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艺术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雕刻艺术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雕刻艺术的内涵

篇1

关键词:敬修堂 建筑雕刻 文化内涵 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094-02

敬修堂(亦称锦绣堂)位于苏州洞庭西山(今金庭镇)东村,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由商人徐联习开始修建,历时5年而成,是该村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共有四进,坐北朝南,占地1886平方米,其中的雕刻装饰多姿多彩,木雕、石雕、砖雕三者皆备,不仅题材丰富,而且手法多样,工艺精巧,是研究明清江南地区建筑雕刻的极好素材。

一 敬修堂建筑雕刻的背景

日益繁荣的商品经济为敬修堂建筑雕刻奠定了经济基础。明清时期,苏州已成为中国的商业重镇,也逐步形成以洞庭东、西山商人为主的商业团体――“洞庭商帮”。洞庭商人精明能干,“谋生不远千里,荆湘之地,竟为吾乡之都会,而川蜀两广之间,往来亦不乏人。”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也描述到:“洞庭两山之人,善于货殖,八方四路,去为商为贾,所以江湖上有个口号,叫做‘钻天洞庭’”商人们在经商致富后,便购买土地、置办房产,以致带动了这个时期苏州地区建筑行业的兴盛。其宅院开始追求楼厅廊轩、彩绘雕刻,形成“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的风尚,作为建筑装饰的砖、石、木“三雕”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为敬修堂建筑雕刻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明清时期,众多的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荟萃于苏州,吟诗度曲,逐古今风流。在这种气氛的激发下,吴地艺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吴门画派、吴门书派以及昆曲类的吴江派和苏州派等都盛极一时。同时,许多特色鲜明的手工艺门类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如版画、琢玉、宋锦、缂丝等。不同艺术类型的创作方法、技艺特点、审美情趣影响和推动了苏州建筑雕刻艺术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面貌。

源远流长的建筑技艺则是敬修堂建筑雕刻的技术支撑。苏州建筑技艺的发展离不开香山帮这一建筑流派。香山帮的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规模可观的工种体系。香山帮以木匠领衔,是一个集木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等传统建筑全部工种于一体的工匠群体。明初,苏州人蒯祥主持北京故宫的建造,香山帮工匠被征召进京承担这一工程,从此声名鹊起,香山帮逐渐成为做工精良、巧夺天工的代名词。通过该时期南北工匠的技术交流,香山帮形成了兼具南北方秀雅雄健的技艺风格。明代《长物志》和《园冶》均对香山帮建筑(造园)技艺进行了记录和总结。

二 敬修堂建筑雕刻的图案主题与文化内涵

1祈吉纳福的传统主题

敬修堂建筑雕刻中不少是明清以来广泛应用的吉祥题材,如喜鹊、蝙蝠、鱼、猴、麒麟等。这些雕饰不仅使建筑面貌更加细腻精致,而且通过这些图案,借助象征、谐音等方式,表达出人们趋利避害、喜庆祥和的祈愿。如敬修堂建筑雕刻有不少“鱼”的题材,鱼与“余”谐音,象征财源广进,且鱼就有水,江南地区有“遇水则发,以水为财”的谚语,用“水”来隐喻财富;在“鲤鱼跃龙门”的图案中,则寓意登科仕进,则功名成就、福禄俱得;又因为鱼属卯生动物,繁殖力强,有时也象征家族门丁兴旺。又如蝙蝠、绶带和铜钱组合在一起,喻为“福寿绵长”;蝙蝠、鹿、桃一起喻为“福禄寿”;蝙蝠和铜钱的组合喻为“福在眼前”等。这些雕刻画面生动形象,祈吉纳福的含义清晰丰富,是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的传统装饰题材。

2贾而好儒的人文写照

在敬修堂建筑“三雕”中读书仕进的装饰题材也有相当的比重,如“四时读书乐”、“四艺”等。这类题材出现在商人宅院似乎有附庸风雅之嫌,但这种现象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人们的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贾和儒,洞庭东山、西山人有着自己的看法。在传统社会中,读书出仕,光大门楣是许多民众信奉不移的准绳。洞庭商人家族也有通过科举入仕之人,然而该地仕进之风远不如近在咫尺的苏州府城一带。《林屋民风》载:“有明之时,山中科举蝉联。国朝以来,渐乃稀少,盖洞庭之读书者,大概以粗知句度,稍识礼仪为常,举子之业习而不精也。若富贵之家,聪俊子弟,未尝不延师就传,笃志艺文,然必待文理精通,方许应试。一试不售,即废焉改业。所以读书者多,而成名者少。”即言这里读过书人虽多,但不少人只以粗识几字,懂得仪理常识即可。即便家庭殷实的人,科举不利也转而经商谋生。科举考试不仅耗费财力,且制举一路,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得中者能有几人?经商致富相比读书仕进似乎更易实现,这一现实使得大多数人自觉地选择了前者。

虽然人们充分认同经商的价值,但在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中,他们也不主张完全放弃科举。由此,经商与科举也就成了洞庭人迭相为用的生存法则。这也使不少洞庭商人有着读书的习惯,敬修堂的主人徐联习就是一个典型。他在楚地经商时,“行箧常以书自随……以故货殖数十年,恂恂儒雅。”成为当时有名的儒商。除了读书养性外,洞庭商人也乐于同文人结交,以诗酒唱和为常事,清代康熙年间东山人汪琬的《尧峰文钞》卷十五记载:“万历以来,山中高赀者推许氏、翁氏两姓为甲。其人率以文雅相高,喜结纳四方贤士大夫,非仅纤啬拥财自卫者也。故凡春秋佳日,远近篮舆画舫争集其门。如华亭董尚书(御名)宰、陈征君仲醇、常熟钱尚书受之、嘉定李进士长蘅、太仓张内翰天如、仪部受先之属,类推翁、许为湖山主人。一切管弦歌舞之娱,牲宰酒醴供张之盛,所费殆将不赀,绝无分毫顾惜。”历史上,洞庭商人结交的名人包括董其昌、翁方纲、刘墉、纪昀、钱谦益等。为扩大声望,在商业经营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洞庭商人不惜钱财与之结交。凡此种种,究其原因还是体现了洞庭商人在贾和儒之间复杂而矛盾的价值抉择。

3文雅闲适的风尚习俗

自明代中期以后,苏州经济日益富足,市井生活渐趋繁华。各种节俗、游冶以及歌舞、杂技、戏剧等活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就连妇女也走出户外,参与其中。袁宏道在《荷花荡》一文中曾记录当时的盛况:“其男女之杂,灿烂之景,不可名状,大约露帏则千花竞笑,举袂则乱云出峡,挥扇则星流月映,闻歌则雷辊涛趋。苏人游冶之盛,至是日极矣。”为了迎合普通市民阶层的趣味,大量反映市民日常生活志趣和爱好的题材被纳入到艺术创作中,如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或是现实生活中节俗、游冶等情景。同时,苏州文人的艺术创作也开始涉及市井民间。如以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开始把视角转向普通市民生活,创作的仕女人物画、花鸟画充满了浓郁的世俗气息。为配合居室陈设的需要,原本属于文人士大夫聊以自娱的画作此时也以不同的形式流入民间。特别是到了明代晚期,苏州出现了专门从事这类绘画的职业画家,他们的作品又通过民间匠人转化成为版画和建筑雕刻,这一现象也体现在敬修堂的建筑雕刻中。在敬修堂建筑隔扇门的绦环板中,就有不少描写世俗生活的场景,其内容主要涉及游园、郊游、耕读、赶考等方面。各个场景的描绘细致入微,情节丰富,生动地记录下当时活跃的社会生活。

三 敬修堂建筑雕刻的艺术特色

1主题鲜明的布局构思

敬修堂的建筑雕刻在总体规划上层次清晰且主题鲜明。这在敬修堂一系列门楼的雕刻中尤为明显。敬修堂建筑群共有四进,依次需经过五道大门。除了,入口比较朴素,仅以青砖砌成一个简单的门罩外,其他每进均有一座雕刻精细、主题明确的门楼。如进入院宅后左转,可见一座雕饰精美的木构门楼。门楼额枋上有四个圆柱形门簪,雕刻四季花卉。前檐枋正面中部以包袱锦的形式,将一对麒麟、两只喜鹊雕刻在有亭、桥场景的背景上,寓意“喜临门”。前檐枋下沿两端饰以寿桃雀替,上沿承四组斗拱,斗拱上托连机和前檐檩。四组斗拱之间采用透雕的技法,从左至右依次雕刻三组动、植物图案。第一组的内容为松鼠、喜鹊和梅花,寓意“喜上眉梢”;第二组是柿子树、狮子和喜鹊,寓意“事事如意”;第三组为獾和喜鹊,寓意“欢天喜地”。整个门楼的雕刻都以“喜庆”为主题,寓意开门见喜。

2形式多样的构图

敬修堂“三雕”往往会根据施雕的构件、部位和表现主题的不同来进行位置经营,因此构图形式丰富多样。在单一画面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改变主体物和其他陪衬物之间的比例、简化陪衬物的形象来突出主题。而最有特点的是在表现人物故事时,注重对情节的选择,布局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题材均置于同一画面。如大厅砖雕门楼的上额枋有一组表现人物故事的雕刻,描述的是游园的场景。其构图采用手卷画的格局,画面从右至左徐徐展开,不同场景以树木进行分隔但又气韵连贯,人们在不同区域的活动描绘生动,主次分明。又如敬修堂正厅前的砖雕门楼,其雕刻图案根据门楼构件形状进行布局,斗拱上施以花卉雕刻,棹木、拱垫板雕饰蝙蝠和寿字纹,上枋和兜肚饰为人物故事,垂莲柱上端为如意和龙纹,下端为花篮。中间字牌为乾隆进士蔡书升所书“世德作求”。下枋则是以渔樵耕读为主题的雕饰。整个构图在局部上既结合了各个门楼构件的形制,精心布局单一构件的画面构成,又充分考虑了所在区域构件系统的整体效果,疏密有致,张弛有序,形成一种整体的画面节奏。敬修堂建筑构图还借鉴了江南建筑彩画的做法。如大厅前檐枋的雕刻装饰,就有彩画图案的特点。前檐枋两端的找头以对称的形式,饰以浅浮雕卷草软卡子,在枋中部的包袱心位置雕刻夔龙寿字团。

