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3: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现阶段校本科研实践存在的问题
从科研管理角度看,在校本科研的管理实践中,不少学校未能避虚就实,远离浮躁,客观上存在着以下几点突出问题:
一是科研虚位的现象还是存在。部分学校领导嘴上说重视科研,行动上却脱节。即“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仍屡有出现。个别学校只关注市区科研项目评估的结果,但日常工作中,却把教科研放到一边,使教科研在学校中的地位虚化。
二是科研缺位的行为常常发生。一些学校在进行管理与实践中,眼界不够高,思路不够明,一些困扰学校的管理与教学难题一时难以破解,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能摆正科研在学校工作中的正确定位,不能实现工作科研化、研究工作化。学校的办学局面很难打开,教师水平难以提高,教学效益难以提升,办学活力难以彰显。
三是科研定位的认识仍旧模糊。一些学校不能准确把握科研在学校办学中的定位,一些教师科研实践比较浮躁,对科研作用的认识模糊,体会不到科研给学校发展带来的甜头,认为“教科研是锦上添花,远水不解近渴”。在实践中,把科研工作放到了一边,使科研缺乏应有的立足之地。因此,学校要让科研真正为教育教学发展提供决策服务,为学校破解教学难题提供技术支撑,为锻造教师队伍提供专业引领。
四是科研错位的误区依然存在。不少学校科研上依旧存在唯功利的思想,为立项而立项,把做科研当成写论文,把搞课题看作是装门面,导致实践中的学校科研错位,追求形式化,使课题研究成为“塑料花”。因此,必须将困扰学校科研认识的问题“连根拔起”,使它彻底地暴露出来,还科研以真面目,为教学实践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
五是科研到位的意识显得薄弱。在科研的管理上,能“想到深处,站到高处,看到远处,做到实处”的学校还不够多。一些教师浮躁的情绪时有流露,在科研实施环节执行与落实不到位,因此学校科研管理的“到位”意识还有待加强。
二、着眼规范,提升校本科研管理实效性的基本策略
策略1,以视导为手段,规范课题实施的过程环节
进一步规范科研专项视导。为了推进学校科研工作,规范课题研究过程,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监控与指导,教科室可以制定“学校科研视导评估方案”,规范科研视导的程序,即“学校汇报,实地观摩,查看材料,对话交流,充实完善”。在视导的组织上,采取分层分类方式,将视导与检查结合,指导与对话并重,并适时邀请市、区教科所专家参与校级科研视导。这不仅有利于学校教科研管理工作常态化,同时为学校课题研究提供了诊断与服务。
进一步落实课题常规管理。学校教科室切实完善市、区、校三级教育科研网络有序运作,加强各类课题的过程管理。一是完成课题年审申报,严格执行对省、市级规划课题的年审制度。二是完成课题开题论证,督促和帮助教师完成了“十一五”省、市立项课题的开题论证工作。三是规范各类课题的计划管理,明确将课题研究计划纳入到学校科研常规管理工作当中,把其列为学校教科研先进个人和集体评选的条件之一。
策略2,以评比为杠杆,推进教师教科研的普及推广
扎实做好论文评比的组织。学校教科室重视发挥科研成果评估的激励与调控功能,认真组织好年度省、市级教学论文、教育案例及教育叙事评选的组织与推荐工作。
精心做好科研成果的评审。为了推动学校开展科研工作,鼓励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引导学校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实践,组织“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促进了学校对自身科研成果的梳理,也推动了教师对自身科研经验的总结。
积极参与省市校本课程评比。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亮点,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由于课程开发经验与资源条件的限制,校本课程建设又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难点。在教科室的直接指导下,学校诸多校本课程通过开发、研讨、修订、完善、评比等方式,加快了课程建设。
策略3,以能力为基点,加强区校教科室的内涵发展
苦练内功,以组织建设促进自身科研能力提升。贴近一线,不断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教科室科研管理人员深入备课组进行“科研实践周”活动,使教科室成员了解一线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态度、教育科研知识掌握的程度、参与教育科研的情况以及对教育科研的困惑与期望等,为学校教科研管理积累第一手科研信息。
锻炼内功,不断提升科研管理品质。学校教科室科研员定期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最新科研动态。同时采取“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思路,加强了自身组织建设,着力提升学校教科室科研管理品质。
课题引领,不断提高科研实践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学校教科室将管理工作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采取“工作研究化,研究工作化”策略,通过课题引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同时在研究中提升自身科研水平。
深入一线,为教师提供跟进式服务。
从全校看,教科室主任在工作中,深入一线,服务教师,对教师研究课题采取跟进式服务,为教师收集科研资料,提供科研信息,还开展校本科研培训,做好科研示范指导,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撑作用。
策略4,以重点为龙头,发挥品牌课题的示范效应
依托亮点,扎实推进“个人课题”。南京市教科所提出了“一主两翼”的科研发展策略,一主即以“个人课题”为主。学校坚持基于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把教师的“个人课题”作为普及学校教科研的亮点,重点推进,着重指导。学校根据“个人课题”的数量及研究质量,评出“个人课题”研究先进学校。目前,已经初步建构了市、区、校三级“个人课题”网络,积累了一些“个人课题”管理制度和初步经验,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高涨。
扶持重点,精心打造品牌课题。一是强化课题品牌意识。为了提升学校的教科研品质,教科室立足学校已有项目品牌进行科研扶持,使这些课题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让课题逐渐在全市乃至全省产生影响,成为学校教科研的名片。二是构建市区科研基地网络。教科研基地学校是推进区域性科研工作的重要载体。目前,学校初步形成市区教科研基地两个层次。通过市区两级教科研基地学校的网络构建,以及点面结合的推进,让教育科研具有丰富的实践土壤,也有力地推进科研基地学校科研骨干的发展。三是不断追求科研的高品质。多年来,学校始终关注课题研究品质的提升,避免课题研究流于形式,提出了“钻得深,研得透,品质高”的要求,努力打造高水平的研究型团队。从实践效果看,扎实的科研工作不但推动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真正起到了科研辐射和引领作用,扩大了学校在外界的美誉度和学术影响力。
策略5,以队伍为根本,加强科研骨干的培训指导
抓好教科室主任队伍的科研能力培训。一是采取以会代训的模式,继续办好教师科研骨干培训班。我们将工作与培训结合,指导与培训并重,先后邀请了科研专家做学术讲座,为教师提供了及时的科研指导。二是聚焦科研活动主题,围绕“如何促进教研和科研的有效融合”主题,召开了科研主题研讨。三是以课例引领,实地观摩为手段,围绕“个人课题与学科教学融合”专题,组织各学科进行了专题研究展示与交流。
策略6,以研讨为手段,推进科研的交流分享
瞄准课堂,以研促教,积极推进科研与教研融合。一是适时组织“个人课题”研究经验分享会。举办市级“个人课题”交流会。交流会上,教师围绕“课题是什么”“为什么做课题”“如何做课题”进行阐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严谨生动、充满智慧,为其他课题研究者提供借鉴。二是开展“个人课题”与学科教学融合研究。学校教科室将“个人课题”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进行了“个人课题”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讨交流会。研讨中,以课堂教学为展示平台,进行了“个人课题与课堂教学整合”研究课展示,进行了深度交流。三是尝试相似课题的联动研讨。学校教科室策划、组织“个人课题”中相似课题的联动研讨,即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对相似课题进行集中研讨。三位教师就相似的“个人课题”介绍了他们的研究心得,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个人课题”只有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紧密联系,才能彰显生命的活力。因此,课题的联动研讨,要引导教师带着问题的意识进入课堂,采取研究的态度进行实践,努力让课堂焕发出研究活力。
放眼校外,合作分享,切实加强同行的经验交流。为了避免“只顾埋头干活,不管抬头看路”的尴尬,学校教科室增强学习意识,虚心向同行学习和取经,不断拓宽眼界。围绕“科研绩效评估”主题,与兄弟学校之间对流。通过互动研讨,既促进了城区之间的经验分享,也拓宽了学校教科研的管理思路。
策略7,以刊物为窗口,做好科研经验的交流宣传
扎扎实实办好属于教师自己的刊物。为了认真总结一线教师的教研与科研经验,充分宣传一线教师的科研成果,为更多的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同时为了给一线教师提供快餐化、便捷式的科研信息,做好科研方法指导,学校教科室创办校内的科研期刊,为一线教师从事科研提供了一些便捷的科研资讯信息。
三、加快校本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的基本设想
设想1,着力推进科研培训,提升教师科研素养。进一步发挥教科室作用,科学谋划,积极实践,依托区教育学会,整合各类资源,引进科研专家,为全校教师分层分类进行专题培训,推动教师的理论学习兴趣,唤醒教师的科研意识,提升教师科研的基本素养,推动群众性科研活动的普及与开展。
