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雕刻与加工技术教程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玉石雕刻与加工技术教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专业设置的“前世今生”
目前我省职校开设的数十个民族文化专业方向可以大致分为技艺类和戏曲类,大都在近10年内相继开设,这与近年来民族文化整体保护意识的提升有关联。2003年10月《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旨在保护以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于2004年8月加入该公约。2005年,江苏省有37项民族文化项目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省、地、市各级非遗项目都在陆续建设、评选中。这是我省民族文化专业开设的大背景和大环境。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产业需求型。一般是技艺技能类专业,有地方产业作为支撑,因出口畅顺所以招生、发展情况良好,有的还发展成为学校的特色、示范专业。比如江苏省宜兴丁蜀中专,1988年就在与当地紫砂二厂联办紫砂班的基础上建成工艺美术专业(紫砂陶艺方向),目前年招生300人左右。相类似的还有连云港东海中专的水晶专业等。
二、自发保护型。技艺类和戏曲类都有,往往是职业学校从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传统继承出发,利用某些有利资源开办。比如南京市莫愁中专秉承“传中华文脉,育特色人才”的办学理念,2001年开设了古籍修复专业,使古修技术由传统的师徒相传走上了正规教育之路,2004年升格为五年制大专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江苏省武进中专为了传承“常州大麻糕”的传统制作工艺,开设了“大麻糕制作”专业方向;盐城高师的淮剧专业源自1958年“盐城专区艺术学校”的戏曲专业,办学历史悠久。还有连云港艺术学校的淮海戏和连云港五大宫调专业方向等。这类专业的设置学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师资力量比较强,容易出精品、出亮点。
三、行政干预型。地方政府牵头组织,行政力量直接介入,布置职校开设相关专业,对地方民族文化项目进行后续人才培养。比如江苏省东台中专2011年开办的发绣艺术专业,就是在东台市委、市政府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为了提升当地发绣行业的整体水平、产品档次而建设的。淮安文化艺术学校的淮海戏专业建设则是当地文化传承工作框架中的一个部分:由淮安市市政府主导,制订五年保护计划,包括建立较为完整的淮海戏资料库和资料陈列室,设立淮海戏博物馆,建立淮海戏专题网,申报国家级代表传承人,设置传承机构等。无锡文化艺术学校2007年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下,恢复开办锡剧表演专业,并获得政府拨款200万。政府的强力推动往往使得该类专业建设基础好、起点高。
另外,还有一类属于复合型,往往整合了政府、学校、行业其中二者或三者的合力。比如常州艺术高职校经过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在常州市政府和市文化新局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常州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的发展需求,与其合作办学,在表演艺术专业中设置锡剧表演方向和江南丝竹方向,增开民间工艺美术专业乱针绣和留青竹刻两个技能方向。再比如江苏省六合中专开办的雨花石雕刻专业,既有当地该产业市场发展迅速、人才紧缺的需求,也有学校看准雨花石艺术雕刻市场前景的眼光。
从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民族文化专业建设依靠行业或学校自发进行的潜力是十分有限的,有很多限制条件。有相当多的民族文化类型、非遗项目由于并不具备市场开发的因素,存活的空间有限,被职业教育“看中”的机会很小。行政干预型或者复合型应该成为民族文化专业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
专业建设的“异彩纷呈”
一、师资建设
由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特殊性,专业建设中“人”的因素极其关键。这里的“人”有三种内涵:一是身负绝艺的传承者,大多是工艺美术大师、表演艺术家、行业知名人士等,在专业里起指导、领衔、支撑的作用。往往一个这样的人可以撑起一个专业,也往往一类技艺的传递就系于一人身上。二是专业教师,他们承上启下,一方面学师的技艺,另一方面承担大量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技艺和学生之间架起有效传递的桥梁。三是学生,有些技艺的传承对学习者有着特定的要求,而由于民族文化的衰落,招收不到合适的学生也成为专业发展的一大困难。比如江苏省戏剧学校就感到好的学戏苗子一年比一年难找。在这里我们主要观察前两类“人”――他们直接构成了专业师资――对专业建设的作用情况。
