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规划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3: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文化名城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二、保护规划的理念定位应科学合理
保护规划的理念主要是指规划的依据、规划的原则、保护的体系、规划的时序以及实现的目标等,这是名城保护规划的框架。框架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下一步具体方案的实施,所以定位一定要准确可行。比如,名城保护的原则,就应该突出名城历史文脉的延续、城市个性特色的彰显以及和谐的人居环境的整治和保护等,这些要素应该充分体现在名城保护的原则当中。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范围、层次应明确
历史文化名城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如果不能确定一个相对内涵丰富而富有特色的区域,而把整个名城的行政区域全部纳入保护之中,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做不到的。在名城保护范围明确以后,往往要分不同层次和区域加以保护。保护的层次一般为四层,一是旧城区整体风貌格局,二是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包括地下文物相对集中的文物埋藏区),三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是文物控制单位和未确定的历史文化遗存。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还要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特别要指出的,有不少地方在做名城规划时,常常只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而对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控制单位却没有划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及风貌协调区。这种只注重个体,忽视整体完整性的做法,十分欠妥,应在规划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非物质遗产保护应加大比重
以往,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主要针对有形文化遗产,往往忽视了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名城保护规划中已经或多或少地涉及了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苗头。但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还很不够,可操作性也不强,有不少规划还只是停留在原则性的保护层面,这种认识和做法是很片面的。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是名城保护规划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是同等重要的,切不可厚此薄彼。近来,即将出台的《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把曾经发生在南京的历史典故列入老城保护的内容,并汇编整理出《南京老城历史典故的发生地保护名录》。特别在秦淮民俗文化保护方面,着重收录了24个节令习俗、4个婚丧嫁娶的民间习俗、9个百姓日常礼俗、6个风情习惯等。此举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开了个好头。所以,在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时,应先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对其进行必要的分类和界定,确定保护范围、保护项目、保护对象和保护体系。在充分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制定保护的措施和方案,也可以考虑把无形文化遗产进行有形再现,诸如,设置历史典故标识牌、雕塑民间传说、建立名人碑亭、命名老街老巷、开辟民俗民间文化长廊、恢复传统习俗等。
篇2
【关键词】城市 规划设计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历史文化名城既带融合了多个历史阶段的修正与积累,又有某一历史阶段的时代烙印,具有丰富、珍贵的科学文化价值和教育美学价值。城市历史遗留下的建筑空间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它们凝固与浓缩了当时的文化,并以物质的形态进行展示,是城市传统与特色的继承。
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发展主要趋势所向,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土地资源稀缺性问题的突出,旧城改造及其规划设计开始成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焦点,而随之所出现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也成了旧城改造中备受争议的问题。
一、名城的特点
1、数量多。我国目前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01座。这些历史文化名城是由国务院分四批公布的。国务院于1982年公布了第一批共24个, 1986年公布了第二批共38个, 1994年公布了第三批共37个, 2001年分两次公布了山海关与湖南的凤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凤凰公布的时间为2001年12月27 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多,历史悠久。但保存下来年代久远的文物古迹的特点是地下遗存多,地上遗存保留较少。现存最早的古建筑可以推到汉代(石阙),木结构建筑在唐代(公元8世纪)。
2、类型复杂。 利用归属性是一个较好的区别方法。名城的七大类型如下:(1)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的城市。(2)传统风貌型, 保留了某一时期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下来的完整的建筑群体的城市。(3)风景名胜型,自然环境往往对城市特色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其鲜明的个性特征。(4)近现代史迹型,以反映历史的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5)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住历史上有极突出的地位, 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这些城市的特征。(6) 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作为历史传统体现的主要方式的城市。
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意义
1、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有效保护,能够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和文明进步提供巨大的帮助,因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除此之外,历史文化的保护,能够为城市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资源,带动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的不断提高和改善,有助于现代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2、对城市特有风格、传统文化以及历史风貌的有效保护,为城市在国内外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城市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物质基础,这在带动城市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以及文化艺术发展的同时,能够使城市更好地融入到世界城市的发展潮流当中,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条件。
3、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有效保护,能够更好的满足城市居民对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借助城市历史文化功能的有效发掘和应用,对促进现代城市的文化昌盛和文明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这里,对古城格局和传统风貌提了保护和延续两层意思,对现状完好的应予保护。新的建设则要求延续,延续格局和风貌特色应成为古城地区的建筑创作设计的一项原则,新建筑的形象要考虑与传统建筑的对话与联系,作到既有时代感,又与历史相呼应。历史文化名城中格局的构成是综合的,就其字面的意义讲是平面的布局、道路的走向等,但格局和风貌是不可分的,现在一些古城拓宽了历史上的道路,两边盖起了高楼。格局似乎还存在,风貌却全然失去了,这种作法是不合适的。
保护文物占迹和历史地段。
保护和延续古城的格局和风貌特色。
有效保护策略
1、以科学的的角度进行规划。从科学的规划出发,在保护中寻求发展。规划是从全局出发,对整体的部署和安排,有利于从空间上和时间上对整体的协调,达到和谐发展。旧城改造由于其内容的复杂性、涉及对象的多样性、目的的综合性.一个全局性的综合性的规划显得更为必要。要想协调好城市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问的关系.合理解决拆与留的矛盾,一个具体详细的旧城改造规划必不可少.以城市规划为主要依据。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与具体安排,是对于一定时期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旧城改造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必须合城市规划的目标。以城市规划作为建设的主要依据,根据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结合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确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
2、合理城市设计。旧城改造是为了使原来的城市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作用,使市民能够工作、生活在一个舒适、安全、美观的环境当中,所以城市的设计以及城市的再建设是旧城改造的重中之重.但是这种新的城市设计和再建设也要根据所设定的城市文化、城市特色来进行。
对于在已保护的古建筑周围进行的城市建设,应在总体设计上与古建筑尽可能的保持一致,使城市有整体感、协调感,处理好现代化和历史性的关系,不至于出现一个城市,两种文化的现象,这会使城市出现分裂感.如在进行古建筑周围建设时,新建的建筑物在外形结构、高度体量上应与古建筑相照应,甚至是相一致,不能出现一片古朴的古建筑群孤独的陷入大片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中.这种格格不入将会埋没了具有城市标志性的古建筑群,同样带给别人一种极度的不协调感。这样的城市设计将会是一个失败的作品。
3、以开辟新区、保护旧城为主。中国城市大多具有较高的密集度和紧凑度。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多功能过度重叠的城区,而这种多功能重叠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非常不利,必须对它进行硫导。从功能上看,较有效的方法便是通过开辟新区来保护旧城,引导城市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
在中国每年大约有1500万的农民移居到城市,这相当于每年中国都要创造一个像纽约那么大的大都市来容纳新增的人口。所以每一个城市都要考虑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妥善保护老城。
我国作为一个高紧凑度的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的国家,如果没有良好的思路、正确的定位、准确的时机把握来进行新城开发,就很难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风貌。
提高市民的历史文化保护意识,建立奖励机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人人有责,城市的相关部门只有重视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和指导,才能提高全民对历史文化保护的意识,敢于同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做斗争。同时,相关部门要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奖惩机制,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及其人员的权责和义务,加大考核与奖惩的力度和范围,这样才能将各项保护措施进行有效的贯彻与落实。
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特点和要旨是从城市整体角度采取综合性保护措施。对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应该尊重历史传统,延续历史传统。建设与历史相联系的美好城市特色。
参考文献:
[1]邹塘.历史文物古迹规划保护反思[J].山西建筑.
