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3: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篇1

【考点一】小学教学评价的类型

【考点归纳】

“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答案:A

【考点归纳】

【考点二】教学评价的方法

【考点模拟题】

成长记录档案袋属于( )评价。

A.差异性

B.发展性

C.社会性

D.自我

答案:B

【考点归纳】

【考点三】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类型

【考点模拟题】

教学反思的类型不包括( )。

A.纵向反思

B.横向反思

C.系统反思

D.集体反思

篇2

关键词:电力拖动控制线路 技能训练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45-01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该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到电力拖动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基础,能够为学生打好良好的基础。在该课程的学习中,主要包括电力拖动理论学习和维修电工的专业技能训练。但是《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涉及的学科多,理论性较强,而且对实践性的要求很强。在相对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基础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相互分离的,学生对于理论和实践的掌握不能同步,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对理论产生较深的理解,对实践也达不到完全掌握的目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好《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这门课程,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探讨。

1 课程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

1.1 课程教学要求

作为职业学校的核心课程之一,《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且实用性很强。通过《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要掌握到电气系统和典型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和原理,了解到动力系统的分析、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的实践能力。在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的循环过程中提高理论技能和实践技能,为往后的工作和电工资格证书打好基础和准备[1]。

1.2 教学方法的选择

传统的课堂上,是以老师教学为中心,灌输给学生相关的只是和理论。但是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这门课程当中,因为该课程理论性、实操性强,所以只是讲解线路等理论使学生的接收程度比较差。因此笔者采用新课程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系统。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把理论和技能训练同时进行,达到以理论带动技能训练,在技能训练中理解消化理论的目的。在针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学的过程当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务必让学生掌握到课程所规定的的学习任务和基本操作技能。对于课程中不同的知识点,应该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实施

2.1 理论与实验结合,掌握线路原理图

线路原理图是整个课程的基础,也是做好电工的基础准备,在课程教学的初期,必须让学生尽快的掌握线路图的基本原理[2]。在对线路图的学习当中,进行通电演示实验让学生进行电路中的动手顺序,并且要求学生用电路图的形式记录下来观察到的结果。在通电演示实验中,教师对电器元件的功能和关键进行仔细的讲解,使学生在动手描绘的过程中理解电器元件和熟悉电路图。

在进行线路原理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实物示范和技能训练的方法。基本技能训练包括电气接线图的规范化学习。在进行电气界限区的理论学习之后,及时给学生安排合理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了解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对所学的理论进行回顾总结。通过技能训练来讲解电路图原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整个电路图的理论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到电气接线图的诀窍,掌握到线路的画法、了解基础元器件的基本功能和维修原理,为整个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教授难点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单一的,也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对课程进行重点和难点的教育中,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进行教学,以促进教学效果。

2.2.1 示范教学法

示范教学是教师利用实物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是相对直观的教学方式[3]。在对学生的教学中,采用正确的操作进行示范演示,让学生看到操作步骤、记下操作要点和听到操作要求。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务求让学生掌握到操作的要领,让学生在观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方法和技巧的学习,掌握到本课程的难点。比如电路配线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过程讲解导线与电气连接的要求和配线的标准,使学生掌握到配线的基本技巧,在操作中达到配线的要求。

2.2.2 多媒体教学

在对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除了示范教学法之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所学理论的用途。通过讲解实用性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重点难点的学习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比如在进行低压电器的教学中,由于低压电器的品种繁多,所以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一个一个电器的教学学习,逐步掌握到课程要求的低压电器的要点学习。

2.2.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能够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而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主要有尝试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两种形式。

尝试教学法是以“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为主,能够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以此展开理论的教学。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尝试教学法对于电路理论和实践性学习都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小组讨论法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能够主动自觉的进行重难点的学习,并且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弥补自我的不足。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培养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主动思考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使学生乐学好学,积极的汲取知识,这样课程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有效的完成。

2.3 正确的评价方式认知学生

考核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评估,也是教师对班级教学情况的反馈。但是仅仅采用考核作为对学生的评价相对单一,而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正确的认知。对学生进行评价,需要对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基本技能掌握情况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3 结语

总之,《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这门课程的教学需要掌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理论和实验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知识点和基本技能操作。除了掌握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之外,还需要采用正确的评价方式进行教学反馈,从而为教学方式的优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蓝瑜.浅谈目标教学法[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1.

