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来源及风俗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重阳节的来源及风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重阳节的来源及风俗

篇1

2、祭祀海神,重阳节是秋季大节,港、澳、台等地尤其重视在这天举行的祭祀海神活动。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

3、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节。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4、辞青,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清明)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如果说上巳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节日,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间有清明节“踏青”,重阳节“辞青”的风俗。

5、享宴祈寿,重阳节的求寿之俗,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学作品。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酒,云令人长寿。”《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在祭天祭祖的基础上加入了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重阳时节的大型饮宴活动,其实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祭祀宴饮发展而来。发展至今,摆敬老宴、饮宴祈寿风俗仍在一些地方流行。

6、饮酒,饮菊酒: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篇2

【大学生重阳节活动策划书】

【活动时间】:10月19日晚 7:00至9:00

【活动背景】: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活动目的】:

纪念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增进社员间交流了解,增强社员对传统节日与文化的认同感。

【活动地点】:教三(具体教室有待申请)

【前期准备】:

地点确定:由实践部的社员选定合适的活动地点,并负责向教三管理员申请教室。

社员通知:由宣传部负责,对于老社员可以在QQ群上公告或者短信告知,对于新社员则短信通知。 物品采购及准备:活动中主要涉及的物品如茶、一次性杯子、重阳糕等,由几位负责人集体采购。 现场布置:由于要用到PPT,多媒体设备的调试工作在会前预先安排好,以便活动开始后能顺利进行

【活动具体内容】:

1、正式活动开始前,由社长组织社员向家中长辈打电话祝福

2、由社长对社员介绍重阳节,进行简单的知识讲解 

3、新老社员根据事先准备好的内容上台演讲,并与台下的社员进行交流 

4、重阳美文诵读

5、社员间进行重阳节相关知识的一次小游戏(详情见附录)

【附录】: 游戏规则:

1、 抽签,5人一组,以欢庆重阳节5个字分组抽签决定,抽到相同字的为一组

2、 5个组分别进行游戏,游戏以所抽到的欢、庆、重、阳、节为顺序。每组5人协商答题,共答5题。每题时间不限,但每组答题的时间最多为10分钟,时间到后计算答对的题数,以最多的为胜者。

3、 若答对题数相同,则再答一轮,每轮每组3题,直到决出最后的胜者。

4、 未参加的社员在台下喝茶,吃重阳糕,也可帮助答题

5、 胜者有额外的奖品赠送

珞源国学社

200*.10.16

【附】重阳节登高习俗来源: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篇3

【关键词】 跳岭头;跳大排;傩;变异形态

【作 者】 周永忠,女,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广州,510275.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6)04-0165-006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Tiao Ling Tou and Tiao Da Pai

in the south of Guangxi

Zhou Yongzhong

Abstract: Both Tiao Ling Tou and Tiao Da Pai in the south of Guangxi are witchery of expelling ghosts and pestilence in essence.In the history course,they continually mixed together the elements of the local folk customs ,Taoism and folk festival, etc ,becoming the variant forms of the activities of expelling Nuo in the ancient times.They amuse not only gods but also people.They are held duringAugust and September of the lunar calendar,and their prevailing areas are near.So they can be made a comparison study each other.

Key Words:Tiao Ling Tou; Tiao Da Pai;Nuo;rariant forms

一、岭头节与跳岭头

在今广西南部钦州、灵山一带的乡村,每年农历八、九月间,村民们都要过“岭头节”。各村的岭头节日期是固定的,而邻近村的日期大都相互错开。据了解,岭头节在钦州一带是仅次于春节的盛大传统节日。

以往过岭头节,村民合股宰牛,家家户户做“牛红生”和“岭头糍”。所谓牛红生,是牛血打成糕状,切成小块,加金菜、南粉、塘蒿、花生、胡椒粉等蒸煮制成。而岭头糍则以粘、糯两种稠状米粉调和作皮,取饭豆作馅,然后用芭蕉叶包裹,置于锅内蒸煮而成。如今过岭头节已很少宰牛而代之以鸡鸭,所以不做牛红生了,但不少村民还做岭头糍。宰牛或鸡鸭本为祭祀酬神驱邪。唐张族鸟《朝野佥载》卷五载:“岭南风俗,家有人病,先杀鸡鹅等以祀之,将为修福;若不差,即次杀猪狗以祈之;不差,即次杀太牢以祷之;更不差,即是命,不复更祈。”①(P268)明嘉靖《钦州志》卷一《风俗》也有“水牛以耕,黄牛杀以祠鬼”、“信鬼崇祀,疾病不服药,惟杀牛祠鬼,有一牲、三牲、七牲至二十七、八牲者”的记载。②过节做岭头糍,也与祭祀酬神驱邪有关,并象征男女交合。如《太平御览》卷八五一引晋周处《风土记》曰:“俗以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像也。”③(P3804)又《羊城古钞》卷八《广州时序》载:“五月,自朔至五日,以粽心草系黍,卷以叶,以象阴阳包裹,浴女兰汤,饮菖蒲雄黄醴,以辟不祥。”④(P675)都能说明这一点。

岭头节最重要的活动是“跳岭头”,这是一种与民间祭祀酬神驱邪紧密结合的戴面具表演的歌舞形式。目前笔者所见最早记载跳岭头的文献是明嘉靖《钦州志》:

永乐地接广西,语言不通,习尚多同于狼(僮)。婚配不论同姓,又无礼体。八月中秋,假名祭报,妆扮鬼像于岭头跳舞,谓之跳岭头。男女聚观,唱歌互答,因而乐,遂假夫妇,父母兄弟恬不为怪。(明嘉靖《钦州志》卷一《风俗》)⑤

按:在明代,钦州隶属广东。据此记载可知:一、跳岭头最迟在明中叶嘉靖年间之前就已流行于钦州与广西交界处的永乐,即今广西钦州的大寺、大直、黄屋屯一带。二、跳岭头在八月中秋祭报时举行,其情形是:妆扮鬼像于岭头跳舞。“妆扮鬼像于岭头跳舞”表明这当是一种驱傩活动。傩始于原始时代,是一种驱逐鬼疫的原始宗教活动。驱傩之“傩”,则指被驱逐的鬼疫。三、在明代,跳岭头与当地婚俗联系在一起,而这种婚俗有可能来自壮族。

清、民国的地方志对跳岭头更不乏记载,且互有异同:

九月,分堡延尸公禳灾,名曰跳岭头。(清乾隆《灵山县志》卷六《风俗》)⑥(P404)

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各乡村宰牲祭太仓神于岭岗,延巫者著花衣裙,戴鬼脸壳,击两头鼓,狂歌跳跃于神前,村男妇于坛戏歌,互相唱和,名曰跳岭头。曰不如此,则年不丰稔。(清道光《钦州志》)⑦(P1074)

八、九月,各村多延师巫鬼童于社坛前赛社,谓之还年例,又谓跳岭头。其装演则如黄金四目,执戈扬盾之制,先于社前跳跃以遍,始入室驱邪疫瘴疠,亦古乡傩之遗意也。(民国三年《灵山县志》卷二十二《风俗志》)⑧(P420)

附城跳岭头,农历八月十七夜在太仓岭,十八夜在牛圩,十九夜在牛圩复岭头,二十夜在盐埠,其次各圩乡。于八月初一日起至八月底,多有跳岭头之俗。每处跳岭头,延巫者著花衣裙,戴鬼脸壳,击两头鼓,狂歌跳舞于神前。村中各男妇,于坛戏歌,互相唱和,以为非如此跳岭头,则年不丰稔。(民国三十五年《钦县志・风俗志》)⑨

上述记载表明,跳岭头这种风俗几百年来一直没断,它是“古乡傩之遗意”。具体来看,乾隆时期的记载指出跳岭头是尸公禳灾的活动,尸公即师公,也就是巫。道光时期的记载与明代的记载对比,它具体指出了所祭之神为太仓神,妆扮鬼像(戴鬼脸壳)者是巫,跳岭头时除了跳舞外,还狂歌击鼓,是歌舞乐于一体的,还强调了跳岭头与丰收有直接关系。民国三年的记载指出跳岭头是一种赛社(祭社)活动,这与明代记载所说的“祭报”是一回事,而且对如何“妆扮鬼像跳舞”有了较具体的描述,并指出此为“古乡傩之遗意”。民国三十五年的记载与清道光时期的记载基本相同,只是把跳岭头的时间、地点列举得更为具体。把上述四条记载与明代的记载综合考察,笔者认为跳岭头是上古驱傩活动的变异形态――驱傩与秋天社祭融为一体,目的是驱邪祈福。对歌“遂假夫妇”是依附于跳岭头的民俗活动,来源于远古的野合式的婚姻生活。清和民国的地方志对跳岭头的描述中,仍有“对歌”,但已无“遂假夫妇”之说,可能是已不存在此风俗,也可能是认为有伤风化而隐去不记。

如今的跳岭头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笔者曾于2005年中秋节前后前往钦州、灵山的四个村庄实地考察跳岭头,以灵山新院村为例,情形是这样的:一、农历八月初二上午十点举行开相仪式,相即面具。经过开相仪式的面具即具有了神性。在开相仪式中,度戒过的师傅头扮演着沟通人神的角色,向众神发出邀请参加即将到来的跳岭头。二、八月十四晚上十一点主坛。由师傅头和几个助手到村里的“庙”(由一块石头立起而成)前用竹木搭建简易的棚屋――坛屋,坛屋建好后,用五色彩纸剪成牙旗装饰坛屋,糊制龙船。主坛的重要内容是由师傅头“安师收地头”,意即请祖师北帝来作主,收禁五方妖精,保佑跳岭头平安。三、八月十五上午九点开坛。开坛由一人头戴“三师”平面面具,身穿兵甲服饰,在坛屋前舞蹈,拜请天神地将,两旁条凳上坐着的其他岭头队成员则齐唱拜请天神地将的唱词,其中有一人击象鼓,两人敲锣进行伴奏。开坛结束后跳日午,情形与开坛相似,只是唱词的内容比较复杂,一般有较完整的故事,如《鲁班格》、《杜婆酿酒格》等,跳日午持续到下午三点左右。四、八月十五晚上八点跳夜灯。表演设在坛屋前的空地上,灯火通明。主要节目有跳三师、跳三元、跳四帅、跳忠相、跳仙姑、娶妇、捉妖精、耍界等。岭头队成员根据各个节目里的人物,穿戴各种服装和木雕面具。每跳完一个节目,接着就唱“格”,即唱那个节目里的人物故事。唱格由坐在坛屋前、面向表演者的岭头队成员齐唱。舞蹈和唱格过程敲锣打鼓,还不时燃放鞭炮,气氛热闹。表演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二点多。五、八月十六上午八点复相、捉精撬船。复相是把十五号晚上的节目再简单重复,据说是为了给嫁出去的本村女子赶回来看的。而捉精撬船则是跳岭头的最后,岭头队队员扮成几员天将,在坛屋周围收妖捉精,把捉来的妖精放进纸糊的龙船里,然后把龙船扛到村尾,船头朝向村尾,点火烧船,意即让那些致人疫病、损害庄稼的妖精永不能回头。至此,跳岭头结束,岭头节也到此结束。其它三个村庄跳岭头的程序较新院村稍简略,兹不赘述。