3精巧传神的雕刻技艺

苏州地区传统的建筑雕刻做法包括阴刻、平雕、浮雕、透雕和圆雕等,同时施以剔、钻、勾、镂等工艺。在进行创作时,工匠们常常会因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装饰部位,将这些技法或单独、或相间、或组合地加以运用。在敬修堂的建筑雕刻中,入口门楼的门簪即是雕刻技艺一次充分的体现。门簪为圆柱形,长0.28米,直径0.17米,以四季花卉为主题,其侧面以高浮雕的技法勾勒出花卉的枝干、叶片及花瓣,再以阴刻加以修饰。门簪正面的花头采用透雕表现,花瓣层层包裹,层次丰富。而门簪正面与侧面的交接圆润精巧,正面花瓣与侧面叶片在形态上过渡自然、井然有序。敬修堂的砖雕门楼上有大量砖雕人物故事,民间艺人的刻刀如同画笔般在砖材上施展各种刀功技艺,或提顿按挫,或钩回曲直,或刚柔疾徐,生动地刻画出各种形象。这些人物雕刻不仅刻画精细,而且神态也活灵活现,充分反映出高超的雕刻技艺。

4清雅灵秀的艺术面貌

篇2

关键词:门窗;雕刻艺术;提炼与吸取;应用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067-01

一、主要应用类型

(一)母题的借用

使用符号学技术提取传统建筑门窗雕刻符号的显著物理特性或组件,然后再细化这些符号,作为母题正确使用在新的艺术形式之间,尝试关联传统建筑的建筑语素。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家具,艺术,绘画,手工艺和设计,已成为室内设计的重要手段。这些技术一般出现在酒店,写字楼等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

环境艺术是一个文化的交汇和渗透。把传统的建筑装饰门窗的形式进行了归纳和适当的全局和局部改造,和现代化的功能需求和物质技术条件相结合,采用联想,隐喻等方法来重现传统,在本原文化结构上嫁接新的设计思想、手法、思维方式。以现代方法研究历史上的活动空间、审美趋势、价值观以及哲学思想等,借古至今,从传统中获得启迪,来推陈出新。

(二)空间材料的借用

理想的情况下,整理传统建筑空间,在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重现,如园林中常见的对景、框景、借景等手法,以及一些风水景观理论的原则。让传统形式建筑的空间的发展和延续可以在新的设计中获得。在建筑物中有空间,空间构成了建筑。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性,在于创建一个特殊的空间,无论它是由单体或者群体合成包围,或穿插在室内和室外环境,都有其独到之处。中国园林建筑具有独特的布局和空间构图方法,它体现了中国绘画和文学的精华,它的创作核心是意境,营造诗意的景观建筑空间。目前,中国的传统建筑得到了国内和国外的广泛关注,在简洁而富有现代设计的内部空间中,或多或少用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设计师们使用了多种技术,采用多种方法已经创造了很多新奇巧妙的建筑空间。

(三)文化意念的借用

由于人的精神需求和物质水平不同,南北朝以来中国文人一直追求“得意忘形”的创作手法和“离形得似”的审美取向,但也更难以把握。空间和塑造表面上好像是纯粹的现代的东西,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人文传统文化的意义,这就要求设计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传承。在建筑理论和建筑智能化技术发达的今天,在生活中简单的装饰和现代材料的空间环境,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生活在日益污染的环境,因而更渴望回归自然,继承古代诗情画意的生活。设计师应该抓住人们这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创造出更加满足人们心灵需要的设计。

二、艺术形式的表现

传统建筑门窗雕刻以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底蕴,促进思想和实践的融合,从中我们可以提取大量的美观实用,科学合理,设计新颖的设计元素。我们可以提取传统建筑门窗雕刻艺术,吸收和消化理解传统艺术进而再创造,给他传统建筑雕刻一个新的艺术生命。

1.直接使用传统建筑门窗雕刻中的图案图样。即传统的风格与传统的门窗门窗的雕刻图案直接应用到平面设计,直接用在门窗传统元素的设计,我们可以把这些传统图形元素的文化内涵直接带入新的设计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今古如一的感受,这种直接用传统符号的方式,可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艺术之中。

2.传统建筑门窗雕刻造型的延伸。学习传统设计的艺术和文化,并不意味着表面上的传统民俗风格的符号的直接挪用拼接,而是要找到传统艺术的艺术规律和创作方法,吸收古工匠们总结了千百年来的经验,与现代设计思维结合、分析、比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取其内容和形式。我们的社会环境需要使用新材料和适合的再创造现代的形式的做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形式。

3.精神上继承传统文化遗产。传统建筑门窗雕刻艺术应该在现代设计中被使用,我们的思维不能只局限于传统建筑门窗雕刻艺术的具体形式,设计者必须了解中国的传统精神,需要从根本上对我们的传统建筑文化所承载和体现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传统建筑门窗雕刻艺术,只有在把握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美学价值,只有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结合现代设计手法重新打造,才能形成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文化,以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几千年影响下传统门窗雕刻艺术成为了一门深刻的学问,包含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如风水文化,社会文化,传统审美,礼仪文化,吉祥文化等等,吉祥文化和门窗雕刻艺术中的美学价值是在当代平面设计影响最大的文化。通过对传统建筑门窗雕刻的研究,了解传统建筑门窗雕刻美的存在形式。学习如何使用正确的视觉语言来复制并重现这些美的表现。关于美的感知、发现、探索,前人的研究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了解美感存在的多样性,通用性,理解社会生活的互动和审美观念,认识到审美与时展的脉搏密切相关。

篇3

【关键词】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文化传承;色彩;雕饰

1前言

在我国古代传统建筑里,非常重视装饰艺术。尤其是在民族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在建筑装饰中有着丰富的表现。在建筑装饰艺术上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工艺水平和材料质感等特点上,同时吸收了我国古代的绘画艺术和雕刻艺术以及各种书法、纹样和一些图案等特点,使得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完美和协调。

2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纹样艺术文化传承分析

我国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纹样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其具有较为广泛的题材,同时在形式上多种多样,比较有丰富的内涵,在其他艺术形式上无法替代。我国传统建筑艺术中的纹样在传承方面,具有较多的现实意义。因此,要重新认识并注重纹样艺术的传承。在传统建筑中的梁柱以及各种柱基础上,加上门窗和檐口等地方,都会进行雕刻一些人物和山水,尤其是雕刻的一些花草和各种动物、传说故事等等,这些纹样的雕刻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在建筑中的单调感,使得建筑物具有丰富的表现意味。建筑纹样在雕刻艺术上的表现和模仿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同时具有丰富的力量,例如利用蝙蝠和磬石,是为了谐音寓意福庆的意义,用花瓶和鹌鹑来表现和象征平安的象征。利用石子和玉如意来表现事事如意的象征意味。这些动物在寓意上利用汉字的谐音来组成吉祥话。这是古人趋吉避凶的生动表现。而我们现代人对于美好的祝愿和幸福的向往不亚于古人,从对传统折射出的纹样寓意也能应用于现代纹样设计。例如,在纹样设计中的几何纹以及冰裂纹和各种纹样,都是明显继承古代文化设计的,这些纹样在现代建筑中直接应用在纹样装饰设计上。例如,某地博物馆在建筑上就采取了一些吉祥纹样,使得建筑设计在整体上显示出和传统文化的浸。

3建筑装饰中的色彩艺术文化传承分析

在我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色彩方面,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这些设计在朝代的更替中不断的发展和成熟,最终形成了多样化的色彩装饰艺术。对于不同建筑要运用不同的色彩。色彩运用方面,我国历来强调的是建筑应与环境和谐的统一在一起,例如对于刁娇柳的建筑,这种建筑就是典型的色彩建筑装饰,不仅和环境融为一体,而且还具有美学意味。需要说明的是色彩的运用表现出较严厉的等级观念,红色的运用属于较高礼仪的运用,对于庶民的房舍是不允许用彩色装饰以及斗拱等建立的。而皇室宫殿可以应用色彩艳丽的红色粉刷墙壁,用黄色的琉璃作为屋顶瓦片。体现出的皇家的威严和气势,用这些纯度较高的色彩,正是有利于表现出这些象征意义。在现代建筑装饰中,可以体现出色彩文化的传承的有北京饭店,其室内的设计应用中,选了很多红、绿和黄等传统的色彩,在表现手法方面,体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意味,表现出民族的文化传承特点。尤其是上海世博会时,中国馆的建筑就运用了红色作为主体颜色,世人称之为中国红。这种色彩的运用,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等方面体现出现代化的诠释,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手法,经过大胆的设计,传达出古代优秀的中国建筑艺术文化。而民间的徽派建筑,则体现出淡雅风格,尤其是利用黑白色彩,表现了山水墨画的独特意境之美。这些色彩的运用,在现代建筑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北京的香山饭店,就是利用这种色彩元素装饰的文化艺术风格,这种建筑装饰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在现代化的表现方式方式上,使得传统和现代融为一体,表现出文化上的传承。在钢结构设计中应用开放式,同时在选择材料时,用到许多玻璃材质,再用白色的墙壁设为主色调,使得建筑风格和建筑色彩具有浓厚的民族风味,体现了我国民间高度的色彩艺术特点。

