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篇2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 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 pure new 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 adventure 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 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 and 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 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 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 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 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 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 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 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 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 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 chris 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 崔晓明、chris 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 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 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 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 mommaas hans.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towards the remapping of urban cultural policy,urban studies[j].2004,41(3).
[16] 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http://akstats.gov.cn/article/ndgb/200804/825.html
[18] 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 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 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 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篇3
摘 要 长期以来,人们对城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认识被传统旅游资源观所束缚,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城市社会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本文阐述了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内涵,并分析了城市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城市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中国 城市社会旅游资源 开发
一、城市社会旅游资源的提出及其内涵
凡是能够激发游客的旅游兴趣,并能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资源皆可称为旅游资源。长期以来,受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旅游资源的理解往往局限于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即通常所说的“二老(老天爷、老祖先)的遗产”。随着旅游需求的变化,传统旅游资源观已显示出时代的局限性,为了推动旅游业的全面、深度发展,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城市社会旅游资源是指在城市范围内,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为载体,具有旅游吸引力但不以旅游为主体功能的,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活动。社会资源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城市景观、民俗风情、传统节庆、民间生活方式、文化艺术形式、现代建设成就、变革新事,甚至政府机构、厂矿企业、科研单位、高校军营等都可列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范畴。产生时间的当代性和主体功能的社会性(非旅游性)是社会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1.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需要。随着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作为一种积极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2009年国务院首次将旅游业定义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将旅游业放在了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
2.城市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是顺应旅游需求转变的需要。随着现代社会休闲、消费主义心态的日趋增强,旅游者行为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而是更加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性,希望能够深入旅游目的地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伴随着我国旅游业进入市场推动型阶段,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与旅游需求相适应,为旅游者深层次触摸“真实的旅游地社会”提供条件。
3.城市旅游资源开发是优化城市旅游结构的需要。国内外城市旅游发展的经验和趋势表明,整合一个城市的社会公共资源并把它转化为旅游观光产品,是增强城市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挖掘城市自身历史与功能内涵,实现城市形象由平面的宣传向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展示转变的重要切入口。社会资源的开发是对城市社会文化全景的一种提炼与展示,加强游客对一个城市的认识,实现旅游业的深层次发展。
4.城市旅游资源开发是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旅游发展中主客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建立在对当地居民生活了解的基础上,有利于减缓主客冲突的产生。同时,由于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这对于改善居民的生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城市社会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
1.突破传统,更新观念。传统旅游资源观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随着现代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传统旅游资源观显示出极大的狭隘性,政府和旅游企业应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认识,突破传统旅游资源及其开发观的思维定势,树立“大旅游”观,城市即景观,处处皆资源。从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和发掘中国城市社会资源的旅游价值。
2.系统规划,突出特色。旅游规划者应将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纳入到城市旅游总体规划的范畴,在充分调查研究城市社会性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些社会旅游资源的内在价值,选择独具特色、品位较高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不求第一,但求唯一,保持项目的原真性和个性。在具体项目设计上,分考虑旅游者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游客的体验,提高游客的参与程度,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能获得满意的价值感受。如上海体现的是以“海派文化”为基础,以商务旅游为主体的都市旅游的发展,珠海体现的是优越的城市生态环境,大连的优势是总体的城市风貌,三者以不同的风格构成了不同的城市吸引力。
3.合理开发,有效组合。城市旅游开发者应结合城市自身的实际特点与经济实力,在分析城市社会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基础上,进行“资源―产品”转化,优先开发那些有市场、有特色、投入低的项目,重点开发那些对城市旅游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在现有经济条件和市场条件下,一般而言,城市应优先开发民俗旅游、会展旅游、商业购物旅游和节庆旅游。同时,对城市现存的各类旅游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把观光旅游产品与体验旅游产品、传统旅游产品与新兴旅游产品、大众旅游产品与专项旅游产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动静配合、特色独具的立体城市旅游产品。
4.科学管理,保障配套。城市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政府牵头,全社会参与,根据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积极争取有关企事业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成立专门的社会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小组,负责对社会资源开发的领导和监督,协调好旅游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互关系,确定城市社会资源转化旅游产品的各项工作,合理解决社会敏感问题,处理社区居民的利益问题,避免文化、生活冲突的发生。社会资源开发主要是一项社会事业,应建立起“以财政为主、市场为辅、多渠道、全方位”的投融资体系,保障对社会旅游产品开发的有效投入。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旅游全球化趋势的明朗化,在跨文化交际成为现今时代主要特征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向海外游客宣传中国的旅游资源和品牌,已经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障碍的存在,使旅游活动中主客之间的沟通成为了一种十分常见的文化现象。旅游行业有着越来越大的市场,旅游的发展,尤其是外国游客的到来刺激了旅游景点有效推广的需求。如何向外国游客传递我国的文化信息,如何克服文化差异而达到有效翻译,成为旅游资料翻译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大量的汉语版、英语版或英汉对照版的旅游资料,如宣传册子、旅游交通图、旅游杂志等等出版了。
旅游资料的英译活动是一个集合了译者遵从源语言文化和目标语言文化结构,以及译文读者反馈信息的多维转换过程。在旅游资料英译实践中,译者可以灵活的采用多重翻译技巧来弥补文化差异造成的缺失,以便使译文让更多的读者所接受。旅游资料的英译具有发展性,不同的文化背景会诞生不同的时代性的译文。因此要把译文交给读者去检验,注重读者的反馈。故而译者在中文旅游资料的英译过程中要清醒的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始终有意识地坚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促成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实现。中国旅游景点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外国游客旅游的追求决定了涉外旅游资料不仅应该介绍旅游景点的地理位置、交通情况、景点魅力、服务设施外,更重要的是应该介绍积淀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我国的景点往往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的风景。这就对旅游资料的翻译提山了更高的要求。旅游资料是一种对外宣传资料,根据纽马克的划分,应该属于以呼唤功能为主的资料。旅游资料的主导功能是诱导性的,因为旅游资料的目的在于吸引游客,激发他们参观景点的兴趣,并增加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但是,这个目的的取得必须以提供有效的信息为前提。读者在做出决定去游览某地之前和在参观景点的当时都希望得到相关信息和背景知识。所以信息性也是旅游资料的一个重要功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信息性是前提,诱导性是最终目的。翻译旅游资料时,当原文提及一些人名、地名、朝代、诗词典故等,如译者不作任何改变,直译,由于文化差异外国读者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也就很难完整地接收译文要传递的信息,从而失去进一步阅读的兴趣,这样就不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因此,为了让译文读者能很好的理解旅游资料传达的信息,实现旅游资料的最终目的,译者必须要以偏向译文,侧重译文读者的方向为准则,调整翻译方法,以期达到有效翻译。旅游资料的翻译不是字对字的转换,而更应该充分揭示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现有的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上良莠不齐,给中国的旅游行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给外国旅游者留下了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不完整的印象。
旅游资料的翻译者在翻译旅游资料时应该正确处理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关系,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处理译文,因为读者才是译文质量好坏的验证者,所以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性,不能一味地去依照原文逐字逐句翻译,那样翻译出来的东西将无法为读者所理解。必要时译者可以在传递信息的基础上放弃部分原文而保持译文的完整性以及可接受性。在有些时候,原文和译文在语言表达、文体风格、读者认知等方面有着神奇的相似,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很轻松地在目的语中找到和源语含义相等或相近的说法,然后仿照着原文格式,将译文创造出来。不增加内容,也不删减内容,原文和译文的表达是对应一致的,这种翻译方法笔者称其为对等式翻译。一般来说,在对等式翻译中,景点名称无外乎就是用拼音翻译或者用英语翻译。它们或单独出现,或两种方法混合出现。
