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的构成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资源的构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资源的构成

篇1

[关键词]民间饮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

一、从重庆民间饮食文化中挖掘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原因分析

康德认为,儿童的教育不应当是为了使之适应人类目前的状况,而是为了使之适应将来可能改善的状况,即人类的思想及其全部使命。“由于社会的授职贯穿于每个承担者的一生,因此需要一种造就接班人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使他们有能力接替因某些社会成员年老和死亡而空缺的位置。”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作用于幼儿及其家庭,可以帮助个体获得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形成特定社会生活能力,完成文化适应,进而实现个体的文化以及社会文化的延续与传承。“文化传承是课程的基本功能,也是课程得以立身的根本,任何课程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承某种文化与价值,发挥着文化传承的作用。”

斯宾塞认为,课程的核心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儿童借掌握这种或那种知识在头脑里发展起来的思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儿童受到民间文化的熏陶、浸润和塑造,有助于逐渐产生文化认同感,进而有助于逐渐真正成为这个民族和地域的一员,这种情感和影响是深入骨髓的,获得了对某一民族和地域的文化认同感的文化人、社会人,同时也就获得了健康成长的文化根基,使其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能保持自身特色,不被淹没,在这一过程中,民间文化也会被传递、创新与发展。只有各民族文化的安全独立,才能实现全球的文化多样性,并最终实现全球的文化安全与文化繁荣。

“学前课程应该是适应幼儿的,不能让幼儿体会的文化再优秀也没法起塑造作用”,伴随着幼儿一日生活频率最高的是饮食,从幼儿身边发掘课程资源应该是幼儿最感兴趣、最利于接受的。中国散文大师梁实秋到台湾后,对祖国的饮食文化念念不忘,曾写过脍炙人口的《雅舍谈吃》,在写到一个山东名菜爆双脆时,他写道他以前留学归国到北平,一下车便直奔家乡馆子要了三种不同味道的爆肚儿,他评价道“生平快意之餐,隔50余年犹不能忘”。家乡菜魅力之大,回味之久可见一斑。

现在好多儿童对中国的民俗风情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相反,对外来的如以肯德基、麦当劳为首的饮食文化,却非常喜欢,甚至津津乐道。这种状况,不得不令人深思:一方面让孩子接触,知晓外来文化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有助于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以洋文化来冲淡或代替中国民族文化,那么从小培养幼儿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情感又从何谈起?而我们家乡重庆的饮食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比起那些洋饮食来丝毫不逊色,且这些家乡菜可是平日里幼儿餐桌上经常见到吃到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就地取材来挖掘课程资源。

二、重庆民间饮食文化成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可行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重庆的饮食文化为什么可以进入幼儿园课程呢?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的特质》一文中,将中国文化的特质定位为“行”,认为中国古代文化不是一种“说”的学问,而是一种“行”的学问。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是儿童品德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中国古代教育学家王阳明强调幼儿教育必须使他们“趋向鼓舞”、“心中喜悦”。他认为诗歌、故事、舞蹈、游戏、旅行是幼儿教育的最好形式。

首先,课程所提供的内容和方式必须和幼儿的认识经验相符合,是幼儿熟悉的而不是陌生的,使孩子能够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同化顺应,用思维和语言领悟并表达的,而不是造成他们学习困难并感到无能为力、恐惧紧张的东西。饮食是孩子们天天都要进行的事情,因此,接触到以日常饮食为材料的课程他们不会感到陌生,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玩“过家家”时,也常常玩做菜吃饭的游戏,说明他们对其的兴趣是不厌其烦的。

其次,一日生活是幼儿学习的内容,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对于饮食来说,孩子们每天看到吃到的都是成品,对食物原来的样子及其烹饪过程一无所知,如果让他们一步一步了解这些,他们一定会觉得,哦,原来自己日常生活中也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这样,一来幼儿学到了知识,二来激发幼儿对平常生活的关注和了解。

再次,幼儿多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蒙台梭利说过,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为强烈。经验性的课程使幼儿多感官地参与了课程学习过程,尤其能让幼儿在操作和交往中学习,因此,对于幼儿经验的获得、动作及交往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学前课程的主要特点。幼儿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有机会参与菜肴的制作过程,学做菜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孩子们回家后,成为父母的帮手,做家务的次数也会增加,哪怕是最简单的洗菜也会让幼儿感到有成就感,因为这是真正的工作,劳动成果最后是要交给大家分享的。

同时,饮食文化进入课程也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这样的亲身参与不仅会让幼儿感受到父母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辛苦,还能让一些幼儿改掉挑食的毛病。家务劳动会运用到身体和五官,儿童用双手敲敲、打打、切切,也等于是在经历疼痛、辛酸·得意、快乐等不同而丰富的情绪,这种经历能够使他们对自己所拥有的能力更加自信。

更重要的是,幼儿学习这样的课程,对家乡的饮食文化有了感性认识,当他们真正可以理解饮食文化时,才发现家乡的饮食文化已经以具体的形式在心底种下了根。

三、具体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应是启蒙性的,不宜追求过高的目标,尤其不应追求过高的认知目标。转贴于

(二)课程内容:要有生活性和浅显性,要让幼儿能够操作。

(三)课程实施: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尤其是学前儿童的学习特点决定了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应是直观的、形象的,因此,学习一定要借助具体的情境、具体的事物,在参与、探索和交往的过程中学习。幼儿是通过多种类型的信息来进行学习的,对幼儿来说,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众多的,幼儿身体的许多器官都可成为幼儿了解世界的有效途径。

(四)课程实施对象:大班和中班幼儿。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太小,他们的生活尚需教师和保育员精心照顾,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弱,还不适宜学习这样的课程。大中班幼儿就不同了,他们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大班幼儿,生理的发育完善也使他们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动作,这些都是课程实施的良好基础。

(五)课程实施步骤:

第一堂课(前奏)

1.先让孩子们回家观察爸爸妈妈在厨房里是怎么做菜的,当然教师先要和家长沟通,家长还可和孩子边吃饭边对记忆中的家乡美食进行讨论,相信这一顿饭一定充满了美味和温馨之感,还能促进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交流。

2.到了班里,孩子们通过交流,了解做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花一番功夫。先要拣菜,切菜,洗菜,再烧菜,这样才可以吃。孩子们懂得烧菜的顺序后,教师在游戏角投放一些“五颜六色”的纸及一些图片,让幼儿撕一撕、包一包等来模仿生活中的事情,并引导孩子说出各种原料的味道、颜色、形状等,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力和感知能力,并感受到操作活动的快乐。

第二堂课(春游中采摘蕨菜)

1.选择一两种制作方法简单的菜肴让幼儿参与操作,事先向孩子们说明这些菜肴最后将成为他们的午餐,相信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一定很高。在这里我选择了常常在重庆当地农家乐可以见到的一道菜“蕨菜腊肉丝”作为实验菜。蕨菜又名蕨萁菜,生长于低坡及林边草地,一到春季重庆便有不少人春游时漫山遍野采摘这种野菜回家作菜,蕨菜不仅吃起来鲜嫩滑爽,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等,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享有“山菜之王”的美誉。

2.春季到了,教师可以趁着带孩子们春游时,让孩子们和自己一道去采蕨菜,让孩子们知道大自然还有那么多的瑰宝。采之前先给孩子们示范什么样的才是蕨菜,并告诉孩子们食用的蕨菜必须是刚出苗的嫩芽,如果是长到很长很粗的话就不嫩了,蕨菜刚发出来时顶尖长得像爪子。幼儿都是喜欢亲近大自然的,他们在大自然中会像小鸟一样欢乐,一块石子,一朵小花,一片草叶都会成为他们手里的宝物,引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3.当然教师要叫孩子们在自己视野可及的范围内活动,安全是第一的,等大家采了一把一把的蕨菜回来后,装在事先准备好的大口袋里。其实蕨菜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除了留下部份吃新鲜的外,余下的都用开水烫煮后晾晒干存放起来,留作以后炒干蕨菜或是用于吃火锅,都另有一番风味。

第三堂课(孩子参与制作“蕨菜腊肉丝”)

1.第二天,教师和孩子们就可以一起制作蕨菜腊肉丝了,可以让家里做有腊肉的孩子从家里带来一块,腊肉是用来增香提味的,不必太多。教师还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探寻腊肉的制作方法,比如,上网查看或和孩子一起咨询家中会腌制腊肉的老人,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家长的参与。腊肉不算是川菜所独有的,四川、湖南和广东都制作腊肉,但在调料和制作过程上有所区别。

2.在加工和烹饪前,教师将食物的营养、厨具的使用方法向孩子做一番说明,尤其是菜刀和火的危险性。当然,为了幼儿的安全,不主张幼儿参与切菜和烹饪的具体操作,这两道工序可以让幼儿站在旁边看老师做。

3.这道菜的材料有:蕨菜、竹笋、腊肉、干辣椒、老姜、色拉油、精盐、花椒、味精。竹笋也是人们所喜爱的绿色食品,它不仅滋味鲜美、肉质脆嫩,还含有丰富的营养,单单一个竹笋烧腊肉也是一道风味独特的川味菜。首先选用短而粗的鲜蕨菜去掉老茎,这道工序可以教孩子们做,然后教师在一旁把它们切成均匀长的节,让孩子们分批洗净。

4.将洗净的腊肉切成3厘米长的丝,竹笋切成丝,入沸水煮后捞出,沥干水分,把姜切成丝。后来的倒油爆炒这整个过程由教师或厨师做,孩子们可以从旁观察。

这道菜成为当天的午餐一定大受欢迎,因为这些都是孩子们亲身参与的,特别是能勾起前一天孩子们漫山遍野采摘蕨菜的快乐回忆。

篇2

本文阐述的遗产地边缘是我国已经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以及潜在的世界遗产的边缘。

一、遗产地边缘的定义

遗产地是国家为达到保护和永续利用遗产资源的目标,依据有关法规划定并实行规划和管理的特定区域,其边界通过法定文件加以标明,同时以有形标志明确其地理范围。遗产地边缘指遗产地跨边界地段及遗产地边界的地带,是遗产地边界以外的一种以上组别或类型区块的尺度空间区域,是相对遗产地边界以及管理机构的周边所有社会活动范围。