4建筑雕刻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

建筑雕刻装饰艺术在我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占有一定的重要的发展地位,尤其是建筑中的一些功能定位和审美要求上,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即木雕和石雕、砖雕等。这些雕刻中的木雕一般是利用木材与其他相关材料雕刻的,主要应用到建筑的柱子以及梁柱和各种檩条、枋和椽子等物件上,在这些建筑部位运用各种图案进行丰富的布置和刻画,展现出良好的建筑雕刻艺术。使其表现出古朴和秀丽,庄严和富贵的美学风格,同时也表现了建筑艺术的良好感染力以及表现力。在运用石雕方面,传统建筑艺术用石雕表现了我国建筑的丰富艺术,用这种不容易消失的方式,记录古代人们的雕刻艺术。由于石头具有坚硬的外表,同时对风雨和霜雪的侵蚀比较强耐。因此,这种石雕方式来进行建筑雕刻艺术,是非常流行的。例如,在很多台阶以及柱础等建筑中的石雕非常之多,且雕刻具有较高的价值和美学意义。这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另外,在砖雕方面,主要是模仿石雕而派生而来的。这种雕刻艺术比石雕更加节省材料和省去很多工作,对经济效益的提升也有较多的利益。而这种砖雕一般在寺庙以及墓室和各种其他住宅上的墙面,这种雕刻的艺术主要体现在对一些人物的刻画以及各种山水、花鸟、走兽等的刻画上。例如,雕刻一些麒麟送子、龙凤呈祥、佛教图像等,都寄托了美好的寓意。目前,很多大型建筑物,都不同程度的运用了这些传统的雕刻技术,一些大型公园和各种起居室,有的就运用了这些木雕、石雕和砖雕艺术来表现和装饰。尤其是在油漆栏杆以及屏风、各种雕花板和壁饰等方面都运用到了这些装饰。这些传统的雕刻装饰艺术以及传统的纹样和色彩装饰艺术,都体现了我国淋漓尽致的传统文化,是对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文化继承。在目前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利用传统艺术,使得建筑风格表现出优秀的文化继承和发展,针对装饰材料的发挥以及传统艺术的结合,在现代化发展中,将古代和现代相结合,在传统建筑装饰的基础上不断地运用各种技术手法,充分表现无比丰富的艺术风格,将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带进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5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化的今天仍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推陈出新方面,在文化传承方面,以及在继承和创造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意义和作用。建筑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更要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在建筑艺术的传承文化方面,应该虚心向古人学习,利用传统文化魅力,不断地开创出新的技术和观念,将传统艺术文化继承下来,对装饰色彩和纹样、雕刻等的艺术元素进行充分的融合,使现代建筑和古代建筑糅合到一起,使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现代获得巨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吴陪秀.试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民俗文化特征[J].艺术百家,2006(5):208-209.

篇4

关键词 社旗山陕会馆;石雕;美学细想;应用

社旗山陕会馆,位于今河南南阳社旗县,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至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竣工,共历经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帝,历时136年。建筑群整体座北朝南,主体建筑呈前窄后宽之势,现存院落东西最宽62米,南北长156米,总占地面积12885.29平方米,建筑面积6235.196平方米。整体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有:琉璃照壁、悬鉴楼、石牌坊、大拜殿、春秋楼。两侧相陪建筑有东西辕门、东西马厩、钟鼓楼、东西长廊、腰楼、药王殿、马王殿、道坊院等,其中春秋楼及其附属建筑于咸丰七年为捻军焚烧,现存建筑共计152间。因其建筑兴建之时正处于中国古建筑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期。加之会馆这一建筑类型本身就是资本萌芽商业兴盛期的产物,由客居各地的富商豪贾聚敛的大量钱财,为会馆建筑艺术之创造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据有关碑文及资料记载,社旗山陕会馆仅兴建春秋楼及附属建筑就花费白银七十多万两,兴建大拜殿及附属建筑花费白银近九万两。借助如此庞大的资金支持,加之各地商人为树立本籍的商业形象,相互争比的意识,使社旗山陕会馆在建筑之时得以“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天下”。并能够建设营造出如此规模和气势。山陕会馆整体建筑鸟瞰,如图1所示。

图1、山陕会馆整体建筑群鸟瞰

会馆整体建筑布局严谨,排列有序,装饰上精益求精,气韵独具,成为国内罕见的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的古建筑群。社旗山陕会馆在全国现存的80余座同类建筑中,首家于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业内专家公认为“中国第一会馆”。会馆主题建筑群之大拜殿,如图2所示。

社旗山陕会馆的建筑及所承载的艺术思想被后人总结有琉璃照壁--匠心独具;铁旗杆戏楼―独树一帜;石雕木雕―鬼斧神工;民间刺绣―质朴精美等十大全国之最。会馆的雕刻大有“聚他山之石,赋予玉质精工”之妙。笔者主要试图浅析其石雕艺术形式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运用及其美学价值。

初为其石雕艺术所震撼是因为其雕刻的精美及细致程度。会馆建筑中几乎无石不雕,并且多以圆雕、透雕为主。最具代表性的石雕代表当为悬鉴楼内的柱础等雕刻。悬鉴楼在建筑形式上整体艺术造型玲珑秀气,又清奇巧妙,其屋顶琉璃装饰以神话人物为主,试图营造出“天上人间”的艺术气息,并且与装饰上与建筑主体功用和谐统一,达到了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悬鉴楼建筑构造秉乘中国古代建筑传统之“墙倒屋不塌”结构形式,以圆柱及柱础为主要支撑力点,石础与木柱相结合,全楼以二十四根巨柱稳稳撑起。其各种形态的高大柱础皆为上圆下方之复式柱础,在构筑和造型上显示出了玲珑剔透、神形兼备的建筑艺术特色。尤其柱础的结构上均为多层雕饰,雕刻细小处细致入微。粗放处力道浑厚,微妙处细密有致,结合处衔接巧妙。如入口处的石狮雕刻,脚踩方石,背驼莲花石座,呈三层结构并能浑然一体不失厚重。其他柱础上局部之石雕,大都如是。如悬鉴楼内上圆下方的复式础座,束腰处多以装饰为重点,分别为浮雕奔虎、麒麟、云龙、天马、神牛等吉祥瑞兽。极尽其雕刻精美之所能,可与玉雕之功媲美。结构严谨而轻巧;纹样考究而细致;动态生动而鲜活;夸张适度而威严。再如狮身人面兽之雕刻,通过其面部狰狞、威严的表情而又彰显着其仗义、秉忠之思想诉求,将美学思想和建筑结构以及儒学之营商意识巧妙结合在了一起。楼内所雕刻之柱础均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及观赏价值,堪称为中华古建筑柱础造型装饰艺术的典范之作。深刻传达着中国商道人道的深邃内涵,张弛之间载入充实厚重的“意韵及大道”之美。会馆内各种不同造型的柱础石雕,如图3-3至3-6所示。

再为其所感动更因其故事题材选择及审美意识倾向。石雕的每根柱础雕饰内容不尽相同,各有千秋,题材及内容包括有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文人学士故事及吉祥动植物图案等,且相互结合,互为点缀,可谓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其他建筑上所用雕刻内容也寓意深刻,如在悬鉴楼在山门两侧墙裙位置处的四块人物故事石雕,形式上与四座檐柱柱础相互呼应。雕图之内容均为汉代及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分别为《杯羹之让》、《屺桥纳履》、《赵子龙大战长板坡》与《刘备马跃檀溪》。显示着谦逊礼让、大勇能忍、骁勇善战、中流勇上之内涵。四图皆以“剔地起突”之高浮雕手法雕成,人物形象生动,山水场景也具有极强的纵深与体量感。

悬鉴楼面北的戏台,其主要功能为唱戏之用,也是会馆内是建筑结构及装饰的重点。戏台下层与山门相通为敞开式通道,二层为戏台,整体建筑厚重稳妥,布局结构合理,细致处理上更彰显其匠心独具之处。以其台口之周围之石栏的雕刻为例,正面分别雕以《渔樵耕读》、《赵匡胤输华山》、《走马荐诸葛》、《商旅图》、《职贡图》等戏剧故事图案,意现其戏台之功能,更暗喻建造者的崇尚恬淡、处变不惊、唯才是举等思想体现,甚至也可从雕刻内容中体现其生意红火、身在朝外、以商道盛之恬淡雅致之意。两侧则分雕天马、神牛、缠枝牡丹等图案,雕镂技法细腻,形象生动传神。另其照壁双联也为石刻,分刻与四柱身面北,分内、外二联,内联为“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亦犹昔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无差。”外联为:“还将旧事从新演;聊借俳优作古人。”二联以戏台为主题,揉戏剧创作,写戏剧表演之精妙,论戏剧借古喻今并加入传统儒学思想的教化之涵义,把戏台的深层文化内涵阐释得淋漓尽致,在抒发其审美意趣的同时传递出对今古世态的幽深阐释。也渲染了山陕会馆的商业文化精神,体现着其重商崇文的思想意识,承载了“文字及诗性美”的意识。戏台石雕局部如图7所示。