设想2,倾心研究,努力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积极开展教师的教科研普及,引导教师关注教学中的问题,依托“个人课题”,教育叙事研究、案例研究把教师的研究视角转向以自我问题为对象的行动研究,引导教师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实践反思,开展“草根式”研究,切实解决自身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真正提升教学效益,走向研究、学习、工作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教师生命质量新的跃迁。
设想3,科学管理,尝试建构符合校情的科研管理体系。从提高学校科研管理的品质入手,充分发挥学校的科研基地、市项目研究中心、研究所的科研引领作用,以效能为目标,以效益为根本、构建三级课题管理网络,进一步实践“科研金字塔”模型,制定“学校教科研手册”,推进科研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与科学化。
设想4,锻造队伍,发挥科研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教科研工作应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本,夯实群众性科研的实践基础,通过搭建平台,提供舞台,让更多的科研骨干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科学评估,抓好科研的“落地”行动,促进学校科研从“天上落到地上”,引导学校以教师的教科研为根本,培养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走好科研工作的每一步。
设想5,区域合作,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充分发挥学校品牌课题的辐射作用,加强区域内学校合作与交流,依托品牌课题,通过建立科研联盟或研究项目团队,促进学校与同行之间的纵向交流,共享科研资源,精心打造科研骨干团队,从而促进学校自身教科研的均衡发展与内涵提升。
设想6,依托技术,尝试网络科研的思路创新。学校教科室应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优势,依托教育网和教育叙事平台,借助QQ等网络群组的功能,创新网络科研实践,通过网络平台的交互作用,进一步营造浓郁的学校教科研氛围,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研学习共同体。
篇2
关键词:选课;大数据;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A-0059-04
学校在每学年开学初,都有一项工作,那就是安排每个教师的教学任务(课务)。基于传统观念,校长和教师往往会分别处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位置,教学任务安排也就习惯性地由学校整体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其中“强强联合”又或多或少地占了主导地位),统筹兼顾安排每位教师的任教班级和工作量。这似乎已经成为绝大部分学校教学任务安排的一种定式。
但我们不难发现,总也有一些绕不过去的情况在不同程度地发生着:每当教学任务书发放到教师手中,总有一部分教师对课务安排不满意,会找学校反映自身的各种诉求:有的不愿意承担满工作量,有的却希望满工作量;有的想上这个年级,有的想上那个年级;有的希望教毕业年级、却因教学成绩不佳而被婉拒,有的尽管已经很疲惫、却还是被当成把关教师安排在毕业年级任教;有的想与这个老师搭班,有的想与那个老师搭班;有的想做班主任却没有安排,有的不想做班主任却被学校安排做班主任;……这些情况总是让学校与教师双方为难,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以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排课之难:“二级管理选课制”的改革背景
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师结构如下:35岁以下教师占68.2%,35―45岁教师占22.4%,45―55岁教师占2.4%,55岁以上教师占7.1%;硕士学历占11.8%,本科学历占83.5%,大专学历占4.7%;高级职称占11.8%,中级职称占40.0%,初级职称占48.2%。由此可以看出,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以本科学历和初、中级职称为主。这样一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应该是一支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准、有干劲的队伍,但从2012年的师情调研情况看,却得出了不太一样的结果:恃强性偏高占62.2%,偏低仅占5.4%;变革性偏高仅占17.6%,偏低却占32.4%;仅有18.9%的教师可以很好地开展课后反思并坚持撰写教学心得。可以看出,教师比较保守,墨守成规,不太愿意追求新的教学境界。而对于传统课务安排方式下的同事关系,非常满意的仅占16.2%,比较满意的占60.8%,不满意的占23.0%。不够满意的原因在于喜欢单干,不太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优秀教学经验。教师对传统的课务安排方式满意度仅为6.5分(满分为10分)。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在哪里呢?首先,在现有学校小环境内,缺乏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机制。其次,由于现有评价标准的原因,学校往往希望通过“强强联合”来保证某些班级的教学成绩,因此出现了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师哪里都需要,而教学效果略差的教师,放到哪个班级让人都不放心。但笔者认为,“强强联合”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概念,资本市场或许能够通过强强联合实现更强,但教师团队组合未必就一定能够得到这个结果,因为这是不同的人与人的组合,教学对象也是完全不同的学生。即使能够得到这个结果,也必然是重视了某一部分学生而忽视了另外一部分学生,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发展的自然损耗,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第三,作为学校管理者,在统筹兼顾过程中,无法清晰地知道每位教师的具体情况,无法清晰了解每位教师的全部需求,即使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也不一定是最真实的情况,因此也就无法准确、适切地进行师资调配。在传统的课务安排方式下,教师其实永远处于一种等待状态,教育教学改革的勇气和动力也就往往不足。试想,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只能是遥遥无期了。
二、权力下放:“二级管理选课制”的初步尝试
对于教师而言,其“自我发展的心理期待成为他长期发展的内在动力,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他进一步提升的外在诱因”[1]。同样的师资队伍,怎样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考验着每个学校管理者。教师的工作权是其最主要的一项权利,只有对教师的任课方式进行必要改革,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让教师和学校共同对教学负责,才能切实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2年9月,学校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开始试行“二级管理选课制”,2013年9月扩大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学科。“二级管理选课制”由学校任命年级组长,由年级组长自主选聘班主任,再由班主任自主选聘他认为最合适的各学科搭班教师,组成班级和年级的教学管理团队。在这项制度下,教师工作权利实现的自主性更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在提高,团队关系在进一步和谐,同时也“倒逼”教师迅速成长,尽快适应并提升业务能力,科学提高教学效果,适应学生发展需要,适应学校发展需要。教师一方面要对学校、对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负责,同时要对选聘他的伙伴负责;另一方面需要和整个团队进行良性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优化组合,这样才能努力实现减负增效,努力实现“1+1>2”的效果。
经过近两年的“二级管理选课制”实践,各项监测指标均有所上升。教师对选课制度非常满意的占23.5%,比较满意的占65.7%,不满意的占10.8%。总体满意度提高至8分。更多教师产生了教改自觉,教学业绩也在不同程度地提高。以2013年11月初一(3)班第一次期中考试为例,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学生喜欢该学科程度均达到了100%,平均分也分别提高了14分、20分、21分。
虽然选课制度提倡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团队合作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经过两年的实施,也不同程度地暴露了一些不足。首先,个别教学能力较弱的教师长时间未承担初三教学任务,缺乏循环教学经验,有的甚至未被选上,造成无课可上的尴尬局面,不利于个人和学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其次,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优秀教师过分集中的“强强联合”现象,这就必然导致有部分班级任课教师是“弱弱联合”,不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和整体提升,也不利于师资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第三,由于绝大部分教师仍然处于“被选”地位,教师个体情况被忽视的问题仍然存在,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勇气不足,患得患失,探索的机会、平台不多,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第四,由于教师处于被动选择状态,心理压力比较大,教育教学长处并不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展示和体现,而且职业倦怠感开始有所显现,不利于教师长期的自我发展。在2013年的师情调研中,引领学校教学水平的中级、高级职称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明显高于全校教师平均水平,分别为2.38和2.47(平均为2.32)。由此可见,该制度在存在较大优势的情况下,依然具有一些缺憾。