遗产地边缘不是界线的概念,边缘与边界的区别在于:边界是确切的不同尺度空间之间的范围界线,是介乎于遗产地与边缘之间表示界权概念的体现形式,是通过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按法定程序审批后加以确定的特定的行政管辖范围和规划、保护的法定界线。而边缘是遗产地以外不具体确定的尺度空间范围,是与遗产地行政管辖和总体规划范围相对的周边区域。

从生态资源角度讲,边缘与缓冲区(包括保护带)都是遗产地生物栖息地、物种生存迁徙的走廊和通道,是遗产地景观地貌的延伸,同为环绕遗产地的区域。边缘与缓冲区的区别在于:缓冲区是通过规划划定并命名的区域范围,是遗产地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功能分区,是出于对遗产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目的限制其用途而设定的特定区域,同时也是为了遗产地免受不稳定或相冲突区域的影响而划出的缓冲地带,旨在缓解、减少或削弱对遗产地不利的影响或干预。缓冲区不仅仅是遗产地内的受保护地带,也是遗产地核心区的保护屏障。

与缓冲区比较,遗产地边缘在区域和范围上具有不确定性,有比遗产地缓冲区更大的尺度空间范围和地域纵深,也具有更大的灵活度和绝对的扩展余地。从遗产保护理念出发,边缘应该是相对于遗产地核心保护区和缓冲区的更广意义上过度地带,是遗产地"额外"的保护区域。

广义的遗产地边缘是遗产地自然形态和人文形态边际界限的延续,也几乎包括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部内容。狭义的遗产地边缘指遗产地相关的利益范围、社会单元或资源属地等。

二、遗产地边缘关系的构成

我国的自然遗产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大多是以国家风景名胜区为基础申报,并由国务院审批公布的。因此,我国自然遗产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和规划规范等基本是围绕国家风景名胜区建立的。由于遗产地边缘受社会组织、经济体制、文化结构、土地使用、自然条件以及价值观的制约和限制,并服从于这些因素,涉及专项的遗产地边缘的管理和法律机制是缺位的。尽管边缘与遗产地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边缘在性质和功能上不一定与遗产地有必然的联系,从而形成了遗产地与其边缘的不同关系类型。

行政边缘关系构成

遗产地行政边缘关系构成是遗产地与边缘的行政部门之间通过法定的政府行为和规划等形式加以明确,并通过行政区划的边界来加以确定的,其关系构成实质上是遗产地与其边缘的部门在管理、界权以及利益关系方面的反映。

构成遗产地行政边缘复杂的关系类型:

单向边缘关系。遗产地边缘与其他资源管理部门不存在界权关系和地理上的联系。

互为边缘关系。在同一资源环境中,由于行政区划、隶属关系不同等原因,遗产地与其边缘的一个以上资源管理部门或机构毗邻。

重叠边缘关系。以不同名义命名的管理部门或机构处在同一范围和性质的资源环境中。同一资源区域的,既是遗产地管理区域的边缘,也是另一资源管理区域的边缘;有的还是几个资源管理部门共同的边缘。

交叉边缘关系。遗产地的部分区域与另一资源管理部门的部分区域在地缘或业务管理上相互交错,边缘互相交叉。

镶嵌边缘关系。一个或几个资源管理部门及所辖区域独立存在于遗产地边缘范围以内;或遗产地独立存在于另一资源管理部门所辖区域的边缘以内。

行政边缘关系构成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资源管理条块分割的行政主导机制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长期存在的"以人的意志为准则"的关系构成标准。

自然形态边缘关系构成

自然形态边缘关系构成从"自然遗产必须确保生物物理过程和地貌特征的完整性"原则出发,以自然形态确定的遗产地与其边缘的关系。根据自然规律,遗产地与其边缘同属一个大的尺度空间范围,边缘与遗产地相联接并在大的生态环境中属于遗产地的组成部分,而且不可能是绝对的泾渭分明的边际界限。自然形态边缘关系构成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关系的边缘关系结构。

文化形态边缘关系构成

遗产地文化形态边缘关系构成是以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以及重要的文化种类等人文形态构成的遗产地及其边缘关系,其边缘关系构成以华夏历史文明的文化创造、产生轨迹和发展脉络为依据,并通过不同形态和性质的历史文化遗存范围和文化多样性特征来确定遗产地与其边缘的关系。

自然与文化形态和行政边缘关系构成。

自然与文化形态和行政边缘关系构成是自然与文化形态与行政性的因素的结合,人类发展过程对自然生态环境认知、干预行为的产物,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和演化进程中各种复杂变量在自然和文化环境中的反映,也是自然条件下人的社会意志、价值理念在自然生态环境的延伸和确立。由于遗产地及其边缘的动态性相对的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其他形式边缘关系构成

遗产地边缘其他形式的关系构成有旅游经济边缘关系、文化经济边缘关系、社区边缘关系等。这些类型虽然属遗产地边缘关系构成的范围,在辐射和渗透的规模程度上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从构成形式上基本都不具有代表性,边缘的形式关系也很难明确划分和定位。

遗产地边缘关系构成是侧重和偏向行政区划、社会和人的关系,可以说是我国遗产地与边缘关系的一大特征。边缘区关系构成表明遗产地范围界限的内容、形式以及关系构成在发生变化,遗产保护的外延在扩展,目前边缘关系构成以及边缘区的复杂程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三、遗产地边缘的特征

1、遗产地边缘的层次性

我国世界遗产地不是单一资源的构成,是含概并融合了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 综合性的巨系统,而遗产地边缘则是与遗产地有直接关系的包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区、生态等特征的综合体。遗产地边缘同时具有自然资源边缘、观念边缘、法律边缘、文化边缘和经济边缘等多种属性。遗产地边缘区涉及的物质形态资源和非物质形态资源。物质形态资源类别包括农业和工业经济资源、水资源、地质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历史文物资源、历史建筑资源等;非物质形态资源包括不同区域和多种民族的文学艺术资源、民风民俗资源、宗教文化资源、气象资源等。基于这些内容,形成了遗产地边缘的层次性特征。

2、遗产地边缘的多样性

遗产地边缘在行政管理方面涉及地方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州)、县(市)、乡镇四级政府管理机构,同时还在不同渠道接受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垂直的业务管理。遗产地边缘内涉及遗产资源、文化、旅游行业有关的管理机构、单位和实体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森林公园、旅游度假管理区、文化娱乐区和都市文化地区等;与社区行政机构建制有关的主要有大中小城市、村镇(乡村)、居民社区、驻军部队和各类院校等;与经济实体有关的主要有厂矿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开发区等。

边缘与遗产地同处于一个区域也共同拥有区域的和本土的文化特征,其区域文化特征如五岳文化、佛教名山文化、洞天福地与道教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等;本土的文化特征如洞庭与潇湘文化、太湖与吴越文化、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等;这些极为丰富的内容都是经过数千 年历史的演化、繁衍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和本土文化现象。以历史文化遗存为主要特征的遗产地边缘有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村落及街区、历史风貌建筑群等。边缘与遗产地不同的是在区域文化方面更为纷繁复杂和丰富多彩。

3、遗产地边缘的关联性

遗产地不是在真空状态孤立存在的,遗产地与边缘区之间也不是相互封闭的。由于遗产地与边缘区在地缘、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特殊关系,两者在生存环境、社会交往、物资往来和信息资讯等方面有着很强的关联性。《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提及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持久使用其组成部分"中,实际上已经明确了生物多样性与其组成部分的完整性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其组成部分"不仅包括整遗产地,更应该包括与遗产地紧密连接的遗产地边缘。尽管在一般情况下,自然遗产地核心保护区与边缘区在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敏感度方面存在差异,但自然遗产地所在的区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区域系统,这个系统是在流域、山脉、陆地的大空间尺度范围的基础上构成的,系统中各类别资源之间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遗产地边缘的关联性还表现在遗产地与边缘地区的依赖关系。从景观学的角度看,遗产地与边缘区之间有时是相得益彰或密不可分的,二者在景观格局上的最大特点就是空间上越靠近的事物或现象就越相似,景观特征或变量在相邻范围的变化往往表现出相互依赖的关系(如传统文化、物种群落、植被特征等)并与生态环境融合为一体,其中既有单一资源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依赖关系,也有单一物种在整个生物链中的依赖关系。遗产地与边缘区之间诸多资源之间形成的紧密联系而又互为补充的系统,任何一种资源都以另一种资源的存在为条件;任何一种资源分类出现异常的变异,都会给整个资源的完整性带来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后果。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的标准VⅡ中明确:保护区域应包括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的地区,并且包括那些对于保持该地美学价值起关键作用的相关地区。例如,一个景观价值体现在瀑布的景点,应包括相邻集水区和下游地区,它们是保持景观美学质量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部分、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系统,非生物部分包括的阳光、水、空气、矿产、土壤,往往是生物依存的基本条件,而非物质形态也往往是物质资源存在的不可获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遗产地边缘的区域文化也体现出与遗产地传统的或土著民族风俗文化的关联性、现代区域文化现象与遗产地历史传统文化的关联性如边缘区域文化与遗产地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的关系等。遗产地及其边缘区的传统文化作为植根于本土的区域文化现象,在同一区域内共同发源、演进、延续和发展,相互间保持着紧密的血缘关系,如闽越族文化和朱子理学与武夷山世界遗产地文化的关系、徽商文化和徽派历史风貌建筑与黄山世界遗产地文化的关系等,从中体现了两个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区域在文化上的相互融合和依存关系。

遗产地与其边缘同在一个大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背景中生存,相互保持着的依赖和共存关系。边缘区依靠遗产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外部性发展地区经济,丰富地区文化的内涵,并借助世界遗产的无形资产的效应提高边缘区的形象以及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遗产地则借助其边缘的特殊地缘优势以及社会资源、人才资源和经济资源的优势,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的科技含量,挖掘遗产地的文化内涵,改善信息咨询、旅游服务、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旅游

