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体育活动 安全教育 幼儿园

运动课作为向幼儿传授运动的基础知识、让幼儿掌握运动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运动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也同样地不再具有唯一性,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是促进幼儿身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幼儿的户外活动是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抗病能力的重要活动。要确保幼儿活动的时间,保证活动的质量,增强幼儿的体质。坚持在活动前给幼儿带好毛巾,活动中及时帮幼儿擦汗,根据气候的变化为幼儿增减衣服。特别是在练习跳绳和转呼啦圈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活动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平时也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安全标志,知道遇到困难时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老师们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时刻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同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高度的应变能力。

幼儿园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工作应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保护幼儿生命放在首位。这一核心理念的提出标志着幼儿教育已经充分认识到健康对于幼儿个体以及国家前途的意义,告诉人们强国必须先强身。也就是说,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儿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成长。不可否认,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而保证幼儿的生命安全是幼儿园实施纲要精神的体现。

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而由于幼儿年龄小,动作协调性较弱,在活动中容易出现摔倒现象,家长都不太愿意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这样就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如何让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又不受到伤害,这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一、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爱跑、爱跳、爱钻、爱爬,体育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由于幼儿年龄小,身体协调能力较弱,运动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在一日生活中经常看见幼儿有时自己走着走着不知怎么就跌到了。而体育活动的开展,正是为了让幼儿在玩中使身体各部分运动起来,在跑、跳、钻、爬中,让幼儿的运动器官得到锻炼,使幼儿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但是,运动的个体是与其他因素相关联的,幼儿在“动”中,势必会出现因上述原因造成的磕、碰、撞等现象,使幼儿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如何解决这些不安全的因素,让幼儿玩的开心,又能保证其不受到生命的威胁,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活动的玩玩、跑跑、跳跳、蹦蹦等游戏的开展和丰富的大型器械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势必吸引幼儿。教师便可在其中让体育活动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加快幼儿自护能力的形成和养成。

二、教给幼儿正确方法,提高幼儿活动质量

幼儿园是孩子集体活动的场所,其中越是幼儿频繁使用的游戏设施或游戏场地,就越容易发生事故,尤其是大型体育玩具器械,也是事故多发地,常常发生一些摔伤、碰伤、撞伤等事故。但不能因为这样就取消体育活动,这是违反新纲要规定的,而且也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剥夺了孩子活动和游戏的权益。

因此,与其千防万防,不如把活动的正确方法教给幼儿,这样事故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如奔跑时不能低头向前猛冲,要观察周围的情况,避免和同伴相互碰撞;踩高跷时要注意把握平衡,适时移动重心;躲闪投掷物时,用双手保护头部;如果感到身体不适要及时主动地告知老师,以便安排休息或适当调整活动量;运动后需做些缓慢且放松的整理性活动。玩滑滑梯时,提醒幼儿双手应扶住边缘两侧从上往下滑,滑下后立即离去;玩攀登架时双手应抓紧架子,两替往上爬,并注意观察周围情况,以免相互碰撞;玩“秋千”时双手应抓紧绳索,作为观众则要保持距离,以免碰伤。

记得有一次笔者带幼儿去玩滑滑梯,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就是因为逆行被从上面滑下的孩子撞得摔跤,结果摔破了膝盖。笔者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使幼儿明白不按正确方法玩,不按规则游戏的不良后果及其危险性。活生生的例子让幼儿记忆深刻。他们明白不管任何体育活动都应该遵守规则,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游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三、训练幼儿体能,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现在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精心的照顾和保护,经常听到家长说不许跑、不许跳。久而久之,幼儿运动能力丧失。如中班幼儿有的不敢从小椅子上跳下来,有的幼儿被人家一碰就会摔倒。运动是潜伏着危险,但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使幼儿强身健体,同时也让幼儿在体育运动中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孩子们活动得越多,就对自己的把握越大,也就越安全。也就是说,运动经验有助于减少危险。幼儿能从活动中获得处理危险的知识,反之,幼儿如果缺乏与年龄相应的运动经验,那么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大得多。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幼儿的体能增强了,他自身本能的防御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也就增强了。

四、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的思考

篇2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 准备活动内容 组织形式 时间强度 教学比赛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首先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准备活动,它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教学步骤。一堂体育课的基本教材安排得是否成功,一次田径比赛的成绩是否理想发挥,任何一场球赛技术发展得是否淋漓尽致,以及在比赛中90%以上的伤病,大都体现了准备部分即准备活动做得是否充分。事实证明,准备部分做得不充分,使参加激烈比赛的运动员,由于赛前未做必要的机能动员和心理准备,在开赛的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出现气喘、反应迟缓、动作僵硬、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下降等,有时还可能出现一些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挫伤等外伤事故,长此以往还可能对运动员的心血管部位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出现不正常的心电图和动脉心压的不正常升高等。

