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制造业;集聚;规模经济;逆向技术溢出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3.08
中图分类号:F424.2;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3-0034-04
Abstract: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influence path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regional agglomer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 manufacturing agglomeration decision model associated OFDI by using a panel dataset covering 30 provinces from 2003 to 2013.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scale effect of capital factors proportion and reverse spillover effect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put induced by OFDI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Chinese manufacturing LQ and KS coefficients. Eastern region can bring a significant boost of capital stock and R&D input through OFDI. Benefiting from capital endowment and dependent innovation inputs strengthening, OFDI can promote rapidly improvement of Chinese technologyintensive manufacturing agglomeration. Finally, the conclus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drawn.
Key words: OFDI; manufacturing; agglomeration; scale economy; reverse technology spillover
近十年恚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OFDI)步伐明显加快。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中国OFDI流量达1078.4亿美元,较2003年的28.5亿美元增长了近38倍,成为世界第三大资本来源国。尤其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等新形势下,系统研究OFDI与国内制造业集聚的联动关系显得十分必要。然而,现有文献在对集聚效应动因探讨时,大多未考虑OFDI对母国制造业集聚的反馈作用。因此,本文尝试研究OFDI的母国制造业集聚效应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产业集聚由何种因素决定,要素禀赋和创新禀赋是决定地区产业规模报酬递增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区位因素,学者对其进行了重点关注。如Kim利用1880~1987年间美国二位数制造业数据研究发现,要素禀赋是影响制造业规模报酬递增的重要原因,并决定了区域制造业活动的空间集聚状态[1]。Fan和Scott运用2000年中国省际数据研究发现,省份产业集中度与自主创新水平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2]。OFDI是否会对母国国内要素禀赋产生影响呢?Ramasamy等利用2006~2008年间中国企业层面数据研究发现,通过国有控股企业对资源丰富国家的OFDI,能有效缓解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降低要素投入成本[3]。崔日明等认为OFDI有助于中国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廉价要素进行生产以提高投资收益,而投资收益汇回将会弥补国内企业的融资短板和促进投资规模增加[4]。此外,OFDI对国内创新禀赋的影响主要体现于逆向技术溢出这一途径。Nair和Hans运用2000~2010年印度企业调查数据研究发现,通过海外子公司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能有效提升母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5]。
总之,现有研究认为要素禀赋和创新禀赋是地区产业集聚形成的必要条件,同时受OFDI的影响。那么人们自然要问,OFDI是否能通过母国资本要素禀赋和创新禀赋的变化进而影响其产业集聚程度呢?虽然已有部分文献认为OFDI是母国比较优势动态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动力[6],但对母国产业空间布局影响问题的深入研究仍然较少。所以,本文将从规模经济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两类传导路径探讨OFDI对母国国内制造业集聚的影响,以期深化对该问题的认识。
2 模型设计与数据说明
2.1 实证模型设定
OFDI主要通过影响中国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相对资本要素比重和自主创新投入水平来形成对制造业集聚程度的反馈效应,且前者主要表现为“规模效应”传导路径,后者则主要表现为“逆向溢出效应”传导路径。为此,本文将基准研究模型设定为:
核心解释变量方面,OFDI规模使用各省份OFDI流量额。制造业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得到[8]。劳动力投入使用各省份制造业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数。知识投入使用各省份教育经费支出总额。研发投入使用各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额。人力资本投入使用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学生人数。特征变量方面,工资水平使用各省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对数形式表示为LnWage。运输条件使用各省份铁路密度,对数形式表示为LnRail。市场潜力能反映各省份制造业的辐射能力,为省内GDP与使用省会城市间距离平减后外省GDP的总和[9],对数形式表示为LnMark。开放程度使用各省份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表示,表示为Open。
本文选取的研究样本为2003~2013年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市的27个制造行业面板数据,不包含自治区,样本总量为330。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等。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1 全样本估计结果
表1分别报告了两类集聚程度指标下混合面板(Ols)、固定效应(Fe)和随机效应(Re)面板数据估计结果。在5%显著性水平下,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应选取Re模型和Fe模型估计结果分别作为回归方程Ⅰ和回归方程Ⅱ的参照基准。首先,扼要说明核心解释变量的参数估计。在5%显著性水平下,LnOdi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OFDI构成了我国制造业集群的动力而非阻力。LnKl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资本禀赋相对丰富的地区更容易形成制造业集聚。自主创新投入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知识、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增长是构成当前我国制造业集聚程度提升的主要技术溢出途径。
然后,重点考察OFDI通过资本要素比重和自主创新投入国内制造业集聚程度的影响。观察交互项回归结果发现,LnOdi×LnKl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均显著为正,说明资本要素比重上升构成了OFDI影响国内制造业集聚程度的规模效应路径。同时,LnOdi×LnTch和LnOdi×LnRd系数在10%显著性水平下均显著为正,说明知识和研发投入增加构成了OFDI影响国内制造业集聚程度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路径。另外,控制变量方面,在5%显著性水平下,Open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较高的开放程度对制造业集聚程度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3.2 分区位样本估计结果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并存在制造业发展梯度,需要对不同区位省份样本分别进行回归。三组地区样本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2。显然,在5%显著性水平下,OFDI通过提升资本要素比重对东中部地区制造业KS系数均存在正向作用,说明东中部地区境外投资企业的投资效率和获利能力较强,利润资本汇回对巩固区内制造业专业化分工地位的作用更为明显。与此同时,OFDI通过提升资本要素比重还能实现东部地区制造业LQ的增长。说明OFDI尤其会强化东部地区资本禀赋,降低融资成本并通过投资加速获得更大规模的制造业产出。另外,OFDI通过自主研发投入对各地区制造业集聚程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其中,研发投入和知识投入分别构成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OFDI影响区内制造业LQ的主要逆向技术溢出路径。
3.3 分制造业类型样本估计结果
为进一步揭示OFDI对我国不同类型制造业集聚程度的影响情况,借鉴韩燕和钱春海的划分标准[10],将总样本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组子样本,并分别进行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交互项的回归结果显示,在10%显著性水平下,OFDI通过资本要素比重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LQ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境外利润资本汇回能够缓解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投资过程中的资本约束,增强其集聚优势。同时,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各类制造业集聚程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尤其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程度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说明通过OFDI对我国知识、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的反馈作用,有利于实现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规模扩张和专业化分工地位强化。
3.4 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回归结果对内生性问题的敏感程度,本文将所有解释变量均滞后1期和选取合适的工具变量。其中,由于OFDI规模不仅与母国企业数量有关,也会受到国内投资成本的影响,故将OFDI企业数和固定资产价格指数作为OFDI规模的工具变量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数为存量形式,数据来源于商务部《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名录》。
滞后1期的回归结果显示,OFDI、自主创新投入变量系数以及交互项系数符号和显著性与前文拓展模型回归结果基本一致。同时,工具变量法回归结果中的Hausman检验基本拒绝了模型中包含内生变量的原假设,F检验值和Partial R2值均表明估计过程中不存在明显的弱工具变量问题,且Sargan统计值分别为0.06和0.08,拒绝存在过度识别的原假设,说明回归结果基本稳健。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OFDI的规模经济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作用于国内制造业集聚程度,以及区位和制造业类型特征的差异会对这两类作用产生怎样的影响等问题。为此,构建了一个包含OFDI因素的制造业集聚程度决定模型,运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结论为:OFDI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能形成对国内制造业集聚程度的正反馈。东部和中部地区通过OFDI的资本要素规模经济效应对区内制造业分工地位巩固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研发投入和知识投入分别构成东部和西部地区OFDI影响区内制造业集聚规模的、较为显著的技术反馈因素。通过OFDI规模扩张作用于资本禀赋和创新禀赋能有效提升我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集聚程度。
结合本文结论,在当前调结构、促发展的大背景下,针对不同区位和行业应推行差异化发展战略。①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应该有条不紊地构建成熟制造业发展的集聚优势,在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传统制造业的基础上,中西部地区需要不失时机的继续扩大OFDI规模。其中,中部地区应引导境外投资收益资本配置于地区优势制造业的发展,为制造业专业化分工地位的巩固和提升创造有利条件;西部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投入,尝试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兴制造业集群。②发达的东部地区应该大力提升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现代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应充分利用其庞大的OFDI规模优势,扩大对现代制造业的资本注入强度,并借助于其境外投资企业较强的研发能力实现对外部关键技术的吸收和转化,突破现代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瓶颈。通过促进制造业结构向现代制造业转型,有利于东部地区加快实现更稳固的高端制造业集群,形成新形势下区域制造业分工的新优势。
参考文献:
[1]Kim S.Regions,Resources,and Economic Geography:Sources of U.S. Reg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1880-1987[J].Regional Science & Urban Economics,1999,29(1):1-32.
