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3: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篇1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在物理学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块体系或运动模式进行各种相互作用而产生影响的现象称为耦合。它反映了系统由无序变为有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元素之间相互依赖、协调互助,对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了系统的特征形态与发展规律[7-9]。因此,通常采用耦合度对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行度量。本文以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两个子系统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定义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度,并通过其大小来反映其协调程度[10]。1.建立功效函数衡量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对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所作的功效贡献程度时,通常采用功效函数法。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系统的第i个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设为变量ui(i=1,2,…,m),而对于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对耦合系统的贡献大小设为uij,其数值表示为Xij(i,j=1,2,…,m)。Aij、Bij是耦合系统稳定状态时序参量的上、下限值。功效系数uij可表示为:正功效系数uij=(Xij-Bij)/(Aij-Bij);负功效系数uij=(Aij-Xij)/(Aij-Bij)。其中,uij取值范围为[0,1],0表示最不满意,而1表示最满意。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作为两个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子系统,在计算其子系统间协调作用的总贡献值时,可以采用集成方法论的方法,通常情况是以线性加权和法以及几何平均法来实现,本文采用线性加权法。2.构建耦合度函数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状态一般采用耦合度函数来表示[12-13],如式(1)所示;而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耦合作用的强度则用耦合度来表示。当耦合度较高时,说明两者的耦合关系良好,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共同推进系统演化;当耦合度较低时,说明子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较低,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助关系,处于平行无交集的发展趋势,对耦合系统的有序发展产生阻碍。3.构建耦合协调度函数在分析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时,通常考虑多种评价指标,并用其作为评价标准。但是,当系统整体呈现较高耦合水平时,其中各个评价指标间并非也处于相同高度的耦合状态,可能存在较大的波动,即耦合度函数在反映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所构成的耦合系统的整体功效和协同效应方面失去解释力[15]。要解决上述问题,则需建立耦合协调度函数,如式(3)所示,以此来衡量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两者的协同程度。4.评价流程图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流程如图2所示。

二、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方法

1.构建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全面分析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更好地反映两者之间交融互动的条理性,本文遵照科学严谨、全面系统等原则建立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2.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指标权重时,通常认为单纯的主观赋权法缺少权威性,具有偏差,因此,一般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将专家意见法与熵值赋权法相结合,得出评价指标体系9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本文中给出了10个评价指标,用5个评分等级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衡量,分别是“不重要、比较不重要、重要、比较重要、非常重要”,通过20个专家的打分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

三、实证应用

1.数据收集与整理根据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本文选取了辽宁省2003—2012年10年的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初始数据如表3所示。2.结果分析通过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分别对金融创新序参量u1、科技创新序参量u2进行计算,并最终根据耦合协调度的计算公式求得Z值,结果如表4所示。同时,在构建耦合度协调函数时,根据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定义了待定系数α=0.5,β=0.5,因此T=0.5α+0.5β。对2003—2012年辽宁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辽宁省在2003—2012年10年中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2003—2006年耦合协调度Z∈[0,0.3],处于低水平耦合状态,说明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要素和要素之间影响作用不明显,系统有序性差,两者基本不协调;2007—2009年耦合协调度Z∈[0.3,0.5],处于拮抗时期,反映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要素和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作用,但影响作用不大,系统勉强调和;2010—2012年耦合协调度Z∈[0.5,0.3],处于磨合阶段,体现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要素和要素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系统比较协调。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的逐年增长,体现了辽宁省对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互动耦合发展关系的重视,但仍需根据本省未来发展方向,确立正确的耦合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实现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高度协调发展而不懈努力。(2)从整体来看,辽宁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发展呈现出金融创新滞后于科技创新发展的状况,如图3所示。在所考察的10年中,仅有2007年、2010年的金融创新综合序参量数值明显大于科技创新综合序参量数值,其余均小于或相差不大,因此将其忽略。这反映了辽宁在科技创新方面已有了较深的研究,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也较为深入,但其金融创新发展得较为缓慢。从图3可以看出,辽宁金融创新的发展速度是较快的,反映了政府对金融创新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大,并将其作为全省今后努力发展的对象,逐步实现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互动,以求将两者的协调性发挥到最佳。

四、结论

篇2

[关键词]科技创新;资本市场;银行信贷;风险投资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3-0082-05

On the review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coupl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finance

BAI J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finance have become the two largest power system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launched a series of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In China, we have a late start mainly on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government funds, bank credit, risk investment, capital market and guarantee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upl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finance is crucial for the sustainable growth of China economy, so we suggest using the game theory to solve the coupl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finance.

Key words: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apital market; bank credit; risk investment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而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对于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对于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研发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关系研究

无论是重商学派还是亚当・斯密及约翰・穆勒都充分肯定了银行活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金融安排对技术创新的最早论述,首见于经济学家J A Shumpeter1912年的研究成果。现代经济学家R F Harrod 、E Domar和R M Solow开始研究金融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及结合机制,提出金融和技术创新的结合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揭示了金融体系为技术创新提供的四种服务,分别是评估企业家、筹集资金、分散风险以及评估技术创新活动的预期收益。早期的研究都是论述金融对科技的促进作用,很少涉及科技对金融的反作用以及科技与金融的耦合关系。

针对科技创新与金融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相对较晚,Moon和Schwartz在2000年肯定了科技创新活动和金融的相互关系,明确指出如果没有金融的支持,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是非常困难的,而企业创新的失败又会影响金融系统,导致通货膨胀或信用膨胀。刘玉忠从正面论述了科技与金融的互动关系,提出金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发展可以优化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指出科技资产是金融资本获得高回报的引擎,而金融资本参与创新活动,可以有效地分散科技创新的高风险[1]。陈迅、陈军认为现代金融业的工具创新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而技术创新更加依赖于金融的支持,现代金融业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来创造发展空间,两者呈现出一种互动关系,进而提出金融促进科技进步的政策和科技支持金融创新的政策[2]。由此可见,科技与金融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两大动力系统,金融和科技具有相互促进、保障和拉动的作用,科技为金融发展提供了知识准备和技术基础,而金融业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资本动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必将促进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必然。

综上所述,科技与金融互动关系研究的主要方面为:金融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分担科技创新的高风险;科技为金融提供技术支持,科技的不断发展也为金融带来了高额的回报。科技与金融作为一对孪生兄弟对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我国科技与金融的结合问题尤为必要。

二、我国科技与金融耦合现状研究

我国科技与金融耦合现状的研究目前仍处于雏形阶段,只是对我国科技与金融耦合的整体情况和各个地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从国家整体来看,我国过去几十年形成了一套带有计划体制烙印的资本和科技融合方式,处于一种低效率的运行状态,需要从根本上改善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基本构架。分析1991-1999年我国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效益,发现科技金融结合的效益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不高[3]。这种情况可能源于缺乏完整的科技产业信贷政策来引导信贷资金对科技产业的投向,而且金融机构对科技的支持存在严重的滞后性,科技创新的高风险与传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追求低风险的目标相悖,而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等新兴的融资方式又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对我国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的省际差异情况和耦合协调度等问题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科技金融滞后于科技创新发展,东中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差距较为显著。这些情况的出现可能源于我国科技与金融结合模式在现阶段主要是通过财政投融资来实现的,这种方式可能造成资源配置上的重复浪费和资源利用上的低效率,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我国体制创新不足,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科技创新与金融耦合的环境和条件正在逐步改善,但是科技与金融耦合的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起到很好的提振经济的作用。

从我国各个地区来看,科技与金融耦合的程度差异较大。江苏创新型经济已初步实现了科技与金融的“良性”耦合,无论是产业扶持政策还是科技人才政策都得到了逐步落实,而且融资渠道不断拓展,同时风险投资也取得了较大进步。而甘肃科技与金融合作较少,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投融资体系仍需完善。广东的研发投入较多,但是科技活动的首要资金来源是企业自有资金,政府资助和风险投资对科技活动的投入较少。黑龙江的高新技术产业在金融的支持下发展较快,而且金融的科技化水平也有所提高,然而其高科技企业获得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金融服务系统的技术化水平也比较低。湖南创业投资环境未得到有效改善,科技企业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刚刚起步,存在较大的改进余地。武汉已基本形成了由“两个平台,五种方式”为核心内容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但在后危机时代,武汉科技金融服务面临不少困难[4]。还有部分学者针对我国辽宁、湖北、大连、无锡、嘉兴、河源高新区等多个地区的科技与金融结合现状进行了研究。从中可以看出,各地在科技与金融耦合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成效上差异较大,总体上不够理想。