运动生理方面的最新研究已经揭示,准备活动使流经工作肌肉血流量的增加以及肌肉收缩本身产生的热量能提高体温,而体温升高可以加强对运动器官的氧供应,减少运动过程中对无氧供应的依赖,因为较高的体温使血红蛋白向工作肌肉中输送氧和排出代谢废物的速度加快,因此体温升高可使细胞的代谢过程加强。经专家研究:体温每升高一度,细胞的代谢率增加13%,能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张力,增强肌肉的收缩力量和速度,并且有助于减少肌肉组织的外伤事故,因为肌肉的弹性依赖于肌肉的血液饱和度。

血液饱和度高的热肌由于粘滞阻力的降低,弹性和张力的提高,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收缩并且不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和撕裂。克服神经系统的机能惰性,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在较高的体温时会增加生物化学过程),能使大脑皮层对即将参与运动活动和各中枢的兴奋性达到适宜的水平,从而使运动员反应敏锐、动作协调。准备活动机体功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使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适应即将开始的激烈比赛的需要。为了使准备运动取得理想的效果,在进行准备活动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备活动的量和强度应适应、大小要使体温提高到最合适的水平

准备活动的量和强度应适应,大小要使体温提高到最合适的水平,太大则会出现疲劳。准备活动的强度应该是逐渐提高的,阶段的强度一般应低于比赛的强度,通常以引起排汗和提高体温1—2度为宜,此时脑神经可充分地调动到兴奋点。此外准备活动的时间要充裕,一般不少于20分钟,最后在开赛前10分钟逐渐减量,开赛前5分钟结束准备活动。体育课一般8—10分钟,田径比赛一般30分钟,球类比赛一般20分钟。准备活动要充分,使关节活动面达到全方位位伸,肌肉的热量提高。这既可以避免氧债和疲劳物质的积累过多,又不会影响准备活动的效果。

二、应做一些下肢和腰腹等部位的伸展练习

使身体发热微汗时,应做一些下肢和腰腹等部位的伸展练习(柔韧性),以进一步提高肌肉弹性和张力。因为运动员在比赛中突然快速起跳、急停急转、猛然冲撞、用力起跳快速摆腿、劈髋、踢腿等,运动器官所承受的负荷量是相当大的。如果比赛之前缺乏必要的准备活动,那么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器官尤其是代谢率比较低的肌腱、韧带的撕裂和关节的挫伤很难避免。

三、提高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动作协调性

各种辅助练习,接近比赛形式的对抗性比赛练习,是赛前准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能使运动员更快地适应比赛活动,因为这种准备运动可以使神经系统和专门的肌肉群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一步步地提高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动作协调性。

四、提高整个机体的运动能力、并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和强度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内容和方式等都是因人因队而异的,取决于本人本队的特点习惯。此外准备运动还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因为作为一个队的赛前准备运动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应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被逐渐确定下来。经过专家分析,通过主动的肌肉活动所达到的肌肉血流量比各种方式的按摩高出三倍,主动的赛前准备是提高运动成绩、防止受伤、增加体能必不可少的阶段。为此说明,准备部分是各项活动的重中之重。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训练课以及比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准备活动的作用首先是人为地通过肌肉的活动,克服各种机能活动的惰性,从而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使机体进入正式活动时发挥较大的工作效率。做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使新陈代谢的加强,保证肌肉营养供应和废物的排除,从而提高整个机体的运动能力,并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实际上,即使学生在上体育课或参加比赛之前尚未开始运动,也会由于条件反射,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起变化,以适应即将来临的肌肉活动。这种生理变化叫赛前状态。但赛前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教学训练与比赛产生不良影响。准备活动后人体体温提高,可减小肌肉与韧带的粘滞性(减少阻力),增加弹性,并促使关节囊分泌更多的滑液,以减小关节的摩擦力,加大关节的灵活性。这些变化可以加大人体运动的幅度,提高速度、力量、灵敏和柔韧性等,从而预防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准备活动的各种练习,可以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各种器官的正常发育和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一般是集体排好队形整齐划一地进行,这样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由于准备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或比赛中必须十分重视这一环节。

参考文献:

[1]邱梅婷,贾绍华等.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

[2]袁南宁.试论终身体育教育的教育学基础及其发展趋势[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3]李永亮.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七大原因及五项对策[J].人民教育,2007,(1):10—12.

[4]谯新风.从学生体质下降看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存在的问题,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09.

[5]于晓东.学生体质下降谁之过[J].体育教学,2007/02.

篇3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

体育是一门指导学生科学、系统的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科。体育课的设立旨在培养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兴趣,并教育学生如何科学、正确的完成体育活动。体育课的有效性提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更能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为其以积极的态度、强健的体魄、饱满的精神面对其他学生的学习给予了重要保证。小学生是身体和智力处于重要发育阶段的群体,体育运动对其良好身体素质的培养和体育学习兴趣的形成有着重要意思,教师更应关注体育课程的有效性提高,以帮助学生思想、身体的健康发育。

但体育运动的教学也面临着一定的难题。体育并不是影响学生升学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体育课受关注的程度较少,一些设备和器材得不到学校的大力支持,而学生对此重视性也不足,因此体育教学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体育运动对学生的体力要求较高,在进行体育运动中学生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着也是学生对体育课程热情不高的重要原因。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应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更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使其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一、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呢?

