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产生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1-14 17:5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产生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主义产生的原因

篇1

论文摘要:人文主义是近代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思潮,也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很多人认识人文主义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才出现的,否认中国有人文主义的传统,对于这种看法,本人持不同的看法,下文将阐述我的观点。

人文主义这个概念一般认为是在19世纪的欧洲开始出现的,中国学者在翻译英文Humanism时把它译成“人文主义”。长期以来,当人们讲到人文主义的时候,一般总是把它看作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在当时来讲,它成为一个主要思想流派或思想体系,主要是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内容为崇高“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以及以人权反对神权,以现世生活和现世的幸福反对来世说教和禁欲主义,以科学、理性的精神反对蒙昧主义和封建迷信等等。

人文主义一词最早在公元前150年产生于罗马,出自西庇阿斯(Suipios)家族。当时人文主义是作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的口号,相对而言,这个新帝国的文明不如古希腊文明那样精致和高级,所以提出这个口号与野蛮或野性相对立,以告别野蛮人的行为方式,表示教化的理性。

人文主义是人的一种生活观、理想观、价值观,是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它在任何时候都是人们应当努力去实践和追求的,因此它是永恒的。人文主义这个概念是在19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正式提出来的,它是指贯穿于资产阶级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的价值理想和哲学观念,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求以及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主流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和禁欲主义的。

谈到中国人文主义问题,很多人持否定的态度,认为人文主义这种意识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才兴起的,人文主义这个概念也是在十九世纪的欧洲才开始出现的,到了近代才慢慢为人们所接受,认为中国历史上不曾出现过人文主义这种思想意识,只是到了近代慢慢学习西方的各种思想意识,才出现人文主义这种思潮的。我觉得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中国人文主义之有无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关于人文主义的定义问题。我认为,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的命名,它指的仅是十四至士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但作为一种人的自我意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认为人应当在此岸世界中认识、肯定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它在所有人类的历史上都源远流长。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不过是西方古代人文主义在漫长的中世纪之后的一个必然发展,这个运动之所以以复兴文艺为名和因此著名,并不全在于某些倡导者提出的口号,而在于它确有一个古代人文主义的历史基础。人权、自由、平等和博爱等口号,是人文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所应有的总结,而并非人文主义在所有一切阶段上所必有的标志。一一因此,不应怀疑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存在,正如我们之不怀疑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或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存在一祥。更何况中国文化本是一个多元的系统,我们早就应从多角度去认识它。

人文主义并非西方人的独有,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就已产生并发挥出了重大的作用。只不过东西方人文主义在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别而已。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东方的人文主义诞生太早,早熟性决定了它对“人”缺乏深刻的认识;而西方的人文主义则诞生得较晚,它是在漫长岁月中逐步认识到了“人”的,具有成熟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人文主义与西方人文主义反对的“神”有不同特点。古文献体现出我们的“天帝”是与人合一的人格化的至上神,它通过造化监视人的行为,决定着国家的兴盛,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根本意志和长远利益的神格化。而西方人眼中的“上帝”是完全与人分隔的超越一切的人格神,它只通过“言说”的方式来创造与统治世界。

中国并不是不存在人文主义,中国的人文主义甚至比西方人文主义出现的时间更早些,只是由于人文主义这个概念是由西方首先提出的,对于人文主义的概念和内容的界定也是由西方人作出的,在人文主义方面,西方已经掌握着话语权。由于中西在很多方面,尤其在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导致中国的人文主义尤其是古典人文主义和西方人文主义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之处,但二者在体现全人类人文精神方面应该是一致的。下面我将粗略地谈一下中国人文主义及中西人文主义的比较。

“人文主义”一词是从西方辗转翻译到中国来的。中国本来有“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周易·贲·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国人文主义产生于世界文明轴心时代的中国,是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东方社会由乱而治的理论指导。大约在公元前二十多个世纪,即《尚书》记载的尧舜时代,中国社会进入原始社会末期。尧、舜、禹是在黄河流域先后相继的三个部落联盟首领。由“尧”而“舜”而“禹”,“黎民”都是部落联盟首领(“帝”)的服务对象,部落联盟首领(“帝”)都以“黎民於变时雍”(众民赞美善道,时世雍和太平)为大治天下的标准。在中国历史与社会的演进中,有关“民为邦本”思想的道德论说,在“人道”与“天道”交互影响中不断积淀,逐步形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大转型的春秋时期勃然兴起。

春秋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一些先进的思想家、政治家,他们在总结和借鉴尧舜时代以及夏、商、周所提出的“民惟邦本”的道德论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有关人文主义思想的新的道德论说。孔子在这些“道德论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克己”、“爱人”、“力行”为基本内容的“仁学”,而成为中国人文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中国人文主义,虽兴起于中国社会大转型的春秋时期,但作为中国人文主义核心内容的“民惟邦本”思想,却早在尧舜时代就已经产生。《尚书·夏书·五子之歌》载:“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五子”,夏启之子,太康之弟。《五子之歌》,乃五子“述大禹之戒以作歌。”“皇祖”,指“大禹”。“皇祖有训”,即大禹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是“大禹”对后人的训戒。“大禹”训诫其后人,对“民”要亲近,不能疏远。“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乃邦国之根本,作为邦国之根本的“民”安定了,时世才能雍和太平。

春秋时期,周内史叔兴所阐述的“忠、仁、信、义”是处理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晋范文子所阐述的“仁、信、忠、敏”是处理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这些考虑周天子与诸侯国以及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时所阐述的“仁、忠、信、义、敏”等都为孔子仁学所接受。特别是“仁”,孔子认为“仁”是人文主义者的道德规范,是人文主义者一切行为的基础。孔子回答“哀公问政”时强调,“为政在于得人,取人以身,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以生也。礼者,政之本也。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不知天。天下之达道有五,其所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达道;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行之者一也。”孔子所谓具有“仁”德的人,就是中国人文主义者,就是“修身”、“事亲”、“知人”、“知天”的君子;他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积极入世;他们“知其所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说中国传统中没有人文精神,是从西方人文主义概念出发的。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强调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所谓人“为万物之灵”,“赞天地之化育”;强调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对人的道德教化,即所谓的“道德人本主义”;强调在一定的关系中考察人,有鲜明的伦理特征。这些都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人本主义特征。

人文主义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而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主导部分是中国哲学,而中国哲学的核心部分则是人生论,以人生和人心为观照;天人关系中,强调天道服从、服务于人道;人神关系经历了由人神一体、人神分化到人的地位渐渐提升,而神的地位逐渐服从于人的中心的历程,人道抑制神道,神道始终不得抬头。

参考文献

[1] 徐子宏:《周易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第122页.

[2] 庞朴:《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1986年1月6日.

[3] 冯天瑜:《略论中西人文精神》,《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1月.