三、多向选择:“二级管理选课制”的优化设计
学校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管理需要一个有智慧、有执行力的管理团队,但更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合作者[2],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对学校工作的参与度、贡献度是学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决定了学校的发展,而一个教学团队的整体力量和全部智慧,远远超过管理团队成员的智慧。如何能让师资队伍在“二级管理选课制”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呢?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深化选课改革,创新管理思维。只有把教师自身工作的选择权尽可能多地还给教师,让教师有机会、有平台实现自身的教育梦想,让教师真实地体验到“我的学校我做主”,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2014年9月起,在原有选课制度的基础上,在班主任选聘教师环节前,增加了自选和双选的环节。自选即凡是推进课改和课题研究有成效的教师,自主选择工作岗位、任教班级,甚至可以选择班主任岗位。双选即有课改意向的教师,参加双选聘任大会,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成熟做法或者教改意向,再由班主任进行现场公开选聘。如果教师被较多班主任选中,工作量已超过其满工作量,则进行“权利反转”,由教师自主选择任教班级。当年,教师选择自选的占24.4%,选择双选的占20.0%,选择备选的占55.6%,而不愿意担任班主任的占40.8%,远低于中国教育报调查的56.7%[3]。从教师最初的意愿表达和最后的任课结果对比来看,总体契合的达100%,完全契合的达85%,总体满意度提高至9.5分。
2015年9月开始,在“二级管理选课制”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改革,又延伸出项目管理方法,使得团队建设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学校有中小学课程衔接实验项目、信息化教改实验项目等数个实验项目。譬如,信息化教改实验项目打造了以项目组教师为核心、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实验项目,形成了“基于个体的客观评估教学策略”、“基于科学实证的课堂观察”、“数字化环境下的学科融合”、“数字化环境的评价研究”等十类以“数字教师”为导向的教学新常态。核心小组成员100%有自己的课题研究,开设区级以上公开课24节,占全校市区级以上公开课的45.4%。2015年的师情调研显示:40.5%的教师尝试进行课改;9.5%的教师主持市级及以上课题,33.8%的教师开展学校微课题研究;45.9%的教师在期刊,27.0%的教师在省级期刊,13.5%的教师在核心期刊,4.0%的教师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21.6%的教师获得省级教科研奖;72.9%的教师参加区级以上公开课展示。
就教学业绩来看,由于选课发生在每个学年初,因此每学年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成为检验该制度成功与否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每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而言,2014学年教学业绩上升的自选、双选、备选教师分别占同类教师的45%、29.2%、29.4%,2015学年上述数据分别为44.4%、51.5%、29.1%。而教学业绩下降情况为:2013学年自选、双选、备选分别占同类教师的12.4%、30.1%、25.9%,2014学年为10%、33.3%、29.4%,2015学年为16.7%、36.4%、36.4%。显然,自选、双选教师的教学业绩要优于备选教师。就某一学年总体情况看,同样可以得出类似结论:以2015学年四次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看,教学业绩上升的自选、双选、备选教师分别占同类教师的47.4%、38.4%、30.8%,教学业绩下降的自选、双选、备选教师分别占同类教师的19.2%、28.7%、29.1%。从另外一个维度来考察,自选、双选、备选教师分别占教学业绩上升教师的22.7%、34.4%、42.9%,自选、双选、备选教师分别占教学业绩下降教师的12.2%、34.2%、53.6%,由此同样可以看出选课制度所具有的优势。
四、教师发展:“二级管理选课制”的实施成效
经过五年的实践,全校师资分布更加均衡,每位教师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准自身发展的阶段目标和长期目标,找准合适的团队合作者,强弱联合、以强带弱,逐步向不同方向发展、向特色发展、向优秀发展,成为“适合才是最好”的最佳诠释。优秀师资数量在增加,且自然均衡分布到全校所有班级,惠及大部分学生。通过优化的选课制度,每个教师均有机会、有平台实现自身的教育梦想,长处得到发挥,自我价值得到体现。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加深对教育的正确理解,更多关注提高教育质量的科学化手段和方法,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校长和教师已经不再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不再是矛盾的双方,而成为学校发展的合作者;校长由管理的主角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把教师自身工作的选择权还给教师,教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成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成为进一步办好学校的动力。
经过五年的实践,教师自身有了课改的迫切性和自觉性,出现了自录自评自观察等多类型、多维度的课堂观察方法,出现了循环实证的教科研方法,出现了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研修模式。课堂形态也更加多样化,教师改变了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一刀切的课堂教学形态,出现了“学生提问互动式教学”、“学生竞争答题式教学”、“学生互查问题式教学”等十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形态,师生关系也更加融洽。对教师的调研显示,分别有58.1%、28.4%的教师对师生关系非常满意、满意。在2013、2014、2015三个学年对学生的调研中,学生对师生关系感到非常满意的分别为75.8%、79.4%、85.7%,感到满意的分别为9.8%、16.9%、11.1%;而其中,2014学年,自选、双选、备选教师对师生关系非常满意分别为83.2%、82.4%、78.6%,2015学年分别为89.7%、85.1%、79.9%,与教师调研数据大致吻合。在2015、2016年对教师的选课制度调研中,选择自选的分别为22.0%、35.3%,选择双选的分别为14.5%和11.7%,选择备选的分别为64.5%和52.9%,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分别为36.0%、37.0%,对比2014年数据有了不同程度的正向转变。尤其是三年来,“不愿意满工作量”的教师由2014年的15.8%下降为2015年的3.0%,再进一步下降为2016年的0%。2015年开始的中小学课程衔接实验项目、信息化教改实验项目,愿意参加的教师分别为68.4%和73.3%。由此可见,“二级管理选课制”让教师更愿意将工作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更愿意开展课程改革,更愿意尝试课堂改革,更愿意参与教学实验。
就选课制度外在表象而言,从“被选”到“自选”,似乎仅是一种手段的变化,但就其本质而言,则是通过选课的必然王国走向教学的自由王国,优化管理、促进教学、促进教师发展才是“二级管理选课制”的最终目的。“二级管理选课制”为每位教师搭建了更好的平台,使每位教师都能更好的彰显自己的教学风格,展示自己的课堂特色,表现自己的个人魅力;能够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意愿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有机会来挑战自己、挖掘潜力,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适切和优质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相同,而是“与众不同”[4],各具特色的学生需要各具特色的教师来培养,这种层层聘任的选课管理制度,让教师们真正体会到了教育的“和而不同”。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唐译,编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138.
[2]刘华锦.合作中的建构――教师发展学校的理论与实践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6).
[3]刘科,覃B,曹璇.他们为何不愿当班主任――四川省成都市中小学班主任状况调查[N].中国教育报,2015-04-01(05).
[4]吴昆.不断探究 让我们的教育与众不同――浅谈校长办学理念的形成与实践[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3.