从实地考察中看到,跳岭头是在较浓厚的民间宗教的氛围下举行的,驱逐鬼疫仍是其首要的目的。而其祭祀酬神的神灵又是极其庞杂的,主要是道教之神,此外还有佛教之神、地方神祗等。这说明跳岭头作为民间傩,在其历史的延续过程,不断地杂糅了道教、佛教等因素,是上古驱傩活动的变异形态。而跳岭头过程中男女对歌、对歌“遂假夫妇”的习俗已不复存在,看来曾经依附于跳岭头的对歌等习俗大都已经消失。但在保存下来的唱本中,某些段落的结尾尚有“跳舞、讲白、唱山歌”的提示,如今跳岭头过程也仍有“娶妇”等表现婚恋内容的表演,展现了跳岭头由纯粹娱神向娱神与娱人杂糅方向发展的一面,同时这些也都是古时跳岭头对歌、对歌“遂假夫妇”习俗的反映。

二、大排节与跳大排

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与钦州毗邻的邕宁南晓一带的乡村,村民们每年中秋节前后过“大排节”。大排节最重要的活动是“跳大排”,这也是一种与民间祭祀酬神驱邪紧密结合的戴面具表演的歌舞形式。地方志中对大排节的记载如下:

三月三日玄帝诞期,各坊建醮,迎帝像出游,争为大爆以享神。其爆径一、二尺,高四、五尺,饰以采物,置架上,用神火燃之,声响若雷,拾得爆首者获吉,明岁复以大爆酬神云。(府志)按:此即行傩逐役之举,近城四乡,多在正月元宵,距城西南各乡,恒以三月三日。……又是日城西南各乡,谓之大排日,家家张筵设宴,烹羊炮羔,务极丰澳,外宾至者,无不尽情款洽,不醉无归,即在俭啬之家,有所不吝,现傩礼虽废,大排之节,仍循旧习。(民国《邕宁县志》卷四十《社会志・风俗》)⑩(P1591)

又记重阳节云:

祭墓,佩茱萸,载菊酒,登高放纸鸢,以祛灾。村墟中,或有相集赛神者。(府志)按:是日为秋傩日,未行春傩者,至是补行之,大排节亦如是,但不及春日之盛。(民国《邕宁县志》卷四十《社会志・风俗》)[11]

据此可知:一、远离城镇的乡村在三月三日玄帝诞期这天行傩逐疫,并把这一天称为“大排日”或“大排节”。二、未行春傩的,则在重阳节举行秋傩,大排节随之移到重阳节(九月九日)这天。

上述文献记载未提到“跳大排”一词,但从如今跳大排是在大排节期间举行,并且跳大排的目的是驱邪祈福来看,当直接来源于上述文献记载的大排节期间的行傩逐疫。

大排节为何与三月三玄帝诞期、九月九重阳节联系在一起?这里稍作探讨。

先说三月三与玄帝诞期的关系。

农历三月三日一般是祓禊日。祓禊就是沐浴消灾的祭祀。《周礼・春官・女巫》记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12](P482)可见,上古祓禊由女巫执掌,目的是驱邪。“令会男女”是祓禊日的另一重要内容,《周礼・地官・媒氏》记载了这一风俗:“中(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13](P259-260)壮族地区把三月三定为玄帝诞期,可推知玄帝信仰与三月三习俗必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

玄帝,即玄武、真武,民间俗称北帝、真武大帝、荡魔天尊等。玄帝的产生和衍变,经历了一个十分长期复杂的过程。它源于原始的星辰崇拜和动物崇拜,后来道教把它拉进教门,并为其制造了种种神圣的履历,成为道教大神之一。作为道教神,自然具有驱邪降妖之神力。明人余象斗的《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全传》,即叙玄武降妖故事。在玄武人格化之前,其形象为龟蛇。《楚辞・远游》:召玄武而奔属。朱熹集注:玄武,北方七宿,谓龟蛇也。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14]民间认为龟蛇为雌雄二物,以龟蛇合体代之。壮族地区把玄帝当作婚媾神加以崇祀,这从玄武的龟蛇合体之像中可见其源。民国《邕宁县志》记载的玄帝诞期抢花爆,意为求子,这与玄帝为婚媾神有关。

正是由于三月三和玄帝信仰均含有驱邪和婚恋的共同主题,二者合流,把三月三定为玄帝诞期也就在情理之中。而大排节的重要活动是行傩逐疫,因此大排节与三月三玄帝诞期在同一天也就可以理解了。

大排节与重阳节结合,比较容易理解。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15]可见过重阳节以及重阳节的种种习俗,其目的是驱邪消灾。而大排节的重要活动是行傩逐疫,二者趋于一体,不难理解。

综上考察,笔者认为,大排节中的行傩逐疫,无论是春傩还是秋傩,均已融入民间的节庆活动,是上古驱傩活动的变异形态。

如今跳大排又是怎样的情形?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西卷》介绍,[16]跳大排前,用一间公屋或谷仓或临时搭建的棚屋作内坛,屋外空旷处即是外坛。在内坛进行的活动大致如下:一、由三名师公(其中一人头载三元面具,另两名头戴土地公、土地婆面具)去村庙前迎请庙王(各村供奉的庙王不一)入内坛;二、三元请功曹去请众神;三、三元洒净水,请众神入坐;四、三元镇邪;五、三元唱供品、献酒。以上各环节,都是由师公扮演角色边唱边舞。内坛活动结束后,即到外坛进行如下活动:一、由三名师戴斑鸠头面具跳斑鸠舞,表现男女情爱;二、地方乡老捉精;三、乡老或年青后生(戴面具)接送仙娘,对唱情歌;四、地方乡老押妖精上船;五、三元镇坛,点火烧船,妖怪永不能回头。至此,跳大排结束。

可见,跳大排也是在较浓厚的民间宗教的氛围下举行的,驱逐鬼疫是其首要的目的。驱逐鬼疫必须有神的庇护,因此祭祀酬神与驱逐鬼疫是融为一体的。这些都是与跳岭头相同之处。而跳岭头中已消失的男女对歌习俗,在跳大排中仍有表演。此外,跳大排中表现婚恋内容的斑鸠舞,也很有特点,值得深入探讨。总之,跳大排与跳岭头均为上古驱傩活动的变异形态,但这变异之形态也是有同有异的,可相互观照,对比研究。

三、对“跳岭头”、“跳大排”融合驱邪和婚恋内容的探讨

跳岭头与跳大排在本质上都是一种驱逐鬼疫的巫术,在其历史的延续过程,又不断地杂糅了民俗、道教等因素,是上古驱傩活动的变异形态。此外它们还有如下共同点:一、在相同的时间段(农历八、九月间)举行。二、流行于同一地域。方志中记载的盛行跳岭头的永乐三乡之地,在钦州、广西交界处,即今钦州大寺、大直、黄屋屯、邕宁南晓一带,这也正是如今仍保持着过岭头节跳岭头、过大排节跳大排习俗的地区,而且灵山县新院村跳岭头唱本《三师月令》中有“八月又是大排庙,到处村乡调(跳)岭头”的唱词。三、“跳大排”之“大排”与“跳岭头”之“岭头”词义相同。粤中粤西一带汉族称山腰间或山边一块较大的坡地为“排”,[17]与“岭头”同义。笔者曾询问过原灵山县文联主席陈宜坚,了解到“排”是“村”的意思,在现在一些壮族聚居地,仍有以“头排”、“一排”、“二排”称“村”的。可以推断,“排”之称村,是由称其村寨所处的地形转化演变而来。所谓“跳大排”、“跳岭头”,其实都表明了祭祀酬神的地点――山坡山岭。

如上所述,跳岭头融合驱邪和婚恋内容。流传至今的跳岭头,一方面保持着较浓厚的驱逐鬼疫的原始宗教色彩,一方面仍具有婚恋内容。赵国华先生《生殖崇拜文化论》引广西民族研究所覃圣敏、覃彩銮先生提供的材料说:“中国广西灵山县一带的壮族中,保存有一种名曰‘跳岭头’的舞蹈。今之舞者为两男,一人持纸糊或竹制的男根,一人持纸糊或竹制的女阴。舞蹈中,持男根者一次次冲向持女阴者,另有人同时将水泼向后者所持女阴。”[18](P379)笔者考察灵山县新院村的跳岭头,则看到跳岭头过程穿插有“娶妇”这一表演节目。这表明,虽然跳岭头过程中“男女对歌遂假夫妇”的婚配习俗已不复存在,但婚恋内容始终是存在的,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变化。跳大排亦然,驱邪与婚恋内容并存。跳大排中的跳斑鸠舞、乡老或年青后生与仙娘对唱情歌均是表现婚恋内容的。

康保成老师《孟姜女故事与上古祓禊风俗》一文指出,“由于祓禊与驱傩的合流,在以驱鬼逐疫禳灾祈福为宗旨的傩仪中,也融进了婚恋、求子的内容”,[19](P408)并列举了一些傩仪中融进婚恋、求子内容的例子。这对笔者探讨跳岭头、跳大排融合驱邪和婚恋内容极有启发。

从现今跳大排、跳岭头中表现婚恋内容的表演来看,“斑鸠舞”中师公扮演的是斑鸠,以雄、雌斑鸠间的情爱表现人间的婚恋;手持男根和女阴的象征性表演和娶妇表演,扮演的是男女角色及其活动,直接表现人间的婚恋。这些表演均具有戏曲表演的虚拟性特点,尤其是娶妇表演,表现歪嘴李养和仙娘成亲的过程,其中有表现李养担水、为仙娘洗脸、梳头,拜堂前李养抓鸡、杀鸡敬神等虚拟表演,与戏曲舞台上类似情景的表演如出一辙。由此看来,斑鸠舞应是更为原始的表演形态,娶妇表演是较为高级的的演出形态,可能是受到戏曲的影响后才形成的。通过考察斑鸠舞,或可探究跳大排、跳岭头中为何驱邪和婚恋内容合一。

我们先来看斑鸠舞的表演情况。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西卷》对斑鸠舞的介绍,[20]其表演首先是四斑鸠(由师公装扮)逐一出场,做“禹步”后站立不动,然后走“圆场步”绕“∞”形穿插行进;接着一雄鸠依次向三雌鸠做“求爱”动作:雌鸠双膝跪地做“涮腰”,雄鸠蹲足前俯相应旋转,并穿插演唱民歌《买麻呼》,歌词如下:

买麻呼,来到灯坛唱一声,吵闹村屯睡不成,吵闹村屯睡不成。四边人起听歌声。/买麻呼,来到灯坛唱两声,四边人眼转如星,四边人眼转如星,好似深潭鸭望莺。/买麻呼,来到灯坛唱三声,祖师亲自下来迎,头上便带三元相,手拿朝简带铜铃。/买麻呼,来到灯坛唱四声,手托槟榔娄叶青,手托槟榔众友吃,先交仁义后交情。/买麻呼,来到灯坛唱五声,东边听闻西边惊,郎君今日官上任,文书叠叠进朝廷。/买麻呼,来到灯坛唱六声,日望太阳夜望星,有女应嫁三元子,未到对年就添丁。[21](P398-399)

最后是斑鸠们在欢快热烈的乐声中互相穿插变位,同时做“摆翅”、“归巢”、“揉嗉”、“理毛”、“抖翅”、“晒翅”、“滚塘”等动作,穿插演唱民歌《来了来》:

来了来来了来,惊动男来女也来,男来好比梁山伯,女来如同祝英台。/来了来来了来,惊动男来女也来,男人来到西边企(站),脚踏沙洲细布鞋。/来了来来了来,惊动男来女也来,女人来到东边企,如同观音坐宝台。/来了来来了来,惊动男来女也来,后生想得肝肠断,也难共妹上歌台。/哥了哥哥了哥,情妹低头郎来梳,梳得头发条条滑,问妹有心想我么?/忧了忧忧了忧,年年都讲火烧洲,火烧洲门不要紧,苦煞我情妹在里头。[22](P399)