笔者以为,无论采取什么译法,都应该以宣传中国文化、吸引游客兴趣为取向作为导向原则。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汉英旅游宣传资料差别很大。首先,在表达风格上,汉语文本注重文化的感染力,以此达到宣传旅游景点效果的目的。而英文则多用生活中常用词汇介绍景点信息。汉语强调心境情绪的表达,赋予具体的景物以抽象的情感,主观色彩浓厚;而英语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理性,罗列出具体的景物,表明其优点和特点。其次,在篇章结构上,汉语旅游篇章往往着重突出旅游资源的社会特征,如社会影响,历史内涵,发展业绩,风光景色和人文特色。而英语旅游篇章重在传递地理环境,服务设施,优势与不足等方面的纯信息,对风光景色的描述性语言并不像汉语那么多。
再次,在思维模式上,汉语句子结构显得松散,主谓之间关系松散,词语和句子的排列顺序依据语义逻辑,倾向于先旁征博引,再切入主题,用词虚实结合,选词华丽。而英文句式紧凑,倾向于先有主题句说明文章的中心,再从各种角度论证说明问题。
篇5
[关键词]中心城市;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社会经济活动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并发挥枢纽作用的城市。按其影响范围大小,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等不同等级。
乡村旅游开发是中心城市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行政区划的中心城市一般都存在城市与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许多中心城市都涵盖了大面积的城郊地区,不少中心城市的城郊面积甚至大大超过了中心城市主城区。从地域上看,中心城市的城市郊区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假日经济的启动,旅游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专线旅游不断减少,短线旅游和城市周边旅游日益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以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一、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特征
(一)资源特征
1 圈层分布。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呈现出圈层状的特征。一般由近郊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中郊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和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带3个圈层组成。(1)近郊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近郊为紧邻城市市区的城乡结合部,既有城市设施和城市景观的延伸,也有交错分布的农村田园,呈半乡村景观。这个区域的乡村农业生产资源大多是以时令果蔬、花卉、苗木和药材等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这些经济作物的物产以及形成这些物产的条件和生产过程所具有的景观环境,构成了以经济物产资源为主的、城乡气息交融的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2)中郊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离城市稍远的“中郊”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以农民生产劳作和生活场景为主,形成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观。田园风光结合乡村聚落、乡村民俗和人文风貌,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中郊乡村所具有的农耕文化和生活方式,通常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开发利用最普遍的资源,也是最典型的乡村旅游资源。(3)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带。在这一区域中,乡村旅游资源与大面积的山林、河和湖等自然资源相结合,并与颇具特色的乡村社区生活方式构成乡村旅游资源。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是乡村性和生态性互相交织。
2 同一圈层的乡村旅游资源差异不明显,呈现同质化的趋势。由于中心城市涵盖的城郊,在同一圈层中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十分相似,乡村旅游资源的生成条件大体一致,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大致相同,本身没有太大的差异,呈现出外部相似的宏观特征和资源同质化的趋势。
(二)市场特征
中心城市既是旅游客源地又是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客源主要来自中心城市主城区的本地居民以及外地中心城市来的游客。
1 本地居民客源市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较好,通常与城郊地区有通达的公路和便捷的班车往来,游客乘车方便,旅途时间短,城市居民周末出游具有便利的条件。中心城市的本地居民客源覆盖面很广,既包含城市里先富起来的一小部分高消费人群,也包含普通工薪阶层、离退休职工和学生等,尤以后者为众。旅游方式以散客和家庭式出游为主,团队旅游较少。旅游时间以一日游为主,过夜游客较少,其中假日客源最多,无明显淡旺季。由于距离近和交通方便,属大众化消费,重游率较高。
2 外地游客客源市场。外地游客是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潜在市场。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外地客源市场充足。同时,许多中心城市还是优秀旅游城市,每年有数以百千万计的外地客源。中心城市的光环效应会辐射到城郊的乡村旅游,中心城市巨大的客源优势也会影响城郊的乡村旅游,并由此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一般情况下,早期吸引外地游客的是少数典型的乡村旅游地,随着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不断开发,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愈渐明显,中心城市逐步成为城郊乡村旅游游客的中转站和疏散地。
(三)产品特征
与其它旅游产品相比,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其所具有的乡村性和复合性。从乡村性特征来看,当前一部分乡村旅游产生于城市近郊,展示的是现代农村、农业的风貌,如农业高科技园游览等,但乡村旅游的主流产品仍然是具有原生态的乡村旅游产品。实践证明,成功的乡村旅游产品总是充满着浓厚的乡村性。从复合性特征来看,乡村旅游产品实现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农业资源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它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和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生态、生产和生活相结合,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优势互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合社会效益三统一,是现代旅游业和农业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看,一般旅游产品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乡村旅游走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示范点”示范相结合的道路。自2001年推荐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候选点以来,各地都很注意示范点的建设,许多地方性中心城市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也都设有乡村旅游“示范点”。
由于各种原因,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产品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同质化倾向。由于乡村旅游是资源依托型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资源的同质化必然会影响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加上乡村旅游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和服务,乡村旅游同质化相对比较严重,表现为产品定位模糊,有雷同趋向;活动内容简单,项目互相模仿;主题形象不鲜明,缺少营销策划;缺乏创新性的经营理念等。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的原因除了资源同质化、产品初级化以外,还与乡村旅游的开发道路有关。在资源同质、文化同源和地理位置邻近的背景下,首个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产品,在示范中树立起了榜样,但也有一些地方盲目仿效和跟风,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由此加剧。
2 质量参差不齐。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发展时间较短,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旅游地一般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加上乡村一般缺乏发展旅游所需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服务的质量。乡村旅游点大多面临着开发和保护不力、管理和服务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但是也有一些乡村旅游点,尤其是政府扶植的示范点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就开发了成效显著的旅游产品。例如,2009年厦
门市市、区两级政府投入了1200万元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致力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培训及宣传促销等。乡村旅游示范点五峰村于2009年6月28日正式启动,截至2010年2月,共接待游客9.2万人次,总收入达2000多万元,农民的直接收入达270多万元,同比增长480%,带动了五峰村周边劳动力107人就业,远远走在了同类旅游产品的前面。
3 空间分布以点状、轴带状不连续分布。许多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点,尤其是小规模的“农家乐”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它们在空间上以点状分布为特征,散落于各处。若有聚集,则大多与资源的自然禀赋有关,或者与交通线路相联系,在这种状况下,乡村旅游地就呈轴带状不连续分布,乡村旅游活动大多数以—地游或—线游(尤其是—地游)为主。
三、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策略
(一)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充分利用各圈层资源的不同特色打造不同的乡村旅游产品,而对同一圈层的同质化旅游资源则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错位开发,使各产品之间、各产品线之间存在横向或纵向的互补关系,而非同质关系。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首先要以科学的市场分析、资源调查以及合理的产品定位为基础,对开发地和开发项目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排除掉不适宜开发的项目。为了避免开发者盲目逐利或跟风开发某一种产品,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引导,如对有特色的产品提供优惠政策和专业支持渠道等。此外,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地域分布特点的不同,对乡村旅游的类型、结构和规模进行统一合理布局力避乡村旅游“一窝蜂”发展。在旅游产品和项目的设计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客源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分别向不同的客源市场推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度、忠诚度,总体上提高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转贴于
(二)构建环城游憩带
乡村旅游点主要分布在城郊,与其它景点一起环城形成不规则的游憩带,环城游憩带的形成与建设已经引起国内外许多中心城市的关注,但对大多数地方性中心城市而言,环城游憩带尚处于发展初期。
环城游憩带的建设可以将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置于整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背景上统筹考虑,使乡村旅游产品更好地与主城区目标客源市场的需求对接,在充分满足目标客源市场需求的同时,合理分工协作,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使各个乡村旅游点充分发挥乡村旅游效用,分享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构建环城游憩带首先要将环城游憩带的规划纳入到城市旅游发展规划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环城游憩带的规划和建设。通过环城游憩带的规划,以项目和资金两个手段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确定开发重点,并在资金、土地、配套设施建设、宣传促销和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给予扶持。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域开发理论,优化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实行“以重点景点为依托的据点式开发和以点穿线的开发相结合”,即以具有一定发展条件的重点旅游点为基础,建设和开发形成中心城市环城游憩带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然后逐级扩散,开发次一级旅游区域,最终形成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优化的点轴系统。
环城游憩带的构建在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对城乡旅游一体化和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环城游憩带的构建,不但可以满足中心城市居民及中心城市游客的旅游需求,而且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城市中心旅游热点的环境压力。二是环城游游憩带的构建可以与城市旅游相辅相成,提升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三是环城游憩带上的各个片区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区分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定位,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形成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