[2]陶宗震.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的几个战略性问题[J]国外城市规划.
篇3
论文摘要:以“长沙市西湖桥地区的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为例,通过回忆这次课程设计的经过,就自己所参与的程度来阐述一下自己在本次设计中的所学与所得,同时提出与探讨一下该次设计的方案以及对旧城改造的理解。
直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两个有关历史文化保护的设计,一个是控规的课程设计“黄沙坪的保护与更新”,而另一个正是这学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的课程设计“长沙西湖桥地区的老城保护与更新”,这两个设计有很大的差别,前者只是一条街的概念,还没有形成街区的感觉,且其所处位置也较为偏僻,而后者却不同,它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块,是长沙城市老城区的一部分,见证着城市的演进与变迁。在此,我想就我们所参与到的“长沙西湖桥地区的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为例,说说我自己对于历史文化保护的理解和看法。
1前期调查与问题的发现
前期调查对于我们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设计项目的理解和对现状问题的发现。在进行该设计之前,我们曾去过五六次该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数据统计,并且在设计的同时,遇到问题后又及时的再进行实地考察。
长沙虽是第一批选人历史文化保护名城名单中的城市,但其所存的历史文物、历史景点、历史建筑等实在是少之又少,而且几乎都是不成规模的,以点状形式散落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再加之长沙的民居也并非如北京的四合院、广州的竹筒屋、陕西的窑洞、江西和安徽的徽派民居来的那么典型,因此,可以说长沙的老城区是较为平淡的。同时,它又具备许多老城区所都具备的问题:
(1)建筑密度大,房屋密集,采光与通风条件差。
(2)人均建筑面积小,有的十几口人才只有一间30一40mz的房子。
(3)配套设施缺乏,这不仅仅体现在街区的一些服务设施缺乏,如银行、邮政、信用社等缺乏,更重要的是几乎大部分的房子都不具备自己的卫生间,有的甚至连厨房都没有。
(4)人口结构不断变化,导致邻里交往减少,人情淡薄。由于居住条件较差,原来居住在长沙老城区的,土生土长的长沙本地人许多都外迁了,同时有许多从外地来打工的人因为租金便宜而大量入住在老城区,导致人口结构复杂,并且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5)建筑风貌较差。这一点对于长沙老城区来说应该是个特例1938年的文夕大火,使长沙老城区的很多地方都被烧毁。之后,当地居民的不断重建、改建以及胡乱搭建导致风貌破坏严重。
(6)居民的文化生活几乎为零。从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可知,当地居民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生活,除了每天傍晚时分的的社区广播以及特定时间内的一些社区歌唱及秧歌表演外,就只是平常大家聚集到湘江边打牌、下棋、聊天等。由此可见,长沙文化的流失的情况严重。
(7)居民收入较低,就业情况较差。
2相关历史资源的发掘
2.1长沙地名及街巷功能的挖掘
长沙地名之丰富是在漫长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更替、代谢而逐步形成的,其地名非常具有特色,且可识别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命名规律:比如有以地理环境为名,以古迹、史迹命名,以风土人情命名的以及以数字命名的其他命名方式。
长沙地名是长沙专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浓缩了长沙人民对其居住环境的认知和分类,而且还蕴涵了长沙社会的大量人文景观和长沙与其他经济文化交往的历史信息。地名是历史文化的累积物,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名必然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文化特点。因此,从长沙的地名,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的东西,比如该块土地上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社会功能、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内容。
从该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我们的保护范围内,有些街道是具备一定的历史功能的,同时,还有一些街道是以伦理道德为命题依据的,如孝友里、德厚里等等。
2。2长沙市的历史民俗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的挖掘
长沙市的历史文化系统构成要素主要有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人工环境三大类。自然环境中的特产一类有:谷山米、湘绣、臭豆腐、花炮、北山梅、豆鼓、董同兴的刀剪、劳九芝堂的药、高桥银峰、谷墉鲤、河西湘粉、猫头笋、灰汤鸭;文化环境中的风俗节气一类有:春节、元宵灯火、中和节、花朝节、三月三、四月八、端午竞舟、六月六、七月七、中秋节、重阳节、十一祭祖、腊八煮粥;民间工艺一类有:湘绣、花炮、陶瓷、石雕、谷山砚、棕编、剪纸、刀剪;名肴佳点一类有:火宫殿的臭豆腐,九如斋糕点,德圆包子,组庵鱼翅,柳德芳汤圆,徐长兴清真烤鸭,和记米粉,杨裕兴的面食,甘长顺、面粉、冬瓜糖、糖姜片、焦切、刀豆花、豆鼓、茵饼、乔饼、砂仁糕;乡土艺术一类有:花鼓戏、湘剧、长沙道情——《龙舞》、《狮舞》、《地花鼓》、《蚌舞》等等。这些文化特色对于老城区功能的置换起着一个引导作用
3规划思想的提出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如何给老城区找到合适的文化内涵,对单一的居住功能进行置换,激活老城区发展的生命力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3.1规划地块的功能定位
该规划地块西临湘江,东接黄兴路步行街,北边以著名的小吃街——坡字街为界,中间还横跨一条人民路,因此可根据其周边效应得出其本身所具备的特征有:
(1)“补充效应”——从而获得某种商业的“溢出效应”。步行街与坡子街都能为其营造这样一种效应。因此,该规划区应提供一些静态的,放松的休息环境,有小吃,酣饮,浅酌的曲艺场馆,有调人品位、大饱眼福的湘剧欣赏空间,等等。
(2)“阴影效应”——提供静态的,具有休闲调剂功能的场所和环境。来达到“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的效果。
(3)“过道效应”——规划区处于天心阁与岳麓山的中问,黄兴路步行街与湘江的中间,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
3.2规划模式的提出
将规划的地块划分为若干个面积不均匀的小单元,引入邻里单位发展模式,组织居民的日常生活,营造居民的交流空间,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发展民俗文化产业。
以街为骨架——发展商业(即店铺密集分布),串联各邻里单位。
以巷为神经——组织带动地区发展活力的文化产业,巷由街连接,嵌入邻里单元之中。
这一模式是从长沙在宋代所发展形成的市街格局所演变而来的,宋代时期市街格局的主要内容是:沿河街道以仓库货栈为主,正街以商铺为主,边街则以居住建筑和手工作坊为主,与此同时,我们更是引进了国外旧城改造较新的理念——以邻里为基本单元来进行保护与更新的规划设计。但同时,我们在做设计时对邻里单位的主题选取出现了一定的分歧。
分歧一:以时间为线索,以长沙在过去的每个时期内所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及其相关产业为邻里单位的主题进行发展,挖掘当地每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增添每个时期所缺失的历史建筑模式,赋以当时的民俗风情,以一种叙事的手法,让城市文脉通过建筑的历时特征呈现出来,以此来弥补1938年文夕大火所带来的长沙历史文化的空缺。
分歧二:以民俗文化产业或是长沙的特色产业为主题,分单位发展,从而为老城人们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带动老城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传承与发展长沙的地方文化作出贡献。
经过小组讨论后,最终选择了以文化产业为主题的发展模式,是因为分歧二的实施可能性和经济可行性与分歧一相比都较好。虽然分歧一看起来是较为新颖,但实施起来有破坏旧城原真性的嫌疑,而且在资料的挖掘上有较大的难度,同时,由于街道格局的不断变化,要恢复历史较远时期的风貌,难度较大,并且会导致大量的拆迁工程,这是政府与人们都难以承担的。
3.3规划思想的深入
将城市的多样性概念引入到旧城更新的规划设计当中去。简·雅各布斯在其作品《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到,城市多样性所必须的四种情况:
(1)混合的基本功用——分散人们出行的时问;
(2)小的街块——增加街道的数量和面积,增加人们接触的机会;
(3)不同年代的房子——满足经济能力不同的功用的需求;
篇4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张 炜(1959―),男,西南财经大学西部经济研究中心(成都,610074),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旅游经济。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并经法定程序获得政权机关核准公布的城市。[1]这些名城一般具有文化底蕴厚重、文明传承久远,历史意义重大,经济根基深、风貌独特等基本特征。我国现有古都类、传统建筑风貌类、风景名胜类、民族及地方特色类,近代史迹类、特殊职能类、一般古迹类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百余座,并且,还有一大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些名城还是世界文化遗产。它们像灿烂的群星分布在广阔的国土空间上,是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的成就结晶和标志。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历史文化名城是社会生产力和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载体。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蕴涵着自然、民族、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历史积淀,有丰富和不可替代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在推动我国社会发展中,历史文化名城一直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怎样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名城资源,促进名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要研究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正制约着名城可持续发展。随着对外开放,名城的重要价值和特殊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城市政府普遍增强了名城意识,重视利用名城资源和品牌,推动经济开放和发展;加大了名城的基础设施和旧城改造、环境改造、提高了城市现代化水平;加强了名城保护规划和名城的文物、历史建筑、传统文化保护与管理工作。名城的发展焕发了青春和活力,推动了我国经济文化对外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城市经济效益,增强了城市竞争力。由于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快速发展时期,名城经济建设和名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仍然存在各种矛盾和问题。[2]
(1)一些城市管理者只重视名城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的经济价值,急功近利地追求狭义的经济效益。致使只重视名城的经济功能打造,强化名城资源的经济开发,无视名城的社会文化等功能的重要性,破坏了名城历史文化遗产。
(2)一些地方由于片面追求城市化发展速度,重视名城的经营,忽视名城历史文化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工业、商业区开发,名目繁多的各种项目开发,重复建设,导致名城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形态、传统建筑风貌和景观发生了空前剧变,城市环境恶化。
