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遗传育种学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作物遗传育种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品种;遗传学;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S3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037
1 遗传学方法
1.1 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生物学中基因重组,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有杂交、自交、侧交、回交等。例如小麦高杆(A)对矮杆(a)为显性,抗锈病(E)对染锈病(e)呈显性,且相对形状都属于独立遗传。以2个纯品系,即高杆抗锈病、矮杆染锈病通过杂交来培育出矮杆抗锈病新小麦品种,其杂交育种方法如:
P:AAEE × aaee
F1 AaEe
F2 从二代中选择矮杆抗病个体进行自交(aaEE、aaEe)
F3从三代中选择矮杆抗病个体进行自交(aaEE、aaEe)
性状分离停止
杂交育种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既存在优点,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杂交育种应用技术对比较简单,操作容易,一般的技术人员就可以胜任。通过对杂交育种原理分析可知,该方法所需时间较长,需要不断的进行个体自交来进行农作物性状选择。
1.2 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这种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方式依据的基因突变原理,在实践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等,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极大地增加农作物正常基因发生突变的概率,进而在进行目标品种的选择。例如高产青霉素菌株的培育以及太空椒培育等都是诱变育种方法应用的典型。
1.3 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方法依据原理为染色体变异,具体方法为将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技术人员使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完成染色体加倍,最终得到农作物纯合体。仍旧以矮杆抗病小麦为例对此进行说明。
P AAEE(高杆抗锈病) × aaee(矮杆易染病)
F1 AeEe(高杆抗锈病)
(减数分裂)
F1花粉 AE Ae aE ae
单倍体 AE Ae aE ae
(人工秋水仙素处理)
纯合体 AAEE AAee aaEE aaee
单倍体育种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培育得出的个体都为纯合体,在今后种植过程中个体自交后代都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情况,育种所需时间较杂交育种明显缩短,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比较广泛。
1.4 多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方法依据原理为染色体变异。具体方法为技术人员通过利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农作物种子或者是幼苗等进行处理,在秋水仙素作用下,农作物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倍增,例如三倍体西瓜、八倍体小黑麦、萝卜甘蓝等都是多倍体育种方法应用的典型。
经多倍体育种所得农作物植株具有茎秆粗壮的特点,同时作物的叶片、果实以及种子都比较大,果实内糖分、蛋白质等物质含量明显增加,但是该方法应用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如农作物发育缓慢,结实率普遍不高。
2 植物学方法
2.1 无籽果实的培育
无籽果实培育方法依据的主要原理为生长素在果实发育过程中促进作用。其主要方法应用为:技术人员在花蕾期将作物花中的雄蕊去除,同时配置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并喷洒至作物化中,这样一来农作物花不会发生受精,但是在生长素的作用下,子房仍旧会进行发育成长,最终发育成无籽果实。例如无籽番茄的培育就是该方法应用的典型。
2.2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应用依据为细胞全能性。其主要方法为:技术人员对植物体细胞或者组织进行提取,之后在提取的植物组织或者是体细胞放置到营养组织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会培育出大量的人工种子、无病毒植物以及幼苗等。例如脱毒马铃薯就是植物组织培养应用典型。另外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方法应用具有繁殖速度快,培育出的品种高产、无病毒等优良的作物。
3 结论
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工作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培育方法应用在各地区情况不一,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加大对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技术的重视力度,实现农作物高产、高质的生产态势。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农业研究领域 应用
“生物信息学”是英文单词“bioinformatics”的中文译名,其概念是1956年在美国田纳西州gatlinburg召开的“生物学中的信息理论”讨论会上首次被提出的[1],由美国学者lim在1991年发表的文章中首次使用。生物信息学自产生以来,大致经历了前基因组时代、基因组时代和后基因组时代三个发展阶段[2]。2003年4月14日,美国人类基因组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collins f博士在华盛顿隆重宣布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3]。这标志着后基因组时代(post genome era,pge)的来临,是生命科学史中又一个里程碑。生物信息学作为21世纪生物技术的核心,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基因、蛋白质和生命,其研究成果必将深刻地影响农业。本文重点阐述生物信息学在农业模式植物、种质资源优化、农药的设计开发、作物遗传育种、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1.生物信息学在农业模式植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1997年5月美国启动国家植物基因组计划(npgi),旨在绘出包括玉米、大豆、小麦、大麦、高粱、水稻、棉花、西红柿和松树等十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关键植物的基因图谱。国家植物基因组计划是与人类基因组工程(hgp)并行的庞大工程[4]。近年来,通过各国科学家的通力合作,植物基因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已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人们可以使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系统地研究这些重要农作物的基因表达、蛋白质互作、蛋白质和核酸的定位、代谢物及其调节网络等,从而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5]。目前已经建立的农作物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研究平台有植物转录本(ta)集合数据库tigr、植物核酸序列数据库plantgdb、研究玉米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mazegdb数据库、研究草类和水稻的gramene数据库、研究马铃薯的pomamo数据库,等等。
2.生物信息学在种质资源保存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种质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它包括许多农艺性状(如抗病、产量、品质、环境适应性基因等)的等位基因。植物种质资源库是指以植物种质资源为保护对象的保存设施。至1996年,全世界已建成了1300余座植物种质资源库,在我国也已建成30多座作物种质资源库。种质入库保存类型也从单一的种子形式,发展到营养器官、细胞和组织,甚至dna片段等多种形式。保护的物种也从有性繁殖植物扩展到无性繁殖植物及顽拗型种子植物等[6]。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应用各种分子标记来鉴定种质资源。例如微卫星、aflp、ssap、rbip和snp等。由于对种质资源进行分子标记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因此需要建立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采用分析工具来实现对这些数据的查询、统计和计算机分析等[7]。
3.生物信息学在农药设计开发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传统的药物研制主要是从大量的天然产物、合成化合物,以及矿物中进行筛选,得到一个可供临床使用的药物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生物信息学在药物研发中的意义在于找到病理过程中关键性的分子靶标、阐明其结构和功能关系,从而指导设计能激活或阻断生物大分子发挥其生物功能的治疗性药物,使药物研发之路从过去的偶然和盲目中找到正确的研发方向。生物信息学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手段[8,9],导致了药物研发模式的改变[10]。目前,生物信息学促进农药研制已有许多成功的例子。itzstein等设计出两种具有与唾液酸酶结合化合物:4-氨基-neu5ac2en和4-胍基-neu5ac2en。其中,后者是前者与唾液酸酶的结合活性的250倍[11]。目前,这两种新药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tang sy等学者研制出新一代抗aids药物saquinavir[12]。pungpo等已经设计出几种新型高效的抗hiv-1型药物[13]。杨华铮等人设计合成了十多类数百个除草化合物,经生物活性测定,部分化合物的活性已超过商品化光合作用抑制剂的水平[14]。
