆圆一个蜜蜂窝,上面有黑又有白。弄来弄去我不要,一定要往你门钻。(打一体育运动器材)”学生回答是足球,我再问:“谁知道足球是什么样的?”学生争先恐后地描述。“那你们能把刚才的椭圆形变成一个足球吗?”在巡视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画得不圆的疑问。这时,我相机出示足球,问:“你想画得和这个足球一样吗?”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强烈的求知欲,已经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二、玩

玩是儿童的天性,而这恰恰是学生最大的兴趣所在。学生通过玩能从中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信息技术教学中就含有不少适合学生练习的游戏。如在进行计算机入门知识的教学时,我先进行简单的演示,而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用鼠标点击桌面的文件夹或一些应用程序,使他们熟练使用鼠标。同时,采用计算机自带的一些游戏,如“纸牌”“扫雷”等,让学生在玩中练,在练中学,在玩乐中掌握操作方法。最后,我再进行小结,并对课上表现认真的学生进行评价,使他们产生一种获得知识的满足感。

三、练

信息技术课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更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在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懂得熟练的操作,而只有反复的练习才能熟能生巧,这就体现了一个“练”字。在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多接触一些电脑知识,多上机操作,体现信息技术课的另一个重要特点:知识的一致性与操作的多样性并存。

如汉字输入和文字处理已成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需要一种适合小学的比较规范的汉字输入方法。所以,在这之前,我会先让学生掌握键盘的指法,熟悉各字母键的位置,以及使用键盘时,要用相应的手指敲键,接触键帽后及时抬起。然后转入学习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汉字。这样学生可以按照汉语拼音方案输入自己想输的汉字。最后,利用打字练习软件,如“金山打字通”等,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熟悉键位,练习指法,提高敲键的速度和准确率。

四、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刚接触电脑的学生遇到操作困难容易失去学习信心。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教师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来激励和引导学生,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Flas》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出示主题,如“环保”“我的中国梦”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作品设计比赛,课堂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通过完成作品,学生不仅熟练了操作技巧,从另一方面也做到了德育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老师,下次我们一定会设计出更完美的作品。”当然,对操作不理想的小组,我会深入到他们组中,或请班级里操作较好的同学互相指导,让他们观看其他组的精彩设计。当听到老师及其他同学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会不自觉地露出开心的笑容,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信心十足,动力十足。

总之,信息技术的普及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更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围绕教学目标,有效地组织多种活动,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使他们真正经历信息化的过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 参 考 文 献 ]

[4] 陶振宗,郭芳,宗世哲,黄应会.信息技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版:第35页.

篇3

欧键的童年是在深圳度过的,8岁那年,学校响应文化部“戏曲从娃娃抓起”的号召,开设了京剧兴趣班。老师来班里挑人,因为“柔韧性好一些”,欧键很幸运地被选中。每天下课后,他便去京剧兴趣班里练习基本功。学校专门从北京邀请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的弟弟赵元侠为学生授课。他认真负责,非常有耐心,对孩子们照顾有加。得益于赵老师的开蒙,欧键一点点走进了京剧的殿堂。

一次演出中,欧键得到了一次在舞台上表演《三岔口》的机会,饰演任堂惠。小小年纪的他演得有模有样,赢得掌声一片。“一般人体会不到这种过瘾和快乐,就这样慢慢地爱上了武生。”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京剧舞台的魅力。

小学毕业后,欧键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父母最初颇有顾虑,觉得孩子练功太苦,而且学校远在千里之外,实在放心不下。欧键与父母沟通了好久,他们看到孩子是真心喜爱京剧,最终还是同意了。

就这样,欧键13岁便赴京求学,成为北戏京剧表演系中专部的一名学生。他坦言自己“没什么不适应的”,训练虽然枯燥辛苦,他却能从中体味到意志之乐,并为自己的点滴进步而欣喜。主课老师张继英是对欧键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他格外注重从基础抓起,在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上花费了很多心血。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欧键掌握了《石秀探庄》《林冲夜奔》《蜈蚣岭》这三出开蒙剧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张老师给予的不仅是系统规范的教学,更是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在一次排演中,欧键有些漫不经心,因为不是自己主演的戏,于是穿着牛仔裤到了现场。张继英老师立刻让他回去换上练功裤,“做演员必须具备演员的素质。”张老师并未过多地责备他,但这句话足以让他铭记终生。