(3)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战略、城市规划设计脱离实际。城市定位不准、发展方向不明,建设项目和内容盲目攀高求洋。同时规划控制缺乏力度,土地利用和建设规模一再扩张,随意拆迁,在历史文化街区上拆除传统建筑和真文物,大造人造景观和假文物;投资巨量却缺乏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4)名城保护资金短缺,投资体制僵化、投资渠道单一。名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资金、技术、人力投入不够。致使一些文物濒临毁灭,“古城风貌”所剩无几,历史神韵荡然无存。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的和问题,有多样而复杂的主客观原因。而名城保护与建设中过程中,没有贯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或者名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缺失,不能不讲是一个深层次的根源。传统的名城保护理念,主要是一种静态的观念,重点是加强名城的历史遗存、历史文化区、历史文化传统、城市环境等方面的保护。无疑,名城历史文化层面的保护是重要的。问题是,在现实中,单纯的保护措施常常由于文化保护与名城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矛盾,而难以有效实施,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市场条件下,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对名城资源环境的破坏。事实证明,单一的名城历史文化保护理念是一种被动,消极的静态保护理念,难以彻底遏制种种不合理的名城资源利用行为。名城的形成是历史、自然、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空间上是一个自然、生态、经济文化相互关联的整体开放性系统,历史文化只是城市系统构成的一部分。将历史文化从名城整体演变和运动中,独立出来孤立地进行保护,事实上是很困难的。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的是名城资源开发需要,应不危及子孙后代的利益,名城开发与保护应在名城发展过程中去实现,只有构筑起名城的资源环境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关系,才能增强名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其可持续发展。为此,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措施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态建设,推进名城整体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1.名城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城市管理和建设者要克服单纯的经济人理性,应将经济理性与人文、生态理性结合起来。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人,本质是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这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城市建设要有利于人的发展、应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特别是人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文化、生态和谐协调发展。应把握名城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建设优美和适合人的生产、生活、交往、居住的城市环境,建设优质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提供公园绿地、休闲等空间产品;建设和提供城市公共服务产品;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名城特色的科技、经济文化产业;将历史文化和环境保护融入城市发展过程中,获得名城在“提高人的生活品质意义”上的城市宜人化发展,即名城整体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2.推动名城经济持续发展。我国许多名城经济区位优越,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市场中心,辐射面广,经济根基深远。优化名城经济和产业结构,合理发展名城的产业经济、特色经济、旅游经济、文化经济、住宅经济、信息经济、服务经济等,建立起名城持续发展的产业经济体系。名城经济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等发展,有利于增强名城经济实力,加大名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经济、技术投入,进而提高名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推动名城文化持续发展。名城历史文化传承久远,积淀深厚,是名城独具特色的根源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在对外开放中加强文化交流推动名城文化积累和发展。在城市开发中,准确的城市定位是保持名城个性特色,持续发展的关键。城市定位主要决定于城市文化,深入研究名城文化,合理确定城市定位,明确名城特色和发展方向,延续城市文化特征,吸收新的现代文化发展内容,不断丰富名城文化内涵,才能强化名城发展能力,增强城市发展的文化力是名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4.推动名城生态持续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一般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城市环境是名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加强名城环境治理、保护自然生态、文化生态资源,促进名城资源持续发展,是名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名城发展生态条件,应加强名城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建设应尊重城市生态平衡规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治理城市污染,建筑物、构筑物、市政工程、公共工程、生产项目等应按城市规划和功能分区要求合理分布;形成名城良好的生态循环关系和生态环境景观。[3]
(二)深化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规划研究,促进名城可持续发展
1.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应坚持以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为基本原则。通过城市规划应形成城市特色和发展方向,优化城市功能;优化调整城市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城市用地结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结构、统筹安排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建设项目。提升城市综合发展效益,应将名城可持发展贯穿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
2.科学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名城保护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主要是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内容,特别是历史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地区和文物保护内容的具体化。[4]保护规划应坚持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观点,应深入分析城市演变过程和发展特点。把握名城历史文化遗存的内容,分布等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保护原则和重点。应该按名城持续发展的要求,注意对城市传统文化发掘与继承,将文化保护列入城市发展过程中进行研究,名城历史文化保护措施要与城市持续发展措施相结合,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对城市建设应有明确控制要求,同时又要同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保护与发展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名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3.强化名城城市规划编制的实施和管理,名城保护规划应有公众参与过程。名城管理保护部门应强化规划控制和管理,履行管理职能,同时在名城保护中应发挥城市居民、公众参与作用,将政府和公众的力量结合起来,共同参与到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去。
(三)创新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投资机制,促进名城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名城的历史文化保护、历史遗迹、实物遗存的抢救;各种历史地段、传统文化风貌的街区、住宅维护;在城市发展史上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建筑,独特的城市景观、民间艺术、文化等的保护与发展皆需要大量的投入。资金缺乏和来源渠道单一,已成为名城文化保护发展的瓶颈制约的因素。致使由于资金、技术、人力等投入的短缺,影响到可持续发展。应创新名城投资体制、构造新的历史文化保护发展的投资机制,应发挥政府、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金融集团、私人等投资主体的作用。在名城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发展中,应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格局。各投资主体,投资于名城保护的行为,只要符合国家法规和政策,符合城市保护规划要求,自身能形成风险―收益均衡机制,政府有关方面应该给予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应尽快建立政府财政“名城保护基金”,采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项目融资、吸收社会捐款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加大对名城保护投入,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
(四)制定和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应通过立法及其执行作为保障,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具体法规。《文物保护法》中有关文物、建筑古迹等的保护条款,多是博物馆式保存的要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求缺乏严格的法律规范,《城市规划法》中也仅有:编制城市规划应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的字样。目前,在城市开发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旧城改造中,各种城市历史文化遗址、建筑街区、文物等的破坏得不到遏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法律依据。
1.要根据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特征与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加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立法工作。可研究和制定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各省市(区)相应制定和出台地方性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确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依法保护的法律基础。
2.应加强系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的立法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一的法规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目的的实现不能提供足够的保障,而需要从城市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来规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的行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3.要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建设发展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和增加相应的法律保护条款,保证有关法律有合理的框架和足够的覆盖面。
4.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执法工作。严格执法、依法保护、依法规划和建设,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发展中,只有违法必究,才能有效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木基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3(5).