一般来说,各校的民族文化专业都延聘了行业、专业人士担任专业教师或承担教学任务,一些非遗项目也都有传承人担纲牵头,但是,由于这些专业人士的层次各异,教学能力不同,在专业教学中介入的程度和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因而直接影响了该专业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情况。一些学校充分利用了这种差异,采用各种形式挖掘专业人士的能量。比如宜兴丁蜀中专,学校组建了由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担任理事长,行业大师汪寅仙、徐安碧以及其他不同类型代表组成的专业理事会;在理事会的专业指导、支持下,学校选聘优秀行业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汪寅仙、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等大师、名家更在学校建立大师工作室。这些行业专家不仅参与课程开发、教学计划的审定、教学督导,还在学校的“陶都职教论坛”中开设“名家讲座”,为专业教师拜师学习紫砂陶制作技艺提供了平台。江苏省武进中专一方面传承并改良大麻糕制作工艺并使其先后成功申报成为常州市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成为“常州大麻糕制作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单位”;另一方面,学校还培养青年教师学习传统制作工艺,严玉华和陈平老师分别成为常州市、武进区级该项“非遗”传承人。江苏省戏剧学校成立了由骨干教师和省内外著名演员以及文艺团体领导组成的三结合专家指导小组,并长期聘请一批舞台实践经验丰富的表演艺术家来校任教,发挥专家的作用;每学期的剧目教学和基功教学统一管理,有机结合,因人设戏,因材施教。连云港艺术学校则采用“校团合一”的办学模式,该校的部分教师组建为江苏省女子民族乐团,演出时是演员,上课时就是教师。
理想的行业人士参与职业教育的状况应该是这样的:他们一边要将自己掌握的技能进行巩固深化并有所创新;同时,他们也要将这类技能的基础和精要与专业教师合作,开发出适合职校学生学习掌握的课程和教材;他们最好能够直接带学生,不行就带出老师来,同时对老师的教学过程进行指导和提点。现实情况中能够开发课程和教材的专业人士数量是很少的,更多的情况是带领教师学习技艺,这就使得专业教师的任务格外重要。他们要学习技艺,还要想着用什么方式让学生也学会技艺;他们不仅要传授技艺,做好大师与学生的中介,还要做好其他的开发、设计、制作等工作,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手段培养出新型技能人才。许多学校感叹的师资问题其实主要是指这一部分的师资缺乏。而事实上民族文化专业的教师培养也缺少行之有效的路径。由于民族文化传承往往是一项“孤独”的事业,无环境,无氛围,无群体,专业教师只能靠“自我成就”才能有所作为,这是一项亟待破解的难题。在这里,我们不妨参考一下宜兴丁蜀中专的做法:学校在开展“青蓝工程”和“双师型工程”的基础上,对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的青年教师提出了“拜一个行业名师为师,学精一门全手工紫砂陶制作技艺,做好一件作品,带好一批学生”的“四个一”要求,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还制定了《名师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建设条件与管理办法》,将工作室建设和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带培青年教师以及领衔人自身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了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
二、课程与教学
许多职校的民族文化专业在这一方面都进行了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常州艺术高职校经过市场和专业分析,决定“江南丝竹”专业方向培养的人才需要掌握一至两项演奏技能,具备相应合奏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掌握江南丝竹文化,具有编排、演出和教学经验,能胜任各级民族乐团的演出要求;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则培养掌握本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民间工艺产业发展需求,具有从事“留青竹刻”与“乱针绣”等工作,在民间工艺领域中专业基础厚、技术能力强、职业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工艺方向的专门人才。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学校以强化实践能力、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能力和技能为主线,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岗位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建设了名家领衔、学校主导、系部支撑、教研室为主体的与剧团及产业园项目接轨的工作室,集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为一体,使之成为项目课程的研发地、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营、创意设计和创造实践的工作间、融通市场与学校的桥梁。