现代农药的研发已离不开生物信息技术的参与,随着生物信息学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将会大大降低药物研发的成本,提高研发的质量和效率。
4.生物学信息学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主要农作物遗传图谱精确度的提高,以及特定性状相关分子基础的进一步阐明,人们可以利用生物信息
学的方法,先从模式生物中寻找可能的相关基因,然后在作物中找到相应的基因及其位点。农作物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基因序列、分子标记、图谱和功能方面的数据,可通过建立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来整合这些数据,从而比较和分析来自不同基因组的基因序列、功能和遗传图谱位置[15]。在此基础上,育种学家就可以应用计算机模型来提出预测假设,从多种复杂的等位基因组合中建立自己所需要的表型,然后从大量遗传标记中筛选到理想的组合,从而培育出新的优良农作物品种。
5.生物信息学在生态环境平衡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在生态系统中,基因流从根本上影响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循环和运转,是生态平衡稳定的根本因素。生物信息学在环境领域主要应用在控制环境污染方面,主要通过数学与计算机的运用构建遗传工程特效菌株,以降解目标基因及其目标污染物为切入点,通过降解污染物的分子遗传物质核酸 dna,以及生物大分子蛋白质酶,达到催化目标污染物的降解,从而维护空气[16]、水源、土地等生态环境的安全。
美国农业研究中心(ars) 的农药特性信息数据库(ppd) 提供 334 种正在广泛使用的杀虫剂信息,涉及它们在环境中转运和降解途径的16种最重要的物化特性。日本丰桥技术大学(toyohash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多环芳烃危险性有机污染物的物化特性、色谱、紫外光谱的谱线图。美国环保局综合风险信息系统数据库(iris) 涉及 600种化学污染物,列出了污染物的毒性与风险评价参数,以及分子遗传毒性参数[17]。除此之外,生物信息学在生物防治[18]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网络的普及,情报、信息等学科的资源共享,势必会创造出一个环境微生物技术信息的高速发展趋势。
6.生物信息学在食品安全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食品在加工制作和存储过程中各种细菌数量发生变化,传统检测方法是进行生化鉴定,但所需时间较长,不能满足检验检疫部门的要求,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各种致病菌的核酸序列,并对这些序列进行比对,筛选出用于检测的引物和探针,进而运用pcr法[19]、rt-pcr法、荧光rt-pcr法、多重pcr[20]和多重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细菌及病毒。此外,对电阻抗、放射测量、elisa法、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等[21-25]技术也是未来食品病毒检测的发展方向。
转基因食品检测是通过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对食品样品的dna提取物进行扩增,从而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外源性基因片段[26]。通过对转基因农产品数据库信息的及时更新,可准确了解各国新出现和新批准的转基因农产品,便于查找其插入的外源基因片段,以便及时对检验方法进行修改。目前由于某些通过食品传播的病毒具有变异特性,以及检测方法的不完善等因素影响,生物信息学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还比较有限,但随着食品安全检测数据库的不断完善,相信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将在食品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物信息学广泛用于农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但是仅有信息资源是不够的,选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生物信息就需要情报部门,以及信息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相关服务,通过出版物、信息共享平台、数字图书馆、电子论坛等信息媒介的帮助,科研工作者可快速有效地找到符合需要的信息。目前我国生物信息学发展还很不均衡,与国际前沿有一定差距,这需要从事信息和科研的工作者们不断交流,使得生物信息学能够更好地为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yockey hp,platzman rp,quastler h.symposium on information.theory in biology.pergamon press,new york,london,1958.
[2]郑国清,张瑞玲.生物信息学的形成与发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2,(11):4-7.
[3]骆建新,郑崛村,马用信等.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后基因组时代.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3,23,(11):87-94.
[4]曹学军.基因研究的又一壮举——美国国家植物基因组计划[j].国外科技动态,2001,1:24-25.
[5]michael b.genomics and plantcells:application ofgenomics strategies to arabidopsis cellbiology[j].philostransr soc lond b bio sci,2002,357(1422):731-736.
[6]卢新雄.植物种质资源库的设计与建设要求[j].植物学通报,2006,23,(1):119-125.
[7]guy d
,noel e,mike a.using bioinformatics to analyse germplasm collections [j].springer netherlands,2004:39-54.
[8]郑衍,王非.药物生物信息学,化学化工出版社,2004.1:214-215.
[9]俞庆森,邱建卫,胡艾希.药物设计.化学化工出版社,2005.1:160-164.
[10]austen m,dohrmann c.phenotype—first screening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drug targets.drug discov today,2005,10,(4):275-282.
[11]arun agrawal,ashwini chhatre.state involvement and forest cogovernance:evidence from the indianhmi alayas.stcomp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ep 2007:67-86.
[12]tang sy.institutionsand collective action:self-governance in irrigation [m].san francisco,ca:icspress,1999.
[13]pungpo p,saparpakorn p,wolschann p,et a.l computer-aided moleculardesign of highly potenthiv-1 rt inhibitors:3d qsar and moleculardocking studies of efavirenz derivatives[j].sar qsar environres,2006,17,(4):353-370.
[14]杨华铮,刘华银,邹小毛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合成除草剂的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9,16,(5):400.
[15]vassilev d,leunissen j,atanassov a.application of bioinformatics in plant breeding[j].biotechnology & biotechnological equipment,2005,3:139-152.
[16]王春华,谢小保,曾海燕等.深圳市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监测分析[j].微生物学杂志,2008,28,(4):93-97.
[17]程树培,严峻,郝春博等.环境生物技术信息学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11):92-94.
[18]史应武,娄恺,李春.植物内生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杂志,2009,29,(6):61-64.
[19]赵玉玲,张天生,张巧艳.pcr 法快速检测肉食品污染沙门菌的实验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10,30,(3):103-105.
[20]徐义刚,崔丽春,李苏龙等.多重pcr方法快速检测4种主要致腹泻性大肠埃希菌[j].微生物学杂志,2010,30,(3) :25-29.
[21]索标,汪月霞,艾志录.食源性致病菌多重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10,30,(6):71-75
[22]朱晓娥,袁耿彪.基因芯片技术在基因突变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前景[j].重庆医学,2010,(22):3128-3131.
[23]陈彦闯,辛明秀.用于分析微生物种类组成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j].微生物学杂志,2009,29,(4):79-83.
[24]王大勇,方振东,谢朝新等.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09,29,(5):67-72.
