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3: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城市生活速度的加快城市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人开始喜欢上了享受农村旅游的过程,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是非常不错的,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业正处于开始发展阶段,进一步的发展需要科学的规划和学习,本文将分析乡村旅游资源的构成,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开发的原则。
关键词: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开发原则
乡村旅游资源对于游客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其纯净安谧的环境,能够使人们浮躁的心感受到稍许的平静,浓郁的乡土气息能够让长期生活与高楼大厦中的人们充分接触大自然缓解身心的压力,而且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可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城市中的人们和当地都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1乡村旅游资源的来源
1.1自然因素
乡村旅游景观的形成离不开自然环境这个基础性因素,地址、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因素决定乡村景观的风貌,优美奇特的自然风貌更能够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光临。自然因素还影响着当地农作物类型、观赏性高低、居民的生活方式等,直接影响着一个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开发难度。
1.2物质因素
在乡村旅游资源中物质因素是人们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如当地的地形、森林、植被、山丘、房屋建筑、民族服饰等,物质基础不同形成的农村景观也不尽相同,如南方乡村细腻柔美的景观与粗犷的景观一定是不同的,也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物质因素是乡村旅游资源中最基本的部分,没有物质因素就不会有旅游资源。
1.3非物质因素
在乡村旅游资源中有一部分要素是人们不能直接触碰或者直接观察到的,而是只能感受到的,这部分内容就是非物质要素,虽然是人们触碰不到的物质,但是却对人们产生不小的影响,这种非物质因素主要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特色生活习惯、、思维模式等,这种文化内涵是乡村旅游资源的灵魂所在,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2.乡村旅游资源的独特之处
2.1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乡村旅游资源是经过长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形成的,在乡村人们不会使用现代化程度太高的机械去影响自然环境,只是通过比较传统,从某种意义来说还有些原始的行为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这就使得乡村的自然风貌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乡村人民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就了一方环境优美,有蓝天白云新鲜空气的乐土,让人们真正感受到自然原有的样子。在人鱼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中,能够让久居城市的游客们感受无垠的蓝天与自然形成的植被,这对于净化人们的心灵,环节身心压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2乡村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
由于乡村旅游资源是由自然要素,物质要素以及非物质要素构成的,因此无论是自然要素,还是物质要素,或是非物质要素都可以决定乡村旅游资源的种类和特点。因为我国乡村的自然要素丰富多样,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也是各不相同,所以我国的乡村旅游资源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例如农业型的乡村景观就可以分为牧村,林区和渔村等多种类型,再加上当地自然风貌的不同和民俗文化的差异,就可以开发出不同的乡村旅景点。
2.3时令性农村的景观受
季节和时令的影响是非常强的,如春季一般都是播种,夏季很多农作物都会长得郁郁葱葱,冬天基本上只有温室大棚内的植物才可以挨过寒冷的天气,因此,如果在冬季游客想要看到秋季硕果累累的景观是非常难的,这种受天气季节影响太强使乡村旅游资源的一个缺点,同时也是乡村旅游资源的一个特色,因为可能只有对于稍纵即逝的景色人们会更加的珍惜。
3.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应该遵循的原则
3.1一边开发一边保护的原则
自然环境很容易受到人为的影响,尤其是当把乡村景观开发成为真正的旅游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对环境进行加大的改造,这种对环境的大改应该是本着保护环境的原则进行的,如果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之后使当地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那么这样的乡村旅游资源就失去了自然的魅力,如果对于环境的改动过大,乡村旅游资源就会失去其原本的特色。
3.2系统规划,整体开发的原则
虽然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结合当地的实际坏境进行的,但是在开发之前应该进行系统性地规划,使某个乡村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满足区域整体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布局,当乡村旅游资源项目完成之后可以结合区域整体的旅游资源的规划一起发展,使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既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又满足区域旅游事业的整体规划要求。
3.3当地居民参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时,人是其主导作用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看法和意见,让当地居民参与进来。当地居民对于当地的自然状况和风土人情最为了解,对于一些禁止性的开发行为当地人民能够及时指出,避免对当地环境造成伤害,也可以避免因文化差异与当地居民产生冲突,让当地居民参与进来也可以解决一定的就业问题,使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项目能够得到当地人民的支持,使乡村旅游资源项目的开发进展更加顺利。在乡村旅游资源投入使用之后,也应该本着让当地居民参与进来的原则,因为当地居民是最了解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可以使一些民俗风情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游客们的面前,使乡村旅游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引人入胜。
4.结语
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只有充分尊重自然才能够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如果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不尊重自然,伤害自然环境,自然也会给予惩罚和反击,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既应该重视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应该重视自然环境和民俗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王玉玲,汪惠萍,桂凯等.“三农”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基于乡村旅游产品视野[J].中国农学通报,2013,(11):208-212.
[2]张骏,方法林,卢凤萍等.基于生态美学视角的乡村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967-7969.
篇2
[关键词]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6-0038-03
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成都农科村“农家乐”旅游的兴起和珠海百藤湖农民度假村的开业标志着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兴起。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已经粗具规模,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与时代特征的乡村旅游地和旅游区。2006年,中国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表明了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资源使用无效率、利用不合理、保护措施不当的现象广泛存在,我国的乡村旅游业正面临着“可持续发展危机”。因而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乡村旅游的兴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收入的增加使人们的休闲娱乐意识逐步增强。与此同时,法定节日的增多也使居民外出旅游的愿望得以实现。但由于受假期长度、旅游距离、交通工具和花费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人们逐渐偏重于近距离旅游;也由于城市的工业化程度相对高于乡村,城市居民长期生活在工业化的环境中,自然对农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城市周边的近郊和远郊的乡村就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和观光度假的首要之选。
那么什么是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有哪些特征?对此,不同的国家、地区和组织有不同的看法。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认为,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开展的旅游,而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英国著名学者Lane在1994年对纯粹形式的乡村旅游作出了界定:发生在乡村地区,旅游活动内容带有明显的乡村特点,发展规模与乡村相符合,乡村旅游产业主要由当地控制,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连。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与会的专家们对于乡村旅游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他们认为中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依托于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二是经营权掌握在农民手中,发展“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旅游;三是将城市居民确定为目标市场,满足其休闲娱乐、回归大自然、享受淳朴民俗的愿望。通过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实际比较,多数人认为最后一种看法更符合乡村旅游的内涵和特征。
任何旅游都要以资源为支撑。既然乡村旅游发生在乡村,那么,乡村旅游资源即是在这一地域范围内的一切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指乡村的自然条件和自然风光,包括高山流水、花草树木、田园风光等,这是乡村旅游发展最为依赖的资源;历史和文化古迹,习惯称为人文资源,其中包括古建筑、古墓葬及各种考古发现等,这些在乡村较为零散,且由于涉及文物保护等一系列因素,乡村无力承担;社会旅游资源,其中包括传统农耕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等。因此,乡村旅游资源是指依托于乡村地域、被旅游业所利用、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功能并因此而产生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国家将旅游资源称作旅游吸引物,它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因素,甚至还包括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考虑到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将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到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中。
资源的使用具有消耗性,为保持旅游业对于乡村发展的有利影响和作用,就必须在资源的使用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它要求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追求资源利用与开发在同代人之间乃至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盲目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
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目前游客和旅游地居民对于经济、社会和审美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机会的需要。同时,相应配套设施建设对旅游地资源的影响也应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中。
二、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日益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成为部分乡村谋求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目前农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这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一是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同质化,即以某一成功模式为蓝本,旅游产品近距离重复性建设,造成乡村旅游资源的大量浪费;二是农村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发展规划不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建设,加剧了农村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三是资源保护意识不强,景观风貌受到破坏,严重影响旅游质量;四是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游客的增多,非乡村文化逐渐渗透,乡村文化被削弱。这些都是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必将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其内在的必要性。
1.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要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同等利益。公平性与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两大重要原则。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即各代人都有同样选择与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关系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利益,因此要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协调人与资源的关系,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表面上看是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从本质上来说,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统筹。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归宿,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又以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基础,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保持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又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生命的延续创造了条件。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因而,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处于人与自然双方既被改造又相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而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缺失不仅使旅游资源本身受到了严重威胁,也会使辅助资源受到破坏,影响旅游质量,而配套设施的建设造成土地资源和植被减少,加剧了人地矛盾和水土流失,这就使得乡村旅游规模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效益远不能弥补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的损失。因此,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和持续性。旅游业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可靠途径,也是优化农村社会文化环境和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正因为如此,我国十分重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旅游景点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关系等。任何一种关系处理不当,都将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旅游业本身及其旅游地的配套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当地吸引外来投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而且有利于实现农村人文社会旅游对地区文化的积极影响,保护好各旅游地的传统文化、风俗、信仰和历史古迹,让乡村真正实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从而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统一。
因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乡村各项事业的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持旅游业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旅游产业本身的成熟和完善,而且也是对乡村地区科学全面发展负责的重要表现。
三、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是硬道理,但不能盲目、片面地发展,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寻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才能真正发挥乡村旅游资源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在注重乡村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片面强调经济利益,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不良影响,而反过来,生态环境与社会事业又会影响经济效益的实现。二是旅游资源开发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着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达到“天人合一”,既是旅游业发展的最高境界,同时也能取得最佳经济与社会效益。三是加强与旅游业相关的其他配套设施的全方位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乡村旅游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和经济基础的限制,有别于城市旅游,需要一系列配套设施建设的辅助,这些配套设施建设主要有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特别是民生建设。也就是说保持乡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全面发展,才是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之道。四是加强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通过教育,让人们理解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也是为子孙后代谋利益的可靠保证。
2.建立与本地区相适应的特色旅游发展模式,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探索与本地相适应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有利于实现乡村旅游资源价值的最大化,避免旅游产品开发同质化现象,使乡村旅游资源得到科学有效地利用。借鉴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结合我国乡村的实际特点,我国应着重发展生态友好型乡村旅游、合作型乡村旅游、扶贫型乡村旅游。生态友好型的发展模式要求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相结合,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重视对资源的节约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合作型乡村旅游模式是通过政府、公司、旅行社的合作,借助各方力量缓解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金压力,有利于实现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充分发挥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极大提高旅游业的经济社会效益,避免资源的盲目开发利用。扶贫型乡村旅游模式是基于乡村开发式扶贫而提出的,是政府部门资助贫困地区开发的有效途径,通过政府资助,可以加强政府对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合理地引导,解决众多旅游区资金缺乏的难题,避免对旅游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当然,各地根据自身实际还可以建立其他发展模式,关键在于要将本地的旅游资源特色充分地发挥出来,而不能盲目地以成功范例和游客的喜好作为资源开发的标准。
3.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居民和旅游专业人才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居民和旅游专业人才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是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它不仅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资金保障,而且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旅游专业人才为核心、以当地居民为主体的旅游资源规划体系。通过这一体系确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社会目标,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政府要转变自身职能,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旅游景点的规划与设计、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与营销、旅游景点的建设经营和管理、旅游地形象的建设与推广、旅游规范的制定与实施、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旅游社会氛围的营造等方面。三是当地居民要增强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坚持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当地居民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有效利用,避免掠夺式开发现象的出现。四是人才是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性研究、资源效益评价、资源开发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旅游地服务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专业性的人才。总而言之,只有三方主体各司其职,协同合作,才能有效地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7-01-29.