日复一日,千锤百炼,欧键对武生的感情也越来越浓,从入门到喜爱直到上瘾。

提到武生,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字――帅。事实也大抵如此,一般而言,短打武生扮演的都是闯荡江湖、行侠仗义的豪杰好汉,比如武松、石秀;长靠武生塑造的则是威风凛凛、豪气干云的大将,比如:赵云、马超。一个优秀的武生不但要具备过硬的基本功,更要通过武打铺陈情节、表现人物内心。以经典武生戏《三岔口》为例,任堂惠为三关上将,奉命保护焦赞,夜宿刘利华店中。二人产生误会,在黑暗中搏斗一番。张继英老师在教学中强调:“首先要规范、标准,注重手眼身法步的准确性和四功五法的运用。这出剧目的特点是在灯光辉煌的舞台上表现漆黑的情境,比较有代表性。除了展现基本功和武生的帅美脆,更要重注人物内在。”在塑造任堂惠这个人物时,欧键不是一味盲目地表现技巧,更多的是在警惕地试探。正如老师所言,武打不能脱离人物,应当“打”出性格和特色。

京剧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欧键越学越沉迷,“一个眼神都特别美”。高度符号化的人物、程式化的动作、虚拟化的场景……所有的表现手法都是如此高明,耐人寻味。

欧键的天赋和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在2014年8月举办的“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戏曲比赛中,他凭借《杀四门》和《蜈蚣岭》斩获铜奖。“这次获奖对我是一个肯定和鼓励,比赛前压力非常大,我不停地训练、提高自己。比赛过程中跟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互相交流、吸取经验,学到了很多东西。”

繁忙的学习和演出之余,欧键喜欢弹吉他、听民谣,是一个非常浪漫、细腻的大男孩。体育运动也是他所擅长和钟爱的,常年规律的练功让他拥有了一副好体格,足球、篮球、游泳样样精通。

9月开学后,这将是欧键在中专的最后一个学年,马上面临高考,日常节奏又紧了一道弦。他对自己的未来是非常笃定的,那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武生演员,而他的刻苦和坚持终将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张继英老师点评:

篇4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效能

中国分类号:G623.31

引言:

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获知的第一场所,只有教学方法得当,才可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1.增强教师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学的成功首先在于教师的投入,所以,英语教师要不断增强个人素质,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教师必须做到:

1.1责任心要强

责任是使命,教师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才能让课堂形式多样化,同时灵活整合教材内容,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向往与期待。

1.2扎实的水平

教师的英语水平是教学成功的基石,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还要加强学习培训。首先,教师要具备扎实的语音、词汇、语法功底;其次,教师还要具备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如果英语教师的口语发音不准,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音,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奠定基础。

1.3灵活的方法

良好的方法是成功的支柱,凡是成绩好的英语班级,教师必有独特的教学方法,他不会让英语课枯燥无味,不会让英语成为学习压力。因此,教师平时要多了解学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主动好学。

2.积极开展课堂活动

2.1音乐渲染课堂

小学英语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参与各种有效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快乐的感受、获取知识。音乐可陶冶情趣,把所学英语融入歌曲中,就把枯燥、机械的反复操练变得有声有色。例如,在学了“身体部位”单词后,教师教唱歌曲“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学生起身,边唱边辅以动作示范,由慢到快,歌曲结束,学生对生词记得深刻,学得轻松愉悦。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将音乐穿插于不同的教学环节,其效果明显不同,课前唱可以入境;课中唱可以调节;课后唱可以巩固。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即兴演唱、合作对唱用音乐渲染课堂,提高学生唱英语的热情。