三、我国科技与金融耦合途径的研究

1.政府财政资金

目前国家对科技创新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政府财政对科技投入总体不足。科技创新需要政府的支持,然而政府是科技金融体系殊的参与主体,只能是科技金融市场的引导者和调控者,不可能成为主要的投资主体。政府在科技与金融耦合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鼓励创新的制度,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起着先决性作用,通过制度安排形成创新机制,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高效的制度安排才能产生真正的原始创新。二是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杠杆作用,鼓励金融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为科技银行的设立提供有效的政策条件和保障措施,鼓励科技银行进行创新。三是制定有利于科技企业融资的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补偿激励杠杆作用,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信用记录好的科技型企业,给予一定贷款贴息和中介费补贴。同时,政府资金投入方向应该从单个企业向公共平台建设转变,重点构建基础平台、企业信息平台、融资服务平台和技术市场交易平台,促进企业资产由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的转变[4]。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科技企业到产权交易所进行股权交易和知识产权交易,设立科技创新企业非公开股权交易系统,探索风险投资退出渠道。通过服务平台,鼓励、支持和吸引各类金融及中介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高效率、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财政担保资金的效用。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在科技创新中的引导作用,最终构建一个覆盖科技研发、科技创业、科技产业化等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科技金融多元化、多层次的扶持政策[5]。

2.银行信贷资金

目前科技创新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更多的企业倾向于银行信贷资金。然而由于科技创新企业普遍存在无形资产占比高、风险高、信用缺失等问题,银行又缺乏专业科技人才,对科技创新把握能力不足,导致银行对科技创新不愿投入,但是在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发挥引导作用。一是逐步培养专业化的行业客户经理,确立客户经理制,针对需要发展的产业领域,配备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队伍,从而提高科技型企业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二是建立咨询专家库,搭建科技专家网上业务咨询平台,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对科技型企业的综合评估评价以及判断能力,对科技信贷进行外部评审,提升对科技型企业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为金融部门决策提供重要技术参考。三是鼓励建立专门的科技银行,确立“服务科技创新”的市场定位,联手风险投资机构,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为创业投资机构提供直接的银行服务,也为创业投资机构所投资的企业提供服务,共同构建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网络平台[6]。四是借助专业的中介机构,对科技创新企业进行资产调查、市场调查、资信评级等,以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引入担保机构,分担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五是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包括应收账款质押、专利权质押、商标权质押、仓单质押、股权质押、公司理财和账户托管等业务,为企业提供符合需求的融资服务,通过开展银政合作、银投合作和银保合作,解决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瓶颈问题。

3.风险投资

要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因为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具有支撑作用。张剑平、杜湖湘提出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对于实现“知识―技术―经济”的转化,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7]。程昆、刘仁和刘英以专利申请量作为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采用中国1994-2003年的数据),分析了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8]。龙勇和杨晓燕认为风险投资公司和创新科技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出现委托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使得创新企业的融资成本高于其他企业,导致技术创新投资不足[9]。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金融环境是我国科技与资本结合的三大障碍,他们影响了我国风险投资的相对收益率、风险投资与风险创业活动的安全感以及风险资本的顺畅退出,进而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林林、徐翔宇提出转变风险投资的发展方式,建立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以银行资本、保险资本积极参与的,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为背景的金融支持体系,使风险投资从政府资金为主向民间资本为主的资金筹集模式转变成为可能;而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风险投资人员的专业背景和对投资风险的判断能力,通过培养与激励约束机制,提升风险投资人才能力的同时,使其承担与能力相对称的风险与收益[10]。

4.资本市场

陈凤娣和吴有根对资本市场在自主创新战略实施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了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的有利条件,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11]。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途径主要有发行债券与股票融资。我国对发行债券的安全性有较严格的要求,比如资产质量、盈利水平、持续盈利能力、信用等级等,科技企业较少能达到公开发行债券的要求。针对现状,为了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积极发展场外交易市场,作为证券交易市场的重要补充;同时大力发展“新三板”市场,为高科技企业提供理想的融资平台,为挂牌企业带来知名度的提升;规范财务管理,建立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发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建立适合科技企业特点的债券品种,发挥中国国际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平台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积极支持科技型企业到海外上市,拓宽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从中可以看出,科技创新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处于劣势,需要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的不断变革和创新。

5.担保机构

在科技与金融结合过程中,担保机构对于减少投资方风险、降低信息不对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国担保机构规模较小,难以产生规模效益,而且担保公司风险分担和损失补偿机制不明确,担保行业法律法规建设落后,缺乏对担保公司运作程序的监管,导致担保机构在科技与金融结合过程中没有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因此要大力推进科技保险业务,积极开发更多适合科技研发的险种,利用科技保险解决科技开发中的出现的风险问题,为科研开发提供风险防范和保护体系。

除了上述五个方面,我国学者还在保险机构、民间资金、社区银行、中介机构、评价机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四、科技与金融耦合研究的展望

我国关于科技与金融耦合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具有借鉴性的成果,初步探讨了科技与金融的互动关系,初步阐述了我国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现状,最大的成就还在于对科技与金融耦合存在障碍的认识和就此提出的一些具体解决方法和对策。虽然近年来国家、各个地区、企业、科研机构和学者们已经认识到科技与金融耦合的重要性,但是能够使科技与金融实现真正耦合的却很少。已有的科技与金融耦合研究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研究不够深入,更多地从表面论述科技与金融耦合的情况,很少从定量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二是研究更多地提出了金融推动科技发展的策略,但是对于科技如何促进金融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实际上科技与金融是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三是对于耦合路径的研究较少,路径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科技企业和金融供给方的利益;目前运用博弈论解决科技与金融耦合路径问题的研究很少且不够深入。

后续研究应把科技与金融耦合研究与博弈论相结合,分析阻碍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因素,为科技与金融结合提供新思路。通过推动科技与金融的耦合,使科技创新得到金融的有力支持,使金融发展在科技创新的助推下实现转型升级,为我国科技与金融耦合开辟新的途径。

肖泽磊,韩顺法,易志高.我国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9):6-11

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 (11) :5-10.

王海,叶元煦.科技金融结合效益的评价研究[J].管理科学,2003(2):67-72.

崔毅,赵韵琪.广东省科技与金融结合现状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1(1):36-37.

张育明.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机制与模式[J].经济学家,2001(4):127-128.

顾峰.国内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经验借鉴[J].江苏科技信息,2011(10):4-6.

张剑平,杜湖湘.关于转型期我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角色定位的思考[J]. 湖北社会科学,2004(2):100-101.

吴纬地,孙可娜,刘娜.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的构建[J].中国经贸导刊,2011(12):58-59.

龙勇,杨晓燕.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3):16-20.

篇3

中图分类号:F42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创新性的金融系统支持。针对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其本质特征,并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发展规律,提出通过金融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融系统 金融创新

问题的提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继2010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之后,2012年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表示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金融系统是其中重要的构成部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杠杆。科技创新需要有金融的助推,科技创新必需与金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个新概念,对其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有待深入探讨,在如何具体通过金融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理论界和实务界仍需进一步探索。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其本质特征,并针对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提出通过金融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其特征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政府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确立后危机时代国家竞争优势而提出的产业发展策略。《决定》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并规划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发展方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起着决定性的促进、导向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抓住两个关键词: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是指关系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生死存亡而必须重点发展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国家根本竞争力、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影响着一国或地区的国际地位。新兴产业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概念,它代表了那些处于产业生命周期起步阶段或成长阶段的产业。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具备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特点,使得该产业中的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高成长三大特征。

1.高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由于新兴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起步期或成长期,这一阶段产业内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创新活动较为活跃;但技术发展路线还不成熟,技术之间的替代频繁发生,技术发展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即使是相关产业中的大型成熟企业其现有的资源和能力优势,也无法保证能准确预测和掌控技术的发展方向,甚至有可能会导致企业过度锁定而失去在新兴产业中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领先于市场需求,往往是涌现的新技术创造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新技术和新产品能否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即使产品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但新产品的市场接受过程较慢,产品推广时间长,难以在短期内收回投资,也提高了投资回收的风险。

2.高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投入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起步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大多处于技术开发与试验阶段,虽然企业融资规模小但数量众多,整个行业的融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成长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由于新兴产业缺乏成熟的配套产业,原材料和零部件短缺且价格高昂、商业模式不成熟、市场开发的难度较大,企业面临巨大的初始启动成本和推广费用,对资金的需求量相当大。

3.高回报。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扩散效应,这类产业的产业链长、覆盖面广,投资一旦取得成功,其获得的收益将极为丰厚,而且投资介入越早,收益就越高。