在内容设置上,各校也都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师资状况,进行课程和教材建设。比如连云港东海中专始终牢牢把握专业课程改革这个主题,建立和完善了“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将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水晶方向)专业拓展为水晶工艺品设计、水晶工艺品雕刻、水晶工艺品营销三个专业化方向,从设计到雕刻,从雕刻到营销,纵向延伸专业链。先后开发了《玉石雕技法》《雕刻技艺实用教程》等7套专业实训教材。江苏省六合中专努力做到“教室工厂一体化”“教学生产一体化”,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
民族文化项目的一大特色是实用性很强,因此各校都在专业教学中加大这方面的渗透力度。比如无锡文化艺术学校教学融理论、实践为一体,将原来主要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的艺术实践,逐步拓展为创新型综合艺术实践和为社会服务型艺术实践三者并举的教学实践体系。常州武进中专则经常举办全市性的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工艺专题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常州大麻糕品尝会,使其更贴近现实、贴近市民,逐步形成产业化发展规模。还有一大难点是艺术创作的创新性如何培养的问题,这方面宜兴丁蜀中专的探索值得借鉴。学校在专业技能课程中逐步推进单元制的项目教学;改革评价方式,在项目课程结束后组织成果展出,向收藏作品颁发证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为了促进紫砂制品多元化的个性创作,专业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中获得“精神、自由、主观性、想象力”等非理性的个人超验,通过作品赏析,与大师对话,相互交流评价,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
课程与教学,是民族文化技艺传承由传统的师徒授受到现代的班级授课制职业教育最大的区别所在,这个环节处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块成了许多民族文化专业建设的短板,拿不出像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更谈不上实现项目课程建设、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等先进教育理念。当然,民族文化技艺的传承有其特殊性,一些传统教学方式更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问题是,这些好的教学方式往往湮灭在时间长河中,并没能被很好地继承。当课程与教学处于一种相对“真空”中的时候,专业的薄弱与萎缩就会是一种自然的结果。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的。
三、实训基地建设与产学(教)研合作
当古老的民族文化遇到现代职业教育的时候,实训基地建设和产学(教)研合作成为其有效传承的创新途径。在这一方面,我省诸多职业学校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实践案例。
首先,实训基地的建设有效促进了专业教学。比如六合中专建设了集教学、实训、生产、经营为一体的雨花石工艺美术实训基地,包括画室、泥塑室两个专业基本技能教学实训室,切割及打磨室两个可进行实际雕刻技能训练的雨花石雕刻实训室,两个可进行产品图样设计的平面设计及三维设计实训室,以及工艺美术师蔡春华、蔡康麟的雨花石雕刻工艺工作室。丁蜀中专的紫砂陶实训基地也由起初单一的制壶实训扩展到装饰实训、雕塑实训、烧成处理、模拟绘图等功用,实现了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具备了实践教学、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功能,为项目课程的开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次,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校企产学(教)研合作提供了平台和契机,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培养了市场,营造了难能可贵的社会氛围。比如东台中专与东台天艺发绣有限公司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发绣产品研发中心,实行半工半读的学习模式,企业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学生作品按件计酬。在发绣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学校和合作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创新发绣产品的生产工艺和题材内容,如以“丝语心语,真情永恒”为主题,相继推出了“心香一瓣宗教绣、永结同心情侣夫妻绣、手足情深同窗毕业绣、福如东海长寿感恩绣”等发绣产品,获得了市场认可。常州艺术高职校与常州华夏工艺美术博览园、常州市锡剧团、常州市歌舞剧院等对口单位合作,参与项目开发,进行订单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另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常州社区大学的资源,通过艺术进社区、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开展作品展览、演出和专题讲座,扩大非遗项目在地方的影响力。无锡文化艺术学校安排学生定期参加无锡市锡剧院、江阴市锡剧团、宜兴市锡剧团、大丰市锡剧团、锡山区锡剧团、张家港市锡剧团等剧院的排练、演出,以提高、丰富学生的舞台实践和表演机会。