跳斑鸠舞隐喻男女婚恋求子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远古先民很早就认识到鸟类的生殖与人类生殖有共通之处且生殖力旺盛。需要指出的是,跳斑鸠舞本身,就有驱邪的功能。当地传说“斑鸠是曾协助天神驱妖的神鸟”。[23](P396)鸟具有神异之术,在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有多处记载,此举一:

尝闻巫觋以禹步咒诀,鞭笞鬼神,破庙殒灶。余尝察之,南方则果有源流。盖南方之生物也,自然禀禁忌之性,在物且然,况于人乎?邕州溪峒有禽曰灵鹘,善禹步以去窒塞。又有鸩鸟亦善禹步以破山石。有蜮曰十二时,能含毒射人影以致病。以是观之,南人之有法,气类实然。然今巫者画符,必为鸩顶之形,亦可见其源流矣。(《岭外代答》卷十《志异门・南法》)[24]

上文已述,由师公装扮的斑鸠逐一出场后,亦做禹步,显然是一种巫舞。《洞神八帝元变经・禹步致灵第四》载:

禹步者,盖是夏禹所为术,召役神灵之行步。此为万术之根源,玄机之要旨。昔大禹治水,……届南海之滨,见鸟禁咒,能令大石翻动。此鸟禁,特常作是步。禹遂摸写其行,令之入术。自兹以还,术无不验。因禹制作,故曰禹步。[25]

可见禹步即巫步,是夏禹从鸟的动作中受到启发而创制的,后世的巫师亦步亦趋,称为禹步。

综上考察,斑鸠舞实为巫舞,其驱邪功能不言而喻。人类自远古以来一直把人口的繁衍当作很重要的活动,“无子”当然是灾难,因此跳大排与跳岭头中表现婚恋、求子也就成了应有之义。这从斑鸠舞融驱邪与婚恋内容于一体的特点中很好地得到证实。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跳岭头与跳大排都是上古驱傩活动的变异形态――融驱邪和婚恋内容于一体。从其表现婚恋内容的表演看,巫术性有所淡化,表演性、娱乐性逐渐加强。

总之,通过对桂南“跳岭头”与“跳大排”的初步考察,笔者认为二者关系密切,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一种驱逐鬼疫的巫术,在其历史的延续过程,又不断地杂糅了当地民俗、道教等因素,与祭祀酬神紧密结合,以驱邪祈福、婚恋求子为目的,融娱神与娱人于一体,是上古驱傩活动的变异形态。

注释:

①唐张族鸟《朝野佥载》,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35册。

②⑤明林希元《钦州志》(明嘉靖刻本影印本),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版。

③宋李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印出版,1960年版。

④清仇巨川纂,陈宪猷校注《羊城古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⑥清乾隆二十九年《灵山县志》(故宫珍本丛刊第203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⑦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⑧民国三年《灵山县志》,广东省城黄黎巷新中华印务局承印。

⑨《钦县志》(台湾版),台北市广东钦廉同乡会、铜鱼文教发展基金会印行,1990年。

⑩[11]民国莫炳奎纂《邕宁县志》(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影印),中国方志丛书《广西省邕宁县志》(五册),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六十四年版。

[12][13]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0册。

[14]宋朱熹《楚辞集注》,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62册。

[15]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2册。

[16][20][21][22][23]周民震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西卷》,中国ISBN中心,1992年版。

[17]练铭志、马建钊、李筱文《排瑶历史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8]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9]康保成《孟姜女故事与上古祓禊风俗》,载《傩戏艺术源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篇4

关键词:唐代;旅游文化;旅游活动;帝王巡游

唐朝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盛唐气象”不仅仅体现在政治、经济领域,在文化领域,尤其是旅游文化领域,也达到了高度繁荣。唐朝统治时期,统治者和大众善于吸收和包容其他文化,加之繁荣经济的支撑,唐朝旅游活动和旅游文化进入了巅峰发展时期。在唐代,“旅游”一词已被广泛应用,例如,王勃在《涧底寒松赋》中就提到:“岁八月壬子,旅游于蜀,寻茅溪之涧。”随后“旅游”、“旅”、“游”等词经常出现于各类诗文中,旅游活动也不再是政治经济的附属产物,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活动类型,为各阶层所热捧。唐朝时期旅游文化和活动的繁盛,首先表现为旅游参与主体的多样性,旅游不再是贵族官僚阶层的专属特权,一些普通的劳苦大众、宗教僧人道士、都人士女等也善于组织游玩活动。作为一种具有目的性、实践性、功能性鲜明特色的唐代旅游文化,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进步,更反映了唐代世人不断追求精神愉悦与人格升华的热忱。本文以唐代旅游活动和旅游文化为研究对象,探究唐代各个阶层旅游文化参与主体的旅游活动类型以及唐代旅游文化的特色等,有利于进一步充实我国古代旅游文化研究,促进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唐代旅游活动考究

唐代形成了多层次性的旅游活动参与主体,主要有帝王娱乐巡游、文官宦游、百姓休闲游等几种类型,下面将一一对这几种旅游活动的类型特色进行阐述。1.帝王娱乐巡游成为定制。唐朝时期,帝王十分热衷于旅游,尤其是对于京城周边的游猎、宴游等活动十分热衷。不仅如此,各个帝王也十分热衷于远游,如“泰山封禅”。唐朝中期政权稳定、经济繁荣之后,唐朝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唐朝统治者对旅游活动的热衷程度不断递增,唐太宗、高宗、玄宗等在位期间的旅游活动有增无减,帝王娱乐巡游成为定制。《行宫词》、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新唐书•太宗纪》等著作中均对帝王娱乐巡游的热情进行了深入描绘。尤其是在唐玄宗统治时期,骊山、华清宫等成为专属的游幸胜地。帝王娱乐巡游极其奢靡,《明皇杂录》中就曾记载了唐玄宗及杨贵妃奢侈的华清宫之游:“贵妃姊妹竞车服,为一犊车,饰以金翠,间以珠玉,一车之费,不下数十万贯。既而重甚,牛不能引,因复上闻,请各乘马。”从诗词可见,唐玄宗与杨贵妃华清宫旅游时所带珠宝、衣物等数量十分庞大,以致于“各乘马车”。这其中反映了帝王贵妃旅游与平民不同的旅游活动特色。同时《新唐书•后妃传•杨贵妃传》也记载,每年十月唐玄宗都会率领群臣去华清宫巡游,声势浩大,“藉于道,香闻数十里”。除定制巡游之外,每年在重要的农耕节气或传统节日时,帝王也会出宫进行郊区祭祀,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这个时候也正是帝王进行游玩赏景的重要时机。尽管唐代统治阶级十分热衷于旅游,但是帝王旅游也会受到各种规定的限制,其中主要的反对群体为朝堂儒臣,他们主要以劳民伤财、沿途危险、朝中无人等理由约束皇帝“爱民爱己”。2.文官宦游成为文人恣游的高峰。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步完善,形成了一批士人读书的热潮,一些官员开始逐步向“文人化”发展。唐朝科举考试实施一年一次,每年考生从全国各地齐聚京城,其中,长安的康坊和崇仁坊成为考生京城聚集的重要场所。在科举考试制度促进下,赶考旅游成为唐朝之风。唐都长安周边的旅游景观成为士子旅游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幽静的寺院成为考生“赶考+住宿+旅游”的热衷场所。根据徐松《唐两京城坊考》中的统计,唐朝长安的寺院多达108所,其中,慈恩寺、兴善寺、大国安寺等则是考生主要的旅游地点。例如,很多新进举子在长安寺院中住宿、题名、饮宴、赋诗等,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旅游盛会,促进了唐朝旅游经济的繁荣发展。长安寺院也是文人“以诗会友”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高适等登游慈恩寺,每次都是有感而发,题诗作赋,寺庙休闲旅游之风激发了文人的创作灵感。唐朝的游宴之风十分繁盛,这在多部文献和诗词中均有描述。如唐朝新进进士接受皇帝的赐宴多在曲江进行,每次举行,堪称“盛事”,能够有幸参与此次游宴活动,也被称之为荣幸之至。3.百姓休闲游激发了平民阶层的旅游兴趣。平民阶层是唐朝旅游活动的又一参加主体,也是百姓休闲游的主要参与主体。与帝王、贵族旅游有所不同,平民百姓的身份等级较低限制了其旅游,不可能像帝王那样奢侈,但是,平民旅游的多样性和生活化程度更高,百姓休闲游也最能体现唐朝统治时期的时代风貌,以及当时的节庆风俗文化特色。唐朝时期的百姓休闲游主要包含三个类型:即节庆出游、传统节气出游,季节性郊游等。其中,最热闹的节庆出游是每年的新春佳节,正月十五的闹花灯又是百姓休闲游的主要方式。唐朝统治时期,“宵禁制度”在每年正月十五就会被放开,权贵、百姓都会出游赏灯。这一天,长安城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各式花灯争奇斗艳,城中万人空巷。唐代杂记《大唐新语》中记载:正月十五“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骈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夸竞。”可见,唐朝百姓节庆游热闹之极。踏青也是唐代平民旅游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每年的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是平民阶层放松身心、结朋交友的良好时机,唐朝时期已经形成了浓厚的踏青休闲旅游之风。例如,《后汉书》中就记载了唐朝时期上巳节临水宴宾、踏青等旅游特色。另外,唐朝时期的寒食节、清明节也是平民阶层进行祭祖扫墓的重要节气。这一时节寻春、赏花、戏水、宴饮、会友,散步、谈心等多种休闲活动成为当时之风,这也是唐代平民阶层暮春休闲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而在每年的九月九重阳节,群众结伴而行,登高远望,形成了唐代节庆旅游的重要特色活动和旅游文化。

二、唐代旅游文化的特色及价值意义

1.唐代旅游文化的特色。第一,帝王巡游文化促进了坊间旅游活动的积极发展。唐代旅游活动和旅游文化独具特色,唐代旅游的参与主体具有多层次性。帝王巡游喜欢前往距离“离宫别院”较近的地点,尽管巡游这种旅游方式十分简单,但是折射出了唐代君臣关系的一次巨大飞跃,这也正是与之前各朝代有所不同的。帝王巡游文化促进了唐朝时期坊间旅游活动的兴盛和发展,并使唐代旅游发展成为古代旅游的典范和鼎盛时期,唐朝的首都长安也一度成为当时的国际性旅游都市。第二,百姓旅游折射出了时代特性和坊间风俗。与帝王旅游有所不同,百姓旅游一般在古代正史中被避讳,很少有正史会对百姓旅游活动状况进行记载。但是,根据笔者整理,在唐代的众多杂记、传奇、小说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唐代百姓旅游的特色。唐代百姓旅游具有随意性、多样性和简单化的特点,最能够体现唐代民间风俗,也最能够体现唐代这一时代的特征,例如在唐代上元节时期的灯会,上已节时的踏青,重阳节登高赏菊等旅游活动都是传统节日代表,而正是百姓的旅游参与使得这一传统节日的风俗特色得到体现,并使得中国的传统活动得到进一步传承,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第三,独具特色的士子文人旅游。在唐代各类旅游参与主体中,士子文人旅游成为唐代旅游最具有特色的一类群体,士子文人旅游往往与诗酒活动紧密相连,士子文人旅游讲究洒脱惬意,在旅游过程中酒和诗相互结合,借酒吟诗、借景吟诗成为主题活动,诗词记录当事人的心境,并与美景相互衬托。旅游美景为其灵感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成为士子文人奇思妙想的主要来源。在唐代士子文人旅游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优秀诗文著作,这是我国唐代旅游文化的一大特色。2.唐代旅游文化的价值意义。对唐代各类旅游参与主体的旅游特色进行总结,可以从旅游心态看待唐人内心的各类情节,在唐代旅游过程中,唐人的“功利情节”、“宗教情节”、“享受情节”比较浓重。所谓“功利情节”,即唐人所具有的兼济天下的抱负,而在旅游过程中,奉佛学道的思想又体现了其所具有的“宗教情结”,在追求心理享受、愉悦的同时,同时也体现了唐人所具有的“享受情结”。尤其是在唐代文人士大夫中,“功利情节”、“宗教情节”、“享受情节”相互交融,贯穿其整个旅游心理历程,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人的价值取向,以及“审美、休闲娱乐的、编制关系,博取功名、求职问道、度人致用”的旅游心态。唐代旅游文化和旅游活动特色对当代社会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并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旅游作为唐代优秀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促进了唐代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交融;唐代旅游与其他正面的社会风气相互融合,在旅游吟乐过程中,抒发了人民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雅集之风的赞扬,对求职问道精神的推崇等等,旅游与参禅悟道成了那些欲寻求心灵慰藉和精神解脱的人的灵丹妙药。旅游和正面社会风气相互结合,促进了大唐盛世气象的延伸;唐代旅游产生了大量的文化产品创作,促进了诗人艺术的发展。但是受到时代的影响了唐朝的旅游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旅游生活中的等级性,旅游主体上的不平衡性,百姓远足旅游休闲成分不足等都是唐代旅游的时代不足。在现代旅游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积极吸收唐代优秀的文化特色,规避缺陷,促进现代民间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亚平,马宝建.唐代行旅诗研究———以李白、杜甫、白居易旅游诗为例[J].旅游研究,2016(3).