服务基础设施的状况,提高遗产地,改善遗产地基础设施。此外,遗产地对其边缘的依赖性还表现在行政和财政方面,相对遗产地而言,在管理干部的任用罢免、重大建设和开发项目的审批以及财政支出等方面遗产地边缘地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

4、遗产地边缘的交互性

遗产地边缘的变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社会的发展演进过程和规律的反映和继续。遗产地的性质、功能以及特点,对其边缘具有直接影响,反之,边缘的性质、功能以及特点也对遗产地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作用反映了遗产地与边缘的交互性。

边缘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宗教方面与遗产地之间存在差异,在社会关注程度、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不均衡。因为边缘与遗产地两者之间都处在有限受控的状态,所以表现出更易受社会活动的影响和人类行为的介入、干预的特征,从而为交互作用提供了活动空间和条件,同时也使遗产地及其边缘之间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交互作用成为可能。在正常状态下的规律性的交互和转换是与生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是吻合的,交互性常常涉及种群动态、生物体传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等。交互和转换的速率一旦发生变异或加速变量,便会使生态的自组织能力减弱,从而干扰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边缘不仅表现出比遗产地更易受社会和环境因素影响的特征,而且也以其特征影响和干预遗产地,这些关系通过各种因素的交互关系反映出来。

遗产地及其边缘实质上是处在一个开放性的大的尺度空间系统之中,由于两者之间存在不平衡性和互补性,从而促进了区间频繁的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交互和转换,这些交互和转 换有些是规律性的,有些是非规律性的。交互和转换还表现在遗产地边缘的功利关系和价值取向导致的经济渗透,遗产地及其边缘区的跨区域、跨流域、跨生境的互动,这种互动关系主要反映在公众旅游和市场经营行为两方面。一方面旅游服务市场化推动了遗产地管理信息化、服务联盟化,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联姻格局的形成,遗产地旅游服务由内向逐步转为外向或内外结合型,在文化宣传、招徕促销、旅游服务等方面的事业延伸;另一方面边缘区是由向遗产地的渗透和介入,在旅游产品开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和高科技应用方面的产业扩张。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交互作用是积极的,对遗产地及其边缘是有益的和互补的,也是激发遗产地及其边缘活力的最直接的动因。

文化消费和经济市场同步发展以及不平衡演化也促成了遗产地与边缘区的互动关系。近年来,边缘区的文化经济和文化变异现象对遗产地施加的影响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背景下,边缘的文化经济开发模式、城市化的生活方式、现代城市文化的审美要求以及城市化的价值取向标准等无时不对遗产地加以影响和渗透(如在遗产地里建设旅游经济开发区、游乐城、多星级宾馆建设以及现代建筑、装饰材料在遗产地的广泛使用、营造城市化园林等),这也充分反映出交互作用对遗产资源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负作用。

5、遗产地边缘的敏感性

遗产地生态系统是复杂的适应性系统,其复杂性来自物质和非物质的变易性、异质性和大量组分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不受人类干扰情况下,生态系统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和作用相互抑制和抵消,最终靠自身的恢复力、持续力和自我调节维持平衡,而这一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的生命过程是脆弱的,同时也决定了遗产资源比其他区域资源对边缘因素的影响更为敏感。尽管遗产地与其边缘在资源敏感的程度和范围上迥异,但遗产地边缘较之其他非边缘区域仍具有不容忽视的敏感性。从遗产地所在的大环境范围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前提,遗产地边缘往往是生物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路径、流域、山涧以及森林地等是生物生存的通道和生命走廊,遗产地资源对周边环境的敏感性主要通过它与周边和自身所处的环境变异程度反映出来的。在目前状况下,遗产地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还在于边缘地带生物栖息地的破碎化因素和干预行为。

遗产资源的加速变异和异化的根源在于其边缘的制度转轨和发展地方经济因素,主要在于人与社会对遗产资源认识的偏颇和不适当的干预行为。遗产资源中包括人类社会最需要和最紧缺的物质和精神资源,包括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低成本即可直接产生经济利益的资源和间接产生旅游经济利益的旅游景观资源。在遗产地边缘区政府追赶发达地区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的支配下,超量的和不规律变异现象加速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变异,成为导致遗产资源失衡的主要因素。在遗产地边缘出现的诸如 "水泥森林"不断地接近原始森林、旅游经济开发区不断地接近遗产地的保护区、现代交通网络不断地阻断生物通道和走廊的现象,往往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以及生态景观功能遭到破坏。

在边缘社会政治、经济和现代文化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力不断加大,遗产地自然资源、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方面的吸引力不断提高的状态下,两种力的汇合必然产生资源变异的加速性,而这个汇合点往往在具有社会政治和经济综合竞争实力处于强势的边缘地。如四川省发展中的经济和人口大省,也是世界遗产资源大省,遗产地边缘未来的经济和人力开发的趋势和走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遗产资源最富集的岷山山系和岷江流域,围绕岷山山系和岷江流域的旅游开发、水坝电站开发将是未来的热点。遗产地生态资源始终处在边缘地的包围之中并与之不断的"较量",而遗产地脆弱的资源在与边缘区的较量中往往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

导致遗产地与边缘的不平衡性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即边缘的社会活动因素、边缘的经济活动和自然活动因素。边缘的社会活动因素主要有:政策制度、文化活动、不适当的外来物种引进;城市发展规划、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重合、相抵和不兼顾等。边缘的经济活动因素主要有:工业开发、城市化建设、集约农业、水利设施、矿产开采、捕猎捕捞、旅游服务经营、道路交通等经济开发项目。边缘的自然活动因素主要有各种自然灾害。自然的或人为的一般性干扰对于整个生态系统而言,也许显得微不足道,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超过一定的量和强度的干扰可能会影响核心区域脆弱的生态系统的变异,使遗产资源受到直接威胁或间接的和潜在的威胁。目前遗产地边缘的旅游经济和文化经济变量远远超过了遗产地生态环境的变量,而且随着边缘变异程度和速率的加快,失衡状况仍然呈现扩大的趋势。因此,靠遗产地自身维持生态资源和环境的稳定和平衡是不可能的。

遗产地的文化多样性对于边缘因素的"过敏"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其边缘的文化现象(包括都市文化现代流行趋势、城市消费理念及消费模式等)的影响和干预的程度,近年来遗产地发生的很多问题都与边缘因素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由于遗产地资源对环境变异的敏感性,其"过敏"的结果往往导致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自身的变异,这种变异反映了社会的、人为的以及自然的因素及其作用的综合影响。同时,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变异对于遗产资源是极为敏感的,如果某一环节发生变异,就可能引发或导致整体景观结构的变异,从而使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威胁。

6、遗产地边缘的模糊性

遗产地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尺度空间系统,其范围不以人为边界为标准,而是以实际空间存在范围为准的整体的空间概念。遗产地生境在一个大的时空系统中生存、演化,同时接受和容纳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并被人类所利用的。从生态环境和景观角度看,它们是连结并且和谐聚合的统一体,但其边缘在范围上是的不确定性。遗产地的景观资源是非隔绝的、动态的系统,而且与其边缘形成了极为紧密的关系。遗产地的生态环境是一切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存在的前提,生物资源包括森林植被、生物群落等,非生物资源包括地质地貌、流域、山脉、湖泊等。由于这些资源的生境中的存在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和动态性,遗产地及其边缘区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实际上是很难用边界划定的,我们无法把它们中的某个类别作为单元准确地与整体分割开来。此外,我们在自然形态和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生命过程的规律及其相互作用方面还存在很多未知领域,因而难以确定和把握生态系统的变异程度。

遗产资源开放性系统是相对遗产地所在的生态环境而言的。一般情况下,出于管理和保护的需要,遗产地对游客、交通运输工具及其设备是控制和有条件开放的(除部分核心保护区外)。对社会的信息资讯、公务往来等则是全方位开放的。从另一种意义上讲,遗产地与边缘之间的森林、河流、山涧、路径被视为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生命通道,既是遗产地内部环境、各类资源内容的延续,也是周边区域与遗产地相互关联的特殊地带。通道的主要功能是:

生境(如河边生态系统、植被条带);传输通道(如植物传播体、动物觅食、迁徙和繁殖,其他物质随植被或河流通道在遗产地与向外部延续区域间的运动);过滤和阻抑作用(如对外部延续区域的物质和生物在穿越时的阻截作用,以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诸如遗产地及其边缘的自然界能量和物质的转换现象、动物种群流动和迁徙等,实际上是难以控制的,从而构成了遗产地边缘的不确定因素。

篇3

相对于经济力而言,文化力包含了精神因素、智力因素和娱乐因素等几方面。精神因素包括理想信念、价值规范、道德情操和审美追求等;智力因素包括科学和技术、教育、信息、知识和制度等;娱乐和健身因素包括体育、保健和休闲等等。经济力则主要指自然资源、市场机制、经济资本、物质利益等物质性因素。张德江同志在谈到文化与经济的互动时曾深刻指出:“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文化与经济互动,构成了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

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日益趋同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文化生产的本质就是精神生产。当代的社会生产已经很难分清哪些是纯粹的物质生产,哪些是纯粹的精神生产,两者叠加的部分越来越大,而且精神生产所占份额明显加大。从当代社会发展态势看,经济和社会发展愈向纵深演化,人的需求层次就愈高,相应也愈需要在生产过程、企业管理和物质产品中融入更多的文化要素,增加精神资源的成分,文化因素更多地参与到物质生产活动之中去,从而推动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出现趋同的态势。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推动文化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互动,用文化要素增加物质生产以及经营、管理、服务过程中的人文内涵,是提高企业素质和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永不衰竭的动力。而把文化因素注入经济活动之中,既可以提升生产过程的科学技术含量和档次,减少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消耗、提高企业素质和调动员工积极性,还可以通过激活文化因素,增加物质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使创新成为生产的永恒追求。