[2]皮埃尔・斯皮尔特.法国的绿色旅游:罗泽尔省范例[C].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2004,(10).
[3]蔡家成.大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旅游与反贫困[C].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2004,(10).
[4]王继庆.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5]朱姝.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7]何景明等.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5).
[8]邓爱民.对我国乡村旅游的思考[J].财贸经济,2006,(5).
[9]肖佑兴等.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3).
[10]何景明.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J].旅游学刊,2004,(1).
篇3
关键词:自然旅游资源;休闲度假旅游;旅顺口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5-0078-04
自然旅游资源是大连旅顺口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顺口区旅游业发展基本要素之一。在旅顺口区的旅游资源单体中,虽然自然旅游资源单体不如人文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多,但优良级单体比重达70.97%,总体品质相当高。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有着极大的开发价值和发展优势,可以成为旅顺口区旅游的招牌和原生动力。本文在对大连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类型、赋存、开发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希望能对旅顺口区旅游发展实践能有所裨益。
一、自然旅游资源概述
(一)总体描述
旅顺口区是大连市所属的六区之一,位于大连市最南部,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相望。介于黄海和渤海之间,陆域面积506.77平方千米(包括龙王塘街道80平方千米)。属受海洋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境地形是六丘半水三分半田,共有山丘292座,最高峰为海拔465.6米的老铁山。海岸线长169.7千米,有岛屿礁砣13个。森林覆盖率为46.44%,是第三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6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11万人次,总收入6.2亿元。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在大连市自然旅游资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完成的大连旅游资源普查结论是:旅顺口区拥有自然旅游资源单体31个,优良级22个.优良级单体比重达70.97%,优于数量见长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类型与赋存状况
1、数量与品质
旅顺口区旅游资源的单体总数量为209个,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占31个单体。
本表统计中包括龙王塘街道3个水域风光单体和2个生物景观单体。
通过表1可以看出,水域风光类资源数量最多,其次是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天象气候。旅顺口区的自然旅游资源数量虽然不多。数量上在全区中不占优势,但在品质上优于全区和大连市。
2、空间分布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单体在5个镇、7个街道(未含龙王塘街道)、1个开发区的分布情况见下页表2。
本表统计中未包括龙王塘街道3个水域风光单体和2个生物景观单体。
通过表2可知,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在全部13镇、街道和开发区中,除3个单体为共有外,只在7个镇(街道、开发区)中有分布,分布不平衡。德胜、铁山两街道和双岛湾镇都是5个单体,北海镇是4个单体,主要集中在这4个镇(街道)。
二、主要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及开发潜力
在旅顺口自然旅游资源中。其优良级(三级以上单体)景观资源主要有:
水域风光类:月亮湾浴场(五级单体)、老铁山温泉(五级单体)、黄渤海分界线(四级单体,评价时放人地文景观中,但从景观效果角度放人此类中)、老虎尾海滨(四级单体),北海大潮口海滨浴场、黄金山海水浴场、西湖山庄浴场和龙引泉均为三级单体。
地质地貌类:蛇岛和老铁山为四级单体,鸟岛和白玉山为三级单体。
生物景观类:蛇岛一老铁山自然保护区(五级单体)、老铁山鸟栈(四级单体)、斑海豹自然保护区和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为三级单体。
天象气候景观类:旅顺口避暑地为四级单体。
可以看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特点和开发潜力:
一是数量不多,类型较全,品质较高。这便于综合开发和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开发。
二是可供开发的海滨浴场资源丰富,这与旅顺口区三面环海有关,可以充分的开发。海滨浴场的旅游开发方向主要是休闲度假。
三是生物景观资源分布较集中。蛇岛上的黑眉腹蛇、老铁山“鸟栈”及鸟岛上的海鸥、渤海中的班海豹等景观特色鲜明,具有开发的潜力。基本上都分布在区内的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这一类景观资源可以开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和生态旅游等。
四是地质地貌景观具有一定品级和开发潜力。这类景观资源主要有蛇岛、鸟岛、老铁山、老虎尾、白玉山等。是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四个园区(金石滩、大黑山、南部海滨、旅顺口)之一。这类景观主要可以开发为观光旅游,但也可以同其他景观资源组合开发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
五是温泉和气候景观资源品级较高,可以进行休闲度假旅游和保健养生旅游开发。
旅顺口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相当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可开发的旅游产品为度假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还可以同人文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三、开发对策
(一)贯彻落实、制定执行好政策
旅游政策被列为旅游核心竞争力之一。在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世界旅游业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列第71位(全部124个国家和地区),总体竞争力仍不是很强,而在旅游政策一项评价中中国列第97位。这一方面说明旅游政策是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通过旅游政策来提升竞争力的余地非常大。旅顺口区如何培育自己旅游竞争力,这是值得政府、旅游企业、学术界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都需要有适应社会发展和旅游发展规律的相应政策与法律法规。要大力发展旅顺口区的旅游业,就必须在政策上下功夫。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家、省、市和旅顺区政府先后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一方面提出了许多扶持旅游业政策措施,保障旅游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制定了许多规范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规范也是为了保障。现实中一提到政策或法律法规就与优惠挂钩,而对规范重视的不够。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地方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保障,用好政策,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和执行。相关的规范与标准是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尤其旅顺口区拥有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更应该贯彻落实和执行好国家和地方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旅顺口区旅游网站上还看不到这些政策和法律法规,给人宣传不到位之嫌。对于自然旅游资源而言,尤其是《森林保护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件》等法律法规。
某项事业的发展有赖于良好政策的制定。好的政策会促进事业的健康良好的发展,落后的政策会对事业的发展起阻
碍作用。对已有的政策要进行清理,凡是对旅游发展能继续发挥其作用,不能继续发挥作用要坚决取消。考虑到旅顺口区即将迎来全面开放,应该及时从战略层面制定旅游强区政策,进一步刺激旅游业的发展以增加旅游业在旅顺口区旅游业中的贡献率,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使用政策,如地热资源的使用问题等。
(二)做好旅游的策划、规划与开发工作
策划、规划、开发、营销、管理等组成旅游发展链条的各个环节,在旅游发展中不但缺一不可,还要做的好,有特色,有创新,最后才能有发展。
1、旅游策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旅游者的需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一方面旅游业要引领旅游消费。另一方面,旅游业又要不断调整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在这种旅游需求动态变化的时代,要想能不断适应旅游者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仍停留在原来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和开发模式上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近年来.旅游策划这门技术性强、理论要求高的学科正在发展和完善。策划介入到旅游之中,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旅顺口区深度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必须重视策划工作,要舍得花钱请智引技,把旅顺口区的旅游大计用智慧和技术描绘出来。做好形象策划、项目策划、产品策划、营销策划等一系列策划工作。比如项目策划问题,旅顺口区缺乏具有旅顺口资源特点和高品质的旅游项目,这就需要大手笔、高水平的策划。等着开发商拿的项目是一种开发,但这究竟还是被动的,也有一些开发商在不断地找项目,我们把项目策划好了与开发商的对接或许更容易。如蛇岛开发策划、老铁山开发策划、地质公园开发策划、森林公园开发策划、气候资源开发策划等。
2、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意义越来越受到旅游地的重视。关键是如何规划,又该如何根据规划去进行开发,实践中往往差距很大。旅顺口区已委托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规划《旅顺口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于2008年7月举行了初稿汇报会。这是一个关于旅顺口区旅游业发展全面的规划,希望能尽快完成,以使旅顺口旅游业发展有个总的遵循。就自然旅游资源而言,应做好具体的规划。主要包括《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开发规划》、《旅顺口区老铁山一蛇岛旅游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海滨观光游憩地开发规划》(或《旅顺口区海滨浴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国家地质公园开发规划》,原则上应在《旅顺口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下来规划。
3、旅游开发
对于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在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的前题下进行,没有策划就是盲目开发,没有策划的规划也是缺乏内涵的空规划。山林草兽、石洞海泉、日出日落、月色气候……移步换景,处处是资源,步步是景观。要有全新的资源观、规划观和开发观,不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还要看到“全息的森林”。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有这样五个子系统构成:气候予系统、海滨游憩子系统、森林生态子系统、地质地貌子系统和泉水地热子系统。具体见下图。
旅顺口区还有一些自然资源的价值和潜力虽然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但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老铁山岬观黄海日出和渤海日落、大潮口湿地等。
通过前述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中的核心资源应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森林资源、蛇、鸟资源,以及海滨浴场和温泉资源。所以,未来旅顺口区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应在这几个资源上下功夫,而气候资源则是控制和影响着这些资源的面貌。
旅顺口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做到:
(1)选准开发方向(定位)――休闲度假;
(2)要引智创意策划――不能走简单的山水观光开发之路,创意要新、项目要新;
(3)科学规划、加强保护;
(4)加强环境建设和市场管理――建设标准要高,管理要到位;
(5)树立精品意识――推出重量级、高质量的产品;
(6)加强营销――要了解竞争对手,进行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
(7)进行资源整合――区内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整合(深度开发自然资源,提升人文资源,系统开发),与区外加强合作。
(三)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开发建议
纵观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可总结为:青山、碧海、茂林、温泉、地貌。在此基础上,大力构筑森林生态、海滨休闲度假、温泉养生度假三大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1、充分开发海滨旅游资源,发展海滨休闲度假旅游
旅顺与大海相伴相依,应该发展亲海型休闲度假旅游,看海、玩海、吃海、闹海。旅顺口区拥有众多海滨浴场,但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在大连市众多海滨浴场中地位并不突出。旅顺口区旅游要发挥好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必须做好海滨浴场的文章。
海滨浴场的提升改造。按照《大连市夏季“3s”旅游示范单位评定暂行办法》的标准进行提升改造。主要包括海滨浴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保证海滨浴场的沙滩沙质、海水质量,同时,提高海滨浴场的服务质量,按照服务标准规范服务。
区分大众和高端海滨浴场。针对未来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趋势,旅顺口区海滨浴场区应坚持大众化,免费开放。同时,要对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进行细分,选取一定的区域或单独开辟建立高端海滨浴场。高端海滨浴场选址建议选择在月亮湾海滨浴场。