篇3
关键词:科研;教学;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 X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6-152-02
1 教学与科研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最为重要的两项职能,是高等学校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不同的环境中,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存在不同的特点。教学是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条件,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进一步传播;科研是提高高校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较长时间以来这两种职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既突出了教学的主旋律地位,又加强了科学研究,是目前高校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今社会,无论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大学教学内容要及时跟上这种变化。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二者相互结合共同发展是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最佳途径。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紧跟国内外科研前沿,可使教师掌握越来越多的新信息、新知识,这样在教学中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1]。
2 创新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是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其实质是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和旧的常规戒律,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从而以更少的代价获得更好的结果。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从不同方向发现或提炼新问题开始,进而用科学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来解决新问题,这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应当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得益于近代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民族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进入21世纪,创新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高等教育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在教学中还原知识所对应的科学问题以及介绍问题的解决过程,加强创新思维的训练[2]。在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将腐殖质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界面传输影响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讲解当今科学最前沿的研究热点,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
3 教学与科研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还应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科研是教学中知识有效应用的最好锻炼,科研与教学有效结合能够加强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讲解《环境监测》课程第五章“土壤质量监测”的过程中,笔者尝试将自己关于腐殖质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界面传输影响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到本科生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扩宽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土壤是由有机质、矿物、微生物、水和空气等构成的多组分复杂体系,有机质和粘土矿物是控制土壤中有机化合物吸附的两个最重要组分。相关研究表明[3],土壤有机质对吸附有机污染物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当有机质含量很低时,矿物对吸附的贡献则不能忽视,因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可溶性有机物普遍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而粘土矿物作为土壤和沉积物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与可溶性有机物形成有机物-粘土矿物复合物。粘土矿物与可溶性有机物的反应会改变其表面特性和反应活性,进而影响污染物在粘土矿物界面上的迁移性。因此,研究可溶性有机物与粘土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我们加深对土壤和沉积物界面特性的了解,并且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阐述自然环境中的污染物行为。对于该研究,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课本中只能学到一些有关土壤组分最基本的概念和性质,而对于各组分在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中所起的贡献则了解甚少。通过对以上研究成果进行讲解,可以使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更加深透,对相关课程的学习更有兴趣,对前沿的科学研究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有些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开始跟随老师做一些课题,他们急需了解相关前沿科学研究现状,在课堂教学中讲述相关科学研究进展,能够使其更快更好地融入到教师的科学研究之中。另外,将科研项目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参与“真刀真枪”的科研项目,让学生自己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并实施,既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的科研作风,又可让学生学会独自思考,解决科研中遇到的问题。科研项目与教学相结合,可让学生有更多机会直接参与科研项目立项的前期准备、开题报告、项目检查和项目结题等工作,从中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方法,可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4]。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模式的实践,对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同时也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本文通过将腐殖质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界面传输影响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本科教学作为具体实例,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了锻炼,对科学研究精神有一定的感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可以使对所学的课程进一步加深理解。一般来说,硕士的学习年限为2~3a,要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是不容易的,科研与教学有效结合可以弥补这方面存在的缺陷。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可以加强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获取相关专业更多、更前沿的知识与技能。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可以促使师生良性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总之,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尽早接触科研,了解从事科研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对于学生的科研素养、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娄瑾,娄颖寅.“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J].高教高职研究,2013(14):162.
[2]秦瑞苗,张云婷,吴雨琼.浅析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科教导刊,2013(4):7-25.
篇4
从能力需求来看,物流行业需要三种物流管理人才:操作型人才、中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结合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来看,操作型人才通常由高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来完成,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育则针对中、高级人才的培养,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较为牢固的理论知识、外语水平,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专业物流管理人才。对于本科人才还要求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即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坚持继续学习,将实践所得的知识升华为理论,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因此,物流管理本科教育必须关注物流行业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与发展,创新培养模式,结合企业需求与时俱进,提高实践实习教学水平。从长期发展来看还必须加强专业教学条件建设,建设具有高水准学历和职称结构的师资队伍,并依托企业人力资源建设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教学模块的重要性和时长,并围绕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路径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使学生的管理能力在本科阶段就得到充分的锻炼。这些要求使 “双元制”成为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1培养模式创新的内涵
1.1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市场需求
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必须在结合市场需求、行业发展、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实现理念创新。笔者认为,将双元制思想与本科教育相结合是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理念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创新理念过程中,应本文由收集整理该结合对于大学教育本质的研究从办学理念、教育思想上提高认识,使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目标与途径实现接轨并能够与物流管理专业特点相结合,进而深化教师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解、提高创新意识,在培养方案制定、执行、改进方面达成共识,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这些理念上的转变和提高能够有效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为培养方案的持续、有序改进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1.2培养模式创新是管理过程创新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应该针对专业特点促进管理过程创新,在与培养方案工作相关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机制上有所改进。在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质量控制等方面坚持引入制度管理和标准化管理,使培养方案相关工作有章可循、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工作流程方面要结合教学管理改革完善培养方案制定、论证工作流程,使专业教学能力与物流人才需求在培养方案工作流程这一平台上充分结合,使之更为科学、合理。同时,管理过程创新要求建立专业培养方案执行过程的动态反馈机制,实现对培养方案执行效果的及时跟踪和控制。
1.3培养模式创新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新的培养模式必须具有攀枝花学院特色、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而这一模式的基础在于设计制定出符合教学改革要求、满足应用型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各方面要求的双元制培养方案,使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与物流企业发展相结合,使专业建设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培养模式创新必须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使物流管理专业发展在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获得内生动力和新的理论支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关注培养方案内容的选择和提高,必须具有前瞻性和适应性才能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必须能够脱离传统本科教育理念的范畴,进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双元制层次。
2双元制培养模式创新对教学工作的促进
双元制培养模式对于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2.1双元制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关键是着眼于大学毕业生能力对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因此在保证本科教育的理论学习要求前提下强调毕业生应该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提升能力。
2.2双元制培养模式下的培养方案改进
首先,培养方案制定工作从过去的阶段性工作转变为教研室日常工作,工作时间更为充分、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力特质,实现合理分工、优化组合,使培养方案制定过程计划合理、充分反馈、及时改进,从程序上保证了培养方案制定的质量。其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于搞好培养方案执行、及时反馈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时跟踪培养方案执行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教学反馈机制的建立,进而推动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再次,培养模式创新与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完善始终相始终,能够更好地适应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需要、满足人才市场对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使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最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培养方案改进能够在课程建设方面产生有益的推动,实现了对于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技能、专业方向、实践环节和选修环节等课程模块方面的改进,使课程设置能够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创新,改进了原有课程内容并通过增设新课程满足了专业发展需要。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必须考虑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与教师能力培养的协调一致,切实提高教师对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理解,运用企业力量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促进专业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
2.3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了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锻炼教师团队、塑造新型组织文化具有长期的促进作用。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本专业领域的发展,使教学与科研的结合落实到教师个人的能力提高、工作开展上;同时,双元制培养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水平,通过企业的印证促进教案编写、大纲制定、教材建设,使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提高培养方案制定、论证、执行、反馈等具体环节的工作质量和业绩水平,对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转贴于
3物流管理专业双元制培养模式构想
3.1物流管理本科双元制培养模式基本思路
确保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注意改变观念,以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为培养核心把握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改进培养思路,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水平,使之更好地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型大学建设的需要,这就要求人才培养不能够局限于学校范围内,必须考虑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潜在作用;其次,必须针对传统的工作思维全面改进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同时加强课程模块的论证分析,使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中能够通过阶段性、系统性的课程模块设置得到真实反映,这不仅要求更加严密的课程体系,而且要求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同步。