[2]崔红.唐代女子题壁诗考[J].兰台世界,2016(21).

[3]王玉成,史玉江.唐人的休闲旅游及对现代休闲产业的启示[J].经济论坛,2016(4).

[4]王恺瑞.唐代的文学作品与曲江风景区的旅游活动[J].沧桑,2017(2).

[5]戴文霞.从游览诗看中国古代的旅游文化[J].艺海,2016(6).

[6]王玉成,李颖.唐代文人旅游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7]刘菊湘.唐代旅游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5(6).

篇5

[关键词]岁时节日;青海花儿;爱情花儿;节日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56-02

岁时节日主要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古人意在借助岁时节日敬天、祈年、祛灾、避邪,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节俗活动中又增加了娱乐、游玩、社交、商贸等活动,于是传统的岁时节日集宗教、生产、娱乐多功能为一体,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多样。作为花儿的故乡,青海境内生活着汉、蒙、回、藏、撒拉等民族。除蒙古族外,其他四个民族都是花儿的传唱者,岁时节日里的青海花儿也同样丰富多彩。

本文参考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1979年10月出版的《青海民族民间文学资料――传统花儿集》,对书中第二部分――爱情花儿中涉及青海岁时节日习俗的内容作了考察。为了方便研究,本文按照节日性质将这些花儿进行了分类,分为涉及传统节日的花儿、涉及节令的花儿和涉及宗教节日的花儿三种。

一、涉及传统节日的花儿

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广为流传,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

(一)新年

“正月里来了是新年,四山里烟雾儿照了;出门在外的不见面,清眼泪腔子上淌了。”这是一首思妇花儿,新春佳节本来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女主人清早起来见整个村庄被白茫茫的雾气笼罩,很多人家已经忙着做新年的食物,村庄里炊烟四起。面对着烟雾萦绕的景象,女主人暗自伤神,自己的丈夫出门在外还没有回来,新年的早饭也不知做给谁吃,伤感之时颗颗泪珠悄然从脸颊滑落。

(二)元宵节

“正月十五雪花儿稠,今年的庄家们丰收。人家们都有个知心人,孽障者不过者我们。”正月十五下雪对于青海干旱的农区人民来说是瑞雪兆丰年,如果正月不下雪,则严重影响三四月份的春播。正月十五的大雪并没有给主人公带来欢乐,此时却感叹自己没有红颜知己,也不知与谁分享快乐,不免悲叹。 “正月十五月打灯,四山里月儿照了。出来大门没情人,清眼泪心淹过了。”元宵佳节,月光与灯光交相映照,夜里的村庄宁静而明亮,主人公偷偷溜出大门,或许她与情人约好夜晚相会,却没有如约相见,不禁潸然泪下。

(三)端午节

中国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各地有很多习俗。青海的端午节,民间有插柳、饮用涂沫雄黄酒、佩戴香囊的习俗,青海不产粟米,农村吃粽子不容易,改吃韭菜包子,饮用涂抹雄黄酒是为了驱毒杀虫。土族端午节要给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可以成为小孩衣物上的装饰,别具民族风情。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料,外包以丝布,香气四溢,再用五色丝线旋扣成索。“五月端阳献柳哩,牡丹长在路上哩,我见牡丹绕手哩。”这首花儿表现的是一位男子端午节手拿柳枝,无意遇到了自己心意的姑娘,便打招呼主动追求,以博得对方的好感。“五月里到了五端阳,喝一盅雄黄儿酒哩;醉哩睡到你声旁,问哥哥几时走哩。”这是情人在端午节幽会的花儿,男子借饮雄黄酒装醉,躺在了姑娘的身边,此时姑娘不知如何是好。“端午节要喝雄黄酒,摆一对鸳鸯的酒盅;你恩我爱的同道走,美名儿比黄金贵重。”这首花儿歌唱的是一对恩爱夫妻,两人许诺要同甘苦共命运、不离不弃,表明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

(四)中秋节

“八月十五月亮圆,天黑熬了一锅菜瓜;想起哥哥难下玻舀到锅台上盖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庄稼在秋天成熟了,自古以来,人们在这个节日里更是喜气洋洋。在北方,中秋人们要吃月饼、瓜果以及一切象征团圆的食物。这首花儿歌唱的是一位家庭主妇团圆之夜熬了一锅菜瓜,想到出门在外的阿哥中秋佳节不在自己身边,自己精心做好的食物也难以下咽,表达了浓浓的相思之情。“八月十五灯节下,切到俩,切了个菜瓜;十二把刀子身上插,血身子陪你者坐下。”这首花儿表现出情人相会时男子的大丈夫气概,感情直爽,性格果敢。

(五)重阳节

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佩戴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 “九月里登高哩,手提个竹叶儿酒哩;肉身子挨了刀尖子,这条路还是要走哩。”这首花儿唱的是重阳节大家登高望远,这位男子手提竹叶美酒,想要与情人相会,被人们发现或许会受到非议,但他毫不畏惧,表明了他追求爱情的决心和勇气。

二、涉及节令的花儿

(一)冬至

“十一腊月的冬至节,老小的添一岁哩,花上些工夫费上些心,我两个配一对哩。”冬至这一天,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谚语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至曾是岁首,所以这一天人们总像过年节一样,因而民间冬至的到来,即表示人又长了一岁。因又长大了一岁,青年男子们也关心起自己的婚姻大事了,希望自己的爱情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二)清明

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小节气,由于清明最初来源于节气,故还是将其归入节气之类。“三月清明烧纸哩,牡丹长在河底哩,不见牡丹想死哩。”清明节这一天要烧纸,在墓前祭祀祖先。这首花儿描写了一位男子趁着清明节烧纸的机会,希望能见到自己喜欢的女孩,结果没有见到,心里充满了焦灼和思念。“三月清明、四月会,会场里跑走马哩,嘎妹的鞋袜消停给,日子还长着哩。”青海地区清明节后,还有花儿会、庙会,这位小伙子在花儿会中遇到了自己的情人,姑娘送给了他自己亲手缝制的鞋袜,小伙子希望两人能继续交往,以便相互了解。

三、涉及宗教节日的花儿

这里所指的宗教节日指与民间信仰有直接关系的节日。

(一)二月二

农历二月二,传说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之日,民谚云:“二月二,大仓满,小仓流。”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春分时节,冬眠动物开始苏醒。 “二月二龙抬头,薛平贵要接个绣球;我有心把尕妹引上走,天大的祸闯走。”这位男子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就是要带着自己心爱的姑娘私奔,或许他们别无选择。二月二,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以此寓意两人爱情道路复苏,将进入一个新的历程。

(二)三月三

据传三月三日是王母娘娘的生日,是日西王母以蟠桃盛会的形式宴请诸仙成为道教的盛大节日。“三月里到了三月三,王母娘娘的寿诞;一年三百六十天,我没有不想得半天。”这首花儿用夸张的形式倾诉了对恋人的相思之情。

(三)四月八

“四月里到了四月八,各庙里把香儿降下;尕妹的年纪十七八,我俩儿先天里配下。”四月八即“佛诞日”,相传是释迦牟尼的诞生日,举行浴佛仪式,源于佛祖诞生时受浴的故事情节,各地佛教寺院这一天都有颂经活动,且以各种香浸水灌洗释迦牟尼像。周边的信徒也要上香敬佛,这位男子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祈求佛祖,希望能与自己心爱的姑娘喜结良缘,且认为这是命中注定,心里十分喜悦、激动。

以上对青海岁时节日习俗中的爱情花儿作了梳理,并选取部分典型花儿进行赏析。文艺是生活的反映,青海岁时节日爱情花儿从侧面反映了青海人民的社会生活。青海人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同时节日中也融进了地方文化。例如端午节,由于青海不产菖蒲,人们则用杨柳代之,所以有“五月端阳献柳哩”的唱词。同时,土族妇女会在端午节时为自家的小孩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香囊,以消毒防疫。青海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时“切刀俩,切了个菜瓜”,“天黑熬了一锅菜瓜”,“菜瓜”是青海地区具有特色的节日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这些丰富的岁时节日习俗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从这些节日习俗中花儿展现的爱情内容来看,没有出现情变中的相互怨恨和报复,而是情人间的相思、热恋中的甜蜜、婚姻生活的美满,这些花儿所表现出的爱情观念健康、纯真、美好、积极。节日里夫妻共饮雄黄酒“你恩我爱的同道走,美名比黄金贵重”。还有充满男子汉气魄的“名声背了背到底,怕什么,这样的事世间上有哩”,“十二把刀子身上插,血身子陪着你坐下”,显示了西北黄土高原男子的铮铮豪骨和坦荡胸怀。他们面对爱情,怀揣着对彼此的责任和对爱情的珍视,“对河两岸你打听,为人者没想过二心”,表达对爱情的忠贞,显示了青海人民真实、淳朴、敦厚的性格美。

[参考文献]

[1]郗慧民. 西北花儿学[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

篇6

[关键词]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 美术教学

传统节日是人类文明的驿站,具有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体现着独特的精神内涵和魅力,是美术教学宝贵的资源。而美术学科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为展示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结合节日开发美术课程,对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魅力与精髓,增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一、“传统文化”邂逅“儿童创想”

多次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加强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W习力度,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在广泛的情境中认识美术”等。当美术教学的边界延伸到多姿多彩、立体丰满的节日文化,给学生搭建一个综合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传统节日的大宝库当中寻珍探宝,从而自然地感受美,自主地欣赏美,自由地创造美时,艺术就在不知不觉中滋养了儿童的生命。

我校是一所创想学校,学校提出了“儿童创想课程”的整体结构。围绕“每个孩子都是银河中最闪亮的星星”的育人目标、“端行”“健美”“好学”“乐创”的核心素养和“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三个关键目标,培养具有智慧之脑、健康之体、审美之眼、创造之心、责任之肩的当代小学生。学校特别重视艺术课程的开发,培育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在过去的几年中,学校在元宵节开展猜灯谜、做兔灯、主题游艺活动;以中秋节为契机,推出传统文化节日主题课程,引导学生制作冰皮月饼,做灯笼、画灯笼;重阳节,邀请学生家中的老人,来校一起制作重阳糕,让学生给长辈送上一封表达感恩的成长卡片……可以说,每一个节日都是一次对传统的继承,是一次对节日文化的赏析,更是一次难忘的课程之旅。