海洋体育休闲。海滨浴场不仅作为洗浴之地,在海上还可以发展海钓、游泳、帆船、帆板、摩托艇、冲浪、滑水、划船和水上飞机等运动;在沙滩可发展沙滩拔河、沙滩跳伞、沙滩排球等活动。
海洋美食休闲。旅顺沿海盛产鱼虾,蟹类和海珍品,用这些海产品制作出具有地方风味的海鲜佳肴,如烧海参、烤大虾、蒸鲍鱼、爆干贝、炒香螺、涮文蛤、扒鱼翅等。应根据不同消费层次游客开设高、中、低档海味餐馆,有条件的还可在高档餐厅席间辅以适当表演,介绍旅顺海鲜特色及传统趣闻。也可以建立美食街,形成观光、游览、水产购物、海鲜美食一条龙。
海洋民俗休闲。旅顺渔民在长期征服海洋、生息繁衍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渔家民俗风情,如起锚拉网吹号子、请海神等。可以举办“渔家乐”民俗体验游,让游人随船出海,开展垂钓和养殖等活动。还可以兴办海洋渔业展览馆,陈列各时期的渔船、渔具等实物模型,使游客全面了解渔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2、建立海滨旅游度假区
在旅顺口选取适当的地域,建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连市已拥有金石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金州区也正在开发金渤海岸旅游度假区,旅顺口区应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建立国家级的旅游度假区。这个旅游度假区选址可以考虑包括老铁山温泉、月亮湾海滨浴场、老铁山海岬等。目标高端,兼顾大众。在度假区内要选择适宜休闲度假的旅游项目,深挖温泉文化内涵,发展温泉养生度假旅游;建立高尔夫球场和海上游艇俱乐部;建立旅游度假酒店(村)和休闲度假主题公园;开拓探险、科考等专项旅游。
3、深挖森林文化内涵,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立足优越的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将老铁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山森林公园开发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宗教文化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在大连乃至东北地区有市场影响力的森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议在森林生态旅游内涵上多做文章。少上开发建设项目,做到森林资源旅游价值的最大发挥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最小影响。
篇4
摘 要:乡村旅游作为社会服务业末端的一环,对于地域与地方的品牌宣传推广存在其自身的明显不足;在信息传播规模和传播手段空前飞跃的今天,利用大众传播的优势弥补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宣传和推广的不足成为推进乡村旅游进步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为例,研究了大众传播下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信息传播;大众传播;乡村旅游;旅游主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73-02
乡村旅游将具备乡村性质的自然和人文元素塑造为旅游产品,以地域环境的景观、建筑和文化等资源为依托,开发了建立在传统乡村休闲游和乡村体验游的基础上的新兴旅游方式。地处秦岭主峰太白山脚下的宝鸡眉县,依托自然优势和文化优势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将乡村旅游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马车。然而当地在打造乡村旅游市场的过程中,对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在现代信息传播规模和传播手段空前飞跃的今天,借助大众传播优势推动乡村旅游的对外宣传推广,值得我们站在乡村旅游自身和传播的角度进行思考。
一、眉县乡村旅游内容系统构建
眉县古称“眉坞”,处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带。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西周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乡村风光旅游方面,当地猕猴桃、草莓、板粟、大樱桃等的大规模种植,结合现代田园风光建设,将农业生产销售与观光相结合,将农业生产与游客体验相结合,构成乡村观光游和乡村体验游。同时依托太白山国家级旅游产业新区的优势推广农家乐建设,将乡村特色美食与特殊环境相结合,在统一的管理模式下进行经营,打造乡村休闲游;将乡村观光游,乡村体验游和乡村休闲游三者紧密结合形成眉县乡村旅游的新形式。在乡村文化旅游方面,当地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脸谱、剪纸、皮影和泥塑等都是眉县民间艺术的精品。当地农民画以其独特的反应视角成为眉县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式元素,它以反映农民田园生活内容为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根据石头的形状,以鸟兽、植物、人物、山水为主要内容进行艺术创作的石头画是眉县的艺术门类精品之一。在戏曲艺术上,源于明万历年间的眉县曲子,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著名眉户剧《梁秋艳》的演出影响了几代中国妇女的婚姻观;当地大力打造和保护张载文化,将“横渠书院”和“张载祠”纳入文化旅游的重要部分。对于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上,《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提到,为了能够将“三农”资源充分利用发展旅游业,拓展提升农业功能和发展领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国家旅游局农业部给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按农村实际和旅游经济规律办事,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把加强服务放在工作首位;并且要求加大乡村旅游扶持力度,积极促进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乡村旅游调查研究,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做好乡村旅游市场开拓工作,探索各种类型的乡村旅游模式,组织实施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同时将乡村旅游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乡村旅游工作领导机构,实行分级、分工责任制,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和政策扶持。眉县政府部门在乡村旅游的建设过程中,将地域文化与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紧密结合,打造出具备乡村旅游特色的旅游品牌。以政策为导向,积极为眉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开创了新的道路,同时也为其他地方的乡村旅游开发和推广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二、乡村旅游的主体意义
在乡村旅游的市场化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全县范围内借助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特色农业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乡村旅游样式。完整意义上的旅游主体包括旅游开发、经营者以及旅游者三个方面的一个群体[1]。眉县乡村旅游内容的系统构建下,开发者,经营者,旅游者三者处在一条结构链的不同位置,因此必然有着不同的主体价值意义。
对于开发者而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的乡村旅游资源,上升为乡村旅游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条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依赖着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直接影响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在打造乡村旅游过程中,旅游目的地眉县形象从历史、文化及精神文明建设中对外体现,同时,乡村旅游资源是打造乡村旅游业最基本的生产力要素和农村经济增长的新鲜元素,又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环。旅游资源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形成对应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是打造旅游产品的基础所在。从开发者而言积极发掘乡村旅游资源并且充分利用对于乡村旅游的持续成长极为重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生活有着极大的调节作用,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的进步都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经营者而言,在对乡村旅游开发有了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和评价旅游资源,掌握旅游资源的形成、建设和发展演化规律,并实事求是的进行推广营销。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吸引功能”的最大特点和价值所在就是旅游资源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其所普遍具有的特定美学价值,娱乐、文化和科学价值等使其具备吸引功能的原因。经营者如何利用旅游资源的特定功能,对于价值意义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乡村旅游的推广既是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乡村旅游的存在对于拉动农村级地方经济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从旅游者的角度,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时候,从自然景观、历史古迹、民俗风情、人造景观和生产场所、生态观光、文化感受以及娱乐设施等诸多的旅游资源类型中,占据主动选择权的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判断和选择有其自身的价值衡量标准,因此瞄准旅游者的选择目标是占据乡村旅游市场的优势地位的重要手段。然而眉县的乡村旅游在对外宣传上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
在网络宣传方面,眉县政府网站和眉县旅游网是两大主要网络平台,对眉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城市建设等进行了简单的图文介绍,囊括吃住、出行、游览、购物、娱乐在内的部分信息;但是存在形式单一,内容简陋的缺点。在电视宣传上,眉县电视台涉及到旅游介绍推广的电视节目包含《乡村》和《旅游总动员》两大栏目;走农家路,进农家院、下农家田,说农家事,采访报道,倡导新农村文明生活理念, 以节目的参与性和趣味性打动观众,传播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塑造“山水眉县”品牌。但是节目的受众面过于狭窄,无法达到宣传的目的。
从市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可以将受众定义为特定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集合体[2]。受众既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也是市场活动的参与者;电视宣传局限性过大,乡村旅游的宣传活动无法直接刺激到目标受众的选择。
从信息社会的知识沟或数字鸿沟的现状来看,还有许多人不能利用网络媒体。从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来观察,网民随意浏览的居多,有针对性的使用网络尚未形成。目前眉县的乡村旅游开发力度和开发速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于宣传的不足导致其旅游客源市场相对闭塞。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大众传播路径
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当充分利用大众传播的“地位赋予”功能,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使乡村旅游的旅游产品信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而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在扎尔斯菲尔德和默顿看来,“地位赋予”功能能够使大众传媒支持的事物产生一种正统化的效果。大众传播下的乡村旅游如何利用“现代性增长的推进器”,大众传播进行专业的旅游信息生产和传播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信息传播媒介多样化。旅游产品的信息推广传播需要多样化的传播媒介进行支撑。旅游产品的价值产生需要参与市场活动,作为价值产生来源主体的旅游人群需要对旅游产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多样化传播媒介自然成为外界对旅游产品了解的直接途径。埃默里说:“电视的经济力量是惊人的”,电视以其独特的传播手段占据着庞大的受众范围和普遍的影响力。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电视以其特有的传播优势成为重要的媒介手段。同样具备大众传播功能的互联网以强大的信息容量包含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众多的信息形式,并进行文本式的组合进行信息的交互性传播;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快速更新使得信息播有了更为便捷的途径,新媒体的发展衍生了各样的APP对于信息传播和交流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2.传播信息的文化属性。作为生产信息的产业,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其相应的经济属性,作为旅游产品的推广,文化属性超越经济属性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部分。旅游产品作为信息对外传播使信息作为一种商品具有经济属性,现代消费活动在注重物质性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即精神内容意义上的消费。对此,旅游产品的信息传播在内容上应该围绕文化属性进行精致的设计,形成旅游产品的“议程设置”将信息进行选择传播,增强信息的文化属性为旅游者提供导向选择。
乡村旅游信息的推广传播应充分利用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属性优势,乡村旅游信息的文化属性能够将地方的文化景观向外界作以展示,从而能够是受众在信息选择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倾向性和求知欲。明晰乡村旅游信息的文化属性应该借助地域文化,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将具备相似性的旅游信息进行整理,突出文化内涵。眉县乡村旅游的文化属性可分为农业、历史、地理等方面,突出文化优势从而为乡村旅游的建设助力。
3.信息传播的分类调整。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实现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在进行社会化的信息传播的活动中,使旅游者居于绝对被动的接受大量的信息,难以满足大众传播将受众需求用作衡量信息传播效果标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所以对于旅游产品的信息传播应当进行分类调整完成旅游信息的议程设置,以最为直接、便捷的类型化处理呈献给目标受众,方便受众进行选择以达到相应的传播目的。