1.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小学体育传统教学中,教师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制约,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以小学生自由活动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带领学生绕跑道慢跑几圈或带领学生做简单的健康操等等。这样的教学强度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丰富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体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能。

体育运动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田径类、球类等都属于体育运动的范畴。体育运动的多样性对体育教学的多样性提出了要求。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给出不同的体育项目让学生自由选择,多种选择形式的教学丰富的体育教学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是单一无趣的学习跑步、跳远等田径类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

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以学生兴趣为主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学校的软硬件措施都提出了要求。教师需要努力的进行自我提升,学习更丰富的体育知识和教学知识,在体育教学中做到更科学的教学。教师提高自我的体育知识对体育课堂的分组教学奠定了基础,而教师对自我教学知识的提高决定了教师是否能在教学课堂中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是否能在课堂教学中吸引住学生的视线,提高学生对该课堂的兴趣。另一方面,丰富教学内容少不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学校对体育这一课程的支持力度较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到的体育器材较少,丰富教学内容的难度较大。学校应该重视体育这一课程,认识到体育这一课程的重要性,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支持,为体育教学迎来新局面。

2.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丰富教学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体育教学并不仅仅是枯燥的跑步、联系,体育教学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教学形式,促进体育教学的多样性,要注重教学中趣味和知识的相结合。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收获一定的知识,也能在教学中怀抱着良好的心态。

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游戏和竞赛是提高体育教学多样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游戏的教学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如老鹰捉小鸡等既能锻炼学生的体能又是一种较为有趣的游戏,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这样的游戏的进行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是或不可缺的。适当的体育竞赛在体育课程中的融入也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体育的浓厚兴趣,同时锻炼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和身体的素质。另外,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极大的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帮助学生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

体育课在小学教学中得不到较为突出的效果,一方面是因为体育课对学生体力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小学生是智力高速发展的群体。教学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的形成。帮助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的的重要性。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学生活动课程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维培养的指导。优化传统的体育课程结构要采用理论与运动相结合的方式,以理论知识去指导学生科学有效的进行体育运动。教师在理论课程中可以通过案例来让学生了解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教师在选材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把握好教学中的难度,一些以数据来论证的理论不应该直接搬过来运用到小学课堂教学上,教师应按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

教学可以选择一些较为吸引学生注意的话题,如体育运动能够帮助身体发育,促进身体长高;运动需要消耗热量,可以塑造体形等等。以学生关注的问题出发,用其来论证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将更好的帮助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从而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运动;动力

一、引言

青少年身体素质不仅依赖于其本身的发育,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体育锻炼。体育运动能够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同时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学校以及教师应当对青少年运动给予重视,并且采取措施激发青少年运动的动力,从而使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1]。关于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动力的问题,本文有以下深入的探讨。

二、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动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校环境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一般是在中学阶段,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非常长,因此受到来自学校的影响最大。根据相关研究,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主要受到体育教师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是否喜欢体育教师:学生若喜欢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会增大,反之动力降低;(2)体育教师教学以及组织能力:体育教师教学和组织能力强,中学生参与的动力会有所提高,反之,学生参与的动力则会有所不足;(3)体育教学的内容:体育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并且内容丰富且富有技巧,学生参与的动力也会提升。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青少年受到来自家庭的影响也非常大,关于这一点涉及到的更为细节的影响因素。在家庭环境中,父母能够给予青少年鼓励与支持,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动力则会增加[2]。其中城市家庭的父母与农村家庭的父母相比,目前农村家庭父母对青少年体育运动更为支持,而城市家庭父母则更多的要求青少年参与其他各种类型的补习班。此外,如果在家庭当中,父母有运动的习惯,也会影响到青少年,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可能性会提高,动力和兴趣也会有所增加。

三、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困境与问题分析

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方面,目前青少年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比较突出,其中具体的动力不足以及问题如下:

(一)学校在青少年体育运动方面的重视不足

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教育主要来自学校,而中学生在学校面临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学校对学生学习这一块十分关注。因此,许多学校对青少年体育运动方面的重视程度还有所不足。而由于学校对学生体育运动方面重视不足,学校在体育教学资源方面以及体育设施设备等方面也存在着欠缺[3]。首先,在体育教学资源这一块,中学体育教师的数量有限;其次,在体育设施设备这一块,涉及到场地、运动器材如篮球、绳子、毽子等数量不足。由此,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得到引导不足,致使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和兴趣不大,青少年的体育运动更多的是游戏性质的运动。

(二)家庭对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引导不足

青少年时期学习是家长非常重视的内容,为提高这一时期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孩子其他方面的艺术等方面的素养,家长则会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等。当然让孩子参加体育相关的培训班如武术、跆拳道、篮球等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总体而言,我国许多家庭对青少年的体育运动引导还远远不够。此外,由于家庭对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引导不足,青少年的这方面的动力则不能充分激发出来,甚至在当前信息科技发展快速的时代,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并借此进行游戏娱乐花费的时间更多。

四、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激发对策

根据以上对学校和家庭环境的分析,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受到这两方面的影响非常大,从而导致其问题比较突出。对此,本文就激发青少年这方面的动力和兴趣,有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中小学加大对体育的重视