2.2知识融于游戏

小学生喜玩好动,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激情,可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小游戏迁移到英语课堂中,比如,为了加强26个字母的认读,并巩固字母的排列顺序,可组织“比大小”的玩牌游戏,同桌两人各自手拿一套字母卡片,打乱卡片顺序,然后同时出牌,每次出一张,并要各自读出出示的那个字母,谁出示的字母在26个字母的排列顺序中居后,谁的卡片就为大(也就是A最小,z最大)。每次摊出的两张卡片都归大的那一方所有,这样,学生在出牌游戏中,既感到快乐,也增长知识。另外可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如:“贴鼻子”“传纸花”等,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2.3比赛感悟知识

争强好胜是小学生的特点,英语课堂上开展比赛效果不凡。教师可结合实际,组织个人抢答赛、小组比赛、大组比赛、师生竞赛等。比赛可以贯穿教学始终,也可以在某一阶段进行,也可融入其他活动中,如在“画一画”中比谁画得最美;在“演一演”中比谁比演得最真。比赛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合理引导,既要公正、公平,又要顾全大局,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肯定,一句话、一个微笑、一次掌声都可成为让学生激动不已的精神鼓励。有时也可来点物质奖励,如五角星、小红旗、各类卡片、巧克力糖等都是孩子们乐以求之的奖品。

3.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

3.1 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多媒体能够调动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演示和学习活动, 能够提供大量真实、新鲜的语言素材和各类信息, 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提高了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使课堂别开生面。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英语》第八册Let's read 有关足球的内容时, 传统教学只是照本宣科, 一句一句进行朗读、翻译、解释、背诵, 这种形式枯燥无味,学生只是简单被动地学习, 师生与生生之间沟通较少, 难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用多媒体之后, 情况就截然不同,因为我的flash 课件在放出声音的同时, 将这篇文章的情景以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 如球打中John 头后, 又弹入球门中,属于意外进球。这时,学生边听边看,同时接受多种感官的刺激。这样,在播放两遍之后,学生已理清其中意思,然后就课文中的个别难点进行提问,他们都可一一说出。 可见,这样的教学图文并茂,可使知识化难为易,学生学得透彻明白,印象深刻。此外 我们还可以自己制作一些既能训练学生听力,又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课件。

3.2拓展英语学习时空

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类信息接踵而至,要让学生有选择的猎取信息,网络让我们的教学环境焕然一新,可使英语教学时间和空间得到有效的延伸和扩充。如学习动物单词时,通过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去英语网站学习更多的这类单词,让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学校拓宽到家中。此外,我们可以介绍一些小学英语在线收听的网址,让学生在线欣赏有声故事,提高英语听读能力,查找一些小学英语学习的网站,引导学生在网站上阅读,学习、运用英语,把英语学习融于生活,让学生将搜索到的资料做好记录与大家共享,将更多内容做成手抄报,展示给大家看,并评出优秀作品加以鼓励。

结语:

总之,新课程标准倡导以活动为途径,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课堂活动要让学生成为主角,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灵活设计,利用多媒体资源,让课堂生动有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和喜悦,小学英语丰富多彩,课堂教学要灵活多变,这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孙国清,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1(12).

[2]娄贵侠,增强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优效性之法[J].英语广场,2012(5).

篇5

关键词: 体育教学;晋级评价

中图分类号: G 807.0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1-0042-03 文献标志码: A

多年来,我国的体育学习评价充分发挥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评价的反馈与交流、激励与导向功能,往往用简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和偶然性,不能全面地、客观地、发展地来评价学生。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反馈、激励功能,弥补以往评价对学生成长造成的缺憾,体育教师们尝试着更加适合学校学生特点的、更能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积极性的学校体育评价方法。

1 晋级评价的内涵

学生评价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对学生个体成长发展情况进行判断的活动[1]。学生评价不仅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进行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