标准化的思想是对基础标准、硬件设施、功能布局、安全卫生、生态保护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既可以维护乡村旅游者的利益,也可以规范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行为,还可以有效解决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2004年,上海市率先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而后不少省市也相继出台有关规范,对经营“农家乐”和发展乡村旅游等提出明确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要求,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在实践中有力地推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商务部《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更是促使乡村旅游的管理深度得到有效拓展。但从总体上看,乡村旅游标准的针对性、体系化还必须加强,而且标准的颁布多用于衡量,指导作用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要执行和参照执行各种乡村旅游的标准和规范,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要求和实施方案。制定新标准前应进行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并且要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在实践检验中不断修订完善。
做好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与推行。大力加强对乡村社区的标准化宣传教育,发挥乡村旅游标准化先发地区和优秀经营户的示范效应,对乡村旅游标准化实施动态管理,大力推动优秀旅游乡村的发展,注重乡村社区的参与,加强参与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等。通过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
(四)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城乡统筹发展
地方性中心城市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主导作用。地方性中心城市往往既是区域旅游目的地,又是区域旅游客源地和旅游集散地,它承担着区域旅游经济的组织和协调活动。因此,应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
1 城乡旅游产品互补。市场需求多样化是当前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旅游地为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开发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城乡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导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旅游产品各具特色,要在乡村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打造城乡互补的区域旅游产品体系,满足不同类旅游者的需求和同类旅游者的不同层次需求。
2 城乡客源市场的互补与共享。城市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一级客源市场为中心城市居民,二级客源市场可以是来自中心城市旅游的分流客源。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农村居民利用农闲时节,到邻近的中心城市旅游,构成城市旅游客源。鉴于此,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促进城乡旅游市场的共同繁荣。另外,从大区域来看,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同属中心城市旅游,可以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应进行整体营销,进行统一的形象定位,共同开发中心城市以外的客源市场。
3 共享中心城市的旅游业资源。在城乡统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可通过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发展理念,统筹区域规划,整合资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培训及宣传促销等,以促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共享中心城市的旅游业资源,最终实现城乡旅游共同发展,提升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水平。
注释:
①葛全胜、吴殿延《西部旅游开发战略的初步探讨》,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81期第21至28页。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2]孟明浩,顾晓艳,近年来国内关于城郊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2,(6):71-75
[3]王林,喻考鹏,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郊旅游研究U]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6):113-116
篇6
关键词:奥运,新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是世界给予中国的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它不仅是给我国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对我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为我国的各相关行业带来的无限商机。奥运会的最大特点就是聚集人群,促进消费,因此,旅游业是与奥运会关联度最大的产业之一,奥运会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影响也最为直接与深刻。本文将着重介绍作为一个体育旅游大省的新疆,我国第二大民族集居区,现已开展的民族体育项目有200多项,主要有竞赛类项目、表演类项目、民间传统类项目、民间游戏项目4大类。针对新疆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特色项目资源和体育资源优势的特点,我们应立足于新疆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实际,对新疆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科学的规划,确立新疆体育产业以新疆体育旅游为发展重点,为新疆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依据。
1体育旅游产业的界定和特征
1.1体育旅游产业的界定
本文认为,体育旅游是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体育旅游商品的形式,
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文化交流、观赏猎奇探险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性活动。
1.2新疆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
1.2.1参与性与观赏性
观赏性是通过特色民族体育文化活动、民族体育表演以及地方传统特色的体育竞赛,使旅游者享受到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欣赏到表演的技能和当地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参与性是利用当地的体育旅游资源,通过旅游者积极参与,满足游客的体育活动需求,使旅游者获得生理感受与心理感受相结合的自我情感体验过程。
1.2.2娱乐性与健身性
从整体上看,新疆体育旅游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产业,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回归民风,陶冶情操,获得特色的文化积累,增进身心健康。因此以身体运动为主要特征的新疆体育旅游就成了当今社会最典型的休闲娱乐生活方式之一,可以同时完成旅游、健身和娱乐的多项任务。
1.2.3专业性与观赏性
一些技术性较强的新疆体育旅游项目如达瓦孜、赛马、叼羊、民族舞蹈等,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才能参加,对表演者、参与者有一定的要求。新疆体育旅游取向于具有体育运动学特征的自然资源,需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体育运动由于其技术的高难性、惊险性,造型的艺术性,配合的默契性,给人一种良好的精神享受。
2奥运后新疆体育旅游产业现状
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体育旅游相应地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较东部地区相比,有着一定的地理优势和民族优势。民族传统体育是最具有开发价值的体育旅游资源之一,民族传统体育最大的特点是参与性强,它具有突出的娱乐性。另外,民族传统体育是动态的,更具有吸引力。但是,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新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必须结合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其地缘、人文和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体育旅游资源。为大力发展边疆地区民族体育业和特色体育旅游业,为促进边疆地区体育业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3奥运后新疆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3.1经济发达,省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新疆地区经济有较快发展,但经济结构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国民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与东部省市经济实力还有较大的差距。政府投入体育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有限,旅游开发的硬环境一般,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旅游招商引资的力度,制约了新疆体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3.2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缺乏合理开发
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合理的规划,虽然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但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和其他体育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分布和结构尚未完全弄清。开发粗放,总体效益差等。
3.3体育旅游人才匮乏,保障机制不健全
新疆地区体育旅游是复合型产业,因此在人才的需求和配置上要求较高。而当前新疆体育旅游人才方面突出的问题是体育旅游人才缺乏。新疆身为旅游大省,虽有培养体育人才的大、中专学校,但新疆体育旅游的人才培养还是一个空白。因此体育旅游的人才培养、机构设置和体育旅游业管理等问题是制约新疆体育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体育旅游的保障机制建设方面,体育旅游政策法规建设落后,投融资保障体系不完善,服务措施与服务环境质量不高,政府对新疆地区体育旅游的管理、监督与引导尚不到位,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疆体育旅游的发展。
4奥运后新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4.1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力量,政府参与和投入一些体育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同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体育旅游业。政府要制定出有利于体育旅游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保护社会投资的积极性,规范和促进新疆地区体育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
4.2 以市场为导向,在体育旅游开发前必须对客源市场进行调研和预测,了解体育旅游者
的需求,然后再进行体育旅游产品设计和开发相应的体育旅游资源。切忌在不了解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消费结构的情况下,盲目照搬、一哄而上。
4.3新疆地区体育旅游的开发与发展要突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特色,不仅仅是规模的简单扩大,要不断地创新发展。
4.4加强交通、通讯和体育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国民户外体育活动知识的宣传。旅游部门与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合作,尝试对体育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
4.5新疆地区开发和发展体育旅游业一定要注重生态效益。不能因为要获得经济效益而损害生态环境,否则,这样的体育旅游发展是没有前途的。
参考文献:
[1]朱进,孟保安.西部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机遇和对策[J].西北大学学报, 2005, (1).
[2]唐国梁.云南体育旅游产业初探[J].曲靖师专学报,2000, (6).
[3]朱竞梅.开发体育旅游项目问题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0, (3).
[3]陆元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广西体育科技, 2000,(3).
[4]闵健.体育旅游及其界定[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 (6).
[5]高曾伟.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9).
[6]梁仁君.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04,(17).
[7]杨宏. 2008年奥运会与我国体育旅游经济的发展[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6).
篇7
关键词:甘肃省;节庆旅游;形成机理
节庆旅游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节庆旅游者、节庆旅游活动本身,而且关联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和行业,所以节庆旅游的形成,必须具备很多相关要素。从某个具体区域的节庆旅游的基本形成来看,它的产生、形成、发展或衰亡,受节庆旅游者内在的需求、节庆旅游外在的激发和保障等因素的影响(见下图)。
一、节庆旅游需求驱动节庆旅游形成
在当前旅游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形势下,旅游者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者的行为决定着节庆旅游的成败与兴衰,节庆旅游者需求的产生促使节庆旅游市场的形成。
游客旅游的积极性来源于旅游需求。所谓旅游需求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它是旅游决策行为的驱动力[1]。现就甘肃客源市场旅游需求的主要特征分析如下:从总体上看,甘肃客源市场可以划分为国内旅游市场和海外旅游市场,海外游客以日本和港澳台等亚洲市场和欧美客源市场为主;国内客源以周边、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和省内市场为主。