[2]汪洪涛.略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J].东南大学学报,2002(3).
篇5
[关键词]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对策
[作者简介]刘长英,北海职业学院旅游商贸系,硕士,研究方向:文化旅游,广西北海,536000
[中图分类号] F59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1-0090-0003
广西保存了许多文物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城市,先后有桂林、柳州、北海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文化名城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某一时代或几个时期的历史风貌或民族特色,映射出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文化传承和人文理念,是人类文明的缩影和结晶。
一、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广西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业的发展并不协调,区域性的横向联系薄弱,旅游热点没有导入腹地,旅游内容无法与名城的文化传统相融合,未能充分发挥名城在发展旅游业中的优势,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显著特色,名城的品牌优势无从发挥。与邻近的云南、湖南、四川等省市相比,广西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仍处于劣势。具体而言,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保护严重不足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通常包括城市周围及内部的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特殊的物质形态、城市历史发展中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以及诸如独特节日习俗等历史文化的人文表达方式。由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一些名城旅游开发不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没有充分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使名城的传统文化风貌特色正逐渐失去。例如北海的廉州府学,设置于唐、宋之间,是府一级的教育管理机构,内设崇圣殿、大成殿、名宦祠、七贤太守祠、三贤祠、乡贤祠等,岁时祭祀。可如今的千年廉州府学已败落成了一个杂货场,大成殿变成了军粮供应站,崇圣殿被租作仓库,其他部分也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有卖彩票的,有卖米面的、有卖冰淇淋的、有卖钟表的,有修理铺,还有摆衣摊、开幼托的。
(二)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
由于宣传开发的相对滞后,广西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与历史意义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譬如桂林,旅游者的首要形象感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而作为老牌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感知度较低,很少有旅游者会联想到桂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如北海,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湮没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老城的骑楼、民的风情民俗等日益被城市化的趋同化所取代,其所承载的繁荣的近代中国沿海社会经济文化已经很难再寻。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不光是维护几个街区,它涉及到认知、挖掘、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各个方面,体现的是城市整体素质和品味。
(三)广西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定位不够明确
广西的历史文化名城虽然文物古迹众多,但比较分散零碎,未能形成整体的系列旅游产品,普遍缺乏鲜明的文化个性和旅游主题,使旅游者对名城的印象只停留在“量”的丰富上,而未能升华到“质”的认识上,无法让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与情感上的共鸣。桂林具有完善的文化体系,悠久的历史渊源,但桂林名城旅游的主题形象并不是很明显,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表现不突出、文脉特色不鲜明,名城旅游形象不够明确。
二、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理念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不仅有利于弘扬广西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同时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广西应该以怎样的理念来指导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呢?
(一)有效的资源保护与适度的旅游开发相结合
历史文化名城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代表性城市,同时又是极为脆弱的历史文化载体,名城的历史文化生态一旦破坏就无法恢复。因此,保护和复原历史文化名城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中,应将城市整体作为特殊的旅游资源多层次、多方位地加以保护,尽力维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相关历史环境,使其拥有的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不会减小或消失。
从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业的关系来看,历史文化名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是历史文化名城开发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只有有效地保护有价值的东西,才能使旅游开发有本可依;而唯有合理适度的旅游开发,通过努力挖掘名城自身的文化内涵,宣扬和展示其独特的城市精神、性格和气质,保护才有意义。
(二)以体验经济理论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创新基础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旅游者旅游心理和旅游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旅游者参与”和“旅游者与环境的关系”将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体验”的重要环节。在这里,旅游者在体验的同时又参与营造了体验的氛围,而旅游者与环境的关系无论是“吸收”还是“沉浸”都极大地体现了旅游者的主体性和与旅游环境的互动性。个性化服务、人性化体验将逐渐占据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活动的主体。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更多地希望借助旅游进入到异质文化的现实氛围之中,追寻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特色。这就需要旅游企业发挥最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旅游服务为舞台,以旅游商品为道具,将历史文化名城许多无形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有形的旅游产品推向市场,从而为旅游者营造一种难忘的经历。
历史文化资源不能直接等同于旅游资源,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时,要注意调研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与心理倾向,以及其对历史资源的体验深度的期望等等,开发出一些展示性和参与性相结合的旅游项目和文化活动,将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历史文化内涵转变成易识别、易感受、易参与的体验性旅游产品。
(三)坚持和谐理论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活动
和谐理论应用于旅游开发的实践,可以归纳为和谐的开发目标、和谐的经营理念、和谐的旅游环境以及和谐的旅游意识。历史文化名城开发旅游业,会给当地历史文化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其中有积极影响,譬如增进文化交流、促进当地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复兴、促进文化遗迹的整理与保护、增强文化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等;也有消极影响,如传统文化受到外来冲击、传统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和庸俗化、文化遗迹遭到破坏甚至损毁等。和谐理论指导下的旅游开发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将发展旅游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辩证地统一在旅游业的规划蓝图中,在城市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寻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共同发展。
三、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建议和对策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不是单纯开发一种或几种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或几条历史文化旅游线路的问题,而是指如何立足于广西优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结合广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旅游者不仅能感受到广西山水之秀美,还能感受到真正的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悦。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
(一)制定整体联合发展的战略
历史文化名城是广西在人类历史上人文生态的聚集区,要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必须从整体层面进行统一的规划。在宣传促销、产品开发、线路设计、项目布局等方面从全局出发,将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融入到广西旅游区的旅游整体开发当中,加强与区域内各种旅游要素的整合联动,强化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与其他类型旅游整体联合推介营销。具体操作上,通过旅游线路和划定主题旅游功能区进行互补性整合优化开发。同时,加强与自然观光旅游整合,使得人文景观旅游与自然景观旅游有机结合,多元化互动和谐发展。此外,从发展广西区域旅游的视野当中加强与旅游目的地内相关旅游资源的互补开发,把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与开发生态旅游、城市旅游、工农业旅游、休闲度假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型强的旅游产品,增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旅游开发与文化创新相融合
开发旅游,资源是基调,文化是灵魂。只有将静止的自然旅游资源与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才能提升广西旅游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品位,使旅游者能够真正体会到广西不仅有甲天下的山水风光,天下第一滩的滨海胜景,更有可与其媲美的历史文化渊源。事实上,也只有把旅游产业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着力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的旅游价值,努力在推进历史文化与旅游结合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打造像《印象・刘三姐》这样的文化旅游精品,才能为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带来质的提升和丰厚的经济效益。
(三)强化广西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服务与市场营销
在旅游服务和市场营销方面,广西要选择以区域整合和深度合作为特色的政府主导型名城营销模式,积极谋求区域内名城的联合行动,确立共同优惠政策和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完善组织体系,结成旅行社联盟等名城旅游合作组织。在此基础上,加强广西名城旅游整体形象的策划,完善个性化旅游服务体系,提高人性化旅游服务质量,形成强势的旅游软实力。同时,加强旅游宣传促销,进一步推进国际旅游合作,积极开拓国内外中高端旅游客源市场,提高旅游者数量和旅游者消费水平。
广西作为我国沿海沿边的西部旅游大省,在大众化旅游深化阶段,如何构建广西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体系,形成广西特色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强势吸引力,已成为广西旅游业必须突破的瓶颈。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要求我们确立“大旅游”思想、大资源观念和大区域意识,在开发中不但要突出自己有异于其他地方的特色,又要照顾各个方面的整体提高,变景点式开发为区域性开发。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广西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潜力,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黎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的目标模式研究[J].思想战线,2001,(1).