晋级的含义是“晋升到较高的等级”,体育中的晋级评价指的是采用晋级这种方式方法评价、记录学生在掌握某项体育运动技术水平高低的情况,可以随着掌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熟练程度的变化而更换等级,在评价中不仅是一个笼统的分数,也不仅是针对所有学生的统一评价,而是能具体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能很好地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的状况,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体育中不同运动项目的晋级评价方法也不同,有定量评价,直接以时间长短、距离远近等来定量的评价运动成绩;也有定性评价,以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娴熟程度、各级各类比赛名次来定性地评价运动成绩。

2 晋级评价的形式

2.1 运动技术等级制度的评价形式

运动技术等级制度评价指的是为了鼓励运动员勤学苦练,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根据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而授予相应等级称号的制度。运动员共分6个技术等级: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以及一级、二级、三级和少年级运动员。一般应用于竞技运动员、专业运动员当中。

运动员可以通过了解技术等级制度标准,非常明确等级目标,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判断出自己的运动员技术等级,并可以结合自身的训练情况,不断努力达到高一等级的标准,不断进步,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就。

2.2 晋升段位制度的评价形式

晋升段位制度评价指的是利用段位划分等级,表示练习者对于某些运动项目的学识造诣、技术水平和功力高下,能明确练习者自身所处的技术水平位置。一般运用于跆拳道、空手道、武术等这一类运动项目中。

源于亚洲朝鲜民间武艺的跆拳道,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后,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于2000年正式列入了奥运会项目。尤其日益风行的大众跆拳道正在成为一种时尚,短短几十年,跆拳道运动风摩世界。晋升段位制度使得跆拳道练习者明确自身所处的技术水平位置、清楚自身下一步应该努力的目标方向。

跆拳道根据练习者的水平分为十级和九段,初学者从十级开始逐渐升至一级,然后再入段,段位越高表明水平也越高,最高段位达九段。因为跆拳道练习者都穿着统一的白色服装,以示纯正,所以练习者水平的高低主要是从他们所系腰带的颜色和特点来分辨。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考核内容,考核的内容包括跆拳道的知识、品势(套路)、力量和技术,以及实战技能等(考核型、击打技术和功力)3方面的内容,但儿童选手不参加功力的考核,以免造成骨骼和肌肉的损伤。参加晋级考核的选手其平均考核成绩达60分就可及格通过。每超过或低于及格分数10分的将相应地升级或降级。表2为各段级考试的基本内容。

初学者由十级至一级各级的晋级考核可在其练习的跆拳道馆中进行。一段至三段的晋级考核,须由国家跆拳道协会组成一个3至7人的晋级委员会进行考核。四至八段的晋级考核,须由世界跆拳道联盟晋级委员会进行考核。晋升九段,须由世界跆拳道联盟组成特别委员会进行评审。

跆拳道段位分级十分详细,晋升制度灵活。考核只要取得60分的成绩便算通过,而按这个基准每超过或低于10分时,可相应跳一级或降一级。

跆拳道运动入门容易,成优却不容易。对于初学者来说,从白带开始到考取黑带一段只需一年到一年半时间。然而考取了除了一段需要经过一年半才能考二段以外,其他段位每经过一年,便可参加考核进入下一段位,但通常只能考到七段,八段和九段只授予极其杰出和优秀的人。

2.3 “五星制”晋级评价的评价形式

篇6

关键词:问题;导向;校本教研;有效;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5-0053-02

怎样结合教学开展校本教研,怎样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促进师生专业发展的推力,是基层学校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校本教研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