[2]Fan C C,Scott A J.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Development:A Survey of Spatial Economic Issues in East Asia an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Regions[J].Economic Geography,2003,79(3):295-319.
[3]Ramasamy B,Yeung M,Laforet S.China'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Location Choice and Firm Ownership[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12,47(1):17-25.
[4]崔日明,婷玉,张志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1(1):27-34.
[5]Nair L,Hans D V B.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Globalization Era:The Indian Experi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echnology & Management Sciences,2014,21(5):48-63.
[6]Cantewell J,Tolentino P E.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 and Third World Multinationals University of Reading[C].Discussion Papers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Business Studies,1990.
[7]Jaffe A B,Trajtenberg M,Henderson R.Ge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as Evidenced by Patent Citation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8(3):577-598.
[8]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5-44.
篇2
杨世滨在题为“全球视野 全球布局――开创纺织业崭新的10年”主题报告里提到,截至2014年底,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纤维加工国、纺织服装出口国。欧美日市场的缓慢复苏、新兴地区的崛起、TPP的推进,对中国纺织制造业造成了冲击,劳动密集型已失去优势。杨世滨指出,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是发展方向,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到“操作简单、用人更少”,从根本上进行“制造者的革命”,从速度与效率开始,依靠人才力量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谢明在“构筑江苏纺织服装新高地”主题报告中,通过一系列行业数据展示了江苏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成效,主要表现为总体运行基本稳定,增速放缓,实现了利润增幅和税金增幅全国双领先。同时,江苏企业也感到一些压力,主要体现在市场和政策环境方面。面对着这样的形势和挑战,谢明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动力、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未来企业必须“要不成本领先,要不与众不同”,否则很难存活。
俞建勇在“互联网+纺织工业的创新发展”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当前国际制造业的现状并分析了国内制造业存在的困境。他提到,随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新兴市场快速成长,国内的成本、资源、环境、市场等问题突显,中国纺织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转型升级面临着各种挑战。此时,创新能力尤为重要。“互联网+纺织”是产业成功转型的关键。要抓住创新主题,建立多元多跨度的持续创新体系、推动“互联网+”纺织的发展,从而对产业整体价值链进行改革和重构,让生产方式产生根本性变化。未来“互联网+”将参与到纺织行业的各个领域中去。
篇3
而随着目前国内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工信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机器人热潮。工业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3D打印汽车制造、电子电气、食品、冶金、烟草等行业,人才供不应求。
面对如此火爆的市场需求,以及不平衡的人才供求关系,有业内人士指出,机器人专业不可盲目设立,专业建设需脚踏实地。企业与学校应积极整合及协调集团成员及产业资源,促进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与教育结合。
人才缺口大,行业发展势头依旧强劲
在2015年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举办的第三届“校企合作推进会”上,到场的百家企业与学院共议校企合作新气象。其中不乏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提供商ABB。作为现场最吸睛的企业之一,ABB机器人教育行业经理叶涵说:“行业目前面临很大问题,就是制造工业机器人的人才很少,但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反倒增多了。我们一定要找到源头,从教育这块开始培养学生。”
据湖北崇瑞教育集团董事长江军介绍,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向机器人行业的靠拢,以及国内制造业对机器人的需求,工业机器人及其智能装备的集成设计、编程操作等各方面的专业能手成为了企业急需的人才。在东技工院校学生现场操作机器人南沿海地区、珠三角和北京,这种需求尤为明显。
“企业人才缺口有多大?就在前几天,集团又与一家公司签订了学生就业的订单协议。崇瑞教育集团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学生,还没有毕业,企业就将整个班的学生全部预订完了。”江军说。
而国内一家权威机构调查显示,未来,中高端工业机器人将应用在汽车产业、通信电子、金属制品、化工塑料、家电行业将有较为广泛及深入的应用。预计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主机规模将上升至80亿美元左右,含系统价值的总规模约为200亿美元,复合增速约30%。工业机器人在未来七年发展势头依旧强劲。
弥补人才缺口,院校抓住大好时机
从2013年起,从国家,到院校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都非常大。但是,与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长相比,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却处于探索阶段,从课程内容设置到人才培养过程,各个学校不尽相同。如何抓住发展的大好时机,养育本土制造业,成为各院校聚焦之点。
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的工业机器人专业在业内的口碑和实力都名列前茅。据ABB机器人教育行业经理叶涵介绍,ABB最初是在内陆沿海地区招聘人才,且大多为技术型人才。但是在2015年,业内人士向他推荐了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他亲眼目睹了学院学生在实操现场的表现,并在接下来的一年之中与学院签订了合作意向。这让叶涵更加坚定了与技工院校的校企合作。
“我虽然来学院次数不多,但是已经对绩效的学生有了很好的印象。技工院校的学生有这些特点:从管理上来看,学生比较敬业,服从指挥,且个个基本功扎实。虽然从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毕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毕业生少,但是学院培养的都是精英,技校生比本科生要上手快。”
这与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近几年在工业机器人专业上所下的工夫密不可分。学院近几年致力于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的改良和购置,改善办学条件;扩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学院还与ABB等世界领先工业机器人公司积极合作,将最前沿的实习实训信息扩展到学院内。
而工业机器人方向的专业是个技术含量高的专业,例如,郑州蓝天技工学校开设的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主要课程有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绘图、公差配合、电工电子基础、钳工工艺、电路原理、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单片机应用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夹具设计、机器人编程与操作、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机器人工作站维护与保养。
南阳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系主任刘闯向记者介绍道:“为适应河南省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目前学校所采用的培养模式为双证教学,以赛促学。学生在获得学历证的同时,同时取得维修电工、机器人操作、CAD绘图员等证书中的至少一项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省部级等各类大赛,培养工业机器人技术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2014年,河南省南阳职业学院开设了工业机器人专业。虽然该专业起步时间只有两年,但是与其签订订单协议的企业已经纷至杳来了。
就业领域广泛,专业发展需要脚踏实地
越来越多的技工院校学生用实际行动证明:学一门技术也可以高大上。“操控机器人,是多少人的梦想!”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生对记者说,“我们是新机器人技工群体,和传统的技术工人不一样。父母为我们感到骄傲。”
而工业机器人专业由于其能够解放劳动力,被广泛适用于制造业行业。“比如就业于机械、电气、医疗等行业,就是做产品的开发与测试;用在玩具制造行业,就是做产品的设计制造;就业在3D打印机制造企业,从事销售或售后服务工作;也可以开设3D打印门店自主创业。”江军对记者说。
然而,虽然这个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机会,远远大于很多同学们,甚至本科生、研究生,但对于这群幸运的孩子们来说,前面的路还很长。
篇4
关键词:技术特点;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TD4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制造业起步较晚,在一些高、精、尖领域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为了跟上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首先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注重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学习,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使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1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现状
我国制造业在发展初期存在一些困难,但是随着我国在各个行业内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包括轻工业、重工业在内的工业体系,机械制造规模也已跃居世界前列。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存在着一些差距:在制造技术及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生产管理等方面落后。因此通过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改进和提高。
2 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我们首先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充分了解国内制造业发展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掌握制造技术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改进和提高我国的机械制造水平。
2.1 机械制造技术的系统化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已转变为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及使用维护等全过程。成为“市场-产品设计-制造-市场”的大系统,使生产过程成为一个整体。先进制造技术是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的结合,不仅仅是单纯的机械加工制造,已成为广义意义上的机械制造系统,是一个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
2.2 机械制造技术的综合化
先进制造技术继承了传统知道技术中的精华,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高科技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先进制造技术将这部分引进、吸收,并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不再是简单的加工制造,而是包括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以便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机械制造技术的统一化
上一世纪末,市场竞争的核心已转向提高生产率。随着经济全球化、地球村的概念也早已产生,制造业的竞争也升级和加剧激烈。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向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质量的三要素的融合。先进制造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绿色化等把这三个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2.4 机械制造技术的全球化