为激发青少年动力,学校应当加大对体育的重视。为此,学校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结合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改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学校以及教师不仅要认识到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还要积极采取措施,将其落实到教学当中;(2)学校逐步增加了体育教师的数量,并保证体育教师的质量,要求体育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组织能力;(3)学校增加体育教学经费的支出,确保学校体育设施设备齐全和完善;(4)适当开展体育运动方面的宣传活动,让学生也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重视。根据以上四点建议和对策,青少年在参与体育运动时,其动力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从而真正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二)家庭做好积极引导

家庭做好积极引导,也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动力。而做好家庭工作,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进行:(1)父母做好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和青少年一起进行体育运动,例如跑步、打篮球、打羽毛球等活动,培养青少年体育运动的习惯和兴趣,从而激发青少年的动力;(2)父母督促孩子进行体育运动,在观念或理念上向孩子传输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或好处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需要学校和家庭的重视和引导,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环境,由此才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在这一方面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漆昌柱.青少年体育运动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青少年体育,2012(01):7-8.

篇5

关键词:高中生;体育运动;兴趣影响因素

前言

体育作为“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在整个青少年时期极为重要,对于青少年体育运动兴趣培养的问题,从教育和心理的角度来看,它既是教育理念在身体活动中的行为体现,又是人格心理在体育范畴的价值升华。因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并养成自觉锻炼习惯是体育教学成功的标志,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学校更要强调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把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

为了全面了解影响高中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其产生原因,寻找和探索相应的教育方法与对策,使体育健体育心,培养“成人”的作用在高中生身上得以充分发挥。本文作者试图对高中生及其社会和家长对体育的态度,认识及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全面分析影响高中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寻找和探索相应的教育方法与对策。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影响体育运动的因素

2.1.1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中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体育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其效果要经过日积月累,才会显示出来,带有稳定性、持久性和积累性。

在现代的社会中,体育价值观念的变化也正在不断的渗透于学校领域,对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1.1学校对体育运动的影响。体育运动作为学校教育的子系统,在教育和体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育和体育两个视角来审视体育运动的地位,从而加深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建立现代体育运动的观念。在学校广泛开展体育运动,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是实现全民健身的重要目标之一。

2.1.1.2家长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家长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同样有着广泛的影响,其认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孩子以后能否培养良好的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创造良好的体育运动家庭环境,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因为家庭环境是从学生的心理特征方面着手,鼓励学生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真正的认识到体育的本质。

2.1.1.3 场地与设施因素。体育场地设施是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为实现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提出了可能,同时在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调查分析发现,我们知道学生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满意程度比较低,场地和器材的不足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兴趣,由于近年来,许多学校缺乏全盘计划,不顾实际的扩招,超出了自身的实际能力,造成了学校的场地和设施严重缺乏。另外,人多地少的现状,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慢慢的很多学生因为这些原因放弃了原本爱好的体育,使得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因此,要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锻炼的环境。

2.1.2 学生自身因素。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的提高,在西安的高中学体重偏胖的学生在逐渐的增加,而身体偏胖的学生在体育课上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标准完成锻炼任务,在学习中被其他学生嘲笑,使他们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引起这部分学生内心产生抗拒的心理,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同样一些体质差、体弱多病的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2.1.2.1 高中生的年龄、性别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高中生不同于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提高,学习的目的不断的明确,从而对参与体育运动产生了间接的兴趣。此外,他们在对待具体的运动项目的学习和训练上,逐渐形成了兴趣的分化性和选择性,在学习过程中,对那些较为复杂的,具有一定的技巧性,需要开动脑筋的项目动作逐渐产生兴趣。男生多喜欢球类运动和武术,女生则喜欢技巧性的动作柔和、优美的项目,比如健美操和韵律操等。由此可见,高中生在体育兴趣的选择性上,既与运动项目特点有关,也与学生年龄、性别以及学生的认识能力等因素有关。

2.1.2.2 高中生的学习动机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而体育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体育兴趣,体育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所以把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放在首位。

2.1.2.3 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态度与运动兴趣。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认识到了体育运动的益处,也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因此体育运动兴趣很高。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占5%,建议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1.3教师因素。体育教师是实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队伍和具体成员,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如何、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关系到他们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其作用和影响往往比一般的文化课教师更全面、更长远。包括体育教师的个人魅力、责任心和对价值功能的认识情况。

3.结论

3.1 对体育运动有大多数学校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有少部分还要提高重视的程度,说明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学校有密切的关系。

3.2 父母的“关爱”使得他们只注重文化课,而忽视了体育运动的意识,对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有直接的影响

3.3体育场地和设施很充足的比较少,不充足和缺乏的较多,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

3.4 学生自身对体育的认识不充分,影响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3.5 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的责任心、教师对体育的态度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4.建议

4.1 提高学校领导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让其明白体育在新时期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行动上加大对学校体育的管理和投入。

4.2 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开发、培养适合该年龄段的体育运动项目,引导学生健康、积极、主动、自发地进行体育运动。