新的培养模式必须与专业建设和教学水平提高相结合,考虑到攀枝花学院的办学特色,该模式立足于攀西地区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分工协作提高教学水平和师资队伍建设,所有教师通过参与培训、带队实习等方式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水平。以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保证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以“双元制”培养思想为导向,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以岗位执业活动为核心,物流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突出管理实践能力与业务操作的培养,通过学校与企业在物流管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方面的协调,使学生能够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3.2培养模式构建
(1)对于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借鉴。在保证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从办学思路、培养单位、学生身份、教师构成、教学内容、课程时间、考试方式、经费保障等维度进行改革,形成由经管学院与相关物流企业“双元”组成,教育模式由理论学习与物流管理实践“双元”构成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紧密结合“双元制”思想,具有系统性和阶段性特点、具备质量保障和改进功能的培养模式。通过整体性教育,使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工作方法能力、个人能力与社会能力。
(2)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建立校企合作。以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双元制”培养思想为导向,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建立“学校+企业”合作培养机制,打造适合于物流管理本科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元制”培养模式。设计横跨物流管理专业多个相关领域的整体性项目对学生进行训练,修改现行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编写特色教材,针对不同人才培养阶段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针对社会需求展开人才培养。完善校企合作、使企业和行业协会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承担相应任务和责任,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参与教学内容实施和相应考核。
(3)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就业能力培养框架。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经管学院与物流企业在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方面的协调,使学生能够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学生+员工”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充分结合、教学团队和教学资源建设与人才培养同步提高。建立高端复合型教学团队、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搞好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资源水平,使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实现对接,搞好高层次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毕业证+执业资格证”模式。
4结论
篇5
关键词:GIS;导师制;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华(1976-),男,湖南岳阳人,湖南城市学院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讲师;杨冰(1981-),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湖南益阳41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城市学院教改课题(湘城院发[2011]46号序号1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3-0025-02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门融合了计算机科学、数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测绘学与遥感学等学科知识的新兴学科。[1]刚入大学的新生对GIS专业不了解,不知道学了这个专业毕业之后从事什么工作,迟迟不能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现行的班主任和辅导员管理制度下,班主任和辅导员从时间、精力和相关专业知识上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进行全面指导。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效整合、协调、推进教育的良性发展,使GIS专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老师要向每个学生真实地、真诚地、无私地、无偏见地传递认知信息,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本科生导师制就是组织大批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在本科生中实行因材施教的制度,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竞争及工作的综合能力,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更好地完成大学本科教学任务。[2]因此,探索导师制在其制度、管理方式、不同教学环节的表现形态等方面深层次的理论,为构建适合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制约本科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原因分析
创新是人们为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运用已知知识,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价值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活动。创新能力就是人在观察、记忆、联想等智力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创新活动的本领。[3]现阶段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GIS专业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适应工作岗位,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具有的能力有差距,特别是GIS开发这种创新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表现更加明显。从湖南城市学院近几年GIS专业学生就业的情况来看,其中超过70%的学生毕业后从事测绘工作,真正从事GIS及相关工作的学生不到30%,能够胜任GIS开发的学生极少。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科生创新能力弱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制约其创新能力发展。[4]
1.学生因素
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是制约本科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GIS专业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表现较为普遍,虽然许多学生对现状感到不满,但只是一味抱怨,不采取积极的行动,缺乏改变现状的信心。学生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性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逻辑性较强而创造性不足、绝对化有余而辩证性不足、封闭性较强而连通性不足、理论性较强而实践性不足。学生在学习中通常是一题一解的惯性思维,缺乏一题多解的灵活思维,迷信权威,无批判地相信所学过的知识,不愿深入专研学习内容,只学考的内容,不考的就不学。由于本科生的知识面还较窄,不能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整合,采用单一的思维方式片面思考问题,当遇到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从而失去对创新的兴趣。由于本科生的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还比较稚嫩,虽然有创新的热情,但独特的创新目标不明确,缺乏创新毅力,有创新的灵感但缺少创新技能。
2.学校因素
高校目前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老师的思路狭窄,创造性不强,也会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GIS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情感的培养,虽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限制了对创新有较大影响的情感因素,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应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整合、协调、推进教育的良性发展,使GIS专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本科生导师制就是组织大批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在本科生中进行因材施教的制度,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竞争及工作的综合能力,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更好地完成大学本科教学任务。[4]因此,提升本科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任务。
二、本科生导师制创新意识培养模式改革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个复杂系统,是本科教学复杂开放巨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如何有效实施GIS专业本科生导师制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整体性思想加以解决。根据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资源,应将教学模式、指导内容、评价体系等诸多环节的改革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交流,教学相长。
1.导师制教学模式的改革
经过考察了解,中南大学和武汉大学等高校普遍实行的是高年级本科生导师制,即从大三起实行,大一、大二期间主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大三由专业老师指导,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协助被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高年级本科生导师制存在两大弊端:学生已入学两年,基本上已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无论恰当与否,在短期内很难靠外力改变;由于存在英语和计算机考级、考研及就业的压力,学生更多的是按自己的想法来规划最后一年多的大学生活,这时,导师的介入已起不到实质作用。根据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的特点和现有教学资源,采用全程导师制,即本科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每学期均有指导教师为其提供参与科研实践和其他实际工作的机会,关心并指导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施导师制采用“双向选择”与“统一协调”相结合的原则。所谓“双向选择”,即老师公布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对学生的要求,由学生选择老师,规定一个老师一个年级最多只能带6名学生(最好是3~4人),如选择某老师的学生超过6人,由该老师按学生的兴趣进行选择,其他学生由教研室统一协调。这样既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又兼顾了公平。[5]导师制的具体实施采用召开交流研讨会形式进行。导师定期和各年级所指导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由学生自己讲授前一阶段学习的一个专题知识,总结学习与研发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或建议,形成由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一般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带动低年级的学生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
2.导师制指导内容的改革
当前GIS专业的课程在体系结构、内容和教材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方面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内容应以课堂知识为基础,以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把GIS知识、计算机知识和测绘知识相结合进行讲授。由于各年级学生的学习任务不同,实施导师制对学生的要求也应不同。对于新生来说,进入大学之后,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结构的认识还相当模糊,因而对下一个奋斗的目标往往不甚明确甚至失去努力的方向。导师以学生解答疑惑、培养兴趣、引导学习为主,结合GIS学科的特点,应特别强调学生对数学和英语的学习,这个阶段一般不布置专业研究课题,只是介绍方法。二、三年级的学生以培养创新意识、进行课题研究基本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主,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研究课题或让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性项目,导师予以指导。通过指导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加深学生对GIS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年级的学生以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和考研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和考研计划。
3.导师制评价体系的改革
学校现在没有建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导师的辛苦和成果得不到认可,有的导师对自己的责任不明确,导师之间缺少竞争,最终导致导师缺乏指导学生的积极性。
(1)明确导师职责。作为GIS专业本科生的导师要求深刻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必需的知识结构,熟悉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结构以及各门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能够准确地向学生介绍关于GIS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具体来讲,导师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制订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和发展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使之具有较为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2)对GIS专业各门课程的学习特点、学习手段、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少走弯路。
3)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文献综述、翻译专业资料,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与学生谈心,针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疑难问题,积极开展咨询服务,协助做好学生安全防范和突发性事件处置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5)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传授求职技巧,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2)引入激励机制,实行导师聘任制。凡是聘上的导师,把导师的工作记入工作量,并且给予比较高的课时费。
(3)建立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制订的目标为表彰和鼓励教师在导师制实施工作中所作贡献与积极投入为主,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对导师工作的量化评价,包括指导次数、指导记录等;对学生成果的评价,包括考研、参加项目和大赛情况等。
三、实施效果
自2010年开始实施GIS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以来,笔者共指导学生20名,其中2007级3名、2008级6名、2009级6名、2010级5名,在考研、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申报、参加GIS开发大赛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如表1所示。
四、总结
导师制是GIS专业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GIS开发大赛等活动,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全方位辅导。从实施效果来看,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导师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导师制后考上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比率由原来的不足5%提高到现在的20%以上。二是导师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名学生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GIS开发大赛等活动中获奖,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三是导师制促进了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总之,以导师制为主体的GIS专业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模式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前勇,马友平.常胜3S技术导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6:1-3.
[2]陈高扬.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21):41.
[3]唐海燕,李春艳,唐龙.论工科复合型应用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8,(21):136-137.