一、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是校本教研的根本特征

河南省濮阳市中小学流行一种称作“三步球”的运动,这是濮阳市高新区实验学校体育教师的一项研发成果,他们在小学生中流行的沙包游戏基础上,开发出了这种新型球类运动,并且该地区还举行过各级“三步球”的比赛活动,成果还获得过多项荣誉和奖励。这项运动趣味性强、简单易行,如运用得当,可以成为小学生学习球类运动的入门捷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并通过教学实践解决问题,这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校本教研过程,就是一个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沙包游戏本是小学生中广为流行且简单易行的体育活动,实验学校的体育教师姬彦中在体育教学中发现,沙包游戏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局限性,学生在掷沙包游戏中曾发生过擦伤脸部的情况。他受此启示,在组内研究后决定动员学生自制新型沙包,改变沙包内的填充物,由原来的玉米、沙子、大米等易造成伤害的物品改为轻软的棉、线、布等物品,适当加大沙包体积,更有利于学生抓握,这就是三步球活动用球的最初形态。后来,他们又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喜欢球类活动,但球类运动复杂的技战术和规则却使他们很难打成比赛。于是,他们研讨后又创编了以毽球为原型的“二人制足式沙包运动”。但在该运动的实施过程中,他们发现学生掌握踢、停等动作比较困难,不经过长时间练习仍然难于打成比赛,这导致学生的活动兴趣不高。这又促使他们形成了新的思路,根据学生一般都具有投沙包的能力基础这一特点,把用脚操控的活动改为用手操控的活动,这就出现了三步球运动的雏形。在这以后的几年时间内,姬彦中老师带领体育组教师和学生共同实践,不断改进,把手球、篮球、五人制足球的技术动作和比赛方法融合起来,终于走完了一段三步球运动的研发之路,为学生提供了一项容易上手、富有趣味的球类活动。

多年以来,濮阳市高新区实验学校的体育教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线开展校本教研,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2007年,由姬彦中老师执笔的《三步球理论与实践》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1年,三步球项目列入濮阳市小学生曙光比赛;2014年,三步球研发项目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6年,三步球项目代表河南省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活动中展示并获一等奖。

这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背后,是一个个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虽小却真的问题,是一个个解决方案的出现和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而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过程,既充分凝结了体育教师的智慧,也高度彰显了校本教研的优势和特征。

二、师生共同发展是衡量校本教研实效性的重要标尺

衡量校本教研实效性的标尺是什么?濮阳市高新区实验学校体育教师开发“三步球”的校本教研之路告诉我们――师生共同发展。

三步球项目的研发活动初见成效后,得到了濮阳市基础教育教研室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三步球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刚开始实验时,他们只是考虑怎样能使学生的沙包游戏条理化和规则化,后来发现学生制作的沙包有大有小、有重有轻、各式各样,沙包的填充物五花八门,还存在安全、卫生等问题。于是体育教师就发动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共同研究,在学生参与下,最后确定了适合不同年龄学生使用的“三步球”标准。在组织“三步球”活动及比赛过程中,场地规格、球场线区的设定、队员及其分工、比赛时间和计分方法等具体问题一个个出现,又一个个在活动中得到解决,最终形成了简易明了的“三步球”竞赛规则。为了进一步凸显球类运动的育人功能,他们又提出了三步球运动的核心理念――“配合才能前进,协作才能成功”,这一理念和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教学、训练和比赛活动中,学生逐渐体验到只有配合才能快速推进,只有协作才能获得成功的打球要诀,体会到团结合作带来的成功和愉悦。在这一个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始终都伴随着师生的共同参与和集体智慧,伴随着师师和师生的互动交流。随着“三步球”运动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教师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学生在参与中谈体会、说想法,使三步球变得越来越“好玩儿”,参与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打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以说,三步球运动的研发和完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固然,校本教研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专家讲座、指导、案例分析、交流研讨、学术沙龙等。但无论形式如何,最终都应落脚于师生的共同发展,换句话说,不以师生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校本教研都是谈空话、放空炮,师生能否得到共同发展才是衡量校本教研实效性的重要标尺。

三、以问题为导向是提升校本教研质量的关键切口

三步球研发的历程告诉我们,要切实提升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水平,必须以师生发展为目标,以发现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突破。满口术语的清谈空论固然高雅,海阔天空的学术研讨固然深奥,但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不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不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校本教研,何用之有?实效何在?