六合中专与南京杨记工贸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生产经营模式培养,进行雨花石来料加工的项目经营,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以生产项目带动师生实训;还成为南京冶山国家矿山公园玉石研发基地,校企互惠互利,互相支持,取得企业对学校设备设施及实习耗材的支持和帮助。丁蜀中专依托紫砂陶实训基地创办了宜兴市丁职陶瓷有限公司,积极推进实训基地的“七合一”功能,利用学校资源组织技术开发,由机电专业、工艺美术专业师生协作开发的新瓦斯窑、新电窑等一系列陶瓷行业专用设备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同时利用该基地还成立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师陶艺培训中心,为省市中小学培训陶艺教师。盐城高师淮剧专业常年组织师生带着精心排练的大戏、折子戏到军营、农村、煤矿、工厂进行实习演出,参与各项政治接待、重大纪念、庆祝性演出等社会服务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又为社会各界送去了精神食粮,受到普遍欢迎。
四、“进口”和“出口”
一个职教专业只有“进口旺”“出口畅”,才能形成办学的良性循环,民族文化专业也不例外。甚至由于此类专业的特殊性,“出口”决定了“进口”,“进口”决定了某个专业乃至某类民族文化技能的生死存亡。在调研中不乏很有传承价值的专业(方向)因为招不到学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甚至面临撤并的情况。因而各校都在培养生源方面花力气、下功夫。
第一招是经济刺激。那些行政支持型的民族文化专业在得到政策支持的同时一般会配套经济资助。比如淮安文化艺术学校的淮海戏专业最初生源非常匮乏,学校承诺免除学费与生活费后才招到足够的学生。东台中专给予报考发绣专业的学生学费和住宿费全免的优惠政策,同时还将获得每人每年政府助学金1500元。江苏省戏剧学校争取政府专项经费,2006年起免费向全国招生,开办“小京班”,用项目形式进行管理和培养,取得明显成效。这一办班模式被纳入江苏省文化人才建设工程,并在本校的丹剧、海门山歌剧班中得以延续。
第二招是广开门路,利用社团活动、社会培训、社区宣传等方式扩大潜在生源。比如常州艺术高职校组建与民族文化专业方向对应的四个学生社团,将外专业对非遗有一定兴趣和爱好的同学集聚起来,以培训的方式开展普及活动,有效地培养了一批有基础、有兴趣的非遗爱好学生。连云港东海中专的水晶专业每年都吸引一大批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下岗职工等来校培训,为其就业创业、脱贫致富拓展空间。
第三招是打通出口。一方面积极开拓升学进修的通道。比如丁蜀中专开辟四条路径:一是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让学生有机会进入高校进一步学习;二是学校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联办成人大专教育,在中职课程完成之后接通成人大专课程,让学生在工作的同时学习提升;三是开设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雕塑艺术设计(紫砂陶艺方向)专业;四是自2012年起,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进行“3+3”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另一方面,为学生的就业、创业不遗余力地创造条件。比如东台中专成立了校内学生创业基地――“丝语”发绣坊,主动与婚纱影楼、妇幼保健机构、民政单位等接洽合作,推广学生的发绣作品。东海中专鼓励水晶专业师生参加各类展评活动,先后在国家、省各类工艺品博览会上获78项金、银、铜奖;专业就业率达100%,毕业学生有的成为水晶企业管理人才,有的在营销岗位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同时涌现出一批创业典型。
五、文化建设
对于民族文化专业来说,文化建设有着别样的意义:从促进专业教学的角度来看,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专业志趣,培养专业情感。就像六合中专设置了雨花石石料标本、作品图片的展示橱窗;常州艺术高职校在校园环境布置中随处可见非遗元素,定期开办留青竹刻、乱针绣作品展览,举办江南丝竹和锡剧的专场演出等。这种类型的文化建设虽还停留在本专业层面,但已经有了扩大民族文化影响的努力和实践。如果从总结民族文化历史经验和保存优秀成果结晶的角度看,也有一些学校的工作正在自觉不自觉地承担着这个历史使命,完成或接近这种超越:
宜兴丁蜀中专倡导“以陶载文,以技传人”,每年举办一次师生作品公开汇展,校内建立了“五朵金花”陈列馆,宜兴紫砂、均陶、美彩陶、精陶、青瓷等各类师生作品精彩纷呈,彰显着宜兴独特的陶瓷文化和鲜明的专业特色;建立了孙伯春老师作品陈列室和南京艺术学院吴开诚教授艺术馆,收藏了吴教授所捐赠的80余幅素描作品,以及历届师生的国画、油画、书法等作品;学校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舞蹈“陶工古韵”成为宜兴紫砂陶艺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文化载体。
江苏省武进中专将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摸清常州大麻糕制作工艺、技艺生成、发展历史及历史代表性传人情况;建立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传承人、传承群体资料库,用DVD形式详细记录常州大麻糕制作的全过程;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探究常州大麻糕制作工艺、技艺发展轨迹和在国内名点名小吃文化圈内的影响及价值;继续组织、举办好常州大麻糕文化活动,将收集的有关常州大麻糕的传说故事、奇闻逸事等编辑成书。