[2]程龙.中外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00,(6).
[3]章牧,林芳.省会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初探[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篇6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九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城市所在地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提出确定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镇、村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确定该镇、村庄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建议。
第十一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在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评价标准,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专家论证,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第十二条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因保护不力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批准机关应当将其列入濒危名单,予以公布,并责成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限期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情况继续恶化,并完善保护制度,加强保护工作。
第三章保护规划
第十三条历史文化名城批准公布后,历史文化名城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批准公布后,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
保护规划应当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批准公布之日起1年内编制完成。
第十四条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
(二)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三)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四)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五)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第十五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村庄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
第十六条保护规划报送审批前,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
保护规划报送审批文件中应当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经听证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第十七条保护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将经依法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
第十九条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保护规划,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第二十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纠正、处理。
第四章保护措施
第二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第二十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人口数量,改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
第二十三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
第二十四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活动;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四)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
第二十五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应当保护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制订保护方案,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一)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活动;
(二)在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
(三)其他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活动。
第二十六条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
第二十七条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
第二十八条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征求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九条审批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建设活动,审批机关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将审批事项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告知利害关系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公示时间不得少于20日。
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公示期间提出,审批机关应当在公示期满后及时举行听证。
第三十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的主要出入口设置标志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
第三十一条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应当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确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和规范设置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订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第三十二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历史建筑设置保护标志,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历史建筑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筑艺术特征、历史特征、建设年代及稀有程度;
(二)建筑的有关技术资料;
(三)建筑的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
(四)建筑的修缮、装饰装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
(五)建筑的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
第三十三条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从保护资金中对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给予补助。
历史建筑有损毁危险,所有权人不具备维护和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第三十四条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历史建筑;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
对历史建筑实施原址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确定保护措施,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因公共利益需要进行建设活动,对历史建筑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本条规定的历史建筑原址保护、迁移、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第三十五条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六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涉及文物保护的,应当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有其他、、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二)未按照法定程序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三)擅自修改保护规划的;
(四)未将批准的保护规划予以公布的。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未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或者未按照法定程序履行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审批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城市、县人民政府因保护不力,导致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被列入濒危名单的,由上级人民政府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的;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的。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50元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
(二)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
(三)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
(四)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
(五)其他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经批准进行上述活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对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构成破坏性影响的,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标志牌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的文物造成损毁的,依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七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篇7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营销;营销包装;“差异”
中图分类号:F59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134-03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城市。迄今,中国已有109座历史文化名城。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面和地下,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做好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对旅游事业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旅游营销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名城分布于全国各省市,其原始选址多位于自然区位条件优越、经济文化发达、交通便利、风光秀丽、易于防守之处,为现代旅游业的开发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历史文化名城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地,在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热点,文化、社会、经济等多元价值业已显现,其中旅游营销功不可没。
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营销规划及意义
(一)旅游营销规划先行