三步球研l的课题来源于体育实践,探索于教学活动,落实于课堂教学,彰显于研究成果。在三步球运动的研发过程中,实验学校的体育教师相继完成了4项以三步球研发为主题的省市级课题,他们还编撰了三步球运动系列教材,如《快乐三步球教师用书》《快乐三步球教学参考》及多媒体教学光盘与自制相关器材等。而这每一项成果的背后,都充满了体育教师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不断获得进步与提高的付出与收获。

篇7

关键词 高校 旱地冰球运动 现状

一、旱地冰球运动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一)旱地冰球运动在国外的发展

旱地冰球(Floorball音译“福乐球”)最早起源于1958年,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一家塑料厂生产出塑料球杆(包括杆和击球板)。他们用Cosom作为品牌名字推销其球杆和其他塑料产品。后来美国和加拿大开始了Cosom的地板曲棍球(Floorhockey )运动。作为最大的锦标赛之一,地板曲棍球锦标赛首次在20世纪60年代初于密歇根州巴特尔克里克(Battle Creek)市举行。

20世纪70年代中期,受篮球及冰球的影响,人们开始有了在Cosom的设备基础上创立一项专门运动的想法。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旱地冰球联盟(SIBF)于1981年在瑞典成立。1983年,第一本官方规则手册问世。1985年,瑞典旱地冰球联盟(SFF)成为瑞典国家体育联盟会员。

1986年4月12日,瑞典、芬兰和瑞士在瑞典的胡斯克瓦纳市成立了国际旱地冰球联盟(IFF),该会是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GAISF)的普通会员,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正式会员,并与世界大学生运动联合会(FISU)及澳大利亚电子竞技管理局(EMSA)合作。

目前,旱地冰球运动在捷克、芬兰、挪威、瑞典和瑞士发展十分迅猛,拥有旱地冰球IFF证书的运动员数量居所有运动项目前五位。旱地冰球并且正在向欧洲、亚洲、澳洲以及美洲传播,德国、美国等国也在积极开展此项运动。

(二)旱地冰球在国内的发展

在中国,旱地冰球是在外籍员工的带动下,外企中逐渐开展起来的。2005年,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晓敏为团长、总局社体中心主任李杰、科研所所长田野为副团长的中国社会体育代表团一行5人,应邀于5月26日至6月3日赴瑞典、芬兰考察了旱地冰球。同年5月21日,首届EXEL杯中国旱地冰球外籍俱乐部挑战赛在北京举行,共有来自广州、上海、北京的5支球队参加。

近年来,旱地冰球运动受到大中专院校学生们的热捧。在国际旱地冰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里,主办方上海外国语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上海地区十几所高校以及部分区县中学体育教师参加了培训,并有50名教师获得国际旱冰冰球联合会授予的国际旱地冰球教练员、裁判员合格证书。

旱地冰球运动在上海、北京两地院校特别“受宠”,已有20多所高校和多所中学相继将旱地冰球列入体育课的正式教学科目。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也陆续成立了校级旱地冰球社团和比赛团队。上海市外国语大学在2010年先后举办了两届上海市高校旱地冰球比赛,参赛人数达上百人。

东华大学旱地冰球教学俱乐部的同学们连续获得两届上海市高校旱地冰球比赛的冠军。这些“冠军同学”表示,旱地冰球运动是2009年9月加入东华大学体育课序列的,因为其容易学、好掌握、成本低、乐趣多还不容易受伤的特点,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同学们的欢迎,甚至有同学在学完一学期后在下一学期继续参加旁听。因为很多同学喜欢,他们还自发成立了校旱地冰球社团。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来自上海市已开展旱地冰球运动的3所高校即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旅游专科学校,对其课程开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及调查,对已开展的所有班级进行调查,共147名学生,发放问卷147份,回收143份,回收率为97.3%,剔出无效问卷2份,有效率为98.6%。

(二)研究方法

1.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对IFF主席、各院校体育部负责人、授课教师等进行了访谈,为完成论文收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和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和专家访谈,在尽可能全面了解旱地冰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参考各种建议,设计出调查问卷。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将设计好的问卷进行专家效度检验。从总体有效性、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三方面,请本专业专家对问卷进行全面的审核,评价问卷的有效性,然后根据专家的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改和补充。