上述特征,对金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

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现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杠杆。金融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已得到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广泛认同,然而由于观念、制度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金融体系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篇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区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和驱动。目前,新区已与中科院过程研究所、东北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华南理工等多家知名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落实并推进了中科院大连物化所国家级新能源催化剂实验室、中科院过程研究所国家级海水淡化与膜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天津大学软土地基联合研究院等18家国家级和省级科研机构,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方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向研发型、智慧型升级,努力培育富有创新与转化活力的科技创新企业群体。另外,新区还积极利用国家科技部及河北省科技厅相关政策,协助企业申报科技创新项目,目前已有48个项目获得各级支持资金近2亿元。

循环经济是新区产业聚集的重要特色,关系着全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新区作为国家首批“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正在加快建设总投资266亿元的22个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项目,一个以石油化工、冶金装备、电力能源、现代物流四大产业为主导,以大芳烃产业链、烯烃产业链、盐化工产业链、煤化工产业链、普碳钢和特钢产业链,以及海洋循环经济产业链等产业链为支撑,同类优势企业、上下游配套发展的现代临港循环经济体系已基本成型。特别是新区海水淡化产业的循环化链条已经得到国家层面认可,成功跻身“全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园区”,从运行效果来看,新区每年可从海水淡化后产生的浓盐水中提取原盐15万吨。

在盐碱滩上搞绿化不再是天方夜谭,新区近两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新区就打响了以“三河整治、三网合一、三区同绿、湿地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绿化三年“攻坚战”,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新增绿化面积3000多万平方米。另外,新区还以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深入推进了以“环保治理”为重点的“绿色生态”建设,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污染隐患集中整治活动,走出了一条“地绿、天蓝、海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才对于新区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人才特区”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区开发建设的全局。在这方面,新区制定出台了《渤海新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人才特区”建设的办法》、《关于聘请专家顾问加快柔性引进国内外智力的实施意见》等系列专件,加快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港口、金融、产业、城建等方面的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去年,新区有史以来的首家“院士工作站”获准设立,金涌、高从堦、林励吾三位院士进驻其中,为新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产业项目提档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篇5

1.1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

海洋科学是指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变化规律,及其与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以及开发、利用、保护海洋有关的知识体,主要由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以及海洋生物学四大分支学科构成。海洋技术是研究海洋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技能和设备的总称。依照功能属性,海洋技术大致可分为海洋环境观测/监测技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洋油气与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船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但随着长期的社会发展,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一体化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加强,海洋科学成为海洋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海洋科学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海洋技术进步。随着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强化,人们较广泛地使用“海洋科技”概念对这个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表述。

1.2海洋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概念的提出与运用有它的历史必然性,是技术创新的深化与发展。技术创新是熊彼特于20世纪上半叶提出的经济发展概念。在熊彼特看来,技术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转化为可获利的商品及其产业[1]。在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中,仅仅提到“技术创新”而非“科技创新”。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表现为“科学”与“技术”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征,所以就产生了“科技创新”这一新概念[2]。多年来,经过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发展,逐渐形成了技术创新理论、国家创新理论和区域科技创新理论。技术创新是指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生产应用、进入市场销售并实现商业利益以及新技术扩散整个过程有关的一切技术经济活动的总和。技术创新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因而它不属于单纯的科技范畴,亦不属于单纯的经济范畴,它体现的是科技经济的一体化[3]。国家创新理论的提出,是由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在创新过程中,都无可避免地受到创新活动赖以进行的国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于是,此后的经济学家开始注重从社会经济的宏观角度来考察各国技术创新活动的不同,逐步演变成为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而区域科技创新理论起源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国家创新理论,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库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而这种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4]。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海洋科技创新既是与海洋相关的技术创新,又是以海洋为“区域”的区域科技创新。因此,可将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界定为:是指与海洋新产品、海洋新体制、海洋新文化和海洋新技术的产生、研发、应用相关的一切技术经济活动,以及在海洋开发与管理事务过程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体制的实践活动。

1.3海洋科技创新的构成要素

海洋科技创新由三大要素构成,分别为创新主体、创新中介和创新客体。其中创新主体为海洋相关的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技术专家以及科技研发人员和科技的共同体;创新中介为科学观察实验和技术试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切科学仪器、设备和场所等,即企业、科研机构或高校等具有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能力的载体;创新客体为一切知识、探索、改造、利用、控制、变革的自然对象及其科技创新的知识成果或理论系统和物化形态的成果。三大要素又分别对应动力机制、能力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包括对创新主体的激励机制、社会需求和市场竞争压力、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等,是海洋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出发点。能力机制包括企业与科研机构或高校的物质技术装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决策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资金和原材料的供给能力等,是海洋科技创新的依托和支撑点。运行机制则包括海洋科技创新的程序和模式等,主要是指新的科学理论、新的发明创造、新的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成果从出现到应用并取得效果和效益的过程,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流程和实现点。因此,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新的三大机制方面。即:是否具有良好的动力激励机制驱动创新主体进行自主创新、模仿科技创新、引进科技创新和合作创新;是否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以及市场运作机制;是否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在充分利用信息与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将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并产生、应用和扩散新知识、技术和生产方式等要素。

2海洋科技创新的特点

海洋科技创新是某个领域里的科技创新,以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它具有科技创新的风险性、突破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同时又具有领域性和兼容性等海洋特征。(1)风险性。海洋科技创新活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很高,一般物品的生产都具有投入与产出对等的特性,但海洋科技创新生产投入巨大,而获得利益一方面是以随机概率的形式获得;另一方面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从而阻碍了企业进行海洋科技创新活动。(2)突破性。海洋科技创新的价值和动力就在于它的突破性。海洋科技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水平,即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相同质量的产品,或以相同成本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前沿性。海洋科技创新活动中,前沿科技是创新竞争的主要焦点。高新技术群中的前沿科技是世界瞩目的制高点,成为一些国家和跨国公司的主攻方向。(4)领域性。海洋科技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部分,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海洋产业的发展,同时又成为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人类对海洋的认知,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较陆地肤浅,加上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海洋开发的难度比陆地开发大很多。因此,海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较陆地产业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发展,同时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和深入。(5)兼容性。海洋科技创新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海洋科技创新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随时准确掌握领域外,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科技创新动态,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与水平。因此,它必须是开放的,能广泛利用其他领域内的科技与人才。在改革创新与管理创新上,通过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来支撑经济发展,同时注重区域之间的协调和区域内的协调,最终通过管理和服务,把海洋科技全面融入经济和产业。

3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

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有单向线性模式、环形回路模式和网络系统模式3种。单向线性模式是一种简单、理想化的海洋科技创新模式,也是技术扩散的标准模式,即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入新产品、新技术等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并应用新的原材料来源,实现生产的新的管理和组织等,从而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事实表明,创新并不一定是由发明开始到扩散的线性模式,而是出于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创新源,所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创新,创新是创新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过程。因此,环形回路模式和网络系统模式成为目前海洋科技创新的主要发展模式。环形回路模式引入了市场的机制,即主体的创新行为不仅仅是主观能动带来的,更多的是由市场的推动。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创新不再是一个单线性技术扩散模式,而是从理论研究到技术研发,直至产品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都会不断受到市场(产品或技术的应用效果)的反馈,并根据这些反馈信息而不断调整,最终创新不再是某个产品或技术的突破,而是贯穿整个过程。科技创新的网络系统模式由公共和私人部门中的机构构成科技创新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中各个行为主体相互作用,以引入、扩散知识和技术为目的,这些部门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了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具体来说,就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创新推动网络,主要由相关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教育培训、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组成,这个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科技创新网络系统的重要性,对科技创新的关注,不再局限在提升科研水平、改善企业技术、改革管理制度等某一方面,而是集中在如何提升整个网络系统的能动性和协调性,进而推动科技创新。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也必须以网络系统模式为主,将海洋相关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教育培训、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组成海洋科技创新网络系统,以政府推动或市场调节的手段,维持和维护整个系统的能动性和协调性,推动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进而带动地区海洋产业的发展。

4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从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以及海洋科技创新的构成要素和发展模式可以概括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概念。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是指涉海企业、学校、科研机构或自然人等在海洋科学技术领域具备发明创新的综合实力,包括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知识结构、研发经验、研发经历、科研设备、经济实力、创新精神等7个主要因素。其中专业知识水平是科技创新最基本的条件;知识结构是本单位科技人员具备相互配合所需要的各有所长的专业知识;研发经验是科技人员及本单位从事海洋领域科技攻关研究和开发的成功经验和成果;研发经历是科技人员及本单位从事海洋领域科技攻关研究和开发的时间和空间;科研设备是本单位开展科研试验需要的硬件设施;经济实力是本单位开展科研试验和相关活动需要的经费来源;创新精神是科技人员本身和集体具备的创造力、创作灵感、奉献精神等思想境界。

篇6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

(一)在组织制度方面,建立了统一的银行体制,完成了银行大区行的机构建设框架,形成了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城市信用社改组为城市商业银行,建立了近百家证券经营机构、多家保险机构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初步形成了多元所有制结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企业体系。同时,放宽了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和保险业市场进入条件,初步建立了外汇市场,加快了开放步伐。