[4] 布洛克[英]《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

[5] 布克哈特[瑞士]《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

篇2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意大利;经济

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一词的原来意思是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中世纪时期发源于意大利的弗洛伦萨,后传播到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16世纪中叶的人文主义者们认为这次思潮是在希腊、罗马之后欧洲大陆文化历史上的第二个巅峰,有的史学家们便认为它是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所以被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产生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作用、影响的条件下:

(一)经济原因:14~16世纪,意大利的弗罗伦萨最早产生了文艺复兴的萌芽,弗罗伦萨地区的工场手工业是意大利发展最早的,且发展迅速,商品贸易规模越来越大,资本主义经济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代表资本主义的文艺复兴必然要冲破教会的约束,于是代表新文化各个方面的新兴资产阶级就向封建统治阶级和制度展开了宣战。

(二)政治原因:弗罗伦萨著名的美第奇家族所统治的弗洛伦萨,文化达到最高峰。美第奇家族出于统治的需要,对人文主义者尤其重用,到15世纪50年代,各地政府机构中已有很多的人文主义者,积极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让当地人们接受人文主义。

(三)文化原因:意大利保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这里一直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交汇的中心,意大利在吸收古希腊、罗马文化方面比其他国家占有巨大优势,几世纪以来继承下来的文化还继续领导着西欧各国,是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起源地的一个原因。

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反对中世界神学,强调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主张个性自由;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人们追求现实人生的美好生活;提倡科学和文化,反对迷信;提倡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造福人类。

二、意大利的现代经济

意大利经济自20世纪中叶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简单的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方式向以先进工业为主体的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对意大利GDP的统计,意大利在2012年度是世界第经济体,仅仅排在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巴西、英国之后。意大利是世界举世瞩目的G8成员,也是经合组织的会员国。

意大利有两种经济,由北部的发达私有制工业和南部欠发达的农业组成。北部的大中型公司生产力很高,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很多都是世界品牌,在世界500强企业之中,这些企业为资本家和员工们创造了很多财富;南部的小型企业由于缺乏创新意识,生存环境也是缺乏竞争,生产力的发展已经相当滞后,不能给员工提供良好的保障,更不用说带动当地人们去实现致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南部小型企业却在排挤着发达的大型企业的发展空间,使之离开意大利,去欧元区的其他国家发展。某些观点认为,欧债危机是一场单一的危机,仅仅是由意大利的错误的经济和政治措施原因造成的。但是仔细分析看来,欧债危机也由意大利资本家经济头脑意识所影响,意大利面临的生产力危机,严重影响着到了意大利人的生活,甚至是将来的发展。

三、文艺复兴对意大利现代经济的影响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写道:“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对人生的思考和追问:中世纪时期对人的要求是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没有存在的意义,而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发现了人的伟大,提出了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提倡积极的冒险精神。提倡乐观主义的的人生态度,人们在道德下允许可以自我放纵,反对自我克制,提倡“公民美德”,认为家庭是人的道德德行的体现。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而文艺复兴的消极影响是,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过于强调人的价值,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在传播后期造成意大利人个人私欲膨胀,追求物质享受、骄奢逸。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直至现代,文艺复兴仍对意大利人有着深远影响,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文艺复兴追求自由、个性解放,这种思潮不仅对意大利人的日常生活影响有着负面影响,致使很大部分人生活懒散,不愿意工作,而且在政治生活中,对政府持敌对态度,不愿意向政府交税。

文艺复兴传播的后期使意大利公民缺乏公民文化或公民美德,现在南部小企业偷税漏税现象严重,黑手党势力遍布那不勒斯,黑色恐怖事件笼罩着每一个意大利公民的心头,意大利人对社会公德、事业道德漠不关心,只是将家庭美德看成是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人们彼此之间缺乏信任,不能坦诚相待,甚至不去信任政府,普通意大利人将参与政治生活的政治家们看作是跳梁小丑。

经济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对经济的渗透力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大,文化的社会价值越来越突出。文化与经济日益一体化,成为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意大利国家欧债危机的原因,不仅是本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均衡,还与人口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应该对意大利的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吸取人文主义中优秀的文化,摒弃落后了文化,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公民文化”。人们之间不仅能够相互信任,而且对政府的正确决策能够全力支持,形成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工作节奏。

意大利如果能正确形成本国的“公民文化”,那么就为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等产业形态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巨大活力,促进国民经济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杨德才(编著)

篇3

(一)对待他人冷漠自私,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指的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而不是以自己为本。因此人文主义的主要内涵之一即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但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冷漠自私,事事以个人为中心,从不关心他人利益,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在别人碰到困难时不屑一顾,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说,反而冷嘲热讽。与人交往时首先考虑的是是否能对自己产生直接的利益,而不是考虑建立长久的友谊和信任,鼠目寸光。碰到需要集体解决的问题时根本不考虑他人,纯粹从个人利益出发不惜损害集体的利益。人虽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典型的社会动物,在每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的情况下,不尊重不关心他人,完全以个人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必然遭到其他人群的厌恶和反对,从而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受挫,不仅会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也会给自己未来的发展带来重重障碍。

(二)对待自己畏难怯懦,不思进取,自抛自弃

人文主义的中心内容之一,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强调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个人精神。人生活在世界上,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做到事事如意,困难和逆境的出现是必然的,只是程度上不同而已。个人存在于社会上的价值,实际上很大程度是通过不断地克服产生的种种困难而实现的。因此,要保证个人的顺利成长,并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不怕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人类共有的美德。但是,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由于环境较之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在碰到其之前没有遇到过的困难时,畏难情绪严重,不敢面对自己遭遇的挫折,对自己缺乏信心,甚至因为暂时的困难而不思进取,自抛自弃。在大学期间,假如不能养成对自己的必要自信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样的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是很难有很大的发展,遑论最大程度实现自己的价值了,而更有可能成为被人同情甚至鄙视的可怜虫。

(三)趋炎附势,蛮横霸道,缺乏平等精神

人文主义的支柱之一,是对平等精神的提倡。这也同之前所述的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一脉相承。缺少平等精神的人,是很难真正做到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的。缺少平等精神的社会,必然是强者通吃,弱者生存困难的弱肉强食的社会。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倡导平等精神意味着对自己周边的人至少在地位上应当做到基本上的一视同仁。但是很多大学生受等级制度的毒害严重,对待比自己地位高,经济条件好的人卑躬屈膝、趋炎附势,对待比自己地位低、经济条件差的人则自以为自己高人一等,蛮横霸道。假如这种行为和风气日益泛滥,社会就有可能倒退到等级制度的传统社会时代,这是与人文精神所代表的时展潮流格格不入的,也理所当然受到道德和舆论的指责和排斥,最终对这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四)自我放纵,生活习惯极差

人文主义关注的自我发展,除了之前讲过的自强不息之外,同样包括对自身发展也很重要的个人自律。只有在拥有严格的自律精神的情况下,大学生才能抵挡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诱惑,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努力学习的过程之上。但是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学校对其相对于中小学管理上的相对放松,以及缺少之前父母的严格督导,往往对相应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诱惑毫无抵抗能力,在生活上自我放纵。几乎在所有的大学里面,都可以看到某些酗酒闹事,甚至打架斗殴,出入各种娱乐场所的学生的存在。大学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进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各项知识,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些大学生自我放纵,毫无自律精神的行为,毫无疑问会极大地影响其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乃至其自身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对其日后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产生以上大学生德育问题的原因