二、“传统节日”牵手“美术教学”

(一)整体建构:横向模块成列,纵向递进成序

1.对传统节日类别和节点的解析

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有的喜庆,有的怀旧,有的感恩,有的畅想,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风俗和习惯,有着独特的寓意。每个节日都是学科教学的可再生资源,但需要教师进行筛选、挖掘和提炼,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进行分解,体现螺旋式上升。教师对传统节日所处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进行系统的梳理,提炼出节日特色元素,融合到日常的美术教学或活动当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同时,节日活动安排必须基于儿童视野,遵循时间节点,在整个学期当中,不宜安排过多、过满的节日主题,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我校将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六大传统节日作为主要的课程内容。

2.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探寻

分析节日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选择恰当、富有新意的形式来传承节日文化、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能得到儿童的接纳与喜爱,也才能真正让节日的文化深入人心。我校开发各类相关联的工具或材料,挖掘艺术表现形式或媒介材料蕴含的语言,凸显美术学科自身的特性,帮助学生理解感悟美术表达媒介的多样性。如重阳节,二年级《金色的秋天》一课,鼓励学生利用成熟的稻穗、金黄的落叶、红红的小果子等进行创意贺卡制作,学生在搜集、使用材料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然与艺术之美。除此之外,像书法、年画、脸谱、泥塑、贴画、创意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都可以整合到节日课程中来,让平面艺术变为立体艺术,创新形式、拓展思维。

3.对年段培养目标的统整

以节日课程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提高学生艺术涵养为目标,学校通过对传统节日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以“创想”为主线,形成“阶段目标(小学)一学段目标(年级)―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目标链,将需要传承的节日文化分解到各个年级,使文化学习呈现螺旋式递进的发展态势,并依据年段特点使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各有侧重:低段倾向于“创想游戏与好奇心理”,中段侧重于“创想技能与想象习惯”,高段致力于“创想精神与创造人格”的培育,整体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二)跨界融合:用适切儿童的方式教与学

1.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火花碰撞”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所要面对和处理的生活事件或实践问题不是分学科的而是综合性的,我们努力通过学科间的融合,让学生学习综合的知识,学会综合地阅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整体感知世界的方法。

中秋来临之际,学校四年级组进行跨学科融合式整合。语文教师以《但愿人长久》的课文拉开帷幕,抓住苏轼“心绪不宁―埋怨一宽慰”的心理变化,师生与诗人共赏一轮圆月,最后伴着悠扬的音乐声,学生吟诵名篇《水调歌头》,诗词的意蕴在空气中荡漾。音乐老师在简单介绍完歌曲演唱者之后,带领学生领略了《水调歌头》的另一种美。学生不仅学习了流行唱法,还了解到别具一格的京剧唱法。美术老师以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例,让学生动脑猜一猜、讲一讲有关月亮的故事,动笔画一画平时见到的月亮,将大自然作为更好的老师,让学生去探寻其中的奥秘。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奇思妙想,教师从生活中的月亮引导学生想象心中的月亮。通过一个个提问、一次次引导,和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让学生创作出一幅幅充满童趣和美好遐想的月亮画面。有给月亮扎辫子的,有画戴了棒球帽的月亮的,还有画拟人化变成可爱的小绅士的月亮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美术活动和其他学科融合的主旨,就是进行美术教育的同时,指导学生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并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积累感性经验,并激发创作兴趣,进而用美术手段表现世界。

2.美术学科与学生活动的“盛情演绎”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展开是为了更好的传承,节日里表现出浓浓的人情味,可以增进学生对家庭、对社会、对祖国的情感凝聚力,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教育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每个节日的特点,围绕节日主题,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养成品德。开学迎来的第一个节日便是元宵节。美术组和学校少先队共同策划了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感受节日文化,提升审美与表达的能力:

走近元宵节: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由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收集有关元宵节的故事传说来校进行分享,学生在自我学习中感受节日的氛围。

走进元宵节:通过图片欣赏、视频分步解说,教师示范等环节,来帮助学生解决做灯笼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

两节课下来,各种形态不一的灯笼相继问世,学生的创作欲望得到满足。让学生把做好的灯笼自己亲手挂到学校事先准备好的场地,一场轰轰烈烈的元宵猜灯谜活动正式展开。全校学生游走在各个灯笼之间,欣赏着造型不同的灯笼,热烈讨论着各个灯谜。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释放,真正融入节日和艺术的氛围。

篇7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节日;开展;探析

我国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民族精神与民族生活的仪式和典礼,更重要的是它在提高人们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认同感时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现阶段的大多数年轻人,甚至中年人,都对“洋节日”趋之若鹜,却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不熟悉,甚至陌生[1]。因此,我们也殷切的希望看到身边的孩子在这片充满历史与文化的土地上,接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也只有如此,民族文化的传承才会后继有人。从2008开始,国家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纳入纳入了法定假日当中,和谐社会的发展再一次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作为了重要的议题,这表明了国家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与决心,也肯定了传统节日的价值。

一、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一)帮助幼儿形成中国传统美德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延续就像一幅美丽的文化长卷,卷中诗情画意,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缩影,其中包括亲情凝聚、家庭和睦的春节、中秋节和重阳节,也有尊老敬贤、追念先人的清明节与端午节。节日的礼仪与风俗完全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表现了出来,深深内化着我们的行为习惯与道德意识。时至今日,中国传统节日中所包含的审美内涵与道德伦理,依旧具有重要的人生意义与社会意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就是在幼儿园中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从幼儿园的角度看, 虽然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但它不是幼儿教育的全部,家庭,社会同时也是促进幼儿成长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外部因素。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支撑,是带领孩子们认识新天地, 推进社会实践教育的一个大课堂。 节日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社会活动,通过节日这种特定的文化情景让幼儿感受其特定文化,当这些“文化”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幼儿的思想并使之内化, 就促进了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各种传统文化节日热闹的气氛可以将幼儿的眼光从狭小的个人天地吸引到广阔的社会环境,在举国欢庆,全民参与的节日中,增加独生子女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进行深入的了解,增强社会性发展,防止以“个人为中心”的情况出现。

(三)给幼儿带来身心愉悦,体会爱的情感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亲情和友情味道浓厚,借助中国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教育,可以使幼儿渐渐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特色,感受到那祥和欢乐的氛围、温馨浓郁的亲情,身体与心灵感受双重的愉悦。例如说,在欢度春节时,每家每户都要热热闹闹的放烟花爆竹,写贴春联,欢聚一堂吃团圆饭,亲戚朋友间走访拜年,给孩子压岁钱,幼儿可以在这节日的气氛中感受到家庭团聚的热闹与喜悦,感受父母与家人的“爱”和“被爱”,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得到发展,特别是现阶段,大多数都为独生子女家庭,亲情的传递与延续更加离不开传统节日这一形式的维系。

二、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的策略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在这片传统文化丰富、历史悠久的土地上,该怎么坚定而正确的保持传统文化的自觉,将真正反映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教育顺利的开展下去呢?

(一)以节日核心为契机进行教育

幼儿教师在对节日教育活动进行组织和开展的时候,应该把重点放在对传统文化节日内涵的把握上,真正意义上的对传统文化节日中包含的教育意义进行理解,找到并且抓牢传统文化节日的核心意义。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当对传统文化节日的文化底蕴进行积极寻找,然后再借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可操作的空间进行探索,让传统文化节日教育活动具有文化底蕴并且简单易行[2]。以“贴春联”为例,“贴春联”简单直接的反映了我国的春节传统,在放寒假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写春联活动,准备好墨汁和红纸,评选优秀作品并张贴在校内以示节日气氛,未能入选的作品,让孩子们带回家中张贴。在写春联、贴春联活动中,幼儿在劳动成果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不仅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又如端午时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品粽子、做龙舟,并告诉幼儿端午的由来和风俗。通过亲身体验,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来源和故事。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中实施的项目应当与幼儿的年龄、智力、能力和发展规律相适应。

(二)营造节日氛围,加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利用各种机会想幼儿传授传统节日风俗知识[3]。在传统节日来临之前,幼儿教师应当提前营造节日氛围,满足幼儿的心理期待。到节日当天,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将理性认识上升到实践,即使节日过后,也不会出现“完了就丢”的情形。如在端午节中,幼儿园可组织幼儿观看赛龙舟比赛、晚会,教师也需要配合幼儿园的晚会准备相应的节目,让孩子们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节日带来的乐趣。另外我们也可以利用家长的力量,请孩子和家人共同参与“包粽子”比赛,看看谁家的粽子包得既好看又好吃。相信在这几个活动中,一定能够使幼儿更深层次地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过节方式,也让幼儿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中树立民族意识,感受传统节日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影响。

(三)家园共同参与

日常接触认识固然重要,但幼儿对新事物接受能力的提升还依赖于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的转化,依赖于领悟口头描述向切实体验的过度。这就意味着,传统节日前的准备工作是幼儿萌芽情感、积累经验和丰富知识的绝佳时机,如果让孩子充分参与到节日前的准备工作当中,就会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节日的期待,提高幼儿的过节积极性。例如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幼儿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在家中与父母一道收集与中秋节相关的故事、图片和视频等,并带到幼儿园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在中秋节当日,幼儿教师应当邀请幼儿父母到幼儿园,与幼儿一起聆听中秋故事,学习中秋知识,品尝月饼,并参加丰富多趣的节日游戏,在游戏中感受家人团圆的愉悦。教师还可带着孩子们去敬老院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过节,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尊敬老人的意识,养成关心他人的品质,增加责任感。

(四)同一选材,不同教法

创造力培养是中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一直非常主张的教育思想,即“人人都有创造力”、“幼儿也有创造力”。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幼儿教师自身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活动中,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加深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影响[4]。同一选材,不单只有一种教法,只要加以创新和尝试,我们就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完成一种选材的教学。例如,元宵赏灯是我国的传统习俗,而灯笼正好可以作为幼儿园的重要教学题材,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欣赏、设计、制作灯笼,以及说灯笼和猜灯谜等活动,让幼儿参与其中。而这所有的教学办法都是为了让儿童对元宵赏灯习俗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以看、说、画、动于一体的教学活动,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底蕴的认识。

总之,在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的几天,国人在推崇“洋节”的同时,也不应忘记本国的传统的节日,这是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所以,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要从小抓起,传承光大我国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蒋煜.浅议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1):36-37.

[2]李敏.试论加强幼儿传统节日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01):23-25.