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不但拥有广泛的市场也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在乡村旅游建设在需要创新和尝试,也需要经验的累积和共享。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在进行乡村旅游的市场推广时,抓住大众传播的优势将地方丰富的旅游资源向外界传播,以更好的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播功能。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乡村旅游;黔东南;旅游圈;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141-03
一、引言
本文所指的黔东南旅游圈是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15个县,即凯里市、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镇远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台江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县、麻江县、丹寨县,地理上黔东南东接湖南,南接广西,位于云贵高原的边缘,辖内有苗侗壮土等几十个少数民族。圈内自然风光神奇秀丽,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浓郁迷人。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区位于雷山北面,为贵州省乡村旅游的示范项目。巴拉河源于雷公山,项目区的朗德、猫猫河、南猛、脚猛、南花、季刀、怀恩堡等村寨分布在巴拉河的两岸,苗族人口占98%以上。山水秀丽、田园风光、民族文化、历史遗存等为巴拉河流域的主要特色。
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在中国,乡村旅游大规模开展的时间并不长,是目前中国正在发展与成长的一种旅游形式。贵州省巴拉河流域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古朴淳厚而又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客观现实让巴拉河流域七个苗族村寨群落被选定作为贵州省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同时也被作为贵州省学习和借鉴新西兰和爱尔兰等国家乡村旅游成功经验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是指从旅游的经营规律和特点出发,跨越行政区划的限制,充分发挥各地区旅游的优势、特色,精心组织旅游线路和产品组合,共享客源市场,逐步形成相对发达的旅游区域。黔东南旅游圈旅游业的发展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整体上速度相对缓慢,区域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上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旅游区域的协同发展。
二、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与黔东南旅游圈协同发展的必然性
1.协同发展是巴拉河流域自身发展的需要。巴拉河流域山清水秀,以田园风光、原生民族文化、历史遗存在《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被列为全省九个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区之一,成为中外游客热选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流域内旅游资源与旅游项目同构化程度高,这种趋同性威胁导致开发尚局限在观光游览的基本层面上,各旅游景区创新能力差,效仿能力强,你有、我有、全都有,不具备长期垄断性,同时导致客源分流,恶性竞争。加之流域内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要达到旅游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单靠巴拉河一河之力很难实现,与黔东南旅游圈协同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优势互补,以形成集聚优势,形成大旅游区的联合开发,成为巴拉河流域的必然选择。
2.黔东南区域旅游一体化需要协同发展。旅游业是关联性和依托性很强的产业,其健康发展离不开区域内各地相互支持与配合。随着贵州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巴拉河作为黔东南地区与湘西地区、华南地区连接的纽带,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开发前景,越来越受到黔东南乃至整个贵州省的关注。同时,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周边地区看,大桂林旅游圈、重庆旅游圈、成都旅游圈在这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黔东南作为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极,目前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吸引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巴拉河乡村旅游与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正是顺应了黔东南区域旅游发展的需要。
3.巴拉河在黔东南旅游圈中的中心地位。巴拉河流域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东南面,跨凯里市和雷山县,距凯里市12km,旅游区沿巴拉河南北延伸,长约20km,东西宽约6km,面积约120km2,涉及沿河的凯里市、雷山县的七个苗族村寨。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黔东南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不仅保存完整,而且绚丽多彩、古朴厚重在黔东南民族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首选地之一。但从整体上看,黔东南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与真正大规模、规范化、科学化的开发相去甚远。因此要将黔东南州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辐射整个贵州省以及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地,必须依靠巴拉河流域强大的协同辐射力。
4.乡村旅游是黔东南旅游圈协同发展的最佳方式。黔东南旅游圈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其中凯里作为黔东南旅游集散地,从江以瑶族、侗族风情最为典型,黎平以红色旅游、侗族文化最具特色,锦屏以隆里古城、苗族村寨吸引游客,雷山以雷公山、千户苗寨闻名海内外,另外镇远的历史文化及其周边的舞阳河、杉木河、剑河的仰阿莎湖、盘溪瀑布群等自然旅游资源也独具特色。而且旅游资源分布集中,主要有三大特色区,即镇远周边,以自然风景为特色、凯里周边,以苗族风情为特色、黎平从江榕江周边,以侗族风情为特色。可见,区内苗、侗、瑶等族人文旅游资源与山、水、洞等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繁多、组合度高,完全符合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条件。同时,由于旅游资源相似,都有原生态的民族村寨、民族风情、乡村田园风光,因而乡村旅游具有走协同发展道路的优势。
三、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与黔东南旅游圈协同发展对策
巴拉河流域主动融入到黔东南州旅游发展的整体中去,在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建设、产品组合开发、人才培养以及形象塑造与宣传等方面加强配合和联动,形成产品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市场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打破国界或区域限制,谋求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1.整合流域内旅游资源,实现黔东南旅游圈乡村旅游和谐发展。“合指为拳”1+1>2是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打破行政界限、整合资源、加大力度的一个方法。分门别类地对黔东南旅游圈尤其是巴拉河流域内所有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彻底的清查整理,确立旅游圈乡村旅游资源的种类、等级、组合与分布状况等。在此基础上按照旅游区划必须遵循的综合性、整体性、相似性、完整性等原则,加强合作,统一规划,改变过去陈展方式单一,陈展内容雷同,各市县按照各自的特点做规划,使旅游规划缺乏统一性的局面。制定并完善整个旅游圈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站在全局的高度,注意协调好巴拉河乡村旅游与黔东南其他各类规划、各县旅游规划的相互衔接,兼顾中长期,侧重短期,突出规划的整体性和互补性。在旅游资源整合中,淡化行政、地理区划,将周边市县的特色资源产品与巴拉河捆绑,整合黔东南旅游圈内的自然风景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美食文化资源,加大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力度,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调节开发节奏,重点分批开发,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完善流域内旅游基础设施,打通乡村旅游通道。巴拉河流域山地众多,且山山郁秀,原始森林莽莽苍苍,但同时交通条件相对薄弱,有些村寨暂无公路或仅有乡村泥泞小道相通。另外,除凯里市、雷山县城外,大多是农家乐的接待方式,住宿、餐饮设施也相对不足,因而旅游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巴拉河旅游业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首先,要加强交通条件的改善,纵向上继续沿河公路建设,连通流域内各主要旅游景点;其次,横向上做到村村有路,在具有特色的民族村寨开发乡村绿色大道,并以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花卉架设,使旅游者观赏田园风光,体验乡村生活,达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意境。加强对旅游接待户的厨房、客房、厕所的改造以及村寨等旅游景点的通讯、水电设施的改建,为游客营造优美、舒适的环境。
3.进一步开发旅游产品,丰富游客的乡村旅游活动。从整个黔东南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时间不长,产品开发仍然停留在粗糙、浅层次阶段,并没有真正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各县乡村旅游产品大多是简单的产品复制,无法激起更多游客的消费欲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村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巴拉河流域应联合黔东南其他地区,在保留原有田园风光、自然景观、乡村风情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通过深度挖掘苗族、侗族、瑶族等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逐渐扩大产业链条,才能够开发出更具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笔者以为,在体验旅游背景下,巴拉河流域可带动黔东南旅游圈开发具有乡野情趣的乡村观光旅游产品,让游客游览清山秀水、绿色田园、传统村寨等民族建筑;开发乡村体验产品,不仅仅满足游客感观上的享受与认知,更多的是参与一些乡村体验活动,如:传统的农事体验活动,种植蔬菜、采摘果实、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娱农家乐;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根据黔东南州的实际,在重点区域选择重点村落进行有针对性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利用黔东南州“百节之乡”的美誉,围绕芦笙节、姊妹节等开发节事庆典旅游产品,使游客充分领略黔东南主要民族的乡村风情和特色乡土文化。
4.加强巴拉河流域与黔东南旅游圈旅游协作的领导和人才培养,提高乡村旅游接待水平。巴拉河流域涉及凯里、雷山,要融入黔东南旅游圈形成大旅游,要打破行政区划藩篱,打破条块分割,进行旅游体制的整合,由州牵头成立一个乡村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跨行业、跨部门、跨乡镇有关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全局性、宏观性问题的决策、协调,解决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矛盾,推进乡村旅游景点的建设,充分发挥旅游管理职能,加强领导和管理。
由于目前整个黔东南州缺乏旅游专业人才、旅游管理人才,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区目前人力资源状况亦不容乐观,这与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服务是相悖的。黔东南旅游圈应建立一整套旅游教育和培训规划,充分利用国际援助项目进行人力资源培训,搞好软环境。首先可与凯里市旅游学校合作,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村寨旅游服务人员、风景区旅游服务人员等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观念培训、行为规范培训、技能培训、危机处理能力培训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其次选拔有培养前途的旅游管理专职人员到凯里旅游学校、贵州旅游学校等旅游院校脱产或在岗培训,鼓励管理人员自学、短期进修旅游专业知识。加强与长三角等旅游发达地区的协作,一方面,派遣人员到旅游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或考察修学,另一方面,聘请知名专家到黔东南来讲学,兼职顾问。充分利用新西兰政府援助项目进行人力资源培训;最后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机制,以优惠政策招聘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不分地区,激励鞭策旅游经营、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的素质,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制度。
5.进行黔东南整体形象宣传和联合促销,树立巴拉河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巴拉河乡村旅游是黔东南乃至贵州省的一个典型示范点,但整体形象包装促销缺乏力度,乡村旅游宣传投入不足、手段单一,与黔东南旅游圈其他市县、部门、企业联合宣传的机制没有形成,要整合市场营销资源,提高旅游宣传的档次和效率。一要加大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促销,把“乡村旅游”整体形象作为黔东南旅游圈对内、对外宣传的统一重要组成部分,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并积极探索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整体宣传促销机制,将形象推广与产品营销相结合,树立团队合作精神,打响“乡村旅游”品牌,提升黔东南旅游整体形象;二要完善促销手段,广泛运用网络、新闻媒体、客源地旅游社等多种形式,在提高宣传促销影响力上增强其实效性;三要加大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开拓力度,加强对国际国内市场的战略研究,增强市场开发的针对性,为黔东南乡村旅游产品做好促销定位工作。
参考文献:
[1]曹炳汝,等.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年)[R].无锡:江南大学&凯里市旅游局,2005.
[2]蒋丽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江南大学学报,2005,(4).