(二)在管理方面,一些商业银行开始构建新的内部经营管理体系,加快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控制为主线的业务流程再造,通过推行业务前、中、后台分离,完成数据大集中,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内部组织架构,开发各种业务系统,部分业务实现了垂直化的条线管理和业务整合,不仅加强了风险控制,也提高了分析与管理能力。

(三)在金融业务方面,负债业务上出现了保值储蓄存款、住房储蓄存款、委托存款、信托存款等新品种;资产业务上出现了抵押贷款、质押贷款、按揭贷款等品种;中间业务上推出多样化服务,开办个人汇款、个人支票业务,扩大各种业务,开发多功能的信用卡等等。在金融工具方面,主要有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融资债券、回购协议、大额可转让存单和长期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股票、受益债券、股权证、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等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工具。

(四)在金融技术方面,各商业银行依托技术支持,不断拓宽服务渠道、改变服务方式、提高业务附加功能,各种自动存取款机、自助银行服务和银行卡产品,为银行增值延伸服务提供了平台。金融机构电子化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中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已全面实现了金融机构资金汇划电子化,证券交易电子化,信息管理电子化和办公自动化,出现了电子货币“一卡通”、网上银行、网上股票交易等新型电子与网络金融业务,在金融技术上实现了与国际金融业的对接。

二、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意识、对金融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尚缺乏对金融创新重要性的足够认识,甚至整个金融界从真正意义上对金融创新的理解,对国际上运用多年并已非常成熟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品种难以接受,只对增加某些服务功能所出现的“创新”感兴趣,多数银行仅仅只是将金融创新业务作为对传统业务的一种补充,还没有真正认识到金融创新对于转变经营模式、增加银行利润的重要意义。对金融创新的动机也有偏差,金融创新偏向于抢占市场份额。这些必然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进程。

(二)科技创新兼容性不强,难以实现资源共享。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金融机构资金汇划、信息管理电子化和办公自动化,在金融技术上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但仍然存在电子技术兼容性不强,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等问题。一是金融机构在电子化与网络化过程中各自为战,自行研发的信息平台在统计口径等方面存在差异,不仅提高了成本,且束缚了自身产品研发应用的广泛发展。二是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不同的金融产品业务流程相互独立,且拥有各自独立的处理平台、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近年来在原有设计不合理的流程基础上不断修改、而不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业务流程全面疏理,导致业务流程理不清的状态。

(三)缺乏高素质人才。金融创新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是金融创新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各级经营者大多喜好传统业务和传统市场,对于金融创新尚缺乏长远意识,也常常无法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作出准确的判断,而且,目前商业银行的一般员工普遍存在知识结构老化,业务较单一,对金融创新的动机不明确,此外,开发人员的专业也较局限,大多为计算机专业人员,基本上对商业银行的具体业务不熟悉,更缺乏金融创新等一些产品开发的复合型知识。这些局限性必然制约了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四)金融创新的制度缺失。我国改革开放逐步进行,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我国的银行业陆续进入改革的议程,原来由国家管理陆续变成市场化经营,因此,我国银行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很短暂,这就导致与其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制度不够完善。原来的部分规章制度不适合现在的金融环境的要求,这就导致有些的管理措施缺乏相应的政策作为依据,限制了银行业的金融创新。

三、加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几点策略

(一)创新经营理念。经营理念的创新是金融创新的基础和根本。经营理念的创新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金融创新,不断强化金融创新意识,把金融创新作为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推动力、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强化营销意识,建立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统一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三是增强风险意识,强化金融创新风险的提前预警工作,同时,要加强全面的风险管理,把风险的监控和评估惯穿金融创新的全过程。

(二)加快发展技术创新,提供业务基础平台。目前,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对金融创新的需求巨大,高新科技的发展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要大力促进金融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高新技术在金融中的推广和应用,以技术创新促进金融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1、加快电子化步伐,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将过去分散的功能如计算机系统改造提升为以网络为基础,以经营管理、业务处理为一体的功能强大的新一代集中式综合业务计算机应用系统。2、加快开发数据库和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以办公自动化、信息查询与业务监测、风险分析、成本核算、预警监测功能为一体的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同时要及时引进国外最先进科技创新成果,根据国内整个金融业务信息口径的统一性,进行共享性的科技开发,促进金融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3、是要把科技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产品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金融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同时金融服务要突破传统银行柜面服务,实现金融服务技术电子化、信息化、金融服务形式的多样化。

(三)加强金融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加强培养符合现代金融管理要求的人才,形成自己的金融创新团队,定期对员工开展职业技能的培训,促进员工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及时的更新员工的知识结构,利用网络等新兴的技术手段对员工进行远程在线培训。将创新看作一项任务,养成一种习惯,当作一项事业,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以系统培训和突击培训为主要手段,提高全员对金融新业务、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能力,并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基础之上,积极研究和开发新的业务种类,拓展服务的内容。#p#分页标题#e#

(四)金融创新要着眼于需求,要加强产品的营销力度。金融创新是银行业获取经营效益的重点,是增强银行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每种金融产品的创新,都要与客户需求密切的联系,要寻求经营利润最大化。各个银行,无论做那种金融创新,都需要将市场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考虑,衡量好创新产品的利与弊,做好市场、客户与利润这篇大文章。对于处在介绍期的产品,应该加强广告营销投入,努力做到让客户群发现新产品的优势,寻求能够鼓励客户群、增加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方法,开发潜在的客户人群。

篇7

关键词:农业科技 融资 优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057-02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水平都有着显著提高。进入21世纪后,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本着对全世界人口生存问题负责的初心,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根本和基础,其发展必须重视科技的地位,正视农业科技的无限潜力和作用。在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进程中,农业也在随之改变形式,传统农业形式正在向现代化、机械化农业发展。

1 先进农业科技的作用

1.1 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001年加入WTO后,受国际价格封顶条款的制约,国内农产品价格因此而失调,虽然农产品价格在逐步放开,但仅仅依靠农产品价格上涨来提高农民自身收入的这一做法收效甚微。所以,要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科技转化农业产品水平,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稳步提高农民收入。

1.2 是推进全国范围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和全国现代化的需要

现如今我国推进城市化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但从现状来看,城市化推广进展缓慢,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城市化的水平还远远不够,而在农村劳动力却大量过剩,政府对城市化推力十分强大而大中城市的承受力相对不足,所以,发挥农业科技的渗透、凝聚、控制作用,拓宽农业科技的使用领域,飞速发展农村私营业,发展农村周边产业,以农村城镇化推动全国城市化。缓解农业自身制约的矛盾,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对农民进行思想观念教育,推动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从内而外地让农民朋友主动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全面现代化的步伐,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1.3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各个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速度都非常快,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出来并应用于农业,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经济竞争也愈演愈烈,每个国家都力争抢占战略竞争的制高点。而我国的整体现实是人口数量过多,农村人口比重大,剩余劳动力过多,农民生活不富裕,农业虽然比重大,但自然灾害多,这就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阻力。再加上农业资源及土地资源日益稀缺,而社会需求日益加大,所以重视先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扩大粮食高产,退耕还林发展中药材、园艺、新兴果蔬等附加值高的产业,优化畜牧业结构,提高农业加工业产值,重视以生产持续性、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协调统一为目标,认真落实科教兴农的战略方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2 农业科技资金筹集困难存在的原因

2.1 金融信贷资金供小于求,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贷款门槛高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正当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多样化合作的农村金融体系还处在建立初期。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经营一直处在商业化和支农目标间的有效衔接;与此同时,我国农村资金需求数量在不断增加,随着国家在政策上的不断优化及支农助农的机构不断增多,农村资金供给量也较以往有一定幅度的增加,政策及机构给予的仍然远赶不上农村资金需求量,资金供求缺口依然较大。从供求关系看,普通农民百姓和农村企业对金融的需求方式、数量、产品等各不一样,而金融机构则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所以农业正规金融机构没有真正承担起政策性金融银行的重任,商业银行对小微型涉农科技企业的贷款发放较为审慎,贷款门槛较高,条件较为严格,多数小微型涉农企业很难达到标准。

2.2 国家财政支农效率低下,管理体制不健全

21世纪以来,我国越来越意识到农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在财政方面对支农的部分也日益加重。第一,在我国财政支农的资金中,真正实际用于农村建设和农业科技的只有一半的份额,财政支持农业的支出里“非农化”现象非常严重,本该是财政支农直接受益对象的农民和农业反而所占比例很少。第二,农村发展涉及范围较广,财政支农资金远远不够,财政投入需长期稳定,农村的医疗条件不够,农村教育跟不上城市,农村社会保障及养老问题严峻,农村环境日益恶化,农业科技发展面临考验等,与城市发展相差较大,还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第三,正因为农村发展涉及范围太广,行政管理部门较多,项目复杂,多项目之间出现相互重合、脱节,导致财政支农资金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造成财政浪费。