篇3

关键词:信息能力;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242-02

信息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学习、就业、生活的一项基本应用能力,特别是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能熟练掌握、驾驭相关信息的能力更显得十分重要。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实践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教学环节。信息时代,在会计电算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财经人员应具备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会使用财务软件,等等信息能力。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是财经类大学生熟练掌握会计软件的重要途径和渠道。高等职业学校在实践教学中合理规划和制定会计电算化教学环节,就能提高学生掌握信息能力的学习效果和实践兴趣。

基于上述观点,笔者结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教学经验,提出通过会计信息采集与规划训练、会计信息录入训练、会计信息查询训练、会计信息分析训练、软件综合运用训练等方式,实现在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融入信息能力训练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提高学生信息驾驭能力的目的。

一、信息采集与规划

在实践教学的初期,实践教学中,首先要训练财务软件的安装与计算机操作环境规划,分别尝试采用不同品牌的财务软件进行安装与调试,在不同版本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下进行安装,设置数据库环境安装,等等。其次,对于财务软件相关权限要按照会计准则进行相应的设置,确定各角色的操作权限和功能,使得学生了解角色、权限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第三,将手工状态下财务处理的流程与财务软件中相应的模块进行有效对比分析,进一步认识会计电算化运转过程中会计信息采集与会计信息规划的全流程。例如,在会计电算化流程中,软件如何将录入的信息按照权限进行相应的分工,使得不同权限控制的会计信息内容有所不同,并将学生进行分组轮换着模拟会计有关权限岗位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加深相应岗位通过权限进行信息控制的实际认识和感受。

二、会计信息录入训练

在学生已经熟悉有关会计信息采集和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创建核算单位并建立帐套,进行财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完成有关会计科目设置、往来单位设置、人力资源设置、进销存等实际操作,然后将模拟单位的有关会计单据信息录入财务软件,通过生成相应凭证、转换不同的会计角色进行会计核算。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着重训练学生的会计信息录入能力外,还要提高学生对于会计科目的级次、会计科目代码的长度、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核算单位的财务机构设置、商品原材料的采购、商品生产销售以及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库存管理等相关环节原始信息的分析、归纳、判断的会计信息预处理能力。同时还要分角色的录入原始单据,生成虚拟单位的相应凭证、账簿、报表等有关汇总数据,以达到训练学生对于财务软件初始化环节、流通运转环节、生成账册帐表环节等过程的控制能力。例如: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开展采购、生产、加工、入库、出库、结算等流程的单据引用和录入,还可以虚拟设定相应的过程错误,使得学生感受到软件对于信息错误的判断和复核等。

三、会计信息查询训练

在学生熟悉各类会计信息的采集、录入后,还需训练如何利用已有的会计信息进行查询、分类、汇总,并加以利用。获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企业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而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决定着企业的有效运行是否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经济社会中的各类企业在运行中多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如资产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社会交易费用高昂、企业筹资困难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训练学生利用财务软件的查询、分类、汇总的有关功能获取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例如:核算单位在接到销售订单后,学生所模拟的角色进行产成品库存、资金状况、原材料库存、生产状况等各种关联查询,根据查询结果组织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及加工,以满足现有销售订单的需求,并实现基于财务软件各流通环节的劳动力、资金、材料等各项资源的最优配置。

四、会计信息分析训练

学生在进行会计信息采集、录入、查询汇总等基本训练后,已逐步掌握了核算单位会计信息的流向和变化。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决定投资方向的依据,无论是外部投资者、债权人,还是股东,都拥有一定的会计信息,了解已投资或计划投资核算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能较好地帮助他们进行合理决策。会计信息可以评估公司资金运动轨迹,预测现金的流动方向。会计信息的分析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策划和评估公司未来的经济业务活动,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最终依据。还可根据这些会计信息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相应做出有效决策,采取补救措施,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所以,通过分析会计信息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并通过会计信息分析训练,逐渐掌握了这种分析能力,能较全面地通晓行业运转规律和模式。例如:通过年度财务报表,了解到模拟核算单位生产成本较高,经查找相关数据,系原材料采购不合理。通过建议调整采购渠道或供货方式等,合理降低生产成本,开源节流,提高利润,还可建议调整之后在保持利润不变的前提下降低产品销售价格,增加销售量以期实现市场占有率和行业竞争力的水平。

五、软件综合运用训练

学生在熟悉财务软件的系列操作和运行之后,要进行会计信息数据的导出(备份)与导入(恢复)训练,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学会防范计算机病毒和木马,还要加强不同财务软件的操作实训,了解市场上常用财务软件的异同。通过实训,增强学生对于不同财务软件的适应能力,了解不同财务软件针对的核算单位类型,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扩大就业范围。同时在财务软件使用中,专门安排一些容易出现的预设的人为错误,使得学生能找到解决这些人为疏忽所导致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同时,还要继续加强计算机和软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训练,通过模拟设置一些财务软件使用过程中常见计算机软硬件故障,教会学生如何排除这些故障,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驾驭能力。

六、结语

为了达到更好的学生实践教学效果,在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开课前,要求学生应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基本的会计信息分类,了解基本的会计业务流程。同时,学生还应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力。本文所提到的实训课程应开设在大学二年级,在学生已初步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会计基础类课程和相关的会计专业课程之后。

通过上述流程的信息能力训练,能较好地提升学生的会计电算化能力。通过实践教学,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兴趣浓厚,掌握信息能力的效果较好。同时,通过回访毕业生,上述基于会计电算化的信息能力训练对于学生就业有较大帮助,能使之较快进入职业角色,获得用人单位的较好评价。特别是通过这种训练使得学生有了财务管理的基本思维,自主创业过程中对于中小型企业的运转规律和经营策略等管理策略也有了较大帮助。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重在职业能力和技术能力的训练,在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中融入信息管理的能力训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专业视野,强化了信息社会信息驾驭能力的重要性,使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立桢,赵欢乐.信息检索与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篇4

