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思维能力的培训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思维能力的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与误区
当前美术教育的绘画方式多以临摹为主,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限制了儿童的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负责教造型,儿童负责模仿造型。在课堂教学中,儿童将美术简单理解为线条、色彩及透视等,没有将自己的思维和认知体现到作品中。其次,只讲究如实再现,忽略艺术创造效果。很多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仅仅以实物为参照,认为将实物最大化的模仿、再现,就是美术要达到的要求。再次,将造型与艺术进行隔离。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将两者区分对待,甚至进行隔离。要承认,一幅美术作品成型之后,不但代表着一种造型,更是一种思想和灵魂的深入。最后,各种美术教育机构以营利为目的,不重视儿童个性发展,单纯追求知识的量化积累,再加上家长对儿童期望过高,盲目给学生报各种培训班,在这种死板的教学方式下,儿童的天性就会不断被抹杀,使创造性思维无法体现出来。
二、美术教育和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创造性思维就是突破既定模式,通过多个角度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儿童时期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脑思维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这个阶段,随着阅读、经历的增加,思维能力也会逐渐提升。美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以强烈的感知效果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让儿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并逐步将自己的感受和思维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可以说,美术教育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三、儿童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1、选择科学的美术教育方式
世界对儿童来说,是丰富多彩的,同时,在学习中,每个儿童都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化特点,采用因材施教的办法,科学、合理地授课。另外,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儿童学习的一盏明灯,指引他们不断发现新鲜的事物,并将自己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如果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能够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对儿童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关注,找到儿童的兴趣点,打开他们的思维方式,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首先,采用鼓励的方式,树立他们的信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儿童多鼓励、多引导,让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当儿童体会到来自内心的愉悦感之后,就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作中。除此之外,可以举办儿童作品展览活动,让全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来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可以适时给予点评,找到作品的闪光点,并适当进行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次,引导儿童自己动手、动脑。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手脑并用不仅会提高动手能力,而且在创作的同时,会获得更多的感受和体验,最终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当儿童迸发出灵感的体验时,就会反复不断地实践,收获到快乐的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好指引的作用,从多个角度来点评儿童的作品,不能因为幼稚,就对其进行批评,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2、在美术教育中,融合其他科学知识
任何一门学科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将美术教育融合到各个学科的学习中,不仅能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材料,而且能激发孩子在创作中的灵感。比如音乐通过优美的旋律,震撼的舞台效果,呈现出一场视觉盛宴;文学通过精彩的文字、语句和片段抒写一个个意味悠长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如果在美术教育中,利用多学科知识渗透的办法,能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比如,让学生通过聆听一首曲子,然后将自己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画到纸上,相信他们画出的画面肯定是千奇百怪、形象各异的,这样的创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且有助于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激发。
3、在绘画中鼓励儿童进行自主探索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知识水平,给他们提供需要的工具与教材,帮助其提高创造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给儿童教授新的绘画技法,让他们用新的工具来绘画,增加画面的美感。只有给儿童提供充分地思维空间,才能将其大脑的知识打开,并融入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创作出独特的画面。因此,自主探索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在教学中,如果仅仅重视教师的作用,那么,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也就成为空谈。
结束语
篇2
>> 探寻民办幼儿园“有效师训”的路径 强化培训者管理造就高素质的师训队伍 提升核心价值思想引领力的路径探索 探寻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路径 探寻儿童习作思维能力养成的可能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评估的价值反思与路径探寻 走出师训误区 提升师训实效 石门师训:变与不变的哲学 探寻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 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探寻 现实困境与理想可能性的探寻 经济新常态下培训在企业管理者领导力提升中的作用 探寻解题路径 提升思维能力 信息化培训与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中国金融“根”与“道”的探寻路径 探寻“图形与变换”教学的最佳路径 探寻学生习作个性表达路径的实践与思考 价值实现的传播路径:成为好创意与好媒介的整合者 优化培训与考核 提升学生竞争力 县级师训机构视野下的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中国教育.国培计划发展历程[EB/OL].(2013-
07-30)[2014-08-20]http:///shi_fan_news_
409/20130731/t20130731_995453_1.shtml .
[3] 薛海平. 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12(6):57.
[4] 吴卫东.教师培训师: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化目标[J].教育发展研究,2012(8):72.
[5] 陈向明.关于参与式教师培训的若干问题[J].教育评论,2002(6):49.
[6] 钟启泉.教育的挑战[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29.
篇3
【关键词】幼儿美术 如何教 如何评价 像与不像
有很多的家长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习美术,这是好事。不过,学美术的目的是什么呢?很多家长就迷茫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画出漂亮的画,画的像和画的好,画出像一些画家那样的画,或者能在各种儿童画比赛中拿到大奖。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孩子毕竟不是机器,也不是盆栽,不能让你随意雕刻,即使家长愿望再好,也只是一种愿望。那么,幼儿从小学美术到底要学什么呢?