篇3
近年来,国外种子公司的强势登陆使得种子市场竞争转为国内和国际双重竞争,品种更新速度加快,对育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的育种家、先进的育种技术、优质的育种资源和更快的品种选育进程皆是我国现代种业发展的根本。虽然天津市黄瓜现代育种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是由于国外种子公司提供的待遇优厚,导致科研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其他农作物的现代育种技术发展缓慢,仍以常规育种为主,生物技术应用不广泛,大多数企业缺乏育种领军人才和优质团队,育种周期较长、效率较低、成果转化速度比较慢,还不具备生物育种能力。
2知识产权保护难度还较大
由于种子市场无序化、育繁种基地分散管理等原因,高价套购、盗版包装、掺杂使假、换用类似或雷同包装等侵权现象仍然较多,导致种子科研机构自主品种的知识产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以黄瓜所新育成的市场主打品种“津优35”为例,许多国内种子公司通过不法途径均拥有该品种的亲本,并擅自进行繁种与销售,严重损害了品种权拥有者的权益。此外,受全国种业大环境及国外种子公司加入的影响,育种科研人员流失严重,间接导致了育种单位品种资源的流失。
3天津种业科技的发展对策及保障措施
3.1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推进现代化农作物种业发展意见》所设定的发展思路,结合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全面提升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引领种业发展,加大投入,搭建平台,整合资源,集成政策,着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以黄瓜、花椰菜、杂交粳稻等为主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中心,着力建设服务国内外种业企业、科教机构及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的环渤海地区种业交易交流服务中心,努力提高天津市种业的影响力、竞争力、控制力和吸引力,服务现代都市农业建设。
3.2重点任务
以科技支撑种业发展为切入点,围绕“2个中心”的建设,建议重点实施以下任务。
3.2.1构建种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以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研项目支持为基础,集中优势力量,以天津市具有种业研发优势的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及相关高校为依托,搭建种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立开放的蔬菜、农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在重大技术和关键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创新育种资源材料,提升天津市优势作物整体研究水平,提高育种效率,满足现代农业对品种创新的需求。
3.2.1.1种质资源创新与共享体系建设立足天津市农业生产与种业产业发展需要,追踪国内外育种发展方向,重点解决特异、优异种质资源缺乏及优良种质资源创新手段落后等问题,不断丰富种质资源,构建具有遗传性状多样的核心种质群或优异种质群。提高新品种和育种中间材料真实性和特异性的测试、鉴定、评价能力,在国内外广泛征集特异性种质资源和育种中间材料;建立健全资源保护和交流利用机制,丰富特色资源,围绕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现代育种目标,以抗病、抗逆和高品质等为重点,建立种质资源的高通量筛选与评价体系。
3.2.1.2构建高效的育种技术体系结合当前新品种选育的主攻方向,通过农作物分子标记、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诱变育种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建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造和快速纯化优异种质资源,开展规模化、精确化育种,提高育种研究的精度与效率;建立高通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平台,将分子辅助育种技术、现代细胞工程及常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通过对作物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作物品种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等进行研究,选育优质、多抗、专用系列蔬菜和大田作物新品种,提升天津市优势作物整体研究水平,以满足现代农业对品种创新的需求。
3.2.1.3开展优势作物基因资源研究以天津市的优势作物为研究对象,结合种质资源的收集处理与创新,从中发掘具有高产、抗病、耐高温低温、耐盐碱等优异基因的资源,开展基因组学、基因表达谱等的研究,从中发掘和克隆新基因,并创制一批转基因作物,为新品种选育提供育种材料,提升育种技术水平。
3.2.2建立区域良种培育中心通过政策优惠和项目支持,重点推进天津市种业龙头企业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天津农学院等进行人才、技术和资源的有效对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多方合作、利益共享的区域良种培育中心,将科研单位丰富的育种资源、先进技术、高级人才和优良品种引入良种培育中心,引导种业龙头企业建立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规模化的商业化育种模式,高效开展新品种选育,促进以企业为主的应用性研究发展和品种的商业化进程,使企业真正成为品种创新的主体,建立起现代种业技术创新体系。
3.2.3提高种子生产质量开展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建立高产高效杂交制种的技术体系,提高单位面积的制种产量,降低种子的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种子清洗、加工、包衣、包装、检测设备和技术,并使其实现本地化,重点加强玉米种子的果穗烘干和分级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针对不同作物种子包衣剂配方及包衣技术开展研发;可将有关烘干、包衣、精选等种子制种和加工设备纳入天津市农机购置补贴的目录;完善种子质量检测技术体系,建立种子DNA指纹库,开展转基因作物鉴定、品种纯度鉴定、农作物种子健康和活力检测等技术的研究。通过提高种子的加工和检测水平,抗衡国外种业企业对国内种子市场的冲击。
3.2.4强化繁种基地建设建设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安全可靠稳定的原种和杂交种子繁育基地,是种子产业化发展的有效保障。在优化天津市种子产业发展布局的同时,在全国优势作物主产区建设区域性良种试验示范基地;完善海南、云南南繁育种基地建设;完善优势作物区域育种试验站建设,改善种子基地的生产条件,加快品种选育速度,实现种子基地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3.2.5加快种业科技人才与创新团队的建设围绕蔬菜(黄瓜、花椰菜、芹菜、西甜瓜)、作物(玉米、杂交粳稻、小麦)等重点研究领域,瞄准科技创新的主体目标,培养造就紧跟世界农业科技潮流、具有国际国内大视野的种业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对高层次研发人才和优秀经营人才的延揽,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业务精良、遵从职业操守的种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转化推广队伍和管理服务队伍,不断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人才吸引、留住用好高端人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尊重和保护种业基础性研究人才,在成果奖励、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一定的优先倾斜。同时,通过技术的有偿转让或入股等形式,鼓励科技人员向企业流动,为种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科技支撑。
3.2.6加强种业国际合作交流抓住农业日益市场化、国际化及国家大力推进种业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天津市的区位、资源与人力优势,鼓励天津市科研机构和种业企业与国外的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和经济组织广泛开展多方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育种技术、优势种质资源和关键设备,加快育种水平与国际接轨;支持优势种业企业率先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种业市场竞争;同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外资在天津市从事种质资源搜集、品种研发、生产、经营和贸易等行为。
3.2.7创建种业交易交流服务平台发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在转基因产品成分监督检验测试领域的技术优势,利用分子检测技术,开展农作物种子快速检测和转基因产品成分检测技术研究,完善种子质量和转基因产品成分检测技术标准。完善天津市科研机构和种业企业的育种攻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搭建优良品种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知识产权的合理流动和转化速度。建设天津种业对外宣传交流的中英文信息网站,支持符合条件的实验室加入ISTA(国际种子检验协会)等相关国际组织;同时发挥天津会展经济迅速发展的优势,筹办或承担国际性的种业交易会,举办高水平、高质量的种业发展论坛,在种业领域实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的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
3.2.8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与良种产业化依托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武清创新基地,建立一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可进行国际交流的大型市级现代化综合农作物品种展示基地;结合基地建设的优化布局,在有关区县,建立特色农作物品种展示基地;同时可承担国内外引种筛选、鉴定试验以及开展技术合作交流,形成适用新品种、新技术等新成果的熟化与集成;针对良种产业化存在的问题,重点对黄瓜、花椰菜、大白菜、芹菜、玉米、小麦、杂交粳稻等的育繁推等关键环节与技术进行研究,推进天津市良种产业化进程,全面提升天津市种子产业的竞争力。
3.3保障措施
3.3.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源整合、资金聚焦”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主管单位会同有关部门成立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作协调组,并通过联席会制度的建立,研究解决推进天津市农作物种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并拟定重大政策;在责任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强化对重点工作落实完成情况的督查,合力推进天津市种业的跨越式发展。
篇4
一、 植物新品种权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范围。
(一)、 植物新品种权的司法保护范围是授权品种的特异性。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十四条至第十八条规定了授予品种权的五个条件。其中的新颖性和适当的名称由农业部或者国家林业局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实施行政审查;当事人对新品种的新颖性或名称有异议,应向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请求宣告无效或更名;因此产生的纠纷,应当以农业部或者国家林业局的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其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在品种审定阶段由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查,在品种权申请阶段由农业部或者国家林业局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审查。新品种的一致性或稳定性属于种子纯度范畴,当事人就新品种的一致性或稳定性发生纠纷,案由属于种子产品质量纠纷,不属植物新品种权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范围。
司法实践中,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纠纷案件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未经品种人许可,为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的,或者将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的行为,这是公开的、实质的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知识产权的行为。第二种是销售授权品种不使用其注册登记的名称而标注其特征特性的,或者其他足以使他人知道是授权品种的行为(例如,使用授权品种普通小麦“金铎1号”的曾用名“032”销售 “金铎1号”小麦种子,把授权品种“登海9号”命名为“3119”对外销售等),这是隐蔽的、实质的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知识产权的行为。第三种是《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第七十四条和林业部分第六十四条所指的假冒授权品种的侵权行为。依据《种子法》第五十九条之规定,对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行为,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林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处罚,不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九项规定的人民法院直接受理案件的范围。
篇5
记者:您好!詹博士,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并祝您在新的一年里成果丰硕!