2.3 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经营效益不高,自身发展可持续性差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在经营实力方面抵不过城市商业金融机构的发展,在整体上起步较晚,资金存储量不足,吸金力也不够,导致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差。相较于国有银行差距较大,导致其各方面服务也相对落后,阻碍其自身发展。其次,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在政策上受到阻碍,国家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不如城市商业金融机构那么多。最后,据统计,与城市金融机构相比较,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而农村金融机构的利润率比城市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利润率却少了近一半,这样一来就凸显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弱势和弊端,使之发展缓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差。

2.4 农村民间金融风险突出,缺乏有力监管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日益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机构规模扩大,其融资规模也日渐扩大,这时农村民间金融的风险也就逐步显现出来。第一,许多人无法识别非法集资,对非法集资的认识少之又少,以熟人借熟人的情况导致集资安全性很低,非法集资的风险很大,不仅仅体现在无法还本付息上,对农户家庭的打击也十分大。第二,高利贷问题居高不下,农村民间借贷困难时,在农民借贷缺乏抵押物的情况下,高利贷成了农民的主要选择之一。第三,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存在会一定程度上削减国家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但银行、信贷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门槛过高,手续过于繁杂,小微农业科技企业很难从这些正规金融机构获得有力的支持,这就势必让一部分农业科技企业胎死腹中,造成产业发展滞后,对国家经济有深远的影响。

3 对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重视其他力量的补给

首先,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量,对农业科研项目多做扶持,对农业科技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各界企业和金融机构对农业科研项目和农业科技企业创新的资金投入,政府应制定农业科技发展计划和未来规划发展方向,对农业科技企业和项目对症投入。其次,鼓励科研项目立项,培养科研人才和科研人员,对投资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科技项目的企业和机构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使得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成为农业科技产业资金投入的有效力量。最后,要改变传统农业观念,要重视技术发展,重视栽培种植,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技术水平,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加强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发,提高农业生产率。

3.2 健全信贷机制,加宽农业融资渠道,降低农业贷款门槛

在这方面,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加快推行新的管理条例和管理办法,降低农业贷款的门槛,放开农业贷款主体,简化农业贷款程序,金融机构要加快推进创新业务、创新机制等,农业发展银行则要积极响应国家金融政策,跟紧大环境的变化,创立各种应变政策和机制,推进自身业务发展新要求。所以无论是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是农村发展银行都应响应国家对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号召,顺应国家需求,提高自身发展水平,为农业科技企业、农业创新项目等各个领域提供资金投入。

同时,要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创新出适合农业科技项目和农业科技企业的制度和融资渠道,创新出新的质押贷款方式,如用农业科技的专利权贷款等,推进信用担保机制;与此同时,要发挥政府金融性政策的作用,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扶持,支持农业科技的基础性发展。

3.3 建立对农业科技创新投资的引导与激励机制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紧紧围绕粮食、蔬菜、水果等日常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农产品加工问题及农业科技资源环境保护、节约成本增强效率等问题,在越来越稀缺和越来越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提高农产品种植产出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借助国家农业科技园搭建农业科技融资、信息、品牌服务的平台,建立农产品科技成果展销,开展展销会可以最直接地让农业科技产品推广到市场,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充分激发科研机构间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及各种高校研究院的作用,充分转化各类科研成果,并将科研成果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除此之外,在推进农业科研成果之余,同时要普及改革试点,抓紧改革试点品质,重视农业科技技术研究,如转基因生物技术、有机农业技术、有机肥农业技术等。要重视创新技术,突破资源束缚,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协调企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科技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 郭新明.金融需要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J]. 西部金融,2012(1):12-15.

[2] 陈长民.对农业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的探讨――以陕西为例[J].经济论坛,2012(10):97-99.

篇8

营造和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落实国家和河南省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政策,提高科技创新投入

对于那些社会效益巨大,经济效益短期不显著的创新项目,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统计显示,河南省2012年R&D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政府的资金共计427073万元,低于全国716579万元的平均水平,排名全国14位。R&D经费内部支出中的政府资金占R&D经费总额的比重为13.74%,低于全国21.57%的平均水平,排名全国22位。近4年来,河南省R&D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政府的资金虽逐年增加,但年均增长速度低于全国的年均增长速度。R&D经费内部支出中的政府资金占R&D经费总额的比重一直偏低,排名靠后,均在22名以外。所以,政府应根据国家和河南省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相关政策,使科技创新投入的增长幅度稳定地逐步接近或达到发达地区的水平。

2009年,河南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制定出台了《河南省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认定管理实施意见(试行)》。该项意见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认定、税收优惠等给予了详细的说明,激发了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有力地引导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2010年,科技部、财政部出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它实际上是对创新基金的不断完善,这对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有力促进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壮大,这些成就的取得都与创新基金有着密切的关系。河南省应在继续发挥政府的资金杠杆作用的基础上,注重开拓其他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河南省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制定科技金融对接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规范服务标准,引导创新平台建立科技金融对接公共服务平台,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将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中介机构、政府平台机构及各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者聚集到一起,提供融资顾问服务,从企业生存,初创期、成长期、壮大期直到上市提供全流程的融资服务,形成自上而下科技金融对接网络。总之,科技投融资体系的建立是科技创新的首要问题,政府在工作中,除了与金融机构合作外,应当更加重视创业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的作用,拓宽投资渠道,规范资本市场,使其真正服务高新技术的发展。

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加快转变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步伐

众所周知,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低廉,矿产资源也较充足,具有了发展传统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与优势。河南省的传统产业主要包括食品加工业、有色金属业、石油与煤化工业、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和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等。这些产业大都属于“三高一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现有的发展方式实际上仍是一般工业化过程的传统模式,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结构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近年来,河南省加快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但传统发展模式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惯性仍然存在,指导思想和推进方式大多还是比较关注投资规模和速度,重短期效益轻长期积累、重要素投入轻科技投入、自觉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所以,政府要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来加速河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

目前,河南省制订了很多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例如税收优惠、扶持基金、专家指导等。利用这些扶持政策,加快高新技术研发,运用高新技术的成果来改变现有产业的不利地位,顺利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同时在高新技术研发过程中,应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适合河南省经济特色的产业,助推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统计显示,2012年,河南省R&D经费内部支出中的境外资金占R&D经费总额的比重为0.12%,低于全国0.97%的平均水平,排名全国第22位。近4年来,该比重呈现增长趋势,但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R&D经费外部支出中来自境外的资金占R&D经费外部支出总额的比重为1.39%,远低于全国11.62%的平均水平,排名全国第28位。由此看出,河南省产业技术的对外合作程度在总体上偏低。所以,今后要重视对外合作,不仅包括跨省份、跨地区的合作,还应重视国家间的合作,应积极引进和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科技成果研发、成果产业化、企业孵化、技术服务、人才聚集培养的综合作用。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等在河南省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对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在河南省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省辖市政府可采取划拨土地、合作建设、资金资助、项目支持等方式支持。鼓励河南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经认定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由政府聘任首席科学家和若干位特聘研究员并纳入省高层次创新人才库管理,申报省级科研项目实行计划单列,优先承担省重大科技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鼓励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强企业和产业竞争力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河南很多企业也加入了国际竞争的行列,由于对知识产权保护认识不深入,很可能会给企业长远的发展带来高风险。河南省目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企业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跟风仿效之风盛行,模仿多于创新产品,低水平重复与无序竞争现象突出;二是一些新发展起来的名牌企业不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为企业开发国际市场、创建国际品牌增加了障碍,提高了成本。因此,对知识产权保护设定清晰的定位十分重要。对于河南省的战略支撑产业,已经具备相当的技术水平,实施强保护政策,有利于调动产业龙头企业的积极性,快速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实施弱保护,由于河南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如果不保护,很多中小企业可能面临破产的危险,根据幼稚产业论的要求,在产业发展的初期政府应予以保护,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取缔保护政策。同时,针对重点行业、技术,还应建立预警机制,及时跟踪和研究国际上知识产权政策的变化,向企业和相关单位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为本土企业确定研发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指导。当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根据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采取恰当措施加以应对。避免企业临时抱佛脚,增强河南省企业应对重大涉外专利纠纷的能力,为他们实施“走出去”战略保驾护航。

