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篇1

关键词:幼儿教育 家庭资源 社区资源 开发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91-01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一、家庭资源利用,构建家园教育网络

(一)物质材料资源

幼儿园教育活动众多,需要的物质材料涉及众多领域。特别是在如今倡导绿色、环保,给孩子自主开放的教育环境的大背景下,许多主题教育活动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如小班的主题活动“甜甜蜜蜜”,就需要小朋友和家长一起收集糖的不同包装盒、包装纸,这些材料由教师布置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中,使废旧材料得到二次利用的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再如我们每个班都有种植饲养角,幼儿园也有种植饲养园,但我们要避免传统的请幼儿每人带一盆植物的做法,而是请家长们配合收集相应季节适合幼儿种植的植物种子,利用饮料瓶、塑料盒等材料自制花盆种植与观察记录;在饲养动物方面,春季可带些蚕卵、蝌蚪等,还可以请富有经验的家长来园做养殖顾问,让幼儿在专家引导下,开展系列养殖活动。幼儿获得了真实生活体验,形成的感知自然是理性的、深刻的。

(二)信息人力资源

幼儿家庭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幼儿园适时请求家长帮助给予信息支持,能够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每月都会开展不同类型的“亲子活动”,如在“亲子阅读 好书分享”这一活动中,我们就请一些家长分享亲子阅读经验,并向大家推荐一些好的阅读书目,或为其他幼儿分享好的绘本,这样利用众人的信息资源互动,也给幼儿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教师要注意利用多种宣传手段,给家长发去邀请函、校信通等,请求家长全力配合,对于家长的积极协助给予鼓励,这样也可以激发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热情,对其他家长也是一种激励。

我们幼儿园有专属儿童剧院,定期会组织幼儿观看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但动画资源搜集成为难题,虽然网络资源极为丰富,但很多资源还不能轻易得到。如果教师向家长求助,很快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家长提供动画资源,属于信息支持,为幼儿教育顺利进行创造条件。这个案例中,家长的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助幼儿园解决信息资源难题,还加强了家园联络,这对建立家园教育网络体系有重要帮助。

二、社区资源开发,形成幼儿教育合力

社区资源包含多重因子,社区自然环境、社区社会环境、社区人文人力环境等,都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重要支撑和服务,努力开发社区资源,为幼儿教育创造良好教育环境。

(一)自然环境资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规定,要让幼儿回归真实的生活,回归大自然。社区内有多种自然条件,公园、广场、花园、林阴道、草坪、小溪、桥梁等,都为幼儿教育活动提供自然背景。教师要注意组织幼儿到自然环境中活动。放风筝、观赏花草、举行小型体育比赛、做游戏,让幼儿通过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释放心情,感受大自然的风光秀美,这对开阔幼儿视野,提升幼儿体验都有重要帮助。

如幼儿园要举行体育游戏比赛,可将比赛场地设置在附近广场。教师对广场环境进行有效利用,为游戏活动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幼儿在大自然中参与活动,还能亲身感受大自然的资源回馈,灿烂的阳光、鲜艳的花草、平整的广场,都为幼儿活动带来便利与享受。幼儿获得心理生理的双重锻炼,这当然是大自然带来的恩惠。教师成功利用自然环境,体现的也是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理念。

(二)社会环境资源

社区是幼儿生活成长的地方,社区社会环境对幼儿教育也能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社区活动室、超市、菜市场、医院等,都属于社区环境资源,将幼儿教育活动安排在这样的环境,不仅能够给幼儿创造真实生活学习环境,还能帮助幼儿建立多种社会认知经验。社区人文资源非常丰富,也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帮助。

如幼儿园要对幼儿进行道路安全教育,可以请交警进入幼儿园,通过多媒体展示等手段,为幼儿提供极为丰富的交通常识。幼儿看到警察叔叔亲自来讲课,会增加新鲜感和好奇心,理解交通法规也会更自觉更主动。再如带幼儿参观盐城本土的“泰来神”奶牛场,了解牛奶的产出制作流程,这些都是社区资源利用的典型范例,良好的教育效果为幼儿教育开辟更多空间。

幼儿教育与家庭社区息息相关,充分开发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是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能够促进幼儿教育的社会化、多元化。积极探索家庭和社区资源开发利用之路,也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精神,符合幼儿成长规律,我们需要转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幼儿教育的全面升级。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幼儿园 社区 教育资源 开发利用

我园是一所一所开放式的幼儿园,学校近广阔的绿地是孩子们活动玩耍的乐园,绿荫下、花草旁是孩子们探索自然世界的空间。幼儿园、家庭与社区作为幼儿生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空间,我们应该让幼儿融入到社区这个大环境中去,与社区中的人和物充分接触,拓宽学前教育的空间和内容,使幼儿园、家庭、社区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社区资源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1、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的成长过程就是由“自然人”成长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区中,家长以“小手牵大手、大手扶小手、小手拉小手”的社区亲子互动形式,提供给独生子女们足够与小伙伴接触、玩耍的机会,让幼儿学会分享、等待、合作等必须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社交技能。

2、丰富幼儿的知识

无论家长的知识有多么丰富、教育观念多么科学,无论家长把孩子送到多么高级、优质的幼儿园,孩子都不能在家庭和幼儿园获得足够丰富的知识;家长只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把孩子带进大自然、人群中,让孩子在自然和社会两个大学校中,与小朋友密切接触,才能提供给孩子足够的知识。

3、增强幼儿的运动能力

幼儿期是孩子大小肌肉发育、身体协调性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充分的运动,而目前我国无论家庭还是幼儿园的室外活动场地都比较小,大型运动器械也比较少,许多社区的公园中都有免费又比较宽阔的儿童游戏场地和丰富的运动器械,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免费的社区资源,让孩子有成长发育必须的运动场地和机会。

4、培养幼儿的民族精神

在信息化浪潮将全球经济融为一体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交流、文化的碰撞、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传递,显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引人注目。家长可以在传统节日里利用社区资源抓住教育的契机,比如元宵节可以带孩子赏花灯、猜灯谜,春节利用社区浓厚的节日的气氛让幼儿体验祖国的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孩子的民族精神。也可以通过参观敬老院、疗养院培养孩子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良好的传统道德。

二、 发掘社区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1、 争取社区各方面的支持,拓宽幼儿教育资源。