1997年,世界77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及私营团体的代表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通过的《关于旅游业社会影响的马尼拉宣言》中着重指出“旅游发展规划要确保旅游目的地的遗产及其完整性。”尊重社会和文化规范,特别是要尊重当地固有的文化传统。这一点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并不意味着将其冻结,而是要不断地进行“译解”,在开发中进行“诠释”。旅游规划尤为重视维持并发扬历史遗存的使用功能,展示历史文化名城在一定时间跨度内的物质与文化多样性,保持其活力,促进发展和繁荣。在具体操作中应全面规划,将其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与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相结合,逐步整治开发,在设计施工上精工细作,注意保留更多的历史信息,注重景观风貌的保护与开发 [1]。
(二)旅游营销意义
要使历史文化名城发挥其现实的社会、经济意义,实现其历史的、文化的内在价值,旅游营销必不可少,而旅游营销则必须规划先行,规划则必须以保护为前提。旅游规划要注重资源评价和约束分析,尤其是环境容量的研究,合理控制游客数量、游客密度,调节客流量以缓解;缓解对旅游地环境的压力,避免超载而造成对文化环境的破坏。旅游之规划,一定程度上就是让文化符号通过景点呈现在游客面前,让游客在旅游中感受到旅游地的文化魅力。世界旅游组织的《世界旅游报告》指出,在21世纪,旅游市场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文化旅游正以每年10%~20%速度增长,现代旅游已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层次发展[2]。旅游营销规划要善于借势文化营销:即借用电影和电视来宣传文化旅游景点的悠久历史和内涵。此外还得加强主题文化营销,即通过挖掘旅游景点的传统文化内涵和优势,对这一旅游景点进行的主题文化营销。如扬州 “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就根据其所在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每年定期举办一次。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营销包装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打包”营销
历史文化名城的景点都有各自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通过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等的“打包”营销方式潜移默化地体现出来。这种“打包”营销,就是以顾客为中心,一方面,要求市场营销的多项活动密切配合,如设计生产、分配渠道的选择、市场调研等都必须相互配合,成为一个整体;另一方面,整个营销活动必须与企业其他各个部门的活动协调一致。旅游业包括吃、住、行、游、娱、购等方面,是综台服务性行业,客观上要求旅游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紧密合作, “打包”营销颇有必要。对于旅游景点而言,当然也是游客至上,以游客价值最大化为根本出发点,全面突出景点的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不但景观设计开发要符合游客的需要,而且在游客游览和欣赏景观的同时,要以适当的方式将景观隐含的文化价值揭示并传播到游客中去,使游客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景点的价值。如从贵州赤水河到四川宜宾、泸州这个不到200公里的狭长地带,积聚了茅台、五粮液、董酒、泸州老窖、习酒、郎酒等酒业大亨,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最具代表性的中国“酒文化长廊”。如果再配上这一带艳丽的丹霞地貌和碧绿的桫椤竹海,一幅独一无二的酒文化旅游风光就浑然天成。但目前还没有一家旅游公司打“酒文化”旅游的旗号[3]。“打包”营销要求景点的开发设计、经营、管理、营销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并在统一领导下运行。
(二)利用历史文化积淀包装旅游线路
历史街区、历史路段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一般都保存有较多的历史遗存,有较完整的环境风貌,能够相对全面地表达城市的历史文化信息,展示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和文化特色。不同的历史街区和历史路段,其旅游线路设计还可选择不同的游览方式。如北京的“胡同游”采用黄包车作为游览工具,穿行于胡同巷陌之中,别有一番风情;而黄山屯溪老街改造为步行街后,让游客可以随心所欲地漫步在街头,领略皖南民间风情[4]。另外,旅游线路设计不但要重视物质层面的景观利用,而且要重视非物质开发,如平遥的晋商文化、皖南的徽商文化、北京的胡同文化,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来引导游客,让游客去寻找一种历史的真实,体现历史的积淀。
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营销以“差异”竞争取胜
(一)旅游营销中注重文化的“差异”营销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文化,感受文化差异,探索文化,体验文化是旅游营销取胜永恒的动力。旅游文化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立足点和灵魂,亦是旅游产品竞争的底蕴所在。
1.历史文化内涵。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成为东方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体系。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就是来看看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周口店、孔夫子、兵马俑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它为中国旅游企业跨文化营销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对于国际游客来讲,中国的历史文化内涵尤具吸引力。
2.文学审美内涵。古代众多的文人骚客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的优秀文学作品。李白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两千五百年的文明积淀透发出迷人魅力。古运河横贯扬城,杜牧、秦观……多少风流人物留迹维扬。扬州是一幅历史长卷,踏进绿杨城郭,眼前是清风、细柳、明月、绿水,有的是一种宁静的清新。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历代无数诗词吟咏、题记、楹联等文学作品交相辉映,人文与美景融为一体,由此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文化氛围。旅游风景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及宣传包装应该着力于渲染强化这种文化氛围。引发其审美思维,使其达到情景交融的最高审美境界。
3.宗教文化内涵。中国的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无论是本土的道教,还是外传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包含了内容各异、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一些石窟石刻以及寺庙等旅游景点应该对自身宗教文化进行深层次挖掘,配备文字或优秀导游员对其内涵进行解释。让游客领会到宗教文化的独特,争取到更多的回头客[5]。
(二)时空关系的“差异”营销
旅游市场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和要素众多,其中,时间、空间和关系三个核心要素影响着整个营销系统的结构和效率。
1.时间方面的“差异”营销。充足的时间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前提。不同行业、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阶段的旅游者对出游时间的选择存在差异性。这就要求旅游营销者必须针对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时段采取不同的营销对策。旅游产品也要有时间上的考虑。首先,旅游资源的时间属性明显,尤其是自然资源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四季变化不同,适游期长短不一。譬如四五月份是游览江南美景的最佳时期;冬季可以到哈尔滨等北部城市看冬天景观,参与冰雕、滑雪等项目,还可以到海南度假;夏季可以到大连、青岛海滨度假等等。其次,旅游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客观存在的旅游资源的时限,还必须考虑旅游产品最佳的市场接受时间。譬如通过人工技术延长花卉城市的旅游周期;旅游目的地日间活动和夜间活动的搭配设计等。营销决策更要考虑时间因素。时间在营销决策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信息传递的时间效率、营销计划周期的选择上。首先,营销决策是建立在充分的营销调研和信息收集基础上的,伴随着营销规划和分析、营销战略选择、营销组合制定、营销计划实施和反馈等时间序列过程,信息贯穿始终。信息除了准确、可靠外,最重要的就是时间效用性强和适应时机。再次,旅游营销计划的周期长短和营销时机的选择,直接关系着营销成本的控制、营销的最终效果。譬如,在经过了“绝版三峡游”和“告别三峡游”的市场促销后,没有适时地提出“新三峡,新体验,新感受”的营销攻势,从而导致了“告别三峡游”后几年市场的持续冷淡[6]。
2.空间方面的“差异”营销。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有差异。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要素组合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就中国自然旅游资源而言,形成了东部以调和型为主,西部以矛盾型为主,“南秀北雄”的空间特征形态。如长江流域及“杏花春雨江南”的阴柔之美,包括西南的灵秀之美,华南的华丽之美;黄河流域及“骏马西风冀北”的阳刚之美,包括中原的雄壮之美,东北的粗犷之美。如人们都喜欢异地购买旅游纪念品。现在,不少旅游纪念品在全国各地都能买到。旅游者之所以不愿在自己家门口购买,而要不怕麻烦、不怕劳累地在产品生产地购买,其原因就在于异地购物的吸引力。异地购物冲动的产生,源于旅游者认为自己购买的不仅是一个商品,而且是负载了当地文化及旅游所获得的愉悦和的宝物。一个或许到处都可以买到的工艺品,在旅游者的眼中,它成了凝聚景区文化和纪念愉快旅游的载体,具有了十分特殊的意义[7]。中国旅游者旅游空间形态总体以线型为主、向点式纵深。传统“走马观花”式的线型条状、环状开始向尽事区域内部资源的纵向空间延伸转变。游客的空间行为形态不仅是单一的线型回路,开始转向核心节点的纵向深化,最终形成一种立体网状结构,其中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差异”营销若做得好,可大大增加其历史、文化的内在价值。
3.关系方面的“差异”营销。消费者、经营者、管理者相互之间构成旅游营销的关系,各自从自身出发,均有各自的需求和预期。消费者、旅游消费者,即旅游者,是催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原动力,也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产品的设计和营销都围绕旅游者来展开,食、住、行、游、购、娱等产品的提供都是以旅游者满意为目标,并且旅游者也参与旅游产品的生产,在旅游活动中处于关系网络的中心。经营者。旅游经营者包括所有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关系主体,如旅游供应商、旅游商、旅游批发商、旅游分销商等,包括交通、饭店、旅行社、景点景区、餐饮、旅游商品、娱乐等。以旅游经营者为中心的关系网络主要包括经营者之间的关系、经营者与旅游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经营者与行业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管理者:这里的旅游管理者主要指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政府主导型旅游产业的发展在中国是符合国情的,政府管理者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既管理,也服务。旅游管理者制定行业发展规范,规范行业市场环境,扶持旅游企业发展,研究旅游业发展状态,协调旅游经营者之间、旅游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调查、统计行业数据,预测行业发展趋势,提供安全保障系统。以及与国外相关组织交流、合作等。各级旅游局要处理好与文化部门、土地部门、交通部门、城建部门等旅游相关管理部门的关系,避免多头管理、条块分割。
综合分析时间、空间、关系三大要素对旅游市场营销的作用机理出发,充分考虑各个要素在时间、空间、关系三个维度上的“差异”定位,从而制定有效的旅游经济活动规划,以满足旅游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旅游“差异”营销通过对旅游需求和旅游产品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对应分析。对旅游市场供求关系进行深刻量度,从而在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和分销渠道上进行准确定位[6]。针对“差异”,各取所需,采取不同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提高旅游营销的组织效率和科学程度。
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每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都是独特的,具有各自的特征。在实际营销中,应坚定不移地贯彻保护为主的开发营销原则,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的原生旅游资源,并在此基础上,以名牌战略创造历史文化名城良好的旅游形象,保持活力,促进它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林,王驻.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8,(3):37-39.
[2]李晶.后工业化时代旅游营销模式初探[J].商场现代化: 中旬刊,2007,(8):119.
[3]姚航.旅游营销要打“文化牌”[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5.
[4]甘萌雨,张捷.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2):119.
[5]刘婧,靳俊喜.旅游经典景区营销策略[J].企业研究,2007,(2):58.