文化力与经济力融合构成新的生产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大发展,文化力和经济力的融合正在孕育和产生人类新的生产方式。在我国,随着全方位开放态势的形成,文化优势已经逐步取代政策、地缘优势,成为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和重要指标。文化力与经济力结合而成的文化产业,以其崭新的生产形态和市场优势,已经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国内许多省市更是把文化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显示出文化自身的经济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开发,文化力与经济力一起构成了新的生产方式。通过文化力与经济力的互动,用文化资源开辟新的产业群,不仅可以扩大经济发展总量,创造新的财富源泉,还能通过文化产业自身的扩张和辐射,以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一系列环节,带动物质生产领域其他产业的发展,为物质生产部门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趋向统一

这是文化与经济互动在消费领域的必然反映。千百年来,人类的消费始终由物质生产所决定,而且物质消费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当代,随着精神产品所创价值逐步超过物质产品所创价值,人们的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亦渐趋平衡且呈递增态势。学习和教育业更是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导方式。这在西方发达国家尤显突出。文化消费日益成为投资的主要选择领地,从而催生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在广东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开始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化,高新科技产品和包括娱乐、教育、服务、健身、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开始形成新的消费潮流,家庭消费结构中教育、服务、娱乐等包含享受和发展的支出比重不断上升。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物质产品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消费已不仅仅是产品使用功能的消费,还包括了产品文化品味的消费,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趋向统一。

篇4

(一)视觉文化传播平台的构成要素分析

管理要素。要在政府指导下,建立相应的视觉文化产业的指导和协调机构,负责对视觉文化传播平台及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和组织工作,为平台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信息要素。由政府专门机构负责为视觉文化传播平台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相关的扶持政策、配套政策及全面、细致文化市场信息,为视觉传播平台建设提供政策和信息支撑。

资源要素。在政府支持下,由专门机构对郑州文化资源进行研究、挖掘和整理,制定详细的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规划,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技术要素。利用政府提供的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加大引进视觉文化传播的高新技术,加快原有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

生产要素。文化企业应加快视觉文化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视觉化设计、制作、传播水平,提升产品内在质量,为打造文化精品、创国际知名文化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市场要素。政府与企业主动营造视觉文化消费环境,培育引导大众视觉文化消费需求;完善政府对文化市场的宏观管理体制,同时减少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

(二)视觉文化传播平台系统要素的关联性分析

第一层次是基础性要素层次。它主要由管理要素和信息要素构成。管理要素为视觉传播平台提供组织协调机构,信息要素主要提供政策。

第二层次是核心要素,它主要由人员要素、技术要素、资源要素和生产要素构成。在视觉文化传播平台中,该层次要素综合作用,是对文化产品的设计、加工、制作、传播。

第三层次是导向因素,它由单一的市场要素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为系统提供各种市场信息,为提高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提供信息支持。

以上各层次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通过系统整合,实现功能放大,保障传播平台的良性运行。

二、依托视觉传播平台,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所产生的带动辐射效应

直接效应。会带动传媒业、动漫业、会展业和广告业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间接效应。会促进娱乐业、旅游业、餐饮业的发展。

辐射效应。会促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促进效应。会促进文化体制的改革、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改善。

三、郑州视觉文化传播平台的构建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郑州视觉文化传播平台建设的目标

视觉文化传播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在未来3-5年把视觉文化传播平台打造为文化产业的主导型产业,使之成为支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兴文化产业集群;以现代视觉文化传播技术创新视觉传播手段,依托先进的视觉文化传播平台建设,把郑州打造为现代化的视觉之都:以视觉文化传播平台形成产业集群为主导产业,带动郑州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郑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撑。

(二)构建郑州视觉文化传播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府管理缺位。目前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缺乏指导和协调管理机构。

相关政策滞后。郑州文化产业的整体促进政策已经明晰但相关产业政策不完善和不配套,尚未推出更为需要明晰的具体政策。

资源利用不足。郑州文化产业仍是以传统文化产业为主,而具有活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现代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贡献的增加值份额偏小。’

技术相对落后。郑州在平台建设在视觉设计、视觉传播等软件技术方面,就建设视觉传播平台而言,还是相对落后的。

人员要素短缺。目前郑州缺少既懂专业业务又有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员,尤其是具有较高水平的视觉创意设计与传播制作人才更为短缺。

生产功能乏力。文化产业单位规模较小,年增加值低。

市场活力不足。郑州目前的文化消费需求不容乐观,视觉文化消费需求比重相对更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郑州视觉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加快郑州文化视觉传播平台及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点解决视觉文化传播平台建设的政府管理缺位问题,尽快建立一个运行高效的统一指导和协调管理的机构。

二是完善发展新兴产业政策,解决好加快视觉传播平台建设的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建设,为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提供政策支持。

三是优化新兴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借助高新技术手段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再开发,打造文化精品,创新文化品牌,提高文化资源利用效率。

四是加快视觉文化传播平台建设中的技术更新、设备更新,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构筑郑州视觉文化平台,创造新的文化生产力。

五是通过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营造创新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吸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视觉文化传播平台建设中。

篇5

关键词:虞山 ; 东麓 ; 空间 ; 研究

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ity space increasingly depends on the culture infiltration. This article does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cultural, function and other aspects in the east regional of Yushan, puts forward the " cohesion and harmony" planning strategy, and does the detailed attractions transformation design as the concept of enhancing the cultural.

Key words: Yushan; east regional ; space; study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现状分析

虞山东麓位于虞山尚湖自然风景区与城市核心的交错地带,周边用地承担着居住、商业、文教、风景游览等多种城市功能,包括仲雍墓、言子墓、周章墓、辛峰亭、致道观、读书台、游文书院和石梅园等多个景点,同时被虞山尚湖风景区、西泾岸、南泾堂和琴川河历史文化街区所围绕,具有丰富的、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虞山东麓是常熟文化的发源地,是构成起伏变化的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关键之处,也是构成常熟山水城融为一体的独特城市格局和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熟素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称,虞山东麓,就是十里青山入城之处。虞山与古城相依,古城内仍保留着传统“粉墙黛瓦”的民居建筑和“小桥流水人家”的街巷格局,尺度宜人,风貌完整,生活气息浓厚。位于虞山上的辛峰亭,与古城内的方塔,互为借景,形成了良好的视线通廊。

在吴文化影响下,虞山东麓的文脉延续特征明显,游文书院、读书台、石梅园、东麓石刻均是吴文化的发展与延续;如今石梅小学、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也是在吴文化的脉络不断发展与延续中应运而生,这种文脉的传承与发展的趋势相当明显,文脉隐含的线索比较清晰。

2 存在问题

根据对虞山东麓区域的现场调查,虞山东麓虽然历史文化资源众多,但都较为零散,各个景点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对内,缺乏代表场地特征的核心空间、场地特征不突出,文化定位模糊、文化景观特色不足,显得特色缺失,凝聚力不足;对外,与城市发展总体定位的错位、与城市生态空间关系分离、与城市功能不兼容,显得融合不足。

2.1主要表现为:

2.1.1城市特色的缺失,文化底蕴彰显不足。完整的文化空间被碎片化,传统文化失去活力;城市特色在城市化过程中逐渐消磨,文化底蕴显现不足。重要历史片区用地被军事、学校所占,导致文脉传承断裂。如,道教文化在常熟原本有着广泛的影响,旧时阜城门(今西门)城墙东侧有一民国时间的历史景点——逍遥游,但目前已被改建为军营及自来水厂。

2.1.2重要景点空间轴线不明,缺乏连贯性。如:作为城市空间标志物的辛峰亭、吴文化起源标志的仲雍墓、孔子3000弟子唯一南方人的言子墓,三者之间没有很好的空间联系和应有的轴线。历史景点各自独立存在,缺乏空间的联系和相应的解说系统。

2.1.3景点分布不均,存在断裂点。从整个虞山东麓区域来看,景点分布不均,大部分集中在沿北门大街一侧和言子墓、仲雍墓一带。有的区域之间景点设置处于空白,需要补充。

2.1.4资源利用不充分,休闲活动有待挖掘。休闲活动主要集中在虞山东麓的虞山公园,综合性活动主要集中于石梅广场。对于资源丰富的虞山东麓而言,休闲活动的深度与广度仍有巨大的挖掘潜力,结合历史文脉是使其具有真正生命力的关键要素。

2.1.5交通缺乏系统性。虞山东麓南侧和北侧地块缺乏主要的内部联系通道,主要依赖于交通繁忙的城市道路——北门大街进行两个地块的沟通,串联基地内部的景点(见图1)。

2.1.6部分区域视线不畅。辛峰亭至曾赵园方向、书台公园至虞山大戏院、石梅园至引线街、东麓石刻至锦江饭店等处视线,均不够畅通,尤其是博物馆目前所处的位置,不仅阻隔了虞山东麓地块内部的交通系统,还影响了虞山东麓空间视廊的通畅。

3 规划目标及策略

3.1规划目标

针对虞山东麓区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同时邻近古城区,承担为城市居民服务的诸多功能等特点,规划提出通过对虞山东麓生态、文脉以及功能的整合,为常熟市民提供一个集休闲、文化于一体的活动空间。

3.2设计策略

规划从内、外两方面着手,提出“内聚外融”的设计策略,通过“核心加强、资源整合、脉络贯通、功能衔接”,对虞山东麓整体城市空间进行改造提升(见图2)。

3.2.1聚——核心加强、资源整合

对内,采取“聚”的方式,通过“文脉核心加强、资源整合”的手段解决特色缺失问题。

一是文脉核心的加强。以“吴文化”为切入点,加强辛峰亭、仲雍墓、言子墓三者之间的关系,与新建博物馆、改造的石梅广场相互呼应,起到吴文化起源介绍和吴文化传承及吴文化发展的“十”字形轴线。同时规划虞山东麓与周边历史街区与景区共同构建成江南文化圈,其中虞山东麓作为江南文化重要展示区,由中轴线的辛峰亭、仲雍墓和言子墓构成的勾吴展示区,作为吴文化的源头;由西迁的博物馆、人民公园和虞山公园构成艺博展示区,作为吴文化的传承;由石梅广场为主的构成的江南文化展示区,作为吴文化的发展。通过文化展示功能区的划分,突出虞山东麓的文化核心地位(见图3)。