4.3 对教师素质进行整合,加大对素质教育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使全社会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分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4.4 优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师感召力,注重体育运动兴趣的早期培养和激发,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创造良好的环境。(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魏雪 平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纪浏 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教育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曲宗湖 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篇6

【关键词】中职学生;体育教学;健康教育

谈起体育教学,人们往往想起的是体育运动,而一般的体育教学的确如此。但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成长。中职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育的阶段,因此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的影响尤为明显和重要。想要让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有效化,首先要明确何为健康教育,然后结合实际,以学生长远的发展需求为教育的中心。

一、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内涵

一般性的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有计划的方式所进行的教育,从而令受教育者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健康。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学而言,还包括了体育运动的健康方式。因为盲目而大量的体育运动,虽然短时间内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但对于长久性的健康而言未必是好事。特别是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身体仍处于发育阶段,不科学、不专业的的体育运动很容易对学生的身体埋下不良的隐患。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首先是让学生对体育和健康有一个系统和专业的认识,如:身体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特征,不同种类体育运动的注意事项等。然后根据专业的知识进行最为合适的体育运动。

二、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在多数的中职体育教学中,基本是以单方面的运动为主。体育教师教给学生的只是一些基本运动的动作,如:热身运动、田径运动和球类运动的动作。这样只是增加了中职学生的户外运动的时间和运动项目,但其中的教育性却几乎没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收益很少,因为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结构在运动中的变化一无所知,如:肌肉、骨骼和内脏器官的承受能力等。所以学生的户外运动的兴趣虽然得到了培养,但健康性的生活、运动方式却没有发生改变。

2.教学计划的问题。体育教学同样需要教学计划,制定教学目标和相应的方式方法,以及过程上的细节等。部分体育教师正是因为在教学时没有进行教学计划,教学的方式和过程中只是按照以往的经验和方式,因此无法全面满足学生的需求。如:某些不喜欢运动的学生在经过体育教学中,对于体育运动的态度依然是厌烦的,并且体质也没有得到提升。中职学生的身体仍处于发育阶段,因此每一年的体育教学内容都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而没有教学计划则意味着体育教学的低效化。

三、中职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1.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里的理论不是指把教室外的体育教学变为课堂内的教学,而是在每一堂体育课开始前,教师所制定的本堂课的核心教学。很多中职体育教学,因为教学内容过于自由、松散,令“教学”不在,变为单纯的体育活动。针对这一方面,中职体育教师应把教育教学变得更为专业,以实现健康教育的目的。如:心肺功能和耐力的锻炼。在开始上课前,体育教师可先讲解心肺功能和耐力的重要性,以及那些不良的习惯会影响学生的心肺功能,然后指出哪些运动可以锻炼人们的心肺功能和这些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通过把专业的理论知识加入其中,则可让学生真正明白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不紧紧是玩乐,以此增加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和规范性,从而实现健康教育的价值。

2.以学生为教学核心。在以往的中职体育教学,体质较弱的学生,很难通过体育教学让自己的身体素质得到显著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在中职体育教学的健康体育中,体育教师不单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确定体育运动的内容,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有学生体育运动的状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比如:在进球球类等集体运动时,存在部分学生相对体质较差的情况,或某些学生无法完成某项体育运动,那么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时,就要以不同学生身体健康的不同需求为主,如:减脂,增强力量、身体的灵活性或平衡感等。其次针对部分体育运动意识较差,不喜欢体育的学生而言,体育教师则可以尝试带领这部分学生主动参与到集体运动中,并且选择的体育运动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喜好,而不是运动量,然后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对体育无兴趣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从心理上令学生接受体育运动。只有让中职学生不排斥或喜欢体育运动,才可以令健康教育的价值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3.教学研究与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与教学评价是中职体育教学中健康教学不可缺少的。提起教学研究与评价,很多教师都认为是一种较高深的学问,认为那是专家学者们的工作,其实不然。这里的教学研究与教学评价,是指关注不同学生在每一堂体育教学中的学习效果、变化,健康教育是否对学生产生了影响以及哪些影响。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分析自己的教学方式,找出需要调整和改变的部分,以体育教学为检验健康教育效果的实践过程。教学评价则是教师找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到最终完善教学模式和具体的方法的有效方式,也是保证健康教育价值所在的重要措施。

四、结语

健康教育其实是与体育教学密不可分的,只是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被人们所忽视,而随着国内教育文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健康教育也必然会成为中职体育教学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篇7

论文关键词:川北地区,中学生,体育运动,现状与对策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南充市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研究课题展开研究,本次调查时间为2011年12月,采用先整群抽样法、再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南充市高级中学、南充一中、嘉陵十八中、高坪中学等四所中学200名在校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中学生调查参与体育运动情况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90.0%,其中剔除无效问卷10份,剩有效问卷170份,有效回收率94.4%。

3结果与分析

3.1川北地区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

3.1中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

人们对一件事物的用功程度取决于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和必要性。[4]体育运动同样如此,根据调查,对体育运动感兴趣的学生占42.9%,对体育运动兴趣一般的学生占48.2%,不感兴趣的占8.8%。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过半数的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是很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从小缺乏引导,没有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2、家长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给学生提供参与体育运动的空间和时间;3、体育锻炼的环境较差,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4、学校体育运动的场地器材不足,学生可选择的运动项目较少。