篇6
1.在科技创新项目上,我车间上报了“输煤系统污水回收重复利用”一项攻关项目,通过采用“微孔膜陶瓷过滤器”过滤技术,对输煤系统污水进行处理,解决污水排放问题,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该项目现在土建正在施工,“微孔膜陶瓷过滤器”正在进行招标,项目原定于2018年12月底完工,现经进度倒排,安装施工工期正处于冬季最冷季节,因项目中的“微孔膜陶瓷过滤器”的粘接材料受温度影响较大,在较冷时节不能施工,为保障项目实施效果,现已申请延期。
2.技改项目上,车间2018年度技改项目共计有5项,其中计划内项目两项,计划外技改项目三项,其中“优化1#斗轮机生产工艺”项目已经实施完毕,投用效果良好,年创效为9万元,2018年度当年可创效4.5万元。其余四项正在积极稳步推进,车间正在于项目部积极沟通协商,加快进度推进,力争在年底全部完工,2018年度技改项目完成后对改善降低输煤系统生产现场扬尘,保障生产安全稳定运行,改良职工工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3.专利申报上,2018年度无专利任务,考虑到2019年度车间有一项专利任务,现车间正在提前筹划,计划在胶带换辊装置上有所突破,现初期模型已经制作完成,正在进行模型优化,申报材料准备,争取在2019年度完成申报。车间项目“无动力水雾抑尘装置”申报成功,获得唐山市科技创新优秀项目叁等奖。
4.车间自行完成的较大改造项目有翻车机-18.5米处加装一排污管道、优化连锁工艺、调整1#斗轮机悬臂皮带配重,提升堆料效率、翻车机处加装蓄水池等,上述项目均已申报“2018年度爱讲比项目”,项目完成后对改善职工工作环境、保障生产的稳定运行具有明显作用。
存在问题:思想上存有一定误区,重视程度不够,车间负责技改项目和创新的技术员与项目部沟通较多,其余人沟通少,甚至无沟通,使得科技创新在车间管理上被忽略,造成项目申报延误、推进速度慢;科技创新定义理解不透,多数人想当然的认为技改即为创新,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科技创新的定义。科技创新是指以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的,采用效率更高的劳动手段、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新型材料以及科学的管理进行的技术升级、技术进步以及新产品开发、新项目谋划等活动。可细分为革新、研发、攻关和新产品四类,由于对科技创新的本质定义理解有误导致申报混乱。
带着2018年度科技创新上发现存在的问题,我车间在2019年度的科技创新上有以下打算:
1.项目上:积极寻找输煤系统的科技创新项目,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输煤生产现场水资源集中回收再利用项目;②炉渣综合利用;③输煤系统各转运站除尘器优化升级三个方面进行攻关,提前谋划,以项目为依托,积极推进输煤车间科技创新的开展。
2.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勤加沟通,摒弃科技创新只是创新联络员的任务的错误概念,加强技术员与车间领导的沟通,加大科技创新项目的推进力度,使科技创新在车间能够被高度重视,强势推进。
篇7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 科技创新 可持续发展
煤矿企业本身是一种资源性企业,煤炭又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和原料,资源的有效性决定了它的稀缺性。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很多老矿区面临资源枯竭的险境,大部分煤矿以前的生产方式为粗放型生产,不但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发展。为了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创新之路,以统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契合点为出发点,创新生产方式,建设创新型企业,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有煤炭企业,拥有着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战略优势资源,但整体创新发展态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还比较低,引进的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的能力较薄弱,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够强劲。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和研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探索创新可持续发展之路
创新型煤炭企业的发展必须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工业化方向,不断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注重统筹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统筹煤炭生产与非煤产业的同步发展,统筹稳产增效与“走出去”开发的相互支撑,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兼顾并重,做到稳定煤炭产量与加强资源整合相结合,发展煤炭主业与搞好综合利用、发展替代产业相兼顾,从而有效稳定煤炭生产水平,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煤炭资源储备和接续能力,煤炭工业综合实力大为增强。实践证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代表了煤炭企业的发展方向。
二、必须全面实施“科技兴煤”战略,不断提升煤炭工业现代化水平
大力实施“科技兴煤”战略,以省属煤炭企业为主体和引领,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产学研联合,强化科技攻关,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以采掘机械化、运输连续化、辅助自动化、监控数字化为目标,围绕集约化生产,重点研究深部开采综合治理技术、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成套技术,掘锚一体化装备技术和岩巷、半煤巷综掘配套技术、“三下”采煤技术、“以矸换煤”技术,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提高了矿区煤炭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只有以科技进步作支撑,提高矿井现代化装备水平,不断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才能有效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和煤炭工业现代化水平。
三、必须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战略,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保障
1、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开放型、高层次、多元化的产学研联合体,构建具有本矿特色的联合开发、委托开发、人才培训、成果转化的产学研联合开发模式,以加快科技创新的进程。积极探索以技术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进与高校科研单位在重大项目攻关、技术培训、管理咨询、相互兼职等多领域的全方位合作,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产学研联合。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自主创新最根本的要素。一是实施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人才自身的愿望,以人才――项目――基地一体化为依托,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引进高层次人才来企业发展。二是实施高素质人才培育工程。以选拔培养首席管理专家、首席技术专家、首席技师为突破口,实施人才分类培养计划,重视“领军人物”培训,大规模、高层次地培养造就专业人才。三是实施高效能人才使用工程。坚持“用、奖”并重,坚持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最大限度地改善各类人才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激发人才队伍活力,造就一批领军人物,技术骨干和创新团队,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的员工队伍。
3、积极培育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是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完善竞争择优上岗制、退出机制、目标责任制、抵押金制、技术岗位津贴制和科技创新奖励等激励机制,把技术创新成效、科技成果转化、自主知识产权、培养使用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激发各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点,以提高企业全员技术素质,提升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为中心环节,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自主创新,增强全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创造丰硕的科技成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必须明确创新的方法和定位,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1、以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为立足点,实施科技治灾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突出抓好本质安全型矿井技术研究,开展以瓦斯煤尘爆炸为重点的重大灾害监控、预警预防基础研究;开展深部资源和复杂地层煤炭开发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和防治技术研究;加大研究本质安全技术装备,本质安全管理方法模式;本质安全信息技术支撑;深井复杂条件地质保障系统及数字化矿井等技术,提高科技治灾防灾能力,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
2、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为着眼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盈利经济为目标,建设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构建骨干产业集群目标,继续加快与煤矿相关的非煤产业的增容扩张,加大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尽快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集中延伸和优化产业链条,全面提升产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速度、质量、结构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篇8
关键词:协同;科技协同创新;趋势;特征
20世纪末以来,科技创新实践和研究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出现系统化、区域化(区域集聚)、开放化(跨区域)、网络化等很多新的趋势,尤其是面对现在和未来科技高度发达、每个研究领域内的研究深化,以及信息沟通和合作的便捷,单一主体独自完成重大科技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科技创新早已跨越区域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这不仅是可能性,而是早已成为现实,科技创新的跨区域协同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最重要战略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越来越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鲜明特征。
一、科技创新趋势
从全球来看,技术发展的跨学科特征越来越明显,创新过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研发成本不断增加,技术生命周期缩短,使原来的封闭式创新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没有一个创新企业或组织能在资源和相关技术领域取得完全优势,它们必须把识别、获取和利用外部知识及资源作为其创新的过程。这就促使科技创新从传统的封闭模式转化为开放模式,而开放模式的本质就是内外部创新资源的整合。与此同时,创新组织间的合作越来越平常,通常会结成一种共享和交换资源、共同开发创新的网络关系。合作性网络成为创新的一种重要组织方式,而创新被认为是诸多创新主体集体作用的结果。
实践表明,由于特定区域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如相关技能、技术和基础设施,吸引那些追求成功的企业等创新组织在区域集群中进行合作。这种区域集群合作能够导致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降低创新组织的研发成本和风险。因此,便形成了不同的区域创新系统,系统内含有创新主体间进行知识交换、相互合作的网络以及其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区域创新系统也成为科技合作和竞争的主体。特别是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区域成为参与国际分工、资源配置以及竞争的重要主体和经济单元,区域创新能力、潜力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已成为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二、协同学理论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赫尔曼・哈肯(Haken)从物理学和化学领域等物生命物质领域的研究出发,将协同学的基本理论扩展到自然界以及更为复杂的社会科学界。如同许多科学术语一样,“协同学”(Synergetics)源于希腊文,意为“协调合作之意”。协同学主要研究一个开放系统通过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宏观有序结构的激励和规律[1]。协同学的目标是在千差万别的各学科领域中确定系统自组织赖以进行的自然规律[2]。
协同学的核心概念主要有“序参量”、“支配”、“相变”、“自组织”等。“序参量”和“支配”是贯穿于协同学的核心概念。哈肯认为,系统中能够导向新结构的产生,反映新结果的有序程度的关键因素就是“序参量”。“序参量”就像一只无形的手,促成各子系统自行安排、有条不紊的组织起来。“序参量”则“支配”各个子系统,而“支配”表达了一种因果关系,即序参量决定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以及新的系统结构的形成。
协同学的理论核心是自组织理论,哈肯甚至曾经指出,协同学可以说是一门关于自组织的理论。“自组织”是指在一定外部条件下,系统内部自发组织起来,进而形成新的有序。首先,系统内部诸要素或系统间的竞争是永存的,尽管依条件和阶段不同可大可小,或强或弱,但由于系统各要素间的差异是永恒的,便会存在事物内部各子系统的或事物间的竞争,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竞争存在的基础[3]。从开放系统的演化角度看,这种竞争为系统原理平衡态的自组织演化创造了条件,推动了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
其次,在非均衡相变中,诸多影响因素可以划分为控制参量(即外因)和序参量(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产生相变的一句。只有当控制参量达到临界值时系统中才有可能出现自组织过程,控制参量对系统中是否能够发生相变的“控制”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没有达到临界值,系统就根本没有出现相变的可能性。控制参量达到临界值时系统中才有可能出现相变,而相变的过程是靠由边界条件所却低估的无阻尼模的放大过程,也就是序参量支配下的自组织过程。
三、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自组织过程
根据协同学理论,协同过程是在外控变量作用下,以序参量为核心,实现对其他要素的支配。序参量对外控变量的变化能够最为积极的响应,最适宜的耦合匹配,形成共振,指挥其他要素统一步调[4]。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造成原有的系统远离平衡状态,以创新主体为核心的各种创新要素在系统内协同合作,相互作用,通过涨落效应支配和引导系统从平衡和非平衡状态之间转变,并最终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实现协同目标。
由于协同学主要是研究一个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协同效应,导致系统结构有序演化的自组织问题。因此,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研究可以借鉴协同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特性,通过研究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要素自组织过程的研究来揭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作用机理,通过系统协同中的序参量支配作用、控制参量的催化作用以及系统自组织过程的分析,来分析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作用机制。