学前教育发展的资源在社会和社区,幼儿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争取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的支持帮助,努力办好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例如:邀请本地消防队人员到幼儿园来,开展消防知识讲座,为教师和幼儿讲解有关消防知识,并组织开展消防现场演练活动,不仅加深对消防员这一职业的认识,还可以学会了逃生自救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又如:组织幼儿参观图书馆,请图书馆内专业人员协助老师组织孩子们的活动,介绍图书分类、图书摆放以及借阅图书的方法等,发挥其智力优势,同时扩大孩子们的社会接触,增长见识,有效的利用了社区的智力资源。

2、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引导幼儿形象感知生活。

幼儿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与社区有密切的联系。把作为“社会人”的幼儿带入社会。能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去探索世事,解决问题。我们充分利用丰富的社区资源,带孩子们回到现实生活,体会生活的本色,例如;带幼儿到沃尔玛购物中心购物、户外教学。社区参观等,孩子们通过自己购物,认识了货币、了解了买卖、认识了各类商品。初步学会了理财;通过和叔叔阿姨交流以及合作购物,为其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奠定了基础;通过参观图书馆、邮电局,了解工作人员为社会服务的情形等等,每个活动都融进了孩子的亲身体验,直接感受,让生活和学习真正成为一体。

3、深度挖掘社区特色资源,充实园本课程内容。

社区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与幼儿的成长息息相关,它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的形态完整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并以一定的方式作用于幼儿。我园毗邻文笔峰,近览崇武古城,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也是我们开发和利用的重点。在我们举办的一次摄影大赛中,一张古城灯塔的照片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有的说我也去过,有的说起了在古城的所见所闻,于是我们开展了“参观古成,进近家乡”的社会活动,回来进行了“我与古城”的主题活动。主题活动包括:“古城变迁”的语言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搜集相关资料,有图片的有文字的,在讲述古城的历史变迁中,让孩子理解古城文化;“我看到的古城”绘画活动,孩子们把他们看到的,感兴趣的景观通过画面表现出来,充满了童趣和儿童的智慧。

4、组织幼儿参与社区活动,培养幼儿良好道德情操。

篇3

论文摘要:社区教育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改革的热点。合理的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来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能够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着重论述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意义及策略建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社区是幼儿园教育的背景,也是幼儿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1]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第一,是顺应当今幼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发展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幼儿教育的范围已经扩展到家庭与社区,这已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共同发展的方向。在我国,社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以社区为单位的生活群体享受着共同的社区资源,他们有着大致相同的价值观,以社区为地域界限所建立的幼儿园也日渐增多。社区已成为幼儿成长的主要场所,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及家长,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二,是提升幼儿园教育效果的需要

相对幼儿园来说,社区有着更为广阔的环境。社区的教育资源可以成为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有益补充。家庭和社区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空间,除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就是幼儿最为熟悉的场所,社区也应成为幼儿园可利用的直接资源。社区的人文环境、物质环境都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如社区的医院、超市、公园、公共场所等都可以为幼儿园所用。这样,幼儿园就能扩充教育内容,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其身心发展。幼儿园与社区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幼儿是生长在社会中的人,幼儿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成长。著名教育家伊里奇说过:“一个人要成长,首先需要利用事物、场所和过程,利用实践和环境。他需要去看、去接触、去修理、去掌握有意义的环境中的任何事物。”[2]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让幼儿园作用于社区,能够引导幼儿参与社会活动。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是幼儿园教学走出课堂,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方式的有效机制。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就是以社区为依托,在适应当地情况的条件下,建立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社区教育模式。幼儿园融入社区,幼儿能接触到更多课堂以外的东西, 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第四,是家、园、社区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家庭、幼儿园、社区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它们不仅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场所, 更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三者有着不同的功能,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互相渗透, 才能三位一体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作为专门的幼教机构——幼儿园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成为社区教育中心。幼儿园要架起幼儿园和社区之间的桥梁,将幼儿园教育辐射到社区环境中。幼儿教师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她们了解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应将科学的育儿方法推广到家庭与社区教育中。家、园、社区三方的合作既有利于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统一培养目标,让社区内所有教育资源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提高教育质量。家长、社区能够了解教育、参与教育,因此家庭、社区对幼儿园工作能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弥补知识、技能方面的不足,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策略

社区教育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幼儿园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幼儿园应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开发社区教育资源,以下提出几点策略。

1.幼儿园应以家长为桥梁,让幼儿园教学融入社区

家长应当成为幼儿园对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桥梁。幼儿园应充分让家长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内容与要求及自己如何进行配合教育等。家长理解、支持幼儿园的工作,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教育。通过家长的宣传作用,可提高社区人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重视。幼儿园在平时的工作中还应重视与社区人员的互动,定期组织一些社区幼儿的集体活动,如一些特定的节日,以此满足家长与家长,幼儿与幼儿之间交往的心理需要。在与社区家长及社区成员的接触交流中,让社区成员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专业性,从而使幼儿园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时能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支持和配合。另外,幼儿园应积极参与社区的活动,为社区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幼儿园与社区良好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社区还可以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的各种资源。

2.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创设参与幼儿园教育的途径

幼儿园要充分了解家长的信息,并建立信息资源库,了解他们的职业、爱好、特长及联系途径,以及他们的个体素质,寻找一切可为幼儿园所用的人力资源,挖掘家长潜在的教育因素。教师与家长及社区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使之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发挥其特长,把蕴涵其中的丰富教育资源引进幼儿园,达到共同培养和教育幼儿的目的。幼儿园可通过“家长导师”“家园同步游戏”“家长辅助教学”[3]等形式将家长“请进”幼儿园。如在“家长导师”活动中,我们可以请家长中有一技之长的人如医生、护士、厨师等,担任幼儿的“导师”,让幼儿自由选导师、向导师学习。教师与“家长导师”共同制定活动内容,并在活动中不断丰富导师资源库,从而加大孩子的选择机会,也更充分地利用了家长职业或爱好方面的教 育资源。“家园同步游戏”是由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共同进行的游戏。“家长辅助教学”是家长协助教师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起到改进教学的作用。