詹:谢谢!其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又是育种人,能够接受专业期刊的专访很荣幸,同样也祝福你们在新的一年里把杂志办的更出色,为我省乃至全国种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您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种“豫农202”被定为河南省2008年秋播和良种补贴主要推广品种,能谈谈您的育种经历和感受吗?
詹:1987年我就考上了农大,成为小麦育种室创建人范濂教授的研究生,从此我就真正地走入了小麦育种的领域,不曾想一干就是22年。在这些年的辛勤耕耘中,我除了搞好教学工作外,就是一心扑到小麦育种这项事业上。
具体谈到感受,我想有以下几点:首先要勤奋。勤奋是一切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是引领一个人从低向高发展的必然。即使所谓的天才大多是在勤奋的汗水浇灌之下才能有所建树的。在20多年的育种经历中,我把所有能够利用的时间全部用于工作中去了。育种工作跟其他工作有所区别,你从事了这项工作就意味着你不能够自由支配时间,只要观察和记录的时间到了,你就要放下一切,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在如火的太阳下蹲在麦田里记录每一个数据,如是反复数百次、数千次、数万次,数十日、数百日、数千日,直到资料得以完善。
其次要能吃苦。育种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既需要脑力劳动,又需要体力投入。无论严寒酷暑,即使为了一个品种的数据,你都要坚守在麦田,有时还要进行成百上千次的试验。如果不真正地热爱这项科技工作,一般人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夏天高温37℃,还要坚持在一线做详细的数据记录和统计,没有一点吃苦精神绝对是不行的。
再次是要善于开动脑筋。只有勤奋和吃苦精神对于科研工作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仅仅要有这些,还要对各种数据和情况作总结,找到规律性和普适性。要不断地转变观念,要具有前瞻性,要把汗水和智慧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并善于从中总结,正如“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一样!
第四就是要有恒心。人贵有恒,恒久出新。搞育种工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许你投入了十年、二十年,却不一定能够出成绩。但是只要你研究的方向对头、方法不错,那么需要的就是坚持了。“坚持到底才能胜利”是很适合搞育种研究工作的,因为取得成绩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第五就是要坚持创新。创新其实就是超越、就是升华、就是改变、就是质的飞跃,尤其是在科研工作中。小麦育种既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又是进行新一轮的创新。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大胆突破,要敢于向传统挑战,要有自己的“一家之言”,要勇于“钹尖”。只有这样,你才能突破自我,实现创新。
第六要善于抓住机遇。机遇和勤奋是一对孪生兄弟,是勤奋和汗水的创造,机遇从来都是给有充分准备的人。那些有智慧、有恒心、肯吃苦、敢突破常规的人才会得到垂青,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不怕挫折。干了一年又一年,年年都没有收获和回报,其实是很多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农作物育种者的真实写照,农作物育种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体会更深。但即使如此,他们中许多人依然痴心不改、无怨无悔地去付出,因为科学研究总是在一定量的累积下才可能产生质的变化,才可能会出成果。科学研究其实就是在不断的挫折中前进的,正是因为有了多次的失败,其求索的道路才显得那么神秘,其结果才显得弥足珍贵。只有做好愈挫愈勇的准备的人,才会在科研的大道上越走越远!
记者:当前种业公司发展中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怎样才能使他们发展得更好呢?
詹:在这方面我还没有深入地研究,我只能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总的来说我省种业公司的发展数量和规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如果纵向来看,其中还有很多不足。尤为突出的就是,在育种、创新方面,相当数量的公司存在着先天不足,他们对科研重视程度很不够,很多只是在经营,是一条腿走路,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从长远来看,这是不利于种业公司发展的。要想使他们发展得更好,其一是加大科研、创新方面的投入;其二就是要强化营销工作、创新营销模式;其三是要加大服务力度和技术推广。种子的销售,不像农资产品的销售,农资产品只要质量好,卖出去基本就完成了销售环节。可是种子却不是这样,它有整个季度甚至几个季度的生长时间,这之间适应区域、管理方法、种植时间、种植数量、灌溉技术、土壤肥力、病虫害防治、品种抗性、气候因素、自然灾害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会影响种子的生长和产量。农民要的就是结果,这个品种产量是不是高,是不是高抗、优质都是他们最关注的。如果种业公司能够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那么,很多管理因素和自然灾害带来的影Ⅱ向是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的。
记者:那么您对我省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有何展望呢?
詹:我个人认为,选育小麦品种要考虑的问题首先就是产量,其次是抗性,其三是品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产量能够带来丰厚的综合效益;抗性表现在多方面,能够高抗、多抗的品种将是未来农民喜欢购买种子的重要理由之一;而品质则表现在中、强筋方而,因为这也是小麦品质发展的方向。
记者:豫农202作为小麦品种的“新秀”,它的实际表现怎样?在我省各地市种植情况如何?
詹:2009年河南夏季种子信息会上,省种子管理站站长汤其林评价说:“‘豫农202’属半冬性早熟、多抗、广适、优质、高产,表现优异的品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小麦育种专家
詹克慧(左一)陪同副省长刘满仓(前排)
和农业厅厅长朱孟洲(右一)在田间视察李振声院士2005年5月20日在考察河南农大科技示范园区时,称赞道:“这个品种利索、无效分蘖少、株型结构合理、抗病性好,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品种类型。”著名小麦育种家郑天存研究员说:“‘豫农202’综合性状优良,灌浆性非常好,籽粒饱满、丰产性突出,一定要好好推广!”目前,“豫农202”种植面积遍布平顶山、周口、商丘、开封、许昌、焦作、新乡等十几个地市,亩产大都在500~650千克之间,深受广大农民的信任和喜爱。
由于时间问题,我们结束了对詹博士的采访。走出农大校门,冬日的阳光豪不吝啬地撒向大地,短短几十分钟的谈话情景仍萦绕在脑海,尤其是他所说的那句话――“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感到很欣慰,同时也感到压力更大,因为要为广大农民培育更好更新的品种是我们育种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个农业科研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崇高情怀。
篇6
1983年,李仕贵教授进入四川农业大学学习,1990年硕士毕业于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开始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1995年,在四川农业大学周开达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朱立煌研究员的指导下,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水稻分子生物学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方向博士,1998年获农学博士学位;其学位论文获200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毕业后,李仕贵教授毅然放弃了出国做研究的机会,继续留在四川农大任教,之所以选择在农大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他认为这是责任所在。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会将师辈付出毕生心血的科研成果,传承和发扬下去的决心。并表示,人生短暂,一个新水稻品种从研发到推广,需要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如果不抓紧,人生又有几个十年可以浪费?于是,四川农大少了一位留洋学者,却多了一位兢兢业业的科研工作者。
专注科研奠定理论基础
1995年,李仕贵教授开始攻读由周开达院士和朱立煌研究员联合指导的博士。为了弥补传统水稻育种方法的周期长、效率低等不足,他毅然选择了“水稻分子生物学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3年来,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分子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刻苦钻研,利用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的先进实验条件,完成了题为《水稻几个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的博士毕业论文,该论文被评选为2000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在论文原创性的发现基础上,李仕贵教授对水稻种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研究有了重大进展,近些年来,通过开发新的分子标记,发现了控制水稻抗病和杂种优势等一系列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新基因,如抗稻瘟病基因Pi-d1、Pi-d2和Pi-f;与稻米品质相关小粒优质基因Ik-4;与生育期相关的迟熟隐性基因lf-3(t)和早熟高千粒重基因OsELF3;与杂种优势利用相关的温敏显性核不育基因(TMS)、无花粉型核不育基因ABCGl5和隐性核不育基因SC-ms-2等,提高了育种效率,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方法提供了材料基础和技术支持。