[3]蒋丽芹.试论民族文化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8).
[4]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9).
[5]杨桂华,等.农家乐经营手册[K].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6]粟路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研究意义[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3).
[7]罗永常.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4,(3).
[8]陈烈.环北部湾旅游圈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对策[J].热带地理,2002,(4).
[9]刘良忠.烟台市与环渤海旅游圈协同发展战略目标与对策[J].社会科学家,2000,(6).
[10]宋金平,等.大长江三角洲旅游区域协作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10).
[11]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和方向[J].旅游学刊,2005,(1).
[12]郭刚志.乡村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之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6).
[13]邹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5,(3).
[14]刘开萌.乡村旅游类旅游产品开发规律探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15]王旭.发展乡村旅游应遵循的几个原则[J].当代贵州,2005,(6).
Research on Integrating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of Bala River
and Tourism Circle of Sou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JIANG Li-qin, SU Ri-ya ,CAO Bing-ru
(Traveling Department Commercial Collage of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
篇6
【关键词】庐山;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庐山旅游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其发展逐渐趋于缓慢。庐山旅游经济需注入年轻的、新的活力,以期继续快速长远地发展。庐山山麓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文化资源,为其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至今尚未进行全面系统地开发。因此进行庐山山麓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庐山山麓乡村旅游资源概况
1.田园景观
庐山山麓田园景观主要是特有的富有农村生产生活气息的自然风光。田园风光洋溢着浪漫的色彩,苍翠幽静的田园让人心醉神迷。行走在山间田野,满目丛林、鲜花、碧草、绿野。山野里到处是绿油油的稻田,或金黄色的油菜花海,各种树木点缀其间。田间小道两旁长满了姹紫嫣红的花朵,给人以和谐的自然美之感。零零散散的村落半掩在绿野里[1]。
2.庐山土特产
庐山土特产有庐山云雾茶、石鸡、石鱼、石耳,还有庐山鲜笋、湖口糟鱼、桂花酥糖、桂花茶饼等。特产的开发是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角色,是保持乡村旅游资源特异性的主要条件之一。尤其是“农家饭”以当地风味为主,再加上特产菜肴更加会让游客赞不绝口,增加游客的回头率。
3.庐山温泉资源
温泉是庐山较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庐山温泉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30多种,泉水无色、透明,水温在68℃到72℃之间,是祛病、沐浴、保健和特种养殖的优良用水,素有“江南第一温泉”之美誉。庐山温泉早在晋代已是中国著名的医疗温泉,主要温泉旅游景点有龙湾温泉,阳光温泉,天沐温泉等。
4.庐山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有:⑴刺绣,在近代和现代运用彩色丝线刺绣,图案和做工都比较细致,针法变化较多,色彩绚丽,民族特色鲜明,针法有珠针、挑花、纽花、贴花等。⑵泥塑,亦称“彩塑”,造型生动逼真,工艺细腻,色彩大多用传统色,如黑、蓝、红、白等,出现最多的有泥塑脸谱。⑶根雕,主要采用深山的崖树虬根,断涧的柔枝曲藤眉原料,利用其天然造型进行加工雕琢,按照“古、峭、奇、绝”的构思进行制作而成。⑷雕刻,在金属、石、木等材料上雕琢装饰性花纹及书法。古代以木雕和石雕为主,多表现在粱柱、床架、门廊、箱柜及墓碑之上,图案细密秀丽,别具风格。⑸纸扎,大部份以灯彩、动物模型及“灵屋”出现,古代民间盛行的龙灯、马灯、船灯及宫灯多以纸扎为主,具有透光性好、色彩鲜明的特点。⑹剪纸,剪纸在民间历史悠久,多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多见于婚寿喜庆的窗花、门贴等[2]。
5.庐山渔业文化
庐山山麓濒临鄱阳湖,渔业文化深厚,渔业文化开发潜力非常大。根据庐山渔业文化,各个农庄通过出租渔具、渔业设备,“出租”鱼农,让游客直接参与渔民的渔业活动,这是水体资源开发的最佳方向[3]。
6.休闲农庄
庐山地区休闲农庄有:⑴农家乐餐饮,以农村特有的土色、土香、土味为特色。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等,游客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馈赠。门前水库放养天然淡水鱼类,可垂钓休闲。餐饮配有山间野味和本地乡土野菜,可调制出独特的乡村美味,吸引来客留恋往返。⑵农家乐果业蔬菜生态采摘园,利用周边的山林种植果树,以早熟梨、杨梅、橘子、桃子为主,并配以野果。利用山地种植农家蔬菜,游客休闲之余,可以亲自采摘品尝。⑶家禽散养园,利用餐饮区后面的山林资源,散养老母鸡、鸭子、鹅等。
游客可以品尝鲜活、正宗的家禽及野味,回味无穷。⑷农家乐休闲娱乐区,丰富游客玩的内容。
二、庐山山麓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1.庐山山麓大量乡村旅游资源尚未开发
庐山大量乡村旅游资源尚未开发。大型景区内部乡村旅游开发部分,处于附属地位,开发层次很低,且大部仅停留在观光水平。旅游的季节性使这些资源的利用时冷时热,严重影响了这些资源的长远开发利用。同时,大型景区外部乡村旅游资源分布于山麓的其他地区,这些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未形成规模,因交通条件差、资金限制、政策不支持等原因许多尚未开发,造成了乡村旅游资源“浪费”的现象。
2.庐山山麓乡村旅游的开发“散”、“乱”
庐山乡村旅游开发只存于小农庄,小饭店,投资分散,规模小,因而大都存在很大的发展局限性,继而影响到长远发展。而武汉木兰天池起初也是个小规模乡村旅游景区,但是项目开发设计好,因而不断的有资金合并注入,故而它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终于发展成为大型乡村旅游景点。因此庐山山麓应做好乡村旅游规划,集中投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以期引进更多的资金[4]。
3.庐山山麓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性小、同质性高
庐山山麓许多乡村旅游景点旅游活动的设计特异性小,具有很大的模仿性,导致游客到“这家”就和去“那家”一样,让游客失去了新鲜感,而且增加了农庄之间的相互竞争。“农家饭”是乡村游特色之一,但是很多农庄单方面追求经济利益从城里生意人手里进口“农家饭”,很多游客“跑”大老远来吃农家饭,结果吃得是自己的家常饭,让他们误解了乡村游的乡村性[5]。
4.庐山山麓乡村旅游开发的行政管理问题
庐山山麓分属星子县、九江县,庐山区管理。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乡村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民风民俗的挖掘等地方旅游政策不尽相同,因而在行政分区内乡村旅游的开发状况各有千秋。行政管理上的分区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不同行政区之间的不良竞争,导致一些乡村旅游资源盲目开发,浪费乡村旅游资源。
三、庐山乡村旅游开发原则
1.主题设计特异性原则
乡村旅游的特异性即乡村性质,城市里喧嚣繁杂,城里人见多了“现代化”的东西,因此在改进旅游基础设施时尤其要注意防止过于现代化,并且避免对“乡村性”产生不利影响。要做到让天然的溪水流过园地,弯曲蓄水,小桥流水。用水的灵动创造各种各样的玩水乐趣。乡村旅游主题设计应区别于日常生活,乡村休闲是有别于城里人日常生活的另类体验,它的内容有必要区别于城里人的日常生活,只有那些城里人平日生活所无法切身体验到的活动才会有吸引力[6]。
2.参与性原则
在主题上为游客参与提供必要的“设计缺口”,让休闲者有自我发挥的空间。体验式旅游区别于日常观光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游客的积极参与。如果游客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就无法真正留住游客。最好的主题设计就是让游客主动参与进来,而不是被动的被人领进来。乡村旅游休闲活动的本质就是要产生较为自由活动的空间,使游客能进入暂时忘我的游戏境界。居民的都市生活空间往往是有功利性的,而乡村旅游则是一种娱乐空间,游客可以找到孩提时的快乐[7]。
3.自然原则
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应师法自然,天人合一,体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乡村旅游的建设材料应取之于自然,通常用农民自己生产或就地取材的自然材料,如木头,砖块、稻草、麦秸、芦苇等,即使被毁坏,还可以再回收,不至于污染环境[8]。
四、庐山乡村旅游产品设计
庐山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可以分为观光型乡村游、体验型乡村游。
1.观光型乡村旅游
庐山观光游览型乡村旅游主要是依托山麓景点开发的亲近自然、感受农村生产生活气息的旅游活动。游客游览田园景观,如油菜花开的季节,城市的游客往往陶醉在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里心怡神往。参加简单的乡间劳动,满足其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9]。
2.体验型乡村游
庐山山麓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体验旅游开发(下转第166页)(上接第163页)种类多样。
⑴田园采摘,如狮子洞草莓采摘,让游客们自己采摘草莓,体验农业劳动的艰辛和收获之后的喜悦,分享劳动果实。这种旅游产品非常适合家庭旅游、都市白领和青少年等旅游者。
⑵九江渔业文化体验游,各个农庄通过出租渔具、渔业设备,让游客直接参与渔民的渔业活动,这是水体资源开发的最佳方向。庐山山麓乡村游主要是农庄垂钓、荡舟捕鱼、摆渡等渔业乡村游[10]。
⑶登山游,如好汉坡登山、天花井森林公园登山游等。
⑷制作工艺品,让游客学习民间工艺,亲手制作工艺品留念,比游客买意义更大。可供开发的民间工艺有刺绣、泥塑、根雕、雕刻、扎纸、剪纸等。选择易学的手工艺,让游客短时间就能“买到”自己做的纪念品。体验乡村游还有泡温泉、野地CS、采摘活动等。
庐山旅游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开发,山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山下相对落后,产生了山顶与山麓的差距。开发山麓乡村旅游资源不仅可以促进山脚下旅游经济发展,还可以为山顶分流,保证山顶游客在其承载范围内,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王云才,郭焕成,徐辉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12.
[2]夏林根主编.乡村旅游概述[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120.
[3]何丽芳著.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100.
[4]蔡碧凡,夏盛民,俞益武编著.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60.