分布于山陕会馆各处建筑中的建筑和装饰纹样题材丰富多彩,其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吉祥图案共有1000多处,大都反复集中渲染着传统儒商的追求和向往。比如石牌坊中的雕刻内容中,中柱两侧鼓面分刻有:“俞伯牙爱琴”、“孟浩然爱梅”、“林和靖爱鹤”、“周敦颐爱莲”、“米元章爱石”、“嵇康爱竹”、“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的八爱图。,这些表达了当时的商贾们对于古代文人墨客们应物寄情的雅怀高士情操。牌坊四柱下方前后之抱鼓石面分雕了《八爱图》及梅兰竹菊等古人雅士至爱的雅致吉祥图案。也隐喻着当时商人阶层除生意之外的个人理想追求。体现出厚重的中原文化和会馆商贾的商道渊源,并可与徽州的木雕建筑思想内涵相统一,以实际而精美的物象(石雕)寄托商贾的富后尤犹、商文并举、索求大雅、遁入佳境的理想主义状态,其主题文化心理彰显一斑,同时又融进了“意境中的妙悟”之美。部分石雕局部如图8、9所示。

最难能可贵的是其雕刻神韵与中国传统仗义秉忠思想的结合。并且通过其雕刻的特征及建筑特色恰当的诠释了其石雕艺术的象征性与假定性特征。

以主题建筑大拜殿为例。大拜殿始建于同治八年(1869年),竣工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大拜殿由前厅后殿组成。前厅为卷棚顶,系山陕商人聚会与祭拜关公之地,称“大拜殿”,后殿为关公神位所在地,称“关帝大座殿”。大拜殿前最独特的装饰莫过于两侧的石雕八字墙,墙下为须弥座。座上立以整块青石雕成巨幅石雕,宽1.10米,高1.90米,以高浮雕兼透雕技法雕成。东侧为“十八学士登瀛洲”的雕图,图中任务刻有杜如梅、房玄龄、于志宇等不畏艰险,骑马沿崎岖小路登上为天下人倾慕的瀛洲,意在宣扬为学至上知识为上;西侧的“渔樵耕读”雕图,图中内容为山水、树木、飞禽、走兽、房屋采用浅浮雕、深浮雕、透雕、线雕等多种石雕技法,题材寓意上以教化人们安身立命,各守本分。这两幅石雕图与石牌坊相映生辉,在宣扬着读书入仕方可坐拥仙境的尊儒崇文思想的同时,也象征着当时商贾们对于自己对后来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大拜殿的柱础石雕也极具特色。其十八座柱础共分七种类型,每类雕饰各有不同,多采用具象的造型手法,柱础上雕出的雄狮、麒麟等鲜活生动的各类形象,造型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整体雕刻既具有庄严恢弘的气势,又兼备细致生动的趣味,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殿内四座金柱动物造型柱础,以整块青石圆雕而成,南面二础为雄、雌二狮,北二础为牡、牝麒麟。长方形基座上雕有卷草纹饰等吉祥图案,雄狮、麒麟背上都驮有双层莲台。巧妙融合各种雕刻技法的同时,不仅显示出其艺术造型手法,也透视出匠人在雕刻时“真实与意象结合”美的中国传统思想应用。

另外的石雕代表则是山陕会馆的碑刻,保留完整的共9块,其中记述商业道德规则及会馆兴建活动的碑记有7块。记述商业道德规则的有“同行商贾公论戥称定规概碑”、“公议杂货行规碑”、“过载行差务碑”等。这类同时期碑文目前只能在社旗山陕会馆如此详实而清晰的看到,它对于研究清代社旗商业发展的概况及商业行为的规范提供了珍贵的佐证,也是当时诚信经商信条的见证。其中《同行商贾公议戥秤定规矩》碑对规范度量衡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公议杂货行规》碑则以倡导诚信精神为核心,对各种商业行为做出多达十八项严格规定;《过载行差务》碑则对上交官府的席片数量给予分解公示。这三块碑石也是我国现存会馆类建筑中所存最早也最为全面的商业道德规则碑记。而碑文上记载细致的各种条约公示,更是对传统思想中“诚信为本”精神的直接体现和褒扬。

会馆内碑文石刻内容与大拜殿内的匾额所书内容和推崇的思想又本源相通,大拜殿内的匾额大都是各商社敬献会馆的,其匾额书写的内容大都是赞美关公忠义精神的颂词,既有经典的词义,又有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感,如“光明正大”、“浩然正气”、“万古精忠”、“正气常临”、“乾坤正气”、“义高千古”、“万世人师”等,皆可以说明其商贾们对于诚信、忠义、名节的敬畏与倡导。

山陕会馆其建筑以及所构筑的商业文化内涵及其美学思想的应用,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其追求的商业理念诠释了其诚信秉义的商业文化精髓,也是当时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品牌文化现象载体。而从其石雕艺术中透视出的中国传统美学细想也足以留给我们深刻的思考,并为我们所欣赏、学习、借鉴、应用、发扬。在其崇商、经商、重商、盈利的商业精神引导下,最终能从雕刻的形式及内容提炼等方面上升到对传统人文意识、美学思想上的追求上来,更是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研究的精髓所在。对于当代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感追求,美学思想精髓的及其价值的贯彻应用,商业上诚信为本的商业本源意识,乃至学术上的严谨和深刻的精神等诸多方面,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历史财富。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社旗县文化局编著.《社旗山陕会馆-中国古代建筑》.文物出版社,1999(10).

[2] 关玉国.《社旗山陕会馆商业文化初探》,2004.

篇5

木雕装饰艺术探源

1.木雕装饰艺术概况

木雕艺术是中国雕刻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自新石器时期起,华夏大地上的人类就懂得了木雕艺术。随着人类天生的审美观念的发展,木雕艺术成为我国古代最常见、最广泛的装饰艺术,美轮美奂的建筑木雕一直是历代统治者所追求的,这种观念影响到民间,最终使木雕艺术普及,直至流传至今,木雕艺术依然是各类设计师最青睐的艺术装饰元素。

2.木雕工艺在室内设计中的发展演变

我国最早出现的木雕文化起源于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此后,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经过了几千年的变化,这些木雕作品构筑了亭台楼阁、华堂深院,中华文明就在这无言镂刻、精美雕凿间传承。

我国木雕工艺发展几千年之久,形成了几大派别,各有特色,最著名的是:浙江东阳木雕、广东金漆木雕、温州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唐宋时期,木雕工艺在室内装饰方面创造了新的艺术天地,出现了高型桌、椅和落地屏风等家具,垂足而坐的习惯,在唐宋以后形成。随着家具的加高,各类木作摆件,于是木雕行业在此形成了进一步的细分。直至明清时期,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的发展达到顶峰时期,尤其表现在家具和建筑装饰上,其雕刻内容均以人物故事、山水、花鸟、走兽四大部分为主题,把中国传统故事雕刻的栩栩如生。因此,明清时期的木雕艺术也是我国木雕装饰艺术的代表作品。

民国初期,木雕作坊还很昌盛,抗战期间,大批作坊倒闭,北京的木雕文化陷入绝境。直至建国后,人们对室内的审美逐渐有了要求,大搞中式装修,于是木雕文化又再一次盛行起来。

木雕艺术在传统设计中的体现

1.建筑构件中的木雕艺术

在传统木雕中,寄情于动物花卉的题材是最为常见的,另外还有故事和典故被雕刻于各类木头之上,每件木头被能工巧匠赋予重大意义,成为流传于世的经典作品。

我们常见的有建筑构件的藻井、天花、撑拱、雀替、隔扇窗等,雕刻手法又分为浮雕、圆雕、嵌雕、透雕、贴雕、阴阳雕、浅雕等。这些作品反映出作者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观,也使中国建筑的装饰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2.家具中的木雕装饰艺术

家具中使用木雕装饰,不仅仅是为了起到装饰作用,也能与建筑中的装饰构件相应承,烘托建筑中的主体,并丰富整体,增加建筑的艺术欣赏价值。

家具中常见的木雕装饰有屏风、佛龛、镜架、笔筒、家具雕饰等。这些装饰品直至今日仍被人们广泛使用,几处的木雕装饰分布在家具中,让人耳目一新。

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中的应用

1.室内设计中木雕艺术的表现手法

根据现代室内设计的趋势发展,很多设计师把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木雕工艺,诠释出与现代家装风格相适应的多种表现形式和内容。用木雕对室内设计进行装饰点缀,为传统木雕艺术的发扬起到了很大作用。

传统木雕文化走进现代室内设计,以“借景”,“小中见大”等方式灵活组织空间,将恬静古典的气息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做到推陈出新,古今结合,使装饰艺术更具文化内涵。

现代中式风格的家具多以木雕艺术的表现形态展现出来,这样的家具凭借形式感强,感官厚重等优点为消费者青睐。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这些木雕装饰的点缀也为室内空间增添了几分韵味。木雕工艺品的存在,既是空间层  次的点缀,也是一种美得享受。

将木雕文化契合的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我认为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手法:高度概括简化,抽象变形,引用现代图案等,使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的表达不致突兀。把现代元素融入到传统木雕艺术,呈现出与现代室内风格多元素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2.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意义

篇6

一 潍坊核雕艺术的起源

桃核雕刻是一门具有传奇色彩的民间微雕绝技。早在宋代中国已经有关于核雕的记载,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到了明清时期,核雕技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虞初新志》中收录的明代人魏学?撰写的《核舟记》的文章,文中说:“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后人不经为这门“雕虫小技”所折服,探索这“方寸之间孕育大千世界”的精湛技艺。潍坊核雕,至今己有近二百年之久。早在清代晚期,山东诸城县匠师张大眼在京师学习核雕雕刻技法,艺成归来后以此手艺为养家糊日之用,后将技艺传于潍县都渭南,都渭南儿子都蓝桂又承袭父亲手艺。十年后,都蓝桂又收考功卿为弟子。他们师徒二人对此技术精心专研,在沿袭前人技艺的基础上又对这门技艺进行了极大的创新,使这一古老的技艺别开生面,闻名全国。