3.幼儿园应向社区全方位开放,将教育功能辐射到社区

幼儿园的发展依托于社区,同时也承担着为社区服务的功能。幼儿园向社区全方位开放,既能让社区了解幼儿教育,也能让幼儿园服务于社区。幼儿园应为社区幼儿提供一定的教育条件,让更多的幼儿共享教育资源,提高社区幼儿的受教育率。幼儿园应对社区成员进行宣传教育,为社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幼儿园要发挥幼儿教育的主导作用,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幼儿园可以定期为社区家长举办关于幼儿保健、科学育儿等免费咨询与讲座,同时也可成立家长学校,组织家长专门学习育儿知识,还可举办免费专题讲座让家长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掌握必要的家庭教育方法。

4、幼儿园对社区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领域的教学活动,都与幼儿的真实生活密切相关。当幼儿园现有的教育资源不足或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时,可以带幼儿走进社区,利用社区中的各种资源来开展教育活动。幼儿园要与社区结成合作伙伴,共同形成教育合力,促进社区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当地的物质资源如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应能定期免费为社区幼儿开放,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社区中的文化资源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 这类资源往往与社区中的人或物相关,如艺术、语言、社会领域的某些教育活动就与社区中的人有很大关系。在幼儿园中开展我们的传统节日活动时,可以带领幼儿走进社区,观察我国传统节日期间人们的习俗、饮食、服饰、礼节及娱乐活动等,从而使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幼儿园还可结合传统节日举办相应的社区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我国的传统美德,培养良好的社会品质。

参考文献:

[1]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篇4

关键词:幼儿教育;社区教育资源;作用

有效合理地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转变当前幼儿教育的模式,让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全面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者思考较多的问题。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也是幼教实践工作者需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社区幼儿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关联性

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

城市发展越来越具规模,社区的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社区的服务职能也得到强化。社区幼儿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既丰富了幼儿教育的内容,又直接将幼儿带进了具体的生活,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是幼儿教育必须联系起来考虑的问题。

2.从幼儿园的角度看

幼儿园教育更多地侧重课堂教育,虽然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教学的内容既丰富又全面,但从幼儿特点上说,课堂教育有时会局限幼儿的思维,而相对封闭的环境有时会让少部分幼儿产生不适感。而社区教育却是促进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外部补充。适时适度让幼儿融入社区教育,既让他们认识了新天地,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3.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

现在的幼儿教育面和视野都相对单一。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家长除了强调对幼儿的正规学习教育之外,在其他素质教育方面并没有太多有益的补充:(1)因为孩子在家里缺乏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2)家长普遍工作忙,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孩子的教育;(3)考虑到社区的安全性,很多家长并不愿将孩子放在社区与同龄人交流;(4)除开幼儿园上课时间,幼儿还有两个假期近百天时间生活在社区里。所以必须把社区资源的开发作为幼儿教育工作的一个补充。

4.从幼儿成长发展的角度看

成长环境和地位决定了独生子女普遍孤僻、任性、独霸,不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品质。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尽快尽早地让孩子融入社区这个大俱乐部,让他们尽早得到锻炼和成长,并在其中体验社区集体生活的快乐,显得非常必要。

二、幼儿教育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意义

1.适应了世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教育已进入终身教育时代,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幼儿教育必须从学校这个封闭的范围中解放出来,扩展到家庭与社区,这一精神现已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共同发展的方向。幼儿园、家庭、社区都是幼儿教育的主要环节,社区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

2.适应了幼儿教育现实的需要

幼儿园、家庭与社区作为幼儿生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空间,其重要性正逐渐被人们认可。但就实践层面而言,家园活动的开展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内容单一,不能很好地挖掘合作教育的内涵与价值所在。三种教育力量常常孤立、分散,难以优化整合、合力共进。因此,让幼儿真正走出课堂、走出幼儿园,投身于充满活力的现实生活之中,受到更为丰富、实在的教育,对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才能及幼儿人格的完善都有重要作用。

3.适应了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就目前幼儿教育来说,主要立足于知识化的教育,让孩子通过书本和课堂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和内容。但就孩子发展而言,孩子对很多事物缺乏感性认识,更没有直观体会,对培养孩子意志力和坚韧品格更是无从谈起,社区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

4.适应了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家园社区三方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优化与互补以及提供对方所需要的服务,对幼儿综合素质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开展的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家长课后对孩子所学知识的考量、引导和补充,是孩子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的必然过程。社区教育,则是孩子知识升华的最好途径,三者的有机结合是促进幼儿园在有限条件下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

三、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策略与方法

1.深入社区调查了解,挖掘社区教育资源

城市的少年儿童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宫等设施都是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应当经常性地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社会参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打开通往社会的大门,引领幼儿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让孩子们在丰富知识、增长见识的同时学会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

2.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架设幼儿园和社区沟通的桥梁

树立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课程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社区独特的教育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能取得显著的效果。例如,我院专门请交警指导在院区建立了一个交通道路模拟场所,请交警前来给幼儿讲解、示范交通规则等安全常识,生动的讲述和直观的演示使幼儿对交通规则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

3.丰富活动形式、内容,合理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1)立足当地人文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赣州拥有独特的红色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名胜古迹等旅游资源。根据这些人文资源,经常性开展“我爱祖国”、“我爱家乡”、让幼儿当小导游介绍当地景点、利用美工材料表现当地风光等活动,促进了幼儿园教育特色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增添了热爱赣州、热爱祖国的情感。(2)利用社区人力资源,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充分利用家长们的一些专业特长,有条件地把他们请到幼儿园的活动中,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如是口腔医生的,请她到园里来为孩子们检查牙齿、讲解爱牙的重要性;是建筑设计师的,请他来为孩子讲解各国的特色建筑等等,以此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开阔幼儿视野。

4.以家长学校为阵地进行辐射性开发

通过举办家长会、专题讲座、亲子游戏、家长开放日、宣传栏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及社区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宣传幼儿园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及科学的家教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

5.利用社区自然环境,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让幼儿通过听、看、触、摸、尝、闻等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周围世界。如针对绿地、花草和小树,开展“我和小树共成长”“我是护绿小使者”等活动,增进孩子对大自然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四、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三大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它们之间的有效合作,拓宽了幼儿教学的视野,丰富了幼儿教育的实践内容,开阔了幼儿活动的空间和区域,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幼儿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在资源丰富的社区大环境中拓展和训练,幼儿有机会体验以往并无机会体验的劳动和活动,在让他们童心得到有效释放的同时,完善了他们的想象力,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扩大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而结合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和教育,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社区教育主要以互动为基础、联谊为前提、诚信为依托、深化为目的。通过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孩子们能力的提升,在园区互通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与社区工作者的有机合作,也丰富了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提高了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尊重理念。