同时,一是要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的环境。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这些服务体系的完善可以帮助企业快速解决知识产权创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升科研活动的起点和效率。另一方面,要完善政策支撑体系。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知识产权奖惩制度,加大科研投入等措施来激励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创造。二是强化企业在创造知识产权中的主体地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把知识产权工作作为企业获得政府科研基金的重要参考指标。其次,鼓励企业“走出去”,引导企业与跨国公司联合研发,优势互补,加快科技创新速度。最后,加大企业发明专利和职务授权专利的比例,优化授权专利结构,提升河南省专利质量。三是建立多元化的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体系。科研成果转化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引入风险投资既可以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又可以增加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政府通过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专家辅导团队,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有效推动专利商业化。四是实施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那些知识产权优势比较明显,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都较强的区域和企业,通过知识培训、制度完善、人才培养、环境营造等措施,增强优势企业和优势区域对知识产权的运用能力,使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和区域发展的新动力。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联盟,提升应对知识产权竞争的能力。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河南省正处在蓄势崛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转折期。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生产服务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转进,是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而达成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唯有依靠科技创新。统计显示,河南省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销售收入的比重为4.93%,全国排名第26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中出口销售收入的比重为8.20%,全国排名第17位。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为1373208万元,全国排名第18位。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销售收入的比重为4.22%,全国排名第28位。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中出口销售收入的比重为9.01%,全国排名第27位。由此可见,河南省科技创新产出质量不高,与先进省市相比差距很大。河南省传统产业,原材料、初加工产业比重高,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第三产业比重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要从根本上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在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必须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更需要科技创新。但是河南省科技资源相对缺乏,自身科技创新的有效供给不足;技术创新的市场体系发育迟缓,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创新的生态体系亟待健全完善。创新能力不强、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河南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关键环节,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任务十分繁重。

重视对外合作,提升骨干企业创新能力

河南省通过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开发出了一些世界顶尖核心技术,增强了地区龙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许继集团、中信重工、华兰生物、平高集团等地区骨干企业通过掌握行业关键技术,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然而,河南省科技创新合作程度较低,制约了骨干企业的创新能力。统计显示:从总体看,2012年河南省R&D经费外部支出总额占全国经费总额的2.13%,位居全国16位,2011年该指标排名全国21位。2012年R&D经费外部支出投入强度指标为0.04%,低于全国0.11%的平均水平,排名全国26位。2011年基本不变,也处于全国下游位置。从分部门的情况来看,2012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0.0229%,低于全国0.0596%的平均水平,排名全国27位。科研机构R&D经费外部支出投入强度为0.81%,低于全国10.37%的平均水平,排名全国23位。高等院校高校R&D经费外部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外部支出的比重1.58%,低于全国10.72%的平均水平,排名全国30位。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身对外进行合作的程度偏低。从分行业的角度,制造业与境外的合作最紧密,2012年R&D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境外的资金共计2850.3万元,占河南省总额的76.57%,R&D经费外部支出中来自境外的资金共计1575万元,占河南省总额的90.93%。除了制造业、教育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外,其他行业R&D经费内、外部支出均为0,由此可以看出,14个行业中与境外合作的行业还很少,对外合作程度较低,大部分行业还是封闭式发展状态。从分地区的角度,许昌与境外的合作最密切,2012年R&D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境外的资金共计1306.3万元,占河南省总额的35.09%,R&D经费外部支出中对境外支出的资金共计727万元,占河南省总额的41.97%。个别地市据统计资料显示这两个指标均为0,说明与境外几乎没有合作。

根据以上统计可以看出,河南省在今后的科技创新过程中,要重视对外合作,通过与境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在境外建立本省骨干企业的研发平台、引进国外优秀专家学者的形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转化先进技术,提升本土骨干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河南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和产品的输出,支持河南优秀企业到国外开拓市场,提升企业知名度。多层次广泛建立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资源主体的科技合作,促进外部技术成果在河南省转移转化。省内各类骨干企业要把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开展协同创新作为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合作实现各类创新要素的高效利用和有效聚集。通过多层次广泛的科技合作,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河南省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各类创新平台、载体,积极吸引技术、人才在豫进行成果转化、创办科技企业,积极与省内企业、院校开展协同创新。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

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驱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主要力量。政府制定了火炬计划来鼓励各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这种大背景下,河南也应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涉及多个领域,是各地长远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应研究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管理办法,出台扶持政策,强力推动发展。全面落实国家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各级科技、税务部门要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抵扣政策的培训指导和政策落实,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增强发展后劲。2012年,河南省拥有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为郑州、洛阳、南阳、新乡和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的建立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基础,在高新区内部,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共同创新,资源共享,互补产业链,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源配置。加快五大高新区的建设步伐,使之尽快成为引领豫东、豫西、豫南和豫北地区创新的核心力量。认真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收的优惠政策,并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政策工具,运用好。各级科技、财税部门采取联审联批的方式,简化程序,改进服务,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科技示范工程建设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对农业大省河南意义重大。农业科技创新包括机械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通过机械化的使用,使农业规模化成为可能。生物技术的研发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信息技术的发明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开辟了农产品销售的新渠道。河南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要围绕本省的特色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加强现代科技与常规技术的集成和配套,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高效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食品业和服装业均是河南省农产品延伸的产业链,比农产品具备更大的经济利润,通过发展该产业可以达到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除了市场自发调节外,还要政府引导和宏观调控。首先,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增强农村与市场的联系,使农民更多地了解市场需求,避免供需严重失调局面的出现。其次,帮助扶持热爱农村的大学生回乡创业。大学生思维开阔、拥有知识、充满活力,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于农业经营,既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也有利于农业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最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未来的经营趋势是实现销一体化,这就需要发达的运输条件和先进的储藏技术。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

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工程

统计显示,自2009年以来,河南省R&D人员中研究人员全时当量所占的比重一直在下滑,全国排名靠后,介于22~24名之间。河南省专利申请量中发明专利所占比重基本稳定在25%~26%之间,全国排名居于22-24位。专利授权量中发明专利所占比重在全国排名21-23位。2012年,河南省SCI论文共计2567篇,占全国总量的1.88%,排名全国18位。自2009年以来每百位R&D人员SCI论文数为2篇,排名全国25位。近四年来,两个指标虽保持增长趋势,但在全国的排名变化不大,因此,从目前来看,SCI论文总量不足的局面仍没有大的改变。SCI是国际上最具权威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SCI论文总量不足说明科技人员质量不高,很多科技人员还不具备独立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偏低。因此,河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比例低,与先进省市相比差距较大。

在当今科技创新驱动变革的时代,如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合变革时代的精英人才是我们一直面临的挑战。而根据《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我们应重视创新团队、青年创新领军人才的培养,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工程。

实施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政策

科技创新杰出青年由于年龄比较小,创新能力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很可能会成为某个行业的顶端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政府要加大对杰出青年的培养力度,为他们提供通畅的晋升渠道、优厚的工资待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良好的住房条件,使之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青年人具有知识、热情和干劲,是创业的最佳时期,创业成功将会对当地就业和经济增长很有利,因此,政府、企业都应当鼓励科技青年创业,并从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目前,河南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加快建立一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是河南省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创新培养模式,加快培养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同时,政府应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来河南举办演讲、交流会,支持本省科技人才到省外或国外进行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

注重人才的多样化培养模式

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除过去人才培养单一化的弊端,实施人才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一方面,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工程类专业,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关注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理论型专业,重视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关注学科前沿,积极探索学科的新领域,为其他学科的创新打下理论基础。对于管理类专业,更重视应用能力,不仅要有优秀的沟通能力,还对应变能力、领导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体现专业特色,因材施教。另一方面,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希望参与社会实践,既能提升自身素质,又能赚取一些生活费用。但由于高校缺乏有效的实践平台,很多大学生只能通过中介机构,做一些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和帮助学校与企业合作,加强学校与外界的沟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健全科技人才流动和配置机制

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长期的科技人才不流动反而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河南省科技人才整体素质不高,高素质人才更是短缺,这就急需引进大量高素质的科技人员和海外尖端人才。2011年,河南省制订了《关于建立海外留学人才来豫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为海外人才来豫工作提供了便利。美国在引进海外人才和留住本土人才方面很成功,我们可以借鉴学习。人才流动应遵循自由合理原则,自由原则是指人才流动应不受地域、户籍的限制,而且住房、医疗、保险实现社会化,人才在跨地区流动时,能享受到和本地区人才同样的待遇,解决影响人才自由流动的桎梏。合理原则是指人才应流向那些经济不发达、人才紧缺的地区。2012年,河南省R&D人员全时当量总计128322.5人年,郑州、洛阳、新乡、南阳和许昌5个地市占河南省R&D人员全时当量总量的62.58%,位居第一的郑州占河南省总量的24.63%;而排名最后的鹤壁,R&D人员全时当量总计才792.1人年,占河南省总量的0.62%。这就违背了人才合理流动原则。政府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可通过吸引省外优秀科技人才来豫创办科技型企业,积极吸引省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来豫投资创业的办法引进省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对于河南省那些人才稀少的地区,政策上应当给予适度倾斜。同时,人才稀少地区的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由于受环境、地域的限制,应注重利用项目吸引、基地吸引的方式,千方百计留住优秀人才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