二是历史景点的恢复。结合西城楼阁恢复逍遥游景观,作为虞山脚下一个历史景点的恢复和道教文脉的延续,为虞山东麓的人文景观增加一个新的亮点。

三是不协调环境的改造。通过景观改造加强石梅园、读书台、石梅涧等独立景点之间的空间联系;对石梅广场进行改造,使其成为既能诠释虞山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能与周边的现代建筑很好的融合的现代市民广场。建议对影响城市空间关系,视线通廊的博物馆进行改造或搬迁;与门球场进行用地置换,可以结合历史记载恢复已废的历史景点。

3.2.2融——脉络贯通、功能衔接

对外,采取“融”的方式,通过“脉络贯通、功能衔接”的手段解决融合不足的问题。在虞山东麓区域以其自身的生态本底为基础,以道路交通为骨架,构建连续的生态绿脉,通过生态绿脉的联系、贯通,形成生态绿化网络,从而达到各项功能的衔接。

一是疏导,通过生态绿脉的疏导,改造割裂、阻塞点;在区域内部,构建“以辛峰亭、仲雍墓、言子墓和城墙遗址为横向景观主轴,以西迁的博物馆和石梅广场为纵向景观主轴”的“十”字形景观主轴线,再结合现有景点和补充景点构成整个景观系统。

二是拓展,通过生态绿脉的外延拓展,建立与城市景点(区)的联系;

三是联系,从视觉上加强景点之间的视线联系、从物质空间上加强交通路径的联系。以辛峰亭为主要瞭望点,严格控制其与方塔方向的主要城市视线通廊,加强其与含珲阁西巷、曾赵园和镇海台方向的视线通廊,新增其与西城楼阁方向的视线通廊,同时保证其他瞭望点的视线通廊畅通。沿用现状的主要、次要车行道,梳理优化现存景区内人行道,新增联系各景点之间的人行道,合理设置人流和车流的出入口,加强景点间交通路径的联系。

4 结语

规划通过对虞山东麓周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提炼,对江南文化进行传承、整合、提炼、彰显,整体提升整个虞山东麓的形象,从而更好地与城市相融合,突显出“十里青山半入城”这种独特的城市格局和空间形态。

参考文献:

1、《常熟市虞山东麓区域改造性提升方案》(苏州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图1 交通现状图

图2 总平面图

篇6

关键词:历史环境;全面保护;文化规划;可持续发展

杭州是一个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山水城市,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应在文化的引导下保持其健康、良性的发展。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钱塘江沿岸成为杭州城市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提出“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策略,三江沿线江堤内生态环境与视觉景观得到了初步改善。2014年杭州市政协召开十届三十九次主席会议提出,钱塘江古海塘将筹备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一旦申遗成功后,将对钱塘江沿岸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古海塘遗产价值的统领性赋予了沿江区域经济世界级的流域文化形象;另一方面,沿江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与文化遗产价值产生联动效应。从城市空间结构来看,钱塘江、运河、西湖作为杭州城市空间主体水文结构,西湖、运河申遗成功后,钱塘江古海塘的申遗必然对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起到至关重要的补充与优化作用。作为钱塘江历史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古代海塘、码头、桥等水利工程遗产,沿江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村镇、寺庙、碑刻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神话、诗词、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具有杭州地域特色以及代表钱塘江文化的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古海塘遗址逐渐被挖掘出来,大多数古海塘虽列入文保点,但迟迟未被保护,浙江第一码头、闸口等历史环境也缺乏系统的主题规划,导致钱塘江历史环境的损毁与文化断代。如何保护好钱塘江历史环境并使钱塘江文化永续传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参考国际经验和《上海2040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有机更新办法》(2014年5月),其核心是在城市转型过程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通过文化建设,风貌保护等措施,挖掘城市空间潜力,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以体现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因此,从文化角度来探讨历史环境保护和城市空间文化结构发展具有直接针对性意义。

1钱塘江历史发展沿革及资源价值

1.1历史环境构成要素

钱塘江历史环境的构成主要由钱塘江河道功能、历史文化两大要素构成(表1)。(1)河道功能要素。钱塘江运输开发较早,隋朝时江运已日趋繁忙,南宋定都于杭州,更扩大了钱塘江的航运作用,运输是钱塘江一直延续的功能。在工业和后工业时代,航运依然是钱塘江的主要功能。河道、水源、水利航运工程设施以及运行管理机构是钱塘江历史环境延续的重要组成内容。(2)历史文化要素。千百年来,为抗拒咸潮入侵,人们在河口两岸修筑了堪称天下奇观的古海塘,明清及以前的古海塘实物及遗存百余千米,周边文物古迹密布,地域特色明显,文化内涵丰富,文化特质鲜明。海塘沿线建设了大量的水利交通设施、寺庙、碑刻墓葬、古塔等;同时,运输功能使得钱塘江沿线成为商贸集聚地,大量的集市街区、建筑园林、戏曲歌舞和民俗传说诞生。这些物质和非物质要素虽然与钱塘江本体功能没有直接联系,但是这些构成了钱塘江的历史文化氛围。

1.2历史环境的资源价值

(1)独特的自然景观。钱塘江河口段,是钱塘江河口区下流江水与东来海潮来往交汇的潮汛河道,由于这一河道呈喇叭口地形,从而形成了闻名中外的钱塘江潮。气势磅礴的钱塘江怒潮成为钱塘江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孕育着博大精深的钱塘江潮汐文化。

(2)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提到钱塘江潮汐文化,就不得不提及古海塘,当前杭州市境域内,明清海塘遗存呈线状分布于余杭区、江干区、上城区、西湖区和滨江区、萧山区。它是中国古代人民与潮灾顽强斗争并取得巨大胜利的象征,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海塘形成发展的基本历程和最高工程水平。与古海塘同类型的还有航标、船闸和堰坝、港口码头、桥梁、津渡等水利工程遗迹,都是钱塘江特有的历史人文景观。此外,钱塘江沿岸还分布着大量的历史遗迹、民居商会、名人墓葬及传统村落等历史环境资源,在杭州境域内,主要集中在富阳、桐庐、建德、淳安4县(市)及杭州市区。商会是钱塘江昔日航运繁荣的历史见证,商贾因公聚议的场所有富阳两浙公所,转运商品的商行有西兴过塘行,还有兼有同乡聚会以及娱乐的场所有建德遂安会馆。钱塘江沿岸拥有丰富的宗教建筑群和大量石刻、造像、寺院、道观,历经千余年,经久不衰。现保存较好的寺庙建筑有17座,墓葬10个,碑刻8处,牌坊12架。钱塘江沿岸历史文化名村和古村镇保留着大量清代中后期、民国的古建筑,各色雕花华丽的分布在窗户、屋檐、柱椽、石桥的角角落落。村落还都沿袭着舞狮、舞龙,造坑边纸、绣花、剪纸、贴画等传统民俗文化,部分村落已经入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村里的古建筑和古文化已得到逐步开发。在这些历史文化村及古村镇中,祠堂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空间载体,三江两岸历史遗存中现有祠堂三十余个,现存最早的祠堂遗存为始建于南宋,明嘉靖三年(1524)重修的淳安文昌镇富山村的方氏家庙。除此之外,还有一批具有近现代建筑文化特色的工厂、办公、博览建筑等,如长河农民协会旧址、之江大学旧址、萧山中山林、萧山大爿山碉堡群、萧山团代会旧址、富阳双烈园、建德洋溪搬运站旧址、淳安白马烈士纪念碑等等。这些近现代建筑成为反映钱塘江历史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近百年建筑历史发展轨迹以及建筑文化特色的实物例证。

2钱塘江历史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2.1文化规划与全面保护

钱塘江历史环境文化规划的本质是对以文化为核心的历史环境资源进行综合保护和发展,将钱塘江历史环境文化特征的继承和发展与公共的文化需求联系起来,结合城市设计,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地区更新、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将规划设计与人们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它能够有效提升钱塘江历史环境的品质,提升钱塘江历史环境的公共社会生活,提升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钱塘江及其沿岸历史遗存众多,历史环境构成要素丰富,在全面认识各类历史环境构成要素的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应加强保护利用,使这一持续千年、绵延千里的连续资源,作为综合文化景观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首先要遵循科学保护与文化规划原则。全面保护钱塘江历史环境的格局、构造及其特征,完整反映钱塘江历史环境(体系)创建、发展、完善的脉络,反应钱塘江水利工程的建筑工艺及其成就;全面保护钱塘江相关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钱塘江文化的组成。对重要位置、重要类型的历史环境进行重点保护与分层保护,如临江一线的古海塘、浙江第一码头等历史遗存。通过保护钱塘江历史环境以构建人文空间,保护钱塘江文化的整体风貌,传播钱塘江文化。其次要制定合理的保护工作措施。重点保护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遗迹及附属资源,对独特的地方进行广泛表达和保护;同时梳理现状历史环境要素,对尚未列入文保范畴的历史环境要素进行分类、分层保护。历史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对象可分为十类,包括钱塘江本体、附属建筑、船舶等功能相关遗产,沿江村落、碑刻、寺庙以及文件、图片等物质文化遗产,与沿江地区民俗、艺术、神话等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主体的不同,保护方式也应有所区别。

2.2合理利用

钱塘江历史环境的再利用是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合理利用,永续传承的途径有以下三种:一是传统利用。对码头、古海塘、闸口、桥等正在使用的历史环境要素,进行工程设施的加固沿用,继续发挥其应有作用,同时进行绿色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提升,为更好地服务于各项开发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古为今用。对塔、碑刻、近现代建筑等已废置或改为他用的历史环境要素,挖掘其作为钱塘江文化组成的文化价值,并以文化规划策略进行文化空间规划与风貌协调,与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相结合,规划设计遗址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主题广场等公共游憩空间,把历史环境资源的保护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去,将历史环境保护、景观建设、产业发展及现代都市生活有机结合,加强了钱塘江文化的连续性,改善了城市环境,实现了历史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环境再创造。从区域规划层面对钱塘江历史环境进行整体文化规划,规划钱塘江历史文化轴线,串联各个历史环境要素,形成连续的钱塘江文化景观。充分发掘和利用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从时代的角度进行重要节点的环境再创造,以保证文化轴线的连续。