总之,社区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让幼儿从小就融入社区这个大环境中,能够让他们尽早感知和认识世界,让幼儿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能够大大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充分亲身体验到爱与奉献的快乐等等。因此,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要尽量做到立足幼儿园、放眼大社区,课堂为本、课外为辅,老师主导、多方参与,通过幼儿园、家庭、社区和谐一致的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优化环境是前提 环境,是一种活生生的潜在课程,《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 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因此,创设和利用环境是优化农村美术教育的前提。

1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自由发展

心里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要以自然的心态允许幼儿“奇思异想”的言语和行为,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感受和表现方式,使他们在宽松的心理氛围中自由畅想,发展创新思维。例如:在泥工活动《恐龙世界》中,有个小朋友将一只可爱的剑龙尾巴割掉了,我好奇的轻轻问:“剑龙尾巴怎么了?”这位幼儿神秘的说:“剑龙尾巴被霸王龙咬掉了,它疼的哇哇直叫。”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如果当时我训斥、制止他,也许他的“神秘故事”会石沉大海,严重影响他的创新思维。可见,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是何等的重要。

2挖掘社区资源,扩展幼儿活动空间

现代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从所得的印象中,发生与印象有关的动作。”我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农村“地大物博”的地理特点,充分挖掘社区中可利用资源,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加以体现,有效地激发幼儿活动欲望,培养幼儿创新思维。

2.1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丰富幼儿感性经验。根据美术教育活动内容的需要,我常组织幼儿走向自然、田野区、无土草坪基地、针织厂、农业科技示范园、工艺品厂等。通过观察、讨论、交往、参与活动,体验生活等各种实践活动,丰富感性经验,加深幼儿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为美术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触发创作灵感。如在手工活动《奇妙的玩具》中,我先带幼儿参观工艺品厂,了解叔叔阿姨制作玩具的程序,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各类玩具的色彩、造型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幼儿自由讨论,想象如何设计自己心目中的玩具,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类美术活动,体现了农村社区资源特色,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可以开阔幼儿思路,丰富幼儿活动经验,使幼儿的自由创造有章可循。

2.2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提供多样的操作材料。农村社区资源是最为直接、最为便利的资源,为顺利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丰富多样的材料,能使幼儿在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中发展动手能力,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我注重挖掘农村社区资源(土、石、布、线、贝壳、纸盒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一些与美术活动相关的操作材料,在手工《奇妙的玩具》中,提供不同色彩的平绒布、开司米线、丝绵、刺绣针、陶瓷眼睛、油性笔等。幼儿利用这些材料创造出了小鱼、云朵、各类水果等玩具。在“纸盒造型”中,我除了提供牙膏盒、药盒、酒瓶盒、剪刀、胶布等主要工具外,还准备了各色毛线、蜡光纸、皱纹纸、酒瓶盖等辅助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充分互动中,随意摆弄,大胆构想,同时,我还适当加以点拨,让幼儿学会运用这些材料,如:剪、穿线、打结、套针针法、安装陶瓷眼睛等技能制作“奇妙的玩具”,掌握卷、折、剪、贴画等“纸盒造型”的基本方法。为幼儿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在创造中多出成果,打下了较好的伏笔。

由此可见,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下,幼儿与自然、社区亲密接触,与材料充分互动,从而形成了宽松、和谐、自然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无压力、无所顾忌的活动空间内,幼儿可以自由联想、交流、表现,无形中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的进取,现在自上到下形成一股前进的动力,教师自己知道今天应该完成些什么,明天应该完成些什么。再次,我园多次提供让教师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每一次的观摩之后,都会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展开讨论和总结,将兄弟园所的先进管理、先进教学、好的环境布置等引到我们园所来,而且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的起到作用。另外,我镇为了跟上先进的教育步伐,缩短城乡的差距,自去年开始,便和市一所先进的幼儿园结成对子,邀请她们的教师每周来我中心园举行一次示范课活动,并提供给我们一些先进的教育方法,而我们中心园的老师每周轮流一次走进她们的幼儿园学习观摩,至今可以说收获颇丰。

2注重观念及行为的转化,促使教师积极创新

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行为的转变则更甚。在我镇所有的幼儿园都是公有制的情况下,幼儿教师的思想呈现出很严重的惰性,因为没有竞争,所以可以不思进取。现在由于个体园的出现,出现了很强的竞争,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就得让老师先将原先的观念转变,所以我镇马上实行了办园体制的改革,即:园长承办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经过一个阶段的实施,教师们转变了观念,而行为的转变必须是教师自主的、自愿的向前发展,所以我们不仅进行了新课程的改革,还制定了各项奖惩制度,表扬先进,培养优秀,走进教师当中,听取教师们好的意见和建议,也了解她们的实际困难,使老师们真正觉得和整个园所连在了一起。再次,我们便开始引领老师大胆创新。幼儿教育是一块处女地,里面需要研究和挖掘的东西有很多,所以各园长经过讨论,根据本园教师的特长,确立了适合自己园所发展的教研课题,每个教师都是课题研究者,在整个教研活动中,重视教师的创新和教师的参与,打破“求大同存小异”的管理理念,改为“求异而不求同”的新教育理念,使教师们在教育活动中兴趣高涨,且感到趣意盎然。

篇6

【关键词】幼儿;协同教育;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4-0042-02

【作者简介】周丽娟(1969-)女,江苏响水人,响水县幼儿园副园长,中学高级教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幼儿参与社会生活最早的群体单位,是幼儿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社区”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地域生活共同体。社区是幼儿的生活环境,也是幼儿的学习环境。因此,现代社会已经把教育扩展到家庭、社区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美国学前教育专家E・L埃期萨等人提出的自我概念理论指出:儿童生活的环境是由家庭、学校、社区三个同心圆组成的。最靠近儿童的同心圆是家庭及其成员;第二个同心圆是学校及其朋友;最外面的一个同心圆是社区及其社区帮手。三者协同运作的关系越密切,越有助于儿童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

本文拟对家、园、社区协同教育的管理策略进行初步的探索,以期三者合力奏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和谐音符。