【关键词】需求程度;理论联系实际;一体化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劳动出版社)涵盖了多门学科,譬如《电机原理与变压器》、《电工仪表与电气测量》、《电子技术基础》等,不但包含的知识量大,而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对于此门课程的掌握程度间接地决定了将来毕业时所具备的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由此可见,怎样高质量的完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这门课程的讲授,是值得专业教师长期探讨研究的问题。

一、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分析

传统教学即纯理论的学习,其缺陷主要为:第一,学生只能听着理论然后死记硬背,凭空想象一些所述场景,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在现实环境下操作时无从下手,沦为纸上谈兵;第二,教授内容要么滞后于现实技术,要么理论内容还并没有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就会造成学生理解方面的偏差,无法及时准确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从实践中充分理解理论知识;第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段进行,会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无法去期待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很好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第四,纯理论的学习必然会有其枯燥性,枯燥性会打击学生的进取心理并且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等。

二、对“一体化”教学的分析

1.“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意义

“一体化”教学即打破传统的理论实践分段教学,创新性的将两者合一,让学生能够及时学以致用,能够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理论的重要性和生动形象的理解其内涵。“一体化”教学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而且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

2.“一体化”教学方法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一体化教学可以让学生首先在理论上掌握线路的工作原理,同时认清线路上常用低压电器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安装、检测与维修方法。让学生动手利用一些工具仪器去测量相关物理量,同时也能够掌握工具仪器的使用方法。另外可以方便学生将线路图与实际电路联系起来,形成更加生动的理解。最终达到结合生产实际综合分析各种电气控制线路。

3.“一体化”教学方法的优势所在

第一,能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能够培养出动手能力更加强的专业学生。第二,节约教师资源,节约课程时间,加深学生印象;第三,有利于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第四,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也能够更容易的因材施教,这对学校和学生来说是双赢的结果。第五,“一体化”教学也方便了学校的教学管理。避免出现如传统教学一样,教授理论和实践的两个老师进度不一,严重影响上课效果的现象。

三、“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践需要重视将基础技能和社会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学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际车间参观等,让学生用眼观察实际的电路,并且亲自进行线路的拆卸,独立进行重新组装,这是相当有难度的训练,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够顺利的完成,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需要鼓励学生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文章以CA6140车床的实训为例进行阐述,教师通过实训向学生讲述主电路,控制电路的分析内容,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明确其工作的简单原理,CA6140车床要求按下启动按钮SB2能够实现运行和自锁,直到按下停止按钮SB1才会停机,而刀架移动电动机由SB3进行控制,在完成参观和讲解后,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出主轴电动机或者刀架移动电路等的控制线路图等,进一步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单个控制电路的组装,从而构成整个CA6140车床的电气控制电路图。

通过上述实训,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具体化,同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并且通过机床的工作电路等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做好学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的良好对接,为毕业后更好的适应岗位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之,“一体化”教学方法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很多优势所在,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去自主学习,并且勇于实践,这样才能提高毕业生的质量,这样才是对学生的负责表现。另外,“一体化”教学方法要求校方加大硬件方面的投资和引进高水平教师,才能够让此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一体化”教学方法也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不断地去改善,充实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许艳妮.电力拖动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讨[J].职业,2011(13)

[2]张梅.《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改探新[J].山东工业技术,2013(11)

篇5

关键词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53-02

1 前言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朝着智能化、光学化、网络化、微型化与集成化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懂技术并能操作先进设备的专业人才受到各企业的青睐。我国的高职专科层次的教学以三年制为主,在教学中存在专业定位不准确、教学手段单一、理论和实际脱节等问题。

把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职业基础能力专业通用能力岗位方向能力”的“能力递进”策略优化课程,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能力培养的不同阶段体验企业真实生产任务,强化生产性实习与顶岗实习,推行“双证书”制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2 与产业对接,构建“能力递进、项目教学、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邵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求,专业教学团队对三一湖汽、邵纺机、山立水电等邵阳市装备制造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及职业岗位能力调研,明确了本专业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将学生职业能力分为递进的职业基础能力、专业通用能力、岗位方向能力三个层次,参照岗位职业标准,制订了课程标准,创设企业情境,实施教学情境与生产环境对接,实行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先后组建了“邵纺机班”“三一班”“德昌电机班”“山立水电班”“美的制冷班”等10个订单班,推行订单式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构建了“能力递进、项目教学、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校企合作联盟,校企共同夯实“理实一体化课堂,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顶岗实习”的相互融合人才培养平台,优化“能力递进、项目教学、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实现培养方案共订,双师队伍共培,实训基地共建,教学资源共享,培养过程共管,校企文化共融。

3 对接行业需求,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的决策下,实行校企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对三一湖汽、邵纺机、神风动力等企业岗位及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毕业生就业后岗位渐进提升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按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开发,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能满足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和人才可持续发展要求。