3.2 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缺乏有效的保证

从2006年我国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阳光体育运动以来,明确要求“必须保证中小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而从调查情况看来,中学生能够将坚持每天进行锻炼的只占2.9%,绝大部分学生每周只有两天时间锻炼,并且这两天时间还是学校规定的体育课中。说明被调查的学校没有认真贯彻实施中央7号文件中“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必须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坚持锻炼1小时”的规定。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其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太重,社会、家长和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身体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导致家长和学校为了追求考试高分数、高升学率不惜使用一切可使用的时间给学生补习文化知识,导致没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课余体育锻炼。即便个别学校进行了组织也是走形式,没有有效保障活动质量。

3.3开展的体育项目比较单调,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体育爱好项目,根据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运动的坚持,对人们自觉运动有很好的推动效果。[6]根据调查,除了少数学生(占42.3%)能够使用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以外,其他的学生都不能。而在学生主要选择的体育项目情况看来,篮球、乒乓球、跑步等传统体育项目仍是大多数学生选择的锻炼项目,在当今体育项目多元化的环境下,川北地区校内校外的体育项目没有积极的发展,主要原因是由于可供选择的体育场地太少,不能满足一些新兴项目的活动需要。

3.4中学生对健康知识的认识普遍不足

健康知识是引领健康行为的基础。在调查的结果中,对于健康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上,除了31%的学生能够比较正确的回答健康的基础知识以外,其他大多数的学生都只能掌握健康的部分知识。在基本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面,能够正确掌握的学生更少,只有11.3%。主要原因是学校缺乏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的有效宣传。

4 促进川北地区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对策

4.1加强引导,让家长明白身体健康对子女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子女培养运动习惯

首先,应该构建宣传平台,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宣传活动。其次,发挥社会力量,有效使用媒体、网络等宣传手段的优势对家长进行宣传动员,让他们明白健康的内涵和对子女发展的重要意义,清楚体育运动在促进子女健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方法与手段帮助子女建立体育运动的习惯。

4.2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

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学校加强体育运动场地健身,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良好的锻炼环境,通过环境的改善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锻炼。另一方面,加强社会体育运动场地的建设,是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体育运动的场地。

4.3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认真落实中央7号文件要求,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锻炼时间

给学生“减负”虽然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热点,但是除了个别地区、学校在具体实施以外,大部分都是应付了事。“挤占体育”课现象也是一样,除了在商机坚持时候做做样子,平时该挤占还的挤占。因此,相关的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应该加强监督,让学生在校内校外的体育运动时间都能得到充分有效的保证。

4.4加强体育课堂教学中健康知识的融合

体育课除了组织学生跑步、跳绳、打球等锻炼身体、传授基本的运动常识和技能以外,它更是对参与者进行身体教育的过程,身体的教育包括身体生态的改善、体质的提高,更加包括健康知识、科学锻炼知识和方式方法的传授,因此,在以后的体育课教学中,除了给学生传授各项运动技能以外,还应该加强健康知识、锻炼常识的传授,使技能技能知识、健康常识及锻炼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为学生的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打下基础。

4.5加强体育器材设备多元化建设

体育设备器材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丰富的、良好的体育器材能够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主动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但是每当说到加强体育器材建设时,大部分学校就是采取买几个篮球、几个足球、几根跳绳之类的方式敷衍了事。现代社会的飞跃发展使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也飞速前进,各种新兴体育项目不断增加,学生的运动爱好也在逐渐的变化,常规体育项目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选择需求,因此,学校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引进新兴的体育项目运动器材,满足学生运动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菀琪,潘淑霞.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两点做法[J].中国学校体育,1994年01期.

[2] 廖炎玑.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J].体育师友,1987年02期.

[3] 于贵和.大学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4年04期.

[4] 刘勇,邓玉.浅论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0年09期.

[5] 张健,陈立.谈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J].少年体育训练,2004年05期.

篇8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这种倾向是与注意与性质相联系的。运动兴趣是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体育运动并欲求参加某种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它不仅是影响学习自觉性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动力。运动兴趣也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在充分掌握和了解学生情况,熟悉教材内容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体育教学中运动兴趣的形成规律,采取适当的措施,切实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一、 学生缺乏体育运动兴趣的原因

1、受传统旧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大多数人对体育缺乏正确认识,这自然影响着中学生的思想观念。“体育运动只不过玩玩而已,没有什么可学的”、“考大学只考文化课,体育锻炼浪费了学习时间,划不来”、“体育锻炼与不锻炼效果差不多”。有了这些观念和想法,自然就对体育运动产生不了兴趣,在课堂上也就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2、教学形式呆板,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单调和陈旧,以及体育教学中教师很少参与,再加上部分教师教学质量差等等,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活动欲望和好奇心。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没有热情,对体育课感到索然无味。