篇8

关健词:沐浴;瑶族;社会文化学

沐浴,俗称洗澡,是人类日常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习惯。南岭民族走廊内瑶族的沐浴习俗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文化和经济价值,保护利用好,可以促进南岭地区瑶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下面进行简要探析。

1瑶族沐浴习俗形成的人文生态环境

沐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文明风俗。远古时代,人们为了防避蚊虫叮咬,降温防暑、洗去污垢和汗臭,已经有了沐浴的良好生活习惯。但是因为条件限制,古人只能利用天然河流、溪沟、山泉和海滨等进行沐浴。殷商时期,甲骨文中有了“浴”“沐”“澡”“洗”“盥”等字。现在知道的最早用于洗浴的器皿是商汤时期一只刻有铭文的浴盆。大约在秦始皇时期,浴池出现了。但那时的浴池还是皇宫贵族们享有的侈奢品。他们在池子里沐浴,风光旖旎,是一种美的享受。对于这些,历代文人作了详尽的描述。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二川溶溶,流入宫墙。”“渭流涨腻,弃脂水也。”说明阿房宫内是有浴池的,而且数量不少。因为宫人洗浴之后的脂粉水通过水道流出,以至使“渭流涨腻”。宋代开始出现公共澡堂,而且对普通百姓开放,具有商业性质。当时的吴曾在他的《能改斋漫录》中记载:“所在浴堂必挂壶于门”,这种共同的标记,让人老远一见,便知道浴室之所在了。当时的浴室,又称“香水行”。瑶族先民很早就有沐浴的习惯。在古代,他们利用天然的溪流、山泉和河流进行沐浴,包括瑶族妇女也下河洗澡,不避男性。汉代文献中记载:“越地多妇人同川,为主”。

这说明当初瑶人由于受条件限制,沐浴大多在河流溪沟里进行,女子浴于川,这是南方民族较为流行的一种习俗,瑶人也不例外。正如王临亭所写:“端州深山中,妇人河溪中。见人仅掩其乳,了不为异。不知者见而晒之,则诟骂相随矣。大抵皆瑶人也”。瑶族爱洗澡,而尤以江华瑶族为最,在湖南江华,不论是过山瑶还是平地瑶、梧州瑶,勤沐浴是瑶族的一种良好习惯,不管寒冬酷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坚持,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小孩,更是天天要洗热水澡。热天洗去汗渍,一身凉爽轻松,冬天在木桶、木槽里泡澡,全身热乎,疏通经络,抗寒保暖。对此,胡起望先生在他的《瑶族耕略述》中记录:“由于刀耕火种使劳动者的肢体受到污染,养成了瑶族人民每天夜晚入黄桶洗澡的优良习惯,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乐此不辍”[2]。瑶族是我国南方的山地民族,其多元独特的沐浴习俗与其居住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瑶族先民过着不断迁徙的游耕生活,他们在高山峻岭上劳作,爬山涉水,饱受蚊虫叮咬。而且由于南方天气炎热,上山、下地劳作时,汗渍和污垢较厚,因而劳累一天后,夜晚沐浴成为瑶族人民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

瑶民们一方面可以洗去身上的汗臭和污垢,另一方面,也可以消除一天辛勤劳作的疲劳,同时,还可以消除白天劳作时在山上地里被蚊虫叮咬和树枝划伤的痕迹。可以说,瑶族沐浴习俗是瑶族人民长期以来在与自然环境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生存性智慧,它在保存整个族群繁衍生存的历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瑶族沐浴习俗还与瑶族的人文传统密切相连。一方面,瑶族爱干净、讲卫生,还认为“沐浴”可洗去污垢———“净身”,如满月浴、端午澡、老年澡、新年澡、死了也要洗澡,因而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在瑶山形成了一种礼仪,每当山外人进山做客,瑶家都要邀请客人洗“黄桶澡”,把洗澡当作一种礼节,让客人享受,客人也把洗“黄桶澡”当看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来享受。从而使“沐浴”成为与瑶族人文传统密切相关的习俗。另一方面,瑶族人民经过长期的沐浴实践,总结出一套沐浴对身体健康的认知和经验,认为沐浴可以强身健体。通过沐浴,可以加快人体全身血液循环、舒经活络,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正如江华瑶族俗话说的“每天一个热水澡,不要郎中抓草药”。后来,瑶族人民还发明了“盐茶浴”、“药浴”等,进一步提高了沐浴对人体健康的功效。

2瑶族沐浴的分类及特色文化

南岭地区是全国瑶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占全国瑶族人口三分之二,被称为“南岭民族走廊”。境内有盘瑶、茶山瑶、坳瑶、山子瑶、过山瑶、排瑶、平地瑶、梧州瑶(寨山瑶)、勾蓝瑶、顶板瑶等支系。他们有的分布在高山上,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以林木、药材为其生活主要来源,以庭院经济为补充。有的分布在丘陵地带,以农耕生活为主,他们整日辛勤劳作,或出没于荒山野岭,草丛荆棘之中,或奔忙于田间地头,烈日暴晒之下,劳动强度大,身体极度不适,回到家后,急需用热水洗尽身上的汗水和污垢,畅通血脉,上床休息,恢复体力,以便第二天继续上山下地劳作。久而久之,沐浴便成为一种习惯。并且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出了许多沐浴的方式、方法乃至形成了一些禁忌,使瑶族沐浴成为了一种民族习俗,其中有些方式、方法有别于其它民族,独具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2.1黄桶浴

南岭山区瑶族沐浴的浴具有多种,有圆木桶、腰盆、木槽、木桶。腰盆的大小如现在的浴缸;木槽用一米多长的大树挖空而成,各种浴具下方都凿一小孔放水。最有特点的是黄桶。黄桶实际上是大木桶,有的瑶族称“大黄桶”。它长约五尺,高约三尺,宽约三尺,呈椭圆形,在桶里坐上两个大胖子也不显挤。瑶家沐浴用水方便,瑶民们家家屋后都架有竹笕,密如蜘网,纵横交错。他们把高山上的水用竹笕接引到屋里来,一年四季,长流不断。瑶山烧洗澡水的柴火也很方便,且不说漫山遍野的杂草荆棘,出门便是柴,光是枯死的树枝和砍伐下来的树皮树叶就够烧上大半年了。冬天,黄桶放置在水槽的左侧,大灶的右侧,倒好洗澡水后,进到桶里,热流漫过全身,或坐或卧,或俯或仰,可以随心所欲。还可以随意添水,直洗到酣畅淋漓为止。夏天,为了防蚊虫叮咬,瑶民们把黄桶移至门口铺就的巷口,大人小孩都赤条条跳进黄桶里享受,路边的行人毫不惊奇,还会与沐浴的人搭讪或开玩笑。这在他们看来,是习以为常的事,瑶山人淳朴而自然。

2.2盐茶浴

瑶族人民在山间地头耕作,假如没带雨伞,被雨淋湿了全身,淋了生雨,人就很容易生病。这时,如果能够洗个盐茶浴,不仅全身舒畅,而且还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因为盐茶具有散寒、清热、解毒的功效,瑶民们感冒初期泡个盐茶水浴,可以使毛孔张开,把寒气逼出去,达到清热、降火、发汗、治感冒的目的。洗盐茶浴,要先烧一锅开水,把水放到桶里,将茶叶放入水中浸泡,或者把茶叶放在锅里煮三、五分钟,待茶的味道煮出来并且浓度适中时倒入桶里,再加盐,咸度适中,不咸不淡,象汤那样即可。水烫时千万不能加冷水降温,而要等水温自然降到可以沐浴时再洗,不然其功效就会下降。沐浴时边洗边加盐茶水,一直要洗到大汗淋漓时才可以出来。洗完后要用干毛巾擦干身上的汗,以免再受凉。

2.3药浴

药浴是指在浴水中加入药物煎液浴身或熏局部的一种方式。药浴属于中医外治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及手段,多用于各种皮肤病,如荨麻疹和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感冒等疾患的预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数千年前,我国民间就盛行香汤沐浴,即是药浴的雏形。周朝时,“女巫”规定每年的五月为沐浴节,大家都以香熏草药沐浴。屈原在《离骚》中用“治兰汤兮沐芳”的词句加以描述。唐宋时,民间把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浴兰节”。南岭瑶族在长期的恶劣生产与生活环境中求生存,在与大自然奋力抗争的漫长岁月中,不断创造和总结,认为药浴可以舒筋活络、驱风祛寒、强身健体,积累了许多用药浴泡洗健身治病的知识和经验,当地称之为“瑶浴”。因而他们经常泡瑶浴,并已成习惯。广西龙胜瑶族瑶浴所用之药一般是祖传秘方,由几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新鲜草药配制而成,如为防治风湿病,他们从深山老林里采回石楠藤、冷骨枫、箭杆枫、臭叶枫、小钻、大钻、松针叶、棕桐叶等十余种药物,将药熬水沐浴。平日有人身体不舒服,即熬水沐浴。江华瑶族每逢岁交之日要沐浴,叫“洗老年澡、洗新年澡”;农历端午、重阳节,以及产妇、婴儿(江华叫“毛奶崽”)都要洗药浴。在江华,产妇满三朝开始洗,婴儿十余天后开始洗,以后每周洗一次,满月之日还要洗满月澡。浴前产妇均吃药水蒸的鸡肉,以祛风祛瘀补体。南岭瑶族药浴习俗对于瑶族人民强身健体、防治疾病起了很好的作用。

3瑶族沐浴习俗的文化价值

民俗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一个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是与这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状况、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经济条件优劣同步的,同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趋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可以说,民俗的本质就是文化,抑或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因此,南岭瑶族的沐浴习俗和其它民族的众多风俗习惯一样,是南岭瑶族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状态以及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心理形态、价值取向等的真实反映,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3.1具有浓厚的卫生、保健、医疗价值

沐浴是一种卫生习惯,人们通过沐浴去掉身上的汗渍、气味和污垢。瑶族长期在山间地头劳作,受阳光、尘土、荆棘和蚊虫侵袭,肢体容易受到污染。所以瑶族养成勤沐浴的习惯,而且坚持每天沐浴,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一身总是干干净净,轻松舒服。南岭瑶族沐浴,特别是黄桶浴,盐茶浴和药浴还具有很高的保健和医疗价值。瑶族人民通过沐浴强身健体、舒筋活络、活血养颜、消除疲劳。沐浴还有促进睡眠的作用。同时,沐浴还可以提高皮肤的代谢功能和抗病能力。在医疗上,沐浴可以减轻皮肤痒感,特别是加上一些草药,沐浴还可用来治疗慢性关节炎,骨折愈合和其他一些慢性疾病。因此,瑶族沐浴具有良好的卫生、保健和医疗价值。难怪南岭山区瑶族妹子,由于常年沐浴,因而出落得象瑶山的山泉一样冰清玉洁、充满灵气。

3.2作为民俗文化传播的经济价值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逐步走出封闭,走向市场,并逐步被其他民族接受,成为这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并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瑰宝,有的甚至因为民俗文化所具有的经济价值而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柱,乃至成为民族区域经济的一个产业链。瑶族民间医药就是这样一个具有独特民俗文化价值的重要经济产业。近些年来,在一些地方,有人把瑶族黄桶药浴作为一个保健项目在大中城市或旅游度假村开办,吸引了许多慕名前来的客人。如郴州市公安局退休干部盘英明先后在郴州城内繁华地段开办了一家“瑶家药浴中心”,将老家的医生,瑶家表弟请来当坐堂医生,同时,又在郴州龙塘湖旅游度假村兴办了一个瑶家药浴馆,既光大了瑶族药浴文化,又获得了经济收入[5]。这一做法既找到了文化和经济结合的路子,也探索出了民族文化现代化的途径。

3.3形成了众多的瑶族礼仪

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瑶族沐浴习俗在历史的流变中形成了众多的瑶族礼仪,如湖南蓝山习俗,瑶家来客,若客人下午进屋,烟茶过后,主人就请你沐浴,你若沐浴,就意味着晚上在他家留宿,聪明的女主人就会给你安排好房间、床铺和被褥。瑶家管这为“洗尘澡”。同时,如果你继续住下去,第二天沐浴,“主人倒好洗澡水后会让客人先洗,你大可不必推辞。其间,碰上男主人不在家,跟你倒水或加水的会是女主人,抑或是家里的年轻媳妇和阿妹,你也不必拘束,这是瑶家习以为常的事。当客人沐浴完来到火塘边坐定后,主人家才按辈分的尊长,年龄大小依次轮着沐浴,男人要在女人前面洗,天天如此,从不紊乱”瑶族的这种沐浴礼仪,彰显出瑶家人好客、讲礼貌的品性以及社会和家庭和睦共处、和谐生活的社会伦理道德。