二 潍坊核雕艺术的文化内涵

1 潍坊核雕艺术具有中国儒家思想的典型性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大地受到儒家思想的左右,儒家提倡“仁”为核心,进而发展为以“礼乐”传统。荀子《乐论》中说:“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万物谐化;序,故群物皆别。”这种思想与潍坊宗族推崇的思想相合,严格的传统规约和道德伦理规范成为潍坊核雕艺术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基调。尤其山东地区为孔孟之乡,早在先秦时期就齐鲁之地已推崇儒家的伦理思想。直至秦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儒家的“仁”与“礼”思想以及后来朱熹强调“理”的思想形成了严格的伦理纲常和道德规范,对传统社会的伦理教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这些思想无不渗透到潍坊民间工艺设计的各个领域。潍坊核雕不免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现存大量的潍坊核雕都带有很强的伦理色彩和教化意味,尤其体现在内容题材的选择上,从而由形式到思想上都散发着朴素淡雅、温柔敦厚的艺术气质。

2 潍坊核雕是审美创造与民俗文化的有机结合

民间工艺美术与民俗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融汇交织在一起的,一方面,民间工艺美术作为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民俗文化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民间工艺美术扎根于民间文化的土壤,其创作主体是劳动人民,因此民间工艺美术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联。民俗在文化形态上表现为各种民俗事象,它是民众在生产生活中的文化沉淀,也成为了地域文化的符号、图式,在具体形态上表现为生活情景的写照和民俗活动的记录。而潍坊核雕将民俗活动中的活动主题和发生情景凝练出来,呈现为一个立体的静态图像。简化为一种图式、文本来进行表现。潍坊民间的审美意识不仅受到儒家审美文化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民间民俗的价值观念。在核雕艺术上关注人作为本体在客体中的主体价值,同时并未脱离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在艺术的表达中注入民间民众的人生理想。潘鲁生、唐家路认为:“民间审美意识以实现生活中主体的人生要求和生命需要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以主体自身的功利意愿为审美选择和审美标准,并将自己征服现实,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意愿诉之于审美形式。”潍坊核雕的创作题材也常常选用民间民俗活动,舞龙、舞狮、祭祀、踩高跷、跑旱船、庙会、灯会等各种民俗活动为潍坊核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蓝本。民俗文化为潍坊核雕打上了民间的烙印,同时民俗文化在核雕这径寸之地上得到延续、传承和深化。

3 潍坊核雕的审美内涵是美与善的高度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认为“美”有时实际上就是“善”,“美”与“善”一直处于馄饨不分的状态,善的转换引申义有吉祥、美满、幸福、乐观,这类含义在古代观念中既是合乎于情理、又惬合于情意。因此,潍坊核雕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如《二十四孝》是核雕常见的题材,同时如“岳母刺字”、“苏武放羊”、“一诺千金”、“孔融分梨”、“荆轲刺秦王”、“金孝拾银”等反映“仁、义、礼、智、信”的故事题材也常常被引入核雕的素材领域。这些带有传统人伦色彩的题材与一般的说教和灌输有所区别,从艺术形象的感性知觉和形象直观出发,将社会性的理性艺术化地灌输给欣赏者,在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受众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传统吉祥图案在潍坊核雕中也被大量的运用,象征多子多孙的“连生贵子”、“石榴”、“花生”,象征福禄的“蝙蝠”、“佛手”、“鹿”,象征长寿的“松”、“鹤”、“寿桃”等都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是民众坦率表达人生追求,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向往和祈愿,这种趋利避害的审美追求通过核雕这一载体表现出来。这种由形式走向内容的观念是一个形象思维转向实际创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匠将感性思维与客观存在相结合,将传统美学思想与对趋吉避害的心理相联系而进行创造,使审美的创造者和欣赏者都能获得感官的愉悦和内心情感的慰藉。

三 潍坊核雕艺术的美学特征

民间审美风格和审美意识渗透于民间的工艺造物活动中。民间美术具有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原初性。而潍坊核雕是从民间造物中逐渐发展成现对独立的以审美为主的工艺美术。所以既受到中国正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也与民间审美和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血脉关系。

1 敦厚的儒雅之风

潍坊核雕虽为径寸之地,但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却洋溢着浓郁的温和、质朴和文雅之气。潍坊核雕题材丰富,构图饱满,主题鲜明,刀法细腻人物形象生动活泼。在方寸之中构图张弛有序、层次分明。潍坊核雕作为观赏作品,精巧细腻;作为把玩作品,玲珑亮丽;作为佩带作品,浑朴别致;作为核雕印章作品,独具一格。潍坊核雕常因形而创作,借势而雕琢。依据核的形状、纹路、结构来进行题材的选择,有吉祥题材的:《万寿五福坛》、《鸳鸯贵子罐》、《富贵万年壶》、《天仙寿芝葫芦》等;有神话故事题材的:《白蛇传》、《十八罗汉斗悟空》、《八仙祝寿》等;有文学作品题材的:《西厢》、《红楼梦》、《引萧吹凤》等;还有反映民间生产生活场景的:《民居》、《野渡孤舟》、《欢乐童年》等。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花卉图案、十二生肖图案等。巧妙利用核胚上纵横无序、深浅不定的纹理,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形象。核雕是一种微雕技术,但是却可以表现出宏达的场景,在不盈数寸的面积上刻画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游刃有余,有疏密之对比,有繁简之取舍,构图得当、错落有致。将宏达的场景凝固在一个核雕之上,显得极富戏剧性。同时人物的面部表情一般都平静、温和,纵使是历史战争题材的人物也透着一股温文尔雅、敦厚平和的气息。

2 符号化视觉语言

潍坊核雕的设计遵循的是“有意味”的形式,要在方寸的载体间刻画出包罗万象的世界,纵使刀法再精细也难以做到。而唯有通过符号化的形式来表现。如果沉醉于肤浅的具象体验之中,就会失去了发现“意味”的机会。一是,选取代表性的实物作为符号成为创作主体。如对一艘船以及人物的刻画,则有意识的对船体进行形变,对主体人物精细刻画,对次要人物简单概括,同时在刻画人物时对面部表情神态要求极高,因为他反映出人物身份、性格、气质,而对细节进行简略化的处理。雕刻的繁简取舍十分重要。二是,指在表现民众的美好愿望时,无法进行直观的表现,便使用象征性的手法。例如,莲花和吹笙的儿童象征着连生贵子;佛手、石榴和寿桃象征着福寿三多;喜鹊和古钱象征着喜在眼前(钱);鸳鸯、莲花和莲实象征着鸳鸯贵子;龟和鹤象征着龟鹤齐龄;竹子和梅花象征着青梅竹马等。通过这种富有寓意的图案表达民众的美好追求。这些图形无不是程式化的、规范化的、约定成俗的。程式化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操作者的创造性,但正因如此这些图案形式已经固化在民众的心理,成为一种视觉符号,因此更具有可解读性。

3 技与艺有机结合

核雕艺术顾名思义便是以桃核为载体的技术与艺术的表现,技术体现出核雕的工艺技术性,而艺术则突出了其文化和审美内涵。潍坊核雕在雕刻过程中需要整体观照,把握核雕在三维视角下的视觉效果。在有限的范围内力图挖掘出更深的空间层次,准确利用点、线、面造型因素进行有机组合,注重疏和密对比,大小远近区别,使精湛的技艺以艺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潍坊核雕细腻而不失大气,整体而不失细节。注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以细腻灵动的雕刻技巧作为构建艺术形象的支撑。以具体的形象来诠释艺术的感觉符号。雕刻中极为注重大小对比,由此在极小的空间内也能有效地营造出空间透视效果。在表现作品的主体人物或物品时,通常运用夸张的手法,有意进行放大,雕刻时既遵守了技术的理性规范又结合了艺术的主观能动,至于雕刻之深浅,画面之疏密更是通过有效合理的安排,桃核质地坚硬而线条却十分流畅,桃核体积小,细节却十分丰富。一次潍坊核雕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篇7

由于受材料来源和加工工艺的局限,红木雕刻工艺至宋代才得以逐步发展。到明代,竹、木、牙、角雕刻工艺空前发展,各类雕刻技法相互融会贯通,作用于红木雕刻工艺,于是红木雕刻工艺不仅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而且在技艺方面也越来越精致。

红木雕刻工艺主要体现在摆件、文具和家具等方面,作为案头把玩的摆件和文具,较家具而言就显得小多了,于是人们也把这类红木雕刻工艺品称之为“红木小件”。红木摆件常见的案头观赏品主要有仿古类——仿造青铜器各种造型,如尊、盘、炉、盒等;人物类——常见的有佛像、观音,弥勒佛、关公、寿星、和合二仙等;动物类——如牛、鱼、鸡、龟、象、虎等;红木雕刻的文具则与日用相结合,如笔筒、花插、笔架、镇纸、烟具等。

继承传统与创新精神是当前文化艺术界热门的话题,老一辈的艺术家比较重视传统,常哀叹年轻人的“离经叛道”,年轻人常埋怨束缚太多,力求标新立异。中年人处在夹缝之中,易取中庸之道,反对极端。看来各抒己见,都有一定道理。其实传统与创新不是对立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应是在传统合理的继承下的更新,而创新又是传统的演进。

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我们既可看到“常”的因素,也可看到“变”的因素。“常”是传统,“变”是创新,“常”与“变”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融的。“常”中有“变”,“变”中有“常”。例如常规的红木小件雕刻是比较粗放,简洁的,而我想红木结构硬朗,木纹也细致,是否能把红木雕刻做得写实一点、精致一点、耐看一点,所以我在传统的工艺上进行创新,通过几十年的创作实践和摸索形成了如今与众不同的木雕艺术风格,每一件作品都做得精致巧妙,行刀运凿简练洒脱、清晰流畅,疏密有致、栩栩如生,得到社会各界收藏爱好者的收藏与赞许。其中最为被人称道就是我所雕制的富有田园韵味的作品,突显了远离市井喧嚣,多了份田园山水之间的闲情与逸趣。