4 推行工学交替,实施项目教学

在递进式能力培养过程中,推行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从大二开始,首先到企业参观实习,感受真实的生产情境,了解工作岗位培训,返回学校学习;再以真实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装备制造行业的专业通用技能;再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熟悉企业生产管理,体验职业环境和岗位职责,了解和认识企业文化;然后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专业基础选择固定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

在教学组织上,参照企业典型任务创设学习情境,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通过任务引入、项目展开、项目指导、项目评价、项目拓展等方式实施项目教学。

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利用校内外真实或仿真的生产实习环境,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教、学、做”一体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专任教师与现场专家有机衔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推进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技术、虚拟信息技术,通过职教新干线和网络平台,将企业真实生产情境、产品加工过程等直观为教学服务,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增强各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订单班教学根据企业岗位需要,增设针对性强的课程,如邵纺机班开设纺织机械原理等相关课程,三一班开设搅拌车工作原理方面相关课程。订单合作企业全程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企业岗位有效对接。

5 取得效果

通过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果显著增强:在以前的教学中经常出现不预习、不听课、不写作业、不复习的现象;现在,教学以项目为驱动,让学生在完成每个项目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相关知识,使学习效果显著增强。教学改革以来,学校机电类专业学生的获证率显著提高,如2011年维修电工中级获证率为92%,高级工获证率为88%;2012年中级工获证率为99%,高级工获证率为91%。2009年湖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举办的湖南省天煌杯电气控制技术技能竞赛中,王涛在单片机快速开发项目中获第五名;2011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中,艾鹏飞、张桃、刘建武获得二等奖。

通过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能力递进、项目教学、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进一步推动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业对接,推行工学交替,实施项目教学,全面提高培养人才质量,可为同类院校同类专业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卢艳.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4):33-34.

[2]汪炎珍.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院报,2006(1):267-268.

篇6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数学教学;教学策略;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对于数学在解题、分析题目与知识点等方面能力的总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只有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点,自主分析探究各种类型的习题,故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对知识点的讲解以及学生考试的分数,导致在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较为呆板,学生在学习中对数学的思维能力被传统思维所束缚,导致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机器.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在职校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策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注重知识点内在的联系

在职业技术学校中,学生相当于是进入了大学,学生所学习的数学也分为大学文科数学与高等数学两种.这两种数学教学虽然难度上有区别,但是教学方法却一样,其中的知识点也有着一些共性,其中一点便是“教材中的知识点必然与学生高中所学习的知识点有着联系,各知识点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内在联系”.根据这一共性,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合理运用教学策略教导学生寻找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以及让学生学会从已知知识推导未知知识.教师可以在教知识点时先创设一个教学情境,通过让学生复习已知的知识点,然后再引导出未知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已知与未知知识之间的联系.当然教师也可以在每讲一个新知识时,便提点以前学生所学过的知识点,既帮助学生为其建立联系,也帮助学生复习了以前的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导数学“映射的概念”时,便可以在讲解完映射的概念后,便对学生提出问题“请同学回忆以前的知识点,列举出一些映射的例子”,在思考过后便会有部分学生提出“y=7x+8”等函数.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映射这一概念,而且帮助学生寻找到了映射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二、讲解题目注重分析过程

在职业技术学校中,教师在学校的时间微乎及微,学生基本上只能在课堂上看到教师,故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学生只能结合教材或者通过查找资料自主探究题目.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讲解题目时并不是把题目过程罗列给学生便可,而是要让学生掌握分析题目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题意.教师在教学中讲解题目时,可以先给予一些时间让学生自主分析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然后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如,逆推法、假设法、类比法等等.例如,教师在讲解“函数的极限”这一节的例题“求函数f(x)=x2+a(x<0,a>1)的极限”,这是函数的极限这一节中最常见的题目,故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让学生明白此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便可,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解题思路.由于此题中x<0,但是在函数中x2为偶函数,故当x无限趋近于0时,f(x)的值无限趋近于a,当x无限趋近于负无穷大时,函数f(x)无限趋近于无穷大.解此类题型的主要诀窍便是先确定定义域,然后在通过定义域的范围以及x与f(x)之间的关系推导其极限值.

三、合理运用类比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类比思维的运用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类比思维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在解题中触类旁通,通过理解一种题型从而理解其他相似的题型.特别是在职校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时间少,学生主要学习还是需要依靠自身,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点时便需要运用到类比思维,通过类比思维去学习知识点.在遇到难题时也可以通过类比思维去探究问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探究问题.故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这对于职校学生的学习是极为重要的,类比思维是学生自主学习时的一大利器.例如,学生在学习知识点“函数的极限”时,便可以通过类比高中的知识点“数列的极限”,从而推算出在题目中求函数极限的方法.通过类比思维,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导学生寻找各大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也可以通过在讲解题目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分析题目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同时也可以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对类比思维的运用能力,通过让学生合理运用类比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职业技术学校中,教师的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学会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策略,一定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参考文献】

[1]王晓哲.浅谈技校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J].中文信息,2013(10):54.