制造的全球化,是21世纪机械制造业最重要的特点。近年来,国际化经营模式已成为大公司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公司必须通过扩展市场,占有市场份额的方式来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信息交流、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的国际化,推动了大公司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两方面的原因,成为制造业全球化发展的动力。
3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机械制造技术是已发展为产品的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包括要求产品的品种、品质、价格、外观等方面,为了适应市场的要求,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目前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精密加工,二是高度自动化,三是信息化。
3.1 精密加工
目前超精密加工精度可达到1nm.超精密加工目前包括超精密切削、超精密磨削研磨和精密特种加工等三个方面。超精密加工能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了产品的小型化、增强零件的互换性,提高装配生产率,促进装配自动化。
3.2 高度自动化
制造自动化其基本思想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现代系统管理技术、现代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将制造过程中有关的人、技术和经营管理三要素有机集成,通过信息共享以及信息流与物流的有机集成实现系统的优化运行。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思想,并将并行工程、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和企业重组等思想。是集管理、技术、质量保证和制造自动化为一体的广义制造自动化系统。CADZCAM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设计时考虑制造工艺,可在保证产品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加工制造成本,提高了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还可以在危险场合完成工作,降低人的风险。、
3.3 信息化
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信息投入。制造过程实际就是对制造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的采集、输入、加工和处理过程。最终形成的产品可以看作是信息集中化的物质表现。因此一些企业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联网、卫星数据传递等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物料的配送、管理、产品销售状况及故障追溯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库存,节约生产成本。
结语
通过对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现状的解读。结合国内外机械制造技术发展情况,明确了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正处在发展上升阶段,加强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尽快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的制造业才有机会、有能力与世界发达国家竞争。
参考文献
[1]张江华.机械制造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再工业化;制造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021-02
一、金融危机的理论反思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无一例外地受到打击。自2008年以来,经过国际主要国家扩张性政策的推动,各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形势有所好转,美国恢复得比欧盟和日本都要好。但是各主要经济体始终没有能够彻底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潭,实现经济的完全恢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表面上源于次贷危机,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引发的必然结果。可以从马克思的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理论进行再次反思。
一是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过度供给看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论述。美国次贷危机不仅仅源于货币支付危机,而是根源于房地产市场过度供给。马克思有论述:“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对支付手段的激烈追求就会出现。所以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次贷危机发生之前,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为了鼓励普通民众,将还款能力不足的民众不断纳入购房者队伍当中,为他们提供次级抵押贷款。美国2001年次贷规模为1 900亿美元,占抵押房贷发放总额的8.6%。到了2006年,次贷规模上升到6 000亿美元。次贷规模扩张正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生产过热,造成生产过剩,从而引发次贷危机。建筑业的预付资本相对长期,信用制度又加速了建筑业的发展。因而房地产的过热发展就成了一个危机源头。马克思分析道:“如果说信用制度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那只是因为按性质来说具有弹性的再生产过程,在这里被强化到了极限。”
二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凯恩斯认为民众对消费品和资本品的需求不足是经济危机和失业的根源。他主张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主要运用财政政策,通过政府有目的、有意识地财政支出和税收收入来影响消费需求。新剑桥学派认为经济萧条、大规模失业源于有效需求的不足,源于低消费,而低消费源于收入分配不均。学派主张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用以增加消费。
三是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市场的海啸,导致全球流动性持续减弱。金融市场的动荡又进一步使得实体经济受到强烈冲击。对于投资回收期较长的企业尤为如此。国际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原材料市场都持续动荡。第二产业的萎靡进一步引起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回落。全球市场上流动性不足快速蔓延,实体经济的回落又加速了金融市场的困难。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发展也造成了巨大冲击。金融危机的冲击从出口产业开始,由于外部需要的减少,对出口型产业造成冲击。出口受阻,相关产业链受阻,导致国内就业形势严峻,出口类企业经营生产困难。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欧盟对发展实体经济重视不足,才导致金融危机过后经济体恢复缓慢。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再工业化发展特点
1.重新重视工业发展。金融危机使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遭到重创,也使虚拟经济的财富显著缩小。主要发达经济体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重新反思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开始了“再工业化”的道路。与“再工业化”相对的,是20世纪80年代至新世纪,发达国家制造业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下降的过程。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不断转移,制造业向新兴市场经济体不断转移。发达国家原有的优势产业,如钢铁、电子、汽车等面临来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挑战。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倡导去工业化发展,鼓励发展虚拟经济,特别是金融业。美国金融业实力强大,令其他国家难以比肩。仅仅是华尔街投资银行,就控制着全球大多数投资基金和金融衍生品的创新。英国等其他欧洲国家也纷纷效仿美国,结果导致了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经济危机和大规模失业。在这种背景下,主要发达经济体重新认识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倡本国再工业化发展。
2.发达国家力求工业领导地位。首先是美国的再工业化举措,力求稳固自身在全球工业的控制权和领导地位。美国再工业化的目标包括: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占领全球制造业主要市场;拥有全球最优秀的技术人才;引领全球制造业创新趋势。为了达到这些目标,美国已经实施的措施包括:加大创新性基础产业投资,主要包括清洁能源产业在内的低碳经济;振兴制造业,推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互相促进;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培养制造业优秀创新型人才。其次是欧盟重新审视制造业地位。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欧盟陷入了严重的欧债危机的泥潭。诸如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身负巨额债务,陷入了经济衰退、大规模失业的状态。德国之所以在金融危机过后,经济恢复得比较快,源于德国制造业的雄厚基础。欧盟重新重视本国工业的重要地位,提出自身的再工业化进程。欧盟着重加强自身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巩固产业品牌优势、技术质量,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等新兴经济。欧盟委员会特别重视工业领域的创新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启动了一系列工业创新计划,将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融合在一起。
三、全球再工业化浪潮对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启示
1.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国际金融危机,促使主要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工业化强国道路的策略。美国、欧盟均将制造业作为支撑本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培养新技术人才,旨在重回制造业的全球领军地位。中国要正确看待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举措带来的影响。一方面是挑战,发达国家重新重视本国制造业,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市场份额,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对中国出口产业的影响尤为显著。由于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在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升级之后,很可能在国际产业链中降低层级。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进程对中国制造业带来巨大的挑战,需要中国制造业积极应对。另一方面是机遇,发达国家重工业化进程,不但会给中国制造业带来挑战,也会带来机遇。纵观国际历次工业革命,只要抓住国际工业革命的潮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研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就可以使自身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工业化进程的重新重视,可以加速全球范围内制造业技术的革新。当前进行的新能源技术就是新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只要中国抓住全球科技革命的机遇,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时机,就可以将这场再工业化的挑战转化为机遇。