篇9
关键词:绿色农业 ;创新; 分析
发展绿色农业离不开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更不能缺少对社会资源潜力的开发利用,尤其是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为此,应根据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在确定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及对创新动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本文重点对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与动力加以分析。
1 绿色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分析
1.1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落脚点 农业技术创新决不是孤立的社会事件,作为一种特定的技术经济过程,在本质上是特定时空范围内的社会、自然、技术诸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组合,它不仅离不开科学创新,也离不开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它们都是技术创新的环境条件与保障。而技术创新的落脚点又是市场创新。它们的相互作用于结合就成为就成为现实的有效率的创新体系。如果对创新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就不难发现,所谓创新体系是由人员、组织、环境三大要素组成。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都要通过一定的人员和组织的集合来体现。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经济行为,虽然是单个经济主体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但都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环境和组织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的主体一般应是市场的主体。毫无疑义,从理论上来讲,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应是农户与农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创新源,是成果的供应者。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户不仅经营规模小、收入弹性很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科技水平低,只能从事简单的模仿创新。大批量的分散的小生产农户,客观上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进程,更难以进行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有一个组织化的过程,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结成创新网络,科技创新才能顺利实现。
1.2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多元主体形式 近几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化运作是主要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逐步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农户和农业企业的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壮大,农民的行业技术协会的成长,农业技术市场等中介组织的发育,民间教育培训组织的完善,农户与农业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也会得到加强。特别是当农业大型企业与配套性小企业出现协同创新,对绿色农业产的的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时,我国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必然进入多元主体创新时期。
1.3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建设 这其中强调政府的作用,因为农业科技创新与其他领域科技创新有明显的不同。但同时,政府要利用非市场机制,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加大创新资源的投入,推动多元创新职能结构的整合,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2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分析
构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除明确创新主体,还必须深入探讨科技创新的力量拉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动力可以分为市场力量和非市场力量。
2.1 市场力量 主要指在经济竞争中能拉动微观主体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需求力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市场需求的拉力。从国内看,市场对绿色农产品需求增长主要来自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大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前者取决于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后者取决于城镇人口绿色知识、绿色消费习惯的建立。目前,我国还有大批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内部,他们对农产品的生活消费,大多还停留在自给性消费。怎样扩大绿色产品的市场容量,关键在于把大批以自给性消费为主的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商品性消费人口,扩大内需。第二,市场竞争压力。入世后,外资进入我国农业开发,并带来优质价廉的新产品、新技术,加大了农产品结构性疲软。第三,关联产业的推力。农工商一体化,上中下游产业的相关联,不论组织形式,还是产品形态上,各产业部门之间已不是泾渭分明,而是填补了许多中间地带,成长了许多新兴产业。因此,依托第一产业的产业链的延伸,必然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注入强大的动力。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培育
作者简介:秦欣梅(1968-),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刘红梅(1975-),女,江西上饶人,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基金项目: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江西省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培养与发展研究――基于科技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主持人:秦欣梅。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5-0014-04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了广播、影视、网络等传播新手段,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技术成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及运用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是提升竞争实力、强国富民的前提。
近年来,我国的高科技企业迅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但是,没有人才就没有科技创新,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科技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科技、产业创新的加速发展,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越来越被重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并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一、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人才
(一)科技创新
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应该从两方面展开,即科技与创新。创新就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及具有创造性和新意。创新就是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法和思维去解决问题并提出新思想、新认识,探索出新规律,做出新发明和新创造。它包括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创新。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总称,人们习惯把科学与技术放在一起说明两者存在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科学是如实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论体系;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地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手段、流程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因此,可以说,科学创新是认识世界,而技术创新是改造世界;科学创新的成果丰富人类生活开拓人类视野,技术创新的成果则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认知能力。由此,科技创新可以概括为: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
(二)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人才在国际上通常指的是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生产、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创造性人力资源[1]。由于科技创新人才区别于普通人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创造性的发现、发明和创新,人们对科技创新人才的理解更加注重并突出强调其创新的本质性。对于企业来说,科技创新人才是指在企业科技活动中具有良好创新素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创造性工作取得创新成果,对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有益影响的人[2]。
二、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特征
当前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肩负着沉重的压力。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课题,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焦点。然而,创新人才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特征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前提。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的标准已经有不少研究,如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提出的创造型人格十大标准(非智力)包括: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敢于冒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不轻听他人意见、易于被复杂奇怪的事物所吸引、具有艺术上的审美观、富有幽默感和兴趣爱好广泛又专一。[3]但是真正符合以上全部标准的人并没有,靠标准来定义科技创新人才是顽固的、死板的、缺乏灵动性的。科技创新人才突出的素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当代科技创新活动,从广度到深度,从目标到任务,都是极其复杂的。科技创新活动经常涉及到多学科专业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科技创新人才必须要专深的本专业知识也要有广泛的外专业基础;既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越广博、结构越合理,对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适应能力就越强。所以,一方面,科技创新人才既要具备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也要具备一些科学的方法论知识,并且懂得运用创造性的技术和方法。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人才还需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发展的全过程。科技创新是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在已有水平基础上求新求变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二)高水平的智能素养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当代科技创新也日益凸现出它的高度智能性特征,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性、创新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它实质上是一种高层次的智力活动。智力主要由专注力、观察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构成。任何优秀的科研成果和创造发明都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都是经过长期专注于问题的研究,由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反复求证,不断创新的结果。科技创新人才善于发现问题、捕捉求新求变的机会也不是凭空而降的,是浓厚的兴趣、长时间的观察研究、良好的记忆和必胜的自信心等作用的总和。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科技创新的过程,不论是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实验的设计和进行、科学假说的提出还是新技术方案的构想及验证等,都需要科技创新人才综合地运用各种手段和工具,通过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等各项思维的加工,充分发挥和运用各种智力因素的过程。因此,作为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的科技人才应当具有持久的专注力、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等智能素养。
(三)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独立的务实精神
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多是指向人类未知世界和未至领域,这些活动具有高度的探索性和创新性,科技创新人才要有积极的创新意识和强烈的创新动机,要勇于对传统的理论与方法、观念与权威进行怀疑、批判和突破。一方面,在通向未知和未至的世界里,没有具体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开辟的平坦道路可以顺延,充满了无知和坎坷,甚至充满了怀疑和阻扰。科技创新人才应该独立判读,不盲从,不轻信,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同时又遵循科学规律,在创新的道路上独立自主,坚持己见。另一方面,越是艰难越是考验,科技创新人才要乐于接受困难的挑战,具有坚韧的永不服输精神,勇于冒险,吃苦耐劳,敢于面对并勇于克服挫折和失败,坚持求实的科学态度,善于运用科学规律和方法,不骄不躁,理性对待自己的错误。只有那些勇于探索和敢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在未知和未有的科技创新领域达到光辉的顶点。