一、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做好家园协同教育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据一些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对幼儿教育的贡献量大于幼教机构。父母对他们的培养教育是否得法,更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建设者,或者是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在家、园、社区三大教育环境中,家庭对幼儿的发展,尤其是个性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幼儿园与家长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1.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积极性,幼儿园可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由各班推选的家长代表组成,园长应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尤其是在学期初、学期末或者遇到重大问题需要决策时,园长应把幼儿园的重要工作安排向家长委员会汇报,通过家长委员会让家长了解并参与幼儿园的宏观计划与整体管理,实现民主管理与家园共育。

2.定期召开班级家长会,密切家园联系。平时,园内各班应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家长会,来达到家园互动共育幼儿的目的。如向家长介绍每一个主题的活动内容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针对幼儿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教师和家长共同探讨有关幼儿教育的话题;在了解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关注点的基础上,组织育儿交流会,为家长提供正确的育儿观和先进的育儿理念,并通过育儿交流会让家长相互交流,相互启迪。

3.请家长走进课堂。各幼儿园的家长在社会上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劳动,许多家长在学历上、阅历上都比幼儿园教师资深,因此通过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家长中蕴含的大量的教育资源,是提高家园协同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举措。请家长走进课堂是幼儿园经常开展的一项家园共育活动,如请做数学老师的家长和本班老师一起来园组织幼儿的数学游戏活动;请做舞蹈演员的家长来班上和老师一起组织本班的韵律活动,等等。充分利用家长中不同职业、不同阅历、不同兴趣与专长等教育资源,不仅开阔了幼儿的视野,扩展了幼儿各方面的有益经验,也有助于增强幼儿以父母为荣的自豪感,增进亲情关系。

4.利用节日进行家园共育。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幼儿园应利用极具生活气息的节日和家长一道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妇女节这一天,可请孩子们一起为自己的妈妈送上自己预先制作好的贺卡,让孩子和母亲说说各自的愿望和知心话;十月一日这一天,可请来各班的家长,共同为十月份出生的孩子、家长、老师过集体生日,在感受大家庭的温暖的同时,为祖国妈妈也献上一首生日歌,共同祝福祖国妈妈明天更美好,从中激发孩子爱家、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元旦这一天,也可请各班的家长和孩子以不同的形式共同庆祝自己又长了一岁:小班可举行“亲亲一家人”的亲子游戏活动;中班可举行师、幼、家长联欢会;大班可举行猜谜和游谜宫活动。在欢庆、愉快的气氛中大家共同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诸如此类的活动,不仅缩短了家园之间的距离,也有利于增强家园共育的意识。

二、利用社区资源,形成幼儿园与社区的协同教育

1.利用社区资源让孩子认识大自然。陈鹤琴先生强调: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的课程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如何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很多幼儿园都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比如,利用社区中风景优美的公园,带领孩子在公园里看花、看草、看树木、看空中的小鸟,和老师、家长一起放风筝,充分享受大自然无私的恩泽,学习在幼儿园内学不到的知识,感受不同于园内的另一种愉悦。

2.到社区宣传正确的育儿观及育儿方法。幼儿园可在社区中发挥自身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优势,向社区辐射教育功能,有些幼儿园已有多年的办园历史,具有丰富的保教管理经验,因此这些幼儿园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向社区宣传、辐射科学的早期教育观。比如,通过社区橱窗向家长介绍有关早期教育的信息和科学的育儿方法;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让园内的营养师和保健医生定期到社区为未入园的孩子进行体检并进行评价,为家长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等等。

3.请进来――充分利用社区人才资源。幼儿园可与社区管理部门联系,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经常邀请社区的一些特殊人才走进幼儿园,为孩子的教育提供服务。如:请社区中有美术专长的志愿者为幼儿园设计环境布置;请社区的小提琴老师来园开设小提琴兴趣班;请社区回家探亲的战士来园给幼儿讲军中趣事、军人的纪律以及坚韧不拔的军人品格;请社区的老大爷来园给小朋友讲他的童年,让幼儿感受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等等,充分利用社区的人才资源为幼儿园教育增光添色。

4.利用社区资源,做好幼儿园保育工作。每到预防接种时期,幼儿园应积极配合社区防疫部门做好对家长的宣传工作,可请社区卫生防疫部门设计并做好有关预防接种的宣传单,然后由各班班主任向每一位幼儿的家庭发放,向家长宣传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及每一次预防接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不仅方便了家长,也可以密切配合防疫部门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条件允许的幼儿园还可邀请社区防保所的医护人员来园内为家长提供有关幼儿保育的优质服务,促进园内的保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三、在三方协同教育中,为幼儿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

篇7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因地制宜;优化环境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但是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农村学前教育目前还是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等等。为了让孩子们得到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为了我县的学前教育计划更上一层楼,下面是我提出的几点肤浅的建议。

一、改变传统观念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念落后造成的,因此,转变观念是改变现状的基础,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自导自演,硬性灌输的局面,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认识到幼儿才是学习的主体,要真正做到师幼互动,帮助幼儿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另外幼儿家长的观念改变也尤其重要,许多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认字多、会算题就行要求孩子写很多家庭作业,限制他们的玩耍。于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小作坊式的私立幼儿园在我县相继办起了好几家,他们名义上是以幼儿学前班为主,但实际操作中却以小学低年级课程为主,主要教幼儿写字、数数、做加减法。这不仅影响了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更加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了孩子们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就必须要改变家长们这种错误的观念。

首先幼儿园要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家园互动手册,让家长及时了解新的教育观念,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近期的教育内容,报告幼儿在班上的表现。征求家长意见,让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教育一致,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二、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优势

人们往往认为农村幼儿教育的最不利因素是资金的匮乏、设备短缺。其实恰恰相反,农村幼儿教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充分认识大自然对孩子的影响力,让农村孩子回归自然,是发挥农村幼儿教育优势的重要途径。比如,田野是农村孩子很好的游戏天地,在田野里玩泥巴、放风筝、抓泥鳅、捉蚂蚱、打土仗,在田埂上跑步等,这些活动非常有利于孩子发展动作,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也可以在空旷的田野里固定几根木柱让幼儿练习攀爬。刚开始可设脚蹬,随着能力的发展,可逐步取消脚蹬,类似爬树,这种运动有利于发展幼儿体能。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参与简单的劳动,如捡麦穗,掰玉米、摘苹果、拾棉花、给菜浇水、捉虫、等等。这样既能培养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意识、能力,体验劳动的乐趣,又能使孩子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另外,农村的孩子可以自己饲养小动物,如小鸡、小兔、小猫、小狗等,在实践中学会关心,爱护小动物,促进情感的发展。