2.加快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是发达国家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虽然中国一度被称为世界工厂,但是处于全球制造业的低端层级。为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进程,中国必须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当前中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就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制造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水平,必须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加快转型升级。在全球新工业革命的浪潮下,应当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以新技术为支撑,以低耗能、低污染为基础,以低碳产业为发展引擎。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使制造业全面升级,才能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的层级。提升制造业层级,需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全球低碳经济模式中占据优势。只有中国制造业成功转型升级,才能更好地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中国产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3.完善创新性配套制度。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应当逐步完善相关配套支撑性制度构建。一是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型人才,不但包括高等教育培养的创新型人才,也包括职业教育培养的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高技术人才,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改革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使之更好地适应创新性工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是培养制造业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改革并完善中国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不断发挥职业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作用。二是完善政府创新性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政府必须不断完善创新性公共服务职能。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相关财税优惠政策。要不断完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对自主创新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等。只有不断完善创新性公共服务职能,才能积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进程对中国产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
[2]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篇6
一、引言
节能环保、低碳经济作为近年来国内外倍受关注的话题,也是浙江制造企业走出传统制造业向创造业转型的导航。尽管国家及各级政府都积极出台各种绿色环保政策与能源对策,努力推进低碳技术的开发利用,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浙江制造企业对于开展低碳行动的积极性并不高,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要实现低碳转型,单纯依靠政府推动,制造企业自身缺乏动力是行不通的,最后只会空喊口号,企业所作所为也只是虚有其表地应付,或者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行动。当下浙江制造企业对于低碳转型的真实想法、动力情况及主要问题等,通过调研可以一探究竟。
二、调查方法和数据统计分析
为了解浙江制造企业低碳转型的现实情况,本文选取了2012年6~8月浙江省四个市的部分制造企业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湖州、杭州、宁波、嘉兴。
(一)样本情况及调查方法
四个市汇聚的各个制造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且民营企业居多,此次选择四个市的龙头企业作为调研对象,每个市选取3家,共12家企业。调研采取问卷及访谈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各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协助下,合计发放600份问卷,要求各企业负责人、部门主管,生产技术人员及部分员工填写,访谈则选取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1~2名开展。本研究得到大部分企业人员的配合,共回收有效问卷479份。
(二)数据统计及分析
从收回的有效问卷的统计情况及访谈结果来看,承认该企业有污染或能耗问题的接近90%,认为污染程度属于中等,能耗级别属于较高。仅有不到5%的企业制定了明确的节能减排目标,没有一个制造企业业绩评价指标里涵盖企业低碳能力,极大多数都只关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创新及发展潜力。
对样本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制造企业对与控制污染及能耗的关注主要动力来源于“获取竞争优势及经济利益”、“企业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其次为“应对监管机构”,“维护企业声誉”方面的影响不大。
从图2浙江制造企业低碳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资金投入过大、技术研发能力受限及缺乏低碳方面的专家指导是制造企业主要担心的问题。此外,即使有能力研发,有专家莅临指导,企业仍然担心研发成本和专家报酬的增加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政策法规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企业的低碳转型,一方面,企业低碳转型得到政府的补贴扶持较少;另一方面,没有法律法规约束企业转型。企业在国内开展业务时遇到绿色、环保及低碳标准限制的情况较少,而出口销售遇阻的情势也不严峻,如虽然英国征收气候变化税,但是国内制造业出口受此税收影响的程度不大,导致企业一方面缺乏转型动力,另一方面即便想转型也得不到相关支持。浙江制造企业对宣传力度不足问题的担忧相对较少。
在21个影响浙江制造企业低碳转型意愿的因素中,89.3%的企业员工认为:其一,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年龄、接受教育的程度和对低碳经济的认识程度对企业低碳转型起到最直接的影响;其二,企业的所有制类型、入行时间及行业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不大,企业现有的生产技术、R&D投入能力、引进低碳技术的途径和成本及企业的经济利益是影响企业低碳转型的重要内因。从经济角度出发考虑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低碳转型最重要的动力来源。近年来,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不断用各种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工业,我国制造企业则受此影响极为严重,这种绿色环保贸易体系使得低碳企业具有了竞争优势从而获得较高收益,而非低碳企业贸易受阻,经济利益削减。因此,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制造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日益增多。此外,企业的销售规模、营销手段、企业文化及社会责任意识对企业低碳转型意愿的影响相对比较重要。企业经营者及员工作为社会公众的一份子,与其他人一样对节能环保的意识不断增强,但是作为企业的主体,这种环保意识与行动与其说是出于社会责任感,不如说是商场上的竞争战略。外因方面,首先,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市场对产品类型的需求因素的影响很重要。满足消费市场是企业改革的最初动力,也是制造企业一直以来的经营宗旨,以市场导向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企业唯一的生存法则。其次,政府对低碳企业的政策奖励、政府的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政府强制性政策安排、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形势及社会舆论的压力也比较重要。应特别发挥政府方面的影响,充分发挥监管作用,采取各种手段,如经济手段、行政和法律手段及宣传手段来干预企业低碳经营战略,使产业宏观形势上趋于走低碳转型之路。
三、调研结论
此次调研以浙江省四个市为研究对象,四个市中又以12家企业为主要研究样本,虽然样本范围较小,不具备普遍性,不能代替整个浙江省的全部制造企业,但是同样可以从中获取有价值、有意义的发现。首先,制造企业越来越多关注低碳转型所能带给企业的经济利益,也从消费市场上察觉到节能环保的宏观环境变化,企业的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在不断增强,从而影响企业低碳转型的决策。政府对企业低碳的监管和扶持力度在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制造企业对节能环保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进一步选择走低碳之路。目前,尽管政府采取的直接的、强制性的政策安排并不多,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政府奖励、补贴的经济手段,制造企业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与决心却越来越强。制造企业的这种变化除了归因于上述因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再加上社会舆论的监督,使制造企业认识到只有通过提高低碳技术创新,才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获得竞争优势并最终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回报,实现企业远期发展目标。另外,此次调查还发现了制造企业低碳转型所面临的几个问题:资金投入过大、技术研发能力受限、成本增加及缺乏低碳方面的专家指导。这也是近年来浙江省制造企业低碳转型受阻、转型难的瓶颈所在,是制造企业面临的极大挑战。
四、浙江省制造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相关建议
(一)政府方面
首先,政府应与国际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局势接轨,就当前环境保护税及提 高能源利用率方面的问题,对税收制度进行整改,完善税收体制,以达到鼓励企业节约利用能源及保护环境的目的。其次,企业在向低碳经济转型中可能遇到的资金短缺、采购、土地申请等多方面的问题也应得到政府的充分支持与帮助。最后,政府应调整考核方式,不应以GDP高低来判定业绩的高低,在考核中应强化如环境保护等指标,可以采取单位GDP的能源消耗、环境质量及公众满意度等复合性指标,使用绿色GDP考核制度。
(二)行业方面
浙江省制造业要全面升级,从传统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现代制造业升级转型。依靠高新科技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整体性能,创造自主品牌,从而实现制造业结构层次的整体提高,创建低碳高新技术行业聚焦的区域经济体制。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加大研发投资力度,由传统的“三来一补”加工产业升级到自主研发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科技等新兴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高度结合的高新科技创新体系。
(三)企业方面
浙江制造企业应根据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重新制定发展战略,抓住机遇,提升企业竞争力,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高碳”走向“低碳”,从而化危为机,一举将企业发展壮大。新的低碳转型发展战略可以包含以下几方面。
1. 加强低碳技术创新
技术是制造企业的血脉,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制造企业的竞争地位,只有拥有高精尖端先进技术的制造企业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名列行业的前茅。后危机时代,国内外竞争愈演愈烈,制造企业必须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产品的研发力度,依赖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强化低碳营销创新
金融危机后,浙江制造企业出口急剧下降,行业呈现衰退迹象,产品需求大大降低,这对企业营销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产品低碳创新的同时,营销低碳创新也是关键。后危机时代,浙江制造企业应在低碳营销管理与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强,积极开展电子营销、激励营销、文化营销、双赢营销、服务营销及借势营销等全新的营销模式,加强宣传和推广企业的正面形象,营造低碳创新产品的市场和需求,不断扩大低碳消费人群,打响企业的知名度,从而提高销售额,改善盈利能力。
3. 加强低碳管理创新
后危机时代,浙江制造企业要广泛吸取教训,优化企业管理体制,建立以人为本、低碳高效的弹性管理制度,引进国内外的管理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精简管理队伍,节省管理开支,减少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结合中西方管理模式的优点,提高企业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运营成本。
4. 扩大规模
后危机时代,浙江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并购等方式重新调整企业的价值链,致力于发展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加速企业在核心竞争力产业的规模扩张,加快发展。减少企业在其非核心产品上的投入与多元化经营,降低风险,减少资源浪费。用优质资产替代不良资产,用低碳经济代替高碳经济,充分利用危机后的良好时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规模效应,向绿色、创造型企业转型。
5.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
后危机时代,浙江制造企业应搜罗国内外高科技人才,以较好的待遇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以增强制造企业的研发实力,提高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在企业内部针对新老员工,应组织开展员工培训,让员工掌握最新的技术,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提高员工的整体水平。培养一批优秀的管理、营销、研发、售后服务及资本运作等人才,完善员工激励制度,为企业低碳转型打好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宫广东,周健.我国低碳经济研究综述.北方经贸,2011(08).