以上大学生德育问题的存在是多方面的,既有如今社会大环境人文精神缺乏的因素,也和高校本身对大学生的德育建设的方式以及大学生自身对其重视不够密切相关。以下陈述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高校过于重视课堂教学和考试成绩,对大学生的个人品德教育关心不够

因为各种量化标准的存在,高校最为重视的必然是能直接提高各项具体指标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尤其是某些关键考试的成绩,如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注册会计师的通过率、大学四六级通过率等等,相当多的高校甚至在招生的时候将这些成绩印刷在其宣传彩页上。当然,对这些量化指标的重视对高校的发展无疑极为重要。但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地方,高校同样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同样重要的学生个人良好品德的培养上。但是,学生的个人品德是难以量化的,或者说是根本不可精确量度的,因此虽然高校都很重视德育建设的问题,但根本找不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因此事实上除了开设思想品德课之外,对大学生的个人品德教育关心远远不够。

(二)大学生自身对人文精神的德育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大学生认为其大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完成自己的课程人物,最终能够顺利毕业,然后找到一份能安身立命的工作。而对自己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德育根本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很多大学生错误地认为自己受到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不仅不是自己品德上的缺陷,反而是自己提前适应社会的对自己今后发展有利的事情。因此,对自己德育上的很多缺陷,如上述的自私冷漠、趋炎附势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对自己缺乏自律放纵懦弱等不良品德也从社会上找到类似的榜样,处之泰然,认为进入大学毕业后的真实人生就应当是这样。只看到社会堕落腐化的一面,没有意识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三、人文视角下大学生德育的创新路径

针对人文视角下大学生德育存在的上述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必须对大学生的德育进行某些方面的创新,以保证其能符合人文主义的时代潮流,提高大学生的德育素质,具体的创新路径如下所述。

(一)加强对社会上符合人文精神的事迹的宣传

很多大学生之所以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是因为其经常得到相应的不良事迹报道的信息。因此,高校进行大学生德育创新的第一步,应当是加强对社会上符合人文精神事迹的大力宣传。固然,我们的社会存在诬告助人为乐的好人的事实,但这种人同样受到社会的鄙视。大学生需要的是培养分辨动机不良的人的能力,而不是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冷漠自私。而且,社会上存在更多的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积蓄完全捐献给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的好人,存在收留孤寡老人、遗弃儿童的善人,存在置生死于度外,将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的英雄,存在不顾旁人的嘲笑和无数的失败,不屈不挠勇攀科学高峰的科学家。总之,高校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上、各种宣传阵地上尤其是学校的学生网络上要占领德育建设的阵地,充分宣扬人文主义精神的正能量,是社会大环境对高校的德育建设产生正面的影响。

(二)通过组织各种集体活动的方式进行德育建设

如上所述,目前仅仅通过开设思想品德课进行德育建设的方式明显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人文视角下德育建设的需要。而人文精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们对待其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以及团队精神等人文情怀。因此学校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大学生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的机会。如组建各种学生很感兴趣的协会,组织各种集体性的竞赛活动等。学校可以考虑将学生参加协会活动和集体性的竞赛活动的频率、成绩以及具体表现纳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以实质性地增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德育建设的力度。使学生在同人交往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人文主义情怀。

(三)加强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篇4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语文教育 人文素养

引言

对于大学语文教育来说,其作用不仅仅是提高大学生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是其重要目标。[1]大学语文教育通过其对学生进行讲授的各种经典文学作品为媒介,使这些作品中包含的思想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相应的影响。对于文学经典作品来说,除了其娴熟的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外,其中包含的各种人文主义精神思想乃是整个作品的灵魂,也是其之所以能成为文学经典的根本原因。因此,大学语文教育中经典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思想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必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一、大学生在人文素养上需要提升的方面

由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各种专业人才方面,因此,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也主要着重于各种专业知识的教育,尤其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种理工科以及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的教育。但是,这种教育产生的最大问题是对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大学语文教育以及其所重视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忽视,而高质量的语文教育及相应的人文素养又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一)与他人交往时势利刻薄

大学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具备的人文素养之一,是要尽量考虑他人和集体乃至国家的利益,在帮助他人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价值。但由于功利主义的盛行,很多学生形成了只顾短期利益的拜金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对很多大学生最大的影响是在与他人交往时斤斤计较,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自私自利,势利刻薄。不仅不符合大学语文教学中强调的尊重关心他人的人文主义情怀,也直接同中国传统的“仁者爱人”的美德背道而驰。这些与他人交往时势利刻薄的大学生,必然因为其自私冷漠而受到其他人的排斥和指责,从而不利于其对社会的适应,从根本上影响其学习和今后的发展。

(二)对待自己不思进取,怕苦畏难

对于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环境的改变对其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其必须面临着不同于中小学时期的更大的竞争,以及必须为自己进入社会做好准备的挑战,此时其迫切需要吸取大学语文教育中提供的榜样力量,适应这种环境的改变,在新的环境下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为自己更好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不少大学生却由于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忽视而无所适从,遭遇几次困难之后即自抛自弃,意识不到困难的暂时性及自身努力的重要性。而且因为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都需要艰苦的付出,他们同样得过且过,怕苦畏难,不愿意通过暂时的付出而取得相应的进步。其结果是陷入一事无成、难以取得任何成绩的不利处境。

(三)人文素养的基本知识积累的缺乏

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在学校所受教育的主要知识是其所学的专业知识,人文素养方面的基本知识则更多地通过大学语文教育获取。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由于对大学语文学习的忽视,缺乏人文素养方面的基本知识的现象非常普遍。如很多大学生根本不知道中国设立民族自治区的省级行政区有哪几个,不知道中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在哪里,甚至有少数大学生不知道中国四大发明具体是什么,不知道文艺复兴运动和资本主义启蒙思想运动到底有什么区别。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其在进入社会后,不仅会使其很难理解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现象,而且很容易使人对其产生浅薄、见识浅陋的印象,从而对其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大学语文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

大学语文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各种文学知识的教育,使文学知识中包含的各种人文思想和知识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影响,从而使其对大学生在上述人文素养方面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一)养成团结友爱、尊重关怀他人的人文主义情怀

大学语文教育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到处闪耀着尊重关怀他人,团结友爱,注重集体荣誉的思想光芒。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仁爱精神,以及忠义孝悌的美德,都是强调对长辈朋友兄弟等自己周边的人群的爱护关怀以及尊重和照顾等。相关的描述以及事例,在中国的各种儒家经典文学中比比皆是。而现代文艺复兴之后兴起的各种人文主义精神,更是强调各种以人为本,对他人要尊重和宽容,崇尚和平,讲究平等和自由的可贵。因此在文艺复兴之后的文学作品中,处处体现出对势利贪婪的鄙视,对残酷冷血的厌恶,以及对他人不幸的悲悯和同情。因此,通过大学语文教育这些文学经典的讲授和学习,大学生可以从中吸收相应的思想精华,逐渐养成团结友爱、尊重关怀他人的人文主义情怀。