三、优化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园环境与幼儿全面发展息息相关,不管是外在的物质环境还是内在的心理氛围,其好坏都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农村幼儿园自然资源丰富,如果能充分地加以利用,挖掘农村幼儿教育的优势,将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村幼儿园布置环境,要注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出农村自然条件好,活动场地大的优势,又要注意因陋就简,少花钱多办事,不要盲目的向城市看齐,教师可以多利用自然物如树叶、种子、各种废品等制成各种图案、玩具来装饰活动室,用野果蔬菜拼成各种飞鸟走兽,用树叶杂草构成各种景物等。

四、发挥传统游戏的价值

简陋的设备与教学质量之间并不成正相关,农村幼儿园游戏设备的匮乏并不能成为游戏无法开展的理由。面对现实,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传统游戏是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传统游戏中的大口袋、跳房子、挤人、捉迷藏、丢手绢、丢沙包、弹弹珠、拍卡片等游戏是培养幼儿多元智能的极好途径,幼儿也可以玩过家家等角色游戏,没有必要非用逼真的玩具进行游戏。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树枝、布片等材料,让幼儿自制玩具,并充分发挥自制玩具的作用,使幼儿在制作和运用自制玩具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及动手能力,体验创造的快乐,总之只要我们积极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社区资源,扬长避短,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就一定会有所改变。

篇8

关键词:幼儿;教学合作;网络资源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儿园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教育指导的责任,与家长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家庭和幼儿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合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幼儿发展的成败。因此,家园合作已成为幼儿园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受到各方面的极大关注。

一、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是提高保教质量的后盾。家长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关系。他们是家园共育中一笔无形和巨大的资本,是一批宝贵的教育资源财富,对促进幼儿园的教育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与家长要建立平等的关系,彼此要以诚相待,相互尊重和信任,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幼儿园教师每天除了面对几十个幼儿外,还要同时和几十个幼儿的家长打交道,除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外,更要处理好与各类家长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家长工作已经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师、幼、家三者关系有传统也有创新,更有新的要求。我们每天接触到的是各行各业、形形、老老少少的各类家长,与这些家长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寻找教育孩子最佳切入点,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幼儿个性,显得非常重要。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家长提供的资源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去家长开的蛋糕房体验做蛋糕的过程;去消防队参观,了解消防员出警的过程;观看叔叔演习,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国防教育和消防教育;去果园农庄摘杏、桑葚……各种各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使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而且组织形式也是更加活跃和贴近孩子的生活。也可以邀请“家长进课堂”,考虑到幼儿园男教师较少,可以特邀请爸爸们走进幼儿园的课堂。根据爸爸们的工作时间安排好“讲学时间表”,再统一到班进行授课。这不仅为孩子带来了新鲜感,满足了孩子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开启了家园合作的新途径,使家园合作不让爸爸缺席。幼儿在体检时总会担心,怕打针、怕疼。可以请护士妈妈为他们讲解护士的工作,帮助幼儿了解预防疾病的基础知识,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打针,减少对打针陌生感和恐惧感。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和管理家长资源,我们可以建立“家长资源库”。首先,将家长资源建立成库,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合,从而形成全校共享、随时更新这些资源信息。其次,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涉及的领域,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资源库,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家长参与授课,形成教育联盟,实现家园合作的互动。最后,将家长资源进行分类。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发挥弥补了教师知识技能的不足,丰富课程内容,更能促进幼儿园教育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新的跨越。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完成家园合作的双向互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连接了千家万户。实践中我们发现,与家长沟通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面谈。但可以面谈的时间只有早上和晚上几分钟的时间。家长多、教师少,沟通太少成了家庭与学校合作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因此,利用“博客”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及时沟通和交流的空间,这种快捷方便的家园共育的新模式成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和特色,也为家园直接形成教育合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的博客设置了“班级相册、家长留言、精彩瞬间(视频)、健康小知识等栏目,家长只要动一动鼠标就能轻松进入班级博客的网页,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还可以在网上与教师对话,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动态、教育教学近况、家长热点话题等。在班级博客中,教师尽可能地收集能够吸引家长眼球的图像资源,如:手工作品、玩耍瞬间、升旗、劳动等场面,还有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消防队、邮局等。照片中快乐的笑脸,真实的瞬间,拉近了家庭与学校的距离,让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有了全面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网络资源的利用,我们和家长各取所需,实现了快速双向无制约的沟通。博客提高了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与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教研互动,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孩子的“个人博客”这一平台,将幼儿的成长足迹记录下来,使其成为一扇窗口。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1927年就指出:“幼稚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需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篇9

关键词:主题教学;家园;联系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9-0189-02

如今幼儿园许多方面的教育引导都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配合。《幼儿教育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为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我们围绕“社区资源”主题开展多种活动,积极争取家长参与幼儿教育。

一、教学内容与家长的联系

在许多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自己查找教学资料与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丰富教学内容,我们开始与家长取得教学联系。本学期进行了班本主题《桥》的网络教学活动,我们通过家校路路通、家长园地、口头交流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活动的开展方法,于是出现了以下几组精彩的镜头:

镜头一:离园还有一段时间,小哲的妈妈提前来幼儿园,特意提了一个资料带,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一些有关桥建筑物的新闻图片,原来是郑斯哲和妈妈利用双休日在各类报纸上收集来的。

镜头二:帅帅爸爸平时忙,很少送孩子。今天早晨送孩子时对我说:“这是我和孩子一起找的一些关于家乡的桥的书籍和画册。”

镜头三:忆忆的爸爸把从网络上找出的桥的图片,为了让孩子们能够看得更加清楚,把这些图片拿到照相馆进行照片的印刷……

在准备阶段,热心的家长通过各种渠道为孩子们准备了图书、VCD、模型等各种资料。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材料也随之增加了许多,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每当孩子们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家长们便主动地去查询资料,支持和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可见教学内容与家长的合作是密不可分的。

二、孩子的学习机会与家长的参与密不可分

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幼儿园对教育资源的积极利用,是幼儿园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积极贡献者,也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在活动中,家长可以协助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活动的意识。同时,家长的参与有利于教师根据并利用家长的职业特点将其请进课堂参与教学活动,使幼儿了解他们的职业特点,以期达到活动的目的。