新理论的建立离不开开拓性的思维。为了解析水稻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李仕贵教授对稻米品质、抗病、抗逆、高光合效率等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和定位,系统研究了不同生态环境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并转育了一批优质、高千粒重、大穗和高结实率的水稻群体,为水稻产量、品质、抗性相关基因克隆和功能解析及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题为“水稻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重要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及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获2004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执着进取开拓特色研究
科研的成功不仅需要勤劳不辍的决心,更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科研方向。重穗型杂交稻育种理论是周开达院士等老一辈水稻育种家针对西南稻区“寡日、高湿、小温差”生态条件提出的创造性理论,李仕贵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以提高杂交稻亲本千粒重和单穗重为重点,选育重穗型杂交稻骨干亲本,组配重穗型杂交稻的育种技术路线。
而在育种方法的改进上,李仕贵教授课题组探索并运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育种策略:选择亲缘关系远、性状差异大的国外优良品种及中间材料作育种亲本,通过渐渗杂交来增加恢复系的遗传多样性,将常规的育种手段和分子标记相结合,成功育成了重穗型杂交稻骨干恢复系蜀恢527和抗白叶枯病蜀恢527。2009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植物分子育种会”上,与会专家均认为该成果是我国分子育种的重要进展之一,被国家“973”项目“主要农作物骨干亲本遗传构成和利用效应的基础研究”列为重要研究材料。
近年来,李仕贵将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育种方法有机结合,进行多性状同步选择,来提高选择效率。利用快速检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等现代生物技术,使杂交育种、系统选育等传统育种手段不断升级,并使两者有机结合。建立了高效的多优良基因聚合的育种新体系,使新品种的快速定向培育更加精准,育种效率不断提高,成功培育出一系列新的重穗型杂交稻亲本。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李仕贵教授理论方面的钻研,为其更进一步的科学实践奠定了基础。
创新科研开创新纪元
创造财富,造福于民,是科研的重要目的。
李仕贵教授通过上述创新的育种方法成功育成了重穗型杂交稻骨干恢复系蜀恢527,组配出经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三系和两系杂交稻组合37个,其中18个国家审定,5个被农业部遴选为超级稻,13个国标优质米,5个被评为四川“稻香杯”优质米。蜀恢527也是新恢复系选育的优良亲本和遗传研究的重要材料,被全国30余家科研单位和企业引用,已衍生育成新恢复系38个,组配出40余个杂交稻新组合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蜀恢527是继明恢63以来我国杂交稻恢复系育种上的重大突破。
蜀恢527系列组合的研制成功及推广应用,对提高杂交稻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作出了巨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至2010年,蜀恢527系列组合累计推广2亿多亩,新增稻谷87亿多公斤,新增产值1 30多亿元,国外推广800多万亩,创收外汇近千万美元,赢得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为持续保持我国杂交水稻的世界领先水平和杂交稻走向世界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理论支撑。它也为李教授带来了众多荣誉:先后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然而,在奖励面前,李仕贵教授并未“居功自傲”,而是试图“得陇望蜀”。近年来,针对蜀恢527抗倒性的不足、难以适应机械作业的难题,李教授通过完善“重穗型杂交稻育种理论”,借鉴玉米轮回育种成功经验,以隐性单基因控制的无花粉核不育材料ABCG15为基础,结合系谱选择和抗稻瘟病等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建立了分子轮回育种方法,育成了新一代重穗抗倒型优质抗病恢复系蜀恢498和不育系川农1A等,组配出新一代川农优498等重穗抗倒型杂交稻组合,正在大面积推广应用。
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陶行知先生有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李仕贵教授在四川农大深受周开达院士、黎汉云研究员、林文君教授、任正隆教授等人的影响和教育,所以他深刻理解教师对于学生的作用。李仕贵
教授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学生。
培养学生踏实的作风。每逢暑假,正是水稻的生长期,刚刚结束教学任务的李仕贵便赶往稻田,埋首其中。他曾说:“结实饱满的水稻,总是低下高贵的头,稗子的脑袋则在风中飘荡。人就要像水稻一样实诚,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这种踏实的学术作风,为学生树立了良好形象。在学生眼里,李教授没有架子:“在炎热的天气里,挽起裤脚,跟学生一起育种,即使身上被晒脱皮也不在乎!”
李教授认为,兴趣很重要,可以激发人的潜力。他把对水稻育种的热爱作为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因此,他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多给学生做实验、交流的机会。在搞好研究的同时,李教授很喜欢给学生上课,将自己研究的前沿东西融入到课堂,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他经常是周末从温江赶回雅安给本部的同学上课,每次两天持续的讲课,由此患上了慢性咽炎。
在指导学生做研究方面,要求学生严谨认真又不失开拓精神。他要求课题组坚持每两周开一次例会,一起探讨研究、学习心得。但又不会过多干涉学生的实验,课题安排好后,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并尽可能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平台。部分学生先后在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下,到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美国农业部水稻中心的等著名实验室从事相关研究,并在《PlantCell》、《Plant Journal》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迄今,李仕贵教授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60余名,为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培养了一批高级专业人才。
荣誉等身,低调谦逊
何梁何利基金奖被称为业界的“中国的诺贝尔奖”,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和最具权威的社会力量所设奖项,在中国开辟了重奖杰出科技人员的先河。2010年,李仕贵教授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他是四川农业大学继周开达、颜济之后,第三位获得这一殊荣的教授。
何梁何利基金奖只是李仕贵教授众多奖项中的一项,奖项证明了曾经的汗水和付出。他曾经获得“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入选首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列入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全国先进工作者、被遴选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和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看着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奖项,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年仅46岁的大学教授所取得的成就。但是李教授觉得,“荣誉代表过去,能为农民兄弟把好水稻优良品种这道关,这是才是现在最大的愿望。”
篇7
茶叶种植和生产环节主要有育种、育苗、种植、采摘、加工。
详细描述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
1.育种
茶树是经济作物和饮料作物,选育优质、高产、多抗的良种是满足茶叶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茶树育种学专家们的总体奋斗目标。中国茶树种质资源是发展茶叶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从事茶学研究的基础,尤其是品种选育和生物技术研究的基础。育种工作的成败和育种成果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保存在各茶树种质资源圃的各类资源已达3300多份。
2.育苗
茶树育苗,目前采用的有茶子育苗、压条育苗、扦插育苗等多种方法。其中,尤以短穗扦插育苗,最有利于保持良种种性,茶树生长整齐划一,能适应茶园机械化管理。因而,在当代茶叶生产中,短穗扦插已成为茶树育苗的主要技术。
3.种植
田间圃地育成的茶苗,移栽适期应选择茶苗地上部休眠期,移栽成活率较高,或应据气候特点,避免在干旱和严寒时进行。长江中下游地区种茶,在秋冬季或早春(11月至次年3月)都可以移栽。移栽时间早一些,有利于茶苗成活,但有的年份冬旱严重,大面积移栽浇水花工多,所以选在春初进行较好,这时温度低,雨水多,茶苗移栽方法栽后浇水数量和次数都可减少。
4.采摘
从茶树新梢上采摘芽叶,制成各种成品茶,这是茶树栽培的最终目的。鲜叶采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茶叶产量和成品茶的品质。新梢在萌发生长过程中,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品种不同,征状的变化很大,不像一般果实有明显固定的成熟标准。在新梢上采收芽叶时,采收标准因时、因地、因茶依不同条件而异。采摘方法主要有手工采摘和机械采摘两种。
5.加工
茶叶加工一般指选用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不同的工艺技术加工成茶叶产品的过程。茶树鲜叶通过加工,才实现茶叶作为商品的价值,具备“饮品”的属性,一般分成初加工和精加工。
2011年至2012年,中国茶产业方面有关茶叶种植的技术创新主要更加品种化、规模化。茶叶种植作为茶产业的基础之基础,中国茶叶种植面积逐日上升,在农业茶叶产能上大幅度地增长。
2011-2012年度,在茶叶生产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有哪些?