首先,家长要确立孩子学美术的目的:要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情感表现、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才能为主要目的。
对于如何评价学美术的效果如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
1.他们的观察力是不是更敏锐了。多数的孩子天生就有很敏锐的观察力,但他们往往会自我忽视掉,其实大人如果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在你找不到某种东西时候,家中的小朋友会突然告诉你东西你放在哪里了,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他们其实已经记住了等等一些现象,这是孩子天生的观察力,但要如何锻炼他们去细心观察,并且有意识的去观察,则是美术的一个主要目的——观察力的提升。
2.他们的记忆力是不是更灵活更牢固了。同样的,因为观察了,然后要去提炼他们的、表现他们,也就同时刺激孩子记忆力的发展。
3.他们的思维能力是不是更敏捷活跃了。喜欢画画的孩子一般都是思维比较敏捷的,他们的有着丰富的创作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给予了他们精彩的思想世界。正确的美术教育,能不断的刺激孩子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思维能力是否更敏捷活跃是评价整个美术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4.他们是不是更喜欢学习了。喜欢画画的孩子,如果经过老师的正确引导,会变得更喜欢探索世界的未知,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也就更喜欢学习了,包括学习天文地理等等自然科学。
5.他们是不是更有耐心和爱心了。绘画能够锻炼孩子的耐心程度,这个其实大家都知道了,其实,美术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那就是培养孩子的个人情操,有爱心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6.他们是不是遇到问题、遇到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更加敢想、敢试、敢做、敢说了。美术教学总是引导孩子去探索,去自己钻研,自己动手,鼓励他们大胆的表现,大胆的创作,因此,正确的美术教学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的敢于表现和尝试。
如果你能够从这几方面来进行评价孩子学习美术的效果,那么就很好了。
有的家长喜欢这样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像;很像;简直就是大人画的;大人都不一定能画出来等等,其实,孩子的天性是随心所欲,想到什么画什么,这才是符合他们的实际的。试问一下各位家长,“漂亮、工整、呆板、没有童趣”的作品与创作过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两者之间您更愿意选择哪个呢?
我们上面说了,学习美术应让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为主,因此,教孩子不是剥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是鼓励他们大胆的去想,去画。
又有人说了,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教孩子画画呢?如果放任孩子漫无边际的涂鸦,孩子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也不知道自己的不足,更不知如何进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当他自己不能如意的表现自己所想的东西时候,就会对绘画失去信心和兴趣。
因此,合格的儿童美术老师不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会更好的激发引导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了。
幼儿美术是3—7岁学龄前的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应的是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知和体验,因此,正确的孩子的作品,应该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强烈的情感性,又直观又形象。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攀比的工具,现在很多的孩子原本很喜欢画画的,经常在家中乱涂乱画,但去了某些美术培训班之后,反而不喜欢画画了,究其原因,就是画画成为了孩子的任务了,孩子成为了工具,不能通过画笔自由的表现他那无边无际的美丽想法了,只能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不再有自己的表现的自由。
当然了,老师的绘画水平肯定是不错的,孩子学得似模似样的作品效果也会让家长满意,但是,请家长们记住,这是老师的想法、这是老师的绘画,他们表现的是老师的东西,不是孩子自己的东西。所以,久之久之,孩子就不喜欢画画了,因为他们的天性被埋没了。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欧莫邪.儿童的美术[M].人民出版社.2009(09).
篇4
关键词:剑桥少儿英语 教学 对策
1. 剑桥少儿英语简介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英教育测量学术交流中心( 以下简称中英中心)于 1996 年夏天引进了该项目,为我国 6 至 12 岁的少年儿童拉开了英语“ 第二课堂”学习的帷幕,目的是让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和使用英语。剑桥少儿英语学习系统分为 starters、movers、flyers三级,喻示着孩子们从刚刚起步 starters到渐渐前进 movers直至最终起飞 flyers来学习掌握和使用英语,我们简称为一、二、三级。
剑桥少儿英语学习系统管理体系:教育部考试中心中英中心负责该项目在全国的推广实施管理,实行两级管理体系,即根据需要,在全国各省或部分系统内设立承办机构,在统一要求下负责本省、本系统内的该项目的推广宣传及组织实施。经中英中心认证的各省或各系统的承办机构负责组织报名及培训考试管理,并聘请专家、教授组成专业指导小组对剑桥少儿英语学习系统培训考试的具体实施进行指导。
剑桥少儿英语学习系统以学习、培训为重点,从培养少年儿童的英语基础语言能力和语感入手,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能力,建立起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与荣誉感。该系统的学习特点是“基础―轻松―有趣―实用―连续”。
2. 剑桥少儿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鉴于以上剑桥少儿英语的特点和宗旨,为了更好地提高少儿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教师要了解英语学习的策略,提升理论水平
通过课堂听课和与教师座谈了解到,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跟着感觉走。虽然有些剑桥少儿英语教师经过一定的培训,但培训只是为了拿到上岗证,甚至有的培训机构的教师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了。这种现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有些培训机构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
幼儿英语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师不仅应具有坚实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英语运用能力,还必须具备英语教育学、学前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只懂英语或者只懂幼教的人都不可能胜任这个工作。