付加锋,刘小敏.基于情景分析法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框架与问题探索. 资源科学,2010(02).
王晓霞.国外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科技创新导报,2010(26).
余海永.试论低碳经济时代中国如何实现低碳经济.社科纵横,2010(09).
聂丽曼,刘剑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途径的探讨.科技创新导报,2010(28).
篇7
挑战一、明星企业的国际化仍需提升。国家的强大,最终要体现在企业这个微观层面,体现在明星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力上。在201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名单中,大陆已经有61家企业上榜,但仅仅有2家是民营企业-即华为公司和江苏沙钢集团。这说明了我们目前面临的现实,从规模上来讲明星企业仍多为受国家资源和政策倾斜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还不够。
从中国企业家杂志的2011年中国企业国际50强名单来看,国有和民营各占50%,民营企业显示出了勃勃生机。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有越来越多的民营经济成为明星企业,成为国际化中的重要力量,符合国家的利益,也是使我们的市场经济持续充分开放的重要标志。民营经济在走国际化之路时,相比国有经济具有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在欧美发达国家比较敏感的领域进行企业并购和业务拓展相比国有企业会容易一些。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内企业在IT、生物科技、互联网、先进的制造技术、新型材料、能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加强与国际合作,并谋求全球化的布局,形成全球的竞争力,对于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方位的国际化包括产品研发的国际化、营销国际化、管理机制的国际化、人才的国际化、供应链的国际化等。国内明星企业这些年在国际化的探索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有三种典型的国际化模式。
一是以华为为代表的技术领先型企业直接谋求全球竞争力的模式。华为目前建立了从美国硅谷到印度班加罗尔再到俄罗斯莫斯科以及中国上海、深圳的可以24小时全球接力的研发网络,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之比超过10%;由于占领了技术制高点,华为直接与竞争者在世界范围内争夺客户。
二是以联想、TCL等为代表,通过并购国际大公司的方式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模式。联想并购IBM,通过几年的消化,实现了业绩的持续增长,而且对国际化公司的管理也步入正轨。TCL通过并购汤姆逊彩电、阿尔卡特手机等国际企业,进入了欧美主流市场,积累了国际化运营经验,也实现了自身全球化经营的突破。
三是以海尔、美的等为代表,以自建为主,辅以并购手段,主要在重点市场谋求竞争优势的模式。其中海尔采用了先主流市场,再新兴市场,高举高打的方式;而美的更多的是采用针对新兴市场建立区机构,辅以小型并购,稳扎稳打的方式。
研发、营销、供应链的国际化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管理机制的国际化、人才的国际化通常却是国内企业的短板。国际化的人才需要积淀,国际化的运作机制既需要学习先进企业,更需要实践中不断沉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民族品牌能够成为所在市场的领先者,才是有意义的开放。当国内越来越多的明星企业,能够在全球市场上成为领先者,才是成功的开放。
挑战二,全球制造业分工体系下的产业转型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制造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成为制造大国。但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逐年上升,以及近年来持续的通货膨胀,国内制造企业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另外低成本的中国制造在更低成本的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竞争下,没有太多的优势,中国制造的地位受到威胁。产业转型,放在全球分工的概念下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去成本更低的地区或国家进行产业的转移是一条必然之路。国内不少沿海发达地区的制造企业,已经开始往内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转移,甚至有的已经去了东南亚、其他新兴经济体。笔者看来,产业转型问题最终要归结到我们对制造强国的定义问题。假如内销市场通过政策的推动和积极的引导能够充分发展,技术上的创新能够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产品价值的增加,自主品牌能够在国内各领域成为主角并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和进取态势,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在国内不发达地区得到新的发展,制造强国也许并不遥远。
挑战三、中小型企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机制仍不健全。中小企业从数量上来看是国内企业的主体,他们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近年来,国家在金融体制、市场机制上已经进行了许多的变革。但近年来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部分领域的国进民退问题,都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关注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机制问题。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问题,是不少中小企业困境的主要问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上,中小企业也往往把握不准;特别的,在直面国有经济的竞争时,如何获得公平的竞争地位仍是需要关注的。这种不公平的竞争,特别的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往往会造成中小型企业的倒闭。
挑战四,如何有效的抵御贸易保护主义。近年来随着欧美国家经济的低迷,使得他们倾向于采用贸易保护主义来保护本国产业,抵制我国产品的出口。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技术壁垒”与“绿色壁垒”,另外,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等贸易保护主义方式也很普遍。这需要政府层面在反倾销、反补贴方面加大能力建设,并对我国产业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的构建方面做好引导,在自主知识产权构建上激励企业不断提升;并通过行业组织来规范行业企业的行为,降低产生贸易摩擦的机会;企业层面要深入消化外国“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对企业的积极作用,通过提升自己的实力来从根源上突破。
挑战五,外部发展环境不理想,国内经济增速放缓。
由于欧债危机具有长期性,欧洲经济复苏缓慢,而美国、日本等国还没有真正的复苏,受外部环境影响,国内企业的出口受影响;另外,各个发达国家为了保证自己的就业,纷纷重视实体经济,进行再工业化。中国制造面临的阻力和竞争越来越大。在国内,受宏观调控影响,经济在平稳降速,企业的发展速度降低成了趋势。
应对上文所述的挑战,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五点:
踏实的做好产业升级。所谓的升级,一是制造技术的升级,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等形式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二是品牌的升级,从制造品牌向制造名牌、产品名牌转型,深入挖掘国内市场;三是供应链的升级,加强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提升品质和交付;四是市场的升级,通过新兴市场的大力拓展、传统市场的稳健发展、内销市场的深度挖潜,提升盈利空间;五是核心技术的升级,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产品的使用价值,加大知识产权的建设,推动产品的更新换代,并取得技术应用上的领先。
在核心技术的升级上,应大力推进企业产品研发模式的升级。从原来以内部为主的研发组织转向开放的多渠道合作的研发模式,从立项到研发组织推行契约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组织方式,实行开放式的市场化研发方式。另外,可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作,采取企业出资金、出课题,科研单位出人才、出技术的方式,共同研发新产品。国内部分优秀企业的经验表明,在推行研发升级时,应打造好科技创新平台,建立研发激励机制,制定和施行了优厚的激励政策,瞄准前沿技术和高端市场,注重产品价值,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和市场占有、低消耗、低污染的新产品。
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所需机制。通过解放思想,逐步引入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先进实践,来完善企业的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并形成机制。另外,可以在税收环节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优惠,降低中小企业负担。第三,在非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领域,要大力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降低国有企业的数量和比例,还富于民,还利于民。
主动走出去,进行国际化的经营。国际化经营的目标是在各产业领域占据产业分工的制高点,通过全球化的资源配置实现竞争力的提升。国内企业走出去,不仅仅是走到欧美发达国家,更要走到其他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尤其是不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在全球化上,从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仍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重视国际市场的全方位布局。针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保护行为,应积极应对,建立起多边的贸易合作关系,特别是新兴市场的关系,以分散风险。从今年前三季度的贸易数据来看,在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中,前8个月,中欧双边贸易总值3650.5亿美元,下降1.9%;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129.7亿美元,增长9.6%;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2528.7亿美元,增长7.7%;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2187亿美元,下降1.4%;我国与俄罗斯和巴西双边贸易总值分别为584.1亿和574.1亿美元,分别增长14.9%和6.3%。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在出口市场上应注意东盟、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市场,避免将业务集中在欧、日等不景气的出口市场。
篇8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工业增长;工业结构;去劳动密集型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6-0035-06
人口和劳动力供给是影响工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为工业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当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受其影响,我国工业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一、我国经济或已经过“刘易斯第一拐点”
刘易斯等人提出一国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换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部门劳动力大量过剩,现代工业部门可以用最低工资水平获得劳动力无限供给,工人工资取决于维持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第二阶段,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为短缺,农业部门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释放更多的劳动力进人工业部门,工业部门只有提高工资才能吸引更多的劳动力;第三阶段,农业和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别消除,二元经济时代结束,经济发展转化为一元经济状态。划分上述三个阶段的两个转折点分别被称作“刘易斯第一拐点”和“刘易斯第二拐点”。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长期存在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即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并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现象与刘易斯所阐述的第二阶段特征存在吻合之处,也就是说,我国经济或已经过“刘易斯第一拐点”。
(一)农村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剩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尤其是我国人世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量。截至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53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2006年以前,农民工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且增长缓慢,年均增长幅度小于10%。而近年来,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不断减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逐步改变。自2004年开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出现结构性农民工短缺现象,“民工荒”的出现体现了劳动供给形势的变化。首先,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趋于下降。1998~2007年,外出农民工总量增加9000万人,平均每年新增900万人左右;而2007-2011年,外出农民工总量仅增加3000万人左右,平均每年新增600万人左右,年均新增量比前十年减少了约300万人。其次,转移劳动力的工资呈现加速上升态势。2003~2006年,到本村以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工人均月工资由781元增加到953元,增长22.0%,年均增长率仅为6.93%;而2007-2011年,外出农民工月工资年均增速达16.4%,远高于之前多年的增速。在劳动力供给形势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各地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可见,劳动力工资水平正步入快速上升的通道。可以推断,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正在改变,工业部门只有提高工资才能吸引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转移。