我在设计红木雕刻图稿时,首先考虑到我国的民族性、艺术性、实用性,作品既要表达主题内容,又要使整个画面完整,还要注意疏密和宾主关系。作为一个工艺美术工作者来说,刀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修养,政治、文学、艺术中的各个门类都要接触,要读点历史书籍,古典文学作品,观看古代人物画,欣赏古代历史戏剧、观摩电影等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做到古为今用。平时对需要雕刻的对象,如果是树、实物、动物、花鸟鱼虫要经常观看研究,只有这样,设计的画稿和制作的作品,才有血有肉,才有较深的艺术感染力。

红木的刻刀一般比较厚实(中碳钢),因为红木比较硬,道口太薄容易爆裂,为了红木雕刻能达到写实效果,在刀法技巧的处理上,我大胆改革了常规红木雕刻刀具,运用自制的白钢特种新刀具,还应用手枪钻,软轴机在机头的配件上不断有所改革,把钻头做成许多形状,使用方便,就在这种长时间的探索、研究中,写实红木雕刻不知不觉从手工操作进入到半手工操作时代。

在创作中为了获得新的灵感和新的表现方法,我认为必须坚持一边思考,一边学习。如在构思《丰收》题材时,吸收象牙镂空雕的技法,以蟹为主角,蟹从水而出笼展现了丰收的景象,生动地刻画了蟹爬行于粒粒丰硕的稻穗之上秋天正是一年蟹肥之时,也是稻子收获的季节,作品以螃蟹入网和稻穗寓意着人们在秋天获得的丰收。在创作《白菜蝈蝈》《螳螂笔筒》《茶壶蟋蟀》等作品时,碰到最大的难题就是昆虫的小脚容易刻断,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出一套红木细刻的八字准则,即“三平,三稳,三准,三忌”。三平是心平、气平、脉搏平;三稳是灯光稳、手稳、刀稳;三准是眼准、手准、刀准;三忌是忌烦,忌急,忌躁。我还应用象牙雕刻中的切、磋、凿、创、雕、刻、钻、镂、拼、镶、磨、抛等技巧,以刀,运用自如,既能顺应红木的纹理丝缕,又以细腻的雕刻技巧穷尽万物细微的特征,形神逼肖。既有传统工艺的浓郁文化底蕴,又渗透着现代手法的时尚与洒脱。

篇8

关键词: 我国雕刻艺术视觉艺术思维思维表现艺术启迪

人们的艺术思维是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是人们借以表达自己思想观念、抒发内心情感的具体表现形式。视觉艺术思维是各种表现形式的基础,它综合反映在各种不同的艺术种类及艺术形式之中,反映在艺术创作的各个方面,表现出其系统性、严密性、丰富性和强烈的个性。

视觉艺术思维把自然美和艺术美相融合起来,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境界,活跃了人们的情感生活,充实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带给人们新的希望,这就是人类的视觉艺术思维给人类本身带来的美好回报。认真研究我国雕刻艺术的思维表现所给我们带来的艺术启迪应是我们的日常工作之一。

一、纯拙的艺术思维阶段

中国最为古老的雕刻其视觉艺术思维还处在朦胧迷茫的状态。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当时所雕刻出的骨器或石器基本上为自然物的利用和粗陋的装饰,而真正的雕塑艺术到新石器中、晚期才开始出现。从大量的考古中发现,雕塑艺术以陶塑和泥塑为主。原始人的生活与渔猎分不开,而渔猎的对象正是种类众多的动物,因此人们视觉艺术思维的特点在于表现大自然中的各类动物,以及人物与动物共同存在的场景。在最为原始的陶器、泥塑作品中,有猪、狗、熊、豹、象、鼠、鸟等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动物(图1)。从这些原始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出,原始人类视觉人类艺术的造型与表现手法是简单、稚拙、古朴的,但却很传神,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这些动物或人物的表情和神态。如在陕西宝鸡出土的一个陶制男子头像(图2),头像的造型为陶罐,人面的两只耳朵被塑造成罐子的提耳,表现出原始人在制作此罐时的用心所在。人头上眼睛和嘴都为镂空处理,在眼睛与嘴的上部还隐隐约约可见用墨线画出的眉毛和胡须,表情惊叹夸张,神态栩栩如生。

图1 图2

这几个原始时期的雕像体现出原始人已经开始有一定的艺术思维形式,即单纯稚拙的再创作思维,并以艺术造型的手法表现出来。原始人类为生存或为之期待的美好愿望直接反映到作品之中是其生存的必然,也是其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二、浑然天成的艺术思维阶段

秦汉两代是中国雕刻艺术界足以自豪的时期,雕塑作品可谓神采飞扬、气势磅礴。从气势沉雄的兵马俑到茂陵汉代大将霍去病陵墓,雕刻风格浑然天成,从气势和写实的陶俑到浑成写意的石雕,都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独特的审美趣味,即浑穆、石拙、雄强、俊逸的美学内涵,充分体现了萧何“非令壮丽,无以重威”的思想,成为秦汉艺术宏大气魄的纯正的艺术特征。据史料记载,秦王朝建立的第二年,临洮地区突然来了12个穿着胡服的巨人。秦始皇认为是吉祥之意,便命人按照巨人模样铸造了巨大的铜像站立于阿房宫前。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了铜像胸前还刻有斯所写赞颂秦始皇统一功业的铭文。据传每个铜像“身高五丈,脚有六尺”,重量达12万千克,这样巨大的青铜塑像在中外雕塑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在兵马俑的制造过程中,秦代的艺术家们充分展示了他们视觉艺术思维的活跃和艺术创作的才华,匠心独运,巧夺天工。如果不是平时艺人们将兵士及车马的各种形态、习性韵熟于心,并用艺术的思维形式加以创作变化,进行艺术再现,是不可能达到如此完美的艺术水平的。

两汉时期的雕塑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思奇崛,风格豪放,从艺术反映出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思想活跃的特点。陕西省兴平县道常村的西汉霍去病墓前的雕像是我国雕塑史上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重大创作意义的作品之一。霍去病墓前有立马、卧马、跃马、虎、象、蛙、鱼、野人、怪兽、牛等十多件石刻作品,墓园所有雕塑无一是表现霍去病将军的形象,而是以一尊《马踏匈奴》的雕像记录了将军短暂而闪亮的一生。《马踏匈奴》塑造了一匹雄壮有力的高头骏马,将一个入侵的匈奴踏于蹄下,蜷缩在蹄下惊慌万分、垂死挣扎的匈奴与挺身昂立、坚定沉称的骏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年轻将军的豪迈气概。汉代的艺术家们借用庞大、质朴的巨石材料加以构思,稍加雕琢,寓大巧于稚拙之中,浑然天成,体现出艺术家创作思维的逐渐成熟和提高。

三、成熟的艺术思维阶段

经过魏晋南北朝佛教艺术大量发展石窟雕塑,及至唐代,中国的雕塑艺术已走向成熟与辉煌,其成熟表现在艺术家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上。艺术创作及思维形式集古今中外优秀传统和经验为一体,人们更加注重艺术内涵、艺术本质的表现,创作出大批具有艺术价值的雕塑作品。举世闻名的《昭陵六骏》石刻浮雕造像就是当时创作艺术思维的典型代表作。石刻以精湛的雕刻艺术名誉四海,“六骏”造型圆浑精美,各有姿态,或直立、或飞奔,艺术家以其成熟而精妙的技巧塑造骏马的形象,流畅的曲线和略带夸张的处理,使浮雕外观饱满强劲、力度超然,展现出了帝王“君临天下”的统治思想。

中国的雕塑艺术的创作者,本来就有很高的艺术造型水准,他们在保持原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对外来艺术及印度佛教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有目的的筛选,创造出具有中国本民族特色的佛教雕刻艺术形式。在唐代,许多地方都建造了颇具规模的寺庙石窟,其中有许多佛教雕塑的珍品,体现了佛教大慈大悲、大度为怀的宗教思想和境界。其造像意识既有神秘的一面又有从神秘走向世俗的一面,艺术思维上含有注重表现自然生活中的亲情、美感等内容,并以这种倾向创作出来。

在莫高窟唐代所开凿的200多窟佛教造像中,大都存在男相女性化的倾向。最具代表性的是莫高窟第45窟的一尊彩塑菩萨象,从体态、表情到衣着装扮都是女性的特征,这种男性女相的佛教造像表现出人们思想深处易接受和蔼慈祥、温柔仁爱的形象。将佛教宣扬慈悲和蔼、慈爱体贴的特点渐渐渗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体现出中国人追求阴柔之美的思维内涵,更显示其豁达包容的情怀。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佛教造像逐渐由男性趋向女性化是必然的,也与中国人的审美思维和艺术观相吻合。

另外,对于表现罗汉的塑造,准确地抓住了他们既是凡人,又是得道高僧,具有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这个特点,在创作上刻意表达罗汉们各自不同的神情。从罗汉面部表情来看,人间百态尽显其中:双目凝视、聚精会神,心高气傲、不屑一顾,歪头斜目、放荡不羁,等等。从生活中不同人物瞬间的表情为借鉴来描绘罗汉,突出自然社会中人的情感表现,应用到具体创作中便体现出了思维上已经成熟。

四、结语

雕刻作为我国视觉艺术的主体之一,承载着大量的当代的烙印,是思维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当权者与创作者重要艺术思维体现的实在物,并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审美思想和视觉艺术思维形式。秦代强调写实仿真,气势宏大,帝王之风;魏晋南北朝崇尚宗教文化表现,思想深处蕴含着超世脱俗的风骨;唐代雕刻造型圆浑、气度非凡,体现出民富国强的大发展民风貌;宋代随着思维的转变逐渐走向世俗和平民化,随之也逐渐失去其显赫的风采。

我们之所以关注这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被雕刻中所具有的先代智慧、高超技艺和巨大的震撼力所吸引,更多的是因为它是精神思维与现实思维最具震撼力的艺术作品,并且给后人具体的思维启迪和艺术创作上的无限遐想。

参考文献:

[1]芦影.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蔡凤书.国宝发掘记[M].山东:齐鲁书社,2004.