可见,教师了解英语学习策略是很重要的。只有了解学习者如何学,教师才能研究如何教。很多教师鼓励学生讲究学习方法,但他们自己却不知道有哪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也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发展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很多学生只能自己摸索,是否有效也不知道。研究学习策略并在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训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程晓堂 郑敏,2002):1)可以大面积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减轻学习负担。2)促进学习潜能偏低或智力发育迟滞的学生的学习,减少他们学习的困难。3)促进教师的教学,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2 要了解儿童学习的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儿童很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容易适应和接受不同的思想、观念、文化等。任何一种语言与其所处的文化以及渗透到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传统、习俗都不可分割。学习英语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外国的文化、思想、观念等;了解外国文化、思想、观念有助于英语学习。如果本民族与外国民族在文化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民族的文化可能影响英语学习者地道地使用英语。儿童容易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儿童的心理特征对英语学习更有利。但也存在不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儿童心理可塑性强,但自控能力差。他们容易培养兴趣,也容易失去兴趣。如果遇到挫折或失败,或者遇到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他们很容易对英语失去兴趣。2)儿童在英语学习中能够积极投入,但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3)儿童在思维能力方面不如成年人。他们不善于把握语言的系统和规律,也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对自己的学习缺乏计划、安排。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
所以,在课堂活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以上儿童学习的特点。例如,在进行游戏时就应该涵盖手工、识图、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训练,而不是单一的游戏而已。要将教学中难以避免的机械式操练巧妙地融于不同形式的游戏里,能够使学生在趣味练习中巩固并掌握语言知识。
2.3 应注意以听说为主,以学生为中心
剑桥少儿英语的大部分教师是从中小学聘请来的,有些是兼职的。这样一来,教师在进行剑桥少儿英语教学时,不免要带着自己在教中学生时的风格。所以要强调剑桥少儿英语教学独有的特点。即教学的核心就不是语言基础知识,而是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在幼儿园阶段不宜要求孩子们学会认读拼写,幼儿英语课堂不应该组织字母单词的拼写认读活动,更不应该不厌其烦地讲授抽象的语言知识,比如语音规则、词汇结构和语法知识。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幼儿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会话交流的能力。尽管这种能力只是初步的,但却是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极其重要的基础。教学的重点也应放在训练幼儿听说英语的基本能力上。听字母、听单词,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听;所以应该训练幼儿从一开始就听一些有交际价值的话语,如听老师发出的简单指令,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英语,正如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汉语那样。
3. 结语
剑桥少儿英语在我国的兴起对我们的中小学英语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尽管它还是以第二课堂为主。所以,关于剑桥少儿英语教学的研究很有价值。且它的研究领域也有待于进一步扩展。全方位的研究对我国的大、中、小英语教育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郑敏. 英语学习策略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 张海金. 英语课堂游戏100例[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篇5
关键词:儿童公园 ;设计原则; 设计要点; 人性化
Abstract: The children's Park is the main place for children to outdoor activities, our real children's Park is also very small, low level of the whole. A good children's park landscape environment beneficial to the formation of active children's outdoor activities atmosphere, to promot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grow up.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s, through the humanized design theory, summed up the children's park design principle and key poin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children based on, and strive to meet the needs of children in the children's park design, to promote children's healthy growth.
Key words: Children's Park; design principles; design; humanized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children's Park is the main place for children to outdoor activities, our real children's Park is also very small, low level of the whole. A good children's park landscape environment beneficial to the formation of active children's outdoor activities atmosphere, to promot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grow up.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s, through the humanized design theory, summed up the children's park design principle and key poin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children based on, and strive to meet the needs of children in the children's park design, to promote children's healthy growth.