(二)农业和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逐渐缩小
近年来,随着农业剩余劳动生产力不断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农业就业人数不断减少,同时,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和工业劳动生产率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尤其从2005年开始,尽管工业劳动生产率也持续增长,但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却逐年缩小。2003年,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之比高达8.17,2004年有所下降,2005年达到7.35,而之后逐年下降到2011年的5.48。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缩小的趋势表明,工业部门发展所需要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正面临越来越高的机会成本,为吸引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需要付出越来越高的成本;随着这一趋势的继续发展,未来工农业劳动力市场将趋于统一,二元经济状态也将结束。但当前工业劳动生产率仍然明显高于农业的事实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应并没有达到硬约束的程度,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仍然有助于提高整体经济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
二、持续多年的工业高增长面临制约
近年来,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是吸纳农民工最多的领域,因此,工业也成为劳动力供给形势变化影响最大的领域。
(一)依托低成本劳动力的工业竞争优势趋于弱化
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形成的低成本劳动力比较优势,推动了我国工业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为我国工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提供重要动力。2011年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36.0%。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充足的低成本劳动力供给打破了资本报酬递减规律,使工业利润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工业持续快速增长。2000~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资总额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持续降低,从4.44%下降到2.37%,而销售收入利润率则总体呈现上升的态势,从5.22%提高到7.29%。目前,即使考虑到社会保险费和其他劳务支出(合计约占工资基数的40%),我国工业企业劳动成本占销售收入比重也只不过在5%左右。
而随着“刘易斯第一拐点”的到来,日益增强的劳动力供给约束推动劳动力名义工资水平明显上涨,多年来我国依托低要素成本形成的工业竞争优势正面临很大挑战。近年来,我国进入了新一轮重工业发展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整体工业领域的资本深化极大地促进了短期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与此同时,由于社会资源过度集中于投资领域,对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投资明显不足,劳动生产率提升缺乏可持续性,随着资本密集型产业增速的放缓,劳动生产率提升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2004-2008年,我国制造业人均增加值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7%,而同期人均工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3%,明显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速。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许多制造业生产率增长大幅放缓,但劳动工资增长下降幅度较小。以占出口四分之一的通信和电子设备业为例,2008年和2009年该行业人均工资增加值分别下降4.5%和增长2%,而人均工资仍然分别增长23.6%和10%以上。并且,从国际比较看,尽管我国的工资水平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新兴工业化国家水平,但考虑到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仍低于上述发达经济体,如果按单位产出衡量劳动力成本,我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将会大幅收窄。并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而言,我国在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如2009年我国制造业就业人员小时工资达到2.04美元,高于越南(0.89美元)、泰国(1.96美元)等周边发展中国家,也高于墨西哥等同类国家。未来,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不能适应劳动力工资的上升,劳动力名义工资的提高必将转化为实际成本的上升,最终将导致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现象。也就是说,随着“刘易斯第一拐点”的到来,我国建立在低廉劳动力成本上的工业竞争优势将会逐步弱化。
(二)以高投资推动工业增长的模式受到挑战
近年来,由于劳动者收入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从而导致消费率偏低而储蓄率偏高,间接提高了资本的积累率并推动了工业投资的增长。2000-2005年,我国劳动报酬占GDP比重由51.4%下滑到41.4%,同期最终消费在GDP中的占比由62.3%下降到53%,而投资在GDP中的占比由35.3%提高到41.5%。资本的高积累率、高回报率,形成了近年来我国以高投资为动力的工业增长模式。具体表现为工业投资增长明显快于产出和就业增长。2004-2011年,我国工业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7%,而工业增加值和工业领域的就业人数分别仅年均增长11.5%和3.7%。与此对应的是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拥有量持续增长,资本深化趋势十分明显。以不变价计算,2004~2011年我国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由11.5万元增加到18.4万元,增加60%。
但经过“刘易斯第一拐点”,劳动力短缺将推动劳动力收入增长,将对资本积累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2005~2011年,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从41.4%上升到44.9%,消费率下滑的趋势明显放缓,2006-2011年分别为50.8%和49.1%。这一时期,尽管趋于稳定的消费率对高投资形成一定的压力,但由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政府出台了一揽子投资刺激政策,人为抬高了当期的投资水平,2008年投资率由2007年的41.6%上升到43.8%,2009年大幅提高到47.2%,2011年仍然保持在48.1%的水平。显然,依靠政策刺激带来的短期高投资率难以持续。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可以推断,我国在经历“刘易斯第一拐点”后,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将不断受到更高的重视,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或将继续上升。劳动者实际工资和即期收入将步入上升通道,同时,社会也更加重视分配问题,并致力于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劳动者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都将有所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上升有助于改善国内需求结构,化解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风险;而另一方面也会相应降低储蓄水平和资本积累率,将对依靠高投资推动的工业增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工业在经济中的地位或将产生趋势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占GDP比重经历了先降后升然后在高点徘徊的过程。2006年,工业占GDP比重为42.2%,达到自1981年以来的最高点,近年来开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2012年工业占GDP比重为39.9%。由于我国存在人口基数大、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仍然可以在较长时期通过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区域转移的方式来延续工业的惯性增长。但面对资本报酬率递减和资本积累率降低带来的压力,我国工业高速增长会面临很大挑战,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或将见顶并进入趋势性下降通道。
三、我国工业结构向“去劳动密集型”方向转换
(一)工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和技术结构面临新调整
当前,在我国经历“刘易斯第一拐点”之际,工业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工业结构向“去劳动密集型”方向变化。近年来,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呈现持续降低的态势,以石化、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在高位保持相对稳定,而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持续增长。从2000~201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值占制造业的比重由28.4%下降到17.8%,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由35.9%提高到38.3%,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则由35.7%提高到43.1%。工业结构的“去劳动密集型”变化有利于提升工业整体劳动生产率,对消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化解劳动力供给约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我国工业技术结构和价值链升级的进程又相对滞后。尽管我国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仍然更多地依靠高投资下的资本劳动比率升高,而技术进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则相对偏小。据估算,从1978-1994年期间资本劳动比提高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为45.3%,到2005~2009年则提高到64.7%,相应的全要素生产率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从46.9%大幅降低到31.8%。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研发投入强度不仅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1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84%,而2007年世界平均水平已达2.07%。较低的研发投入强度导致多数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高,即使在电子信息等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我国企业也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环节,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造成技术密集型产业无技术的尴尬局面。我国工业由于劳动密集度较高,对劳动力成本变化的敏感度也相对较大;而由于产业分工地位不高,企业利润水平被压制在较低水平,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却难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向下游转嫁。可见,在我国经历“刘易斯第一拐点”之际,单纯依靠工业行业结构调整难以完全达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目的,只有更加注重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才能真正实现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区域产业转移将有所加快