3.数据统计法

运用SPSS18.0软件对调查问卷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和处理,得出本研究所需要的各种统计结果。

4.逻辑分析法

通过推理、分析等形式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对比、概括,得出最终结论。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参加旱地冰球运动动机的分析

1.参加旱地冰球男女比例分析

图1我们可以看出,男生参加旱地冰球的比率占56%,女生占44%,从性别分布来看是尚属平衡,说明旱地冰球在高校开展的过程中性别上的差异不大。从其他院校的体育教学男女比例分析报告中了解到男生比较喜欢球类项目,参与球类运动(如篮球、排球等大球)占53.61%,女生占28.42%,几乎女生是男生一半的比例。在实行体育自主选课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女大学生偏向于运动强度不大的,有如健美操、形体舞蹈、乒乓球等项目,而足球、篮球、排球等一些强度大的项目则相对冷门,这种状况的影响,首先女生喜欢的都不是团体项目,其次,女大学生对于运动的主动积极性不高,完全依照自身意愿来选择运动强度不大的运动方式,这就容易造成身体难以得到全面锻炼,也不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并且,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不积极的态度也会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完成。而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很多女生喜欢旱地冰球项目。据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中女生的比例在将来的10年间要大大的超越男生,为此在女生当道的未来大学,要寻找更多适合女生喜欢的体育课程。而旱地冰球生动有趣和创新的内容,安全的器材与简单易懂的规则,将帮助学生们了解和更好的掌握团队协作和体育运动精神,对球杆与球的控制又能增强手眼和眼脚的协调性,大强度的比赛增强学生力量与灵活性 ,为学生们积极、快乐和有益的运动经历作好铺垫。

2.学生热衷旱地冰球运动的原因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是因新奇和趣味性强去参加旱地冰球的课程。可见新颖的运动项目,是调动学生积极参加运动的源头,而趣味性是学生喜欢这项运动的推动力。简单易学是一个运动项目入门的最佳基础,在调查中显示有20.57% 的学生认为喜欢旱地冰球是因为简单易学,刺激原因占26.24%,而喜欢运动量大的学生占19.15%,这些都是建立在旱地冰球的新颖、趣味性强的基础上的。旱地冰球运动是一项中国大学体育课程中新兴的体育项目,学生的新奇度自然对这运动保持着新鲜感,这项运动自身的趣味性是不可忽略的,趣味性强才能提高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但是要让学生保持一定的热情, 需要增加更多活动:各校建立旱地冰球社团,积极组织校内、校际比赛,由此拓宽这项运动课内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运动的主动性。

3.学生在选课之前对旱地冰球的了解情况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并不了解这项运动,没有看过旱地冰球比赛的学生占到75.9%的高比率,了解人群仅占24.1%。可以看出旱冰冰球在各高校的普及率还是不够,新兴运动项目在没有资金推广的情况下,存在很大的宣传障碍。对于已经开课的学校,应该要对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做个调查,并积极的宣传推广,可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做一些网页,利用社团、俱乐部招新,运动队选拔来做些推广工作。而还没有这个项目的学校,也将邀请观摩旱地冰球大学生赛事,先让更多地校体育部门领导了解这一新兴的运动项目。通过赛事、商业活动进行更大力度的宣传、推广并得到校级、省级教委、国家教委各阶层的认可,旱地冰球才能更快的发展起来。

(二)学生对旱地冰球运动开展的期望研究

1.旱地冰球交流赛对学生自我提升观的调查

从图4可以看出,分别有42%和33%的学生认为结识新朋友和提升技术水平是他们愿意参加校际比赛的最大动力。另外有18%的学生想借校际比赛的机会了解其他高校该项目开展的情况。现代社会生活使得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尤其是社会上一些消极思想,某些自私自利、金钱至上的思想行为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动机功利化、世俗化、缺乏真诚的交往态度。 进行比赛、交流、切磋。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观众、教师、学生、外籍人士进行了广泛的人际交往,促进了学生社会关系的健康发展。运用交流赛事,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素质修养与人际关系,现代的体育思想要求体育运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能与各方面协调合作。旱地冰球运动的新颖、个性化与国际化,男女生共同参与的比赛形式,让更多不同肤色的人种,不同的民族聚集在一起,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社交能力。