Keywords: Children's Park; design principles; design; humanized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为儿童提供一个完美的教育和休息娱乐环境,营造一个高质量的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户外空间显得日益重要。在中国很多地区和中小城市中,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物质资源和规划设计意识的局限,儿童公园的设计比较简单,有些多作为城市公园或居住区绿地的一部分或偏居一隅,因此如何设计好一个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高品质儿童公园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一、儿童公园的设计原则
儿童公园一般指专为少年儿童服务的户外公共活动场所,它是强调互动乐趣的功能性园林,同时强调了使用主体的特殊性,儿童通过游戏场地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激发想象力、提高认知能力、增强身体素质、促进人格发展。儿童公园是儿童成长活动的重要社会场所,因此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应从多方位、多角度来满足儿童需求,适应儿童的行为、心理。
1、充分考虑使用者,以少年儿童为活动服务对象
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生理、心理、行为特征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设计儿童公园时要以不同阶段儿童的心理及行为规律为依据,以少年儿童为活动服务对象,进行人性化的合理设计。近些年来在一些城市中虽设有儿童公园或儿童游戏场所,但由于设计和配置设施的不合理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公园的场所不大;儿童能自由活动的场地较小,能容纳儿童有限;园内游乐设施较简单普通,游玩内容较少;有些游戏设备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是给青壮年和成人设置的,不适合儿童玩耍;再加上其它园内的服务设施如地形、座椅、道路、植物配置等不符合各年龄段儿童生理尺度和心理需求,有些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儿童公园设计前首先要了解儿童在各个时期的身体特征、活动尺度和心理需求,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儿童的活动空间。
0-3岁的儿童特征是主要靠听觉、视觉及触觉感知外界,行为活动不稳定,不能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活动,需要父母看管和陪同。这些儿童多在幼儿活动区游戏,活动场地多为口袋形,要用绿篱或彩色矮墙围范,出入口尽量少些。游戏场地一般为沙坑、草坪、广场,玩一些体型小巧,光滑简洁的活动器械,如转椅、小跷跷板、小滑梯、电动小火车、小电动摇椅等,还要有供家长、儿童休息的凉亭、座椅。
篇6
张国俊
古人烟花三月下扬州,而一群来自全国17个省的100名乡村小学教师与2月15日晚就齐聚在美丽的扬州城,参加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组织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成长计划寒假培训".从2月15日晚开班到2月20日晚结业,在这短短的5天培训中,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感受到名师就在身边,让我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和我以前参与的培训不同,全体接受培训的老师分成四个班,17个小组,采用了多样化的小组学习模式,有个人学习、伙伴学习、5-6人小组学习、二十人团队学习、班级间互动学习。本次培训精选了国内知名校长和教师作为培训师,提供了十一个模块的课程,包括自我探索、教学技能、案例介绍、沟通艺术、困境儿童、课程建构、课程探索、体验式教学、论坛沙龙等方面的内容。课程类型丰富多样具有有效性和感染力!培训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通过培训我知道了如何建设团队;通过作图(画树)进行自我认知、自我探索;教师的人际关系中需要沟通艺术;留守儿童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的理解与支持;聆听了台湾高雄市的林蓉仪,江苏南京的魏洁,江苏海门的曹亚男等人精彩的专题报告;实地参观了江都区塘头实验小学,领略了该校浓厚的文化气息;在校园文化论坛中听取了三位校长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想法。对我来说,这些都是难得的让我进步的良机。在学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聆听感言,交流自己的心得。
篇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儿童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多的有利条件。其一,小学生好奇心强,对各种事物都感到好奇,比成年人更富于幻想,他们头脑中思维定式比较少,无框框制约,可塑性强。这种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正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心理因素。其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趣味性和知识性较强,为学生提高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必要和可行的。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创造因素
阅读教学主要是凭借课文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不同程度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因此,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找出“双基”与教育训练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五种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策略
1、假设思考。假设思考就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假设性问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回答。如在《列宁和士兵》一课中设计假设问题:“假设列宁真的忘带通行证怎么办?”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联想,他们纷纷替列宁想办法。有的说:“可以拿报纸上的列宁像给士兵看。”有的说:“等一会儿,有认识列宁的领导来了就可以证明了。”还有的说:“可以叫士兵的队长来。”这样讲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场应变能力。
2、发散思考。发散思考是指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创造思维的重要方式,是产生创造设想的基础。有的课文给出了某种情境下一种解决问题的想法或做法,教师可引导儿童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发散思考。如在讲《司马光》一课时,教师提问:“今天,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形,你还有什么方法救缸里的小朋友?”学生思考后积极发言,有的说:“把一根竹竿放在缸里,小朋友抓住杆子就爬上来了。”有的说:“找一台抽水机,把缸里的水抽干了,小朋友就得救了。”有的说:“几个小朋友一起推大缸,缸倒了,水流出来了,小朋友就得救了。”当然,学生想出来的方法可能不切实际,但老师要善于发现并肯定他们的新颖独特之处,鼓励他们异想天开。
3、合理想象。。
所谓想象,就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合理想象训练就是让学生对课文中未交待而又需要理解的地方展开想象,对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例如:三年级《丰碑》一课,讲的是在过大雪山的路上,军需处长没有穿棉大衣,冻死在大雪山上。课文没有交待他为什么没有穿棉大衣,可以设问:军需处长是管发棉大衣的,为什么没有棉大衣穿?提问后学生沉思了。他们设身处地替军需处长想了许多原因:军需处长把棉大衣给伤员了;军需处长把棉大衣给新来的战士了;军需处长把棉大衣给又瘦又小的战士了。学生越说越对军需处长肃然起敬,也就更加突出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转贴于
4、续换结尾。为课文续换结尾,就是让学生根据课文提供的故事情节,进行发散思维,编出新的结尾。例如,在《坐井观天》教学中,当学生明白了井底之蛙代表一些目光短浅、所见有限却自以为是的人,并知道不应该做这样的人之后,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训练:安排一个小青蛙跳出井后的故事结尾,让青蛙进行第四次对话。学生们续编了小青蛙跳出井后看到了广阔的蓝天,向小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或到田间捉害虫等结尾。重塑了一个正视现实、勇于改错的小青蛙的形象。这一环节的安排并非画蛇添足,教者的用意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