篇8
1 历史文化名城需要法律保护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在大拆大建,用大都市、大发展的思路改变城市的面貌,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也不例外。在有些城市老城区全面进行更新改造的过程中,一些历史街区边规划、边招商、边拆迁,面对当地居民和文物保护专家的质疑和抗争,规划一变再变,寻求建设与保护的平衡,有的项目规划通过后,确定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筑已悄然无踪。有些老城区在改造项目立项后六七年甚至十年因保护与建设规划未确定,一直无法动工,致使原需保护的文物与历史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令人十分痛心。
用大建设、的思维方式进行老城区改造,只能是大成本、大破坏的结局。长期以来,这些大规模破坏历史环境、历史建筑的现象尽管受到社会各界和民间组织的质疑和谴责,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制止,一方面是部分地方政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另一方面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相关法规还不健全,文物保护法也不完善,对历史名城、历史环境、历史建筑保护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对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我认为应该用保护改善为主的方式,不能用更新改造为主的方式,更不能用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方式。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历史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体系,使历史名城建设有法可依,历史环境、历史建筑能够真正受到法律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规划应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必须保护城市的风貌,包括建筑风格、生活环境、风俗民情等,以调整改善为主,把历史环境、历史文化的整体保护作为重要内容。在历史街区的新建筑要尊重历史环境和历史建筑,和谐共存,城市规划要对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负责,更要向城市的居民和未来负责。这些保护与建设的规范和要求需要尽快立法解决,依靠道德自律,缺乏约束力,靠不住。
文物保护工程也需要法律法规来规范。近年来破坏文物、破坏历史建筑的事屡见不鲜、屡禁不止。有些工程打着保护的旗号,任意选择施工队伍,任意改变建筑原状;有些工程打着复古的招牌,拆真古董、造假古董,无中生有、画蛇添足;有些国家级文物保护工程中标单位没有文物保护资质等等,这些充分说明文物与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市场存在许多违法违纪问题。如果不能用法制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破坏、修坏文物和历史建筑的行为就不会停止。文物保护法需进一步明确规范招投标行为,对违法、违规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建立问责制。
2 实行专业管理、建立登录制度
我国目前对文物与历史建筑的管理是文化部门,国家有文物局,有些省设文物局,大城市设文物处,中小城市设文物科,现有的政府各级文物保护机构不论是管理权限还是保护力度都是有限的,现行的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与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身份是不相称的。
从这些年文物与历史建筑保护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来看,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在城市建设和规划方面应有专业保护的决策权与管理权。一些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规划建设是以规划部门为主,按《国务院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应由规划部门与文化部门共同负责,但实际操作上往往不是保护先行,而是规划先行,规划做好、定好了再征求文化部门的意见,在建设先入为主的前提下,对保护作些相应的调整。这个程序不是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应立足于保护先行,先由文化部门提出保护范围内容和要求,再由规划部门做规划。文化部门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应提高到一个能直接参与城市建设规划决策的地位。历史文化名城要有独立常设的名城保护委员会,对城市保护与建设有决策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项重要工作,应由行政首长亲自负责。
有些历史文化名城,为了改变老城区的面貌,除了受法律保护的文物外,其他什么都能拆。在一些地方官员眼里,除了文物有《文物法》保护,历史建筑不受法律约束,破坏有保留价值但未列入保护名单的历史建筑成本很低,拆除了也不会有严重的后果。这与我们文物保护法及相关的法律不健全、长期保护意识宣传不到位有很大关系。二00八年国务院关于《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历史建筑保护有了明确的定义和要求,第四十七条“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这一条虽然对历史建筑作了定义,但确定的程序没有以专业部门为主,公布的时间没有期限,都是由政府行政决定,没有充分体现专业管理和民众参与,使保护历史建筑缺乏依据和支持。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虽然早已进行过文物普查登记,但由于信息不透明,迟迟不公布,为在城市改造中破坏历史建筑、历史环境埋下了伏笔。为此,许多专业人士建议首先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推广和完善文物登录制度。根据文物普查成果,由文化部门牵头组织由专业人士民意代表参与,共同确定文物与历史建筑,及时向社会公开登录信息,让全社会都能参与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监督。
3 建立历史名城基金保障制度
文物与历史建筑的保护资金投入不足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对文物的保护资金,无论从筹集投入还是运作方面都十分薄弱,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资金保障制度差距很大。我国对文保单位的保护与修缮费用,国家只提供少部分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地方政府主要从基本建设筹集资金,房屋维修费专项拨款,有些是由文物使用单位自筹资金。国家、地方政府投入有限,许多文物虽列为国家级文物、世界文化遗产,但长期不受重视,没有资金保障得不到保护与维修,导致逐年自然损坏。未列入文物的历史建筑就更不用说了。
资金保障制度是一些国家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资金保障制度。如日本保护经费是以补助金贷款和公用事业费为主,补助金由国家和政府提供的专项财政拨款,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日本文物保护事业费用占文化部门总预算3/4之多,各地文物保护费用约50%来自国家拨款。日本政府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对历史文化遗产相关的固定资产税、遗产税及城市规划税等税收实行免税。英国文化遗产保护费用一半以上也是由国家拨款,全英6000多个历史建筑保护区有2000多个由国家资助,其余主要由地方政府提供资金补助,如果私人房产无力进行历史建筑维护,地方政府可通过协商购置私人房产并向国家提出购房补助申请。英国采用经济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业主对历史建筑进行维修。据我所知我国只有北京有民族建筑研究会,文物基金会,但我们从未感受到文物与历史建筑保护基金的大力支持,只是每年开会时北京上述二个社会组织和我们有联系。
篇9
关键词:城市;传统文化;自然
历史文化名城体系的确立给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式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明确和丰富了以文化内涵为中心的建设概念。了解城市的历史不只是博物馆里的特殊时刻,让"围"起来的历史"流"入公共生活,让历史走出庄重玻璃盒子,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不经意的一瞥,让地方的人情世故,当地人习以为常的五味六觉成为历史的名城的一部分。
一?城市建设新的模式和思维方式
1982年以前,尽管我国事实上已经存在着数以百计的古城,并保存着大量的古文化遗址、优秀的古建筑和非常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但由于没有将其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部门仅限于文物管理部门,还不能影响和干预城市建设的总方针,难以形成系统。历史文化名城体系确立之后,城市建设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和思维方式,以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保护和弘扬为基点来开发、建设城市,即从文化角度研究城市的生长过程,比单纯地从物质计划原则来规划、建设城市,增加了深层次的、更有益于拓展人类文明成果的精神内涵。
1. 城市建设的文化主体
人们通过对名城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更为深入地认识了城市的本质。而在此之前,城市的主题文化很不明确,文化古迹、古建筑未被作为重要的城市特色构件提到一个相应的重要地位上来,更谈不上要以此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使城市出现了趋同现象。历史文化名城概念的提出,使这些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找到了拓展新城市空间的途径。这一途径使城市的环境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越。西安以“唐城”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主题,“三唐工程”、环城公园、钟鼓楼广场等重大建设项目既继承了传统文化,又形成了文化意义上的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价值升华;首都北京,尽管建筑界对它的新建筑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尖税的批评,但就单体建筑而言,近年来在保护古都风貌的总原则下还是涌现了不少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使那些企图以“现代化”的名义大肆进行“建设性破坏”的房地产商受到了某些限制和制约。
“历史文化名城”概念的引入,不仅在全国范围内保护了一大批极其优秀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乡、名村,而且也使许多中小城市从建设方式的困惑中走出来,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明确了城市建设应从对传统文化内涵的保护和发掘出发的原则,从而在街道风貌、建筑形象的塑造上找到了一条可持续深入研究的正确途径。如河南安阳,以“殷商文化”为名城规划建设的主题,在建筑创作、雕塑、壁画与环境艺术等方面,都在寻找“殷商文化”研究与城市建设的结合点。这种寻找无论是在文化史研究上,还是在实用技术美学上,都将成为一个新的转折点。
2. 城市发展的预见性、前瞻性
城市规划人的关键是表现在预见性方面。许多危机都是由决策之初埋下的隐患引起的,都是可预见的,只因出于行政干预或者出于私心,决策者就丧失了预见力。预见、预测是规划师最重要的思维中心。城市建设的每个步骤都将成为日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伏笔”。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名城里,当决定将第一幢高层建筑矗立在传统民居聚集区时,规划师应该立刻深思,旧城的恶性循环是否将由此开始;当重要设施选址之初,规划师的职责就是迅速判断这一选址伴随而来的是影响了哪些城市职能,甚至完全改变了城市的哪些运行方式。例如: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广场的扩建——扩建的原因是交通的阻塞严重,在原有的基础稍作加宽,随后马路两旁的建筑完成,结果是不到十年的时间交通阻塞的现象比原有的扩建前更严重,可能若干年后又要再次扩建,可以说周边建筑均要拆除。因此,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必须是慎之又慎的,而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结论,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是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应该汲取的真理。