1.海外旅游者的需求
根据国家旅游局抽样调查表明,来华游客需求的发展趋势有如下明显特征:追求新奇刺激,热衷探险猎奇,向往荒凉原始的边远地区和纯自然的环境;愿意从事参与性旅游活动,要求对传统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层开发;对异地文化有着长盛不衰的兴趣,特别是对那些具有独特文化色彩、带有地方神秘性的旅游资源尤其感兴趣[2]。
目前,到甘肃旅游的亚洲游客主要来自东亚的日本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其中,东盟国家以华人和华侨居多。这些国家的旅游者在目的地选择上,除普通观光外,更愿意选择文化氛围浓厚的人文胜地和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大都市,对中国古老文化非常感兴趣,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往往受到他们的喜爱。如2004年日本旅华游客为292.6万人次,旅甘游客5.02万人次,占外国人旅甘市场份额的21.2%。同时,日本游客对丝绸之路情有独钟,来华日本游客的20%到达中国西部,走丝路线的21.4%到甘肃[3]。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两国居民穆斯林众多,甘肃省穆斯林旅游产品对其有一定吸引力。甘肃可依托丰富的丝路文化和以裕固族、穆斯林为代表的多姿多采的民俗风情开发的节庆旅游应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4]。
以德、法、英、意为主的欧洲市场及以美、加为主的美洲市场,是甘肃重要的客源国。一般说来,欧美文化背景下的游客到中国来主要是为了满足“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据美国旅行业协会的调查,愿意造访具有某种历史价值的地方或举办节庆旅游的地方,美国游客高达55%[5]。大多数欧美游客偏爱河西的自然风光和甘南草原、藏民俗风情。同时,由于甘肃省地貌类型多样,开发出的丝绸之路长跑、戈壁越野、汽车拉力赛等专项旅游活动,在欧美市场也颇受欢迎。据旅游界协会(TIA)2004年调查[6],欧美旅游者最喜欢的节庆旅游主题是艺术节,达到33%,其次是传统节庆旅游,达到22%。甘肃58.9%的节庆旅游是从传统节庆旅游演变而来的,可以很好地满足欧美旅游者的需求。
2.国内旅游者的需求
国内旅游需求一般以观光旅游和探亲访友及度假休闲为主(见下表)。观光游览和探亲访友二者合计占70%,其他的旅游包括节庆旅游在内仅占7.1%,从目前的旅游市场状况来看,甘肃省的节庆旅游的市场份额非常小,这与我国整体旅游市场状况基本一致,但甘肃可以通过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节庆旅游来激发他们的需求。
二、节庆旅游吸引物激发节庆旅游形成
在旅游研究中,一些学者根据旅游吸引物的吸引性质,将其分为场所吸引物和事件吸引物。场所吸引物是指旅游地固有的物质实体(如自然风景、名胜古迹)对游客的吸引,这样的实体即是场所吸引物;若旅游者去一个地方旅游,主要是或仅仅是因为这一地方发生着什么事情,这种吸引就是事件吸引。这种由事件引起的旅游可称之为事件旅游,而作为吸引物的事件则称为旅游事件,节庆旅游就属于事件旅游的一种。节庆旅游吸引物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资源依托型和资源脱离型。这里的资源依托型指节庆旅游举办地的旅游资源(自然、文化、历史、城市环境等资源);资源脱离型指节庆旅游本身特有的基本内容和活动,即根据节庆旅游组委会相关规定必须具备的内容和举行的活动。
1.节庆旅游举办地的吸引
节庆旅游举办地的吸引主要指当地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节庆旅游产品开发必须建立在对相关资源基础的利用之上,所以,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的载体条件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也包括能成为节庆载体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潜在的旅游资源,如美食、特产、文化、习俗等。
甘肃旅游资源具有三大特色:一是以丝路文化、远古始祖文化、黄河文化、三国文化、长城文化、先秦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代表的人文资源特色;二是以高山草原、天池溶洞、丹霞地貌、冰川雪山、雅丹地貌、草原风光、黄河景观等独具特色的西部自然风光为特点的自然资源;三是以藏、回、裕固、保安、东乡、蒙古、哈萨克等少数民族浓郁风情为特色的民族风情资源。所有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甘肃独具特色的节庆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举办节庆旅游对国内外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2.节庆旅游本身的吸引
特色是增强节庆旅游吸引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节庆旅游的特色是它的文化特质,缺乏文化内涵的“吸引物”不能构成真正的旅游吸引物。今天的旅游业,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只有当它体现出多种不同的文化底蕴时,才能对旅游者形成持久的吸引力,才能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如伏羲文化旅游节当选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节庆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已具有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活动内容,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甘肃节庆旅游活动内容主要有:一是歌舞表演。主要是通过有一定情节的歌舞形式,来表现不同民族的劳动和生活,这类表演特色鲜明、题材广泛,充满喜庆欢乐的气氛,如花儿节、香巴拉旅游节、金张掖马蹄寺观光旅游节等;二是民间工艺品展示。将民间工艺品搬到特定的场所展示,有的还将制作工艺向游客现场演示,这类表演有些还允许游客参与,如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等;三是传统的民间民俗活动。如各地传统的庙会;四是神奇的民族宗教活动;五是历史文化活动展示。从历史的角度刻画节目内容和人物,再现一个区域的历史和文化,有较深的历史和政治烙印以及经济发展的特征,使游客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并受到启迪,如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王母宫朝圣旅游节等;六是体育竞技表演。这类表演通常以竞技性强、民族特色浓郁的表演为主,如崆峒文化旅游节、山丹马场赛马艺术节等。
除节庆旅游文化活动以外,节庆旅游举办之时还有相关的商务活动,这些活动也是构成节庆旅游者参加节庆旅游的吸引物之一。
三、节庆旅游举办地的保健条件保障了节庆旅游形成
笔者将节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一些相关的辅助要素称为保健因素,具体来说这些保健因素主要有:旅游业发展要求、社会经济条件、区位交通条件、旅游业发展基础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等。这些因素对节庆旅游的形成不产生激励作用,但如果这些因素不完善,有可能阻碍节庆旅游的形成。
1.旅游业发展的要求
甘肃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直接决定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只有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力才能构成旅游地的核心竞争能力。对甘肃来说,旅游业基本停留在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阶段,很多高品位旅游资源没有通过产品开发转化成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旅游资源的价值没有实现,导致甘肃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甘肃省统计局的调查显示:2005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为123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073%;旅游业总收入为62.56亿元,增长11.68%;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8.84万人次,增长21.84%,外汇收入5876.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2%[7],纵向比,形势可谓喜人。然而放眼全国,甘肃旅游经济仍排在倒数几位。我们应借鉴其他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而开发节庆旅游符合旅游业发展这一要求。
2.社会经济条件
举办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将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影响当地节庆旅游的发展。从供给方面看,举办地的社会经济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举办地基础设施和旅游上层设施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节庆旅游的规模、节期和水平。随着节庆旅游的发展,市场化运作已成必然趋势,靠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等非商业性筹资方式已不能满足开支,商业化筹资手段开始占主导地位,举办地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是成功举办节庆旅游的基础。
从需求方面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决定了居民节庆旅游需求的规模和质量,这将对节庆旅游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大多数节庆旅游的客源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节庆旅游的吸引范围是以其为中心的2小时旅行圈,圈内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特别是可自由支配收入直接影响着节庆旅游的发展[8]。
近年来,甘肃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获得长足发展,2005年,甘肃省国内生产总值1928.1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7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8086.82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96.14%,55.6%和64.49%。甘肃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节庆旅游的举办提供了一定的保障[9]。
3.旅游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是节庆旅游举办地后天赋予的,依赖于现代交通工具,使游客发生空间位移的便利程度,即节庆旅游举办地的可进入性。对外交通状况直接决定了节庆旅游举办地客源市场的广度和与周边旅游地进行整合的可能性。
从旅游交通方面看,甘肃的旅游交通有显著改善。一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至2005年底,全省二级以上的公路达到5653km,高速公路超过1000km,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751km,公路网密度达到9.57km/百km2。全省乡(镇)通班车率达98%,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87%。全省建成等级汽车客运站276个,等级汽车货运站43个[10]。二是甘肃省铁路客运状况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铁路客运部门先后开辟了兰州至西安、西宁、银川、嘉峪关、张掖、天水、平凉等省际、省内旅游城市之间的旅游列车,铁路客运站发展到348个。三是甘肃省航空运力显著增强。甘肃境内现有兰州(中川)机场、敦煌机场、嘉峪关机场、庆阳机场,天水、张掖、酒泉军用机场等。到2004年底,我省已开辟了43条航线和1条地区航线,通航城市达29个[11]。
4.旅游基础设施条件
旅游业发展基础对节庆旅游形成也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要素。近年来,甘肃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从2004年到2005年底,全省正在建设和已建成的旅游设施798个,总投资达72.8亿元。具备一定接待能力的景区(点)有219处,比2001年的73个增加了146个,其中有17个旅游景区达到4A级标准;旅游星级宾馆、饭店228家,其中五星级1家即阳光大厦;四星级有2家,分别为飞天大酒店、敦煌太阳大酒店;三星级分别以沙洲大酒店、敦煌宾馆等为代表。旅行社达到294家,其中国际旅行社有甘肃丝绸之路国际旅行社、甘肃中国国际旅行社、兰州铁道国际旅行社、甘肃康辉国际旅行社等国际旅行社共27家。从2000年至2005年,全省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从1.6万增加到8万,间接就业人员从6.2万增加到38万。兰州、天水、嘉峪关、敦煌、张掖、武威已被评定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节庆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
5.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是节庆旅游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外力
甘肃省节庆旅游84.6%都是由当地政府和旅游局主办的,得到了领导重视,有的领导亲自过问、亲手抓,节庆旅游的各项工作很容易开展。如在历届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的举办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加强领导、扩大宣传、完善程序、提升档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2005年的伏羲文化旅游节,首次由省政府主办,提高了节庆旅游的水平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在节庆旅游需求内驱力的推动和节庆旅游吸引力的拉动及节庆旅游举办地保健条件的保障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甘肃省节庆旅游市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屠如骥.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986:30.
[2]甘朝有,齐善鸿.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55-59.
[3]甘肃省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规划研究[R].甘肃省西部开发办,西北师范大学等课题组,2005:10.
[4]吴浩.徽州文化旅游产品应树立独立的市场形象[EB/OL].安徽旅游资讯网,2005-05-13.
[5]甘朝有,齐善鸿.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55-59.
[6]徐晨.节庆活动有所为有所不为[N].中国经营报,2005-02-23.
[7]邓志涛.努力促进甘肃旅游产业大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快开发力度[N].甘肃经济日报,2005-08-15.
[8]林南枝.旅游市场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70-74.
[9]甘肃年鉴.2000-2005.
[10]赵万山.甘肃省公路通车里程超过4万里[N].兰州日报,2005-02-19.