(二)养成自强不息、不怕困难的精神

作为大学语文素材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着对各种自强不息、不怕困难精神的歌颂和赞美。如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表述;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所表达的不畏困难、不怕失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浪漫主义激情;东晋祖逖为了北伐中原,光复故土,从小“闻鸡起舞”、行军时中流击楫的豪迈;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伦敦大轰炸的艰难时刻,发表战斗到底、决不妥协的宣言。都会使人闻之精神振奋,从而促使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时时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不颓废、不向命运低头,坚持不懈,为自己今后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增加大学生在人文知识方面的积累

任何文学作品,都必然同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他的人文知识相联系,大学语文中的各种文学经典,往往是同时期历史在文学上的最强音。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大学生要想真正理解相应的文学作品包含的真实含义,就必须对相应的人文知识进行相应的了解和学习。[2]因此,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事实上也是对相应的人文知识进行积累的过程。如学习唐朝的诗歌,就必须对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当时的地理、军事情况、思想变迁有着基本的认识。学习司马迁的《史记》,就必须对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司马迁本身的家世经历以及特长等有着初步的了解。而学习的《可爱的祖国》,则需要对中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与近代的百年屈辱互相对照,才能真正明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国家的崛起、为人民的安乐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自豪和悲壮之情。因此,大学语文中文学作品的学习,对大学生人文知识的积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在与人相处时养成尊重关怀爱护他人的良好习惯,对待自己能形成自强不息、不怕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而且能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增加其对人文知识的积累,从而全面提升其人文素养。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具体措施

大学语文虽然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上述的一系列作用,但要使这些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还需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这些具体措施如下所述。

(一)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要想使大学语文教育能最大程度地起到提升大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其重要的前提是大学语文教师能对学生起到相应的人文素养提升教育的功能。假如大学语文教师自身对相应的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人文主义精髓不能进行透彻的理解,对其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缺乏相应的储备,其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素养能起到的指引作用也就可想而知。因此,高校必须通过专业知识考试以及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语文教师的相关素质进行考核,以提高其相应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自己也应当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假如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达到这样那样的道德情操标准,而自己在具体行为时却与之背道而驰,很容易引发学生对相应的人文精神的质疑乃至逆反情绪,从而严重影响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文素养的榜样。

(二)提高大学语文中包含人文精神的文学作品的比例

大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选取,其最重要的标准不应仅仅是语言艺术的高低,而应尽量注意其中是否包含有相应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及包含人文精神的程度。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瑰宝之一的宋词,就包含了以家国情怀为基调的豪迈派和以日常情绪变动为基本描述素材的婉约派。很显然,在语言运用艺术方面两者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其对大学生能够产生的人文素养提升的作用是大相径庭的。[3]婉约派宋词除了能使大学生充分欣赏到这一流派的语言艺术之外,在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微弱的,因此在大学语文教材中,应主要以豪迈派而不是婉约派诗词作为宋词文学作品教学的主流。只有提高包含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作品在大学语文中的比例,才能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

(三)课堂讲授中注重对相应背景知识的介绍

在大学语文的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承担的任务不仅仅是对相应的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进行充分的讲解。很多大学语文教师一方面由于其对大学语文承担的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认识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也对相应的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因而经常将大学语文上成纯粹的文学鉴赏课。大学语文中的文学作品中包含的背景知识往往对大学生增加其人文知识积累相当重要, 因此在课堂讲授中应注重对相应背景知识的介绍,以充分发挥其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语

参考文献

[1]彭书雄.基于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6.

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教育;课堂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育是人的教育,要充满人性与人文,而非理智知识与认识的堆积。”因此,人文色彩是不可以从历史教学中抽出的。正因为有这样的理论,所以历史教学中更需要人文教育。历史这门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学科之一,其任务不仅要求学生传承历史知识,还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学生成才。

一、定位人文目标,积极推进人文教育

“重智轻情”是历史教学的现状,也是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与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这种现象其实就是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文精神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与教育诉求,也是在追求升学率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急功近利思想的具体体现。但是,人文主义教育是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因此,教师教学设计中应该围绕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突出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教学的情感目标。对目标进行重新定位,让情感目标更有其目的性。例如,在设计“”这一教学内容时,通过多媒体视频或历史图片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罪恶,把侵略者残暴的一面展示出来,进而激起学生产生一种民族的责任感。

二、融人文于课堂,增强人文教育有效性

人文教育重在中学阶段,而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但是,传统的历史教学只重视进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历史线索的学习,完全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的需要。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层面,没有上升到道德层面、思想情感层面上来。所以,教师融人文教育于课堂,把历史知识传授与人文教育充分地结合起来,从而增强人文教育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司母戊鼎、火药、指南针、赵州桥、历代大运河的开凿与开通这些内容时,不仅给学生介绍历史事实,还讲述这是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在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也更加珍惜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成果,这对学生来说是一次人文主义教育。

三、以学生为根本,落实人文素质教育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不可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可以掌握一种技能作为以后生活中谋生手段,而是要学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做一个有素养的人。高中历史课本中很多内容通过借鉴前人生存与生活方式的得失来启迪人们怎样进行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生本化教育理念,落实人文素质教育。例如,在学习了荀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后,感悟其境界的高远;在学习了墨子“兼爱”与“非攻”思想后,充分感受其和谐的理念。通过这样的渗透,学生就会对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道德问题等有了重新的认识。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和谐与人文精神,从而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人文情境,实现知识到人文迁移

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实施与贯彻,让人文化教学理念走进了高中历史课堂。人文教育并不是只是把认知之外的价值观作为我们历史课堂的教育目标,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把意志、品格、兴趣、爱好等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内容贯穿到教学中,从而实现历史知识到人文意识的迁移。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地改革,时时都在接受挑战。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人文教育情境,把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呈现给学生。这样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永远是历史教育教学的主旋律。例如,我们把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通过具体事件呈现出来,把岳飞的“精忠报国”思想展示给学生。这都是对历史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迁移。

五、构建对话课堂,建立平衡师生关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应该遵循“理解――体验――情动――内化”这一原则。对照我们的教学实际情况,就是要把情感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高中历史课堂中开展人文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师生之间的对话。我国古代有“亲其师,信其道”的名言。可持续性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互动、和谐民主的基础之上的。通过构建对话课堂,才能致力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这才真正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诉求。要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关系的平衡,那就要对师生所处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六、加强社会实践,全面普及人文精神

历史学科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但历史学科所具有的过去性与不可再现性特征常常让学生有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因此,还需要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体会历史学科的人文精神。例如,可以把历史教学与时事结合起来。这样,就把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历史事件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使人文教育得到了普及。

总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寻找新课改实施中应试教育给人文主义教育带来的冲突,努力构建有利于开展人文教育的课堂新模式,从而让人文教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色彩更浓,促进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谭建良.探究历史教育中的人格塑造[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6).