如言言的妈妈为了让孩子对“五亭桥”有个具体的了解,利用上班前的时间特意把自己去“五亭桥”旅游的照片带到幼儿园来,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还简单地给小朋友做了个桥的介绍,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课堂的氛围也轻松了许多。

笔者所在班级的班本活动就是在这些家长的热心参与下开展的,在开展的过程中,爸爸、妈妈的参与大大地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探究活动的积极性。而且我们发现,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会向老师、家长提出来,我们(包括家长)及时地介入,利用各种资源给予孩子全力的支持与帮助,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观察、思考能力及自信心,同时还缩短了老师与家长、幼儿之间的距离。

三、家长的参与与教师互动的联系

家长参与幼儿的活动能促使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专业素质影响或支持家长的教育行为,促进家长理解和支持教师在幼儿园进行的课改,并为幼儿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将幼儿教育的精髓延伸到家庭教育之中,帮助一些家长形成良好的责任感,逐步完善自身的素质。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摆脱了单纯旁观的角色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了解自己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从中学会许多教育幼儿的技能技巧,使教育活动有了更大的实效性。每学期我们都会请家长来参与主题半日活动,我们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前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如何观察自己的孩子,怎样鼓励和支持孩子在主题活动中开展探索等内容作为重点介绍给家长,使家长有的放矢地观摩活动。我们在集体教学活动结束后,还安排家长参与一些活动,如笔者班开展“桥”的主题时,安排了桥的小制作活动,活动前请家长与幼儿一同参与桥的设计,告诉家长尽量请孩子自己动手进行制作,如果遇到困难时可以怎样启发孩子的思维,而不是责备或通过自己的示范制作给孩子一种可以模仿和借鉴的思路,启发孩子完成剩余部分。又如,开展《各种各样的蔬菜》活动后,我们请孩子们用不同的蔬菜与爸爸妈妈完成蔬菜小之多活动,孩子们对蔬菜的认识更加深刻了,还发挥了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孩子们开心了,家长们欣慰了。这样的活动让家长参与有了明确的目的,并能以新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孩子,通过一个个作品感受孩子丰富的想象性和创造力,更进一步理解了类似活动的意义。

让家长帮助教师一起搜集资料是教师们常常采用的利用家长资源的办法,为了让家长知道做这些事情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特别注意在区域活动、走廊、活动室的主题墙等空间展示,如我班开展的主题活动“动物王国”的时候,为了活动“动物之最”的较好开展,请家长帮助幼儿一同来调查不同的动物之最,让幼儿与家长提前了解动物之最的一些知识内容,这样的活动使家长参与有了明确的目的,并能以新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孩子,从而使家长感受全新的教育观念,让其参与主题活动的意识由被动转为主动,使幼儿园与家长的教育资源有机地融为一体。

篇10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角色转换是人们一直关注的话题。影响幼儿教师角色转换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幼儿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为园长和同伴教师,幼儿园外部影响因素主要为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其角色转换不仅取决于自身,还取决于团长、同伴教师、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共同支撑。

在推进幼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角色转换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综观人们对幼儿教师角色转换的研究发现:人们大多倾向于幼儿教师自身的努力,如幼儿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育行为;幼儿教师要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幼儿教师要争取家长的支持等等。其实,角色是一个人的社会职位和行为,分为现实的角色和期望的角色。一个人的角色表现如何不只取决于自身,还取决于社会评价。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其角色转换不仅取决于自身,还取决于园长、同伴教师、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共同支撑。本文立足影响幼儿教师角色转换的因素,以幼儿园内部和外部为划分点,为幼儿教师角色转换寻求更多的支撑点。

一、幼儿教师角色转换的意义

在幼儿教育体系中,教师的角色举足轻重,他们不仅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还间接担负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任。

1.幼儿教师是新课程建设的决定因素。课程改革的最大动力是教师,最大阻力也是教师,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将教师从阻力状态转变为动力状态。因此,只有实现幼儿教师角色转换,才能真正建立起新课程体系,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

2.幼儿教师是幼儿发展的“重要他人”,在幼儿认知、个性和情感的形成和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幼儿教师只把幼儿当做一张白纸,当作一个填充物,教师与幼儿之间只是单纯的传递与接受的关系。这样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不利于幼儿的个体发展。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必须实施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全人教育。

3.幼儿教师担负着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的社会责任,职业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二部分教育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国家和社会对他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以往只注重幼儿智力开发的教学方式必须改变,幼儿教师必须实施以幼儿全面发展为本的全方位教育。

二、幼儿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2001年,国家正式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它打破了以往整齐划一的教材模式和程序化的教学方式,首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立“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并在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十条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倡导教师角色的多重性,为幼儿教师角色转换指明了方向。

另外,随着人类社会知识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教育界之间的交流日渐增多,“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幼教模式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幼教研究专家和幼教工作者所了解、熟悉和接受,在新课程环境下,幼儿教师的角色需重新定位。

从教师与幼儿的关系看,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幼儿交往和行为的引导者,幼儿身心健康的保护者。

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课程评价的主体以及课程实施过程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从教师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看,教师已不再是单一的个体,而应成为“教师、园长、课程专家及家长、社区人士”所组成的教学链中的一员,教师应与教学链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等活动。

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教师应从合格学历者向终身学习者转变,从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向教育实践的研究者转变。

由上可见,幼儿教师角色转换是全方位的。幼儿教师只有充分领会其精神实质,才能全面搞好教学、科研工作。然而幼儿教师角色转换仅依靠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有社会群体的支撑,需要有一个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环境。教师在这种充满理解与支持的环境中,才可以尽情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实现角色的转换。而这个理解与支持性的环境是由幼儿园、教育行政部门、社区与家长共同构建的。

三、影响幼儿教师角色转换的因素

《教师的角色转换及其对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的影响——国际教育大会第35次会议给各国教育部的建设书》中指出:“必须认识到,学校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生之间新型关系的建立(他们在教育过程上成为更活跃的合作者),依赖于教师同他们的同事,同其他可能的合作者之间的新型关系的发展,依赖于教师同学生的家长,同与教育过程有关的社区其他人之间的新型关系的发展。”幼儿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幼儿教师与园长、同伴教师、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相互支撑。影响幼儿教师角色的因素有多种,总体上可分为幼儿园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