篇8
关键词:安全;娄底;文化旅游;隐患
安全,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是一个很常用的词汇,但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安全"一词,而"安"字却在许多场合下表达着现代汉语中"安全"的意义,表达了人们通常理解的"安全"这一概念。现代汉语中的"安全"有多种意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安"字的释义是:"平安;安全(跟'危险'相对)",并以"公安"、"转危为安"为例词。而对"安全"的解释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旅游安全是指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它包括各环节的相关现象,也包括旅游活动中人、设备、环境等的安全;既包括旅游活动中的安全观念、意识培育、思想建设和安全理论等,也包括的保障、防控和安全管理等。但用安全的视野来审视旅游,应该要审视旅游资源的安全,那么安全视野下的人文旅游,应该包括人文旅游状态的安全和对人文旅游安全的维护。
1 娄底旅游资源概况
娄底市地处湖南省中部地区,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娄底的旅游资源也不断被发掘。基本可以概括为,资源丰富,山水秀美,人文厚重,风光旖旎,毓秀钟灵,山、水、溶洞、梯田、名人交相辉映,真个是"自然"与"人文"景观并存、"绿色"与"红色"旅游兼备。
根据《旅游资源调查规范》进行普查发现:娄底市故居和紫鹊界秦人梯田等有2处五级资源区;有大熊山、梅山龙宫、锡矿山、湄江和龙山等5处四级资源区。按照规范,娄底市拥有旅游资源的8个主类,占规范标准类型总量的100%;拥有亚类旅游资源31个,占比90.3%;拥有基本类型旅游资源95个,占比61.3%。现有等级单位资源有176个,其中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分别为103个和73个。娄底市主要景区以新化县、涟源市、双峰县境内居多,其中新化最丰富,有紫鹊界秦人梯田、奉家桃花源真地、古台山森林公园、梅山龙宫、油溪河漂流、大熊山、陈天华故居等;冷水江市境内有波月洞、锡矿山世界梯都文化等;涟源市境内有白马水库、湄江风景区、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双峰县境内有九峰山森林公园、故居、蔡和森纪念馆、水府庙湿地公园等。
2 娄底主要文化旅游资源安全分析
娄底现有文化旅游资源中要数故居、紫鹊界秦人梯田以及梅山文化最具开发价值,细审视之,其安全隐患也显露无遗。
(1)及其府第
作为晚清中兴名臣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无出其右,曾为和共同推崇。以故居为代表的乡间侯府,应该说是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旅游区面积100平方公里,是湘军发源地。景区包括曾氏十堂和曾氏祖坟,其核心景区为富厚堂。以富厚堂为中心的迄今国内保存完好的"乡间侯府",属典型的晚清江南民居建筑风格,其精华部分--藏书楼为中国近代五大藏书楼之首。有句话说,因人废立。历史上名人辈出,比有影响的人物大有人在,况且尚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的影响很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乡间侯府"也只是的衍生品,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何况府第的建筑风格更多的也是模仿,没有十分突出的特点和亮色。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砖木结构的房子再精美也经不住自然的不可抗拒因素,天灾人祸随时可能让这些风景消于无形。
(2)紫鹊界秦人梯田
以气势磅礴的梯田景观为主要特征的紫鹊界秦人梯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并列入了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可考历史达2000多年,是苗、侗、瑶、汉等民族历代先民共同的劳动结晶,山地渔猎文化和稻作文化有机融合的历史遗存,也是古梅山地域内标志性的文化景观,以其独特的耕作方式和天然的灌溉系统称奇。甚至有人说,紫鹊界秦人梯田美过龙胜梯田,美过哈尼梯田。
紫鹊界主峰海拔1236米,梯田总面积40多平方公里,堪称"梯田王国"。紫鹊界以极富苗瑶风格的板屋、曲线分明的梯田、拙朴的青石板路为主要表现,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梯田文化景观。梯田水源主要依靠地下水从岩石隙中渗透出来,四季长流不息,且天气越干旱,水越清纯。民间传说"天下大乱,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有收"。
紫鹊界秦人梯田始垦于秦汉,盛于宋明,是天人合一的伟大杰作。既然是天人合一的杰作,然而"天"的因素非人能左右,梯田在妙,终究是人为的结果,人力使出不科学,天亦践之,那么其结果就是恶性循环,说得不好听一点,梯田还能存在多久,谁也无法打包票。
(3)梅山文化
娄底市大部分地区属古梅山地域,梅山文化神秘而丰厚,与傩巫文化、蚩尤始祖文化、耕读文化渐渐杂糅而成梅山文化的精髓。显露出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不胜枚举,诸如:梅山傩戏,娱神娱人,在国外很受欢迎;梅山武术早在几百年前就已名扬天下,其中新化县被评为"全国武术之乡",县内大小武馆林立;梅山歌谣古老神秘,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山食文化更是因其突出的地方特色而为游客所认可。
文化的背后依靠的是人的传承,随着社会反而不断发展,一些失去实用价值的文化遗存要想保留传承实属不易。比如梅山傩戏,傩戏本是娱神而生,兼以娱人,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之后,傩戏最终也难逃保留项目的命运。
3 娄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隐患
隐患是安全学中一个较为典型的概念,用之来审视娄底文化旅游,不难发展娄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发展,但由于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发展的隐患也是不容忽视。
(1)发展共识不强。主要表现在:战略思考不够。规划体系起点低。在研究部署经济社会的重大问题上考虑全市旅游业发展因素少,通盘融入旅游元素更少。比如,农业规划,工业规划,经济园区规划,小城镇规划都很少考虑旅游这一产业,就是城乡统筹规划对文化旅游业的涉及内容也还很不够。投入力度小。主要是增加的力度还明显不够,目前全省地州市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千万元以上的超过7个,娄底相对较少,与实现湖南旅游中部崛起的目标不太相称。特别是旅游景区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对形象宣传和市场营销的投入更少,旅游招商成效不明显,缺乏文化旅游龙头企业和战略投资商。文化旅游企业普遍呈现出小、散、弱的局面,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差的现象普遍存在。
(2)发展条件不优。主要表现在:旅游交通不完善。旅游大交通尽管已得到很大改善,但高速公路"十字"骨架尚有缺失,现有区域内小交通条件较差,重点旅游景点至交通干线旅游公路等级不高,可进入性较差,不能很好满足游客的需求。景区(点)设施不配套。部分景区景(区)点的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景区吃住等接待仍以农家乐接待为主,旅游标识标牌不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景区的发展。管理体制不顺畅。对文化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比较滞后,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存在的障碍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比如我市紫鹊界梯田、故居、等景区都存在管理体制问题,权责利益不明确的问题,造成这些景区都在资源保护开发和监管上"谁都管,谁都管不了"的现象。
(3)发展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旅游资源开发缓慢,旅游项目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娄底虽然有国字号旅游品牌10多个,重点旅游资源10多处,但这些高品位文化资源定位不是很鲜明,文化内涵的挖掘很不足,大多数文化旅游产品是浏览观光型。比如,梅山文化对典型人物、典型故事、民俗风情等旅游载体的挖掘整理还很不够,故居就像一个文物不多的博物馆,缺乏文化体验。总体说来,缺乏让人流连忘返的精品景区,更谈不上有核心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4 娄底文化旅游隐患消除路径选择
现在我国正处于文化旅游发展黄金机遇期,国家和地区正竞相发展文化旅游业,娄底的文化旅游发展也迎来了战略机遇期和关键期。
(1)重视旅游产业发展,构建齐抓共管局面。进一步明确"旅游立市",真正将旅游产业当成娄底的第一产业来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到旅游业涉及17个方面,要把旅游思维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来,让真正懂旅游、爱旅游的人来发展旅游。规划上定好格。请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视野的规划队伍对文化旅游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制定高水平、新创意、符合产业规律、可操作性强的《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全市文化旅游业发展。尽快出台"加快推进娄底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大包括资金扶持、管理体制、旅游用地、税费优惠、信贷机制、奖励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扶持。管理上定好调。在景区的管理上要创新文化和旅游管理体制,着力解决旅游主管部门与重点景区管理机构职能职责不清晰等问题。
(2)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发展瓶颈。加快解决交通瓶颈。基础配套中最重要的是交通,围绕"高速、高铁"的发展规划,加快旅游景区连接公路的建设,防止外部交通畅通,景区之间或者内部交通却不顺畅的事情发生。重点配套好等级景区及沿线串联景区之间通景公路的维护建设及标识标牌的配套。加强政策引导。坚持立足实际,从财政、税收、土地、政府采购等方面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扶持文化旅游改革发展。建设精品景区。从品牌争取转向提质升级,加强完善现有高等级景区"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建设,突出龙头,以点带面。
(3)挖掘文化内涵,突出娄底特色。要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突出体验旅游。比如故居要进一步丰富湘军文化和家教文化、紫鹊界梯田要进一步挖掘稻作文化,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要突出以蚩尤为主的梅山文化,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要突出中药康体文化。加强古城、古镇、古村的保护性开发。特别是新化东镇街、水车和奉家的干栏式板屋、涟源、双峰、新化的古民居等资源一定要充分保护和利用好。要继续加文化大旅游商品的研发。旅游工艺品要融入本地特色文化,特别是娄底书画作品、国藩溪砚、梅山竹编、竹雕木雕等要突出本土特色。
(4)加大营销力度,扎实打造发展平台。将"文化旅游节"、"大梅山文化旅游节"固定成形,打造成全国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增强娄底独特的文化旅游吸引力和凝聚力。鼓励旅游景区(点)吸纳文艺演出团体和艺术表演人才以多种方式灵活参与景区经营,不断提高景区(点)文化内涵。出台全市旅游促销奖励政策,完善旅游营销渠道建设,做好市场营销。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凤凰网、新浪网、携程旅游网等知名网络的联系,运用微博、博客、播客、手机报等工具广泛宣传,做好新媒体的营销。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等编.《管理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9
【关键词】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国际旅游岛建设
党的十八报告为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确立了任务与目标,当前涠洲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从资源的永续利用出发探索海岛生态资源的科学发展之路,不仅符合党的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及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而且对于提升涠洲岛国际旅游度假区魅力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合理开发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对提升涠洲国际滨海休闲旅游岛综合竞争力的作用