[2]裴岸.从历史教育看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10).

篇6

关键词:图书馆 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

一、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1.图书馆与人文主义。图书馆是以人文为基础的。文献是人类进行人文进化需要的产物。而文献的产生及积累是图书馆产生的直接原因,图书馆正是为了满足人类对文献的有序化存储、管理和利用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图书馆现象的产生归根溯源也是为了满足人类人文进化需要的产物。因此,图书馆“天生”就具有人文属性,即人文主义精神。

但是,自从20世纪40年代以后图书馆领域开始重视技术应用以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长期处于分离状态,人们一味地热衷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却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建设。

其实,学者们早已注意到技术的有害倾向,他们强调人文精神在图书馆和图书馆学中的重要地位。美国图书馆学家巴特勒认为:“图书馆作为一个‘专业’,和其他任何一个专业一样,有技术、科学和人文学这三个层面。以往的图书馆学过分强调了技术的层面,而忽视了科学和人文学的层面。今后应该强调科学和人文学层面”。图书馆事业“主要还是一个人文主义的事业。图书馆在其技术和服务方面日益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靠得更近,但我们要提醒自己记住,图书馆学始于人文主义”。我国的卢泰宏先生指出:“图书馆学人文传统源远流长”。蒋永福先生提出“图书馆学也是一种人学”。

2.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人文主义”(Humanism)指称,主要体现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而之所以用“人文”一词,主要是为了同“科学主义”(Scientism)中的“科学”一词相对应。人文主义的基本特点是:第一,与把人看作神的秩序的神学观点和把人看作自然秩序的科学观点不同,人文主义的焦点是在人的身上,是从人的经验开始的。第二,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或者说是有尊严的,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源和人权的根源就是对此的尊重。第三,它始终对思想十分重视。

在图书馆的发展史中,正是这种思想促使了近代公共图书馆的产生,图书馆成为人们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重要场所,并且“研究人文的图书馆是21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方向之一”。图书馆人文精神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文精神在图书馆中的具体体现,是指“在图书馆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种思想态度”

二、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意义

1.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发展符合社会的进步。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的自我意识的显著提高,人们的社会进化观已经从致力于物的发展、以物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社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以人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为首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人文精神是整个社会的进步潮流对它的要求,符合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规律。

2.图书馆人文精神有利于认清和克服技术传统的局限性。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中,讲究科学精神和方法,以此保证图书馆活动的先进性和有效性,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我们决不能顾此失彼或走向极端――只重视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方法的使用。缺乏人文精神的图书馆精神,则是一种少了人情味的、冰冷的图书馆精神。

3.有利于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现代信息环境对图书馆所提出的要求是:以用户为中心,即“以用户而不是技术为龙头,要以服务而不是资源为导向”,实施个性化服务。这与以往文献、图书馆为中心的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具有显著区别。现在迅速发展和推广的信息推送服务、检索帮助服务、智能服务、专题服务等,就是个性化服务的具体表现。图书馆人文精神所主张的“图书馆是用户的图书馆”、“建立以用户为核心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图书馆面前人人平等”、“图书馆是体现人类自由与平等理想的圣地”等思想,完全可以为图书馆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与个性化服务提供充分的指导,实现内在的统一和贯穿。

三、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建设

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实现需要从理念到行为、从图书馆工作人员到用户、从图书馆业务到图书馆环境的全面的实施,需要在理念、行为、环境等全方位的散发出图书馆的人文气息。

1.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理念。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人的行动都是人的思想的反映。因此,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体现首先要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理念中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图书馆公益性、平等性、服务性的理念。

自由平等是图书馆公益性的进一步延伸,它的公益性决定图书馆要向社会的所有人提供无差别的服务。美国图书馆协会1995年发表了《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12条宣言》,其中强调:“图书馆是改变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基地……图书馆应不论贫富等级,向社会所有的人平等地提供资料……图书馆尊重个人价值,图书馆要每一个人、每一种思维方式打开方便之门。”在《公共图书馆宣言》的1996年修订本中,对这一论点表示的更为简洁、明晰:“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这说明平等地获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是民主社会中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树立了这个观念后,图书馆在具体行动中才能把用户放在第一位,我们是用户的服务人员;才能体现图书馆的人文精神,表现出浓厚的人情味。

2.图书馆员工的人文精神。人力资源是各种生产资料和先进技术的使用者。图书馆的各项制度、政策和服务的实施都有赖于图书馆的员工。对图书馆员工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对他们进行培训、考核、提供晋升的机会,提高图书馆员工的自身业务素质。一方面,满足了图书馆员工对自我的价值实现,达到对自我的提高,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体现人文关怀;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为用户开展服务,从中更好地体现出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对图书馆员工的人文关怀更要从细微之处落实,实行弹性化工作制,使员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业务提高和个人事务的处理,注意解决员工的家庭问题,如住房、孩子上学等,从而稳定后方,为图书馆的高质量服务提供后盾。

3.服务用户的人文精神。随着图书馆的公共性与开放性不断增强,用户的范围不断扩大,用户的数量也迅速倍增,从而促使用户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以至发展到今天,用户已占据了图书馆各组成要素中的核心地位。图书馆是用户的图书馆,强调用户及其需要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地位,是图书馆固有的人文属性的必然要求,是图书馆人文精神最集中和本质的表现。

这要求我们为用户提供图书馆的开放服务,从资源和时间等方面开放,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用用户的满意度衡量图书馆工作。资源开放要求图书馆反对“藏以致用”的观念,使图书馆的一切馆藏和设施都要向用户开放,最大限度地实施开架服务;各馆之间相互开通馆藏,实现资源共享。时间开放,即最大限度地延长开馆时间,做到节假日不闭馆。需求是多样的,开展服务也应是多种的形式,如咨询服务、借阅服务、主题服务、代译代查服务等。

4.图书馆环境的人文精神。图书馆建筑不仅以其强大存贮、传播文献信息的功能而成为充满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外部造型的功能设计、结构布局上极大地体现人文关怀的建筑思想,构成建筑、色彩、内部布局、家俱配置交相辉映的勃勃生机和温馨如家的阅读环境。

(1)便利的地理位置。列宁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应该在离家徒步10分钟之内可以找到一家图书馆的办馆思路。从地理上接近读者,是图书馆普及发展的方向。所以在建造图书馆时,应该考虑选址在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的枢纽地带。

(2)人文意蕴浓厚的建筑造型。图书馆建筑作为瑰丽的文化风景在建筑造型以及外部形象上要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蕴和时代精神,以优雅、新颖、亲切的格调,成为平易近人的“人间图书馆”。

(3)人性化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的阅读环境通常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营造的,人性化的环境可以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兴趣和效率。