1.虞富莲:为茶献其一生
1939年1月出生的虞富莲,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籍贯江苏省昆山市。
虞富莲1961年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本科毕业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曾任该所育种研究室主任,现为研究员。
虞富莲主要从事茶树种质资源研究,曾在滇、桂、川、黔、鄂等地考察和征集了大批茶的野生资源和近缘植物,发现了一些新种。主持建设国家种质茶树长期保存圃,保存了近3000份,数量和种类之多居世界之首,已筛选出一批优质资源供利用。30多篇。合编著有《中国农作物遗传资源》、《作物品质育种》、《中国茶经》、《中国古茶树》、《茶叶大典》、《茶树良种》等10余册。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先后被中国农业科学院评为院先进工作者、“七五”期间院先进工作者。
2.古清生:古法种茶、制茶
古清生是中国著名作家、美食家,其出产的古清生清茶产于北纬31度,地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神农架高山之古清生茶园。他曾经潜心八年在神农架原始森林峡谷和古村落寻找并开发的生态茶园,遵循宋朝时代的茶叶种法,茶叶培育过程中没有施用任何化肥、农药、除草剂,后期制作没有任何添加。追求自然天香,清纯雅韵,悠绵久长。古清生清茶能达九泡之多。
古清生茶园以片状分布在木鱼镇官门山峡谷和红坪镇红举村的举人坪之上,茶坡平均在海拔1200米以上,四周森林环绕,云雾飘逸,山泉流淌,鸟语花香,有飞禽与走兽往来,人迹极其罕至。施以森林腐殖土,短嘴金丝燕、梅花鹿和山羊粪肥,令茶叶滋味悠香绵长。在美丽的自然科谱景区官门山峡谷的古清生茶园,移植有4000株蕙兰,春茶季蕙兰花开,满园茶香与兰香,幽境迷人。
古清生茶园由神农架林区古清生生态文化公司精诚管理,在地老天荒的红坪镇红举村建设有茶园的炒茶厂,占地3.4亩,全套国标制茶设备。炒茶师为新一代炒茶师,茶叶中等专科毕业,15年神农架制茶经验,研发出古清生清茶特有清香,茶叶加工采用双杀、双揉、三烘、八摊、整形、提香……以半机械半手工制成。
3.猎人:野茶天成
原名范礼明,因曾经常年在闽北山中打猎,为乡邻出去野猪之害。近两年,他在打猎的途中,意外发现一片面积约300余亩、位于海拔1200米的生态林山谷中的野生茶园,园中生长着满是树龄60年至百年不等的茶树,这些茶树每年可采摘3次,因树体高大,采摘困难等原因,茶青产量很低,今年干茶产量500斤左右。猎人狩猎时偶得茶园之后,便与林权所有者签订了为期30年的经营合同,故称茶品为“猎人山茶”。将树龄60年以上的老枞茶,定名为“猎人老山茶”。2010年以来,猎人已送出数百份“猎人老山茶”予茶人、博友们品鉴,反响十分热烈。
如此生长于纯天然环境且有相当面积的野生茶是不可多得的。而闽北的独有高山气候环境,造就其野生天成、无污染、野枞气味及其厚重的内质,是“猎人山茶”及“猎人老山茶”的独到之处!
中国茶园面积与产茶量与日俱增,形成多种种植模式,立体化、集约型、粗放型多种模式并进,从原产地也广泛被消费者们所接受,未来随着茶叶产量的逐年递增,如何可持续发展是未来首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对于单一的茶叶种植来说,有效地发展一些优良的种植模式也在各个地区盛行。很多人在茶园间兼放养肉兔、鸡鸭、牛羊等,农畜并举。此外,兼种植其他作物的情形也比比皆是,像湖北省秭归县严坪茶叶专业合作社在茶园间兼种、大豆等农作物,既调节劳动力,又增加务农效益。
从以上趋势上看,建设生态茶园势在必行。生态茶园的建设主要是要控制好、规划好新茶园开垦,做好老茶园改造。重点是在茶园四周种植防护林,幼龄茶园套种绿肥,梯壁留草、种草及水利设施建设,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持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未来,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的科学种茶也会大为推广。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种植方针,以农业措施为首选,以生物防治为引导,以高效、低毒、低农药残留农药的合理使用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示范推广粘虫板、太阳能杀虫灯等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建立生态调控、物理诱避、生物防治及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尽量避免在天敌高峰期用药,减少对茶园中有益天敌的伤害;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等技术。以上都是保障茶叶种植保质保量的好方法。
茶菊套种模式的应用和推广
“茶+菊”创新种植模式是2011年广为人知的一个种植模式,此举首创于湖北省秭归县严坪茶叶专业合作社,即在对老茶树通过改造台刈后,利用茶园大面积空闲地套种了。或者在幼龄茶园间作;成年茶园田边、田坎、田埂栽植。在不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条件下,解决了茶园初期无收入效益低的突出矛盾,省去了茶园除草的环节。
“茶+菊”种植模式,在不影响茶叶长远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了眼前现实利益,使社员解决了长远和短期的矛盾,为茶农增收开辟了新门路。其明显的效益主要有:
经济效益。该社实施“茶+菊”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了茶园空闲地,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单位面积的效益。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周边茶农增加收入。该社今年可增收150万元,周边的茶农也可增收60万元。生产的投入较少,经济效益明显。
社会效益。该社实施“茶+菊”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提高当地农民就业。茶叶和都需要大量手工采摘,但是对劳动强度和技术含量要求不高,男女老少均可。茶叶和在季节上互不矛盾,还可互相补充,调节劳动力,使当地农民打工不出村,挣钱在家门,无需农闲出门,农忙回家。
篇8
(云南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以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专业为例,论述了云南农业大学为适应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结合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优秀教学团队、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以实现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质、自身特点的农学品牌专业,满足云南省农业产业对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模式;创新;品牌专业
中图分类号:G 6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5)01.0060.05
收稿日期:2014.09.18修回日期:2014.10.22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基金项目:农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云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云教高〔2013〕106)。
作者简介:周平(1967—),男,云南永胜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气象学与气候学研究。
*通信作者:陈军文(1977—),男,苗族,湖南沅陵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13.html
Innovating Mode of Talents Training and Building Brand of
Agronomy Specialty: A Case Study on Agronomy
Specialty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OU Ping, TANG Tianxiang, HAI Meirong, LIU Yating, CHEN Junwen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China)
Abstract:In the present paper, as a case study on agronomy specialty of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for targeting orient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innovating mode of talents training, organization of excellent teaching group, optimizing process of talents training have been made b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o adap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Yunnan plateau in context of the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s. These efforts are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talents training of agronomy specialty, to adva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to heavily build agronomy brand specialty with local, professional, and self characteristics, and to satisfy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talents in agricultural industry of Yunnan province.