1、确保海岛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规律决定了一个地方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是有限的,生态环境的失衡和破坏势必导致生产过程的中断,这就要求人们不仅要为当代人的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也需要为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空间。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优良的生态旅游环境资源是区域实现永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对建设涠洲国际滨海休闲旅游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提升海岛的特色竞争力
决定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地区各有其独特之处。如广西桂林的阳朔有山水及传说为依托,云南的丽江有古老民族的文化底蕴及保存完好的生活空间为依托,杭州有西湖及传说为依托;因而拥有丰富的火山地质地貌及丰富海洋动植物资源的涠洲岛,则可以通过实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来将这种独特的环境资源优势转化成为地区竞争优势,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体现地区个性的一张崭新的“名片”。
3、培育原著岛民的凝聚力
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能够产生积极的扩张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使岛民产生了对自己生活和居住地区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开发和建设工作的深入,岛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也将随之得到提高。随着海岛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把自己的生活地区建设得更美、更好的思想将成为一种共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将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并成为提升国际休闲旅游度假海岛品位的助推器。
二、北海涠洲岛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状况
1、基本概况
涠洲岛(包括斜阳岛)位于广西北部湾畔北海市区南部海面,距市区21海里,是中国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死火山岛。涠洲岛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6公里,总面积约26.8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约为1.6万,是西南地区最大、最近大陆的海岛,素有“南国蓬莱”之美誉。据考证涠洲岛是一万多年前由火山岩浆喷发堆积而成的,集“典型性、自然性、优美性”于一身的火山岛,其资源禀赋在国内外十分罕见,是难得的“火山地质地貌天然博物馆”,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其生态旅游资源的丰富度及匹配的完美度在中国海岛中也具有极高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
2、主要特征
(1)奇特多样的地质、地貌景观资源
涠洲岛是比较罕见的集地质地貌的科普、教学、科研基地为一体的海岛及天然博物馆,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
一是火山景观。涠洲岛由火山岩组成,岛上有南湾、鳄鱼山、横路山、猪仔岭以及斜阳等多处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遗迹,沿岛屿海岸线呈现出因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港湾、火山蛋、火山石、火山岩壁、火山溶岩、火山冲击坑、火山洞以及放射状断裂层等古地震遗迹的神奇景观。
二是海蚀景观。涠洲岛北部沿岸和斜阳岛是悬崖峭壁,坡陡水深,在海浪和潮水侵蚀下,形成了海蚀洞、海蚀沟、海蚀龛、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窗、海蚀平台、海蚀蘑菇、海蚀石滩和海蚀沙、海蚀岸积等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和古海洋风暴遗迹等景观。
三是珊瑚礁景观。岛屿北部、东部沿岸珊瑚岸礁相当发育,礁坪宽400~1025m,珊瑚生长带宽200~660m;西南部发育较差,礁坪宽20~475m,珊瑚生长带宽50~215m。
(2)匹配度完美的人文资源
一是明代历史人物遗迹。早在400多年前,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游览涠洲岛,曾经留下“日射涠洲廓,风斜别岛洋”等诗句。因为汤显祖是为“避热至涠洲,夜看珠池”而来,不是探险而来的,可见当时涠洲已具备了一定的开发水平,由此涠洲岛的开发历史可以上溯至明代以前。
二是近代外国宗教传入地遗迹。19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法国传教士到涠洲岛传教,并于清同治年间(1853年-1869年)在涠洲岛的盛塘村建成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哥特式的“涠洲盛塘天主教堂”,是晚清时期全国四大教堂之一,这是一座由法国传教士花了十年时间,用岛上特有的珊瑚石,由当地工匠建造而成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教堂。1882年传教士还在城仔村建成“法国天主圣母教堂”,目前在岛上仍有着近3千教民。
三是南部海域妈祖文化遗迹。海岛尚存清乾隆三年(1738年)在海岛南岸建成汇聚沿海妈祖文化、充满神奇传说的“三婆庙(妈祖)”。
(3)丰富多样的亚热带滨海资源
涠洲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虽然其面积狭小、地域结构简单,然而它的热带生物植物资源却十分丰富。
一是海洋生物景观资源。这里的珊瑚属于浅水珊瑚类,不仅品质优良,数量庞大,而且不少世界罕见的品种,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涠洲岛附近海域还是广西著名的渔场。
二是陆地生物景观资源。涠洲岛是我国候鸟春末秋至迁徙途中一个重要加油站和栖息地,经专家考证约有180多种鸟类在涠洲岛驻足,隶属16目52科,其中,旅鸟117种,冬候鸟48种,留鸟14种,夏候鸟7种,13种鸟类被IUCN列为受威胁物种,包括黑脸琵鹭(Plataleaminor)。其中有国家级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9种,涠洲岛鸟类自然保护区是沿太平洋西海岸迁飞候鸟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①。涠洲岛还盛产香蕉、甘蔗、菠萝蜜等水果和植物,所产的香蕉味道香甜是广西著名的香蕉产地之一。此外还可观赏到鲎、藤壶、仙人掌等动植物。
三是气象景观资源。涠洲岛具有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天然优势,海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3℃,年降雨量1863毫米,是广西最少雨的地区之一;活动积温8,265℃,是广西热量最丰富的地方。涠洲岛碧海蓝天、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气候温和,适宜全年旅游度假,是观赏日出日落、潮涨潮退的旅游胜地。拥有发展滨海旅游必备的 “5S+5V”(5S--海水Sea 、阳光Sun、沙滩Sand、船Ship、海鲜Seafood。5V---火山Volcanic crater、植被丰富Vegetation is rich、村庄Village、碧蓝色Vivid blue、翠绿Verdancy verdure)资源。
三、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助力涠洲岛休闲国际旅游度假岛建设的设想
1、提高认识,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涠洲岛具有类型丰富的生态旅游人文景观资源是建设国际高端休闲度假旅游海岛的优势所在,在保护、开发中应该有机结合各种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组合效应,向旅游者提供一个自然与人文高度和谐的理想胜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生态旅游资源,贯彻生态环保第一、严格项目建设审批的原则,力促早日建成“一湾(南湾风情度假湾)、一岛(斜阳岛顶级休闲度假岛)、两翼(石螺口休闲度假区、东岸国际社区)、三区(热带农业休闲区、西港物流控制区、北岸高端生态旅游度假区)、一海(海洋休闲运动区)”的格局。
2、完善综合协调机制,确保国际高端休闲度假旅游项目的建成
涠洲岛的生态旅游资源从属海洋、国土、环保、旅游、旅游区管委会等多个部门。由于海岛生态资源开发管理从属多个部门,管理体制不顺,开发利用资源遇到的问题就不能及时解决,因此必须建设完善的协调机制来保障资源的开发利用。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国际高端休闲度假旅游的档次
由于涠洲岛原为乡镇一级,财力有限,受到各种资源条件的限制,基础设施落后,旅游配套设施比较单一。一是住宿条件较差,住宿承载力不足是制约涠洲生态旅游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海岛目前有四星级酒店一家,三星级酒店7家,农家乐宾馆档次低,海岛尚未建成五星级酒店;二是交通的制约,目前岛内交通主干线到景点的路况有所改善,但是发展高端的滨海度假产业还缺乏游轮码头及机场等高端交通的配套;三是公共事业设施,如供水、供电、通信和医疗等设施不到位,海岛淡水资源及发电能力有限,旅游人数增多会造成供水紧张的局面;海岛目前只有原来乡镇的一家医院,遇到重大疾病不能岛内就医。为此,必须为“一湾、一岛、两翼、三区、一海”的新格局②目标建设游轮码头、游艇码头、飞机场等高端旅游产品需要的吃住行医等各种配套设施。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国际高端休闲度假旅游海岛的品位
涠洲岛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生态环境地域系统,有岛屿、岛滩、岛基和环岛滩涂小生态环境里独具特色的生物群落构成独立的生态系统。由于远离大陆,淡水资源相对缺乏,更由于海岛生态环境等的脆弱性等影响和制约,涠洲岛生态旅游资源的劣势不容乐观,管理不善将造成毁灭性破坏。这种生态系统食物链层次少、复杂程度低、生物多样性指数较小,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任何物种的灭失、增加或者环境因素的改变都将对海岛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和破坏。③为此,要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树立“富民强岛”的理念保护利用好十分脆弱海岛资源,要加强对海岛原住民、旅游从业者及旅游者,特别是旅游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的教育力度,确保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发建设涠洲岛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打造旅游胜地,还要做到“富民强岛”。要通过旅游产业发展改善民生,带动就业致富,不断提高岛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应该加大民俗文化的开发力度,增强北海的文化底蕴和品位,把北海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滨生态度假旅游胜地。
5、加大品牌打造力度,努力创造与国际旅游度假海岛匹配的知名品牌
目前涠洲岛旅游产品开发仍然滞后,一些景点存在有史无迹,有点无景的状况,上岛游客主要以西南地区的为主,鲜有国外游客,离建设国际旅游岛还有很大的差距。旅游业的发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认识资源上,必须树立创新理念,以打造世界一流中国最美滨海休闲生态旅游岛作为开发主线,加大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力度,形成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以吸引旅游者体验、观赏、感悟和消费,促使生态旅游资源转换成经济资源。
6、大力培养生态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人才,重点扶持领军企业
滨海人文生态资源能否有效开发利用,关键是人才的支撑,必须加大培养、引入、激励机制,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充分利用民俗文化开发旅游项目是旅游地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注释:
①舒晓莲,等.广西涠洲岛鸟类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J].动物学杂志,2009(06).