篇7

一、运用案例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在传统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让学生预习课本—讲解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在这样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独立思考,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还会遇到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运用案例,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在运用案例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意,创设情境所用的案例要与教学内容相关,并且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例如,对于高中生,教师可运用一些“掩耳盗铃”的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还可以尽量增加案例的感彩,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情感教学环节,这可以使得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讲解知识点“信守合同与违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个故事情境:小明在三年前和小李签订了一个合同,合同的内容是小明在三年之内还给小李3万块钱,否则小李将以三分的利息算钱。但是小明在三年之后畏罪潜逃,遇到这样的情况,小李应该怎么办呢?教师通过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运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高中政治知识多是抽象的理论知识点,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很难理解,更难以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因此,通过案例教学,教师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理解并运用知识。教师在运用案例讲解知识点时,需要选取与所教知识点有关的案例,并且需根据学生心理特征,联系学生生活选取适合学生的案例,使学生能快速融入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防患于未然”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设计一个“三好学生原本成绩优良,但在与一些社会不良人士接触后,渐渐学会了吸烟、酗酒、打架,成绩也一落千丈”这样的案例,提醒学生在生活中需防患于未然,杜绝与社会上不良青少年的来往,避免误入歧途。教师运用案例能让学生理解防患于未然这一知识点。

三、运用案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合理运用案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在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堂中所讲授的知识点分析案例,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点,解决生活问题,使得教学生活化。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可以培养自身的法律意识,增加道德素养。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布置如下作业:每人每星期关注一个时事政治,选择一件事情,并对其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可以查阅资料。通过布置这样的一个作业,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并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同时拓宽知识面,增强社会责任感。

篇8

关键词: 高三生物 复习教学 教学有效性

引言

新课程改革下,生物学科的高考复习日益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知识运用能力、分析与推理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查。考查内容的改革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改革,同时使高三学生必须明白生物高考的价值所在[1]。下面对新课标下高三生物复习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一、利用比较异同法进行有效性复习教学

高三生物复习资料中,虽汇集了整个高中所学的知识点,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极为繁乱和复杂,因此教师可通过比较异同的方法进行复习教学,如此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而且可以扩展学生复习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复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例如,在复习“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这一节内容时,教师不仅可通过向学生演示两种细胞的结构、形态和功能,制作区分两种细胞的表格,让学生一目了然两种细胞的区别;而且可根据所学知识,在两种细胞比较结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两种细胞在DNA复制、细胞分裂与转录等方面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探讨。通过比较异同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进行正确的区分,而且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概念过程中混淆两种细胞的含义,充分培养学生求异、求同思维,促使学生快速且牢固地掌握核心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二、以培养学生叙述能力的方式进行有效复习教学

在新时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不应再墨守成规,而是应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和更新,从而使课堂学习变得高效和优质。因此,在高三生物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局限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进行复习教学,而是应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协助学生在熟知课文知识和把握知识整体性的基础上,掌握识记技巧。

例如,在复习“DNA使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在不阅读课文和任何相关资料的情况下,要求学生用默写的形式将病毒浸染过程完整地书写出来,或是用图解形式表达出来;之后教师进行批阅,对该知识点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对掌握较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并进行相应指导;最后让学生将自己对病毒浸染过程的理解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此时学生会迅速发现自己对知识点的错误理解,从而更深刻地掌握该知识点。通过培养学生对知识点叙述的能力,不仅可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复习上的错误,还可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从而达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三、设置连环问题进行有效性复习教学

心理教育学家发现,问题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求知欲[2]。因此,无论在任何学科中是新课学习还是考试复习,均可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高三生物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巧妙设置一连串与复习内容相关的连环问题,进行复习教学,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

例如,在复习“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这一节内容时,也许许多同学已经将课文内容忘得所剩无几,此时教师可紧密结合课文相关知识点,提出一系列问题重新燃起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深入课文中进行探究和发现。如,教师可提问:所有的动物和植物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吗?是不是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都具有线粒体?反过来含有线粒体的细胞也都能进行有氧呼吸吗?植物界中所有的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吗?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吗?通过层层深入的连环问题,不仅可使学生重新对生物学产生兴趣,而且可帮助学生系统、全面掌握知识点,可举一反三,辨别易混、易错的概念。

四、重组基础知识体系进行复习教学

根据往年的生物高考试题,无论试题形式如何编制,其考查的主要内容多为基础知识、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等。因此,高三生物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如基础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等;还应抓住复习的核心内容,注重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并对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类、总结与结合等,建立起一套完整、系统的知识点网络体系。该网络体系是指教师在深入探讨教案材料、结合学生实际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打破以往传统的复习教学框架,将知识点进行重新组合变成新的复习框架,以激发学生重新学习和复习的热情和信心,不仅为学生展开复习活动铺垫好道路,还有利于学生对学科内各个知识点进行迁移与综合复习。

例如,在复习“细胞分裂”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材第一章和第三章中的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细胞分裂进行整合、重组,从而形成一套新的知识点网路体系,利用板块的形式将重点、难点一一列出,然后进行依次突破,使学生可以综合、系统地掌握知识点内容。通过重组基础知识体系进行复习教学,不仅可以避免由于知识点的重复而进行的重复复习对学生造成的厌烦、乏味等不良学习情绪,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为学生节约更多的时间复习其他知识点,从而整体提高学生复习水平。