5、解决问题。有的课文可以结合内容设计一些解决问题的活动。例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可以设问:西沙群岛风景优美,但是生活用水十分缺乏。如果你来负责海岛开发,会提出怎样的开发计划?学生听到这个问题之后,特别感兴趣,有的说:“可以搞人造雨。”有的说:“可以改造海水变淡水。”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设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应该注意的问题
篇8
关键词:游戏;脑瘫儿童;康复治疗
脑瘫是儿童疾病,不仅对儿童的健康和自理能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给患者的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通过调查显示当前家长对于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缺乏有效地目的性,同时康复治疗的方式缺乏针对性,造成了治疗效果的低下。游戏治疗方式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通过游戏玩耍使儿童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有助于其提高和正常儿童的交流和融合,促进其大脑的发育。
1 游戏对于儿童大脑发育的影响
大脑是一种复杂的器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易变性,通过对于大脑的成像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组装,其大脑皮质和皮下结构都参与了大脑的活动。大脑信息的传播和存储是通过神经突触完成的,加强大脑的神经突触练习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对于脑瘫儿童而言,由于其大脑发育不健全,其神经突触的信息的传递和存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从而影响了患儿的正常思维能力。儿童早期游戏训练是有助于强化患者的大脑认知,扩展幼儿的大脑回路和智力发育,从而促进了脑部的发育。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会调动其情绪参与到游戏中,尤其是在游戏中出现的微笑、手舞足蹈等动作都能够增强人脑的生物信号以及大脑回路。对于脑瘫儿童而言,其神经系统回路存在较大的缺陷,在游戏中的过度的情绪刺激有助于幼儿重新建立神经回路,逐渐恢复受损的下丘脑创伤,因此游戏康复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地脑瘫康复手段。
游戏康复治疗为脑瘫患者提供了一种游戏氛围,儿童可以按照自身的意愿和节奏进行玩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充分调动了肢体动作和语言行为,并通过动作和语言刺激脑瘫儿童的大脑皮层,促使大脑皮层逐渐整合为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培养脑瘫儿童的完善的人格思维。游戏康复治疗方式提高了脑瘫儿童的注意力,在感觉和感知两个方面来刺激大脑信息的接收和处理,强化脑瘫儿童的大脑运转,同时对周围其他的声音和物体的影像产生抑制作用,维持儿童情绪的稳定性和注意力,也有助于儿童双侧意识和注意力的培养。
2 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的目的和进展
2.1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的目的 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改善患儿的大脑发育,并通过大脑的训练来提高其运动能力。由于脑瘫对于儿童的影响是一生的,同时对于儿童的行动造成了诸多不便,康复治疗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儿童站立能力,让脑瘫儿童具有独立的行动能力,同时并通过康复治疗来改善其改善脑部功能,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通过调查显示部分家长以及专业人员对于脑瘫的康复治疗存在着误区,把改善儿童的症状作为首要的目的,这就忽视了对于儿童健全人格和大脑功能的强化,从而造成康复治疗效果不佳。
2.2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的进展 通过医学的调查研究发现,脑瘫儿童的发病分布在各个阶段,其发病率为1‰~5‰,虽然医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对于脑瘫儿童的康复和治疗水平,但是当前我国的脑瘫儿童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并且保持着较高地增速。当前对脑瘫的康复和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感觉输入刺激,这是一种通过刺激神经旁路来提高患者肌肉协调性的治疗方法,可以实现患者大脑功能的重组和整合,同时这也是一种应用较为成熟的康复治疗方法,借助医疗器械以及相关药物的配合治疗,可以让脑瘫儿童的肌肉和神经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育和强化。再者是细胞生长因子修复方法,由于脑瘫儿童的神经细胞受到了损害,从而造成其功能的丧失,而细胞生长因子修复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发育以及功能恢复,逐步缓解患者的病症。最后是死亡脑细胞的置换方法,采用肝细胞移植可以实现神经脑细胞的再生,但是这一治疗方式还处于实验阶段,不能应用于实际的临床治疗中。
游戏康复治疗方法可以让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刺激神经系统的运转,同时在游戏中获得乐趣,并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生存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患病儿童的行为准则。游戏是促进脑瘫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而参与游戏又是孩子们的天性,以游戏活动形式调动脑瘫儿童的直接兴趣, 使脑瘫儿童更主动地参与治疗性活动,更重要的是儿童必须或者只有通过游戏才能实现其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成长。
3 游戏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3.1为脑瘫儿童提供广阔的游戏空间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不同的儿童偏爱不同的游戏类型,脑瘫儿童的认知和自身行动有局限性,要根据儿童表现出来的游戏天赋和游戏喜好性设置不同的游戏环节,也要根据儿童的游戏需求设置单人游戏和团体游戏,全面强化脑瘫儿童的独立能力。例如可以为儿童设置沙盘游戏平台,让儿童在游戏中反应其内心需求,并借助游戏平台发挥自身的游戏看法和想法,增加了孩子们的相互交流,在交流共享中,扩展自己的想象思维,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
3.2让脑瘫儿童突破自身的潜力 脑瘫儿童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感知和认知方面都存在着缺陷性,再加上其肢体的行动不便,给游戏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要通过探索性游戏来突破儿童的自身局限性,通过游戏来刺激大脑神经反应。要充分发挥脑瘫儿童的好奇心,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游戏设计,保证脑瘫儿童逐步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得到外界的各方面刺激,通过强化游戏康复治疗的效果[1-5]。
3.3加强相关人员的基本能力 通过调查显示,部分相关人员对于脑瘫儿童的游戏康复治疗存在着困惑,不能按照脑瘫儿童的需求设置相应的游戏类型,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强化基本能力训练,注重培养对于脑瘫儿童的引导作用,将游戏作为康复治疗的重要工具,把脑瘫儿童引入到游戏的氛围中,使所有受培训者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运用游戏的方式治疗脑瘫,为脑男儿童的下一步治疗提供良好的保障。
4 总结
总之,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对于脑瘫儿童而言,由于其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对于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提高脑瘫儿童的治疗效果。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强化儿童的大脑思维能力,并逐渐实现肢体运动的独立性,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为儿童提供广阔的游戏空间,让儿童突破自身的潜力,从而取得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魏国荣.关于游戏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应用的调查和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5).