3、不能因人施教、区别对待也是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没有兴趣的重要原因。中学生虽然整体体质水平相差无几,但也存在个别学生体质较差,,没有体育基础。如不区别对待,因人施教,差生感到跟不上别的同学,容易产生自卑感,久而久之形成了对体育活动的厌恶和反感,更谈不上对体育运动有什么兴趣了。

二、中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一)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加强教育与诱导,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1、转变观念。要从思想上彻底转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错误认识,教师要加强教育和引导,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讲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目的和功能。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真正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全面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首先让学生懂得体育运动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体育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有什么作用?体育运动对人的身心影响如何?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与文化课学习是否矛盾?让学生对体育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才会愿意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感。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二)丰富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运动热情。体育教学要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生动活泼,丰富多样。比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运用一些花样跑,做一些双人或多人体操,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增加学生学习的欲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新颖多变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方面。

1、教材选择要根据教学大纲规定,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尽量选择一些趣味化、竞争性性的,简单容易学会的动作项目。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一般都想马上学会某种动作。因此,如何学会和学得会是产生运动兴趣的重要诱因。如果一种动作学生一节课甚至几节课都学不会,很容易丧失兴趣。比如在上跳山羊课时,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都是能跳过去,并且有急于练习的心理倾向。这时教师不必要一堂课都只让同学学习踏跳,而是要以学生跳过山羊为重点。即使有的同学踏跳技术不对或跳跃山羊姿势不优美都不是太重要。一旦每个同学都能勇敢地跳过去,无疑会激发学生再试一次的强烈欲望,这时再针对学生的技术缺点,逐一纠正,效果会很好。

2、教学方法灵活多变,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多采用直观教学法:由教师做出示范动作。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各动作的外部表象,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动作示范由教师或学生来完成。示范动作力求准确优美,给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仅给学生建立了正确的动作形象,同时也启发和动员了学生向往练习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同学的运动兴趣,产生了跃跃欲试的高昂情绪。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否认教师具有重大的作用。例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加以引导以及学什么,怎样学进行科学指导。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只强调教师的自身作用,在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充分注意学生所长,积极培养骨干,让他们在体育教学中起带头和示范作用。教师在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四)教师在体育课中的积极参与,也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方面。

随着现代体育思想的发展,过去那种“放羊式”、“拖着走”的教学方式逐渐被科学的现代教学管理所替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但教学工作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因此,经常与学生交流,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这对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都有重要意义。

篇9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思考

就目前我国的中学生而言,大部分中学生的体质比较差,存在不爱运动的现象。而众所周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唯有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为学习打下强有力的基础,所以中学的体育教学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良好身体素质,有利于中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就此,本文对关于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进行以下几点讲解:

一、积极宣传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及家长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虽然当前的教育部门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但是许多家长以及教师的应试教育理念并没有转变过来,所以中学体育教学中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以及家长体育教学的宣传,使学生以及家长能够重视体育教学。在宣传过程中,学校应针对学生以及家长的应试教育理念,向其宣传体育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效率。并且在宣传过程中,学校应将体育教学的优势以及重要性体现出来,在文化课程考核的同时应该也对学生的体育课程进行考核。

二、对于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1.转变体育教学的重点

在我国以往的中学体育教学中并不注重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教学的主要重点是教师对运动项目的技术讲解。而这样的教学重点往往会使学生对体育课程不再产生兴趣,对于运动也不具有积极性,最终影响体育教学质量。而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重点则不同于以往的教学重点,主要是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础进行体育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在当前的体育课堂上,中学体育教师一般会对学生讲解多种运动知识,只要求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要领,将中学体育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中循序渐进地完成,并使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运动习惯,并纠正学生的运动技巧。

2.终身体育的教育目标

根据相关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占领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对当前社会人才的需求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对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进行提高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难点,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并且根据当前人才市场的调查结果来看,职业的发展往往与人才自身的身体素质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人们唯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在自己的职业工作中才会具备充沛的精力,工作才能够有干劲,并且可以有效地减少身体疾病对其职业工作的影响。而随着我国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人们具有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对身体素质要求也开始提高。所以当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提出终身体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重要工作,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观察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以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最终使学生不仅仅在体育课堂中进行运动,更能够在课堂外进行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3.以中学生的性格、年龄等为基础开展体育教学

通常情况下,每位中学生的性格都各不相同,并且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以及心理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所以中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明确学生此时的心理状况,并根据大部分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等状况制定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中学体育教学不仅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身体素质,更应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因此中学体育教学要以中学生的性格、年龄等为基础开展体育教学,并利用多媒体等技术对学生开展体育与心理相结合的课程等等。

三、明确中学生对新兴体育休闲运的兴趣爱好,以便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发展,我国的科技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体育中也出现了诸多新兴休闲体育运动。当前中学生对新兴休闲体育运动中的滑板车、活力板等都比较感兴趣,所以中学体育教师应了解学生对新兴休闲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并学习新兴休闲体育运动的专业技能,以便在课堂中以学生对新兴休闲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调动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以及积极性,从而灌输给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需要注重学生对基础体育运动的了解以及基本技巧的掌握,更应掌握当前新兴休闲体育运动的专业技能,从而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解与新兴体育运动相关的专业知识,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讲解新兴休闲体育运动的防护措施等,从而调动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热情,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总之,对于中学体育教育而言,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教育方式,而且也是提升我国人才素质以及社会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在现代体育教学的影响下,其发展主要应当从自身教育理念改善入手,同时将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体育素养作为最早的培养目标,进而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改革方式还能促使学生形成锻炼的习惯,以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