[3]赵农.中国艺术设计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4]卞宗舜.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篇9

徽州石雕,浑厚潇洒、凝重沉雄。其材质经久耐用,适合用于建筑基座和外部装饰,多用于祠堂宅第的基座、栏板、漏窗、牌坊的梁坊、柱头等,石雕造型逼真,主要题材有石狮、石鼓、麒麟、仙鹤等。徽州石材遍布四境,且色彩光泽独特,工匠在选材上一般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技法上和木雕相似,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的形式。石雕的风格古拙朴实,粗犷憨厚,因为受到材料和技法的制约,题材的选择上远不如木、砖雕广泛,只是单纯地强调装饰性,无法展开深广的思想内容。但徽州石雕的艺术风格具有布局严谨合理的特点,能够巧妙地驾驭陪衬、烘托、对比、呼应等艺术手法,以达到移步换景的艺术审美要求。并能够依次展示主次、轻重、疏密、虚实、起伏等艺术效果,有效地减弱石牌坊等形体上的笨重感,给人以轻松、协调、优美的感受。徽州许多石雕艺术品经历几百年的风霜雪雨侵蚀之后,仍意趣盎然的伫立在徽州大地上。其中西递村口的胡文光刺史牌坊、宏村承志堂“四喜登梅”双面石雕等是徽派石雕的经典代表作。

2徽州三雕在现代酒店装饰艺术中的应用

徽州三雕艺术,无论是在徽派建筑的外墙还是内部构架,无论是梁、枋、柱,还是门、窗、檐,都留下了精雕细刻的痕迹,并因其精美细致的雕刻技法加上材料的天然色泽,产生了一种古朴中蕴藏典雅精致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效果在当代室内环境装饰、家具装饰、生活产品装饰、服装的装饰以及在视觉传达上的装饰等方面的应用都很广泛,特别是在今天的酒店装饰设计中最为显著。其传承的不尽是中国古典装饰的瑰丽,还有中国艺术的独特美。人们通过对传统装饰的积累与运用,来品味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历史的发展进程。用创造性思维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互融合提炼,形成新的艺术享受,使现代装饰艺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更具魅力。中国传统室内设计讲究“和谐”意识,这种思想无论在徽州建筑室内装饰设计还是现在中式传统设计上都得到体现。例如,贝聿铭的经典作品香山饭店,他大胆地重复使用方形和圆形,大门、窗户、空窗、漏窗以及墙面的砖饰、壁灯等都运用正方形的,南北漏窗用圆形相互交错,充分体现了这个传统装饰中“天人合一”“、天圆地方”的思想,内壁墙面的装饰则完全运用了徽州三雕的艺术手法,将雕刻元素合理运用在内壁装饰上。在房内家具的装饰运用上,采用明式家具,给人以虚实相间、方正稳重的感觉,成功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相融合的造型美。明式家具的纹饰一般以山水、人物、花鸟、走兽、莲纹、凤纹等图案为主,主要通过木纹饰雕刻和镶嵌来体现,这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雕刻技术在装饰上的广泛应用,而且与徽州“木雕”相辅相成。这样的设计在室内、家具设计中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下面,我以中国建筑美学大师康建一先生设计的大宅门酒店为例,来简单介绍徽州三雕元素在酒店设计中的应用。大宅门酒店的设计,曾荣获五星金钻奖及最具中国民族特色品牌精品酒店称号。其装饰设计理念采用纯中式风格,而徽州三雕元素的应用成为酒店设计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大宅门完整运用了石、砖、木三雕艺术手法,将原本单一的中式风格多元化、集聚化,使整个酒店古色古香颇有历史沧桑感。

2.1石雕的应用

正门两侧的石狮,是石雕中最为常见的艺术设计。大宅门酒店的正门两侧就放着一公一母两尊石狮。传统建筑中把石狮作为看守宅门的吉祥之物,一公一母意思为如意,石狮是石雕中最常见的一种,在徽州古民居中,主要用于大户人家的门口。石雕在现代酒店设计中一般用在酒店门口和内部工艺品装饰中,尤其是在中式酒店设计中,石雕的装饰设计能更直接地体现出徽州元素和中国元素的文化内涵。

2.2砖雕的应用

大宅门的墙面设计中,充分运用了砖雕技法,墙体砖雕采用徽州圆雕形式,用圆雕是与方形墙面的相统一,体现出“天圆地方”的文化思想,雕刻内容上以祥云、麒麟为主,既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也让酒店变得宏伟瑰丽、主题明显、内涵深蕴。砖雕在大宅门中多应用于雕壁上,内容主要以生活场景、祥云神兽等具有民俗气息的装饰图案为主,这和徽州三雕的雕刻思路极为相似。大宅门的砖雕装饰也是抓住展现民风民俗这一特征,将中国传统的生活气息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紧密结合在一起。除此之外,在墙柱的装饰上,将梅、兰、竹、菊引用上去,雕饰虽然简单,但增加了墙柱的艺术装饰的生动性和自然性。这种表达在大宅门酒店装饰中起到视觉平衡的效果,既有雕刻精美、雕工精细的工艺品装饰,也有清新、自然、简约、大方的艺术装饰。

2.3木雕的应用

篇10

潞王陵,是明代万历皇帝唯一胞弟潞简王朱翊的陵墓,这座我国目前保存最好、占地面积最大又唯一申遗的藩王陵墓,其规模逾制与石像生僭越的特色以及建筑独特与雕刻精湛的艺术风格,堪与定陵媲美,因而形成了珍贵的中原定陵文化遗产。

1. 潞王陵神道石像生的研究意义

1.1 潞王陵石雕的雕史学价值

我国古代石雕艺术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象征,劳动人民用智慧鬼斧神工地将雕刻艺术发挥到极致。石雕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而作为其优秀代表的皇陵石雕,则是以汉白玉和大理石、青石、花岗石、砂石等为材料的帝王陵墓雕刻,由于所雕刻神、人、兽能体现出皇权的威严,加之原材料得诸自然易于长期保存,故成为帝王将相死后极度荣耀的追求。从新时期时代石雕旨在写实的初级阶段到唐代石雕造型丰满、气势宏阔的顶峰时期,最后到逐渐以模仿汉唐代石雕特点的元明清时期,各个历史时期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色。然而处于明中晚期的潞王陵石雕,能够在追求模仿和浮丽的环境中进行大胆地创意与突破,更显其弥足珍贵。

1.2 潞王陵神道石像生的研究意义

石像生是皇陵或王公贵族墓茔中神道两旁的石雕像,由于它属于地面陵墓雕塑,其规模宏大、成就突出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是皇陵石雕艺术最有力的代表之一。本人所研究的潞王陵,墓穴早已被盗一空,其陵墓石雕也只能谈地上。每一历史时期的皇陵石雕除了自身的艺术价值之外,也能映射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潞王陵修建时正处于明代国力逐渐衰败时期,国库捉襟见肘使定陵时断时续,当面对后金日渐崛起的外患时,还能继续不惜劳民伤财为潞王建造如此超祖制的陵墓,此举岂能不激起民怨?这样看来,我们在研究欣赏潞王陵的建筑艺术和石像生的艺术价值的同时,需要认真思考的艺术之外的政治问题。

2. 潞王陵石像生的艺术价值

2.1 潞王陵石像生艺术的时代意义

由古代帝王墓葬观形成的陵墓特有产物――石像生,本意为“象征生命”,其多寡、种类和品级又成了身份与特权的象征。摆放在潞王陵神道两侧的石像生,以其高大坚实的立体造型,等距离的、左右对称的整齐排列,竭力表达潞王的所谓“仁德睿智”、“泽被四海,恩及域外”等多重寓意,进而突出强化并丰富其中的深刻政治主题。我们透过潞王陵石像生雕塑艺术表象,可以从中悟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创造、追求墓葬形式和墓葬特权的积淀过程。潞王陵石像生的存在价值,不只是烘托皇陵建筑、表达死者生命与权力永恒的痴想,而是能够促进我们研究、整理和开发明代乃至整个皇陵石雕的艺术,无论是对石像生起始的争论还是对石像生作为殉葬替代品演化过程的研探,无论是对历代皇陵石雕艺术风格的发掘还是对石像生艺术价值的探寻,都大有裨益,都会使此类的研探富有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意义。