3.4具有很强的族群认同价值

瑶族的沐浴习浴保留了瑶族独特的文化记忆。这些文化印记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是瑶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重要标记。如瑶族一生从开始到死亡都非常重视沐浴,一个人生下来十来天后即随母洗药浴,满月之日要洗满月浴。每年的五月端午、重阳节要洗药浴。年三十晚上要洗“老年澡”,大月初一晚上要洗“新年澡”。湖南蓝山县瑶族习俗,人死后,孝子要“买水”为死者沐浴更衣。孝子随师公到河边,孝子两人到河边装水,先点上香,烧些纸钱,投两至四枚铜钱于河中,然后说明意图,用竹筒吸水三次,装水回家烧热后给死者沐浴。沐浴时要用白布拧干后分别在死者额、脸、胸、背、四肢处各向外抹三下。沐浴后收殓,换新衣入棺,将水倒在屋外。瑶族的沐浴习俗伴随瑶族人生的整个过程,成为瑶族礼仪和宗教禁忌,这种习俗有别于其它民族,蕴含了瑶族人民对身体健康,生活美满,社会和谐的追求,是瑶族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瑶族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强化和巩固的基础和源泉。

4传承保护瑶族沐浴习俗文化的思考

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沐浴习俗,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以自然经济为经济基础,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在当今快节奏、工业化的现代生活中,如何保护和抢救瑶族沐浴习俗的文化价值,使它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并逐步开发和利用瑶族沐浴习俗的经济价值成为推动现代社会生活快速发展的积极因素,是我们应该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4.1现代社会生活对瑶族沐浴习俗的冲击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提高,文化价值激烈碰撞,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各民族生产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实物和习俗逐步消失。瑶族也是如此,如过去在湖南江华涛圩,白芒营一带被称为岭西地区的梧州瑶(也称寨山瑶)的坐歌堂和逢圩的对唱情歌找对象的习俗,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等现代化视听设备的冲击,加上男女青年大多到广东沿海地区打工,对歌找对象这一古老的民间习俗逐步消失。南岭地区瑶族沐浴习俗也是如此。一方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瑶山的人们会认为用黄桶洗澡浪费水,浪费时间,洗药浴效果不明显,生病以后吃几片西药比洗澡来得快得多,而且现在瑶山村村都有卫生室,乡镇都有医院,同过去瑶山缺医少药,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青年男女从外面打工闯世界回来后,认为再泡黄桶澡已经不卫生了,泡盐浴或药澡也非常麻烦。另一方面,随着瑶山经济条件的改变,瑶家人盖房很少再盖吊脚楼,代之而起的是红砖青瓦的三层小洋房,每层都有卫生间,洗澡都用淋浴,燃料都用液化气或者电了,既快捷,又卫生,省时又方便,何乐不为。古老而又独特的瑶山沐浴习俗只是在老人小孩中间或个别没有通电的山村里留存着。

4.2瑶族沐浴习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人类不同文化模式的存在有着极其复杂的背景。人类学研究表明,在当今多极化世界里,文化的多元化不仅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而且还可以使世界显得多姿多彩,有利于发挥各民族文化的创造性和适应,以应付各种复杂环境。这就要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必须为该国该民族所接受,用人类学家的话来说,就叫文化适应。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有时虽然是痛苦的,但只要处理得当,又是可以适应的,因为适应是文化的功能。瑶族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瑶族四处迁徙,从中原到南方再到南亚诸国,既历经了其它民族的争斗,又饱受统治者的欺压,尝尽了异族歧视之苦,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瑶族在漫长的游耕迁徙过程中吸收到先进民族文化如汉文化,吴越文化以及岭南文化等许多优秀成分,不仅未失本民族文化传统、民族认同,而且还兼收并蓄,使自己的民族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和补充,成为与先进文化相适应的“典型客民文化”。同样,南岭民族走廊的瑶族沐浴习俗的文化基因中既包括有中原汉族文化,又包含有南岭百越文化的因子,是一种兼容多种文化基因的多元复合性文化,是瑶族文化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只要我们采取真诚的态度,有效的措施,合理的方法抢救和开发,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沐浴习俗也终将会和其它瑶族传统文化一样,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顽强的活下来并不断地传承下去。

4.3把瑶族沐浴习俗纳入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进行传承和保护瑶族沐浴习俗是瑶族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瑶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传承性和社会认同功能,保护和利用好这一珍贵的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瑶族文化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要转变观念。要破除那种沐浴习俗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保护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政府部门如民族、文化、旅游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瑶族沐浴习俗作为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积极主动做好保护工作;二是要作好规划。要把瑶族沐浴习俗纳入整个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划中,统一向上申报纳入整个地方旅游景点规划中,统一布局,进行科学保护;三是要进行科学研究。要把沐浴的内容,如容器、药物配方和形式,如洗、蒸、按摩等进行科学研究、探索,进一步充实内容,丰富形式,增强效果,使瑶族沐浴习俗这一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4.4抢救和开发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沐浴习俗的途径和方法

对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沐浴习俗,既要保护、抢救,又要开发、发展,要以抢救带动开发,将瑶族沐浴习俗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同时以开发促进保护,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瑶族沐浴习俗的抢救,保护和发展。一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以保护。一方面,要运用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用现代影视技术,以“凝固历史”的纪实手法,将瑶族沐浴习俗拍摄成光碟,并进行数字化处理,进行记录和保护,使瑶族沐浴文化像“社会活化石”般地永远保存。另一方面,可以制作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宣传网站或专栏,介绍和宣传瑶族沐浴习俗,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瑶族沐浴习俗的平台。二是把瑶族沐浴习俗纳入民族旅游的重要内容加入保护。一方面,在民族旅游节庆中,有意识地推出沐浴习俗项目,让人们了解和体验沐浴习俗。另一方面,开发瑶族沐浴习俗旅游专线,让游客耳闻目睹,切身体验,心灵感受瑶族沐浴习俗特色,同时也使瑶族沐浴习俗注入生机和活力。三是适度开发瑶族沐浴习俗的文化经济价值,使之产业化。南岭民族走廊族沐浴习俗作为瑶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具有医疗、保健和礼仪等潜在的文化和经济价值,是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我们在强调对瑶族沐浴文化进行本真性、原生态保护的同时,还要有对它进行适度开发的理念,要充分利用它的价值确定开发思路,进行产业定位,制定合理的营销措施,培育文化品牌,将瑶族沐浴习俗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充分实现瑶族沐浴的经济开发价值,实现以开发促保护的目的,从而有利于促使南岭瑶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永章.瑶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600-601.

[2]胡起望.瑶族研究论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71.

篇9

【关键词】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探究和实践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改变教师的陈旧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真正落实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根据教材、学校、学生的特点,深挖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是打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条重要渠道。下面,我就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望能与各位同仁商榷。

1 深挖教材,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的设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具体、形象的感性教育,但并不是全部停留在感性教学阶段,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阶段,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人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课第二框《数字小康》,其重点是通过数字的了解 提高学生对小康的理性认识。内容相对比较枯草和抽象,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而有些老师在教学中为了“化难为易”,干脆从前一框《触摸小康》中取一点,从后一框《还是很多人的梦想》挖一节凑成本框的教学,把本框的主题给丢了,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阶段,阻碍了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我在教学本课内容时,没有照课本按部就班的进行,而是将三个框题的内容糅合在一起,借助《触摸小康》中学生触手可及的感性图片及身边的变化(让学生自己说),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了小康水平,当学生情绪高涨时及时设疑:“小康”一词是怎么来的?它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我们今天的小康发展到了什么水平?这样让教学跌宕起伏,学生就会从感性的认识转入理性地去思考问题,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思想品德课的时政性比较强,教材中从2000年我国小康的达标情况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已经总体进入小康社会,但从2000年到现在,我们又经历10年的建设,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结合世博会的召开、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及我们经受金融危机的考验,对比:2000年我国人均GDP(800美元),2009年人均GDP突破了3000美元等让学生再次热血沸腾,激发民族自豪感。然后设疑: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今天的小康有什么特点,还存在哪些问题?(或你对我们今天的社会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以此拓展教学内容,可先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实际自由发言,然后老师展示相关图片,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数据:

(1)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是第3位,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却是104位

(2)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

(3)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

(4)2009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西部74.6%,东部83.5%

利用关于13亿的乘除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即我们今天的小康更多的是注重物质文明,但在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可持续发方面做得还不够。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培养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总体小康”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体现教学重点“数字小康”,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体现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2 制定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实施方案,让生活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实现“德性之知”的形成

在教学人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课中的《诚信是人之根本》时,为了帮助学生真正认同诚信,让诚信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认识上,我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我的诚信档案”,具体要求:第一、回忆自己曾经做过的诚信或不诚信的事,也可以写看到的、听到的发生在他人身上的诚信或不诚信的事;第二、从今天开始,跟踪自己的言行,记录下自己说过的、做过的诚信或不诚信的话和事;第三、根据前两点写反思和体会;第四、――(可自行设计其它内容);第五、学期结束后交作业。具体要求有以下几个目的:第一、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给学生一定的引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第二、给学生的思维留下想象的空间;第三、让学生学会反省,在反省中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习惯,实现由学生的“见闻之知”走向“德性之知”;第四、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在新课标中指出:传统的德育课程有偏重学科知识的倾向,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学到的多是不能直接与行为发生联系的“见闻之知”,“见闻之知”之所以难以影响人的行为,是因为这种“知”缺乏个体体验基础。“德性之知”来源于个体自身生活体验和以自身生活体验为基础的拓展学习,所形成是人的德性素质,是由人的情感体验、判断推理、实践意愿和态度所凝聚成的一种人格精神。有了它,学生便能够开始运用自己的价值意识,审视一度未曾察觉的生活情景,发觉它们的价值内涵,并为之感动;有了它,学生便开始形成内在的德性结构,而德性结构即使学生理解规范、实施行为的内在根据,也是他们表现思想品德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深刻动力。

3 抓住特定节日,针对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反思、实践中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我在教学人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中的《地球村的烦恼》,讲到文化冲突时,给学生提供了对比数据:(某校团委对中外有关节日的知晓率及态度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100名中学生的问 在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在现有的网络信息中,英文信息占95%,法文信息占3%,其他众多不同语系的信息只占2%,今天,西方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不断增大,唐老鸭、变形金刚、哈利・波特等西方文化符号在不断增加。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和形式,比如戏曲、中医、节日风俗、民间工艺、传统游戏等却被一些年轻人所忽视。以上情况是学生所熟知的,也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可是有学生当场否认自己对外国的节日不感兴趣,可也说不出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多少了解。我首先让学生端正认识态度,认识到文化具有多样性,人类越是走向全球化的今天,越需要重视全球各个成员之间的平等和互相尊重,包括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一个民族若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失去了心理认同的基础,就会面临消亡的危机。只有文化繁荣的民族,才会拥有生机勃勃的未来。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而绵延不绝,其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它能不断吸纳域外先进文明成果,吐故纳新。然后让学生以即将到来的节日:中国的重阳节、中秋节;外国的圣诞节为例子,分析外国节日对我们的青少年为何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我们的传统节日为何提不起青少年的兴趣?最后让学生课后查资料、相互讨论、通过分析,说说怎样提高传统节日在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弘扬传统文化?并让学生组织策划、宣传,让今年的节过得与往年不一样。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生成性和开放性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思想品德课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总之,要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再创造,还可对教材中不太适合的某些内容或活动进行替换,对教材中涉及的大部分内容可以以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特点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摆脱教材的束缚,以教材中的活动为基础,尽量创造性地设计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不同的学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参与学习活动,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感悟,才能更好地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10