而且,我们对城市发展的规律并没有完全认识,许多信息并没有全部被破译或识别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与历史文化名城有关的决策就要更加谨慎。例如,苏州具有水网与路网相叠加的城市结构体系,我们是否已经弄清了这一历史成因的全部信息呢?大量地填河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至今并没有一份完整的、详尽的论证报告。这些问题亟待领导者和规划专家们一道审慎地去研究,必要时还要进行科学模拟实验。只有认真地探讨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每一细节,并具有英明的远见,才能使名城建设真正走向科学的、量化的正轨。
二?新城建设与旧城保护,并非截然对立
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过程中必定形成了某种文化意义上的结构逻辑性,并将其反映在城市格局和建筑空间上。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应传承、拓展这些历史结构逻辑和文化体系。
在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的平遥,记者曾问几位年轻人:“平遥在古城边上建设了新城,有不少很现代的建筑,为什么古城内不这么做?”年轻人答:“古城里面盖新楼,就破坏了,就不是平遥了。”“难道平遥就不发展了?”年轻人答:“平遥这么大,要发展,完全可以到古城外面发展。”年轻人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个基本常识:要做好名城的保护工作,就必须在城市规划上做到新旧分开、新旧两利,而不是新旧叠加、新旧矛盾。 可是,环顾国内各大历史文化名城,许多城市的规划都是以旧城为核心,向四周蔓延发展的。以历史古城开封为例,在建筑、文化等多方面均具有参考性,但是自从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城市内大兴土木,拓宽街道,把历史留给我们的宝库二十年内基本上翻盖一新,许多市民骄傲的说我们已经搬进新式楼房了,换言之,开封的旅游价值是与日剧下,现在可参观的大多是后建内容,古城的保护并不会阻碍城市的发展,但由于城市规划单一以古城为市中心区,又将城市的主要功能不断向中心区集中,使得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愈发尖锐。
三?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位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便是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大观园很好的利用了山、水、植物的构建,使之虽为人工却融于天然。例:青岛之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固然与它濒临大海有重要关系,但不可忽视,青岛的建筑非常有特色,且与大海构成和谐。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大片有特色的建筑群,有几条有特色的景观大道,这个城市就不谈不上美,当然也谈不上乐居。
四?开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新局面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如火如荼,但新的理论和发展模式却从来没有明确地被提出过,更没有被广泛的传播、从目前我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看,反映出来的并不全是经济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文化素质方面的问题。例如,首都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可是从破坏城市总体格局和文物保护单位,到不断增加首都不该有的职能从而造成人口的爆炸……哪一个问题的本质不是文化问题呢?!这种有文化和没文化、高层次文化与低层次文化、真文化与假文化的斗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如果能够认真地考虑一下梁思成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对保护北京城的意见;如果不拆除北京城墙而另外建一个新北京城;如果北京不过多地把所有的中心职能都集中起来……现在保护这座名城就容易得多。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决策部门的文化意识、知识水准。
反思一下近代中国,文化扭曲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中反映得更为突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是所有真理中最浅显的一个,可是一遇到具体需要保护文化古迹时,要向一些名城的主管单位说明这一基本道理却十分艰难。事实证明,宣传民族文化的意义、宣传保护古建筑和一切古文化遗产的意义,仍然是今后一个重要的、长期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余谋昌. 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M].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
篇10
论文关键词:城市,现代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城市发展了,但我国原来非常富有特色的城市、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逐渐地失去了记忆,干百个城市差异越来越少,面貌却越来越趋同。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城市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普遍追求的目标。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保留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因此,保护城市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应是城市规划的任务之一。
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
城市经济越发达,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越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越显重要。因为城市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城市出现的时候,正是人类文明的曙光升起的时候。城市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文化产品。城市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人文创新的引导,离不开文化繁荣。现代城市是现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聚集地,它的本质即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城市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个没有品位的城市,不可能生存发展和持久的。文化足进步的动力,是历史的积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可以再现前人、前朝或远古的民情风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自然风情。是在更高层面上展现出人类生活的文明,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文化。所谓特色,就是个性。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内涵和外在表现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城市的危机在于趋同化,失去个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内涵的重要集中表现。可以表现独特的城市民俗风情,传统的文化痕迹,富有创造性的个性特征。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
3城市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大致包括的几个方面
法定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虽未定级但确有价值的古建筑、纪念建筑物、民居、遗址遗迹以及反映城市发展阶段的代表性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历史价值的风景名胜地;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风貌特色的地段与街区;能够体现历史上城市规划成就及反映城市发展历史的规划格局、风貌特色和空间秩序。除以上建筑实体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外.文化传统也是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戏剧、绘画、音乐、手工工艺、民族风情、传统物产等都属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之列。
4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速,近20多年来,我国城市有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成绩是辉煌的,有目共睹。但是也要看到,不少城市和地区,只顾单纯的经济开发和规模的扩张,而忽视对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特色的保护,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带有共性的问题包括:1)建设性的破坏。2)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缺乏妥善协调。3)法制不全,执法不力。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的特点是要从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城市规划、文物保护、建筑设计等各方面统筹考虑,采取综合的措施,把保护与建设协调起来,从城市是一个大系统的观点出发,进行高层次的保护。
5城市规划对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应起到重要的作用
1)分析总结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特点,确定合理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并通过城市规划,在城市空间上给予落实。
2)确定合理的城市布局、用地发展方向和道路系统,力图保护古城的规划格局和历史环境。
3)把文物古迹、园林名胜、遗迹遗址以及展示名城历史文化的各类标志物在空间上组织起来,形成网络体系,使人们便于感知和理解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4)通过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处理好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关系,使整体环境不失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
6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层次和基本要求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大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保护城市文物古迹。对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石窟寺、石刻、近代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等,根据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定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经过整修公开展示,也有的在不妨碍保护的原则下,继续合理使用。当前,不提倡恢复重建那些已完全不复存在的“文物古迹”,因为经过重建的已不再属于文物,且不具有文物价值。
第二层次,保护有典型历史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地段。历史地段的保护原则是保护整体的环境风貌,保护建筑物的外观和道路、绿化等,建筑内部允许改造与更新。要特别强调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使这些地段为现代的社会生活继续发挥作用。
第三层次,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不只是看城市的历史长短,而在于承载的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关键是要看其保存有丰富的有价值的历史遗产多少。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新建筑和老建筑的关系,新旧建筑之间在风格、色调上相协调,使整体格局达到和谐,不失文化名城的特色。要严格控制文化遗产保护区、历史街区内的空间过量的不适当的经济开发、旅游开发以及不相配的人工景点建设。
历史文化名城,除了要保护有形的、实体的内容外,还要保护无形的、传统的、原生态文化。所谓原生态文化是指由民众创造并拥有的,在民众中自然传衍着的文化形态。也就是说,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在特色地域中生长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