2.3确立以旅游为发展的历史环境管治思路

杭州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是典型的山水型旅游城市,钱塘江及其沿岸丰富的历史环境资源也具有相应的旅游开发优势。钱塘江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再利用,也为发展杭州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旅游的发展对历史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钱塘江历史环境构成体系中,与钱塘江生态功能维护相关的自然环境要素,与钱塘江航运功能相关的水利工程遗产,与钱塘江发生发展“历史”相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是钱塘江历史环境整合保护的主体。根据不同的构成要素,挖掘与传承钱塘江地域文化,一方面便于保护钱塘江历史环境,另一方面利于形成连续的钱塘江文化景观,形成地域自身特色,从而形成发展旅游业的特有资源,在保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合三江两岸绿色廊道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创造理想的经济价值,带动钱塘江沿岸与城市走向复兴。

2.4建立完善的慢行游憩系统制定

钱塘江游憩专项规划,在“三江两岸”绿道建设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慢行游憩系统。游憩系统的规划包含四类主要游憩活动,分别是遗产旅游、水体休闲、慢行休闲和野外休闲。其中遗产旅游以参观历史遗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为主要活动内容,结合遗产保护,强调游憩资源的文化意义;水体休闲包括游船、垂钓等活动内容,在船和码头设施完善的前提下可鼓励钓鱼活动;慢行休闲包括骑行、散步等活动内容,结合码头、船闸等历史环境节点设计文化景观广场;野外休闲包括野营、远足等活动内容,应与慢行道间隔一定距离,并结合乡村及历史文化村镇旅游。

2.5促进公众参与策略

钱塘江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需要激发公众的参与意识。公众参与是保证历史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获得广泛支持并有效实施的重要方面。公众参与可以将其与政府部门、各类组织的力量得到完美整合,促进公众对古海塘等历史遗产价值的理解。在历史环境保护规划阶段就可以引入公共参与,以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开放的规划系统,让公众尤其是与历史环境密切相关的当地居民能够真正参与其中,使得居民的意见能最终反映到决策体系中。在规划实施阶段,建立由居民自己组织的社区组织,通过广泛的社区参与,集中地方文化和特色资源,“循序渐进”地发掘历史环境潜力,回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人本目标。公众参与过程可以从历史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决策、保护和监测等具体工作、宣传及主题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

2.6历史环境的保护管理

钱塘江历史环境的跨区域、多功能的属性决定了其管理工作需要经常协调不同行政区域和职能部门,因此,需要建立以核心部门为纽带、以合作伙伴关系为基础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方式。只有形成以具有执行力的核心管理部门为纽带,集合各类政府机构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一体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行统筹与协调,才能真正使钱塘江历史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确保保护与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3结语

总之,钱塘江历史环境的保护形式日益严峻,保护历史环境,需要重点关注历史环境的文化遗产价值,通过对其全面保护、文化规划、空间优化、产业引导、景观整治、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研究,提出历史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钱塘江文化遗产与沿江区域经济及城市发展的交集在于钱塘江文化,因此,钱塘江文化的传承与开拓具有非常现实的社会价值与意义。文化引导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将为钱塘江文化遗产价值注入新的内容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宏利.历史环境的管治———理论创新与模式实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奚雪松,陈琳.美国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法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3,28(4):100-107.

[3]张佳.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的文化治理与规划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4]卓军,章珠裕.江流石不转———三江两岸历史遗存[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3.

篇7

关键词:资源基础观;营销能力;营销文化;营销战略

战略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企业为什么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关键的是不同企业的绩效差异。企业资源基础观认为,独特资源与能力是企业绩效不同的根本原因。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从资源基础观来看,企业与顾客互动过程中的营销能力其构成是怎样的?

笔者认为,运用资源基础观来分析企业营销能力,企业营销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营销文化、营销战略与营销运作。正是这三个层面资源及能力的有机整合为企业提供了优越的营销能力,更有效率及效果地与顾客互动,从而获取竞争优势。

一、企业资源基础观与营销能力

(一)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追踪溯源,企业资源基础观最初源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Chamberlain与Robinson在分析不完全竞争原因时的有关论述。Penrose将其进行了一般化,并用以解释企业差异,而Wernerfeld第一次正式提出“资源基础观”,但他没有对它进行完整论述。

在战略理论看来,企业管理要取得想要的结果就需要创造和配置持续竞争优势,如何创造持续竞争优势是战略的重要问题。而资源基础观认为,如果企业拥有如下特点的资源与能力,就可以创造和获取竞争优势:①为顾客增加价值,如降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提供更好的质量等;②难模仿、难复制、难替代;③利益可得性,企业能从中取得利益。④组织导向,资源需要与企业其它资源协作才能发挥作用,具有企业专用特点。这些资源可以是资产(有形或无形的资产,机器设备、品牌声誉)或能力(创造、培育或配置资产的能力)。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把人们的研究重心转移到如何培育具有超额获利能力的特异资源上来。这些资源包括管理资源、关系资源、技术专才、垄断性的自然资源等。而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它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过程中,营销可以实现产品、服务到顾客实际使用的转变,是企业实现优越顾客价值、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生存、发展和盈利的主要途径,因此,它是企业很重要的资源。

(二)基于资源的企业营销能力略述

营销资源与能力直接联系企业与顾客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是企业实现产品或服务向顾客转移、取得效益、体现竞争优势的关键。例如,营销网络及顾客关系就是增进销售、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Webster、Day(1992)分析了企业营销过程及能力。Webster认为企业信仰及价值观、顾客中心是营销能力的基础,顾客导向本身就能够创造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在战略上要关注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及定位,在策略上要运用4P‘s策略建立顾客关系;Day按照营销过程的不同将其分为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内外结合三种能力。由外而内指企业的市场感觉、建立顾客关系等能力,中心在于使企业能在竞争对手之前满足市场需要;由内而外指企业的内部资源及能力,如财务成本控制、技术开发、配送等;结合能力就是把企业内部、外部活动结合起来的能力。

他们的研究为分析营销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前者主要是企业营销能力的文化及战略层次的分析,可操作性不足;而后者又主要是从操作层面对营销能力的解剖———如建立顾客关系、产品定价、开发新产品等,重点是具体的可操作措施,缺乏理念等战略性因素的支持。需要把它们整合起来,并用整合而得的综合架构来分析企业基于资源的营销能力。

二、基于资源的营销能力构成分析

(一)资源基础的营销能力分析框架

一般的战略形成与实施MOST模式包括使命目标确立、制定战略、实施三个过程。结合前述两个营销能力的分析框架,运用到企业营销能力的研究上,可以得到如下的营销能力的分析架构:

营销能力分析架构分为三个层次:最上层是企业的营销文化,反应着企业对营销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作用的基本认识,属于战略理念层次,它分为导向与态度两方面;第二层次是营销战略,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定、产品定位三个层面,这是营销文化这一基本战略理念在营销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第三是营销具体运作,包括企业内外部活动及其整合,是营销战略的执行活动,包括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及整合过程。

(二)资源基础的营销能力具体构成分析

上述框架的三层次分别与战略的基本思考、中期决策及执行活动相对应,共同构成企业的战略性营销能力。以下对上述架构中企业营销能力的各因素详细论述。

1.营销文化:导向与态度

最上层的企业营销文化决定着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的导向与态度。营销文化是根植于企业最深处的关于市场的认识,它强烈影响企业对于市场变化的认识及采取的行动,包括经营导向与企业在市场上的态度两方面。不同营销文化对于营销有不同的认识,这种认识往往潜存于企业重要员工或领导的头脑中,具有很强的内隐性。其它企业只能从其活动或结果中进行学习或模仿。而由于原因与结果关系的模糊性,这种模仿与学习很难取得效果,它是有效的竞争优势的阻隔机制。

根据企业对顾客及竞争对手重视程度的不同,导向可分为以下类型:自我中心、竞争导向、顾客导向、市场导向,其中自我中心常表现为产品导向。在不同导向下,企业采取的行为不同,效果也不一样。例如产品导向下,企业战略逻辑就是生产优质产品,其假设前提是优质产品能售出并转化为市场占有及盈利,企业就最关心如何提高产品质量,会忽视顾客需要而患上营销近视症。如GM公司曾认为,只要是黑色轿车顾客就会购买,没认识到顾客对于节油、色彩多样性等的需求,为日本企业留下了机会。在市场导向下,企业要以顾客现实或潜在需求为中心,综合竞争对手战略目标,协调各部门活动,把企业资源及能力整合起来,形成对顾客需求、竞争对手行为等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为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奠定坚实基础。

不同营销文化的企业面对机会与威胁的态度也不一样。如果企业强调短期绩效,它在营销战略上就可能采取能够短期见效的措施,如进行价格战、降低产品投资、挤压渠道成员利益等等。而重视长期绩效的企业则以顾客需求为中心,较全面考虑顾客、员工、股东、竞争者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力图在各方利益与企业长、短期利益间取得平衡,为企业经营创造和谐环境。

每个企业的导向及态度的形成机制是无形的,具有模糊性,难以模仿复制及替代。它为企业的营销战略及具体营销活动提供了独特的理念基础,而这种理念有否价值则要通过营销战略及活动来体现。

2.营销战略

在营销文化的导向作用与企业态度基础上,企业就形成营销活动的具体战略。这个过程的核心是如何为企业营销战略作定位决策,为此首先要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产品定位。这个过程本身具有不同的特点。

最初进行市场细分、产品定位的决策因素主要是产品质量、价格等因素,如Schlie(1985)认为,可以通过低价格、优越产品质量(如高可靠性、高性能)、更好的服务、有吸引力的形象、与顾客的长期关系等因素实现差异化。企业可以依这些因素作为标准建立自己独特的地位。