[2]刘彩红.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应用游戏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3).
[3]郑博文.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现状与游戏的调查和思考[J].中国康复杂志,2008,23(5).
篇9
[关键词]早期教育;数学语言;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7/08-0067-03
[作者简介]俞芳(1984-),女,江苏海门人,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讲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博士生。
近年来,众多研究者对“交谈在数学发展中的作用”颇为关注(Mercer&Sams,2006;NCTM,2000;Sarama&Clements,2006)。美国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2000)指出:“沟通交流是数学以及数学教育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关于数学内容的交谈,是儿童早期教育环境中语言使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早期环境中教师数学语言表达的研究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改进教育方式,更好地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
一、数学语言及其内涵
教师的数学语言经常以与学生“基于数学内容谈话”的方式进行。美国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2000)指出:“数学谈话是一种在教室内支持学生数学学习,包括谈论数学、解释结果或者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谈话。”教师所选择的与学生进行谈话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作用应该是提出“能够引起学生困惑,激发学生不断思考,建构重要数学概念的问题(Schifter,2005)”。
还有一些研究者认识到语言作为教授数学的一种工具的重要性,将语言与数学概念性地联系(Moseley,2005),提出了“数学中介语言(MML)”的概念,并将它用于幼儿的数学教学,帮助幼儿掌握数学概念、发展数学能力。数学中介语言是一种教学技术,是教师使用数学语言与幼儿的非正式、有目的的对话(Loretta&Matthewt,2010)。通过数学中介语言,教师可以将新教授的数学内容与幼儿的先前经验进行整合。
本文中所提到的早期教育环境中的数学语言,主要是指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过程中所使用的与数学内容相关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语言。这既包括数学活动中的语言使用,也包括教师在一日活动中的其他环节中所使用到的有关数学的语言表述。
二、教师的数学语言对于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意义
教师作为具备更多知识的人,应该通过与幼儿的社会互动或者对话等形式支持幼儿的数学学习(Berk&Winsler 1995;Moseley 2005)。如果教师的数学语言使用恰当,不仅能在数学课堂背景下,而且能通过更广泛的幼儿课程中传递数学概念(Loretta&Amani,2008)。当教师以一种幽默的、好玩的方式呈现数学概念时,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下学习超越其当前年龄阶段所能接受的内容(Kamii&Anderson,2003)。
(一)增进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
Hoff&Nailes(1998)发现,幼儿最新获得的词汇是在他们所接受的语言输入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Klibanoff(2006)检测了幼儿园以及日托中心教师的数学语言输入量与幼儿传统数学知识的获得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教师的数学语言的数量与在园期间幼儿传统数学知识的增长显著相关。教师在一日活动中正式或非正式地使用数学语言,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会习得许多与生活相关的数学内容。比如,教师在餐点时间给每个幼儿分发饼干时不断地说出分给幼儿饼干的数量“一块、两块、三块”,分发苹果时重复苹果的数量“一个、两个、三个”,分发糖果时重复糖果的数量“一颗、两颗、三颗”,久而就之,幼儿就知道了“一、二、三”的含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于量词也渐渐地熟悉起来,知道了不同的物体需要使用不同的量词。
(二)推动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幼儿在学龄前期凭借行动进行思维,学前中期凭借表象进行思维,学前后期开始初步可以凭借概念进行思维。大班幼儿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这期间如果教师在平时的交流中多涉及一些数学概念与符号,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所谓逻辑思维能力,就是“会对问题或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演绎、归纳和类比进行判断和推理;能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进行表述”。比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根据某些相同点将物体归类,幼儿就能从颜色、形状、用途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抽象与概括,发现同一类物体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在图形配对的游戏中,教师让幼儿为三角形、圆形、四边形“找妈妈”,幼儿逐渐领会到三角形、四边形的本质特征,即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三)促进幼儿数学学习团体的建构