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选择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从而推动区域间的产业转移。目前,国内不同区域间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总体上仍低于东部地区。以制造业平均工资为例,2011年全国最高的上海市制造业平均工资达到61491元,而最低的为29796元,前者相当于后者的2倍左右;尽管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会由于其在区位交通、基础设施和政策体制等方面的劣势而有所削弱,但区域间的劳动力成本差距仍会为区域间产业转移提供一定的动力。在我国经历“刘易斯第一拐点”之际,工业企业出现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倾向,但制造业大规模转移的趋势仍不明显。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工业产值和投资增速均明显快于东部地区,2005~2011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72.4%下降到63.6%,而相应中部地区比重则由16.9%提高到22.5%,西部地区由10.7%提高到14%;同期,工业投资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东部地区工业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由60.4%下降到46.6%,而相应中部地区比重则由22.6%提高到31.4%,西部地区由15.8%提高到21.4%。可见,总体看,工业领域出现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倾向。从工业内部结构看,资源和政策导向型的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转移最明显,2005-2011年,东部地区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比重分别下降19.1和30.1个百分点,同时中西部地区投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的趋势尚不明显,2005-2011年,东部地区制造业投资比重仍然上升26.4个百分点达到51.1%,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分别下降0.6和15.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制造业存量和增量仍然以东部地区为主。从近年来国内部分大型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产能情况看,多数以新增产能为主,整体产能搬迁的较少,转移的行业属性以具有一定的共性工艺技术的劳动力相对密集产业为主。产业区域转移有利于降低转移企业的人力成本上升压力,延续产业生命周期,但考虑到随着区域间人员和产业流动的增加,区域间劳动力成本的差距将会不断缩小,产业区域转移的动能也将会不断弱化。因此,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真正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才是推动工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尤其是当前我国内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偏弱,对外跨国产业转移仍处于初期阶段。尽管近年来我国内资工业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也在加快,但由于国际竞争力和跨国经营能力仍然较弱,对外投资和向海外产业转移仍然处于探索阶段。2004~2011年,我国企业在工业领域的对外投资由26.3亿美元增加到233.6亿美元,增长较快但规模仍然偏小,近年来工业领域的对外投资相对于对内投资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左右,2011年仅为1.2%。而且,以资源开发为目的的采矿业在海外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2011年采矿业对外投资144.5亿美元,占工业领域对外投资的62%,约占国内采矿业投资的7.9%;而制造业对外投资70.4亿美元,仅占工业领域对外投资的30%,占国内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0.4%。一般而言,采矿业的对外投资更多体现为资本和劳动力的优势,而制造业的对外投资才更多体现技术和品牌等综合优势。面对国内比较优势的变化,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仍然有待尽快提升,这样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篇9
历史上,美国曾在世界制造业盟主宝座上雄踞了一个多世纪。不过到了20世纪70年代,作为“完成后工业化的标志”,美国放弃了一般制造业,转而追求繁花似锦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美国制造业企业连续多年竞相将生产转移到低成本国家,欧洲等发达国家也紧随其后而行之,其结果不仅在世界上造就了一个强大的跨国公司群体,而且还将厉行改革开放的中国推上了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座位。然而,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无情地摧毁了西方各国天堂般的虚假繁荣。痛定思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开始反思,几乎一致认为是放弃制造业使发达国家失去了经济持续稳固发展的根基。于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强力推动“制造业回归”,先后出台了“购买美国货”“制造业促进法案”“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内保就业促进倡议”等一系列政策和法案。奥巴马在2013年国情咨文讲话中重点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其意也在重振美国制造业,再塑美国在世界制造业的霸主地位。
经过五年的努力,美国制造业已经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大批美国的跨国公司或将海外的生产基地迁回美国,或在国内开设新厂。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有了较大幅度增加,出现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首次持续性就业增长的势头。美国的出口额也有显著增长,近年来年均增长率将近达到16%,高于15%的目标。在这种形势下,欧洲等发达国家也纷纷仿效美国,先后抛出自己的“再工业化”战略。
但是,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并不是简单的传统制造业回归,而是向高生产效率和低经济成本的现代制造业的跃迁。有全球最出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底气,美国现代制造业将是拥有全球最具竞争优势的高端制造业、智能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毫无疑问,美国“制造业回归”的矛头对准的就是现在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中国,奥巴马虽然没有明说,但他的骨子里明明白白地刻印着“决不允许超越美国的优势”。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势必影响世界制造业的现有格局,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也不言而喻,我们不可不察,不可不防,不可不备。
我国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并不是制造业强国,这是因为我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产业链条中仍然处于低端。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对我国来讲,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如果说在这之前我国制造业的优势是低成本(人口红利的优势),那么现在这个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我们怎样才能保住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位子,进而成为制造业强国呢?仅靠人口红利是保不住的,必须另辟新径,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有效的应对策略。党的十报告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又要求,“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这些信号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时刻,要把成本优势变成创新优势,把人口红利变成人才红利,确保我国制造业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经过10到20年的努力,要将我国制造业建成高端人才、高端要素、高端创新三集群发展和研发、技术、制造、服务四领先的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高端产业。
二、加快中国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
为确保我国制造业能够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制造业人才大发展是必备的前提条件。我国制造业人才大发展的聚焦点主要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工程师与技师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生产人才四支核心人才队伍的建设上。
(一)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现代制造业的引擎,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起到引领和驱动的作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瞄准世界高端产业水平,快速集聚高端产业研发人才,打造“中国创造”品牌,引领我国制造业升级换代。二是在世界范围内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的引进力度,优先引进和培养一批拥有国际发明专利、掌握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三是精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尤其要重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技术、熟谙经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家。
(二)工程师与技师人才队伍建设
工程师与技师人才是现代制造业的中坚,在生产制造流程中起到技术实现和再造的作用。工程师与技师人才队伍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工程师人才队伍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在大力提升工程师人才能力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工程师人才队伍的规模,造就世界一流的工程师人才队伍,推动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产业升级换代。二是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培养大批拥有系统专业知识的能够满足先进制造业需要的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三是大力培养熟谙国内外产业技术前沿和市场行情的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能够有效解决客户疑难问题并凝聚客户群的客户服务人才,尤其是要培养一大批能够走向世界的集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高级技术服务专家。
(三)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经营管理人才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和灵魂,对现代制造企业各种生产要素起到组合、运作和放大的作用。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要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的精神,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
(四)生产人才队伍建设
生产业本身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制造业行业,而是为制造业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生产人才通过生产企业的服务活动为现代制造业提供保障服务。生产人才队伍建设要紧紧围绕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加快培养大批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贸服务、法律服务等服务型经济人才,同时要在世界范围内引进一批高水平高效率的生产企业或机构和引进一大批专业拔尖、视野开阔、能够提高我国现代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高层次生产人才。
三、中国制造业人才发展的对策
为推动我国现代制造业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制造业强国,对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制造业人才发展提出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世界一流的先进制造业、现代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升级换代。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培养壮大四支核心人才队伍,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形成创新型人才集聚效应,不断优化制造业人才发展的产业环境。
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举全国之力、集全产业之智,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聚焦力度,以掌握核心技术、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为宗旨,着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市场机制,在全国建成“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体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优先完善制造业人才软环境,优先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促进制造业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人才资源能力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实施人才引领战略,以高端人才引领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制造业发展;以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二次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依靠人才促进产业发展,依靠产业发展吸引人才,形成制造业人才聚集高地,以人才优势赢得我国制造业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的良好局面。
(二)深化体制改革
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我国制造业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就是要坚持市场化取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制造业人才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打通人才、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破除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制造业人才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产业集聚人才、企业用好人才、人才创新创业。