综上所述,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作为图书馆发展的精神内核和动力,在图书馆中将发挥其重要作用。我们要珍视这种宝贵的传统,让它与科学精神相融合,以指导图书馆人的思想和工作,使我们的图书馆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蒋永福:《人文图书馆学论纲》,《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4。

2.卢泰宏:《图书馆的人文传统与情报科学的技术传统》,《中国图书馆学报》,1992.3。

3.黄纯元:《论芝加哥学派(中)》,《图书馆》,1998.1。

4.袁咏秋、李家齐:《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5.吴:《.21世纪图书馆情报学的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工作》,2001.1。

6.肖希明:《图书馆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图书馆》,2000.1。

孙英: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馆员。

篇7

【论文摘要】科学主义方法论虽然促进了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弊端。通过分析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内涵,分析教育活动的人文特点,我们得出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必要性。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人们倾向于以自然科学技术的方法来进行科学研究,教育研究自然也受到影响。“当今严肃对待教育理论学者的主要职责是养成归纳研究的习惯和学习统计学的逻辑”。但同时,许多思想家看到自然科学方法阻碍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因为这种方法:只处理与教育有关的技术性问题,听命于现实或经验的统计趋势而无法在符合价值与理想的方向上提出真知灼见,触及不到教育活动的本质性问题及教育中的灵魂和实质。而教育中的智慧、人格、情感、精神这些才是研究的焦点。

对此,我们提出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主张。

首先,人文主义方法论是与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别在于前者试图解释,后者试图理解。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当代西方人文科学方法论中最具人文精神,最有影响的派别。社会现象研究和纯科学的区别在于社会现象涉及有意识的行为主体,他们自己赋予行为以意义,所以社会科学家为了描述和说明社会现象就要有理解的概念与实践,即理解、移情作用和直觉,所以人文主义传统坚决反对要求社会科学把人的行为客观化,把行为主体物质化的观点。

其次,人文主义方法论关注的焦点为三方面:

1.关于经验的客观性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事实中人的主观性方面,如人的信念、动机、需要和希望等并不完全表达于客观的外表行为中。单纯的外表行为研究,不足以深透主观动机和意向领域,因此,人的行为仅仅部分的由它同外界对象或未来结果的关系构成,它的意义相当大部分在于它表达了某种主观的心理状态。没有同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具体个人的直接接触,是不可能完整理解有关的事实的。选择哪些资料作为有意义的事实,在何种深度或层次上挖掘事实本身的意义都与理论的解释有关。

2.关于因果律的有效性。在社会研究中人们往往把各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归结为原因——结果模式,而人文主义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在自然世界中,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对于不同的社会或文化都是中立的,对于支配任何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的意义都是无关的,但人的行为却由它们对行为主体或对象参与者所具有的意义来辨认,而这些意义的内涵与阐释都是由一种给定文化与行为者本身的意义感受来决定的。众所周知,每一种文化有相应的意义库,不同的人对意义的感受、辨认与理解不一样,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里不同人的行为之间,要作出正确的因果概括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当然不能把因果规律固定下来解释人的具体行为,要了解这种渗透着社会意义的范畴之间的联系,只能靠对那个意义系统的深刻体会,而不是外部的机械概括。

3.关于理论或解释的性质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科学理论或解释的目的,并不是要推导出经验概括或统计定律,而是要对人的行为和语言的意图和意义的深刻理解。人文科学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以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人而不是事物为研究对象,理论解释的目的不是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回答行为的内在依据,包括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问题。因此,一个好的理论要能提供合理的行为主体有关的规范标准,要理解他的行为规范的标准,并不是提供当作客观事件的行为的演绎说明。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的价值观念不可能是中立的,不能免除意识形态的影响,总是要受到一定文化的规范、预设和偏见的支配。

教育作为使人性完善的最佳方式,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人文主义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所以说,不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如何无所不能的程度,自然科学方法论被推到如何高的地位,只要教育还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那么它的人文性就一天也改变不了,人文主义方法论也一天不能被抛弃。

再次,教育活动本性特点与教育实践的内在构成决定了方法论的取向。

一般来说,教育活动的特性表现为:教育活动在对象与目的维度上的特殊性;教育活动进行过程的点双边、共时、交互作用性和要素关系的复合性;教育活动具有预测性与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在特殊的交往活动中有目的的使社会对学习者的发展要求,向学习者的现实发展转化。教育活动是人的科学精神的活动,表现在求真;教育活动是美感经验活动,表现为求美;教育活动是人伦道德活动,表现为求善;教育活动是实在主体探求生命意义的心灵历程,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或灵魂的洗礼,关怀人生或命运问题,不依赖哪一门学科。教育活动是一种人文活动,而且是人文活动的最高境地,虽然达到这种境地的人是凤毛麟角。

说到底,教育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其精神的、价值的、人文的、意义的一面。完整的理解教育,就是要清晰的认识教育活动的精神性、人文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设备的更新并不代表教育的先进,可能传播的是非科学、伪科学的知识,训导如野兽般争斗的人生哲学,展示一个紧张、无人性的社会,培养出毫无生趣,面孔呆滞的“接班人”。这样的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因此,教育活动形式的完美并不代表价值的实现,教育活动表达的是宇宙的真理,人生的真谛,生命的觉悟,包含了对真、善、美等价值的追求及对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寻觅。况且,科学精神本身也是从人文主义传统发展而来的,所以,唯有从人文角度理解科学,才算把握了科学精神的本质。

人类无法将全部教育的意蕴客观化,无法从纯粹客观的角度理解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教育过程无法还原为一个实体或得到严格控制的操作过程,不论历史上的以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教育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教育活动中较高层面的内涵并非在归纳推理或统计规律的意义上层面的内涵推演而来的。教育中的人文性是历史的生成的,是传统的,同时也依据个人的觉悟和感觉而存在。教育活动搀杂了历史的内省因素,这些因素与文化价值、目的意义等这些人文性经验的范畴联系在一起,教育活动客观上有很强的独特性,因此,教育科学必须对教育活动达成普遍性的因果规律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用以一种意义标准,一种思想框架或解释尺度来说明全部教育问题,我们能对某一特殊时间、地点、情境的教育发表评论,一旦离开具体场合则可能失效。我们对教育问题的说明或解释常常是暂时的、相对的、主观的。教育中与意义、价值相关的核心问题本质上是约定的,不是外在规定的,教育的历史是一种互为主体性的过程,任何关于教育的思想如果未经主体心灵深处的认同,也是毫无意义的。

参考文献:

篇8

其中最让我震撼的是当年朱熹和弟子们读书的那间教室,老师的椅子在讲台一张桌子后边,下边是学生们的书桌和椅子。边上陈列着他们读的书。我看了一下,惊讶地发现,他们读的书中没有同时代人编写的教材,只有古老的四书五经之类。学生在教室静读,读不懂了,就问老师,老师间或有讲解,或外请一些如陆九渊之类的名学者在此授课,这些老师们心心念念的不是创建自己的学科体系,而是引导学生们进入经典,不是口口声声的“我觉得”,而是念兹在兹的“经上如是说”,不是“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