篇7
关键词:贫困地区生态文明村旅游扶贫对策
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载体,以旅游扶贫为手段,将优美的自然环境、绿色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导入广大乡村区域,使美化环境与发展生态经济、旅游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让农民过上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和享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我国生态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向。尤其在旅游资源丰富或比较丰富的贫困地区,在进行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加大对旅游资源保护性的开发利用,发展乡村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并以此带动和促进乡村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贫困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以此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实现贫困乡村“输血”功能与“造血”功能的有机结合,促进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最终促进乡村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的全面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农”问题是事关国家稳定与繁荣的重大问题,在具备开办乡村旅游的贫困地区,加强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意义重大。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一)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
乡村旅游资源是人与自然长期作用而形成的乡村景观,它由自然环境、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广泛性、多样性、地域性、系统性、季节性、民族性、时代性、保护性等多种特点。乡村旅游资源一般具有农业景观、聚落景观和民俗文化景观等类型,是长期以来人们与自然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形成的一种独特乡村文化景观。此外,由于乡村居民世代不断的努力,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乡村景观,其中不少可以作为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存在地域差异性,乡村旅游资源具有明显地域性特点,其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和类型多样,农村、牧村、渔村、林区村落等形成不同特点的聚落景观。独特的乡村民俗文化也是重要的乡村旅游吸引物,不同区域乡村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情。由于政治、宗教、民族、文化、人口、经济、历史等要素组成的社会环境差异性又形成了如民族服饰、信仰、礼仪、节日庆典等不同的乡村民俗文化。在广大乡村,由于地理区位、交通和信息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民族文化较少发生变异,能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加大,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物在城市几乎消失殆尽,对城里人有很强的吸引力,加大和加强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市场现实需求的推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问题的出现,回归自然、追求绿色、休闲度假已成为人们的向往。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使人们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节庆长假和带薪休假的兴起,为乡村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受城市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到城市就近和生态环境良好的乡村旅游和度假就成了城里人缓解压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对生活环境差异性追求,城市人们自然对乡村生活向往与憧憬,对乡村旅游产生了较大的市场需求,现实的市场需求将有力地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中,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动两者的联动发展,是实施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生态文明村建设为旅游扶贫提供了开发基础
生态文明村是实现农村可持续新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村建设以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提出以“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房和文明进村、科技进村、法律进村、卫生进村、文明风尚进村”的“五改五进”为突破口。它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以生态农业为主导,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并做到保护自然、保护居住地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共处,这为乡村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或提供了可能。
我国许多乡村区域,尤其是贫困地区具有较好的旅游资源和较优良的生态环境,尤其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旅游扶贫具有其他产业所不具备的优势。在生态文明村开发与建设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做到生态文明村建设与道路建设、村庄绿化美化、文体活动场所建设、生态家园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有机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村和旅游扶贫联动发展之路。实际上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提供了基本条件,基本满足了旅游需求的“六要素”。与农林牧等传统产业相比,旅游业本身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利用有资源条件的乡村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乡村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提高乡村的经济收入,而且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进一步地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条件提供了可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实施良性互动提供了条件。
(四)联动开发是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开发乡村旅游业不仅可以改变现有的农林牧业生产方式,而且能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前提下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是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生态文明村建设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文明村使绝大部分农户走上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道路,随着生态意识的提高及沼气综合利用的推进,农业系统的生态逐渐步入良性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得到加强。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保护了森林资源,保护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塑造了农村新形象,又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载体。例如建沼气池的农户每年可节省薪柴或作物秸杆2.5-3吨,相当于5-6亩薪柴林的年产薪柴量。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互为依托,相互支撑,生态文明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又为生态文明村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又会反过来促进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因此将资源与市场条件较好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助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生态文明村的东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有条件的地区迅速消除贫困,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对策
(一)完善生态文明村规划,建设增加其旅游休闲功能
在生态文明村的规划与建设中,不仅要完成和完善村级道路、供水、通电的规划与建设,实现乡村园林绿化、环境美化和卫生达标建设等公共资源。在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地方,还要科学规划,精心布置,循序渐进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的联动建设,在规划与建设中增加乡村旅游休闲功能,配套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和增加旅游项目建设。但是,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基础条件差异大,在制定乡村发展规划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
(二)创新机制,将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经济建设有效结合
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就是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过程,把农村潜在资源转化成实用资源的过程,因而也可将资源转化成为旅游资源,促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村时要更新观念,引入市场机制,在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建设生态家园的同时,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乡村旅游资源,要广开思路,克服“等、靠、要”思想,依靠市场运作筹措资金,把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农民是直接受益者,也是建设的主体,只有他们充分认识了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经济联动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部门除积极引导和宣传外,还要通过文艺演出、墙报、标语、培训、组织参观、印发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引导,使广大农民真正了解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联动开发好处,激发农村居民参与“两个建设”的热情
(三)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增加旅游吸引力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要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重点要突出地方特色。对落后乡村进行生态文明村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时,一定要强调创新,走自己的路,开发突出乡村个性与特色的旅游产品,改变狭隘旅游资源观,旅游资源不能仅限定在风景优美、有古迹历史的区域,有特色和独特的景观和特有的民俗都是旅游资源。要充分认识到特色就是旅游资源,它体现在食、住、行、游、购、娱方方面面,吃的方面,当地农家的家常饭;住的方面,整洁又有本地乡村风格;行的方面,传统的交通工具,如马车、木筏、溜索、藤桥、索桥;游的方面,各种乡村景观;购的方面,土特产、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品;娱的方面,农事活动、农事参与、民族歌舞、婚丧、宗教等活动,均是乡村特色旅游资源。文明村建设和旅游扶贫开发要做到有活力、有魅力和吸引力,要讲究风格、气质、品位和特长,要让参观学习,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人们感到特别、特殊和一见钟情,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人新我变,以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四)突破单一致富观念,与其它开发实施联动
在有条件的地方,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但旅游扶贫不应仅仅只依靠旅游业来扶贫,更不能仅因扶贫需要而盲目发展旅游业,或就旅游而论旅游,而忽视旅游业与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协作。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建设中,如果仅让旅游业单兵作战,孤军伸入,旅游业不可能长远发展,也会阻碍乡村发展其它优势产业,也无法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乡村实施旅游扶贫战略时,在突出旅游业地位的同时,要注意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做到“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旅则旅”,通过联运开发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实现乡村经济再上新台阶,不仅要突破传统致富观念的局限,还要突破单一的致富观念,要树立依靠多种手段致富的观念。贫困乡村要根据各村实际,审时度势,有效地发挥本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即使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乡村,在实施生态文明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联动的同时,也要注重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其它第三产业协同发展。此外,在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下还要形成先进的生态文化氛围,提升贫困农村整体文明程度,要在经济和精神上使农民变得富有,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五)加大环境保护,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近十年来,我国旅游扶贫战略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们脱贫心切,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不考虑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如在规划中数量指标、利润最大化等经营性设计思想充斥其中,在开发中“竭泽而渔,毁林而猎”的现象屡见不鲜,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将环保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使许多原本环境优美的乡村环境恶化,污染加重。因此,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贫困的治理并不是一项随意的短期行为,否则就会使一些贫困地区在暂时脱离贫困之后又出现“返贫”现象,扶贫不会持久,文明村不会持久,旅游扶贫达不到目的。在实施旅游扶贫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中,不仅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更应从整体出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旅游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旅游扶贫开发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在开发中强化保护,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强化管理,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繁荣”,为实施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六)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参与
政府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积极引导、政策与资金支持,政府主要是做好规划、服务工作,投资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在财政补贴、建设资金、银行信贷、税收、企业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与优惠,引导和吸引投资资金与社会资金投向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建立起多渠道的投资机制。政府职能部门要在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对旅游扶贫开发给予引导和支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有意识地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更要对贫困乡村发展旅游业给予专业指导与管理,如乡村旅游环境监测与评价,监督旅游业发展对环境与文化的影响,组织公共教育活动,提高当地居民与旅游者对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支持,在旅游开发和经营中,加强对土地、森林、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管理,减少废气、废水、废物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杜绝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倡导与环境和谐的旅游活动。并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采取动员、启发、开导和典型带动等方式,鼓励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
(七)加大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
将生态文明村建设和旅游扶贫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乡村社区居民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到项目中,如以资源入股、劳动力入股、集资入股等方式参与其中,此外,与乡村旅游配套各种服务性项目建设也是加大社区参与的一种有效方式,如开发农家旅馆、农家餐馆、农家观光果园、农家采摘菜园、农家鱼塘、农家作坊、农家茶馆等。加大对乡村的资金扶持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确保广大农村的利益能落到实处,为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提高广大农村的积极性。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尤其是对于缺乏劳力、资金,缺乏参与能力的弱势群体,要做好相应的保障,建立建全帮扶体系和受益资金的分配体系,
(八)加大科技投入,注重高校参与
针对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科学研究与增加科研投入,系统研究前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中“贫血”和“返贫”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重点解决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中出现的缺乏规划、盲目开发、知识贫乏、缺乏主见或创业动机模糊,指导不足,资金筹措困难、跟风模仿,恶性无序竞争,居民参与意识淡泊与民主保障机制缺失、乡村特色文化受到威胁、以及缺乏良好的可实施的旅游参与项目等现实问题,增强乡村旅游“造血”功能。目前,对我国许多学校关于校-企“结对子”的科技扶贫多停留在形式上,对于科技文化比较落后的广大乡村,“校-村”科技帮扶显得意义非常重大,通过高校与乡村之间对口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与实践研究,探索出一种“校-村”对口旅游扶贫帮扶的模式,不仅可以开创一条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路子,提高的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乡村的科技帮扶又反哺高校大学生,形成高校-乡村良好的“哺育”、“互哺”与“反哺”机制,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增强大学生与农民的感情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科技能更好地服务“三农”奠定基础。