一、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

我国农村长期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子女赡养是老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传统的养老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长期的两地分离使得外出子女无法为留守父母提供日常性的照料和关怀,家庭养老的基础受到了动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不仅如此,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留守老人还得照顾孙辈及忙碌耕作,过着贫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一)生活质量差,劳动强度大

据笔者对豫东陈村留守老人的调查,83%的留守老人没有积蓄,86%的留守老人仍需下地干农活。他们生活极其简朴,往往只求温饱而不求吃得好。虽然子女外出务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家庭经济生活,但大多数子女自身经济状况不佳,还要抚育子女,所以,给予父母的经济帮助十分有限。此外,很多子女挣钱的能力有限,没有能力给父母提供赡养费,以致许多留守老人不得不靠自身劳动来维持生活。原本中青年农民是农村种田的主劳力,但由于他们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的父母不忍心责任田荒芜,于是,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他们不得不重新拾起农具,成为务农主角。这样,外出务工的子女间接加重了留守老人的劳动强度,他们外出务工虽然挣了钱,但留守老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所以,留守老人普遍面临生活质量差、劳动强度大的困境。

(二)就医难、费用高

看病难、看病贵更是目前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在豫东的农村尤其如此。虽然实行了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但在豫东农村地区,医疗结构尚未完善,医疗水平、人员及设施的配备也极为有限。加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有乡镇卫生院仍以盈利为目的,门诊费用不能报销,而大多留守老人经济窘迫,一两百元的门诊费对于一些老人们来说已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因此“看不起病,吃不起药”是留守老人常有的现象。根据统计数据,留守老人生病的医疗费用主要靠自己承担的占76%,主要靠外出子女承担的占17%,主要靠未外出子女承担的占13%,主要靠其他家庭成员和村集体或政府承担的比例也很低。医疗费用的支出对于原本经济条件就比较糟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很多留守老人因为无钱看病,只能拖着,遭受病痛的折磨。据笔者调查,有些病人由于没有钱在正规的大医院看病,而只能选择在家让那些乡村医生治疗以延续生命。

(三)隔代教育增加了留守老人经济与精神负担

据统计,豫东陈村76%的留守老人需要照看孙辈。常年在外打工并能携带子女进行随身教育的打工者为数不多,造成许多农村孩子短期或长期失去了直接监护人,留守在家的爷爷奶奶不得不承担起对孙辈的教育重任,这样就形成了隔代教育,隔代教育给留守老人带来了极大的经济与精神负担。一般来说,外出务工子女应该在经济方面给老人一定的补偿,以利于老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据笔者调研,部分外出务工子女确实使他们父母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但绝大多数留守老人依然是通过自身劳动来获取生活来源,子女对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非常有限,很多外出子女给老人寄钱都是为了农业生产投入或者自己小孩生活和教育费用的支付,很少用于改善老人的生活水平,只有在老人患了重病时才给予支持。通常情况下,子女汇的钱并不是很及时,留守老人不得不把自己劳作、用于改善生活的钱补贴在孙辈身上,这无形中加重了老人的经济负担。对许多农村留守老人来说,最令他们头疼的是孙辈的教育问题。通常,农村留守老人的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又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加之受“隔代亲”这种传统风俗的影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往往都溺爱这些留守在家的孙辈。长此以往,很容易使他们养成唯我独尊的不良心理。同时,农村留守老人大多是文盲,对孩子的功课根本无力辅导,对他们的学习只能放之任之。这样又可能使孙辈们养成弃学、厌学、上网打游戏等不良嗜好。

(四)精神慰藉缺失,娱乐活动单调

传统文化中的“儿孙绕膝,其乐融融”的情结在农村老人观念中根深蒂固,子女的精神慰藉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然而,由于儿女长期在外务工,留守老人既要负担农业生产,又要照顾小孩,安享晚年的心愿难以实现,心里失落感较大。在外打工的儿女长时间不回家,对老人尤其是对于单亲家庭的留守老人来说,打击更大。加上外出子女平时很少与父母沟通,打电话回来更多的话题也是围绕在家的孩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留守老人亲情上的疏离和心灵上的煎熬。老年人失去了依靠和寄托,无法享受过去大家庭的天伦之乐,精神世界比较空虚,心理上孤独无助。另外,年轻有文化的人都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老人大多年迈力衰、精力有限,加上农活多、家务忙,很难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而且大多数农村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具有实际意义的老年组织,老人们空闲时间除了看电视、聊天、打牌外,就没有更好的消遣活动了。还有一些老人为了省电甚至连电视都不看,有些老年人家中电视都是由孙辈控制,所看的电视节目都是老人们不感兴趣的。

(五)家庭氛围缺失,生活无人照料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及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传统的大家庭逐渐小型化,家庭氛围逐渐消失,“儿孙绕膝”的现象也不再出现。子女不在身边,造成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家庭氛围缺失,生活无人照料。对农村留守老人来说,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灯泡坏了、电线断了等都成为难题。特别是当老人身体不好,需要子女陪同去医院看病时,子女不在,老人更是觉得失落、孤苦无靠。

(六)法治不健全,安全隐患时有发生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治安较为松懈,法治人员不作为情形较突出。加之留守老人对犯罪分子的警惕性不高,又年老体衰、行动不便,使一些不法之徒把罪恶的黑手伸向了他们。据笔者走访了解,这些不法之徒利用农村留守老人文化程度低、对外面的世界了解不多、心地善良等特点,对他们销售过期或假冒伪劣药物以骗取钱财。另外,犯罪分子还利用花言巧语,上门编故事,说老人在外打工的子女出了问题,急需用钱,并谎称自己是他们的朋友,来骗财骗物。所骗对象多是男主人或子女长年离家打工,仅有老人留守的农村家庭。更为严重的是,有些犯罪分子利用农村治安防范力量薄弱的特点,对农村留守老人进行明目张胆的抢劫。如在陈村多次发生不法之徒在夜间砍伐村民院子周围的树木,留守老人一旦报警,这些歹徒就直接对他们进行人身威胁。更有甚者,有些歹徒竟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地把老人饲养的羊给抱走。

二、留守老人问题出现的原因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数量已达1亿多人,留守老人现象已经相当普遍。有关留守老人的报道频频见于报端,作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留守老人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留守老人的大量涌现,必然伴随出现上文所谈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的老龄化加剧

目前我国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多,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到1.7亿,其中70%以上的老龄人分布在农村,农村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可以说,留守老人是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

(二)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以提高生活水平,这是留守老人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全国农民进城务工人口已超过1.58亿,并以每年600万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亿人口。农村留守老人的存在,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付出的成本代价,是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出现的社会问题。

(三)老年人与子女之间存在代沟

代沟是造成老年人与子女分开生活的又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消费理念等差距越来越大。随着“代沟”加深,子女要求有独立的生活空间,而老年人大多具有深厚的恋土情结,不愿意离开家乡随子女进城生活。老人认为与子女分开居住可以避免因家庭矛盾引起的争吵,而年轻子女因工作繁忙,经济条件有限,对留守在家的老人关照也必然有限[2]。

三、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策略

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着经济供养条件差、收入来源结构单一、精神慰藉方式短缺、生命质量保障力度薄弱等问题。为了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12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城乡老年人都老有所养,幸福安度晚年”[1]。

(一)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

长期以来,“养儿防老”是我国农村地区主要的养老模式,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及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为了保证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实施,各级党委政府应做好“凤还巢”的工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引导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外出务工、求学人员回乡创业,不仅有利于农村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更主要的是让留守老人过上真正幸福的晚年生活。毕竟家庭养老在情感、心理上是其他任何养老方式都无法替代的,家庭养老仍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在农村建立完善集中赡养制度,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适当增加农村养老院的数量,促进家庭养老社会化,将因子女外出打工、求学、定居而无依无靠的留守老人吸纳进去,实行“补位”养老服务,真正解决留守老人无人管理、无人赡养的问题[2]。随着老年人人数逐年增多,特别是高龄、失能、独居老人逐渐增多,除了要紧紧依靠家庭和社区养老外,还必须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社区养老服务不能全靠政府投入,应实行社会化。其中,政府投入部分资金,主要用于示范性老年服务项目的建设,同时要通过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兴办老年设施,多渠道吸收社会资金投入。中国红十字会曲阜医院院长姜健建议把专业人员服务和志愿者活动结合起来,尝试建立时间储蓄制度,鼓励低龄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护理照料,为自己未来的护理需求进行时间储蓄。他认为,政府对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和社区托老机构的建设应作出明确规定,新建社区或规划城镇公共设施时,需按一定比例建设托老机构和老年人活动基础设施。同时,他还认为,为应对国家资金不足,应鼓励民间资本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吸收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已经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战略选择[1]。对于农村留守老人这个特殊群体,有识之士建议要加大社会各界对其关爱的力度。在进一步采取帮扶等措施帮助农村留守老人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更应组织各种社会关爱行动,让老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更多的抚慰。首先,注意推进入户抚慰活动。基层党政组织应担当起抚慰的首要任务,汇集农村多方力量组建节假日上门抚慰服务队伍。每逢春节、五一、国庆、中秋、重阳节等节日,通过开展慰问活动,使老人们感受到“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其次,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社会各界志愿者利用周末和空闲时间,经常到农村留守老人家中探望,陪老人们聊天,帮老人们洗衣等,让老人们充分感受到“空巢不空心”的温暖。第三,逐步实施电信问候活动。邮政、通讯等行业,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和部门优势,定期对农村留守老人进行精神问候,使老人们感受到社会关爱[3]。

(二)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就要不断提高农村老人的就医保障。要不断加大财政及各地方财政补贴比例,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推进新农合医疗制度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1]。一是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财政补助水平,对老年人治病产生的门诊、医药费按一定比例报销。二是要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把城市富余、闲置的医疗卫生资源向乡村转移,支持农村卫生室建设。同时要改革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推行乡村卫生机构管理一体化,向老年人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三是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定向免费培养培训农村卫生人才,妥善解决乡村医生贴,要侧重于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型人才,或招聘一些医术较为高明、医德较为高尚的医生到农村医院工作,以提高农村医院的医疗水平。

(三)增强敬老养老意识

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孝敬老人一直受人尊崇;老人们也都希望子女赡养他们,希望从和谐、温暖的家庭中获得物质和心理上的满足。而在广袤的中国农村,要想建立起惠及每个农村老人的养老保险,有相当大的难度,家庭养老的作用依然不可小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子女仍是抚养留守老人的主力军。然而近年来,敬老养老的意识有不断淡化的趋势。除了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直接相关外,还与一些子女的孝道意识薄弱有关。所以,政府、社会要大力宣传孝道观,强化子女的敬老养老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开展评选敬老养老好儿女、好媳妇、模范家庭等活动,大力宣传尊老、敬老、助老的法律法规和先进事迹,使人们认识到尊老、敬老、助老是宪法规定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从道义和制度上使老人心情舒畅,颐养天年。为此,子女应该时时保持与父母的联系,大事与老人商量,尊重老人的意见;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让老人无后顾之忧。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关爱,需要儿女们的精神赡养与物质赡养并重。所谓精神赡养,就是在外的儿女们要多和老年父母进行精神上的交流沟通和安抚慰藉。要关心父母,经常回家看望,听听他们的心声。远隔千山万水不能经常回家的,也要经常写信、打电话,嘘寒问暖,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我们需要构建的是永久亲情的和谐,这其实也是一种美德。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传承“尊老爱幼”的民族传统,让更多的人来关爱农村的留守老人,让普天下的家庭都和谐相处,无疑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