这使我想到西方的人文教育理念,照雅斯贝尔斯的设想,人文教育其实就是读经典、读大书。对孩子们来说,越早开始读越好。雅斯贝尔斯甚至认为孩子们从小读书只读经典就够了,根本不需要别的教材,所谓专业化和技术化的学科教科书,等到十多岁之后再开始教也不迟。教材是普通学者编的,经典却是大师写的。只有早早学会跟大师对话,孩子们才可能学会拒绝精神垃圾,养成良好品味。所以,戒网瘾用电击不是办法,最根本的是培养孩子们的高尚情趣。高尚情趣的培养需从经典入手。

古罗马的贵族家庭会聘请训蒙师傅来带孩子们背诵、阅读和理解经典,像中国古代的西宾。教师们的任务不是兜售自己的知识,而是忠实地教会孩子们读通经典。此乃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滥觞之根源。美国新人文主义巨匠欧文・白璧就盛赞古罗马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甚至以此贬低180年后经由法国启蒙运动而产生的人道主义理念。人道主义重普及,人文主义重提高,其区别可见一斑。

而犹太民族则要求孩子到了12岁就必须会背诵希伯来文《圣经》。《圣经》对他们民族来说,乃书中之书,家长每天都有责任给孩子们讲解。这样一来,晚上最宝贵的时间不是献给电视,而是献给经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熏陶成“律法之子”,不管身处何方,血管中都流淌着经书的血液,使这个民族,哪怕历经近2000年流亡漂泊,仍能凝聚成国。

这也使我想起小学阶段,对我影响最大的不是小学课本,而是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固然课本也有名著节选,但大都经过改写,在最能背诵经典的阶段,孩子们背过的不是名著,而是这些拙劣的改写或时文。若非读了莎士比亚著作,以后能否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对我来说都是未知数。这也正是我自己动手写作《一生必读的关于信仰与人生的30部经典》的原因所在。

为什么经典比教材重要,或者说经典是最好的教材?朱熹在《观书有感》里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古老经典才是“源头活水”。

英国“朝圣山三巨星”之一的迈克尔・博兰尼,特别提到一个人若要有真正创新,必须得有特别沉潜力,这种沉潜力首先是回到经典的能力,在不断、反复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一个人得到某种“支援意识”,这种“支援意识”不同于“集中意识”,是人知识结构中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部分。

其实,没必要说那么远,我们平时所谓“名师出高徒”、“三代出一个贵族”或“三代出一个厨师”等类说法,不都强调传统积淀和家学渊源的重要吗?这来不得半点虚的。要成为钢琴家,你一定要勤练大师的乐曲,否则打开琴就谈那叫“乱弹琴”。要成为书法家,肯定得临摹碑帖,否则那叫涂鸦。

篇9

关键词:人文素养;物理教学;熏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158-02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离开了人和人的发展,一切美妙的教育计划都无异于海市蜃楼。”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明确规定了课程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人文素养内涵和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并列,作为新课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之一,体现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作为物理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成长,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融入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却束手无策,本文结合自己任教实践经验,就此作些探讨。

一、什么是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关注入,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一个具备人文素养的人,才是一个热爱生命,善待自然的人;一个充满人文主义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充满人文主义的国家,才是一个充满自由、富有活力、善于创新的国家。我们的教育要体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就要在平时教育工作中注重渗透人文主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色彩。在具体授课中,通过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阅历经验与智慧精神即人文知识,培养他们对于自己、他人及环境的人文理解与人文关怀的意识和能力,并最终促使他们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树立起高尚的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当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考试的功利主义阻碍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目前,在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的市场经济中,以经济的眼光为标准,强调了学习的升学功利价值取向,而忽视了人文素养这一内在的价值取向,从学校的角度看,受社会现实功利性驱动,更多地看到或强调考试的应试价值,甚至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目标。学生整日忙于各种练习考试,淹没在题海之中沦为了“解题机器”、“考试机器”,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的关心和对科学家所应有的崇敬,缺少精神和信仰,没有激情和乐趣等等。这些来自社会的功利性评价,让学校的人文素养教育举步为艰。另一方面,当代教师本身缺乏人文素养阻碍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且前不少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中缺乏人文化的手段,教学中缺乏人文精神的渗透。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注意到“教书”,却没有看到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育人”。教师本身缺乏人丈素养,这才是人文教育最难突破的瓶颈。

三、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1.以物理教师高尚的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精神的形成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实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变化显著的时期,一个注意方式方法干细微之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将为学生的一生播下幸福的种子,受益无穷。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的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通过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产生热烈的感情,形成了对美和善的辨别力和追求热情,发展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使自己的心智得到和谐的发展,激发了内心的潜能,正如斯坦福大学校长有着极美好的阐述:“人文科学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需要,它赋予社会,世界以方向、目的和意义。

2.从物理学发展史着手渗透人文素养

科学家和科学史对人文教育起到了桥梁作用。平时教学中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读一读”,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家获得成果的经历和过程,分析他们的经验和从中应吸取的教训,帮助学生解读科学家的人生。如牛顿勤于思考、悉心钻研的故事;布鲁纳用生命捍卫真理的故事;我国的墨翟和他的学生共同完成的小孔成像实验,并记录在《墨经》一书中,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光的直线传播的记载:我国宋代学者沈括的成就――他最早记载了磁偏角,比西方哥伦布早400多年,等等。

物理学史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物理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科学家们为追求真理而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奋斗史,对她知道得多一些,宽一些,学生不就有了更大的勇气,以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为榜样,确立为科学而奋斗,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品德。这就极大地提升了内在的人文素养。可见,在课堂中适时介绍物理学史其意义深远。

3.从物理教材、物理知识本身着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物理教材各章节的语言描述、精美图片、段与节的名称选择皆注重了感召力与趣味性。如图片“各拉丹冬雪山”、“北京天坛回音壁”等令人神往;三峡大坝、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陈跃玲获得第一块田径金牌的飒爽英姿令人自豪。

在学习讲解惯性知识和安全用电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讲水循环、能的开发和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及环保意识;讲能的开发和利用、机械效率时,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效率意识;讲功的原理、能量守恒定律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工作者研究永动机的故事,培养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的意识。推至人类社会,人是社会动物,就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律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准则,在社会行为,态度倾向和价值观等方面,与社会保持一致,这也是学生今后所在社会群体具有稳定性所必须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想方设法地把“五彩缤纷”的科学世界,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心旷神怡地深入其中,去感受,去受教育,去锻炼和提高。促进学生情感的迁移和人性的完善,进而无限地热爱“物理世界”。

4.在应用科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培养人文素养

物理学科是实验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课后的小实验,也可补充一些学生条件允许的小实验“做一做”,养成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补充一些“生活中的物理”思考题,如擦皮鞋的学问(光的反射)、拍打衣服上灰尘的道理(惯性),海市蜃楼(光的折射),如何从地图上测出上海到天津铁路线的长短(间接测量)等。学习了电学、声学,能解释雷电的形成