(九)立足乡情,创新加大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的模式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模式、市场化运作模式、对口帮扶和联合开发等模式。政府主导型联动模式运用于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对于经济落后,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多石山,生态环境脆弱,联动开发应以“政府主导型”的模式和乡村旅游综合开发模式并举。对于具备较好的资源条件和市场条件的乡村,可以进行市场化操作,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将旅游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村建设同步进行,共同发展。政府对应各部门的对口扶贫工作与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联合行动,共同开发,协同帮扶,共同探索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的新模式。达到政府规划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社会资金参与、村民参与、企业建设与银行贷款的协同扶贫的模式体系,达到政府增税,企业获利,村民致富和社会发展的目的。总之,要立足乡情,敢于创新,探索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的多种模式。
参考文献:
1.高曾伟,高晖.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分类及开发利用[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2,17(3)
2.严慧荣.村庄环境趋美,经济发展加快,景宁创建生态文明村带来新变化[N].浙江日报,2003-06-19
篇8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蔚县;旅游扶贫
蔚县是资源大县、农业大县、文化大县、人口大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张家口市南端,地处恒山、太行山、燕山三山交汇,联结两省,通达七县,地理位置重要。全县总面积3220平方公里,辖11镇、11乡、561个行政村、238个自然村,总人口48.9万人。县境内南部深山、中部河川、北部丘陵,形成了小五台垂直带谱、甸子梁夷平面等独特的地形地貌,是张家口地区扶贫攻坚的重要区县之一。由于历史条件和自然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地区一直是山多、地少、落后的代名词。
近年来,随着蔚县煤矿产业的低落,作为乡村扶贫带动的重要地区,蔚县急需重新定位,实现产业转型,乡村旅游扶贫开始走进蔚县。旅游扶贫是一种特殊的扶贫形式,通常指在欠发达地区,以当地旅游资源为依托,借助各种外部推动力量来扶持当地旅游业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目前来看这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效果好、返贫率低、贫困地区的群众能获得经济实惠的绿色脱贫方式。
蔚县地貌特点丰富,乡村受其农田面积的影响,发展农产品和果树种植已经受到了规模的制约,但蔚县旅游资源丰富,全县现有文物遗存点1610余处,是全国第二、河北省第一国保文物大县,被誉为“河北省古建筑艺术博物馆”。其中,蔚州古城被授予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暖泉镇被授予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北方城村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此外,蔚县民间艺术独具特色,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基地”。蔚县乡村自然资源条件也极为优越,海拔2882米的小五台山为河北第一峰,深山区原始森林面积达34万亩,生长着1310余种植物和47种动物,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户外运动的胜地、登山者的天堂。这些为蔚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针对蔚县旅游资源现状,笔者认为在蔚县推进乡村旅游扶贫时,可以选择以下三种模式:
(一)乡村低碳生态开发模式
在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低碳旅游、生态旅游一直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因为任何产业的发展不能以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为代价,国家、社会以及民众都纷纷关注低碳、生态旅游。蔚县地处燕山、太行山区,尽管有张石高速贯穿其中,但去往毗邻地区交通仍然不甚便利。因为受传统种植业和矿产业的影响,当地居民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的速度持续放缓。
(二)乡村民俗文化开发模式
乡村民俗文化开发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以乡村区域独特的民俗文化为依托,开发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形成旅游目的地,以此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进而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因为地理和历史等因素,贫困地区的农民长期处于封闭或者半封闭的自然生产生活环境中,经济和文化都相对独立,大多保留了原始古朴的民俗文化,以此为依托开发的乡村旅游产品因为其地域的独特性,往往具有很强的竞争性。
当然,在开发乡村民俗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应从根本上认识到文化旅游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要提高对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同时应强化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对区域特色民俗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挖掘,深入探究其内涵。乡村旅游的魅力就在于它独有的文化背景与民俗特色,在于它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与融洽。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中,要充分发挥旅游的点、线、面三方立体结合,如蔚县暖泉古堡,在开发中充分考虑其村落的特色性、保护性、参与性、文化性、乡土性等原则,选择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暖泉镇,依托当地民俗建筑村落建立民俗古建筑旅游点,同时依托当地特色的民间社火及“打树花”民俗表演,开发成集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区,使之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与旺盛的市场竞争力。
(三)乡村农业观光体验开发模式
农业观光体验游是围绕农产品,从产品的种植、采摘、到加工、深加工,形成农业观光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开发一系列的适宜游人参与其中的体验项目,通过切身体验,使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加深印象,增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认同。通过动手参与制作,使得简单的旅游活动充满趣味性。在蔚县,适宜参与制作,体验的农业及观光项目有蔚县杏干、杏扁制作,蔚县贡米、糊糊面的加工以及暖泉豆腐干、豆腐筋等等,可见,蔚县农业产品繁多,适合打造农业观光体验游。
通过上述三种乡村文化旅游扶贫模式的比较,我们认为,蔚县辖区乡村众多,村落与村落间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在统一文化旅游资源相近的村落开发多村联动的旅游扶贫模式,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此外,蔚县构建乡村文化旅游扶贫还需兼顾几个方面:
(一)把握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机遇
2012年,河北省重点建设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张家口贫困人口数量及占农村人口的比例均为全省最高,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关注。张家口市2011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8.03亿元,超过2001至2010年10年投入总和。2012年,张家口市确立了中心村建设战略,即以交通要道为轴,以中心村为主要节点,以产业提升、社区建设、移民安置、生态保护、劳务输出为主要任务,综合施治,连片开发,整村推进。按照中心村建设规划布局,谋划了扶贫主导产业带40条。规划建设的58处乡村旅游景点、6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已全部建成。这将是开拓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最佳时机,旅游扶贫不仅推动了三农发展,响应了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也是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就业,促进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对于众多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管理部门来说,更应该集聚地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建设涉外交流的平台,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如蔚县近几年推出的“国际剪纸艺术节”,就是顺应机遇,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来。应该承借乡村旅游扶贫的时代机遇,重力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和农业旅游。
(二)发挥政府在乡村旅游扶贫中的导向作用
当前,在推进乡村旅游扶贫中,政府一直处于主导性地位。作为旅游扶贫政策的制定者,政府还承担着招商引资、市场营销等重要职能,同时政府也担任着旅游业内部各部门以及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发展之间的协调者,对全民进行旅游宣传的教育者。可见,乡村旅游扶贫必须依靠有效的政府引导和扶持。对蔚县乡村旅游扶贫而言,政府要树立主导地位的思想,实现“两个转变”,即从“事业接待”向“经济产业”转变,再到“支柱产业”转变。在解放思想,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科学规划;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注重文化特色挖掘,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保守意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参与乡村旅游建设。尤其要注重将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识由被动往主动、将乡村旅游规划的零散往整体、将旅游资源的利用往保护、将旅游线路的短线往长线、将旅游形式的单一往多样、将旅游管理的传统方式往现代方式转变。
(三)推动旅游扶贫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篇9
关键词:潍坊国际风筝会;乡村旅游;城市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28-02
0 引言
山东潍坊又名潍县,自清代以来,经过历代手工艺人对古朴文化的传承,潍坊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筝产地。潍坊风筝不仅题材广泛,而且吸收了当地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特点,画面色彩强烈,手法夸张,造型逼真,以龙头蜈蚣风筝为典型代表。自1984年至今,潍坊已经成功举办了30届国际风筝节,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风筝之都。由风筝牵线,让中国乃至世界关注潍坊,形成了以“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发展模式。因此,潍坊国际风筝节对于提升潍坊城市品牌,促进潍坊旅游业发展功不可没,但潍坊国际风筝节期间的国内外游客仅限于节前节后,数量有限,而且难留“过夜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潍坊虽然拥有众多旅游景区,但因宣传力度不够,在游客心目中缺乏叫得响当当的旅游品牌;第二,潍坊的美食、旅游商品种类虽然非常丰富,但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过于低调,没有像北京烤鸭、北京稻香村、西安凉皮等名声在外,游客的购买欲较低。比如,肉火烧、朝天锅、鸡鸭和乐等6种美食被评为“到山东不可不品尝的100种美食”;潍县萝卜、潍坊风筝、昌乐蓝宝石、高密三绝(剪纸、泥塑、扑灰年画)等9种特产被评为“到山东不可不买的100种旅游特色商品”。但来潍坊的游客却找不到强烈的消费感觉,导致旅游结束后两手空空,感觉来潍坊没有美食可品尝,没有旅游商品可购买;第三,潍坊的旅游资源比较分散,分属不同的部门管辖,难以形成统一的旅游规划,在短时间内较难组织,不容易形成紧凑的行程;第四,潍坊介于济南和青岛中间,交通便利,这既是潍坊的优势也是劣势。因为济南泉城和青岛海滨之城,名气远远超过了潍坊,所以潍坊夹在这两者之间,位置尴尬,容易造成游客流失。基于以上因素,潍坊旅游业要想突破目前的现状,必须根据当地情况,通过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来吸引游客,提高本地旅游资源在省内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为此,本文从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资源的角度,探讨如何拓展潍坊的旅游市场。
1 潍坊乡村旅游异军突起,成为潍坊旅游业不可忽视的力量
潍坊作为一个二线城市,人口众多,更是一个游客输出大市,被称为“组团城市”。如何利用“小长假”和周末,抓住本地大量的外流客源及周边省内近郊各地市的客源,积极开拓近郊游市场,成为突破潍坊目前旅游现状的途径之一。为此,潍坊旅游局和相关部门做出了一系列措施,比如,2008年推出的潍坊逍遥游产品体系就是获得肯定的举措之一,它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踏线团来潍坊考察。潍坊的民俗旅游资源和观光农业旅游资源更是让这些旅游踏线团叹为观止,大呼过瘾。2009年,潍坊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2012年潍坊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的意见》和《潍坊市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方案》。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潍坊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目前,全市省级旅游强乡镇3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20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0个,省级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45家,省级精品采摘园11个,规模化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23个,经营业户369户,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2013年乡村旅游综合收入98亿元,相当于旅游业总收入22.2%。鉴于此,潍坊乡村旅游异军突起,在整个潍坊旅游业中已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对于拉动潍坊的近郊游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同质化问题较严重,缺乏特色品牌,游客主要来自周边县市区,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旅游效能;旅游专业对口人才比较匮乏,地陪讲解水平及其他服务人员水平亟需提高;旅游经营业户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地破坏;乡村旅游产品的地理位置比较分散,交通状况有待改善。
2 整合潍坊乡村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名片
鉴于潍坊乡村旅游目前的现状,如何以风筝会为契机,整合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出潍坊真正的乡村旅游产品?结合潍坊当地的实际情况,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第一,通过校企合作,各取所需,实现双赢。
潍坊市旅游学校、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潍坊学院等潍坊当地的中高职和本科院校都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雄厚,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由潍坊旅游局牵线,根据具体需求,这些院校可安排相关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服务三农,进行乡村旅游培训等系列活动,为本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比如,可以协助设计、营销乡村旅游产品;创建乡村旅游品牌;开发与保护乡村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开展服务的这些院校可根据乡村旅游岗位需求,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进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完善课程体系,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对口人才等,实现双赢。
第二,通过定期举办培训、参观乡村旅游示范地,提升服务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
目前,潍坊大概有100家旅行社,但由于潍坊外流客量比较大,长期以来所接的业务大部分是组团出游业务,地接业务比较零散,不成规模。这种现状就导致潍坊的很多导游缺乏地接服务经验,讲解业务能力较低,甚至对潍坊的很多乡村旅游产品和特色美食根本不熟悉,严重抑制了外地游客的游览欲望。其次,潍坊很多乡村旅游经营业户为控制成本,在录用相关服务人员时,根本不考虑其专业水平和能力,导致出现景美但服务态度不美,商业气息过于浓厚,影响了游客的游览心情。2014年12月,由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公布了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认定名单。山东省的夏津县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泰安市岱岳区道郎镇里峪村、日照市淞晨茶文化产业园、兰陵县国家农业公园均榜上有名。潍坊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无一上榜。鉴于此,建议由潍坊旅游局牵头,为潍坊各旅行社和乡村旅游经营者及服务人员定期举办培训,并通过参观乡村旅游示范地,进行学习交流,打造自己的服务品牌,快速提升业务能力。此外,潍坊市政府和旅游局还可以携手为潍坊本地的旅行社导游和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实施竞争上岗,定期聘请专家测评,实行淘汰制,不能只为制造百花齐放的假繁荣局面,因为这会导致潍坊乡村旅游产品良莠不齐。相反,相关部门应当执法严格,确保乡村旅游的精品和注重品牌效应。唯有此,潍坊乡村旅游产品才能保证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成为推动潍坊旅游产业的生力军。
第三,合理规划短途旅游线路,整合分散的乡村旅游产品。
目前,潍坊乡村旅游的一个短板就是分布比较零散,这让近郊游的很多游客难于取舍。在犹豫之中,很多游客就会选择放弃,另选其他旅游景区。此外,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来潍坊的游客,逗留时间一般也比较短暂。潍坊乡村旅游产业要吸引住这些游客,就需要合理规划短途旅游线路,实施区域合作,整合分散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出品牌,协助旅行社营销潍坊乡村一日游、二日游,让游客在短时间内尽情地体验自然风光,体会到潍坊与青岛和济南不一样的逍遥游。此外,为配合高效的短途线路旅游,还要整合、规范旅游商品市场,保质保量,突出当地特色,让游客不仅在游览时心情舒畅,游览完毕后还能满载而归。同时,被游客购买并带到各地的特色旅游商品,也是宣传潍坊乡村旅游景区的一条重要途径。另外,还要规范、整合乡村旅游的交通服务系统,避免因交通问题浪费游客的游览时间,提高出行效率,让游客真切地感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3 结束语
潍坊是一座民风淳朴的老城,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在潍坊任职期间,曾这样吟诵这座城市:“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古老的潍坊已被郑板桥刻画得淋漓尽致。今天的潍坊应立足丰厚的本地旅游资源,乘着潍坊的风筝,打造乡村旅游拳头产品,展示独特的魅力,为潍坊的城市品牌建设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胡大鹏.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潍坊风筝的保护[J].体育世界,2009,(3).