专业发展的“前途漫漫”
在对我省职校开设的民族文化专业建设情况有了一个总体的观察梳理后,自然要关注到它们当下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出路。由于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文化多元,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愈加逼仄,这使得职业教育成为接续和传承文化传统的一个全新渠道。然而,种种迹象表明,这种渠道的作用充分发挥,必须要在“一盘棋”的全局统一部署和行政资源的有效调配下才能进行。民族文化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这两个因素的不到位、不匹配、不协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民族文化专业的发展问题一是在资源层面,二是在实践层面。资源层面集中在资金和师资两个焦点,而后者的问题尤为突出。几乎所有的民族文化专业都在喊“缺少师资”“专业教师缺行断档”“没有编制难以进人”“师资青黄不接”,既牵涉行业人士也关系普通专业教师,说明这是一个普遍的短板;除了部分有行政直接资助的职校,大多数民族文化专业感到经费困难,“先进设备需要投入”“办学投入捉襟见肘”。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还存在多头办班的现象,比如淮海戏、淮剧、锡剧等戏曲类专业都有不止一家职校在办,无疑加剧了师资、生源的紧张,且不易形成办学的比较优势和相对特色。这一切的背后其实揭示了两个问题:一、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还未进入政府顶层设计的视野,还处在一种相对无序、随意性较大、还未真正认知到其传承价值的生存格局中;二、利用职业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民族文化类职业教育要和其他保护手段一起,整体规划,合理分工,同气连枝,互相呼应,才能真正实现其效用,而这是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全局部署和有机调控的。
民族文化专业实践层面的问题其实是前述现象在教学、办学上的终端反映:一是教学体系、课程结构、专业标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提档升级,比如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等;二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不够,在传统经验的总结、现状的分析和未来的发展等方面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三是缺少相应的物质(经验)积累、生存环境、发展土壤。淮安文化艺术学校对淮海戏专业的发展列举了几条建议,很有针对性,也很有借鉴意义,兹列如下:
1.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协调社会各界和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协调机制或工作机制,使全社会都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之中。比如实施“淮海戏进校园”工程,把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淮海戏加入到学校音乐课、赏析课中,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丰富学生艺术知识结构、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同时拓宽淮海戏传承和发展的途径,维护淮海戏生存土壤,扩大淮海戏的受众面。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开辟淮海戏赏析专刊专栏;通过剧场演出、广场演出、电视广播、举办文化艺术节、旅游节、戏曲大赛、发行唱片等活动,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了解淮海戏、接受淮海戏、喜欢淮海戏。
2.政府要在人才培养上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保障。从不同渠道争取支持,无论是政府财政拨款还是民间资助,尽可能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保护淮海戏的行动中来。
3.抢救性搜集传统剧目、现当代剧目的乐谱以及音频、影像资料,加快建立淮海戏资料数据库,这些是研究淮海戏的基础,更是淮海戏的文化精华所在。
4.构建良好的研究氛围,由淮海戏名家、艺术研究者、淮海戏专业人员、淮海戏爱好者建立淮海戏研究团队,开展淮海戏专项课题研究,使其更有效地服务戏曲表演和教育实践。发挥艺术类学校的优势,专业的艺术背景和教育资源能够很好地帮助推进淮海戏的理论研究和创作水平。
5.要对淮海戏人才培养进行人才结构状况分析,淮海戏的主要人才是编剧、导演、演员、作曲四类,这就要求建设好戏曲人才在岗培训和深造制度。
- 上一篇: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 下一篇:文化主题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