结语

高考复习是高三学生对三年来所学知识进行的一次高度总结,也是为高考铺垫的最后一块敲门砖,对高三学生来说高考复习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生高考结果的好坏,甚至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3]。因此,高中教师应重点做好高三学生的复习教学工作。高三生物学科占高考分数的比例虽不多,但每一科目的复习教学都应给予足够重视,才可为学生的高考提供更多保障。新课标下,教师应不断深入探讨高三生物复习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从而提出更多有效的复习教学策略[4]。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比较异同法、以培养学生叙述能力的方式、设置连环问题、重组基础知识体系等手段和模式进行复习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生物复习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登英.提高高三生物复习课有效性的几点做法[J].考试周刊,2015(14):136.

[2]曾鹄淼.浅谈如何提高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有效性[J].读与写杂志,2014(04):163-259.

篇9

摘要:本文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对象,探讨了大学编程语言课的实例教学方法,进行了C++程序实例设计,并提出构建一个基于Web的程序实例自学系统,弥补了课堂教学实例数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在系统中提供了自适应实例学习控制策略作为学生实例学习的指导。

关键词:实例教学;实例设计;自适应;实例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在编程语言课的教学中,程序实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好的实例设计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大量实例的累积可以达到量变到质变的作用,使学生从看懂到领悟。在教学过程中,实例的选择和对学生实例学习的指导都将对编程语言课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本文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探讨了实例教学方法。首先确定基于实例教学的总的思想和方法,然后重点探讨实例的设计和一个基于Web的自适应实例自学系统。

2基于实例的教学

C++课程基于实例的教学从两方面入手。其一为教学中恰当的实例选择运用;其二为课余时大量的实例提供与自学指导。具体包括:

(1) 实例运用上注意实例的连贯性,若知识点相关,则采用同一系列实例进行扩展,即题目内容相近,但针对不同知识点做局部改变扩展,使能快速理解实例,并专注于教学点。

(2) 适当采用实例的归纳、对比、类比等方法。如穷举法,通过多种实例类比,说明什么问题可以用穷举法解决;又如面向对象程序架构与程序设计思想,通过对同一问题进行结构化设计和面向对象设计的对比。

(3) 伴随教学进度分解一个复杂的综合实例,逐步讲解程序设计方法思想。采用问题引导的方法,由综合实例的某个步骤提出问题,引出新知识点,改进程序,层次推进至最终完成问题。

(4) 每讲完一次课程后,为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语法知识点和程序设计思想。提示下堂课将会涉及的前序知识点,以及与下堂课有直接关系的前序实例,并提出预备问题。布置与课堂实例的算法相似的程序作业,学生能通过知识的直接迁移来完成作业。

(5) 要求学生在课余根据相应知识点通过实例自学系统学习并练习相应实例来达到进一步的练习和提高,系统会根据学生在实例库中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控制指导。

3C++程序实例设计

程序实例的设计是实例教学的重点,通过对领域知识点的分析总结,有针对性的进行实例设计。同时实例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有意识的设计了有联系的各种实例组,形成系统的全面的实例库。

3.1领域知识点总结

对于“C++程序设计”课程,领域知识点涉及两个方面,其一为C++语法理解与应用,其二为如何应用程序设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从语法角度开始,每个语法考察点都是一个领域知识点。如:各种基本数据类型的长度、文字常量表示、符号常量表示、变量定义和类型转换等。

从程序设计角度讲,程序设计相关理论方法技巧都是一个领域知识点。程序设计思想涉及递归、迭代、穷举和分治等。程序设计方法与技巧包括数据设计、算法设计和程序架构设计。数据设计包括简单数据设计、数组数据结构应用和结构体应用等;算法设计包括分支算法、循环算法、循环嵌套和循环与条件语句的嵌套等多种程序设计技巧;程序架构设计包括函数设计和程序架构组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包括类的抽取与设计(属性设计、方法设计、构造方法设计、访问控制设计)、应用类属性与类方法解决问题,应用类的聚合解决相应问题和应用类间的消息连接解决相应问题等。

3.2基于领域知识点的实例设计

将C++程序实例分为三个层次:

(1) 纯语法实例:用于演示基本语法,可以没有实际含义;

(2) 算法实例:有一定实际意义的算法思想实例,用于演示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技巧;

(3) 综合实例:需要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设计实例,重点演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程序架构。

纯语法实例设计中,为每个语法知识点都设计若干相应的语法实例程序,一个实例会涉及多个语法知识点,但会有重点演示的语法知识点。将设计好的程序进行题目设计,通过总结学生作业、考试中的问题,找出相应语法容易出错的形式,设计了相应的问题形式,如读程序写结果,程序填空,错误辨析等。

算法实例一般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针对每个程序设计方法知识点设计算法实例。每个实例涉及一个或多个重点演示的设计知识点。如鸡兔同笼问题,水仙花数问题应用的是双重循环技巧,也是穷举设计思想。