作者:徐景文 单位:丽水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篇10

关键词:学生 运动参与 体育

中学生热爱运动是天性使然,在现实生活中“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现象存在。在有限的体育教学中要形成固定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件很难的事情。要有实效地培养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意识,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如何在体育课教学中促进学生运动参与,针对这个问题我将进行如下的分析。

一突出学生自主性,自发性和选择性促进学生运动参与

学生自主和自发地参与体育运动既是一个生活习惯,也是一个生活能力,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自主的习惯和能力都需要长期的体育教学过程进行培养,例如冬季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晨跑多少公里比较适合自己,一个星期要参加几次晨跑等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可以说参与运动的自发性来自于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而参与运动的自主性来源于选择内容和方法的价值取向和自信心。而在体育课教学培养学生在参与运动时的自发性和自主性是重要的策略而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自发性和自主性的主要方法为:1不断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意义的认识;2培养学生判断和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运动项目的能力;3教会学生更多的参与体育运动的策略和方法;4加大体育教学中的各种选择性;5不断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二突出运动的“固有乐趣”,促进学生运动参与,让学生体验不同运动的特点

任何体育运动都有其固有的乐趣。游戏最本质的乐趣是竞争和表现,而竞争和目标类相结合的运动项目的乐趣是自已多命中目标而最大限度阻止对方命中目标,如篮球的乐趣既是篮球进筐,又是防止球进筐,足球则是射门和成功地阻止射门;体操类运动的乐趣是非正常身体运动的完成和特殊的身体感受。每个运动都有各自的特质,这些特质是教材的价值和乐趣点。要使学生能够热爱体育,更自觉地参与体育,就要在教材化的过程中,充分地认识和提取这些乐趣,然后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中体现这些特质,把运动的内在乐趣充分地转达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每个运动都有乐趣,通过突出运动的“固有乐趣”,让学生体验不同运动特点的教学策略,要求体育课教学做好以下工作:1从运动乐趣的视角深入研究各个运动项目的特质;2研究体验运动乐趣的条件和过程。

三.突出“体育小集体学习”的氛围促进学生运动参与

体育运动大多数是集体的活动,从而,与体育伙伴的和睦相外,在体育集体中与集体共有目标,拥有集体荣誉感,服从领导,完成好自已的职责,遵守大家的共同约定和规则,参加体育组织的各种活动,并在同伴和集体的帮助下更好地提高自已的运动成绩,更多地获得比赛的成功是学生可以有效地和愉快地参与体育的重要条件,例如“三人篮球”。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突出“体育小集体学习”氛围的教学策略成了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另一个重要的策略。突出“体育小集体学习”氛围的教学策略的主要方法为:1注重小集体学习的相关原理研究;2开发小组学习的各种教学形式和过程模式;3研究和应用各种不同功能的分组方法,如随机分组。异质分组,等值分组的各种方法;4研究和开发有利于小组学习的各种教法,如小组相互评价,相互学习的教法等,又如,在教学开始阶段的“教学目标”向“小组学习目标”转化的方法等;5研究和开发有利于小组学习的辅助教具,如多媒体教具等。

四.体验多种乐趣的“目标学习”促进学生的运动参与

“目标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尝试运动”“学习提高技能”“发展创新”的多种运动乐趣。“目标学习”的基本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技能水平上L试和享受运动的阶段”。这个阶段不强调学习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做自已可以做的各种运动,给学生一个充分运动的时间,并等待学生在这个运动阶段中产生学习新的运动技术的动机和要求。第二个阶段是“学生挑战和学习新的运动技术,享受学习和挑战成功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一个在学生出现了自发性的学习动机后,教师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通过分组性的学习,注重让学生授受选择性强和自主性强的学习和挑战,注重学习的效果和挑战的成功感。第三个阶段是“学生在掌握新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创造性学习的延伸,让学生体验发挥创造性,进行创新学习的乐趣的阶段”。这个阶段强调学生的创新性思考和学习方式,如健美操的重新组合,小创编,技术战术的归纳和演绎,个人技术特点总结,同学间的互相技术评价等。

五.转变场地和器械,促进学生的运动参与

在体育教学中不论是中学还是小学,使用的场地,器材等,多数是依据标准的竞技活动要求来设计的,其高低,大小势必影响学生的使用效果,使他们完成动作的难度加大。外加学习练习的时间又少,学生很难体验到这项运动的乐趣。长此下去会削弱学生的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适当地转变场地,器材等,例如利用反弹板帮助学生体验跳绳乐趣,让学生在经过一定努力后体验到成就感,感到成功完成的乐趣,是促进学生长期运动参与的重要性。

总之,学生有了很好的运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倾向,就有了体育锻炼习惯的基础,那么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就有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