三、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师资存在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过渡,研究型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在我国,高校拥有全国2/5的两院院士,2/3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4的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6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6%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校已成为国家知识创新活动的核心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4]。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把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显得格外突出。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特别是大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正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学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据统计有的学校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已达到48%。[5]青年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可是,纵观我国高职院校现状,青年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不尽人意,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问题。
(一)教育视野局限书本
新一代年青教师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他们一直呆在学校,从本科一直读到硕士、博士。一方面,很少参与其他院校、地区或者国家的合作项目,缺乏教育的国际化视野。另一方面,普遍认为能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即可,关注科技前沿较少,所以缺乏教育的时代性特征,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往往比较陈旧。
(二)科学研究脱离实践
青年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由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没有真切地体会具体岗位上的专业特点和行业特征,在教学上,对知识的感悟和讲授往往是凭自身的理解,很难结合实际工作加以解释和运用。在科研上,也多是研究路线的简单布置和研究方法的简单运用,很难通过认识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提高认识。因此,青年教师的科学研究往往显得空洞乏味,科研成果也乏善可陈。
(三)师资培养方案不健全
首先,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往往是将职称标准往人才等级高低上套,教师一门心思追求职称的晋升而忽视其他领域的参与和努力。其次,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不健全,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师培养规划,重视短期成果考核,忽视长期系统培养,缺乏针对青年教师的激励机制和职业规划。第三,重视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科研技能,忽视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计划和活动。
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
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型教师,教师在创新方面应当比学生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并能将创新素质融合到教育教学与管理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明确定位,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责任感
科技进步和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问题摆在了突出的战略位置。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学生质量的高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是创新的引导者。教师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经常投身于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来引导学生,并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的所悟所感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脱离死板枯燥的理论学习,为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打开一个窗口。其次,教师是创新的开拓者。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形势,要求教师善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探讨、课件制作、实地调研、组织开展活动等方式的补充与配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作为高校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要尽早树立起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己任,努力培养自身各方面素质,提升自身相应能力,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自身不断进步。
(二)培养科技创新素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执行靠教师,教师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成败。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教师应该具备尊重个性、宽容异议、追求真理的良好品格;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功底和追逐学科前沿的追求;具有善于发现、思考问题、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开阔的思路和强大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素质,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中一个努力方向。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法被应用于各行各业,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就无法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遑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在提高教师科技创新素质的同时还应大力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
1.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科技创新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决定了科技创新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学科或者某一专业,拥有多学科知识基础的人才更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的产生。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学校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学科交流与融合,定期举行学术交流活动,创建学术交流团队,鼓励青年教师参与跨学科项目的研究,鼓励青年教师建立创新教学研究队伍,在教学科研的开展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倾斜。这这些过程中,青年教师不但可以增长知识、拓展视野,还可以积累许多其他学科的教学研究方法和手段。
2.开展进企业活动。下企业锻炼活动的开展能够密切地加强企业与学校、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及时掌握社会人才需求以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推动教学改革。同时,通过实践,青年教师能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方法、提升专业素养,并通过深入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所以,学校一方面要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鼓励教师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研究。通过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更紧密地劫后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事件活动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创建技能培训基地,输送学生实习实训的同时也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学习锻炼的平台,积极促成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科技应用一体化以及专项实践技能的提高。
3.产学研用结合培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引导教师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开展技术研发、促进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的共同愿景。产学研用相结合为专业教师提供在企业学习与实践的机会,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更好地更新教育理念、丰富专业知识、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技能,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基础[6]。建设产学研基地,创建高校与企业共建合作创新平台,开展科技项目合作,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建立学校、行业与企业合作的研究机构,以科研促产业,以实践促科研,良性循环。
4.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搭建中外合作办学平台,选派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赴发到国家或地区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展国际视野,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优秀大学或科研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研讨会。聘请专家名师开展讲座,增强其与青年教师的交流。从思想意识到专业素养各方面对青年教师产生正面积极影响。
5.传帮带方式方法的创新。也叫“老带新”或者“师傅带徒弟”。“师傅”指的是有丰富经验的老老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研究能力较高,对教育教学规律有着较深的理解和把握。“徒弟”指的是教学科研缺乏经验尚不成熟的新进教师或者青年教师。师傅和徒弟结成一对,师傅通过“传、帮、带”,促进徒弟快速成长。学校应当组织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传帮带活动,并对这项活动进行追踪考核,确保活动效果,并对表现优秀者给予一定的薪酬奖励。
(三)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规划
很多青年教师都没有也不会进行职业规划,学校也很少关注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但是,如果学校能关心教师的职业规划并促成其进行并执行了科学的良好的职业规划,无疑给青年教师带去了被关爱感和归属感。这无论对教学、科研或是人才培养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职业生涯设计的中心内容是针对一个人的事业而言的,主要包括制定奋斗目标、行动计划、时间安排、阶段性自我检查、出现问题后如何改进等问题。根据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青年教师的潜在能力,帮助青年教师制定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成长目标,全面分析教师的个人特点,确定其发展重点。明确的目标将为青年教师发展指明方向。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社会呼声下,学校要组织青年教师按步骤有计划地分别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包括政治素养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提高、技术能力的加强、教学科研能力的成熟。职业规划一方面为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和成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也为学校了解青年教师的发展愿望,指导青年教师把学校发展和个人发展结合在一起,形成情感上的统一和依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而提升整个学校的凝聚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四)制定科学长效的人事考核制度
为了更好地评定、把握青年教师的能力,学校应该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在教学岗位传道授业,在科研岗位开展科学研究,还要在企业一线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不但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岗位实践技能。所以,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考核,应该是学校人事部门和企业共同完成的。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考核不能单纯依赖于职称标准,还应该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从分考虑专业岗位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如:制定与职称等级相对应的技术技能等级,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专任教师,也应被允许参加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申报,在聘任的时候享受相同待遇;对考核优秀者或者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作出突出贡献者,要给予大力奖励;对接受培训达到一定时间的教师可以由社会和国家对其进行综合鉴定;制定详细的岗位条件和层级薪酬待遇,对于教师的每一次岗位变动和晋升要做出及时的聘任变化和薪酬变化。完善的激励政策和长效的考核机制能有力地推动教师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促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为一支既有专业技术,又有实践能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骨干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李中斌.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其发展策略[J].人口与经济,2011(5):24-28.
[2]刘晓农.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内涵及素质特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1):129-131.
[3]王通讯.科技创新人才特征“锐观察”[J].中国人才,2013(11):23-25.
[4]张连红.英国高校创新人才培育中的教师角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7):86-89.
- 上一篇:生物技术研发
- 下一篇: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