综合实例都是有一定意义的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如我们设计的学生成绩分析系统,模拟停车场辅助系统,模拟选课系统等。综合实例只给出问题描述,而不是具体要求设计哪些类,哪些函数,锻炼学生对复杂问题的整体分析设计能力。每个实例都尽量将多个知识点应用进来。如学生成绩分析系统涉及类、对象、类的组合、模板、排序算法、文件操作和运算符重载等。模拟停车场系统也涉及类对象、继承、多态、类的组合、数组和搜索算法等。并且将每个综合实例分解为若干阶段,多个子问题,随着教学进度不断扩展引入新问题,通过不断修改程序来解决新的问题。

3.3实例的组织

在实例设计中,每个知识点都设计若干个实例。除了针对知识点外,还根据知识点之间的相关关系,递进关系,有意识的设计有各种联系的实例,创建多种形式的实例组。如:类比实例组(题目不同,算法相同);对比实例组(题目相同,算法不同);扩展实例组(基于知识点的递进关系,不断扩展的系列实例)等。

4基于Web的自适应实例自学系统

课余时大量的实例提供与自学指导是实例教学设计的一个重点。如何能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探讨了一个基于Web的实例自学系统,根据目标知识点,教学进度,实例的难易程度,实例之间的关联,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选择实例,指导学生对实例的学习。

实例学习的指导策略为:由语法到算法,由易到难;根据学习情况优先选择扩展实例,若当前实例不理解则选择类比实例,若还不理解选择前序知识点实例,若实例理解选择知识点的其他实例,适当选择对比实例,达到一定程度增加难度;追踪一个综合实例。保证选择的任何实例都不含未学习的知识点。

4.1创建程序实例库

实例库不是实例的简单集合,为了与教学顺序和教学目标配合,并且在学生进行实例学时时提供相应的控制,需要设计实例库的组织形式。

首先保存设计好的所有实例。三种程序实例需要处理的内容不同,故分别构建语法实例表(实例编号,题目描述,题目内容,问题讲解,难度等级)、算法实例表(实例编号,题目描述,分析,程序,讲解,难度等级)、综合实例表(实例编号,题目描述,实例分解步骤)以及综合实例步骤表(实例编号,步骤编号,问题描述,程序,讲解,难度等级)。

保存总结出来的领域知识点。由语法知识点表(知识点编号,标题,语法描述)和设计方法知识点表(知识点编号,标题,算法思想描述)描述。

构造实例与领域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每个实例都涉及一个或多个语法知识点,语法实例一般会有一个(或多个)主语法知识点,算法实例与综合实例的分步实例会有一个(或多个)主设计知识点。建立实例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表(实例类型,实例编号,相关知识点编号,相关知识点类型,是否主知识点),标识出实例涉及的所有语法知识点,并标出语法实例的主语法知识点,和其他实例的主设计知识点。表结构为。

建立实例之间的关系。由实例关系表(关系类型,关系编号,实例编号,备注)构建不同的实例组。

一般教学领域知识点间有固定的前序关系。但程序实例之间却没有先序关系,每个实例都是独立的。但一个实例一般会涉及多个语法知识点,虽然许多语法之间是没有先序关系的,但教学进度却使这些知识点有了先序关系。故实例使用的先后顺序与教学顺序有关。为了能正确的提供学生适宜的实例,除尽量提供一些仅涉及当前知识点的实例外,还要将每个实例涉及的知识点都详细指出,同时构建教学进度表,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屏蔽没学过内容的相关知识点。教学进度表将相应的学习目标知识点表的知识点按教学进度标识出顺序关系,可直接在教学目标相关的两个表中增加一个字段标识顺序号。

4.2学生信息库

课程的每个学生都是系统允许的用户,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状况记录,这里称为学生模型。学生模型由三个表组成,分别记录学生的能力程度、学习过程和学生当前追踪的综合实例及当前步骤。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情况浮动学生的能力值。学习过程记录所学的实例编号,实例类型,实例难度等级,实例关系编号,学习状况。学习能力程度记录当前的能力,用一个0~100之间的数表示。

4.3自适应学习控制策略

学生学习过程中,若让学生随意选择实例学习,那么众多的实例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故系统设计了自适应学习控制策略,其结合教学顺序,教学目标,实例难度,实例关系,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适于学生的实例建议。其控制流程如图1所示。根据学生模型选中恰当实例,学生学习一个实例时,学习完后由学生选择对实例的学习情况:不理解,理解,能编程。记录学生模型,从新计算学生能力值,然后根据学生能力和学生在当前实例的学习情况,根据约定的策略推荐下个实例(屏蔽掉当前不适于学习的实例)。

图1 自适应学习控制流程

(1) 实例选择策略。

将学生能力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bad,lower,low,middle,high)。若学生能力为lower则选择语法实例,否则进入算法实例与综合实例;若学生能力为low,则选择初级实例;若学生能力为middle,则选择中级实例;若学生能力为hign,则选择高级实例;若学生能力为bad,则回溯。回溯方法为查看当前所有不理解的实例,根据实例包含的知识点,找出使用最多的知识点,选择其教学实例,若有与本实例呈系列的实例优先选择。