篇10
关键词: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地方感;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0-2691-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0.059
Abstract: The difficulti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festival were summarize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ason for its rapid development. Then the path of rural festivals was exploned based on the theory about sense of place. It was to create core products of rural festival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llage tourism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ourists and extending the sense of place into the related products of festivals, which assured tourists of identity and dependence on the emotion. Based on creating the sense of place of rural festival, the key counter measur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festivals were presented, which included screening tourism resources with obvious local characteristics, planning themes and activities to highlight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the times, ensuring the authenticity of cultural experience, making overall arrangements of regional rural festivals,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work.
Key words: rural festival;sustainable development;sense of place;dilemma;path
乡村节庆在塑造村镇旅游形象、提高村镇知名度、促进当地农产品销售、展示乡村文化、淡季吸引游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但是,在乡村节庆“遍地开花”的同时,很多节庆由于主题不突出、活动内容单一、缺少地方特色而出现吸引力不足、客源市场萎缩、办节目标难以实现等问题,甚至有的乡村节庆在连续举办几年后便悄然消失[2-4]。深入剖析乡村节庆生命周期短、效益差的关键原因,并探寻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将有助于促进中国乡村节庆产业的优化升级。
1 乡村节庆快速发展的内在原因
基于乡村节庆的举办目标和历史渊源,现有乡村节庆可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两大类。传统乡村节庆是因村镇历史文化、宗教传统、民俗礼仪、饮食等因素而成,通常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如庙会、赶集、祭祀、祭典、宗教集会、传统节日、民族赛事等。现代乡村节庆则通常是利用村镇内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通过策划、设计而成,旨在塑造地方旅游形象、促进地区农产品销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造节庆”,如水果采摘节、花卉观赏节、捕鱼节、乡村文化艺术节、乡村美食节等[5,6]。
乡村节庆之所以能引起游客的关注和兴趣,首先源于节庆的多功能性与游客需求多元化相匹配。随着可支配收入和短期假日的增多,游客(尤其是来自城市的游客)到村镇游览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仅满足于作为旁观者去观看和欣赏,而是希望成为活动的真正参与者去体验乡村生产和生活的乐趣。乡村节庆以“时间短、易进入、时间灵活、适应不同类型消费者”的特点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度假、体验异域生活和社会交流的机会[7],让游客在活动参与中,既能欣赏田园风光、品尝乡村美食、采购特色农副产品,又能体验乡村文化、增长农业知识。
乡村节庆日益普及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其与社会心理变化相一致[8]。随着人民工作与生活压力的增加,日常按部就班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易产生疲倦感。这种“厌倦感”驱动他们“逃避”到一个陌生的地区,去体会异域的工作和生活。乡村节庆作为一种有效的“旅游吸引物”,正适应了这种特定的社会心理,其通过一系列活动和节目的设计编排,吸引人们到村镇去放松,在节庆活动的欢娱中忘却平日工作与生活的烦恼,获得内心的安慰与解脱。
2 乡村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乡村节庆作为一种全新的乡村旅游形式,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塑造村镇旅游形象、传播乡村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乡村节庆正进入优化调整阶段,此阶段内出现的一些关键问题制约着节庆的可持续发展。
2.1 区域内多个乡村节庆的无序发展
现有乡村节庆多采取本地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但是,很多节庆活动非但不能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即便是对村镇形象塑造和知名度提升的预设目标也难以实现。区域内众多乡村节庆的无序发展便是制约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无序发展的表现之一是村镇之间相互攀比、模仿,导致节庆同质化严重。一些村镇本没有优势资源,仅靠拼凑模仿,这种节庆不但没有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浪费了各种社会资源,给地方财政和企业增加了负担,也干扰了当地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区域内乡村节庆无序发展的另一表现是乡村节庆太多,且过于频繁[9]。一些地区一年连续举办多次节庆,各种赏花节、果蔬采摘节接连不断。有些村镇甚至会因“一棵桃树诞生了两个节庆”,春天举办“桃花观赏节”,几个月后再举办“蜜桃采摘节”。频繁的节庆造成了游客“审美疲劳”,也“透支”了游客的消费需求,结果导致所有的节庆都不温不火,难以有效吸引外地游客,增加农产品销售,提高村镇知名度。无序发展的乡村节庆,不但导致节庆市场吸引力的衰减,也破坏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2.2 多元主体利益诉求的差异难以平衡
目前,中国乡村节庆主要依托生产基地或村镇内旅游景区开展,节庆的主办者主要是地方政府或村镇内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地方政府办节的根本目的在于借助节庆提高村镇知名度、塑造地区形象,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而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办节的目的侧重于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农户既是乡村节庆的参与者,通常也是受益者,他们期望借助节庆获得更多的收益,还希望通过与游客的沟通交流来了解市场需求、获取外部信息。在需求的驱动下,农户积极参与节庆活动,给节庆提供了载体,也创造了氛围。但是,如果节庆没有取得预期收益,甚至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他们就会对节庆产生排斥[10]。游客作为乡村节庆的参加者,其根本动机是期望获得一种体验。当他们内心需求得到满足,就会对节庆活动作出良好评价;反之,对节庆活动的评价就会降低。乡村节庆涉及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形成了多种需求和利益诉求,然而,现行节庆的举办机制和运行模式却很难对此有效协调,目标上的差异又制约了利益的合理分配。因此,如何有效协调多方主体的利益诉求,就成为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2.3 城市化趋势难保乡村节庆的“乡村性”
目前,一些村镇在举办乡村节庆时,活动的组织者为了一味追求节庆“引人入胜”、“娱乐刺激”,将大量城市生活与娱乐元素融入到乡村节庆中,以此来迎合游客(尤其是来自城市的游客)的生活、娱乐习惯。这种趋于“城市化”的节庆设计和安排,因为更符合游客习惯,会容易得到游客认可,并快速获得经济效益。但是,这样的活动安排,使乡村节庆失去了最重要、最本质的“乡村性”使节庆变成一种彻底的娱乐游戏或舞台表演,游客参与节庆的体验需求难以得到彻底满足,节庆也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除乡村节庆内容设计和安排外,节庆举办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乡村性”也是影响游客体验效果的重要因素。受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乡村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乡村性”在慢慢淡化[11]。村民的生活方式变得城市化,传统的乡村文化正逐步被城市文化代替,甚至村民间关系也不再“淳朴”。游客在乡村内所看到的不再是“小桥流水”“田园村舍”,而是“柏油路”“小轿车”“洋房”,这样的环境景观使得游客游览的整体体验大打折扣,满足感大大降低。
2.4 商业化对乡村节庆中文化的本真性造成冲击
游客参加乡村节庆不仅是为了娱乐,更是期望在活动中体验乡村特色文化,这才是游客追求的核心[12]。然而,为提高乡村节庆的吸引力和适应性,一些主办者和组织者,往往会依据游客的偏好,对蕴含丰富乡村文化的节庆内容进行修改、调整。这种基于游客原有文化和欣赏习惯的改变,保证了节庆的观看体验效果。但是,这种为追求商业利益而做的修改,对乡村特色文化造成了冲击,失去了乡村文化的“本真性”[13],尤其是在传统型乡村节庆中,这种冲击更加明显。被“商品化”的乡村节庆对游客来说其实是一种“伤害”,当知道其所参与的活动、所体验的文化是当地专门为其“量身定制”而成,而非村镇原有的、传统的文化时,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将会大幅降低。
3 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要想实现节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保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节庆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第二,保证节庆所依托的资源能够持续利用。节庆的竞争力表现为节庆对游客的吸引能力,这取决于节庆所依托的资源特色、节庆活动的策划设计,以及节庆的推广营销、组织协调等。节庆资源的持续利用能力是指能对节庆所依赖的各类资源加以科学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以保证资源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
乡村节庆要创造上述两个条件,关键在于创新和完善节庆的核心价值,让游客获得多种需求满足,让主办者获得收益回报。创造和完善乡村节庆的核心价值需要以强化节庆的地方感为立足点,在完善村镇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村镇内各种特色旅游资源,尤其是文化资源;以特色旅游资源为核心,以游客需求为导向,通过独特的创意来设计节庆的主题和内容,让游客对乡村节庆和举办地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依赖。