及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学习了热学,能回答为什么海边及大森林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为什么当今国家推行退耕还林的政策;学习了磁和能,回答为什么在一定条件下,某处江边、湖边、池塘边的岩石中有“救命”之声发出等。并要求学生平时注意观察身边的物品的使用,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学道理,乐于探究日常生活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激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养成对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人文素养。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学生也同时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5.课堂教学中塑造人文环境

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是人文思想的内涵之一,对此教师努力营造一个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谐的课堂环境。在新课标下,坚持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称谓“双主体”,课堂上教师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树立相互尊重的人文情感氛围,以学生的心理去看待学生、关爱学生、鼓励学生开放思想、敢于质疑: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判断和形象思维、想象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创新和自主获得知识,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敢于冒尖、发展自我个性。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感到压抑,而是轻松活泼的,学习是在和睦、友好的氛围中进行的,在这种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健康迅猛发展。

结束语

现代和将来的社会需要大批有真才实学,有文化底蕴的综合性人才,《新课程标准》把物理教学中要展现科学的人文价值列入目标,这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通过物理教学我们真正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与物理融合,并充实于日常的课堂物理教学教育中,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热爱,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将物理教学着眼干现在与未来,让学生将学习物理知识与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相关的物理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内在人文素养。让学生受到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双重熏陶,从中细品慢嚼,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一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2]赵超先.物理教学论与物理教学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0

一、实证主义与西方心理学结合的原因

西方心理学在独立之前长期孕育于哲学母体中。文艺复兴运动之后,随着自然科学发展的高歌猛进和日益成功,对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在19世纪中期,天文学、解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多门自然科学已获得巨大进步,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信奉实验的方法,这就使得一些学者意识到,若要摆脱哲学的束缚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必须把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引入心理学,将它建设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然而,科学心理学只出现在1879年,科学心理学正式成立的里程碑事件是冯特实验室的正式设立。在德国的社会历史下,同时在科学和哲学的影响下,西方科学心理学得到创立。实证主义出现的时代,西方拥有各种哲学派别,而恰恰是实证主义深刻影响了西方的心理学,而且形态各异的实证主义促进了心理学的传播发展,下面探究其原因。

首先,二者具有共同的产生背景,这种背景就是相同的哲学思维背景。在同时期的洛克和休谟的思维影响下而产生了孔德的实证主义。洛克拥护“白板说”,人生来没有任何的感觉经验,人的任何知识以及感觉全凭其后天的学习的经验与能力,这与笛卡尔的“天赋观念”相对。但是这一点却与孔德的观念有契合点。在西方,马赫主义以及其他流派明显的会有贝克莱和休谟的思想的影子,而贝克莱和休谟的思想主要还是以唯心主义为主。在西方,哲学的起源来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同时,受到经验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共同的哲学思想是实证主义与西方心理学能够有利的契合。

其次,是实证主义才使得西方拥有独立的心理学,实证主义才有自己的哲学方法论。西方的心理学,积极地在其中使用客观事实的研究方法,才使得西方心理学能够独立于其他学科,而使自己单独的成为一门科学。实证主义为后期的西方心理学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对其具有深远的影响,另外,实证主义促进了西方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它也成为了西方科学研究方面主要的研究方法。

二、实证主义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孔德(1798-1857),继承了古代和近代西方哲学中经验主义的传统创立了实证主义哲学。认为实证就是指能为事实所证明的、确实的、实在的、有用的东西,而所谓科学就是指对人们所经验、经历的事实与现象的描写与记录。世界上只有人们亲身经验的事实和是确实可靠的。科学的任务只是研究和记录“是什么”,而没有必要去探讨“为什么”。在孔德看来,真正的实证精神用对现象的不变规律的研究来代替所谓原因。他坚持把知识等同于经验观察,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立在经验证实的基础上,要把科学应用于哲学和社会。他从不可知论和现象论出发,建立其实证主义体系,以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孔德把知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神学阶段――以知识的虚构为基本特征,以信仰和神来解释万事万物;(2)形而上学阶段――是神学阶段的变态,追求本质、终极知识,绝对性和因果关系;(3)实证阶段――以科学为基本特征,尊重经验事实,通过观察和理性的力量,研究可观察现象之的关系。

(二)实证主义与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虽然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并没有对实证主义有明显的影响,但是,19世纪出现的实证主义却对冯特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意义主要体现在,韦伯等人将物理与心理学结合,以准确数据来研究心理学,以实验为方法,这样的方法恰恰符合实证主义。冯特主要以经验为主,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对于这一点,马赫与其是一致的观点。冯特在对心理学的研究中,对心理学元素的研究影响了马赫的思维,对其接受“世界要素说”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马赫的经验主义与铁钦纳的构造主义

在冯特的基础上,铁钦纳接受了马赫的思维,可以在他的研究过程中看出这种影响,例如在研究对象和目的方法上,都可以体现出马赫的思维。在铁钦纳的研究中,他的观点是以经验为基础,而他这种以经验为主的思维主要是受阿芬那留斯以及从属经验代替了冯特经验的影响。在马赫的“世界要素”说的起点上,铁钦纳对意识拥有更详细的分析和解释,结合元素论,由此产生了心里要素说。为了体现更加严格的实证主义,然后再结合可观察性,通过对实验更为严格的控制,同时,也有相当高的要求,通过这种严格的控制,使心理学内容更加明确,以此表示出明确的结果,这样的方法将心理学更加具有科学化,更加具有说服力。

(四)实证主义与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出现的里程碑式事件是1913年华生发表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这也表示实证心理学的运用在西方达到最为广泛的阶段。华生的观点是:意识是没有价值的,行为才具有参考价值,不要以主观的意识为研究对象,将物理学中的实验法应用在心理学中,真正的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以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斯金纳的思维受到了华生激进行为主义的影响,另外他的思维还有实证主义与操作主义的影子,他的观点是,心理可以反映行为,由行为探求心理,行为的可观察性使得心理能够得到直观的控制与反应,这样,就可以将环境与心理的关系直观化为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斯金纳不认为有机体有内部的心理过程,认为其只具有行为,这是一种具有极端性的行为主义。

(五)后实证主义哲学的兴起

后实证主义哲学是在新物理学、科学历史主义、科学证伪主义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科学思潮。进入20世纪中期之后,西方科学哲学界出现了一股重新认识的方法论价值意义的新运动,涌现出了像科学历史主义范式论、多元方法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等流派。理论先于经验观察,一切观察都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之下进行,观察与实验也只有在一定的理论关系中才有实际的意义。传统科学观的危机发生以后,理论的前提假设也需要有相应的变化。这些新科学观点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学界对学科领域内重大理论问题的重新认识和思考,进而也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想基础,即如何重新从学科水平上讨论实证心理学的评价标准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人类的精神、心理等非实证性的“意义”问题,进而确立及重建一种更适合于心理和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目前后实证主义哲学普遍将科学实在论、科学解释学和社会建构论作为自己的元理论基础和评价标准。