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竞争性产品定位。除了价格因素外,也可以根据非价格因素进行差异化营销:其一是商品;其二是支持。商品由能给顾客带来某种效用的有形及无形的项目构成;而支持则是提供给顾客的服务,包括提供给顾客的建议、培训及消费指导。商品差异可以由形象、质量来实现,通过个性化或定制、专门化知识差异来体现特色。以这些因素为基础,按照差异的不同性质和差异程度进行多样化的差异战略。

企业可以运用三种主要方法为其产品在市场上适当定位:基于品种的定位,企业根据其能力而不是顾客需求来决定它要生产的产品;基于需求的定位,在企业识别其目标市场后,设计产品来尽可能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基于获取的定位,通过可得性特征来划分细分市场。此外,还可以根据顾客矩阵(可察觉使用价值、可察觉价格)进行差异定位。

需要指出的是,基于企业资源及能力的配置而取得的定位本身具有模糊性(初始定位是怎样取得的)和不可移性(除非购并,企业之间定位不可转移),是潜在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位通过资源的配置(成本控制、设计技术、沟通等)要用时间来建立,具有路径依赖性,短期内难以模仿。

3.营销运作

第三个层次是执行营销战略所需要的能力及技巧。在这个层次上,企业关心的是为实现所需要的竞争地位而采用特殊的营销运作、策略以及活动。企业营销过程能力可以分为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内外结合三种能力。

由外而内能力是指研究顾客及竞争者、同顾客和供应商建立关系的能力。它具体包括如了解顾客需求的能力,这是企业市场感觉活动的结果。了解顾客需求越迅速、越真实,企业就越能够对它作适当反应。由外而内的能力是企业创造顾客价值的主要活动,放到波特企业价值链中,则相当于其中基本活动的内容。其主要作用是把企业外部的信息及时地收集、分析并整合起来,传递到企业内部。

由内而外的能力指如有效的成本控制、信息采集及分析、整合配送等能力,它们为创造竞争优势建立了平台。它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通过成本领先来取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在Porter(1985)的竞争优势理论中,成本领先被视为取得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企业提供相似的产品而拥有成本优势,企业就能取得财务领先的结果;第二,建立优越的内部信息系统。信息及其管理是建立学习型组织重要的部分,能为取得竞争优势提供潜力;第三,优秀产品设计能力,它把好的想法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由内而外的能力是支持性活动,它不能直接创造顾客价值,但通过为企业外部活动提供支持,可以间接创造顾客价值。结合能力把内外能力整合在一起,是有效营销所必需的,它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它既包括理解顾客需求的能力(由外而内的能力),也包括运用内部资源来响应的能力(由内而外);其次,竞争性定价的能力,这需要由外而内的理解顾客价格敏感度以及竞争对手的价格战略的能力,还要有效地与内部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能力结合起来;最后,开发新产品来引导市场的能力。新产品开发需要理解顾客需求及其趋势,还要同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结合起来,是把企业由外而内与由内而外能力进行结合的典型。

三、总结

从企业的资源基础观看,企业营销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最高层是营销文化。它是企业关于其营销活动、乃至企业活动本身的根本看法和指导思想,是企业理念层次的内容。顾客导向是目前企业营销文化的主流。事实也表明,顾客导向的理念为企业绩效带来了正效应。

在营销战略上,主要的问题就是市场定位,这要求进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确定等活动。最初的定位变量主要是产品质量及价格因素,后来又扩展到如顾客关系、服务等无形因素上。而营销运作能力方面,则包括了三种能力,由内而外的能力、由外而内的能力及结合能力。每种能力各自又包含了不同的内容。

篇8

内容摘要:品牌形象在旅游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调查,对构成休闲旅游品牌形象的23个影响因素与被调查者的人口学特征均值进行分析,发现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旅游者群体之间对23个品牌形象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25-34岁和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旅游者对旅游品牌的总体形象更为关注。

关键词:人口学变量 休闲旅游 品牌形象 认知差异

河北毗邻京津,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前景广阔。目前,河北正在把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作为旅游工作的重点,以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为重点,立足海滨海岛、湖泊湿地、森林草原、冰雪温泉等资源优势,努力推动河北旅游从单一的传统观光游向复合型旅游转变。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一发展背景展开的,旨在探讨不同人口学变量对于河北环京津休闲旅游品牌形象构成因素的认知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休闲旅游的形成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低碳经济代表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当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已有27个省(区、市)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来培育,总理基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旅游业发展的规律,把旅游业确定为战略性产业。

所谓休闲旅游,是指以休闲度假作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离开定居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的旅游活动。休闲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更强调人在某一时段内所处于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构建的状态:它通过人的共有的行为、思想、感情来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全面而完整的发展。

休闲旅游与其他旅游的不同之处在于,一“动”一“静”,一“行”一“居”,一“累”一“闲”,它是旅游者占据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的经济收入,旅游地有了一定服务设施条件下而逐渐形成的,是旅游得以丰富发展的产物。休闲旅游更加追求闲适恬淡、放松心情,而并不一定专注于观光、游览或某种特定内容或形式的旅游活动。

河北环京津休闲旅游打造品牌形象的意义

旅游地形象是指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及旅游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旅游形象是旅游地的生命,也是形成竞争优势的最有力的工具,在地区旅游发展与规划中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居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3000美元,旅游消费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旅游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因此,2010年河北确定的旅游业目标是:发展速度不低于15%,接待游客人数1.3亿人次以上,旅游业总收入突破800亿元。即便如此,河北省与国内旅游的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河北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地处中纬度沿海与内陆交界地带,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内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古迹众多。近年来,河北提出的“彩环京津,休闲河北”旅游目的地品牌,同时还附带推出“红色圣地之旅”、“绿色生态之旅”、“皇家园林之旅”、“蓝色海滨之旅”、“白色体验之旅”子品牌支撑,但并没有广泛流传。面对众多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品牌,打造强势旅游品牌成为河北旅游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河北实施环京津休闲旅游战略的必然选择。

研究方法及研究假设

(一)数据收集

在广泛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品牌形象的驱动因素和休闲度指标体系,结合河北休闲旅游的实际情况,本文给出23项河北休闲旅游品牌形象构成因素(见表1)。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人口学变量对于河北休闲旅游品牌形象构成因素的认知差异,即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对各构成因素的认知差异是怎样的。

调查采取旅游地游客拦截调查的方式进行,选取了北戴河、白洋淀、避暑山庄、崇礼滑雪场四个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78份问卷,问卷回收率92.7%,其中有效问卷272份,问卷有效率90.7%。

(二)研究假设

由于旅游者往往因为自身的特征不同而产生认知差异,因此,本研究假设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的旅游者对于休闲旅游品牌形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性别不同,男女在感官功能上如视觉、听觉及触觉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别。通常来说,男性体力更充沛,体力恢复快,而女性则恰恰相反。年龄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年轻人更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刺激的旅游项目,而中老年人可能更注重观光与欣赏来陶冶情操。收入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旅游者对景区的选择。文化水平与职业一般是一致的,文化水平越高,职业层次越高,对旅游的需求也更趋向于高层次的游览方式。同时,一个人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收入水平与闲暇时间,而这两点正是旅游者出行的必备条件。

调查结果分析

(一)不同性别对品牌形象构成因素的认知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对不同性别的旅游者来说,所有因素的影响程度都是在一般和重要,对品牌形象的认知总体上差别不大。但在个别构成因素的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女性旅游者相对来说更关注旅游景区的口碑好感度、政府的扶持力度、旅游地文化建设、出行交通的便捷程度,男性旅游者更为关注旅游者形象、广告认知度、周边地区休闲氛围、旅行社销售网络、公关活动的美誉度、使用的传播媒介等。

(二)不同年龄对品牌形象构成因素的认知差异

因6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人数较少,调查样本不具代表性,因此在不同性别对品牌形象构成因素的认知差异分析中,不对60岁以上旅游者的认知差异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对不同年龄的旅游者来说,所有因素的影响程度都是在一般和重要,但25-34岁的旅游者对旅游品牌的总体形象更为关注。各年龄段的旅游者认为旅游目的地旅游个性形象、出行交通的便捷均比较重要。

就个别休闲旅游品牌构成因素而言,24岁以下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个性形象、消费性休闲的满意度、出行交通的便捷、旅游目的地治安情况、旅游地文化建设更为关注。25-34岁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个性形象、休闲设施完善度、出行交通的便捷、旅游地环境的舒适、旅游目的地口碑好感度更为关注。35-44岁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个性形象、旅游目的地口碑好感度、出行交通的便捷、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旅游景区的口碑好感度更为关注。45-59岁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个性形象、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休闲设施完善度、旅游地环境的舒适、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度更为关注。

(三)不同收入对品牌形象构成因素的认知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收入的旅游者对旅游品牌总体形象的关注程度是有区别的,收入越高,关注程度也越高。具体到各影响因素上,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旅游者相对更关注旅游目的地旅游个性形象、旅游目的地口碑好感度、休闲设施完善度、旅游地环境的舒适、休闲资源丰厚度、周边地区休闲氛围等因素。

(四)不同文化程度对品牌形象构成因素的认知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对品牌形象的认知总体上差别不大,在个别构成因素的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大学文化程度的旅游者相对来说更关注休闲设施完善度、旅游目的地治安情况、旅游景区的口碑好感度、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河北省旅游目的地知名度,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旅游者相对来说更关注周边地区休闲氛围、出行交通的便捷、休闲资源丰厚度和广告认知度,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旅游者相对来说更关注旅行社销售网络和旅游者形象。

综上所述,性别、年龄、收入、教育程度等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旅游者,对河北休闲旅游品牌形象构成因素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从年龄和收入的角度来看,25-34岁和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旅游者对旅游品牌的总体形象更为关注。

参考文献:

1.(2008-2020)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

2.周作明,卢玉平.旅游规划学[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3.何孝德.轿车品牌形象的因素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6