塑造乡村节庆的地方感,首先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地方特征展示。其中,节庆主题是展示地方特征的第一要点,只有具备鲜明村镇地方特征的主题才能吸引游客关注[14],并留下清晰印象。除主题外,乡村节庆的地方特征还应贯穿于节庆的节目编排、配套服务等,并以结构性的方式融入到节庆的核心产品和外延产品中[15]。也就是说要构建、突显乡村节庆的地方特征,除鲜明的主题和特色节目编排外,在游客的饮食、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方面也要充分展示村镇的地方特征。通过完整、系统的全方位展示,使节庆在游客心中树立起鲜明、独特的形象。
除地方特征外,游客认知则是塑造乡村节庆地方感的另一方面。游客认知是主观的,是游客对节庆和节庆举办地形成的积极情感。游客情感形成的关键在于游客的旅游体验,而旅游体验取决于游客心理需求和参加节庆所产生的感觉。因此,在设计和编排节庆活动时,必须高度重视游客的心理需求,并依据游客的需求和习惯,在保持乡村节庆本质属性和主要特征的前提下,设计出具有高度体验性和参与性的系列活动,让游客在活动参与中产生“愉悦”和“畅爽”的感觉。通过使游客愉悦感最大化,让其对节庆和举办地形成良好的情感,进而形成情感依恋。情感依恋将驱动游客重访,这是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4 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乡村节庆能否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其核心价值的创造,同时还需将价值有效传递给游客,全方位塑造乡村节庆的地方感是价值创造和传递的核心。通过地方感的塑造和展示,让游客在节庆参与中深切感知节庆的独特魅力,从而实现乡村节庆的可持续发展。
4.1 筛选具有明显地方特征的旅游资源
乡村节庆作为主题型活动,是将村镇静态旅游资源变为动态旅游吸引物以激发游客参与动机的一种旅游模式。旅游资源的选择和利用,直接影响乡村节庆的吸引力。实现乡村节庆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从塑造地方感的角度出发,对村镇内文化资源、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各类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和筛选,分析各类资源的主要价值,确定举办节庆的主导性资源、依托性资源和保障性资源。同时,立足长远发展,做好各类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规划,尤其要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为乡村节庆的后续发展提供保障。例如,山东肥城县的“十万亩桃园”是该县现代农业的标志,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肥城的桃花节,正是以桃园作为主导性旅游资源,并围绕桃园开展“我为我家种幸福”、“桃都送吉祥,休闲桃乡行”等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和文化活动,让游客一睹壮观桃花美景时,感受“桃都”的独特魅力。在乡村节庆中选择具有地方特征的旅游资源,不仅可以突显节庆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形象,而且使节庆更加生动具体、更易于感知体会,从而培育了乡村节庆的核心竞争力。
4.2 策划突显地方特色和时代需求的主题与内容
目前,乡村节庆的游客多来自城市,受文化和习惯影响,他们侧重于娱乐、放松和文化体验,同时,他们也注重节庆的“乡村性”和“真实性”。实现乡村节庆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针对游客的需求,寻找出具有“惟一性”、“特殊性”,能够突显本地特征的主题,紧扣节庆主题,融入丰富的乡村文化元素、运动要素和娱乐要素,设置各类体验性活动,以突出节庆和村镇的地域特点、民族特点、农业生产特点。以北京延庆县的乡村节庆活动为例,该县继2009年成功举办杏花节后,先后策划组织了张山营葡萄文化节、新庄堡杏花节、里炮红苹果采摘节、千家店千亩葵海观光节、西王化营甘薯采摘节、大庄科栗蘑采摘节、柳沟豆腐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这些节庆充分结合各乡镇自身的特色资源,在形式和内容上更新颖、更具有地方特色,在活动安排上也更具有时代特点、更适合游客的体验感受。这些节庆富有地方特色、符合时代需求的主题和内容,可以迎合游客的体验需求,提高感知水平和情感依赖,促进节庆延续发展。
4.3 保证乡村节庆对地方文化体验的本真性
文化是塑造乡村节庆地方感的核心,也是节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乡村文化的融入不仅可以增强当地人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更有助于吸引游客的关注、强化游客的体验、加深游客的感情。在将乡村文化融入到节庆中时,需要根据游客的需求、偏好和喜爱而加以修改,但是,必须保证文化的本真性,将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完全展示给游客,让游客体验文化的“真实”。例如,河北乐亭县庙会远近闻名,每年从农历正月十五到十月十五游客接踵而至。庙会主要依托各村镇的寺庙和集市举行,主办方在场地内搭建各类铺位,将其出租给本地和来自京、津、唐和东北各地的商家。同时,主办方还辅助搭戏台、请戏班,乐亭大鼓、皮影、秧歌等体现地方特色的地方戏参会人员可以免费观看。庙会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娱乐、聚会和采购的机会,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了解乐亭传统风情民俗、真实体验乐亭地方文化的平台。“真实性”的地方文化融入,可以让游客充分体会节庆所蕴涵的文化气质和文化意境,强化游客的认知和情感,也使传统乡村节庆更符合时代需求,具有了时代风尚,拥有了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4.4 推进区域内乡村节庆的统筹安排
无序发展是导致乡村节庆生命周期短的主要原因之一。推进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区域内的乡村节庆进行统筹规划,并有计划地协同推进。统筹推进区域内各个乡村节庆,首先,需要结合各村镇典型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价值,确定各节庆的定位和主题;然后,统筹安排每一个节庆的举办时间、地点和所需资源,合力塑造本地乡村节庆的旅游形象。浙江龙泉市的乡村节庆就是由市农办和市旅游局牵头,根据各村镇最突出的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按“四时风光各不同”原则而举办。以2012年的“乡村漫游节”为例,在全市12个乡镇(街道)内,依次举办3月“春光黄南‘醉’美乡村”、4月“上镇笋王比赛”、7月“避暑胜地养生屏南”、9月“美丽塔石梦幻乡野”、11月“枫叶红时官浦”等11场活动。这种统筹安排,将原本零星分散的乡村节庆活动进行组合,解决了彼此之间恶性竞争的问题,同时,通过“组团营销”的方式打响了龙泉乡村节庆旅游的新品牌。
4.5 加强互联网对乡村节庆的推广宣传
城市游客,尤其是城市内的青年、儿童通常是乡村节庆的主要参与者,这些潜在游客关注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就是乡村节庆对外推广宣传的最有效的手段。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新型信息传递方式,如微信、微博、互动交流群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熟人”介绍效应,对乡村节庆的宣传更有效。在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时,首先要安排好宣传时间和宣传内容。除节前宣传外,还应加强节庆举办期间和举办前后的宣传。节庆举办前宣传的重点在于策划某些参与活动以吸引潜在游客关注,同时,加强对节庆举办地的自然生态、民俗文化、农业生产、村镇居民生活等内容介绍,通过全方位、立体感的宣传激发潜在游客的参与兴趣。在乡村节庆举办期间,利用互联网进行“直播”宣传,将活动进展情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实时播报,以激发联动效应。节庆结束后宣传重点在于巩固节庆影响,塑造节庆品牌,以驱动产生后续效应。通过互联网的推广宣传,提高乡村节庆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塑造地区乡村节庆的品牌和旅游形象。
5 结论
乡村节庆是繁荣村镇经济、传承乡村文化、提升村镇旅游形象和知名度的有效载体。要充分发挥乡村节庆的作用,必须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确立“为游客办节,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办节”的根本宗旨。其次,根据不同村镇、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设计出相应的节庆主题和活动内容,以有效满足游客回归自然、感知乡村文化、探索乡村生活的需求。同时,推行“政府主导、企业营销、全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和办节模式,对区域内乡村节庆进行统筹规划,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可持续利用。此外,为推进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还需着力拉长乡村节庆的产业链条,将乡村节庆向乡村经贸、乡村文化等产业延伸和融合,这不仅使乡村节庆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也有利于放大节庆的联动效应,提高乡村节庆的影响力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季群华,许 欣,朱 睿.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目的地形象建设的推动作用[J].经济地理,2006(12):28-30.
[2] 潘 虹,张岩丽,刘 英.农业旅游节庆开发研究――以“泗水桃花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26):12820-12822.
[3] 戚能杰,杨 谦.宁波市农业节庆创新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08(4):64-65.
[5] 古 川,刘 畅,安玉发.我国农事节庆的发展动力、存在问题及改善途径[J].现代经济探讨,2011(9):65-69.
[6] 李东琴.传统民俗节庆的旅游创新研究――以宜昌端午文化旅游节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7] 谢建宏.社区视角的青岛乡村节庆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8] 鞠明晖.上海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9] 姚海琴,徐建华.浙江省农事节庆的现状及效应探析[J].兰州学刊,2013(4):223-224.
[10] 王运姣.现代农业节庆的社区参与研究――以泰安肥城品桃节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3.
[11] 尤海涛,马 波,陈 磊.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乡村性的认知与保护[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9):158-162.
[12] 江立华,陈文超.传统文化与现代乡村旅游发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92-96.
[13] 谢新丽,吕群超,郑立文,等.基于文化真实性视阈的民族旅游节庆活动创新策划研究――以宁德市上金贝村“三月三”赛歌会为例[J].旅游研究,201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