[2]牟永生,沈建军,李晓阳.潍坊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8,(27).
篇10
关键词:农村旅游资源;再认识;开发对策;新疆
一、引言
农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命题。农村地区旅游的发展将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全国各地农村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势头强劲,新疆地区也不例外,各种类型的主要由农民经营参与的农业观光及休闲旅游也迅速发展起来,乡村旅游作为新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发展地方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成效斐然。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农村旅游作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生类型,在农村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产品开发的投资规模,经营者水平及农村旅游市场开拓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农村旅游开发兼顾农民利益不够,市场营销缺乏等都影响了农村旅游的快速发展。究其原因,本文认为是对农村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主要体现在:第一,农村旅游开发就是农民、农村集体或企业的“农家乐”或“农业园区”;第二,认为农村旅游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而且广阔的农村地区有超强的环境自净能力;第三,对农村旅游的效用认识比较片面,即发展农村旅游就是让农民致富,与农村地区整体发展的关系不大,忽视其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农村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使农村旅游成为农村地区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对新疆农村旅游资源的再认识
农村旅游资源,从地域范围看应该是位于农村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即分布在农村的环境范围中,包括已经被开发、待开发的及原生的、再生的各类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根据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国家标准,农村旅游资源既包括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和天象与气候景观类,还包括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类,也就是说包括了农村范围内的所有的旅游资源,是由自然环境、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共同组成的和谐的乡村地域复合体。据此,新疆农村旅游资源就包含了“标准”中旅游资源8大类中的所有类型,并拥有除岛礁和河口与海面亚类的29个亚类,占全部亚类的93.5%,农村旅游资源种类齐全,赋存丰富,遍布全疆各地(见表1)。
由此看出,新疆农村旅游资源丰富,可以说几乎包含了旅游资源的所有类型,而且在新疆旅游资源总量中占绝大比重,其范畴不能仅限于农作景观和民俗。
三、新疆农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正是因为对农村旅游资源的片面认识,导致农村旅游在发展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使农村旅游与农村经济的互动发展弱化,而其负面影响却日益突出。
(一)农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最大直接受益者不是农村地区
从农村旅游资源开发角度来看,真正以农民个人、农民集体及农民企业为主体开发的仅占较少数;而同时,具备较高价值旅游资源的农村区域,包括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林场等区域,一般为国家所有,已经成为由国家直接控制的成型的景区。目前,新疆农村旅游产品开发经营的主体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类是国家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主要经营管理如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资源价值高的高级别景区;第二类是实力比较雄厚的城市企业,如中昆集团、宏景集团等,这些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及市场开发能力,取得了疆内许多有较好资源潜力的景区的开发经营权;第三类是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农民个人、农民集体及农民企业,一般进行小规模的旅游景区开发或是有组织的农业旅游片区开发,从农村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旅游产品数量比较有限,而且地域分布不均衡,比较依赖于经济较发展的大中城市或高级别景区,市场开拓能力薄弱;就全疆而言,北疆的农村旅游发展优于南疆,而南疆地区也多集中于如吐鲁番,喀什等地,其它地区如哈密等地的农村旅游也是比较有特色的。这种开发经营格局直接影响了农村地区在旅游开发中的直接受益水平。
(二)发展农村旅游对农民利益兼顾不够
由于人们对农村旅游资源的范畴认识不清,把开发农村旅游资源认为是与农民不相干的事,农民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和安排的境地,目前比较突出的表现有,部分地区农民对旅游开发占用公共或私人土地由于补偿不利很不满意;在山区开发旅游对当地牧民的生活安置和就业指导与安排缺失也导致一些冲突的发生;另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农民获得的工作机会和收入也不理想,目前主要还是以从事个体摊点和被企业聘为底层员工为主,收入比较低。发展旅游对农民来讲毕竟还是新事物,他们在市场把握和投资实力上都处于劣势,又由于自身素质较低缺乏经营管理经验,所以如果不在政策和资金扶持上予以倾斜,农民往往不能通过发展农村旅游获得受益,故而与发展农村旅游经济的目的相背。
(三)农村旅游产品层次低,经营管理水平低
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造成城市和农村经济的二元发展,农村地区经济落后是不争的事实,发展农村旅游的物质基础相当薄弱,这在新疆地区尤为突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难以进行实质性开发,行、游、住、食、娱、购等硬件基础薄弱,一些农村旅游景点浏览环境较差,接待设施规模小、档次低;由于投资经营者素质较低,旅游开发存在盲目性,结果因低层次开发,产品品位不高,配套设施和环境较差,逐渐衰落而停业。在大多数地区,由于提供的服务项目大同小异、经营模式几无区别,加之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蓬勃开展导致竞争加剧,造成农业旅游景点彼此间激烈的竞争,甚至有诋毁同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增大了市场风险,导致一些地区开发效益下降;从行业管理上看,立法管理尚不健全,许多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无证经营的现象普遍存在,不重视卫生、环保的现象较为突出,欺客、宰客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旅游开发引致的环境问题
对农村地区的环境监管往往是缺失的,而绝大多数农村旅游的开发经营者(包括农民)通常也“高估”了农村环境的自净能力,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利用认识不清,以为环境问题就是卫生问题,往往是重开发轻保护,或者只开发不保护,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环境隐患。如旅游农业活动污染、生活垃圾和旅游活动污染等,开展农业旅游的地区一般都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一旦环境遭到破坏,恢复起来就会非常困难,尤其是土壤、水体等的污染,生态恢复需要较长时期;而且更为严峻的是,这些地区能够保证环境恢复的经济、技术力量非常薄弱,环境破坏之后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影响到地区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初衷最终演变成适得其反的结果,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四、新视野下的新疆农村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农村地区的直接受益水平
由上所述,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主体主要有三类,而无论由谁开发,都应明确一点,即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理应使农村地区成为最大受益者,但现实并非如此。因此要重新认识农村旅游资源的范畴,完善产权制度,明确责权关系,提高旅游收入的直接回馈比例,地区应通过一系列投资政策、就业政策、劳动力培训政策等政策措施保证农村地区的受益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
(二)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农村旅游产品体系
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最终体现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农村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一方面,农村旅游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新疆特色的农村旅游实际上基于三大文化背景,即与新疆干旱区相适应的绿洲农业文化,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开荒戍边的军垦文化,结合农村旅游强烈依托城市客源的特征,直接依托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及农村事项的旅游产品应主要发展城市依托型、景区带动型和民俗特色观光及参与型。另一方面,农村旅游产品进入市场要有整体营销的理念和方案,那些较低级别或知名度的旅游景区(点)应与高级别及高知名度景区“捆绑”销售,以此丰富游客旅游内容并提高农村旅游的整体收益水平。
(三)加速农业旅游的规范化发展
农业旅游的规范化发展是目前农村旅游发展中的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本文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制订农业旅游发展规划。政府应本着积极科学的态度,加以引导,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规范乡村旅游。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开发模式,在以县为单位的区域内形成“农家乐”和其它形式农业旅游点的点面式布局,互为补充,互相衬托。第二,制定行业规范。如成立基层农业旅游管理委员会、建立准入制度、制定行业服务标准等。
(四)对农业旅游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
新疆农业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还需在目标、产品和文化三个方面进行重新定位。第一,目标定位。农业旅游的发展要在目的地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旅游产业链、维护生态环境并为游客提供名副其实的多方位的快乐体验。第二,产品定位。要从农业旅游资源特点和目标市场的需求出发进行产品定位,要有“绿色产品”的经营理念,还需要找准目标市场,项目开发应当以当地中等收入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为参照系。第三,文化定位。新疆农村旅游开发应体现“绿洲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只有这样,农业旅游才能向成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郁成,黄光文.论农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J].旅游学刊,2003(2).
2、龙良碧,邹盛贵.重庆市农村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6).
3、胡卫华,王庆.“农家乐”旅游的现状与开发方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 上一篇: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 下一篇:环境设计调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