(一)幼儿园内部因素

1.园长对幼儿教师角色转换的影响。我国幼儿园实行的是园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园长是幼儿园整体精神的引领者,幼儿园一切事务的管理者,也是社会、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新课程实施中,园长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常常会处于两难的境地,因此园长对幼儿教育改革的推行至关重要,他们应该走在改革的前面,成为幼儿教师角色转换最强有力的支撑。

(1)园长应努力成为幼教专家,引领幼儿教师角色转换。园长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保持改革开放的心态,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管理思想和实践方法,提高办园理念的前瞻性和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做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做新课程的实践者,经常深入课堂,清楚地了解新课程理念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定期收集教师的意见,充分发挥支持者的作用,提供教师必要的物质支持,给予教师充分的权利,让教师有条件可利用,有时间和空间可创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努力实现专家引领幼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

(2)园长应抓好园风建设,带动幼儿教师角色转换。园风是凝聚和激励教师进行教育改革的精神力量,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内驱力。园长一方面要用心于健全管理机制,构建发展性考核评价机制和适当的激励机制,坚持正面教育,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把园风建设内容渗透于幼儿园规章制度之中,以园规、园纪约束幼儿教师;另一方面,要创设宽松的组织环境,营造一种信任人、尊重人的心理氛围。用人所长,委任放权,在管理制度方面做到人性化。如在婚假、产假与年假方面,不能随意取消或缩短教师休假的权利;建立幼儿教师成长档案,让幼儿教师成为多元评价主体之一;创建学习型幼儿园等。以园风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带动幼儿教师角色转换。

2.同伴教师对幼儿教师角色转换的影响。同伴教师是幼儿教师角色转换中不可忽略的因素。《纲要》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强调充分发挥幼儿园教师集体这一资源的作用。幼儿教师必须转变以往自我封闭的工作方式,与同伴教师成为亲密无间的伙伴,真诚地交流合作,做到资源共享,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减少工作负担,增强动机,产生灵感,进行相互支撑,实现角色转换。

(1)同伴互助,捉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如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幼儿园进行“传、帮、带”活动。以师徒结对、青年互助合作、教研组集体帮带等活动形式为载体,常常传,时时带,事事帮,做到“一带师德、二带教学、三带课题、四带特长”,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共同成长。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与同伴教师相互听课、课后评议、设计教案、互相参与课题研究等方式,相互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2)园本研修,构建幼儿教师文化。园本研修,立足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教师的学习层面引向研究层面。如浙江省海宁实验幼儿园进行“一课三研”参与式研讨活动,即以教研组为单位,组内教师根据需要选择相应领域的某一内容,大家共同制订活动计划后,由不同教师进行“‘一研’初始,‘二研’紧随,‘三研’优化”的实践研究活动。幼儿教师通过相互的思维碰撞,获取更多的思想火花,更深入地研究问题;通过头脑风暴,实现相互启迪,共同发展;通过交流合作,在幼儿教师群体内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的思想和信念、职业精神和行为准则,构建开放与合作性的幼儿教师文化。幼儿教师从集体智慧中掘取最有价值的知识,来解答教师究竟为何而教、教什么、怎样教这一系列问题。明确了这些,幼儿教师角色转换的目的性更强,幼儿教师演绎的角色空间更大。

(二)幼儿园外部因素

1.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教师角色转换的影响。

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显著特征是“自上而下”,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幼儿园规划、管理、督导、评估、培训、验收等方面。其对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和实施力度直接影幼儿教师的角色转换。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推进幼儿教师角色转换进程的责任。

(1)保持幼儿教师队伍稳定,为幼儿教师角色转换提供政策性保障。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她们不但要提早入园迎接幼儿、保证一天的正常教学,而且还要拖后离园送走幼儿,利用下班时间撰写活动设计、寻找资料、自制教具、布置环境等等。然而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很多师范生不愿从事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有经验的老师一旦有机会便转行从事其他行业,从而造成人才的流失。另外,在对幼儿教师进行职业承诺的访谈中,较有代表性的回答是:“从事这一职业是因为我很喜欢小朋友,跟他们在一起我很开心。但是周围的亲戚朋友都觉得这份工作就是带带孩子,谁都做得来,也没什么出息。这让我觉得很不甘心。如果有机会,我还想试试其他的工作。”由此看来,社会评价对幼儿教师的职业稳定性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和颁布相应的政策,一方面要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改善幼儿教师的生活状况,保持幼儿教师队伍稳定;另一方面要严格幼儿教师的准入制度和考核标准,建立社区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机制,并落实到位。

(2)抓好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和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解决幼儿教师角色转换中的困惑。解决幼儿教师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困惑是推进幼儿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示范性幼儿园由省、地级教育部门组织评审认定,在贯彻幼儿教育法规、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培训师资和指导社区、家庭的早期教育等方面均能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抓好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定期进行指导、评估和审验,确保其发挥示范作用,让幼儿教师明确转换的方向。同时,抓好幼儿教师在职培训,以幼儿教师为本位,增强针对性与实效性,注重形式多样化,如进行园本培训、公开幼儿教育活动、园际研修、假期培训班、全国幼儿教育研究集会等,给幼儿教师充分的机会来了解并尝试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学会利用各种教育研究资源和手段,收集分析各种原始材料,并且从学习和探究中获得乐趣,切实明确转换的策略。

2.社区和家长对幼儿教师角色转换的影响。社区和家长是影响幼儿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纲要》中明确指出:“社区环境应被视为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家长是幼儿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由此可见,社区环境能否作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家长能否成为合作伙伴,这与幼儿教师息息相关。其实,幼儿园和社区、家长应该是双向互动与合作的关系。三者紧密联系,统一思想,资源共享,就能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从而为幼儿教育角色转换注入活力。

(1)社区向幼儿园开放,为幼儿教师提供教育资源。作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社区不能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只有幼儿园需要社区帮助时才协商解决,而是变被动为主动——为幼儿园的教育做好依托,敞开大门,提供机会,配合幼儿园教育,这样幼儿教师才能有效利用社区资源,才能实现真正的互动。如天津市和平区少儿图书馆与和平区第四幼儿园合作,在幼儿园创办“育苗图书馆”。图书馆购置近千本的低幼读物和家教的书籍,满足幼儿、家长的需求。湖北省襄樊市园林社区每一年“六一”都要到幼儿园进行联欢活动,并向幼儿赠送书包、玩具等礼物。社区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运作,给予幼儿园物质上的支持,充分发挥其参教、议教、资教、助教的作用,使幼儿教师能够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