2.2 潞王陵石像生的惊世骇俗

潞王陵之所以成为最大的藩王陵墓,是因其最大的特点是逾制,这种逾制除了众所周知的结构、规格和面积,更多地反映于具体设计细节之中。且不说陵前的五供(2个石蜡台、2个石花瓶、1个焚帛炉)都高达5米,比明十三陵高大的多;且不说石牌坊对联 “龙卧太行绵玉,凤栖碧水毖水曜银湟”的“玉”字点故意写高一格,显示比其他藩王的尊贵;且不说高大城墙和庞大建筑群全用石头,号之为“中原石头城”。单说潞王陵的众多龙雕,足以让人感受其中的奇特。正反两面雕刻“潞藩佳城” 的高大石牌坊中,四柱通身雕刻云龙图案,大小额坊正反都有二龙戏珠的浮雕,明间顶部正中雕刻着盘龙,牌坊两侧并列着两座浮雕二龙戏珠图案的石华表。雕有“维岳降灵”的二道牌坊中,除了抱鼓石上8个形态各异的狮子相乐相戏跃然石上外,通体有二龙戏珠石雕图案,尤其是牌坊正中雕刻着盘绕而立的双面龙,一面向南,一面朝北,下有海水相承,龙的面部感情却雕刻得凄楚悲怆。相传潞王无论从长相还是才学,都不比万历皇帝逊色,没有继承皇位自然成为心结,于是太后的娇宠和皇帝的放纵,养成了逾制僭越的霸道,怎奈手无兵权,42岁便因太后去世悲痛之极而撒手人寰,这座龙雕便生动地反映了潞王一生跋扈而又抑郁的复杂心态。不过他的陵墓却使他出尽了风头,这也是他生前始料不及的。

然而,最能表达潞王陵风格特色和雕刻艺术,最能吸引后人研究与观赏的亮点与精粹,最能代表潞王陵乃至整个皇陵石雕水平,则是潞王陵石像生的惊世骇俗。位于牌坊、华表以北有16对翁仲和石兽的石雕群:庄严肃穆、神威异常地排列在神道两侧。这14对石兽和一对文吏、一对控马官,是在传统的狮、麟、象、驼、獬、马石像生的基础上,又特别增加了、爰居、貔貅、豹、狻猊、羊、虎、辟邪诸多石像生,堪称类特数显。石像生排列顺序自南向北,从高到低,分东西两行,依次是、爰居、貔貅、獬、豹、狻猊、羊、虎、狮、辟邪、麒麟、骆驼、象、马,这种排列方式,不仅与其他藩王陵墓不同也异于帝陵。神道石像生在各个朝代特别是明代有严格的规定:帝陵前设置石兽6种,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明长陵也都只列狮、麟、象、驼、獬、马6种石兽。潞王作为藩王,陵墓规格必然低于帝陵,但却设置了14种石兽,不仅明显违反祖制,且大大超过了帝陵规格,这在皇陵建筑史上不能不说是奇特。不仅若此,竟然还出现了在历代皇陵石像生罕见的诸如、爰居等石兽,更为潞王陵增添了神秘色彩,也使石像生的内涵和寓意更加浓重,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空间。

2.3 潞王陵石像生艺术的整体评价

吸引我们研究和保护的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凤凰山下的潞王陵,是因为其石雕特别是神道石像生富有独特的艺术价值。造型生动、形象精美的神道石像生,集雕刻技艺、雕塑风格、构思精巧于一体,聚数量多、造型真、外在美诸美之全部,上承皇陵石雕静中有动、威中有严的写实风格,下启石像生丰满优美、气势宏阔的雕塑个性,不愧为中国石雕造型艺术史上的璀璨瑰宝,散发着中华民族传统雕塑文化的独特神韵。其雄浑厚重的雕塑风格,既有汉唐两宋之遗风,又有显示个性风格的创新;其数量多,却个个是雕艺精湛的精品,绝无宋代后期的雕刻粗糙、技艺参差之憾;其形体大,却雕工精细,长短合度,洋溢出构思精巧雕技高超的艺术魅力;其造型真,却达到了近看栩栩如生、远看以假乱真的境界,不仅让研究者叹为观止,亦令观瞻和浏览者恋而忘返。据说曾有马匹路过此地,看到石马以为遇到同辈之骏,便跳跃嘶叫,拼挣缰绳,意欲奔向石马,异类尚且感染如此强烈,何况人乎?无怪众多文人墨客赋诗作词大加赞赏,其中“古殿空山裹,名王有旧莹,秦陵和汉寝,不及此幽情”的诗句则道出了的精华与创新所在。

3. 潞王陵石像生的内涵寓意

潞王陵神道石像生,是传统石雕艺术的精华,也是潞王陵异于历代藩王陵墓的重要标志,而这些狮、麟、象、驼、獬、马之类传统石像生,与那些、爰居、貔、豹、狻猊、羊、虎、辟邪特别增加的石像生,以及仅有文吏与控马官的人物石像生,不仅仅是石雕艺术品,更肩负着特定的寓意,隐藏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内涵。

3.1 潞王陵神道石像生寓意及渊源

传统的皇陵石像生一般有以下种类和寓意:大象与人物一对,以取“吉祥”谐音;想象中的禽鸟朱雀一对,带翼四足的动物瑞兽一对,以示尊贵;表示仪仗队伍的鞍马及人物两对,虎、羊各两对,番国使臣三对,文武大臣各两对,象征威严;再往下是神门内外的狮一对,镇陵力士一对、官人一对、内侍一对,用以保护陵墓。令人惊奇的是,潞王陵牌坊正中那座盘绕而立向南又朝北的双面龙石像生,在历代帝陵中也很罕见。人们都清楚龙自古是皇帝的化身,只有天子才配真龙,而在潞王陵中竟有如此高大的龙石像生,似此绝对违反皇陵墓葬制度的现象却偏偏出现在潞王陵,其生前梦想成帝的寓意和死后成帝成仙的象征便不言自明,不过龙的雕刻所透露出的凄楚悲怆的逼真感情,既表达了潞王生前不得志的郁闷,又凝聚高超的雕刻艺术,为后人雕塑特别是今天的城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潞王陵的其他石像生不仅有传统的象征又有特定的寓意。麒麟是人们想象出来的融鹿、虎、牛、马等形于一体的祥瑞之兽,从南北朝开始皇陵神道列置麒麟这种神兽,以标榜“王者至仁则麒麟出”,而且规定只有帝陵才能置麒麟,以区别于大臣墓前的辟邪,但潞王陵中却兼而有之,何其牛哉?潞王陵神道之麒麟,长宽高等同定陵,具体形象是鹿身、马足、牛尾、圆蹄,通体鳞甲,寓意为“仁得于天下”,这对从来不顾人民群众死活的潞王来说岂非讽刺?唐以后帝陵前列百兽之王―狮子,在象征帝王拥有至高无上权力和尊严的同时,起到护卫和镇墓的作用。潞王陵的石狮,雄健威严,气魄浑厚,根本看不出这个人臣墓与帝陵的区别,倒是表露出工匠借石坯取势,借方取圆,着力体块与线条纹饰之间有机照应的高超艺术。石马及两位控马官合为一组,以此显示潞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石虎与右羊,造型浑实,通身未饰花纹装饰,石羊两角弯于耳下,半跪半卧,取“羊有跪乳之恩”以示潞王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特别是对母后李氏宠爱的感激.这两种石兽无论造型、比例和技法都有宋陵之遗风。一对文吏(潞王没有军队故而没有武将石像生)身着朝服,头戴朝冠,手捧笏板,神情肃穆,以取对潞王的敬畏。从中国雕塑发展整个历程来看,明代陵墓雕刻大体都缺乏生气和力量,表现皇陵石雕的下滑趋势,也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日趋萎靡的精神面貌,而潞王陵石像生雕刻的承前启后轨迹,现实性与理想性、寓意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写实性与装饰性、整体雕塑与局部刻画的协调,以及不同距离、不同角度的视觉触觉艺术效果,可谓独树一帜,既表达了深刻的寓意,又表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弥补了明代皇陵石雕的缺憾。

3.2 潞王陵神道石像生的特殊内涵与寓意

潞王陵石像生并非像其他皇陵所表达的普遍意义,而是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特有的内涵和寓意。一是掌管军队。潞王自以生前无兵权,不够耀武扬威,于是就有了死后的貔貅石像生,貔貅这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经过历代的演变,又成了有独角长尾、凶猛威武形状,有负责天庭巡视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的职责,有嘴巴无吞万物而不泻,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的神通与特异功能,因而人们常用貔貅比作军队,在此以喻潞王军队的强大与威武,善聚天下之宝,在保证潞王挥霍同时足量保障军队供给,可谓寓意深刻。现在很多中国人佩戴貔貅的玉制品也正取其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隐喻龙行天下。潞王生前虽是最大的藩王,但毕竟不是以龙自比的天子,所以石像生除了众多的龙雕以外,还有一般皇陵没有的,该神兽又称为“窳”,传说曾是杀而复活的天神,其外形有人面龙身和龙头虎身等多种说法,但都与龙有关,可惜被名为“危”的神杀死,但后来竟奇迹般地复活,于是便长生不老而位列仙班。由石像生可以看出,潞王不仅要实现当真龙天子的愿望,更有重新复活、长生不老的奢想。三是镇妖除邪。潞王在世时可以说是独霸一方,横行无忌,死后自然怕有人化作厉鬼讨债,于是石像生中便增添了辟邪,据古籍记载“辟邪”是形状似狮、头长独角或双角、身有翅膀的神兽,能除群凶,以其作石像生自然是辟邪祛凶。在汉代它们最受青睐,皇陵石雕中都有天鹿(禄)与辟邪两个石像生,而后代皇陵中都以麒麟代替辟邪,潞王陵中在置麒麟同时又列辟邪,表明陵墓雕刻既崇尚汉唐又试图镇妖除邪的双重寓意,用心何其良苦?怎奈寓意深刻的石像生并没有阻挡住后世盗墓贼的猖獗,潞王的墓穴曾被盗墓贼炸过两次,颇有“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感慨!然而不管怎么说,石像生的寓意既为皇陵石雕增添了艺术魅力,也为后人雕塑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期刊:王磊. 凤阳中都皇陵石像生的艺术特色[J].《雕塑》,2008(6).

[2] 专著、图书:王子云. 中国雕塑艺术史[M]. 湖南:岳麓书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