加强科技创新投入

河南省R&D经费投入总量在全国处于中上游水平,但由于河南省人口基数大,使得R&D经费投入强度在全国的排名并不理想。统计显示,2012年,河南省R&D经费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名全国19位,即使近四年间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只是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仍然处于全国中下游位置。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R&D经费投入强度差距明显。

而保证科技创新投入的充沛是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要素,科技创新又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所以,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是河南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科技创新的投入是长期的,大量的,持续性的,如果不能实现投入的及时、充足,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将会大打折扣。增加投入虽然不是科技创新目标实现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完善创新基金,加强项目与金融机构的对接

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政府是不行的,还需要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配合与合作,金融机构本身具有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功能。而河南省科技创业投资发展较为薄弱,科技创业投资不仅机构少、实力弱,而且投资方向比较分散,制约了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和支持。2012年,湖北、湖南、安徽拥有创业投资机构分别为73、41、42家,而河南省只有10家;湖北、湖南、安徽管理资本总量分别为89.3、93.2、240.6亿元,而河南省只有9.1亿元。政府要加快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必须花大力气,着力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创新,建立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完善的资本市场,促进科技创新投融资市场的繁荣与发展。虽然创新基金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是创新基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要想鼓励更多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必须加强项目与金融机构的对接。第一,应当逐步完善科技金融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鼓励银行、创业投资机构、担保机构等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合作,从而使科技金融工作更加规范有序。第二,建设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由于企业、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根据经济学原理,这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利于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深入合作,要想解决这一难题,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是必要的,该平台致力于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信息的整合、沟通,通过该平台的建立,加强了项目与金融机构的对接。第三,发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针对项目的不同需求,金融机构设计出适合项目发展的个性化服务,帮助企业实施创新,企业产品创新一旦实现,巨大的经济利益将会回馈银行,企业自身也会不断变大、变强,地方政府也会增加税收,有更多的资金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制定科学合理的科技财政投入预算目标

2012年,河南省的科技财政投入为696392万元,比2011年增长了23.1%,虽然增幅较大,但对于建设创新性河南的要求还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制定合理的预算目标是加大科技投入的前提,同时,还应努力争取更多的中央科技财政对河南省的投入。中央的各项科技基金,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科技基金、国家科技部基金等都是面向全社会招标的,2012年,河南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金额18710万元,占河南省R&D经费总投入的0.6%,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政府的有关部门应鼓励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这些高等院校,积极进行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凭借科研优势为河南省发展科技创新争取更多的国家直接投入。在科技财政投入总量既定的情况下,还应重视科技资金的投入产出绩效。对于那些运行好的市县,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在以后的财政拨款中优先考虑并加大资金投入总量,对于那些运行不好的市县,要惩处相关责任人。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科技财政投入预算目标,既可以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总量,又可以提高科技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注重科技投入结构的优化,集中优势科技资源,支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推动科技兴省战略。

加大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力度

重大科技专项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通过集中河南省资源攻破一些共性技术难题,为其他企业科技创新打下坚实基础,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2011年,河南省财政厅、科技厅与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合作,实施煤制乙二醇产业化技术研究的重大科技专项,主要解决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技术瓶颈问题,努力攻克一批重大产业的核心技术,辐射带动煤化工、有色金属、钢铁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洛阳作为牡丹之乡,实施“名优牡丹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重大科技专项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优势,降低了投入经费,通过整合河南省的牡丹科研力量,加快了牡丹产业化的步伐,也为开封实施产业化提供了宝贵经验。而且,提高了洛阳的城市知名度,也为洛阳旅游业、重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有利影响。由此可见,重大科技专项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除了对本行业和本地区影响外,还能促进不同行业和周边地区的产业升级,破解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实施好现有的重大科技专项的前提下,政府应当制定和挑选出更多的重大科技专项,增加河南拥有核心技术的数量,提高河南科技竞争力。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政府应重视农业技术的创新,鼓励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这些高校申请农业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建设新型农业步伐。

注重创新模式选择,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目前河南省科技创新对外合作程度不高,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较少。因此要注重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研究与选择,加大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力度,促进河南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主要分为5个阶段,不同的阶段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应当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合作创新模式。

在科研选题阶段,由于高校、科研机构远离市场,不能够深刻认识市场的需求情况,而企业本身对市场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理解力,因此,这一阶段应采取企业主导,政府推动的模式。在科研成果研发阶段,作为研发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他们拥有优秀的科研团队、先进的科研仪器和便利的沟通平台,这些从根本上保证了科研成果研发的顺利进行。有些企业虽然也有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但成果的研发需要的周期长、资金大、风险高,对于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来说,完全凭借自身的科研进行成果研发具有不合理性,因此,此阶段应选择高校主导型模式。在产品形成阶段,需要官-产-学-研4方的共同努力,应4方合作模式。该阶段是科技成果由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重要阶段,既需要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又需要凭借企业对产品的包装、设计,体现产品的差异性,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四方主体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在企业初创阶段,采取政府推动型模式。产品形成以后,企业面临着产品是否被市场接受的风险,如果市场需求量很大,高新技术企业很快会收回成本,快速成长;一旦产品不被接受,企业会面临破产的危险。因此,需要政府参与其中,帮助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目前,政府主要通过科技企业孵化器来帮助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在企业规模化生产阶段,采取企业主导型模式。产品规模化生产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企业有能力也有动力去继续进行产品完善和研发,以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回报。政府也可以从企业的大规模经营中得到较多的税收,科研机构和高校可以实现转让科研成果的利益,最终达到多方的共赢。

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科技创新需要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参与,不仅要有科学的投融资体系,良好的创新环境,还应有庞大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此来支持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良好的中介服务体系有利于保证创新投资主体、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信息畅通,有效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经过几年的努力发展,河南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对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该体系的功能不能充分显现,所以,我们应加快完善河南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创新投资与技术提供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基础平台是科技创新各主体进行创新的物质基础,2012年,河南省已经成功建立了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省部共建实验室和6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凭借先进的仪器设备,强大的科研优势以及丰厚的人力资源,极大地提升了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速度。我们应以实验室的建设作为提升知识创新效率的突破口,重视实验室的招投标管理,从源头上保证实验室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重视实验室运行过程中的项目管理、人事管理,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平台的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截至2012年,河南省拥有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33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级示范性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依托大学的人才、科研优势,致力于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大学与经济界的联系,加快了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面向企业提供新信息,推广新技术,根据企业的特点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成长为企业中的“小巨人”。虽然河南省已经初步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但其功能的发挥还需要时间,而且,这些平台的数量还不能满足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强科技创新基础平台的建设和对已建成平台的规范管理。

加快完善信息服务机构的建设

信息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对于科技创新来说,信息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进行知识创新的过程中,由于对市场缺乏深入的了解,可能会造成科技成果不符合市场需求、资源大量浪费的后果,即使是科研院所与高校之间,也可能会由于信息不通畅,造成重复研究。加快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机构,通过该机构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该机构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是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法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服务机构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会不断地完善服务,建立更加方便快捷的科技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对于民间资本来说,科技创新投资具有高回报、高风险的特点,能够吸引一部分投资人的加入,信息服务机构提供咨询类的服务,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多的认识企业、认识科技创新的价值,还增加了产学研各方主体的融资机会,降低了融资的成本。

健全技术市场体系

篇9

1问题的提出

农业是基础产业,当前形势下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从历年的数据来看,近30年来的农民收入却呈现出以下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然后又下降的趋势。第二,虽然农村居民的收入在逐渐增加,但是收入结构却由家庭经营性收入占主导地位逐渐变为工资性收入占主导地位。根据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上面的两个特征做出如下的解释。

第一,1978―1985年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比率缩小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农村的改革。1985―2009年城乡人均收入比不断提高,说明农村已经处于制度均衡期,农业增长率已经在相对下降;2009年以后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比率又缩小的原因是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加大。

第二,在农业增长率相对下降的同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却在向非农产业转移。目前,已经进入乡镇企业和大中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大约有25亿人,未来还有大约13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向城市转移。[1]这种转移的内在驱动力显然就是“经济利益”。

当青壮年农民在农业增长率相对下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尽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防止因农业劳动力流失导致农业生产滑坡。相关研究表明,生产要素、产业结构、技术以及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但对实践操作意义最大的还是技术进步,其他三个因素事实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技术变迁的可能性和速度。[2]因此,目前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的创新,而农业科技创新在制度均衡的条件下只能立足于外围条件的改变。