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人才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制造业人才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着力解决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将政府的职责和作用转化到主要保持宏观人才运行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和弥补市场失灵上来。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让市场供给主体人才、市场需求主体用人单位和市场服务主体人才服务组织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等主体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大力发展现代人才服务业,推动各种形式的高端人才服务产业化。鼓励和规范人才、企业以及各种社会力量承担和开发人才中介服务,形成融公共服务、市场服务、金融服务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高端人才服务体系。鼓励各类主体建立多元化的人才集聚创新创业新载体,鼓励支持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兴办各种类型的人才园区和孵化器。积极引进和发展人才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著名国际猎头公司、国际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到我国设立合资或分支机构,推动本土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产业化发展。
(三)加大开放力度
充分发挥各地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作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功能,进一步引进和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创新创业。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促进国际国内人才资源有序自由流动、人才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大人才国际交流力度,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人才合作竞争新优势,形成全方位开放人才新格局。
大规模地吸引外国(境外)制造业人才来华工作、学习和定居,尤其要大力引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提高存量人才国际化水平,打造国际化人才集聚地。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体系,健全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加大与外国政府、企业、学术团体、中介组织等各类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人才工作海外合作组织建设。
改革试行技术移民管理办法,简化技术移民审批程序,吸引大批杰出外国制造业人才永久居留我国。建立海外华人绿卡发放制度,降低绿卡门槛,扩大发放范围,吸引海外华裔制造业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和工作。
(四)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国家、省、市各方面政策资源,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优化现有政策内容,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和宣传力度,形成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更具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有条件的地区或园区积极实行或试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着力在税收优惠、股权激励、进口税收、居留与出入境、职业认证、国际化教育审批、人才政策负面清单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大胆先行先试,不断优化制造业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
要进一步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和突破力度,按照国家和省、市已经出台的重大人才政策着重破解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一线制造业人才的心声,梳理各类人才的政策需求,及早废除不利于创新创业和人才发展的政策规定,革除那些陈旧过时的用人制度。
(五)扶持双创人才和企业
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支持一批具有自主创新成果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着力培育一批科技领军型企业。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一批国内知名、业内领军的旗舰型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批引导产业发展的核心专利和重要技术标准,抢占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和价值链高端环节。重点支持一批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一大批创新团队,重点资助若干具有国际影响、能够突破核心技术、实现产业技术跨越的科技创新团队。扶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一要规范创新创业项目评审方式和流程,二要优化项目资助政策,三要加大科技人才成果产业化扶持力度,四要加大政府采购力度。
企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也是科技人才聚集和优势转化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深化改革,发挥企业在打通人才、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通道的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用好用活人才和技术创新的主体。推动企业改革用人制度,鼓励企业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竞争能力,培养造就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加快人才优势向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支持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大胆实验创新,形成特色鲜明富有实效的人才吸引使用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吸引和培养一流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鼓励中小制造企业培养造就大批科技人才,壮大中小制造企业科技人才队伍,激发中小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
(六)规制健全保障
重点围绕国家和省、市有关人才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制定符合我国制造业实际的实施配套制度,探索各类人才优化配置和管理服务模式,切实保护人才和用人主体的合法权益。推行人才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加大人才法律法规执行检查力度。健全人才工作依法管理监督体系,切实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监督的作用,推进人才资源配置的阳光运作。坚持依法行政,推进人才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法治环境。
篇10
关键词:市场开发 劣势 思路 效益
锻铸公司是以铸件、锻件、模具产品的开发、设计和制造为主的高科技企业,是哈尔滨国家铝镁合金科技园的龙头企业。
目前,锻铸公司具有一条产能较高的铝镁铸造生产线,拥有大批从事铝镁合金铸造的技术、技能及管理人才。近年来,公司依托专业优势,大力开拓铝镁铸造市场,形成产品覆盖多个领域的良好发展态势。
1 目前形势
1.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情况下,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国外企业需求低迷,这将促使其继续大力寻求在中国的发展与合作机会,生产要素和产业的转移速度加快,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速度加快,这为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1.2 公司具备砂型铸造、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及差(低)压铸造等生产能力。
1.3 由于我们在铸造领域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实力,并且拥有了一些高技术、高技能人才。
1.4 国家的产业政策支持,我们成为哈尔滨铝镁合金科技园的龙头企业,集团公司在政策方面的支持,这都为我们争取投资、政策倾斜等方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2 劣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人才匮乏,虽然我们目前拥有一部分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但与需求相比,差距太大。我们的技术队伍大部分是近两三年毕业的大学生,我们的技能队伍大部分也是近两三年毕业的大专生,尽管他们热情很高,但技术积累不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的产业。
2.2 管理基础薄弱,我们目前的管理还难以适应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我们的产品质量还有很多问题,除了一部分是由于技术问题没有突破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质量管理的不扎实、技术管理的不认真以及生产管理的不细致,这些都对我们的产品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制约;还有,我们其它方面的管理也还停留在较落后的水平上,距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差距明显。
2.3 思想观念的落后,思想观念和意识的差距是显著的,同时也是最难以改变的。我们几十年来的计划经济的思维,已经严重地桎梏了人的思想,而且它对人们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以我们的市场开发而言,又有多少人认识到了它的意义,又有多少人认真去维护好这个市场呢?这就是思想和意识的现状。
3 外部市场开发思路
3.1 按照专业化发展的思路,发挥铝镁合金铸造优势,建成国内铝镁合金铸造基地,扩展服务领域,实现为全行业服务的目标。
专业化整合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专业化整合有利于资源利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专业优势和市场开发能力,更好地为国内外产业服务;同时也能够减少重复建设和行业内竞争,还可促进专业技术做优做强,带动整个产业快速发展。为了优化核心竞争力,集团公司整合铝镁铸造产业资源组建了锻铸公司,并在“硬件、软件”上给予高水平配制。锻铸公司成立后,铝镁合金铸造的优势进一步显现,公司有专门部门、专门人员从事铝镁合金铸造市场开发——服务于行业内兄弟单位,产品前期论证效率明显提高,产品交付进度也明显加快。
3.2 分配机制的创新。锻铸公司的工资构成有两部分:企业内部配套占80%份额、外部市场占20%,改变了原有工资完全取决于内部配套一个指标的状况。分配机制的创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闯市场的积极性,大力拓展外部市场,全员市场意识明显加强,公司的铝镁铸件产业也由单纯的内部配套服务,转向为全行业服务。
3.3 实行项目负责制。公司为了更好地完成产品任务,推行了项目管理制度,成立了由副总师、部长作为项目经理,生产、经营、技术、车间等单位人员构成的项目团队。每项开发、科研项目都由专门的项目团队负责。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启动、规划、实施,并从设计、工艺、生产、质量、进度等整个流程进行跟踪,直到产品高质量交付,达到客户满意。
项目负责制领导小组为更好地对生产的铝镁铸件各个流程的进行有效控制,对承揽的产品从市场调研开发到交付发货制定了控制流程图。
经实践验证推行项目管理的好处:
①整个项目工作流程较清晰、项目的执行情况较好,项目成员会全力投入到项目中,操作中更注重结果的把握。②项目团队能很好地对不同的工作任务进行有效沟能与协调,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完成。并且能够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减少总计划费用,提高利润率。③项目成员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和较明确的任务方向,同时,协同工作环境和规范的管理体系促进了项目成员的业务水平提升。
采取项目负责制,能加快产品研制生产进度,缩短项目周期,一般能缩短10%以上。降低生产成本,大约降低10%-20%以上。
3.4 加强人员培训。加快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技术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创新培训方式,建立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从要我学逐步转变成我要学,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高级人才群体。新形势下人才将是企业竞争的核心,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自身发展中的“瓶颈”就在于人才的获取、维系与潜力的挖掘。而培训是企业培养和挖掘自身智能资源的手段。公司秉承“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培训理念,对技术、技能、管理等各方面人员进行培训。对一线技能人员侧重现场操作授课及走动交互式培训,急用先学,立竿见影。鼓励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指导式培训,采取“名师带高徒”的培训方式对新员工进行传、帮、带。对于技术人员,针对每位新入厂的大学生制定三年培养计划。针对管理人员,公司侧重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实务的培训。
3.5 进一步加强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工作,要让每一名员工都能逐步转变观念,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开发市场的意义,对集团发展、个人收入等各个方面的意义,使大家通过市场开发的认识提升,逐步建立市场观念和市场意识。
3.6 加大技术合作的力度,为了尽快提升技术实力,我们要加快推进与国内外的技术合作。
3.7 转变机制,变革管理,使公司能够尽快驶入快速发展的道路
4 市场开发效益
4.1 铝镁合金铸造专业化优势充分发挥,全面打开行业内、外铝镁铸造市场。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内绿色建筑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