Keywords: high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de; innovation; brand specialty
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专业改造、丰富专业内涵提升专业整体水平,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专业获取国内外持续竞争力和求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的高等农业院校,如何适应新形势下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日益严峻的竞争中保持办学优势,一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农学专业是云南农业大学传统优势特色专业,设置于1938年,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艰苦创业与努力,农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被列为云南农业大学校级重点专业,2001年被列为云南省省级重点专业,2010年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4年被列为云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加以建设,已经形成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作物遗传育种)培养体系,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农业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
一、明确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
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灵魂,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应结合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学校自身的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此,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长期坚持利用云南省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优势、民族多样性优势和毗邻东南亚诸国的区位优势,立足边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水稻高产、小麦抗旱节水栽培、玉米坡耕地水土保持与高产栽培、薯类和甘蔗资源以及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已探索出相应的技术体系及理论,取得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作物研究方向和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着“开学养正、育四海英才;明理尚农、兴九州粮仓”的办学理念和“德才双馨、耕读至诚”优良教风和学风,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教学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农学专业“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品牌专业建设依托3个省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学)、1个博士点(作物遗传育种)、5个硕士点(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用植物资源)和2个专业学位硕士领域(作物、种业),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在加强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不断拓展专业方向,立足云南农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实际,充分发挥团队、科研、平台优势,利用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采取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培养既具有农作物高产栽培、良种培育及农业经营管理、农业综合技术体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实验技能,又能运用现代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理论知识指导现代农业生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可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农业教育和农业行政管理,又能从事企业经营、市场营销以及农产品开发的高层次、创新型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适应形势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与其他部分农业院校一样,普遍存在原有培养目标偏大的问题,希望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全能型农业科技人才,毕业后几乎能胜任所有与农业生产、农业科研相关的工作、贪大求全,忽视共性与个性的培养;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针对农学专业存在的上述问题,2010年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定位,在广泛听取用人单位、学生、一线教师对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最后完成2010版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农学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不仅仅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准,在注重基础理论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与锻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0版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三平台、六模块”的课程体系及“(2+1)×2+(1+2)×2”的培养模式。“三平台”即素质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六模块”即公共必修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学科共同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不断优化的课程体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1)×2+(1+2)×2”的培养模式:即一、二年级的第一、二学期理论教学,第三学期实践教学;三、四年级的第一学期为理论教学,第二、三学期为实践教学。其中一年级第三学期为执行公共实践教学模块,二年级第三学期为课程实习、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年级第二、三学期为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试验。四年级第二、三学期为预就业实习、就业见习。实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形成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加强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10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表现在:一是培养目标转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是加强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和农学专业课课程设置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三是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和选修课学分(专业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累计学分达51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8.3%,专业选修课增加3学分,另外新增了12个课外选修学分,并将两学期制改为三学期制)。因此,2010年的人才培养方案更贴近云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特别是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能适应云南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近三年农学专业不低于90%的就业率也从侧面说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取得了成功,但和现代农学专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继续调整和优化的必要。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省根据农业实际和发展需要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桥头堡建设的重大任务,对云南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发展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云南跨越发展意义重大[1]。其实质就是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现代生产经营组织方式,打造云南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战略品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2.3]。为此,云南农业大学为适应云南经济发展,培养适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满足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生产管理、农业行政管理、现代农业企业管理等不同需求的高素质、国际化农学专业技术人才,搭建校、企、研相结合的教育平台,构建了“2+1+1”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2+1+1”的教学模式(见图1),即学生2年的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1年多元化专业教育模块(主干核心课程群和延伸课程群),包括农业生物技术课程群、作物学课程群、农业经营管理课程群和农业行政课程群模块;1年的毕业实习和预就业实习,根据学生未来的就业取向,按照科研院所实验、企业实训、预就业实习分流培养。
“2+1+1”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4个特点。
(1)突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将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优势资源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解决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平台不高、师资队伍不强的难题。
(2)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一方面,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形成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学生根据择业目标自主选择核心课程群和实习、实训方式,培养农业产业发展的研究型、应用型、管理型等多层次人才。
(3)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设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实验、实训和实习相结合,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4)突出本、硕、博一体培养模式。加强和充实与学科硕士点发展相适应的课程设置,探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衔接,逐步实现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
三、围绕品牌专业建设,组建优秀教学团队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教学团队,是打造品牌专业的基本保证,是促进品牌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农学专业教学团队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省级(2008年)、国家级(2010年)教学团队基础上组建,团队成员3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和高级实验师2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2人;具高级职称的教师有25人,比例达75.8%,22人具有博士学位,占人员总数66.7%,6人具有硕士学位,占人员总数18.2%;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所占的比例为84.8%。35岁及以下年龄教师有6人,占团队总人数的18.2%;36~45岁年龄教师有19人,占团队总人数的57.6%;46岁及以上年龄教师有8人,占团队总人数的24.2%。教学团队中有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二等奖获得者1名,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名,农业部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名,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7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7名。
围绕农学品牌专业建设形成了省级教学名师、知名教授为带头人,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中青年教授、副教授为骨干,多学科相互融合,积极致力于不断教学改革,教学特色鲜明、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本科教学,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能掌握行业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动态,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资源开发,促进专业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以质量树品牌,实现专业办学目标和教学团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品牌专在学校及行业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四、突出能力培养,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一)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探索考核方式等全面加强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相结合,增加云南地方特色作物及最新科研成果、先进生产技术;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推广“教—学互动模式”教学法,同时引入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文献查阅、表达等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在教学手段上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和网络课件的使用;在考试改革上探索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理论性考试与实践性考试相结合、撰写课程论文与基本知识考查相结合。
(二)创造优良的实验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手段的重要形式,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有效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标准,以“云南省作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云南高校作物种质创新及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体系研发中心”和“云南省优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为依托,重点建设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为提高动手能力和开展科学训练奠定基础,一方面保障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真正用于本科教学实验条件的改善[4],同时辅以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等各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实施,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型实验项目的开出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全面开放,从而为学生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搭建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学生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四年不断线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艰苦创业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及科研综合素质。
(三)注重实践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农学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要经历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保证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经历,完善和稳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5]。强化农学、生物技术、食品、农业经济、行政管理等专业的学科交叉,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建设实践、实训基地,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平台,解决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平台不高、师资团队不强的难题。为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2011年起新增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和云南沃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个校外实习基地,至此校外实习基地达到9个,另外还有1个校内实习农场和7个研究所。共建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不仅极大地改善学生实践教学条件,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水平,为农学专业的实习教学注入新的理念、并提高了实习教学质量。
(四)开设教授讲坛,开阔学生视野
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本院专家教授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做准备,同时为学生修读课外学分创造机会,对学生开设了《教授讲坛》。讲坛内容主要有:代谢工程、高原甘蔗育种理论与实践、云南中药材种植发展与展望、薯类作物与人类生活、云南省玉米病害研究进展、全球杂交水稻研发概况、双孢蘑菇的研究与栽培、油菜生物技术与育种、岩白菜的研究进展等农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五、结束语
农学专业一直是云南农业大学的特色专业,在东南亚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云南农业大学在农学品牌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6],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品牌专业建设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要真正打造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一流品牌专业,实现品牌专业的带头、示范作用,还需在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性、培养方案创新性、科学性及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如何适应新世纪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突出专业特色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7]。
[
参考文献]
[1]曾小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路径问题探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7(6):17.21.
[2]樊兴伟,阮朴生.以特色农机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J].农机科技推广,2013(1):49, 51.
[3]张艳诚.发展特色农机化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7(S1):89.93.
[4]宁海龙,邹德堂,唐鑫华,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1(5):43.45.
[5]唐正姣,王存文,吴元欣,等.湖北省“化学工程与工艺”品牌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5):145.149.