若学生当前实例学习状况为不理解,且能力没降级,则选择类比实例,若能力降级则选择低一级难度实例。若当前学习状态为理解,则选择类比实例(并专注设计程序),若能力升级也可选择高一级实例。若学习状态为会编程,且能力没升级,则进入其他实例,否则提供更高一级实例。

(2) 学生能力计算。

学习过程中,初次进入系统学习能力程度设为50,每学习一个实例,若状况为不理解则能力程度降低,若为理解则能程度上升,若为可编程则上升幅度更大,能力程度升降分值具体如表1所示。依据量变到质变的原理,能力值累积到一定程度,在学生的能力进入新的等级。学习能力值与能力等级的关系通过一个映射关系描述:

系统当然也允许学生自主控制策略选择。尤其在课程学完进行总复习的时候。提供了多种查询方式。如查询包含某知识点的所有实例。可以按步骤查看综合实例,按系列查看相关实例等。

5结束语

在编程语言课教学中很多学生反映,课堂上的有些例子来不及细想就过去了,有些内容仅用了一个例子讲解印象不够深刻,多数学生表示希望多看一些实例,只是没有来源,也有些学生看了很多参考书的实例,但反映还是不懂或不会编程序。程序实例自学系统的形式可以提供大量实例,并指导学生慢慢体会,逐步深入。在有限的学时下,课堂教学实例需要精心设计,同时要提供大量实例供学生课下自学,本文正是针对此问题探讨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 Yuji Yoneyamaa,Kotaro Matsushitab,Kenneth J. Mackinb, et al. Puzzle Based Programming Learning Support System with Learning History Management[A].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C],2008, 623-627.

[2] 程静,杨明,邱玉辉. 基于知识点对象的个性化学习系统实施[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5):120-123.

[3] 刘伟,付璐,余英良. 个性化CAI中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现[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2):44-49.

[4] Natalia Stash,Alexandra Cristea,Paul De Bra. Learning Styles Adaptation Language for Adaptive Hypermedia[A]. AH 2006[C],2006.323-327.

Discussion about Example Teaching for Programming Language Course

ZHANG Jing-hua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of Technolog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3, China)

篇10

【关键词】 电路分析;知识结构框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引言:《电路分析》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该课程是许多高校电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门考试课程,学好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知识结构图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利用课程的系统知识结构框图直观地描述了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可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知识内容的本质,掌握课程的系统脉络,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拓展、综合分析计算能力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 《电路分析》课程知识结构框图

本人在教学实践探索中,以邱关源主编的《电路(第四版)》[1](以下简称《电路》)为主要教材,以宏观的角度自我总结形成了课程的系统知识结构框图。各知识点的内容及应用一目了然,重要的是直观地描述了各知识点间的联系。知识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知识结构框图为分列不同章节、看似“孤立”的知识点找到了必然联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学生对“一阶电路”、“相量法”和“拉氏变换”进行分析和比较[2],掌握三部分内容的本质,并熟练、灵活运用。

2 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

2.1教师深钻教材抛砖引玉

教师必须先对课程的内容下工夫钻研,要做到深刻理解、全面掌握,能高屋建瓴,从课程整个内容之中抽出重点,理出系统,用一根主线贯穿起来[3]。只有教师自己明确了重点,理出了系统,上课才能做到重点突出、系统清楚。

2.2建立知识体系化思维

首次课堂教学时,教师将图1分发学生人手一份,对照《电路》的目录对框图进行简略说明,分析各章间的联系,突出每章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各章重点的讲解力求详细、透彻、全面,每章内容结束后作必要总结,强调其在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地位,要求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明确知识点虽然分散却不“孤立”,从而具有系统化的思维。

2.3强化知识点灵活应用训练

理论教学采取重点讲授、习题特训、组织有目的的讨论、解题方法互评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讲授完知识点后,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解题计算、应用训练,大习题课则采用讨论式教学法,针对同一题目要求多种方法求解,再讨论各方法的优点。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

2.4培养“一题多解”综合能力

教师将知识点有机划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的理论讲授、习题训练完成后,特别安排一次综合大习题课,不指定方法不限定方案不强调计算的复杂程度,只要求学生对所给题目准确计算结果分析结论,并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由此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相互联系的理解,培养学生“一体多解”的应用能力。

2.5学生自我归纳总结

为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在每一章讲授后,教师帮助学生根据知识结构图归纳总结该章内容在整个知识习题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章知识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6培养“自主学生”能力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题要求完成规定题目的解题训练,同时要求学生关注教材之外的知识,通过查阅资料文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之学习不局限于书本表面,而进行更深入地探究和分析,拓宽知识面。

3 结束语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逐渐模式不断实践的过程,更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协作努力才能取得预期目的的。

本文提出的基于知识结构图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是利用课程的系统知识结构框图直观地描述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建立全局性体系化思维,不但对零散的知识点能掌握、应用,更要求学生认真分析,综合、交替运用相关知识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邱关源.电路(第四版)[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