Bequette(2009)发现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探索性的谈话促进了幼儿数学学习合作团体的建构。在基于数学交谈的过程中,幼儿与他人交换观点,努力形成自己的思维,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如某天老师问中班幼儿,“我们的校车上一共有多少盏灯?”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起来,但说法都不一样。“我们怎么知道正确答案呢?”老师的提问让幼儿决定自己去数一数。可是数完后每个人的结果还是不一样。老师又问:“大家数的车灯数量都不一样,该怎么办呢?”经过讨论与协商,大家又想出了一个办法:让一名幼儿负责数数,另一名幼儿记录,其余幼儿则在一旁监督。当数数的幼儿漏掉灯没数时,其他幼儿就会提醒他。最后,大家得到了统一的结果。在本次活动中,幼儿自发形成了合作团体,在和同伴的“争吵”中进一步明确问题、理清思路、反省自己;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得启发,并不断完善自己的经验,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师使用数学语言的建议与对策
幼儿在入园前已经具备了一些数学经验,教师应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幼儿可以将新旧经验进行整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宽松、具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促进数学语言的使用,有针对性地提出多样性的问题促进幼儿的思考,鼓励幼儿讨论、分享数学的理念,从而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
(一)教师应自信地使用数学语言
研究发现,教师的自信心和对于数学的认识,会影响其教学实践及自己与幼儿互动关系的认识。教师如果对自己数学知识能力和幼儿数学学习的潜力有误解,可能会使得他在数学教学中非常不自信(McGoron,2010)。在对儿童早期教育环境中语言使用的调查中发现,许多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很少提及与数学相关的内容。访谈之后得知,这是由于教师对于自己的数学能力本身没有信心,对于幼儿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不同年龄段幼儿应获得哪些数学能力都了解甚少。
因此,在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中应包括对于数学本身、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以及幼儿数学能力等相关信息的内容。幼儿教师还应通过职后的培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数学能力,建立使用数学语言的信心。
(二)教师的数学语言应包括各种类型的数学内容
Copley(2000)认为幼儿数学能力的类型应包括数字、空间关系、测量、几何、运算、排序、模式、图示化以及分析数据。从数字到分析数据的顺序代表了思维从易到难的递进水平。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的数学语言较多地涉及数字或空间关系,而与测量、模式、图式化等高层次思维技能相关的数学语言出现的频率却很低。如教师经常评论物体大小或者数量,但很少对事物或事件进行排序或者讨论几何形状。
针对教师语言中缺少的高层次数学概念,教师应在日常游戏活动中融入这些概念,如在搭积木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积木,“看,这是个三角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教师还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模式拍手,如“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帮助幼儿从语言的节奏中体验到次序的规律。教师还应该尽量多为幼儿提供分类、数数以及图式表现的机会。如,“这个柱状图显示了小朋友喜欢的颜色,让我们数一数,有6个小朋友喜欢红色,1个小朋友喜欢灰色,5个小朋友喜欢黑色,7个小朋友喜欢蓝色。”“小朋友最喜欢什么颜色?小朋友最不喜欢的是什么颜色?”
由此看来,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运用多种类型的数学语言,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且也会为幼儿各种数学技能的掌握及其今后在学习与生活中获得进步奠定良好基础。
(三)教师的数学语言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Anton&Evelyn(2011)发现,并不是数学语言的量越大就越能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如果幼儿没有准备好处理具体的高水平活动,某些形式的数学语反而会对幼儿数学知识与思维的获得起到负面影响,引起幼儿的困惑。如小班教师向幼儿解释平行时说,“两条直线无限延长,永不相交,它们就是平行关系”,这反而使幼儿不知所云。因此,教师的数学语言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能力水平。
篇10
【关键词】“逻辑狗”思维;思维训练;幼儿园教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6-0121-02
“逻辑狗”并不是真的狗或者互联网平台,而是一套启发儿童无限智慧并且能够把幼儿学习集中于一体的教学学具,因为原名为LOGICO,是德国人设计的提升幼儿思维能力的智能教学学具。德国人通过一代又一代幼儿教育经验的积累,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事物的认识都不太一样,因此针对儿童的教育就应该视年龄段的不同区别对待,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拓儿童思维。而“逻辑狗”就是根据这一点,内容全面又有逻辑,全面推广进入幼儿园后,发现使用“逻辑狗”教学工具的幼儿的智力思维发展会比一般的幼儿班级要快并且好,“逻辑狗”的确是可以开发儿童智慧潜能的智能学具。
一、幼儿园教学中应用“逻辑狗”思维训练的具体方式
“逻辑狗”思维是思维升级训练专用的智能学习工具,起初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充分挖掘幼儿潜藏的学习能力。它是一种将教育寄于乐趣当中的学习模式,根据幼儿的身心成长特征和需要,供应存在差异性的智能化训练主题,从而使得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也有整体的增强。因此,幼儿教师应将“逻辑狗”思维训练合理且有效地运用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这样对幼儿的思维发展有较大的帮助,具体表现如下:
1. 充分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