2.学生与外籍俱乐部比赛意愿度分析

据以往的调查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为23.25%,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已达到30%。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其中交往障碍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从图5可以看出,有21%的学生对此举措没有表示出强烈的意愿,还有8%的学生尚不希望与外界的外籍俱乐部接触。有七层的学生有意愿走出校门,与其他的外籍俱乐部参加比赛,由此可见,上海大学生社交意愿还是很强烈。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只是强调通过上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几乎重复着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体系,这种零碎低层次的重复教学,近几年有众多的科研报告不断的反应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的社交能力,是现在社会现状下必须关注的内容。现有体育课程的弊端:第一、现有的体育项目大部分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造成学生年龄越大喜欢上体育课的百分率越低,坚持自觉锻炼的学生越少的恶性循环.据某大学对其1096名毕业生的调查资料显示,能坚持每周3次以上体育锻炼的男生仅占12.6%,女生仅占7.43%.据我国某重点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该校学生毕业后只有67.7%的人保持着健康水平,72.5%的学生毕业后没有形成体育特长,只有19.5%的毕业生能够坚持体育锻炼。第二、高校的体育教学是否还是停留在基础教学上,有待我们认真思考,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应该是大学阶段学生最需要的。这些都可以看出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而好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创新引入是很有必要的。在中国有近20个旱地冰球外籍俱乐部,通过与外籍人士的交流比赛让学生学会社交以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掌握一项可以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运动,学生毕业后可以加入这些已有的俱乐部进行锻炼。

(三)影响高校旱地冰球运动开展的因素分析

从图6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在校园开展旱地冰球最大的困难是场地问题和师资问题,53%的学生认为学校缺乏硬件设施开展旱地冰球。旱地冰球场地可以是室内、室外的篮球场、手球场,但是大部分学校的设施也仅供篮球课程,旱地冰球的场地使用会受到排挤。除了场地外旱地冰球的师资相当缺乏。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从目前旱地冰球运动在学生中开展的情况可以看出,男女参加的比率比较均衡。

2.旱地冰球在学生中尚属陌生,大部分学生在选课前对旱地冰球运动并不了解,但是其新颖性和趣味性使得多数学生希望该项目在高校中开展,当然不喜欢旱地冰球运动的学生也是由于兴趣度和运动强度导致对此运动项目的不积极。

3.在竞赛方面,大部分的学生愿意参加校队或学校组织的其他队伍与社会上的外籍旱地冰球俱乐部比赛,也愿意参加社会上各种旱地冰球联赛或杯赛。

4.学生愿意参加旱地冰球竞赛的原因最主要是因为希望结识更多的朋友和提升技术。也有一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比赛了解其他学校的开展情况。

5.高校开展旱体冰球的实施情况上,此外,由于该项目在中国引进较晚,所以软件上也有较大的要求,师资自然而然地成为发展的问题。

(二)建议

1.旱地冰球相对新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相对比较陌生,在入学时加强旱地冰球的宣传推广工作可以增强旱地冰球在整个新生群体的知晓度,组织新生上两至三堂旱地冰球的试学课,并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旱地冰球的比赛。

2.结合旱地冰球比赛视频的讲解,增强学生对参加校外比赛的信心,并且定期组织校队队员外出观看社会旱地冰球比赛,加强校与校之间同级别的友谊赛组织。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加强学生走出训练场,踏向赛场的热情。

3.建立上海市大学旱地冰球联盟,定期组织校队之间的联谊和技术交流,从小范围把旱地冰球这个运动圈子盘活,有利于提高技术能力的提高和对该群体项目的积极度。

4.利用旱地冰球项目进行体育教学试点改革,在教学中除了传统基础教学外,融入组织能力、社会交流方面的教学,教师以引导、培养的方式把旱地冰球的竞赛、对外交流组织都编进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