篇9
关键词:创新 职业高中 农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013-01
农学是为了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病害、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的专业。科教兴国是20世纪国家不断致力建设的伟大事业。对于现今竞争日益加剧的时代,创新是不竭的生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才能带动发展[2]。曾说过:“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上来认识。”如何结合农学专业的特殊性,对人才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培育,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1 活跃课堂,师生共享
千百年来,古今中外,课堂都是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最基本平台,沉闷的中国填鸭式教学在学生的思维局限于课本,课本的更新永远更不上现今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如此,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并不能良好与社会接轨。应试教育反复固化青年一代天马行空式的活跃思维。这些陈旧的教育方法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职高农学专业学生的教育。课堂上,教学的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给学生多时间的思考和决断,对于学生可自主完成的知识,仅发挥老师的启发作用,多提问,多交流,多思考,多鼓励,多结合现今的实际发展情况。让学生在宝贵的课堂学到的不仅仅是固化的知识,还有可能启迪学生思考未来发展的大计[3]。
2 利用课外,多多交流
信息化的时代,一切的资源和资料都显得那样的唾手可得。学生自觉利用好信息这个平台,如,多在网上查资料、图书馆、微博、杂志等,都能让学生获得全国各地的多样的知识,了解我国农业的具体现状,信息化的时代,世界的连结更紧密,谁能利用好网络平台,谁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取得优先的发展。课堂外,老师多建议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网站,教学生们关注民生,多与同学交流。许多的发明和创造都是在交流中得以实现的。
3 课外多实践,实践出真知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不是表现在他对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上,而是他对所掌握的理论知道的应用能力上。在这里运用也未尝不可。职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才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只有将学习到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科学技能,才是科技创新的具体体现。没有实实在在的接触只凭课本上的单调阐述,未免太过抽象,学生记不牢也不好实际应用,这样的教学是远远达不到的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学校是教育的集中之地,学习的成功与否在学生学到的东西于社会的使用是否合格。所以,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这些措施可以补充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不足,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所以,职高学生应该主动寻求实践的场所与机会,同时,学校也要相应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开设开发式实验室、组织学生亲自种植作物、与一些社会企业合作打造更多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研究、创建学生实践社团、或者组织学生下农田活动等等,在强化学生整体创新意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4 改革考试的形式,学在出新知
考试在中国的教育中无疑使最大的指挥棒,从隋唐的科举制度到现今的高考,考试一直是衡量人才的标准。但现今的考试也凸显了它的弊端,更要求学生的死记硬背的能力而不是自主思考创新的能力,学生变成了只是记忆课本的基本工具,而衡量工具的好坏就是工具记忆的准确性。这显然是不符合现今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让学生每章节课后写自己的学习心得,同学之间的交流心得,对于未来的发展动向并结合实际,这样的考试制度更应该值得提倡。还可以,在考试中多出具有联系性、需要学生思考和总结的题型,比单考课本更具有实际意义。
5 专才的不懈追求
我们不能仅局限于农学专业课本的基本知识,还要注意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知识的渴求是无止境的,想知道一件事情的一部分很容易,想知道它的全部往往很困难。实际应用的情况却是,只要掌握事情的内容越多,对事物越了解,我们才能更好的为之所用。恐惧源于未知,在我们不断学习和了解过程中,必将能够看到事物的多重属性。在学生的研究了解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的引导和推动。我们应鼓励学生的创新和艰苦研究的精神,在实际的操作中,为学生建立良好的研究平台,对于有重大突破的研究给予物质上及精神上的奖励。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一定的推动力才能让一个专业得到好的发展和长远进步。
6 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
对于教育和创新的投入从来都不是一纸空话,关键在于资金的投入和落实,同时更希望能够有大的收益。现今市场化经济的时代,教育与企业的紧密结合才是关键所在,所有的发明与创造因市场化而获得最大的利益,与此同时,也服务了人类,为生活所用。怎样才能出高产、低毒、高效的农作物,怎样才能让人民大众吃的更营养,更放心,如何能够让人类拥有健康的体魄,怎样才能让作物来源更快捷和方便?这些对技术的高要求和实际的管理都在不断鞭策我们前进。
综上所述,创新和农学专业结合的道路任重道远,而我国人多地少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背负历史责任的年轻一代,祖国的富强和范柔需要我们有志青年的不断努力。还需要我们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斗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期待继袁隆平后更大的农业发明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 胡建宏,陈玉林,刘小林.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19):255-257.
[2] 李爱红.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48-49.
篇10
关键词 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332-01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研究,将高校人才培养分为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1]。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的人才培养越来越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全国本科院校的主体是地方普通院校,数量超过9成[2]。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新概念[3]。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人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也逐渐发展着变化,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应用型人才这一概念在新的世纪中也将不断补充新的内涵,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将走向企业、走向基层、走向社会工作的第一线。为适应培养21世纪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必须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准确把握新世纪学生素质培养的内涵,逐渐摸索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形成适应顺应时代潮流、满足现实需要、促进国家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细胞工程实验技术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科学研究前沿和生产实际,随着生物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需要建立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求的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通过几年不断地深入开展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实验课程体系和技术体系得到完善,教学模式与方法得以更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1 加大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力度,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将教师的科研内容和科研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并为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提供支持和鼓励,对学生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室就能够接触到科学前沿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逐渐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与能力。学科的相关研究对实验教学的开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4]。此外,实验课程也可将方法成熟的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如实验项目“火龙果再生体系建立”和“铁皮石斛途径建立”等内容,通过与科研紧密结合,跟踪科研动态,不断更新完善教学课程的内容,明显提高了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比例。
2 构建了动态的并具有校企合作优势的课程体系
除紧密结合科研成果之外,更新课程体系也注重联系生产实际,将企业需要产业化的植物作为实验课教学的材料[5]。利用实验课堂,让学生参与实验方案设计、研究过程、结果分析及推广应用,使课程体系成为一个以细胞工程技术应用为主线的整体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通过项目研究与开展,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技术支持。建立了学生与企业联动的培养机制,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拓宽了大学生就业途径。
3 构建了“基础训练―综合运用―探索创新”三层次递进式技术体系
实验课程安排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先进行基础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原理。再根据学科的特点,安排综合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原理和技能的能力,直至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并独立完成某一项创新实验。通过这种“基础训练―综合运用―探索创新”三层次递进式技术体系,培养学生的实际造作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6]。
4 构建了学―研―产一体化的联动教学模式
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来说,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是当前课程教学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内容[7],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在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实验综合技能,构建了学―研―产一体化的联动教学模式。
此外,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地方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体现本地区和本院校的优势和特殊性。依托学校悠久的农业科研积累与支撑,围绕农业领域的生物技术开展研究,如农作物遗传改良、遗传育种等技术,将之引入课堂[8],加强专业训练,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将来主要能从事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即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他们将成为在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开发应用的必需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9-11]。
5 参考文献
[1] 陈支武,张德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167-170.
[2] 付兴锋,张常年,尹天光,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148-150.
[3] 钱国英.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6-17.
[4] 刘清波,黄红梅,赵燕.农业院校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27-28.
[5] 黄红梅,刘清波,陈智勇,等.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与植物产业化有机结合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5(12):329.
[6] 尹天光.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0(7):87-89
[7] 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60.
[8] 刘清波,张学文,陈智勇.农业院校生物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1(11):48-50.
[9] 刘清波,黄红梅,陈智勇,等.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取材途径[J].实验室科学,2013,16(1):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