4.王新勇.河北旅游要实现单一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河北日报,2009

篇9

关键词: 高校 核心竞争力 内涵 要素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挑战、技术的爆炸和知识全球化的态势,高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高校转变传统办学的方式,在变革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高校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高校改革转型的关键点,也是现代高校发展的关键。高校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识别和培养本校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认识竞争要素,培养并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在发展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其各项资源基础之上的,而高校的资源是指高校所拥有的所有则可以用来提高高校竞争力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学科资源,等等。它们既是一个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又是形成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以这些资源为基础,通过有效整合利用,形成高校的特色力、管理力、学习力、创新力及文化力五大核心能力,构成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核心竞争力直接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等核心功能的发挥。

首先,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不仅仅指高校的基础资源,更重要的是建立在基础资源之上通过整合资源后产生的核心能力体系;其次,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以这些资源为基础,通过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学科资源等资源的优势,发挥高校的竞争优势;再次,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带来的价值是隐性的,是一种长期的、综合的、全面的价值,这种价值的目的是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给社会带来价值,促进社会的发展,取得学校和社会的双赢;最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它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要保持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这就要求高校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创新中保持并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为: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取得可持续的发展,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形成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和持久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二、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高校核心竞争力主要由高校的特色力、管理力、学习力等要素构成,高校的办学特色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构成部分,是一个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力求发展的基础。高校应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行业特色或学科优势,加强建设特色专业学科,提高科研能力,建立自身特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高校的特色专业为核心通过产生和整合更具有竞争价值的知识来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水平。高校的管理体系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系统,高校的管理能力指高校管理者组织、协调学校各项事务的能力,它表现在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及模式、组织结构、管理政策措施、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管理力所具有的协调、组织的作用是高校实现高效核心竞争力的保证,是促进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良好的管理需要建立完整的制度和规范,以此作为大学创新与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高校的学习力是高校为了形成其核心竞争力,围绕信息和知识采取认知、传递、整合等行动的能力。学习力具有很高的独特性,能将学校从外部获得的知识和学校内部的特色相结合。将二者整合后的成果转移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增强教学的价值和功效,提升学校的可持续核心竞争力。高校要保持自身持续的竞争力,创新能力要不断地加强,必须具备创新的知识平台和信息平台促使知识不断扩展、延伸;必须加强高校成员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促使其拥有创新力并在变革中增长。高校要取得可持续的发展优势,就必须不断在高校办学理念、管理体制、知识及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拥有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高校在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及内涵,因为高校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大学和个人自我价值、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是在高校独特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经过高校不断努力实践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管理风格及传统习惯的总和。它是高校经过外部影响及历史沉淀而逐步形成的,凝聚在校园精神、校园文化、行为习惯、管理风格、教风和学风之中的特质。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体系中,文化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灵魂,能为其它核心能力提供肥沃的土壤和文化氛围,有助于学习力的形成和提高。学习力是创新力提高的基础,没有很强的学习力就无法吸收利用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就无法创新。创新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没有创新就难以保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动态发展。管理力是“剂”,使其它能力有机结合,并组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构成一个各就各位、各尽其能的有机整体,进而提高高校资源利用效率,使其发挥最大效用。特色力是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形式,由其它核心能力共同作用形成。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文化力形成的土壤里发展,以学习力为基础,将创新力作为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管理力对各要素进行协调整合,最终外显为高校的特色力,从而形成领先优势,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高校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好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促进高校的不断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现代意义的高校在中国出现已逾百年,人类社会也已跨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走进新的历史时代。然而,我们的高校在自身内涵的建设上却似乎与现代标准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现代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恐怕是当今中国高校更深层的忧患,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高校能否培养出具有现代气质和人文精神的学生、人才和公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我们只有认清发展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严峻性和长期性,才能使我们的高校在各种压力面前认清自己,才能在逐步认识中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继青,邓薇.大学个性与大学核心竞争力.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3).

篇10

关键词: 影视旅游;价值链;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022-02

0 引言

影视旅游,是指旅游经营者开发并利用电影电视的制作地点、环境、过程、节事活动、以及影视作品中反映出来的能够促进旅游的文化内容,经过策划宣传,推向旅游市场,以取得旅游需求满足和经营利益相一致的一种新的旅游活动。作为影视产业链上的延伸环节,影视旅游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发展影视旅游,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影视旅游相关产业单体必须密切作,实现影视旅游产品、生产流程和管理的持续创新。第二,影视旅游产业单体必须实现上下游分工协作,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群体——共生态产业群。同时,需要构建影视旅游价值链,并针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1 影视旅游价值链构建

影视价值链是以价值链增值为目的,围绕核心企业、通过研究开发、设计、生产、营销等作业活动,将影视作品策划、制作、发行与旅游连成整体的功能链结构模式,是从影视旅游资源开发到影视旅游产品价值实现的一系列过程。

由主体业务链和辅助业务网链组成。见图1。

1.1 主体业务活动 由影视旅游产品形成和销售过程的各环节活动构成,包括影视旅游资源规划和影视旅游产品开发、影视旅游产品生产制造、影视旅游产品采购和组合、影视旅游产品营销和服务提供、影视旅游游后服务等项目。①剧本创作。创作基于影视背景地文化的影视文学剧本,生活素材、场景背景均取材于当地。②影视拍摄+影视旅游产品设计。投拍影视作品,包括拍摄、剪辑、合成等工作业务。影视旅游产品设计包括影视旅游产品的设计,及影视旅游活动项目的规划。③影视营销+影视旅游产品营销。影视作品的营销,包括宣传推广、试映。影视旅游产品营销包括制作影视旅游产品各构成部分及组合营销。④影视投映+影视旅游服务提供。投映影视作品。同时提供影视旅游服务,包括影视旅游营销、组团、接团、影视旅游服务提供等活动。⑤影视旅游游后服务。包括影视旅游后行程服务、旅游购物品的托运服务及游后感受调查等活动。

1.2 辅助业务活动 构成辅助业务网链的活动,分为影视旅游资源规划和影视旅游产品开发、影视旅游产品生产制造、影视旅游产品采购和组合、影视旅游产品营销和服务提供、影视旅游游后服务等业务辅助活动群,每群分为设计、物质资源供应、人力资源保障、特供资源后援保障、公共资源建设保障等分层业务活动。相应群的各层活动共同完成对该群主体业务的保障任务。

按各分层活动列示如下。

①设计层:针对各个主体业务环节,设计其具体业务活动内容,及相应影视旅游产品的功能、构成内容。包括设计影视文学剧本、影视旅游产品生产和制造工艺方法、影视旅游产品组合设计方案等活动内容。②物质资源供应层:向主体业务的各环节供应设备、器械、物品材料等。包括影视旅游产品设计用品和规划资料、影视旅游产品生产设备设施和物品、提供游购娱食住行的物品设备和方案、供应影视旅游产品、供应影视旅游游后服务所需设备物品。③人力资源保障层:培养并提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包括影视旅游规划及影视旅游产品开发人才、游购娱食住行生产和加工制造专业人才、影视旅游采购与组合人才、影视旅游营销人才、影视旅游售后服务人员。④特供资源后援保障层:提供影视旅游规划和影视旅游产品开发技术,影视旅游产品开发资金;游、购、娱、食、住、行影视旅游产品生产、制造技术和资金;影视旅游产品采购资金、影视旅游产品采购组配技术;营销资金提供;销售网络建设;影视旅游服务技术;售后服务网络建设。⑤公共资源建设保障层:包括影视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和法规建设;影视旅游产业规划等管理;旅游信息系统建设;影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2 基于影视价值链制定主链各环节发展策略

2.1 影视剧本创作策略 ①创作多类主题题材的影视剧本等。②创作多种生活文化的影视剧。③影视拍摄地角色转换。改变目前影视平拍摄地多为“驿站式影视拍摄地”的状况,将拍摄地打造成为“长居式影视拍摄地”,以增加影视片中场景地的出镜频率和出镜时长。为配合此策略,需要政府主导开办“影视文学作品创作基地”,可以将其设于拍摄地的高校。

2.2 在影视片营销和影视旅游营销、投映和旅游服务提供阶段,加强旅游业和影视文化业的协作和联合 由于影视部门对于影视后连带效应带来的旅游收益兴趣较低,影视旅游的主导者多是旅游行业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实现两业联合,利用影视业的雄厚经济实力和巨大的商业影响力,在短期内打响旅游品牌。

2.3 在影视旅游产品设计环节,重视三种影视旅游资源的开发,组合设计三类影视旅游产品

①影视拍摄地旅游区静态物质资源及影视旅游观光产品的开发。影视拍摄地旅游区静态物质资源,主要指由影视拍摄或相关影视内容带动的实体性的旅游资源。旅游者通过对静态的自然或人文景观的感知和欣赏,获得形态、色彩、结构等各种美的熏陶。藉此旅游资源,宜开发自然景观观光影视旅游产品。②影视拍摄地旅游区人文活动旅游资源及影视活动旅游产品设计。人文活动旅游资源,包括两类,一类指影视剧中展现的相关活动内容带来的旅游资源;另一类指影视业节事活动带来的旅游资源。藉此旅游资源,宜举办各类电影节活动、影视作品情节体验等活动,设计电影节、情节体验活动旅游产品。③影视拍摄地旅游区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意识形态的影视旅游资源是完全来自于影视剧中宣扬的文化内容。这种文化内容已经借助于影视剧的情节或场景深入人心,对观众的思想产生召了唤力,激发人们前往观光、体验、并进一步感知这种文化,从而达到精神上的享受。藉此旅游资源,可以开发基于海南黎苗民俗文化、南海观音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④设计影视拍摄地影视旅游地图。在拍摄地的影视旅游服务中,针对景区设计出影视旅游地图,详细介绍一些经典的拍摄地、场景、演员、拍摄路线、拍摄场次、影片名称等游客感兴趣的内容,使旅游者更好地感受影视旅游的乐趣。

3 结语

为了发展影视旅游业,还要重视一下几项工作:第一,争取政府的高度重视,使旅游区赢得更多的影视拍摄的机会、赢得政府资金、政策的倾斜和支持、打破行业壁垒和障碍,使影视旅游开发的成效更为显著。第二,培养影视旅游人才,实现产品的优秀创意和推陈出新,及更好地营销运作。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