幼儿教师在实施“逻辑狗”思维教学的初级阶段时,一些专家从分类、排序、颜色等方面对幼儿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却不存在明显的差别。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之后,再实行具体的数据调研,仍然在分类、颜色、排序等各个方面的学习能力实行科学性的比对探析,调查的数据却产生了显著的差异,通过“逻辑狗”思维训练的幼儿显著高于未经过思维训练的幼儿。并且幼儿通过“逻辑狗”思维训练之后,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都有独特的看法,观察能力与探究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学习内容的理解能力也有着明显增强。
2. 幼儿观察的目的性、有序性、全面性能力得到提升
幼儿的学习方式开始多样化,在“逻辑狗”教学方式中,一对一和集体教学相结合,甚至发展了户外教学,使得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全面发挥。幼儿教师充分利用“逻辑狗”思维,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提升观察的目的性、有序性、全面性,针对教学领域中判断、排序、推理等学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培养。当幼儿的观察能力不断提高时,其他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因为幼儿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因此,幼儿在“逻辑狗”思维教学下,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形成了,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幼儿的教学目的也达到了。
3. 幼儿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1)搭配。搭配是幼儿学习环节中较为重要的模式,也是理解数学知识的前提。比如,幼儿教师在教学初始阶段为学生展示4个,并且其中有两种相同的玩具,给他们安排任务,让他们将其中相同的两个搭配起来。例如,指导人员先把两对玩具中的其中一个拿出给学生观察一会后把玩具收起,再把另一个与之前不同的玩具给学生观察,后将其收起,询问学生之前观察的两种玩具是否完成配对,如若学生说不配对的话,再把另两只不同的玩具拿出,让学生进行观察,与之前两次给予给学生观察的玩具完成配对。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提高他们的思考辨别能力,培养幼儿认识事物的能力,从而达到强化幼儿配对能力的最终目的。
(2)归类方面。依据事物相同方面的特点,再实行合理的归类与区分,这是培养学生数学理念的重要方式。幼儿已经具备归类的能力,并且归类也与幼儿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幼儿的归类活动可以依照事物的色调与大小及形状等特点,将其逐个进行归类。
4. “逻辑狗”教学形式提升了幼儿学习的专注性,以及课堂学习的参与程度
幼儿教师将“逻辑狗”思维锻炼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得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取得显著的提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幼儿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扰乱,听到相关的指令之后,均认真解答,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并且幼儿的观察力得到显著的提升,题目解答的速度也持续加快,而且解答的正确率也很高。因此,家长对于幼儿优秀的表现很为满意,从而使其更加支持“逻辑狗”教学形式,并且积极参加到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
二、幼儿观察的次序性、系统性、目的性均有着较大的提升
由于“逻辑狗”教学活动运用了整体与各种方面的教学形式,乃至发展到了户外,但是在实际内容中对相关领域的判定与次序编排及推理等能力锻炼的内容较为缺乏,运用逻辑狗思维训练实现了较好的填补,使得幼儿在各种活动中均能够重视观察的次序性和系统性,不仅使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还增强了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幼儿生思维水平的提升。而优质的思维品质是相互连通的,由于精细观察习惯的逐渐形成,幼儿的意志力和探究能力及灵活的思维能力均会得到较好的提升,从而让幼儿受益匪浅。此外,“逻辑狗”教学活动的次序性与系统性及目的性均在持续地落实,运用这各种颜色进行重复转换游戏卡的内容,或是转变成实际形象经常看到的实物;或是转变成具有魔幻性的游戏;或是D变成卡片拼图等,进而在每个角度来激起幼儿的思维,提升其整体的学习能力。
三、“逻辑狗”教学模式提升了幼儿的主动性、意志力、注意力
经过组织展开“逻辑狗”思维训练的竞赛活动,能够看出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与培训之后,参与竞赛的主动性明显得以提升,自信心也得以提高。在竞赛的过程中,幼儿生的注意力充分的集中,完全不受到外界环境的扰乱,听到相关的指令之后,均认真地解答题目,全神贯注地投入在其中;幼儿生的观察力得到显著的提升,解题的速度增快,正确率也较高。例如,在活动中,幼儿与其亲属进行跑步竞赛,亲属的反应能力及推理思维显著低于幼儿;而且幼儿已经知道准确答案,但家长却还未发觉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经过组织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不但对自己孩子的行为十分满意,也更为深入地了解到了此套教材的优势,进而更支持“逻辑狗”思维训练应用在教育教学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开展“逻辑狗”思维训练,给幼儿带来了很多的有利之处,把教学内容科学有效地利用到教学游戏中,能够使幼儿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从而逐步培育幼儿的思维意识。利用此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起其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 董岩.浅谈如何在“魔力猴”思维游戏课程中培养幼儿自主性学习[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22):156-159.
[2] 李红.分析“期待效应”策略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6(12):269-270.
[3] 王莉娜.让阅读“活”起来DD将阅读活动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实践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5):147-149.
- 上一篇:集成电路发展条件
- 下一篇:室外环境景观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