2文献综述

21国际方面

Tugrul Temel(2003)发现中层组织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间信息流动困难,资金和人力资源限制组织联系。Andy Hall(2006)提出部门的合作非常困难,制度是重要原因。Charles Staver(2007)提出一个管理创新系统信息流的框架,为加速系统信息流动提供了信息战略及其制度保障。David Doloreux(2007)研究了创新的动力和制度变化之间的关系。Andy Hall(2007)认为未来农业科技创新系统需要集体学习和创新的网络模式。Spielman,David.J et al(2008)发现教育培训不仅增加了人力资本和科研资本,还在组织和个人传播、信息应用等方面发挥作用。

22国内方面

(1)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研究。路艳娇(2006)、翟振元(2006)分别研究农民技术教育和农业高等学校参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潘斌(2007)、齐顾波(2007)强调农民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庞晓鹏(2007)认为应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戴小枫(2000)、卢良恕等(2000)认为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应由农业科技的管理、研发、推广、投入、人才、法律法规及其运行机制构成。黄祖辉,扈映(2005)分析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弱化的原因和对策。高启杰(2004)提出我国多元化合作农业技术创新模式。

(3)农业科技创新机理研究。胡瑞法(2007)分析了政府农业科技投资问题;顾淑林(2007)提出需求、流通环节的制度和能力影响创新系统,农业技术服务系统应是公共服务和市场媒介的综合。刘冬梅(2007)强调产学研合作对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性。

23评述

上述文献关注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系统性、知识信息和社会资本等方面的作用,但是却鲜有文献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先决条件进行研究。在目前我国农村基本处于制度均衡期的实际情况下,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先改变创新的外围条件。

3模型的构建

根据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高的资本有机构成必然意味着高的生产力水平,在实际中表现为单位劳动力控制的生产资料的增加。就我国目前的实际而言,农业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就意味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增加。在土地的数量基本不变和农村基本处于制度均衡期的前提下,农业生产资料的增加需要资本向农业的投入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而资本向农业的投入需要畅通城乡资本流通的渠道、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需要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改革。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市场和政府的因素――开放的市场为农产品的实现提供了平台,政府的保障制度可以避免“谷贱伤农”。因此,在上述逻辑下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的外围条件模型见下图。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外围条件图

4典型案例

相关研究表明,农业基础设施完备、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生产力水平较高、农业技术发展迅速、土地产出率较高、农业发展走上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3]奥地利圣?吉尔根市的乌尔班农庄有草地45公顷,租用78公顷高山绿地、25公顷森林。农庄养殖约80头奶牛、70只牛犊,每年向牛奶厂提供61万公斤牛奶。但这样的一个农庄却仅仅由农庄主人哈斯夫妇和他们的大儿子经营。由此可见现代农业的农业资本技术构成是很高的。

5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外围条件的构建提出如下建议。

(1)继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未来几年还有一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另一方面,已经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保障制度的建设还很不完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会长李兵弟在解读“中国特色城镇化论坛”的信息时指出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是4659%,而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大约33%,这意味着有136%,即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及享有城镇居民待遇。。因此,就继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言,一是应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二是应该通过农村社区的职业教育、就业信息的搜寻与公布、留守老人和儿童的服务等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就完善已经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保障制度而言,主要应以户籍制度的改革为依托逐渐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城乡隔离的保障制度,同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完善教育制度、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力度并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已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公平待遇。[4]

(2)大力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改革。目前我国农村人地关系紧张与大量耕地撂荒并存,使用权流转收益倒挂,无偿转包和倒补贴转包现象屡见不鲜。[5]我国农地流转效率仍然较低,已成为阻碍农业科技创新的一大因素。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专门的机构和土地流转市场负责土地流转信息的收集、沟通,并以制度的形式规范土地的流转手续和程序,实行规范化、契约化管理,从而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第二,规范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行为,促进地方政府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积极自上而下地进行农地流转制度的设计与施行;第三,积极协调对农地使用权有供给与需求愿望的农民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变更,并支持和推广他们对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的一些可行的创新行为。

篇10

【关键词】金融创新 金融 银行

金融创新发展是指在金融业的内部通过各种不同的要素组合并创新性地进行变革而创造以及引进的新事物,从广义的方面讲,金融创新发展是指产品的营销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创新。金融创新可以说是我国银行发展的根本动力。并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银行的金融创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赢得了一部分市场,但是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一、我国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创新的机制不够健全

从我国银行的创新主体来讲,金融创新的机制不够健全,相关的体制没有建立,我国银行没有建立明确的市场主体发展方向,更没有相对较完整的管理体系,还存在着顽固的行政管理机制。正是由于这种体制的原因,导致我国的银行非常缺乏金融创新的动力,主要有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压力,另外还存在的问题就是主动创新的意识不够强烈。然而从金融创新的相关动机上来看,现阶段来讲占有市场资源以及具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是我国银行在创新方面最大的动机,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应该将目标放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以及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在这种粗放的经营模式下发展银行的金融创新很难从根本上有所提高。

(二)各机构不具有创新开发权

现阶段,在我国的各大银行内均在实行着较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以及集约化的经营方式。这种模式下的管理中,分工明确,总行主要负责监督重大决策的规划与确立,而分行主要负责进行具体的执行工作。所以就这种模式而言,我国银行的金融创新发展只是吸纳了上级的创新思想,也就是说在各个分机构根本就没有创新开发的权利,更没有设立专门的创新研究小组,然而在上级,也就是总行的传导过程中有时还存在情况失真的情况,这也会导致在创新过程中,创新方案发生供求脱节的现象,也就导致了很难研发出市场所需要的方案及产品。

(三)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以及相关的科技人才较缺乏

在我国虽然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我国的银行与外国的银行相比而言还是处于相对较落后的状态,即在电子网络的技术研究以及软件的开发应用等方面。另外还存在的问题是,在资金和人才以及技术不足的背景下,对于各个银行进行封闭的研究工作,不懂得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就导致了资金、人力的重复投入,造成了创新的效率低下,在创新上不能形成合力,是非常不正确的发展思路。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从事科技创新的人才缺乏。因为在任何一个发展创新的领域中都需要技术人才的支持,因为在创新的过程中人是起到一个创新的主动性,没有了人才支持创新工作就无法继续下去。所以,科技人才的缺乏是我国银行落后最重要的原因,也是限制银行发展的瓶颈问题,总而言之是创新的能力极低。

(四)金融创新的政策不健全

一方面来讲,我国银行的金融创新发展思路以及拟定的战略发展目标非常模糊,导致分行在实施创新方案的过程中无从下手,根本就无法具体地实施总行的战略方案,这就影响了我国各个银行在创新方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总行对于金融的创新工作没有具体的规划方向,也没有进行充分地协调和管理工作,导致在创新的过程中,人力、财力的大量浪费,还存在最为严重的问题是银行对于创新工作的监督力度不足,没有具体开展监督工作。

二、金融创新利于我国银行发展的对策

(一)需要转变创新的固有思想

我国银行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加入国际贸易组织后,国外银行发展会给我国银行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要加强对金融产品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并逐步改变传统的经营机制以及经营理念,彻底地改变过去只注重存、贷款业务以及市场在拓展方面的经营模式,要逐步实现转移到注重产品的创新,尤其是中间业务产品创新,需要特别注意,进而通过创新业务品种,来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

(二)重视科技人才的发展培养

我国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是在人才、技术、信息以及在信誉水平上进行的一体化知识密集型发展的业务,在银行业中属于高技术产业环节。所以,我国银行需要大力加强科学技术的建设和网络建设,并能够不断地完善技术服务手段,特别是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并引进一大批金融创新人才,在不断改善银行创新的内部条件下,发展银行以利于创新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市场调研力度

银行的金融创新活动,主要依赖于客户对它的认识以及接受的程度。所以,我国的银行在进行研究或是开发某项金融产品的时候,首先要充分地了解市场发展情况,并能够通过了解广大客户的需求,以及对于创新业务产品的评价,来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进而能够改变盲目创新或是跟风上的现状。在创新产品推出之后,需要运用营销组合的工具进行引导市场需求,进而能创新营造出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四)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我国金融产品发展创新的核心内容在于风险的控制问题,我国银行若是要想稳健地开展金融创新,就必须建立并且健全完整有效并且要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内控机制。进而通过建立健全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对于可能会发生风险的各个创新环节进行逐一地改进,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一套在创新的过程中、动态地跟踪管理和监督的体系,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金融产品创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结语

金融创新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领域,需要将客户的需求转化为银行改进的产品,所以在高科技时代,我国银行的金融创新工作是非常有必要开展的。

参考文献

[1]董峰,胡世伟.浅谈金融创新对我国银行会计制度改革产生的影响[J].企业导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